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教育塑造大器灵魂

大气教育塑造大器灵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712410929.html,

大气教育塑造大器灵魂

作者:刘长铭

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2年第12期

今年,本栏目将聚焦首都基础教育的几所品牌学校,通过学校对自身教育品牌形成过程的思考,以及特邀相关专家对学校品牌建设进行点评,力求解读学校品牌建设过程中的内涵。

1934年,北京四中校长齐树芸先生指出:“我中国今日之教育,以德、智、体三者,为人类社会生活之条件……然吾以为,学校之中,做事能力之修养,亦属至要之条件。”“诚以生活于社会中,运用其固有之知识,使其向日之所学,施于今日之所事,而不至十年寒窗,徒劳徒苦,为虚学,为腐儒者。”

重视实践活动和培养做事能力是北京四中优秀的教育传统。

■ 一种培养“贵族精神”的教育

博爱、悲悯的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勇敢担当的精神,是一个人道德情操的具体体现,也是“贵族精神”的主要内涵和鲜明特征。我们的社会需要“贵族精神”,我们的教育应当培养人的“贵族精神”。

今年6月14日下午,坐落于河北省北戴河的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专门为两位刚刚下火车的高中生举行了简短的捐赠仪式。来自北京四中的高二学生王诗毓、李江,代表全校同学捐款5万元。这是基金会成立以来收到的第一笔“90后”捐款。这笔捐款来自北京四中爱心社。王诗毓、李江通过网络和报刊了解到了一些国内尘肺病防治的现状,萌生了要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尘肺病并组织全校学生捐款的想法。今年3月,她们来到位于北戴河的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和中国煤矿工人疗养院,进行了深入的实地采访,拍成纪录短片《不能呼吸的痛》在全校播放,引起同学们对尘肺病的广泛关注。今年7月,她们又深入贵州山区,继续追踪尘肺病人,深入实际调查采访,终于完成了约40分钟的全面反映尘肺病人治疗与生存状况的纪录片。她们的努力目标是:呼吁国家完善相应的法规,保障工人权益,并呼吁社会设立民间尘肺病救治公益基金。

在北京四中,学生从事公益活动早已蔚然成风。北京四中鼓励学生从事公益活动,用各种形式关注社会、奉献爱心、帮助弱者,但从不提倡学生捐献从家长那里伸手要来的钱物。作为完整的教育过程,学校鼓励学生捐献经过自己付出劳动之后的所得,这才是真正的爱心奉献。被称为“北京四中第一大学生社团”的爱心社,就是一个学生从事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的舞台。北京四中爱心社的宗旨是“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用创造的价值回馈社会”。多年来,爱心社组织的活动日渐丰富,管理机制日渐成熟,社团规模日渐壮大,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社团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同样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爱心社特有的常规活动,如“爱心拍卖”,即爱心社的学生广泛宣传,学生和教师捐出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