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eiid虚拟数据库安装配置入门

Teiid虚拟数据库安装配置入门

Teiid虚拟数据库安装配置入门
Teiid虚拟数据库安装配置入门

EFUTURE INC.

Teiid虚拟数据库

安装配置入门

一、安装Teiid

1、安装Java JDK;

2、安装JBOSS 5.1,把“jboss-5.1.0.GA-jdk6.zip”解压到任意目录,比如:D:\JBOSS5;

3、安装Teiid,把“teiid-7.3.0.Final-jboss-dist.zip”解压,并把里面的文件,按目录结构复制到JBOSS的“server\default”

目录,比如:D:\JBoss5\server\default目录,目录结构与JBOSS的一致;

4、启动JBOSS,执行JBOSS bin目录下的run.bat,将会启动JBOSS,例如:D:\JBoss5\bin\run.bat,启动时间比较

长,大概有2分钟;

5、JBOSS控制台

A、在IE中输入:http://localhost:8080/,将看到JBOSS的控制界面

B、点击“Administration Console”,将进入JBOSS管理界面,需要输入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

在Datasources中可以看到JBOSS的JNDI数据源配置,Virtual Database(VDB)中可以看到Teiid虚拟数据库的配置。

二、配置Teiid

1、Teiid配置基本概念

Teiid虚拟数据库的目的是把多个不同数据库的数据源连接起来,要配置Teiid虚拟数据库需要指定两样东西。第一:JNDI数据库连接配置,就是上图中Datasources中的内容;第二:Teiid虚拟数据库vdb配置文件。

2、配置JNDI数据源:JNDI数据源需要数据源的xml配置文件,对于不同数据库的配置xml可以在

“D:\JBoss5\docs\examples\jca”找到例子。

2.1 JDBC驱动

请从下面网址下载:http://58.248.14.72:8080/myshopupdates/jdbcdriver.rar

包含常见的数据库驱动,包括:DB2、Oracle、Informix、SQLServer、MySQL、SQLite、Sybase。请把所有的驱动文件解压放到“E:\JBoss5\server\default\lib”目录。

2.2 配置JNDI数据源

参考“D:\JBoss5\docs\examples\jca”目录的JNDI数据源例子。比如:Oracle请参照文件:oracle-ds.xml 或者oracle-xa-ds.xml,SQL Server参照文件:mssql-ds.xml 或者mssql-xa-ds.xml。每种数据库有两种配置方式是因为采用不同的驱动方式。

以Oracle为例,配置文件参考oracle-ds.xml。

--------------------------------------------------------------------------------------------------

OracleDS

jdbc:oracle:thin:@youroraclehost:1521:yoursid

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

x

y

org.jboss.resource.adapter.jdbc.vendor.OracleExceptionSorter

Oracle9i

--------------------------------------------------------------------------------------------------

上面红色的“OracleDS”是JNDI数据源的别名,可以改为你想要的名字。

有多少个数据源就配置多少个JNDI的xml文件,文件名没有规定,只要jndi-name不一样就可以。

把配置后的xml文件复制到“D:\JBoss5\server\default\deploy”目录,重启JBOSS,在http://localhost:8080/的JBOSS 控制界面将看到新增的JNDI数据源。请检查是否正常up状态。

3、配置Teiid虚拟数据库vdb文件

参照Teiid的vdb配置文件格式(D:\JBoss5\server\default\teiid-examples\dynamicvdb-portfolio\portfolio-vdb.xml),把“portfolio-vdb.xml”改为任意其他xml文件名字。

编辑这个文件:

--------------------------------------------------------------------------------------------------

A Dynamic VDB

-->

--------------------------------------------------------------------------------------------------

这个文件核心的有两个地方:

1、“”这个是虚拟数据库的名字,连接Teiid数据库需要这个名字,改为你想要的名字,比如:"DynamicPortfolio"改为“vdb”。

2、每个“”、“”之间是JNDI数据源。比如:

--------------------------------------------------------------------------------------------------

--------------------------------------------------------------------------------------------------

“Accounts”是数据源的别名,SQL中就是使用这个别名,可以理解为Oracle中的用户名。

“source name="derby-connector" translator-name="derby"”中的“derby-connector”、“derby”是对应derby数据库的配置,不同的数据库用不同的名字。

connection-jndi-name="java:PortfolioDS"里面的PortfolioDS是JNDI数据源的名字,请设置为实际的JNDI数据源名字。

SQL Server的model配置样式如下(注意修改model name和connection-jndi-name):

--------------------------------------------------------------------------------------------------

--------------------------------------------------------------------------------------------------

Oracle的model配置样式如下(注意修改model name和connection-jndi-name):

--------------------------------------------------------------------------------------------------

--------------------------------------------------------------------------------------------------

最后把配置好vdb的xml文件复制到“D:\JBoss5\server\default\deploy”目录,重启JBOSS,在http://localhost:8080/的JBOSS控制界面将看到新增的Virual Database数据库。请检查是否正常up状态。

三、使用Teiid

在Eclipse中新建Java项目,引用“E:\JBoss5\server\default\lib\”目录的“teiid-7.3.0.Final-client.jar”。

测试数据库连接的例子如下:

--------------------------------------------------------------------------------------------------

package com.efuture.mail;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DriverManager;

import java.sql.ResultSet;

import java.sql.Statement;

public class Teiid {

public Teiid()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final String[] args) {

try {

execut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END--");

}

public static void execute()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url = "jdbc:teiid:Demo@mm://localhost:31000";

String sql = "select a.deptid,https://www.doczj.com/doc/3713755527.html,STNAME from bos.dept a,Accounts.CUSTOMER b";

Class.forName("org.teiid.jdbc.TeiidDriver");

Connection connection = null;

try {

connectio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 "user", "user");

Statement statement = connection.createStatement();

ResultSet results = statement.executeQuery(sql);

while (results.next()) {

System.out.println(results.getString(1) + "\t"

+ results.getString(2));

}

results.close();

statement.close();

connection.clos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throw e;

}

}

}

--------------------------------------------------------------------------------------------------

Teiid数据库的JDBC连接字符串是:"jdbc:teiid:Demo@mm://localhost:31000",请把"Demo"改为vdb xml文件配置中的"vdb name" 。

SQL语句关联不同数据库请使用vdb xml文件配置的"model name"作为别名。

------------------- 全文结束-------------------------

数据库基本知识(自己整理,初学者可以看一下,基于某MySql)

数据库

1常见数据库 1.1MySql : 甲骨文 1.2Oracle: 甲骨文 1.3SQL Server: 微软 1.4Sybase: 赛尔斯 1.5DB2: IBM 2MySql基础知识 2.1关系结构数据模型数据库 2.2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2.2.1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对象:库、表、列等 操作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mydb1 USE mydb1 DROP DATABASE [IF NOT EXISTS] mydb1

ALTER DATABASE mydb1 CHARACTER SET utf8 操作表 插入表 CREATE TABLE stu( sid CHAR(6), sname VARCHAR(20), age INT, gender VARCHAR(10) ); 更改表 ALTER TABLE t_user ADD (student varcher(20)) ALTER TABLE t_user MODIFY gender CHAR(20) ALTER TABLE t_user CHANGE gender VARCHER(20) ALTER TABLE t_user REMANE genderTO genders ALTER TABLE t_user DROP gender 删除表 DROP TABLE t_user 2.2.2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记录(数据)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值1,值2,…)

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论文

河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2014届毕业论文网络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 中队:二十九中队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姓名:赵森

网络图书馆的开发 摘要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及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网络化成为了20世纪末影响人类历史进程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图书馆的发展更趋向于电子化、虚拟化、数字化,图书馆的业务操作、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图书馆将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最终将不得不在网络环境中重新定位。 WEB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了网络,它给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提供了一个交互的电子平台,使得读者通过网络就能轻松查询到图书馆的相关信息,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也提高了图书借阅的效率。该系统由前台管理子系统和后台管理子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包括了系统的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库设计、网络的各个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以统计分析模块部分的实现,该系统是基于ASP的设计语言,在Vbscripe和Java scripe脚本语言基础上进行开发,在数据库上,运用了Microsoft公司开发的Access软件,Winxp+IIS6.0环境下运行。建设图书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建设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图书馆信息网络,实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图书网络后台管理ADO

目录 一网络图书管理系统的概述 (1) 1.1网络图书信息管理的特点 (1) 1.2网络图书管理的发展 (1) 二系统需求分析 (2) 2.1功能需求分析 (2) 2.2性能要求 (2) 2.3系统数据分析 (2) 2.4数据流程图 (3) 三系统设计 (5) 3.1基本业务模块 (5) 3.2基本数据维护模块 (5) 3.3信息查询模块 (6) 3.4信息查询模块 (7) 3.5登录界面设计 (8) 四系统实现 (9) 4.1系统运行环境 (9) 4.1.1开发与运行环境及配置 (9) 4.1.2系统工作原理 (9) 4.2系统采用的技术 (10) 4.2.1ADO与MD5技术 (10) 4.2.2J2EE (10)

数据库概论第1-3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绪论习题参考答案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参见P3、4、5页) 参考答案: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2.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参见P12页) 参考答案: 数据库系统使信息系统从以加工数据的程序为中心转向围绕共享的数据库为中心的阶段,这样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研制和维护,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相容性,提高了决策的可靠性。 3.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8、9、10页) 参考答案: 1)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 在文件系统中,相互独立的文件的记录内部是有结构的,管其记录内部已有了某些结构,但记录之间没有联系。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 2)在文件系统中,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粒度不能细到数据项。而在数据库系统中,存取数据的方式也很灵活,可以存取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数据项、一组数据项一个记录或或一组记录。 3)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是为某一特定应用服务的,文件的逻辑结构对该应用程序来说是优化的,因此要想对现有的数据再增加一些新的应用会很困难,系统不容易扩充。而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 5.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9、10、11页) 参考答案: 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VB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础知识 几乎所有的商业应用程序都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并将其组织成易于读取的格式。这种要求通常可以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MDBS)实现。MDBs是用高级命令操作表 格式数据的机制。数据库管理系统隐藏了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放方式之类的底层细节,使编程人员能够集中精力管理信息,而不是考虑文件的具体操作或数据连接关系的维护。 下面,先介绍几个基本的概念。 数据库:数据库就是一组排列成易于处理或读取的相关信息。数据库中的实际数据存放成表格(table),类似于随机访问文件。表格中的数据由行(row)和列(column)元素组成,行中包含结构相同的信息块,类似于随机访问文件中的记录,记录则是一组数值(或称为字段的集合),如图1所示: 图1:数据库和表格结构的图形表示 记录集:记录集(RecordSet)是表示一个或几个表格中的对象集合的多个对象。在数据库编程中,记录集等于程序中的变量。数据库中的表格不允许直接访问,而只能通过记录集对象进行记录的浏览和操作。记录集是由行和列构成的,它和表格相似,但可以包含多个表格中的数据。如图2所示网格中的内容来自于一个表格,形成一个记录集。图中所示的查询结果是所有作者的资料。 图2:BIBlIO数据库的Authors表,所选的行是Authors的相关记录 注意:可以把记录看成一种浏览数据库的工具,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指定要选择的数据,记录集的类型有三类:

(1)DynaSets:这是可修改的显示数据; (2)SnapShots:这是静态(只读)的显示数据; (3)Tables:这是表格的直接显示数据。 DynaSets和SnapShots通常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语句生成,SQL将在以后介绍,但现在只要知道SQL语句是从指定数据库中读取数据的标准命令即可。DynaSets在每次用户数据库时更新,而对记录集的改变会反映在基础表格中。SnapShots是同一数据的静态显示,其中包含生成snapshots时请求的记录(基础表格中的改变不会在SnapShots中反映出来),自然也不会更改SnapShots。DynaSets是最灵活、最强大的记录集。虽然Table类型记录集需要大量间接成本。SnapShots是最缺少灵活性的记录集,但所要的间接成本最少。如果不需要更新数据库,只要浏览记录,可以用SnapShots这种类型。 SnapShots类型还有一个变形正向型SnapShots,这种类型SnapShots的限制更多,只能正向移动,但速度更快。正向型SnapShots可以用于要扫描多个记录并顺序处理(进行数值计算,复制所选记录到另一个表格中,等等)数据库记录的情况。这个记录集不提供反向方法,所以间接成本少。 Tables型记录组可以用于调用数据库表格。Tables比其他记录集类型的处理速度都快,可以保持表格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也可用于更新数据库。但Table 只限于一个表格。此外,通过Tables型记录集访问表格时,可以利用Tables 的索引值进行快速查找。 https://www.doczj.com/doc/3713755527.html,数据集(Datasets)的概念 1.基本概念 数据集是一种离线了的缓存存储数据,它的结构和数据库一样,具有表格、行、列的一种层次结构,另外还包括了为数据集所定义的数据间的约束和关联关系。用户可通过.NEt框架的命名空间(NameSpace)来创建和操作数据集。 用户可以通过一些诸如属性(properties)、集合(collections)这些标准的构成来了解Dataset这个概念。如: (1)数据集(DataSet)包括数据表格的Tables这个集合以及relation的"Relations"集合。 (2)DataTable类包括了数据表格row的"Rows"集合,数据columns的"Column" 集合,以及数据relation的"ChildRelations"和"ParentRelations"集合。(3)DataRow类包括"RowState"属性,这些值是用来显示数据表格首次从数据库 被加载后是否被修改过,这个属性的值可以为:"Deleted"、"Modified"、"New"以及"Unchanged"。 2.定义(Type)和未定义(Untyped)的数据集 数据集有定型的和未定型的之分,定型的数据集是基本的DataSet类的一个子类,并且含有图表(.xsd文件),它用来描述数据集所拥有的表格的结构。这些图表 文件,包括了表的名字和列名、列所代表的数据的类型信息,以及数据间的约束关系。而一个未定型的数据集则没有这些图表的描述。 在程序中用户可以使用任意两种类型的数据集,然而,定型的数据集可以使得用户对数据的操作更加明了,并且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定型的数据集可以生成一些对象模型,这些模型的第一层次的类(first-class)就是数据集所包含

数据库题库及虚拟化L

1.FTP服务器的主配置文件名是以下哪个 A./etc/ftp/ftp.conf B./etc/vsftpd/vsftpd.conf C./etc/vsftpd.conf D./etc/ftp/ftpd.conf ↑答案:B 2.使用模板每次最多只能部署一台虚拟机: A.说法正确 B.说法错误 ↑答案:B 3.如何启动syslog服务 A.start syslog B.service log start C.service syslog start D.service sys start ↑答案:C 4.sort命令可以对一个或多个命令进行排序。关于其参数及其含义,错误的是 A.-d—忽略大小写的区别 B.-m—合并文件列表中指定的文件

C.–u—在排序输出中删除重复的行 D.–b—忽略开头的空格和Tab ↑答案:A 5.Linux如何备份vg01的LVM配置文件 A.vgcfgbackup vg01 B.vgdisplay vg01 C.cp /etc/lvmtab /etc/lvmtab.bak D.vgcfgrestore vg01 ↑答案:A 6.()最基本的结构都是由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寄存组、多路转换器和数据总线等逻辑部件组成。 A.运算器 B.I/O C.存储器 D.控制器 ↑答案:A 7.关于"more /var/log/maillog|grep aaa"命令,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管道,将显示mailllog的文件到aaa文件中 B.通过管道,将maillog文件中含aaa的内容显示到标准输出中

C.显示所有包含"aaa"字符的行 D.显示所有maillog的内容给aaa的输出设备 ↑答案:C 8.需要了解gzip这个RPM软件包中都有哪些文件,正确的rpm命令格式是 A.rpm -al gzip B.rpm -ai gzip C.rpm -qi gzip D.rpm -ql gzip ↑答案:D 9.存放用户主目录的系统定义变量是 A.PS2 B.PS1 C.PATH D.HOME ↑答案:D 10.虚拟机克隆之后,自动改变的属性包括: A.MAC地址 B.主机名 C.IP地址 D.存储空间大小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模拟试题1

上午部分 虚拟存储器地址变换是指(1)。 模拟试题1 (1)A.多用户虚地址与实地址如何一一对应 B.程序的逻辑地址变换成主存实地址 C.程序执行时将虚地址转换成对应的实存地址 D.指令的符号地址变换成二进制地址 并行处理发展通过(2)的途径形成了颁布处理系统。 (2)A.时间重叠B.提高主频C.资源重复D.资源共享 设最大并行度P=n*m,其中n 为同时处理一个字中的二进制位数;m 为能同时处理的字数。则WPBS(字并位串)可描述为(3)。 (3)A.n=1,m>1 B.n=1,m=1 C.n>1,m>1 D.n>1,m=1 以下关于流水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4)。 (4) A.单功能流水线只完成一种固定功能 B.动态流水线的各功能段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按同一运算或功能连接 C.标量流水线只能对标量数据进行流水处理 D.同一多功能流水线上可有多种连接方式来实现多种功能 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内存等分为(5),程序按逻辑模块划分成若干(6)。采用段式存 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24 位表示,其中16 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7)。 (5)A.块B.基址C.分区D.片 (6)A.页B.段C.块D.片 (7)A.28B.216C.224 D.232 假设一个有3 个盘片的硬盘,共有 4 个记录面,转速为7200 转/分,盘面有效记录区域 的外直径为30cm,内直径为lOcm,记录位密度为250 位/mm,磁道密度为8 道/mm,每 磁道分16 个扇区,每扇区512 字节,则该硬盘的非格式化容量和格式化容量约为(8)。 (8) A.120MB 和1OOMB C. 60MB 和50MB B.30MB 和25MB D.22.5MB 和25MB (9)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的一种机制,此种机制实现了方法的定义与具体的对象无关,而对方法的调用则可关联于具体的对象。 (9)A.继承B.封装C.多态D.动态绑定 (10)工具在软件详细设计过程中不采用。 (10) A.判定表 B.IPO 图

数据库模型基础知识及数据库基础知识总结

数据库模型基础知识及数据库基础知识总结 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 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2.数据库(DataBase,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data model)也是一种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模型的分类 第一类:概念模型 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完全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或联系 ?实体集(Entity Set): 同类型实体的集合。每个实体集必须命名。 ?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特征和性质。 ?属性值(Attribute Value): 为实体的属性取值。 ?域(Domain): 属性值的取值范围。 ?码(Key): 唯一标识实体集中一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学号是学生的码?实体型(Entity Type): 表示实体信息结构,由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表示。如:实体名(属性1,属性2,…) ?联系(Relationship):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型内部的联系(各属性)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各实体集)。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 第二类: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方式

数据库基础知识和Access入门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员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文件 2. A.记录 B.字段 C.域 3.Access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是。 A.DOC B.XLS C.HTM D.MDB 4.DB、DBMS和DBS A.DB包括DBMS和DBS 包括DB和DBMS C.DBMS包括DBS和DB D.DBS与DB和DBMS无关 5.数据库管理系统位于。 A.硬件与操作系统之间 B.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 C.用户与硬件之间 D.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之间 6.使用二维表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 A.实体-联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 D.网状模型 7.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学生选修,则学生—课程之间的联系为。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一 D.多对多 8.Access A.层次型 C.网状型 D.树型 9.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关系运算有。 A.选择、投影和删除 B.选择、投影和添加 C.选择、投影和连接 D.选择、投影和插入 10.在E-R图中,用来表示联系的图形是。 A.矩形 B.三角形 C.椭圆形 D.菱形 二、填空题 1.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2.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有3种,它们是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3.二维表中的列称为关系的属性,二维表中的行称为关系的元组。 4.Access数据库中的7种数据库对象分别是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和模块。 5.在关系数据库中,一个属性的取值范围为域。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什么是数据库?

答: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记录形式,是利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可以识别的信息,数据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描述事物特性的数据内容;二是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的数据形式。 数据库是数据的集合,并按特定的组织方式将数据保存在存储介质上,同时可以被各种用户所共享。数据库不仅包含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也包含数据之间的联系。

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模拟6

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模拟6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A) 、B) 、C) 、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的专门关系操作运算包括______。 A.显示、打印、制表 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 D.排序、索引、统计 答案:B [解答] 选择、投影、连接是基本的专门的关系运算。关联相当于逻辑连接,排序、索引、统计、更新、显示、打印、制表是一个应用系统所能够支持的一系列功能,它们不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的专门关系操作运算。 2. 现代工业生产中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生产人员的工作条件,利用计算机控制、操作和管理生产设备的系统一般称为______。 A.CAT系统 B.CAI系统 C.CAD系统 D.CAM系统 答案:D [解答] CAM系统的作用:利用计算机进行生产设备的控制、操作和管理的系统,它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并有利于改善生产人员的工作条件。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AM即计算机辅助制造;CAT即计算机辅助测试:CAI 即计算机辅助教学。 3. 在关系数据库基本操作中,从表中选择满足某种条件的记录的操作称为______。 A.选择 B.投影 C.连接 D.扫描 答案:A

[解答] 选择(selection)是关系R中选择满足给定条件的诸元组,选择运算实际上是从关系R中选取逻辑表达式F为真的元组。这是从行的角度进行的运算。因此从表中选择满足某种条件的记录的操作称为选择。 4. 要与Internet上的计算机进行通信必须使用______ 来建立连接。 A.建立主页 B.指定一个IP地址 C.使用WWW服务 D.发送电子邮件 答案:B [解答] 接入Internet的某台计算机要和另一台计算机通信就必须确切地知道其IP 地址。 5. 下列______ 属于攻击方法。 Ⅰ.复制信息Ⅰ.剪裁信息Ⅰ.窃听信息 A.Ⅰ和Ⅰ B.Ⅰ和Ⅰ C.Ⅰ和Ⅰ D.全部 答案:D [解答] 信息传输的安全应保证信息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不被泄露和不被攻击,攻击方法有:复制信息、剪裁信息、窃听信息、伪造信息。 6. 信息认证主要是验证______。 A.信息发送者的真实性和信息的完整性 B.信息传输过程中是否出错 C.信息中是否有误码 D.信息传输的速率 答案:A [解答] 信息认证是信息安全的重要方面,它首先是检查信息发送者的真实性,其次是检查信息的完整性。认证是保证“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技术手段。 7. 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时,其地址______。

软件设计说明书(基于元数据的虚拟数据自动生成系统)

基于元数据的虚拟数据自动生成系统 设计说明书

1 系统简介 信息系统一般都是以数据库为后台进行开发的,其功能与性能测试往往需要一定量的数据为基础。由于安全保密和时效性等原因,在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不能直接加载真实数据进行测试。因此,需要大量虚拟数据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 虚拟数据的获取根据录入的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人工和自动生成两种方式。人工录入方式,仿真程度高,确保了虚拟数据的质量。但以每张表的记录数百万条计,工作量会非常大,且此工作没有继承性,以某个需求背景下录入的数据,当背景变化后难以重用。因此,设计一个虚拟数据生成工具,自动生成虚拟数据非常必要。本系统的设计目的就是为自动为用户提供海量虚拟数据。 本系统的设计采用了元数据技术,根据不同需求背景,通过元数据对数据库结构、数据特征和关系的描述,设定的模拟数据生成规则,自动生成海量的模拟数据。归纳起来,本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能够适应数据需求变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场景的变化,信息系统对虚拟数据在结构和内容上将提出新的要求。通过传统的手工录入方式,将不得不大量修改记录甚至重新录入,实现起来时间长,工作量大。本文档所描述的虚拟数据生成系统采用了基于元数据的规则生成技术,当需求改变时,及时更新相关配置,就可以重新自动生成虚拟数据,提高生产效率。 (2)能够高效灵活实现数据生成规则配置 本系统对虚拟数据的生成是基于数据生成规则,而数据生成规则的制定,首先从数据库结构中自动读取结构化元数据,获取数据的特征及关系,构成基本生成规则。在基本数据规则的基础上系统给出了针对不同类型数据的规范表达式,帮助用户定制符合自身需求的生成规则,实现数据生成规则配置的高效灵活。 (3)具有较好的资源字典扩展性 信息系统所在的业务领域是不断地发展的,因此总会产生一些对新类型数据需求,而这些需要应及时加入到信息系统中。本虚拟数据生成系统提供良好的资源字典维护功能,只需要及时更新字典中相关数据,既可实现了数据的无缝扩展。 (4)能够海量生成虚拟数据 本系统的设计目的既实现海量虚拟数据的生成。用户一旦根据需求,配置好数据生成规则实现资源字典的更新后,系统既可运用规则算法,自动生成海量数据,经测试生成1百万条记录的数据,大约花费10分钟。

自动驾驶仿真蓝皮书2019修改版_虚拟场景数据库

第5章虚拟场景数据库 5.1自动驾驶虚拟场景库 5.1.1自动驾驶虚拟场景库的概念与构建要求 (1)自动驾驶虚拟场景库的概念 自动驾驶虚拟场景库即由满足 种测试需求的一系列自动驾驶测试场景构成的数据库。 其中,单个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包括静态场景与动态场景。静态场景通常包括道路设施(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附属设施(标志标牌、公交站点等),周边环境(路灯绿化带、建筑物)等;动态场景通常包括交通管理控制,机动 车,行人与非机动车等。 根据测试需求,选取特定的自动驾驶虚拟场景,构建支持检索、调用等操作的数据库,即自动驾驶虚拟场景库。 (2)自动驾驶虚拟场景库构建要求 单个自动驾驶测试场景构建要求:要求虚拟静态、动态场景可高度还原对应的现实情况,所含关键信息齐全,可支持高精度的传感器仿真;动态场景如支持交通智能体行为及与主车互动,则可进一步 升测试效果。 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库构建要求:根据测试需求,选择的测试场景应能在统计学上覆盖现实交通中部分典型现象,从而在 种程度上替代对应的路测场景;场景库中的场景应分类明确,支持快速检索与调用。 5.1.2自动驾驶虚拟场景库的数据来源与构建方法 (1)自动驾驶虚拟场景库的数据来源 自动驾驶虚拟场景库以虚拟场景为元素,其数据来源即虚拟场景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 构建静态场景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高精地图,采集的视频、激光点云等多

构建动态场景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交通管控方案(道路限速、信号配时等),视频、雷达、卫星定位等交通传感器信息(从中可解析交通对象的属性信 息与出行轨迹),宏观路况信息(可作为基于仿真模型生成动态场景的输入参数)等,主要来源于交通主管部门的管控方案数据与采集的传感器数据,自动驾驶相关公司的实地采集数据,以及互联网企业统计的路况数据等。 (2)自动驾驶虚拟场景库的构建思路 自动驾驶虚拟场景库的构建方法见3.3章节。 构建场景库需选取对自动驾驶具有挑战性且在现实中有一定概率出现的场景。由于场景的统计学意义难以精确估算,往往很难有力说明场景库与实际路测里程的确切关系。一些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在构建虚拟场景库方面进行了探索,例如: Mcity 出了六步分析思路,主要是利用蒙特卡罗算法,减少日常驾驶中没有发生事故的数据,用发生了危险事故的数据进行取代,实现人类驾驶员与自动驾驶车之间数据高频率交互;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将仿真场景划分为自然驾驶场景、危险工况场景、法律规范场景、参数重组场景四类,包括不同自然条件(天气、光线等),不同道路类型(路面状态、车道线类型等),不同交通参与者(车辆、行人位置速度等),不同环境类型(高速、小区、商场、乡村等)在内的多类型虚拟仿真测试用例。 目前,场景选取与场景库构建还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可从以下方面持续开展研究: 1)制定完善自动驾驶测试相关标准,指导测试工作与场景库构建; 2)对典型复杂交通场景进行采集入库,例如主要城市、高速公路的拥堵与事故高发交叉口、路段,真实存在的复杂场景对自动驾驶测试有重要意义; 3)对真实复杂静态场景进行要素分析,泛化生成多类别的静态测试场景; 4)对真实复杂动态场景进行要素与行为分析,在交通宏观参数,驾驶员决策,车辆行为等多层面上进行泛化,生成多类别的动态测试场景; 5)完善虚拟测试场景的标注方法、重要度评价理论,从而实现更好的场景库组织架构,以及针对 种测试需求的场景集快速生成。

服务器基础知识(初学者必看)

服务器基础知识【初学者必看】 1. 什么是服务器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服务器在网络上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内容的信息、资料和文件。可以说服务器就是Internet网络上的资源仓库,正是因为有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服务器的存在,才使得Internet如此的绚丽多彩。 2. 服务器的种类和功能 (1) WWW服务器(WWW Server) WWW服务器也称为Web服务器(Web Server)或HTTP服务器(HTTP Server),它是Internet上最常见也是使用最频繁的服务器之一,WWW服务器能够为用户提供网页浏览、论坛访问等等服务。比如:我们在使用浏览器访问https://www.doczj.com/doc/3713755527.html,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访问Discuz!的WWW服务器,从该WWW服务器获取需要的论坛资料和网页。 (2) FTP服务器(FTP Server) FTP服务器是专门为用户提供各种文件(File)的服务器,FTP服务器上往往存储大量的文件,例如:软件、MP3、电影、程序等等。用户只要使用FTP客户端软件登录到FTP服务器上就可以从FTP服务器下载所需文件和资源到自己的电脑上,同时,

你也可以把自己电话上的文件上传到FTP上供其他用户下载,以实现文件资源的共享。 (3) 邮件服务器(Mail Server) e-mail是Internet上应用最频繁的服务之一,而Internet上每天数亿百亿计的电子邮件的收发都是通过邮件服务器实现的。邮件服务器就像邮局一样,可以为用户提供电子邮件的接收存储和发送服务。 除了以上介绍的3种主要服务器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网络服务器,例如:数据库服务器(DatabaseServer)、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等等…… 3. 服务器的操作系统 目前服务器中使用的操作系统主要有两类:Windows和Unix。 (1) Windows Windows是美国微软公司(Microsoft)开发的操作系统,在服务器领域,主要有Windows2000Server/Advanced Server/Data Center与Windows2003 Standard Edition/EnterpriseEdition操作系统,Windows的优点是操作简 单,由于Windows使用图形界面进行操作,因而对各种服务器软件功能配置简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使用说明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使用说明-系统管理员手册

第一部分:PDM系统管理员手册 系统管理员是PDM中最重要的用户,他(她)对系统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PDM 是否能正常运行。那么PDM的系统管理员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一般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PDM系统管理员,首先要掌握和熟悉一些预备的基础知识,例如: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的基础知识;win2000 server的操作和管理;SQL server数据库的系统操作和管理。其次能对企业产品研发的方方面面有一定的了解。对于PDM的管理和维护上,他(她)需要熟悉以下各操作: 第一章:PDM的安装和配置 1.1 安装加密锁驱动和加密服务器程序并配置 1)在加密锁服务器上安装加密锁服务器程序(注意在安装中不要将加密锁插在服务器 上),在安装过程中会自动安装加密锁驱动程序,安装程序见产品光盘或软件现场 提供的安装包,安装完成后将加密锁插在服务器上。 2)接下来就可在加密锁服务器窗口中输入PDM序列号。方法如下:在任务栏中,点 取“开始→程序→加密服务→“加密服务”,这时会出现“加密服务器”主控界面 如图1-1-3所示,用鼠标点击界面右侧的添加序列号按钮,在弹出的“输入正确的 软件序列号”输入框中输入PDM序列号(该序列号由软件公司提供),如图1-1-1 所示: 图1-1-1 输入加密锁序列号 3)如果您输入的序列号是正确的,在加密服务器界面将显示该加密锁的节点数。同时 在服务器的任务栏开始菜单出现图1-1-2的图标,右键可以进行启动、停止、配置 等操作。 图1-1-2 加密服务器 4) 加密服务器的配置系统界面如图1-1-3所示,列表中显示了相关的软件版本、节点数、 正在使用的节点数。正常工作时间必须保证加密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可以单击“隐藏界面”来隐藏配置界面,此时加密服务正在运行;切记:不可以单击界面右上角的“X” 来关闭窗口,这个操作意味着停止加密服务器的运行,所有CAD和PDM的正常运行

数据库题库及虚拟化L-

A./etc/ftp/ B./etc/vsftpd/ C./etc/ D./etc/ftp/ ↑答案:B 2.使用模板每次最多只能部署一台虚拟机: A.说法正确 B.说法错误 ↑答案:B 3.如何启动syslog服务 syslog log start syslog start sys start

↑答案:C 命令可以对一个或多个命令进行排序。关于其参数及其含义,错误的是—忽略大小写的区别 —合并文件列表中指定的文件 C.–u—在排序输出中删除重复的行 D.–b—忽略开头的空格和Tab ↑答案:A 如何备份vg01的LVM配置文件? vg01 vg01 /etc/lvmtab /etc/ vg01 ↑答案:A

6.()最基本的结构都是由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寄存组、多路转换器和数据总线等逻辑部件组成。 A.运算器 O C.存储器 D.控制器 ↑答案:A 7.关于"more /var/log/maillog|grep aaa"命令,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管道,将显示mailllog的文件到aaa文件中 B.通过管道,将maillog文件中含aaa的内容显示到标准输出中 C.显示所有包含"aaa"字符的行 D.显示所有maillog的内容给aaa的输出设备 ↑答案:C

8.需要了解gzip这个RPM软件包中都有哪些文件,正确的rpm命令格式是 -al gzip -ai gzip -qi gzip -ql gzip ↑答案:D 9.存放用户主目录的系统定义变量是 ↑答案:D 10.虚拟机克隆之后,自动改变的属性包括: 地址 B.主机名

数据库复习基本知识

数据库复习基本知识 1、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概括的讲,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数据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系统(DBS) 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这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数据共享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数据共享还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数据的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必须具备的4各控制功能1、数据的安全性保护2、数据的完整性检查 3、并发控制 4、数据库恢复) 3、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大量、共享的数据集合。它可以提供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在发生故障后对数据库进行恢复。 4、两大数据模型:1、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2、数据模型(包括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1、能比较真实的模拟现实世界2、容易为人所理解3、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 5、概念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从现实世界到概念模型的转换是由数据库设计人员完成的。 6、数据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包括逻辑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和物理模型(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从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可以有数据可设计人员完成,也可以用数据可设计工具协助设计人员完成;从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主要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 7、数据模型的组成三要素: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相对来说属稳定不变的)2.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值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操作规则,主要有查询和更新两大类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必须满足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两个条件) /

Sunrunvas虚拟应用系统用户手册

虚拟应用系统服务器的安装及部署 1 服务器端安装和初始化 1.1安装虚拟化后台 将V AST集成安装包vastpackages-alpha_0.9.9拷贝至LINUX下的一个临时目录,解压缩集成安装包在当前目录,依次执行以下操作便可以完成虚拟化后台的安装。 解压文件:Sudo tar –xvf vastpackages-alpha_0.9.9 cd vastpackages-alpha/ 执行安装命令:sudo ./install_all /********************************************* 欢迎使用lamp+web+V AST系统 本安装过程可能会持续1-5分钟,请认真阅读提 示信息,并且不要随意中断安装过程,否则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 please enter y|n to continue y (按回车) ……………… 【警告】:下列软件包不能通过验证! wmctrl 不经验证就安装这些软件包吗?[y/N] y (按回车) ……………… 【警告】:下列软件包不能通过验证! autocutsel 不经验证就安装这些软件包吗?[y/N] y (按回车) ……………… 【警告】:下列软件包不能通过验证! xsel 不经验证就安装这些软件包吗?[y/N] y (按回车) ……………… 下列【新】软件包将被安装: libdbd-mysql-perllibdbi-perllibhtml-template-perl libmysqlclient16 libnet-daemon-perllibplrpc-perl mysql-client-5.1 mysql-client-core-5.1

数据库基本知识和基础sql语句

数据库的发展历程 ●没有数据库,使用磁盘文件存储数据; ●层次结构模型数据库; ●网状结构模型数据库; ●关系结构模型数据库:使用二维表格来存储数据; ●关系-对象模型数据库; 理解数据库 ●RDBMS = 管理员(manager)+仓库(database) ●database = N个table ●table: ●表结构:定义表的列名和列类型! ●表记录:一行一行的记录! Mysql安装目录: ●bin目录中都是可执行文件; ●my.ini文件是MySQL的配置文件; 相关命令: ●启动:net start mysql; ●关闭:net stop mysql; ●mysql -u root -p 123 -h localhost; -u:后面的root是用户名,这里使用的是超级管理员root; -p:后面的123是密码,这是在安装MySQL时就已经指定的密码; ●退出:quit或exit; sql语句 语法要求 ●SQL语句可以单行或多行书写,以分号结尾; ●可以用空格和缩进来来增强语句的可读性; ●关键字不区别大小写,建议使用大写; 分类 ●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对象:库、表、 列等; ●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记录(数据);基本操作 ●查看所有数据库名称:SHOW DATABASES; ●切换数据库:USE mydb1,切换到mydb1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mydb1; ●修改数据库编码:ALTER DATABASE mydb1 CHARACTER SET utf8 ●创建表: CREATE TABLE 表名(

数据库系统概论基本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基本知识点(一) 第一章 1、什么是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2、数据库模式的三个层次?(P31~33)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视图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他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数据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相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内部的表示方式。 3、什么是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P10 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变了,用户程序可以不变。 物理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第二章 1、数据库的操作有哪两种类型? 常用的关系操作包括查询(Query)操作和插入(Insert)、删除(Delete)、修改(Update)操作两大部分 2、关系运算的基本概念(P52) 任何一种运算都是将一定的运算符作用于一定的运算对象上,得到预期的运算结果。所以运算对象、运算符、运算结果是运算的三大要素。 第三章 1、SQL语言的特点:(P79) ①综合统一、②高度非过程化、③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④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式、⑤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2、WHERE子句与HA VING子句的区别(P100) WHERE子句与HA VING短语的区别在于作用对象不同。WHERE子句作用于基本表或视图,从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HA VING短语作用于组,从中选择满足条件的组。 3、SQL:增删改,查询(P83~88,P91~115,P115~117) ⑴定义基本表:CREATE TABLE 表名(列名1 数据类型[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列名2 数据类型[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⑵删除表:DROP TABLE 表名; ⑶修改基本表:ALTER TABLE <表名> [ADD<新列名><数据类型>[完整性约束]] [DROP<完整性约束名>] [ALTER COLUMN <列名> <完整性约束>]; ⑷数据查询:SELECT [ALL|DIATINC]<目标列表达式>[ , <目标列表达式>]… FROM<表名或视图名>[ , <表名或视图名>]… [WHERE<条件表达式>[IN(其他表的条件表达式)]]

从虚拟文件系统(VFS)到虚拟数据库管理系统(VDBMS)

从虚拟文件系统(VFS)到虚拟数据库管理系统(VDBMS) 摘要: 本文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虚拟文件系统(Virtual File System),第二部分为虚拟数据库管理系统(Virtu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第一部分中,首先介绍Linux中VFS的抽象分层模型,然后分析四个结构体对象,并说明其中联系,最后简要介绍VFS系统工作方式以及结构上的优点。第二部分中,首先介绍虚拟数据库的体系结构,然后分析基于XML的VDBMS中异构数据集成的思想和实现框架。 关键词:Linux;虚拟文件系统(VFS);虚拟数据库管理系统(VDBMS)异构数据源 0 引言: 传统的操作系统仅能支持一种类型的文件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长,对文件系统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能同时支持多种文件系统,不同操作系统采用不同技术方案来提供虚拟文件系统,它要实现以下目标:把多种个文件系统纳入统一框架中,不同的磁盘分区可以包含不同的文件系统,对它们的使用和传统单一文件系统没有区别;用户可以通过同一组系统调用来对不同的文件系统及文件进行操作,更进一步,系统调用可以跨物理介质和跨文件系统执行,如从一个文件系统拷贝或移动数据到另一个文件系统;对网络共享文件提供完全支持,访问远程节点上的文件应与访问本地节点的文件一致;开发出新的文件系统后,可以模块方式加入到操作系统中。VFS是内核的一个子系统,提供了一个通用文件系统模型,该模型囊括了所能见到的文件系统常用功能和行为,并为应用程序提供一致性的文件系统接口,安装的所有物理文件系统不但依赖于VFS共存,而且也依靠VFS协同工作。 目前,大部分数据分布在Web站点、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各种应用程序之中,并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分布分散和形式不一的数据源,即异构数据源。虚拟数据系统(VDB)可将各种外部数据源作为企业关系数据系统的一个扩充,提供一个把分散数据收集起来的方案。通过VDBMS,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数据视图和查询接口。屏蔽底层数据库的位置信息和平台差异,实现了异构数据库的无缝连接。 1 VFS 1.1 VFS的分层抽象 VFS分层抽象主要设计思想有以下3点: (1)应用层:VFS模型源于UNIX文件系统,使得用户可以直接使用标准UNIX 文件系统调用来操作文件,无需考虑具体文件系统特性和物理存储介质,通过VFS访问文件系统,才使得不同文件系统之间的协作性和通用性成为可能。 (2)虚拟层:在对所有具体文件系统的共同特性进行抽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与具体文件系统实现无关的虚拟层,并在此层次上定义与用户的一致性接口; (3)实现层:该层使用类似开关表技术进行具体文件系统转接,实现各种文件系统的物理操作细节,每个文件系统是自包含的,包含文件系统实现的各种设施,如超级块、节点区、数据区以及各种数据结构和文件类的操作函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