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容器资质划分标准

压力容器资质划分标准

压力容器资质划分标准
压力容器资质划分标准

压力容器分类

1.2.1介质危害性:指介质的毒性、易燃性、腐蚀性、氧化性等,其中影响

压力容器分类的主要是毒性和易燃性。

1.毒性:是指某种化学毒物引起机体损伤的能力。

(1)极度危害(Ⅰ级):最高容许浓度<0.1mg/m3;

(2)高度危害(Ⅱ级):最高容许浓度0.1~<1.0mg/m3;

(3)中度危害(Ⅲ级):最高容许浓度1.0~<10mg/m3;

(4)轻度危害(Ⅳ级):最高容许浓度≥10mg/m3。

※介质毒性程度愈高,压力容器爆炸或泄漏所造成的危害愈严重,对材料选用、制造、检验和管理的要求愈高。

Q235-B不能使用

钢板应逐张超声检测

介质危害性100%射线或超声检测

气密性试验

法兰带颈且PN≥1.6MPa

2.易燃介质:爆炸下限<10%,或爆炸下限和上限之差≥20%的介质如

甲烷、乙烷、乙烯、氢气、丙烷、丁烷等。

压力容器盛装的易燃介质主要指易燃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介质对压力容器的选材、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易燃介质容器均采用全焊透结构

1.2.2压力容器分类

世界各国规范对压力容器分类的方法各不相同,本节着重介绍我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的分类方法

分类:①按压力等级②按容器在生产中的作用

③按安装方式④按安全技术管理

1.按承压方式分类:

外压容器:当容器的内压力小于一个绝对大气压(约0.1MPa)时又称为真空容器

内压容器:(按照设计压力p分)

低压(L)容器0.1MPa≤p<1.6MPa

中压(M)容器 1.6MPa≤p<10.0MPa

高压(H)容器10MPa≤p<100MPa

超高压(U)容器p≥100MPa

2.按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分类:

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

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

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

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

3.按安装方式分类:

固定式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该安装方式的压力容器在结构、使用和安全方面均有其特殊的要求。)

4.按安全技术管理分类

分类原则:根据容器压力与容积乘积大小、介质危害程度以及容器的作用将压力容器分类。

第一类压力容器

三类容器第二类压力容器

第三类压力容器

(1)第三类压力容器: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a.高压容器;

b.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c.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10MPa·m3);

d、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

大于等于0.5MPa·m3);

e、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

等于0.2MPa·m3);

f.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g.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使用强度级别较高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h.使用

(指响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540MPa)

i.移动式压力容器

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

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

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

体、低温液体等)

j.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

k.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2)第二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

a、中压容器;

b.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c.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

(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d.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e.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3)第一类压力容器:除上述规定以外的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

由于各国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工业基础和管理体系的差异,压力容器的分类方法也互不相同。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设计压力容器时,应采用相应的分类方法。

是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许可级别:

A级分为A1: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单层、多层);

A2:之第三类低、中压容器;

A3:球形容器;

A4:非金属压力容器。

C级分为C1:铁路罐车;

C2:汽车罐车、长管拖车;

C3:罐式集装箱。

D级分为D1:第一类压力容器;

D2:第二类压力容器。

SAD级指压力容器应力分析设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8年1月8日颁布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A1级,指超高压、高压容器(注明单层、多层);

A2级,指第三类低、中压容器;

A3级,指球形储罐;

C1级,指铁路罐车;

C2级,指汽车罐车、长管拖车;

D1级,指第一类压力容器

D2级,指第二类压力容器

SAD级,指压力容器应力分析设计。

压力容器制造资质级别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压力容器制造资质级别说明 日期:2005-12-3 23:26:01 来源:来自网络查看:[ ] 作者:不详热度:1991 AR1:指第一、二、三类低、中压容器,高压容器 AR2:指第一、二、三类低、中压容器 AR3:指球形压力容器现场组焊 AR4:指超高压容器 AR5:指医用氧舱 CR1:指液化气体铁路罐车 CR2:指液化气体汽车罐车 DR1:指无缝气瓶 DR2:指焊接气瓶 DR3:指溶解乙炔气瓶 DR4:指特种气瓶 DR5:指液化石油气瓶 BR1:指第一、二类低、中压容器 BR2:指第一类压力容器 注:QP:指球片压制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级别划分级别 A 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A1); 第三类低、中压容器(A2); 球形储罐现场组焊或球壳板制造(A3);

非金属压力容器(A4); 医用氧舱(A5) A1 应注明单层、锻焊、多层包扎、绕带、热套、绕板、无缝、锻造、管制等结构形式B 无缝气瓶(B1); 焊接气瓶(B2); 特种气瓶(B3) B2 注明含(限)溶解乙炔气瓶或液化石油气瓶。 B3 注明机动车用、缠绕、非重复充装、真空绝热低温气瓶等 C 铁路罐车(C1); 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C2); 罐式集装箱(C3) D 第一类压力容器(D1); 第二类低、中压容器(D2) 注:1. 一、二、三类压力容器的划分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确定; 2. 超高压容器:设计压力大于及等于100MPa 的压力容器;高压容器:设计压力 大于及等于10MPa 且小于100MPa 的压力容器;中压容器:设计压力大于及等 于且小于10MPa 的压力容器;低压容器:设计压力大于及等于且小于的压 力容器。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 (2002年8月14日,国质检锅[2002]235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确保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设计质量,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有关规定和国务院赋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的职能,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从事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的单位(以下简称设计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级别的设计资格,取得《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证》(以下简称《设计许可证》,见附1)。 第三条设计类别、级别的划分: 一、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的划分: (一)A类 1. A1级系指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单层、无缝、锻焊、多层包扎、绕带、热套、绕板等); 2. A2级系指第三类低、中压容器; 3. A3级系指球形储罐; 4. A4级系指非金属压力容器。 (二)C类 1. C1级系指铁路罐车; 2. C2级系指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 3. C3级系指罐式集装箱。 (三)D类: 1. D1级系指第一类压力容器; 2. D2级系指第二类低、中压容器。 (四)SAD类系指压力容器分析设计。 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品种范围划分详见附二。 二、压力管道设计类别、级别的划分 (一)长输管道为GA类,级别划分为: 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1.6Mpa的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直接距离)≥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DN≥300mm的管道; (3)输送桨体介质,输送距离≥50km且管道公称直径DN≥150mm的管道;

压力管道及压力容器相关法规及报备流程

压力管道及压力容器相关法规及报备流程 一、相关法规明细如下,因邮件容量有限,未附具体附件,请自行查阅。 序号相关法规名称备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特种设备安全法 2 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3 TSG_D3001-2009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 4 TSG_R3001-2006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 5 NB-T 47012-2010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6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7 特种设备目录(2014年第114号) 根据以上现有法规,特别提出: 1、特种设备目录(2014年第114号)中规定: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 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 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 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管道。 2、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深冷装置中非独立的压力 容器、直燃型吸收式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容器、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空分装置中冷箱 内的压力容器只需满足总则、材料、设计、制造即可,对安装、改造、维修的相关 规程未作要求。即制冷机组上的压力容器可不进行安装告知;但实际各地安监部门具 体执行程序并不一致,有地方安监部门对制冷机组压力容器也要求执行安装报备程序。 二、具体报备流程较为繁琐,整理如下 A、压力管道报备 办告知书(质监局业务受理室): a、告知书(当地质监局网站下载,填好) b、压力管道资质原件 c、企业的营业执照及复印件 d、焊工证及复印件 e、图纸 f、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将告知书受理单原件取回,其中受理单交与压力管道监督检验所负责人; 报备人员应熟悉《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程》、《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压力管道安装监检施工流程 (一)提供报备资料 内容应包括: 1、施工图纸(盖章的蓝图) 2、设计单位资质(图纸上有资质章也可以) 3、压力管道告知书(封面盖章、带编号) 4、安装单位资质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级别划分和制造范围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级别划分和制造范围 一、A级别的制造范围: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A1);第三类低、中压容器(A2);球形储罐现场组焊或球壳板制造(A3);非金属压力容器(A4);医用氧舱(A5)。注:A1应注明单层、锻焊、多层包扎、绕带、热套、绕板、无缝、锻造、管制等结构形式。二、B级别的制造范围:无缝气瓶(B1);焊接气瓶(B2);特种气瓶(B3)。注:B2注明含(限)溶解乙炔气瓶或液化石油气瓶。B3注明机动车用、缠绕、非重复充装、真空绝热低温气瓶等。三、C级别的制造范围:铁路罐车(C1);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C2);罐式集装箱(C3)。四、D级别的制造范围:第二类低、中压容器(D1);第一类压力容器(D2)。注:1、一、二、三类压力容器的划分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确定; 2、超高压容器:设计压力大于及等于100MPa的压力容器;高压容器:设计压力大于及等于10MPa且小于100MPa的压力容器;中压容器:设计压力大于及等于1.6MPa且小于10MPa的压力容器;低压容器:设计压力大于及等于0.1Mpa 且小于1.6MPa的压力容器。 3、按分析设计标准设计的压力容器,其制造企业应持有A或C级许可证。 4、球壳板制造项目含直径大于等于1800mm的各类型封头。 5、对于产品种类单一的制造企业,应对其许可范围进行限制,如限制产品或制造方法、材质、种类、用途等。 可见《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第七条锅炉和压力容器按照附件一的规定,划分为a、b、c、d四个制造许可级别。 d级锅炉和d级压力容器的《制造许可证》,由制造企业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其余级别的《制造许可证》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境外企业制造的用于境内的锅炉压力容器,其《制造许可证》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以下统一简称发证部门)。《制造许可证》式样见附件二。 附件1: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级别划分 一、炉制造许可级别划分,级别,制造锅炉范围 a不限 b额定蒸气压力小于及等于2.5mpa的蒸汽锅炉(表压,下同) c额定蒸气压力小于及等于0.8mpa且额定蒸发量小于及等于1t/h的蒸汽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小于120℃的热水锅炉 d额定蒸气压力小于及等于0.1mpa的蒸汽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小于120℃且额定热功率小于及等于2.8mw的热水锅炉 注:1.额定出水温度大于及等于120℃的热水锅炉,按照额定出水压力分属于c级及其以上各级。 2.持有高级别许可证的锅炉制造企业,可以生产低,级别的锅炉产品。

压力容器设计方法分析对比.docx

压力容器设计方法分析对比 目前我国压力容器设计所采用的标准规范有两大类:一类是常规设计标准,以GB150-2011《压力容器》标准为代表;另一类是分析设计,以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为代表。两类标准是相互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平行的压力容器规范, 绝对不能混用, 只能依据实际的工程情况而选其一。 设计准则比较 常规设计主要依据是第一强度理论,认为结构中主要破坏应力为拉应力,限定最大薄膜应力强度不超过规定许用应力值,当结构中某最大应力点一旦进入塑性, 结构就丧失了纯弹性状态即为失效。常规设计是基于弹性失效准则,以壳体的薄膜理论或材料力学方法导出容器及其部件的设计计算公式。一般情况它仅考虑壁厚中均布的薄膜应力,对于边缘应力及峰值应力等局部应力一般不作定量计算,如对弯曲应力。 分析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第三强度理论,认为结构中主要破坏应力为剪切力。采用以极限载荷、安定载荷和疲劳寿命为界限的“塑性失效”与“弹塑性失效”的设计准则,对容器的各种应力进行精确计算和分类。对不同性质的应力, 如:总体薄膜应力、边缘应力、峰值应力等;同时还考虑了循环载荷下的疲劳分析, 在设计上更合理。 标准适用范围对比 常规设计标准GB150-2011适用于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且小于35MPa,及真空度高于。对于设计温度,GB150-2011规定为-269℃-900℃,是按钢材允许的使用温度确定设计温度范围, 可高于材料的蠕变温度范围。 " 分析设计标准JB4732-1995适用于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且小于100MPa,及真空度高于。对于设计温度,JB4732-1995 将最高的设计许用温度限制在受钢材蠕变极限约束的温度。 应力评定对比 常规设计标准GB150-2011,采用统一的许用应力,如容器筒体,是采用“中径公式”进行应力校核,最大应力满足许用应力即可。 分析设计标准JB4732-1995的核心是将压力容器中的各种应力加以分类,根据所考虑的失效模式比较详细地计算了容器及受压元件的各种应力。根据各种应力本身的性质及对失效模式所起的不同作用予以分类如下: 一次应力

压力容器生产资质分类---精品资料

申请制造许可产品技术数据表(压力容器用) 注:1.具有A1级或A2级或C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即具备D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资格; 注:2.压力容器一、二、三类及介质毒性和易燃介质的划分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确定,其简要内容可参见附件; 注:3.为了正确划分制造级别,请如实填写可以反应工厂最大制造能力的产品数据(每个级别限填写一种产品)。 填表人:(打印) 签名:日期:年月日

附件: 压力容器一、二、三类及介质毒性和易燃介质的划分 1. 压力容器的分类 1.1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1.1.1 高压容器; 1.1.2 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1.1.3 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压力和容积的乘积大于等于10 MPa·m3); 1.1.4 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压力和容积的乘积大于等于0.5 MPa·m3); 1.1.5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压力和容积的乘积大于等于0.2 MPa·m3); 1.1.6 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1.1.7 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1.1.8 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 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1.1.9 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 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 1.1.10 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 m3); 1.1.11 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 m3)。 1.2 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第1.1款规定的除外); 1.2.1 中压容器 1.2.2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1.2.3 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1.2.4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1.2.5 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1.3 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第1.1和1.2款规定的除外)。 2.介质毒性程度的分级和和易燃介质的划分: 2.1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程度和易燃介质的划分参照HG 2066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的规定。无规定时,按下述原则确定毒性程度: 2.1.1 极度危害(Ⅰ级)最高容许浓度<0.1mg/m3; 2.1.2高度危害(Ⅱ级)最高容许浓度0.1~<1.0 mg/m3; 2.1.3 中度危害(Ⅲ级)最高容许浓度1.0~<10 mg/m3; 2.1.4 轻度危害(Ⅳ级)最高容许浓度≥10 mg/m3。 2.2压力容器中的介质为混合物质时,应以介质的组分并按上述毒性程度或易燃介质的划分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提供介质毒性程度或是否属于易燃介质的依据,无法提供依据时,按毒性危害程度或爆炸危险程度最高的介质确定。

A1级A2级压力容器A级锅炉资质办理流程

目录 一、A1级、A2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办理流程 ............................... - 3 - 第一步申请.......................................................................................... - 3 - 第一节基本条件 ............................................................................. - 4 - 第二节专项条件 ............................................................................. - 6 - 第二步受理.......................................................................................... - 6 - 第三步产品试制 ................................................................................. - 7 - 第四步型式试验 ................................................................................. - 7 - 第五步鉴定评审 ................................................................................. - 7 - 第六步审批发证 ................................................................................. - 8 - 第七步复查换证 ................................................................................. - 9 - 第八步许可证变更与延期 ................................................................. - 9 - 第九步补证与注销 ........................................................................... - 10 - 二、A级锅炉制造许可办理流程 ..................................................... - 12 - 第一步申请........................................................................................ - 12 - 第一节基本条件 ......................................................................... - 12 - 第二节专项条件 ........................................................................... - 14 - 第二步受理........................................................................................ - 15 - 第三步产品试制 ............................................................................... - 15 - 第四步鉴定评审 ............................................................................... - 16 - 第五步审批发证 ............................................................................... - 17 - 第六步复查换证 ............................................................................... - 17 - 第七步许可证变更与延期 ............................................................... - 17 - 第八步补证与注销 ........................................................................... - 19 - 三、附件.............................................................................................. - 20 -

压力容器设计.

第四章压力容器设计 CHAPTER ⅣDesign of Pressure Vessel 概述 设计准则 常规设计 分析设计 疲劳分析 & 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进展 压力容器发展趋势:①高参数 ②大型化 ③选用高强度材料。 本章着重介绍:①压力容器的设计思想 ②常规设计方法——弹性失效 ③分析设计方法——不同失效形式 / 第一节概述 设计要求、设计文件、设计条件是设计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压力容器设计应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压力容器设计:根据给定的工艺设计条件,遵循现行的规范标准规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经济、正确地选择材料,并进行结构、强(刚)度和密封设计。 结构设计——确定合理、经济的结构形式,满足制造、检验、装配、运输和维修等要求。 强(刚)度设计——确定结构尺寸,满足强度或刚度及稳定性要求,以确保容器安全可靠地运行。 密封设计——选择合适的密封结构和材料,保证密封性能良好。 ] 设计要求: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安全性指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安全是前提,经济是目标,在充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经济。 经济性包括材料的节约,高的效率,经济的制造过程,低的操作和维修费用等。 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样、技术条件、强度计算书,必要时还应包括设计或安装、使用说明书。若按分析设计标准设计,还应提供应力分析报告。 设计的表现形式,是设计者的劳动体现 强度计算书: 包括设计条件、所用规范和标准、材料、腐蚀裕量、计算厚度、名义厚度、计算应力等。 , 装设安全泄放装置的压力容器,还应计算压力容器安全泄放量、安全阀排量和爆破片泄放面积。 当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时,软件必须经“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审鉴定,并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局认证备案,打印结果中应有软件程序编号、输入数据和计算结果等内容。 设计图样:①总图②零部件图 总图包括压力容器名称、类别;设计条件;必要时应注明压力容器使用年限;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牌号及材料要求;主要特性参数(如容积、换热器换热面积与程数等);制造要求;热处理要求;防腐蚀要求;无损检测要求;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要求;安全附件的规格;压力容器铭牌的位置;包装、运输、现场组焊和安装要求;以及其它特殊要求。设计条件 工艺设计条件(原始数据、工艺要求)→→设计 设计条件——设计的已知条件:简图、用户要求、接管表等 简图——示意性地画出容器本体、主要内件部分结构尺寸、接管位置、支座形式及其它需要表达的内容。 、 用户要求包括: (1)工作介质:介质学名或分子式、主要组分、比重及危害性等; (2)压力和温度: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环境温度等; (3)操作方式与要求:注明连续操作或间隙操作,以及压力、温度是否稳定;对压力、温度有波动时,应注明变动频率及变化范围;对开、停车频繁的容器应注 明每年的开车、停车次数; (4)其它:还应注明容积、材料、腐蚀速率、设计寿命、是否带安全装置、是否保温等。 设计条件图: ①一般容器条件图 ②换热器条件图:应注明换热管规格、管长及根数、排列形式、换热面积与程数等; . ③塔器条件图:应注明塔型(浮阀塔、筛板塔或填料塔)、塔板数量及间距、基本 风压和地震设计烈度和场地土类别等;

2020年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考试大纲

(情绪管理)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考试大纲

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考核大纲 (2012) SummaryofCheckingContentforDesignerandApproverofPressu reVesselDesign 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12年02月20日 目录 第壹章总则 (1) 第二章常规设计审批人员考试内容 (1) 第三章分析设计人员考试内容 (4) 第四章附则 (5) 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章总则 第壹条为规范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资格考试工作,依据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颁布的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及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考试规则》(2012),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A、C、D类压力容器设计(以下称常规设计)审批(含审核、审定人)人员及SAD类压力容器分析设计(以下称分析设计)设计人、审批人的考核工作。

第二章常规设计审批人员考试内容 第三条A、D类压力容器设计审批人考试内容: (壹)理论考试要求: 1.应熟悉压力容器设计关联的基本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结构、力学基础、设计计算方法、热处理、腐蚀、焊接、无损检测等; 2.应熟练掌握压力容器设计关联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文件;3.能够正确解决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中常见的实际工程问题; 4.熟悉且及时掌握压力容器行业关联的标准信息 (二)关联的安全技术规范文件: 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等 (三)关联的标准规范: GB150.1~GB150.4《压力容器》 GB151《管壳式换热器》 GB12337《钢制球形储罐》 GB50009《建筑结构载荷规范》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JB/T4710《钢制塔式容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压力容器制造资质级别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压力容器制造资质级别说明 AR1:指第一、二、三类低、中压容器,高压容器 AR2:指第一、二、三类低、中压容器 AR3:指球形压力容器现场组焊 AR4:指超高压容器 AR5:指医用氧舱 CR1:指液化气体铁路罐车 CR2:指液化气体汽车罐车 DR1:指无缝气瓶 DR2:指焊接气瓶 DR3:指溶解乙炔气瓶 DR4:指特种气瓶 DR5:指液化石油气瓶 BR1:指第一、二类低、中压容器 BR2:指第一类压力容器 注:QP:指球片压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压力容器制造资质级别说明AR1:指第一、二、三类低、中压容器,高压容器AR2:指第一、二、三类低、中压容器AR3:指球形压力容器现场组焊AR4:指超高压容器AR5:指医用氧舱CR1:指液化气体铁路罐车CR2:指液化气体汽车罐车DR1:指无缝气瓶DR2:指焊接气瓶DR3:指溶解乙炔气瓶DR4:指特种气瓶DR5:指液化石油气瓶BR1:指第一、二类低、中压容器BR2:指第一类压力容器注:QP:指球片压制 三类压力容器制造厂资质情况 中国贵航集团风雷军械厂AR5 RZZ(YC 2001/)001-2 006 宁波高压氧舱总厂AR5 RZZ(YC 2001/)002-2 006 上海七零一所杨园医用氧舱厂AR5 RZZ(YC 2001/)003-2 006 烟台高压氧舱厂AR5 RZZ(YC /)004-2 002 柳州第二空压机总厂力风高压氧舱厂AR5 RZZ(YC /)005-2 002 安徽芜湖潜水装备厂AR5 RZZ(YC /)006-2 002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营第四零四厂AR5 RZZ(YC /)007-2 002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九江船用机械厂AR5 RZZ(YC /)008-2 002 潍坊华信医用氧舱制造厂AR5 RZZ(YC /)009-2 002 沈阳广宇工程机械修理厂AR5 RZZ(YC 1997/)010-2 002 杭州新颖氧舱厂AR5 RZZ(YC /)011-2 002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一零所AR5 RZZ(YC /)012-2 003 开封高压氧医用设备厂AR5 RZZ(YC /)013-2 003 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AR5 RZZ(YC /)014-2 003 兰州兰石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AR1 RZZ001 1999/-2003 上海四方锅炉厂容器分厂AR1 RZZ002 1999/-2003

浅谈压力容器的两种设计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74294245.html, 浅谈压力容器的两种设计方法 作者:王艳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15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压力容器的两种设计方法,指出分析设计方法虽然相对复杂,但较常规设计方法更安全更经济,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方法的应用及各种功能软件的使用它将 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wo kinds of pressure vessel design methods and points that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nd more economical,but saf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design method,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s will be more widely used. 关键词:压力容器;常规设计;分析设计 Key words: pressure vessel;conventional design;analysis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H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166-01 压力容器是化工、冶金、轻工、纺织、机械以及航空航天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承压设备。尽管各类压力容器设备功能各异、结构复杂程度不一,但一般可将其分解为筒体、封头、法兰、 开孔、接管、支座等部件。 压力容器及其部件的两种设计方法分别是常规设计和分析设计。 常规设计是以弹性设计准则为基础,以壳体的薄膜理论或材料力学方法导出容器及其部件 的设计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均以显式表达,给出了压力、许用应力、容器主要尺寸之间的关系。它包含了设计三要素:设计方法、设计载荷及许用应力,但这些并不是建立在对容器及其部件进行详尽的应力分析基础之上。如容器筒体,是采用“中径公式”(根据内压与筒壁上均匀分布的薄膜应力整体平衡推导而得),一般情况它仅考虑壁厚中均布的薄膜应力,不考虑其它类型的应力,如对弯曲应力,只有当它特别显著、起主导作用时才予以考虑。实际上,当容器承载以后器壁上会出现多种应力,其中包括由于结构不连续所产生的局部高应力,常规设计对此只是结合经典力学理论和经验公式对压力容器部件设计做一些规定,在结构、选材、制造等方面提出要求,把局部应力粗略地控制在一个安全水平上,在考虑许用应力时选取相对高的安全系数,留有足够的安全裕度。因此,常规设计从本质上讲,可以说是基于经验的设计方法。 工程实际中我们用常规设计的观点和方法解决了很多问题,但也有一些问题无法解释,因为常规设计只考虑弹性失效,没有去深究隐含在许用应力值后面的多种失效模式。

特种设备设计单位资格许可(D级压力容器)

特种设备设计单位资格许可(D级压力容器) 特种设备设计单位资格许可(D级压力容器) 一、项目名称:特种设备设计单位资格许可(D级压力容器) 二、办理部门:(一)下列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受理、审批由国家质检总局实施: 1. 固定式压力容器(A级); 2. 移动式压力容器(C级); 3. 利用分析设计方法(SAD)设计的压力容器。 (二)下列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受理、审批由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实施: 固定式压力容器(D级)。 三、许可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十一条:“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压力容器的设计”。 四、许可条件: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分公司性质的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三)有与设计范围相适应的设计、审批人员; (四)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及其设计技术规定 (五)有与涉及范围相适应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六)有专门的设计工作机构、场所、装备和手段; (七)有一定设计经验和独立承担设计的能力。 学会、协会、咨询性公司、社会中介机构、检验检测机构,以及与设计、制造、安装无关的单位不能申请设计资格。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具体许可条件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

五、许可程序:压力容器设计许可包括申请、受理、试设计、鉴定评审、发证前公示、审批、发证等程序: (一)申请 需要取得设计许可的申请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填写申请书(申请书从相关网站下载,一式四份),向受理、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并附以下材料(各一份): 1.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自查报告; 4.质量保证手册。 (二)受理 许可实施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同意受理的出具受理决定书;不同意受理的,向申请单位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 (三)试设计 对所申请的设计范围没有相应设计或者制造经历的,应当进行试设计。试设计的具体要求见有关安全技术规范。 (四)约请鉴定评审机构 申请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携带经批准受理的申请资料,约请鉴定评审机构进行现场实地鉴定评审(鉴定评审机构由国家质检总局在相关网站上公布)。 鉴定评审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鉴定评审机构在完成现场实地鉴定评审工作后,向许可实施机关出具鉴定评审报告。 (五)发证前公示。

压力容器安装所需资质说明

压力容器安装所需资质 1、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和《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TSG R3001—2006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许可证。 2、取得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资格的单位(A3级注明仅限球壳板压制和仅限封头制造者除外),可以从事制造许可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工作,不需要领取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资格。 3、取得GC1级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资格的单位,或取得2级(含2级)以上锅炉安装资格的单位可从事1级许可资格中的压力容器安装工作,不需要领取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资格。 4、国质检特函〔2007〕402号《关于进一步完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的第七条第5款规定:已取得GB级或GC2级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的单位,配备相应数量起重工后,可以安装与其相联接的D级压力容器,不再领取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证。 5、找一本《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TSG R3001—2006学习一下。 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的监督管理 规范压力容器安装、改造和维修许可工作,保障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压力容器,是指《条例》适用范围的压力容器,但不适用于以下压力容器: 一 移动式压力容器(限安装); 二 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容器; 三 非金属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四 真空下工作的压力容器(不含夹套压力容器); 五 正常运行最高工作压力小于0.1MPa的压力容器(包括在进料或出料过程中需要瞬时承受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的压力容器 不包括消毒、冷却等工艺过程中需要短时承受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的压力容器); 六 机器上非独立的承压部件(包括压缩机、发电机、泵、柴油机的气缸或承压壳体等 但不含造纸、纺织机械的烘缸、压缩机的辅助压力容器); 七 无壳体的套管换热器、波纹板换热器、空冷式换热器、冷却排管等。 需在现场完成最后环焊缝焊接工作的压力容器和整体需在现场组焊的压力容器 不属于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范围。 医用氧舱的安装、改造、维修许可按照《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进行。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压力容器的安装、改造、维修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压力容器设计说明书(储罐液氨)

武汉工程大学 课程设计 题目:液氨储罐设计 院系: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0年12月25日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液氨储罐设计 设计任务:试设计一液氨储罐,完成主体设备的工艺设计和附属设备的选型设计。 包括筒体、封头、零部件的材料的选择及结构的设计;罐的制造施工及焊接形式等;设计计算及相关校核;各设计的参考标准;附CAD图。 已知工艺参数如下: 最高使用温度:T=50℃; 公称直径:DN=3000㎜; 筒体长度(不含封头):Lo=5900㎜。 任务下达时间:2010年11月19日 完成截止时间:2010年12月30日

目录 设计任务书 1 前言 (1) 2 设计选材及结构 (2) 2.1 工艺参数的设定 (2) 2.1.1设计压力 (2) 2.1.2筒体的选材及结构 (2) 2.1.3封头的结构及选材 (2) 3 设计计算 (4) 3.1 筒体壁厚计算 (4) 3.2封头壁厚计算 (4) 3.3压力试验 (5) 4 附件的选择 (6) 4.1人孔的选择 (6) 4.2人孔补强的计算 (7) 4.3进出料接管的选择 (9) 4.4液面计的设计 (10) 4.5安全阀的选择 (10) 4.6排污管的选择 (10) 4.7 鞍座的选择 (11) 4.7.1鞍座结构和材料的选取 (11) 4.7.2容器载荷计算 (12) 4.7.3鞍座选取标准 (12) 4.7.4鞍座强度校核 (13) 5 容器焊缝标准 (14) 5.1压力容器焊接结构设计要求 (14) 5.2筒体与椭圆封头的焊接接头 (14) 5.3管法兰与接管的焊接接头 (14) 5.4接管与壳体的焊接接头 (14)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质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质 一、省级负责实施的设计单位资格许可项目 下列特种设备设计单位资格许可的受理、审批,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实施: (一)固定式压力容器(D级)设计资质 (二)公用管道(GB类)设计资质 (三)工业管道(GC类的GC2级)设计资质 二、申请人须知 提交材料: 1、《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申请书》TSZS006-2003(一式四份,电子文档一份); 2、企业概况说明(一份); 3、依法在当地政府注册或登记的文件复印件(一份); 4、企业已获得的认证或认可证书复印件(一份); 5、企业质量管理手册(一份); 6、人员资质证件(原件提交核实后复印件留一份)。 设定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373号)第十一条、《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国质检锅[2002]235号)第二条。 许可条件:详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

三、申请表下载 《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申请书》TSZS006-2003及填写说明(下载) 四、流程图 (受理)

五、许可增项 获证单位在其有效期内需要增加许可项目、种类、类别、品种等的,按照重新申请办理手续,但如果基本条件(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未发生变化的,可以不履行鉴定评审程序。 六、复查换证 设计许可证的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满6个月前,应当按照许可申请的程序和要求办理复查换证。复查换证的具体要求见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七、变更与延续 (一)获证单位如因单位名称、地址发生变化,应当填写《特种设备许可(核准)证变更申请表》(下载)、《特种设备许可(核准)证变更申请表的填写说明》(下载),出具变更的相关证明,由发证机关换发许可证。 (二)获证单位在按照规定办理复查申请后,由于单位地址变更、改制、灾害、战争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原因,需要延续已取得的许可有效期的,应当在许可有效期满30日前办理延续手续,但延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 八、收费依据 《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锅炉等特种设备审查及检验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01]10号)

压力容器安装所需资质说明

精心整理 压力容器安装所需资质 1、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2009和《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TSGR3001—2006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许可证。 2、 3、2、取得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资格的单位(A3级注明仅限球壳板压制和仅限封头制造者除外), 4、 5、3 可从事 6、 7、4 8、 9、5 安装、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压力容器,是指《条例》适用范围的压力容器,但不适用于以下压力容器:

0.1MPa的压力容器(包括在进料或出料过程中需要瞬时承受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受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的压力容器); 造纸、纺织机械的烘缸、压缩机的辅助压力容器); 容器安装许可范围。 介质和用途等安全技术性能指标改变的活动; 术性能指标改变的活动。 应当取 取得GC1级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资格的单位,或者取得2级(含2级)以上锅炉安装资格的单位可以从事1级许可资格中的压力容器安装工作,不需要另取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资格。 第五条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由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审批(以下简称审批机关)。1级许可资格的许可证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2级许可资格的许可证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 第六条《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从签发之日起4年内在全国范围有效。 第七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本规则的执行。 第二章许可条件

(二)有与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相适应,并具有一定的安装、改造、维修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具体条件见附件A; (三)有与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相适应的起重、成形、加工、焊接、防腐、试压、检测等工作的需要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具体条件见附件B; (四)有固定的办公地点、资料档案室、仪器设备室; 证。 (一 (二 (三 (四 (五 在申请 第十二条申请被受理后,受理的单位应当按照受理范围内进行压力容器试安装(改造、维修)工作,并且约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鉴定评审机构(以下简称鉴定评审机构)进行鉴定评审。 第十三条鉴定评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以下简称《鉴定评审规则》) 量管理体系和充装工作质量进行现场审查。并且按照《鉴定评审规则》的要求,及时出具鉴定评审报告。 第十四条审批机关在接到鉴定评审报告后,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批准手续。由审批机关负责发证的,在10个工作日内对符合规定的申请单位颁发许可证。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许

代办压力容器制造资质

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因此在日常使用中需要重点注意,主要分为A、B两级容器,对于从事这一行业的单位或企业来说,需要办理相关的资质许可才能制造。 A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专项条件 (一)A1级许可企业中制造超高压容器的企业,应具有满足超高压容器的机加工设备和检测设备,应有满足要求的热处理设备,应具有中、高级机加工人员至少2人。制造高压容器的企业,应有满足要求的热处理设备。 (二)A2级许可企业应具备额定能力不小于30mm的卷板机和起重能力不小于20t的吊车。深冷(绝热)容器制造企业,应具备填料烘干、充填、抽真空设备和检漏仪器。 (三)A3级许可企业中制造球壳板的企业,应具备能力不小于1200t的压力机和经验丰富的球壳板制造专业操作人员。 (四)A4级许可企业中,制造纤维缠绕容器的,应具备自控缠绕机械。 (五)A5级许可企业,应具有中级(或以上)持证电工至少2人和电气检测设备。 第二十三条B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专项条件 (一)B级许可企业,应具有满足气瓶爆破试验要求的专用场地和爆破试验自动记录设备。 (二)B1级许可企业,应具备气瓶连续制造流水线,制造调质钢气瓶的,应具备UT或MT无损检测设备仪,淬火、回火的热处理设施及外测法水压试验设备。 (三)B2级许可企业,应具备气瓶制造线。其中乙炔瓶应具备配料、搅拌、振动、烘干和蒸压釜等设备;液化石油应具备连续制造流水线和热处理及其自动记录装置。 (四)B3级许可企业,应具备专用制造设备和制造线。制造缠绕气瓶的应具有自动缠绕机械和固化设备。 (五)满足制造专门产品需要的其他专用设备。 南京顺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要是从事特种设备行政许可证代办咨询机构中心,从

压力容器讲解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讲解 一、概述 1 、标准适用的压力范围 GB150- 1998《钢制压力容器》设计压力P: 0.1?35 MPa ;真空度:》0.02 MPa JB4732- 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设计压力P:0.1 ?100 MPa 真空度:> 0.02 MPa JB/T4735- 1997《钢制焊接常压容器》设计压力P: 圆筒形容器:-0.02 MPa< P< 0.1 MPa 立式圆筒形储罐、圆筒形料仓-500Pa< P< 0.2000 Pa 矩形容器:连通大气 JB4710-2000 《钢制塔式容器》设计压力P:0.1 ?35MPa (对工作压力<0.1MPa内压塔器,P取0.1MPa) 高度范围h>10m 且h/D(直径)>5 2. 设计时应考虑的载荷 1)内压、外压或最大压差; 2) 液体静压力(> 5%P)

需要时,还应考虑以下载荷 3)容器的自重(内件和填料),以及正常工作条件下或压力试验状态下内装物料的重力载荷; 4)附属设备及隔热材料、衬里、管道、扶梯、平台等的重力载荷; 5)风载荷、地震力、雪载荷; 6)支座、座底圈、支耳及其他形式支撑件的反作用力; 7)连接管道和其他部件的作用力; 8)温度梯度或热膨胀量不同引起的作用力; 9)包括压力急剧波动的冲击载荷; 10)冲击反力, 如流体冲击引起的反力等; 11)运输或吊装时的作用力。 3、设计单位的职责 1)设计单位应对设计文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2)压力容器的设计文件至少应包括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样。 3)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应盖有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印章。 4.容器范围 GB150管辖的容器范围是指壳体及其连为整体的受压零部件 1) 容器与外部管道连接 2)接管、人孔、手孔等的承压封头、平盖及其紧固件 3)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的焊接接头。接头以外的元件,如加强圈、支座、裙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