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习题货币供给

习题货币供给

习题货币供给
习题货币供给

第九章货币供给

第一部分填空题

1、货币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货币(M1)包括商业银行

和。广义货币又可分为三个层次:M2是指M1加上商业银行的

和,M3是指M2加上,M4是指M3加上。

2、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接受狭义的货币定义M1,而把其他流动资产称为

3、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与内生性之争,实际上是人们对与

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认识。这种不同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

也有不同的认识。

4、与的倍数,就是通常所谓的存款乘数。

5、存款多倍收缩是由商业银行的减少所引起的,其减少的原因由两个:一是,二是。

6、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它由商业银行的和流通中的。

7、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五个,它们分别是、、

、及。

8、定期存款比率的变动主要决定于的资产选择行为。

9、货币供给量是由、及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的

10、商业银行的是现代信用货币经济中最主要的货币形式。

11、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三条:一是,二是,三是。

12、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倍数,是用于说明与

倍数关系。

13、根据现代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存量是与之积。

14、货币的流量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当中货币流通的总量,它实际上是与的乘积。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

1、认为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所决定。

A、货币供给内生论者

B、货币供给外生论者

C、货币供给中性论者

D、都不是

2、定期存款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社会公众

C、商业银行

D、非银行金融机构

3、通货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非银行金融机构

C、商业银行

D、社会公众

4、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社会公众

C、商业银行

D、都不是

5、下列银行中,对货币扩张影响最小。

A、中国人民银行

B、浦东发展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6、存款准备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7、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

A、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

B、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C、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

D、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8、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不确定

9、下列不属于M1?

A、通货

B、企业活期存款

C、个人活期储蓄存款

D、NOW帐户

10、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当中货币流通的总量,它实际上是

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A、货币流量

B、货币存量

C、基础货币

D、货币乘数

11、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12、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低,则货币供应量。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不确定

第三部分是非判断题

1、货币供给外生论者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将受制于各种经济因素的变动及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

2、在现代货币供给理论中,货币供给总量通常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3、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通货和存款货币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表述。()

4、一般地说,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能够加以直接控制的,而货币乘数则是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控制的。()

5、一旦中央银行取消了对定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定期存款比率对M1不再有影响。()

6、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条件下,货币当局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控制整个货币供给量。()

7、货币供给之所以是一个内生变量,主要是因为货币当局能够对货币乘数实施直接或完全的控制。()

8、定期存款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

9、定期存款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

1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是现代信用货币经济中最主要的货币形式。()

11、如果认为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则货币当局是无法通过货币政策来决定货币供给,从而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的调控和调节。()

12、货币的流量实际上就是货币存量与货币乘数的乘积。()

13、货币的存量实际上就是货币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14、原始存款的发生只是改变了货币的存在形式,并不改变货币的总量。()

15、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总量。()

16、货币供给理论“新观点”认为货币的定义应该是广义的货币,而不是狭义的货币定义。()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2、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3、货币的存量

4、货币的流量

5、存款乘数

6、原始存款

7、派生存款

8、存款准备金

9、存款准备金率10、基础货币11、通货12、超额准备金13、货币乘数14、通货比率

第五部分简答题

1、简述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及影响派生规模的因素。?

2、什么是基础货币?它对货币供给量有什么重要

3、什么是货币乘数?简要分析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4、简要分析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5、假设某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某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单位:元

(假定存款客户不提现,不转存定期存款)

a、此时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多少?存款货币总量又是多少?

b、如果中央银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确定为10%,该银行拥有的超额准备金是多少?

c 、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如果该银行把10%的存款作为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有变化吗?

d、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该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怎样变化?

e、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该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中央银行向该银行出售20000元政府债券并长期持有,请问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怎样变化?

6、假设银行体系准备金为15000亿元,公众持有现金为500亿元。中央银行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10%,法定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5%,流通中通货比率为20%,定期存款比率为40%,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为18%。

a、货币乘数是多少?

b、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多少?

第六部分论述题

1、如果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10%,有人将10000元现金存入一家商业银行,在没有任何“漏损”的假设下,试说明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包括过程与结果)。

2、试根据货币供给模型分析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3、何谓通货比率?它主要决定于哪些因素?它对货币供给有何影响?

第七部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活期存款通货定期存款储蓄存款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发行的负债各种流动性较高的非金融机构所发行的负债

2、准货币(近似货币)

3、货币供给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4、存款总额原始存款

5、准备金存款人提取存款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出售有价证券

6、存款准备金现金

7、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比率通货比率超额准备金比率

8、社会公众

9、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公众

10、活期存款

11、直接发行通货变动黄金、外汇储备实行货币政策

12、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

13、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14、货币存量货币流通速度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C

5、D

6、B

7、B 8、A 9、C 10、B 11、B 12、A

三、是非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对

5、错

6、对

7、错8、错9、错10、对11、对

12、错13、错14、对15、对16、对

四、名词解释

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货币供给将决定于客观的经济运行过程本身,而不是决定于货币当局的主观意志。

2、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指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特别是货币政策决定,而与经济运行过程及经济内部的各种因素无关。

3、货币的存量: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实际存在于整个经济当中的货币总量。

4、货币的流量: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当中货币流通的总量,它实际上是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5、存款乘数:存款总额(即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与原始存款的倍数。

6、原始存款:指银行的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

7、派生存款:指由银行的贷款、贴现和投资等行为而引起的存款。

8、存款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以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形式保留的、用于应付存款人随时提现的流动资产储备。

9、存款准备金率:是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吸收存款总量的比例。

10、基础货币:指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通货)构成。

11、通货: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

12、超额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实际保有的准备金总额减去法定准备金所得的余额。

13、货币乘数:也称为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于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14、通货比率:指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贴现和投资等行为引起成倍的派生存款的过程。一家银行获得原始存款后发放贷款将使另一家银行获得存款,而另一家银行也因此可以发放贷款,从而使第三家

银行也获得存款,通过整个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一笔原始存款将创造出成倍的派生存款。原始存款和存款准备金比率影响着派生规模,分别与其成正比和反比。

2、答案要点:基础货币指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通货)构成。

在货币乘数一定时基础货币的规模决定了整个货币供给量的规模,它的变动将引起整个货币供给量的同方向的成倍变动。

3、答案要点:货币乘数也称为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于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根据货币乘数模型,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五个,它们分别是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 、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比率、通货比率及超额准备金比率。

4、答案要点:货币乘数模型是货币供给决定的一般模型。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的重要因素,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成正比,即M=B*m 。而货币乘数m=k

e t rt rd k ++++*1。由于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不是由中央银行所能决定和控制的。所以它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要比基础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更重要更复杂。

5、答案要点:

a 、 r=10000/50000=20%

存款乘数=1/r=1/20%=5

存款总量=50000*25=250000

b 、5000元。

c 、没有变化

存款乘数=1/ r +e=1/ (10%+10%)=5

D=A/r=50000/10%+10%=250000(元)

d 、存款货币会成倍增加,存款乘数会提高。

D=A/r=50000/10%=500000(元)

存款乘数=1/10%=10

e 、存款乘数会成倍收缩,其收缩倍数为10倍。

存款货币会成倍减少,D=A/r=(-2000)/10%=-20000(元)

6、答案要点:

a 、m = k e t rt rd k ++++*1= %

20%18%40*%5%10%201++++=2.4 b 、B=C+R=500+1500=2000(亿元)

M1=B*m=2000*2.4=4800(亿元)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过程是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贴现和投资等行为引起成倍的派生存款的过程。

(1)假设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没有定期存款,且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多倍扩张如下:

商业银行接受这10000元现金原始存款后提取其中的10%即1000元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剩余的9000元发放贷款,由于不考虑现金漏损,贷款客户

必将全部贷款用于支付,而收款人又将把这笔款存入另一家银行,这将使另一家银行获得存款9000元,另一家银行在提取10%准备金后将剩余的8100元作为贷款发放,这又将使第三家银行获得存款8100元……,通过整个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一笔原始存款将形成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一直到全部原始存款都已成为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为止。

如果以D表示存款总额,A表示原始存款,r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可用D=A/r表示。全部银行存款货币为D=10000/10%=100000元,1/r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存款乘数,故存款货币乘数为10倍,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2)修正:如果考虑“漏损”、定期存款比率和超额准备率,则存款乘数=1/k+rd+t*rt+e。其中k是通货比率,rd是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rt是法定定期存款准备金率,t是定期存款比率,e是超额准备金率

(3)存款货币多倍收缩过程与多倍扩张过程正好相反,在银行没有剩余准备金时,如某存款人以现金形式提取其存款10000元,将使该银行的准备金减少了10000元,但由于1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它只能减少1000元准备金,此时它就发生准备金短缺9000元,必须通过收回贷款9000元予以弥补,这样将使其他银行因此而减少存款9000元进而准备金短缺8100元,并同样通过收回贷款予以弥补,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如此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存款总额将成倍减少。

减少的倍数与存款扩张的倍数是一致的。

2、答案要点:货币定义是狭义的货币定义M1=C+D,根据货币乘数的定

义,可得:m = k

e t rt rd k ++++*1 其中m 为货币乘数 由此可知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五个: k 为通货比率,rd 为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rt 为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t 为定期存款比率 e 为超额准备金比率。

(1) 货币供给量M 为M=B*m =B* k

e t rt rd k ++++*1 其中B 为基础货币。

(2) 因此,货币供给量是由 中央银行--------B 、rd 、rt

商业银行--------e

社会公众--------k 、t

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的。

(3)由货币供给模型可知货币供给量决定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这两个因素。一般认为基础货币在相当大程度上能为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在货币乘数一定时基础货币的规模决定了整个货币供给量的规模,它的变动将引起整个货币供给量的同方向的成倍变动。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成正比。

3、答案要点:通货比率变动主要决定于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

影响人们资产选择行为进而影响通货比率的因素主要有五个: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程度、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银行体系活期存款的变化、收入或财富的变动、其他因素。通货比率的变动将对货币供给量产生负的影响。

第八章 货币供给答案

第八章货币供给 三、名词解释 3、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独立于货币需求,由中央银行意志、货币政策决定或由经济过程之外的因素决定,从而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6、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由货币创造者创造货币开始到货币持有者持有货币为止时的货币量,是货币流通的静态概念即货币存量。 四、简答题 1、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哪些? 答:(1)中央银行通过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影响货币乘数;(2)商业银行受市场利率、再贴现率、预期存款流失等方面的影响,来调节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货币乘数;(3)公众通过影响现金漏损率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来影响货币乘数。 2、简述中央银行是如何决定和影响货币供给的。 答:(1)控制基础货币的供给。表面上看,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具有完全的控制能力,然而这种控制是相对的,因为中央银行控制流通中现金部分的能力并不强,最终受制于社会各经济主体的现金需求,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则更体现了中央银行控制的相对性,即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决策。 (2)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r d和r t:它们对货币乘数都有影响,并且与货币乘数呈反向变化关系。通常,中央银行对其具有完全的控制能力。但因存款准备率变动对经济的震荡影响较大,故中央银行对这一工具的运用比较谨慎。而且,商业银行往往会通过调整超额准备率来抵消或增强其约束力。 3、简述货币进行层次划分的意义及划分依据。 答:大多数国家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都以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科学划分货币层次具有重要的意义:(1)有助于中央银行掌握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及再生产各个环节的变化情况,摸清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的脉搏,预测它们的发展趋势。(2)有助于中央银行分别了解不同货币领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控制。(3)有助于中央银行掌握货币政策在不同货币层次中的传递机制,弄清货币政策通过不同货币层次影响经济的方式和程度,制定适宜的货币政策。(4)有助于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层次之间的数量变化,分析市场动向和经济变化趋势,正确估计前期货币政策的效果,以适时调整货币政策。 4、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工商银行出售100万元的国债,这对基础货币有何影响? 答:(1)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2)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工商银行出售100万元国债,则工商银行在人民银行的存款相应减少100万元,也就是工商银行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减少了100万元。这将直接减少基础货币的数量,即基础货币减少100万元。 五、计算题 1、已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7%,提现率为10%,超额准备金率为8%,试计算存款扩张倍数。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到2%,存款扩张倍数有何变化?解:

中国的古代货币制度

中国的古代货币制度,与其它国家不同,不存在什么本位制度,也没有主币副币之分,往往金、银、铜、谷、帛以及后来的纸币都同时不同程度地行使货币的职能,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侧重而已。各个朝代的货币制度也很不一致,即使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也有种种变化和区别,叙述起来不胜枚举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海贝在史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在夏代纪年范围内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和商周墓葬中,屡有发现,《盐铁论·错币》中并有“夏后以玄贝”的记载。海贝是产自南方暖海的远方外来交换品,是美丽珍贵的装饰品。它开始起货币作用,似可上溯到夏代,即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国家产生的时候。商和西周时已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在商代晚期和西周,还出现无文字的铜仿贝。至东周发展成为有铭文的铜贝蚁鼻钱,形成正式金属铸币,主要流通于南方楚国地区。 另一种最早的货币是铜质的钱、镈、刀。钱、镈是农具,刀是多种用途的工具,它们也是人们可以让渡的财产,在殷周或更早的遗址中都有出土。大概在殷商晚期和西周,这些铜工具在不同地区形成一般等价物。钱、镈至春秋发展为专职货币,即后人所称的空首布;虽保存青铜铲的基本结构,有细长的銎,但已不适宜装木柄,不能作工具使用,而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先秦铸币。至战国进一步发展为略具铲形小铜片的布币,主要流通于北方周、晋、郑、卫地区。青铜刀至东周发展为刀币,主要流通于齐国及燕、赵地区。 战国中后期使用一种更便于授受使用的圆形金属铸币圜钱,在周、魏、赵、秦、齐、燕等地出现,特别是秦国正式采用圜钱制度,为圜钱发展成全国统一的铸币形式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 贵金属黄金也作为货币进入流通。它以镒(20两)、斤(16两)计。南方盛产黄金的楚国还出现铭文“郢爰”等字样的金版。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但在中国是最早的黄金铸币。 秦汉的法定货币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以前铸造的包括贝币在内的各种各样的地方货币,规定以黄金为上币,即主要在上层统治阶级范围内行使的货币,单位以镒计。又以原秦国的铜铸币,圆形方孔半两圜钱为下币,主要供民间日常交易使用。这样,实现了中国货币种类及其单位的首次统一。半两钱的圆形方孔形式,与古人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相符合,又便于在经济生活中授受使用,故这一铸币形式沿用到清末。 汉承秦制——黄金为一等币单位以斤计。以铜钱为二等币,汉初曾允许私铸。

货币供给习题

第十章货币供给 一、单项选择题 1、各国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口径的依据是()。 A、流动性 B、安全性 C、效益性 D、周期性 2、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A、狭义货币供应量 B、广义货币供应量 C、准货币 D、流通中现金 3、货币供给量是一个()。 A、动态的流量概念 B、动态的存量概念 C、静态的流量概念 D、静态的存量概念 4、超额准备金等于()。 A、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B、法定存款准备率×库存现金 C、法定存款准备率×存款总额 D、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5、流通中现金加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构成()。 A、M0 B、M1 C、M2 D、M3 6、M1加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加居民储蓄存款构成()。 A、狭义货币供应量 B、广义货币供应量 C、准货币 D、货币供应量 7、超额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的数量关系是()。 A、前者=后者 B、前者>后者 C、前者<后者 D、不确定 8、如果(),那么法定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相等。 A、e>0 B、e<0 C、e=0 D、不确定 9、如果原始存款为20万,派生存款为60万,则K为()。 A、2 B、3 C、4 D、5 10、如果法定准备金为13万,超额准备金为7万,则实际准备金为()。 A、20万 B、6万 C、13万 D、6万 11、如果K=4,r=10%,则C为()。 A、10% B、15% C、20% D、25% 12、内生变量是指()。 A、由经济因素决定 B、由非经济因素决定 C、由政策因素决定 D、由人为因素决定性 13、基础货币等于()。 A、通货+存款货币 B、存款货币+存款准备金 C、通货+存款准备金 D、原始存款+派生存款 14、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A、不变 B、越少 C、越多 D、为零 15、法定准备率越高,存款扩张倍数()。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为零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实行过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有()。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 古钱币简介: 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不仅如此,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闲,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古钱币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的钱币之学。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渣、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中国古钱数量之大,品类之盛,分布之广,为世界所罕见。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三千年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而且对周边许多国家和民族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从另一个层面写就的中国古代历史。 青铜之光---原始钱币【约前21世纪前770年】 大约在三、四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天然的海贝充当商品交换中的媒介--货币。商周是贝币使用的鼎盛时期,所以,贝也就自然成为人们衡量财富的象征。贝币作为我国最早的货币形式之一,今天仍然留有明显的遗迹。在我们使用的汉字中,贵、贱、财、货、买、卖等与财富价值交换有关的文字上,依然与贝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天然海贝经常供不应求,于是便产生了石贝、玉贝、骨贝等代用品。贝币书写了中国古钱币历史的开端,而石贝和铜贝的出现更标志着当时商业的逐渐发达和对冶炼技术的掌握。 殷商晚期以海贝为形式的青铜铸贝出现了,1971年,出土于山西保德商墓中的这枚保德铜贝,完全算得上是中国铜铸币之鼻祖,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铸币。 异彩纷呈---先秦【前770年-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的繁荣使得金属铸币被推上了中国货币史的前台,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当时的货币也逐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流通领域和货币体系,在中原地区,由农具铲的演变在货币上出现了空首布,也称铲布。在南方的楚国,一种铸成椭圆形的蚁鼻钱应运而生,这种又称为鬼脸钱的货币,形状酷似贝币,应该是铜贝的高级形式。当时,由实用刀转化而来的一种货币,称为刀币,流通于齐、赵、燕等国。到了战国时期,仿照纺轮或璧环的形式在我国北方的魏、秦等国出现了圆形铜铸币圜钱。至此构成了先秦时代中国货币史上早期较为完备的四大货币体系。 在这一阶段,除了青铜被选择为货币的载体之外,黄金这种被称为天然货币的金属,这时也早早地出现于流通领域,侧身于早期中国货币史的记载之中,战国时期楚国的爰金,便是中国最早有固定形式的黄金铸币。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

1-7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商品生产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货币,是世界上起源 最早的货币之一。它源远流长,三四千年的发展过程连绵不断,形成了具有东方色彩的中国 货币体系,在世界古代货币史上独树一帜。中国早期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理论的研究、货 币制度的发展以及货币制造技术工艺的进步,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古代世界上国际经济 交往,特别是亚洲各国货币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丛艳丽 之花。 中国的古代货币制度,与其他国家不同,不存在什么本位制度,也没有主币辅币之分,往往金、银、铜、谷、帛以及后来的纸币都同时不同程度地行使货币的职能,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侧重而已。各个朝代的货币制度也很不一致,即使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不 同地区也有种种变化和区别,叙述起来不胜繁举。现仅按货币的不同形式种类,分述如下。 一、商品交换和货币的起源 在原始氏族社会,人们过着群居简陋的生活。那时生产力还很低下,人们成年累月地辛勤劳动,所获得的物品也只能勉强维持生命,所以当时没有商品交换,也不存在货币。 随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维持自身生活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 了交换的需要。开始时,氏族与氏族之间进行剩余产品的交换,后来扩大到部落之间互通有 无,交换的物品主要是各自的公共财物。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个人之间的交换也愈来愈多 了,而且逐渐占居了优势。古书曾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1)“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2)据说这是四、五千年以前神农、唐尧时的 情形,是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换。 生产日益发展,物品愈来愈丰富,交换也就愈频繁。人们为了交换方便,就先把手中的

第九章金融学货币供给习题与解答

第九章货币供给习题 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 1、原始存款 2、超额准备金 3、基础货币 4、货币乘数 5、M1 二、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 1.货币供应量一般是指() A.流通中的现金量B.流通中的存款量 C.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和D.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差 2.货币供给的根本来源是() A.银行贷款B.财政支出C.企业收入D.个人收入 3.主张“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论点,其含义是() A.货币供给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 B.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 C.货币供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 D.货币供给决定于财政政策的实施 4.如果物价上涨,名义货币供给成比例地随之增加,则实际货币供给() A.也成此比例地增加B.成比例地减小C.保持不变D.无方向性的振荡 5.如果实际货币需求增加而名义货币供给不变,则货币和物价的变化是()A.货币升值,物价下降B.货币升值,物价上涨 C.货币贬值,物价下降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6.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 A.上升 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7.基础货币是由( )提供的 A.投资基金 B.商业银行C.中央银行 D.财政部 8.派生存款是由()创造的 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证券公司D.投资公司 9.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 A.流通中的通货B.央行的外汇储备C.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D.财政借款 10.下列金融变量中,直接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 A.超额存款比率B.现金漏损率C.定期存款比率D.财政性存款比率 三、判断题(10题,每题1分) 1、当非银行公众向中央银行出售债券,并将所获支票在中央银行兑现时,则基础货币增加。 2、当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买卖外汇时,常导致基础货币的变动。 3、一般地说,央行降低再贴现利率,则货币供应量一定扩张。 4、若中央银行在市场购买价值100万元的外汇,同时增加对商业银行100万元再贴现贷款,货币乘数为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增加600万元。 5、基础货币中具有乘数效应的部分主要是现金。 6、货币乘数取决于四个因素的变动,即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以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

中国古代货币规章制度和货币形态地演变

1-7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商品生产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货币,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货币之一。它源远流长,三四千年的发展过程连绵不断,形成了具有色彩的中国货币体系,在世界古代货币史上独树一帜。中国早期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理论的研究、货币制度的发展以及货币制造技术工艺的进步,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古代世界上国际经济交往,特别是亚洲各国货币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丛艳丽之花。 中国的古代货币制度,与其他国家不同,不存在什么本位制度,也没有主币辅币之分,往往金、银、铜、谷、帛以及后来的纸币都同时不同程度地行使货币的职能,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侧重而已。各个朝代的货币制度也很不一致,即使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也有种种变化和区别,叙述起来不胜繁举。现仅按货币的不同形式种类,分述如下。 一、商品交换和货币的起源 在原始氏族社会,人们过着群居简陋的生活。那时生产力还很低下,人们成年累月地辛勤劳动,所获得的物品也只能勉强维持生命,所以当时没有商品交换,也不存在货币。 随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维持自身生活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了交换的需要。开始时,氏族与氏族之间进行剩余产品的交换,后来扩大到部落之间互通有无,交换的物品主要是各自的公共财物。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个人之间的交换也愈来愈多了,而且逐渐占居了优势。古书曾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1)“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2)据说这是四、五千年以前神农、唐尧时的情形,是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换。 生产日益发展,物品愈来愈丰富,交换也就愈频繁。人们为了交换方便,就先把手中的商品换来一般易于为别人接受的或需要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在众多的商品中就逐渐分离出一种可以同其他一切商品都能交换的商品。这种商品在政治经济学上叫做“一般等价物”,由于它的媒介作用,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成为最早的货币雏形。在我国古代,曾经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多种多样,如牛、马、刀、箭、皮、帛、贝、玉等等。经过长时期的演变,为了交换的便利,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种类不断减少,逐渐集中并固定在少数的经常为大家所公认的几种商品上,这些商品即成为古代的原始货币。司马迁写道:“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从

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附答案

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一) 一、填空题 1.货币形态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发展阶段,直到当前最现代化的电子货币。2.货币的五大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3.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4.现代不兑换信用货币主要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 5.金银复本位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也叫格雷欣法则。 6. 铸币是国家权力进人货币流通领域的第一现象。 7.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8.纸币是国家依靠国家权力发行,强制进人流通的货币符号,它是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9.法律规定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 10.格雷欣法则中,市场上流通的是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 1l.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一致。 12.我国流通中的货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人民币是纸制的信用货币,是货币的符号或代表,起一般等价物作用。 13.为保持本位币地位,国家规定其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称为无限法偿。 14. 代用货币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中介性、过渡性 的货币形态。 15.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按国家是否规定金、银币之间的交换比价,货币制度划分为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三种。16.货币制度最基本的要素是货币材料的确定。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价格总额增加l倍.则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将会 B 。 A、增加2倍; B、增加1倍; C、减少1倍; D、不变。

2.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用另一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称为 A 。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等价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3.货币形态的总的演进趋势是 D 。 A、实物货币——信用货币——金属货币——电子货币; B、信用货币——电子货币——金属货币——实物货币; C、金属货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实物货币; D、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4.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是 D 。 A、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 B、流通手段和世界货币; C、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5.货币在执行 A ,最早孕育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6.从历史发展过程看,世界各国的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大体 是 D 。 A、银本位制——金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B、金本位制——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C、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银本位制——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D、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7.“金币可自由铸造.可自由输出人,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这是 B 。 A、金块本位制; B、金币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美元一黄金本位制。 8.“格雷欣法则”这一现象一般发生在 C 。 A、银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双本位制; D、平行本位制。 9.一国计价结算的货币单位和基本通货是 B 。 A、法偿货币; B、本位币; C、现钞货币; D、存款货币。 10.金块本位制又称 A 。

最新货币金融学课后答案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课后答案 1、假如我今天以5000美元购买一辆汽车,明年我就可以赚取10000额外收入,因为拥有了这辆车,我就可以成为推销员。假如没有人愿意贷款给我,我是否应该从放高利贷者拉利处以90%的利率贷款呢?你能否列出高利贷合法的依据? 我应该去找高利贷款,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更好。我支付的利息是4500(90%×5000),但实际上,我赚了10000美元,所以我最后赚得了5500美元。因为拉利的高利贷会使一些人的结果更好,所以高利贷会产生一些社会效益。(一个反对高利贷的观点认为它常常会造成一种暴利活动)。 2、“在没有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世界里,不会有金融中介机构的存在。”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错误的还是不确定?说明你的理由。 正确。如果没有信息和交易成本,人们相互贷款将无成本无代价进行交易,因此金融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3、风险分担是如何让金融中介机构和私人投资都从中获益的? 风险分担是指金融中介机构所设计和提供的资产品种的风险在投资者所承认的范围之内,之后,金融中介机构将销售这些资产所获取的资产去购买风险大

得多的资产。 低交易成本允许金融中介机构以较低的成本进行风险分担,使得它们能够获取风险资产的收益与出售资产的成本间的差额,这也是金融中介机构的利润。对投资者而言,金融资产被转化为安全性更高的资产,减少了其面临的风险。 4、在美国,货币是否在20世纪50年代比70年代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储藏的功能?为什么?在哪一个时期你更愿意持有货币? 在美国,货币作为一种价值储藏手段,在20世纪50年代比70年代好。因为50年代比70年代通货膨胀率更低,货币贬值的贬值程度也较低。 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因为货币价值依赖于价格水平。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水平迅速上升,货币也急速贬值,人们也就不愿意以这种形式来持有财富。因此,人们在物价水平比较稳定的时期更愿意持有货币。 5、为什么有些经济学家将恶性通货膨胀期间的货币称做“烫手的山芋”,在人们手中快速传递? 在恶性通货膨胀期间,货币贬值速度非常快,所以人们希望持有货币的时间越短越好,因此此时的货币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快速的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 6、巴西在1994年之前经历快速通货膨胀,很多交易时通过美元进行的,而

货币供给——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D 5.B 6.B 7.C 8.C 9.C 10.A 11.A 12.B 13.C 14.B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ADE 2.BC 3.ADE 4.BC 5.ABCDE 6.AB 7.ABCD 8.AC 9.ABCD 10.ABDE (三)名词解释 1.货币供给: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再生产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研究的是货币供给的原理和机制。 2.货币供给量:它是指银行系统在货币乘数增减作用下所供应的货币量,它研究银行系统向流通中供应了多少货币,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是否相适应。货币供给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即Ms=m?Mb。按照流动性的强弱可将货币供给量分为不同的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 狭义货币量,和M2广义货币量。 3.部分准备金制度:它是指银行对于吸收的存款,不保留百分之百的现金准备,而只保留其中一定百分比以应付可户提现,其余部分则通过贷款等资产业务运用出去的准备制度。部分准备金制度是相对于全额准备金制度而言的,在全额准备金制度下,银行必须保持百分之百的现金准备,这就排斥了商业银行利用所吸收的存款去发放存款的可能性。只有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才有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因此,部分准备金制度是商业银行创造或削弱存款货币的首要条件。 4.转帐结算制度又称非现金结算制度:它是指货币结算双方,通过银行把款项从付款人账户划转到收款人账户而完成的货币收付行为。非现金结算制度是相对于现金结算制度而言的。现金结算制度是指直接的现金收付,银行每笔贷款都必须付现,企业债权债务的结清在银行体系外通过现金收付进行,这就否定了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 5.原始存款:它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包括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它是基础货币的一部分。 6.派生存款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它是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用转帐结算方式发放贷款或进行其他资产业务时所转化而来的存款,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 7.存款准备金是以两种具体形式存在:一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应付日常所需的库存现金;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这二者都是归商业银行持有中央银行的负债,也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总负债中的一部分。商业银行持有的这部分中央银行负债,对商业银行来说则是所拥有的一笔资产。这笔商业银行以准备金形式所持有的资产可分为两部分:(1)其中一部分是商业银行遵照法律规定不能用以放款盈利的数额,叫法定准备金;(2)另一部分是由于经营管理上的原因尚未使用的部分,叫超额准备金。 8.基础货币或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它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它是银行体系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对货币供给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中央银行对财政的债权规模;外汇、黄金占款规模。基础货币具有四个属性:(1)可控性,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具有一定的控制力;(2)负债性,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3)扩张性,能被商业银行吸收作为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具有多倍扩张的功能;(4)初始来源惟一性,即其增量只能来源于中央银行,不能来源于商业银行,也不能来源于社会公众。 9.存款乘数:它是指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或存款乘数。一般说来,它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存款扩张的这一原理,也称为存款乘数原理。若以K表示存款总额变动对原始存款的倍数,则可得:K=D/△R=1/r,通过对派生存款倍数的修正,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有:(1)存款准备金;(2)法定存款准备率;(3)超额存款准备率;(4)现金漏损率;(5)定期存款准备率。其具体影响表述为:K=D/△R=1/(r+c+e+rt?t)。 10.货币乘数即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的倍数,:它是指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比。它

我国的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 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的形成 ?不稳定的货币流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规定本位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 2、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是区别两种货币制度的依据。 3、货币名称、价格标准 ?1821年,每1英镑含金量7.32238克 ?1946年,每1英镑含金量3.58134克 ?1967年,每1英镑含金量2.13281克 ?1914年,中国:1圆=23.977克白银 ?1934年,每1美元含金量0.888671克

?2、确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 ?本位币与辅币 ?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 ?无限法偿与有限法偿 ?3、规定发行准备 ?4、规定货币的对外交往能力 ?自由兑换

货币制度的演变 ?1、银本位制 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特征 银币自由铸造、自由流通、自由兑换、无限法偿, 白银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缺点:价值低且不稳定 中国的银本位制 ?2、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两种贵金属都是铸造本位币的材料。 ?金币和银币可以同时流通,可以自由铸造,具 有无限法偿能力。金银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1)平行本位制 ?金币和银币均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和相互 兑换的一种复本位制。 ?

?2)双本位制 ?国家根据市场金银比价为金币银币规定固定的兑换 比率,金币银币按法定比率流通。 ? ?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 (“劣币驱逐良 币”规律,1558年)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当两种铸币在市场上流通且规定法定比价时, 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驱逐出 流通,被熔化成金属块或输出国外,实际价值 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 假设,金银法定比价1:15;市场比价1:16。则: 1金币——1金块——16银块——16银币——1金币+1银币 假设,金银法定比价1:15;市场比价1:14。则: 15银币——14银块+1银币——1金块+1银币——1金币+1银币 ?3)跛行本位制

中国货币发展史

中国货币的发展史 中国货币的起源及分类 古代货币的发展 古代信用的发展 古代信用的发展 中国货币史上的六大演变特征 起源: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贫、财、购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较广的是天然贝。后期出现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属货币萌芽与形成时期。 货币形态按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关系: 可分为商品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 1、商品货币是兼具货币与商品双重身份的货币:执行货币职能时是货币,不执行货币功能时是商品。作为货币用途时的价值与作为商品用途时的价值相等,故又称足值货币 2、商品货币两种形态: 实物货币:货币发展形式中最原始的形式。例如,羊、斧头、贝壳等。 金属货币:典型的足值货币。具有普遍可接受性、价值稳定性、价大量小、耐久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错选、多选、漏选或未选记-1分)。 1.马克思通过考察( C )的发展和价值形式的发展来说明货币的起源。 A.商品 B.商品交换 C.商品经济内在矛盾 D.物物交换 2.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当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不仅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而且表现在一系列其他商品上时,其价值形式属于( B )。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3.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B)。 A.货币价值形式 B.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A)。 A.货币价值形式 B.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5.货币的发展按照其采用的币材和币值的决定机制大体可以归纳为(A )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 A.商品货币 B.代用货币 C.金属货币 D.电子货币 6.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C)。 A.信用货币 B.纸币 C.实物货币 D.金属货币 7.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C )。 A.普通商品 B.特殊商品 C.一般等价物 D.特殊等价物 8.西方学者在长期研究中,一直主张把( B )原则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A.周转性 B.流动性 C.稳定性 D.还原性 9.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D)。 A.银行活期存款 B.居民储蓄存款 C.银行定期存款 D.现金 10.我国的狭义货币M1包括流通中现金和( A)。 A.单位活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企业定期存款 D.商业票据 11.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A)。 A.计价单位 B.交易媒介 C.价值储藏 D.支付手段 12.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B)。 A.计价单位 B.交易媒介 C.价值储藏 D.支付手段 13.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C)。 A.计价单位 B.交易媒介 C.价值储藏 D.支付手段 14.货币在(A)时执行交易媒介的职能。 A.商品买卖 B.缴纳税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商品价值 15.张某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30万元,此时货币执行( B)职能。 A.交易媒介 B.支付手段 C.价值储藏 D.计价单位 16.最早实行的货币本位制度是(B)。 A.金本位 B.银本位 C.金银复本位 D.纸币本位 17.金币和银币按其实际价值流通,其兑换比率完全由市场比价决定,这种货币制度是( B )。 A.金本位 B.平行本位 C.双本位 D.跛行本位 18.“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C)。 A.银本位 B.平行本位 C.双本位 D.金本位 19.最早从金银复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的国家是( B )。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日本 20.我国人民币的性质是属于(D)。

中国货币供应量数据分析

中国货币供应量数据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住金融统计系统不完善导致的时间序列数据中缺失数据的挖掘、修补办法;掌握数据的收集渠道。 二、实验背景 分析与检验经济货币化程度,需要广义货币M2的时间序列数据。现有的公开统计当中,中国统计年鉴金融业的货币供应量是从1990年开始的,1978—1990年的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可以在中国统计局年鉴数据金融方面找到,其他方面数据需要挖掘修补。 三、实验类型 设计型实验。本实验主要是设计对1978年——2012年中国货币供应量的数据的挖掘、处理与分析的基本路径与程序。 四、实验环境 数据处理软件:微软Excel工作表 Minitab15统计软件 数据比较:利用Minitab15统计软件计算各项统计指标。 五、实验原理 广义货币M2 的统计构成原理。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货币统计标准与我国的货币统计实践,广义货币M2的计算公式为 M2=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中,狭义货币M1的计算公式为: M1 =流通中的现金(M0)+活期存款 按照 M2的计量原理及相应的基础数据进行测算 平均值=隔年货币供应量之和/年数 标准差=∑(每年货币供应量-平均值)∧2 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六、实验步骤

第一步,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找出数据1990年——2011年的有数据 第二步:上述数据只是1990年以后的,所以,从国家统计局中找出1978年——1990年之间的部分数据 第三步:合并上述数据得到下列数据表: 1978 212 1979 267.7 1980 346.2 1981 396.3 1982 439.1 1983 529.8 1984 792.1 1985 987.8 1986 1,218.40 1987 1,454.50 1988 2,134.00 1989 2,344.00 1990 15293.4 6950.7 2644.4 4306.3 8342.7 1991 19349.9 8633.3 3177.8 5455.5 10716.6

金融学15货币供给(参考答案)

第十五章货币供给 一、选择题 1、C 2、B 3、A 4、A 5、D 6、C 7、B 8、A 9、C 10、A 11、B 12、B 13、D 14、B 15、D 16、B 17、B 18、A19、B 20、A 21、B 22、C 23、A24、A25、C 26、A27、D 28、B 29、D 30、C 31、A32、D 33、D 34、A35、C 36、A37、A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9、√20、√ 三、名词解释 1、货币供给:指货币供给主体向社会公众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 2、货币供给量:指一定时点上一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的总额,由货币性资产组成。 3、现金漏损率:指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 4、货币乘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代表着每一 元基础货币的变动所能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5、基础货币:指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总和,也称货币基数或高能货币 6、存款货币:指在商业银行帐户上可使用支票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活期存款。 7、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货币供给是经济体系中的内生变量,决定货币供给变动的因素是 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中央银行难以直接控制。 8、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指货币供给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外生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 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货币供给的变动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 9、存款乘数:反映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之间的倍数关系或准备金和活期存款之间的倍数关 系。 10、原始存款:指以现金的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或能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的存款 (如中央银行的支票存款)。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及其规律 (2)

目录 1.1秦朝的货币 ......................................... 1.2西汉的货币 ......................................... 1.3王莽时期的货币 ..................................... 1.4东汉魏晋的钱币 ..................................... 1.5南北朝的货币 ....................................... 1.6隋朝的货币 ......................................... 2、货币演变的规律.......................................... 2.1钱币形制基本不变 ................................... 2.2货币重量稳定不变 ................................... 2.3畸形的铜本位 ....................................... 2.3.1什么是畸形铜本位 ................................. 2.3.2造成“畸形的铜本位制”的原因..................... 3、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及其规律 -------秦到隋的币制研究 1、秦朝到隋朝的货币演变过程 1.1秦朝的货币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关于中国货币供给与物价关系的分析

摘要】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政策终极目标。2008年11月以来,,中央银行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加。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企稳回暖的迹象明显,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未来通胀风险表示了担忧 关键词货币供给货币供应量物价农产品价格 引言 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许多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对物价的影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货币供给与物价不是简单的同向关系,我国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前期,往往会对应于货币供给量急剧增长:而农产品价格明显下跌,往往会对应于货币供给量急剧回落。 1论货币供给(money supply) 货币供给亦称货币供应。即一个国家流通中的货币总额,是该国家一定时点的除中央政府或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以外的非银行大众所持有的货币量。它是一个存量概念,而不是一个流量概念。即它是一个时点的变量,而不是一个一定时期的变量。货币供给有狭义、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它由流通中的纸币、铸币和活期存款构成,银行的活期存款是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货币供给还包括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和贷款协会及互助储蓄银行的存款,甚至还包括储蓄债券、大额存款单、短期政府债券等现金流动资产。通常情况下,各个国家按货币的流动性程度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货币层次,作为其对货币的度量和管理的依据。因为不同层次的货币对各国经济产生影响的程度不同;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总量影响着商品价格、就业和经济活动水平,以及货币本身的价值。货币供给的变化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行为引起的。一般来说,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它发行的货币具有无限清偿能力,在一切交易中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占货币供给的绝大部分,它包括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原始存款是居民个人和企业在商业银行的现金存款,它只是将现金变为活期存款,不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化。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投资等资产业务创造的存款,派生存款增加着货币供给总量。中央银行通过对存款准备率的规定来影响存款货币的创造。货币供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货币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涉及货币控制和管理政策的重大实践问题,世界各国对货币供给都给予高度的重视。货币供给从定义上来说,可以分为狭义及广义两种。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民间所持有的现金加上可以开支票的存款,通常这类定义范围的货币供给称为M1;广义的货币供给是指M1加上定期储蓄存款,即常见的M2。 2币供求状况影响并决定价格水平及其波动 在商品货币经济中,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问题,由图一可见,社会总供求可归结到货币供求之上。显然,当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在动态上保持基本一致时,即所谓货币均衡状态,标志社会总供求基本均衡,此时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社会再生产中的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都能顺利进行。当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即促成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会使物价上升,并有可能进入通货膨胀状态;反之,当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时,会促成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这会使物价下降并有可能进入通货紧缩状态。可见,货币供求均衡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前提条件。并且商品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货币供求状况影响并决定价格水平及其波动。

第9章《货币供给及现代货币创造》习题及答案

第11章货币供给及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各国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口径的依据是()。 A.流动性 B.安全性 C.效益性 D.周期性 2.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A.狭义货币供应量 B.广义货币供应量 C.准货币 D.流通中现金 3.如果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为75美元,法定准备金率为0.20,支票存款可能扩张()。 A.75美元 B.375美元 C.575美元 D.750美元 4.超额准备金等于()。 A.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B.法定存款准备率×库存现金 C.法定存款准备率×存款总额 D.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5.流通中现金加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构成()。 A.M0 B.M1 C.M2 D.M3 6.M1加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加居民储蓄存款构成()。 A.狭义货币供应量 B.广义货币供应量 C.准货币 D.货币供应量 7.超额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的数量关系是()。 A.前者=后者 B.前者>后者 C.前者<后者 D.不确定 8.如果(),那么法定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相等。 A.e>0 B.e<0 C.e=0 D.不确定 9.如果原始存款为30万,派生存款为90万,则K为()。 A.2 B.3 C.4 D.5 10.如果法定准备金为13万,超额准备金为7万,则实际准备金为()。 A.20万 B.13万 C.7万 D.6万 11.如果K=4,r=10%,e=10%,则C为()。 A.5% B.10% C.15% D.20% 12.内生变量是由()。 A.政策因素决定 B.经济因素决定 C.非经济因素决定 D.人为因素决定性 13.基础货币等于()。 A.通货+存款货币 B.存款货币+存款准备金 C.通货+存款准备金 D.原始存款+派生存款 14.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A.不变 B.越少 C.越多 D.为零 15.假定基础货币增加5%,货币乘数下降5%,那么货币供给量会()。 A.增加5% B.下降5% C.同增同减 D.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实行过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有()。 A.统存统贷 B.现金管理 C.工资基金管理 D.实贷实存 E.存贷挂钩,差额包干 2.银行不能创造存款货币的条件是()。 A.部分准备金 B.全额准备金 C.现金放款 D.法定准备率 E.现金漏损率 3.我国M1由()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