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晚二叠世生物礁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编图

四川晚二叠世生物礁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编图

地质构造及其地质图

二、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Ⅰ.名词解释 1.地质构造P23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作用P24 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绝对年代法P25 是指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准确时间,依此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4.相对年代法P25 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5.褶皱构造P32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背斜P32 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7.向斜P32 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8.节理P35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9.断层P37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10.地质图P43 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 1.岩层产状是指()。P31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 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2.岩层的倾角表示()。P31 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 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

3.当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时,岩层是()。P30 A.缓倾岩层B.陡倾岩层C.水平岩层D.直立岩层4.岩层产状记录为145∠5时,表示岩层的走向为()。P32 A.5°B.145°C.35°D.175° 5.岩层产状记录为S45°E∠15°S时,表示岩层倾向为()。P31 A.N45°E B.S45°E C.S45°W D.N45°W 6.褶曲存在的地层标志是()。P34 A.地层对称重复B.地层不对称重复 C.地层不对称缺失D.地层对称缺失 7.褶曲按横剖面形态分类,主要依据褶曲()的相互关系分类。P33 A.枢纽和轴面产状B.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 C.轴面产状和轴线产状D.枢纽和两翼岩层产状 8.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的褶曲是()。P34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9.轴面倾斜,两翼岩层产状倾向相同,其中一翼为倒转岩层的褶曲是()。P34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10.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地层界线平行延伸,表示该地区存在()。P32 A.水平背斜B.水平向斜C.倾伏背斜D.倾伏向斜11.节理延伸方向与岩层延伸方向一致时,叫做()。P36 A.倾向节理B.斜交节理C.走向节理D.横向节理12.节理按成因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P35 A.冷缩节理B.张节理C.成岩节理D.次生节理 13.正断层是指断层的()的现象。P37 A.上盘相对向上运动B.上盘相对向下运动 C.下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 14.逆断层是指断层的()的现象。P38 A.下盘相对向上运动B.下盘相对向下运动 C.上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 15.构造角砾岩是断层存在的()。 A.唯一标志B.重要标志C.必要条件D.充分条件16.地层出现不对称重复,缺失时,则有()存在。 A.向斜B.背斜C.断层D.角度不整合接触 17.当岩层走向与断层倾向一致时,叫做()。P39 A.走向断层B.倾向断层C.斜交断层D.横断层 18.泥裂开口所指的方向一定是()。P26 A.岩层的底面B.岩层的顶面C.地表的表面D.河床的底面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知识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及制作方法 一.目的 1.了解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学会编制地质剖面图。 2.掌握不整合在剖面图及平面图上的表现特点。 二.实习内容 (一)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 1)地质剖面图的定义: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颜色按一定的比例,沿一定的方向,表示一定的距离内,地下一定深度内地质现象的图件。地质剖面图分为实测剖面、信手剖面与图切剖面,但目前我们就了解两种。 2)地质剖面图的组成:地质剖面图由图名、比例尺(水平和垂直比例尺)、剖面方位、图例、责任表等组成。 (二)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1)剖面线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反映图内的构造特征,剖面线应尽量选择垂直于地层走向、构造线方向,以及地层出露最完整,构造最清晰的地段。 2)剖面基线的选择:所谓的剖面基线是指剖面所反映深度的一条基准线。剖面基线的确定主要根据剖面线地形的起伏,比例尺的大小而定。 3)绘制剖面地形曲线。 4)投影地质界线 5)剖面方向与倾向夹角:ε=A(倾向)—C(剖面方向) 6)根据岩层产状勾绘地质界线(先不整合面以上的新地层,再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 7)整饰图件:图名、方位、图例、颜色等的标注,各单元的合理布置。一幅标准的剖面图各单元组成及布置如下。见插图6。

(三)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特点 1.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在平面图上不整合线与新、老地层界线平行或重合,不整合面的产状与新、老地层产状相同。在平面图上用实线加虚线(新地层一端)表示,剖面图上用虚线表示。 2.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在地质图与剖面图上的特点分两种情况: 1)当新、老地层的倾角不同,倾向大致相同时,不整合面(或界线)在平面图上与新、老地层大致平行,剖面图上与新地层平行、与老地层斜切。 2)当新、老地层的倾角与倾向均不同时,则不整合面(或界线)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均与新地层平行,与老地层斜切。见插图7 (四)勾绘角度不整合时注意事项: 1.先绘制不整合面界线,再绘制不整合面以上的新地层,最后绘制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 2.当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界线被不整合面所切时,应将老地层的界线适当用虚线延长至剖面线,再将其交点投影到剖面线上。根据该交点的位置和老地层的倾角,可 在剖面图上勾绘出老地层的界线。见插图8。 3.当面方向与岩层垂直或基本垂直时,剖面图上的岩层界线按真倾角绘制。若剖面线方向与岩层走向不垂直时,二者所夹锐角<80o时,剖面图上岩层界线应按视倾角绘 制。 4.地质剖面图的比例尺一般要与地形图相同,如需放大,则水平比例尺也一致放大,避免歪曲剖面地形和岩层倾角。如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只放大垂直比例尺,但要变 换岩层倾角。

第三十九讲 生物礁的类型和特征

第三十九讲生物礁的类型和特征 学时: 1学时 基本内容: 1、生物礁的常用分类(重点介绍按几何形态分类、按地理位置和形态复合分类、按造礁生物的属种分类、按照生物礁的沉积相分类) 2、古代生物礁中的礁灰岩组合类型。对骨架礁、粘结礁核障积礁分别举例分析生物礁沉积亚相的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不同的地质时代出现不同的生物礁类型,根据造礁生物的种属分类比较合适,但是不利于古代生物礁的成因研究,针对不同的研究目标,如何选择合理的分类方法 2、生物礁的地理位置和形态特征复合分类中,其各自的成因机制解释 教学思路: 首先简单介绍常用的生物礁分类方法。并重点介绍生物礁的几何形态分类、按地理位置和形态特征复合分类、按造礁生物属种分类以及生物礁的沉积相分类。其次,针对古代生物礁中的礁灰岩组合类型,按照生物骨架岩、生物粘结岩以及障积礁灰岩三大类依次用实例进行了介绍。 主要参考书: 1、冯增昭主编《沉积岩石学》上册第三、四、五章,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2、曾允孚、夏文杰主编《沉积岩石学》第六章,地质出版社,1986. 复习思考题: 1、你觉得哪一种生物礁灰岩的分类是最为有效的,为什么?建议不同专业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 2、沉积相分类中,礁前和礁后哪一种亚相更为有利于油气储集?为什么?建议从成因的角度进行回答。 3、古代生物的礁灰岩组合类型有哪几种,各自主要发育的造礁生物有什么特征?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

生物礁灰岩常用的分类方法。重点介绍几何形态分类、按地理位置和形态特征复合分类、按造礁生物属种分类及生物礁的沉积相分类。针对这几种分类,对不同类型的礁或亚相的平面分布进行总结。其中,根据几何形态分类可以把礁分为补丁礁(点礁)、丘礁、堤礁(堡礁)、宝塔礁、环礁以及马蹄礁。根据地理位置和形态特征复合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图39.1)。按照生物造礁属种分类可以分为珊瑚礁、层孔虫礁、苔藓虫礁、海绵礁、水螅礁、有孔虫礁、厚壳蛤礁和藻礁等。根据沉积相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礁前亚相、礁核亚相、礁基亚相、礁盖(礁顶和礁坪)亚相、礁后亚相以及礁间亚相。 图 39.1 根据地理位置和形态特征复合分类示意图 第二节古代生物礁中的礁灰岩组合类型 古代生物礁中的礁灰岩组合类型多样。总体可以分为骨架礁灰岩、粘结礁灰岩、障积礁灰岩三大类型。并举例对几种礁灰岩的形态特征进行补充,其中对几种典型的生物礁亚相给出了实例。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现在的位置:第四章>>第六节第20页 2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一般是依据矿区地形地质图和剖面上已有工程揭露资料编制;开发勘探阶段则多依据已有若干中段地质平面图、相邻勘探线剖面图等切制、转切或通过适当的内插、外推计算作图方法 编制。 编制具体步骤:(图4-6-19.a-d) (1)绘制坐标网线: 1)在平面图上投剖面的起止点A和B并连接成直线。该直线或其延长线与x座标和y座标交角(锐角)分别为α和β。 2)绘剖面座标线。一般选取z(高程)以及x或y座标中的一种。 x或y座标选取原则为:若α≥β,则选取x座标;反之则选取y座标。 x或y座标相邻座标线的距离(如上左图的300与400)并非是100m,而是100/sin α m。 3)根据A和B点的座标值,将其投在剖面图上。 (2)地表资料绘制: 包括: 1.地形线 2.地表地质界线 3.地表探矿工程 除了在剖面图上绘出上述内容,还应在剖面图下方的平面图上绘出。

(3)推测绘制地下资料并连接矿体 据矿床地质图和其他有关资料并根据相邻及其他探矿资料及地质规律的变化趋势推测深部地质特征及界线。 (4)单项设计工程设计 按所选定的勘探工程种类和间距,将各单项设计工程标绘在地质剖面图上(详见于后的单项工程设计),并标明编号。 然后完善剖面线平面位置图,补充取样结果表及图例、责任表等规定内容。最后绘整理成图。 3设计中段地质平面图的切制 在矿床地质勘探或开发勘探工作中,根据工程设计需要往往要切制中段设计(或预测)地质 平面图,或称为××m(标高)水平断面图。 所需资料依据:矿床地质图及对矿床地质构造特点和成矿规律的研究成果;一系列勘探线剖面图;或已有中段(尤其是相邻中段)地质平面图等。可利用直接切制或各种转切的方法完成。比例尺一般1∶500~1∶2000,按矿体规模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而定。现将具有一系列 勘探线剖面图切制中段设计地质平面图的方法与步骤介绍如下(见图4-6-20): (1)按设计需要确定切图标高(如100m);

川东_鄂西地区二叠纪生物礁成因类型及潜伏礁预测

收稿日期:1999-08-13 作者简介:陈子火斗(19652),男(汉族),福建尤溪人,工程师,博士生,从事沉积储层、层序地层学研究。 川东—鄂西地区二叠纪生物礁 成因类型及潜伏礁预测 陈子火斗,沈安江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3) 提要:从相对海平面升降对礁生长发育控制的角度建立新的生物礁成因分类(进积礁、并进礁和退积礁),据此描述川东—鄂西地区二叠纪生物礁的属性,认为该区进积礁和退积礁并存。根据礁体的进积和退积方向对潜伏礁进行预测,指出鄂西地区见天坝礁群的东南侧应该存在层位相当于长兴组三段的潜伏礁带,华蓥山—川东成礁带以西可能存在层位相当于长兴组三段顶的潜伏礁带。 关键词:川东—鄂西地区;进积礁;并进礁;退积礁;潜伏礁 中图分类号:P53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967(2000)03-0288-09 川东—鄂西地区已发现的二叠纪长兴期生物礁点(露头及井下)共30余处,有关这些礁体的属性和层位变迁问题存在以下3种不同的观点:(1)张继庆等[1]指出川东—鄂西地区二叠纪长兴期生物礁的产出层位由北东向南西方向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当时,川东—鄂西地区为一呈南西—北东向的菱形碳酸盐台地,海水由北东向南西方向侵进导致礁体层位由北东向南西方向升高,属海侵礁性质。但这种观点无法解释丰都太运以南及华蓥山以西的产礁层位有下降趋势的现象,石柱冷水溪及彭水礁的产出层位均为长兴组一段(P 2c 1),华蓥山以西的北川通口礁的产出层位也为长兴组一段。(2)范嘉松等[2]提出鄂西地区二叠纪长兴期生物礁的产出层位由西向东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曾学思等[3]根据近年来新的剖面资料提出这种现象可以扩大到川东地区,从石宝寨→建南→见天坝(由西向东)或由石宝寨→梁平→开县红花(由西南向北东),礁核的层位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川东—鄂西碳酸盐台地由西向东进积,鄂西台盆萎缩,礁体由西向东向海推进,属海退礁性质。(3)刘大成等[4]提出川东—鄂西地区海侵礁与海退礁并存。海侵礁在含礁剖面上表现为下部为潮坪—沼泽相含煤沉积,向上为台地相、礁格架相和浅海相,由下至上呈海水逐渐加深序列,川东华蓥山礁群、板东4井、双15井等均属此类型礁;海退礁在含礁剖面上表现为下部为台盆相,向上为台地相、礁格架相和潮坪相,由下至上呈海水逐渐变浅序列,鄂西见天坝礁群、开县红花礁群均属此类型礁。 上述任何一种观点均无法圆满地解释川东—鄂西地区所有礁体的属性和层位变迁现象。首先,用海侵礁和海退礁这样的术语来描述礁体的属性是欠妥的,因礁体的属性是由相对海平面升降决定的,相对海平面上升过程中的海退或海侵均是可能的,本文将从相对海平面升降对  第19卷第3期2000年8月中 国 区 域 地 质REGIONAL GEOLO GY OF CHINA Vol.19,No.3Aug.,2000

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标准 二、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Ⅰ.名词解释 1.地质构造P23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作用P24 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绝对年代法P25 是指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准确时间,依此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4.相对年代法P25 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5.褶皱构造P32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背斜P32 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7.向斜P32 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

相向倾斜。 8.节理P35 文案. 标准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9.断层P37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10.地质图P43 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1.岩层产状是指()。P31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 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 2.岩层的倾角表示()。P31 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 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 3.当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时,岩层是()。P30 A.缓倾岩层B.陡倾岩层C.水平岩层D.直立岩层 4.岩层产状记录为145∠5时,表示岩层的走向为()。P32 A.5°B.145°C.35°D.175° 5.岩层产状记录为S45°E∠15°S时,表示岩层倾向为()。P31

地质图说明书

×××地质图说明书 目录 绪论……………………………概述 第一章……………………………区域地质概况第二章…………………………....地层 第三章……………………………岩浆岩 第四章…………………………….变质岩 第五章…………………………….构造 第六章…………………………….矿产资源 第七章…………………………….地质灾害 第八章……………………………..构造发展史第九章……………………………..结束语

绪论 为了得到该区比较详细的信息,所以,本区的地质研究主要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产等方面进行,通过野外的12条地质路线95个地质观察点观察描述,完成了地质调查图件的编制工作。主要工作量:完成地质编图100km2;绘制1:25000地质剖面1条(位置见地质图);完成地层柱状图1份;相关图例1套。下面对该地区的地质内容分九章加以介绍。 第一章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青白口系白音宝拉格组,呼吉尔图组;中下奥陶统五道湾组,下二叠统三面井组,额力图组,新近系上新统通古尔组,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缺失了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的地层。各时代地层厚度差别较大, 该区内主要以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火变质石英砂岩,变质砂岩地层为最厚,厚度约3280m,但同时以新近系上新统通古尔组地层出露面积最为广泛。 本区出露的侵入岩主要为花岗岩,主要出露在图区的南东部和北中部且分布的面积比较广泛,面积约为12km2,花岗闪长岩主要分布在图区的中上部,分布面积较大,除侵入岩以外还大量出露火山岩,变质岩,沉积岩,其岩性主要为流纹质角砾凝灰岩,变质砂岩,变质石英砂岩,大理岩化灰岩,红褐色粘土岩。本区的构造发育一般,主要包括断裂构造包括断层,逆冲推覆构造。 相对于本区的矿产资源,几乎无矿化信息,无法研究其成矿可能性。 下面将对上述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并根据上述的地质概况进行了构造发展史的讨论。 第二章地层 本区出露的主要地层有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白音宝拉格组,呼吉尔图组;中下奥陶统五道湾组,下二叠统三面井组,额力图组,新近系上新统通古尔组,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缺失了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的地层。各时代地层厚度差别较大, 该区内主要以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火山岩地层为最厚,厚度约3280m,但同时以新近系上新统通古尔组地层出露面积最为广泛。 第一节青白口系 本区出露的青白口系地层为白音宝拉格组,呼吉尔图组地层,其厚度分别为1865m,

地质剖面图类的编制

地质剖面图类的编制 一、实习目的 了解剖面图类编制方法。以勘探线地质剖面图编制为例,掌握根据勘探工程的资料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二、方法简述 地质剖面图类所反映的是矿体或矿体群(工业矿带)在给定方向的断面内的地质情况,是研究矿体空间变化性,计算矿产储量的重要基础图件。剖面图类包括:勘探线剖面图(横面图)、中段平面图、纵剖面图、,水平断面图等。上述剖面图,按其编制时所依据的资料,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根据剖面内所观测到的直接资料编制;第二类是根据与之相垂直的剖面资料切制。当然,也有这两种资料兼而有之的情况。属于第一类的有勘探线剖面图、根据水平坑道的资料作的中段平面图等。这类剖面精度相对较高,可作为储量计算图件。属于第二的,有根据勘探线剖面图切制的水平断面图等。图件精度相对较低,只是作为了解和研究在不同方向上变化规律的辅助图件。为了便于叙述,我们将第一类地质剖面图称为直接资料剖面图,第二类地质剖面图称为内插资料剖面图。这两类剖面图的编制方法各有不同。 (一)直接资料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所有直接资料剖面图,都是根据通过剖面的地表露头及勘探工程资料编制。为了将勘探工程的资料准确空间定位,就必须对工程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成果,将工程标绘在具有坐标网格的剖面图上。由于钻探工程不可能严格地沿着剖面施工,这就产生将略微偏离剖面的工程的地质资料投绘到剖面图上的问题。最后,根据地质体在空间展布的客观规律,将在各个工程或露头上见到的孤立现象加以综合、联接。如果剖面图作为储量计算用图,则图上应有块段划分方面的内容。一般在垂直剖面图上,要表现工程偏离剖面的情况,应该附平面图;而水平断面,则无此必耍。剖面图应着重表现矿体的质量和空间展布,所以反映矿体质量的化验分析结果表则是必要资料,要附在图上。最后,图件整饰上墨。根据上述,将剖面图编绘的步骤分述如下: 1·建立坐标系统 水平剖面图采用x、y坐标的正方形坐标网(见图8-1)。垂直剖面图则采用高程h及x或坐标的矩形坐标网。x坐标或y坐标的选定原则,一般是选与剖面线相交锐角较大的那一组坐标。单位距离Δx或Δy(例如,50m)所截的剖面线长度Δl,可以根据剖面两端点A、B 的坐标计算得到。下面以y坐标为例加以说明。 令剖面两端点为,,坐标纵线与剖面线的夹角为α,则有 即(VIII-1)

生物礁分布与勘探开发

生物礁分布与勘探开发研究报告 引言:中国生物礁从震旦纪至新近纪均有发育,分布范围广,并有泥盆纪、二叠纪和新近纪3个主要造礁期。不同地史时期造礁生物及其附礁生物的组合不同,形成的礁体具有不同的类型、规模和特征。生物礁的发育受构造作用、海平面变化及古地理环境控制,同时也受造礁生物兴衰演化的控制。生物礁与油气藏、金属矿床空间上关系密切,成因上可有联系。笔者系统总结了20多年来中国生物礁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指出利用多学科综合方法能较成功地预测隐伏生物礁的发育和分布,寻找礁型油气藏和礁型矿床。 川东北地区长兴中—晚期沉积相演化模式 本报告从国内外主要生物礁油田区块入手,从分布情况,地质构造等特征详细讲述生物礁的成藏特征、分布规律。 德国中部泥盆纪生物礁的分布

川西马鞍塘组露头观察点分布图 根据国内外勘察仪器与技术的不同,从不同方向讲述生物礁的勘探开发情况。 琼东南盆地松南三维区海侵体系域台缘礁滩孔隙度分布预测

台湾地区离岛的现代生物礁生境第一章生物礁滩的主要特征分析 第一节生物礁滩的基本概念 一、生物礁的定义 二、滩的定义 第二节生物礁滩的基本特征 一、生物礁的基本特征 二、滩体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生物礁滩的主要类型 一、生物礁的主要类型 二、滩的主要类型 第四节礁的形成及生物造礁作用 一、礁的形成条件 二、生物造礁作用 三、生物礁的形成 第五节生物礁滩的地球物理识别标志 一、生物礁滩的地震资料识别 1、外部几何形状 2、内部反射结构 3、顶部反射特征 4、底部反射特征 5、礁体边界的反射特征 6、气烟囱效应 7、古地理条件影响生物礁的发育 二、生物礁滩的测井资料识别 1、生物礁的自然伽马测井相特征 2、生物礁常规测井的综合响应特征 3、生物礁的倾角测井相特征 4、生物礁的成像测井相特征 生物礁分布

最新地质图的整理和编制

地质图的整理和编制

地质图的整理和编绘 地质图 是在对编图区范围内所有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进行整理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先要选好地形底图,必要时分幅编制。在地形底图上除要删掉等高线外,其它在原图上使阅读地质内容产生困难的地物和符号也应进行删节,但须保留原图上的座标网格和经纬度。其次要拟定统一图例和有关文字代号,以保证编图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在进行落图时,应尽量考虑利用最大比例尺和最新编成的图件,因为这些图件,质量是较高的。 如果研究范围内有砂矿或风化壳矿床发育时,要尽可能保留地形等高线及地貌符号,特别是大比例尺图纸。 一、按附表1对于地层划分的要求,对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进行尽可能详细的划分。划分时要考虑到成矿研究的需要。变质岩尽可能恢复原岩,在原岩基础上,加上代表不同变质作用和变质程度的花纹,特别是大比例尺图纸。如果不能恢复原岩时,则以色例表示时代,以花纹表示不同变质作用和变质程度;变质岩全面分布地区,除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化岩石外,可不用花纹。火山岩应区分不同的时代、不同系列和不同的岩性,分别以颜色、色调深浅及花纹或代号来表示。 表1 各种比例尺的成矿图的一般要求

二、侵入岩对于中比例尺图纸,一般按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及碱性五类划分,并表示不同时代,在图纸比例尺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划分出不同的相,对大比例尺图纸一般要划分出不同的相,对于岩脉、岩墙及各种单矿物脉,均用相当岩性的粗色线按其走向表示,在图纸比例尺允许的范围内,按实际情况表示。图纸比例尺不允许时,划分岩墙(脉)组。很小的单矿物脉,个别出露,没有实际意义时,可以忽略,成群出现时,以特定符号表示,并表示其走向及分布范围。

地质剖面图的突破详解版

图表攻之高考地理中地质剖面图的突破(详解版一) 今日话题 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对于地质剖面图,如何判读?2009--2017年高考都是如何考查的?掌握本期内容,地质剖面图方面的高考一定会顺利突破哟。 【判读技巧】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 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 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 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 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 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3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3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如图3中丙)。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3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图3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1中左侧岩层Ⅰ的存在。图2、图3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答案: B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沉积岩甲。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地质制图与识图

素描:素描是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是用钢笔、铅笔或木炭等,以线条来画出物像明暗的单色画。 一、素描的步骤和方法 1.野外观察 2.勾画大体轮廓、控制比例和前后位置 3.画出整体的立体形状 4.加工细画、并初步成图 5.素描图应附的文字说明:①图中的山脉、河流、居民点、湖泊等名称和标高。 ②地质界线或地质符号、代号及相应说明。③素描图一端的方位及时间。④图书和素描内容的文字说明。⑤素描作者及其所在单位。 二、参照物的作用 ①显示地质体的规模和比例。 ②说明素描图的地点和方位。 ③增强立体感,加强透视效果。 ④反映地质体周围的植物生长情况。 ⑤表现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⑥衬托大自然的壮观,表现地质体的真实形象。 三、地图、平面图和地形图的区别 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投影方法,将整个地球或地球某一部分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经过综合取舍,用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 (l) 平面图是将地面上的地物按铅垂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用缩小的相似图形表示其平面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地图。 平面图不考虑地球曲率影响,把小块地区的地球表面(水准面)当做水平面,采用正投影的方法,将地面上的地物按铅垂线投影到水面上,用缩小的相似图形表示其平面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只说明地物的平面位置而不反映高低起伏。涵盖的实地范围很小,比例尺很大,一般大于1:5 000,在一幅图内比例尺处处相同。 (2) 地形图就是将地面上的一系列地物和地貌点的位置,通过综合取舍,把它们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再按比例尺缩小后绘制在图纸上的一种地图。 对较大制图区域,因考虑地球曲率影响,需要采用一定的地图投影,按一定的精度要求测绘其地物和地貌,用图解图形或符号表示。有统一的规格、统一的表示方法,而形成独立的图种。比例尺一般为1 :500~1 :100万,其中小于1:5 000的地形图图上各处比例尺不完全相等。 四、地图的编制原则 (1)地图投影基准面。将地球上的物体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就是海水高潮与低潮的平均高程面,它是穿过大陆和岛屿的一个闭合曲面。为了计算方便,选择一个接近大地水准面的椭圆体面,代替大地水准面。 (2)经线和纬线。经纬线构成了地理坐标网,通过它可以确定某点的地理位置。在小比例尺地图上,采用这种地理坐标网。但在大比例尺图上,都采用直角坐标网,又称公里网。(3)方位。在地图上是以方位角来判断地形、地物的方向的。方位角有三种: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坐标方位角。 (4)比例尺。图上线段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水平长度之比,称比例尺。比例尺有数字比例尺、图式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三种表现形式。 (5)图式、图例。地球上的物体在地图上是用符号表示的,各种符号的形式、尺寸及文字格式等,都有专门的收录,供绘图阅图者使用。 五、地图编制的方法 1.实地测图和摄影测量制图 2.野外调查制图 3.数据资料制图 4.地图资料制图 5.文字资料制图5.遥感资料制图7.计算机制图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技巧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技巧 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读分析。 1.看图例、比例尺: 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 ①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②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③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 3.判断地壳运动状况和受外力作用状况: ①褶皱——水平运动。②断层——升降运动。③岩层破碎或缺失部分——侵蚀作用。 ④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此处有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可能有过下降运动。 4.看岩层是否缺失 若岩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岩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5.看是否有岩浆活动: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岩层形成时代。 6.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地区、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如没有等高线,则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7.指导人们的找矿行为:①包括利用向斜构造找水。②利用背斜找油。③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④利用断层找水、找泉。 8.为人类工程建设的合理选址提供依据:大型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地带,遂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构造部位。

综合水文地质编图方法

国家地质总局 综合水文地质图 编图方法与图例 (试行) 地质出版社

第一部分 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 (一)编制综合水文地质图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将地下水划分为五种基本类型,作为编图基础。它们是:(1)松散岩类孔隙水;(2)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3)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或称岩溶水);(4)基岩裂隙水(包括断层脉状水);(5)冻结层水。 任何一个含水岩组,在不同情况下可归属不同类型。每种类型可根据不同情况划分若干亚类。以上五种地下水类型,分别采用五种规定的普染色表示,亚类采用接近的普染色表示,并按色调深浅反映其富水等级(参阅统一色标)。 (二)在划分地下水五大类型的基础上,综合水文地质图突出表现以下三个内容: 1、富水性:按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富水性划分富水等级; 2、埋藏条件:重点反映潜水位或承压水位的埋藏深度、各类双层结构下部含水层组的顶板埋深; 3、水质:重点按矿化度反映微咸水、咸水的分布和含量超过水质标准的有害微量物质的分布。 (三)对松散岩类孔隙水,可按潜水、承压水(或包括上部潜水)划分为两个亚类。黄土广泛分布地区,可考虑把黄土裂隙孔洞水划为一个亚类。其它相似情况可类推。各亚类分别按富水性划分富水等级。 (四)对松散岩类孔隙水,要根据各含水岩组的结构、赋存条件与补给条件等综合因素,结合勘探孔或生产井资料,对其富水性作出评价。可按单井涌水量划分富水等级,并正确地圈定界线。同一含水岩组的不同地段,也要根据厚度、岩性等因素区别其富水程度。涌水量,一般根据勘探孔抽水试验资料,参考当地生产井一般采用的管径与抽水工具,确定统一的口径与降深值,进行换算,以求取得统一的标准。一般在水位较浅、含水层较厚、宜于采用离心泵抽水的情况下,可采用5米降深值。降深值的确定,除须考虑水泵能力外,还要考虑含水层的厚度与承压含水层的顶板埋深。潜水层的降深值不超过含水层厚度的二分之—,承压含水层不超过顶板埋深。单井涌水量的单位,一律采用“吨/日”。在含水层厚度与水位埋深(包括承压水位)变化不大的地区也可采用单位涌水量(吨/日·米)作为划分富水等级的标准。 (五)对松散岩类孔隙水,按单井涌水量一般可划分以下五

岩相古地理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岩相古地理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蒋维红1 董春梅1 闫家宁2 (11中国石油大学,山东东营257061;21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00) 摘 要 古地理学的理论发展和相关的技术进步为推动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表明,岩相古地理控制了油气成藏的基本要素组合和油气资源的分布,地层和岩性圈闭的发育和分布受控于古地理条件的改变。目前,岩相古地理学在向着定量化、精细化、综合化方向长足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许多重大的理论和技术问题。阐述了岩相古地理学发展的现状,认为多信息、多尺度、多元化和数字化的古地理研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学 油气勘探 层序地层学 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 岩相古地理研究是重建地质历史中海陆分布、构造背景、盆地配置和沉积演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重塑盆地在全球古地理中的具体位置、恢复沉积作用与成矿过程的关系,对于资源远景预测评价和勘探开发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1 岩相古地理学新进展 111 定量岩相古地理学 岩相古地理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是当前该学科的重要发展趋势。我国古地理学研究的3个学派中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的岩相古地理学派最为活跃,这一学派又可分2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基本上以传统的沉积岩石学理论为指导,其图件也大都是小比例尺、定性的或示意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以新的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出现新型的中比例尺乃至大比例尺定量化岩相古地理图[1-2]。 石油大学(北京)冯增昭教授提出了“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方法”,而后发展为“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这一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学方法论,认为单因素能独立反映一个地区在某地质时期或某沉积层段的沉积环境的某些特征因素,其存在与否、含量多少均可独立反映该地区、该层段沉积环境的某些特征。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可分为3个步骤:第一,对各剖面尤其是各基干剖面进行认真的地层学和定量岩石学研究,取得较为详尽的定性和定量资料,了解各剖面各沉积层段的沉积环境特征;第二,在已取得的各剖面的定量资料中,选择能独立反映沉积环境特征的因素,即单因素将全区各剖面各作图单位的各种单因素的百分含量都统计出来,然后做出各种相应的单因素图(主要是等值线图),这些单因素图可从不同侧面定量地反映该地区该沉积层段的沉积环境,这就是单因素分析;第三,把这些定量的单因素图叠加起来,结合该地区该沉积层段的其他定量和定性资料,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即可编制出所需要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图,这就是多因素综合作图。运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编制出的岩相古地理图的最大特色是定量,即以各剖面的定量单因素资料为基础,从各单因素图的分析入手,再通过各单因素图的叠加和综合分析判断,最后做出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图[3-4]。 112 等时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 以层序体系域或层序界面以及相关界面为编图单元,编制不同层序内的各体系域或有关界面沉积时的古地理图的岩相古地理图,即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可以满足等时的要求。这种新的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更接近盆地沉积演化的真实性,可 1 断块油气田 第14卷第3期 F AULT2BLOCK O I L&G AS F I ELD 2007年5月 3收稿日期:2006-09-27。 作者简介:蒋维红,男,1978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在读硕 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藏描述与开发地质。E-mail: j0401006@1261com。

地质构造类型及简介.pdf

第三节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质体(geologic body)或地壳中的岩块受到应力作用造成永久变形的产物。地质体泛指天然的岩石块体,而不论其规模大小、形状、内部结构和成因。地质体在地面上直接露出部分称为露头(outcrop)。露头上往往赋存有地质构造的一些信息,因而成为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调查研究的重要对象。 在应力作用下,地质体有的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变位),如平移和平稳的升降;有的出现形体改变(形变和体变)和方位扭转。这些变化后的产物统称为地质构造,常见的地质构造有水平构造(horizontal structure)、倾斜构造(dipping structure)、褶皱(fold)、断裂(fracture)以及岩浆岩作用产生的构造等。 一、地质构造空间位置的测定 为了研究地质构造,首先要确定它的空间位置,也就是确定地质构造的产状。 组成地壳的岩石从总体上看,岩浆岩占绝大部分,其次是变质岩,沉积岩仅占地壳岩石总量的5%左右。但从地壳表层(0-3km)的岩石看,具层状构造的沉积岩和火山岩超过岩石总量的80%。地质构造的各种类型在层状岩石中发育最好,表现得最清楚。下面着重介绍岩层产状的测定方法。 (一)岩层的产状(attitude of stratum) 岩层的产状即岩层在空间的位置,以其层面在三维空间中的延伸方向和与大地水准面(水平面)的交角关系来确定,即用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变量来度量。这三个变量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图12-4)。 1.走向(strike)层面与水平面相交所得的直线称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指示的方向即是岩层的走向。它有两个方向(二者相差180°)。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延长方向。 2.倾向(dip)在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为真倾斜线,此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为真倾向线,真倾向线指示的方向是岩层的真倾向,简称倾向。倾向只有一个,表示岩层向下倾斜的方位。层面上与走向斜交的直线均为视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为视倾向线,其方向均为视倾向。

第7章 礁与礁相

第7章礁与礁相 第一节概述 一、关于礁的概念 礁(reef)这一术语最早来自航海家,指在海底突起的岩块,能使船触之失事。现代海底这种岩体主要由珊瑚组成,故往往称珊瑚礁(Coral reef),又称生态礁(ecology reef),以强调珊瑚生态在礁中的意义,由于在古代礁中往往看不到像现代珊瑚中那样明显的造礁骨架,而只能看到残留的造礁生物原地生长的痕迹,因此,一些学者又提出一个生物礁(organic reef)的概念。现代生物礁的概念是: 造礁生物在原地生长造成的坚固的抗浪骨架,它在地形上具有隆起的正性地貌特征。包含下述含义:①是造礁生物的原地生长而且经常迎着波浪带营造起来的;②具有水下突起的地貌,沉积厚度比相邻地区大;③或是具有完整的生物骨架,或是只见造礁生物原地生长的痕迹;④形成深度从海水表面到水深200米以下,有些地区可延伸到400~500米,视造礁生物所需的温度和阳光而定。 二、礁的分类 根据礁的形态和礁与海岸的关系,可把礁分为: (一)岸礁 (二)堤礁不对称 (三)塔礁

(四)点礁对称 (五)环礁 三、生物礁环境中的生物及礁相灰岩 (一)生物礁环境中的生物 1.造礁生物:原地生长的,形成地貌隆起的骨干生物。又可分为 (1)造架生物:构成生物礁抗浪骨架的生物 (2)粘结生物:附着在造架生物上的结壳状、板状生物 (3)障积生物:波基面附近生长的枝状、棒状固着生物 2.附礁生物:为生物礁建造提供大量碳酸盐碎屑,又称为造屑生物。 (二)礁相灰岩 1.原地礁灰岩 (1)骨架岩 (2)粘结岩 (3)障积岩 2.异地礁灰岩 第二节生物礁的相带划分与识别标志 一、相带划分 礁主要由礁核和礁翼相带组成,在一些礁复合体中,礁间沉积也与礁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礁核相 1.岩石类型:生物岩或粘结岩 2.生物特征:少,为造礁生物和一些附礁生物

煤矿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之欧阳光明创编

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 欧阳光明(2021.03.07) 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 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技术工作组 2009年4月 1 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图例 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三级瓦斯地质图,是瓦斯地质规律和瓦斯预测成果的直观表达和高度概括。瓦斯地质图,内容丰富、区带分明;层次清晰、一目了然;直观简明、使用方便。使得各级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瓦斯综合治理有了共同语言,它直接用于安全生产管理、瓦斯(煤层气)抽采利用和煤矿规划,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和图件,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日趋增加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越来越显得重要。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八十一条,突出矿井必须及时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无论是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还是低瓦斯矿井;无论是瓦斯灾害防治,还是瓦斯资源开发利用,都需要编制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2007年,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中煤协会科技[2007]54号文,下达了《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行业标准的通知。 图例是表达图的纲领性语言,是编图工作的关键技术。此次提出的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图例(表1),是瓦斯地质研究和瓦斯地质编图工作多年的结晶,它随着瓦斯地质编图工作的发展将不断完善。

续表1 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图例

注:字高为AutoCAD中取值,新罗马字体指Times New Roman。2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统计表 瓦斯地质资料的收集和系统整理是编制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和做好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研究最主要的基础,提出24个资料统计表格(表2-表25),以供参考。 表2 ××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统计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