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导管滑脱评估表

预防导管滑脱评估表

预防导管滑脱评估表
预防导管滑脱评估表

预防导管滑脱评估表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住院患者管路滑脱危险度评估表

科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诊断:

第页

备注:1、留置各种导管患者,责任护士均应进行首次危险度评估,多条管道同时存在,累计加分,评分<8分的患者存在导管滑脱Ⅰ度风险(有导管滑脱的可能),评分8~12分的患者存在导管滑脱Ⅱ度风险(容易发生导管滑脱),评分>12分的患者存在导管滑脱Ⅲ度风险(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应及时上报护士长,并根据病情每周跟踪评估1~2次直至拔管或危险因素解除。

2、评分<8分:明确标识、妥善固定、保持通畅、加强宣教;评分≥8分: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悬挂标识、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强化患者和家属宣教。

3、发生导管滑脱时立即按应急程序处理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同时上报护士长及护理部,分析原因并防范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4、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①导管明确标识,准确填写导管名称、置管日期等项目;②患者床头悬挂警示标识,班班床边交接有记录;③加强心理护理的指导,留

家属陪伴,详细告知患者和家属管道的固定、引流、翻身、卧位及离床活动时引流管的护理注意事项;④妥善固定导管,连接管保留足够的长度避免翻身时牵拉拔出导管;⑤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受压、反折、扭曲、阻塞等,定时观察挤压;⑥使用合适的保护性约束带,防止病人烦躁或意识模糊时自行拔管;⑦加强巡视、严格床头交接班;⑧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2、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评分8-12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12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3、评分>8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评分>12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当评分>8分时,当班护士填写《导管滑脱风险上报表》,护士长审核后报护理部,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反馈表》报护理部。 4、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于24 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5、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导管滑脱防范制度 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评分8-12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12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如评分>8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于24 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防止各类导管滑脱的预防措施

托县医院 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防范措施 一、导管脱落常见原因 1、导管固定不妥,连接处连接不紧密,固定带不合适或固定太松。 2、病人不理解,无法忍受不适。 3、病人意识不清、躁动、无约束措施。 4、翻身、移动病人时,活动幅度大,管道受牵拉。 5、病人在活动时不小心拔除或护士在做操作时不慎将管道拉出。 二、防范措施 1、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引流管及其他管道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告知 和指导病人保护导管的方法,防止意外拉出导管。各类导管、 引流管一旦不慎脱出,应及时汇报医生,协助采取必要的措施。 2、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病人适当的约束肢体。 3、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翻身、移动病人时注意将固定带、 绳或别针松开。 4、气管插管病人若清醒,应说明拔管的危险性,严加看护,经常 检查导管位置、深度、固定方法是否合适,移动病人时小心扶 持呼吸机连接管道,防止气管插管受牵拉脱出。对欲讲话而无 法表达的病人,可选用文字、图片、手势等方式沟通示意。5、胸腔引流管置于病人上臂下,避免被手抓到。搬运病人时用2 把止血钳夹住引流管,水封瓶放于双膝间。一旦胸管不慎脱出,立即用手捏闭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汇

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6、为深静脉置管的病人更换贴膜时,注意由下向针眼方向撕开, 小心拆除原有贴膜,以免导管移位。如果导管有滑出,切勿向 内插入已脱出的导管部分。同时应指导病人保持置管局部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小心保护,防止意外 拉出导管。 护理部修订 2015年11月

托县医院 各种导管滑脱防范预案 各种导管滑脱防范预案;一.应急预案;1.对意识不清,躁动病人用约束带适当约束四肢;2.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3.向病人说明置管的目的和重要性,告诉病人保护导;4.翻身、移动病人的时注意将引流管松开;5.建立文字、图表、手势等沟通卡片,对不能讲话的;6.手术后患者交接班时认真核对各个引流管名称,固;7.脑室引流管除导管固定牢固外,在头部加戴网罩;8.置胃管 各种导管滑脱防范预案 一. 应急预案 1. 对意识不清,躁动病人用约束带适当约束四肢 2. 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 3. 向病人说明置管的目的和重要性,告诉病人保护导管的方法,脱衣或活动时要特别小心,防止拉出 4. 翻身、移动病人的时注意将引流管松开 5. 建立文字、图表、手势等沟通卡片,对不能讲话的病人,可选用图表、文字、手势等方法示意

管路滑脱应急预案

管路滑脱应急预案 一、患者管路滑脱的防范 1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的危险。 2插管时,导管插入深度符合要求,做好标识,并妥善固定,防止管道脱出。 3、作好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管道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性, 取得配合。 4、对意识不清、躁动、小儿等不配合的患者,在家属同意情况下适当使用约束带,防止自行拔管,必要时 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 5、在给患者实施各种治疗护理时,应先固定好导管。 6、对外出做检查或下床活动的患者,应认真检查导管接口处是否衔接牢固,并告之患者及家属注意避免 牵拉。 7、护士应按护理分级及时巡视病房,仔细观察导管各连接是否紧密、牢固、固定良好,检查约束部位,加 强巡视,动态评估,并做好护理记录。。 8保持管道引流通畅,避免扭曲、受压。 二、患者发生管路滑脱的处置流程 1 一旦发生管路脱落,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 2、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3、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填写不良报告表,及时上报护理部;。 4、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保证护理安全。。 5、发生患者管路滑脱的科室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6、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管路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 科室_______ 号 ______ ■生名_________ 性别_____ 年龄_______ 断______

责任护士签名:年月日护士长签名:年月日 根据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评估,患者______________ 估分值为_______________ ,有随时发生导管滑脱的可能,我们已进行相关告知,希望得到您的理解与配合。 患者/家属签名_____________ (与患者关系_________ 时间:_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_____ 时 管路滑脱处理流程 发现管路滑脱立 即报告值班医生,安抚患 者情绪,协助处理患者M~~ 判断再次置 ___ 重新置管_________________ —-再次进行管道滑脱相关知识-------- 填写不良事件报护士长,在规定时限内上 报告主管医生/科主任

防导管滑脱的措施

脱管的范防措施 意外拔(脱)管(Unplanned Extubation , UE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一旦发生UE 可能对患者造成损伤、延长住院天数、增加费用,甚至导致病死。UE 勺发生率在2. 8% —20. 6%。因此,加强UB 的预防与监测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 一、加强脱管危险因素的评估: 1. 躁动与意识不清: ①谵妄时引起患者自行拔管的重要因素,原因 是在于谵妄状态的患者清醒期与谵妄交替出现,昼轻夜重,夜班护士忽视 拔管的可能而未进行有效的约束,导致患者自行拔管。②意识障碍与患者的自行拔管密切相关;③患者紧张、烦躁、悲观、绝望的情绪其结果是不配合治疗和护理,造成意外拔管。④疼痛引起焦虑和躁动是导致意外拔管的重要原因。⑤夜间意外拔管多于白天,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呼吸频率降低、肺泡通气不足、二氧化碳(CO2 )潴留、血氧饱和度 ( SpO2 ) 较清醒时低,易出现头痛、烦躁、幻觉等精神障碍等。大部分患者在睡眠状态拔管。⑥气管插管患者无法说话或吞咽,咳嗽时有痰或异物感,鼻黏膜、鼻翼和口唇因压迫出现红肿或压迫性溃疡导致自行拔管。 2. 术后麻醉未醒、语言表达不清的高龄患者,对插管极不耐受。这是 潜在的有意或无意拔管的危险因素。⑵护士相关因素:护士工作在危重

患者最前沿。意外拔管易出现在: ①护士夜间换班时;②护士换班前后1 h; ③患者接受护理时;④缺乏经验的护士上班时;⑤护士不

在患者床旁时。⑶护士工作超负荷:①拔管、脱管易发生在护士工作忙时;②1名护士同时护理2名以上机械通气的患者时。⑷对烦躁不安或 意识不清的病人未使用镇静剂或不能合理运用镇静也可引起患者拔管、脱管。⑸固定气管插管多数用胶布固定在患者面颊部,当患者 出汗或分泌物多时,使胶布脱落导管脱出。 二、采取保护性措施: 1. ,正确可靠的固定。能及时评诂到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做好预防措施。 2. 对于因诊疗或翻身需要移动患者,应妥善固定导管,不可提、 拉、拽。 3. 对于躁动患者,适度镇静和肢体约束;在征求家属同意后,使用约束带,期间应注意观察被约束肢体的血运情况,并做到班班交接,有记录。 4. 加强置管期间注意事项的宣教和患者及家属的管道自护能力,可 以制定专门的管道自我护理宣教处方:①应同时做好清醒患者和陪护的宣教。②意识不清者在意识转清的第一时间告知患者,各管道的 重要性和注意事项。③对发生U朗危险患者陪护必须提高警觉。④如有 需要可按呼叫铃请护理人员给予协助,或需暂时离开患者时请告知护理人员,并将呼叫铃置于患者可碰触之处。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还应包括带管出院的院外患者及维护指导及发生意外情况时的处理措施。 5. 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防范UE 发生的认知水平和技巧。胃肠减压管、鼻饲管拔除的原因主要为不适感、烦躁和固定不妥或松脱,而深静

导管滑脱评估制度

文件号修定日期2017-08-02 题目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生效日期2017-08-02 制度类型护理工作制度页数/总页数1/1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导管滑脱评估及报告制度 1、对带有各种管道的患者,由责任(当班)护士进行危险程度评估,不管 哪一类都要做好安全教育,加强固定。 2、导管按风险程度分类: 1)高危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外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鼻胆管引流管、透析管、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 2)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造瘘管、腹腔引流管、深静脉置管、PICC、导尿管、普通胃管 3)低危导管:、普通氧气管、外周静脉导管 3、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低危导管或评分< 8分,每天评估一次;中危导管或评分8-12分每班评估一次;高危导管或评分>12分每4小时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在评估过程中高危导管或评分>12分每天记录一次,其余每周记录一次,评分有变化随时记录。 4、导管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 5、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于24 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6、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二、导管滑脱防范措施 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评分8-12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12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如评分≥8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陪护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无自主能力的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导管滑脱防范及应急预案

各种导管滑脱防范预案 一.应急预案 1.对意识不清,躁动病人用约束带适当约束四肢 2.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 3.向病人说明置管的目的和重要性,告诉病人保护导管的方法, 脱衣或活动时要特别小心,防止拉出 4.翻身、移动病人的时注意将引流管松开 5.建立文字、图表、手势等沟通卡片,对不能讲话的病人,可选用图表、文字、手势等方法示意 6.手术后患者交接班时认真核对各个引流管名称,固定是否牢 固并用胶布加以固定。严格交接班,责任明确。 7.脑室引流管除导管固定牢固外,在头部加戴网罩 8.置胃管病人除用常规方法固定外,另外用一条细带子在鼻子前打结后固定于脑后。记录胃管的深度,移动病人时可以暂时将胃管与床单分开,固定于衣领上 9.胸腔引流管置于病人上臂下,避免被手抓到。协助病人翻身活动时注意管道长度,用手适当提高胸管并安置适当。搬运病人时为防止导管脱出,用两把血管钳夹住胸管,水封瓶放于双膝间 10.伤口引流管和腹腔引流管除导管固定牢固外,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观察引流管周围伤口情况,有无渗血渗液 各种导管滑脱应急预案 (一)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如果发现引流管滑脱,立即协助患者保持合适体位,安慰患者。

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敷盖引流口处 通知值班医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协助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 ①立即更 新置入引流管;②停止引流,处理局部伤口。 继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引流局部情况 做好护理记录 (二)脑室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妥善固定脑室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管的情况。 密切观察脑室引流管液的情况,并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一旦发生引流管滑脱,应协助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避免大副度活动,不可以自行将滑脱的导管送回。 安慰家属,报告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 观察生命体征,专科征状。 协助医生采取相应措施;既重新置入引流管或终止引流管引流。 作好护理记录。 (三)胸腔闭式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的通畅情况并做好记录。 密切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各处的衔接情况及患者呼吸、 呼吸音、生命体征和引流液的性状及水柱的搏动。一旦闭式引流管滑脱,立即捏闭伤口,协助患者保持半卧

预防管路滑脱及防范措施

防范管路滑脱管理制度 管路滑脱主要是指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中心静脉导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等管路的脱落。管路滑脱可造成病人损伤、住院天数延长、病人花费增加,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导致死亡。 一、对置管的患者进行管路滑脱高危因素评估,确定管路滑脱高危人群。 二、评分≤8分为导管滑脱Ⅰ度危险,导管滑脱风险较低,采取常规防范措施;评分>8分为导管滑脱Ⅱ度或Ⅲ度危险,应建立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及导管滑脱高危人群跟踪评估表,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8分<评分≤12分为Ⅱ度危险,每天跟踪评估记录一次;评分>12分为Ⅲ度危险,每班跟踪评估记录一次。 三、护理人员落实导管滑脱防范措施,严格遵守导管护理操作规程,各种导管妥善固定,标识规范醒目,按时巡视,保持引流通畅,告知患者、家属防范导管滑脱注意事项,根据情况合理安排家属陪伴。床头悬挂“预防导管滑脱”警示标识,躁动不安的患者在家属或病人同意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约束,并做好交接班。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四、按分级护理要求及时巡视病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五、护士长定期组织护士学习管路滑脱的应急处理预案,护士应熟练掌握,并有考核记录。 六、当患者发生管路滑脱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处理: 1.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2.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在24小时内通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及时上报护理部,详细记录导管类型、发生管路滑脱的具体情况、应急处理措施、有无并发症等。 3.护士长组织科室护士认真分析讨论,制定改进措施,以防各种管路滑脱,不断改进工作,保证护理安全。 七、发生管路滑脱的科室不得隐瞒不报,一经发现给予批评教育,并纳入护士长及科室的绩效考核。 八、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防导管滑脱的措施

脱管的范防措施 意外拔(脱)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一旦发生UE,可能对患者造成损伤、延长住院天数、增加费用,甚至导致病死。UE的发生率在2.8%-20.6%。因此,加强UE的预防与监测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 一、加强脱管危险因素的评估: 1.躁动与意识不清: ①谵妄时引起患者自行拔管的重要因素,原因是在于谵妄状态的患者清醒期与谵妄交替出现,昼轻夜重,夜班护士忽视拔管的可能而未进行有效的约束,导致患者自行拔管。②意识障碍与患者的自行拔管密切相关;③患者紧张、烦躁、悲观、绝望的情绪,其结果是不配合治疗和护理,造成意外拔管。④疼痛引起焦虑和躁动是导致意外拔管的重要原因。⑤夜间意外拔管多于白天,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呼吸频率降低、肺泡通气不足、二氧化碳(CO2 )潴留、血氧饱和度( SpO2 )较清醒时低,易出现头痛、烦躁、幻觉等精神障碍等。大部分患者在睡眠状态拔管。⑥气管插管患者无法说话或吞咽,咳嗽时有痰或异物感,鼻黏膜、鼻翼和口唇因压迫出现红肿或压迫性溃疡导致自行拔管。 2.术后麻醉未醒、语言表达不清的高龄患者,对插管极不耐受。这是潜在的有意或无意拔管的危险因素。⑵护士相关因素: 护士工作在危重患者最前沿。意外拔管易出现在: ①护士夜间换班时; ②护士换班前后1 h; ③患者接受护理时; ④缺乏经验的护士上班时; ⑤护士不

在患者床旁时。⑶护士工作超负荷: ①拔管、脱管易发生在护士工作忙时; ②1名护士同时护理2名以上机械通气的患者时。⑷对烦躁不安或意识不清的病人未使用镇静剂或不能合理运用镇静也可引起患者 拔管、脱管。⑸固定气管插管多数用胶布固定在患者面颊部,当患者出汗或分泌物多时,使胶布脱落导管脱出。 二、采取保护性措施: 1.,正确可靠的固定。能及时评诂到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做好预防措施。 2.对于因诊疗或翻身需要移动患者,应妥善固定导管,不可提、拉、拽。 3.对于躁动患者,适度镇静和肢体约束;在征求家属同意后,使用约束带,期间应注意观察被约束肢体的血运情况,并做到班班交接,有记录。 4. 加强置管期间注意事项的宣教和患者及家属的管道自护能力,可以制定专门的管道自我护理宣教处方:①应同时做好清醒患者和陪护的宣教。②意识不清者在意识转清的第一时间告知患者,各管道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③对发生UE高危险患者陪护必须提高警觉。④如有需要可按呼叫铃请护理人员给予协助,或需暂时离开患者时请告知护理人员,并将呼叫铃置于患者可碰触之处。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还应包括带管出院的院外患者及维护指导及发生意外情况时的处理 措施。 5.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防范UE发生的认知水平和技巧。胃肠减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导管滑脱防范制度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 导管滑脱 危险因素。 二、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 三、首次评分W 10分,存在导管滑脱风险较低,主要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四、10分v评分v 15分,存在导管滑脱H度风险,每周评估一次。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五、评分》15分,存在导管滑脱皿度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导管滑脱,躁动患者应列入高度危险,应重点关注并按高危人群管理措施执行。填写《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两份,护士长审核后一份上报护理部,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结果反馈护理部。 六、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并填写《管路滑脱报告单》上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七、有意隐瞒不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理。

导管滑脱防范制度 一、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 二、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如评分〉10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四、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五、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六、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管路滑脱风险评估与分析报告及防范制度流程

管路滑脱风险评估与分析报告及防范制度流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管路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防止导管滑脱,应预防为主,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2、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管路滑脱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 3、留置各种导管患者,当班责任护士均应进行首次危险度评估。评分≤8分的患者存在导管滑脱轻度危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每周评估一次;评分9-12分的患者为中度危险,每3天跟踪评估1次,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12分者存在导管滑脱高度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导管滑脱,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悬挂高危警示标识,高危患者,每天评估1次;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进行评估,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3、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应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4、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大科、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 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进行评估。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防止各类导管滑脱的预防措施

防止各类导管滑脱的预 防措施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托县医院 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防范措施 一、导管脱落常见原因 1、导管固定不妥,连接处连接不紧密,固定带不合适或固定太松。 2、病人不理解,无法忍受不适。 3、病人意识不清、躁动、无约束措施。 4、翻身、移动病人时,活动幅度大,管道受牵拉。 5、病人在活动时不小心拔除或护士在做操作时不慎将管道拉出。 二、防范措施 1、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引流管及其他管道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告知和指导病人 保护导管的方法,防止意外拉出导管。各类导管、引流管一旦不慎脱出,应及时汇报医生,协助采取必要的措施。 2、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病人适当的约束肢体。 3、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翻身、移动病人时注意将固定带、绳或别针 松开。 4、气管插管病人若清醒,应说明拔管的危险性,严加看护,经常检查导管位 置、深度、固定方法是否合适,移动病人时小心扶持呼吸机连接管道,防止气管插管受牵拉脱出。对欲讲话而无法表达的病人,可选用文字、图 片、手势等方式沟通示意。

5、胸腔引流管置于病人上臂下,避免被手抓到。搬运病人时用2把止血钳夹 住引流管,水封瓶放于双膝间。一旦胸管不慎脱出,立即用手捏闭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汇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6、为深静脉置管的病人更换贴膜时,注意由下向针眼方向撕开,小心拆除原 有贴膜,以免导管移位。如果导管有滑出,切勿向内插入已脱出的导管部分。同时应指导病人保持置管局部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小心保护,防止意外拉出导管。 护理部修订 2015年11月 托县医院 各种导管滑脱防范预案 各种导管滑脱防范预案;一.应急预案;1.对意识不清,躁动病人用约束带适当约束四肢;2.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3.向病人说明置管的目的和重要性,告诉病人保护导;4.翻身、移动病人的时注意将引流管松开;5.建立文字、图表、手势等沟通卡片,对不能讲话的;6.手术后患者交接班时认真核对各个引流管名称,固;7.脑室引流管除导管固定牢固外,在头部加戴网罩;8.置胃管各种导管滑脱防范预案 一. 应急预案 1. 对意识不清,躁动病人用约束带适当约束四肢 2. 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

《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

《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 1.医务人员应当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 2.如存在上述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意义。 4.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5.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脱落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管路滑脱时,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报告医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6.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及时报护理主管部门;按规定填写患者管路登记表,24-48小时内报护理主管部门。 7.护士长要组织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 8.发生管路滑脱的单位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9.护理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10.导管滑脱还包括胃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t”管滑脱

事件等。 第二篇: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导管滑脱防范制度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二、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 三、首次评分≤10分,存在导管滑脱风险较低,主要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四、10分<评分<15分,存在导管滑脱Ⅱ度风险,每周评估一次。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五、评分≥15分,存在导管滑脱Ⅲ度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导管滑脱,躁动患者应列入高度危险,应重点关注并按高危人群管理措施执行。填写《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两份,护士长审核后一份上报护理部,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结果反馈护理部。 六、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并填写《管路滑脱报告单》上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七、有意隐瞒不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理。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导管滑脱防范制度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导管滑脱防范制度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二、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 三、首次评分≤10分,存在导管滑脱风险较低,主要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四、10分<评分<15分,存在导管滑脱Ⅱ度风险,每周评估一次。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五、评分≥15分,存在导管滑脱Ⅲ度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导管滑脱,躁动患者应列入高度危险,应重点关注并按高危人群管理措施执行。填写《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两份,护士长审核后一份上报护理部,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结果反馈护理部。 六、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并填写《管路滑脱报告单》上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七、有意隐瞒不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理。

导管滑脱防范制度 一、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 二、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如评分>10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四、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五、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六、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跌倒坠床压疮导管滑脱风险评估及相关知识培训

跌倒、坠床、压疮、导管滑脱风险评估及相关知识培训理论考试考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 1.压疮形成的主要原因:() A 全身营养不良 B 年老体弱 C 理化刺激 D 局部长期受压 2.下列哪项不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 A 力学因素 B局部常受潮湿和排泄物的刺激 C石膏绷带或夹板使用不当 D 肥胖的病人 3.预防压疮不正确的是:() A 病人不能直接卧于橡胶单上 B 温水擦背 C骨隆突处用棉圈,可免去翻身 D 翻身时间不超过2小时 4.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 A 消除诱因 B 合理安排治疗 C 高热量饮食 5.护理气管插管的患者时应注意测量长度,即测量() A气管插管距门齿的距离 B气管插管距前额的距离 C气管插管距耳垂的距离D气管插管与呼吸机连接的距离 二、多选题(共40分,每题5分) 1.造成压疮的力学因素有:() A 垂直压力 B 摩擦力 C 剪切力 D 反作用力

2. 预防压疮的注意事项包括:() A 感觉障碍者避免使用热水袋或冰袋 B 不宜使用橡胶类圈状物 C 禁止按摩压红部位皮肤 D 压红者使用红外线照射促进循环 3.仰卧位时压疮好发于:() A 肩峰 B 枕骨粗隆 C 骶尾部 D 足跟 4.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有:() A 肥胖者 B 老年人 C 大小便失禁者 D 发热病人 5.下列预防压疮正确的:() A 避免组织长期受压 B 避免剪切力和摩擦力 C 避免长期潮湿刺激 D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6.下列预防压疮正确的:() A 昏迷、瘫痪病人每日翻身2-3次 B 高蛋白维生素饮食 C 保持皮肤床单干燥 D 骨突出处予保护 7、医院如何防止病人跌倒 A.住院和门诊病人实施跌倒风险评估() B.跌倒∕坠床风险大于25分,应在床尾悬挂警示牌 C.病人病情变化和使用镇静药物,再评估病人的跌倒风险 D.对员工及病人进行防止病人跌倒的培训教育 8、发现病人跌倒∕坠床如何处理() A.按《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处理,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 B.填写意外事件报告表,上报质量管理部、护理部 C.护士对病人进行再评估并记录,加强健康教育

2021年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导管滑脱防范制度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 在导管滑脱 危险因素。 二、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 三、首次评分≤10分,存在导管滑脱风险较低,主要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四、10分<评分<15分,存在导管滑脱Ⅱ度风险,每周评估一次。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五、评分≥15分,存在导管滑脱Ⅲ度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导管滑脱,躁动患者应列入高度危险,应重点关注并按高危人群管理措施执行。填写《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两份,护士长审核后一份上报护理部,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结果反馈护理部。 六、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并填写《管路滑脱报告单》上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七、有意隐瞒不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理。 导管滑脱防范制度 一、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

估。 二、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如评分>10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四、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五、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六、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留置导管护理风险评估表

XXX医院留置导尿护理风险评估表 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入院日期:分类管道种类分 评估日期(月日)及得分管 值 道 Ⅰ类胸管;T 管;脑室、硬膜外、硬膜风 下引流管;气管插管;心包、纵膈险 评 引流管 3 2 Ⅱ类深静脉导管、三腔管、切口引流管、 估 造瘘管、肠营养管;导尿管、其他 Ⅲ类输液管、胃管、氧气管 1 意识 谵妄 3 评分嗜睡、意识模糊、昏睡 2 昏迷 1 其他幼儿、不配合者 2 既往有自行拔管经历者 2 总评分: 1.置管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作用、 所带来的不适及自行拔管的危害性。告知拔管的 时机,消除恐惧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2.加强监护,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 预防 3.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措施 4.妥善固定各种管路,标志明确。 5.对气管切开、插管不适引起焦虑不安的病人, 与其进行有效沟通,了解病人需求。 6.加强巡视,做好交接班。 7.指导病人正确带管活动,以免不慎管路滑脱。 预防效果未发生管路滑脱 发生管路滑脱 护士签字 护士长签字:患者或家属知情签字: 注: 1.将导管风险等级分及患者意识状态评分分值相加,总评分≥ 4 分值确定为重点护理、监控对象,由责任护士填写《留置导管护理风险评估表》,报告护士长,在患者床头挂“防导管滑脱”标识牌,实施护理措施,加强重点监控。 2.此表初始评估后,每天评估1-2 次或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评估。 3.一旦发生导管滑脱,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同时启动导管滑脱护理应急预案,并填 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24 小时内报告护理部。

4.患者转科时此表随护理记录一并移交转入科室继续填写,出院后科室保存。

导管风险评估表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 科别:床号:姓名:住院号:主要诊断:

导管风险分级: 高危风险导管:滑脱后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处理且处理时创伤大,风险系数最高的为高危风险导管。包括:胸腔引流管、气管插管导管、气管切开导管、颅脑引流管、心包引流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T管、鼻胆管、经皮肝穿刺引流管(PTCD管)、胰周引流管、输液港、动脉留置针、吻合口以下的胃管、腰大池引流管、三腔二囊管。 中危风险导管:滑脱后后果较严重但不可能立即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处理且创伤较大,风险系数较高的为中危风险导管。包括:各类造瘘管、双套管、腹腔引流管、盆腔引流管、宫腔引流管、创腔引流管、创腔冲洗引流管、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肠内营养管。 低危风险导管:滑脱后仅需要立即处理且创伤小,风险系数较低的为低危风险导管。包括:普通导尿管、普通胃管、输液管、氧气管、静脉留置针。 导管滑脱风险度: 轻度:评分<10 分,有发生导管滑脱的可能,中度:评分为10-15 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重度:评分>15分,随时会发生滑脱,应及时报告护士长。 评估要求: 入院时、转入时、手术后及首次留置各种导管(输液管、吸氧管、静脉留置针除外)的需进行首次评估;首次评估后,中度危险的每周评估1次,重度危险的每周评估2次,病情变化随时评估,直至拔管;ICU评估频次为每天评估1次,病情变化随时评估,直至拔管。低危、中危、高危,多条导管按危险度累计。(如:2 条高危管道为 3+3=6分) 预防措施: A、预防导管滑脱的相关知识宣教; B、妥善固定导管; C、导管明确标识; D、保持导管通畅; E、加强巡视、交接; F、床旁警示标识; G、使用约束带; H、给予前述所有措施。评分<10分:明确标识,妥善固定,保持通畅,加强宣教;评分≥10分: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根据实施情况动态评估,告知患者/家属并签字;挂“防导管滑脱”安全警示标识;加强巡视;床头交班;根据病情使用约束带;落实预防导管滑脱的措施,并有护理记录。

跌倒 坠床 压疮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及相关知识培训

跌倒、坠床、压疮、导管滑脱风险评估 及相关知识培训理论考试考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 1.压疮形成的主要原因:() A 全身营养不良 B 年老体弱 C 理化刺激 D 局部长期受压 2.下列哪项不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 A 力学因素 B局部常受潮湿和排泄物的刺激 C石膏绷带或夹板使用不当 D 肥胖的病人 3.预防压疮不正确的是:() A 病人不能直接卧于橡胶单上 B 温水擦背 C骨隆突处用棉圈,可免去翻身 D 翻身时间不超过2小时 4.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 A 消除诱因 B 合理安排治疗 C 高热量饮食 5.护理气管插管的患者时应注意测量长度,即测量() A气管插管距门齿的距离 B气管插管距前额的距离

C气管插管距耳垂的距离D气管插管与呼吸机连接的距离 二、多选题(共40分,每题5分) 1.造成压疮的力学因素有:() A 垂直压力 B 摩擦力 C 剪切力 D 反作用力 2. 预防压疮的注意事项包括:() A 感觉障碍者避免使用热水袋或冰袋 B 不宜使用橡胶类圈状物 C 禁止按摩压红部位皮肤 D 压红者使用红外线照射促进循环 3.仰卧位时压疮好发于:() A 肩峰 B 枕骨粗隆 C 骶尾部 D 足跟 4.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有:() A 肥胖者 B 老年人 C 大小便失禁者 D 发热病人 5.下列预防压疮正确的:() A 避免组织长期受压 B 避免剪切力和摩擦力 C 避免长期潮湿刺激 D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6.下列预防压疮正确的:() A 昏迷、瘫痪病人每日翻身2-3次 B 高蛋白维生素饮食

C 保持皮肤床单干燥 D 骨突出处予保护 7、医院如何防止病人跌倒? A.住院和门诊病人实施跌倒风险评估() B.跌倒∕坠床风险大于25分,应在床尾悬挂警示牌 C.病人病情变化和使用镇静药物,再评估病人的跌倒风险 D.对员工及病人进行防止病人跌倒的培训教育 8、发现病人跌倒∕坠床如何处理?() A.按《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处理,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 B.填写意外事件报告表,上报质量管理部、护理部 C.护士对病人进行再评估并记录,加强健康教育 D.如跌倒者无明显伤害,不必处理 三、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 1.压疮最新分期包括:、、、? 、。 2.新入院进行风险评估,跌倒/坠床风险评分≥分,导管滑脱风险评分≥分,需内网直报,要有护理措施,每动态评估一次。

002----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

导管脱落风险评估表 科室______ 床号_____ 姓名 __________ 性别_____ 年龄_______ 诊断____ 评估护士签名: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_时 护士长签名: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_时 根据导管脱落风险护理评估表评估,患者__________评估分值为___________分,有随时发生导管脱落的可能,我们已进行相关告知,希望得到您的理解与配合。 患者/家属签名___________(与患者关系________) 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时 项目 分值 首次得分 动态评估 说明 管道分类 □胸腔闭式引流管 口骨髓腔冲洗引流管 □动静脉插管 □气切套管 □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 管 □吻合口以下的胃管 □脑室引流管 □T 管 □气管插管 3 评估患者所得分越高表示导管滑脱风险性越高: 评分≤10分的患者存在导管滑脱Ⅰ度风险,有发生导管滑脱的可能 但风险较低,主要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 15分<评分>10分,分存在导管滑脱Ⅱ度风险。 评分≥15分的患者存在导管滑脱Ⅲ度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导管滑脱,躁动患者应列入高度危险,应重点关注并按高危人群管理措施执行。 根据得分拟定护理措施: □加强巡视 □严格交接班 □给予约束 □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 □预防管道滑脱的相关知识宣教 □外出时使用轮椅、平车 □对潜在问题提出注意事项 □双套管 □造瘘管 □伤口引流管 □胃管 □深静脉导管 口感染创口冲洗引流管 □导尿管 口其他 2 □输液管 □氧管 1 意识评分 □清醒 □昏迷 1 □嗜睡 □朦胧 2 □躁动 3 活动能力 □行动不稳 □偏瘫 3 □行动正常 2 □不能自主活动 1 固定方法 □胶布固定 3 □缝合固定 □球囊固定 1 导管不适 □可耐受 1 □难以耐受 3 沟通 □能理解 1 □差,不配合 3 管道数量 □≤3 1 □>3 3 总得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