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即将发布的CMMI V2.0相关说明

即将发布的CMMI V2.0相关说明

即将发布的CMMI V2.0相关说明
即将发布的CMMI V2.0相关说明

What is CMMI V2.0?

什么是CMMI V2.0?

CMMI V2.0 delivers the best solution to benchmark and elevat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with demonstrated results. It helps organizations to quickly identify the key capabilities that directly impact business results, return on investment (ROI),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while reducing cost and time to market.

CMMI V2.0通过给出演示结果,提供了基准和提升组织绩效的最佳解决方案。它帮助组织快速识别直接影响业务成果、投资回报率(ROI)、质量和绩效的关键能力,同时降低成本并加快上市时间。

The CMMI V2.0 product suite includes:

CMMI V2.0产品套件包括:

?The CMMI V2.0 model inclusive of all CMMI practice areas

?包含所有CMMI实践域的CMMI V2.0模型

?The CMMI V2.0 appraisal method definition document (MDD)

?CMMI V2.0评估方法定义文档(MDD)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to support CMMI V2.0

?支持CMMI V2.0的培训和认证

?Step-by-step guidance for the successful adoption of or transition to CMMI V2.0

?成功采用或过渡到CMMI V2.0的循序渐进的指导

?New CMMI V2.0 systems and tools

?新的CMMI V2.0系统和工具

What Business Value Will CMMI V2.0 Provide?

CMMI V2.0将提供怎样的商业价值?

CMMI V2.0:

?Delivers the best solutions to elevate and benchmark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with demonstrated results.

?通过给出演示结果,提供了基准和提升组织绩效的最佳解决方案。

?Helps organizations quickly and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key capabilities that directly impact business results, return on investment (ROI),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while reducing costs and time to market.

?帮助组织快速识别直接影响业务成果、投资回报率(ROI)、质量和绩效的关键能力,同时降低成本并加快上市时间。

?Efficiently builds a culture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using best-in-class practices with a focus on optimizing performance to the level needed for the organization.

?专注于将绩效优化到组织所需的等级,利用最佳实践有效建立持续改进的文化氛围。

?Enables, at high maturity, a 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isk and the ability to predict achievement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goals.

?在成熟度高的情况下,对风险和预测业务绩效目标成就的能力进行量化理解。

CMMI V2.0 helps organizations raise performance by focusing on improving key capabilities that are critical to their business. These high-performing organizations know that they must invest in a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o achieve their business goals. Leveraging these capabilities enables organizational agility which in turns drives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CMMI V2.0通过专注于改进对业务至关重要的关键能力,帮助组织提高绩效。这些高绩效组织知道,他们必须投资于持续改进的组织文化以实现其业务目标。利用这些能力使组织实现敏捷性,从而驱动创新和竞争优势。

CMMI V2.0 will help you deliver more value faster and at less cost with greater quality and impact through these new enhancements:

通过这些新的增强功能,CMMI V2.0将帮助您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和更长远的影响,更快速地提供更多的价值:

Built-in Performance Capabilities– Performance drives business, and CMMI V2.0 ensures organizations understand performance needs, establish performance goals, and track, measure, and achieve those goals. All organizations—even those just beginning their process improvement journey—can benefit by embedding performance into their processes.

内置绩效能力——绩效驱动业务发展,CMMI V2.0使组织理解绩效需求、建立绩效目标,并跟踪、测量和实现这些目标。所有的组织——即便是刚刚开始其过程改进之旅的组织——都可以通过将绩效嵌入其过程中来获益。

?Benchmark project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improve business impacts and rewards.

?基准项目和组织绩效,以更好地理解和改进业务影响和回报。

?Track progress from one CMMI Maturity or Capability Level to the next by model view, capability area, or practice area.

?通过模型视图、能力区域或实践域,跟踪从一个CMMI成熟度或能力级别到下一个CMMI 成熟度或能力级别的进展。

?Showcase performance results and improvements more visibly with a performance report tied to each benchmark appraisal.

?通过与每个基准评估相挂钩的绩效报告,更明显地展示绩效结果和改进。

Improved Reliability and Value– CMMI Institute understands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the confidence and reliability of appraisal results while also lowering the total life cycle costs. CMMI V2.0 appraisals fit the business needs of any organization, regardless of industry or size.

改进可靠性和价值——CMMI研究院了解改进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并同时降低总生存周期成本的重要性。CMMI V2.0评估符合任何组织的业务需求,无论其行业或规模如何。

?Statistically-validated random sampling approach reduces the likelihood of ‘false positives’,‘false negatives’, and biases in data analysis across all appraisals.

?统计验证的随机抽样方法减少了所有评估中“误肯定”,“误否认”和数据分析偏差的可能性。

?Focus on routine process performance vs. compliance-based evidence preparation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and overhead from the organizational preparation time involved.

?相比基于合规性的证据准备而言,关注日常过程绩效会使得组织所涉及的准备时间显著减少。

?Simplification and reduction in scope and volume of the CMMI model practices while still demonstrating reliability, persistence, and habit in process performance

?简化和减少CMMI模型实践的范围和数量,同时仍然展示过程绩效的可靠性、持久性和习惯。

?Scalable processes simplify first time appraisals and reappraisals.

?可扩展的过程简化了首次评估和重新评估。

Expanded Impact– CMMI V2.0 provides the 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that organizations need to stay relevant in an ever-changing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landscape. CMMI V2.0 integrates with the latest innovations and methods used in the market and improves their implem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扩大的影响——CMMI V2.0提供了组织在不断变化的绩效改进环境中站稳脚跟所需的稳定性和灵活性。CMMI V2.0集成了市场上使用的最新创新和方法,并改进了它们的实施和绩效。

?Adds new capability areas, such as Safety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that address business critical needs.

?增加新的能力域,如Safety管理和Security管理,以解决关键业务需求。

?Built in agile with Scrum guidance highlights the synergy between CMMI and agile development, eases the learning curve for agile organizations adopting CMMI V2.0, and guides scaling agile performance across the enterprise.

?内置敏捷Scrum指南,强调CMMI和敏捷开发之间的协同作用,为采用CMMI V2.0的敏捷组织简化了学习曲线,并指导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扩展敏捷绩效。

?Introduces a scalable architecture platform that simplifies the ability to evolve and add new content and context information over time as new approaches or methods arise.

?引入可扩展的架构平台,当出现新方法或手段时,可以使得演变和增加新内容及上下文信息的能力更加简化。

Easier Usability– CMMI V2.0 is easier for users to read, understand, and tailor to fit specific organizational needs. Provided guidance makes it easier for users to adopt CMMI V2.0.

易用性——CMMI V2.0更易于用户阅读、理解和剪裁,以适应特定的组织需求。提供的指南使用户更易于采用CMMI V2.0。

?Online platform provides the flexibility for users to view and reference CMMI V2.0 content from anywhere.

?在线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在任何地方都可查看和引用CMMI V2.0内容的灵活性。

?Adoption tools provide guidance to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new to CMMI V2.0 as well as experienced users transitioning from CMMI V1.3.

?采用的工具可为新的CMMI V2.0人员和组织以及从CMMI V1.3过渡来的有经验的用户提供指导。

?Non-technical language makes CMMI V2.0 easier to read, understand, and adopt.

?非技术性语言使CMMI V2.0更易于被阅读、理解和采用。

Why Are You Changing The Model?

你为什么要变更模型?

The CMMI model needed to evolve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oday’s market landscape. CMMI V2.0 has been designed with the current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mind, where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stability and efficiently pivot in anticipation of changing needs and opportunities. CMMI V2.0 will support organizations that want a solution that is easier to adopt and improves performance at a lower cost of ownership. Our goal is to ensure that the additions and updates in CMMI V2.0 have a validated, positive, material impact for every organization.

CMMI模型需要演变以更好地满足当今市场环境的需求。CMMI V2.0的设计考虑了当前的商业环境,开发稳定性和高效地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机遇是非常重要的。CMMI V2.0将

支持希望采用易于采用的解决方案,

并以较低的经营成本提高绩效的组织。我们的目标是确保CMMI V2.0中的添加和更新的内容对每个组织都有确凿的、积极的和实质性的影响。

CMMI 2.0的关键改进

How Will You Ensure CMMI Implementations Will Result In Increased

Performance? How Will We Know And What Will We Need To Do?

你将如何确保CMMI实施能够提高绩效?我们将如何知道,我们需要做什么?

One of CMMI V2.0’s primary goals is to truly demonstrate the capability of any organization and ensure a focus 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is will be accomplished by:

CMMI V2.0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真正展示任一组织的能力,并确保专注于持续改进。这将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Providing more timely appraisals: The option to conduct more frequent appraisals will give stakeholders more insight and confidence in their o rganization’s current state and Maturity Level status.

?提供更及时的评估:进行更频繁评估的选项将使利益相关方们对其组织的当前状态和成熟度状态有更多的了解和信心。

?Adding performance practices at all levels: CMMI V2.0 stresses that performance is important for organizations at any level and provides a straightforward path to high maturity. ?在所有等级中增加绩效实践:CMMI V2.0强调,绩效对于任何级别的组织都很重要,并且提供了一个通向高成熟度的直接途径。

?Including a performance report that is provided to the appraisal sponsor to enable more effective awareness of and ability to address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results.

?包含了一份提供给评估发起人的绩效报告,以确保对组织绩效结果的更有效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Transforming Generic Practices to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Practice Areas: This enables your organization to make your process persistent and habitual.

?将“共用实践”转变为“Building and Sustaining”实践域:这可以使您所在组织将过程变得更加持久,更能成为习惯。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bove will ensure that you understand and are managing not just your capability and maturity on an ongoing basis, but also the performance of your organization.

上述组合将确保您不仅能够理解并持续管理您的能力和成熟度,还能够管理组织的绩效。

When Will CMMI V2.0 Be Released?

何时发布CMMI V2.0

CMMI V2.0 is scheduled to be released in phases, with Phase 1 launching in March 2018.

CMMI V2.0计划分阶段发布,第一阶段于2018年3月启动。

What specifically will be released in March 2018?

2018年3月将具体发布哪些内容?

In Phase 1, CMMI for Development V2.0 will be released (including Supplier Agreement Management (SAM) and context specific content for development and agile with Scrum) along with the introductory level training for CMMI for Development V2.0, the CMMI V2.0 Appraisal Method Definition Document, and adoption guidance for transitioning to and getting started with CMMI V2.0. The CMMI for Development V2.0 model will be offered through an online model viewer tool and as a downloadable PDF.

在第一阶段将发布CMMI for Development V2.0(包括供方协议管理(SAM)和用于开发和敏捷Scrum的特定上下文内容)、CMMI for Development V2.0的入门级培训、CMMI V2.0评估方法定义文档,以及向CMMI V2.0过渡和CMMI V2.0入门的采用指南。CMMI for Development V2.0模型将以在线模型浏览工具和可下载的PDF方式提供。

What Is The Process And Timeline For Organizations To Transition To

CMMI V2.0?

向CMMI V2.0过渡的组织,其过渡过程和时间表是怎样的?

The CMMI Institute will provide guidance to help organizations easily transition from CMMI

V1.3 to CMMI V2.0. The CMMI Institute will continue to accept CMMI V1.3 appraisals for 2 years following the official release of CMMI V2.0.

CMMI研究院将提供指导,帮助企业轻松地从CMMI V1.3过渡到CMMI V2.0。在CMMI V2.0正式发布后的两年内,CMMI研究院将继续接受CMMI V1.3评估。

In April 2018 we will have a V2.0 Upgrade Training elearning course available that will upgrade anyone’s introductory CMMI training from V1.3 to the new version, V2.0.

在2018年4月,我们将推出V2.0升级培训学习课程,将任何人的CMMI入门培训从V1.3升级到新版本V2.0。

How Is CMMI V2.0 Different From CMMI V1.3?

CMMI V2.0与CMMI V1.3有何不同?

CMMI V2.0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hanges from V1.3:

与V1.3相比,CMMI V2.0有如下变化:

?Terminology Changes:

?术语的变化:

o Process Areas vs. Practice Areas –―Process Areas‖ (PAs) are now ―Practice Areas‖(PAs) to emphasize that CMMI V2.0 is a collection of best practices, not a set of

processes to be implemented.

o过程域与实践域——“过程域”(PA)现在变为“实践域”(PA),强调CMMI 是最佳实践的集合,而不是一套要执行的流程。

o Core and Context Specific – Each Practice Area is broken up into a general descriptive section, ―Core Information‖, and a contextually-applicable section, ―Context Specific‖.

o核心和特定语境——每一个PA被分解成总则部分(核心信息)和所适用的上下文部分(特定语境)。

o Required and Explanatory vs. Required/Expected/Informative – Required content is necessary for achieving an appraisal rating. Explanatory information is included to aide

in accurat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quired information.

o必需的/解释的与必需的/期望的/资料性的——为达到某个评估等级,必需的内容是必要的。包含了解释性信息以帮助对必需的信息做出准确的解释。

o Generic Practices and Generic Goals –―Generic Practices‖ (GPs) and ―Generic Goals‖have been replaced by two institutionalization practice areas, Governance and

Implementation Infrastructure, to avoid duplication and improve the intent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Without ―Generic Practices‖, the ―Specific Practices‖ (SP)

designation is no longer needed. he term ―process institutionalization‖ has been

replaced by ―process persistence and habitual‖ to emphasize the focus on a project’s or

organizati on’s processes vs. practices of the model.

o共用实践和共用目标——“共用目标”和“共用实践”被两个制度化实践域“Governance”和“Implementation Infrastructure”所替代,以避免重复及以改进

制度化这一目的。没有了“共用”实践,也没必要指定“专用”实践了。术语“process

institutionalization”被“process persistence and habitual”所替代,旨在强调将重点

放在项目或组织的过程上,而不是模型的实践上。

o―Acquisition‖ is now ―Supplier Management‖.

o“采购”现在变为“供方管理”。

?Improved Usability:The updated model will include shared core content as well as context specific content:

?改进可用性:更新的模型将包含共享的核心内容以及特定的上下文内容:o Inclusion of Level 1 practices to enable new organizations to take incremental steps to improve and gain early success

o纳入1级实践,使新组织能够采取渐进措施改进并取得早期成功

o Optional online format available to make content easily selectable and accessible

o提供可选的网上格式,使得易于选择和访问相关内容

o Multiple model appraisals will be easier to manage, with only additional model- or domain-specific content to be added once core CMMI practic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o将更容易管理多模型评估,一旦实施了核心CMMI实践,只需添加额外的模型或域特定的内容。

?Easy-to-Understand Model:

?易于理解的模型:

o CMMI V2.0 has been written in non- technical business language; this will make CMMI V2.0 more accessible for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 and easier to translate

into different languages

o采用非技术性的商业语言编写CMMI V2.0;这将使CMMI V2.0更易于被非英语母语人士所使用,并且更易于翻译成不同的语言

o Each Practice Area has an evolutionary improvement path where practices at one level build on the practices at the previous levels.

o每个实践域都有一个渐进的改进路线,一个级别的实践建立在上一级别的实践之上。

o Generic Goals and Generic Practices have been replaced by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practices.

o共用目标和共用实践已被“building and sustaining”实践所替代。

o An optional online format will make the model more accessible, more adaptable and more flexible to your needs. Rather than scrolling through a PDF or flipping through a

book, you can click and search to quickly find the content you need.

o可选的网上格式将使模型更容易被访问、适应性更强,并且可以更加灵活地满足您的需求。您可以点击并搜索来快速找到您需要的内容,而不是滚动浏览PDF或

翻阅书籍。

?Maturity Levels: Maturity Levels are very similar to Maturity Levels in CMMI V1.3: ?成熟度级别:成熟度级别与CMMI V1.3中的成熟度级别非常相似。

?Performance Practices:New performance practices have been built into the model at all Maturity levels to emphasize and focus on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to recognize

a more visible ROI.

?绩效实践:所有成熟度等级都将新的绩效实践内置到模型中,强调并关注改进组织绩效,以识别更显著的投资回报率。

o This reflects the modern business climate where performance is key to the success of every organization—no matter their maturity level. With performance now built in at

every level, organizations can plan a more methodical and step-by-step path to achieve

better performance and high maturity.

o这反映了现代商业氛围,即绩效是每个组织成功的关键——无论其成熟度如何。

由于绩效现在内置于每一等级之中,因此组织可以规划更加有条理且循序渐进的

路线,以实现更好的绩效和更高的成熟度。

o Level 1 starts by addressing basic performance. This performance is built on as the practices go up in levels, with Level 2 practices including/subsuming Level 1, and

practices from levels 3 to 5 building on lower levels to further evolve.

o1级从解决基本绩效开始。这种绩效是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而逐级建立起来的,2级实践包含1级的实践,而3至5级的实践建立在低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

o The performance report tied to each benchmark appraisal enables more effective awareness of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o与每个基准评估相挂钩的绩效报告能够更有效地展示组织的绩效改进。

?Adoption Guidance: Specific guidance will lead organizations step-by-step through getting started with CMMI or transitioning from CMMI V1.3.

?采用指南:特定的指南将引导组织循序渐进地开始使用CMMI或从CMMI V1.3进行过渡。

o A clear set of proven and simple steps to get started on (or transitioning) your CMMI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journey

o一套清晰的经过验证的简单步骤即可开始(或转换)您的CMMI绩效改进之旅

o List of commonly needed available resources to ensure a successful improvement effort

o通常需要的可用资源列表确保成功的改进工作

o Identifies critical lessons learned and best practices designed to avoid ―false starts‖ and ensure the improvement efforts are tied directly to business results

o识别为避免“错误启动”而设计的重要经验教训和最佳实践,并确保改进工作直接与业务成果挂钩

?Improved Value and Reliability of Appraisals:

?改进评估的价值和可靠性:

o SCAMPI B and C appraisals will be consolidated into one method, the Evaluation appraisal, to improve flexibility to meet business objectives.

o SCAMPI B和C评估将被合并为一种评估方法,以改进满足业务目标的灵活性。

o SCAMPI A becomes a Benchmark appraisal with the following benefits:

o SCAMPI A成为基准评估,具有以下好处:

?Statistically-validated random sampling approach that provides broader coverage

for data analysis in the Work Unit (WU) and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any bias of

results.

?经过统计验证的随机抽样方法为工作单位(WU)的数据分析提供更为广泛的

覆盖范围,并显着降低结果偏差。

?Appraisal approach and planning emphasis to reduce overall preparation time

involved.

?评估方法和计划强调减少整体的准备时间。

?3-year appraisal validity is maintained.

?保持3年的评估有效性。

o Introduction of optional Sustainment appraisals helps ensure process maturity is maintained over time.

o引入可选的维持评估有助于确保过程成熟度保持一段时间。

?Substantially reduced scope to check on process sustainment since the benchmark

and monitor progress.

?自从对过程进行基准和监测以来,显着缩小了过程维持的检查范围。

?Extends your Benchmark appraisal validity by 2 years vs. 3 years from Benchmark

alone

?将基准评估有效期延长2年,而不是仅从基准后3年

?Redesigned Systems: Updated and completely integrated systems (Appraisal system, Published Appraisal Results System, etc.) that will be easier to access CMMI V2.0 model content, appraisal systems and partner resources. A single sign-on interface will reduce

redundancy and make it simple to begin or continue your CMMI journey.

?重新设计的系统:更新的和完全集成的系统(评估系统,已发布的评估结果系统等),将使您更容易访问CMMI V2.0模型的内容、评估系统和合作伙伴资源。单点登录界面将减少冗余,并使开始或继续您的CMMI旅程变得更加简单。

What Language Translations Will Be Available For CMMI V2.0?

CMMI V2.0将有哪些语言翻译版本?

Our initial release will be in English and our first planned translation will be in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Other languages of interest to us include Spanish, French, Brazilian Portuguese, Japanese, and Korean, however, we are still working through those details and will provide updates as soon as we can.

我们的初始发布版本将采用英文,我们首先策划的翻译版本将是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我们感兴趣的其他语言包括西班牙语、法语、巴西葡萄牙语、日语和韩语。但是我们仍在研究细节,并会尽快提供更新。

When Will You Begin To Accept CMMI V2.0 Appraisals?

你将何时开始接受CMMI V2.0评估?

We will begin accepting CMMI for Development V2.0 appraisals in January of 2019. However, appraisers can begin submitting appraisal preparation requests and documents in October 2018, when the random sample generator system goes live. V2.0 appraisals pilots will also be offered to those qualifying certified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that request and qualify for pilots.

我们将于2019年1月开始接受CMMI for Development V2.0评估。而当随机样本生成系统上线时,评估人员可以在2018年10月开始提交评估准备请求和文档。V2.0评估试点也将提供给那些提出申请并符合试点要求的具有资质的个人和组织。

With The CMMI V2.0 Changes In Mind, When Is It A Good Time To Become A

Partner?

考虑到CMMI V2.0的变化,何时才能成为合作伙伴?

It’s always a good time to become a CMMI Institute Partner. By becoming a Partner now, you and members of your organization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review and provide feedback on CMMI V2.0 to help shape it before it is released to the public. As a Partner, you’ll also have access to Partner only materials and webinars that discuss aspects of CMMI V2.0 and you’ll be the first to know about CMMI V2.0 training and resources.

任何时候都是成为CMMI研究院合作伙伴的好时机。现在成为合作伙伴,您和您组织的成员将有机会审查CMMI V2.0并提供反馈意见,以便在向公众发布之前帮助完善CMMI V2.0。作为合作伙伴,您还可以访问到仅限于合作伙伴的相关资料及讨论CMMI V2.0相关方面的网络研讨会,并且您将成为第一个知晓CMMI V2.0培训和资源的人。

质量承诺与保证措施方案

一、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 本工程质量承诺目标为符合国家质量验收标准,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各分项工程的质量保证项目符合规定,基本项目达到优良标准,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率达100%。 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施工员、材料员等组成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管理施工质量,形成检查督促机构,善全面质量管理,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 2.强化全面质量管理,针对本合同工程的难点和重点工程,组织技术攻关,及时总结和推广优质、样板工程施工经验。质量管理工作从合同文件、质量目标抓起,从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入手,依据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规程及验标,着眼于人员、物资、机械设备、工程试验、施工工艺,由始至终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根据体系的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要提高质量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严把质量关,保证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质量控制原则 3.工程质量控制应遵循“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对工程质量进行事前控制,将工程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4.质量评定坚持以标准为准,严格内部检查一切,都用数据控制,严禁凭想象办事。 加强过程控制、工序控制。 (一)质量控制制度 1.施工前技术交底制度。即交清图纸要求、并对施工方法和操作规程及验收标准、安全知识以及其它注意事项进行同时交底。 2.施工工序自检制度。严格按图纸规定的技术要求组织施工,做好隐蔽工程原始施工记录,每道工序完工后,要及时自检,报监理或相关单位复测,达不到合格要求的部位等,坚决返工。 3.建立好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接方班

组对达不到优良的上道工序不予接收,并要求交方班组返工并达到优良标准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提请施工质监部门检查的制度。各工序自检合格后,及时提请监理、质监、业主等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签证。经过层层把关,确保工程达到优良。 5.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日常工作中定期对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工作技能培训,建立良好的质量意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 6.建立相应的质量奖惩制度,项目经理部与施工作业人员层层签订质量目标责任状,质量直接与经济挂钩,奖优罚劣。 (二)质量要素的控制 1.认真组织学习: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加强技能培训和质量理论教育,使大家认识到“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组织学习该工程的施工图纸,遵循技术标准,明确工程的要点、难点、重点。着重抓关键部位的施工。 2.材料:选定质量好、信誉好的材料供货商,建立材料的送检制度,材料质量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在得到监理、质监及甲方有关人员认可后,才能使用。 3.机械设备:经常检测保养,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投入生产。 施工方法、检验方法:尊重科学,联系实际,充分论证,保证采用最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检验方法。 4.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如夏季雷雨季节、场地拆迁、周边居民等都应充分考虑,如发生事端,采取有相应的措施控制,防止事态的发展。 (三)质量管理职责

(完整版)CMMI3访谈问题及答案--组织培训

OT模拟访谈问题: 1、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培训需求怎么获取的? 首先我根据公司的计划发展方向和商业目标(详见年度培训计划-培训需求表)拟定相应的培训计划,然后调查所有员工的培训需求,根据培训预算来进行筛选,经过总经理的批准后制定培训计划。 2、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培训预算怎么做的? 培训预算是公司在上一年的财政年会做出预算的,我在制定完年度培训计划时,需要估算本年度的培训投入成本,再提交总经理确认,总经理同意后才可以的。 3、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培训计划怎么做 我们在上一年末会作培训需求调查,结合公司的来年业务目标,设定下一年的培训计划;也会有一些突发培训申请提交,这个会做到培训计划中。培训计划需经过总经理审批。 4、培训是如何做的,做过那些计划 参见公司培训流程 5、不同的过程域,组织级是否提供过培训 是,每年公司会组织进行至少一轮CMMI过程培训,覆盖全部过程域。2014年已全部做完了。 6、新员工的培训是如何做的 根据实际情况说。

7、组织级的培训都做过哪些 软件架构师培训、过程体系新版本的推广和发布、有效沟通等。 8、项目级的培训都做过哪些 编码规范培训、用户及产品需求内容介绍 9、培训的操作流程是什么样的 参见《培训过程管控文件》中的5.1、5.2节 10、如何监控培训活动 每季度结束时进行总结,并向总经理汇报。每年结束后进行总结,向总经理汇报。每年公司进行一次内部评估,由EPG对培训过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11、如何利用数据管理培训效果 每次培训结束后会对培训学员进行口头提问打分,并由学员对培训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得分低于50分的培训需重新进行。 12、组织级培训可有资产库来帮助 有组织级培训库为公司每年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每年度结束后,我们也会将本年度培训课件等资料交给EPG审批后纳入组织级培训库。 13、公司是由哪些角色来配合培训

质量策划及质量保证措施

第九章质量策划及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节工程质量目标 质量标准:合格。 创“中州杯”。 为此,我单位将以先进的技术,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严谨的工作作风,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管理依托,实现我单位对业主的承诺。 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保证体系要求 我单位在项目管理模式上实行全程监控管理,项目经理部代表公司对工程实行全方位管理,公司总部则在体系、技术、质量、合同、物资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对项目施工给予支持、协调、管理与服务,达到用户满意工程。 我单位在质量方针的指导下,按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完善了质量体系,编制并认真执行以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为主的质量体系文件。 项目经理部为保证公司《程序文件》、《质量手册》的各项要求能在项目上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将按照公司的质量体系要求,结合我单位针对本工程承诺的质量目标要求,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创优计划》,并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并明确项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对合同管理、物资采购与管理、劳务分包方选择与控制、施工过程控制、检验和试验、人员培训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使项目现场管理各个方面均处于受控状态。 二、质量保证体系机构设置 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将根据现场质量体系结构要素构成和项目施工管理的需要,建立由公司总部宏观控制,项目各级管理人员中间控制的管理系统,纵向从项目经理到施工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组成了项目经理、职能部门、责任人员的三个层次的现场质量管理职能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见下图:

三、质量职责 1 项目经理 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参与建设单位的合同谈判,并认真履行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组织工程质量策划,指导和监督项目质量工作的实施。 2 项目总工 是施工现场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组织与指挥者;参与工程质量策划,制定阶段质量实施目标,并组织和指导责任部门的质量工作的实施;负责工程材料鉴定,测量复核及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对阶段目标的实施情况定期监督、检查和总结。 3 质量总监 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工艺规程、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或当地相关标准,行使质量否决权;对质量问题和不合格品提出整改并进行有效验证,确保项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实现;编制项目“过程检验计划”,加强施工预控能力和过程检查,使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之中。 4 施工经理 是施工现场全面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与指挥者;编制工程各阶段进度计划,

(完整版)CMMI3访谈问题及答案--中高层领导及EPG

中高层领导访谈问题 高层领导: 1、自我介绍 姓名,职务(xxx为研发中心副经理,主管xxxxx项目;xxx为软件中心副经理,主管xxxxx项目、xxxxxxx项目)。 2、公司组织架构 照实说 3、公司的业务目标 面向xx、xx、xx等行业领域,聚焦客户信息化服务,成为本地领先、全国优秀的软件开发和应用集成服务商,为政企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专业化的服务,成就客户价值,实现客户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共同成长。 4、过程需求和目标 软件开发过程要能够实现软件开发活动可控、可预见,并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逐步提高用户满意度。 通过过程的逐步实施,整理和吸收经验教训,提高企业软件开发活动的一致性程度,增加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感和认可度。 5、公司目标、方针在哪里有描述 《年度过程改进计划》和《过程策略与方针》

6、组织级的过程方针包括哪些内容? 公司的质量方针是: 积极控制项目进度,逐步改善项目进度可控性。 提高生产率,减少返工时间,降低人力成本。 主动提高产品质量,交付用户满意的产品。 以及公司已定义的14个过程域的过程方针,相应的过程文件、指导书、模版。 7、项目资源和人员职责是怎样分配的? 项目开始时,软件部经理筹建项目组,指定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项目经理参考组织过程管理中的标准工作环境指导书计划项目软硬件资源,根据角色与术语指导书分配人员职责,每个过程中也有对本过程相关角色与职责的描述。 8、公司如何监控项目 项目经理每周向部门经理交周报,汇报本周工作进展情况。每个阶段结束时召开里程碑会议,向软件部经理汇报本阶段的工作,度量数据的分析,发现的风险和存在的问题等。软件部经理在公司定期会议上向总经理汇报各项目的情况。 9、你参与了项目的那些监控活动? 部分项目周会、每周PM报给我周报、项目各阶段的里程碑会、重要工作产品的评审会、决策会议等 10、项目计划阶段你参与了那些活动? 项目计划的评审和审批

项目质量保证措施与进度保证措施方案

3、项目质量保证措施及进度保证措施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我们分别制定了项目组人员保证方案和软件开发质量保证方案以及项目进度保证方案。 3.1项目组人员保证方案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项目组的人员配备既有高层次的技术带头人,也有中坚力量(高级工程师、研发经理等),还有一般工作人员(具体开发设计工作的人员、试验人员、管理人员等),并实行项目经理、研发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制,加强研发技术管理的有效性和研发过程的科学性、准确性。 3.2软件开发质量保证方案 3.2.1质量管理内容 3.2.1.1 编制和评审质量计划 制定质量保证计划:依据项目计划及项目质量目标确定需要检查的主要过程和工作产品,识别项目过程中的干系人及其活动,估计检查时间和人员,并制定出本项目的质量保证计划。 质量保证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例行审计和里程碑评审,需要监督的重要活动和工作产品,确定审计方式,根据项目计划中的评审计划确定质量保证人员需要参加的评审计划。明确质量审计报告的报送范围。 质量保证计划的评审:质量保证计划需要经过评审方能生效,以确保质量保证计划和项目计划的一致性。经过批准的质量保证计划需要纳入配置管理。当项目计划变更时,需要及时更改和复审质量保证计划。

3.2.1.2“过程和工作产品”的质量检查 根据质量保证计划进行质量的审计工作,并发布质量审计报告。 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是否按照过程要求执行了相应的活动,是否按照过程要求产生了相应的工作产品。本项目中对质量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不同阶段的审计当中。 3.2.1.3不符合项的跟踪处理 对审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要求项目组及时处理,质量保证人员需要确认不符合项的状态,直到最终的不符合项状态为“完成”为止。 3.3质量管理责任分配 我公司在开发项目上按照规范化软件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每个项目除配备了项目开发所需角色外,还专门配备了质量保证小组、配置管理小组、测试小组来确保质量管理的实施,下面针对这三种角色进行说明: 3.3.1 质量保证小组职责 质量保证小组作为质量保证的实施小组,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部门都与质量保证小组有关。质量保证小组的主要职责是:以独立审查方式,从第三方的角度监控软件开发任务的执行,分析项目内存在的质量问题,审查项目的质量活动,给出质量审计报告。就项目是否遵循已制定的计划、标准和规程,给开发人员和管理层提供反映产品和过程质量的信息和数据,使他们能了解整个项目生存周期中工作产品和过程的情况,提高项目透明度,从而支持其交付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质量保证人员依据质量保证计划,通过质量审计报告向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提出已经识别出的不符合项,并跟踪不符合项的解决过程,通过审计周报或者审计月报向项目经理提供过程和产品质量数据,并与项目组协商不符合项的解决办法。

统计人员培训材料

统计人员培训会 时间:2018年9月20日 人员:学校统计工作人员 主讲人:高亮玉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活动。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第三条 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第四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为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国家加强统计科学研究,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 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第六条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对依法履行 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第七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 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第八条 统计工作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统计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对检举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CMMI3访谈问题及答案

项目经理访谈 1.项目介绍,自我介绍 我叫XXX,是XX项目的项目经理。我们XX项目是用XX开发的XX系统,目的是实现XXXXX,现在已经结项。我们项目从X年X月X日开始,到X年X月X 日结束,成员有XX,XX,XX……,说明各自角色。 2.请描述一下你是如何做项目计划的? 在立项建议书通过审批后,软件事业部部经理筹建项目组,指定PM和项目成员。PM向配置主管(XX)和QA主管(XX)申请了CM和QA。 在QA的协助下,PM参考财富库中的历史数据(北园春收费管理系统),根据立项建议书和合同中约定的工作内容制定了项目开发计划。 1)根据《软件生命周期模型选择指导书》,使用《软件生命周期模型选择表》 选择了本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XX模型,并说明选择原因(选择表中的选 择结果)。 2)根据《项目开发过程的选择与裁剪指导书》定义了项目特点,本项目需 要X人开发X月,所以是X类项目,使用《项目过程定义表》对项目过 程进行裁剪,本项目裁剪了XX活动并填写到《项目开发计划》的偏差说 明中。 3)PM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如项目较简单,开发周期短,人员少)划分了 里程碑。本项目分XX个里程碑(具体说明),确定了每个里程碑的开始 结束时间、到达标志和输出件。 4)对项目全部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记录在《项目开发计划.mpp》。 5)我们使用估算指导书进行了功能点估算。先算出项目的数据功能点和项 目的交易功能点,最后填写数据通信、性能等14条通用特性计算相关复 杂性调整因子及总功能点,得到调整后的功能点数,根据组织的生产率 制定本项目的生产率从而算出需要的工作量。组织级的生产率是1(根

据历史经验得来),本项目的是1。并对各阶段的工作量比例进行了划分,根据各阶段的工作量对工作任务进行了时间分配,形成《进度计划》。6)根据估算出的工作量进行了成本预算,包括人员工资、开发环境建设成 本、培训成本、公用成本。本项目的成本预算为XX元。 7)参考组织度量库中同类项目,制定了项目度量计划,定义了度量项,如 进度偏差率、工作量偏差率、项目规模偏差率、需求稳定度、缺陷密度等。规定了收集的度量数据及其收集、报告频率,度量阀值。详见《度量计划》和《项目度量表》的度量目标、度量项定义页。 8)对项目资源进行了计划,包括人员、环境、软件、硬件四方面。人员方 面规定了项目开发所需的角色、人数、工作任务、技能要求。要求到位时间等;开发所需的环境要求(工作环境标准);开发所需的硬件设备、型号、数量、使用时间;所需的各种软件、版本、数量、使用时间。9)参考风险库中同类项目,使用风险管理表中的风险检查单,根据PM的工 作经验,识别出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判断其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算出风险发生的优先级,风险等级大于“中”的风险制定缓解措施和应急措施。 10)制定干系人活动计划,列出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和相关干系人, 干系人包括项目组成员、客户方关键人员、部门经理等这些人员和项目组成员共同组成了项目团队,明确了日常沟通的方式和职责。 11)根据项目人员情况和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确定完成本项目所需具备的技能 和技术水平,对于无法满足项目需要的技能或技术制定培训计划。本项目计划做了XX培训,是否进行,是否有记录,讲师是谁,讲义谁写的。 12)制定本项目的评审计划:对哪些工作产品进行评审,评审方式(正式评 审或非正式评审)、计划评审时间。需要评审的工作产品包括:项目开发计划、质量保证计划、配置管理计划、客户需求说明书、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书、关键代码(非正式评审)、测试计划、用户手册。 13)验收准则(详见项目开发计划) PM编写项目开发计划的同时,QA和CM根据项目开发计划中的时间、人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方针 强化过程管理、致力持续改进、追求优良品质、创造优良工程、满足业主需要 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针对本工程特点,编制技术先进,工期合理和质量确保优良的施工方案,制定适合工本程质量目标计划的各项管理制度。 2)做好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认真参加技术交底,全面确保工程项目的工艺特点和质量标准。 3)明确采用施工技术规范的技术标准,并认真贯彻执行工作。采用专业检查与工人自检相结合的办法,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之中。特别是隐蔽工程 部位和关键项目自检,专检之后还要通过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的检查认定, 才能转入下道工序。在施工中充分发挥班组长和质量管理人员的作用,实施道道工序的严格把关。 4)抓好施工方案的实施工作,对重要施工部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施工现场必须执行“五不准”制度,即“无设计或无消防部门审批的设计图 纸不准施工;材料无“三证”的不准使用;设备和成品不合格者不准施工; 降低规范要求或验收标准不准施工;不合格工程不准报竣工工程项目。 5)做好施工技术资料工作,技术资料要达到及时、完整、准确和较好的可追踪性,按质量控制点对重点部位和资料进行复查。 6)工程竣工时及时向建设单位交付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 7)加强材料、设备质量管理,认真贯彻材料、设备的质量管理和检验制度。交付现场的各类材料及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对施工用料要提供材质证明书。进入现场的材料、配件必须进行验收,没有出厂合格证或合格章的不准使用。 4.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我公司坚决杜绝将不合格材料、设备用于工程施工。 1)材料进场后项目部首先进行自检。 2)项目部自检合格后,填写建筑材料报验单,并同时报送相应的备案证,合格证,采购合同及其材料质量保证协议书,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措施及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措施及方案 1)保证措施 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争创优质工程; 施工结束前向局方进行一次工程回访; 顾客满意度95%以上; 工程废弃物处置率100%; 无重大质量和安全责任事故; 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的持续改进。 2)质量管理体系 XXX公司本着科学管理、最好地保障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原则,对每项大的工作都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以及实际操作,现已基本成熟。 相关流程有: 设计变更流程 工程领退料流程 施工、开通工作流程 系统开通流程 具体的操作中,我们还把每一个环节作了详细定义。

合同签订后确认标准、规范等 A、我公司市场部及工程服务中心召开工程会议,认真贯彻整体工程精神,根据XX公司和具体工程业主有关要求和工作量,制定我公司工程施工计划和规范,并与XX公司确认。 B、我公司收集和整理过往相关工程的图纸及总结经验,并与XX公司在经验和技术上共享,将以上各项实施全面教育。 工程开展前期收集设计文件、确认工程进度计划 C、我公司与贵公司相关人员联系,与物业协调,收集施工图纸,记录收图时间,了解工程完工要求时间和工程现场情况,且将资料进行存档。同时核实贵公司有关配套设备安装的准备情况。 D、将设计方案电子版提交设计院审核,同时上报站点信息,设计合格后将方案的图纸用A3纸成套打印一份,料单用A4纸打印一份,一并提交监理公司,由监理公司组织集成商前往现场核实物料。 E、设计方案审核无误后,设计方案审核记录表找审核人签署意见、编制站点领料单、提交施工进度计划报审表、将开工报告一式三份打印,交监理公司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确定工程开工时间、队伍、车辆和预计完成时间。 F、我公司发函通知贵公司工作计划,让其书面确认准备情况,落实随工人员名字和联系电话,以便于顺利衔接开通工作。 施工进程 a、进场前一天,我公司负责人把施工计划、开工报告、派工单等传真给贵公司。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方案实施 3.1货物质量 1)所有材料的采购应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的品牌、型号、规格等进行控制; 2)采购前应对供货商所提供的品牌、型号、规格、产品合格证书、质量检验报告等进行仔细校对,由项目经理、技术人员会同材料人员对产品使用性能、供应能力进行评价,并由上级单位和监理单位认可,确定合格的供货厂家; 3)已确定的合格供应厂家,在采购中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换厂家,采购的材料必须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一级品及以上等级,必须具备产品合格证书、质量保证书及产品使用证明书并经过监理及上级单位认可后方可使用; 4)制材料采购计划,按设计和施工要求,必须明确材料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材质、数量、技术参数要求、供货时间等,由工程技术负责人复查,项目经理批准。 3.2进货检验和试验 1)材料进库前,由材料专职检验人员和仓库保管人员共同验证,核对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填写验收单、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书和质量保证书等,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库,并填写“材料入库记录”; 2)属甲供材料、设备,应会同监理人员进行质量确认,如不符合质量要求,应及时通知甲方采购人员,请求及时解决; 3)需要试验的材料,按有关规定进行批量抽验; 4)设备的验收,应对其外观、包装以及设备随机文件和产品合格证进行验收和确认。 3.3实施方案质量保证措施 要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首先要确保深化设计方案质量、产品选型质量、设备材料采购质量等。在此基础上,施工质量才有前提条件。 3.4深化设计方案质量 依据招标文件的各项技术要求,结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技术标准或规范》,深入了解工程现场情况,充分了解和听取用户需求;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深化设计工作,全面完善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全套技术文件经过多方会审通过后,方能作为施工方案。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一、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的组织、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建立以项目部总工为施工质量责任人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并下设技术质量管理办公室进行具体管理,且配有持有质检工程师证件的专职质检员。根据现场实际测量数据及实验数据确定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并在施工场队中安排现场技术人员为质检员,加强现场质量管理。 2、分工负责制 在质量管理上,技术质量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现场施工,其他项目部领导成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工,实行领导分片管理责任制。 3、质量管理目标 设计与施工质量满足国家及行业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达标投产,争创行业优质工程。分项工程合格率100%;整套启动试运期间主要仪表投入率100%,保护投入率100%,自动投入率100%;建设过程中不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光伏电站移交后第一年平均可用率≥95%。 4、质量分析会制度 根据上段时间现场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开会分析,找出现场质量问题存在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及时对现场的处理结果进行反馈,确保现场施工质量。 5、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流程 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总工程师主持的质量自检体系。

强化以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完善内部检查制度,实行监管分离体制,立足自检、自控,建立预检和复检制度。 自检体系由项目部、施工队、施工班组三级组成,项目部为自检内控核心;按照“跟踪检查”、“自检”、“复检”、“抽检”的检测方法实施检测工作,严格质量一票否决制。 自检体系依据有关法规、标准与规范、设计文件、工程合同和施工工艺要求,细化分解质量目标,对重点部位、重要工序、关键环节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跟踪控制。 自检体系以建设单位质量奖罚管理机制为基础,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确保层层落实质量责任。 二、技术上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对现场的进场原材料及时进行检验,做到不合格不验收、不适用。 2、确立可靠地检测方案及检测单位,监理严密的检测制度。 3、测量放样:采用全站仪放样,并根据已有的控制点对放样点位进行校核,并上报监理。 4、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技术力量强的施工队伍投入本合同段工程的施工,并从全局调配过硬的设备充实到该项目中,以高素质的施工队伍、精良的施工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保证工程质量。 5、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中严格实行“三检制”,形成项目部、队、工班、作业人员四级质量自保体系。 6、制定技术复核制度,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及复核方法。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模板

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3.1货物质量 1)所有材料的采购应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的品牌、型号、规格等进行控制; 2)采购前应对供货商所提供的品牌、型号、规格、产品合格证书、质量检验报告等进行仔细校对,由项目经理、技术人员会同材料人员对产品使用性能、供应能力进行评价,并由上级单位和监理单位认可,确定合格的供货厂家; 3)已确定的合格供应厂家,在采购中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换厂家,采购的材料必须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一级品及以上等级,必须具备产品合格证书、质量保证书及产品使用证明书并经过监理及上级单位认可后方可使用; 4)制材料采购计划,按设计和施工要求,必须明确材料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材质、数量、技术参数要求、供货时间等,由工程技术负责人复查,项目经理批准。 3.2进货检验和试验 1)材料进库前,由材料专职检验人员和仓库保管人员共同验证,核对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填写验收单、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书和质量保证书等,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库,并填写“材料入库记录”; 2)属甲供材料、设备,应会同监理人员进行质量确认,如不符合质量要求,应及时通知甲方采购人员,请求及时解决; 3)需要试验的材料,按有关规定进行批量抽验; 4)设备的验收,应对其外观、包装以及设备随机文件和产品合格证进行验收和确认。 3.3实施方案质量保证措施 要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首先要确保深化设计方案质量、产品选型质量、设备材料采购质量等。在此基础上,施工质量才有前提条件。 3.4深化设计方案质量 依据招标文件的各项技术要求,结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技术标准或规范》,深入了解工程现场情况,充分了解和听取用户需求;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深化设计工作,全面完善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全套技术文件经过多方会审通过后,方能作为施工方案。

CMMI-L3-项目经理访谈问题及答案

1. Would you please describe the inputs you consider to support your Project Planning estimation? 请你描述一下支持项目计划估算的输入有哪些。 Listen Fors: Project requirements including: - Product requirements - Requirements imposed by the organization - Requirements imposed by the customer - Other requirements that impact the project Scope of the project Identified tasks and work products Technical approach Size and complexity of the work products and tasks Selected product life-cycle model Models or historical data for converting the attributes into labor hours and costs Methodology used to determine needed materials, skills, labor hours and cost 项目要求包括: -产品要求 -组织需求 -要求的客户 -影响项目的其它需求 ?项目范围 ?确定的任务和工作产品 ?技术方法 ?规模和复杂性的工作产品和任务 ?选定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模型或历史数据属性转换成工时和成本 ?方法来确定所需的材料,技能,劳动时间和成本 2. Would you please describe the contents of your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that you develop to identify and organize (“work packages”) 请你描述一下WBS分解的内容(工作包)。 Typical Contents of a WBS ? Scope of the work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 technical goals and objectives - identification of customers and end users - imposed standards - cost and schedule constraints and goals - dependencies between the project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 resource constraints - other constraints for development or maintenance

质量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方案

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为保证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公司建立了具有特色的适应总承包管理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连续几年取得了多项工程佳绩。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我公司规范化、程序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一小节质量管理体系 我公司的质量管理实行公司、项目两级管理办法,质量管理由公司牵头组织、指导、监督,由项目负责落实与改进,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质量管理机构(详见“质量管理机构示意图”)。 【1】质量职责 按照ISO9001要求,将标准的20个要素按照责任要素、相关要素对各部室进行明确分配(见下表),确保项目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质量要求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 质量体系要素分配表

项目各部门及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1.项目经理 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组织工程质量策划,制定工程的结构和总体质量目标,并指导和监督项目质量工作的实施;合理配置并组织落实项目的各种资源,按质量体系要求组织项目的施工生产活动;对工程分包商实施全面管理;协调项目经理部

和业主之间的关系。全面组织工程质量的策划、指导、监督工作;切实按照资源配置计划分配资源,组织生产活动;对工程各分包商具体管理;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分部工程的质量进行评定,并指导改进。 2.项目技术主管 制定分部、分项和阶段质量目标,组织项目各部门制定、落实质量保证措施,对阶段性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改进;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发放至有关部门和人员;确定施工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编制质量控制要点;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并逐级交底至作业班组;负责项目技术洽商,处理设计变更有关事宜,负责项目的技术复核工作,参与质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的处理,编制技术处理方案,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定;负责项目竣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及统计技术的选用。 3.项目工程主管 工程主管作为负责生产的主管项目领导,应把抓工程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在布置施工任务时,充分考虑施工进度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在检查正常生产工作时,严格按方案、作业指导书等进行操作检查,按规范、标准组织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内部验收。 4.项目水电主管 负责组织机电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机电各系统的施工方案,并发放至有关部门和人员;确定施工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编制质量控制要点;组织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实施方案

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实施方案 1、施工质量的管理 1.1、暗管穿缆质量要求 1)根据图纸上各设备的安装位置,以及入户暗管和户内管的实际布放情况,查找、确认入户管孔的具体位置。 2)先尝试把蝶形引入光缆直接穿放入暗管,如能穿通,即穿缆工作结束。 3)无法直接穿缆时,应使用穿管器。如穿管器在穿放过程中阻力较大,可在穿孔内倒入适量的润滑剂或者在穿管器上直接涂上润滑剂,再次尝试把穿管器穿入管孔内。 4)如在某一端使用穿管器不能穿通的情况下,可从另一端再次进行穿放,如还不能成功,应在穿管器上做好标记,将牵引线抽出,确认堵塞位置,向甲方报告情况,进行疏通工作或重新确定布缆方式。 5)当穿管器顺利穿通管孔后,把穿线器的一端与蝶形光缆连接起来,制作合格的光缆牵引端头,穿管器牵引线的端部和光缆端部相互缠绕20cm,并用绝缘胶带包扎,如在同一管孔中敷设有其他线缆,宜使用润滑剂,以防止损伤其他线缆。 6)将蝶形光缆牵引入管时的配合是很重要的,应由二人进行作业,双方必须使用对讲机,例如牵引开始的信号、牵引时的互相间口令、牵引的速度以及光缆的状态等。由于牵引端的作业人员看不到放缆端的作业人员,所以不能勉强硬拉光缆。 7)将蝶形光缆牵引出管孔后,应分别用手和眼睛确认光缆引出段上是否有凹陷或损伤,如果有损伤,则放弃穿管的施工方式。 8)确认光缆引出的长度,剪断光缆(注意不能剪得过短,必须预留用于制作光纤熔接接头的长度)。 1.2、线槽布缆质量要求 1)选择线槽布放路由。为了不影响美观,应尽量沿踢脚线、门框等布放线槽,并选择弯角较少,且墙壁平整、光滑的路由(能够使用双

面胶固定线槽)。 2)选择线槽安装方式:双面胶粘贴方式或螺钉固定方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 3)在采用双面胶粘贴方式时,应用布擦拭线槽布放路由上的墙面,使墙面上没有灰尘和垃圾,然后将双面胶贴在线槽及其配件上,并粘贴固定在墙面上。 4)在采用螺钉固定方式时,应根据线槽及其配件上标注的螺钉固定位置,将线槽及其配件固定在墙面上,一般1米直线槽需用3个螺钉进行固定。 5)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线槽及其配件进行组合,在切割直线槽时,由于线槽盖和底槽是配对的,一般不宜分别处理线槽盖和底槽。 6)把蝶形光缆布放入线槽,关闭线槽盖时应注意不要把光缆夹在底槽上。 7)确认线槽盖严实后,用布擦去作业时留下的污垢。 1.3、波纹管布缆质量要求 1)选择波纹管布放路由,波纹管应尽量安装在人手无法触及的地方,切不要设置在有损美观的位置,一般宜采用外径不小于25mm的波纹

CMMI3访谈问题及答案--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访谈 1.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你是如何确定你的项目的配置项的访 问控制的? 我们在项目启动时,会编写项目配置管理计划,明确配置项以及相应的责任人,并设立每个配置项的访问权限,比如:项目计划的修改权只有计划的责任人拥有。 再次,对于配置项,我们实施变更控制:对于基线化了的配置项,配置管理员会锁定,如果有人要修改,要提交变更申请,得到CCB授权同意后,配置管理员才会将配置项的修改权限放给变更申请人。 2.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在你的项目中是如何发起变更请求, 如何审核变更请求,如何报告变更状况的(如何记录的)? 对于基线化了的配置项,我们如果要修改,需要提交变更请求,即起草变更请求表; 对于变更请求,项目CCB会进行影响分析,在变更请求表中填写影响范围、工作量等信息,同时会做出是否同意变更的决定,如果决定变更,会制定修改方案,安排相关人员明确影响范围,实施变更; 变更实施完成,要提交CCB验证,验证通过后,变更请求才被关闭; 3.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怎样计划配置审计的(怎样制定配置 审计计划)? 配置审计计划一般参考项目配置管理计划制定审计计划,从功能审计和物理审计方面考虑具体审计时机。 功能审计,比如我们项目一般会在配置系统建立结束时作一次审计,以检查配置系统能够满足本项目的实施需要,配置项管理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完整;

再则,我们根据基线建立计划以及阶段结束时间制订物理审计和功能审计的时机,以确保所有的配置项如在 CM 计划中期望的那样放在配置管理系统(也称配置库)下,确保团队有一个机制来知道给定配置管理项的最新状态,确保配置管理项的状态与基线信息一致,识别团队的配置管理培训需求等 4.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怎样审核和授权软件基线的变更的? 软件基线的变更需要获得CCB的审核和授权 5.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CCB由哪些人员组成? 就由项目经理,配置管理员、技术骨干组成。 CCB主任一般由项目经理担当。 6.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在你的项目中,那些工作产品进行配 置管理?为什么?(或者问题方式可能是:配置项是如何识别的?) 根据组织级定义的配置管理过程,所有工作产品都实施配置管理,包括来自客户的各种资料,要交付给客户的成果物,项目计划等。在配置管理计划中识别出所有的工作产品和需要基线的配置项。 7.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基线是怎么建立的? 对于客户提供的资料以及重要阶段的工作产品制定基线计划,我们在项目配置管理计划中制定了基线计划,明确了基线建立的时机以及包含哪些配置项; 基线的配置项通过评审后,项目经理通知配置管理员建立基线,更新基线发布状态表以及配置项状态表,同时告诉所有人员。 8.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配置管理是怎么做的? 项目经理在项目启动阶段就会申请配置管理员,配置管理员识别配置项,制

质量保证措施及自检方案

目录 1本标段工程的质量目标 (2) 2质量管理机构建立 (2) " 3质量管理措施 (2) 三检制度 (2) 4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2)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 质量记录的控制 (4) 5质量保证计划 (4) 6工程验收交付 (4) 】 附表:工程质量检测项目(自检) (5) !

1本标段工程的质量目标 [ 本标段工程的质量目标为:整体工程质量达到合格等级,创建业主满意工程。 2质量管理机构建立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参照合同文件及相关资料,我部建立了以项目部经理为本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对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3质量管理措施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在本工程施工中,项目部将建立、健全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按水利工程施工的要求加强质量管理,实施程序化操作、规范化控制、标准化管理。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奖罚制度、过程控制及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三检制度 根据本项目组织机构情况,“三检”制度具体规定如下: 1.班组负责具体工序施工的人员,完工后对其工作进行“初检”; 、 2.施工员负责完工工序的“复检”; 3.项目部专职质检员负责工序完工的“终检”,并向监理单位提交质量检查记录,申请监理验收。

4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加强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有关规程、规范及合同文件,熟悉并掌握具体质量要求和技术指标。 2.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查工作,要求各专业人员认真阅读和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以便提前发现设计图纸可能存在不便施工或难以保证质量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并与监理和设计部门协商解决。 3.施工组织设计是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经济合理、有计划、有秩序进行的重要措施和先决条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在技术方案科学、先进、可靠的基础上,本着施工工期短、工程成本低、施工工序操作简单方便、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易于控制的原则进行,使工程满足符合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4.深入现场进行踏勘,进一步了解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根据工程特点,做好水、电供应系统及其它临时设施,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 5.认真深入的进行原材料供应的市场调查,加强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及复查工作,及时索取有关材质证明的相关资料,并按规定保存上报。 6.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配置的施工机械设备、认真组织施工所需设备的进场管理,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正常检修与保养。 7.对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再培训,使参与施工的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本工程的施工特点、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中必须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操作,设立专门的现场质量检查机构,实行“三检”制度,对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加强测量、监测等手段,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CMMI3访谈问题及答案--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访谈 1.可否请你描述一下:你是如何确定你的项目的配置项的访 问控制的? 我们在项目启动时,会编写项目配置管理计划,明确配置项以及相应的责任人,并设立每个配置项的访问权限,比如:项目计划的修改权只有计划的责任人拥有。 再次,对于配置项,我们实施变更控制:对于基线化了的配置项,配置管理员会锁定,如果有人要修改,要提交变更申请,得到CCB授权同意后,配置管理员才会将配置项的修改权限放给变更申请人。 2.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在你的项目中是如何发起变更请求, 如何审核变更请求,如何报告变更状况的(如何记录的)? 对于基线化了的配置项,我们如果要修改,需要提交变更请求,即起草变更请求表; 对于变更请求,项目CCB会进行影响分析,在变更请求表中填写影响范围、工作量等信息,同时会做出是否同意变更的决定,如果决定变更,会制定修改方案,安排相关人员明确影响范围,实施变更; 变更实施完成,要提交CCB验证,验证通过后,变更请求才被关闭; 3.可否请你描述一下:怎样计划配置审计的(怎样制定配置 审计计划)? 配置审计计划一般参考项目配置管理计划制定审计计划,从功能审计和物理审计方面考虑具体审计时机。 功能审计,比如我们项目一般会在配置系统建立结束时作一次审计,以检查配置系统能够满足本项目的实施需要,配置项管理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完整;

再则,我们根据基线建立计划以及阶段结束时间制订物理审计和功能审计的时机,以确保所有的配置项如在 CM 计划中期望的那样放在配置管理系统(也称配置库)下,确保团队有一个机制来知道给定配置管理项的最新状态,确保配置管理项的状态与基线信息一致,识别团队的配置管理培训需求等 4.可否请你描述一下:怎样审核和授权软件基线的变更的? 软件基线的变更需要获得CCB的审核和授权 5.可否请你描述一下:CCB由哪些人员组成? 就由项目经理,配置管理员、技术骨干组成。 CCB主任一般由项目经理担当。 6.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在你的项目中,那些工作产品进行配 置管理?为什么?(或者问题方式可能是:配置项是如何识别的?) 根据组织级定义的配置管理过程,所有工作产品都实施配置管理,包括来自客户的各种资料,要交付给客户的成果物,项目计划等。在配置管理计划中识别出所有的工作产品和需要基线的配置项。 7.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基线是怎么建立的? 对于客户提供的资料以及重要阶段的工作产品制定基线计划,我们在项目配置管理计划中制定了基线计划,明确了基线建立的时机以及包含哪些配置项; 基线的配置项通过评审后,项目经理通知配置管理员建立基线,更新基线发布状态表以及配置项状态表,同时告诉所有人员。 8.可否请你描述一下:配置管理是怎么做的? 项目经理在项目启动阶段就会申请配置管理员,配置管理员识别配置项,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