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史(体育教育36)教学大纲

体育史(体育教育36)教学大纲

体育史(体育教育36)教学大纲
体育史(体育教育36)教学大纲

《体育史》教学大纲

(表格内容用黑体五号)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目标

深入持久地开展体育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是体育教育更好的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坚持“三个代表”的迫切需要;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根本措施;是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的现代教育理论的有效实践;是面向新世纪,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加速培养大批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保障。

根据原国家教委体委艺司于1991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和1992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的精神,为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我院特开设《体育史》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使学生树立完整的体育观,提高做一个体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体育史》为专业选修课。该课程教材的选择坚持从我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和实际需要出发,在确保科学性的前提下,进一步突出讲授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先进性和前瞻性。

通过对体育史的学习,使学生在认识和探索体育的发展脉络及演变过程中,培养其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并使其受到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体育观;在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人民所创造的丰富而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总结体育发展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体育文化遗产,为体育事业服务。

二、课程主要内容概述及教学基本要求

内容概述:体育史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体育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体育运动形态、体育观念形态和体育组织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三者之间和他们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体育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讲授中国和外国的古代体育,近代体育及现代体育(共19章62节)。

教学要求:针对课程性质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主要教学方法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

与讨论相结合,辅以学生自学、自查、自我总结。授课主要采用编年体形式,以中国体育史和外国体育史及奥林匹克运动为三条主脉络,对同一时期的体育史实进行并论。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不同时期体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准确的了解和认识体育的历史整体发展过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导论

主要阐明历史、体育、体育史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范围以及学习基本方法和要求。并概括性介绍体育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一般途径。

1.基本要求

(1)培养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核对资料的总结能力。

(2)使学生初步了解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演变,掌握《体育史》的研究范围和对象。

2.重点、难点

重点:用文化学的方法分析体育文化

难点:无用之用的学科

3.教学内容:体育史中关于体育的概念,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变革,体育史的研究内容

与范围,人类历史发展的两个维度,体育文化的分层,学习体育史的三个层次(境界)。(二) 模糊的记忆――原始社会时期的体育

主要阐明体育的起源,原始舞蹈和远古传说。

1.基本要求

(1)让学生从自己的记忆中寻找例子,自己来证明体育与劳动具有某种联系。并将这种联系返回实际生活中,将其与实际中的另类相比较。借此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和资料探寻体育的“根”和“源”,了解原始体育的面目。

2.重点、难点

重点:体育的多源性

难点:上古养生导引

3.教学内容:体育起源,原始体育产生的社会条件,原始文化中的体育内容与形式,原

始体育的特征。

(三) 无法遗忘的土地――外国古代体育

主要阐明不同特色体育文化区域的形成。

1.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东西方有代表性国家的体育发展概况。

(2)认识这时期,由于东、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和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造成了

古代体育发展中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2.重点、难点

重点:古代印度的保健养生体育;

难点:社会等级制度下的体育。

3.教学内容:古代大河流域农耕文明社会的体育;亚欧草原游牧民族的体育;古代美洲

体育

(四) 古代希腊罗马体育

古代奥林匹克祭典的兴起与衰落;古希腊城邦社会中的体育与竞技;古代罗马体育;古代希腊人的体育思想。

1.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方文明发源地--希腊以及古代罗马体育发展概况。

(2)认识这时期,希腊内部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下体育的区别发展。

(3)理解不同政治主张下的体育教育内容和目标的不同。

2.重点、难点

重点:古代奥林匹克的产生、发展与消亡;

难点:古希腊斯巴达的体育教育与雅典的体育教育的不同点。

3.教学内容:古代奥林匹克祭典的兴起与衰落;古希腊城邦社会中的体育与竞技;古代

罗马体育;古代希腊人的体育思想。

(五) 古代中国体育

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贵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实行了“戎”与“祀”的两手政策。围绕着“戎”与“祀”,奴隶社会学校教育中的体育,军队中的武艺训练,祭祀、晏乐中的体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孔子私学中的体育教育,大发展的军事体育,内容丰富的娱乐体育,养生实践和理论。本讲还涵盖了封建社会前、中、后三个阶段。在封建社会时期学校体育的变化及原因角抵百戏的盛行及原因蹴鞠的演变情况及意义,导引术式的发展变化。

1.基本要求

(1)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本讲要明确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使我国古代体育大发展的第一次高潮,是我国传统体育形成的重要时期。学习本章要与思想史、哲学史、教育史、文化史等密切相联,才能融会贯通,深刻理解。。

(3)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医疗的发展变化对体育形态的影响。

2.重点、难点

重点:学校教育中体育内容的变化;

难点:中国武艺的发展与繁荣。

3.教学内容: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古代体育基本格局的形成;晋唐时期和而不同、多族共荣体育格局的形成;重心向民间转移的宋元明清体育;重要人物与著作。

(六) 中世纪欧洲体育

本讲主要阐述外国古代(B.C.4~B.C.17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之前)体育发展概况。

1.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东西方有代表性国家的体育发展概况。

(2)认识这时期,由于东、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和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造成了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2.重点、难点

重点:基督教文明在体育发展历程中的影响与作用

难点:骑士教育

3.教学内容:主要阐明中世纪基督教文明对古代体育的影响以及骑士教育中的体育和中世纪后期欧洲的民间体育活动。

(七) 世界的融合――外国现、当代体育

本讲主要阐述外国现当代(194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体育的复苏)体育发展概况。

1.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近代体育的实质,即近代体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近代体育是资产阶级教育的组成部分,竞技运动是绅士体育的发展结果;

(2)在掌握教材中出现的的基本知识的同时,应从理论上搞清楚与本讲主要内容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而了解现当代体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宗教、生活之间的关系的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现当代的体育,科学地指导当今体育工作。

2.重点、难点

重点:学校体育的改革。

难点:国际体育关系是一般国际关系的一部分,国际政治对国际体育关系有强烈的影响。

3.教学内容:现代体育的兴起(15-17世纪);体育的课程化与学校体育制度的确立(18世纪-1896)

(八) 开放与近代化--- 现代体育的国际传播

本讲主要阐述现代体育的兴起与国际传播,中国传统体育的危机与西方现代体育的传入(1840—1903)。

1.基本要求

(1)使学生通过对本讲的学习,去思考有那些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设

社会主义体育的借鉴。

(2)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并使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方向初步具有自主性,减少权威性和强迫性。

2.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体育国际传播的途径与方法和具体表现。

难点:中国体育主权的确立。

3.教学内容:现代体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现代体育的国际传播;美国“新体育”学说与奥地利自然体育思想;18世纪中叶中国传统体育生活的危机;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体育变革的影响;维新运动与中国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西方现代体育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九) 中央集权――中华民国时期的体育

中华民国初期和北洋政府时期一些先进人物的体育思想的主要观点,中华民国初期和北洋政府时期学校体育的主要变化及其历史意义,中华民国后期的体育管理机构和体育法规的主要内容,中华民国后期的主要体育运动竞赛活动。

1.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一时期国内外形势的推动下中国体育所发生的重大变革。

(2)使学生明确这一时期体育在中国近代体育发展史上的转折意义。

2.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体育所发生的重大变革。

难点: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体育

3.教学内容:“新政”与现代化体育制度的初步确立;“军国民教育”的没落与新体育的兴起;“收回体育权”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土洋体育”之争与传统体育的初步现代化;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的中国体育。

(十) 国人的振兴――新中国的体育

本讲主要介绍1949~1976年期间新中国初创时期体育方针和体育管理体制确立的历史意义,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对巩固学校体育地位的意义,大跃进对我国体育工作的影响和危害,竞技体育的两个高潮,文化大革命中体育遭到的破坏情况及复苏的原因和表现。

1.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初创时期体育方针和体育管理体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及过程对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对体育的影响。

3.教学内容:当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创立;中国体育的曲折发展;“文革”时期的中国体育;奥运会的中国代表权问题。

(十一) 体育的复兴――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体育

1976年以来我国在体育各方面的改革和主要成就。

1.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必须坚持和继续深化改革,才可能是我国早日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

2.重点、难点

重点:1978~1985年调整的主要内容;体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难点:各项措施和改革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教学内容:我国体育体制的调整改革;社会体育的新发展;新时期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竞技体育的崛起

(十二) 当代体育的全球化与多元化(1992~ )

1992年以来世界体育各方面的改革和主要成就。

1.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即体育发展趋势。

2.重点、难点

重点:多元化发展的世界体育。

难点: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统一”和“同一”。

3.教学内容:全球化与体育全球化;全球化时代国际竞技体育格局的变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各国体育

四、学时分配

五、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笔试(开卷)

2、成绩评定:

考核成绩以百分计,构成为:课堂考核占30﹪(其中课上讨论中的发言表现占60﹪,课后作业占40﹪);期末考核占70﹪。

3、由于特殊原因而无法组织学生参加考核时,应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与出勤率及作业成绩计算最后考核成绩,计算办法如下:

总成绩=课堂表现及出勤率(40﹪)+作业总成绩/作业数量(60﹪)

如学生无法参加课堂教学时数达1/3学时以上者,不计成绩和学分。

六、推荐参考资料

推荐参考资料:

(1)编写组.体育史(高校通用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编写组.体育史(高校选编教材).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编写组.奥林匹克学(高校通用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编写组.中国古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5)关文明等.体育史学习指导[M].上海:科学出版社,1999.

(6)王德深译.体育思想史(体育科学参考书之八)[M].北京:国家体委.1984 (7)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

(8)顾拜旦.奥林匹克理想[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

(9)编写组.体育史(体院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6

(10)编写组.竞技体育史(体院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8 (11)阮光页.失落的文明(系列丛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12)https://www.doczj.com/doc/371756867.html,.tw/~chfang (中国台北:宋代武学与武举)

(13)https://www.doczj.com/doc/371756867.html, (北京:孔子思想)

(14)https://www.doczj.com/doc/371756867.html, (北京:孔子文化)

(15)https://www.doczj.com/doc/371756867.html,.gr (希腊:国际奥林匹克学院) (16)https://www.doczj.com/doc/371756867.html, (国际奥委会)

体育史模拟题

《体育史》复习资料 一、填空: 1.20世纪后期在海外形成的海外兵团对我国乒乓球形成冲击,其中以为‘反让球’代表 2.早期正规比赛,特别是大型运动会是由发起组织的。 3.由中国人自己举办的旧中国运动会开始于 4.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中体育运动开展最好的是120师。 该师有一支闻名军内外的业余篮球队篮球队。 5.旧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体育法是国民体育法,它颁布 于年。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体育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体育法》颁布于年。 6.北宋多次颁布,对不同兵种的训练内容、时 间、方式和兵器使用方法都有详细的规定。 7.1954年5月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但由于国际奥委会内部少数人制造“两个中国”,全国体总和有关 单项体育运动协会不得不在年8月宣布中断与国际 奥委会和有关9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联系,从此,中国和国 际奥委会的正常联系被迫中断21年。于年11月中国奥委会才重新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8.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 中、射和与身体教育有关。 9.清代名将戚继光的《》于隆庆五年(1571)出版, 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有价值的军事论着,尤其是他的军事训练 思想,有着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 10.新中国成立后,仍然留在大陆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是 11. 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创办了。 12.一年一度的长跑,是元代禁军中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其长度约相当于马拉松两倍多。 13.少林寺僧徒习武的原因,。 14.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从海外回来的运动员受到迫害,有的运动员因为恐惧而自杀,乒乓三杰中第一位自杀而死的是. 15.中国已从外国人手中收回体育主权的标志是 16.《养性延命录》有作者是。 17.武术体系形成于。 18.古希腊城邦妇女具有更多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 19、春秋时期的宫廷体育与无关。 20、“六艺”是指。

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A0702035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2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史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知识。 任务: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学时分配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共4学时) 1、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现代设计的发展和现代设计教育 第二部分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 第三部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2.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概念,现代设计的萌芽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工艺美术运动”的个发展过程及影响。 难点:“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影响。 (二)第二章: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共4学时) 1、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新艺术运动 (1)新艺术运动的背景 (2)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 (3)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4)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发展 第二部分装饰艺术运动 (1)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2)法国、美国、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难点: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三)第三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与包豪斯(共6学时) 1、教学内容

书籍设计教学大纲

《书籍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书籍设计 英文名称:Book Binding Design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 适用专业:平面艺术设计 开课学期: 学时:48 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本课程的性质:书籍装帧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必修专业课,着重讲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书籍装帧设计能力。 2、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书籍设计》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程序及设计技巧,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掌握运用专业技能和对书稿的理解, 设计出与书籍内容相应的阅读环境, 实现良好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为学生适应社会需要打下良好基础。 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的成型设计,设计者必须从属于书籍原著的内容体裁来进行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能力,从而达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水平。学生要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功能与形式,熟悉书籍装帧设计的工艺制作过程、装帧材料的种类、质地、性能,并在对书籍装帧设计有了总体把握后进行整体效果的设计。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讲授基本理论使学生了解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掌握书籍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们在书籍中的结构特性和表现特征。教学必须启发学生的创意思路,引导学生构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实际,组织学生看资料,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强形象和直观教学;强化基本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书籍版式、结构、材料的设计及选用原则,能独立进行书籍设计。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书籍设计概述 一、书籍设计的历史进程 书籍设计的起源; 中国书籍装帧的形式和演变过程; 西方书籍装帧设计; 二、书籍设计的现状与前瞻 三、书籍设计的专业定位 四、书籍设计的原则 五、书籍设计的意义与社会功能 第二章书籍的视觉形象设计 一、书籍的外观构成要素 函套; 护封; 书签; 堵头布; 环衬; 切口; 扉页; 目录及章节页; 封底; 二、书籍设计视觉要素 文字; 图形; 色彩; 肌理; 版面; 三、书籍设计色彩的特点与应用 书籍设计色彩应用的原理; 色彩的心理暗示;

体育史-专业2016-杨韵

中国海洋大学体育史课程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Sports) 【开课单位】体育系【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 【课程编号】040302211225【课程类别】必修 【学时数】 32 【学分数】 2 一、课程描述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运动训练专业一年级学生 (二)课程介绍 体育史指的是体育运动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本课程通过对体育活动历史的考察和研究,让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体育发展过程的主要脉络、标志性历史事件等史实,从而进一步认识体育发展和演变的客观规律,是体育学专业学生主要的选修课程之一,也是人文类课程在体育课程体系中的主要体现。 (三)先修课程:无 二、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产生、变化、发展规律,掌握古今中外体育发展概况与基本史实知识,明确体育史知识的学习目标、意义与作用。使学生逐渐学会用历史视角重新审视体育现实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方式。 三、教学要求 1.教学依托主要参考教材,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安排逐步展开教学过程。 2.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大量现实案例充实教学内容,运用多种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避免基础理论课程易引起的学习倦怠感。 3.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创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体育理论问题。 四、考试形式和成绩构成 (一)考核依据 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以平时作业、闭卷考试为主。 (二)考核内容及比例:

考勤占10%,作业占30%,期末闭卷考试占60%。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六、选用教材及必读参考书 1. 选用教材 《体育史》谭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2. 参考书目 《体育史》郝勤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 八、撰写小组成员:杨韵撰写时间:2016年12月1日 九、审核人:王伟 十、院(系)学术委员会签章

体育史复习题

绪论 1.体育史学科中体育的定义:是指游戏性的身体活动,以及以这些身体活动为基础的其他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它作用于人自身自然并导致其产生积极性的变化。 2.中国人最早接触到“体操”一次的是北洋机器局总办傅云龙。 3.体育的发展表现为两个基本维度:一是纵向的历史发展,主要指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体育形态的演进。另一个维度是不同体育文化之间发生联系的过程。 4.体育发展中纵向维度与横向维度的交叉,发生在工业文明兴起之时。 5.奥本海姆把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视为20世纪的起点,他认为“体育运动与20世纪的社会有一种共生的关系”。 第一章原始体育 1.原始社会从社会形态看经历了原始群居、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从体质发展来看经历了猿人、古人和新人时期。 2.原始社会是指从人类约 300 万年前到 5000-7000 年前进入文明社会为止的漫长岁月。 3.按生产工具的发达程度,原始社会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4.原始体育的定义:P17我们把那些在时间、空间和目标意义上与劳动和军事过程分离的身体活动成为原始体育。 5. 弓箭和巫术化身体活动的出现是原始体育形成的主要标志。 6. 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7. P19青年之家:大房子是古代人类从事宗教仪式、氏族会议和娱乐活动等的场所,也是对少年儿童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技能的教育机构,通常可以为脱离父母的少年儿童居住,又称为“青年之家”或者“青年营”。 8.体育是原始教育的主要形式,主要通过游戏、竞技、舞蹈和唱歌等进行。 9.民族学者将原始舞蹈的内容分成生产舞、性爱舞、巫舞和战争舞。 10.原始体育的特征是模糊性、神秘性、朴素性、平等性、和地域性。 11.怎样认识原始文化中的体育因素? 第二章不同特色体育文化区域的形成 1.人类的乘车、赛车、骑马活动,都可以在两河流域找到源头。 2.古埃及人对世界体育的主要贡献之一是球戏。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把社会成员分成了4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蒙古族的草原三项运动指的是摔跤、射箭、赛马。 5.古代美洲的体育活动是宗教仪式和巫术活动的一部分,最典型的就是球戏比赛,他们使用的球是以橡胶为原料做成的。 第三章古代中国体育 1.健、康二字分别见于殷商时代,“健”偏重于精神和意志的坚强,“康”偏重于身体健康无疾。 2.周代的教育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 3.古代中国养生所指的“和”包含三重含义:人与天之和,指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

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本课程通过对工业革命以来现代设计的发生、发展以及设计师作品的分析讲授, 使学生对人类在造物史方面的发展线索、各个运动的审美风格有初步的了解, 达到以开拓学生的设计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为设计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开设做好理论准备。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二)通过讲授和课堂讨论,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现代设计的发生、发展概况,达到建立学生设计意识的目的。 三、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共56学时,课程结束通过考试方式或论文形式评定学生课程成绩。 四、教学时数分配 第二部分讲授内容 第一章现代设计发展的理论模式 一、设计师与独立制作的手工艺人的区别 二、现代设计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维多利亚时代的特点(1831-1901年) (二)维多利亚时期的设计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出现前的设计 第一节工艺美术运动之前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现代的普罗米修斯——工业革命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为解决城市矛盾的实验性规划设计 三、新专业分工的出现 第二节工艺美术运动之前的设计潮流——维多利亚风格 第三节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水晶宫”(the Crystal Palace)的出场 第四节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 第五节芝加哥学派·沙利文 第六节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一、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异同 二、代表人物及作品 第七节装饰主义运动(Art Deco)1920—1935年 一、装饰主义运动所源之影响方面 二、代表地区及人物、作品 第八节现代主义(Modernism) 一、主要设计师 (一)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以下简称格氏) (二)密斯(Mies Van der Rohe) (三)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四)赖特(Frank Wright) (五)阿尔托(A.Alto) 二、主要设计风格和流派 (一)荷“风格派”运动 (二)表现主义 (三)德意志制造同盟 (四)俄——1918至1925年间的构成主义 第三章包豪斯BAUHUASE(1919—1933年) 德语Bauhuase意为“建筑房子”。格罗皮乌斯创立,她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现代艺术和设计教学体系,达到个人进行微型社会试验和改造社会文化的目的,同时快速提高德国设计水平,满足战后的物质需求。 第一节魏玛时期(1919—1925年) 一、课程改革 第二节德骚时期(1925—1933年)——其中1925-1927年为黄金时期

第十一章 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命题人:米凤山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共48分。1~18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19~22题为多选 题,每题3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题号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1、打木桩的重锤自由下落时,关于它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B.动能增大,势能不变 C.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2、质量较大的鸽子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 A.燕子比鸽子飞得快 B.燕子比鸽子飞得慢 C.燕子与鸽子飞得一样快 D.无法比较 3、一个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 A.它的动能一定不变 B.它的重力势能一定不变 C.它的弹性势能一定不变 D.无法确定 4、关于弹性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泥的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B.弹簧的弹性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C.弹簧越长,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D.对于给定的弹簧来说,它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5、如图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 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 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 C.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 D.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

6、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 B.被举得高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 C.质量相等的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D.质量相等的物体,速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7、下列情况中,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重力势能的是() A.海面上航行的轮船 B.空中飞行的子弹 C.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 D.拉长的橡皮筋 8、我国成功研制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因为它接近敌舰的速度极快,故很难拦截,导弹发射后,若敌舰侥幸将其拦截击中,但导弹的残骸仍能以极高的速度横扫敌舰,给其以重创,高速飞行的导弹残骸能有这么大的威力,是因为它们具有:() A、较大的动能; B、较大的势能; C、较大的质量; D、较大的外形。 9、“跳远”是一项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 A、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B、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C、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D、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10、我国发射“神舟6号”载人飞船完成科学实验任务后,准确返回,安全着陆,若飞船穿越大气层时,有一段匀速降落的过程(飞船质量不变),则在此过程中飞船的:() 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B、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势能不变。 11、一架飞机在投放救灾物资的过程中,保持飞行高度不变,飞行速度不变,则飞机的:( ) A、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 C、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减小; D、动能和重力势能均不变。 12、自行车沿斜坡匀速驶下的过程中,它的:()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D、重力势能增大,动能不变。 13、下列关于物体动能或势能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小于乙物体被举的高度,则甲物体的重力势能比乙物体大 B.拉长的弹簧一定比压缩的弹簧弹性势能大 C.高速飞行的子弹一定比缓慢航行的轮船的动能大 D.很大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动能和势能都保持不变

体育史复习资料

体育史复习资料(终结版) 1.体育史学是研究体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体育史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物质形态、体育制度、体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核心是人体运动。 2.在体育生产的过程中生产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3古代美洲玛雅用的(球戏) 4.三大运动体系: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户外运动游戏 5.田猎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各种武器的使用和车马驾控。分别叫:春蒐、夏苗、秋弥、冬狩。 6.两汉三国时期的蹴鞠分为表演性蹴鞠与竞赛性蹴鞠。前者在鼓乐伴奏下进行踢控球技的表演,后者被汉代规定为和平时期军队训练的重要内容。 7.清代宫廷里设有“善扑营”是从“八旗精炼勇士”选拔出来组成的,称为“扑户” 8.世界上最早的体操图,1973年12月从湖南长沙马王虚三号墓出土了一幅西汉帛画《导引图》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体操图。 9.奴隶制时期开始形成的注意整体,强调精气,平衡阴阳等保健思想。对后世养生思想的形成和实践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10.清代一年一度的“冰嬉之典”由皇上率众亲临观视,参加表演者是从各旗中选出的“善走冰者”。 11.德式体操的形成经历了杨氏体操和施氏体操两个阶段,杨氏体操的创始人是F.L.杨。 12.在北美乃至世界范围内近代体育的传播中,基督教青年会都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13.1937至1949年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体育呈现出三种类型的发展,沦陷区的殖民地体育,国 统区的战时体育和根据地(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体育。 14.现代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已经成为奥运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成为连接各国体育科学 家的纽带和促进体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2008年的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在广州举行。15.1956年解放军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三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记录,成为第一个打破世界记录的中国运动员。

《图形设计》教学大纲

《图形设计》教学大纲 (本科助考) 一、课程性质 图形设计是平面设计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考生掌握图形设计的基本原理,同时培养考生在图形设计中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掌握图形语言的特点,利用图形心理学理论与图形设计语言,形式构成手法进行平面创意。帮助考生拓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局限,打破传统的思维过程,强调探索的必要。 2、教学要求: 知识要求:通过对图形创作基本方法的理论讲解及表现形式的介绍,使考生掌握图形设计的思维和表现方法。 技能要求:通过对想象思维的训练,开发考生的创造能力。 素质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专业色彩设计的学习与实践奠定良好的表现与鉴赏的基本素质。 三、学时 90学时 四、教学内容 1、图形的概念演绎及其在设计中的角色与作用。 2、图形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图形设计的关系。(重点) 3、同构的设计方法的基本类型及其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重点) 五、教学方式 1、理论讲授: 图形概念的历史;视觉思维的基本特征;图形创意的本质与目的;图形表

现的形式。 2、课堂辅导: 练习主题切入生活,教授考生学习解决具体问题的基本思路。 3、示范: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有计划有目的进行课堂示范,着重技能方法的传授。 4、对考生练习的作业进行课堂交流。 六、考核要点及范题 1、考核要点: 1)作品对于图形主题表现的准确性。 2)作品的创意性表现。 3)作品能够体现图形创意。 4)作品应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2、范题: 《工具的形变》 考试时间:三小时 试卷规格:四开素描纸 绘画工具:不限 考试要求: 1、自选生活中的一个或多个工具进行图形的创意设计。 2、运用具象、抽象或具象抽象相结合的手法重点表现“工具”的形态特征。 3、画面构图完整,结合同构的图形表现方法着重突出主体元素的创意表达。 4、必须运用色彩,且色彩搭配和谐、美观。 5、画面布局合理,制作整洁。 6、使用水粉、水彩、描线笔、色粉笔、色铅笔、油画棒等工具。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第十一章 第三节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十一章第三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湖北省黄冈中学余楚东 一。知识点与目标的教学 1.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知道合力为零时,分子间距离r O的数量级(10-10 m); 3.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r o时,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为斥力,这个斥力随着r的减小而迅速增大; 4.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r o时,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为引力,这个引力随着r的增大而减小; 5.知道通常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认为分子力等于零; 6.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现象; 7.了解在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不同物质状态下,分子运动的特点. 二.能力的教学 1.理解能力: ①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②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零时分子间的距离r o的含义,理解分子力作用半径 ③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的距离r<r o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的增加量比引力的增加量要大,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r>r o 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的减小量比引力的减小量要大,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为引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能用分子力解释有关现象: (1)我们把锯条弯得很厉害时就会断裂,为什么? 答: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一种短程相互作用,当分子间距离超过一定限度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于是物体就被拉断. (2)打碎的玻璃杯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拼在一起利用分子力使杯子复原? 答:因为只有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分子引力才比较显著,破碎的玻璃放在一起,由于接触面的错落起伏,只有极少数分子能互相接近到距离很小的程度,绝大多数分子彼此间的距离是比较大的,因此,总的分子引力非常小,不足以使它们重新连在一起. (3)为什么将两截钢条用电焊或氧焊能焊接起来? 答:一般的挤压是不可能将两金属截面处的大量分子压缩到分子力作用半径r的距离,电焊或氧焊产生的高温所对应的内能使分子的运动动能增大,分子间的碰撞的厉害程度增强,这样就可以使大量分子间的距离有机会达到分子力作用半径,从而实现焊接起来的目的。 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说明物体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为什么有不同的宏观特征? 答: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物体中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分子力的作用要使分子聚集起来,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又要使它们分散开来,由于这两种相反因素的作用结果,形成了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不同的物质状态. 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其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作范围很小的无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体育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体育史》期末考试试题 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新中国成立后,仍然留在大陆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是- -- - -( C ) A.王正廷 B.孔祥熙 C.董守义 2.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从海外回来的运动员受到迫害,有的运动员因为恐惧而自杀,乒乓三杰中第一位自杀而死的是 - - --- - -( B )A.容国团 B.付其芳 C.姜永宁 3.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创办了()。- - - - --- - - ( A ) A.精武体操学校 B.精武体育会 C.松口体育会 4.五禽戏的创编者是 - - - -- -- - - - - - - - - - -- -( A ) A.华佗 B.陶弘景 C.孙思邈 5.唐代角抵与今日体育活动大同小异的是- - - - - - ------( B )A.拳击 B.相扑 C.武术 6.宋代临安等城市中,由喜爱“打拳使棒”的人们结成的体育社团叫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A.英略社 B.锦标社 C.齐云社 7.中国已从外国人手中收回体育主权的标志是-- -- --- -- ( C )A.北京体育竞进会 B.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的成立 C.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成立 8.20世纪后期在海外形成的海外兵团对我国乒乓球形成冲击,其中以()为‘反让球’代表- - - - - - - - - - -- --- ---- ( B ) A.陈静、管建华 B.曹燕华、何智丽 C.陈静、何智丽 9.早期正规比赛,特别是大型运动会是由发起组织的。

平面设计基础(Photoshop)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基础(Photoshop)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 授课学时:4 课程学分:4 一、课程性质、任务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它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平面设计、多媒体应用软件开发制作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平面图形处理技术的掌握,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毕业后就业从事相关工作也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课授课32学时,上机实训课32学时。 课程的任务: 课程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讲解各种工具、面板、菜单的使用方法,图层、文本、路径、通道、滤镜的使用技巧,使学生全面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注重实例教学,使学生把软件的基础知识,很好地应用到专业领域的设计中。 二、课程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基本概念。 2.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图像的编辑方法。 3.掌握历史面板的使用和图层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4.掌握文字的使用及编辑。 5.掌握通道、蒙版、路径、动作面板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5.掌握图像的抽出、液化及图案的制作。 6.掌握滤镜和外挂滤镜的使用。 技能目标: 培养从事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网站的网页设计等岗位第一线需要的,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应用性、职业性的能独立完成制作任务的计算机人才为目标。 素质目标: 1.注重学生独立分析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2.注重学生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注重学生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4.注重学生自律性、客户服务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版本信息: 教材选用雷波主编的《Photoshop cs3中文版标准教程》,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教材使用评价: 本书采用理论+实践方式系统讲授了数字图形图像的基本知识,文件格式,图形图像的

《体育史学专题》教学大纲

教育硕士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方向)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体育史学专题》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学科教学体育方向) 一、说明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教育硕士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它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起源、发展历史进程及其对于现代体育影响深远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必要学科。 本课程介绍体育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的进一步了解,对“轴心时代”东西方体育特点及其历史影响、中国体育历史演变的特点、文艺复兴以前相对独立发展的体育文化如何走向体育全球化的过程、体育全球化过程中民族体育文化面临的处境与挑战、体育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复杂联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掌握体育史学的基本内容,为从事体育事业夯实知识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第1-5章):着重阐释原始体育、不同特色体育文化区域的形成、古代中国体育等,;第二部分(第6-9章):着重探讨现代体育的形成及发展,以及现代体育的科学发展、奥林匹克精神及其对体育的影响;第三部分(第十章)本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当代体育的发展进程,主要围绕当代体育的发展形势以及竞技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的发展、社会体育的发展几个内容进行。 (二)编写依据 依据国内外权威教材及相关文献资料 (三)目的任务 引导学生从基本的概念层次,向知识与情感目标提升,本课程从宏观上介绍体育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性质、学科地位、学科体系和发展概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整体了解体育的历史发展,增强学习体育史意识,为进一步系统学习体育类相关学科奠定基础。并使学生增强学习体育史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热爱体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古今中外体育发展概况和基本知识;明确对体育史学习的目标、意义与作用;学会收集历史资料及其整理与分析的方法;锻炼辩证思维方式,不断提高反思的能力;培养勤学习、善思考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诠释问题及反思问题等,不断提高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课

天津市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天津市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口语交际(5分) (共1题;共5分) 1. (5.0分) (2019六上·东莞期中) 听短文《丁香花》,回答问题。 (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每年初春,丁香树就长满()型的叶子。 A.梨子 B.桃子 C.桔子 ②丁香花的每朵小花有()水滴形的花瓣。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丁香花开的花朵是淡黄色的。________ ②丁香花的花骨朵像一串串弯曲的小火柴棍。________ ③每年秋季,丁香花一开,满院都弥漫着浓郁的芳香。________ 二、基础知识 (共4题;共45分) 2. (17分)词语积累 AABB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0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闲谈,很随便地说话。________ 过去的一段日子,过去的通常情况。________ 指自己直接去做。________ 表示事情的结果与所预料的相符合。________ 吃惊,感到惊异。________ 带路的人。________ 4. (5分)读拼音,写词语。 mìmìcìxiùdézhō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ūn zi diāo kèlián y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分) (2020五上·通榆期末) 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感悟 (共1题;共20分) 6. (20.0分)阅读理解 “0”的突破 1984年7月29日,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自选手枪比赛开始了。 众多的世界名将都参加了这次比赛。在许海峰的挑战面前,他们哪肯示弱?比赛争夺得十分激烈。打完前五组,赛前夺魁呼声最高的瑞士名将斯卡纳克尔发现自己仍比许海峰落后两环,就憋足了劲,要在最后一组射击中超过许海峰。 最后的决战来临了。许海峰前三枪打得不错,可是第四、五枪都只打了8环。斯卡纳克尔趁机赶了上来,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许海峰显得非常镇定。他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又走上靶位。只见他轻松地左手插兜,右手握枪,一双大眼睛闪出必胜的光芒。“砰!”“砰!”“砰!”三发子弹从他的枪口呼啸而出,“10环!”“10环!”“9环!”——胜利了!许海峰终于以566环的成绩,夺得男子自选手枪比赛的冠军。

《视觉传达》教学大纲

《视觉传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视觉传达设计: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 视觉传达设计课程面向设计专业学生,是设计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此课程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课程,着重于逻辑思维和创造性设计思维的表达,应用范围广泛。视觉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设计图像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设计图形信息共享形式。此课程设计要求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方法运用在设计中,以准确地表现达到接受方接受和理解的目的。设计重点在于创意训练与设计流程、表达。 1、认识视觉传达设计立体部分的具体内容和应用范围; 2、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立体部分的设计程序; 3、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立体部分的基本要素设计和应用要素设计的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着眼"大视觉"的概念,以艺术与设计思维综合的方式对"传达"进行实验性探究,让学生全面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科架构与最新发展动态,并努力尝试有别于前人的创新设计. 教学重点:本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视觉传达立体部分的设计。作较全面、系统训练,通过教学与设计制作实践,学生应具有视觉传达立体方面的综合造型和设计能力。 教学难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容易将视觉传达设计仅仅局限在平面设计的认识上,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所包含的领域已扩展到空间中的应用,既要体现设计的综合性,又要突出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立体部分的兴趣,强调视觉传达设计立体部分的重要性。 并在教学中通过实际案例、现场调查、企业参观和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本课程教学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和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系统知识和技能,使课堂讲学与实 地参观、课题实践、实验室学习、参与国内外设计竞赛结合起来,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外,引导学生参与产、学、研活动,积极投身于实践设计,教授学生着眼于实际,运用平时所学到的知识,严谨、务实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 2.本课程教学方法一直保持多层次、可持续性的改革,视觉传达领域发展迅猛、更新速度快、 社会需求大,在保持传统视觉传达基础上,不局限于平面设计的教学模式,研究出一套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3.本课程目前所有授课内容均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还将课件及教学成果 在网络上进行公开展示,接受学生和其他校内外专家和同行的意见与建议,并及时反馈和作调整。三、教学内容

体育史(体育教育36)教学大纲

《体育史》教学大纲 (表格内容用黑体五号)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目标 深入持久地开展体育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是体育教育更好的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坚持“三个代表”的迫切需要;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根本措施;是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的现代教育理论的有效实践;是面向新世纪,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加速培养大批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保障。 根据原国家教委体委艺司于1991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和1992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的精神,为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我院特开设《体育史》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使学生树立完整的体育观,提高做一个体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体育史》为专业选修课。该课程教材的选择坚持从我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和实际需要出发,在确保科学性的前提下,进一步突出讲授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先进性和前瞻性。 通过对体育史的学习,使学生在认识和探索体育的发展脉络及演变过程中,培养其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并使其受到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体育观;在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人民所创造的丰富而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总结体育发展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体育文化遗产,为体育事业服务。 二、课程主要内容概述及教学基本要求 内容概述:体育史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体育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体育运动形态、体育观念形态和体育组织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三者之间和他们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体育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讲授中国和外国的古代体育,近代体育及现代体育(共19章62节)。 教学要求:针对课程性质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主要教学方法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

大学体教期末考试——武术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按照练习人数的多少,套路运动又分为单练,对 练,集体演练。 长拳:是现代武术运动中的主要拳种之一。它是在吸取了查、华、炮、红、少林等传统拳种之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拳种。 武德,即武术道德,就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包括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道德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武德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 等方面. 武术图解:是通过图示和文字来说明和解释武术动作的技术要领及动作特点。是由文字说明和插图两部分组成,文字说明叙述动作的详细过程形式,插图描绘动作姿势和身体 各部位的运动路线 对练:对练是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的套路形式。 武舞: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将宗教祭祀、教育、娱乐以及搏斗训练集于一体的活动方式。防身自卫:防身自卫即防身术,它是依据法律规定,为维护本人或他人的人身以及其他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以自卫防身为目的,运用拳打,脚踢,摔打,擒拿等格斗技击方法,制服对方,保护自己的专门技术。 单练:是指个体独自进行套路练习的方式,根据练习时是否手持器械,可分为:拳术和器械运动。 集体演练:指多人(通常要求6人以上)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演练的套路形式。 2、P2古代武术发展概况: 答:①、在商周时期:田猎和武舞成了武技训练的主要手段。②、春秋战国:齐桓公每年在春秋两季都要举行“角试”(比武角力)来选拔人才。③、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与武术有关的理论著述:《汉书??艺文志》中,收录了《手搏》6篇、《剑道》38篇。正真有武术文化意味的,并作为对习武者行为规范的“武德”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有所记述,如《史记?太史公自序》。④、唐朝承隋朝继承发展与完善府兵制,“寓之于农”,“兵农合一”。武则天并于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建立了武举制。⑤、两宋时期,武术团出现。⑥、明清时期,随着火器在军中的出现并逐渐占有优势,从而迎来了武术的集大发展时期。 3、P5近代武术发展概况: ①、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当时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维持时间最长的武术组织,其影响远及海内外。②、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各省、市、县也相继成立了地方国术馆。1936年中国代表武术队在柏林奥运会参加开幕式表演 1911年编辑《中华新武术》教材,1914年进行修改,1917年被评为军警必学之术。 1923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武术大会是中国体育史和武术史上第一次单项武术运动会。 4、1958年在北京成立的中国武术协会。并起草了《武术竞赛规则》,1959年实施 6、1997年经原国家体委批准颁布实施“中国武术段位制”。 6、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武术成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8、武德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 7、武术的分类:按运动形式的分类,将武术分为三大类: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

《设计史》教学大纲

《设计史》教学大纲 修订单位:韩山师范学院美术系 执笔人:吴文轩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设计史 2.课程英文名称:A History Of Desing 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理论课) 4.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非师范)专业本科 5.总学时:36学时 6.总学分:2学分 二、实践教学目标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理论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讲授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的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基础知识,了解现代设计运动的背景,各国优秀的现代设计传统和辉煌的现代设计成就,认识现代设计的发展状况,提高学生的设计方面的鉴赏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更好的进行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三、实践内容与要求

四、教学文件与教学形式 教材:《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2004

年1月第三次印刷。 参考书: 1、《世界平面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2、《新艺术运动大师图典》周宏遍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贡布里希论设计》范景中选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4、《全彩西方工艺美术史》张夫也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现代西方设计概论》钱凤根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工业设计史》何人可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工业设计全书》张道一著—江苏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作品赏析,作业辅导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以每次作业作为考核的主要方式 成绩评定:百分制,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总平均

第十一章第三节密度学案教案

第十一章第三节《密度》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物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_______________ 而改变 2、质量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的测量用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4、这里有两个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一个是铜块,一个是铁块,它们的体积相同,质量相等吗?怎么比较? 5、如果是同种物质,体积相等,质量相等吗?这两个都是铝块,体积相等(出示铝块并分别放在天平两盘上),质量相等吗? 6如果同种物质,体积不相等,质量还相等吗?(将两个木块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盘中)这两个木块哪个质量大?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这仅仅是质量跟体积的粗略关系,那么,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准确的数量关系呢?(渗透由粗略到精确,定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二、课内探究: (一)、引入新课: 在预习中我们注意到一个问题,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它们的质 ,相同体积的水,酒精质量也,这是偶然的吗?我们说不是,它反 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特性。

(二 八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 、 提 出 的 问 题: 。 2 、 作 出 的 猜 想: 。 3、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设计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实验的过程中发现 什么问题可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向老师请教。最后一个综合 结论要分析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才能作出判断,其它的在本组完成。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量几种不同体积物质的质量,记录数据、绘制图像,分析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再综合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种物质质量和 体积的关系。 4、 测量的有关数据: 6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比较mN 的值有何结论? _ 通 过观察图象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综合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关系。 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引入密度的定义 m (g ) 3 V ( cm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