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选修1期末试卷[1].doc

化学选修1期末试卷[1].doc

化学选修1期末试卷[1].doc
化学选修1期末试卷[1].doc

高二年级化学选修 1 期末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第 I 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

1.垃圾资源化的方法是()。

A.填埋,B.焚烧, C.堆肥, D.分类回收

2.下列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B.纤维素, C.维生素,D.蛋白质

3.采用中和法处理某电镀厂排放出的酸性废水时,应选用的试剂是

()。

A.食盐,B.硫酸, C.熟石灰,D.二氧化碳

4.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应禁止使用味精

B.苯甲酸钠可用作防腐剂

C.醋可同时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

D.亚硝酸钠可用作防腐剂,但不宜过量

5.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是

()。

A. H, B. O, C. Fe, D. Na

6.将 NaOH溶液和 CuSO4溶液按适当比例加入某人的尿液中,加热后,如果观察到砖红色沉淀出现,则此人尿液中含有()。A.食醋,B.食盐, C.葡萄糖,D.蛋白质

7.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环境问题,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物

。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酸雨,二氧化硫

B,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C,白色污染,二氧化硅

D,光化学烟雾,二氧化氮

8.下列塑料制品中,属于热固性塑料的是()。

A.电木插座, B.聚氯乙烯凉鞋

C.聚丙烯材料,D.聚乙烯塑料膜

9.长期吸食或注射毒品会危及人体健康,下列各组中都属于毒品的是

()。

A.冰毒、黄连素,B.海洛因、碘酒

C.大麻、摇头丸,D.盘尼西林、鸦片

10.下列有关物质与其用途(括号内为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SiO2(制光纤), B. Si 和 Ge(半导体材料)

C.钢化玻璃(汽车窗玻璃), D.氮化硅陶瓷(制导热剂)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字母填于I 卷后答

......

题纸上)

11.水处理中常用一种高分子混凝剂,化学式可表示为[Al (OH) Cl ·y H O] ,式中 m

2 nm 2 x

为()。

A. 3-n

,

B. 3+n C. 6+n D. 6-n

, ,

12.现代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是()。

①合成氨②塑料③医药④合成橡胶⑤合成尿素⑥合成纤维⑦合成洗涤剂

A.②④⑦,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13.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NaHCO3作发泡剂,这是因为NaHCO3 ()。

①热稳定性差②可增加甜味③可产生CO2④能提供钠

离子

A.②③,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4.科学家冶炼出了纯度高达%的铁,请你推测,下列性质中它不可能具有的是

...

()。

A.硬度比生铁低,B.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不易生锈,

C.在冷的浓硫酸中可以钝化,D.与 4 mol/L盐酸反应速率比生铁快

15.可检验淀粉部分发生水解的试剂是()。

A.碘水,B.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C.碘化钾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银氨溶液、碘水

16.现在市场上洗衣粉多为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可

除去衣物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⑤涤纶织品⑥锦纶织品

A.①②③,B.②④, C.③④⑤,D.③⑤⑥

17.食物是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支柱。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

品名 ,蔬菜苏打饼

配料 , 面粉、鲜鸡蛋、精炼食用植物油、白砂糖、奶油、食盐、脱水青菜、橙汁

保质期 , 十二个月

生产日期 ,2008年 11月 6 日

对上表中各种配料成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富含蛋白质的是鲜鸡蛋B.富含维生素的是脱水青菜和橙汁

C.富含淀粉的是面粉和白砂糖

D.富含油脂的是精炼食用植物油和奶油

18.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进入千家万户。为延长食品的

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

A.无水硫酸铜、蔗糖,B.硅胶、硫酸亚铁

C.无水硫酸铜、硫酸亚铁,D.生石灰、食盐

19.水中的某些重金属污染物又可以被微生物转化为新的重金属化合物,使水的污

染程

度加重。例如,水中的氯化汞会发生下列变化:HgCl +CH 微生物

CHHgCl + HCl 。

2 4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HgCl2转化为 CH3HgCl 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在沼气池的水中HgCl2更容易转化为CH3HgCl

C.误服含HgCl2的废水可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D. HgCl2比 CH3HgCl 毒性

20.现代建筑的门窗框架常用电解加工成的古铜色合金制造。取合金样品进行如下

实验(每一步试剂均过量):

由此可以推知该合金的组成可能为

A. Al 、 Mg(OH)2、 S、 Cu,B. Al 、Fe、 Mg、 Cu

C. Al 2O3、 Fe、 C、 Cu ,D. Al 、 C、 CuO、 Cu

第 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34 分)

21. (4 分)在①蛋白质②油脂③葡萄糖④纤维素四种物质中,不能水解的是____ (填序号),在人体中不能直接被消化吸收的是(填序号),蛋白质水解后生成(填名称,下同),油脂水解后生

成。22.( 5 分)有四种常见药物①阿司匹林②青霉素③胃舒平④麻黄碱。请回答:

( 1)某同学胃酸过多,应选用的药物是(填序号),抗酸药的成分 Al(OH) 3中和胃酸过

多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由于具有兴奋作用,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服用的药物是(填序号,下同)。

( 3)从用药安全角度考虑,使用前要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的药物

是。

( 4)滥用药物会导致不良后果,如过量服用会出现水杨酸中毒,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NaHCO3溶液。

23.( 6 分)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 NO等物质)是城市的污染源。治理的

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

它的特点是使CO与 NO反应,生成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请回答:

(1) CO与 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

( 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填字母)。

a.开发新能源,b.使用电动车,c.植树造林,d.戴呼吸面具

24.(6 分)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当人体缺碘或碘含量过多时,都会引起

人体的疾病。因此,我国政府从1994 年起推出全民食用加碘盐工程,目前“加碘盐”

主要是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请回答:

( 1)碘酸钾的化学式为。

(2)已知在酸性条件下,碘化钾与碘酸钾反应可生成单质碘,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若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可观察到

的明显现象是。

25. (13 分)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到自来水厂进行参观,了解到源水中含

2+ 2+

Ca 、Mg 、

-、 Cl -等,其处理成自来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HCO

3

请回答:

( 1)向源水中加入CaO后生成 Ca(OH)2,进而发生若干复分解反应,其中碳酸氢钙

与过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加入混凝剂可以除去其中的悬浮固体颗粒,其过程是(填序号)。

①只有化学过程,无物理过程

②只有物理过程,无化学过程

③既有化学过程,又有物理过程

FeSO4· 7H2O是常用的混凝剂,加入后,最终生成红褐色胶状沉淀,则这种红褐色

胶状沉淀是(写化学式)。

( 3)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

是和

( 4) Cl 2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该反应产物中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物质是(填名称)。

( 5)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Cl 2的替代品的是(填序

号)。

① ClO

2, ②浓氨水

,

③ SO ④浓硫酸

2,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11 分)

26.( 6 分)某课外小组同学对不同条件下铁钉的锈蚀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一周后观察:( 1)铁钉被腐蚀程度最大的是(填实验序号),该实

验中主要发生的是( 填“化学腐蚀”或“电化学腐蚀”) ,铁发生该腐蚀的条件

( 2)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

为。

( 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

是、

( 答两种方法 ) 。

27.( 5 分)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请回答:

( 1)在日常生活中,食物的选择与其酸碱性关系很大,其中蛋白质属

于(填“酸性”或“碱性”)食品,蔬菜、水果属

于(填“酸性”或“碱性”)食品。

( 2)维生素 C 又称为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功能,其结构简式为

则维生素 C 的分子式为,其中不含氧的官能团名称

为。某同学向盛有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

KSCN溶液得红色溶液,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含维生素 C 的溶液,振荡后发现红色消失,

则说明维生素 C 具有性。

五、计算题 ( 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5 分 )

28. ( 5 分)煤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假设煤燃烧时,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 1)试计算燃烧 kg 煤,产生 SO2的体积(标准状况)是L ;若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此SO2,并使其最终氧化为Na2SO4,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

的物质的量是mol 。

( 2)为减少煤燃烧产生的SO2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措施:

( 1)酸性;碱性(2)C6H8O6;碳碳双键(答“双键”不得分);还原性

五、(共 5 分)

(1)(各 2 分); 2

(2)( 1 分)改善燃煤质量(或改善燃煤装置、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改进

排烟设备、发展洁净煤技术、发展新能源等,合理均得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第 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34 分)

21. (4 分)在①蛋白质②油脂③葡萄糖④纤维素四种物质中,不能水解的是____ (填序号),在人体中不能直接被消化吸收的是(填序号),蛋白质水解后生成

(填名称,下同),油脂水解后生

成。

22.( 5 分)有四种常见药物①阿司匹林②青霉素③胃舒平④麻黄碱。请回答:

( 1)某同学胃酸过多,应选用的药物是(填序号),抗酸药的成分 Al(OH) 3中和胃酸过

多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由于具有兴奋作用,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服用的药物是(填序号,下同)。

( 3)从用药安全角度考虑,使用前要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的药物

是。

( 4)滥用药物会导致不良后果,如过量服用会出现水杨酸中毒,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NaHCO3溶液。

23.( 6 分)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 NO等物质)是城市的污染源。治理的

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

它的特点是使CO与 NO反应,生成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请回答:( 1)CO与 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

( 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填字母)。

a.开发新能源,b.使用电动车,c.植树造林,d.戴呼吸面具

24.(6 分)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当人体缺碘或碘含量过多时,都会引起

人体的疾病。因此,我国政府从 1994 年起推出全民食用加碘盐工程,目前“加碘盐”主

要是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请回答:

( 1)碘酸钾的化学式为。

(2)已知在酸性条件下,碘化钾与碘酸钾反应可生成单质碘,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若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可观察到

的明显现象是。

25. (13 分)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到自来水厂进行参观,了解到源水中含

2+ 2+

Ca 、Mg 、-

、 Cl

等,其处理成自来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HCO3

请回答:

(1)向源水中加入 CaO后生成 Ca(OH)2,进而发生若干复分解反应,其中碳酸氢钙

与过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加入混凝剂可以除去其中的悬浮固体颗粒,其过程是(填序号)。①只有化学过程,无物理过程

②只有物理过程,无化学过程③既

有化学过程,又有物理过程

FeSO4· 7H2O是常用的混凝剂,加入后,最终生成红褐色胶状沉淀,则这种红褐色

胶状沉淀是(写化学式)。

( 3)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

是和

( 4) Cl 2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该反应产物中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物质是(填名称)。

( 5)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Cl 2的替代品的是(填序

号)。

① ClO

2, ②浓氨水

,

③ SO ④浓硫酸

2,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11 分)

26.( 6 分)某课外小组同学对不同条件下铁钉的锈蚀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一周后观察:

( 1)铁钉被腐蚀程度最大的是(填实验序号),该实

验中主要发生的是( 填“化学腐蚀”或“电化学腐蚀”) ,铁发生该腐蚀的条件

( 2)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

为。

( 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

是、

( 答两种方法 ) 。

27.( 5 分)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请回答:

( 1)在日常生活中,食物的选择与其酸碱性关系很大,其中蛋白质属

于(填“酸性”或“碱性”)食品,蔬菜、水果属

于(填“酸性”或“碱性”)食品。

( 2)维生素 C 又称为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功能,其结构简式为

则维生素 C 的分子式为,其中不含氧的官能团名称

为。某同学向盛有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

KSCN溶液得红色溶液,

则说明维生素C具有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含维生素

性。

C 的溶液,振荡后发现红色消失,

五、计算题( 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5 分 )

28. ( 5 分)煤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假设煤燃烧时,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 1)试计算燃烧 kg 煤,产生 SO2的体积(标准状况)是L ;若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此SO2,并使其最终氧化为Na2SO4,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

的物质的量是mol。

( 2)为减少煤燃烧产生的SO2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措施:

( 1)酸性;碱性(2)C6H8O6;碳碳双键(答“双键”不得分);还原性

五、(共 5 分)

(1)(各 2 分); 2

(2)( 1 分)改善燃煤质量(或改善燃煤装置、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改进

排烟设备、发展洁净煤技术、发展新能源等,合理均得分)

高中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选修1·化学与生活》

高中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选修1·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也叫碳水化合物(通式为C n(H20)m),但其实此名称并不能真实反应糖类的组成和特征,如鼠李糖C6H12O5是糖却不符合此通式,而符合此通式的,如甲醛HCHO、乙酸CH3COOH却不是糖类。 2、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3、葡萄糖的还原性: 和银氨溶液反应: ; 和新制Cu(OH)2反应: 。 4、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源 ①葡萄糖提供能量的方程式:; ②粮食中的糖类在人体中转化成葡萄糖而被吸收,在体内有三条途径,即:a、直接氧化供能;b、转化成糖元被肝脏和肌肉储存,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的质量分数比正常值低时,糖元就释放出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c、转变为脂肪,储存在脂肪组织里。 5、蔗糖和麦芽糖是二糖,它们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6、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多糖,分子式(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没有甜味,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但在热水中一部分淀粉溶解在水中,一部分悬浮在水里,长时间或高温可产生糊化。它能水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过程可表示 为,也可在酸的 催化下逐步水解,其方程式。淀粉的特性:I2能使淀粉溶液变成蓝色。这是实验室检验淀粉或I2存在的重要原理。 7、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它是白色,无色无味的物质,是一种多糖,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在酶或浓硫酸催化下发生 水解,其化学方程式为。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但在人体内不可或缺,如:能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有助于失误和废物的排泄……。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化学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化学必修一综合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1.(3分)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可行的就是() A. 将水沿着烧杯内壁注入浓硫酸中配制稀硫酸 B. 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碘与四氯化碳 C. 将O2与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以除去其中的O2 D. 将饱与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 “纳米碳”属于“纳米材料”,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静置后会 析出黑色沉淀 B.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就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 C. 表面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至熔化也不滴落就是因为表面生成了熔点很高的氧化铝薄膜包裹在铝的外面 D. 科学家认为硅就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石油”就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大量的硅单质,且可再生 3.(3分)下列离子检验方法合理的就是() A. 向某溶液中滴入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溶液中含有CO32﹣ B. 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 某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iO32﹣ 4.(3分)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就是() A. 稀硫酸 B. C uSO4溶液 C. F e2(SO4)3溶液 D. A gNO3溶液 5.(3分)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就是() A. I﹣NO3﹣SiO32﹣H+ B. K+Fe3+Cl﹣SO42﹣SCN﹣ C. K+AlO2﹣SO42﹣NO3﹣ D. N H4+OH﹣Cl﹣HCO3﹣ 6.(3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就是() A.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O22﹣+2H2O=4OH﹣+O2↑ B.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H2O=AlO2﹣+H2↑ C. 硫酸铝与氨水反应Al3++4NH3?H2O=AlO2﹣+4NH4++2H2O D.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7.(3分)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A. 单质硅常用做半导体材料与光导纤维,SiO2就是人类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 纯碱、烧碱、Al(OH)3等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H2O2、Na2O2、氯水、漂白粉、84消毒液均可作漂白剂与消毒剂,且它们的漂白原理相同 D. 镁铝合金常用于制作窗框就是因为它具有坚硬、密度小、熔点高、耐腐蚀等优良性能 8.(3分)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就是() A. 在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 B. 1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为2N A C. 78g Na2O2固体中含有N A个阴离子 D. 足量的MnO2与500ml浓盐酸充分反应,产生了N A个Cl2分子,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大于8 mol/L 9.(3分)把250ml含有BaCl2与AlCl3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 Na2SO4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AgNO3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铝离子浓度约为() A. (2a﹣b)mol/L B. (b﹣2a)mol/L C. (b﹣2a)mol/L D. 4(b﹣2a)mol/L 10.(3分)某溶液中含有Al3+、Fe2+、Fe3+、Cl﹣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物质内通入足量HCl气体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就是() A. A l3+ B. F e2+ C. F e3+ D. C l﹣ 11.(3分)A、B、C、D 4种化合物,其焰色反应均为浅紫色,A、B、C与盐酸反应都可得到D;B、C 以等物质的量在溶液中反应可得到A;若在B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适量时得A,过量时得C,则A、B、C、D分别就是()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课后习题答案教学内容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化学与生活》课后习题答案 1.1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糖类物质对人类生活有重要意义,可引导学生从人类的衣、食、住、行和人体健康等方面去讨论。 2、可从每天吃的主食(面食、大米、玉米等)和水果中列举。 3、纤维素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废物的排泄,可预防便秘、痔疮和直肠癌;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提示:1、3两题可引导学生结合生物学科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并查阅相关资料,写成小论文或制成图文并茂的展板,放在教室中展示交流。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扩展知识视野,认识化学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意义,化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4、不对。糖尿病人由于体内糖代谢异常,要限制每天糖类物质的摄入量。糕点中的面粉属糖类物质,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过多食用是有害的。 5、A、C 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脂肪进入人体后,主要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脂肪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高级脂肪酸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供机体需要。多余的脂肪成为脂肪组织存在于皮下。

2、脂肪酸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有:供给人体热量;储存于脂肪细胞中相当于储存“能量”;作为人体所需的其他化合物如磷脂、固醇等的原料;必需脂肪酸还有促进发育、维持健康、参与胆固醇代谢的功能。 3、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有重要影响。由饱和的脂肪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在室温下呈固态,如羊油、牛油等动物油脂。由不饱和的脂肪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在室温下呈液态,如花生油、豆油、菜子油、葵花子油、玉米胚芽油等植物油。 4、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5、(1)把油倒入盆中,油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容易氧化变质;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后,成分发生改变,食用后对人体有害。因此,炸完食品的油不要重复使用,尤其不应多次反复加热。(2)把油倒入塑料桶中存放,有些塑料中的有害物质会溶入油中,所以油不宜长时间储存在塑料容器中。(3)保存方法较好,可以减少油与空气的接触,减缓氧化。 1.3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1、蛋白质的组成中主要含有C、H、O、N、S等元素。 2、食物中蛋白质的来源主要分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鸡、鸭、鱼、肉等富含动物蛋白;谷类、豆类、菌类等富含植物蛋白。 3、 A(煮熟或加浓硫酸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是不可逆的。)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1)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 命题人: 考试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23 S:32 :64 N:14 :35.5 :56 :137 第I卷(选择题,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答题卡和第卷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5题,每题2分。16—21题,每题3分,共48分) 1、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水 B、煤油 C、沙子 D、泡沫灭火剂 2、在自然界中,既有以化合态存在,又有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

是() A、碳 B、硅 C、镁 D、铝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N2的质量是14g B、H24的摩尔质量是98 g C、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D、1 的质量是36.5 g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32-、、、3- B.、、-、42- C.、、-、3- D.2+、2+、42-、- 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 232↑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22232-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32—+222↑2+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2()2↓ 6、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 B 熔融状态的、熔融状态的 C.稀H24、溶液、纯3D.液氨、石灰水、水银 7、设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 B.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 C.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D.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复 习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高一化学考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Na:23 O:16 S:32 H:1 N:14 Si:28 Ca:40 C:12 单选题: 1.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A.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 3 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 B.除去混在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加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 C.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D.将O 2和H 2 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 2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光束穿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B.胶体粒子大小在1 nm ~100 nm之间 C.胶体有电泳现象 D.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3.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64g SO 2含有氧原子数为N A B. 物质的量浓度为L MgCl 2 溶液,含有Cl-离子数为N A C. 标准状况下,22.4L CCl 4的分子数为N A D. 常温常压下,14g N 2 含有分子数为 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NH4+、SCN-、Cl- B.Na+、H+、NO3-、SiO32-、C.OH-、Ba2+、Na+、AlO2- D.Fe2+、NH4+、Cl- OH-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2H 20=Na++20H-+H 2 ↑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OH-= AlO 2- + 2H 2 O C、小苏打与盐酸反应: HCO 3- + H+ = CO 2 ↑+ H 2 O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试题(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l —35.5 Mn —55 Fe —5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实验操作:①取液体试剂,②取固体试剂,③溶解,④过滤,⑤蒸发。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磷酸 (H 3P O 4)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 g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 L 4.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H 2 B.O 2 C.Cl 2 D.SO 2 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与FeCl 3溶液反应:Fe +Fe 3+==2 Fe 2+ 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 3-+OH -== CO 2↑+H 2O C. 金属铝加入到NaOH 溶液中:Al+2OH -+H 2O====Al+2H 2↑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KCl 溶液 I 2 加热,升华 B KNO 3 K 2S O 4 BaCl 2溶液,过滤 C Cu CuO 稀硫酸,过滤 D CaCO 3 CaO 盐酸,过滤

【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1期末考试卷 高一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Mn:55 Cu:64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生石灰、氯水、漂白粉B.烧碱、液氯、氨水 C.干冰、钢、空气 D.盐酸、氮气、胆矾 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B.水和四氯化碳 C.碘和四氯化碳 D.汽油和植物油 3.将30mL 1mol/L 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3 mol/L B.0.04 mol/L C.0.05 mol/L D.0.06mol/L 4.下列物质均可作漂白剂,其漂白原理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 A.NaClO B.SO2 C.O3 D. H2O2 5.根据反应: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2FeCl2 + Cl2 = 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Cl2>Fe3+>I2 B.Fe3+>Cl2>I2 C.Fe3+>I2>Cl2 D. Cl2>I2> Fe3+ 6.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Cu2+、NO3-、SO42-- B.K+、Na+、Cl-、SiO32- C.Al3+、NH4+、NO3-、Cl- D.K+、Na+、AlO2-、Cl 7.取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相

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汇总

化学选修一 一、化学与环境 1.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代烷,二氧化碳不算大气污染物, 只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 2.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酸雨指pH小于5.6的降水,主要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煤的 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导致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增多而引发酸雨。 3.汽车尾气的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排放到大气。推 广使用无铅汽油,避免铅对人体许多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造成的危害。 4.臭氧层起到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影响,空洞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氟氯烃或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光化学 烟雾的产生与人为排放氮氧化物有关。 5.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燃料燃烧、烹饪、吸烟产生的CO、CO2、NO、NO2、SO2、尼古丁等,还包括建材装修带来的 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苯、甲苯、放射性元素氡。其中,质量分数35%-40%的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的功能。 6.CO的中毒机理是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载氧的能力,人会因缺氧而中毒。NO的中毒机理 与CO类似,但近期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在心、脑血管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7.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重金属污染。重金属主要来自化工、冶金、电解电镀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如废旧 电池若随意丢弃或不当堆埋,时间过长就会造成有害物质流散,对地下水源和土壤的破坏是巨大的。 8.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而蓄积引起的污染,叫做水体的富营养化。如含N、P等物质分解过程中,大量耗氧、 使水体内的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出现“水华”或“赤潮”现象。 9.改善水质的方法一般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常见的几种化学方法是混凝法(利用明矾净水)、中和法、 沉淀法、氧化还原法。饮用水曾用液氯来进行消毒,但近年来逐步发展用二氧化氯,臭氧等消毒。 10.垃圾处理要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近年来,将垃圾 分类并回收利用,既节约自然资源,又防止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1.废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一般有: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提倡使用布袋;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制品。 12.治理白色污染的3R运动: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 e)。 二、化学与能源 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均为不可再生的资源。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 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发酵,即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从而产生沼气。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燃烧。沼气是可再生资源。

化学选修《化学与生活》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化学与生活》课后习题答案 1.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糖类物质对人类生活有重要意义,可引导学生从人类的衣、食、住、行和人体健康等方面去讨论。 2、可从每天吃的主食(面食、大米、玉米等)和水果中列举。 3、纤维素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废物的排泄,可预防便秘、痔疮和直肠癌;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提示:1、3两题可引导学生结合生物学科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并查阅相关资料,写成小论文或制成图文并茂的展板,放在教室中展示交流。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扩展知识视野,认识化学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意义,化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4、不对。糖尿病人由于体内糖代谢异常,要限制每天糖类物质的摄入量。糕点中的面粉属糖类物质,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过多食用是有害的。 5、A、C 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脂肪进入人体后,主要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脂肪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高级脂肪酸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供机体需要。多余的脂肪成为脂肪组织存在于皮下。

2、脂肪酸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有:供给人体热量;储存于脂肪细胞中相当于储存“能量”;作为人体所需的其他化合物如磷脂、固醇等的原料;必需脂肪酸还有促进发育、维持健康、参与胆固醇代谢的功能。 3、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有重要影响。由饱和的脂肪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在室温下呈固态,如羊油、牛油等动物油脂。由不饱和的脂肪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在室温下呈液态,如花生油、豆油、菜子油、葵花子油、玉米胚芽油等植物油。 4、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5、(1)把油倒入盆中,油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容易氧化变质;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后,成分发生改变,食用后对人体有害。因此,炸完食品的油不要重复使用,尤其不应多次反复加热。(2)把油倒入塑料桶中存放,有些塑料中的有害物质会溶入油中,所以油不宜长时间储存在塑料容器中。(3)保存方法较好,可以减少油与空气的接触,减缓氧化。 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1、蛋白质的组成中主要含有C、H、O、N、S等元素。 2、食物中蛋白质的来源主要分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鸡、鸭、鱼、肉等富含动物蛋白;谷类、豆类、菌类等富含植物蛋白。 3、A(煮熟或加浓硫酸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是不可逆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 知识点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归纳与整理 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1—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人体必须的六大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 1 单 糖 C6H12O6 葡萄糖多羟基醛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红色Cu2O 果糖多羟基酮有多元醇和酮的性质 2 双 糖 C12H22O11 麦芽糖有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葡萄糖 蔗糖无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果糖 3 多 糖( C6H10O5)n 淀粉无醛基,属 高分子化合 物 遇碘变蓝(C6H10O5)n + n H2O→nC6H12O6纤维素(C6H10O5)n + n H2O→nC6H12O6 4 葡萄糖 光合作用6CO2(g)+6H2O(l)→C6H12O6(s)+6O2(g)呼 吸 作 用 有氧呼吸C6H12O6(s)+6O2(g)→6CO2(g)+6H2O(l) 无氧呼吸C6H12O6→2C3H6O3(乳酸)→2CO2+2C2H5OH 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 油 脂 植物油液态含不饱和烃基多—C17H33 含双 键 能加成、水解动物脂肪固态含饱和烃基多—C17H35、—C15H31水解 水 解 油脂+ 3H2O→高级脂肪酸+丙三醇(甘油) 皂 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 3NaOH→高级脂肪酸钠(肥皂)+丙三醇(甘油)在人体内功能供热储存能量合成人体所需的化合物脂肪酸有生理功能 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选修1化学与生活

选修1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单元检测题 班别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把答案填入本大题后表格,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现象不属于蛋白质变性的是() A、打针时用酒精消毒 B、用稀的福尔马林浸泡种子 C、蛋白溶液中加入食盐变浑浊 D、用波尔多液防止作物虫害 2、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主要的反应是() A、氧化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聚合反应 3. 当我们吃馒头时常常感觉到越嚼越甜。在这种变化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 舌的搅拌 B. 牙齿的粉碎 C. 唾液中淀粉酶的催化 D. 水的润湿 4.. 关于蛋白质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生吃鸡蛋比熟吃好 B、一束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产生丁达尔效应 C、鸡蛋清加入食盐,会使蛋白质变性 D、天然蛋白质中仅含C、H、O、N四种元素 5. 误食重金属盐而引起的中毒,急救方法是 A、服用大量生理盐水 B、服用大量冷开水 C、服用大量的豆浆或牛奶 D、服用大量小苏打溶液 6.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真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选用的方法是 A、滴加浓硝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灼烧 7. 人体内所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 A、K B、Ca C、Na D、Fe 8、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导致贫血:() A、铁 B、钾 C、钙 D、钠 9. 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成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 2 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10.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水解产物 D、纤维素水解产物11.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吃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较丰富的 A、铁元素 B、钾元素 C、锌元素 D、碘元素 12、将某病人的尿液加入新制的Cu(OH)2浊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A、醋酸 B、酒精 C、食盐 D、葡萄糖 13、下列物质中,水解的最终产物中不含有葡萄糖的是() A、蔗糖 B、淀粉 C、纤维素 D、油脂 14、下列物质中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糖类的是() A、棉花 B、木材 C、豆油 D、小麦 15. 下列有机物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1)酒精(2)葡萄糖(3)淀粉(4)蛋白质 A. (1)(2) B. (3)(4) C. (1)(3) D. (2)(4) 16、下列过程不可逆的是() A、蛋白质中加Na2SO4后析出蛋白质 B、蛋白质中加CuSO4后析出白色固体 C、蛋白质中加(NH4)2SO4后析出蛋白质固体 D、蛋白质中加NaCl后析出白色固体 17、蛋白质遇重金属盐发生的变化是() A、盐析 B、水解 C、变性 D、颜色反应 18.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易溶于水,有甜味,属于碳水化合物 B、能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 C、能发生水解反应 D、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之一是果糖 19、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互为同分异构体 B、化学性质相同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相同 D、属于同系物 20、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的汗 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晴纶织品④蚕丝织品⑤涤纶织品⑥锦纶织品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⑤ D.③⑤⑥ 1、葡萄糖分子中含有和官能团,由于具有官能团, 能发生银镜反应。 2、蛋白质分子中含有、、___、四种元素,常含有元素;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其通式为。 3、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或叙述中正确的是(填写代号)。 A.用银氨溶液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B.、.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硝酸,微热会产生黄色物质 c.在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会褪色 1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1编号小卷子一中高二(下)化学临开高一必修一练习 赵云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u 64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入太空。此次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和四氧化二氮,在火箭发射时,两者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 + 2NO=3N + 224 4HO + 2C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22A.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火箭飞行 C.在反应中NO做还原剂42D.R的分子式为CHN282 2、银耳本身为淡黄色,某地生产的一种“雪耳”,颜色洁白如雪。制作如下:将 银耳堆放在密闭状态良好的塑料棚内,棚的一端支口小锅,锅内放有硫磺,加热使硫磺熔化并. 燃烧,两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雪耳”炖而不烂,对人体有害,制作“雪耳”利用的是() A.硫的还原性B.硫的漂白性C.二氧化硫的还原性D.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3、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A.NaOH B.NaCO?10HO C.NaCO3

2 2 3 2 D.NaHCO34.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钠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点燃的镁条不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燃烧 D、含0.2molHSO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L426、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分离碘和酒精B.除去Cl中的HCl C.实验室制氨气D.排水法收集NO27、某无色酸性溶液中,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2+2+--++2--Cl、NHSO、、Cl B.Na A.Fe、Ba、、NO434+2++-+---、、MnO.DNaBr、K C.Na、K、SO 、NO 433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3+2+2+Cu++Cu=Fe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A.用FeClFe3+-+ Cl =H+ HClO +

人教版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知识点

选修1 《化学与生活》 一: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由_C 、_H_、__O__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也叫碳水化合物(通式为_C n (H 2O)m _),但糖类不等于碳水化合物,如鼠李糖(C 6H 12O 5)不_甲醛(CH 2O )、乙酸(C 2H 4O 2)却不是糖类。 2、葡萄糖分子式(C 6H 12O 6)是一种_白____甜___能__溶于水。结构简式: CH 2OH(CHOH)4CHO ,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 羟基、—OH 、 醛基—CHO (填官能1mol 葡萄糖能与 5mol 乙酸完全反应生成酯。 3、葡萄糖的还原性 和银氨溶液反应 CH 2OH(CHOH)4CHO +2Ag(NH 3)2 OH H 2O+2Ag ↓+3NH 3+ CH 2 OH(CHOH)4COO NH 4; ①葡萄糖提供能量的方程式: C 6H 12O 6+6O 2 → 6CO 2+6H 2O _葡萄糖__ a 、直接氧化供能; b 、转化成__糖元_被肝脏和肌肉储存,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的质量分数低于正常值_0.1% 时,糖元就释放出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c 、转变为__脂肪__,储存在___脂肪组织中____。 5、蔗糖和麦芽糖是二糖,它们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C 12H 22O 11+H 2O C 6H 12O 6+C 6H 12O 6 C 12H 22O 11+H 2O 2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麦芽糖 葡萄糖 。 6、淀粉是一种重要的_多_糖,分子式(C 6H 10O 5)n 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天然高分子 化合物,没有甜味,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但在热水中一部分溶解,一部分糊化。淀粉的特性:单质碘能使淀粉溶液变成蓝色。这是实验室检验_单质碘__存在的重要原理。 可在酸的催化作用下水解(在横线上填上试剂的名称)(C 6H 10O 5)n +nH 2O nC 6H 12O 6 纤维素 葡萄糖 淀粉液 水解液 7、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是构成_植物细胞_的基础物质,它是_白__色,_没有__气味,__没有__味道的物质,是一种__多_糖,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但在人体内不可或缺,如:书P9最后三行 二: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油脂是由_高级脂肪酸和_甘油_生成的__酯 ,结构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R 1、R 2、R 3 相同叫单甘油酯,R 1、R 2、R 3不同叫混甘油酯。天然油脂为混甘油酯___。 2、油脂的成分:常温下呈液态的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称为__油 ,呈固态的称为_脂肪_,它们统称为油脂。。油脂的密度比水 小__,__ 不__溶于水。 溶液是否变蓝 溶液呈碱性是否有银镜 △ 水浴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稀H 2SO 4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一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梳理

化学选修1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课时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糖类在以前叫做碳水化合物,曾经用一个通式来表示:C n(H2O)m;因为在最初发现的糖类都是有C、H、O三种元素组成。 注意:1)通式并不反映结构:H和O 并不是以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的。 2)并不是所有糖都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 。 3)符合此通式的化合物并不都是糖,如:甲醛(HCHO)、乙酸(CH3COOH)、乳酸等。 一、糖的分类 分类标准:据糖类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 单糖:不能被水解的糖类。如:葡萄糖、果糖。 二糖:能水解生成两个单糖分子的糖类。如:蔗糖、麦芽糖。 多糖:水解为多个单糖分子的糖类。如:淀粉、纤维素。 葡萄糖、果糖的化学式都是C6H12O6、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蔗糖、麦芽糖的化学式都是C12H22O11,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C6H10O5)n,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二糖、多糖的水解 【问题】马、牛、羊等是草食动物,人是杂食动物,那么人能否像牛、羊一样以食草为生呢?【答案】不能。人体内无纤维素酶,不能将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供人体吸收利用。但纤维素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废物的排泄,可预防便秘、痔疮和直肠癌;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 三、淀粉的水解 【归纳】淀粉稀硫酸淀粉水解液新制Cu(OH) 悬浊液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2

淀粉稀硫酸淀粉水解液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检验葡萄糖的方法:1.加氢氧化钠溶液,在溶液呈碱性情况下,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有银镜现象。 2 .加氢氧化钠溶液,在溶液呈碱性情况下,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 水浴加热有红色沉淀出现。 淀粉的检验方法:加碘水变蓝,即有淀粉。 第二课时§2.2.2 油脂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1、定义: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 2、分类:分为单甘油酯和混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多数为混甘油酯。 3.油脂是混合物 【训练】——判断正误: 1、单甘油酯是纯净物,混甘油酯是混合物。() 2、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3、油脂都不能使溴水退色() 4、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 5、精制的牛油是纯净物() 【问题】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油脂属于酯类,酯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小结】在人体内油脂主要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消化过程实质上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高级脂肪酸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 二、油脂的水解: 【问题】水解后产生的高级脂肪酸在人体内有哪些功能? 【小结】三、油脂在人体内的功能: 1、供给人体热量:1g油脂在体内氧化释放的热能约为39KJ,远远高于等质量的糖类和蛋白质。

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1.1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糖类在以前叫做碳水化合物,曾经用一个通式来表示:C n(H2O)m;因为在最初发现的糖类都是有C、H、O三种元素组成,并且分子中的H原子和O原子的个数比恰好是2:1,当时就误认为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现在还一直在沿用这种叫法。 注意:1)通式并不反映结构:H和O 并不是以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的。 2)并不是所有糖都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 。 3)符合此通式的化合物并不都是糖,如:甲醛(HCHO)、乙酸(CH3COOH)、乳酸等。 糖类物质:是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aldehyde)或酮类(Ketone)化合物,在水解后能变成以上两者之一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上,由于其由碳、氢、氧元素构成,在化学式的表现上类似于“碳”与“水”聚合,故又称之为碳水化合物。 一、糖的分类 糖类物质是多羟基醛或酮,据此可分为醛糖(aldose)和酮糖(ketose)。 糖还可根据碳原子数分为丙糖(triose),丁糖(terose),戊糖(pentose)、己糖(hexose)。最简单的糖类就是丙糖(甘油醛和二羟丙酮) 糖还可根据结构单元数目多少分为 ●单糖(monosaccharide):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如:葡萄糖、果糖 ●寡糖(disaccharide):2-6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以双糖(即二糖)最为普遍,意义也较大。 ◆二糖:能水解生成两个单糖分子的糖类。如:蔗糖、麦芽糖。 ●多糖(polysaccharide):水解为多个单糖分子的糖类。 ◆均一性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素、几丁质(壳多糖) ◆不均一性多糖:糖胺多糖类(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 ●结合糖(复合糖,糖缀合物,glycoconjugate):糖脂、糖蛋白(蛋白聚糖)、糖-核苷酸等。 ●糖的衍生物:糖醇、糖酸、糖胺、糖苷eshiwei其化学式为C6H12O6。 ★分类标准:据糖类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 ★葡萄糖、果糖的化学式都是C6H12O6、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蔗糖、麦芽糖的化学式都是C12H22O11,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C6H10O5)n,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糖的物理性质 1C6H12O6,葡萄糖为己醛糖,果糖为己酮糖 (1)葡萄糖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是最重要、最简单的单糖。 ●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用途:生物培养基。金属还原剂。滴定硼酸的络合物形成剂。微量分析。测定全血葡萄糖。可直接被人体 吸收。 (2)果糖:一种最为常见的己酮糖。纯净的果糖为无色晶体,熔点为103~105℃,它不易结晶,通常为黏稠性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果糖是最甜的单糖。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蜂蜜、水果的浆汁中。 ●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果糖CH2OH(CHOH)3(C=O)CH2OH ●果糖和葡萄糖结合构成日常食用的蔗糖。 2、蔗糖和麦芽糖:C12H22O11, 蔗糖是无色晶体,溶于水,是重要的甜味食物。是一种二糖。日常生活中的白糖、红糖、冰糖等都是蔗糖。甘蔗、甜菜中含量最高。由葡萄糖和果糖通过异头体羟基缩合而形成的非还原性二糖。 麦芽糖是两个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连接构成的二糖。为淀粉经β淀粉酶作用下得到的产物。白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与蔗糖同分异构) 3、淀粉和纤维素:(C6H10O5)n 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多糖,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没有甜味,是一种白色粉末,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4.3垃圾资源化PPT课件2.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4.3垃圾资源化PPT课件 1.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4.2爱护水资源PPT课件 3.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4.2爱护水资源PPT课件 2.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4.2爱护水资源PPT课件 1.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4.1改善大气质量PPT课 件3.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4.1改善大气质量PPT课 件2.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4.1改善大气质量PPT课 件1.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3.4塑料、纤维和橡胶 PPT课件4.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3.4塑料、纤维和橡胶 PPT课件3.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3.4塑料、纤维和橡胶 PPT课件2.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3.4塑料、纤维和橡胶 PPT课件1.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3.3玻璃、陶瓷和水泥 PPT课件4.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3.3玻璃、陶瓷和水泥 PPT课件3.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3.3玻璃、陶瓷和水泥 PPT课件2.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3.3玻璃、陶瓷和水泥 PPT课件1.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3.2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PPT课件2.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3.2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PPT课件1.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3.1合金PPT课件 2.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3.1合金PPT课件 1.ra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2.2正确使用药物PPT课 件3.rar

高中化学选修1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1—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人体必须的六大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1 单 糖 C6H12O6 葡萄糖多羟基醛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红色Cu2O 果糖多羟基酮有多元醇和酮的性质 2 双 糖 C12H22O11 麦芽糖有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葡萄糖 蔗糖无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果糖 3 多 糖( C6H10O5)n 淀粉无醛基,属 高分子化合 物 遇碘变蓝(C6H10O5)n + n H2O→nC6H12O6 纤维素(C6H10O5)n + n H2O→nC6H12O6 4 葡萄糖 光合作用6CO2(g)+6H2O(l)→C6H12O6(s)+6O2(g) 呼 吸 作 用 有氧呼吸C6H12O6(s)+6O2(g)→6CO2(g)+6H2O(l) 无氧呼吸C6H12O6→2C3H6O3(乳酸)→2CO2+2C2H5OH 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 油 脂 植物油液态含不饱和烃基多—C17H33 含双 键 能加成、水解动物脂肪固态含饱和烃基多—C17H35、—C15H31水解水 解 油脂+ 3H2O→高级脂肪酸+丙三醇(甘油) 皂 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 3NaOH→高级脂肪酸钠(肥皂)+丙三醇(甘油)在人体内功能供热储存能量合成人体所需的化合物脂肪酸有生理功能 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组成元素一定有C、H、O、N、S可能有P、Fe、Zn、Mo 性 质 盐析(可逆)变性(凝结不可逆)遇浓硝酸显黄色灼烧有焦羽毛味变性条件加热、加酸、碱、重金属盐、部分有机物、紫外线等等 误服重金属盐后要服大量的新鲜的牛奶或豆浆等,加解毒剂、洗胃水解蛋白质多肽二肽氨基酸 氨基酸官能团羧基(-COOH)有酸性、氨基(-NH2)有碱性 人体必 需 赖氨酸蛋氨酸 亮 氨 酸 异亮氨酸 缬氨 酸 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条件温和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