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常用结构设计规范目录汇总

2015年常用结构设计规范目录汇总

2015年常用结构设计规范目录汇总
2015年常用结构设计规范目录汇总

1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

2GB/T 706-2008热轧型钢

3GB/T 1228-2006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4GB/T 1229-2006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

5GB/T 1230-2006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

6GB/T 1231-2006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7GB 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8GB 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9GB/T 1499.3-2010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10GB/T 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11GB/T 3274-200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12GB/T 3632-2008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13GB/T 4842-2006氩

14GB/T 5117-2012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

15GB/T 5118-2012热强钢焊条

16GB/T 5293-1999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

17GB/T 5313-2010厚度方向性能钢板

18GB/T 5780~5782-2000六角头螺栓

19GB/T 8110-2008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22GB/T 10045-2001 碳钢药芯焊丝

23GB/T 10433-2002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

24GB/T 11263-2010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

25GB/T 12467-2009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

26GB/T 12470-2003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

27GB/T 14957-1994 熔化焊用钢丝

28GB/T 14958-1994气体保护焊用钢丝

29GB/T 17493-2008低合金钢药芯焊丝

30GB 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31GB/T 19879-2005建筑结构用钢板

32GB 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33GB 50005-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2005年版)

34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5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6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7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38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9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40GB 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41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

42GB 50023-200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43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44GB 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45GB 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5年版)

46GB 50046-200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47GB 50051-2013烟囱设计规范

48GB 50067-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49GB 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50GB 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51GB 50077-2003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

52GB 50078-2008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3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54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55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56GB/T 50083-2014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57GB 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58GB 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

59GB/T 50103-2010总图制图标准

60GB/T 50105-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61GB/T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62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63GB 50112-2013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64GB 50117-2014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

65GB 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66GB/T 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67GB 50128-201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规范

68GB/T 50129-2011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69GB/T 50132-2014工程结构设计通用符号标准

70GB 50134-2004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71GB 50135-2006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72GB 50144-2008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73GB/T 50145-2007土的工程分类标准

74GB/T 50146-201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75GB/T 50152-201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76GB 50153-2008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77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

78GB 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79GB 50191-201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80GB 50201-2012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81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2GB 50203-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3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011年版)

84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5GB 50206-201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6GB 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87GB 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8GB/T 50218-201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89GB 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90GB/T 50228-2011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91GB/T 50266-2013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92GB/T 50269-97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

93GB/T 50279-2014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94GB 50299-19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95GB/T 50315-2011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96GB 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97GB 50342-2003混凝土电视塔结构技术规范

98GB 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99GB 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00GB 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101GB/T 50375-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102GB/T 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103GB 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104GB 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105GB/T 50504-2009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

106GB 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07GB 50585-2010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

108GB 50618-20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109GB/T 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110GB 50661-2011 钢结构焊接规范

111GB 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112GB 50694-2011酒厂设计防火规范

113GB 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114GB 50739-2011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115GB 50755-2012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116GB/T 50772-2012 木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117GB/T 50783-2012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118GB/T 50784-2013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119GB/T 50833-20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120GB/T 50841-2013建设工程分类标准

121GB 50843-2013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

122GB 50896-2013压型金属板工程应用技术规范

123GB 50901-2013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规范

124GB/T 50905-2014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125GB 50906-2013机械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规范

126GB 50909-2014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127GB 50924-201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128GB 50936-2014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129GB/T 50941-2014建筑地基基础术语标准

130GB J 132-1990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

1CECS 02:2005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2CECS 03:200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3CECS 13:2009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

4CECS 20:90蒸压灰砂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5CECS 21:2000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6CECS 22:200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7CECS 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8CECS 28:2012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9CECS 38:2004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10CECS 39:92 钢筋混凝土深梁设计规程

11CECS 40:92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

12CECS 43:92 钢筋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与连接设计规程13CECS 51:93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14CECS 58:94 混凝土电视塔施工技术规程

15CECS 77:96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16CECS 96:97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

17CECS 99:98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18CECS 102: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2012年版)19CECS 104:99 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0CECS 139:2002给水排水工程水塔结构设计规程

21CECS 146:2003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07年版) 22CECS 147:2004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技术规程

23CECS 158:2004膜结构技术规程

24CECS 159:2004 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5CECS 160:2004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

26CECS 161:2004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

27CECS 167:2004拱形波纹钢屋盖结构技术规程(试用)

28CECS 175:2004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29CECS 180:2005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

30CECS 188:2005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

31CECS 197:2006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

32CECS 200:2006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

33CECS 207:2006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34CECS 212:2006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

35CECS 220:2007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

36CECS 226:2007栓钉焊接技术规程

37CECS 230:2008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38CECS 235:2008建筑用铸钢节点应用技术规程

39CECS 239:2008岩石与岩体鉴定和描述标准

40CECS 240:2008工程地质钻探标准

41CECS 242:2008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42CECS 252:2009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

43CECS 254∶2009空心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44CECS 273:2010组合楼板设计与施工规范

45CECS 278:2010剪压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46CECS 279:2010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47CECS 280:2010钢管结构技术规程

48CECS 281:2010自承重砌体墙技术规程

49CECS 283∶2010轻钢构架固模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

50CECS 289∶201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51CECS 290∶2011波浪腹板钢结构应用技术规程

52CECS 291∶2011波纹腹板钢结构技术规程

53CECS 293:2011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

54CECS 295:2011建(构)筑物托换技术规程

55CECS 300:2011钢结构钢材选用与检验技术规程

56CECS 323:2012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技术规程

57CECS 330:2013钢结构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

58CECS 331:2013钢结构焊接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标准

59CECS 343:2013钢结构防腐蚀涂装技术规程

60CECS 347∶2013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结构技术规程61CECS 356:2013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3JGJ6-2011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型基础技术规范

4JGJ7-2010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

5JGJ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6JGJ/T10-20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7JGJ12-2006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8JGJ13-2014约束砌体与配筋砌体结构技术规程

9JGJ/T14-201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10JGJ/T15-2008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

11JGJ/T17-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

12JGJ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3JGJ19-2010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

14JGJ22-2012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

15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16JGJ/T27-2014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17JGJ51-2002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18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19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20JGJ61—2003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21JGJ/T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22JGJ72-2004高层建筑岩石土工程勘察规程

23JGJ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24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25JGJ82-20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26JGJ83-2011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27JGJ85-201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28JGJ/T87-2012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

29JGJ92—2004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30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31JGJ95-2003冷扎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32JGJ/T97-2011工程抗震术语标准

33JGJ/T98-201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34JGJ9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35JGJ/T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36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37JGJ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38JGJ114-2014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39JGJ115-2006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

40JGJ116-2009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41JGJ117-98民用建筑修缮工程查勘与设计规程

42JGJ118-2011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43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44JGJ123-201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45JGJ125—99危险房屋鉴定标准(2004年版)

46JGJ135-2007载体桩设计规程

47JGJ/T136-2001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48JGJ137-2001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49JGJ138-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50JGJ140—200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

51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52JGJ147-2004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54JGJ/T152-200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55JGJ165-2010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

56JGJ167-200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57JGJ/T178-2009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58JGJ/T182-2009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

59JGJ/T186-2009逆作复合桩基技术规程

60JGJ/T187-2009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61JGJ/T193-2009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62JGJ206-2010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63JGJ/T207-2010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64JGJ/T208-2010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65JGJ209-2010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

66JGJ/T210-2010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

67JGJ/T213-2010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68JGJ/T225-2010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

69JGJ/T238-2011混凝土基层喷浆处理技术规程

70JGJ248-201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

71JGJ/T249-2011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

72JGJ/T251-2011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

73JGJ256-2011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

74JGJ257-2012索结构技术规程

75JGJ/T258-2011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

76JGJ/T259-201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

77JGJ/T268-2012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

78JGJ/T281-2012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79JGJ/T282-2012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技术规程

80JGJ/T283-2012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81JGJ/T294-2013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

82JGJ/T296-2013高抛免振捣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83JGJ297-2013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

84JGJ300-201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

85JGJ/T302-201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技术规范86JGJ/T317-2014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

87JGJ/T327-2014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

88JGJ/T330-2014水泥土复合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89JGJ/T338-2014建筑工程风洞试验方法标准

90JGJ/T341-2014泡沫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模板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

精选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简介 (6) 1.1.系统简介 (6) 1.2.文档目的 (6) 1.3.范围 (6)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6) 1.5.术语和缩写词 (6) 2.参考文档 (8) 3.系统概述 (9) 3.1.功能概述 (9) 3.2.运行环境 (9) 4.总体设计 (10) 4.1.设计原则/策略 (10) 4.2.结构设计 (10) 4.3.处理流程 (10) 4.4.功能分配与软件模块识别 (11) 5.COTS及既有软件的使用 (12) 5.1.COTS软件的识别 (12) 5.2.COTS软件的功能 (12)

5.3.COTS软件的安全性 (12) 5.4.既有软件的识别 (12) 5.5.既有软件的功能 (13) 5.6.既有软件的安全性 (13) 6.可追溯性分析 (14) 7.接口设计 (15) 7.1.外部接口 (15) 7.2.内部接口 (15) 8.软件设计技术 (16) 8.1.软件模块 (16) 8.2.数据结构 (16) 8.3.数据结构与模块的关系 (16) 9.软件故障自检 (17)

1.简介 1.1.系统简介 提示:对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系统的安全目标等。 1.2.文档目的 提示: 软件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软件需求基础上,设计出软件的总体结构框架,实现软件模块划分、各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软件结构设计文件应能回答下列问题: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安全完整度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系统结构设计; 软件框架如何处理与系统安全相关的对软/硬件交互。 1.3.范围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提示:如软件需求和界面设计文档的关系 1.5.术语和缩写词 提示:列出项目文档的专用术语和缩写词。以便阅读时,使读者明确,从

系统架构设计(模板)

XX项目 项目编号: 系统架构设计

目录 1、概述 (4) 1.1.系统的目的 (4) 1.2.系统总体描述 (4) 1.3.系统边界图 (4) 1.4.条件与限制 (4) 2、总体架构 (4) 2.1.系统逻辑功能架构 (4) 2.2.主要协作场景描述 (5) 2.3.系统技术框架 (5) 2.4.系统物理网络架构 (5) 3、数据架构设计 (5) 3.1.数据结构设计 (5) 3.2.数据存储设计 (6) 4、核心模块组件概要描述 (6) 4.1.<组件1>编号GSD_XXX_XXX_XXX (6) 4.1.1.功能描述 (6) 4.1.2.对外接口 (6) 4.2.<组件2>编号GSD_XXX_XXX_XXX (6) 4.2.1.功能描述 (6) 4.2.2.对外接口 (6) 5、出错处理设计 (6) 5.1.出错处理对策 (7) 5.2.出错处理输出 (7) 6、安全保密设计 (7) 6.1.网络安全 (7) 6.2.系统用户安全 (7) 6.3.防攻击机制 (7) 6.4.数据安全 (7) 6.5.应用服务器配置安全 (7) 6.6.文档安全 (8) 6.7.安全日志 (8) 7、附录 (8) 7.1.附录A外部系统接口 (8) 7.2.附录B架构决策 (8) 7.3.附录C组件实现决策 (8) 修订记录

1、概述 1.1.系统的目的 [必须输出] [请明确客户建立本系统的目的,建议引用需求说明书的内容。]

[必须输出] [描述系统的 ●总体功能说明 ●设计原则 ●设计特点] 1.3.系统边界图 [必须输出] [请明确本系统的范围及与其它系统的关系,划分本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边界。同时描述本系统在客户整体信息化建设中的规划及定位情况,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守客户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及规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画出本系统在客户信息化建设中的定位关系图。] 1.4.条件与限制 [可选项] [列出在问题领域,项目方案及其它影响系统设计的可能方面内,应当成立的假设条件,包括系统的约束条件。以及系统在使用上或者功能上的前提条件与限制。] 2、总体架构 2.1.系统逻辑功能架构 [必须输出] [系统总体架构图解释建议的系统方案,并描述其根本特征,主要描述系统逻辑功能组件之间的关系,就系统级架构画出模型。并针对每一组件给出介绍性描述。] 2.2.主要协作场景描述 [可选项] [描述系统组件之间的主要协作场景。]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架构设计说明书 版本1.0.0

目录

1.引言 [对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架构设计(构架设计)、组件高层设计、组件详细设计。对于由单个进程构成的简单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系统概要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本文档适用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的构架设计。] [架构设计说明书是软件产品设计中最高层次的文档,它描述了系统最高层次上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各种指南,相关组件(粒度最粗的子系统)的内部设计由组件高层设计提供。] [系统:指待开发产品的软件与硬件整体,其软件部分由各个子系统嵌套组成,子系统之间具有明确的接口; 组件:指粒度最粗的子系统; 模块:指组成组件的各层子系统,模块由下一层模块或函数组成;] [此文档的目的是: 1)描述产品的逻辑结构,定义系统各组件(子系统)之间的接口以及每个组件(子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2)定义系统的各个进程以及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 3)描述系统部署,说明用来部署并运行该系统的一种或多种物理网络(硬件)配置。对于每种配置,应该指出执行该系统的物理节点(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情况、节点之间的连 接方式、采用何种通信协议、网络带宽。另外还要包括各进程到物理节点的映射; 4)系统的整体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异常与错误处理等非功能特性设计; 5)定义该产品的各个设计人员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指南,各个编程人员应该遵循的编码规范。 ] [建议架构设计工程师与组件设计工程师共同完成此文档。] [架构设计说明书的引言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注塑产品结构设计规范

注塑产品结构设计规范 1.目的 旨在规范注塑产品结构设计,使公司注塑产品设计有明确的、统一的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注塑产品结构设计。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产品3D建模设计规范 产品标记作业指导书 4.定义无 5.内容 5.1厚度设计 5.1.1 壁厚 Wall Thickness 5.1.1.1 最小壁厚 就传统注射成形而言,实用的最小壁厚在0.55到1.00mm之间。如果要采用更薄的壁厚,却又缺乏实际的经验,可以借助CAE作科学的决定。 5.1.1.2 壁厚变化 产品设计中壁厚不均带来的麻烦比任何其它问题设计带来者都要严重。这些麻烦包括了雾斑、喷流痕、气痕、焦痕、缩痕和缩孔、短射、熔接痕、迟滞痕、应力痕、翘曲变形以及周期时间长等。这些麻烦都可用CAE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预测。 设计高收缩率的结晶性注塑成型品时,设计者应将壁厚变化限制在10%以內。就低收缩率的非结晶性塑料而言,容许壁厚变化可到25%。厚度需在公称厚度的50%或67%或75%之间作一抉择。 下面是某一产品的壁厚变化引起的其它注塑参数变化的比较: 当壁厚改变时,阶梯式的断然变化应当避免,从厚到薄应以斜坡式的缓冲带过渡,该过渡区的长度以厚壁厚度的3倍为宜。看下图

5.1.1.3 掏空厚壁 Coring Out Thick Section 掏空厚壁以消除缩痕 差[Poor] 改善[Improved]

5.2 转角设计 5.2.1转角半径Corner Radius 尖锐的转角应力集中。塑料中,如尼龙和聚碳酸酯者,是对V字型刻痕敏感的,较之不敏感的塑料,如ABS和聚乙烯者,成型时会在内圆角上产生高的应力。 当一90°转角的内圆角半径小于公称厚度的25%时,角落就会有高的应力集中。内圆角的半径增加到公称厚度的75%时,二壁相交处就能进而强化。可接受的平均内圆角半径是公称厚度的50%。 内圆角半径图表Fillet Radius 5.2.2 转角设计实例 上图及中图中根部尖角,易开裂根部园角,开裂问题解决

系统设计文档模板

系统设计说明书(架构、概要、详细)目录结构 虽然这些文档一般来说公司都是有模板的,但我写这些文档以来基本上是每写一次就把目录结构 给改一次,应该说这是因为自己对这些文档的理解开始加深,慢慢的越来越明白这些文档的作用 和其中需要阐述的东西,觉得这三份文档主要阐述了一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从系统分解为层次、层次内的模块以及相互的接口、模块分解为对象以及对象的接口、实现这些对象接口的方法。这次又整了一份,A/ ,欢迎大家指正。 XXX架构设计说明书 (架构设计重点在于将系统分层并产生层次内的模块、阐明模块之间的关系)一?概述 描述本文的参考依据、资料以及大概内容。 二.目的 描述本文编写的目的。 三.架构设计 阐明进行架构设计的总体原则,如对问题域的分析方法。 3.1. 架构分析 对场景以及问题域进行分析,构成系统的架构级设计,阐明对于系统的分层思想。 3.2. 设计思想 阐明进行架构设计的思想,可参考一些架构设计的模式,需结合当前系统的 实际情况而定。 3.3. 架构体系 根据架构分析和设计思想产生系统的架构图,并对架构图进行描述,说明分层的原因、层次的职责,并根据架构图绘制系统的物理部署图,描述系统的部署体系。3.4. 模块划分 根据架构图进行模块的划分并阐明模块划分的理由,绘制模块物理图以及模

块依赖图。 341. 模块描述 根据模块物理图描述各模块的职责,并声明其对其他模块的接口要求。。 3.4.2. 模块接口设计 对模块接口进行设计,并提供一定的伪代码。 XXX概要设计说明书 (概要设计重点在于将模块分解为对象并阐明对象之间的关系) 一.概述 描述本文的参考依据、资料以及大概内容。 二.目的 描述本文的编写目的。 三.模块概要设计 引用架构设计说明书中的模块图,并阐述对于模块进行设计的大致思路。 3.1. 设计思想 阐明概要设计的思想,概要设计的思想通常是涉及设计模式的。 3.2. 模块A 3.2.1. 概要设计 根据该模块的职责对模块进行概要设计(分解模块为对象、描述对象的职责以及声明对象之间的接口),绘制模块的对象图、对象间的依赖图以及模块主要功能的序列图,分别加以描述并相应的描述模块异常的处理方法。 3.2.2. 模块接口实现 阐明对于架构设计中定义的模块接口的实现的设计。 XXX详细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重点在于对模块进行实现,将模块的对象分解为属性和方法,并阐述 如何实现)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密级:内部公开 文档编号:1002 版本号: 测测(基于安卓平台的测评软件)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天师团开发团队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文档介绍 文档目的 本文档是对于测测软件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和编码的重要依据。对该软件的整个系统的结构关系进行了详细描述,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包括物理、逻辑结构,说明了体系结构所采取的设计策略和所有技术,并对相关内容做出了统一的规定。为今后的设计、编码、测试都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模版并且提高效率,使整个开发过程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减少由于需求变更而修改的时间,大大的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间,也使得客户更加的满意。 文档范围 本文档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架构设计思想 2、架构体系描述 3、系统模块化分 4、系统模块描述 5、模块接口设计 读者对象 本文档主要读者包括:

1、本系统的设计人员:包括模块设计人员(理解用户需求,在设计时把握用户需求)。 2、本系统的系统开发人员:编码人员(了解用户需求,为编码提供模版)。 3、本系统的测试人员(了解用户需求,为测试提供参考)。 4、客户(检查是否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软件工程讲义》 《测测需求规格说明书》 2.架构设计思想 为了降低系统耦合度,增加系统内聚性,在需求发生更改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系统做出修改,并重新投入使用,我们决定以分层体系架构风格作为整个系统的体系风格,严格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接口设计,并以之为根据进行详细设计。分为数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 3.架构体系描述 整个系统顶层架构采用分层的风格,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非常清晰,使得后期易于详细设计、编码、维护以及适应需求变更。通过分层,定义出层与层之间的接口,使得在更加规范的同时拥有更为多台花的接口描述,使得层与层之间的耦合度降低,增强了模块的服用型和可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广州润衡软件连锁有限公司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项目名称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版本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简介5 1.1目的5 1.2范围5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5 1.4参考资料5 1.5概述5 2.整体说明5 2.1简介5 2.2构架表示方式5 2.3构架目标和约束5 3.用例视图6 3.1核心用例6 3.2用例实现6 4.逻辑视图6 4.1逻辑视图6 4.2分层6 4.2.1应用层6 4.2.2业务层7 4.2.3中间层7 4.2.4系统层7 4.3架构模式7 4.4设计机制7 4.5公用元素及服务7 5.进程视图7 6.部署视图7 7.实施视图8 7.1概述8 7.2层8 7.3部署8 8.数据视图8 9.大小和性能8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10.质量8 11.其它说明8 12.附录A 指南8 13.附录B 规范9 14.附录C 模版9 15.附录D 示例9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1.简介 软件构架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软件构架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1.1目的 本文档将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其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构架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个方面。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对系统的构架方面作出的重要决策 本节确定此软件构架文档在整个项目文档中的作用或目的,并对此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应确定此文档的特定读者,并指出他们应该如何使用此文档 1.2范围 简要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适用的范围和影响的范围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本小节应提供正确理解此软件构架文档所需的全部术语的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项目词汇表来提供 1.4参考资料 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引用的所有文档。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出版单位。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参考资料的来源。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 1.5概述 本小节应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并解释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组织方式 2.整体说明 2.1简介 在此简单介绍软件架构的整体情况,包括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施视图和部署视图的简单介绍。另外,简要介绍各种视图的作用和针对的用户 2.2构架表示方式 本节说明当前系统所使用的软件构架及其表示方式。还会从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和实施视图中列出必需的那些视图,并分别说明这些视图包含哪些类型的模型元素 2.3构架目标和约束 本节说明对构架具有某种重要影响的软件需求和目标,例如:安全性、保密性、市售产品的使用、可移植

塑料产品设计规范

塑料产品设计规范 塑料制品设计特点﹕ 塑料产品的设计与其它材料如钢,铜,铝,木材等的设计有些是类似的;但是,由于塑料材料组成的多样性,结构﹑形状的多变性,使得它比起其它材料有更理想的设计特性;特别是它的形状设计,材料选择,制造方法选择,更是其它大部分材料无可比拟的.因为其它的大部分材料,其设计者在外形或制造上,都受到相当的限制,有些材料只能利用弯曲﹑熔接等方式来成形.当然,塑料材料选择的多样性,也使得设计工作变得更为困难,如我们所知,目前已经有一万种以上的不同塑料被应用过,虽然其中只有数百种被广泛应用,但是,塑料材料的形成并不是由单一材料所构成,而由一群材料族所组合而成的,其中每一种材料又有其特性,这使得材料的选择,应用更为困难. 塑料制品设计原则﹕ 1.依成品所要求的机能决定其形状﹐尺寸﹐外观﹐材料 2.设计的成品必须符合模塑原则﹐既模具制作容易﹐成形及后加工容易﹐但仍保持成品的机能 塑料制品设计程序: 为了确保所设计的产品能够合理而经济,在产品设计的初期,在外观设计者﹐机构工程师,制图员,模具制造者,成形厂以及材料供应厂之间的紧密合作是必须的,因为没有一个设计者,能够同时拥有如此广泛的知识和经验,而从不同的事业观点所获得的建议,将是使产品合理化的基本前提;除此之外, 一个合理的设计考虑程序也是必须的;以下将就设计的一般程序作出说明: 一.确定产品的功能需求,外观. 在产品设计的初始阶段,设计者必须列出对该产品的目标使用条件和功能要求;然后根据实际的考虑,决定设计因子的范围,以避免在稍后的产品发展阶段造成可能的时间和费用的漏失.下表为产品设计的核对表,它将有助于确认各种的设计因子. 产品设计的核对表 一般数据: 1.产品的功能? 2.产品的组合操作方式? 3.产品的组合是否是可以靠着塑料的应用来简化? 4.在制造和组合上是否可能更为经济有效? 5.所需要的公差? 6.空间限制的考虑? 7.界定产品使用寿命? 8.产品重量的考虑? 9.有否承认的规格? 10.是否已经有相类似的应用存在? 结构考虑: 1.使用负载的状态? 2.使用负载的大小? 3.使用负载的期限? 4.变形的容许量? 环境: 1.使用在什么温度环境? 2.化学物品或溶剂的使用或接触? 3.温度环境? 4.在该种环境的使用期限? 外观: 1.外形 2.颜色 3.表面加工如咬花,喷漆等. 经济因素: 1.产品预估价格? 2.目前所设计产品的价格? 3.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二.绘制预备性的设计图: 当产品的功能需求,外观被确定以后,设计者可以根据选定的塑料材料性质,开始绘制预备性的产品图,以作为先期估价,检讨以及原则模型的制作.

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必备之结构篇

结构篇 塑料的外观要求:产品表面应平整、饱满、光滑,过渡自然,不得有碰、划伤以及缩孔等缺陷。产品厚度应均匀一致,无翘曲变形、飞边、毛刺、缺料、水丝、流痕、熔接痕及其它影响性能的注塑缺陷。毛边、浇口应全部清除、修整。产品色泽应均匀一致,表面无明显色差。颜色为本色的制件应与原材料颜色基本一致,且均匀; ?需配颜色的制件应符合色板要求。 ?上、下壳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 ?壳)。可接受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所以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 ?使产品:面壳>底壳。 ?一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 ?一般选0.5%,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 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力求使制品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壁厚均匀;保证强度和刚度;根据所要求的功能决定其形状尺寸外观及材料,当制品外观要求较高时,应先通过外观造型在设计内部结构。 尽量将制品设计成回转体或对称形状,这种形状结构工艺性好,能承受较大的力,模具设计时易保证温度平衡,制品不以产生翘曲等变形。应考虑塑料的流动性,收缩性及其他特性,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件的所有转角尽可能设计成圆角或用圆弧过渡。 塑料件设计要点 开模方向和分型线 每个塑料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脱模斜度 脱模斜度的要点 脱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一般来讲,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一个侧壁,都需有一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取出。脱模斜度的大小可在0.2°至数度间变化,视周围条件而定,一般以0.5°至1°间比较理想。具体选择脱模斜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取斜度的方向,一般内孔以小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扩大方向取得,外形以大端为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架构设计说明书 版本1.0.0

目录

1.引言 [对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架构设计(构架设计)、组件高层设计、组件详细设计。对于由单个进程构成的简单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系统概要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本文档适用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的构架设计。] [架构设计说明书是软件产品设计中最高层次的文档,它描述了系统最高层次上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各种指南,相关组件(粒度最粗的子系统)的内部设计由组件高层设计提供。] [系统:指待开发产品的软件与硬件整体,其软件部分由各个子系统嵌套组成,子系统之间具有明确的接口; 组件:指粒度最粗的子系统; 模块:指组成组件的各层子系统,模块由下一层模块或函数组成;] [此文档的目的是: 1)描述产品的逻辑结构,定义系统各组件(子系统)之间的接口以及每个组件(子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2)定义系统的各个进程以及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 3)描述系统部署,说明用来部署并运行该系统的一种或多种物理网络(硬件)配置。对于每种配置,应该指出执行该系统的物理节点(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情况、节点之间 的连接方式、采用何种通信协议、网络带宽。另外还要包括各进程到物理节点的映射; 4)系统的整体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异常与错误处理等非功能特性设计; 5)定义该产品的各个设计人员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指南,各个编程人员应该遵循的编码规范。 ] [建议架构设计工程师与组件设计工程师共同完成此文档。] [架构设计说明书的引言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1.1目的 [简要描述体系结构文档的目的。]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实用模板(最全面)

Xxx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编写:日期:检查: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XX公司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 文档变更记录

目录 1. 引言 (5) 1.1 编写目的和范围 (5) 1.2 术语表 (5) 1.3 参考资料 (5) 1.4 使用的文字处理和绘图工具 (5) 2. 全局数据结构说明 (7) 2.1 常量 (7) 2.2 变量 (8) 2.3 数据结构 (8) 3. 模块设计 (9) 3.1 用例图 (9) 3.2 功能设计说明 (10) 3.2.1 模块1 (10) 3.2.2 模块2 (11) 4. 接口设计 (12) 4.1 内部接口 (12) 4.2 外部接口 (12) 4.2.1 接口说明 (12) 4.2.2 调用方式 (12) 5. 数据库设计 (12) 6. 系统安全保密设计 (12) 6.1 说明 (12) 6.2 设计 (12) 6.2.1 数据传输部分 (12) 6.2.2 IP过滤分部 (13) 6.2.3 身份验证部分 (13) 7. 系统性能设计 (13) 8. 系统出错处理 (13)

1.引言 1.1背景 此文档的背景 1.2编写目的和范围 说明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 本详细设计说明书编写的目的是说明程序模块的设计考虑,包括程序描述、输入/输出、算法和流程逻辑等,为软件编程和系统维护提供基础。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系统设计人员、软件开发人员、软件测试人员和项目评审人员。 1.3术语表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名称、作者、文件编号或版本等。参考资料包括: a.需求说明书、架构设计说明书等; b.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1.5使用的文字处理和绘图工具 文字处理软件:[编写设计文档使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如RedOffice ] 绘图工具:[使用的UML工具,如Rose、Jude、Visio]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常识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小 常识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 、材料选择 1.2 、壳体厚度 1.3 、零件厚度设计实例 2、脱模斜度 2.1 、脱模斜度要点 3、加强筋 3.1 、加强筋与壁厚的关系 3.2 、加强筋设计实例 4、柱和孔的问题 4.1 、柱子的问题 4.2 、孔的问题 4.3 、“减胶”的问题 5、螺丝柱的设计 6、止口的设计

6.1 、止口的作用 6.2 、壳体止口的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6.3 、面壳与底壳断差的要求 7、卡扣的设计 7.1 、卡扣设计的关键点 7.2 、常见卡扣设计 8、装饰件的设计 8.1 、装饰件的设计注意事项 8.2 、电镀件装饰斜边角度的选取 8.3 、电镀塑胶件的设计 9、按键的设计 9.1 按键() 大小及相对距离要求 10、旋钮的设计 10.1 旋钮() 大小尺寸要求 10.2 两旋钮() 之间的距离 10.3 旋钮() 与对应装配件的设计间隙 11、胶塞的设计 12、镜片的设计 12.1 镜片()的通用材料 12.2 镜片()与面壳的设计间隙 13、触摸屏与塑胶面壳配合位置的设计 13.1 、触摸屏相对应位置塑胶面壳的设计注意事项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 、材料的选取 a. :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击,不承受 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架、支架)等。还 有就是普遍用在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 前常用奇美757、777D 等。 b. :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韧性的制件, 如框架、壳体等。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 、T65 。 c. :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按键、传 动机架、镜片等。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 、2405、2605 。 d. 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吸水性、 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常用于滑轮、传动齿轮、 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M90-44 。 e. 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常用于齿轮、滑轮等。受冲击 力较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材料代号如:3003G30 。 f. 有极好的透光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 小时后仍可透过92% 的太阳光,室 外十年仍有89% ,紫外线达78.5% 。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寒性、耐 腐蚀,绝缘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易于成型,质较脆,常用于有一定强度要求 的透明结构件,如镜片、遥控窗、导光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三菱001。 1.2 壳体的厚度 a. 壁厚要均匀,厚薄差别尽量控制在基本壁厚的25%以内,整个部件的最小

产品结构设计等方面的checklist

模具的checklist表: 产品名称模具编号材料收缩率 序号内容自检确认 1与客户交流清楚外观面位置及外观要求如镜面,皮纹,亚光等。 2清楚产品的安装方向,产品的出模方向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产品在出模方向无不合理结构。 4壁厚合理,壁厚均匀,没有过薄,过厚及壁厚突变。 5圆角齐全,所有外观面倒圆角(特殊要求除外),所有非外观面倒圆角,非外观面圆角足够大。且圆角处壁厚均匀,无漏掉的圆角。 6脱模斜度齐全,正确,无放反的情况,脱模斜度足够大,已用DRAFTCHECK命令进行检查。7透明件,皮纹处理的外观面,插穿面脱模斜度足够大,满足标准。 8透明件已考虑外观效果,可见结构,并与客户进行交流。 9需贴膜的件已经考虑到膜在实际安装方向的定位, 10电镀件装配考虑到镀层厚度和装配间隙, 11一面用插接,一面用卡爪的结构已考虑到装配过程中是否有与外观干涉,是否有造成外观面破坏的情况,卡爪是否易断 12加强筋高度,宽度,脱模斜度结构及工艺均合理。 13外观件检查产品结构如壁厚,加强筋(尤其是横在制品侧壁的筋考虑与侧壁的防缩)、螺钉柱等不会引起缩水,已采取防缩措施。 14产品变形,收缩等注塑缺陷轻微,且已与客户协商,得到客户的书面认可。 15需出斜顶,滑块,抽芯的结构活动距离及空间足够,结构能否简化。 16产品无引起模具壁薄,尖角等不合理结构。 17带嵌件的产品考虑嵌件在模具中的牢固固定,内桶底的嵌件要求将嵌件和包嵌件的胶位合并到一起作为模具嵌件。 18与客户交流清楚分型面的位置,外观面滑块,抽芯允许的夹线位置。 19备份产品已检查所有修模报告及更改记录并进行了更改,重要装配尺寸进行了样件的实际测绘验证。 笔记本的CHECKLIST DesignCheckListBySub-Assy. 1.U-Case 1-1上下盖嵌合部份 1-1-1上下盖PL是否Match 1-1-2Lip是否完成,是否符合外观要求(修饰沟) 1-1-3侧壁之TAPER/与下盖是否配合/考虑到开模 1-1-4上下盖之配合卡勾共几处,是否位置match 1-1-5卡勾嵌合深度多少 1-1-6卡勾两侧有无夹持Rib,拆拔时是否易断裂 1-1-7卡勾是否造成侧壁缩水(如果太厚) 1-1-8公模内面形状(如各处高度). 1-1-10PL切口处是否有刀口产生(全周Check) 1-2BOSS 1-2-1上下盖BOSS孔位是否相合 1-2-2BOSS尺寸是否标准化,内缘有没有倒角

软件工程文档模板(完整规范版)

软件工程文档模板 目录 1.范围 (1) 2.总体要求 (1) 2.1总体功能要求 (1) 2.2软件开发平台要求 (1) 2.3软件项目地开发实施过程管理要求 (2) 2.3.1软件项目实施过程总体要求 (2) 2.3.2软件项目实施变更要求 (2) 2.3.3软件项目实施里程碑控制 (2) 3.软件开发 (3) 3.1软件地需求分析 (3) 3.1.1需求分析 (3) 3.1.2需求分析报吿地编制者 (4) 3.1.3需求报吿评审 (4) 3.1.4需求报吿格式 (4) 3.2软件地概要设计 (4) 3.2.1概要设计 (4) 3.2.2编写概要设计地要求 (4) 3.2.3概要设计报吿地编写者 (4) 3.2.4概要设计合需求分析、详细设计之间地关系合区别 (4) 3.2.5概要设计地评审 (4) 3.2.6 概要设计格式 (4) 3.3软件地详细设计 (5) 3.3.1详细设计 (5) 3.3.2特例 (5) 3.3.3详细设计地要求 (5) 3.3.4数据库设计 (5) 3.3.5详细设计地评审 (5) 3.3.6详细设计格式 (5) 3.4软件地编码 (5) 3.4.1软件编码 (5) 3.4.2软件编码地要求 (5) 3.4.3编码地评审 (6) 3.4.4编程规范及要求 (6) 3.5软件地测试 (6)

3.5.1软件测试 (6) 3.5.2测试计划 (6) 3.6软件地交付准备 (6) 361交付清单 (6) 3.7软件地鉴定验收 (7) 3.7.1软件地鉴定验收 (7) 3.7.2验收△员 (7) 3.7.3验收具体内容 (7) 3.7.4 软件验收测试大纲 (7) 3.8培训 (7) 3.8.1系统应用培训 (7) 3.8.2系统管理地培训(可选) (8) 附录A 软件需求分析报吿文档模板 (9) 附录b 软件概要设计报吿文档模板 (21) 附录C 软件详细设计报吿文档模板 (33) 附录D软件数据库设计报吿文档模板 (43) 附录E 软件测试(验收)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5

塑胶件结构设计规范

塑胶零件结构设计规范
摘要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的增加,为了造型的需要产品结构件中塑料零件用 的越来越多。那么在具体设计塑料零件的结构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怎样合理地设计 塑料零件的结构?如何选择塑料零件的材料?壁厚选择多少合适?等等。 本文对这些具体问 题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希望对大家在今后的设计中有所帮助并希望大家一起来补充完善。 关键词 塑料零件、壁厚、脱模斜度、加强筋、材料选择 1、零件的形状应尽量简单、合理、便于成型 1.1 在保证使用要求前提下,力求简单、便于脱模,尽量避免或减少抽芯机构,如采用下 图例中(b)的结构,不仅可大大简化模具结构,便于成型,且能提高生产效率。
1.2 利用转换区的方法来防止突然的递变。

1.3 利用肋及浮凸物和铸空法使设计更合理。
1.4 转角处用圆弧过渡。

1.5 尽量让浮凸物与外壁或肋相连。
1.6 如果肋本身即与外壁间隔相当远,则最好加上角板。
2、零件的壁厚确定应合理 塑料零件的壁厚取决于塑件的使用要求, 太薄会造成制品的强度和刚度不足, 受力后容 易产生翘曲变形 , 成型时流动阻力大 , 大型复杂的零件就难以充满型腔。 反之, 壁厚过大, 不但浪费材料,而且加长成型周期,降低生产率,还容易产生气泡、缩孔、翘曲等疵病。因 此制件设计时确定零件壁厚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壁厚; 2.2 零件的各部位壁厚尽量均匀, 以减小内应力和变形。 不均匀的壁厚会造成严重的翘曲 及尺寸控制的问题; 2.3 承受紧固力部位必须保证压缩强度; 2.4 避免过厚部位产生缩孔和凹陷; 2.5 成型顶出时能承受冲击力的冲击。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壁厚篇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壁厚篇 基本设计守则 壁厚的大小取决於产品需要承受的外力、是否作为其他零件的支撑、承接柱位的数量、伸出部份的多少以及选用的塑胶材料而定。一般的热塑性塑料壁厚设计应以4mm为限。从经济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不但增加物料成本,延长生产周期”冷却时间〔,增加生产成本。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增加引致产生空穴”气孔〔的可能性,大大削弱产品的刚性及强度。 最理想的壁厚分布无疑是切面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均一的厚度,但为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以致壁厚有所改变总是无可避免的。在此情形,由厚胶料的地方过渡到薄胶料的地方应尽可能顺滑。太突然的壁厚过渡转变会导致因冷却速度不同和产生乱流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表面问题。 对一般热塑性塑料来说,当收缩率”Shrinkage Factor〔低於0.01mm/mm时,产品可容许厚度的改变达;但当收缩率高於0.01mm/mm时,产品壁厚的改变则不应超过。对一般热固性塑料来说,太薄的产品厚度往往引致操作时产品过热,形成废件。此外,纤维填充的热固性塑料於过薄的位置往往形成不够填充物的情况发生。不过,一些容易流动的热固性塑料如环氧树脂”Epoxies〔等,如厚薄均匀,最低的厚度可达0.25mm。 此外,采用固化成型的生产方法时,流道、浇口和部件的设计应使塑料由厚胶料的地方流向薄胶料的地方。这样使模腔内有适当的压力以减少在厚胶料的地方出现缩水及避免模腔不能完全充填的现象。若塑料的流动方向是从薄胶料的地方流向厚胶料的地方,则应采用结构性发泡的生产方法来减低模腔压力。 平面准则 在大部份热融过程操作,包括挤压和固化成型,均一的壁厚是非常的重要的。厚胶的地方比旁边薄胶的地方冷却得比较慢,并且在相接的地方表面在浇口凝固後出现收缩痕。更甚者引致产生缩水印、热内应力、挠曲部份歪曲、颜色不同或不同透明度。若厚胶的地方渐变成薄胶的是无可避免的话,应尽量设计成渐次的改变,并且在不超过壁厚3:1的比例下。下图可供叁考。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资料

《软件架构设计文 档》模板

Software Architecture Document Version <1.0> Revision History Date Version Description Author < yyyy-mm-dd >

目录 1.文档简介6 1.1文档目的6 1.2文档范围6 1.3定义、缩写词和缩略语6 1.4参考资料6 2.架构描述方式6 2.1架构视图阅读指南6 2.2图表与模型阅读指南6 3.架构设计目标7 3.1关键功能7 3.2关键质量属性7 3.3业务需求和约束因素7 4.架构设计原则8 4.1架构设计原则8 4.2备选架构设计方案及被否原因8 4.3架构设计对后续工作的限制(详设,部署等)8 5.逻辑架构视图8 5.1职责划分与职责确定9 5.2接口设计与协作机制9 5.3重要设计包11 6.开发架构视图12 6.1Project划分12 6.2Project 1 12 6.2.1Project目录结构指导12 6.2.2程序单元组织13 6.2.3框架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可选)13 6.3Project 2 (14) 6.4Project n (14) 7.运行架构视图14 7.1控制流组织14 7.2控制流的创建、销毁、通信14 7.3加锁设计15 8.物理架构视图15 8.1物理拓扑15 8.2软件到硬件的映射16 8.3优化部署16 9.数据架构视图17

9.1持久化机制的选择17 9.2持久化存储方案17 9.3数据同步与复制策略17 10.关键质量属性的设计原理18

软件开发设计文档模板

软件文档编写指南 封面格式: 文档编号 版本号 文档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编写年月日 校对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开发单位 系统规约说明书(System Specification) 一.引言 A.文档的范围和目的 B.概述 1.目标 2.约束 二.功能和数据描述 A.系统结构 1.结构关系图 2.结构关系图描述 三.子系统描述 A.子系统N的结构图规约说明 B.结构字典 C.结构连接图和说明 四.系统建模和模拟结构 A.用于模拟的系统模型

B.模拟结果 C.特殊性能 五.软件项目问题 A.软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B.软件项目计划 六.附录 软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port for Feasibility Study) 一.引言 1.编写目的(阐明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指出读者对象) 2.项目背景(应包括:(1)所建议开发的软件名称;(2)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单位;(3)项目与其他软件或其他系统的关系。) 3.定义(列出文档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略词的原文。) 4.参考资料(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1.要求(列出并说明建议开发软件的基本要求,如(1)功能;(2)性能;(3)输出;(4)输入;(5)基本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6)安全与保密要求;(7)与软件相关的其他系统;(8)完成期限。) 2.目标(可包括:(1)人力与设备费用的节省;(2)处理速度的提高;(3)控制精度和生产能力的提高;(4)管理信息服务的改进;(5)决策系统的改进;(6)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等等。) 3.条件、假定和限制(可包括:(1)建议开发软件运行的最短寿命;(2)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期限;(3)经费来源和使用限制;(4)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限制;(5)硬件、软件、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的条件和限制;(6)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7)建议开发软件投入使用的最迟时间。) 4.可行性研究方法 5.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三.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2.工作负荷 3.费用支出(如人力、设备、空间、支持性服务、材料等项开支。) 4.人员(列出所需人员的专业技术类别和数量。) 5.设备 6.局限性(说明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什么需要开发新的系统。) 四.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 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3.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 4.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1)对设备的影响 (2)对现有软件的影响

产品结构设计经验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目录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材料选择 1.2、壳体厚度 1.3、零件厚度设计实例 2、脱模斜度 2.1、脱模斜度要点 3、加强筋 3.1、加强筋与壁厚的关系 3.2、加强筋设计实例 4、柱和孔的问题 4.1、柱子的问题 4.2、孔的问题 4.3、“减胶”的问题 5、螺丝柱的设计 6、止口的设计 6.1、止口的作用 6.2、壳体止口的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6.3、面壳与底壳断差的要求 7、卡扣的设计 7.1、卡扣设计的关键点 7.2、常见卡扣设计 7.3、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材料的选取 a. 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 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 架、LCD支架)等。还有就是普遍用在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 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前常用奇美PA-757、PA-777D等。 b. 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 韧性的制件,如框架、壳体等。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T65。 c. PC: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 按键、传动机架、镜片等。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PC2405、 PC2605。 d. POM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吸 水性、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常用于滑轮、 传动齿轮、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M90-44。 e. PA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常用于齿轮、滑轮等。 受冲击力较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材料代号如:CM3003G-30。 f. PMMA有极好的透光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小时后仍可透过92%的太阳 光,室外十年仍有89%,紫外线达78.5% 。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

软件(结构)设计说明(SDD)文档标准模版

软件(结构)设计说明(SDD) XXXX公司

文件更改记录

文件版本变更记录

软件(结构)设计说明(SDD) 说明: 1.《软件(结构)设计说明》(SDD)描述了计算机软件配置项(CSCI的设计。它描述了CSCI级设计决策、CSCI体系结构设计(概要设计)和实现该软件所需的详细设计。SDD可用接口设计说明IDD和数据库(顶层)设计说明DBDD加以补充。 2.SDD连同相关的IDD和DBDD是实现该软件的基础。向需方提供了设计的可视性,为软件支持提供了所需要的信息。 3.IDD和DBDD是否单独成册抑或与SDD合为一份资料视情况繁简而定。 模版说明: 1、文档字体设定: 标题1:小一 标题2:二号 标题3:小二 标题4:三号 标题5:小三 标题6:四号 正文:四号 2、文章编号,请使用格式刷刷,不要手工编号。目前格式都 是对的。 3、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裁剪,一般可行性研究报告,模版章节 不可缺。 4、封面图片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替换。 5、关于修订记录,请根据文档需要自行添加。

1.引言 本章应分为以下几条。 1.1.标识 本条应包含本文档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完整标识。(若适用)包括标识号、标题、缩略词语、版本号、发行号。 1.2.系统概述 本条应简述本文档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用途。它应描述系统与软件的一般性质;概述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历史;标识项目的投资方、需方、用户、开发方和支持机构;标识当前和计划的运行现场;并列出其他有关文档。 1.3.文档概述 本条应概述本文档的用途与内容,并描述与其使用有关的保密性或私密性要求。 1.4.基线 说明编写本系统设计说明书所依据的设计基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