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18章 过渡元素(一)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18章 过渡元素(一)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18章 过渡元素(一)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18章 过渡元素(一)

第18章过渡元素(一)

18-1:试以原子结构理论说明:

(1)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元素再性质上的基本共同点;

(2)讨论第一过渡系元素的金属性﹑氧化态﹑氧化还原稳定性以及酸碱稳定性变化规律;

(3)阐述第一过渡系金属水合离子颜色及含氧酸根颜色产生的原因。

(1)答:第四周期元素电子结构的特点是具有未充满的3d轨道,最外层电子为1-2个,其特征电子构型为(n-1)d1-10ns1-2,它们的电力能和电负性都很小,容易失去电子呈金属性,而且标准电极电势值几乎都是负值,表明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从非氧化性的酸中置换出氢。

(2)答:第一过渡系元素从左到右,金属的还原能力逐渐减弱,它们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开始减小是很明显的,到VIB族以后就变得平缓,到IB时原子半径又开始上升。第一过渡系金属从左到右,熔点从钪的1541℃升到钒的1890℃达到高峰,然后下降到锰的1244℃,随后又上升再下降,这种变化的趋势是因为随原子序数的增加,用于形成金属键的未成对的d电子成对而减少,熔点下降,边界元素Mn和Zn的3d能级为半充满和全充满的稳定构型而使熔点较低。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氧化态先是逐渐升高,达到其族数对应的最高氧化态,这种变化的趋势与成键d电子数有关。由于d1-d5电子构型的过渡元素的电子都是未成对的,都能参与成键,当失去所有s和d电子时就出现最高氧化态。但在超过3d5构型的元素后,一方面由于电子的配对,再失去电子就要消耗能量去克服电子成对能,另一方面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失去电子更加困难,以致失去所有的价电子在能量上是禁阻的,所以到Ⅷ族元素中大多数元素都不呈现与族对应的最高氧化态。第一过渡系金属元素+∏价氧化态的标准电极电势从左到右由负值增加到正值,金属的还原性依次减弱,它们的最高价氧化态含氧酸的标准电极电势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即氧化性逐渐增强,中间氧化态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不稳定,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过渡系金属元素的最高氧化态氧化物及其水合氧化物的酸碱性变化是:从左到右最高氧化态氧化物及其水合氧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增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中心原子的氧化态增加,半径依次减小,离子势依次增大,中心原子对氧的结合能力增强,所以酸式离解逐渐增强,酸性增强,碱式离解减弱。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氧化物及其水合氧化物的酸碱性一般都是低氧化态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呈碱性。

(3)由于过渡金属离子具有未成对d电子,容易吸收可见光而发生d-d跃迁,因而它们常常具有颜色。没有未成对d电子的水合离子是无色的,如d0电子组态的Sc3+、Cu+。具有d5电子组态离子常显浅色或无色,如Mn2+为浅红色。第四周期d区金属含氧酸根离子VO3-、CrO42-、MnO4-,它们的颜色分别为黄色、

橙色、紫色对于这些具有d0电子组态的化合物来说,应该是无色的,但它们却呈现出较深的颜色。这是因为化合物吸收可见光后发生了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而产生的电荷跃迁。在这些含氧酸根中,配体O2-上的电子向金属离子跃迁,这种跃迁对光有很强的吸收,吸收谱带的摩尔吸收率很大,数量级通常在104左右。金属离子越容易获得电子,而和它结合的配体越容易失去电子,那么它的电核迁移谱带越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18-2: Sc 2O 3在哪些性质上与Al 2O 3 相似,为什么?

答:Sc 2O 3 与Al 2O 3相似,均为弱碱性氧化物,都有AlO(OH),ScO(OH)结构,水合氧化物都是两性的,Sc 2O 3溶于过量浓NaOH 得到Na[Sc(OH)6],溶于酸得到Sc 3+盐,这是因为Al 3+与Sc 3+的离子半径相似,所以它们的离子势亦相近,对O 都有很强的极化能力,从而与Al 2O 3表现出相似的性质。

18-3:简述从钛铁矿制备钛白颜料的反应机理,写出反应方程式。试从热力学原理讨论用氯化法从TiO 2 制金属钛中为什么一定要加碳?

答:首先用磁选法富集得到钛精矿,再用硫酸处理钛铁矿,将得到的固体加水,并加铁屑避免Fe 2+离子被氧化,使其在低温下结晶出FeSO 4?7H 2O ,过滤后稀释加热使TiOSO 4水解得到H 2TiO 3加热得TiO 2

FeTiO 3 + 2H 2SO 4 = TiOSO 4 + FeSO 4 + 2H 2O

TiOSO 4 + 2H 2O ===== H 2TiO 3↓ + H 2SO 4

H 2TiO 3 ===== TiO 2 + H 2O

TiO 2直接氧化的反应:

TiO 2(s) + 2Cl 2(g) = TiCl 4(g) + O 2(g) 17.126-?=?mol kJ rG m

θ θm rG ?数值表明,该反应不可能在标准态下进行。 TiO 2 + 2C +2Cl 2(g) = TiCl 4(g) + 2CO(g) 18.149-?-=?mol kJ rG m

θ 可以看出加入碳以后TiO 2用氯化法从TiO 2制TiCl 4可以顺利进行。

18-4:根据以下实验说明产生各种现象的原因并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1)打开装有四氯化钛的瓶塞,立即冒白烟;

(2)向此瓶中加入浓盐酸和金属锌时,生成紫色溶液;

(3)缓慢地加入氢氧化钠至溶液呈碱性,则析出紫色沉淀;

(4)沉淀过滤后,先用盐酸,然后用稀碱溶液处理,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1)Ti4+离子电荷高,半径小,极化能力强,TiCl4在潮湿的空气中迅速的 水解,生成的 HCl 气体在空气中遇到水蒸汽而发烟

TiCl 4 + 3H 2O = H 2TiO 3 + 4HCl↑

(2) 2H 2TiO 3 + 8HCl + Zn = 2TiCl 3 + ZnCl 2 + 6H 2O

(3) Ti 3+ + 3OH - = Ti(OH)3↓

(4) 3Ti(OH)3 + 7HNO 3 = 3TiO(NO 3)2 + 8H 2O + NO↑

?

?

TiO2+ + 2OH- + H2O = Ti(OH)4↓

18-5: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溶于氢氟酸;

(2)向含有TiCl62-的水溶液中加入NH4+离子;

(3)二氧化钛与碳酸钡共熔;

(4)以钒铅矿为原料采用氯化焙烧法制五氧化二钒;

(5)氧化二钒分别溶于盐酸﹑氢氧化钠﹑氨水溶液

(6)钒酸铵热分解。

解:(1) Ti + 6HF = TiF62- + 2H+ + 2H2

(2) TiCl62- + 2NH4+ = (NH4)2[TiCl6]

(3) TiO2 + BaCO3 = BaTiO3 + CO2

(4) V2O5 + 2NaCl + 1/2O2 = 2NaCO3 + Cl2

NaCO3 + H2O

2CO32- + 2H+ = V2O5?H2O

(5) V2O5 + 6HCl = 2VOCl2 + Cl2↑ + 3H2O

V2O5 + 2NaOH = 2NaVO3 + H2O

V2O5 + 2NH3?H2O = 2(NH4)VO3 + H2O

(6)NH4VO3= 2NH3↑+ V2O5 + H2O

18-6:根据所述实验现象,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加热时如同火山爆发;

(2)在硫酸铬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生成灰蓝色沉淀,继续加碱,沉淀又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溴水,直到溶液的绿色转化为黄色;(3)性介质中,用锌还原Cr2O72-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橙色-绿色-蓝色,反应完成后又变为绿色;

(4)往用硫酸酸化了的重铬酸钾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时,溶液由橙红色变为绿色,同时有浅黄色沉淀析出;

(5)往KCr2O7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有黄色沉淀产生,将该沉淀溶解在浓盐酸溶液中时得到一种绿色溶液;

(6)重铬酸钾与硫一起加热得到绿色固体。

解:

?

(1) (NH4)2Cr2O7 ==== Cr2O3 + N2↑+ H2O

(2) Cr3+ + OH- = Cr(OH)3↓

Cr(OH)3 + OH- = Cr(OH)4-

8OH- + 2Cr(OH)4- + 3Br2 = 2CrO42- + 6Br- + 8H2O

(3) Cr2O72- + 3Zn + 14H+ = 2Cr3+ + 3Zn2+ + 7H2O

2Cr3+ + Zn = 2Cr2+ + Zn2+

4Cr2+ + O2 + 4H+ = 4Cr3+ + 3SO42- + H2O

(4) 8H + + Cr 2O 72- + 3H 2S = 2Cr 3+ + 3S↓ + 7H 2O

(5) H 2O + Cr 2O 72- + 2Ba 2+ = 2BaCrO 4↓+ 2H +

2BaCrO 4 + 16HCl(浓) = 2CrCl 3 + 3Cl 2↑ + 2BaCl 2 + 8H 2O

(6) K 2Cr 2O 7 + S ==== Cr 2O 3 + K 2SO 4 18-7: 铬的某化合物A 是橙红色溶于水的固体,将A 用浓盐酸处理产生黄绿色刺激性气体B 和生成暗绿色溶液C 。在C 中加入KOH 溶液先生成蓝色沉淀D ,继续加入过量KOH 溶液则沉淀消失,变成绿色溶液 E 。在 E 中加入 H 2O 2 加热则生成黄色溶液 F ,F 用稀酸酸化,又变为原来的化合物A 的溶液。问A ﹑B ﹑C ﹑D ﹑E ﹑F 各是什么物质,写出每步变化的反应方程式。

解:A: K 2Cr 2O 7 B: Cl 2 C: CrCl 3 D: Cr(OH)3

E: Cr(OH)4- F: K 2CrO 4

K 2Cr 2O 7 + 14HCl(浓) = 2CrCl 3 + 2KCl + 3Cl 2↑ + 7H 2O

CrCl 3 + 3KOH = 3KCl + Cr(OH)3↓

Cr(OH)3 + OH - = Cr(OH)4-

2OH - + 2Cr(OH)4- + 3H 2O 2 = 2CrO 42- + 8H 2O

2CrO 42- + 2H + = Cr 2O 72- + H 2O

18-8:在含有CrO 42- 离子和Cl - 离子(它们的浓度均为1.0×10-3 mol.L -1)的混合

溶液中逐滴地加入AgNO 3溶液,问何种物质先沉淀,两者能否分离开? 解: KspAg 2CrO 4 = 9×10-12 KspAgCl = 1.56×10-10

=[Ag +]2?[CrO 42-] =[Ag +]?[Cl -]

[Ag +] = 9.49×10-5mol?L -1 [Ag +] = 1.56×10-7 mol?L -1

故AgCl 先沉淀出来, 当出现Ag 2CrO 4沉淀时

[Cl -] = 16510

1064.11049.91056.1][----+??=??=L mol Ag KspAgCl

998.010

1064.11036

3=?---- 可基本分离 18-9:从重铬酸钾出发制备:(1)铬酸钾,(2)三氧化二铬,(3)三氧化铬,(4)三氯化铬,写出反应方程式。

解:(1) K 2CrO 7 + KOH = 2K 2CrO 4 + H 2O

(2) K 2CrO 7 + S = Cr 2O 3 + K 2SO 4

(3) K2Cr 2O 7 + 2HNO 3(浓) ==== 2KNO 3 + 2CrO3 + H 2O

(4) K 2Cr 2O 7 + 14HCl(浓) ==== 2KCl + 2CrCl 3 + 3Cl 2 ↑+ 7H 2O

18-10: 75ml 2mol.L -1 的硝酸银溶液恰使溶有20g 六水合氯化铬(Ⅲ)中的氯完全生成 AgCl 沉淀,请根据这些数据写出六水合氯化铬(Ⅲ)的化学式(结构式)。 解:设结构式为 [Cr(H 2O)6Cl (3-x)]Cl x 则1mol 该物可电离出x mol 的Cl - Cl - + Ag+ = AgCl

?

0.15mol 75×2×10-3mol

1 1

六水合氯化铬的量为:20g/266.45g/mol = 0.075mol

则:x/1 = 0.15/0.075 = 2

即结构式为:[Cr(H2O)6Cl]Cl2

18-11:有一锰的化合物,它是不溶于水且很稳定的黑色粉末状物质A,该物质与浓硫酸反应得到淡红色溶液B。且有无色气体C 放出。向B溶液中加入强碱得到白色沉淀D。此沉淀易被空气氧化成棕色E 。若将A与KOH﹑KClO3一起混合熔融可得一绿色物质F,将F溶于水并通入CO2,则溶液变成紫色G,且又析出A。试问A﹑B﹑C﹑D﹑E﹑F﹑G各为何物,并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解:A: Mn B: MnSO4 C: O2D: Mn(OH)2E: MnO(OH)2F: K2MnO4 G: KMnO4

2MnO2 + 2H2SO4= MnSO4 + O2↑ + 2H2O

Mn2+ + 2OH- = Mn(OH)2↓

2Mn(OH)2 + O2 = 2MnO(OH)2

3MnO2 + KOH + 6KClO3 = 3K2MnO4 + KCl + 3H2O

3K2MnO4 + 2CO2 = 2KMnO4 + MnO2↓+ 2K2CO3

18-12:向一含有三种阴离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为止。过滤,当用稀硝酸处理沉淀时,砖红色沉淀溶解得到橙红色溶液,但仍有白色沉淀。滤液呈紫色,用硫酸酸化后,加入Na2SO3,则紫色逐渐消失。指出上述溶液中含哪三种阴离子,并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解:MnO4- , CrO42- , Cl-

CrO42- + Ag+ = Ag2CrO4↓

Ag+ + Cl-= AgCl↓

2Ag2CrO4 + 2H+ = Cr2O72- + H2O + 4Ag+

2MnO4- + 5SO32- + 6H+ = 2Mn2+ + 3H2O + 5SO42-

18-13:用反应方程式说明下列实验现象:

(1)绝对无氧条件下,向含有Fe2+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随后逐渐成红棕色;

(2)过滤后的沉淀溶于盐酸得到黄色溶液;

(3)向黄色溶液中加几滴KSCN 溶液,立即变血红色,再通入SO2,则红色消失;

(4)向红色消失的溶液中滴加K Mn O4溶液,其紫色会褪去;

(5)最后加入黄血盐溶液时,生成蓝色沉淀。

解:(1) Fe2+ + 2OH- = Fe(OH)2↓(白色)

2H2O + 4Fe(OH)2 + O2 = 4Fe(OH)3↓(红棕色)

(2)Fe(OH)3 + 3H+ = Fe3+ + 3H2O

(3)

Fe 3+ + SCN - = Fe(SCN)2+(血红色) 2Fe(SCN)2+ + SO 2 + H 2O = 2Fe 2+ + SO 42- + 4H + + 2SCN - (4)

MnO 4- + 5Fe 2+ + 8H + = Mn 2+ + 5Fe 3+ + 4H 2O (5) Fe 3++ Fe(CN)64- + K + = KFe[Fe(CN)6]↓(蓝色)

18-14:有一钴的配合物,其中各组分的含量分别为钴 18.16% ,氢4.71% ,氮33.01% ,氧25.15% ,氯13.95% 。如将配合物加热则失去氨,失重为该配合物质量的26.72% 。试求该配合物中有几个氨分子,以及该配合物的最简式? 解: 此络合物中原子数比为:

Co : H : N : O : Cl

=94.5816.23:171.4:1401.33:1615.25:5

.3595.13 = 1 : 12 : 6 : 4 : 1

式量为: 58.94 + 12 + 6 × 14 + 4×16 + 35.5 = 254.44

3NH W = 26.72% × 254.44 = 68

氨的分子数为: 68/17 = 4

因此络合物的最简式为: Co Ш(NH 3)4(NO 2)2Cl

18-15:举出鉴别Fe 3+ ﹑Fe 2+﹑Co 2+ 和Ni 2+ 离子的常用方法。

解:Fe 2+ 有显著的还原性,其它三种离子弱得多:

MnO 4- + 5Fe 2+ + 8H + = Mn 2+ + 5Fe 3+ + 4H 2O

这四种离子的氢氧化物各有其特征颜色可予鉴别:

Fe(OH)2 → 白色,渐变棕色 Fe(OH)3 → 棕色

Co(OH)2 → 粉红色 Ni(OH)2 → 绿色

遇 SCN -时:

Fe 3+ + SCN - = FeSCN 2+ (血红色)

Co 2+ + SCN - = Co(SCN)42-(蓝色)

Ni 2+ 与丁二酮肟反应生成鲜红色沉淀

18-16:试设计一最佳方案,分离Fe 3+﹑Al 3+﹑Cr 3+ 和 Ni 2+ 离子?

解:

AlO

2- Al(OH)3↓

AlO 2- Fe 3+, Al 3+NaOH CrO 42-

Cr 3+, Ni 2+ Fe(OH)

3↓

3 Ni(OH)2 Ni(NH 3)6 1817:(1)Cr 3+﹑Mn 2+﹑Fe 3+ ﹑Fe 2+﹑Co 2+﹑Ni 2+ 中哪些离子能在水溶液中氨

合?

(2)Ti3+﹑V3+﹑Cr3+﹑Mn3+中哪些离子能在水溶液中会歧化,写出歧化反应式。解:(1)Cr3+,Co2+,Ni2+

(2)Mn3+2Mn3+ + 2H2O = Mn2+ + MnO2 + 4H+

18-18:请将下列物质根据顺反磁性进行分类。

(1)[Cu(NH3)4]SO4.H2O (2)K4[Fe(CN)6].3H2O

(3) K3[Fe(CN)6] (4)[Co(NH3)6]Cl3(5)Ni(CO)4

解:顺磁性的有:(1),(3),(4)

反磁性的有:(2),(5)

过渡元素(二)

18-1:为什么Cu(Ⅱ) 在水溶液中比Cu(Ⅰ)更稳定,Ag(Ⅰ) 比较稳定,易形成+Ⅲ氧化态化合物?

解:Cu(II)在水溶液中比Cu(I)稳定,是因为Cu2+离子半径比Cu+离子的小,电荷多一倍,其溶剂化作用要比Cu+强得多,Cu2+的水化能也超过铜的第二电离能,所以Cu2+在水溶液中比Cu+更稳定。而对Ag,Ag2+和Ag+的离子半径都较大,其水化能相应就小,而且银的第二电离能又比铜的第二电离能大,因此Ag+比较稳定,由于金的离子半径明显比银的大,金的第三个电子比较易失去再加上d8离子的平面正方形结构具有较高的晶体稳定化能,这就使得金容易形成+II氧化态。

18-2:电解法精炼铜的过程中,粗铜(阳极)中的铜溶解,纯铜在阴极上沉积出来,但粗铜中的Ag﹑Au﹑Pt 等杂质则不溶解而沉于电解槽底部形成阳极泥,Ni﹑Fe﹑Zn 等杂质与铜一起溶解,但并不在阴极上沉积出来,为什么?

解:因为Au,Ag,Pt的电极电位都比Cu的电极电位高得多,所以它们不能溶解,而是沉于电解槽的底部,形成阳极泥;而Ni,Fe,Zn等的电极电位比Cu要低,所以首先是它们溶解,再到铜的溶解,也正因为如此,它们不能沉积在阴极上。

18-3:用反应方程式说明下列现象:

(1)铜器在潮湿空气中慢慢生成一层绿色的铜锈;

(2)金溶于王水;

(3)在CuCl2浓溶液中逐渐加水稀释时,溶液颜色由黄棕经绿色而变为蓝色;(4)当SO2通入CuSO4与NaCl 浓溶液中时析出白色沉淀;

(5)往AgNO3溶液中滴加KCN 溶液时,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溶解,再加入NaCl 溶液时并无AgCl 沉淀生成,但加入少许Na2S溶液时却析出黑色Ag2S 沉淀;

(6)热分解CuCl2 .2H2O时得不到无水。

解:(1)2Cu + O2 + CO2 + H2O = Cu(OH)2CuCO3

(2) Au + HNO 3 + 4HCl = HAuCl 4 + NO + 2H 2O

(3) 在CuCl 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uCl 42- + 4H 2O Cu(H 2O)42+ + 4Cl -

在CuCl 2浓溶液中有大量的黄色的CuCl 42-因而溶液显黄色,加水稀释时,溶液中Cu(H 2O)42+不断增加,当蓝色的Cu(H 2O)42+与黄色的CuCl 42-浓度相当时,溶液显二者的混合色——绿色,继续加水,当溶液中以 Cu(H 2O)42+为主时,溶液显蓝色。

(4)2H 2O + 2Cu 2+ + 2Cl - + SO 2 = 2CuCl(白色)↓ + SO 42- + 4H +

(5) Ag + + CN - = AgCN(白色)↓

AgCN + CN - = [Ag(CN)2]-

[Ag(CN)2]- + S 2- = Ag 2S↓ + 2CN -

18-4:有一黑色固体化合物A ,它不溶于水﹑稀醋酸和氢氧化钠,却易溶于热盐酸中,生成一种绿色溶液B ,如溶液B 与铜丝一起煮沸,逐渐变棕黑得到溶液C 。溶液C 若用大量水稀释,生成白色沉淀 D 。D 可溶于氨溶液中,生成无色溶液E 。若暴露于空气中,则迅速变成蓝色溶液F 。往溶液F 中加入KCN 时,蓝色消失,生成溶液G 。往溶液G 中加入锌粉,则生成红棕色沉淀H 。H 不溶于稀的酸和碱,可溶于热硝酸生成蓝色溶液I 。往溶液I 中慢慢加入NaOH 溶液生成蓝色胶冻沉淀J 。将J 过滤﹑取出。然后强热,又生成原来化合物A 。试判断上述各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并写出相应的各化学反应方程式。 解:A: CuO B: CuCl 2 C: HCuCl 2 D: CuCl E: Cu(NH 3)2+

F:Cu(NH 3)42+ G:Cu(CN)42- H: Cu I: Cu(NO 3)2 J: Cu(OH)2 CuO + 2HCl = CuCl 2 + H 2O

CuCl 2 + Cu = CuCl (白色)↓

CuCl + 2NH 3?H 2O = Cu(NH 3)2+ + Cl - + 2H 2O

4NH 3?H 2O + 2Cu(NH 3)2+ + O 2 = Cu(NH 3)42+ + 4OH - + 2H 2O

Cu(NH 3)42+ + Zn = Zn(NH 3)42+ + Cu

3Cu + 8HNO 3(稀) ==== 3Cu(NO 3)2 + 2NO↑ + 4H 2O

Cu 2+ + 2OH - = Cu(OH)2↓

Cu(OH)2 ==== CuO + H 2O

18-5:(1)为什么Cu + 不稳定﹑易歧化,而Hg 18+则较稳定。试用电极电势的数据和化学平衡的观点加以阐述;

(2)在什么情况下可使Cu 2+ 转化为Cu + ,试各举一例;

(3)在什么情况下可使 Hg(Ⅱ) 转化为Hg(Ⅰ) ; Hg(Ⅰ) 转化为Hg(Ⅱ),试各举三个反应方程式说明。

解:(1) +0.17V +0.52V +0.920 +0.789

Cu 2+ Cu + Cu Hg 2+ Hg 18+ ? ?

Hg +0.34V +0.854

(2) 2 Cu + = Cu 2+ + Cu 可加入Cu +离子的沉淀剂使平衡向左移

例:Cu 2+ + Cu + 2Cl - = 2CuCl

(3)Hg 2+ + Hg = Hg 18+可加入Hg 2+离子的沉淀剂使平衡向左移

例:Hg 18+ + H 2S = HgS + Hg + 2H +

O H HgO Hg OH Hg 2222

+↓+↓=+-+ Cl NH Hg Cl NH Hg NH Cl Hg 42322)(2+↓+↓=+

18-6:CuCl 2﹑AgCl ﹑Hg 2Cl 2 都是难溶于水的白色粉末,试区别这三种金属氯化物。

解:首先分别加入NH 3?H 2O 不能溶解的为CuCl 和AgCl ;反应且变灰黑色沉淀的是Hg 2Cl 2,再在余下的两种溶液中通入空气变蓝的则原物质是CuCl 另一种无变化的为AgCl

18-7: 试扼要列出照相术中的化学反应。

解:照相时:底片上AgBr 感光,AgBr 胶体里被光分解成银核:

AgBr ?→?

hv Ag + Br? 显影:用对苯二酚,使含银核的AgBr 还原为金属,底片上变黑 定影:用Na 2S 2O 3使未感光的AgBr 溶解。剩下Ag 不再变化。

AgBr + 2Na 2S 2O 3 = Na 3[Ag(S 2O 3)2] + NaBr

18-8:欲溶解 5.00g 含有Cu 75.0% ﹑ Zn 24.4% ﹑ Pb 0.6% 的黄铜,理论上需

密度为1.13g.cm -3的 27.8% HNO 3 溶液多少毫升(设还原产物为NO )? 解:3Cu + 8HNO 3 = 3Cu(NO 3)2 + 2NO↑ + 4H 2O

Cu 的摩尔数为: mol 059.05

.6375.05=? HNO 3溶液的浓度为:199.463

278.013.11000-?=??L mol 溶解黄铜中铜所需HNO3溶液的量为:

mL 5.3199

.410003059.08=?? 3Zn + 8HNO 3 = 3Zn(NO 3)2 + 2NO↑ + 4H 2O

3Pb + 8HNO 3 = 3Pb(NO 3)2 + 2NO↑ + 4H 2O

同理可得:Zn 需HNO 310mL Pb 需HNO3 0.08mL

18-9:试设计一个不用 而能使下述离子分离的方案:Ag + ﹑Hg 18+ ﹑Cu 2+ ﹑Zn 2+

﹑Cd 2+ ﹑Hg 2+ 和Al 3+ 。

解: 混合溶液

HCl

AgCl,Hg2Cl2 Cu2+,Zn2+,Cd2+,Hg2+,Al3+

NH3?H2O KI(过量)

HgNH2Cl +Hg Ag(NH3)2+CuI Zn2+,Cd2+,HgI42-,Al3+

NH3?H2O

HgNH2I,HgNH2Cl,Al(OH)3

Zn(NH3)42+,Cd(NH3)42+

NaOH

║Δ

Zn(OH)2,Cd(OH)2

HgNH2I,HgNH2Cl Al(OH)4-NaOH

Cd(OH)2

Zn(OH)42-

18-10:(1)用一种方法区别锌盐和铝盐;

(1)用两种方法区别锌盐和镉盐;

(2)用三种方法区别镁盐和锌盐。

解:(1)通入NH3H2O,产生沉淀,NH3H2O过量沉淀能溶解的为Zn盐,不溶解的为铝盐。

(2)通入NaOH产生沉淀后NaOH过量沉淀又溶解的为Zn盐,分别通入H2S,有白色沉淀的为Zn盐,黄色沉淀的为Cd盐

(3)滴加NaOH 产生沉淀,NaOH过量沉淀又溶解的为Zn盐,不溶的为Mg盐

考研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存在的状态………………………………………………………………2 一、气体 .......................................................................................................... 2 二、液体 .......................................................................................................... 3 ①溶液与蒸汽压 ................................................................................................ 3 ②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的下降 ................................................................... 3 ③渗透压 .......................................................................................................... 4 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 4 三、胶体 .......................................................................................................... 4 第二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5 一、化学反应速率 ............................................................................................ 5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 6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6 2、温度 ............................................................................................................ 7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8 一、热力学定律及基本定律 .............................................................................. 8 二、化学热力学四个重要的状态函数 ................................................................ 9 4、自由能 ....................................................................................................... 10 ①吉布斯自由能 .............................................................................................. 10 ②自由能G ——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 11 ③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θ m f G ? (11)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高教版)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高教版) 注:加黑字体为知识点,加下划线为补充内容。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1 第一节:物质的聚集状态 1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2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3 第二节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3 第三节化学平衡 3 第四节化学平衡的移动4 第五节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利用4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4 第一节强电解质溶液 4 第二节水的解离和溶液的ph 4 第三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5 第四节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5 第五节盐类的水解 5 第六节沉淀-溶解平衡 6 第七节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6 第四章氧化和还原 6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6

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7 第三节电极电势7 第四节电极电势的应用7 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7 第六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8 第一节共价健理论 8 第三节分子间力与分子晶体8 第四节离子键与离子晶体8 第五节离子极化8 第六节其他类型晶体9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 9 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9 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结构9 第三节配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状况9 第四节熬合物10 第八章主族金属元素(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10 第一节化学元素的自然资源10 第二节碱金属11 第三节碱土金属11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聚集状态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8.314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气体混合物 1、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在同一容器中混合时,每一种气体称为该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2、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对器壁所施加的压力叫做该组分气体的分压。 3、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4、(Dlton)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5、流体 6、固体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1、系统是人们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那部分物质世界,即被研究的物质和它们所占有的空间。系统的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界面也可以是人为确定的用来划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划定范围的目的是便于研究。 2、环境是系统边界之外与之相关的物质世界。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常见分子(或物质)的形状及键角 (1)形状:V型:H2O、H2S 直线型:CO2、CS2 、C2H2平面三角型:BF3、SO3 三角锥型:NH3正四面体型:CH4、CCl4、白磷、NH4+ 平面结构:C2H4、C6H6 (2)键角:H2O:104.5°;BF3、C2H4、C6H6、石墨:120°白磷:60° NH3:107°18′CH4、CCl4、NH4+、金刚石:109°28′ CO2、CS2、C2H2:180° 2、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 ①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 ②具有氖结构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 阳离子:Na+、Mg2+、Al3+、NH4+、H3O+; 阴离子:N3-、O2-、F-、OH-、NH2-; 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 阳离子:K+、Ca 2+; 阴离子:P3-、S2-、HS-、Cl-; 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3、常见物质的构型: AB2型的化合物(化合价一般为+2、-1或+4、-2):CO2、NO2、SO2、SiO2、CS2、ClO2、CaC2、MgX2、CaX2、BeCl2、BaX2、KO2等 A2B2型的化合物:H2O2、Na2O2、C2H2等 A2B型的化合物:H2O、H2S、Na2O、Na2S、Li2O等 AB型的化合物:CO、NO、HX、NaX、MgO、CaO、MgS、CaS、SiC等 能形成A2B和A2B2型化合物的元素:H、Na与O,其中属于共价化合物(液体)的是H 和O[H2O和H2O2];属于离子化合物(固体)的是Na和O[Na2O和Na2O2]。 4、常见分子的极性: 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CS2、BF3、CH4、CCl4、、SF6、C2H4、C2H2、C6H6等 常见的极性分子:双原子化合物分子、H2O、H2S、NH3、H2O2、CH3Cl、CH2Cl2、CHCl3等5、一些物质的组成特征: (1)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铵盐 (2)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MnO4-、AlO2-、Cr2O72- (3)只含阳离子不含阴离子的物质:金属晶体 二、物质的溶解性规律 1、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限于中学常见范围内,不全面) ①酸:只有硅酸(H2SiO3或原硅酸H4SiO4)难溶,其他均可溶; ②碱:只有NaOH、KOH、Ba(OH)2可溶,Ca(OH)2微溶,其它均难溶。 ③盐:钠盐、钾盐、铵盐、硝酸盐均可溶; 硫酸盐:仅硫酸钡、硫酸铅难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其它均可溶;

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上)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质存在的状态 一、气体 1、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理论 ①气体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的距离>>分子直径; ②气体分子处于永恒无规则运动状态; ③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可忽略,除相互碰撞时; ④气体分子相互碰撞或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碰撞时总动能保持不变,没有能量损失。 ⑤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①假定前提:a 、分子不占体积;b 、分子间作用力忽略 ②表达式:pV=nRT ;R ≈8.314kPa 2L 2mol 1-2K 1- ③适用条件:温度较高、压力较低使得稀薄气体 ④具体应用:a 、已知三个量,可求第四个; b 、测量气体的分子量:pV=M W RT (n=M W ) c 、已知气体的状态求其密度ρ:pV=M W RT →p=MV WRT →ρMV RT =p 3、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①混合气体的四个概念 a 、分压: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体积时的压力; b 、分体积: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压力时的体积 c 、体积分数:φ= 2 1 v v d 、摩尔分数:xi= 总 n n i ②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a 、定律: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组分气体压力之和; 某组分气体压力的大小和它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或摩尔数成正比 b 、适用范围:理想气体及可以看作理想气体的实际气体 c 、应用:已知分压求总压或由总压和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求分压、 4、气体扩散定律 ①定律:T 、p 相同时,各种不同气体的扩散速率与气体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2 1 u u =21p p =2 1 M M (p 表示密度) ②用途:a 、测定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b 、同位素分离 二、液体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无机化学基本知识图文稿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无机化学基本知识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无机化学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中,决定原子轨道形状的是______,觉得原 1.在4个量子数n,l,m,m s 子轨道在空间伸展方向的是______。 2.我国化学家提出能及的相对高低与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的关系是______,其值越大,轨道能量越高。 3.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散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体系。NaCl、碘酒和泥浆都是分散系,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与溶液溶质的性质无关,仅取决于____________的性质成为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丁达尔效应能够证明溶胶具有________性质,其动力学性质可以有________实验证明,电泳和电渗实验证明溶胶具有________性质。 7.常压下,海水的沸点________100℃.(填<,>,=) 8.人类不能饮用海水,吃冰激凌不如喝水解渴,以及海生生物不能在淡水中生存等现象都是与溶液的依数性之一________密切相关。 9.在寒冷的冬天施工是,常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如CaCl、NaCl防冻,依据的化学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 10.溶液产生渗透现象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和_______。 11.溶胶具有聚结稳定性的原因是有二,一是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 12.胶粒带电的原因有二,一是_______带电;二是_______带电。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共10页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知道典型的溶解性特征 ①加入过量硝酸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沉淀:AgCl,原来溶液是Ag(NH3)2Cl;后者是硅酸沉淀,原来的溶液 是可溶解的硅酸盐溶液。生成淡黄的沉淀,原来的溶液中可能含有S2-,或者是S2O32- ②加入过量的硝酸不能观察到沉淀溶解的有AgCl,BaSO4;BaSO3由于转化成为BaSO4而不能观察到沉淀的溶 解。AgBr,AgI,也不溶解,但是沉淀的颜色是黄色。 ③能够和盐反应生成强酸和沉淀的极有可能是H2S气体和铅、银、铜、汞的盐溶液反应。: ④沉淀先生成后溶解的:CO2和Ca(OH)2;Al3+和氢氧化钠;AlO2-和盐酸;,氨水和硝酸银。 2、操作不同现象不同的反应: Na2CO3和盐酸;AlCl3和NaOH,NaAlO2和盐酸;AgNO3和氨水;FeCl3和Na2S;H3PO4 和Ca(OH)2反应。 3、先沉淀后澄清的反应: 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沉淀后澄清: 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也是先沉淀后澄清: 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 KAl(SO4)2与NaOH溶液:; 4、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最终能生成沉淀的物质:苯酚钠溶液、硅酸钠溶液、偏铝酸钠溶液(这三种都可以与 少量硝酸反应产生沉淀)、饱和碳酸钠溶液。 苯酚钠溶液:; 硅酸钠溶液:; 饱和碳酸钠溶液:; 偏铝酸钠溶液:; 5、能生成两种气体的反应: HNO3的分解:; Mg与NH4Cl溶液的反应:; 电解饱和食盐水:; C与浓HNO3加热时反应:;

无机化学练习(六)答案元素化学

无机化学练习答案(六)元素化学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中,稳定性最强的物质是------------------------------------------------------------( B ) A. KClO B. KClO3 C. HClO D. HClO3 2、在地壳中,丰度(按原子百分比)最大的四种元素排列是----------------------------------( C ) A. O, Si, Al, H B. O, H, Al, Si C. O, H, Si, Al D. O, Al, H, Si 3.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D ) A. HClO B. HClO2 C. HClO3 D. HClO4 4.在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或操作),有利于氯水反应的是-------------------------------( B ) A.硫酸 C. NaCl D. 放在黑暗处 5.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B ) A. O3 B. SO2 C. CO2 D. 氟利昂 6.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是氧化性为主的二元弱酸是------------------------------ ( B ) A. H2S 2 C. H2SO3 D. H2S2O3 7、下列物质最易被氧化的是---------------------------------------------------------------------( B ) A. SO2 3 C D.无法判断 8.能溶于稀盐酸()的下列硫化物是-----------------------------------------------( B )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一篇: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11--??K mol J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在同一容器中混合时,每一种气体称为该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2、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对器壁所施加的压力叫做该组分气体的分压。 3、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 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4、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第三节:气体分子动理论 1、气体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⑴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很小的微粒,彼此间距离比分子直径大许多,分子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⑵气体分子以不同的速度在各个方向上处于永恒的无规则运动之中。 ⑶除了在相互碰撞时,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很弱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 ⑷气体分子相互碰撞和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碰撞时总动能保持不变,没有能量损失。 ⑸分子平均动能与气体的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在一定温度下,每种气体分子速度的分布是一定的。除少数分子的速度很大或很小外,多数分 子的速度都接近于方均根速度rms V 。当温度升高时,速度分布曲线变宽,方均根速度增大。 M RT V rms 3= 。 3、分子量越大扩散越慢。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系统是人们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那部分物质世界,即被研究的物质和它们所占有的空间。系统 的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界面也可以是人为确定的用来划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划定范围的目的是便于研究。 2、环境是系统边界之外与之相关的物质世界。 3、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4、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的变 化量与系统状态的变化途径无关。 5、当系统的某些性质发生变化时,这种改变称为过程。系统由始态到终态所经历的过程总和被称 为途径。 6、⑴定温过程:始态和终态温度相等且变化程中始终保持这个温度。 定温变化:始态和终态温度相等但对变化过程中的温度不作要求。 ⑵定压过程:始态和终态压力相等且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个压力。 定压变化:始态和终态压力相等但对变化过程中的压力不作要求。 ⑶定容过程:始态和终态体积相等且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个体积。 ⑷循环过程:系统由始态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有回到原来的状态。 7、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与其他部分有明确界面分隔开来的任何均匀部分叫做 相。相可以由纯物质或均匀混合物组成,可以是气、液、固等不同的聚集状态。 8、只含有一个相的系统叫做均相系统或单相系统。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系统叫做非均相系统或 多相系统。 9、化学计量数()ν对于反应物为负,对于生成物为正。 0、反应进度ν ξ0n n t -=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1、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热。热能自动的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系统的热能变化量用Q 表示。若环境向系统传递能量,系统吸热,则Q>0;若系统向环境放热,则Q<0。 2、系统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其他的能量传递形式,称为功,用W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W>O ; 系统对环境做功,W<0。 3、体积功:由于系统体积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 非体积功:体积功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功称为非体积功。 4、热力学能:在不考虑系统整体动能和势能的情况下,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的全部能量之和称为 热力学能,又叫内能。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 有机化学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界面化学、胶体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等。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包括性能测定、监控、各种光谱和光化学分析、各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法、各种电镜、成像和形貌分析方法,在线分析、活性分析、实时分析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理活性的检测方法,萃取、离子交换、色谱、质谱等分离方法,分离分析联用、合成分离分析三联用等。 无机化学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 8、314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下压强为101、325KPa =760mmHg =76cmHg)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篇: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8.31411--??K mol J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 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 下压强为101.325KPa = 760mmHg = 76cmHg)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2、 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状态函 数的变化量只与始终态有关,与系统状态的变化途径无关。 3、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与其他部分有明确界面分隔开来的任何均匀部 分叫做相。相可以由纯物质或均匀混合物组成,可以是气、液、固等不同的聚集状态。 4、 化学计量数()ν对于反应物为负,对于生成物为正。 5、反应进度νξ0 )·(n n sai k e t -==化学计量数 反应前反应后-,单位:mol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0、 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热。热能自动的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 物体。系统的热能变化量用Q 表示。若环境向系统传递能量,系统吸热,则Q>0;若系统向环境放热,则Q<0。 1、 系统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其他的能量传递形式,称为功,用W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 W>O ;系统对环境做功,W<0。 2、 体积功:由于系统体积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 非体积功:体积功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功称为非体积功。 3、 热力学能:在不考虑系统整体动能和势能的情况下,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的全部能量之 和称为热力学能,又叫内能。 4、 气体的标准状态—纯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其处于标准压力θ P 下的状态,混合气体 中某组分气体的标准状态是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θP 且单独存在时的状态。 液体(固体)的标准状态—纯液体(或固体)的标准状态时指温度为T ,压力为θP 时的状态。

南理工-无机化学核心考点--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

无机化学核心考点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 第一章气体 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其应用★ 1.2气体的分压定律 分压定律与应用★ (标★号是考试重点) 本章包括四个小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气体混合物,气体分子运动论,真实气体。 其中前两个小节是考试的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应用,分压定律及应用。后两小节基本不考 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熟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例题,并注意应用条件,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注意易错点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 知识点一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各物理量的单位: PV nRT 压力P-Pa;体积V-dm3;气体摩尔数n- mol;气体常数R- 8.314 J.mol-1.K-1;绝对温度T-K. 如在标况下1摩尔气体,压力,温度,体积一般有如下关系P=101325 Pa; V=22.4 dm3;T=273.15 k; 从中可以算出: R=PV/nT=101325*22.4/1*273.15=8.314 J.mol-1.K-1. 知识点二 分压定律 一个容器内有几种混合气体,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下,总压强 P总与各种气体的 分压Pi之间有如下关系: P总= P1 + P2 + P3 +...+ Pn 对于理想气体,容易得证:n总=n1 + n2 + n3 +. ... + nn 左边: P总= n总RT/V 右边 = n1*RT/V +n2*RT/V+...+nn*RT/V = [n1+n2+...+nn]*RT/V

= n 总*RT/V = 左 边 例题:某容器中含有NH3、O2 、N2等气体的混合物。取样分析后,其中n (NH3)=0.320mol ,n (O2)=0.180mol ,n (N2)=0.700mol 。混合气体的总压p =133.0kPa 。试计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解:n= n (NH3)+n (O2)+n (N2) =0.320mol+0.180mol+0.700mol =1.200mo l 30.320() 1.200 NH b b = =0.3201.200 ⅹ133.0kPa =35.5 kPa 22(O )(O )n p p n = =0.1800.320 ⅹ35.5kPa =20kPa 223()()()N NH p p p p o =-- =(133.0-35.5-20)kPa =75.5kPa 总结 这一章知识点比较简单,先熟悉课本,把例题弄明白,再分别做两道课后习题巩固一下 看课本例题1-2,1-3,1-4 课后习题做1,3,9,12 ? ? 第二章热化学 ? 2.1热力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 ? 2.2热力学第一定律 ? 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变和热化学方程式★、Hess 定律★

无机化学知识点一

无机化学知识点回顾(一) 1.钠在空气中燃烧: 铁在空气中燃烧: 2.钠与水反应: 铁与水蒸气反应: 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4.铝与盐酸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碳酸钠与过量盐酸反应:: 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6.碳酸氢钠加热分解: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7.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8.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9.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10.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总反应式: 11.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 12.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3.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4.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 现象: 15.氢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16.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17.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 氯化铁溶液与铜粉反应: 18.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加入氯水): 19.Fe3+的检验: Fe2+的检验: 20. 焰色反应:钠元素的焰色为 钾元素的焰色为(透过蓝色钴玻璃)

无机化学金属元素知识点1.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铁片与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2.钠在空气被氧化:4 Na + O2 = 2 Na2O(白色) 钠在空气中燃烧:2 Na + O 2Na2O2(淡黄色) 钠与水反应:2 Na + 2 H2O = 2 NaOH + H2↑ 钠与盐酸反应:2 Na + 2 HCl = 2 NaCl+ H2↑ 3.铁与水蒸气反应:3 Fe + 4 H2O(g)Fe3O4 + 4 H2 4.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 + H2O = 2 NaOH 氧化钠与盐酸反应:Na2O + 2 HCl = 2 NaCl+ H2O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 + CO2 = Na2CO3 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 Na2O2 + 2 H2O = 4 NaOH + O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 Na2O2 + 2 CO2 = 2 Na2CO3 + O2 6.铝与盐酸反应:2 Al + 6 HCl = 2 AlCl3 + 3 H2↑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 Al + 2 NaOH + 2 H2O = 2 NaAlO2 + 3 H2↑7.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 + 2 HCl = 2 NaCl + H2O + CO2↑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Na2CO3 +CaCl2 = CaCO3↓+ 2 NaCl 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Na2CO3 + CO2 + H2O = 2 NaHCO3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Na2CO3 + Ca(OH)2 = CaCO3↓ + 2 NaOH 8.碳酸氢钠加热分解:2 NaHCO 3Na2CO3 + CO2 ↑+ H2O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9.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 HCl = 2 AlCl3 + 3 H2O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 NaOH = 2 NaAlO2 + H2O 10.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 HCl = AlCl3 + 3 H2O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 H2O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 Al(OH)3Al2O3 + 3H2O 1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3+ + 3 NH3?H2O = Al(OH)3↓ + 3 NH4+ 12.氯化铝中慢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AlCl3 + 3 NaOH = Al (OH )3↓ + 3 NaCl Al (OH )3 + NaOH = NaAlO2 + 2 H2O 总反应式:AlCl3 + 4 NaOH = NaAlO2+ 3 NaCl + 2 H2O 13.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 HCl = 2 FeCl3 + 3 H2O 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FeO+ 2 HCl = FeCl2+ H2O 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Fe3O4 + 8 HCl = 2 FeCl3 + FeCl2 + 4 H2O 14.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 NaOH = Fe (OH )3↓ + 3 NaCl 15.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 NaOH = Fe (OH )2↓ + Na2SO4 16.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4 Fe (OH )2 + O2 + 2 H2O = 4 Fe (OH )3现象: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17.氢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Fe (OH )2 + 2 HCl = FeCl2 + 2 H2O 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 (OH )3 + 3 HCl = FeCl3 + 3 H2O 18.氢氧化铁受热分解:2 Fe (OH )3Fe2O3 + 3 H2O 19.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 FeCl3 + Fe = 3 FeCl2 氯化铁溶液与铜粉反应:2 FeCl3 + Cu = 2 FeCl2 + CuCl2 20.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 FeCl2 + Cl2 = 2 FeCl3 21. 21.Fe3+的检验:取样,滴入硫氰化钾溶液呈血红色 Fe2+的检验:取样,先滴入硫氰化钾溶液无血红色,再滴入氯水(双氧水)变血红色22. 焰色反应: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 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高教版)

注:加黑字体为知识点,加下划线为补充内容。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1) 第一节:物质的聚集状态 (1)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2)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3) 第二节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3) 第三节化学平衡 (3) 第四节化学平衡的移动 (4) 第五节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利用 (4)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4) 第一节强电解质溶液 (4) 第二节水的解离和溶液的ph (4) 第三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5) 第四节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5) 第五节盐类的水解 (5) 第六节沉淀-溶解平衡 (6) 第七节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6) 第四章氧化和还原 (6)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6) 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 (7) 第三节电极电势 (7) 第四节电极电势的应用 (7)

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7) 第六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8) 第一节共价健理论 (8) 第三节分子间力与分子晶体 (8) 第四节离子键与离子晶体 (8) 第五节离子极化 (8) 第六节其他类型晶体 (9)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 (9) 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9) 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结构 (9) 第三节配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状况 (9) 第四节熬合物 (10) 第八章主族金属元素(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10) 第一节化学元素的自然资源 (10) 第二节碱金属 (11) 第三节碱土金属 (11)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聚集状态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R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8.314 -? 1- 1 mol J ?K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气体混合物 1、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在同一容器中混合时,每一种气体称为该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2、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对器壁所施加的压力叫做该组分气体的分压。 3、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4、(Dlton)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5、流体 6、固体

无机化学元素化学部分练习

氢、稀有气体 1.氙的氟化物是很好的氧化剂,其原因是(D ) (A) 氧化性强 (B) 还原到氙 (C) 不污染反应体系 (D) A 、B 、C 都是 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几何构型不是正四面体的一组是( D ) (A) SO 42-,ClO 4-,PO 43- (B) SiCl 4,SnCl 4,CCl 4 (C) BF 4-,B(OH)4-,BH 4- (D) SF 4,XeF 4,SeF 4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H 2 的三种主要工业制法和两种较为方便的实验室制法。 工业上高温:CH 4 + H 2O ? →?CO + 3H 2 CO + H 2O ?→?CO 2 + H 2 C + 2H 2O ?→?CO 2 + 2H 2 实验室常温: 2HCl + Zn ? →?ZnCl 2 + H 2 NaH + CH 3OH ?→?NaOCH 3 +H 2 4.举出第2/IIA 、第11/IB 和第16/VIA 族元素氢化合物的实例并进行归类,他们当中有无能参与形成氢键的物种? 第2族:MgH 2,盐型;第11族:CuH ,过渡型;第16族:H 2O ,分子型。 三例当中只有H 2O 形成氢键 硼族元素 1.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D ) (A) 单一化合物Al 2O 3 (B) Al 2O 3和Al 2N 3 (C) 单一化合物Al 2N 3 (D) Al 2O 3和AlN 2. BF 3通入过量的Na 2CO 3溶液,得到的产物是( C ) (A) HF 和H 3BO 3 (B) HBF 4和B(OH)3 (C) NaBF 4和NaB(OH)4 (D) HF 和B 4O 3 3.从分子轨道理论出发,可以认为在B 2分子中存在的化学键是(C ) (A) 三中心二电子键 (B) 一个σ 键 (C) 二个单电子π 键 (D) 一个σ 键和一个π 键 4. BX 3分子若再接受一对电子,分子重排需要能量最大的是( A ) (A) BF 3 (B) BCl 3 (C) BBr 3 (D) 不能比较 5. H 3BO 3是极弱的一元酸,在定量分析中不能直接用强碱滴定,如果加一定量的甘油或甘露醇(己六醇),生成配 合物 HOCH CH 2O CH 2 B OCH 2 OCH 2 CHOH H 后,因酸性大为增强,则就可滴定了。 6. BF 3的几何构型为平面三角形,而BF 4-的几何构型为正四面体。BF 3中的B —F 键长比BF 4-中的键要短。 7. BF 3与BCl 3的水解方程式分别为 4BF 3 +3H 2O = H 3BO 3 + 3H[BF 4]和BCl 3 + 3H 2O = H 3BO 3 + 3HCl 。 8. 为什么BH 3不存在,而BF 3却能稳定存在,其原因是什么? BH 3系缺电子分子,不稳定,极易形成B 2H 6。 BF 3也属缺电子分子,但BF 3中的F 原子有未成键的p 孤电子对,它可以提供出来,与B 的空轨道形成大π 键,补偿了缺电子的性质,因此BF 3就很稳定,能单独存在。 9. 为什么BCl 3能强烈地水解?写出水解反应式。 因为BCl 3的配位数为3,还有一空轨道可给H 2O 分子的未配电子对进攻: H H +B Cl Cl Cl = O H H B Cl Cl Cl = HO B Cl + H + + Cl - 第一步的水解产物二氯氢氧化硼继续与水反应,重复配位和取代作用,最后得H 3BO 3和 HCl 。 BCl 3 + 3H 2O = H 3BO 3 + 3HCl 10. 苯和无机苯(B 3N 3H 6)为等电子体,都具有环状结构,但无机苯与HCl 能发生加成反应,而苯却不能,试简要说明原因。 苯和无机苯都为共轭体系,但由于B 和N 的电负性差异使得离域π 键的电荷分布不均匀,即电荷分布主要是定域在N 原子,导致离域π 键不稳定,与极性分子易发生加成反应,加成时,N 为Lewis 碱中心,B 为Lewis 酸中心。 11. 写出下列各物种的结构式,并指出中心原子B 的杂化轨道类型:

无机化学练习(六)答案元素化学

无机化学练习答案(六)元素化学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中,稳定性最强的物质就是------------------------------------------------------------( B ) A. KClO B、KClO3 C、HClO D、HClO3 2、在地壳中,丰度(按原子百分比)最大的四种元素排列就是----------------------------------( C ) A、O, Si, Al, H B、O, H, Al, Si C、O, H, Si, Al D、O, Al, H, Si 3、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就是--------------------------------------------------------------------------(D ) A、HClO B、HClO2 C、HClO3 D、HClO4 4、在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或操作),有利于氯水反应的就是-------------------------------( B ) A.硫酸B、NaOH C、NaCl D、放在黑暗处 5、能形成酸雨的气体就是--------------------------------------------------------------------------------( B ) A、O3 B、SO2 C、CO2 D、氟利昂 6、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就是氧化性为主的二元弱酸就是------------------------------ ( B ) A、H2S B、H2O2 C、H2SO3 D、H2S2O3 7、下列物质最易被氧化的就是---------------------------------------------------------------------( B ) A、SO2 B、Na2SO3 C、H2SO3 D、无法判断 8、能溶于稀盐酸(0、3mol、l-1)的下列硫化物就是-----------------------------------------------( B ) A、CuS B、ZnS C、HgS D、CdS 9、下列各组氢化物酸性强弱顺序不正确的就是-------------------------------------------------( A D) A、NH3 > PH3 B、H2S > PH3 C、H2O > NH3 D、HF > HCl 10、干燥氨气可选择的干燥剂就是-----------------------------------------------------------------( B ) A、NaNO3 B、NaOH(s) C、P2O5 D、无水CaCl2 11、下列物质受热可得到NO2的就是----------------------------------------------------------( D ) A、NaNO3 B、KNO3 C、S + HNO3(浓) D、Cu(NO3)2 12、下列物质属于一元酸的就是--------------------------------------------------------------------- ( B ) A、H3AsO3 B、H3BO3 C、H3PO3 D、H2CO3 13、下列各对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就是-----------------------------------------------( D ) A、Be 与Mg B、Mg 与Al C、Li 与Be D、Be 与Al 14、下列反应能得到Na2O的就是-------------------------------------------------------------------( D ) A、钠在空气中燃烧 B、加热NaNO3 C、加热NaHCO3 D、Na2O2与Na 作用 15、含O3-离子的化合物就是---------------------------------------------------------------------------( B ) A、CrO3 B、KO3 C、WO3 D、PtO3 16、下列氢氧化物在空气中稳定的就是---------------------------------------------------------------( C ) A、Fe(OH)2 B、Co(OH)2 C、Ni(OH)2 D、Mn(OH)2 17、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缺电子化合物的就是------------------------------------------------( B ) A、BCl3 B、H[BF4] C、B2H6 D、H3BO3 18、SnCl2与过量NaOH作用后的存在形式就是-------------------------------------------------( D ) A、SnO B、Sn(OH)2 C、SnO22- D、[Sn(OH)4]2- 19、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就是---------------------------------------------------------------( A ) A、NaHCO3 B、Na2CO3 C、AgClO4 D、K2CO3 20、不能被浓HNO3钝化的下列金属就是----------------------------------------------------------( B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