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策略营销作业—玛莎百货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11
玛莎百货(Marks & Spencer)是英国最大的跨国商业零售集团,也是英国代表性企业之一,在英国零售商当中具有最高的盈利能力。
如果以每平方英尺销售额计算,玛莎百货在伦敦的商店比世界上任何一家零售商店获得的利润都要多。
深受玛莎钟爱的“A计划”走进玛莎百货的任一家分店,很难不注意到该公司对缓解气候变迁贡献心力的证据。
除了这些明显动作,玛莎百货还默默进行着永续能源方案“A计划”。
之所以称为“A计划”,是由于“缓解气候变迁没有B计划可言”。
几年来,尽管经济情势恶化,玛莎百货依然证明企业可以同时兼顾获利与环境永续发展。
“A计划”已不影响成本,所投资的每一英镑都和能源节省所降低的成本部分取得平衡。
玛莎百货董事长兼执行长史都华·罗斯爵士指出:“一个有道德的企业也可以是个赚钱的企业,我们已经清楚证明了这个道理。
”这套策略在2007年1月推出,被永续能源专家赞誉为零售业界最先进的策略之一。
这项耗资2亿英镑的计划包括横跨5个广泛领域的100项远大承诺。
这5个领域分别是气候变迁、废弃物、永续原料、公平交易以及健康。
气候变迁是头号重点,玛莎百货誓言将处理其自身营运所产生的碳排放,并扩及与其顾客及供货商相关的碳排放。
购物也同时节约玛莎百货的整体碳足迹中,店面所排放的碳占最大比例,其中80%的排放量都来自店面营运所需的照明、冷藏与空调电力。
业带来盈利的“A 计划”玛莎百货:为企业带来盈利的“A计划”T2015.6潮流**Trend085为了缩减碳排放量,玛莎百货开设“环保店面”,这类店面经特殊设计,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其他店面低95%,使用能源则比其他店面少55%。
所有新开设以及重新装修的店面也都采用了环保店面60%的创新特色。
其中,包括能源效率较高的照明设备、自动关闭水龙头及两段式冲水马桶等省水设施。
公司制定《永续营建手册》,记载这些创新特色,为未来新店面的初始规划与建材选择提供参考。
每年运送数十万商品所造成的碳足迹占玛莎百货总碳足迹的12%。
玛莎百货在中国的营销战略玛莎百货在中国应有的营销战略一、中国市场品牌推广准备工作1、做好详尽的市场调研玛莎百货没能成功吸引中国消费者,很大程度在于没有进行详尽的前期市场调研,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需求偏好、文化不甚了解,仅仅是生搬硬套原有的营销战略进行推广,忽视了英国与中国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
因此,做好详尽的市场调研,有利于了解前期推广出现问题的原因,知晓中国消费者的想法,从今后持续的中国市场开拓进程来看,“亡羊补牢”还为时不晚。
2、调整在中国的市场定位玛莎百货在中国将自己定义为出售西式商品的英国零售商,这个定位是片面的。
虽然在上海市场上似乎行得通,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问题。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有悠久历史的开埠城市,本身对外来事物接受能力较好,玛莎百货在当地侨民和归国人员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国还有大量的内陆城市和二三线城市,他们可能从未听说过玛莎,潜意识里更是觉得外国商品是他们消费能力之外的物品,这都不利于玛莎原有定位的推广。
玛莎百货在地域辽阔、地区文化差异较明显的中国,是不适用于这种“一刀切”的营销战略的。
可以在制定基础市场定位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地区灵活调整区域定位,根据不同的市场特点完善自身的营销战略。
二、重新确定中国区域的目标市场1、坚定开拓中国市场的信念中国经济相对于其他国家的高速增长和庞大的消费人群,这对本国需求已趋饱和的外国百货零售商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先占领地盘,先拥有固定的消费群体,便是抢占了先机。
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型百货商店的销售额增长10.3%,且连续5个月增速超过8%,在一定程度说明了中国市场的持续增长性。
2、调整目标消费者定位玛莎百货的重心放在35岁及以上的年长消费者,这与中国最大的消费群体是18-34周岁年龄段的实际情况相违背,不能抓住“既有消费欲望又有收入支持”的城市年轻女性消费者目光。
玛莎百货定位于中国的中产阶级消费者,认为他们已逐步认可西方商品。
英国品牌进入中国本土化市场的营销案例分析—以玛莎百货为例英国品牌进入中国本土化市场的营销案例分析—以玛莎百货为例本文关键词:玛莎,英国,本土化,为例,进入中国英国品牌进入中国本土化市场的营销案例分析—以玛莎百货为例本文简介:【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却不在多数。
相比英国玛莎百货在英国本土市场的营销战略的可圈可点,在中国市场的开展却不尽如人意。
因此在中国市场经营战略的失败原因分析值得其他品牌借鉴并且避免。
本文从宏观角度出发,基于对英国玛莎百货的实地考察与分析,从品牌定位、市场营销组合等方面对其英国品牌进入中国本土化市场的营销案例分析—以玛莎百货为例本文内容:【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却不在多数。
相比英国玛莎百货在英国本土市场的营销战略的可圈可点,在中国市场的开展却不尽如人意。
因此在中国市场经营战略的失败原因分析值得其他品牌借鉴并且避免。
本文从宏观角度出发,基于对英国玛莎百货的实地考察与分析,从品牌定位、市场营销组合等方面对其在中国市场上的经营教训进行阐述,品牌定位和营销组合策略对品牌进入国际时尚与全球国际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品牌;营销策略;市场分析作者:赵雨尧,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宋婧,东华大学1玛莎百货简介玛莎百货(Marks…Spencer,简称:M…S)是英国最大的跨国商业零售集团亦是英国代表性企业之一,在英国零售商当中具有最高的盈利能力。
如果以每平方英尺销售额计算,英国玛莎百货在伦敦的商店比世界上任何一家零售商店获得的利润都要多。
英国玛莎百货出口货品数量也在英国零售商中居首。
玛莎百货在英国本土开设了600家分店,遍布英国各个城市和地区,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共开设了285家分店。
英国玛莎百货所有的货品都是由公司与制造商自己设计,然后将设计好的产品交给制造商,制造商按照英国玛莎百货提供的规格严密地进行生产,确保产品具有高级而稳定的品质。
英国百年老字号马莎百货创始于1884年,开始只是由迈克尔·马克在英国利兹市经营的一个专售一便士商品的小货摊。
直到1894年9月28日,迈克尔邀请了汤姆·斯宾塞加盟,著名的马莎公司由此诞生,并于1926年实现上市。
[1]至2007年3月止,它成为英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而食品的销售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大部分的分店皆以销售服装和食品为主,而马莎百货也开始销售家用品,例如寝具织品,但销售仍然以前两者为主。
[2]但其在开拓中国市场时,是一个以经营服装为主体的百货品牌,因此本文所分析的英国马莎百货是以服装为主体的服装百货品牌。
自2008年10月,英国马莎百货在中国上海的首家旗舰店开幕后,直到2014年,马莎百货将其店铺量拓展到15家,但其销售量却陷入一片“灰暗”。
在2015年时,马莎百货发表声明决定关闭5家门店,包括常州新北万达店、无锡江阴万达店、上海嘉定江桥万达店、温州龙湾万达店和常州吾悦广场店,并调整其在华的发展战略,开始对中国内地市场展开第二次的市场分析与运作。
在2015年12月,马莎百货在北京世贸天阶开出以全新高级精品店形式的旗舰店。
就在大多数消费者都对马莎百货的未来充满信心之时,2016年11月8日它却宣布全面退出中国市场,关闭包括北京世贸天阶店在内的共10家店铺,[3]这使很多消费者甚至于店内员工都瞠目结舌。
马莎百货在中国市场主营服装与食品,截止到2016年12月23日,笔者在两大电子商务平台天猫及京东的官方旗舰店上搜索“马莎服装百货”的相关信息,其已撤销在京东上的所有服饰,而在天猫官方旗舰店内只剩余少量的服饰与食品类。
由此可见,马莎百货距离真正退出中国市场已有了初步的计划。
对于马莎百货的研究,有的研究者阐述其在英国本土发展的成功之处,并研究对其他品牌的正面影响,[1-2]有的研究者分析其在中国市场发展所遇到的危机状况。
[3-5]而笔者通过马莎百货零售店的实习经历,对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其败走中国市场的原因。
01 9 13 英国玛莎百货的经营战略分析选择长期紧密合作的供应商</div><div id="Article_Show1_Content2"><br><br>玛莎以本身利益、供应商利益及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与供应商建立起长期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
玛莎为了提供“顾客真正需要”的货品而给供应商制订了严格详细的采购和制造标准,并在生产工艺等方面提供意见,进行监督,对质量不合格的供应商坚决拒收。
为了有效实施这些标准,玛莎尽可能地为供应商提供帮助,玛莎转让部分采购资金给供应商用于改善货品品质。
<br>通过改善品质和降低成本来增加销路,玛莎与其供应商共同获益,进一步密切了合作关系。
玛莎有700多家供应商,与最早建立合作关系的供应商迪沃斯公司合作的时间超过100年,超过50年的供应商也有60家以上,超过30年的则不少于100家。
这些供应商都随着玛莎的发展而壮大。
<br><br>信息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模式<br><br>玛莎以成熟的连锁经营管理著称于世,这有赖于完善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商品采购中心、配送中心的统一控制,各分店店面装饰、工作人员服饰与微笑的标准化,经营促销活动的统一管理等无不堪称典范。
<br> 玛莎的总部位于伦敦贝克街,信息控制中心在这里全年昼夜运转。
几台大型计算机主控系统、80台中型电脑、5000多台PC机和一万多台POS收款机组成了玛莎庞大的信息系统,管理着年销售额100多亿美元的商品,并将某一商品售出的信息随时记录、传递,使供货商能保证新货品于一周之内送到配送中心,然后再通过独立的配送中心运送到全英国的零售商手中。
玛莎每年都要投入巨资给玛莎的供应商、仓库和运输承包商以支持,使整个供应链的电脑系统相统一。
在商品配送、商品定制和选购等环节中,玛莎也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来满足商店订购、货物采购及准确输送等控制。
玛莎百货案例分析英文In 1928, Martha's own brand "Saint Michel" was born. The brand was initially limited to a small range of textiles, and then gradually replaced other brands of goods in the store. At present, 80% of the goods sold by Marks & Spencer are "Saint Michel" brand, which is absolutely not available in other department stores.In the retail industry, private brand often means "cheap but slightly inferior in quality", but in Britain, "Saint Michel" brand has always been a symbol of high quality products. Customers who buy goods at Marks & Spencer don't even need to invoice, because you can return them unconditionally at any time (later, the return time is changed to 90 days).This reputation is supported by the unique consumer research work and supplier management system of Marks & Spencer.As early as 1926, Marks & Spencer began to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purchasing goods directly from manufacturers", which can not only reduce intermediate links and costs, but als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good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In addition, most importantly, this will enable M&S to respond quickly to the changes in consumer demand and seize the market gap at the first time.In 1934, the research laboratory of Marks & Spencer was established, which is a British retailer.。
玛莎百货中国市场战略分析英国最大连锁零售商玛莎百货将首次在中国北京开设其全新的旗舰店。
据《商业日报》记者获悉,京城第一家玛莎百货店位于世贸天阶商城,于12月18日正式开门纳客。
2008年玛莎百货在上海开设第一家门店——南京西路旗舰店,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算上北京这家店,玛莎百货在中国将拥有10家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在布局北京门店之前,玛莎百货陷入了关店危机之中,此前,玛莎百货宣布关闭5家在华门店,其中包括上海的一家门店和江苏的四家门店。
其在一线城市未站稳脚跟的情况下同时布局二线、三线城市的策略一直被行业内视为零售业企业在华拓展的“反面教材”。
对此,玛莎国际部总监Costas Antimissaris在接受《商业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玛莎及时调整了在中国的策略,关闭了在中国二线、三线城市的门店,根据前期的调研结果,决定布局北京市场,“并且对北京市场非常有信心”。
事实上,玛莎在中国的战略一直都处于调整状态。
“玛莎最近几年一直在调整,所以玛莎现在的店和第一家店基本已经完全不一样。
”有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人最感兴趣的其实是玛莎百货的一些食品,一些非常地道、传统的英国食品,但是他们开第一家店的时候食品就非常少。
但现在玛莎百货食品的展示面积在大大增多,产品也更加多元化。
”记者在于12月18日正式开业的玛莎百货世贸天阶门店看到,玛莎北京旗舰店面积约1500平方米,店面布局专门设置了食品专区,这与上海地区的玛莎老门店内部布局确实有所不同,玛莎国际部总监Costas Antimissaris坦言,玛莎一直在革新变化当中,同时会把北京门店好的布局经验传递到上海门店中。
此外,在布局线下的同时,玛莎同时在天猫和京东上设有网上旗舰店,据玛莎电商部分负责人告诉《商业日报》记者,未来玛莎百货会进一步加大电商业务的发展力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玛莎电商业务增长迅速”。
马莎百货独树一帜的品牌策略和商品结构策略与传统的零售商不同,马莎百货连锁店所出售的商品不论是服装还是食品,全部用自己的品牌,而且只用一个统一品牌÷圣米高,也就是说。
马莎不给消费者提供品牌选择的机会,消费者要么购买物美价廉的圣米高商品,要么便到其他商店购买其他品牌的商品。
马莎公司采取这种独特的品牌策略,是基于以下两点来考虑的:第一,马莎连锁集团公司认为,销售的商品采用多种品牌,并不一定对消费者有利,有时,不同品牌的商品虽然质量、功能大同小异,但价格却迥然不同,这不符合同质同价的原则,同时也给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时带来很大麻烦,即在各种各样的商标面前,反而会使消费者为难,无所适从。
这样不仅浪费顾客的精力与时间,而且会使这一桩交易所花费的时间很长,对顾客和商店都不利。
而采用同一品牌,便能实现同质同价。
因此,马莎连锁店在全国各地的圣米高产品都是一样的价格,若有价格不同,马莎必能向消费者指出价高产品的优点之所在。
第二,马莎连锁集团认为,如果采用不同的品牌进行销售,同一种产品的不同供应商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广告战,竞相鼓吹自己的产品,以贬低其他同类产品,从而使广告费用增加。
增加的广告费往往因在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分摊而使双方产生争执,于是把增加的广告费用转移到价格中去,由消费者负担,这样就降低了商品的竞争力,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从而使企业信誉下降,不利于长远发展。
所以,马莎销售自己的专用商标圣米高产品.供应厂商只负责提供产品,但不能决定产品的品牌。
同时,马莎坚持“口碑便是最好的广告”的原则,每年的广告费用支出很少,但对产品的品质却要求很高,这样一来,单一品牌的圣米高产品不仅品质优秀,而且价格也很低廉,对消费者来说更有吸引力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马莎连锁集团除了采用单一品牌策略以外,在所经营的商品结构上也别具一格。
一般的百货商店都以销售包罗万象的商品为特征,通过采购不同制造商的产品,提供门市销售,为顾客提供服务,而服务水准的高低主要表现在商品品种是否齐全,购物环境是否舒适,对顾客服务态度是否耐心周到等等,但马莎公司却不仅仅只考虑这些。
马狮百货集团与顾客和供应商的关系营销马狮百货集团是英国最大且赢利能力最高的跨国零售集团,以每平方英尺销售额计算,伦敦的马狮公司商店每年都比世界上任何零售商赚取更多的理人。
马狮百货在世界各地有200多家连锁店,出口商品数量在英国零售商中居首位。
“今日管理”的总编海勒曾评论说:“从没有企业能向马狮百货那样,令顾客、供应商及竞争对手都心悦诚服。
”这句话正是对马狮在关系营销上取得成功的一个生动写照。
围绕“满足顾客真正需要”建立企业与顾客的稳固关系关系营销倡导建立企业与顾客之间长期的、稳固的相互信任关系,实际上是企业长期不断地满足顾客需要,实现顾客满意的结果。
马狮很早就充分地认识道这一点。
早在30年代,马狮的顾客以劳动阶层为主,马狮认为顾客真正需要的并不是“零售服务”,而是一些他们有能力购买且品质优越的货品,于是马狮把其宗旨定为“为目标顾客提供他们有能力购买的高品质商品”。
准确地把握顾客的真正需要是建立与顾客良好关系的第一步,而能否长期有效满足顾客的需要则是这种关系建立和存在的基础。
马狮认为顾客真正需要的是质量高而价格不贵的日用生活品,而当时这样的货品在市场上并不存在。
于是马狮建立自己的设计队伍,与供应商密切配合,一起设计或重新设计各种产品。
为保证提供给顾客的是高品质货品,马狮实行依规格采购方法,既先把要求的详细标准订下来,然后让制造商一一制造。
由于马狮能够严格坚持这种依规格采购之法,使得其货品具备优良的品质并能一直保持下去。
马狮给顾客提供的不仅是高品质的货品,而且是人人力所能及的货品,要让顾客因购买了“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的货品而满意。
因而马狮实行的是以顾客能接受的价格来确定生产成本的方法,而不是相反。
为此,马狮把大量的资金投入货品的技术设计和开发,而不是广告宣传,通过实现某种形式的规模经济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不断推行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率以降低整个企业的经营成本。
此外,马狮采用“不问因由”的退款政策,只要顾客对货品感到不满意,不管什么原因都可以退换或退款。
案例:马狮百货集团的关系营销战略(范文模版)第一篇:案例:马狮百货集团的关系营销战略(范文模版)马狮百货集团的关系营销战略背景马狮百货集团(Marks&Spencer)是英国最大且盈利能力最高的跨国零售集团,《今日管理》(ManagementToday)的总编罗伯特·海勒(RobertHellen)曾评论说:“从没有企业能像马狮百货那样,令顾客供应商及竞争对手都心悦诚服。
在英国和美国都难找到一种商品牌子像‘圣米高’如此家喻户晓,备受推崇。
”这句话正是对马狮在关系营销上取得成功的一个生动写照。
全面关系营销战略(一)围绕“满足顾客真正需要”建立企业与顾客的稳固信任关系关系营销倡导建立企业与顾客之间长期的、稳固的相互信任关系,实际上是企业长期不断地满足顾客需要,实现顾客满意的结果。
马狮认为顾客真正需要的是质量高而价格不贵的日用生活品,而当时这样的货品在市场上并不存在。
于是马狮建立起自己的设计队伍,与供应商密切配合,一起设计或重新设计各种产品。
马狮实行的是以顾客能接受的价格来确定生产成本的方法,马狮把大量的资金投入货品的技术设计和开发,而不是广告宣传,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马狮采用“不问因由”的退款政策。
(二)从“同谋共事”出发建立企业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零售商与制造商的关系多建立在短期的相互利益上,马狮则以本身的利益、供应商利益及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把其与供应商的关系视为“同谋共事”的伙伴关系。
如果马狮从某个供应商处采购的货品比批发商处更便宜,其节约的资金部分,马狮将转让给供应商,作为改善货品品质的投入。
(三)以“真心关怀”为内容建立企业与员工的良好信赖关系马狮把建立与员工的相互信赖关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力作为管理的重要任务。
在人事管理上,马狮不仅为不同阶层的员工提供周详和组织严谨的训练,而且为每个员工提供平等优厚的福利待遇,并且做到真心关怀每一个员工。
关心员工是目标,福利和其他措施都只是其中一些手段,最终目的是与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以物质打动他们。
英国马狮百货店的连锁经营成功之道马莎公司是英国最大的百货连锁商店,成立于1894年,其创始人米高·马格斯刚开始只是走街串巷摆小货摊,但他凭借自身丰富的阅历和对普通顾客的理解,探索出了一套发展业务的新方法。
他把货摊分成两部分,把所有价值l便士的货物和售价高于1 便士的货物各放在一边。
1便士货摊上面悬着一块牌子,写着“不用问价钱,全部1便士”。
结果这个广告口号不仅醒目、简单和一目了然,而且也道出了顾客的真正需要,成为工业革命以来最成功的广告词之一,马格斯的顾客以中下层人民为主,他们极希望以低廉价格买到令自己满意的商品,并且,陈列公开、拣选容易、价格固定等又能使他们更轻松地购货。
于是,“不用问价钱,全部l便土”很快传开。
从此以后,马格斯干脆以固定价格售卖为宗旨,不再售卖价格超过l便士的货品。
马格斯开创的这种全新的售货方式对日后马莎公司的成功影响颇为深刻,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这种售货方法开创了顾客自选货物和自助购物的先河,迎合了顾客的心理需要,使得销货量与日俱增,新店铺数量迅速增加。
第二,由于实行1便士价格政策,使得马格斯必须不断开拓货源而且保持货物品质合乎水准,而且赢利就只能靠薄利多销来获取,这一价格策略奠定了马莎公司后来的双重信念:一是要保持较低毛利率而同时达到销量与日俱增;二是积极组织和创造商品品质货源。
在马莎公司成立之后的数十年间,它迅速成长壮大并扩展到世界各地。
如今,它在英国拥有260家商店,在加拿大拥有控股商店200余家,另有7家商店分布于法国、比利时和爱尔兰。
马莎公司经营的“圣米高”品牌,被世界公认为是高品质和物有所值的象征。
圣米高牌子的商品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售,其中圣米高服装畅销世界各地,并因而于1977年获英国女皇出口奖。
在英国国内市场上,圣米高服装占服装市场的15%,圣米高食品也是英国市场中最畅销的王牌食品,马莎公司的利润之高也是无与伦比的,以每平方米销售额计算的利润率,伦敦Marble Arch的马莎连锁店盈利率超过世界上任何零售店。
玛莎百货企业战略分析一、企业简介玛莎百货(Marks&Spencer),是英国最大的跨国商业零售集团,亦是英国代表性企业之一,在英国零售商当中具有最高的盈利能力。
如果以每平方英尺销售额计算,英国玛莎百货在伦敦的商店比世界上任何一家零售商店获得的利润都要多。
玛莎百货最初是1884年的一家“一元便利”店,直到1915年才发展成一家连锁零售店。
在玛莎百货成立的几十年间,它迅速成长壮大,连锁商店已经扩展到世界各地。
集团拥有“玛莎”等自有品牌和众多子品牌,目前拥有7.5万多名员工,在英国本土开设了600家分店,遍布英国各个城市和地区,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共开设了285家分店。
2008年,玛莎百货在上海开设了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分店。
二、企业战略1.战略概述玛莎百货的企业战略是发展战略,着眼于顾客的需求,以自主商品品牌模式经营为主,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着力打造高端、精致的百货业态零售商。
玛莎百货的战略规划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错位的经营模式、供应链管理系统、精细的产品设计系统、定制消费模式和自有品牌的管理系统。
2.战略展开在实施企业战略的过程中,玛莎百货通过以下几步确定了他的竞争优势:2.1外部分析①威胁:英国及欧美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在金融危机之后持续低迷不见好转,总体消费量呈现下滑趋势;优衣库、ZARA等店铺先于玛莎百货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市场更加熟悉。
②机会:中国等亚洲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欧美国家,消费总需求持续增长;中国消费者的理性化消费理念逐渐加强;中国等亚洲国家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更加多元化;中国电子商务平台的迅速发展。
2.2内部分析优势:玛莎百货在100多年的经营历史中,对于产品的构成一直是随着顾客的需求而不断改进的,无论是服装款式还是食品种类,顾客需要哪些商品,玛莎百货店的柜台上都能及时出现。
另外,在对包括网络营销在内的新型销售模式的探索上,玛莎百货也一直走在前面,这样就能够保证企业在市场变化过程中不被时代所淘汰;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既保证了玛莎百货服装和食品的产品质量又满足了顾客需求。
在任何一个早晨,你都很容易找到一个身穿“玛莎”豪华全棉睡袍的人,正在品尝从“玛莎”礼品篮中取出的日本绿茶,收看着CBS播放的《玛莎·斯图尔特的生活》节目;在她面前是“玛莎”木质咖啡桌,上面摆放着玛莎生活杂志……“玛莎”的品牌在美国人家中几乎无处不在。
作为美国的“家政女王”和全美家庭妇女的偶像,玛莎·斯图尔特(Martha Stewart)不仅拥有极高的个人形象价值,也是其企业品牌化身。
2004年3月5日,玛莎·斯图尔特由于在出售英克隆公司股票动机的问题上对调查人员撒谎而被宣判有罪。
她的公司—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也因此陷入了极度的危机。
很多广告客户不愿意在该公司的主打刊物上投放广告,一些消费者也不愿意选择“玛莎·斯图尔特”牌产品,到2004年夏末,公司的股票跌倒了史无前例的8美元,2004年第四季度公司净亏损5960万美元。
当时,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认为,受到玛莎影响,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公司完了。
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玛莎·斯图尔特迅速东山再起,马上回到了聚光灯下。
华尔街都形容玛莎的出狱为美国企业界少有的“复出传奇”之一。
然而,品牌化身的问题仍然是摆在玛莎·斯图尔特全媒体公司面前的难题。
如何重新建立消费者与玛莎之间的情感关系?如果没有了玛莎作为代言人,企业如何诠释品牌独特的个性?玛莎帝国的沉浮玛莎·斯图尔特被看成是美国梦的最好诠释,她和她的帝国被列入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案例教程。
1971年,适逢美国股市低迷,身为美国最早的女证券经纪人之一的玛莎和丈夫在纽约北面的康涅狄格州郊区买下了6间农舍,开始做起了家庭主妇。
没想到,这反而为她开辟出了事业的崭新天地。
因为玛莎精通园艺、烹饪和缝纫,她经常帮邻居们的家庭聚会准备食品、花卉,在当地小有名气。
20世纪70年代中期,也正是西方女权主义发展的高潮时期,妇女纷纷走出家庭,投身职场,家务与工作的矛盾开始凸现。
玛莎百货公司简介玛莎百货(Marks&Spencer,简称:M&S,总部地点:英国伦敦,成立时间:1884年,经营范围:零售商店,创始人:Michael Marks、Tom Spencer)是英国最大的跨国商业零售集团,亦是英国代表性企业之一,在英国零售商当中具有最高的盈利能力。
如果以每平方英尺销售额计算,英国玛莎百货 (Marks&Spencer) 在伦敦的商店比世界上任何一家零售商店获得的利润都要多。
英国玛莎百货(Marks&Spencer) 出口货品数量也在英国零售商中居首。
玛莎百货(Marks&Spencer)最初是1884年的一家“一元便利”店,直到1915年才发展成一家连锁零售店。
在英国玛莎百货(Marks&Spencer)成立的几十年间,它迅速成长壮大,连锁商店已经扩展到世界各地。
英国玛莎百货(Marks&Spencer)拥有“玛莎”等自有品牌和众多子品牌;集团目前拥有7.5万多名员工。
玛莎百货在英国本土开设了600家分店,遍布英国各个城市和地区,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共开设了285家分店。
2008年,玛莎百货在上海开设了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分店。
此后,玛莎百货(MARKS&SPENCER)在中国大陆开设了8家分店:坐落在上海南京西路、豫园、仲盛世界商城(Skymall)、宁波世纪东方广场、常州新北万达广场及武汉汉街商业街区,2012年6月1日在上海淮海中路金钟广场裙楼马莎百货的中国上海旗舰店盛大开业,2013年玛莎百货在上海的第8家门店落户于虹桥板块内的虹桥上海城购物中心。
玛莎百货和万达集团展开合作,加快了其在中国大陆的扩张步伐,将正式拉启马莎百货在中国市场大举扩张的战略帷幕。
玛莎百货在100多年的经营历史中,对于产品的构成一直是随着顾客的需求而不断改进的,无论是服装款式还是食品种类,顾客需要哪些商品,玛莎百货店的柜台上都能及时出现。
摘要本次作业案例选取马莎百货,角色定位马莎百货中国营销总监。
笔者先实施行业分析,以明确马莎百货市场定位及产品定位,给予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传播策略,并提出实施以上策略需关注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信息;其次,对马莎百货20世纪90年代的组织文化进行了剖析,并找出其获得成功及业绩下滑的原因;最后,就1998年至2001年马莎百货组织变革情况,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目录摘要 (1)目录 (1)问题 (3)案例分析 (4)一、M&S中国营销总监的营销策略 (4)(一)行业分析 (4)(二)市场定位及产品定位 (4)1、市场定位 (4)2、产品定位 (5)(三)4PS策略 (5)1、产品策略 (5)2、价格策略 (5)3、渠道策略 (6)4、传播策略 (6)(四)营销重要信息 (6)二、M&S营销运作情况 (6)(一)M&S 20世纪90年代的组织文化 (6)(二)M&S 长时期成功的原因 (7)(三)M&S 20世纪90年代业绩下滑的原因 (8)(四)M&S 1998年至2001年间的变革 (9)参考文献 (10)问题一、假设你是M&S 在中国的营销总监。
关于接下来2年内发展业务的营销策略,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公司应采用哪种营销策略来推出新产品?在目标消费者细分市场、产品重新定位和分销渠道方面,给出策略的关键因素。
(25 分)2、该营销策略将会如何帮助宣传在一个新的类别中的不可替代的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它将有助于一个长的产品生命周期和在中成长?(15 分)3、为了实施本策略,销售部需要哪些重要信息和关系?(10 分)二、假设你是M&S 在中国的营销总监。
请与你的部门人员一同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1、分析20世纪90年代M&S 的组织文化。
(10 分)2、为什么在如此长的时期内M&S 会如此的成功?(15 分)3、为什么在20世纪90年代M&S遇到下滑?(15 分)4、为什么在1998年至2001年间做出变革的未能解决问题?(10 分)案例分析一、M&S中国营销总监的营销策略(一)行业分析全球500强的企业中,零售企业占有重要的位置,如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和德国麦德龙等。
在中国,零售业也是第三产业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零售行业预测报告显示:2005至2010年间,中国社会消费零售额将保持每年8%至10%的速度稳步增长,到2020年,预计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将超过20万亿元。
目前,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经有至少三分之二进入了中国市场。
跨国零售业企业做出决策并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之后,可能采纳3种主要方法去执行跨国经营战略:内部增长,企业在新市场上从零开始,主要依靠自己的资金和实力去开拓新的市场;收购,兼并收购将加快零售类公司发展步伐。
未来一段时间内,兼并收购将成为零售类公司发展的主要旋律之一;合资,采用战略联盟等方式。
零售企业跨国经营的指导方针主要包括研究市场,决定速度,考虑本地合作伙伴,保持核心技能以及一体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战略等。
跨国零售企业通过便利、商品、价格、环境、服务等要素的组合,在中国零售行业中具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同时重点关注商品种类、商品质量、促销活动和商品价格这些对行业竞争优势影响较大的因素,实现与竞争对手的差异。
(二)市场定位及产品定位1、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市场细分的必然要求,是企业有效地实行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一个重要步骤。
我们也可以把市场定位看成打造企业的品牌,建立其形象的过程。
企业决策者根据自身情况和消费者的需要,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及其在目标市场上所处的地位,为本企业确定一个有利的竞争位置。
作为新产品,我们除了注重其功能属性的推广,也必须用发展的思路思考问题,加强其文化、价值等内涵方面的推广,只有这样才能扩大消费群体。
产品内涵的推广往往是新产品较容易忽略的。
马莎百货的新产品,发掘深层次卖点是拓展市场的前提。
正如一个产品,它只能满足你基本需求的话,很容易它会被其它产品所替代。
而这个产品不但能满足你基本需求,而且令你觉得它与众不同,觉得它具体价值时,你将是这个产品的忠实受众。
马莎百货就要发掘深层次的产品内涵。
进入21世纪,消费者不但要求产品的质量,更把健康、环保等诉求放在考虑之列。
因此,我们致力于将马莎百货的新产品打造为健康、时尚的产品,我们的目标消费者细分市场为年轻、时尚,关注健康、环保的中、青年消费者市场。
2、产品定位结合行业分析及新产品的市场定位,在产品定位上,我们把新产品定位为健康、环保、时尚、紧跟潮流的高端消费品。
虽然与世界知名品牌相比,马莎百货的产品中端品牌,但马莎百货的新产品必须将其产品定位拔高,并树立其高定位的品牌形象,这样才能在中国市场走的更远。
(三)4PS策略1、产品策略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战略的核心,其他策略——价格、渠道、促销策略等,都要围绕产品策略展开。
产品策略方面,主要是为目标市场开发合适的产品或产品组合。
现代市场营销理论认为产品的整体包括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
核心产品是顾客购买产品时真正追求的利益;外观、包装等则是核心产品得以实现的有形部分;附加产品则指购买和使用产品能够带来的地位感等附加价值。
一个好的产品是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的完美组合和统一。
因为,在为马莎百货新产品进行策略制定时,我们首先注重产品的核心性质。
名牌的创立、保护和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赖和好评,没有一流的质量就不可能赢得消费者的“货币选票”,也就不可能获得利润。
在今天的竞争环境中,忽视产品本身质量无疑等于自杀。
所以,在产品策略实行中,我们将保证产品质量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在树立品牌形象时,致力强调产品的质量是在工序中形成的,而不是在检查中形成的,更不能在消费者使用出现问题后再予以补偿。
2、价格策略从经济学的角度,行业内产品的价格是由供需关系的双向作用力达到均衡时形成的。
但作为行业内的个体企业,却总是希望通过合适的价格策略来进行市场的开拓,打击竞争对手,同时尽可能多的获取顾客的剩余价值,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企业在对产品进行定价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因素:产品成本、竞争者价格、替代品价格和消费者感受的产品价值。
鉴于产品特性,我们将采取有利保护马莎百货新产品的定价方式——撇脂定价法。
就像从牛奶中撇取所含的奶油一样,取其精华,将价格定得较高,在短期内获取厚利,尽快收回投资。
其优点在于:(1)新产品上市,顾客对其无理性认识,利用较高价格可以提高身价,适应顾客求新心理,有助于开拓市场;(2)主动性大,产品进入成熟期后,价格可分阶段逐步下降,有利于吸引新的购买者;(3)价格高,限制需求量过于迅速增加,使其与生产能力相适应。
3、渠道策略市场营销渠道是指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被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
营销渠道大体可分为直销渠道和分销渠道两部分。
从两种形式的特点来看:直销能减少流通的中间环节,使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对销售情况有第一手把握。
这种形式能保持我们对市场的控制力并使企业赢得更多利润;而分销则是企业充分利用经销商现有资源,弥补企业直销时补货面有限的劣势,有助于马莎百货的新产品迅速占领全国市场。
因此,我们决定采用直销和分销相结合的渠道策略。
4、传播策略为体现品牌的核心价值,马莎百货的新产品在坚持健康和环保的基础上强化对高端消费者的品牌宣传。
在针对马莎百货所做的宣传途径和方式上,我们坚持走成本营销之路,即利用切实有效的低成本传播渠道或大众媒介的低成本传播手段,除电视、报纸广告外,还采用了专刊、网站、微薄等多种有效的传播方式。
针对这些媒体的不同特性,在一定时段内,反复向消费者传达时尚、健康、环保的产品和品牌内容,对消费者进行感性和理性双重诉求。
这样不仅使马莎百货新产品的信息准确地传达到目标消费群,而且不知不觉中激发了目标消费者对马莎百货的兴趣,同时使企业的营销成本控制在预算之内。
(四)营销重要信息实施以上4PS策略,需进一步关注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信息。
目前,世界零售企业10强中,基本悉数登录中国,如沃尔玛、家乐福、家得宝、特意购、麦德龙等,尽管发展程度不一,但势头普遍强劲。
世界零售250强中则有87家企业进入了中国内地,他们在其所属业态和连锁辐射范围内拥有强有力的竞争地位,是零售行业的佼佼者。
以上零售企业作为马莎百货的主要竞争者,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关注其营销策略及经营动态,有利于马莎百货实时调整策略,积极地应对市场变化。
为了提高市场信息管理的效率,笔者将营销重要信息类别分为:(一)市场、(二)产品、(三)价格、(四)消费者、(五)渠道、(六)环境、(七)传播(八)内外部管理信息等八大类。
通过对营销重要信息的归类、细化和不断完善,能进一步提高营销重要信息的收集及利用的效率。
二、M&S营销运作情况(一)M&S 20世纪90年代的组织文化笔者认为,M&S 20世纪90年代的组织文化属于典型的官僚文化。
在百度百科中,对官僚文化是这样理解的:官僚制文化是指以统一指挥为基础,强调支持合作、传统和随之对应的政策,特别关注内部和保持环境稳定为特征的一种文化方式。
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官僚文化的主要特征有三点:第一,统一指挥即中央集权;第二,强调传统和随之对应的政策即唯唯诺诺的官场作风;第三,特别关注内部和保持环境稳定即固步自封的态度。
以上主要特征在案例中也得到了体现。
首先,M&S的家族性质也主宰了高层管理人员,M&S的董事会成员大部分是由家庭成员组成。
M&S因其个体化、从上到下的独裁管理方式及其对细节的重视而闻名。
以上都为中央集权的主要表现。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经理人的专业意见,而在这种中央集权的企业环境下,几乎所有的经理和主要管理人员都是在内部晋升,他们开始都在公司最底层就职,因此对公司的惯例和传统采取固步自封的态度。
职业经理人只能作为执行者而非决策者或决策提议者。
其次,在Greenbury当任首席执行官时,Greenbury曾经做出一个决定,即通过减少专职销售员的方式来控制成本。
尽管这一决定导致各店无法达到马莎百货所要求的服务水平,但是当Greenbury对某个分店进行考察时,该分店所有在场的员工都是从其他分店调来的,因此在表面上看来,各分店都提供了他们在其他时候所不能提供的服务水平。
换句话说,这一决定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但在唯唯诺诺的官场作风的影响下,所有高管和分店经理都保留了自己的意见,导致了顾客满意度均呈下降趋势,业绩下滑。
第三,马莎百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沿用其传统模式,因而忽略了市场环境的变化。
正当竞争对手实施强而有力的营销策略时,马莎百货漠不关心,呈现出消极、一成不变的应变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