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气轮机及工艺空气压缩机组的施工工艺标准模板

燃气轮机及工艺空气压缩机组的施工工艺标准模板

燃气轮机及工艺空气压缩机组的施工工艺标准模板
燃气轮机及工艺空气压缩机组的施工工艺标准模板

燃气轮机及工艺空气压缩机组的施工

工艺标准

燃气轮机及工艺空气压缩机组施工工艺标准

( QB -CNCEC J20502-)

1 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离心式压缩机机组用燃气轮机驱动的燃气轮机组安装工程施工工艺。

1.2 若本标准依据45 万吨/年合成氨燃气轮机压缩机组为案例编写的, 若本

标准与燃气轮机组随机图样不符, 应按燃气轮机随机图样施工。

1.3 燃气轮机-- 离心式压缩机机组单体试车, 因为, 该机组运行操作自动化程度很高,不同型号的机组的控制系统”DCS ”软件设置不同,故而本标准不

便阐述; 其它要求参照《离心式压缩机机组施工工艺标准》中”4、汽轮

机及压缩机组的单体试车”相关规定执行。

1.4 与机组有关的土建、管道、电气、仪表、防腐、绝热、酸洗、脱脂等工程, 除必须按本标准的有关施工工艺要求外, 还应按技术文件及相关的国家或行业现行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及验收。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燃气轮机及离心式压缩机机组的结构型式(以45 万吨/年合成氨的燃气轮机驱动离心式压缩机机组为例)。

2.1.1.1 燃气轮机及离心式压缩机机组的结构型式

工艺空气压缩机组由意大利Nuovo Pignone 公司制造, 整个压缩机分为低压

机(一段、二段)、高压机(三段、四段)及中间连接齿轮箱, 其驱动

装置为燃气轮机,燃气轮机是一种低消耗、高节能的驱动系统,它是利用天然气与增压空气燃烧后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而且燃烧后生成的乏气进入装置中的一段炉系统,作为一段炉的原料气,这样大大节省了能源。主机部分还包括辅助装置,辅助装置由提供整个机组所需的润滑油箱、燃气轮机的启动装置及位于润滑油箱上的润滑油油泵和密封所需的液压油泵。空气压缩机、燃气轮机及辅助装置均整体到货,其它附件如工艺空气压缩机及燃气轮机空气进口过滤器组件及随机润滑油管需现场进行组装。

2.1.1.2空气压缩机及燃气轮机主要部件:

2.1.1.3随机管道:

(1)艺空气压缩机及燃气轮机进口空气管道

(2) 气透平乏气出口烟道;

(3) 润滑油管线。

2.1.2工艺空气压缩机及燃气轮机主要性能参数2.121工艺空气压缩机工艺参数

2.122工艺空气压缩机形式

级数:16级。

类型:轴流式,重型。

机壳剖分:水平式。

入口导向叶片类型:可变式。

2.1.2.3燃气轮机工艺参数

(1) 总体设计数据:

燃气轮机型号:MS-5200C

燃气轮机用途:机械驱动。

循环:单。

轴转向:逆时针方向。

运行方式:连续。

轴转速:高压5100r/min,低压4900r/min。保护: 过速、过温, 振动及火

焰检测。减速装置: 带棘轮的减速齿轮装置。

消音: 进、排气口消音器。

( 2) 燃气轮机额定值:

输出功率: 38000hp( 马力) 。

入口温度:15C。

排气压力: 14.7LB/in2 。

( 3) 涡轮部分:

涡轮级数: 2( 双轴) 。

机壳剖分:水平式。

第一级喷嘴:固定区域。第二级喷嘴:可变式。

( 4) 燃烧部分:

类型: 1 2只多重燃烧器, 逆流型。燃烧室布置:同心的位于压气机

四周。燃料喷嘴:气体燃料式, 每室一只。

火花塞: 2只, 电极式, 弹簧喷射, 自动缩回火焰探测器: 4只, 紫外

线型。

2.1.2.4 燃气轮机机器参数

( 1) 轴承组件:

数量: 4

润滑:压力润滑。

①1 号轴承组件(位于进气机壳组件中) : 活动和不活动的止推轴承

在同一组件中轴颈: 椭圆形。

活动止推: 斜垫式, 自调整。不活动止推: 斜面推力轴承。

②2 号轴承组件(位于压气机排放机壳中) : 轴颈式, 椭圆;

③3 号轴承组件(位于排气机架中) : 轴颈式, 斜垫;

④4 号轴承组件(位于排气机架中)。活动和不活动的止推轴承在

同一组件中轴颈: 椭圆形。

活动止推: 斜垫, 自调整。不活动止推: 斜垫, 非自调式。

( 2)启动系统

①启动系统装置: 电机。

②增速齿轮装置类型: 有液压驱动棘轮的独立式。

( 3)燃料系统

①型式: 双燃气。

②燃料控制信号: SPEEDTRONIC* 燃气透平控制面板。

③燃气停供、比率和控制阀: 电控液压伺候控制。( 4)润滑系统

① 润滑剂: 石油基。

② 总量: 22260 升。

③轴承联箱压力:25 LB/in2。

④主油泵:轴驱动。

⑤辅助油泵:电机驱动,垂直浸入式,离心式油槽型。

⑥应急油泵:电机驱动,垂直浸入式,离心式油槽型。

2.1.3工作原理及作用

2.131工艺空气压缩机给二段转化炉提供工艺空气,同时还有合成和尿素

装置所用的6478kg/hr的工厂空气和仪表空气。空气压缩机经过工艺气调节阀维持一恒定的压降。在降负荷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压缩空气以维持压

缩机的最小流量,以防止压缩机喘振。

2.1.

3.2工艺空气先经过滤,然后进工艺空气压缩机。工艺空气压缩机为四

级离心式压缩机,压缩机段间设段间冷却及段间分离。经压缩后的工艺空气在一段转化炉对流段加热,然后送至二段转化炉。

2.133供燃气轮机的空气先过滤,然后在燃气轮机机组内的轴流式压缩机中压缩。燃料天然气在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燃烧,热气膨胀,提供了工艺空气压缩机所需的功率。燃气透平的热乏气(GTE)被引入一段转化炉的不同区域作为燃烧空气。

2.1.

3.4部分GTE去一段转化炉辐射段烧嘴,剩下的GTE去对流段。燃气轮机乏气(GTE)的分配一般由辐射段燃料需求、烟气中含量的分析以及

辐射段出口温度控制。

2.1.

3.5工艺空气压缩机组设备布置示意图如下: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

第五讲、模板工程 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 1、模板安装基本要求 1)模板及支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便于组装和拆除; 2)模板板面及支撑体系必须经过强度、稳定性验算;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且位置准确。重要预埋件,必须根据相关设计图纸精确加工,辅以经纬仪、水准仪准确定位,牢靠固定; 4)梁、板、剪力墙所有模板的轴线位置、截面尺寸、平整度、垂直度通过自检、交接检、质检专检严格检查,确认无误后,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5)木模制作 木胶合板及木方在进货前应了解厂家有关产品的规格和质量技术性能是否能够满足现场施工的具体要求。实地考察、掌握各项木制品的实际质量是否符合相关质量证明材料的所规定标准。例如木胶合板的面层强度、表面光洁平整度、层间粘结度;木方的断面尺寸、方正、顺直,有无破损。 梁的底模、侧模按设计断面进行加工制作,按梁侧模包梁底模、顶板模压梁侧模,顶板与梁四边阴角模板采用背100×100木方的做法。 墙柱木模面板下料必须精确,木方背肋和木板的铺钉必须在经过抄平的平台上进行,以保证制作好的模板垂直方正、不产生扭曲。模板的拼缝处采用

企口缝,面板应退进木方边线以内,以保证木制柱模在拆除和安装过程中避免损伤边角;面板表面存在的钉眼用胶质腻子刮平,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观感质量。 工程中用的木方应先进行双面刨平达到尺寸一致,对于用在墙、板阴角的保证阴角方正用的木方应四面刨平。 加工好的木模板在它的截断面用酚醛树脂封闭, 面板与龙骨之间应用木螺丝连接。 2、基础模板安装 1)阶梯形独立基础: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每一阶梯模板,支模顺序由下至上逐层向上安装,先安装底层阶梯模板,用斜撑和水平撑钉牢撑稳;核对模板墨线及标高,配合绑扎钢筋及垫块,再进行上一阶模板安装,重新核对墨线各部位尺寸,并把斜撑、水平支撑以及拉杆加以钉紧、撑牢,最后检查拉杆是否稳固,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及轴线位置。 2)杯形独立基础:与阶梯形独立基础相似,不同的是增加一个中心杯芯模,杯口上大下小斜度按工程设计要求制作,芯模安装前应钉成整体,轿杠钉于两侧,中心杯芯模完成后要全面校核中心轴线和标高。 3)杯形基础应防止中心线不准、杯口模板位移、混凝土浇筑时芯模浮起、拆模时芯模拆不出的现象。 4)预防措施: (1)中心线位置及标高要准确,支上段模板时采用抬轿杠,可使位置准确,托木的作用是将轿杠与下段混凝土面隔开少许,便于混凝土面拍平。 (2)杯芯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表面涂隔离剂,底部再钻几个小孔,以

超高层液压爬模施工方案施工特点及节点图

超高层液压爬模施工方案施工特点及节点图 2.1工程技术节点 本工程特点主要包括:核心筒结构变化较多;连梁较多且梁高较低;与核心筒连接的钢梁位置变化频繁;局部楼层存在钢骨;电梯井内的梁需要滞后施工;第6、15层和28层存在局部电梯井封顶,30层存在一次较大的结构变化。具体变化情况见“结构变化节点图”: 其中,爬模位置的墙体变化如下: 外墙南、北墙:1—5层,800;6、7层,700;8、9层,600;10—14层,500;15—42层,450。 外墙西墙:1—9层,800;10—19层,700;20—29层,600;30层拆,30—42层,400。 外墙东墙:1—9层,800;10—19层,700;20—29层,600;30—34层,500;35—42层,450。 筒内1/3轴墙体:1—5层,700;6—9层,600;10—14层,500;

本工程标准层和非标准层的楼层标高如下表所示:

2.2液压爬模架布置情况 本工程在核芯筒外墙和电梯井内布置液压爬模机位,核芯筒水平结构随主体结构同步施工。共布置115个爬模机位,26组架体;其中外墙爬模45个机位,电梯井及物料平台爬模70个机位。核心筒(外墙)爬模机位预埋位置在楼层结构标高下返800mm处,核心筒(内部)电梯井及物料平台爬模机位预埋位置在楼层结构标高下返400mm处。2-16层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爬模架平面布置图(2-16层) 施工至16层时,拆除15-18组架体,即62-77号机位;并将第3组架体拆分为3组架体,分别为第3-1组、第3-2组、第3-3组;将第7组架体拆分为3组架体,分别为第7-1组、第7-2组、第7-3组。18至43层,第3-2组和第7-2组架体的机位预埋位置由原来的下返800mm变为下返400mm,其余架体的机位预埋位置不变。工作平台之间存在400mm的落差,需要作好防护。17-29层平面布置图如下:

液压爬升模板现场施工方法及报价

苏通大桥液压爬升模板系统设计方案及报价 山东博瑞路桥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〇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液压爬升模板施工简介 液压爬升模板系统在本工程中主要用于苏通长江大桥75m引桥桥墩施工。 一、特点 爬模系统架体与模板同步爬升,与翻模相比模板用量少近40%,施工周期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安全,抗风能力强。显着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施工现场文明、整洁。 。 7、混凝土侧压力按60KN/m2计算。 三、施工过程简介 1、概述:苏通长江大桥引桥桥墩最高约为60米,墩柱施工采用自动液压爬模体系,本体系由液压爬升体系、模板体系和工作平台体系组成。如(图1)

所示。该体系每节混凝土浇筑高度为4m,并附加一节0.5m可拆卸模板,以适应不同的墩高,减少施工节段。 2、体系组成 2.1 液压爬升体系:包括: 预埋固定件、附墙悬挂件、 爬升导轨、自锁提升件、液 个下部工作平台。主工作平 台用于调节和支立外侧模, 2#、1#平台用于绑扎钢筋和 浇筑混凝土,-1#平台主要用

于爬升操作,-2#平台用于拆卸锚固件和混凝土修整。 3 操作步骤 3.1预埋件 预埋件的埋设位置参照《预埋件及模板调节图》,每套爬模工作时共用预埋件24件,共分3层,每层8件。预埋件的锥型套筒外接螺杆,用于锚固 悬 。 板中心点,就位时使模板中心线与墩柱中心线对齐,外侧模用导链平移,垂直度靠侧面的调节螺杆和悬挂模板的导链调节。 模板接缝处理:在外模两立面及全部外模下边缘处贴一层海绵条,加固外模时注意上紧对拉螺杆。拆模后对渗漏的水迹及水泥浆及时用砂纸打磨清除。内模板在接缝处为搭接形式,施工时只需压紧即可。

危险性较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危险性较大模板专项施工方 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工程;属于框架结构;地上[*地上层数*]层;地下[*地下层数*]层;建筑高度:[*建筑高度*]m;标准层层高:[*标准层高*]m ;总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平方米;总工期:[*总工期*]天;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施工单位。 本工程由[*开发公司*]投资建设,[*设计单位*]设计,[*堪察单位*]地质勘察,[*监理单位*]监理,[*施工单位*]组织施工;[*项目经理*]担任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担任技术负责人。 二、施工平面布置 三、施工要求 1、确保模板在使用周期内安全、稳定、牢靠。 2、模板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操作人员需取得特殊作业人员资格上岗证。 四、技术保证条件 1、安全网络

2、模板的搭设和拆除需严格执行该《专项施工方案》。 第二节、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三节、施工计划 一、施工进度计划

二、材料与设备计划 柱模板 1、按清水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 2、搭设脚手架的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钢的规定,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新用的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要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和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的有关规定,必须涂有防锈漆。旧钢管表面锈蚀深度和钢管的弯曲变形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的有关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3根,在每根锈蚀严重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钢管上严禁打孔。 3、扣件为可锻铸造扣件,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GB 15831的要求,由有扣件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提供,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钢管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破坏。旧扣件在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采用[*面板厚度*]厚[*面板类型*],在木工车间制作施工现场组拼,背内楞采用[*竖楞材料*],柱箍采用[*柱箍材料*]围檩加固,采用可回收[*螺栓型号*]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地下室外柱采用止水螺栓)。边角处采用木板条找补,保证楞角方直、美观。斜向支撑,采用φ48×钢管斜向加固(尽量取45°)。 第四节、施工工艺技术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模板工程 一、基础梁模板 基础梁采用九夹模板钢支撑。基础土方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浇筑砼垫层、支模。 二、柱模板 本工程柱模板亦采用定型模板,支设前,弹出模板位置线,用短钢管作抱箍,抱箍间距为1m,同时两边对穿φ12螺栓,每0.8m设一道,柱模中间开设检查孔,便于清理、检查,浇筑砼时,将配好的木模将洞口补好,并且搭设整体排架,排架之间打剪刀撑,使柱模通过水平拉杆和整体排架相连,增强柱内稳定性,同时柱脚四周堵塞严密,防止漏浆,烂根。 矩形柱模采用九夹板和钢管支撑,根据截面尺寸配制成定尺模板,柱边长≥600mm时采用3道竖向背枋。当边长每增加300mm时,则背枋增加1根,柱抱箍采用φ48钢管和φ12的螺杆组成。柱抱箍上、下端两道距顶面和楼面为250mm。其中间的间距为600mm,为保证柱模的侧向刚度,四周用活动钢管顶撑顶牢,层高超过4.0米的柱模支立搭成井字型排架稳固。 三、剪力墙、梁、板模板 +0.000以下结构施工采用九夹板模板。墙体模板采用穿墙螺栓技术。这样穿墙螺栓为间距700mm×600mm,墙体支撑采取钢管支撑,共四道,最下一道支撑采

用地锚支撑,地锚为直径≥Φ25的钢筋,在浇筑砼板前预埋,第二道支撑在距底板80cm处,第三道支撑在距底板1.9m处,第四道支撑在中底板3.3m处,墙体模板采用双钢管背楞,用M12钩头螺栓连接。 +0.000以上墙体采用自行设计的九夹板钢支撑,竖向背楞为口80×40×3.5方钢管,九夹板,板与板之间连接采用启口式连接,横背楞为80×40×3.5槽钢,板高3.3m。 模板采用固定角模及φ20穿墙螺栓,两块模板连接时用M12螺栓连接,模板组装宽度从228mm至1266mm共15种规格,模板57.4kg/m2,单块最重达240kg。模板安装顺序为先安装角模,安装一块后安装另一侧对应模板,每安装一块用铅丝固定,然后穿墙螺栓,套好塑料套管、防止漏浆的塑料帽,然后立紧挨着的第二块模板,依次类推,最后安装两边压板的非标小板,最后加横肋,上螺帽,调直,加斜撑,调垂直。 梁、板模板采用九夹板,采用脚手钢管扣件,钢顶撑作水平和竖向支撑,梁高≥700mm时,为防止模板中间发生鼓胀,除梁侧模板外面支撑须重点加固外,采用对拉螺栓固定,对拉螺栓沿梁高每300mm设一道,对拉螺栓直径不小于12mm。 四、拆模 (1)基础、一般柱模在其砼终凝后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2)梁、板模由施工员根据拆模指导试块下达通知单后方可拆除。 模板拆除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向项目工程师汇报,会同监理共同处理后方可继续拆除。 五、模板安装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大钢模板施工工法

大直径预应力筒仓筒壁大钢模板施工工法

1、前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蓬勃发展,人们对工程外观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各类清水混凝土结构的出现,使得各种新型材料、新工艺在工程施工中不断地推广和应用。本工法是根据我公司通过多年来的施工经验,针对大直径预应力筒仓筒壁施工特点和施工难点,结合大模板施工工艺的优点总结形成的施工技术。为了更好的掌握大钢模板施工工艺、控制钢筋混凝土圆形筒仓工程、钢筋混凝土弧形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质量,特编写此工法以指导大直径预应力筒仓筒壁模板施工。 2、工法特点 采用大钢模板施工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工程进度快、施工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整体刚度大、板块大、拼缝少、模板承载力大、浇筑砼质量好、周转使用率高、拆模后混凝土外观质量高等。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不同直径的钢筋混凝土圆形筒仓非滑模施工的筒壁结构工程和钢筋混凝土弧形剪力墙结构工程模板施工。 4、工艺原理 大直径预应力筒仓筒壁大钢模板施工工艺,根据普通大模板施工工艺特点,结合大直径预应力筒仓筒壁几何特征,进行模板设计、制作和现场拼装,模板规格、大小以方便操作和满足结构施工缝要求为主进行确定;根据结构弧度现场放 样将模板、骨架等加工成标准件,模板刚度根据具体验算进行确定。 大直径预应力筒仓筒壁大钢模板结合实际情况,对于仓壁内部结构几何尺寸比较复杂的部位,采取外壁为大钢模板、内壁为普通定型组合钢模板配合拼装,以满足方便施工。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5.1.1大钢模板的加工、制作及运输 5.1.2筒仓基础底板施工完。 5.1.3仓壁定位放线。 5.1.4按定位放线调整钢筋。

液压爬升模板施工组织设计及报价

. 苏通大桥液压爬升模板系统设计方案及报价 山东博瑞路桥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〇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液压爬升模板施工简介 液压爬升模板系统在本工程中主要用于苏通长江大桥75m引桥桥墩施工。 一、特点 爬模系统架体与模板同步爬升,与翻模相比模板用量少近40%,施工周期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安全,抗风能力强。显著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施工现场文明、整洁。 本爬模系统根据需要在架体与模板上共设5层工作平台,满足钢筋、模板、混凝土等高空施工作业。 二、性能参数 1、每套液压爬模配置四面模板,单面模板面积最大尺寸6.5×4.55m。 2、每套液压爬模配置一套液压泵站(配一个双联齿轮泵)。能够使每侧模板同时爬升或单独爬升,液压泵站配有完善的电气控制系统。 3、每套液压爬模配置八个顶升油缸,液压缸的顶升可实现四组模板同步爬升,也可每组模板单独爬升。 4、每个施工阶段爬升高度为4m或4.5m。 5、模板内外模之间用对拉杆对拉。 6、施工荷载每组架体集中力按20KN计算。平台按1.5KN/m2计算,并同时计算2层平台。 7、混凝土侧压力按60KN/m2计算。 三、施工过程简介 1、概述:苏通长江大桥引桥桥墩最高约为60米,墩柱施工采用自动液压爬模体系,本体系由液压爬升体系、模板体系和工作平台体系组成。如(图1)所示。该体系每节混凝土浇筑高度为4m,并附加一节0.5m可拆卸模板,以适

应不同的墩高,减少施工节段。 2、体系组成 2.1 液压爬升体系:包括: 预埋固定件、附墙悬挂件、 爬升导轨、自锁提升件、液 压缸、液压泵站。 2.2模板体系:分外模和内模。 外模由6mm钢面板、100*63*6不等边角钢、[16 槽钢背带、对拉丝杆组成。 内模由4mm钢面板、100*63*6 不等边角钢、[10槽钢背带、 对拉丝杆组成。 2.3 工作平台体系:工作平 台共分5层,两个上部工作 平台、一个主工作平台、两 个下部工作平台。主工作平 台用于调节和支立外侧模, 2#、1#平台用于绑扎钢筋和 浇筑混凝土,-1#平台主要用 于爬升操作,-2#平台用于拆

(完整word版)木模板施工工艺

木模板(含大夹板)安装与拆除 本标准适用于建(构)筑物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木模板(或夹板):木模板(或夹板)宜采用Ⅰ或Ⅱ等松木,杉木以及胶合夹板,并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和《木结构设计规范》GBJ 5—88中的有关规定。 ⑵木枋:木枋宜采用Ⅰ或Ⅱ等松木、什木,并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和《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中的有关规定。 ⑶支顶系统:木(松木或杉木)支顶及钢门式刚架、钢管等,并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及《钢管脚手架扣件》JGJ22—85中的有关规定。 2、作业条件 ⑴模板结构选型: 模板及支模板顶架的结构与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几何形状、施工机具设备、模板及顶架料供应等条件综合比较后,选定最佳的结构形式与施工方案,并在方案中注明其操作工艺及工艺流程。 ⑵木模板备料:模板数量应根据模板设计方案,并结合方案中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模板的配置数量。 ⑶模板涂刷脱模剂,并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中指定的位置分规格堆放整齐。 ⑷模板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放好纵横轴线(或中心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⑸模板施工前,应办完前一工序的分部或分项工程隐蔽验收手续。 ⑹模板安装前,根据模板、图纸要求和操作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操作工艺 1、基础模板制作安装 ⑴安装顺序 放线→安底阶模→安底阶支撑→安上阶模→安上阶围箍和支撑→搭设模板吊架→(安杯芯模)→检查、校正→验收 注:括号工序仅适用杯形基础模板安装。 ⑵阶梯形独立基础: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每一阶级模板,支模顺序由下至上逐层向上安装,先安装底层阶梯模板,用斜撑和水平撑钉稳撑牢;核对模板墨线及标高,配合绑扎钢筋及砼(或砂浆)垫块,再进行上一阶模板安装,重新核对墨线各部位尺寸和标高,并把斜撑、水平支撑以及拉杆加以钉紧、撑牢,最后检查斜撑及拉杆是否稳固,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标高及轴线位置。 ⑶杯形独立基础:其操作工艺与阶梯形基础相以,不同的是增加一个中心杯芯模,杯口上大下小略有斜度,芯模安装前应钉成整体,轿杠钉于两侧,中心杯芯模完成后要全面校核杯底标高,各部分尺寸的准确性和支撑的牢固性。 ⑷条形基础模板:侧板和端头板制成后,应先在基础底弹出基础边线和中心线,再把侧板和端头板对准边线和中心线,用水平尺较正侧板顶面水平,经检测无误差后,用斜撑、水平撑及拉撑钉牢。最后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及轴线位置。 2、柱模板

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施工工艺标准

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 本章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程。 第一节材料要求 3.1.1配套大模板:平模、角模,包括地脚螺栓及垫板,穿墙螺栓及套管,护身栏,爬梯 及作业平台板等。 3.1.2脱模剂:水性脱模剂。 第二节主要机具 3.2.1锤子、斧子、活动扳子、手锯、水平尺、线坠、撬棍、吊装索具等。 第三节作业条件 3.3.1按设计图纸进行模板设计,确保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3.3.2弹好楼层的墙身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及相应控制线。 3.3.3为防止大模板下口跑浆,顶板砼浇筑时,墙边100mm范围内用2m大杠按标高重点找平, 以减小大模板与楼板间的缝隙。 3.3.4提前在墙体钢筋下部焊顶模棍,墙体竖向钢筋梯子中设上中下三道顶模棍。 3.3.5墙身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箱盒、预埋件预埋完毕,门窗洞口模板安装完毕,检查保 护层厚度应满足要求,办完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及门窗口模板的初步验收。 3.3.6安装大模板前应把大模板板面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不允许在模板就位后刷隔离 剂,防止污染钢筋及混凝土接触面,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第四节操作工艺 3.4.1全现浇结构安装大模板安装: 工艺流程: 1在下层外墙混凝土强度不低于7.5MPa时,利用下一层外墙螺栓孔挂金属三角平台架,此三角平台架做为外墙外侧模板的承台。

2模板总体顺序:先放阴角模,后支大模板,按流水段要求,分开间施工,直至模板全部合拢就位;安装穿墙螺栓,校正模板同步进行。 3将一个流水段的正号模板用塔吊按顺序吊至安装位置初步就位,用撬棍按墙位线调整模板位置,对称调整模板的一对地脚螺栓或斜杆螺栓。用托线板测垂直校正标高,使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立即拧紧螺栓。 4安装反号模板,经校正垂直后,用穿墙螺栓将两块模板锁紧。 5所有模板下口、墙模与墙模之间接缝,墙模与角模之间接缝必须加设海绵条,防止漏浆。 6安装外墙外侧模板及楼梯间内侧模板时,大模板下部施工缝连接处必须严密、牢固可靠,防止出现上下层错台和漏浆现象。 7模板安装完后,检查角模与墙模,模板与楼板,楼梯间墙面间隙是否严密,检查每道墙上口是否平直,墙截面尺寸是否准确,模板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办完模板工程预检验收,方准浇筑混凝土。 3.4.2拆除大模板: 1在常温条件下,墙体混凝土强度必须达1MPa,冬期施工全现浇结构墙体混凝土强度在4Mpa方可拆模,拆模时应以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或砼成熟度实测计算结果为准。 2模板拆除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如果模板与混凝土墙面吸附或粘结不能离开时,可用撬棍撬动模板下口,不得在墙上口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应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洞模板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 3清除模板平台上的杂物,检查模板是否有钩挂兜绊的地方,调整塔臂至被拆除的模板上方,将模板吊出。 4大模板吊至存放地点时,必须一次放稳,保持自稳角为75°~80°,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脱模剂,防止粘连灰浆。 5大模板应定期进行检查与维修,保证使用质量。 第五节质量标准 3.5.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3.5.2严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项目如下:

液压爬升模板施工方案及报价

-- 苏通大桥液压爬升模板系统设计方案及报价 山东博瑞路桥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〇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液压爬升模板施工简介 液压爬升模板系统在本工程中主要用于苏通长江大桥75m引桥桥墩施工。 一、特点 爬模系统架体与模板同步爬升,与翻模相比模板用量少近40%,施工周期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安全,抗风能力强。显著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施工现场文明、整洁。 本爬模系统根据需要在架体与模板上共设5层工作平台,满足钢筋、模板、混凝土等高空施工作业。 二、性能参数 1、每套液压爬模配置四面模板,单面模板面积最大尺寸6.5×4.55m。 2、每套液压爬模配置一套液压泵站(配一个双联齿轮泵)。能够使每侧模板同时爬升或单独爬升,液压泵站配有完善的电气控制系统。 3、每套液压爬模配置八个顶升油缸,液压缸的顶升可实现四组模板同步爬升,也可每组模板单独爬升。 4、每个施工阶段爬升高度为4m或4.5m。 5、模板内外模之间用对拉杆对拉。 6、施工荷载每组架体集中力按20KN计算。平台按1.5KN/m2计算,并同时计算2层平台。 7、混凝土侧压力按60KN/m2计算。 三、施工过程简介 1、概述:苏通长江大桥引桥桥墩最高约为60米,墩柱施工采用自动液压爬模体系,本体系由液压爬升体系、模板体系和工作平台体系组成。如(图1)所示。该体系每节混凝土浇筑高度为4m,并附加一节0.5m可拆卸模板,以适

应不同的墩高,减少施工节段。 2、体系组成 2.1 液压爬升体系:包括: 预埋固定件、附墙悬挂件、 爬升导轨、自锁提升件、液 压缸、液压泵站。 2.2模板体系:分外模和内模。 外模由6mm钢面板、100*63*6不等边角钢、[16 槽钢背带、对拉丝杆组成。 内模由4mm钢面板、100*63*6 不等边角钢、[10槽钢背带、 对拉丝杆组成。 2.3 工作平台体系:工作平 台共分5层,两个上部工作 平台、一个主工作平台、两 个下部工作平台。主工作平 台用于调节和支立外侧模, 2#、1#平台用于绑扎钢筋和 浇筑混凝土,-1#平台主要用 于爬升操作,-2#平台用于拆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技术标准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技术标准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技术标准一、编制引用的标准、规范:1、《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8、《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10、《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1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12、《碳素结构钢》〔GB/T 700〕13、《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14、《碳素结构钢》〔GB/T 700〕15、《一般工程铸造碳钢件》〔GB/T 11352〕16、《碳钢焊条》〔GB/T 5117〕17、《低合金钢焊条》〔GB/ 5118〕18、《六角头螺栓C 级》〔GB/T 5780〕19、《六角头螺栓》〔GB/T 5782〕2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21、《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GB/T 3098.5〕22、《紧固件机械性能自钻自攻螺钉》〔GB/T 3098.11〕23、《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4、《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二、适用范围1、木模板施工工艺适应于建(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2、定型组合钢模板施工工艺适应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框架和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模板工程。 3、组合钢大模板施工工艺适应于工业于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模板工程。 4、早拆模板体系施工工艺适应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

明发集团 模板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编写:工程管理中心 2010年5月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1 一般规定 1.1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 材 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1.2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1.3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 模板安装 2.1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 载 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2.2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2.3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2 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3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 构 能或妨碍装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4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5 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2.4 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 缝、 起砂或起鼓。 2.5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打针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 件; 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2.6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 偏 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行于3间; 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2.7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表1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建筑工程大模板施工工艺模板

建筑工程大模板施 工工艺

建筑工程大模板施工工艺 一、总则 1.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多层和100mm 以下高层建筑( 现浇剪力墙结构) 采用全钢大模板施工的现浇混凝土工程。 优点: 墙体无接缝, 观感质量好, 不需要抹灰, 周转次数多, 施工流水作业快。 缺点: 比较重需要塔吊吊装, 风大无法安装。 1.2 参考标准及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 ;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JGJ74- ) 。 2.0大模板的组成: 由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系统, 连接件等组成。 3.0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根据工程量和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 选择合理的模板类型; 进行配板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3.1.1根据工程结构具体情况, 按照经济、均衡、合理的原则划分施工流水段; 3.1.2模板在各流水段的通用性; 3.1.3 单块大模板的吊装重量必须满足现场起重设备要求。 3.1.4配板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 1) 绘制配板平面布置图; ( 2) 绘制大模板配板设计图、拼装节点图和构、配件的加工详图; ( 3) 绘制节点和特殊部位支模图; ( 4) 编制大模板构、配件明细表; ( 5) 编写施工说明书。 3.2 材料准备 3.2.1材料要求: 1) 大模板的面板厚度不小于6mm, 材质不应低于Q235A的性能要求, 模板的肋和背楞宜采用型钢, 肋应为8号槽钢, 背楞应为10号槽钢, 大模板的吊环及对拉螺栓应采用Q235A材质制作。 2) 大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大模板所配的对拉螺栓及其配件应能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并控制墙体厚度。 3) 全钢大模板的面板宜选用原平板 4) 吊环材料不得冷弯。 3.2.2大模板的构造要求 1) 大模板的外形尺寸、孔眼尺寸应符合300mm 建筑模数, 做到定型化、通用化; 2) 大模板的结构应简单、重量轻、坚固耐用、便于加工, 面板能满足现浇混凝土成型和表面质量要求; 3) 大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4) 在正常维护、加强管理的情况下, 能多次重复使用; 5) 大模板的支撑系统应用调整装置满足施工和安全要求;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爬模装置通过承载体附着或支承在混凝土结构上,当新浇筑的混凝土脱模后,以液压油缸或液压升降千斤顶为动力,以导轨或支承杆为爬升轨道,将爬模装置向上爬升一层,反复循环作业的施工工艺,简称爬模。 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是以液压油缸为动力的爬模。液压爬升模版板简称爬模,国外亦称跳模,是施工剪力墙体系和筒体体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的一种有效的模板体系,我国已推广应用。由于模板能自爬,不需起重运输机械吊运,减少了高层建筑施工中起重运输机械的吊运工作量,能避免大模板受大风影响而停止工作。由于自爬的模板上悬挂有脚手架, 所以还省去了结构施工阶段的外脚手架,因为能减少起重机械的数量、加快施工速度而经济效益较好。 一、主要技术内容 (1)爬模设计 1采用液压爬升模板施工的工程,必须编制爬模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爬模装置设计与工作荷载计算。

2采用油缸和架体的爬模装置由模板系统、架体与操作平台系统、液压爬升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3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爬模技术可以实现墙体外爬、外爬内吊、内爬外吊、内爬内吊等爬升施工。 4模板优先采用组拼式全钢大模板及成套模板配件。也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用钢框(铝框)胶合板模板、木工字梁槽钢背楞胶合板模板等;模板的高度为标准层层高,模板之间以对拉螺栓紧固。 5模板采用水平油缸合模、脱模,也可采用吊杆滑轮合模、脱模,操作方便安全;所有模板上都应带有脱模器,确保模板顺利脱模。

(2)爬模施工 1爬模组装需从已施工2层以上的结构开始。楼板需要滞后4~5层施工。 2液压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系统调试和加压试验,确保施工过程中所有接头和密封处无渗漏。 3混凝土浇筑宜采用布料机均匀布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在混凝土养护期间绑扎上层钢筋;当混凝土脱模后,将爬模装置向上爬升一层。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框架(包括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模板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准备: 2.1.1.钢框木(竹)胶合板块:长度为900、1200、1500、1800和2400mm;宽度为300、450、600和750mm。宽度为100、150和200mm 的窄条,配以组合钢模板。 2.1.2.定型钢角模:阴角模150mm×150mm×900mm(1200、1500、1800mm);阳角模150×150×900mm(1200、1500、1800);可调阴角模250mm×250mm×900mm(1200、1500、1800mm)及可调T型调节模板,L型可调模板和连接角模等。 2.1. 3.链接附件:U形卡、扣件、紧固螺栓、钩头螺栓、L型插销、穿墙螺栓、防水穿墙拉杆螺栓、柱模定型箍。 2.1.4.支撑系统:定型空腔龙骨(桁架梁)、碗扣立杆、横杆、斜杆、双可调早拆翼托、单可调早拆翼托、立杆垫座、立杆可调底座、模板侧向支腿、木方。 2.1.5.脱模剂:水质隔离剂。 2.1.6.工具:铁木榔头、活动(套口)板子、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轻便爬梯、脚手板、吊车等。 2.2.作业条件

2.2.1. 划分所建工程施工区、段: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的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砼工序)的作业量,确保工程进度。 2.2.2.按工程结构设计图进行模板设计,确保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2.2. 3. 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根据总图对梁、板、柱等尺寸及编号设计出配板图,应标志出不同型号、尺寸单块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侧向支撑、横向拉接件的型号、间距。 2.2.4.绘图与验算:在进行模板配板布置及支撑系统布置的基础上,要严格对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合格后要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图。 2.2.5.轴线、模板线、门窗洞口线、标高线放线完毕,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插筋或其它过渡引测点,并办好预检手续。 2.2.6. 为防止模板下口跑浆,安装模板前,对模板的承垫底部先垫上20mm厚的海绵条,若底部严重不平的,应先沿模板内边线用1∶3水泥砂浆,根据给定的标高线准确找平(找平层不得伸入墙内)。外墙、外柱的外边根部根据标高线设置模板承垫木方,与找平砂浆上平交圈,以保准标高准确和不漏浆。

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中煤第六十八工程有限公司 专项施工方案 项目名称:山西梗阳项目部中煤仓、精煤仓 专项名称:筒壁大模板施工方案 文件编号: 开始实施日期: 2016年8月8日中煤第六十八工程有限公司山西梗阳项目部

目录 1、编制说明 (3) 2、工程概况 (3) 3、施工部署 (4) 3.1管理目标 (4) 3.2 组织机构 (4) 3.3 施工方案 (5) 4、施工准备 (5) 4.1材料准备 (5) 4.2人员准备 (6) 4.3机械准备 (6) 5、主要施工方案 (7) 5.1模板设计 (7) 5. 2筒壁大模板施工 (7) 5.3、脚手架设置 (12) 6、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2) 6.1施工进度计划 (12) 6.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2) 7、质量计划 (13) 7.1质量目标 (13) 7.2质量管理体系 (13) 7.3检验批及实验策划 (15) 7.4施工质量控制点 (15) 7.5成品保护措施 (16) 8、安全目标及管理措施 (17) 8.1、安全目标 (17) 8.2、重大危害因素及主要管理措施 (17) 9、环境及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及措施 (21) 9.1管理目标 (21) 9.2主要管理措施 (21) 10、季节性施工措施 (23) 10.1雨季施工措施 (23)

筒壁大模板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1.1、因中煤仓、精煤仓从基础至漏斗平台扶壁柱较多、漏斗下部有一层混凝土平台和每仓4个漏斗,为避免过多甩筋确保施工质量和减少进料的施工难度,经讨论策划,基础施工完毕后筒壁采用大模板施工,漏斗采用支模施工。漏斗施工完成后,在漏斗上组装滑模平台,滑模施工从漏斗以上筒壁至锥壳下环梁梁底。 1.2、中煤仓、精煤仓工程施工图纸 1.3、用于本工程的规范规程 2、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四个直径21米筒仓,仓顶为锥壳,仓上为框架,建筑高度为

俄罗斯联邦大厦墙柱爬升模板施工方案

莫斯科联邦大厦 墙柱爬升模板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地下4层,深17.45m,地上85层,建筑高度342m,为欧洲最高建筑,世界最高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建筑平面形状为弧线三角形,标准层建筑面积3000m2,标准层高3806mm,非标准层高3137、3287、3460、4152、4548、5376、5536、5882、5982、7266、7612mm。与墙柱相邻的楼板厚度350mm。 核心筒主体呈梯形,建筑面积415 m2,包括楼梯间等其它墙体在内共546 m2。墙体起始厚度分别为1200、1000、600、300mm,至建筑顶部时1200、1000mm部位的墙体变为400mm, 600、300mm墙体厚度不变。 建筑物3边共有26根矩型柱,随建筑高度变化,有2边的柱距及平面位置内收,柱中心最大偏移8.04m。柱截面起始尺寸分别为4000×2000、3600×1800、至建筑顶部时柱截面尺寸为900×450、1100×550、1200×600。 为了确保合同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经过考察、研讨、评审、创新和试验,本工程决定采用成熟的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二,爬模概况 1,爬模的定义: 爬升模板是依附在建筑结构上,随着结构施工而逐层上升的一种模板,当结构凝土达到拆模强度而脱模后,模板不落地,依靠机械设备和支承体将模板和爬模装置向上爬升一层,定位紧固,反复循环施工。爬模是适用于高层建筑或高耸构造物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先进模板施工工艺。 2爬模与滑模的主要区别: 1) 滑模是在模板与混凝土保持接触互相摩擦的情况下逐步整体上升的。滑模上升时,模板高度范围内上部的混凝土刚浇灌,下部的混凝土接近初凝状态,而刚脱模的混凝土强度仅为0.2~0.4Mpa。爬模上升时,模板已脱开混凝土,此时混凝土强度已大于1.2Mpa,模板不与混凝土磨擦。 2) 滑模的模板高度一般为900~1200mm,两面模板之间形成上口小下口大的锥度。高层建筑爬模的高度一般为标准层层高,墙的两面模板均平行安装,相互之间以穿墙螺栓紧固。3, 本工程爬模的选择 本工程采用的是一种新型液压爬模施工工艺,以100KN液压千斤顶为爬升动力,Φ83X8钢管为工具式支承杆,以达到一定强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支承体,带动模板及爬模装置一

3.大模板施工工艺标准

大模板施工工艺标 第一章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已经组织图纸会审; 2、绘制配板平面布置图; 3、制节点和特殊部位支模图及计划; 4、编制大模板构、配件明细表; 5、编写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 6、对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二、材料准备备齐连接螺栓、方木、钢管、垫片、铁钉。 三、机具设备及工具设备 1、塔吊已投入使用 2、扳手、手锤、钢尺、线坠等 四、作业条件 1、大模板施工前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2、大模板安装前必须先抄平和定位放线,以保证工程结构各部分形状、尺寸和预留、预埋位置正确; 3、在满足工期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建筑物工程量、平面尺寸、

机械设备条件等组织实施有节奏的均衡流水作业; 4、合模前应检查验收施工层的钢筋质量,做好隐检记录; 5、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大模板的安装情况及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并办理检查记录; 6、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对大模板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发生意外情况及时处理。 第二章材料和质量要点 一、材料的关键要求 1、大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大模板所配的对拉螺栓及其配件应能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并控制墙体厚度。 2、全钢大模板的面板宜选用原平板;钢木或钢竹大模板的面板必须选用双面覆膜的防水胶合板,其割口及孔洞必须作密封处理。 3、大模板的钢骨架及面板材质均为Q 235。 4 、吊环材料不得冷弯。 二、技术关键要求 1、大模板制作、安装前必须绘制配板平面图及周转流水调配图。 2、大模板的外型尺寸和孔洞尺寸宜符合建筑模数,做到定型化、通用化。在正常维护、加强管理的情况下,能多次重复使用。

3、大模板的结构应简单、重量轻、坚固耐用,便于加工。大模板之间、大模板与角模、斜撑、挑架及其他配件的连接、拆装方便可靠。 三、质量关键要求 1、严格控制大模板的加工质量,使外型尺寸、平整度、平直度和孔洞尺寸符合允许偏差要求。 2、大模板安装前应做好定位放线工作,安装时对号入座,安装后保证整体的稳定性,确保施工中不变形、不错位、不涨模。 3、大模板就位前应认真清理模板,涂刷隔离剂。 4、大模板脱模时不得撬动或锤砸,以保护成品。 四、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1 、大模板上的吊钩加工时应严格检查,安装使用时也要经常检查。吊运大模板必须采用卡环吊钩。 2 、当风力超过5 级时,应停止大模板吊运作业。 3 、大模板停放时必须满足自稳角的要求,两块大模板板面相向放置。施工临时停放时必须有可靠的防倾倒保安全的措施。 五、环境关键要求 1 、大模板的堆放场地必须坚实平整,不得堆放在松土上、冻

液压爬模施工方案

XX公路大桥主桥基础工程XX 边主墩墩身 施工方案 XX集团XX工程局 年月日

XX 大桥XX 边主墩墩身施工方案 1. 概述 1.1工程概况 XX 大桥XX 边主墩包括远塔辅助墩1#、2#墩、近塔辅助墩3#墩 。各墩墩身外部尺寸均为8.5m ×5.0m 。1#墩墩身高56.778m ,2#墩墩身高58.517m ,3#墩墩身高59.952m ,均系薄壁空心柔性墩结构,混凝土标号为C40。 XX 边主墩墩身施工均采用全自动液压爬模施工。共拟投入两套爬模,即一1091112400 400

1.2气象条件 桥址位于XX下游,临近XX入海口,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主要灾害天气有暴雨、旱涝、连续阴雨、雷暴、台风、龙卷风、飙线、寒潮、霜冻、大雪和雾,因各墩间依次按顺序施工,总体施工时间较长,因此各种自然气象因素均有可能对墩身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其中尤其以风及雾的自然因素影响最大。 桥位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40C,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2.20C,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2.70C,最高月平均气温为30.10C,最低月平均气温为-0.20C. 桥位地区年平均下雨日为120天左右,最多150天;年平均下雾日和雷暴日均为30天左右,最多可达60天。 因受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从5月下旬至11月下旬桥区位置均有可能遭受台风袭击,年均出现台风2.3~2.7次,7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台风多发期,8月份是台风影响最多的月份,约占40%。对1#、2#墩身施工具有一定的影响。受季风气候影响,桥位地区盛行西北风,下半年以东南风为主,全年以偏东风出现频率最高。 桥位处江面不同重现期基本风速见表1.2.1。 桥位处江面不同重现期基本风速(m/s)表1.2.1重现期10年30年50年100年120年150年200年 2.1 总体施工工艺及流程 2.1.1总体施工工艺 主1#、2#、3#墩身施工主要采用液压自爬模,按每4m高分节段进行施工。钢筋主筋采用墩粗直螺纹连接,每次接长为8m。钢筋及其它小型材料、工索具采用一台80t.m塔吊进行垂直方向运输。混凝土搅拌采用水上拌和船,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泵送。施工人员经过在墩身安装附壁电梯上下墩身。 2.1.2总体施工流程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墩身施工按1#→2#→3#墩依次进行施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