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gilentInfinityLab液相色谱纯化解决方案

AgilentInfinityLab液相色谱纯化解决方案

AgilentInfinityLab液相色谱纯化解决方案
AgilentInfinityLab液相色谱纯化解决方案

选择指南

2

Agilent InfinityLab 液相色谱纯化解决方案是您从分析型到制备型工作流程的高性能仪器、色谱柱、软件,以及服务的不二之选。您可以选择基于单一平台的可扩展全套

产品组合定制系统,以满足实验室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从分析型到制备型的高效液相色谱纯化解决方案

1290 Infinity II 制备型液相色谱系统 ― 纯化效率的新标杆追求纯化工作流程的最高效率。具有最大灵活性,能够以

最高纯度、回收率和最快速度解决您的所有纯化难题。

1260 Infinity II 制备型液相色谱系统 ― 随时体验高效纯化

最经济实惠的馏分收集器能够帮助您获得最高纯度和回收率。可实现适合不同馏分体积的最高灵活性,同时保持极高精度的回收率。

1220/1260/1290 Infinity II 分析型液相色谱纯化系统 ― 体验分析型化合物分离的强大功能

通过高效分离和低扩散馏分收集分离目标化合物。选择用于蛋白质或敏感样品纯化的生物惰性选件。

3

1290 Infinity II 自动制备型液相色谱系统

实时计算每种目标化合物的聚焦梯度,确保所收集的馏分具有最高纯度。

1290 Infinity II 制备型液相色谱 系统

结合自动进样器,可灵活操作四根分析柱和六根制备柱。

1260 Infinity II 制备型液相色谱 系统

非常适用于需要梯度洗脱的分离。钛泵头具有耐腐蚀性和生物兼容性。

1260 Infinity II 手动制备型液相色谱系统

超值的二元梯度输送和手动进样毫克级纯化解决方案。

1220/1260/1290 Infinity II 分析型液相色谱纯化系统在分析型工作流程中体验化合

物分离的强大功能。

1260 Infinity II 制备型 LC/MSD 系统

配置紫外和质谱检测器、自动进样器以及多馏分收集器,可满足自动化和高通量需求。

1290 Infinity II 制备型 LC/MSD 系统

优化的台面空间利用和准确的质量选择性馏分触发实现应用灵活性。

1290 Infinity II 自动制备型 LC/MSD 系统

可从方法筛选直接放大到化合物克级纯化的理想系统。

最大程度提高液相色谱纯化系统和工作流程解决方案效率

InfinityLab 液相色谱纯化产品系列可灵活用于定制系统,满足您对纯度和回收率的需求,同时确保不超出预算。无论进行何种规模的纯化,安捷伦都能为您的工作流程提供高效的纯化解决方案,适用于从分析型化合物分离到几毫克至几克材料的制备型纯化。

配置液相色谱纯化系统

1260 Infinity II 手动制备型进样器20 μL-20 mL 的进样环G1328D P 1260 Infinity II 手动进样器 5 μL-5 mL 的进样环G1328C A 1260 Infinity II 生物惰性手动进样器 5 μL-5 mL 的进样环G5628A A A 分析型模块

P 制备型模块

A/P 适用于分析型或制备型纯化解决方案

A/M 适用于分析型纯化解决方案或用作补充模块

4

5

1290 Infinity II 制备型柱温箱验室安全性的泄漏传感器G7163B P 1290 Infinity II 高容量柱温箱低于室温 20 °C 到 110 °C;最多可容纳四根 30 cm 色谱柱或八根 10 cm 色谱柱;最

多八个适合标准流速、高流速和超低扩散的单独 InfinityLab Quick Connect 快速连接

热交换器;用于 InfinityLab Quick Change 快速更换阀头的可选阀驱动

G7116B A

1260 Infinity II 色谱柱组合架最多可容纳三根色谱柱;一个手动进样器;包括用于提高实验室安全性的泄漏

传感器G9328A P

1260 Infinity II 高容量柱温箱低于室温 10 °C 到 85°C;最多可容纳四根 30 cm 色谱柱;最多四个单独的 InfinityLab

Quick Connect 快速连接热交换器;用于 InfinityLab Quick Change 快速更换阀头的可选

阀驱动(最高耐压 600 bar,最多可进行 4 根色谱柱的选择而无需重新连接)

G7116A A

6

1290 Infinity II 制备型 Open-Bed 馏分收集器最大管高度为 150 mm ;流路内的所有材料均呈惰性G7159B P 1260 Infinity II 基于阀的制备型馏分收集器流速高达 200 mL/min ;延迟传感器技术;可容纳 11 种馏分; 流路内的所有材料均呈惰性

G7166A P 1260 Infinity II 制备型馏分收集器流速高达 100 mL/min ;延迟传感器技术;可容纳 215 种馏分; 最大管高度为 100 mm

G1364E P 1260 Infinity II 分析型馏分收集器流速高达 10 mL/min ;延迟传感器技术;可容纳 215 种馏分; 最大管高度为 48 mm

G1364F A 1260 Infinity II 分析型生物惰性馏分收集器

流速高达 10 mL/min ;延迟传感器技术;可容纳 215 种馏分; 最大管高度为 48 mm

G5664B

A

如需了解 1290 Infinity II Open-Bed 进样器/收集器的详细信息,请参阅“进样器(自动)”部分。

配置液相色谱纯化系统

7

C18 填料Prep-C18, 10 μm, 100 ?, 1000 g420910-902P 硅胶填料Prep-Silica, 10 μm, 100 ?, 1000 g420910-901P 聚合物填料PLRP-S, 8 μm, 100 ?, 1000 g PL1412-6800P

查找安捷伦客户服务中心:

https://www.doczj.com/doc/3713759555.html,/chem/contactus-cn 免费专线:800-820-3278

400-820-3278(手机用户)联系我们:

LSCA-China_800@https://www.doczj.com/doc/3713759555.html, 在线询价:

https://www.doczj.com/doc/3713759555.html,/chem/erfq-cn

本文中的信息、说明和指标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2017 2017 年 6 月 1 日,中国出版5991-8010CHCN

了解更多信息

https://www.doczj.com/doc/3713759555.html,/chem/infinitylab-lc-purification

高效液相色谱法习题

第12章高效液相色谱法习题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是( ) A 涡流扩散 B 分子扩散 C 传质阻力 D 输液压力 2.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能的有效途径是( ) A 提高流动相流速 B 采用小颗粒固定相 C 提高柱温 D 采用更灵敏的检测器 3.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效果比经典液相色谱法高,主要原因是( ) A 流动相种类多 B 操作仪器化 C 采用高效固定相 D 采用高灵敏检测器 4.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 A 紫外检测器 B 荧光检测器 C 示差折光检测器 D 电导检测器 5. HPLC与GC的比较,可忽略纵向扩散项,这主要是因为( ) A 柱前压力高 B 流速比GC的快 C 流动相黏度较小 D 柱温低 6.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 ) A 外标标准曲线法 B 内标法 C 面积归一化法 D 外标法 7.下述四种方法中最适宜分离异构体的是是( ) A 吸附色谱 B 反离子对色谱 C 亲和色谱 D 空间排阻色谱 8.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 ) A 异构体 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 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D 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9.在HPLC中,范氏方程中对柱效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因素是( ) A 涡流扩散 B 纵向扩散 C 固定相传质阻力 D 流动相传质阻力 10.当用硅胶为基质的填料作固定相时,流动相的pH范围应为( ) A 在中性区域 B 5一8 C 1一14 D 2一8

11.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常用的流动相有水、乙腈、甲醇、正己烷,其极性大小顺序为( ) A 乙腈>水>甲醇>正己烷 B 乙腈>甲醇 >水>正己烷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邻苯二甲酸酯

实验七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邻苯二甲酸酯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方法。 2、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原理和条件设定方法。 3、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日常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以液体作为流动相,借助于高压输液泵获得相对较高流速的液流以提高分离速度、并采用颗粒极细的高效固定相制成的色谱柱进行分离和分析的一种色谱方法。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若采用非极性固定相,如十八烷基键合相,极性流动相,即构成反相色谱分离系统。反之,则称为正相色谱分离系统。反相色谱系统所使用的流动相成本较低,应用也更为广泛。 定量分析时,为便于准确测量,要求定量峰与其他峰或内标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分离度(R)的计算公式为: R= 2[t (R2)-t (R1) ] /1.7*(W 1 +W 2 ) 式中 t (R2)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 t (R1) 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 时间; W 1及W 2 为此相邻两峰的半峰宽。除另外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5。 本实验对象为邻苯二甲酸酯,又称酞酸酯,缩写PAE,常被用作塑料增塑剂。它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个人护理用品,如指甲油、头发喷雾剂、香皂和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但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是一类内分泌干扰物。待测物性质见表1。 表1色谱柱测试条件 如果要检测不同条件对谱图分离的影响,可按表1配制几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在不同条件下进行HPLC分离检测。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50ul微量注射器。 2、试剂 甲醇(色谱专用),高纯水 四.实验步骤 1、色谱条件 色谱柱: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8) 柱温:室温 流动相:初始为高纯水:30%,甲醇:70% 检测器:DAD检测器; 检测波长:220nm; 进样体积:100μl定量环,实际注射每次可控制在200μl。 2、待测溶液的配制 首先用甲醇做溶剂配制储备液:邻苯二甲酸二甲酯(0.3880g/L),邻苯二甲酸二乙酯(0.2770g/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3776g/L)。然后各取1mL储备液用水和甲醇(20:80)稀释至10mL,作为待测溶液。 3、色谱测定 (1) 按操作规程开启电脑,开启脱气机、泵、检测器等的电源,启动Agilent 1100在线工作软件,设定操作条件。流量为1.000ml/min。 (2) 待仪器稳定后,开始进样。将进样阀柄置于“LOAD”位置,用微量注射器吸取混合物溶液50ul,注入仪器进样口,顺时针方向扳动进样阀至“INJECT”位置,此时显示屏显示进样标志。 (3) 记下各组分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峰面积及分离比。 (4) 实验完毕,清洗系统及色谱柱。依次用甲醇-水(60:40)、甲醇-水(70:30)……直到纯甲醇作流动相清洗,每次清洗至基线走稳,至少清洗15min。 五.实验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验证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验证 ?方法验证的目的 ?方法验证的内容 ?方法验证的项目及测定方法

方法验证的目的 目的: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相应检测的要求。 方法验证是实验室针对特定方法的研究过程,通过设计方案,有步骤、系统地收集、处理实验数据,最终形成文件,以证明所用试验方法准确、灵敏、专属并重现。同一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会有不同的验证要求。

方法验证的内容 ?准确度 ?精密度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和范围 ?耐用性

准确度 定义:方法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的接近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1. 主成分含量测定 原料药:对照品或方法比对 2. 制剂、中药:标准加样回收 杂质定量 测定:加样回收(n 3 9) 杂质对照品 方法比对 回收率 C-A %=′ B 100% 杂质与主成分的相对含量 A:试验供试品中被测成分的量 (通常为含量测定量的50%) B: 试验供试品中加入的对照品的量 (通常为±20%) C:试验测定值

精密度 定义:在规定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一般用偏差,相对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1. 重复性(n 9) 3 2. 中间精密度 3. 重复性 测定:HPLC方法的精密度测试,应从样品制备开始,设计3个浓度, 分别平行制备3份,以测定含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或同一样品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分别进样,以峰面积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同一份供试品连续进样6次,计算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只能表征进样精密度,不能作为方法精密度。

专属性 定义:在其它成分可能存在下,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1. 鉴别反应 2. 含量测定 杂质测定 测定: 限量检查 空白制剂,模拟复方 加速破坏试样测试 DAD峰纯度检查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法概论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法概论 教师:李国清 一. 教学目的: ⑴掌握电化学电池的结构和表示方法 ⑵了解电极电位、液体接界电位、电极极化的形成过程 ⑶了解电极的作用及分类 二. 教学重点: ⑴掌握电池的表示方法 ⑵了解电极的极化和电极的分类 三.教学难点: 电池的表示方法、电极的分类 四.教具:多媒体计算机。 五.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提问、讨论。 六.教学过程: §1. 电化学分析的定义及特点: 一、电化学分析: 根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称电化学分析。它是以溶液电导、电位、电流和电量等电化学参数与被测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为计量基础。 二、电化学分析法优点: 1、准确度高 精密的库仑滴定分析法,不需要标准物质做比较,仅参考法拉第常数,误差为0.0001% 2、灵敏度高; 一般可测到10-4 ~ 10-8 mol/L,伏安分析法可测到10-10 ~ 10-12 mol/L 3、选择性好 可通过控制化学电池的某些条件,大大提高测定的选择性 4、分析速度快; 5、测定范围宽:电导、电位、电解分析法可测定常量组分,而极谱和伏安分析法可以测定痕量组分 6、仪器设备简单

§2. 电化学分析方法分类 电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类: 1.电导分析法 2.电位分析法 3.电解分析法 4.库仑分析法 5.极谱法和伏安法 1.电导分析法 (1)电导滴定法:通过电导的突变来确定滴定终点,然后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2)直接电导法:直接测定溶液的电导值而测出被测物质的浓度。 2.电位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用一指示电极和一参比电极与试液组成电化学电池,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电池的电动势,依此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⑴直接电位法⑵电位滴定法3.电解分析法 电解分析法:应用外加电源电解试液,电解后称量在电极上析出的金属的质量,依此进行分析的方法。也称电重量法。 4. 库仑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应用外加电源电解试液,根据电解过程中所消耗的电量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分为: ⑴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直接根据被测物质在电解过程中所消耗的电量来求含量。 ⑵库仑滴定法:用恒电流在100%的电流效率下进行电解,使电解过程中产生一种物质,该物质与被测物进行定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计量点可用指示剂或电化学方法来指示,根据电解电流和电解消耗的时间按法拉第电解定律计算分析物的量。 5.极谱法和伏安法 两者都是以电解过程中所得的电流—电压曲线为基础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⑴极谱法:使用滴汞电极或其它表面能够周期性更新的液体电极,称为极谱法。 ⑵伏安法:使用表面静止的液体或固体电极,称为伏 安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示例的方法再确证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示例的方法再确证作者:张建芝冯顺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 摘要:目的:确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氨苄含量的方法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以Diamonsil CLC-ODS(150mm x 6mm,10 lm)为色谱柱,水-甲醇- 3.89% 醋酸钠溶液- 4% 醋酸溶液(700:300:1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外标法定量。结果:头孢氨苄浓度线性范围为0.02~0.20mg / ml,相关系数r= 0.9991,方法重复性试验 RSD为 1.42%。结论:该方法可简单高效地完成,结果准确性好、稳定可靠,确证高效液相色谱依然为头孢氨苄制剂的质量控制中有效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头孢氨苄高效液相色谱法 头孢氨芐(Cefalexin,又译先锋霉素Ⅳ、头孢力新等)是一种半合成的第一代口服头孢霉素类类抗生素药物,化学名(6R,7R)-3-甲基-7-[(R)-2-氨基-2-苯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化学式C16H17N3O4S,在临床上广为使用。其含量测定在旧版的中国药典( 1995年版)采用碘量法○1。但此法不仅操作步骤繁多,费工费时,干扰因素多;然后人们发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内标法测定的方法,但内标物保留时间过长,依然存在问题。最后人们又发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外标法测定其含量,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数据准确可靠,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最终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2。现在本文对这个方法进行确证,以确定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仪器与试药 分析天平(precisa instrument ltd switzer land xs 225a precisa ),高效液相色谱柱(diamonsic C18 250 * 46mm),检测器(UVD 170v),泵(P680 HPLC pump),头孢氨苄胶囊(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批号:2110102) 2.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和硅胶为填充剂:水-甲醇- 3.89% 醋酸钠溶液 - 4% 醋酸溶液(700:300:1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塔板数按头孢氨苄峰计算不低于1500。 3. 实验试剂制备 3.1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取头孢氨苄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为对照品储备液。 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去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量取适量(约相当于头孢氨苄0.1g),置于 100ml 容量瓶里,加流动相适量,充分振摇使溶解,再加流动相稀释至

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常芸)

选修4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常芸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1)本章是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所学高中知识的难点之一。有关电化学知识考点是高考考查的必考点、热点。 (2)本章在必修2教材“化学能与电能” 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同时,在学习了前面溶液中离子平衡知识已经为学生建立了微观、动态、相互作用的认识深度,并且建立了分析反应体系中微粒及运动情况的认识思路,因此电化学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进行深化和应用。 (3)本章知识在了解和掌握了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碱性锌锰干电池(一次电池)、铅蓄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电镀、金属精炼的分析,体会电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国防等工业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作用。其中涉及的“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是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学习的延续。 (4)通过对金属腐蚀和防护原理和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 2、知识结构 本章的知识结构为:

二.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对本章的要求 三、课时分配建议 第一节原电池(含原电池的设计)1课时 第二节化学电源 【一、二次电池、燃料电池】1课时 第三节电解池2课时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2课时 复习2课时 测验、评讲2课时 合共10课时。 四、各节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在氧化还原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原电池、电解池的反应原理与它们的装置。能够根据电极材料、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写出电极反应式。 ②了解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在实际的一些应用。 ③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与种类,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知道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①在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分析原电池、电解池及各类化学电源工作原理的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册 一目的:制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规范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 三责任者:品控部。 四正文 1 简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现代液体色谱法,其基本方法是将具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用泵将流动相注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或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由于应用了各种特性的微粒填料和加压的液体流动相,本法具有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能在特定填充剂的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的药品的分析测定,特别是多组分药品的测定、杂质检查和大分子物质的测定。有的药品需在色谱分离前或后经过衍生化反应方能进行分离或检测。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有:硅胶,用于正相色谱;化学键合固定相,根据键合的基团不同可用于反相或正相色谱,其中最常用的是十八烷基硅烷(又称ODS)键合硅胶,可用于反相色谱或离子对色谱;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具一定孔径的大孔填料,用于排阻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由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检测器最常用的为可变波长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其他检测器有如示差折光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色谱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常用积分仪或数据工作站进行。梯度洗脱,可用两台泵或单台泵加比例阀进行程控实现。 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要求 2.1 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汇编中“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705—90)”的规定作定期检定,应符合规定。 2.2 仪器各部件应能正常工作,管路为无死体积连结,流路中无堵塞或漏液,在设定的检测器灵敏度条件下,色谱基线噪音和漂移应能满足分析要求。 2.3 具体仪器在使用前应详细参阅各操作说明书。

第四章电化学与电位分析法

第四章 电化学与电位分析法 一、简答题 1.化学电池由哪几部分组成?如何表达电池的图示式?电池的图示式有那些规定? 2.电池的阳极和阴极,正极和负极是怎样定义的?阳极就是正极,阴极就是负极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电池中"盐桥"的作用是什么?盐桥中的电解质溶液应有什么要求? 4.电极电位及电池电动势的表示式如何表示?应注意什么问题?何谓式量电位?如何表示? 5.电极有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电极的电极电位如何表示? 6.何谓指示电极、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 7.何谓电极的极化?产生电极极化的原因有哪些?极化过电位如何表示? 8.写出下列电池的半电池反应和电池反应,计算电动势。这些电池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极性为何?(设T 为25℃,活度系数均为1) (1)Pt│Cr 3+(1.0×10-4mol·L -1),Cr 2+(0.10mol·L -1)‖Pb 2+(8.0× 10-2mol·L -1)│Pb 已知: 322//E 0.41,E 0.126Cr Cr Pb Pb V V θθ+++=-=- 已知: 2332//E 1.00,E 0.77VO VO Fe Fe V V θθ++++== (3)Pt,H 2(20265Pa)│HCl (0.100mol·L -1)‖HClO 4(0.100mol·L -1 )│Cl 2(50663Pa),Pt 已知: 22//E 0.0,E 1.359H H Cl Cl V V θθ +-== (4)Bi│BiO +(8.0×10-2mol·L -1),H +(1.00×10-2mol·L -1)‖I-(0.100mol·L -1),AgI(饱和)│Ag 已知: 17,//E 0.32,E 0.799,8.310sp AgI BiO Bi Ag Ag V V K θθ++-===? 9. 电位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可以分成哪两类分析方法?它们各有何特点? 10.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为例,画出离子选择电极的基本结构图,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11.写出离子选择电极膜电位和电极电位的能斯特方程式。 ⑵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操作规程,以使检验操作规化。 2适用围: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检验操作全过程。 3责任:QC人员对本SOP实施负责。 4容 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各组分在柱被分离,并进入检测器检测,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4.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和色谱条件 高效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组成。色谱柱径一般为3.9~4.6mm,填充剂粒径为3~10μm。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是适应小粒径(约2μm)填充剂的耐超高压、小进样量、低死体积、高灵敏度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4.1.1.色谱柱 反相色谱柱:以键合非极性基团的载体为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常见的载体有硅胶、聚合物复合硅胶和聚合物等;常用的填充剂有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苯基键合硅胶等。 正相色谱柱:用硅胶填充剂,或键合极性基团的硅胶填充而成的色谱柱。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等。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也可用作反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柱:用离子交换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有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和阴离子交换色谱柱。 手性分离色谱柱:用手性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色谱柱的径与长度,填充剂的形状、粒径与粒径分布、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载体表面基团残留量,填充的致密与均匀程度等均影响色谱柱的性能,应根据被分

离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温度会影响分离效果,品种正文中未指明色谱柱温度时系指室温,应注意室温变化的影响。为改善分离效果可适当提高色谱柱的温度,但一般不宜超过60℃。 残余硅羟基未封闭的硅胶色谱柱,流动相pH值一般应在 2?8之间。残余硅羟基已封闭的硅胶、聚合物复合硅胶或聚合物色谱柱可耐受更广泛pH值的流动相,适合于pH 值小于2或大于8 的流动相。 4.1.2.检测器 最常用的检测器为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包括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其他常见的检测器有荧光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等。 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为选择性检测器,其响应值不仅与被测物质的量有关,还与其结构有关;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和示差折光检测器为通用检测器,对所有物质均有响应。结构相似的物质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响应值几乎仅与被测物质的量有关。 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响应值与被测物质的量在一定围呈线性关系,但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响应值与被测物质的量通常呈指数关系,一般需经对数转换。 不同的检测器,对流动相的要求不同。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所用流动相应符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项下对溶剂的要求;采用低波长检测时,还应考虑有机溶剂的截止使用波长,并选用色谱级有机溶剂。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不得使用含不挥发性盐的流动相。 4.1.3.流动相 反相色谱系统的流动相常用甲醇-水系统和乙腈-水系统,用紫外末端波长检测时,宜选用乙腈-水系统。流动相中应尽可能不用缓冲盐,如需用时,应尽可能使用低浓度缓冲盐。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时,流动相中有机溶剂一般不低于5%,否则易导致柱效下降、色谱系统不稳定。 正相色谱系统的流动相常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和正己烷等。 品种正文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填充剂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径与长度、填充剂粒径、流动相流速、流动相组分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调整流动相组分比例时,当小比例组分的百分比例X小于等于33%时,允许改变围为0.7X?1.3X;当X大于33%时,允许改变围为X—10%?X+10% 。

游离色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八.饮料中游离色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合饮料中游离色氨酸的测定 本方法检测限:饮料中游离色氨酸为30μg/100ml。 (一)方法提要 试样的游离色氨酸经处理后,在高效反相色谱C18柱上分离,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游离色氨酸的含量。 (二)仪器 1. 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2. 超声清洗仪(溶剂脱气用)。 3. 天平(精确到0.0001g)。 4. 微孔滤膜(HF 0.45 μm)。 (三)试剂 1. 1.0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0g氢氧化钠(分析纯),加适量去离子水并稀释到100ml。 2. 甲醇(色谱纯)。 3. 0.1%(m/V)磷酸溶液:1.0g磷酸(分析纯)加水至1000mL,溶解混匀,过微孔滤膜0.45μm,待用。 4. 色氨酸对照品,Fluka公司(纯度≥99.5%)。 5. 色氨酸标准溶液:精密称取色氨酸对照品约0.0300g,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少许水,再加入50μL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超声溶解并用水定容到100mL,成浓度为300μg/mL的标准储备液。取标准储备液5.0mL用去离子水定容到50mL,成为浓度为30μg/mL的标准溶液。 (四)测定步骤 1. 样品处理: ①汽水、可乐型饮料:取均匀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微温除去二氧化碳(或超声脱气10min),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供进样用。 ②果汁类:取均匀试样置于离心管中,5000rpm/min离心20min,上清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供进样用。 2. 标准工作曲线制作。精密吸取色氨酸标准溶液1.0,5.0,10.0ml,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到100mL,摇匀。分别取10μL标准工作系列溶液进样

电化学分析法

第六章:电化学分析法 1. 答:液体接界处存在的点位差称为液接点位。 液体接界电位产生的基本原因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扩散速度不同引起的。例如两个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通过多孔隔膜接触时,在这两溶液的界面上HCl将从浓的一边向稀的一边扩散。因为氢离子的扩散速度比氯离子的扩散速度快,所以在稀溶液的一边出现了多余的氢离子而带正电,在较浓溶液一边则由于有过剩的氯离子而带负电。当达到某一动态平衡时,在它们之间建立了一个双电层,产生了电位差,即液接电位。 2. 答: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选择性的测定某种离子浓度原理是:以电极电位与待测离子活度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测得电极电位进而获得待测离子强度。电池电动势包括内外参比电极电位,液接电位,不对称电位等,有干扰离子存在时还有干扰离子引起的膜电位,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这些电极电位的变化,因此在测量前要使用标准溶液进行较正,若前后离子强度发生变化,势必会影响到待测离子的浓度测量。 3. 解:根据pH的操作定义:pH x= pH s+(E x-E s)/0.0592 (1) pH x=4.00+(0.312-0.209)/0.0592=5.74; (2) pH x=4.00+(0.088-0.209)/0.0592=1.96; (3) pH x=4.00+(-0.017-0.209)/0.0592=0.18. 4. 解:pMg x= pMg s+(E x-E s)/(0.0592/2); pMg x=-lg(1.15×10-2)+(0.412-0.275)/0.0296=6.57; 若实际电位值为0.411,则pMg x=-lg(1.15×10-2)+(0.411-0.275)/0.0296=6.53, αMg=10-6.53=2.93×10-7mol/L; 若实际电位值为0.413,则pMg x=-lg(1.15×10-2)+(0.413-0.275)/0.0296=6.60, αMg=10-6.60=2.50×10-7mol/L; 所以Mg2+的活度范围为:2.93×10-7~2.50×10-7mol/L。 5. 解:指针实际为50/60=5/6个pH,因此pH计显示pH值为4-5/6=,因此误差为-3=。 6. 解:采用标准加入法:Cx=Cs×Vs/(10nF E/2.303RT-1)Vx Cx=1×10-2×0.5/(100.03/0.055-1)×50=3.98×10-5 7. 解:(1) (2)等当点的pH为8.84,此时,NOH的体积为15.65Ml (3)强碱滴定弱酸HA,初略计算突跃起点为:pH起点=pK a+3

仪器分析作业参考答案

第二章 电化学分析法 6.计算[OH –] = 0.05 mol/L ,p(O2)=1.0×103 Pa 时,氧电极的电极电势,已知O2 +2H2O+4e= 4OH –,φθ=0.40 V 。 解:根据能斯特方程 ()ln (Re )RT a Ox nF a d θ??=+ 代入数据计算得?=0.438V 7. 试从有关电对的电极电势,如?θ(Sn2+/Sn )、?θ(Sn4+/Sn2+)及?θ(O2/H2O ),说明为什么常在SnCl2溶液加入少量纯锡粒以防止Sn2+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答:?θ值较大的电对中的氧化态物质能和?θ值较小的电对中的还原态物质反应。所以在SnCl2溶液加入少量纯锡粒以防止Sn2+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11. 下述电池中溶液,pH = 9.18时,测得电动势为0.418 V ,若换一个未知溶液,测得电动势为0.312 V ,计算未知溶液的pH 值 玻璃电极 ) (H x s a a 或+饱和甘汞电极 答:根据pH 的实用定义公 式: F /RT .E E 3032s x pHs pHx -+ =, 代入数据得PH=7.39 12. 将ClO4-离子选择性电极插入50.00 mL 某高氯酸盐待测溶液,与饱和甘汞电极(为负极)组成电池,测得电动势为358.7 mV ;加入 1.00 mL 、0.0500 mol /L NaClO4标准溶液后,电动势变成346.1 mV 。求待测溶液中ClO4-浓度。 答:根据 /0.059(101)s s x n E x c V c V ±?= -,代入数据 Cx=1.50?10-3mol/L 第五章 气相色谱分析法 6.当下述参数改变时: (1)增大分配比,(2) 流动相速度增加, (3)减小相比, (4) 提高柱温,是否会使色谱峰变窄?为什么? 答:(1)保留时间延长,峰形变宽; (2)保留时间缩短,峰形变窄; (3)保留时间延长,峰形变宽; (4)保留时间缩短,峰形变窄。 11. 分析某种试样时,两个组分的相对保留值r21=1.11, 柱的有效塔板高度H=1mm ,需要多长的色谱柱才能完全分离? 解:根据公式 21212121 11(()r r R r r --= 得L=3.67 m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阿奇霉素及相关组分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P TCA(PA R T B:CH EM.ANAL.)2009年 第45卷6工作简报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 阿奇霉素及相关组分 余剑英1,饶均明1,陈本美2,刘劭刚2,邓富良23 (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410008; 2.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分析测试中心,长沙410078) 摘 要:提出了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同时测定阿奇霉素颗粒中阿奇霉素(A ZMC)及相关组分(即脱糖氧胺阿奇霉素、阿奇霉素A及N2去甲基阿奇霉素)含量的方法。采用Thermo C18柱(150mm×4.6mm,5μm)作固定相分离上述4组分。以20mmol?L-1磷酸二氢钾(用1mol?L-1氢氧化钾溶液调p H为7.37)2甲醇(47+53)为流动相,流量为1.0mL?min-1,电化学检测电位为1.05V,柱温为35℃。阿奇霉素及相关组分的峰面积值与相应浓度之间的线性范围依次为 37.06~593.00,2.63~84.00,9.20~294.50,6.69~107.00mg?L-1,检出限(3S/N)分别为 9.28,1.32,4.60,3.35mg?L-1。用标准加入法作回收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 100.6%,99.9%,99.8%。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阿奇霉素;相关组分 中图分类号:O65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020(2009)0620636203 HPLC Determination of Azithromycin and R elated Components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Y U Jian2ying1,RAO Jun2ming1,CHEN B en2mei2,L IU Shao2gang2,DENG Fu2liang23 (1.X iangy a Hos pital,Cent ral S outh Universit y,Changsha410008,China; 2.A nal y tical and Testi ng Center,X iangy a Medical College,Cent ral S outh Universit y,Changsha410078,China) Abstract:Azithromycin(AZMC)and related components[i.e.,desosaminylazithromycin(DSMAZMC), azaerythromycin A(AZEMC2A)and N2demethylazithromycin(N2DMAZMC)]in AZMC granules were determined simultaneously by HPL C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EC detection).The Thermo C18column(150mm× 4.6mm,5μm)was used as the stationary phase for separation of the components with column temperature at 35℃.A mixture of20mmol?L-1KH2PO4solution(pre2adjusted to p H7.37with1mmol?L-1KO H solution) and methanol(mixed in the ratio of47to53by volume)was used as the mobile phase with flow2rate of1.0mL?min-1.The EC detection was made at the potential of1.05V.Linear relationship s between values of peak area and concentrations of the4components were obtained in the ranges of37.06-593.0mg?L-1(for AZMC),2.63- 84.00mg?L-1(for DSMAZMC),9.20-294.5mg?L-1(for AZEMC2A)and6.69-107.0mg?L-1(for N2 DMAZMC).Detection limits(3S/N)found for the4components were9.28,1.32, 4.60, 3.35mg?L-1, respectively.Tests for recovery were made by standard addition method,and values of average recovery obtained were99.9%,100.6%,99.9%and99.8%respectively. K eyw ords:HPL C;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Azithromycin;Related components 收稿日期:2009202205 作者简介:余剑英(1965-),女,湖南长沙人,主管技师,主要研 究方向为临床生化及免疫学。 3联系人 阿奇霉素为氮杂内酯类新型抗生素,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抑制依赖于蛋白质的合成,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且副作用小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 6 3 6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1检验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2检验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样品进行测定的色谱方法。注入样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依此进入检测器,由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3检验试剂 甲醇(色谱纯)、乙腈(色谱纯)、纯水(高纯水)、磷酸等。 4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要测试的供试品适量,参照《药典》及《制剂规范》,用规定的溶剂适宜的提取精制方法,配制成一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供试品溶液注入色谱柱前要经适宜的0.45nm的滤膜滤过。5对照品溶液制备 根据供试品所要测定的成分取相应的对照品,用适宜的溶剂配制成相应浓度的对照品溶液。6流动相配制 用高纯度的试剂配制流动相,水应为新鲜配制的高纯水。配制好的流动相通过适宜的0.45nm 的滤膜滤过,用前脱气。 7操作 7.1打开自动进样器、检测器、泵、柱温箱,进入工作站。 7.2自动进样器排气 自动进样器排气用50%甲醇(用前脱气),点击自动进样器界面上的purge键,自动排气25分钟。 7.3泵排气 分析界面中,设置方法参数,下载方法参数。用流动相冲洗吸滤头,再把吸滤头浸入流动相中,逆时针旋转排气阀90-180度,点击purge键,排气3-4分钟,顺时针旋转排气阀90-180度,激活仪器。 7.4进样操作 7.4.1.将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置于样品瓶中,盖上带有垫片的瓶盖,顺时针旋紧,7.4.2将样品瓶按顺序放置于样品瓶架上。 7.4.3设置方法参数,选择波长、柱温、流速、结束时间等,下载并保存方法文件,待色谱系统充分稳定,基线平直。 7.4.4设置批处理分析表。分析界面主项目中,点击批处理分析,依次设置样品瓶号、样品瓶架号、样品名、方法文件、数据文件、进样体积,保存批处理分析表,点击批处理分析开始,开始数据采集。 7.4.5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和同一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应分别进样不少于5针。 7.5色谱数据的收集处理 7.5.1 建立标准曲线 7.5.1.1再解析界面中,选择要处理的对照品数据的其中一个数据,点击向导,出现化合物表向导,选择最小面积,点击下一步,选择有效峰,点击下一步,输入浓度单位,最大级别数,点击下一步,输入化合物名,依次输入几个对照品溶液浓度,点击完成。保存方法文件。7.5.1.2在方法中,打开上述所保存的方法文件,出现校准曲线视图,将相应浓度的对照品色谱数据拖至数据文件相应的级别中,形成标准曲线图,查看R数值不大于0.9999,表明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文件另存为标准曲线。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方法

生效日期20140101 负责姓名职位签名/日期 起草何瑞清QC 审核梁天静QC主管 批准张小伶质量部经理 分发部门: 部门份数部门份数QC室1 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 3 职责 3.1QC人员:严格按本程序操作 3.2QC主管:严格按本程序检查 4 内容 4.1 定义及概述 4.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现代液体色谱法,其基本方法是将具一 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用高压 输液泵将流动相注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 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 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或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 由于应用各种性质的微粒填料和加压的液体流动相,本法具有 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4.1.2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能在特定填充剂的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的 药品的分析测定,特别是多组分药品的测定、杂质检查和大分

子物质的测定。有的药品需要在色谱分离前或后经过衍生化反 应,方能进行分离或检测。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有:硅胶用于 正相色谱;化学键合固定相,根据键合的基团不同可用于反相 或正相色谱,其中最常用的是十八烷基硅烷(又称ODS)键合 硅胶,可用于反相色谱或离子对色谱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 交换色谱,是有一定孔径的大孔填料,用于排阻色谱。 4.1.3 仪器的组成和一般要求: 4.1.3.1 仪器的组成:高压输液泵、色谱柱、检测器、积分仪、打印机。 4.1.3.2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 的填充剂和流动相的组分按各品种项下的规 定。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有硅胶和化学健合硅 胶,后者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 辛基硅烷键合硅胶次之,氰基或氨基键合硅胶 也有使用。离子交换填充剂用于离子交换色 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填充剂用于分子排阻色 谱等。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检测器为 紫外吸收检测器。 ——在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所用流动相应符 合紫外分光光度法项下对溶剂的要求。(紫外 分光光度法项下对溶剂的要求:用1cm石英吸 收池盛溶剂,以空气为空白(即空白光路中不 置任何物质),测定其吸收度。溶剂和吸收池 所吸收度,在220~240nm范围内不得超过 0.40,在241~250nm范围内不得超过0.20,在 251~300nm范围内不得超过0.10,在300nm以 上时不得超过0.05。)

最新电化学分析法(最全)

电化学分析法 [日期:2011-06-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电化学分析法(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是根据电化学原理和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这类方法都是将试样溶液以适当的形式作为化学电池的一部分,根据被测组分的电化学性质,通过测量某种电参量来求得分析结果的。 电化学分析法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最为主要的一种类型,是利用试样溶液的浓度在某一特定的实验条件下与化学电池中某种电参量的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的,这些电参量包括电极电势、电流、电阻、电导、电容以及电量等;第二种类型是通过测定化学电池中某种电参量的突变作为滴定分析的终点指示,所以又称为电容量分析法,如电位滴定法、电导滴定法等;第三种类型是将试样溶液中某个待测组分转入第二相,然后用重量法测定其质量,称为电重量分析法,实际上也就是电解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所需仪器简单,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析速度快,特别是测定过程的电信号,易与计算机联用,可实现自动化或连续分析。目前,电化学分析方法已成为生产和科研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手段。 第一节电势分析法 电势分析法是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它是利用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即用电势计测定两电极间的电势差),以求得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电势分析法又可分为直接电势法(potentiometric analysis)和电势滴定法(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直接电势法是根据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直接求出被测物质的浓度。应用最多的是测定溶液的pH。近些年来,由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相继出现,应用它作为指示电极进行电势分析,具有简便、快速和灵敏的特点,特别是它能适用于其它方法难以测定的离子。因此,直接电势法在土壤、食品、水质、环保等方面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电势滴定法是利用电极电势的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的分析方法。电势滴定法确定的滴定终点比指示剂确定的滴定终点更为准确,但操作相对麻烦,并且需要仪器,所以电势滴定法一般适用于缺乏合适的指示剂,或者待测液混浊、有色,不能用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滴定分析。 ?基本原理 在电势分析法中,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其中一个电极的电极电势能够指示被测离子活度(或浓度)的变化,称为指示电极;而另一个电极的电极电势不受试液组成变化的影响,具有恒定的数值,称为参比电极。将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共同浸入试液中构成一个原电池,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即可求得被测离子的活度(或浓度)。 例如某种金属M与其金属离子Mn+组成的指示电极Mn+/M,根据能斯特公式,其电极电势可表示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线莲中黄酮含量 金线莲为兰科(Orchidaceae)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主产于我国福建、台湾和云南等省,其中福建金线莲[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 ]为主要药用种之-一川。该植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肝炎、肾炎等症,疗效独特2) ,素有“药王”、“金草”之称。目前野生金线莲日渐匮乏,且市场较为混乱,急切需要科学的方法对金线莲药用种加以甄别。本文在对福建金线莲系统的化学研究结果基础上,对其主要成分黄酮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比较了同为开唇兰属,而未作为金线莲主要药用种的云南金线莲(Anoectochilus burmannicusRolfe)与福建金线莲黄酮苷元类型和含量的差异,从而为金线莲的种间鉴别、人工栽培等研究提供依据。 福建金线莲化学成分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植物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以异鼠李素、槲皮素及山柰素型黄酮醇苷为主[2-4]。而总黄酮含量以及3种主要类型黄酮含量之比是金线莲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建立金线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金线莲种的鉴别以及人工栽培方法等研究奠定化学基础。总黄酮含量测定通常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后者选择性优于前者。本文对金线莲乙醇提取物进行酸水解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水解所得主要苷元:异鼠李素槲皮素和山柰索的含量,计算3种黄酮苷元总含量及其比例,对比福建金线莲与云南金线莲之间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差别。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美国Waters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600控制器,616泵,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010工作站。对照品:槲皮素、异鼠李素为本室自制,纯度95%以,上(以NMR和MS鉴定结构,以HPLC 一ELSD鉴定纯度)。甲醇(色谱纯) :天津四友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乙腈(色谱纯) : Merck KGaA,Fish-ier ChemAlert;95%乙醇(分析纯):北京化工厂;85%磷酸(分析纯) 福建金线莲(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与云南金线莲(Anoectochilus burmannicus)干燥药材均由郭顺星研究员提供并鉴定。药材自然干燥后粉碎,过40目筛作为待测样品。 2 色谱条件 色谱柱: Waters公司Symmetry Cg(5 μm,3. 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