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燥设备设计选型

干燥设备设计选型

干燥设备设计选型
干燥设备设计选型

干燥设备设计选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干燥设备选型设计主要参数

目录

一、通用设计参数1~7页 二、热风循环烘箱设计8~9页

三、并排式烘房及隧道窑设计10~11页 四、带式干燥机设计12~14页 五、真空干燥机(箱)设计15页 六、旋转气流快速干燥机设计16~17页 七、气流干燥机设计18~19页

八、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设计20~22页 九、压力喷雾干燥设计23~25页 十、卧式振动流化干燥机设计26~29页 十一、回转干燥机设计30~33页 十二、热风炉设计34~38页 十三、附录39~44页 编辑

二○○六年四月

一、通用设计参数 1、水份蒸发量等有关计算

1

2

12

2210010021 W W W G W W W G G G W ?-?-?=?-?-?=-=

G 1=G 2+W

W 水份蒸发量kg/hG 1湿料量(加料量)kg/h

G 2干料量(产品)kg/h 质△W 1初含水率XX%△W 2终含水率X%

产量h kg W W G G /100100211

2?-?-=加料量h kg W W G G /1001001

2

21?-?-=

2、热量计算

A 、干燥时间在1分钟内(瞬间干燥) (如:喷雾干燥、闪蒸干燥、气流干燥等) 干燥一公斤水需用热量在:1600~2000kcal

B 、干燥时间在~小时内的设备(一般干燥) (如:带式干燥,振动干燥、回转筒干燥等)

干燥一公斤水需用热量在1400~2000kcal (产量大的取大值)

C 、干燥时间大于2小时以上的设备(缓慢干燥) (加烘箱、烘房、真空干燥等) 干燥一公斤水需用热量在1200~1600kcal

D 、对初含水低(<10%)而产量大的物料干燥,应增加物料升温时所需用热量。

对室外温低于0℃的产生环境则应另增加计算热量。 对每批次进料量大物料又经常变更,初含水难以确定的则热量1600~2000kCal/kg ,如:烘干各类中药片剂。

在一般估算时或物料特性不明时应取1600~2000kCal/kg 3、电加热功率计算(P 、KW )

A 、控设备内腔体积计算(M 3)

腔内温度≤700℃KW v p 32)7050(-= 腔内温度≤400℃KW V P 32)5035(-= 腔内温度≤300℃KW V P 32)3025(-= 腔内温度≤200℃KW V P 32)2015(-=

B 、按设备内表面积来计算(共6个面M 2) P=(4~7) P=(3~5) P=(2~4) F 内表面积M 2

注:小型设备取大值,大型设备取小值 使用温度≤300℃时,可用翅片式电加热算 使用温度>300℃时,应来用电阻丝或电阻带加热 最好采用燃油、燃气直火炉加热 C 、经验公式计算 ≤300℃16~22KW/m 3 ≤250℃10~16KW/m 3 ≤200℃6~10KW/m 3 ≤150℃4~6KW/m 3 ≤100℃2~4KW/m 3

计算后再乘以~安全系数为使用功率

D 、按使用热量计算

P=K2Q/860·K1KW

K1电压波动系数~1

K2安全系数~

Q使用热量Kcal/h1KW=860Kcal

上式可简化为P=

注:每批次干燥时间大于3小时,则按~1kg水来设计

E、按被加热物料重量来计算

P=G·C△t/860ηkw

G被加热物料总重量kg/h

C物料比热Kcal/kg·℃

△t加热前后的温度差△t=t1-t2℃

η热效率~

F、用远红外加热时(适用于烘道)

烘道内温度80~200℃3~7kw/m3

烘道内温度60~80℃~3kw/m3

注:1、用石英管时选小值。用碳化硅板时选大值,再乘安全系数。

2、辐射距离:静止工作150~550mm

运动工作10~150mm

辐射器间距150~250mm

4、蒸汽换热器选用计算(饱和蒸汽)

A、估计计算

干燥一公斤水需用蒸汽量2~4公斤(热风循环式为2~3公斤),而1公斤蒸汽需用1m 2的换热面积(热风循环式为2~2.5公斤)。

1kg 蒸汽约提供500Kcal 热量,风温120~150℃ 故换热面积A 0=R=Q/500 m 2

Q 热量Kcal/hA 0换热面积m 2R 使用蒸汽量kg/h 注:若用过热蒸汽时,则350kcal/kg 来计算换热面积。 B 、初步计算

t

K Q A ????=

φη

0m 2

Q 使用热量Kcal/h η热效率安全系数~

K 传热系数20~30Kcal/m 2·h·℃ 温度系数~

t 空气平均温度△t=(t 进+t 室)t 室=20℃t 进=150℃

则△t=65 ℃

上式可简化为A 0=(~)Qm 2

(即10万大卡/h 热量所需换热面积为90~100 m 2) 5、加热水所需热量计算 水的比热为1Kcal/kg·k (kg·k )

K 开尔文温度折换为摄氏温度时t=℃+273 例:10kg 水加热到100℃时所需热量: 10×1×(100+273)=3730千卡折合用电

6、蒸汽换热器再加电加热计算

A、正常蒸汽温度为150℃,若要求风温为200℃时,室温为10℃时

蒸汽换热时用热量Q1=L0q1Kcal/h

L0热风量m3/hq1=·△t·γKcal/kg

q1=×(150-10)×=

再计算出风温达到200℃时应增加的电加热功率

q2=×(200-150)×=

电供热量为Q2=L0·q2电功率P=Q2/860KW

(1KW=860Kcal)

B、查图法计算

已知蒸汽换热风温150℃及风量m3/h,可查图求出供热量Q1(万大卡/h)

再查风温为200℃时(风量不变),供热量Q2

电加热功率P=Q/860(Q=Q2-Q1)

7、其他参数计算

A、热空气密度及热含量

ρ=273+tkg/m3t热风温度℃

空气比热C=~kg℃(当120~400℃时C=

单位热含量q=·t·ρkcal/m3

空气升温所需单位热含量q1=(t-t0)ρ

t0为室温取15℃t为风温℃

B、表压(压力表指示压力)kg/cm2

表压=绝对大气压-1

蒸汽汽化热490~kg平均平500kcal/kg

蒸汽密度r=273+tkg/m3

r=~0.489 kg/m3平均取

C、空气过滤器面积计算(初效、中效)

A=Q/ζm2Q空气量m3/hζ透气率m3/m2·h

ζ≤2m3/m2·s即过滤风速V≤2m/s

阻力<200Pa

D、管道风速及流量计算

一般在8~16m/s,设计初算取10~14m/s

L=A·vm3/sA管道截面积m2 A=πr2

v管道风速m/s一般取8~16m/s

E、热空气使用量

L=Q/(t1-t2)kg/h

Q使用热量kcal/h空气比热容c=kg·℃

t1进风温度℃,t2出风温度℃

又,已知使用热量和进风温度后可查图得出使用风量。单位气耗量i=L/Wkg气/kg水W水份蒸发量kg水/h

8、各类燃料的发热量

空气系数:固体燃料α=~;液体燃料α=~;气体燃料α=~单位燃烧生成烟气量L d=b/1000·Q d·αNm3/Nm3(kg)

b系数,固体燃料b=液体燃料b=

天然气b=煤气b=~

Q d发热值kcal/Nm3(kg)

α空气系数L d实际生产气量Nm3/Nm3(kg)

在估算时,生产气量可取12~15Nm3/Nm3(kg)

二、热风循环烘箱设计

1、烘车及烘盘尺寸

烘车外型尺寸:710×950×1460(1510)(宽×长×高)

烘盘尺寸:460×640×45mm(0.29m2)

烘车分十二层,每层放两个烘盘,共放24个烘盘(层高100mm)

2、烘箱专用轴流风机(WGJ-3型)

风量2850~3500m3/h风压217~或

3、烘盘装料量

每个烘盘装干料量(烘干后产品)约2~3kg

每个烘盘装湿料量(进料量)约4~6kg(料层厚20~

45mm)

4、烘箱内温度60~140℃,热源用蒸汽换热器或电加热

5、烘箱内腔体积,按两侧分风板内体积计算(每侧风道约220mm),内膛体积约为烘箱外型尺寸的~倍。

6、烘箱保温层厚一般为30~50 mm,用型钢为骨架。

7、烘箱型号:一门一车、二门二车、二门四车、三门六车、四门八车等。外型尺寸(宽×深×高):1400×1200×2000、2300×1200×2000、2300×2200×2000、3430×2200×2000、4460×2200×2300 mm。门内膛尺寸:800×1600 mm(800×1500)。

8、使用蒸汽量(估算)每辆烘车用蒸汽量为9~10kg/h,则蒸汽换热面积为9~10m2。电加热功率按蒸汽量来折算(电加热器风速3~12m/s,一般为8~10m/s)。

9、烘干时间:可按物料初含水、终含水、入料量等计算水份蒸发量,再换算出每台烘箱供热量。则可计算出烘干时间

T=W×1200~1800/Q,热量按1200~1800kcal/kg水来计算。

10、新风口:每台风机设一个100×200mm(设在风机下方)

顶部排湿口为:160×160mm、200×200 mm及150×600mm。

11、水平气流风速~3m/s,一般取1~2m/s

烘箱干燥强度q=(~)t进kg/m3·h

12、烘箱温度>150℃时,在增加电加热或改用电加热(≤300℃),若用干煅烧加热风温400~700℃时,用直火式燃气炉或直火式燃油炉。

13、保温层厚度

箱体内温度≤150℃保温层厚度30~50mm

箱体内温度150~400℃保温层厚度80~100mm

箱体内温度400~650℃保温层厚度100~150mm

注:外壁表面温度≤50℃

14、使用蒸汽量按2~㎏,干燥1㎏水。

三、并排式烘房及隧道窑设计

1、烘车及烘盘尺寸

常用烘车尺寸:710×950×1560mm(12层,24个烘盘)

加高烘车尺寸:710×950×1860mm(16层,32个烘盘),层高100mm

烘盘尺寸:460×640×45mm(0.29m2),可装湿料4~6kg

2、选用离心风机(鼓风机、引风机)

3、热风温度60~200℃,中药材为60~80℃(也可用于果蔬干燥),干燥风速~3m/s,一般取~1m/s

干燥强度q=(~)t进kg/m2·h

4、型号:一门一车、一门二车及一门三车,并按产量及入料量来计算,烘盘数量和烘车数(≤60辆)按总蒸发水量及供热量来设计干燥时间,一般中药材烘干时间为4~8小时(个别物料干燥10~24小时)。

5、热量按1200~1800kcal/kg水来计算,对于情况不明,含水量不清的物料热量按1600~2000kcal/kg水来计算。若要求干燥时间短,含水量≤20%,产量大时则按3000kcal/kg水。

6、门间距940mm,进、出风室宽400~600mm,烘房高于烘车约100mm。

7、热源:蒸汽换热,换热式热风炉(用煤、燃油、天然气)。

8、隧道窑内腔长≤50米,截面风速≤2~3m/s

9、小车轨道倾斜度为1/200,也可用悬吊式挂具,运输链传动(人工推)。

10、通常设计并流式(即风向与小车运动方向一致)。

11、小车长1.6米,高2米,轨道距0.7米(或1米、1.2米),层高100mm,可负重200kg。

12、在一般情况下可选用并排式烘房。

四、带式干燥机设计

1、可分单层式、三层式及单层冲击式等类型

带宽一般为1.2m、1.6m、2.0m三种,干燥段长度(每层)8m、10m等。并分隔为多个单元(长1m宽2m),以便运输及优化操作。

2、热风流向:有垂直向上和向下流动为穿流式。有沿带运动方向流动为平流式。一般风速为~2.5m/s(取~1.5m/s),有高速喷向物料上面(5~20 m/s)为冲击式。

3、采用链传动不锈钢网带(网带负荷≤600kg/m2),干燥段总长3~60米,带速~0.83m/min,每条带传动功率约(无级调速),每条带干燥时间在~小时或更长些。

4、一般采用翅片式蒸汽换热器(SRZ型),风温60~150℃,也可以使用热风炉或电加热器供热风。

5、使用蒸汽量:单层式:12~30 kg/m2;三层式12~22 kg/m2

换热面积A0=(~)×水份蒸发量kg/h

又使用蒸汽量单层式R=(~2)Wkg/h

三层式R=(~)A0

6、干燥强度q=~t进kg/m2·h

单层式取中、小值,三层式取中大值

冲击式供风:q=~t进kg/m2·h

7、风机:可用轴流风机来循环供热风,也可用离心风机供热风,排风用离心风机。冲击式供风选用离心风机。

8、其他类型带式干燥机:如用热风炉供热风,用电加热供热风,用远红外加热等。可按实际蒸发水量来设计。也可估算6000~15000kcal/m2带(即4~11kg水/m2),若使用温度为150~300℃时,应另行计算热量等参数。

9、远红外加热(或局部加热)带式干燥机

A、电功率的确定

P=860·k KWQ热量kcal/hk电压波动k=~

则P=(~)QKW(热平衡法)

远红外干燥用电为1kg水/1KW·h(干燥强度)

故P=W×1KWW水份蒸发量kg/h

又P=EFKW(辐射功率密度法)

E辐射功率密度E=3~8kw/m2(大面积薄件取小值)F单位时间加热面积m2/h

B、辐射器的布置

照射距离在150~500mm之间选取

用带式干燥机时,照射距离10~150mm

辐射器有:灯式、管式、板式等组合。

辐射器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50~250mm

C、干燥速度快,特别适用于大面积表层干燥。表面和内部水分同时均匀干燥,产品质量好。

带速约~0.8m/min(无级调速),干燥段长L=t·vm

v带速m/mint干燥时间min

五、真空干燥机(箱)设计

1、一般常选用真空干燥箱和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

2、真空干燥箱烘盘尺寸640×460×45mm(烘盘数量

3、12、32只),烘架分四层、六层、八层等,间距80~120mm。

3、蒸汽加热(≤)或热水加热,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蒸汽压力≤。使用温度为40~150℃。

4、可干燥浆状、膏状、粉状、粒状等物料,初含水量15%~90%,而终含水可达到≤1%。真空度1333pa(10托)。

5、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转速3~13r/min,筒内容积100升~2000升(或更大),装料系数≤。

6、真空干燥箱的干燥强度q=~t进kg/m2·h

t进干燥温度(低于蒸汽温度10℃)m2为烘盘总面积

双锥回转真空干燥度的干燥机强度q=~t进kg/m2·h。m2为筒内表面有效加热面积t进内表面温度℃

7、真空耙式干燥。可用于浆状、膏状、糊状、粉状等物料,采用夹层蒸汽来加热(夹层设计压力),搅拌耙转速6-

30r/min(无级调速),真空度533~1333pa(≤10托)。

8、立式(卧式)振动真空干燥用于热敏,憎氧等特殊要求的物料干燥。又可在内筒实现灭菌操作(通蒸汽)。

可真空吸料,振动出料,干燥效果好。容积从100~2000升。

干燥强度q=(~)t进kg/m2·h

六、旋转气流快速干燥机(闪蒸干燥)设计

1、主机内径D主机内筒有效高HH/D=4~6

并根据水份蒸发量来确定筒内体积V=A·Hm3

A=πD2/4 m2筒内壁厚δ≥2D/1000 mmD筒内径mm

一般取2~4mm

2、进风温度150~300℃(筒内温度t内=~t进),排风温度60~120℃,物料温度50~80℃,干燥时间15~60s。

3、气流速度:切向进风速度(柱状缝隙进风,进风口6-12个)30~70m/s。径向速度(分散器圆周速度)一般为9~15m/s,特殊为20~30m/s,(但电机功率要加大~倍,成品粒

径小一倍左右)。轴向速度(筒内风速)2~7m/s(一般选4~7m/s),风量按筒内温度80℃来计算。

4、分散器最大直径D1=~筒内径mm

主轴直径为电机出轴直径的倍左右(即50、60、70、75来选用),电机选用4极、6极、8极(3~22KW),皮带轮速比一般小<5(最好设计在1~3),分散叶片每五层、每层长、短叶片各一片,层间距为(~)d0(d0主轴直径mm),用螺钉固定,最下层叶片呈现伞形,叶片厚度4~8mm。

5、切向进风口尺寸:高度h=~为下室内膛高度mm,宽度按风速来设计,进风口呈45°切向(两筒之间厚度约

100mm),主机入口及出口风速9~12m/s,管道内风速10~

16m/s。

6、分级圈孔径:D

内=~,产品含水率越少,则分级圈孔径也越小,并与风温有关(风温高含水率则低)。

注:风温≥200℃时的终含水

7、收料系统:一般选用旋风分离器和布袋除尘器

成品粒径小时(≤20μm),最好选用长锥形旋风分离器,一般情况选用扩散形旋风分离器(CLK型)。并配选用脉冲布袋除尘器。

8、加料机设计为双螺旋叶片式无级调速加料机。也可增设压料机构,防止搭桥现象产生。功率~

9、热源:换热式热风炉(燃煤、燃油、燃天然气)、蒸汽加热、电加热等,用户任选。

10、保温层厚度,筒体一般取50~60mm,下室为80~120mm。

11、系统阻力在6000~8000pa(平均7000pa),即:热风炉为1300pa,管道为1000pa,主机为1000~2000pa,旋风分离器500~1500pa,布袋除尘器980~1200pa,若用蒸汽换热器(十片叠装时),则为300~500pa,若用中效过滤器则为50~120pa。

12、干燥强度q=~t进kg水/m3·h

产品估算G2=75~150 kg/m3·h

七、气流干燥机设计

1、气流干燥机有多种类型。基本型(QG系列脉冲气流型)、强化型(JG系列内设高速旋转的分散机)与闪蒸干燥机基本相似,旋风型(FG系列在干燥管后设旋风干燥)、倒锥型(SG系列干燥管由下逐渐变大)、套管型(TG系列由内外套管组成)、旋风分离型(MST系列环形挡板旋风分离器)。

2、干燥管内径D,干燥段高HH/D=24~58

根据水分蒸发量来确定内径D及体积V。

V=A·Hm3 A=πr2 m2半径r=D/2D=√4Q/3600πVgm

Q气体流量m3/hVg平均流速m/s

3、进风温度150~300℃(筒内温度t内≈进)排风温度60~120℃,物料温度50~80℃,干燥时间10~40秒。

4、管内气流速度(10~40)m/s,一般取25~35m/s(风温为80℃时)。设计时应让开易阻塞速度17~24m/s。

5、若设分散机可按闪蒸干燥机来设计,也可设计鼠笼式分散器。

6、管壁厚≥2~6mm,若保温层外用钢板封(同闪蒸),则管壁厚可减少。用户应固定干燥管。

7、当初含水低而产量较大时,要计算“气固比”

m=G2/Qg/kgm3,一般为m≤100g/m3

G2产量kg/hQ风量m3/h(风温为80℃时)

8、产品最大粒径应≤3mm,一般在~1.0mm

9、收料系统:选用旋风分离器及布袋除尘器,也可选用水沫除尘器。

10、用户自选购加料机,也可以人工定量均匀加料。

11、热源:换热式热风炉(燃煤、燃油、燃天然气),蒸汽加热、电加热等,用户任选。

12、保温:可现场安装后用户自行在干燥管外壁保温(厚度50~100mm),也可事先做外壳为钢圈,中间为保温层(与闪蒸干燥机相同)。

13、主机阻力1000~1600Pa,系统阻力4000~6000Pa。

引风机选用9-19型或9-26型高压风机。

14、干燥强度q=~进kg水/m3·h

15、水份蒸发量与引风机功率之比为W/N=6~10,W最大水份蒸发量kg/h,若≤100kg/h取小值6,>100~200kg/h取大值。

八、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设计

1、用以干燥水溶液及乳浊液、悬浮液等。含水量通常在40~70%(含固量30~60%),有些物料高达90%的含水量。均可干燥为粉状产品。

对于溶解性的物料产品粒径都很细(≤300目),其他料

液一般在60~200目内,产品含水量在3~6%或更低些。

2、干燥时间5~40秒,即t=v/L0Sv塔内容积m3 L0风量

m3/s,对溶解液干燥的时间约增加10~15秒。

3、可用于干燥高粘度的料液(~15Pa·S)

被干燥料液的动力粘度在(10~15000)×10-3Pa·S~15Pa·s) 1Pa·S(帕秒,牛顿·秒/米2)=103CP(厘泊)=10P(泊)

4、塔体设计:V=W/qm3W水份蒸发量kg/hq干燥强度

kg/m3·h,而塔内截面积A=Q/vm2Q使用热量kcal/Sv塔内风速

v=~0.5m/s,设计取~0.4m/s

故塔径D=√4A/πD=~0.683W m

塔内有效容积V总=(H+)m3

H塔筒体高H=(~)Dm

塔锥体呈60°锥高h=(D-d)md出料口直径m

5、热风温度t1为150~400℃,塔内温度t2一般在80~90℃(进风在250~350℃),即t2=~t1,产品温度50~70℃,排风温度略低于塔内温度的10℃,用于食品、制药等风温为150~160℃。

6、喷雾矩半径

R=0.21G0.16 m又R=0.3G喷雾盘直径mG2加料量kg/hn喷头转速r/min

塔内径应大于喷雾矩2R,即D≥(~)R(D≥

2R·(~))

对热敏性物料(如中药浸膏)D≥(3~)R,又D≥

2R+200mm,并用离心喷头生产厂给定的喷雾矩尺寸来综合参考。

7、干燥强度q=(~)t进

一般设计用q=进为好。

8、热风进蜗壳速度及风管内速度12~16m/s。

蜗壳内设均风板,热风入塔风速~9.5m/s

α是水平线与雾滴下降抛物线的夹角,导风板夹角处于30~40度的位置为最佳(雾滴不会与顶面粘壁)。中大型塔在热风进塔处可设冷风三角通道,冷却风量230~650kg/h,用小型离心风机(~)。喷雾盘圆周速度在60~150m/s之间,建议选用电动高速离心喷雾头(转速在8000~40000r/min无级调速),热风旋转方向与喷头转向应一致。

吸干机,吸附干燥机的选型、使用与维护

一、选型篇 1.1 适用吸附干燥机的场合 按GB/T13277 -91《一般用压缩空气质量等级》(等效采用ISO8573第II部分)规定,压缩空气含水等级共分6级,其中1~3级压力露点均在-20℃以下,必须使用吸附干燥机才能达到。其典型的应用领域有:摄影胶片、微电子芯片(1级,-70℃)、精密喷涂(2 级,-40℃),粉状产品输送(3级,-20℃)等。 有些场合虽然对压缩空气的露点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输气管道要通过0℃以下环境且外部不复保温材料时,为了防止所输送的压缩空气中残余水分在管道内冻结,就必须使其压力露点低于环境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此时也应当适用吸附干燥机对压缩空气进行除水处理。 经吸附干燥机处理的空气露点可涵盖冷冻干燥器的处理效果,所以原则上一切使用冷冻干燥器的场合都可以用干燥器作代替,但反过来是不行的。由于冷冻干燥机的能耗比吸附干燥机低得多,因此用吸附干燥机替代冷冻干燥机在经济上肯定是不合算的。 1.2 再生方式选择 成品气露点和再生能耗是选择吸附干燥机时必须考虑的两大因素。一般来说,两者不能兼顾,即要获得低露点的压缩空气,就必定要付出较多的能耗代价。 按吸附理论,吸附干燥机的基本形式只有无热再生和有热再生两种。无热再生干燥器由于以变压吸附为基础,采用了短周期循环工作制,经它处理的压缩空气露点无论在深度或稳定性方面都比有热再生干燥器好,且再生能耗已十分接近理论底线,所以自从无热再生吸附干燥机出现后,油热再生干燥器就有退出应用领域的趋向。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在我国的“微热”再生干燥器是比较“另类” 的,其初衷显然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再生耗能;但这一创建在许多基本问题上目前还停留在泛泛而谈中,例如有关微热干燥器耗气量可见的“样本数据”就有3%~11%等多种版本,需在理论上作翔实论证,以消除可能出现的技术误导。用户在选型时没有必要去轻信这些诱人的“样本数据”,事实上任何类型的吸附干燥机都要消耗较多的再生能量(无论是气耗或热耗,最终都以电费形式列支),必要时对选型设备进行“能量衡算”不失是一种谨慎的举措。 1.3 吸附剂选用 活性氧化铝和分子筛是吸附干燥机常用的吸附剂。这两种吸附剂对水蒸汽都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活性氧化铝还综合具备了许多优良的物理及化学性能,因此在极大多数场合是吸附干燥机的首选。特别在无热再生情况下,活性氧化铝几乎是获取压力露点-40℃左右压缩空气的当然选择。但是该吸附剂在低水分环境下的吸附能力远不如分子筛,所以在获取极干燥压缩空气(压力露点低于-60℃)时分子筛就大有用武之地。但分子筛的机械强度及抗水滴性能很不理想,因此经常将它与氧化铝结合起来使用一期获得最佳效果。不分场合全部选用分子筛作吸附干燥剂并非是上佳之策。 1.4 组合干燥器的选用 在吸附干燥机上游配置一台冷冻干燥基座前置处理是获取极低露点压缩空气以及降低再生器好的一种良好的工艺设计。一般认为,这种组合应用在服役期内能耗费用的节省足以抵消设备初投资的增加。在对压缩空气系统运行质量有较高要求时,可以选择之中串级布置。 将两台不同类型的干燥设备硬性组装在一起构成所谓“组合式干燥器”在多数情况下并无必要。一个好的气源系统,不仅要为系统中每台设备提供最好的工作条件以发挥其最大效用,而且也要考虑到设备日常维护和故障检修时的方便性。从这两方面考察,分体串级似乎比& amp; ldquo;组合式干燥器”要更好一些。 二、使用篇 正确使用吸附干燥机是获得所需露点压缩空气、节约再生能耗及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前提。 2.1 吸附干燥机很少单独使用,几乎在所有气动管网中干燥器都是与过滤器配合使用的。这既是为了满足

设备设计计算与选型

第三部分 设备设计计算与选型 3.1苯∕甲苯精馏塔的设计计算 通过计算D=1.435kmol/h , η=F D F D x x ,设%98=η可知原料液的处理量为F=7.325kmol/h ,由于每小时处理量很小,所以先储存在储罐里,等20小时后再精馏。故D=28.7h koml ,F=146.5kmol/h ,组分为18.0x =F ,要求塔顶馏出液的组成为90.0x D =,塔底釜液的组成为01.0x W =。 设计条件如下: 操作压力:4kPa (塔顶表压); 进料热状况:自选; 回流比:自选; 单板压降:≤0.7kPa ; 全塔压降:%52=T E 。 3.1.1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1)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苯的摩尔质量 11.78M A =kg/kmol 甲苯的摩尔质量 13.92M B =kg/kmol 18.0x =F 90.0x D = 01.0x W = (2)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F M 0.18×78.11+(1-0.18)×92.13=89.606kg/kmol =D M 0.9×78.11+(1-0.9)×92.13=79.512kg/kmol =W M 0.01×78.11+(1-0.01)×92.13=91.9898kg/kmol (3) 物料衡算 原料处理量 F=146.5kmol/h 总物料衡算 146.5=D+W 苯物料衡算 146.5×0.18=0.9×D+0.01×W 联立解得 D=27.89kmol/h W=118.52kmol/h

3.1.2 塔板数的确定 (1)理论板层数T N 的求取 苯—甲苯属理想物系,可采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 ①由物性手册查得苯—甲苯物系的气液平衡数据,绘出x —y 图,见下图3.1 图3.1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 ②求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 采用作图法求最小回流比。在图中对角线上,自点e (0.45,0.45)作垂线ef 即为进料线(q 线),该线与平衡线的交点坐标为 667.0y q = 450.0x q = 故最小回流比为 1.1217 .0233 .045.0667.0667.09.0x y y x q q q min ==--= --= D R 取操作回流比为 R=22.21.12min =?=R ③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 L=RD=2.2×27.89=61.358kmol/h

滚筒干燥器设计论文

摘要 预糊化营养米粉具有速溶即食的特点,是最易消化的大米制品。根据不同消费对象和不同配方又可分为:婴幼儿营养米粉、老年营养米粉和方便营养米粉。目前,这类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滚筒干燥器是通过转动的圆筒,以热传导的方式,将吸附在筒体外壁的液状物料或带状物料,进行干燥的一种连续操作设备。 其操作过程为:需干燥的处理的料液由高位槽流入滚筒干燥器的受料槽内。干燥滚筒在传动装置的驱动下,按规定的转速转动。物料由布膜装置,在滚筒壁面上形成料膜。筒内连续通入供热介质,加热筒体,由筒壁传热传热使料膜的湿分汽化,在通过刮刀将达到干燥要求的物料刮下,经过螺旋输送最后干燥器将成品输送到储槽内,然后进行包装。 关键词:米粉;干燥;滚筒干燥器

Abstract Pregelatinization nutrition with instant noodles, ready-to-eat characteristics is the most indigestible parts of rice produc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nsumer targets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formula : Infant nutrition rice noodles, rice noodles and the elderly nutrition convenient nutrition rice noodles. At present, such food has broad market prospects. Drum dryer through the rotating cylinder to heat conduction, will be adsorbed on the outer shell of liquid material or herpes materials, a dry continuous operation of equipment. Its operating process : the need to dry the feed trough flows from the peak of the drum dryer subject within the trough. Drum drying in the driving gear, according to the rotational speed. Materials from cloth membrane device, the cylinder wall to form membrane materials. Tube leads to continuous heating medium, the heating cylinder, heat from Wall heat transfer membrane material made of moisture evaporation, through scraper will reac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ry material scraped through the last screw conveyor dryer will be finished sending tanks, then packaged. Key Words:rice noodles;dry ;drum dryer

冷冻式干燥机选型指南

冷冻式干燥机选型指南 如何选择冷干机 正确地选择一台冷干燥机,必须同时考虑到压缩空气的实际流量、压力、温度又上及环境温度和要求的压力露点温度五大因素。 冷干机处理量Qs=Qa×C1×C2公式中Qa为压缩空气实际流量 举例: 冷干机入口空气压力为0.7MPa,冷干机入口空气温度为40℃,环境温度40℃,压缩空气的实际流量Qa10Nm3/min,要求压力露点+2℃则:冷干机处理量Qs=Qa×C1×C2,查表一、表二,C1=0.80,C2=1.22,得Q S=9.76,应选择SLAD-10NF规格最合适。 表一压缩空气压力及温度修正系数(C 表二环境温度与压力露点修正系数(C2) 压力露点-大气露点换算图

大气露点-水分含量关系表 露点℃水份含 量 g/m3 露点 ℃ 水份含 量 g/m3 露点 ℃ 水份含 量 g/m3 露点 ℃ 水份含 量 g/m3 露点 ℃ 水份含 量 g/m3 64153.83948.671412.07-11 2.186-360.2597 63147.33846.621311.35-12 2.206-370.2359 62141.23743.961210.66-13 1.876-380.2141 61135.33641.751110.01-14 1.736-390.1940 60130.33539.63109.309-15 1.605-400.1757 59127.73437.6198.819-16 1.483-410.1590 58119.43335.6888.270-17 1.369-420.1438 57114.23233.8377.750-18 1.261-430.1298 56109.23132.0767.260-19 1.165-440.1172 55104.43030.385 6.797-20 1.074-450.1055 5499.832928.784 6.360-210.9884-460.09501 5395.392827.243 5.947-220.9093-470.08544 5291.122725.782 5.559-230.8359-480.07675 5187.012624.381 5.192-240.7678-490.06886 5083.062523.05-0 4.847-250.7047-500.06171 4979.262421.78-1 4.523-260.6463-51.10.054 4875.612320.58-2 4.217-270.5922-53.90.040 4772.102219.43-3 3.930-280.5422-56.70.029 4668.732118.34-4 3.660-290.4960-59.40.021 4565.502017.30-5 3.407-300.4534-62.20.014 4462.391916.31-6 3.169-310.4141-65.00.011 4359.411815.37-7 2.946-320.3779-67.80.008 4256.561714.48-8 2.737-330.3445-70.60.005 4153.821613.63-9 2.541-340.3138-73.30.003

带式干燥机的设计

带式干燥机的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的任务是带式干燥机,干燥机的处理量为2000kg/h,物料初始含水率为20%,初始温度为15℃,干燥到含水率0.4%的带式干燥机,设计包括带式干燥机,确定工艺流程,干燥气体,工艺计算,干燥器的结构计算和设计,配套设备的选择。在本设计中,干燥器是适合大规模生产的连续式干燥设备,干燥带通风好,适合含水较高的蔬菜,中药饮片和其他类型的水分含量高,干燥热敏性的物料尤为合适。 设计的干燥机具有蒸发强度高,干燥速度快和产品质量好等特点。网带具有透气性能好,停留时间可以调节,不会出现剧烈运动,不破碎,在良好的干燥条件下,提高干燥强度,循环风机用于循环结构,热风均匀,偏干的现象并不存在。分为三层,有效地节省了面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关键词:干燥器;中草药干燥;网带;循环风机;三层

The Belt Dryer Design ABSTRACT The task is to design a belt dryer for drying herbs, dry material handling capacity of 2000 kg / h,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20%, the initial temperature of 15 ° C and dried to 0.4%, the design includes belt dryer to determine the process flow, dry gas, process calculation, dryer structural calculation and design, ancillary equipment selection. In this design, the belt dryer with mass production of continuous drying equipment for drying ventilation sheet, strip and granular materials is better. Dehydrated vegetable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other types of high moisture content, dry heat sensitive materials are particularly appropriate. The series dryer has high drying rate, high evaporation strength, and good product quality. Network with breathable performance, the residence time can be adjusted, material non-strenuous exercise, not broken,more dry area, more dry strength, loop structure of the circulating fan, hot air evenly, dry phenomenon does not exist. Divided into three layers is effectively saving the area, to improve the space utilization. KEY WORDS: Dryer; Herbal drying; Mesh belt; Circulating fan; three layers

干燥设备选型设计主要参数介绍(DOC44页)

干燥设备选型设计主要参数 目录 一、通用设计参数1~7页 二、热风循环烘箱设计8~9页 三、并排式烘房及隧道窑设计10~11页 四、带式干燥机设计12~14页 五、真空干燥机(箱)设计15页 六、旋转气流快速干燥机设计16~17页 七、气流干燥机设计18~19页 八、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设计20~22页 九、压力喷雾干燥设计23~25页 十、卧式振动流化干燥机设计26~29页 十一、回转干燥机设计30~33页十二、热风炉设计34~38页十三、附录39~44页 编辑 二○○六年四月

一、通用设计参数 1、水份蒸发量等有关计算 12122210010021 W W W G W W W G G G W ?-?-?=?-?-?=-= G 1=G 2+W W 水份蒸发量kg/h G 1湿料量(加料量)kg/h G 2干料量(产品)kg/h 质 △W 1初含水率XX% △W 2终含水率X% 产量h kg W W G G /1001002112?-?-= 加料量h kg W W G G /1001001 221?-?-= 2、热量计算 A 、干燥时间在1分钟内(瞬间干燥) (如:喷雾干燥、闪蒸干燥、气流干燥等) 干燥一公斤水需用热量在:1600~2000kcal B 、干燥时间在0.2~1.2小时内的设备(一般干燥) (如:带式干燥,振动干燥、回转筒干燥等) 干燥一公斤水需用热量在1400~2000 kcal (产量大的取大值) C 、干燥时间大于2小时以上的设备(缓慢干燥) (加烘箱、烘房、真空干燥等) 干燥一公斤水需用热量在1200~1600 kcal D 、对初含水低(<10%)而产量大的物料干燥,应增加物料升温时所需用热量。 对室外温低于0℃的产生环境则应另增加计算热量。

(完整word版)设备设计与选型

设备设计与选型 7.1全厂设备概况及主要特点 全厂主要设备包括反应器6台,塔设备3台,储罐设备8台,泵设备36台,热交换器19台,压缩机2台,闪蒸器2台,倾析器1台,结晶器2台,离心机1台,共计80个设备。 本厂重型机器多,如反应器、脱甲苯塔、脱重烃塔,设备安装时多采用现场组焊的方式。 在此,对反应器、脱甲苯塔等进行详细的计算,编制了计算说明书。对全厂其它所有设备进行了选型,编制了各类设备一览表(见附录)。 7.2反应器设计 7.2.1概述 反应是化工生产流程中的中心环节,反应器的设计在化工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7.2.2反应器选型 反应器的形式是由反应过程的基本特征决定的,本反应的的原料以气象进入反应器,在高温低压下进行反应,故属于气固相反应过程。气固相反应过程使用的反应器,根据催化剂床层的形式分为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和移动床反应器。 1、固定床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又称填充床反应器,催化剂颗粒填装在反应器中,呈静止状态,是化工生产中最重要的气固反应器之一。

固定床反应器的优点有: ①反混小 ②催化剂机械损耗小 ③便于控制 固定床反应器的缺点如下: ①传热差,容易飞温 ②催化剂更换困难 2、流化床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又称沸腾床反应器。反应器中气相原料以一定的速度通过催化剂颗粒层,使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并进行气固相反应。流态化技术在工业上最早应用于化学反应过程。 流化床反应的优点有: ①传热效果好 ②可实现固体物料的连续进出 ③压降低 流化床反应器的缺点入下: ①返混严重 ②对催化剂颗粒要求严格 ③易造成催化剂损失 3、移动床反应器 移动床反应器是一种新型的固定床反应器,其中催化剂从反应器顶部连续加入,并在反应过程中缓慢下降,最后从反应器底部卸出。反应原料气则从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产物由反应器顶部输出,在移动床反应器中,催化剂颗粒之间没有相对移动,但是整体缓慢下降,是一种移动着的固定床,固得名。 本项目反应属于低放热反应,而且催化剂在小试的时候曾连续运行1000

设备选型和设计

User’s Request Specification 用户需求 提取前处理设备 二〇一三年六月

审批页: 修订历史纪录

目录 一、目的 二、范围 三、缩写与定义 四、依据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五、工艺描述及原材料特性 六、主要指标 (一)生产能力: (二)设备技术描述: (三)设备材质: (四)设备焊接及处理 (五)工作环境及公用系统 (六)工艺指标 (七)功能描述 (八)主要配置 (九)安全控制 七、用户项目实施要求 (一)项目进度 (二)包装及运输 (三)设备吊装 (四)工厂验收测试FAT (五)现场最终验收测试SAT (六)培训 (七)维护要求 (八)提供文件 八、商务 (一)质保要求: (二)付款及发货条件 (三)其它

一、目的 用户需求文件(URS)是设备选型和设计的基本依据。此文件主要描述了该生产线的基本需求,包括:生产能力、生产工艺、操作需求、清洁需求、可靠性需求、防污染需求、防差错需求、法规要求等。 本文件的执行将记录和证明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供方提出的设备用户需求的具体内容.供方应以此为依据进行设备设计和制作。同时,这份用户要求文件也是开展后续相关验证工作的基础,并以此作为设备采购、招标及验收的依据。供应商应提供迄今为止被证实的标准技术,尤其是被证实符合本标准,同时供应商须指出其标准与本URS不符之处,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措施。 该标准由使用方提出,一旦与供应商商讨确认后,本(URS)文件将作为商务合同附件,具有其同等法律效应。 二、范围 (一)此文件所定义的URS是适用于本公司所需的生产设备及设施。 (二)文件中“必需”条款,需供应商制造时必须达到,制造商不可用其它技术代替。“期望”条款,需供应商制造时可选用不同的技术,但最终需符合使用方的需求。 (三)在本URS中用户仅提出基本的技术要求和设备的基本要求,并未涵盖和限制卖方设备具有更高的设计与制造标准和更加完善的功能、更完善的配置和性能、更优异的部件和更高水平的控制系统。投标方应在满足本URS的前提下,提供卖方能够达到的更高标准和功能的高质量设备及其相关服务。卖方的设备应满足中国GMP(2010年版)要求和有关设计、制造、安全、环保等规程、规范和强制性标准要求。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应按最高标准执行(强制性标准除外)。 (四)供货范围 设备组成如下:

2021年干燥设备设计选型

干燥设备选型设计主要参数 欧阳光明(2021.03.07) 目 录 一、通用设计参数 1~7页 二、热风循环烘箱设计 8~9页 三、并排式烘房及隧道窑设计 10~11页 四、带式干燥机设计 12~14页 五、真空干燥机(箱)设计 15页 六、旋转气流快速干燥机设计 16~17页 七、气流干燥机设计 18~19页 八、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设计 20~22页 九、压力喷雾干燥设计 23~25页 十、卧式振动流化干燥机设计 26~29页 十一、回转干燥机设计 30~33页 十二、热风炉设计 34~38页 十三、附录 39~44页 编辑 二○○六年四月 一、通用设计参数 1、水份蒸发量等有关计算 1 2122210010021 W W W G W W W G G G W ?-?-?=?-?-?=-= G 1=G 2+W W 水份蒸发量kg/h G 1湿料量(加料量)kg/h G 2干料量(产品)kg/h 质 △W 1初含水率XX% △W 2终含水 率X% 产量 h kg W W G G /1001002112?-?-= 加料量h kg W W G G /1001001221?-?-= 2、热量计算 A 、干燥时间在1分钟内(瞬间干燥) (如:喷雾干燥、闪蒸干燥、气流干燥等) 干燥一公斤水需用热量在:1600~2000kcal B 、干燥时间在0.2~1.2小时内的设备(一般干燥) (如:带式干燥,振动干燥、回转筒干燥等) 干燥一公斤水需用热量在1400~2000 kcal (产量大的取大值) C 、干燥时间大于2小时以上的设备(缓慢干燥) (加烘箱、烘房、真空干燥等)

干燥一公斤水需用热量在1200~1600 kcal D 、对初含水低(<10%)而产量大的物料干燥,应增加物料升 温时所需用热量。 对室外温低于0℃的产生环境则应另增加计算热量。 对每批次进料量大物料又经常变更,初含水难以确定的则热量 1600~2000kCal/kg ,如:烘干各类中药片剂。 在一般估算时或物料特性不明时应取1600~2000kCal/kg 3、电加热功率计算(P 、KW ) A 、控设备内腔体积计算(M 3) 腔内温度≤700℃ KW v p 32)7050(-= 腔内温度≤400℃ KW V P 32)5035(-= 腔内温度≤300℃ KW V P 32)3025(-= 腔内温度≤200℃KW V P 32 )2015(-= B 、按设备内表面积来计算(共6个面M 2) P=(4~7)F.KW P=(3~5)F.KW P=(2~4)F.KW F 内表面积M 2 注:小型设备取大值,大型设备取小值 使用温度≤300℃时,可用翅片式电加热算 使用温度>300℃时,应来用电阻丝或电阻带加热 最好采用燃油、燃气直火炉加热 C 、经验公式计算 ≤300℃ 16~22KW/m 3 ≤250℃ 10~16KW/m 3 ≤200℃ 6~10KW/m 3 ≤150℃ 4~6KW/m 3 ≤100℃ 2~4KW/m 3 计算后再乘以1.1~1.3安全系数为使用功率 D 、按使用热量计算 P=K 2Q/860·K 1 KW K 1电压波动系数 0.6~1 K 2安全系数 1.1~1.3 Q 使用热量 Kcal/h1KW=860Kcal 上式可简化为P=0.0017442Q KW 注:每批次干燥时间大于3小时,则按1.3~1.9kw/1kg 水来设 计

干燥器的选型方法

干燥器的选型方法 郭宏伟3 (东南大学动力系) 摘 要 以制粉干燥器为例,阐述了干燥器选型时需注意的问题及选型方法。 关键词 干燥器 选型方法 质量 1 前言 近几年,笔者所在的东南大学干燥技术研究所多次收到一些单位的求助,希望我所对其购买的干燥器进行故障诊断,找到干燥器远远达不到设计能力、或完全不能投入使用的原因。通过会诊,笔者认为一些故障在设备的设计之初就已留下隐患,等到使用时问题就必然会产生;而这些问题并非不可克服,作为干燥器的购买方,只要在选型时稍加注意,把好“选型关”,就完全可以避免使用时所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十多年来对干燥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经验,提出了一套比较适用、且易于操作的选型方法。 干燥过程包含汽(气)、液、固三相内热质传递过程,机理比较复杂,它受到被干燥物料的特性的影响。如:(1)物料的形状:对形状不同的物料,往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干燥器; (2)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组成、密度、热敏性、吸水性、粘附性等的不同,亦会影响到干燥器的选择;(3)物料和水的亲合性、亲合力的不同,也会影响干燥器的选择。干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初次与干燥器打交道的人来说,要选择一套合适的干燥器往往是一件难事。虽然目前有关干燥的书籍或手册中均有介绍如何选型,但笔者认为,这些选型方法可操作性不强,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为此,笔者结合连续性制粉干燥器(见图1)来介绍干燥器的选型方法。 2 干燥工艺流程 →鼓风机→加热器→干燥器→收集装置→引风机→ 图1 干燥流程示意图 本文介绍的连续性制粉干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冷空气由鼓风机送至加热器预热,预热到温度t1后进入干燥器,在干燥器内和被干燥物料充分接触,水分被迅速蒸发,烘干后的物料随湿空气一起流经收集装置,物料被收集装置捕获,而湿空气被引风机排入大气。 3 干燥器的选型方法 (1)保证被干燥物料达到其质量指标 被干燥物料的质量指标有粒度、色泽、含水率等多项,这些指标有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因此,选型时保证产品的质量指标是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把关呢?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以下两点。首先,了解被干燥物料在现有的工业生产中采用何种类型的干燥器,若目前广泛使用某种类 3郭宏伟,男,1966年8月生,硕士,讲师。南京市,210096。 4干燥器的选型方法

干燥器的设计

干燥器的设计: 干燥器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物料在干燥器内的停留时间必须等于或大于所需的干燥时间,其设计计算主要采用物料衡算、热量衡算、速度关系和平衡关系四个方程。在干燥器设计中,有关干燥器操作条件的确定,通常需由实验测定或可按下述一般选择原则考虑。 1. 干燥介质的选择 干燥介质的选择,决定于干燥过程的工艺及可利用的热源。基本的热源有饱和水蒸气、液态或气态的燃料和电能。在对流干燥介质可采用空气、惰性气体、烟道气和过热蒸汽。 当干燥操作温度不太高、且氧气的存在不影响被干燥物料的性能时,可采用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对某些易氧化的物料,或从物料中蒸发出易爆的气体时,则宜采用惰性气体作为干燥介质。烟道气适用于高温干燥,但要求被干燥的物料不怕污染,而且不与烟气中的SO2和CO2等气体发生作用。由于烟道气温度高,故可强化干燥过程,缩短干燥时间。此外还应考虑介质的经济性及来源。 2. 流动方式的选择 在逆流操作中,物料移动方向和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整个干燥过程中的干燥推动力较均匀,它适用于:在物料含水量高时,不允许采用快速干燥的场合;在干燥后期,可耐高温的物料;要求干燥产品的含水量很低时。 在错流操作中,干燥介质与物料间运动方向互相垂直。各个位置上的物料都与高温、低湿的介质相接触,因此干燥推动力比较大,又可采用较高的气体速度,所以干燥速度很高,适用于:无论在高或低的含水量时,都可以进行快速干燥,且可乃高温的物料;因阻力大或干燥器构造的要求不适宜采用并流或逆流操作的场合。 3. 干燥介质进入干燥器时的温度 为了强化干燥过程和提高经济效益,干燥介质的进口温度宜保持在物料允许的最高温度范围内,但也应考虑避免物料发生变色、分解等理化变化。对于同一种物料,允许的介质进口温度随干燥器型式不同而异。例如,在厢式干燥器中,由于物料是静止的,因此应选用较低的介质进口温度;在转筒、沸腾、气流等干燥器中,由于物料不断地翻动,致使干燥温度较高、较均匀、速度快、时间短,因此介质进口温度可高些。 4. 干燥介质离开干燥器时的相对湿度和温度 增高干燥介质离开干燥器的相对湿度φ2,以减少空气消耗量及传热量,即可降低操作费用;但因φ2增大,也就是介质中水气的分压增高,使干燥过程的平均推动力下降,为了保持相同的干燥能力,就需增大干燥器的尺寸,即加大了投资费用。所以,最适宜的φ2值应通过经济衡算来决定。 对于同一种物料,若所选的干燥器的类型不同,适宜的φ2值也不同。例如,对气流干燥器,由于物料在器内的停留时间很短,就要求有较大的推动力以提高干燥速率,因此一般离开干燥器的气体中水蒸汽分压需低于出口物料表面水蒸气分压的50%~80%。对于某些干燥器,要求保证一定的空气速度,因此考虑气量和φ2的关系,即为了满足较大气速的要求,可使用较多的空气量而减少φ2值。 干燥介质离开干燥器的温度t2与φ2应同时予以考虑。若t2降低,而φ2又较高,此时湿空气可能会在干燥器后面的设备和管路中析出水滴,因此破坏了干燥的正常操作。对气流干燥器,一般要求t2较物料出口温度10~30℃,或t2较入口气体的绝热饱和温度高20~50℃。 5. 物料离开干燥器时的温度 物料出口温度θ2与很多因素有关,但主要取决与物料的临界含水量Xc及干燥第二阶段的传质系数。Xc值愈低,物料出口温度θ2也愈低;传质系数愈高,θ2愈低。

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设备的设计与选型7.2 原料筒仓依据:A 豆粕日用量4.8t B 豆粕比重730kg/m3 C 麸皮日用量3.2 t D 麸皮比重600 kg/m3 E 装料系数80% F可储存时间为30天 豆粕筒仓:m 57.246% 807301000306.9=′′′3 取筒仓直径为1 m,则246.57=π(4/2)2′h,解得h=1.7 m 故设计直径为1m、高1.7 m的豆粕筒仓1个。麸皮筒仓:3.2′30′1000/(600′80%)=200m3 本科毕业设计第31 页共42 页 取筒仓直径为2 m,则200=π(4/2)2′h,解得h=1.8m 故设计直径为2m、高1.8m 的麸皮筒仓1个。7.3 锤击式粉碎机选用上海市希科粉体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DF-500(1型)捶击式粉碎机,其排料粒度<3mm,转子转速3000r/min,生产率0.2-0.5t/h,配用JO2-51-6电机,功率18.5kw,电压380V。每天需粉碎原料为8吨,则用该设备2台。 7.4 罗茨鼓风机选用D36′35-40/3500型罗茨鼓风机,其流量为403 m/min,转数1400r/min,配用JO2-84-4电机,功率40kw。每天需风送原料为8吨,则用该设备输送共需时间不到半小时。故选取Y90连续压式气力输送装置两套,分别用于原料输送和熟料输送。7.5 旋转式蒸煮锅拟采用浙江宁波市味华灭菌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WHZ—5型5.83m3旋转蒸煮锅,配2.2kw电机。一般5m3旋转式蒸煮锅处理原料约1.3吨,每天蒸料量为8吨,则共需蒸料次数为8/(5.83×1.3/5)=5.28次。现设计每天蒸6次,则每次处理原料量为8/6=1.34吨。根据前面所述蒸料操作知,蒸煮一锅约需130分钟,而原料输入及熟料输出时间大约为15分钟。故每锅从入料到处料所需时间约为150分钟,即2.5小时,蒸6锅共需15小时。因此,选取该型号的旋转蒸料锅2个,同时进行蒸煮,每锅工作时间为7.5小时 7.6 麸皮储斗每锅处理原料1.34吨,则每锅麸皮处理量为1.34′40%=0.54吨,设麸皮储斗容积为V,装料系数为80%,则有:V′80%=0.54′1000/600,解得,V=1.125m3。设储斗上部为圆柱、下部为圆锥,其中心角为90度,取直径为1米,上部高为h,则有:π′0.53/3+π′0.52′h=1.125,解得h=1.266m,取h=1.3m。所以设计麸皮储斗为上部为圆柱、下部为圆锥,其中心角为90度,直径为1米,上部高为1.3米。7.7 拌种设备拌种搅龙,主要用于均匀混合种曲和熟料,可选用JL-250型螺旋输送机选输送 量约为5~10t/h。总功率3.6kw选用一台即可。7.8 种曲池依据蒸料锅技术参数可知种曲池容积约为10 m3 ,每锅熟料体积约3 m3,1.34吨,一锅入一种曲池,每天6锅,共需种曲池6个。因制曲时间约24小时,则需另取3个种曲池轮换使用。因此,共需种曲池9个。7.9 拌盐绞龙成曲移入发酵池前需拌入一定量的盐水。成曲靠重力下落,速度不宜过大,以免损害米曲霉。因此,选取螺旋输送机的处理量也不必很大。现选取GX20型螺旋输送机。其技术参数为:螺旋叶直径200mm,输送量约8t/h,机身宽242mm,机身高316 mm。成曲移池依次进行,故选取1台GX20型螺旋输送机即可。7.10 发酵池依制曲机技术参数可知发酵池容积约为33m3,每批制曲时间为24小时,发酵时间为15天,为保证连续生产,可选用长2.5m,宽2.5m,高3m的发酵池16个。7.11 电动葫芦及抓斗采用BCD2—12D型防爆电动葫芦和ZJM-450型0.45 m3电动抓斗。BCD2—12D型防爆电动葫芦的性能参数为:起重量2t,起重高度12m,起升电动机型号BZD31-4,容量 3kw,转速1380r/min,抓斗运行电动机型号BZDY,12-4,容量0.6kw,转速1380r/min, 起升速度8m/min,运行速度20(30)m/min。发酵池容积为5′2.5′3=37.5m3,0.45m3抓斗需运行84次。由发酵池到淋池往返一次约5分钟,则每天移一个发酵池的酱醅所需时间为5′84=420分钟,约7个小时。故选一套电动葫芦和抓斗即可。7.12 翻曲机采用宁波市味华灭菌设备公司生产的FQ-8B型翻曲机。该机翻醅曲速度为1~4m/min。绞龙组数8组,总功率7.3kw。该设备采用多组集翻曲、粉碎多功能的特殊绞龙,在平整的筛面板上,曲料含底翻透;电动行走:并采用机械无级调速、自动返回、停止装置,既适应于多品种的曲料,又安全可靠;电动升降机构,使机器适应各种深度曲池;中转车配合,直接将机器移入

干燥设备设计选型

干燥设备设计选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干燥设备选型设计主要参数 目录 一、通用设计参数1~7页 二、热风循环烘箱设计8~9页 三、并排式烘房及隧道窑设计10~11页 四、带式干燥机设计12~14页 五、真空干燥机(箱)设计15页 六、旋转气流快速干燥机设计16~17页 七、气流干燥机设计18~19页 八、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设计20~22页 九、压力喷雾干燥设计23~25页 十、卧式振动流化干燥机设计26~29页 十一、回转干燥机设计30~33页 十二、热风炉设计34~38页 十三、附录39~44页 编辑 二○○六年四月 一、通用设计参数 1、水份蒸发量等有关计算 1 2 12 2210010021 W W W G W W W G G G W ?-?-?=?-?-?=-= G 1=G 2+W

W 水份蒸发量kg/hG 1湿料量(加料量)kg/h G 2干料量(产品)kg/h 质△W 1初含水率XX%△W 2终含水率X% 产量h kg W W G G /100100211 2?-?-=加料量h kg W W G G /1001001 2 21?-?-= 2、热量计算 A 、干燥时间在1分钟内(瞬间干燥) (如:喷雾干燥、闪蒸干燥、气流干燥等) 干燥一公斤水需用热量在:1600~2000kcal B 、干燥时间在~小时内的设备(一般干燥) (如:带式干燥,振动干燥、回转筒干燥等) 干燥一公斤水需用热量在1400~2000kcal (产量大的取大值) C 、干燥时间大于2小时以上的设备(缓慢干燥) (加烘箱、烘房、真空干燥等) 干燥一公斤水需用热量在1200~1600kcal D 、对初含水低(<10%)而产量大的物料干燥,应增加物料升温时所需用热量。 对室外温低于0℃的产生环境则应另增加计算热量。 对每批次进料量大物料又经常变更,初含水难以确定的则热量1600~2000kCal/kg ,如:烘干各类中药片剂。 在一般估算时或物料特性不明时应取1600~2000kCal/kg 3、电加热功率计算(P 、KW )

“硫酸钙”干燥设备选型方案,硫酸钙专用节能连续盘式干燥机,硫酸钙盘式干燥器

“硫酸钙”干燥设备选型方案,硫酸钙专用节能连续盘式干燥 机,硫酸钙盘式干燥器(总3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硫酸钙干燥设备选型方案 一、物料干燥要求 1.初水份:40﹪-50﹪; 2.终水份:≤5﹪ 3.成品产量:1200吨/年(200kg/h) 4.热源:电加热导热油炉 5.制造材质:Q235A钢 二、干燥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参数: 根据上述物料干燥要求,可选用LYP-2200/12型盘式干燥机进行连续干燥作业,该机组参数如下(设备流程另见图) 1.装机总功率:11.5KW(另加84KW导热油箱电加热); 2.热能耗:25-30万kcal/h; 3.热风温度:115℃-120℃; 4.干燥时间:10-35分钟(无级可调); 5.料层厚度:10-15mm; 6.干燥面积:S= 36.9平方(其中冷却面积S冷=4.5平方) 7.主机外形尺寸:φ2900X4520mm; 三.PLG-2200/型盘式干燥设备配置清单:

四.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特性: (一)工作原理 湿物料自加料器连续地加到干燥器上部第一层干燥盘上,带有耙叶的耙臂作回转运动使耙叶连续地翻抄物料.物料沿指数螺旋线流过干燥盘表面,在小干燥盘上的物料被移送到外缘,并在外缘落到下方的大干燥盘外缘,在大干燥盘上的物料向里移动并在中间落料口落入下一层小干燥盘中.大小干燥盘(加热盘)上、下交替排列,物料得以连续地流经整个干燥盘面。中空的干燥盘内通入加热介质导热油,导热油由干燥盘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导出。已干物料经底层冷却盘冷却后落到壳

干燥机毕业设计说明书.

前言 干燥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文明于世界的造纸技术,就显示了干燥技术的应用。干燥是许多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过程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形态、质量以及过程的能耗等。自70年代以来,国内干燥技术的研究开发、设备制造及生产应用有了很大进展。目前干燥技术发展趋势为:(1)干燥设备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干燥设备应用极广,遍及国名经济各部门,而且需要量也很大。(2)干燥设备的大型化,系列化和自动化。从干燥技术经济的观点来看,大型化的设备,具有原材料消耗低,能量消耗少,自动化水平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设备系列化,可对不同生产规模的工厂及时提供成套设备和部件,具有投产快和维修容易的特点。[1]通过了解和分析辣椒干燥特性、国内外干燥工艺现状,为本次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本次梯型带式辣椒干燥机干燥原理:热空气掠过辣椒,将热量传递给辣椒而热空气被辣椒冷却,湿分由辣椒传入空气,并被带走。干燥特性:恒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是常数,此时辣椒表面含有自由水分,干燥过程为汽化。当完全汽化后,湿表面则从辣椒表面退缩,此时可能发生一些收缩。在此阶段后期,湿分界面可能内移,湿分将从辣椒内部因毛细管力迁移到表面,切干燥速率仍可能为常数[2]。当平均湿含量达到临界湿含量时,进一步干燥会使表面出现干点,由于内部和表面湿度梯度,湿分通过辣椒扩散到表面然后排出干燥速率受到限制。此时热量先传至表面再向辣椒内部传递,由于湿界面深度逐渐增大,而外部干区的导热系数非常小,故干燥速率会下降,称为降速干燥阶段[3]。缓苏阶段是让辣椒温度降到环境温度,持续在环境温度中待一段时间,然后在加热干燥。缓苏可以大大提高干燥效率[4]。 梯型带式辣椒干燥机,由三个干燥单元和一个送料装置组成,每个干燥单元包括供风系统、电热加热系统、输送带张紧系统和传动系统组成,对干燥介质数量、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控制。梯型带式辣椒干燥机结合了带式干燥机操作灵活,湿物料,干燥过程在密封的箱体内进行,隔绝了外界粉尘。此外,辣椒在带式干燥机上受到的振动或冲击轻微,不会破碎。梯型设计使辣椒在到下一单元时有反转的效果,达到提高干燥效率的作用。在本次方案中,将干燥部分分成了三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干燥阶段、缓苏阶段和第二干燥阶段。 通过辣椒干燥的这些特性,本次设计确立了“干燥+缓苏+干燥”的组合干燥方式,效率有明显的提高,采用缓苏过程,不仅节能,而且对保留干制品的营养成分也十分有利。 关键词:梯型;带式;辣椒干燥机

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DOCX 63页)

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DOCX 63 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

一、基本设计条件 1、原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山西襄矿集团沁县华安焦化有限公司污水处理满足国家及相关行业标准。要求流量为130m3/h(其中年产130万吨的焦化装置焦化废水处理流量为:100m3/h,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制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产生流量为30m3/h生产废水也将一并引至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包括本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调试、负荷试车、试运行、完成功能考核、人员培训、技术服务直至竣工验收合格,以及缺陷修复、在质量保证期内的工程质量保证/保修义务全过程的交钥匙工程。 原来焦化废水处理系统设计文件包括:事故池及预处理、生化处理单元、高级氧化单元、膜法深度处理单元及配套所有辅助设施。但高级氧化单元、膜法深度处理单元没有施工。实际上,已建设施工的内容主要包括: 1)事故池1座(平面尺寸20*18) 2)调节池1座(平面尺寸12*18) 3)除油池1座(平面尺寸:12*7.85,分2格) 4)浮选系统1套

5)厌氧池2座(总体尺寸:26*9) 6)缺氧池2座(总体平面尺寸:26*13) 7)好氧池2座(总体尺寸:35*26*5.9) 8)二次沉淀池1座(Φ14m) 9)混凝沉淀池1座(Φ12m) 10)污泥浓缩池1座(Φ6m) 11)鼓风机3台,D60-1.7,N=185KW 12)综合厂房1座(平面尺寸:6*44.5) 13)1#集水池1座(平面尺寸:4*10) 14)2#集水池1座(平面尺寸:4*6) 15)3#集水池1座(平面尺寸:4*5) 16)清水池1座(平面尺寸:4*7) 17)污泥脱水机1套。 (2)、现有工艺流程: 蒸氨废水→除油池→气浮池→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次沉淀池→混凝沉淀池→清水池(达标后送熄焦沉淀池)。现有工艺出水水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