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熊猫》教案设计

《大熊猫》教案设计

《大熊猫》教案设计
《大熊猫》教案设计

《大熊猫》教案设计Teaching plan design of giant panda

《大熊猫》教案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材内容:

《大熊猫》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文中一共有四个自然段,

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习性,最爱吃什么,以及大熊猫的珍贵和受欢迎,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跃然于纸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学生分析:

1、大部分的学生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大熊猫,但是他们通

过各种信息渠道,对大熊猫有一定的熟悉度。

2、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有初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对

一些客观的生活情景能进行简单的'表述。但是,那些仅仅是

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

在课堂上必须要努力创设直观的教学情景,帮助他们学习、感悟、积累语言。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情感和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全文。

3、情感目标: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爱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保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教师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出示课件)对,就是大熊猫。我国有许多珍奇动物,最可爱的要数大熊猫了。

2、播放大熊猫生活片断。(出示课件)

3、教师引言:你们喜欢大熊猫吗?(喜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认识大熊猫。(板书课题:大熊猫)请齐读课题。

二、引入情景,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让学生欣赏大熊猫的生活写真。(出示课件)

2、请学生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出示课件)

按照课件中的顺序,让学生逐一回答。(总结板书:样子很可爱)

3、指导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指名读,齐读。

4、教师引言:我们刚才通过图片学习了第2自然段。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5、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教师引言:大熊猫那么可爱,那它平时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小朋友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后的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

(2)指名说说:大熊猫小的时候和长大以后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小时候爬上爬下(板书:小时侯很活泼)

长大抱头睡大觉(板书:长大爱睡觉)

(3)欣赏大熊猫小时侯和睡觉的图片。(出示课件)

(4)指导朗读

6、寓学于练:(出示课件)

读一读,说一说:

大熊猫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小鸟在风雨中__来__去,迷了路。

小鱼在水中__来__去做游戏。

小狗在院子里__来__去,找骨头吃。

7、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1)让学生看大熊猫吃竹子的图片。(出示课件)

(2)教师引言:你知道大熊猫最爱吃什么吗?(竹叶,竹笋)

教师相机出示课件:爱吃竹叶、竹笋(板书:爱吃竹叶、竹笋)

(3)教师引言:想想,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表情来朗读第4自然段。指名读第4自然段。

8、指导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教师引言:大熊猫非常可爱,而且,只有我们国家拥有。它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称为国宝。它那么珍贵,难怪在动物里成了最吸引人,最受欢迎的动物。

(2)、让学生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表情来读这一段。

三、检查词语(出示课件)

1、先指名读出每个词语。

2、不同形式读每个词语。

四、拓宽视野,情感升华。

1、教师引言: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大熊猫,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关于大熊猫的歌曲。(出示课件)教师总结大熊猫的生活现状。

2、出示课件《拯救大熊猫倡议书》

五、作业超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画一幅大熊猫的图画。

3、模仿大熊猫的样子。

板书设计:

样子(很可爱)

7.大熊猫

小(很活泼)

大(爱睡觉)

爱吃(竹子竹笋)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大熊猫》教案

《大熊猫》教案 《大熊猫》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汉字,学习两个新偏旁“人字头”“四点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入手启发谈话 1.出示大熊猫,让孩子们看图画,简单说说大熊猫的样子。 2.师:大熊猫真可爱。那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吧! 板书:大熊猫 二、自读感悟,读通全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要求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要读准字音。 2.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知道每个自然段讲什么? (课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大熊猫是动物园里最吸引人的动物。它是珍贵的动物。

板书:珍贵 第2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样子。 第3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活动情况。 第4自然段,写大熊猫的饮食。 板书:样子活动饮食 三、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再读全文。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小组合作,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 (2)读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评议。 (3)试着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3.播放大熊猫的生活录像片。 感受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学习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描述片中的大熊猫。 (1)大熊猫的样子: 板书: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 四肢黑身子和头白黑眼圈 (2)大熊猫活动情况 板书:小:活泼爬上爬下 长大:不爱活动爱睡觉 (3)吃什么? 板书:竹叶竹笋 第二课时

一、巩固练习 1.以“开火车”的游戏方式,读词语卡片,巩固认识生字。 2.用生字开花的方法,给生字组词,巩固识字生字。 二、指导书写生字 1.结合写字教学要求,学习新的偏旁“人字头”“四点底”。 2.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写生字。 三、实践活动 1.有到过动物园或从电影电视上看到大熊猫的同学,或从网上下载的有关大熊猫的资料,说给大家听听,并在小组交流。 2.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自主选择,填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四、课外阅读 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我是国宝》《丹顶鹤》,让学生加深认识大熊猫和丹顶鹤,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板书设计: 大熊猫 样子: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 四肢黑身子和头白 黑眼圈黑耳朵 小时候:活泼爬上爬下 长大:不爱活动爱睡觉 《大熊猫》教案(二) 教学要求:

【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优秀美术教案《可爱的大熊猫》

【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优秀美术教案《可爱的大熊猫》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大熊猫图片,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2、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活动准备】课件大熊猫、大熊猫图片、录音机、磁带、彩笔、 油画棒、绘画纸,小椅子、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着音乐全体小朋友学着大熊猫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 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壮,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围也是八字形 的黑毛,其余均为白毛。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欢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朋友们看磁性黑板,出示熊猫图片,请幼儿观察静止的熊猫的样子。 3、老师在卡纸上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1)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

2)出大熊猫椭圆形的白色身体。 3)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条黑腿。 4)给大熊猫添画上眼睛、鼻子、耳朵。 5)给大熊猫进行着色。 4、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 1)自己画,老师巡回指导,必要时给予帮助。 2)画简单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 3)为大熊猫添画竹笋、竹叶等。 4)给大熊猫进行着色。注意画面的整洁,涂色要均匀。 7、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组织孩子们选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组成熊猫的一家,进行组合活动,并进行讲述活动,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合能力。 8、小朋友,今天我们把大熊猫的一家打扮的这么漂亮,它们可高兴了。让我们一起祝贺一下,来做一个《大熊猫钻圈》的游戏,好不 好?(好!)老师讲明游戏的玩法、规则和注意事项。 玩法:幼儿排成两队,第一个幼儿学习大熊猫的模样,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后,返回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依次类推,看哪一队的小朋友先钻完,哪队便为胜方。 规则:必须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 注意事项:不能碰倒呼啦圈。 三、活动延伸: 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太棒了!现在让我们把大熊猫送回家吧。 听着音乐,组织孩子们张贴自己的作品到互动墙壁上。 四、结束部分:

复韵母aieiui教案设计

复韵母ai ei ui教案设计 哈尔滨市大同小学校沈晓娟 教材分析: 《ai ei ui》是义务教材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拼音部分第9课,是复韵母教学的起始课。因此,复韵母的字母组成和发音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应突出对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兴趣的培养。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应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创新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读汉字、普通话的重要工具,但学习起来有些枯燥乏味,易引起学生厌学情绪。《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我就让游戏贯穿整个课堂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乐学氛围,从而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使孩子们在会心的笑声中动手动脑,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音乐律动导入形式新颖,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一、音乐律动导入 师:(播放舒缓的音乐)同学们,今天,咱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那就是智慧树老爷爷。智慧树老爷爷带着甜美的果实来到了我们这儿,他说,他要把自己最甜美的果实奖励给那些爱动脑筋的孩子,大家想要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吧!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六个单韵母小朋友吗? 生:记得a、o、e、i、u、ü 师:读单韵母的时候,要注意口型,请同学们读卡片。 生:(出示卡片)张大嘴巴aaa,圆嘴巴o o o,扁扁嘴巴e e e,牙齿对齐i i i,噘起嘴巴u u u,口吹哨子üüü。 师:读得真棒。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有两个单韵母小朋友要来这儿做客,你们欢迎吗? 生:(非常兴奋)欢迎! (出示单韵母?和i,请两个学生戴头饰来表演) 甲: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单韵母?。 乙: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单韵母i。 甲:你好!(握手) 乙:你好!(握手) 甲:你挨着我。 乙:我挨着。(两个同学挨在一起) 合:我们两个紧挨着,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 生:认识?i [这样安排复习导入,体现了灵活性、层次性、多样有趣的形式,使学生拾级而上。] 二、学习复韵母?i 1、学习复韵母?i的发音 师:(出示?i贴在黑板上)谁认识这个字母?生:?i 师:你发现了吗?这个字母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字母有什么不同? 生:是两个字母组成的。 课件演示:先出示a,同学齐读。之后i向a靠拢。 师:像这样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字母叫复韵母。(课件再次演示i向a靠拢的过程。)跟老师说:复韵母。 教师范读:先读a的音,然后舌头向第二个单韵母i滑动。 生:(跟读复韵母) 师:(师范读?i)认真观察老师的口型,你发现了什么?(回答得好的同学奖励智慧果。)

最新整理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介绍国宝大熊猫》教案及范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介绍国宝大熊猫》教案 及范文 范文一 教学目标: 1.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 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 3.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 教学难点: 能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大熊猫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猫吗?在哪见过?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再现生活场景,便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激起表达的欲望。为后面的话题交流创设了轻松地氛围。】 2.教师讲述,明确任务: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

节 课我们从不同方面来介绍大熊猫,让我们通过交流多一些对它的了解认识。 3.出示交流的问题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 4.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样子门类分布食物数量……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提取信息的学习意识,为接下来的写作梳理提纲。】 5.明确写作要求 (1)整合信息,确定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2)信息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结构要完整。 (3)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6.整合资料,自主写作。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1.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一、任务解读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国宝大熊猫”。 1.关联本单元习作要求。 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出了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2.细化本次习作要求。 本次习作属于写实类,要搜集关于国宝大熊猫的信息,整合信息,从几个方面有序地向大家介绍清楚大熊猫,注意表达准确。 ①明确介绍对象:国宝大熊猫。 ②明确写作方式:以介绍的口吻写大熊猫。 ③明确写作内容:参考需要解答的疑问;参考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参考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合理地选择、整合。

④明确写法引导:在解答疑问中梳理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有先后顺序地介绍大熊猫;在阅读参考图表信息时,补充其他内容——我们可以整合信息介绍大熊猫;在交换习作互相检查时——我们可以用准确的语言介绍大熊猫。 3.本次习作教学的重点是:整合信息,从几个方面有序地介绍国宝大熊猫;用准确的语言介绍大熊猫。 4.本次习作教学的难点是:根据介绍的几个方面进行合理分段,并注意段落结构清晰,让习作更有条理。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对信息进行先后顺序的安排,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用准确的语言介绍大熊猫。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信息,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从几个方面有序地介绍。

2.参考图表中的信息进行补充,用准确的语言介绍大熊猫。 3.在自评与互评中,试着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完善习作,并分享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作前指导 课前:根据习作提示中提到的疑问,搜集有关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与信息,以备课上交流。 板块一:看图片,亲近大熊猫 1.出示图片:看看大熊猫,你们喜欢吗?为什么喜欢? 2.每个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说说喜欢大熊猫的理由。(或是因为外形可爱,或是因为国宝而自豪等) 3.师点评:大家都那么喜欢大熊猫,喜欢它的憨态可掬,喜欢它的珍稀罕见,它是中国的国宝,同时也成了我们的骄傲。

aieiui教学设计

《aieiui》教学设计斗南小学一年级1班何淑娟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1.会读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能正确拼读。 3.掌握ai、ei、ui标调的方法。 情感领域目标 1.初步知道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学习拼音、进行拼读的兴趣,使他们乐学、愿学、主动地学。 教学准备 花环一个,写有单韵母的6个彩球,苹果树贴图,写有音节的苹果,CAI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是谁呢?(请出花姐姐)她给我们带来了6个彩球,多美呀!(请花姐姐拿出贴在小黑板上的六个彩球)瞧。每个彩球都有一个名字,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这6个字母

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谁能告诉我?(单韵母) 2.揭题。 这6个彩球可高兴啦!它们能让我们玩一个碰球游戏。看a和i 在一起碰出了什么?(教师演示彩球卡片使其变成ai)这是“花姐姐”给你们带来的新朋友ai,跟她一起来的还有ei、ui。它们的大名叫复韵母。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学习ai。 1.做游戏:比高矮。(请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来,挨着老师站)引导观察,回答问题:老师和学生谁高谁矮?老师和学生是怎么站的? 2.由“矮”和“挨”引出第一个新朋友ai,点击出示ai。 3.教发音方法。(先发a的音。收尾是i音,前音重,后音轻,中间气不断)老师用口型示范发音,学生模仿体会发音。 4.播放录音,仔细听音、辨音,跟读。 5.谁有好办法记住ai?(鼓励学生编顺口溜或儿歌) 6.读ai的四声并运用四声组词说话。 (1)ai可神气拉,它还给自己戴上了漂亮的帽子(点击出示ai的四声)。你还认识它们吗? (2)ai的本领可大呢,它还能自成音节。你能用它的四声组词或说话吗?(学生自由发言) (3)展示老师搜集的部分词语,帮助积累。 (二)学习ei。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习作:国宝大熊猫 教案及教学反思

创新教案《国宝大熊猫》 【教学设想】 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大熊猫。介绍得生动有趣,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国的国宝。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大熊猫。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板书:《国宝大熊猫》) 二、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这次习作可以围绕以下问题,介绍大熊猫: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国宝? 三、参考信息,查找资料,补充内容。 1.课件出示关于大熊猫的信息: 2.小组讨论说一说大熊猫。 (1)可以参考以上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围绕上面的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2)学生上台说。 提示:说的同学要清楚、完整、流利;听的同学要专心、认真,想补充时要先举手。 (3)小组内说,互相提意见、补充,再推选代表上台说。 (4)组织学生参与评价。评价时,重鼓励,少批评。 2.分组完成问题

(1)要求学生讲从刚才的发言自主整理,写在练习本上。 (2)写之前出示课件: 大家好!我叫大熊猫,你们可能在电视和动物园里见过我。我可是被全世界公认的自然遗产和活化石,熊是我的亲人,小朋友们喜爱的熊大和熊二可能都要叫我“老祖宗”了。 我的头大而圆,身体肥胖,尾巴极短。虽然我小时候只有小老鼠那么大,可是我长大以后却有60-110公斤。我浑圆的体型、憨态可掬的动作和黑白相间的色彩博得世人的喜爱。 (注:作者先总写大熊猫的外形,然后按头部、身体、尾巴的顺序去写外形的美,你们可以借鉴) 四、开始写作 1.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2.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还需要不需要补充新的内容。 3.可以跟同学交换习作,互相检查一下,对问题的解答是不是准确。 五、习作讲评。 1.评改重点: (1)是否抓住了熊猫的外形特点,是否按顺序写? (2)是否把动物的生活情况写具体? (3)是否突出“喜爱”之情。 2.评议步骤: (1)挑选习作中描写熊猫外形较精彩的片段,让小作者大声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 (2)挑选习作中活动情况写得不具体的片段,集体讨论修改。 (3)根据评改重点同桌互相评改。 3.小结:要把熊猫某一方面的活动写具体,先要把活动过程一步步说清楚,还要把这些过程中动物活动的样子,包括神态、动作等描写具体,在字里行间渗透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4.根据讲评发现的问题,再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 5.誉写。

习作:国宝大熊猫 教学设计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大熊猫。介绍得生动有趣,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国的国宝。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大熊猫。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板书:《国宝大熊猫》) 二、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这次习作可以围绕以下问题,介绍大熊猫: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国宝? 三、参考信息,查找资料,补充内容。 1.课件出示关于大熊猫的信息: 2.小组讨论说一说大熊猫。 (1)可以参考以上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围绕上面的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2)学生上台说。

提示:说的同学要清楚、完整、流利;听的同学要专心、认真,想补充时要先举手。 (3)小组内说,互相提意见、补充,再推选代表上台说。 (4)组织学生参与评价。评价时,重鼓励,少批评。 2.分组完成问题 (1)要求学生讲从刚才的发言自主整理,写在练习本上。 (2)写之前出示课件: 大家好!我叫大熊猫,你们可能在电视和动物园里见过我。我可是被全世界公认的自然遗产和活化石,熊是我的亲人,小朋友们喜爱的熊大和熊二可能都要叫我“老祖宗”了。 我的头大而圆,身体肥胖,尾巴极短。虽然我小时候只有小老鼠那么大,可是我长大以后却有60-110公斤。我浑圆的体型、憨态可掬的动作和黑白相间的色彩博得世人的喜爱。 (注:作者先总写大熊猫的外形,然后按头部、身体、尾巴的顺序去写外形的美,你们可以借鉴) 四、开始写作 1.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2.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还需要不需要补充新的内容。 3.可以跟同学交换习作,互相检查一下,对问题的解答是不是准确。 五、习作讲评。 1.评改重点: (1)是否抓住了熊猫的外形特点,是否按顺序写? (2)是否把动物的生活情况写具体? (3)是否突出“喜爱”之情。 2.评议步骤: (1)挑选习作中描写熊猫外形较精彩的片段,让小作者大声朗

【幼儿教案】大班优秀美术教案《可爱的大熊猫》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大班优秀美术教案《可爱的大熊猫》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大熊猫图片,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2、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活动准备】课件大熊猫、大熊猫图片、录音机、磁带、彩笔、 油画棒、绘画纸,小椅子、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着音乐全体小朋友学着大熊猫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 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壮,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围也是八字形 的黑毛,其余均为白毛。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欢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朋友们看磁性黑板,出示熊猫图片,请幼儿观察静止的熊猫的样子。 3、老师在卡纸上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1)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 2)出大熊猫椭圆形的白色身体。 3)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条黑腿。 4)给大熊猫添画上眼睛、鼻子、耳朵。 5)给大熊猫进行着色。 4、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 1)自己画,老师巡回指导,必要时给予帮助。 2)画简单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 3)为大熊猫添画竹笋、竹叶等。 4)给大熊猫进行着色。注意画面的整洁,涂色要均匀。 7、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组织孩子们选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组成熊猫的一家,进行组合活动,并进行讲述活动,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合能力。

aieiui教学设计及反思

《ai ei ui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小学部阿合提别克·马哈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ai、ei、ui”三个复韵母,渗透发音方法。 2.会认读“ai、ei、ui ”的四声,掌握加声调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去尝试、去发现、去合作、去探究,使他们亲身经历整个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孩子们学习拼音、进行拼读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情感,使他们乐学,愿学,主动地学。 教学重点: 1.认读"ai、ei、ui"三个复韵母及其四声。 2.掌握加声调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读“ai、ei、ui”三个复韵母的四声和掌握加声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你们好!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想和小朋友们一起上一节语文课,大家欢迎吗?你们瞧,它来了。(课件出示:小白兔) 2、你们知道小白兔有哪些特点吗?(说说小白兔的特点) 小结: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小尾巴……多可爱的小白兔呀! 3、它还带来六位老朋友,我把它们请出来。(贴上拟人化的单韵母图) 熟悉吗?谁来说说它们的名字?指名读。 4、如果他们戴上一顶小帽子,你还认识吗?(边说边出示带调韵母) 我请一组小朋友,读一读。(开火车读,注意嘴形) 5、这6个老朋友不喜欢一个人呆着,请小白兔为他们想找个朋友一起学习。让我们瞧瞧,谁和谁做了好朋友了,好吗?

二、学习ai (一)引出ai,知道复韵母 1、现在我们来找出第一对好朋友。 请上两个同学(一高一矮),你发现了什么? “矮”是第几声?(第三声),我们只要把它的声调小帽子去掉,就是我们找的第一对好朋友了。(板书ai) 2、你们有什么发现?(ai是a、i手拉手后组成的) 是呀,两个单韵母合在一起就能组成新的韵母,它叫复韵母。 (二)读准ai 1、谁已经会读这个复韵母了?指名读。 我听清了,也看清了。读ai时,先发a的音,嘴巴张大,声音响亮,然后慢慢向i滑行,再发i的音,请小老师领大家读三遍。 2、指名读。纠正。同桌间读。齐读。 (三)读ai的四声(出示ai的四声) 1、ai有四顶帽子,帽子带在谁的头上呢? 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口诀,学了以后帽子就由你们来给复韵母戴,好嘛?(好)有a在,把帽戴;a要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来,谁在后面谁就戴。(跟读3遍)大家要注意6兄弟中谁读的时候嘴巴大帽子就给谁戴,但是i.u在一起就不一样了,谁在后面谁就戴。那你们说说ai的帽子谁来戴?(a)(练读四声) 2、ai的四声会读吗?自己读读,先按着顺序读,再倒过来读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出示小白兔)你们听小白兔悄悄地告诉我们她的名字里就藏着ai,出示:白(bai)。 三、学习ei (一)读准ei 小白兔真勤快,你看它在干什么呢?(出示拔萝卜图) 小白兔ei哟ei哟地拔萝卜,萝卜一定拔得又快又多。ei哟ei哟的ei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二个复韵母。 (板:ei)ei由哪两个单韵母手拉手?谁来当小老师? 谁来说说你观察到他嘴有什么变化吗?(读这个音,口型也要变化,先发e的音,再滑向i。) 小老师示范,学生跟读(2遍)。

大熊猫优质课教案

7、大熊猫(第二课时详案) 授课老师:李青青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文中一共有四个自然段,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习性,最爱吃什么,以及大熊猫的珍贵和受欢迎,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跃然于纸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会写“巴、爪、皮、黑、双、许、动、全”8个生字。 2、学习两个新部首:“言字旁”“人字头”。 3、学习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幻灯片1) 师:上课前我们先玩一个游戏好吗?生:好! 师:请你来猜一猜,它是谁?生:猫。生:熊猫。 (幻灯片2)师:你们真爱动脑筋,猜的非常正确,就是大家喜欢的大熊猫。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七课《大熊猫》。跟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幻灯片3) 师:这节课我们要会写“巴、爪、皮、黑、双、许、动、全”8个生字。还要学习两个新部首:“言字旁”“人字头”。学习观察大熊猫,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 三、品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幻灯片4) 过度:你们喜欢大熊猫吗?生:喜欢。 过度:是啊!动物园里有许多珍贵的动物,最吸引人的要数大熊猫了。 师:“最吸引人”说明大家都。。。。生:喜欢大熊猫。 2、学习第二自然段。(幻灯片5)

过度:接下来就跟着李老师一起打开课本35页请大家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从课本里认识认识这个可爱的大熊猫长得什么样? 师:谁来和同学们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呢? 生:大熊猫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它的四肢和肩膀是黑的,身子和头是白的。最吸引人的是那双圆圆的黑眼圈,那对毛茸茸的黑耳朵。师:(指导朗读)我喜欢你介绍的这只大熊猫。还有谁也来介绍一下呢? 生:大熊猫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它的四肢和肩膀是黑的,身子和头是白的。最吸引人的是那双圆圆的黑眼圈,那对毛茸茸的黑耳朵。师:(指导朗读)通过你的介绍,这只大熊猫我更喜欢了,还有谁再来介绍一下?生:大熊猫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它的四肢和肩膀是黑的,身子和头是白的。最吸引人的是那双圆圆的黑眼圈,那对毛茸茸的黑耳朵。师:(指导朗读)老师真的太喜欢你大熊猫的样子了,你们一起来介绍一遍吧!全体学生:大熊猫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它的四肢和肩膀是黑的,身子和头是白的。最吸引人的是那双圆圆的黑眼圈,那对毛茸茸的黑耳朵。 如:某某小朋友把描写大熊猫的"胖胖的""圆圆的""毛茸茸的"这些词语读得很好,读出了大熊猫的可爱,表达了自己对熊猫的喜爱.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师过度:大熊猫那么可爱,那它平时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小朋友们小组合作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大熊猫小时候与长大后有什么不同? 师:那一组愿意来说一说大熊猫小时候与长大后有什么不同? 生:大熊猫小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像个顽皮的孩子。长大以后,它就不太爱活动了,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 师:它小时候真调皮!还有那一组来说一说大熊猫小时候与长大后有什么不同?生:大熊猫小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像个顽皮的孩子。长大以后,它就不太爱活动了,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 教师评价:把描写熊猫小的时候的句子读得很轻快,读出大熊猫小时的活泼,描

aieiui教学设计

ai eiui 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是情境图,用以引出要学习的复韵母。图下是aieiui及其四声,用以读准它们的音,认清它们的形,读准它们的声调。第二部分是aieiui 在四线格中的书写,用以指导正确描红。第三部分是音节练习,用以认读音节。第四部分是与图相应的拼音词,用以看图练读拼音词。 学情分析:本课主要学习aieiui。学生学习时可能读不准确,教师要注意训练方法,要让学生读准复韵母的发音,会准确拼读音节。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复韵母aieiui和它们的四声,了解复韵母的组合特点,能读准音,认清形,准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由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会准确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会读拼音词。 重点难点:读准复韵母的发音,会准确拼读音节。 3、掌握ai、ei、ui标调的方法。 4、激发学生学习拼音、进行拼读的兴趣,使他们乐学、愿学、主动地学。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复习单韵母 我们在拼音乐园认识了很多朋友,先让我们见见老朋友(齐读aoeiuv)小朋友读得很棒,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单韵母。按口形有什么变化? 2、单韵母宝宝要结伴出去旅行了,那谁和谁结伴呢?总结:像这样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叫复韵母。 3.出示ai ei ui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复韵母宝宝 二、看图学习复韵母 (一)看图学习情境儿歌 1、瞧!这三对朋友来到了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引导孩子讲故事后教学情境歌。 2、课件出示三个复韵母。今天我们要学的字母宝宝就藏在这里呢! 3、学习ai。 (1)看小图:比高矮。(请两个同学到讲台上来,比高矮)引导观察,回答问题:他们谁高谁矮?他们是怎么站的? (2)由“矮”和“挨”引出第一个新朋友ai,点击出示ai。 (3)教发音方法。(先摆a的口型,迅速向i滑动。)老师用口型示范发音,学生模仿体会发音。 (4)指名读,齐读。 (5)谁有好办法记住ai?(鼓励学生编顺口溜或儿歌) (6)读ai的四声并运用四声组词说话。 ai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它喜欢戴帽子(点击出示ai的四声)。观察帽子戴在谁头上的?是啊!他是老大,有a 就要先带a.a宝宝送给小朋友一首儿歌,赶快读一读。 (2)学习标调歌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

教学要求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重点难点1.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大熊猫。 2.要介绍得生动有趣,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 教学 课时 一课时。 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谜语激趣 1.动物世界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鹦鹉会说话,大象会搬东西,萤火虫会引路,蚯蚓会松土……生活中这些奇妙的动物现象,相信你们也一定观察到了不少吧! 2.今天我们要来写一种动物,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呢?这种动物你了解多少呢?(多媒体出示谜语) 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 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 3.是的,是大熊猫,你猜对了吗?同学们,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国的国宝。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大熊猫。 二利用资源,学习表达 1.多媒体出示大熊猫图片。 对于大熊猫,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呢? 根据学生的发言,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3)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 2.为什么被视为国宝) 3.多媒体出示大熊猫信息。 名称大熊猫 类别哺乳动物 食物爱吃竹叶、竹笋,有时也吃 肉 分布地区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1)可以参考以上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围绕上面的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2)小组内介绍,互相提意见、补充,再推选代表上台介绍。 (3)学生上台说。 提示:上台介绍的同学表达要清楚、完整、流利;听的同学要专心、认真,想补充时要先举手。 (4)组织学生参与评价。评价时,重鼓励,少批评。 三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1.教师:刚才很多同学都介绍了国宝大熊猫,说得很好,我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想说,可是课堂上不可能让每个同学都上台来介绍。怎么办呢?对,你可以写,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大熊猫的知识写下来。写完后,你们可以交换着看,这样不就让大家都知道你想说什么了吗。 2.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3.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还需不需要补充新内容。 4.可以跟同学交换习作,互相检查一下,看看对问题的解答是不是准确。 5.将学生的部分习作放在投影仪上,指导学生朗读、评价和修改。 教师:谁来说说这篇习作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句子写得好?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哪些地方还要修改?(教师在这个环节仍要注重鼓励,抓住文中的闪光点,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6.在小组里读自己的习作,并让小组同学给你提提意见,试着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下。 7.请同学们为自己的习作配上好看的图画或图片。 1.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指导学生根据问题提示和资料信息,以及多媒体出示的图片,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大熊猫。让学生学会结合大熊猫的样子、生活习性等特点和被视为国宝的原因,按照一定顺序描写出来。 2.锻炼学生查找资料、搜集资料的能力。由于大熊猫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学生对大熊猫比较陌生,所以写作前一定要查找资料,了解透彻,这样才能把大熊猫介绍得准确无误。 课题国宝大熊猫课型习作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资料和问题提示,能抓住特点,介绍大熊猫,并能有顺序地写下来。 2.养成良好的说写习惯。继续培养他们的写话兴趣。 教学 重点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大熊猫。 教学 难点介绍得生动有趣,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分 钟 一、创设情境谜语激趣 1. 动物世界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鹦鹉会说话,大

熊猫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和特殊价值。 2.感受本文形象生动的说明特点。 3.强化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 3.理解拟人的手法和形容词的运用。 课前准备: 在学生预习基础上,读课文,写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预习讨论题。 介绍大熊猫的图片。 制作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熊猫的图片 (二)预习课文 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 3.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5.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1)课文信息图

(2)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l至5段):说明大熊猫在外国“贵宾”待遇和人见人爱的特点,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第二部分(第6至16段),介绍大熊猫、体态可爱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野生大熊猫数量极少、濒临灭绝的处境。 第一层(第6段至7段)从体态、毛色和长相、神态的角度描写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和国外受到的欢迎。 第二层(第8段),简要说明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习惯于人工饲养的原因。这是一个过渡段。 第三层(第9至13段),具体说明我国野生的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活动范围。 第四层(第14至16段),介绍大熊猫的繁殖情况。 第三部分(第17、18段),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三)课文说明顺序 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文章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从第二部分和文章的第三部分看,文章在介绍大熊猫作为一般动物的概念,介绍了大熊猫生活习惯和繁殖情况之后,又特别介绍了大熊猫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价值是为一般到特殊的介绍方法。就文章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食性特点、活动范围和繁殖困难等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后,指出它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必须加以保护,这又是由因到果。 (四)阅读提示,小组讨论: 1.本文1-7段主要是说明大熊猫的什么特点? 2.哪些段落介绍了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3.大熊猫具有怎样的珍贵科学价值? 4.读完此文,你认为大熊猫能否成功繁衍生存下去?从文中看有哪些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五)感悟课文,理解吸收。 1.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课文做补充,比一比:哪一组又多又详细。 3.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课文,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最新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可爱的大熊猫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最新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可爱的大熊 猫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大熊猫图片,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2、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活动准备】课件大熊猫、大熊猫图片、录音机、磁带、彩笔、油画棒、绘画纸,小椅子、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着音乐全体小朋友学着大熊猫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壮,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围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为白毛。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欢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朋友们看磁性黑板,出示熊猫图片,请幼儿观察静止的熊猫的样子。 3、老师在卡纸上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1)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 2)出大熊猫椭圆形的白色身体。 3)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条黑腿。 4)给大熊猫添画上眼睛、鼻子、耳朵。 5)给大熊猫进行着色。 4、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 1)自己画,老师巡回指导,必要时给予帮助。 2)画简单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 3)为大熊猫添画竹笋、竹叶等。 4)给大熊猫进行着色。注意画面的整洁,涂色要均匀。 7、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组织孩子们选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组 成熊猫的一家,进行组合活动,并进行讲述活动,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 能力和组合能力。 8、小朋友,今天我们把大熊猫的一家打扮的这么漂亮,它们可高兴了。让我们一起祝贺一下,来做一个《大熊猫钻圈》的游戏,好不 好?(好!)老师讲明游戏的玩法、规则和注意事项。 玩法:幼儿排成两队,第一个幼儿学习大熊猫的模样,手脚着地,钻 过呼啦圈后,返回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依次类推,看哪一队的小朋友先 钻完,哪队便为胜方。 规则:必须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 注意事项:不能碰倒呼啦圈。 三、活动延伸: 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太棒了!现在让我们把大熊猫送回家吧。 听着音乐,组织孩子们张贴自己的作品到互动墙壁上。

aieiui教学设计(详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语文第一册 ai ei ui(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百花小学杨春锋 教材分析: 本课是复韵母教学的第一课,是拼音教学的难点。教材包含四部分内容:复韵母ai ei ui 的读音和它们的四声读法。ai ei ui 的形体和书写规则。ai ei ui与声母的拼读练习。含有复韵母的带调音节组成的拼音词。本课配有大图1幅、小图3幅和横幅图1幅。利用大图——情境图,营造一个有教育意义的语境,逐层剥离出ai ei ui这三个复韵母来进行认读,并让学生接受绿化祖国、爱护树木的环保熏陶。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52人。男生28人,女生24人。多数都比较聪明,活泼。在学前班基本上都已认识了拼音字母,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本课所学的ai ei ui并不陌生。但缺少规范。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读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ai、ei、ui标调的方法。 3.学会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能正确拼读。 过程与方法: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借助画面,认识复韵母。 2.引导观察,教给方法,正确认读、识记复韵母。 3.鼓励自学,独立阅读,互动交流提高阅读与识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知道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学习拼音、进行拼读的兴趣,使他们乐学、愿学、主动地学。

教学准备: 苹果树贴图,拼音卡片,写有音节的苹果,CAI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一)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拼音王国的国王知道我们的拼音学得很好,他就派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花姐姐)来我们班,让她来考考我们,大家有信心吗? 生:有。 师:现在我们来看花姐姐设置的第一关,她现在要考我们学过的声母。记住了,声母要读得轻短一些。请同学们一起来闯关。 生: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y w 师:同学们很棒,顺利闯过了第一关,花姐姐还给我们带来了6个彩球(PPT 出示六个彩球),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a o e i u ü 师:这6个字母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谁能告诉我? 生:单韵母。 (二)揭题: 师:这6个彩球聚在一起可高兴啦!它们能让我们玩一个碰球游戏。看a和i 在一起碰出了什么?(教师PPT演示彩球使其变成ai)这是“花姐姐”给你们带来的新朋友ai。它的大名叫复韵母。两个单韵母结合而成的韵母是复韵母。 (板书:汉语拼音9)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学习ai。 1、做游戏:比高矮。(请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来,挨着老师站)引导观察,师:老师和学生谁比较矮?老师和学生是怎么站的? 生:***比较矮。(教师提示学生和老师是挨着站的) 2、由“矮”和“挨”引出第一个新朋友ai。 师:同学们,从“矮”和“挨”我们会想到刚才认识的复韵母新朋友。(ppt点击出示ai)

小学一年级语文 《aieiui》教学实录及评析

《aieiui》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年级语文教案 执教教师____(省、市、区、县)丰润区光华道小学刘艳丽 评析____(省、市、区、县)丰润区光华道小学卢桂云 单元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开始体会到拼音识字的乐趣,乐意拼读。 2.识字:10个;通过拼音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 3.词、语、句:拼音要点:9个复韵母;拼读音节,拼音识字;两个整体认读音节。 4.阅读:背诵《早操》。 5.口语交际: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较清楚地对字母的字形进行对比说明。 6.学法和习惯:初步掌握通过比较认识事物、概括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仔细观察发现事物特点的习惯。 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ai、ei、ui”三个复韵母,渗透发音方法。 2.会认读“ai、ei、ui ”的四声。 3.能正确的拼读韵母是“ai、ei、ui”的音节。 4.通过拼音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飞、来”。

5.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较清楚的对复韵母与单韵母的形进行对比说明。 (二)过程与方法 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去尝试、去发现、去合作、去探究,使他们亲身经历整个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孩子们学习拼音、进行拼读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情感,使他们乐学,愿学,主动地学。 (四)学法习惯 初步掌握通过比较认识事物,概括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仔细观察,发现事物特点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读"ai、ei、ui"三个复韵母及其四声。 2.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较清楚的对复韵母与单韵母的形进行对比说明。 3.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 1.认读“ai、ei、ui”三个复韵母的四声。 2.拼读音节。 教具: 1.字母卡。 2.带有四种声调的小帽子,贴有“ai、ei、ui”三个复韵母的娃娃脸。

【教学】大熊猫教学设计

【关键字】教学 《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大熊猫的可爱和它的生活习性。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并且根据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孩子身边的一景一物,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受到美育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学情分析: 儿童对动物的喜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这便为他们学习本课提供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支持。并且学生通过玩具、电视、书籍、图片等对大熊猫有些了解。另外,学生对学习注音课文也掌握了一些方法,为学习课文内容提供了保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贯彻了课改理念,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新知有较强的期待。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特点;是我国特有的、最可爱的珍奇动物。 2.产生喜爱大熊猫的情感,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3.认字15个,写字8个。 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学会评价别人;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 2.了解大熊猫,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大熊猫录相、大熊猫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深思: 《大熊猫》是北师大版第二册教材中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在教学中,我以谜语引入,为全文教学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乐学氛围。在谜语中,突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在进一步了解大熊猫时,我播放录像,让学生知道大熊猫的珍贵,唤起他们保护大熊猫的意识。课标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识字教学环节,我采用小老师教读、同桌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自主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学生书写环节,我采用写字“五部曲”,学生经过看、想、仿、描、评,及时了解到自己写的字好在哪儿,哪儿还需要改进。能及时查漏补缺,做到真正会写这个字。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