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性甲基四氢苯酐 JS

改性甲基四氢苯酐 JS

改性甲基四氢苯酐  JS
改性甲基四氢苯酐  JS

改性甲基四氢苯酐 JS-31

产品指标:

外观:淡黄色透明液体粘度:(25℃ mpa2s)<200

酐基含量:(%)≥38.5 凝固点:(℃) <―15

加热减量:(%)≤1.0

产品特点:

1、凝固点低,能在低温下施工和在室温下长期存放。

2、色泽浅、粘度低、易流动,便于操作,可加入较多填充物。

3、挥发性小,加热损失较小,毒性低,对操作工人影响甚微。

4、互溶性好,使用期长,在适宜促进剂存在下,有较长使用期。

5、该固化剂和环氧树脂固化物耐热性有明显提高,抗开裂、机械性能也有

一定提高。

应用领域:

本产品能广泛应用于浇铸、灌封、拉挤、层压、浸渍、模压、粘合和缠绕等工艺。

参考用量:(重量)

E51:JS-31:DMP-30=100:85-95:0.2-2

固化条件:

80℃脱泡 100℃/2h+130℃/6h+180℃/3h

储存:

本品储存过程中应避光、密闭、防潮,储存期为一年。

若保管过程中,出现半透明状或少量沉淀,只须把沉淀部分加热至80℃,即可恢复原状,不影响原有性能。

电子固化剂广泛用于环氧树脂灌封料、浇铸料、粘合、层压、浸渍、模压和缠绕等工艺,还适用于绝缘衬套、输油管道、捕鱼机械等。例如:浇铸及灌装电子元件,大型干式变压器,高压开关,电容器,电流、电压互感器,大型及微型电机,行输出变压器,大型树脂型绝缘子等。

化学名称:甲基四氢苯酐分子式: C9H10O3 分子量: 166.17CAS No: 19438-64-3

型号 TDC-2200 TDC-2000

指标名称指标值

外观淡黄色透明液体,无杂质

色泽(铂-钴)≤200≤100

粘度25°C,Pa.S ≤0.060≤0.040

密度20°C,g/cm3 1.21±0.05

酸酐含量,g ≥40.5

酸值,mgKOH/g 660-685

凝点,°C≤-15

加热减量%,120°C≤2.0

PF用低收缩添加剂的研究

PF用低收缩添加剂的研究 张玉军 金镇镐 巩桂芬 张明艳 (哈尔滨理工大学,150040) 摘 要 通过调整物料配比合成了端羟基封端和端羧基封端的聚氨酯(PU)预聚物,并分别与酚醛树脂(PF)固化,制备了两种低收缩体系的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测试固化物的体系收缩率表明:随着聚氨酯预聚物加入量的增加,PF/PU共混物的体积收缩率明显变小,并能达到负值。端羧基PU的低收缩性能更为显著,当其加入量在5

羧甲基纤维素石油级CMC

羧甲基纤维素钠简介及其在石油钻井上的应用 一、羧甲基纤维素钠简介: 1、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简称CMC)是天然纤维素经化学改性得到的一种具有醚结构的衍生物,由于酸式的水溶性较差,因而产品普遍制成钠盐,它属于水溶性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白色或浅黄色纤维状粉末,无毒、无臭、无味,有吸湿性,不溶于酸和甲醇、乙醇、丙酮、氯仿及苯等有机溶剂,易溶于水并具有一定黏度。CMC的醚化度(即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简称DS)是指纤维素分子上羟基被羟基乙酸取代的数目,它的高低决定CMC的溶解度和稳定性。DS在0.8以上时其耐酸性和耐盐性较好。 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生产方法 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以精制棉为原料,在氢氧化钠和氯乙酸的作用下生产的一种纤维素醚。其工业生产方法按醚化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水媒法和溶媒法两大类。在碱化和醚化反应过程中以水作为反应介质的方法叫做水媒法,用于生产碱性低档CMC.在碱化和醚化反应中,加入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的方法,叫做溶媒法,适用于生产中高档CMC.这两种反应都是在捏合机中进行的,属于捏合法工艺,是生产羧甲基纤维素的主要方法。

3、捏合法制备原理 (1)主要反应 ①纤维素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成碱纤维素 [C6H7O2(OH)3]n+nNaOH→[C6H7O2(OH)2ONa]n+nH2O ②碱纤维素与氯乙酸(或氯乙酸钠)进行醚化反应。 [C6H7O2(OH)2ONa]n+nClCH2COONa→[C6H7O2(OH)2OCH2COONa ]n+nNaCl (2)反应体系为碱性,水的存在会使氯乙酸(钠)发生如下水解副反应ClCH2COOH+2NaOH→HOCH2COONa+NaCl+H2O ClCH2COOH +NaOH→HOCHOONa+NaCl ClC H2COONa+ H2O→HOCH2COOH+NaCl 副反应一方面消耗了氢氧化钠和氯乙酸,降低了产品的醚化度;另一方面产物中的羟乙酸钠和其它杂质造成成品的纯度下降。生产过程中纤维素、氢氧化钠、氯乙酸以及整个体系中的水分子都要有一个适当的比例。 二、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应石油、天然气的钻井、采掘等工程上的应用 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从钻井所用的钻井液、固井液、完井修井所用的完井液、修井液及增产石油所用的压裂液,直到二次采油、三次采油所用的化学剂类,很多情况下都使用CMC。以钻井液用量最大(占40~60%),固井液占第二位,其次是压裂液。因为在钻井工

甲基四氢苯酐材料

嘉兴市福来特化工有限公司 甲基四氢苯酐材料 1.项目概况 嘉兴市福来特化工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6月,公司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甲基四氢苯酐固化剂、回收间戊二烯、绝缘漆,环氧增韧剂、同时经营环氧树脂、顺丁烯二酸酐及促进剂的销售,公司占地7000m2。2008 年生产甲基四氢苯酐6000 吨。目前公司员工48 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 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4 人。公司已通过IS09001: 2000质量体系论证,公司目前是全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虽然在国内甲基四氢苯酐生产厂家中嘉兴市福来特化工有限公司起步较晚,但依靠公司的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已排名前列,其中35%的产品远销丹麦、日本、韩国、中东等国际市场,产品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公司主要产品是甲基四氢苯酐。甲基四氢苯酐作为液态酸酐类环氧树脂固化剂,因其有凝固点低、操作性好、色泽浅、挥发份小、毒性低,与环氧树脂固化后的固化物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耐高压、耐腐蚀、抗冲击、抗裂变、收缩变形小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电子灌封和包封、电工浇注、电器浸渍、绝缘复合材料缠绕和拉挤等行业。目前国内年需求量在30000 吨左右,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市场前景良好,特别是二年前我们开发了风力发电机组配套用甲基四氢苯酐,并与国际知名风机生产商丹麦的VESTAS 公司,目前合作前景

良好,并属于国内首创,因此发展甲基四氢苯酐具有很好的前景。生产甲基四氢苯酐所用的主要原料间戊二烯、异戊二烯,有上海石化、山东玉皇,河南濮阳恒润石化等厂家生产,其他主要原料顺丁烯二酸酐则国内有数十家生产商。 在生产甲基四氢苯酐的同时副产回收间戊二烯,此产品可用作燃料、调和油和树脂等原料,非常畅销。 2?工艺简介及物料平衡: 2.1反应原理 HC CH - HC-C H2C=C=CH=CH | | CH HC-C O 2 CH-C

羧甲基化壳聚糖修饰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去除Cu_离子_程昌敬

2011年第30卷第11期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549· 化工进展 羧甲基化壳聚糖修饰磁性Fe3O4纳米粒子去除Cu(Ⅱ)离子 程昌敬,左芳,吴莉莉 (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Fe3O4纳米粒子,通过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表面接枝高脱乙酰度羧甲基化壳聚糖(CMC),制备了一种新型磁性纳米吸附剂。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其进行了表征,着重研究其对Cu(Ⅱ)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溶液pH值能显著影响吸附剂对Cu(Ⅱ)的吸附效果,pH值为5时其效果最佳。等温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 模型,T=298 K、pH=5、V=5 mL时,吸附剂的饱和吸附容量q m高达71.43 mg/g,吸附常数为0.0543 L/mg。 关键词:功能化纳米粒子;壳聚糖;Cu(Ⅱ);吸附;Langmuir模型 中图分类号:TQ 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1)11–2549–05 Removal of Cu(Ⅱ) ions by carboxymethylated-chitosan modified magnetic Fe3O4 nanoparticles CHENG Changjing,ZUO Fang,WU Lili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610041,Sichuan,China) Abstract: A novel magnetic nano-adsorbent was prepared by covalent binding of high-deacetylated-degree carboxymethylated chitosan onto the surface of magnetic Fe3O4 nanoparticles,which were fabricated by a 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adsorbent was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XRD),and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VSM). Moreover,the adsorption property of the magnetic nano-adsorbent for Cu(Ⅱ) ions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capability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pH,an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the best at pH=5. The adsorption data obeyed the Langmuir equation with a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71.43 mg/g and a Langmuir adsorption equilibrium constant of 0.0543 L/mg. Key words:functionalized nanoparticles;chitosan;copper(Ⅱ) ions;adsorption;Langmuir isotherm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给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铜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摄入会引起高血压、贫血、肝损伤等危害[1]。因此,如何有效去除水体中重金属铜离子Cu(Ⅱ)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吸附法是处理含Cu(Ⅱ)废水最常用的方法。磁性纳米粒子,如磁性Fe3O4、γ-Fe2O3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且在磁场作用下易于富集分离,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重金属吸附剂[2-3]。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增加磁性纳米粒子对重金属的吸附容量,往往需要对其表面进行适当的修饰。壳聚糖(CS)由于其分子中大量氨基(—NH2)和羟基(—OH)可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并且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 收稿日期:2011-04-11;修改稿日期:2011-05-05。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0NZYZJ09)、西南民族大学引进人才资助(2009RC008)及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资金项目。 第一作者及联系人:程昌敬(1980—),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微纳米材料的研究。Email changjing_cheng@https://www.doczj.com/doc/3716005974.html,。

环氧树脂固化剂特点和反应机理

环氧树脂有机酸酐固化剂特点和反应机理 有机酸酐类固化剂,也属于加成聚合型固化剂。早在1936年,瑞士的Dr.pierre Castan 就开始用邻苯二甲酸酐固化的环氧树脂作假牙的材料。这一用法后来还在英国和美国申请了专利。酸酐类用作固化剂在1943年美国就有专利报导。 酸酐类固化剂用于大型浇铸等重电部门,至今仍是这类固化剂应用的主要方向。日本这类固化剂消费量每年在3 kt以上,约占环氧树脂固化剂全部用量的23%,仅次于有机多胺的用量。在我国,以邻苯二甲酸酐为固化剂的环氧树脂浇铸、以桐油酸酐为固化剂的环氧树脂电机绝缘,都有20多年的应用历史。近年来,随着电气、电子工业的发展,酸酐类固化剂在中、小型电器方面也获得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弱电方面,也获得了充分重视,如集成电路的包封、电容器的包封等。在涂料方面,如粉末涂料,这类固化剂也受到重视。 酸酐类固化剂与多元胺类固化剂相比,有许多优点。从操作工艺性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挥发性小,毒性低,对皮肤的刺激性小;二是对环氧树脂的配合量大,与环氧树脂混熔后粘度低,可以加入较多的填料以改性,有利于降低成本;三是使用期长,操作方便。从固化物的性质上看,它主要特征有:一是由于固化反应较慢,收缩率较小;二是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耐热性能优良,固化物色泽浅;三是机械、电性能优良。 但是,酸酐类固化剂所需的固化温度相对比较高,固化周期也比较长;不容易改性;在贮存时容易吸湿生成游离酸而造成不良影响(固化速度慢、固化物性能下降);固化产物的耐碱、耐溶剂性能相对要差一些,等等,则是这类固化剂的不足之处。 在已知的酸酐化合物中,多数正在被广泛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剂,大约有20余种,可以分为单一型、混合型、共熔混合型。从化学结构上分,则可分为直链型、脂环型、芳香型、卤代酸酐型;如按官能团分类,又有单官能团型、两官能团型,两官能团以上的多官能团型无实用价值。和多胺类固化剂的情况相类似,官能团的数量也直接影响固化物的耐热性;另外,也可按游离酸的存在与否分类,因为游离酸的存在对固化反应起着促进作用。 这一类固化反应以有无促进剂的存在分成两种形式—— 一、在无促进剂存在时,首先环氧树脂中的羟基与酸酐反应,打开酸酐,然后进行加成聚合反应,其顺序如下:(1)羟基对酸酐反应,生成酯键和羧酸;(2)羧酸对环氧基加成,生成羟基;(3)生成的羟基与其他酐基继续反应。这个反应过程反复进行,生成体型聚合物。另外,在此种体系中,由于处于酸性状态,与上述反应平行进行的反应是别的环氧基与羟基的反应,生成醚键。从上述机理中可以看出,固化物中含有醚键和酯键两种结构,而且反应速度受环氧基浓度、羟基浓度的支配。 二、在促进剂存在的条件下,酸酐固化反应用路易斯碱促进。促进剂(一般采用叔胺)对酸酐的进攻引发反应开始,其主要反应有:(1)促进剂进攻酸酐,生成羧酸盐阴离子;(2)羧酸盐阴离子和环氧基反应,生成氧阴离子;(3)氧阴离子与别的酸酐进行反应,再次生成羧酸盐阴离子。这样,酸酐与环氧基交互反应,逐步进行加成聚合。在促进剂路易斯碱存在的条件下,生成的键全是酯键,未发现如同无促进剂存在时所生成的醚键。 在促进剂存在时,环氧树脂的固化速度也受体系内羟基浓度的支配。因此,添加促进剂对液态环氧树脂非常有效,120~150℃即能完成固化反应。但对于固态环氧树脂,则要充分注意适用期非常短的问题。在促进剂不存在时,从理论上讲,应当一个环氧基对一个酸酐,而实际上仅用化学理论量的80%~90%就足够了。在促进剂存在时,酸酐用量为化学理论量。

羧甲基改性的实验

絮凝法占地少,成本低,管理方便。壳聚糖的价格,其他絮凝剂的价格? 羧甲基壳聚糖是一种无毒的新型高分子絮凝剂,同无机絮凝剂相比,具有投加量少、沉降速度快、处理效果好及污泥的脱水性能好等优点,在水处理应用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制备羧甲基壳聚糖絮凝剂的工艺条件∞将59壳聚糖加30mL无水乙醇浸泡1小时。再加入一定量45%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小时,转入三口烧瓶中,搅拌,将称取的氯乙酸分数次加入,控制温度,反应一定时间制得粗品。把粗产品用75%的乙醇溶液洗涤数次,抽滤,产物于60℃下干燥4小时得产品。絮凝实验取已去除树枝、石块等杂质的粘土,研磨后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静止24小时,取上部稳定的含浊溶液200mL,加人一定量的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先快速搅拌2分钟,再慢速搅拌5分钟,然后静置30分钟,取上清液测其浊度,计算去除率。 去除率E(%)=[(To—T)/To]X 100% 式中:T0和T分别为絮凝前后上清液的 为什么用取代度做制备好坏的指标? 。反应体系中发挥絮凝作用的主要成分是生成物CMC中的羧酸和还没完全反应的氨基。随反应时间的增加,产物中CMC的含量逐渐增多,从实验结果看,不是反应时间越长,CMC的产率越高越好,而是当生成物CMC与残余氨基为某一比例时,其絮凝效果最佳。从各水平效应值的大小可知,当壳聚糖59时,控制45%的氢氧化钠为32mL,氯乙酸129,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0小时,制得羧甲基壳聚糖的絮凝性能最佳。 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的对比实验 羧甲基壳聚糖处理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的适宜条件为:常温下,pH值为6,CMC投加量200mg /到脱色效率和处理成本,沉降时间宜为2小时。L,沉降时间2小时。在此条件下,脱色率可达89·3%。该絮凝剂用药量较少,沉降时间较短,对分在以上最佳条件下,改变反应温度进行脱色实子量较小的染料仍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N,()一羧甲基壳聚糖(N,O—CMC):通过不同的反应时问、温度、投料比和碱的浓度(表1)来控制取代度。称取粉末状壳聚糖(脱乙酰度为87.29%)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浓度NaOH 溶液,搅拌均匀,常温下碱化2 h。将氯乙酸溶于异丙醇中,分数次,间隔5 min加人,再水浴加热反应一定时间。反应毕冷却,倾去上层清液,下层粘状物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溶解。用10%盐酸调至中性。滤去不溶物,滤液中加入适量95%乙醇充分沉淀,挝滤,无水乙醇反复冲洗,固体置真空烘箱中60 C烘干备用。 电位滴定:准确称取产品0.2 g试样,溶于一定量的0,3 mol/1。HCl标准溶液中,再加水配成50ml的溶液,精确量取20ml于锥形瓶中,用0,l 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用PHS 3C型pH计测定,记录NaOH标准溶液体积(m1)与pH值对应关系.可得电位滴定曲线,用二阶微商法确定突跃点。 不同取代羧甲基壳聚糖 (b。c,d)的红外光游中,1 722 cm 1处为羧基上的羰基振动峰(N,O一羧甲基壳聚糖),1610 cm。1为c0:的反对称伸缩振动,1420 cm_1为CO。的对称伸缩振动。由于基团问相互作用的变化(新出现羧基,羟基减少).特别是氢键的变化,原壳聚糖(a) 的1 655和1 596 CInl谱带合并到1610 cm_。。原壳聚糖酰胺Ⅲ谱带1 317 cm。1也发生了位移。1078cm_1和】030 cml为原壳聚糖中c~()的伸缩振动, 11 54 cm 1为不对称氧桥伸缩振动。与壳聚糖(a)相比,羧甲基壳聚糖(1),c,d)在】078、1030和11 54cm“处明显减弱,而1610和1420 cm_1谱带明显增强,说明壳聚糖在N位和(或)O位不同程度引入了羧甲基。 壳聚糖核磁共振谱,由低场至高场依次为:1H NMR a (ppm):4.87(1H,~CH);3。87(6H,~CH); 3.83(4H,一(:H);3.78(3H,一CH);3.74 (5H,一CH);3.1 8(R—CH:,CH2);2.09(~COCH,,CH。)。图3为N,o羧甲基壳聚糖5号样品的核磁共振谱,除上述7组氢外,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综述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综述 姓名:陈伟光学号:09313004 班级:09制药工程学院:药学院 摘要:授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业产品。概述了其结构特性,并综述了其在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钠;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其他行业;应用 1 羧甲基纤维素钠 1.1、羧甲基纤维素钠及其性质 羧甲基纤维素钠,(又称: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羧甲基纤维素,CMC,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Sodium salt of Caboxy Methyl Cellulose)是当今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用量最大的纤维素种类。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分子结构 由德国于1918年首先制得,并于1921年获准专利而见诸于世。此后便在欧洲实现商业化生产。当时只为粗产品,用作胶体和粘结剂。1936~1941年,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工业应用研究相当活跃,发明了几个相当有启发性的专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用于合成洗涤剂。Hercules公司于1943年为美国首次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并于1946年生产精制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产品,该产品被认可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开始采用,九十年代开始普遍使用。本品为纤维素羧甲基醚的钠盐,属阴离子型纤维素醚,为白色或乳白色纤维状粉末或颗粒,密度0.5-0.7克/立方厘米,几乎无臭、无味,具吸湿性。易于分散在水中成透明胶状溶液,在乙醇等有机溶媒中不溶。1%水溶液pH为6.5~8.5,当pH>10或<5时,胶浆粘度显著降低,在pH=7时性能最佳。对热稳定,在20℃以下粘度迅速上升,45℃时变化较慢,80℃以上长时间加热可使其胶体变性而粘度和性能明显下降。易溶于水,溶液透明;在碱性溶液中很稳定,遇酸则易水解,PH值为2-3时会出现沉淀,遇多价金属盐也会反应出现沉淀 1.2、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 CMC通常是由天然纤维素与苛性碱及一氯醋酸反应后制得的一种阴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6400(±1 000)。主要副产物是氯化钠及乙醇酸钠。CMC属于天然纤维素改性。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 已正式称它为“改性纤维素”。

甲基四氢苯酐项目简介

甲基四氢苯酐项目简介 一、概述 甲基四氢苯酐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液态有机酸酐类环氧树脂固化剂。由于酸酐类固化剂较胺类固化剂具有更好的耐热、耐化学稳定性, 且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优良的物理和电气性能, 近年来随着电机、电子、电器行业对绝缘结构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 使该类固化剂的应用发展迅速。 甲基四氢苯酐是酸酐类固化剂中一种高性能的产品,其性能特点:纯度高、色泽浅、粘度低、挥发性小、毒性小、加热损失小、性能稳定、适用期长、凝固点低及室温下可长期存放。甲基六氢苯酐是由甲基四氢苯酐经催化加氢精制而成,其性能如下:色泽浅,为无色透明体,环氧固化物色泽白;耐热性好,特别是在150℃下,环氧固化物具有优良的机械及电性能,耐气候性好,不受光热影响,抗湿性好;反应活性高,可快速固化、凝胶时间短。 该产品广泛用于环氧树脂灌封料、浇铸料、粘合、层压、浸渍、模压和缠绕等工艺,还适用于绝缘衬套、输油管道、捕鱼机械等。例如:浇铸及灌装电子元件,大型干式变压器,高压开关,电容器,电流、电压互感器,大型及微型电机,行输出变压器,大型树脂型绝缘子等。据了解,现制造风力发电叶片及轮毂所用环氧树脂固化剂主要为甲基四氢苯酐或甲基六氢苯酐等酸酐类固化剂。二、原料: 异戊二烯,为易挥发液体, 沸点小于45 ℃,比空气重,是易燃易爆物, 与空气的混合物易爆, 其上限点(重比) 是8.9 % , 下限是2.0 %。异戊二烯和空气接触, 易产生具有潜在危险的过氧化物, 因此在装卸、贮运过程中, 应加惰性气体保护。工业上,异戊二烯主要来源于乙烯装置副产的裂解C5 馏份。 顺丁烯二酸酐又称马来酸酐, 白色结晶体, 易燃, 易升华, 溶于水, 水解成顺丁烯二酸, 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 溶于乙醇生成酯。本品有毒, 强烈刺激皮肤及粘膜, 能造成化学灼烧。主要技术条件是含量≥99.5 % , 熔点范围52~53 ℃。 主要原料单耗: 1t 甲基四氢苯酐耗顺酐0.8t;异戊二烯理论单耗是0.4t。 三、技术 工业化合成甲基四氢苯酐, 是由顺丁烯二酸酐和异戊二烯经双烯合成后再

物理化学小论文题目讲解

物理化学期中课程小论文 一形式要求: 1.题目(见后) 2.背景介绍(提出问题) 3.基本物理化学原理(鼓励自学内容) 4.实际应用的例子 5.结论/感受/未来展望 6.参考文献 二文字数量要求: 1.论文必须独立完成; 2.论文应有自己的分析和观点,不能是文献资料的拼接; 3.论文的字数:最少不得少于2000字,最多不超过5000字,以2000-3000字为宜; 三打印要求:A4,电子稿(手写可以) 封面题目,目录,班级,姓名,学号,时间 包括封面在内不超过4页 四上交时间限定:14周周三(可以与该次作业一起上交),过时不候。 五论文格式:(见附页) 题目(不超过20个字,字体4号,居中);

姓名;(小5号字,居中) 班级;(小5号字,居中) 电话和E-mail (小5号字,居中); 摘要(不超过100字,小5号字); 关键词(3-5个,小5号字); 正文(包括引言,具体讨论和结论,5号字)参考文献

六、物理化学课程小论文参考题目 (物理化学原理在实际科研生产中的应用) 1 物理化学家小传及其对有化学的贡献; 2 以合成氨反应为例说明你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认识和思考; 3 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 4 物理化学热力学研究的现状,应用,局限性分析和改进的设想; 5 物理化学发展中的偶然发现和对你的启发; 6 以合成氨为例说明影响化学平衡的主要因素及其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7 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现实生活或生产中某些现象进行解释; 8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9 相图在化学化工或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0 化工中的界面现象。 11基于LabVIEW软件的物理化学实验仿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12多壁碳纳米管储氢的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特性 13交互智能性物理化学实验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14物理化学实验仿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15中外两本优秀物理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16中学化学实验中物理知识凸现状况的研究 17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实验题目的设计与研究 18化学电源与物理电源产品策略研究 19初中化学、物理、生物交融性教学的研究 20硅系延期药物理化学性质及燃烧性质的研究

环氧沥青综述

环氧沥青的发展及其运用 摘要:环氧沥青是一种新型改性沥青,它的热固性赋予沥青以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用环氧沥青拌制的沥青混合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优良的抗疲劳性能、温度稳定性、耐腐蚀性能。 本文主要讲述环氧沥青的发展历史、制备工艺、基本性能,以及环氧沥青混合料在路面铺装的使用状况。 关键词:环氧沥青;耐疲劳性;耐久性能;沥青混合料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poxy asphalt ABSTRACT :Epoxy resin asphalt is a new of modified asphalt. Thermosetting gives asphalt good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epoxy resin asphalt mixture have high strength, toughness, good fatigue resistance, temperature stability, corrosion resistance. This paper mainly tell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poxy resin asphalt and the method of preparation, basic propertie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pavement. Key words: epoxy resin asphalt; fatigue property; durability; asphalt mixture 1前言 1.1 道路沥青发展概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大规模的修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是在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作面层的路面结构。这种路面与砂石路面相比,其强度和稳定性都大大提高,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振动小,噪音低,开放交通快,养护简便,适宜于路面分期修建,是我国路面的重要结构形式[1,2]。 沥青具有黏性和弹性,其表现为流动性和抗流动性。低温下,弹性占主导地位,沥青表现出抗流动性;高温下,黏性占主导地位,沥青易流动[3]。现代高等级公路的交通的特点是:交通密度大、车辆轴载重、荷载作用间歇短,以及高速和渠化,导致用沥青铺设的路面,在冬天寒冷季节,易出现温缩裂缝,在夏天高温季节,重载荷作用下易出现车辙,这主要是由于沥青在低温条件下脆性大、柔韧性差,而在高温条件下抗拉强度较低。 为此人们开始使对沥青进行改性以提高其性能。所谓改性沥青,也包括改性沥青混合料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

常用化学试剂物理化学性质

氨三乙酸 化学式CH6N9O6,分子量191.14,结构式N(CH2COOH)3,白色棱形结晶粉末,熔点246~249℃(分解),能溶于氨水、氢氧化钠,微溶于水,饱和水溶液pH为2.3,不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溶于热乙醇中可生成水溶性一、二、三碱性盐。属于金属络合剂,用于金属的分离及稀土元素的洗涤,电镀中可以代替氰化钠,但稳定性不如EDTA。 丙酮 最简单的酮。化学式CH3COCH3。分子式C3H6O。分子量58.08。无色有微香液体。易着火。比重0.788(25/25℃)。沸点56.5℃。与水、乙醇、乙醚、氯仿、DMF、油类互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爆炸极限2.89~12.8%(体积)。化学性质活泼,能发生卤化、加成、缩合等反应。广泛用作油脂、树脂、化学纤维、赛璐珞等的溶剂。为合成药物(碘化)、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 冰乙酸 化学式CH3COOH。分子量60.05。醋的重要成份。一种典型的脂肪酸,无色液体。有刺激性酸味。比重1.049。沸点118℃,可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纯品在冻结时呈冰状晶体(熔点16.7℃),故称“冰醋酸”,能参与较多化学反应。可用作溶剂及制造醋酸盐、醋酸酯(醋酸乙酯、醋酸乙烯)、维尼纶纤维的原料。 苯酚 简称“酚”,俗称“石炭酸”,化学式C6H5OH,分子量94.11,最简单的酚。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露在空气中因被氧化变为粉红,有毒!并有腐蚀性,密度1.071(25℃),熔点42~43℃,沸点182℃,在室温稍溶于水,在65℃以上能与任何比与水混溶,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丙三醇、二硫化碳中,有弱酸性,与碱成盐。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可用以制备水杨酸、苦味酸、二四滴等,也是合成染料、农药、合成树脂(酚醛树脂)等的原料,医学上用作消毒防腐剂,低浓度能止痒,可用于皮肤瘙痒和中耳炎等。高浓度则产生腐蚀作用。 1,2-丙二醇 化学式CH3CHOHCH2OH,分子量76.10,分子中有一个手征性碳原子。外消旋体为吸湿性粘稠液体;略有辣味。比重1.036(25/4℃),熔点-59℃,沸点188.2℃、83.2℃(1,333Pa),与水、丙酮、氯仿互溶,溶于乙醚、挥发油,与不挥发油不互溶,左旋体沸点187~189℃,比旋光度-15.8。丙二醇在高温时能被氧化成丙醛、乳酸、丙酮酸与醋酸。为无毒性抗冻剂。可用于酿酒、制珞中,是合成树脂的原料。医学上用作注射剂、内服药的溶剂与防腐剂,防腐能力比甘油大4倍,此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的消毒。 丙三醇 学名1,2,3-三羟基丙烷,分子式C3H8O3,分子量92.09,有甜味的粘稠液体,甜味为蔗糖的0.6倍,易吸湿,对石蕊试纸呈中性。比重1.26362(20/20℃)。熔点7.8℃,沸点290℃(分解)167.2℃(1,3332Pa)。折光率1.4758(15℃),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其水溶液(W/W水)的冰点:10%,-1.6℃;30%,-9.5℃;50%,-23℃;80%,-20.3℃。与水、乙醇互溶,溶于乙酸乙酯,微溶于乙醚,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可以制备炸药(硝化甘油)、树脂(醇酸树脂)、润滑剂、香精、液体肥皂、增塑剂、甜味剂等。在印刷、化妆品、烟草等工业中作润滑剂。医学上可用滋润皮肤,防止龟裂;作为栓剂(甘油栓)可用作通便药。切勿与强化剂如三氧化铬、氯酸钾、高锰酸钾放在一起,以免引起爆炸。 蓖麻油 化学式C57H104O9,分子量933.37。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臭味,凝固点-10℃,比重

羧甲基纤维素

实验六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加深对多糖高聚物——纤维素性质及其改性加工等知识的理解。 2.进一步熟练机械搅拌、回流加热、过滤、洗涤、干燥等技术。 二.实验提要 羧甲基纤维素(缩写CMC)是由天然纤维素经过化学改性而得到的具有醚结构的一种纤维素衍生物。因其不溶于水,所以常用的是其钠盐,即羧甲基纤维素钠(缩写CMC-Na),习惯上仍简称CMC。 CMC是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无臭无味,有吸湿性,不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溶于水,在水中形成透明胶体,CMC的许多用途,就是根据这一性质决定的。 CMC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它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纺织印染、石油钻井、造纸、化妆品、制革和陶瓷等工业方面,可作为上浆剂、上光剂、乳化剂、调厚剂、悬浮剂、稳定剂、粘合剂、结晶生成的防止剂等。 工业生产CMC的原料多采用棉纤维,实验室可用滤纸或脱脂棉制备CMC,若改用稻草、纸浆或废棉花制备CMC更具有实用价值。 纤维素是β-D-葡萄糖以1,4甙键连接形成的高聚物,每个葡萄糖链节上有3个极性羟基,在碱的作用下可生成碱纤维素。 [C6H7O2(OH)2OH]n + n NaOH [C6H7O2(OH)2ONa]n+nH2O 碱纤维素在碱性环境中与氯乙酸发生醚化反应,便得CMC-Na。 [C6H7O2(OH)2ONa]n +n ClCH2COOH [C6H7O2(OH)2OCH2COOH]n +n NaCl 三.仪器和试剂 三颈瓶(250m1)、电动搅拌器、冷凝管、滴液漏斗、恒温水浴锅、热水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烧杯、锥形瓶、克氏烧瓶、水泵。 纯净棉花(或造纸浆泊)、95%乙醇、75%乙醇、26%氯乙酸酒精溶液、30%NaOH、乙酸。四.实验步骤 1.在三颈瓶中放入4g纸浆,加入75%乙醇100ml,搅拌。在剧烈搅拌下通过滴液漏斗缓缓加入30%NaOH 40ml,水浴回流温热(30~35℃)并继续搅拌30min。乙醇可促进碱对纤维的渗透与扩散。碱化过程温度不超过35℃,以防碱纤维发黄。 2.待碱纤维冷却至室温后通过滴液漏斗加入12.5ml氯乙酸的酒精溶液,在55℃水浴中搅拌回流45min,而后将温度升至70℃,回流加热搅拌1.5h。反应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好,偏低会影响转化率,偏高则影响成品的吸水性及粘性。取小试样,能溶于水,说明反应完成。 3.趁热过滤,弃去滤液。将制成的CMC-Na粗制成品移入烧杯,在50℃水浴中加入95%乙醇100ml调成浆状,过滤,用少量95%乙醇洗涤(15ml×2),直至产物不含NaCl (用AgNO3溶液检验)。 4.将产物在80℃水浴中减压蒸馏,回收醇,烧瓶中便为白色粉末状CMC-Na纯品。

现代物理化学材料研究进展

功能化石墨烯及其应用 摘要:石墨烯(graphene)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碳纳米材料,它的特殊单原子层结构使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石墨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当前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本文就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功能化方法以及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阐述石墨烯应用于化学修饰电极、化学电源、催化剂和药物载体以及气体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石墨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石墨烯;碳材料;石墨烯氧化物;石墨烯功能化;石墨烯应用 1 简介 碳材料是自然界中非常奇妙的一种材料,它可以形成世界上最硬的金刚石,也可以形成软的石墨。近几十年,碳纳米材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领域,继1985年发现富勒烯[1]和1991年发现碳纳米管[2],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当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制备出了石墨烯[3]。石墨烯的发现充实了碳材料家族,形成了从零维的富勒烯、一维的碳纳米管、二维的石墨烯到三维的金刚石和石墨的完整体系。 石墨烯是拥有sp2杂化轨道的二维碳原子晶体,具有蜂巢状的晶体结构,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一单原子厚度的材料,它的厚度仅为0.335nm。其独特的热学、力学和电学性能使它迅速成为当前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对于改善聚合物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4]。为了充分发挥石墨烯的优良性质,改善其成型加工性,一般通过引入特定的官能团对石墨烯进行有效的功能化改性,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 2 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质 2.1 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在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石墨烯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好的分散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纳米填料的表面积,而表面积的大小将会影响到与纳米填料相邻的聚合物的链的运动,从而影响整个聚合物基体的性能。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溶液处理、原位聚合和熔融处理。 2.1.1 溶液处理 氧化石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和热处理的方法达到完全剥离的状态。首先,能够将氧化石墨剥离成单层的氧化石墨烯片主要是因为一些含氧官能团(环氧基团、羟基和羧基等)的存在,而这些含氧官能团能够直接将氧化石墨分散在水和一些有机溶剂中。这些单层的氧化石墨片随后可以被一些还原剂还原,例如水合肼、二甲基肼、硼氢化钠和维生素C。氧化石墨的还原能够部分地恢复其共轭结构[5,6]。 因此,就可以很容易地利用溶液共混的方式来制备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这个方法包括了三个步骤:首先是将石墨烯通过超声的方式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聚合物,最后通过挥发或蒸馏的方式除去溶剂。到目前为止,己经有许多种不同

改性甲基四氢苯酐 JS

改性甲基四氢苯酐 JS-31 产品指标: 外观:淡黄色透明液体粘度:(25℃ mpa2s)<200 酐基含量:(%)≥38.5 凝固点:(℃) <―15 加热减量:(%)≤1.0 产品特点: 1、凝固点低,能在低温下施工和在室温下长期存放。 2、色泽浅、粘度低、易流动,便于操作,可加入较多填充物。 3、挥发性小,加热损失较小,毒性低,对操作工人影响甚微。 4、互溶性好,使用期长,在适宜促进剂存在下,有较长使用期。 5、该固化剂和环氧树脂固化物耐热性有明显提高,抗开裂、机械性能也有 一定提高。 应用领域: 本产品能广泛应用于浇铸、灌封、拉挤、层压、浸渍、模压、粘合和缠绕等工艺。 参考用量:(重量) E51:JS-31:DMP-30=100:85-95:0.2-2 固化条件: 80℃脱泡 100℃/2h+130℃/6h+180℃/3h 储存: 本品储存过程中应避光、密闭、防潮,储存期为一年。 若保管过程中,出现半透明状或少量沉淀,只须把沉淀部分加热至80℃,即可恢复原状,不影响原有性能。

电子固化剂广泛用于环氧树脂灌封料、浇铸料、粘合、层压、浸渍、模压和缠绕等工艺,还适用于绝缘衬套、输油管道、捕鱼机械等。例如:浇铸及灌装电子元件,大型干式变压器,高压开关,电容器,电流、电压互感器,大型及微型电机,行输出变压器,大型树脂型绝缘子等。 化学名称:甲基四氢苯酐分子式: C9H10O3 分子量: 166.17CAS No: 19438-64-3 型号 TDC-2200 TDC-2000 指标名称指标值 外观淡黄色透明液体,无杂质 色泽(铂-钴)≤200≤100 粘度25°C,Pa.S ≤0.060≤0.040 密度20°C,g/cm3 1.21±0.05 酸酐含量,g ≥40.5 酸值,mgKOH/g 660-685 凝点,°C≤-15 加热减量%,120°C≤2.0

红薯淀粉羧甲基化改性研究

红薯淀粉羧甲基化改性研究 陈学恒 (五邑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广东江门!"#$"$) 摘要以红薯淀粉为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制备羧甲基淀粉,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影响羧甲基淀粉取代度的各种因素,获得制备条件为:红薯淀粉用量%$&、氢氧化钠’&、氯乙酸(&、乙醇浓度’!)、乙醇体积’!*+、碱化温度,!-、醚化温度.!-、碱化时间.!*/0、醚化时间1$*/0。在该优化条件下,红薯羧甲基淀粉取代度(23)达$41’,粘度达$4!%56?3。 关键词红薯淀粉羧甲基化取代度 $前言 红薯淀粉是天然可再生资源,我国是红薯淀粉生产大国,其价格低廉,易于糊化,化学反应性比土豆和各类淀粉高,适宜淀粉化学改性,前景广阔。 我国淀粉改性研究起步晚,发展也很慢,变性淀粉产量仅占淀粉产量的%4!),而美、日等发达国家占到"$)!,$)。由于变性淀粉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纺织、印染、造纸、石油钻井等领域〔%7,〕,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变性淀粉的需求急剧增加,所以红薯淀粉的深度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淀粉的羧甲基化是对淀粉进行醚化使淀粉改性的过程,改性后的羧甲基淀粉(893)具有一定的特性,除了羧基固有的性质———螯合作用、离子交换、多聚阴离子的絮凝作用及酸性功能外,还包括一些溶液性能———增稠、糊化、水分吸收、粘附性及成膜性等〔.〕。关于淀粉改性研究报道表明,虽然国际上对羧甲基淀粉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淀粉的羧甲基化改性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而红薯淀粉的改性研究,特别是羧甲基化少见报道〔!7(〕。 本文以氯为羧甲基化试剂,采用含水的有机溶剂为分散体系,初步探讨了红薯淀粉羧甲基化的制备工艺,为红薯淀粉的深度加工利用新途径提供了应用依据。 收稿日期:"$$,7$,7%, 陈学恒:男,%#.!年出生,教授,应用化学专业教学与科研%试验材料和方法 %4%材料 红薯淀粉:一级品,江西高安淀粉厂。 氯乙酸:845,汕头市光华化工厂。 氢氧化钠:845,天津市化学试剂厂。 无水乙醇::4;,广州化学试剂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广州化学试剂厂。 硫酸酮、丙酮:均为:4;,广州化学试剂厂。 甲醇、冰醋酸:均为845,广州化学试剂厂。 盐酸:845,上海化学试剂厂。 %4"主要仪器设备 电动搅拌机:<<7%型,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恒温水浴锅:871(型,广州越秀医疗器械厂。 套式恒温器:=87%!型,浙江海宁医疗器械厂。 真空干燥箱:>?71"@型,上海实验仪器总厂。 电子天平:<:"$$,型,上海天平仪器厂。 旋转粘度计:A2<7%型,上海天平仪器厂。 真空泵:>B>7$4!型,杭州仪器电机厂。 C7=红外光谱仪:尼高力96&067!!$,美国。%4,方法 %4,4%制备原理 淀粉的羧甲基化反应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淀粉葡萄糖单元上的,个不同的羟基与氯乙酸钠的反应,反应的程度用取代度(23)表示。溶剂法制备羧甲基淀粉的反应机理如下: 碱化反应:将淀粉浸泡在碱性溶液中,促使淀粉溶胀,使A6D E分子能渗入到颗粒内,尽量与结构单元上的所有羟基反应,生成淀粉钠———醚化反应的活性中心。碱化反应的反应式为: 第%#卷第%期陈学恒红薯淀粉羧甲基化改性研究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