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高中生物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2013年高中生物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2013年高中生物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2013年高中生物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第12课时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目标导航 1.简述果胶酶的作用。2.检测果胶酶的活性。3.探究温度、pH和酶的抑制剂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及果胶酶的最适用量。

一、基础知识

1.果胶酶的作用

(1)果胶的成分及作用:果胶是植物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

(2)果胶酶的作用:果胶酶能够把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_____。

(3)果胶酶的组成: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____________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提醒由于原核生物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因此这两类生物的细胞壁均不能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

(4)果胶酶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均能产生果胶酶。由________发酵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加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果汁加工业。

2.酶的活性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酶的活性:是指酶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__来表示。

(2)酶的反应速度:用____________内、____________中反应物的________或产物的________来表示。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3.酶的用量

酶用量过多,会导致酶的________;酶用量过少,会________酶促反应的速度。因此要得到适宜的酶用量,需通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二、实验设计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原理

①果胶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________;超过一定温度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当达到一定温度后,酶的活性____________。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的趋势可用下图表示:

②通过测定____________内滤出的________________大小来判断果胶酶的活性的原理是:果胶酶将果胶分解为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可通过滤纸,因此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果胶酶催化分解果胶的能力。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果胶酶的活性越高,苹果汁的体积就________,同时果汁也越________。

(2)实验操作流程

各取一支分9组,分别放入30℃、35℃、40℃、45℃、

50℃、55℃、60℃、65℃和70℃的恒温水箱中恒温加热

待试管内温度稳定后,将果胶

酶加入相同温度的苹果泥内

恒温保持10 min

比较果汁的澄清度,或过滤果汁,用量筒测量果汁的

量,并记录结果

(3)记录结果

①本实验的实验对象是____________,温度为________,属于探究性的定量实验。这类实验的自变量通常是通过设置梯度来确定最适值。第一轮实验设置的梯度差通常较大,缩小范围后,在第二轮实验中可设置较小的梯度差。酶遇高温变性后,很难再恢复活性,不宜再回收利用。

②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避免苹果泥与果胶酶混合时影响混合物的温度,从而影响果胶酶的活性。

提醒(1)探究不同温度(或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温度(或pH)为自变量,且应严格控制其他无关变量均相同,通过设置合理的温度(或pH)梯度来确定最适值。

(2)在苹果泥和果胶酶混合之前,一定要保证底物和酶先达到相同的条件(温度或pH),避免混合后条

件发生变化,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原理

大部分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在一定pH下,酶促反应具有最大速度,高于或低于此pH,反应速度都下降,通常称此pH为酶反应的________。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下图表示:

(2)实验流程及注意问题

①用搅拌器搅拌制取苹果泥,苹果泥来源要________(最好是同一个苹果)。

注意制取苹果泥时,可先将苹果切成小块放入搅拌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后再进行搅拌;如果用橙子做实验,不必去皮。

②将分别装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试管在恒温水浴中保温。

注意a.苹果泥的用量和果胶酶的用量比例要适当。

b.恒温水浴的温度可用上一实验测出的最适温度。

③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加入9组实验用的试管中(pH梯度可设置为5.0、5.5、6.0、6.5、7.0、7.5、

8.0、8.5、9.0),并快速混合调节pH。

注意a.在探究不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用体积分数为0.1%的NaOH溶液或盐酸调节pH。

b.在用果胶酶处理苹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

④放进恒温水浴中反应一段时间。

⑤将试管中混合物过滤,并用量筒量取果汁体积,比较果汁多少。

⑥记录实验结果,确定最适pH。

3.

(1)实验原理

实验中如果随着酶的用量增加,过滤到的果汁的体积也增加,说明酶的____________;当酶的用量增加到某个值后,再增加酶的用量,过滤到的果汁的体积____________,说明酶的用量已经足够,那么,这个值就是酶的____________。

(2)实验流程

①准确称取纯的果胶酶1 mg、2 mg、3 mg、4 mg、5 mg、6 mg、7 mg、8 mg、9 mg,配制成________体积的酶的水溶液,取等量放入9支试管中,依次编号为1~9号。

制取苹果泥并称45 g苹果泥,分装入9支试管中,每支试管中分装5 g,依次编号为1~9号。

②将上述分别装有果胶酶和苹果泥的试管放入37℃的恒温水浴中平衡内外温度。

③一段时间后将不同浓度的果胶酶分别迅速与各试管的苹果泥混合,然后再放入恒温水浴中。

④记录反应时间,约20 min。

⑤过滤后测量果汁体积。

(3)

①温度和pH在很大程度上对酶的空间结构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②因有其他无关变量影响,实际用量比理论值稍多。一般为50 mg/L左右,因为用此浓度处理果汁2~

4 h后出汁率增加10%后不再增加。当然,不同果汁的使用量有较大差别。

③实验中所用的果胶酶尽量使用其纯酶制剂或不含抑制物的粗酶制剂,以免影响对酶用量的估算。

知识点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1.下列关于果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

B.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C.果胶酶不特指某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D.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RNA

2.果胶酶的作用底物是果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B.果胶酶可催化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使得浑浊的果汁变澄清

C.果胶是由半乳糖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D.果胶酶就是果胶分解酶的简称

知识点二实验设计

3.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pH对酶活性的影响、果胶酶的用量三个实验中,实验变量依次为( )

A.温度、酶活性、酶用量

B.苹果泥用量、pH、果汁量

C.反应时间、酶活性、酶用量

D.温度、pH、果胶酶用量

4.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用橙子做本课题的实验,应去掉橙皮

B.用体积分数为0.1%的NaOH溶液或盐酸调节pH

C.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进行催化反应,应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

D.制作苹果泥时,可先将苹果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

一、选择题

1.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于除去细胞壁( ) A.蛋白酶B.盐酸

C.果胶酶D.淀粉酶

2.下图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和果胶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B点之前,果胶酶的活性和温度成正比,之后,成反比

B.当温度到B点时,果胶酶的活性最高,酶的催化作用最高

C.A点时,果胶酶的活性很低,但随着温度升高,果胶酶的活性可以上升

D.C点时,果胶酶的活性也很低,当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也可以上升

3.下列关于果胶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胶酶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

B.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C.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

D.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4.下列各项能表示酶活性高低的是( )

A.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总量

B.一段时间后生成物的总量

C.一段时间后,一定体积中消耗的反应物的量

D.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5.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准备一组烧杯,分别盛有不同温度的水

B.将苹果泥和果胶酶混合后放在不同温度的烧杯中恒温水浴处理

C.不同温度梯度之间可相互对照

D.温度过高时,果胶酶会变性失活

6.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正确的是( )

A.自变量是不同的pH梯度

B.控制不变的量有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反应时间等

C.可通过测定滤出的果汁体积判断果胶酶的最适pH

D.pH过低时,果胶酶活性变小,但不失活

7.在“探究果胶酶的用量”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

B.底物浓度一定时,随酶用量的增大滤出的果汁增多

C.本实验应控制在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

D.反应液的pH必须相同

8.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⑦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A.①②⑦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③④⑤

二、简答题

9.某同学用实验来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他准备了5份含有等量果胶酶溶液的试管,用0.1%的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调节至不同的pH,每支试管加五块0.1 cm3的正方体苹果块,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

(1)请你帮助选取pH梯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两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时间内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果汁的量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最适pH。

(4)为确认澄清果汁的大量生成是由于果胶酶的作用,还应对实验进行怎样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国水果生产发展迅速,由于收获的季节性强,易造成积压,腐烂变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可以将水果加工制作成果汁、果酒、果醋等。在果汁生产中要用到果胶酶,某生物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果胶酶的某些特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方法:按如图所示的顺序进行操作。

(2)实验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了相同时间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自变量是温度,除此之外还可用__________来表示。

A.酶的浓度B.苹果泥的量

C.水的加入量D.pH

②图中的纵坐标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③实验小组改变了实验条件后重复做以上实验,得到曲线乙,苹果汁的澄清度最高点对应的横坐标是同一位置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步骤b中在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前,将两者分装在不同试管中,恒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课时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知识清单

一、1.(1)细胞壁胞间层半乳糖醛酸(2)半乳糖醛酸

(3)分解果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4)植物霉菌酵母菌细菌霉菌

2.(1)催化一定化学反应反应速度(2)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减少量增加量温度pH 酶的抑制剂 3.浪费限制

二、1.(1)①增强全部丧失②单位时间苹果汁的体积

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果汁的澄清度越大澄清(4)①酶的活性自变量②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

2.(1)最适pH (2)①相同②苹果泥果胶酶

3.(1)用量不足不再改变最适用量(2)①相等

对点训练

1.C [因为酶具有专一性,因此果胶酶只能分解果胶而不能分解纤维素,因此A错误;半乳糖醛酸是果胶的组成单位,而不是果胶酶的组成单位,因此B错误;果胶酶是能够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因此D错误。]

规律链接(1)能够产生果胶酶的生物包括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食品工业生产中需要的果胶酶主要来自霉菌发酵。可生成果胶酶的霉菌有黑曲霉、米曲霉和文氏曲霉等。培养曲霉可用液体培养法,需添加果胶作为诱导物。

(2)纤维素与果胶的比较

酸;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 3.D [实验变量又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和条件,例: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需要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作为对照,所以温度就是实验变量;同理,研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自变量为pH,研究果胶酶的用量实验,实验变量为酶的用量。]

规律链接探究温度与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在探究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不同的温度梯度之间或不同的pH梯度之间就可以作为对照,这种对照称为相互对照。如果将温度或pH作为变量,控制不变的量应有苹果泥的用量、果胶酶的用量、反应的时间和过滤的时间等。只有在实验中保证一个自变量,实验结果才能说明问题。

(2)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在同一温度下恒温处理。这样可以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避免了苹果泥和果胶酶混合时影响混合物的温度,从而影响果胶酶活性的问题。

(3)在用果胶酶处理苹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充分地催化反应,应用玻璃棒不时搅拌。

4.A [在用橙子制作果汁时,不必去除橙皮,这样可以增加果汁的口味和颜色;调节pH用体积分数为0.1%的NaOH或HCl溶液;玻璃棒搅拌可使混合物均匀;制作苹果泥时,为方便榨汁,可先将苹果切成小块,再放入榨汁机中。]

达标测试

1.C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可达到目的。] 2.D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果胶酶的活性在上升,等达到B点时,酶的活性达到最高;随后,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酶的活性迅速下降。A点和C点相比,虽然酶的活性都很低,A点是低温条件,对酶的分子结构无影响,所以,随着温度的上升,其活性也会不断上升;而C点是高温条件,当温度过高时,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使酶的活性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3.D [果胶酶是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细胞壁和胞间层中含有果胶,在生产果汁时,加入果胶酶能提高出汁率,也能使果汁变得澄清;果胶酶能够将果胶分解为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从而达到使果汁变澄清的目的。]

4.D [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表示,而酶反应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5.B [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应先将装有苹果泥和果胶酶的试管在不同梯度的恒温水浴中分别保温。]

6.D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变性,永久性失活。]

7.B [本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酶用量,温度和pH属于无关变量,因此要控制好,即每个实验组实验前后都应控制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pH。实验时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也可以配制一种浓度的果胶酶溶液,使用不同的体积即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酶用量的增多,酶促反应速度加快,滤出的果汁也增多,当酶用量达到一定量,底物成为限制因素时,再增加酶的用量,酶促反应速度不再增大,滤出的果汁也不再增多。此外,影响果汁产量的因素,除了酶用量、底物浓度外,还有温

度、pH、酶促反应时间等。]

8.C

9.(1)5、6、7、8、9

(2)①将苹果块换成苹果泥;②适当提高温度

(3)酶活性越高,果胶分解越快,生成的果汁量越多相同时间内生成果汁量的多少

(4)另设计一组实验,不加果胶酶,其他条件不变

解析在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选取的pH梯度一般为5、6、7、8、9;将苹果块制成苹果泥,使苹果泥与果胶酶充分接触,从而提高酶促反应速度,缩短反应的时间;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适当提高反应的温度,也可以提高酶促反应速度。

10.(2)①D②苹果汁的体积③同一种酶的最适温度是一定的,不会因酶的浓度、底物的量的不同而改变④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避免底物和果胶酶混合时影响混合物的温度,从而影响果胶酶的活性

解析果胶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而与底物的量、酶的浓度和水的加入量没有关系,所以每一种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是一定的。衡量实验结果的指标有两种,一个是果汁的量,另一个是果汁的澄清度。为使实验达到相应的设计温度,必须使酶与底物分别保温,达到要求后才能混合。

第13课时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目标导航 1.知道什么是酶制剂,能够说出常见酶制剂的种类及应用。2.学会分析和控制变量,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3.探究不同种类的洗衣粉对同一污渍或不同污渍洗涤效果的区别。

一、基础知识

1.加酶洗衣粉

(1)概念:是指含有________的洗衣粉。

(2)种类: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类。

(3)作用: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可将________最终水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酶可将________最终水解为________________;淀粉酶可将________最终水解为________,以达到去污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使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

2.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

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为此科学家通过____________生产出了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酶,并制成酶制剂,使其与洗衣粉的其他成分________。

提醒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碱性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因此,蛋白质类纤维(羊毛、蚕丝等)织物就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来洗涤,以免使纤维受到破坏;(2)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必须注意洗涤用水的温度。碱性蛋白酶在35~50℃时活性最强,在低温下或70℃以上就会失效;(3)加酶洗衣粉也不宜长期存放,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酶活性损失;(4)加酶洗衣粉不宜与三聚磷酸盐共存,否则酶的活性将会丧失;(5)添加了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可以分解人体皮肤表面蛋白质,而使人患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因此,应避免与这类洗衣粉长时间地接触。

二、实验设计

1.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

(1)实验分析

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区别时,________________为自变量,要控制其他条件一致,同时普通洗衣粉处理污渍与加酶洗衣粉处理污渍形成________实验;在控制变量时需要将科学实验与生活经验区别开。

(2)实验准备

①带有污染物的实验用布的制取:称取一定量的污染物制成溶液,取等量污染物滴加在大小、质地相同的新布上。

②称取等量的洗衣粉:用天平准确称取等量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

(3)实验过程

①取大烧杯两只,用量筒量取等量水倒入其中。

②将制好的污染布块和洗衣粉(一组为污染布块与普通洗衣粉,一组为污染布块与加酶洗衣粉)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

③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相同的时间,搅拌可重复进行。

④经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洗涤效果。

2.探究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的最适温度

(1)实验分析

在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时,________是自变量,其他条件一致,不同的实验组之间形成________;变量的范围应考虑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将等量相同的污染物滴加在相同大小、质地的白棉布上(8块)。

②取8只大烧杯,分别注入500 mL自来水,编号为1、2、3、4、5、6、7、8,温度均控制在37℃。

③将8只大烧杯中的水温分别调节为20℃、25℃、30℃、35℃、40℃、45℃、50℃、55℃;然后分别向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加酶洗衣粉。

④取制好的污染布块分别放入8只烧杯中,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

⑤相同的时间后观察洗涤效果。

(3)结果分析

①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可以根据污染物消失的时间或相同时间内白棉布上的污渍的消失情况进行判断。

②在探究加酶洗衣粉使用时的最适温度时,若测出在40℃时洗涤效果比其他条件下好,可设置温度梯度差更小的实验变量,如35℃、36℃、37℃、38℃、39℃、40℃、41℃、42℃、43℃、44℃、45℃,进行重复实验,直至测出具体的最适温度。

3.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1)实验分析:在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污渍应该是____________的,其他条件均一致。

(2)实验步骤

①在相同大小、质地的白棉布(3块)上滴加等量的牛奶。

②取大烧杯3只,分别注入500 mL自来水,编号A、B、C,温度均控制在37℃。

③在A中加入一定量的加入蛋白酶的洗衣粉,在B中加入等量的加入复合酶的洗衣粉,在C中加入等量的加入脂肪酶的洗衣粉。

④取制好的污染布块分别放入3只烧杯中,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

⑤相同的时间(5 min)后观察洗涤效果。

提醒(1)该实验设计可有两条思路:

①探究同一种加酶洗衣粉对于不同污渍的洗涤效果。

②探究多种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渍的洗涤效果。

(2)洗涤效果可在洗涤后比较污物的残留程度(如:已消失、颜色变浅、面积缩小等),还可以比较达到同样效果所用的时间长短。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洗衣粉的种类,要保证其他无关变量相同。

知识点一基础知识

1.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

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C.酶是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去的

D.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中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

2.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好

B.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好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C.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D.加酶洗衣粉相对普通洗衣粉更有利于环保

知识点二实验设计

3.某同学为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按下表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2)请分析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3和步骤4能否调换?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Ⅰ、Ⅱ、Ⅲ、Ⅳ号烧杯中加入的自来水、洗衣粉、含油渍的衣服及保温时间、搅拌速度和时间均相同,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得出科学结论。

4.下面是有关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是否相同的探究实验,请据表完成问题。

(1)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效果好的组合方式是______。 (2)能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组合方式是________。

一、选择题

1.加酶洗衣粉的酶不易失活,原因不可能是( ) A .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的特殊酶

B .用特殊化学物质将酶包裹,使其与洗涤剂隔离

C.加酶洗衣粉的酶是从耐酸、耐碱、耐较高温度的微生物中获得的

D.加酶洗衣粉的酶能耐酸、耐碱、耐较高温度

2.加酶洗衣粉中含有的常见酶类为( )

A.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B.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纤维素酶

C.脂肪酶、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D.蛋白酶、淀粉酶、麦芽糖酶、肽酶

3.在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时,不变的因素是( )

A.水量、水质和洗衣粉用量

B.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时间

C.洗涤方式和时间

D.以上都是

4.关于探讨不同种类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温应保持不变

B.除冬季外,通常采用当地的常温

C.应选择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

D.只能针对一种污渍进行实验

5.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料衣服

B.一般先用热水浸开,然后调至适宜温度

C.水温太低使洗衣粉的酶丧失活性

D.使用了添加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后,应立即冲洗双手

6.为保证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注意( )

A.水的水温和水质两个方面

B.因为酶具有高效性,所以不用洗前浸泡

C.很多条件都会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D.用量应比普通洗衣粉多,以便增加酶浓度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具有较强的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能力

B.加酶洗衣粉能够有效去除油渍、汗渍或血渍

C.衣服的洗涤只考虑洗涤效果就可以

D.科学探究中,研究变量的思路是一致的,只是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下,具体做法不同

8.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加酶洗衣粉能将衣服上的蛋白质、脂肪等水解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②加酶洗衣粉最常用的酶制剂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③使用加酶洗衣粉时一般先用沸水浸开,然后调至适宜温度④使用加酶

洗衣粉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⑤加酶洗衣粉的酶通过特殊的化学物质将其层层包裹,遇水后溶解⑥实际生活中,用加酶洗衣粉的水温在25~35℃之间较适宜⑦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宜用加酶洗衣粉

⑧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应注意衣服的承受能力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⑦⑧

二、简答题

9.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加酶洗衣粉最适温度的测定”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在不同温度下除去不同污渍所需时间的对照表,请依据表中数据作答。(时间/min)

(1)要达到最佳洗涤效果,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

(2)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加酶洗衣粉对衣物上的________的洗涤效果最佳,对________的洗涤效果最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羊毛、蚕丝等织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了探究一年四季的水温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某生物学小组进行了实际的实验操作,他们通过实验证明了夏季的水温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最好。请你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对实验步骤进行设计并验证夏季的水温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最好。

(1)材料用具:添加了复合酶的洗衣粉、大小相同的白棉布4块(在上面分别滴加5滴同种的植物油,放置至干燥)、自来水、1 000 mL的烧杯、玻璃棒、天平等。

(2)实验步骤:(提示:一年四季的水温可用冬季5℃,春季15℃,秋季25℃,夏季35℃来代表。5℃可以通过冰箱冷藏室来控制,其他温度可以通过水浴控制)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洗涤相同的时间后,观察4个烧杯中白棉布上污物的洗涤情况。

(3)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课时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知识清单

一、1.(1)酶制剂(2)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3)蛋白质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脂肪甘油和脂肪酸淀粉麦芽糖碱性蛋白酶氨基酸小分子的肽

2.温度酸碱度表面活性剂基因工程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较高温度隔离

二、(1)洗衣粉的种类对照

2.(1)温度对照生活实际

3.(1)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完全相同

对点训练

1.C [由于温度、pH、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等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因此加酶洗衣粉中的酶都经过了特殊处理,如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将酶层层包裹起来,与洗衣粉的其他成分隔离开等。] 规律链接

(1)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比较

涤,不仅要考虑洗涤效果,还要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和洗涤成本等因素。

2.A [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相比,虽然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含量较少,但添加了一定量的酶制剂,在酶的作用下,构成污渍的一些生物大分子被分解为可溶性的小分子,使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即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加强了。但是,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只有洗衣粉中的酶与污渍相对应时,其优势才能发挥出来;如果不对应,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可能不如普通洗衣粉。] 3.(1)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2)应选用大小相同的白布,分别滴加4滴同种的植物油,使油渍大小相同;选择的水温不合适,考虑洗涤成本,应根据当地一年中的实际气温变化来确定水温梯度,如选取5℃、15℃、25℃、35℃的水温(3)不能调换,因为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在常温时会分解部分油渍(4)避免因水量、水质、洗衣粉的量、衣物的质料、大小、污渍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时间不同给实验结果带来误差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实验操作顺序,可以判断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即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其他条件应保持一致,如水量、水质、洗衣粉的量、衣物的质料、大小、污渍量、浸泡时间和洗涤时间等。在做实验时,应先让每一个实验组处于所设置的温度且恒温,再加入洗衣粉,以保证酶发挥作用时的温度,故步骤3与步骤4不能调换。

规律链接探究洗衣粉洗涤效果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比较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实验变量为洗涤剂,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单一

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有效地控制其他变量,如水的用量、污染物的量、所用实验布的质地、两种洗衣粉的用量、搅拌及洗涤时间等。

(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根据生活实际,温度梯度可以设置为20℃、25℃、30℃、35℃……55℃。若测出40℃时洗涤效果最好,应设置梯度更小的实验组,如35℃、36℃、37℃……45℃,直至测出比较精确的最适温度。

(3)在使用加酶洗衣粉时,不仅要考虑最佳洗涤效果的条件,如最适温度和pH等,还要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如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不能洗涤丝绸、皮革类衣物等。另外,还要考虑洗涤成本问题。如果污渍的成分比较复杂,一般选择复合加酶洗衣粉,以减少用量。

4.(1)1与2 (2)1与3

解析(1)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说明效果是否相同,所以需有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之间的对照,同时褪色时间不能有其他变量干扰,这样的组合只能为1与2或3与4,结合题干是加酶洗衣粉效果好,所以只能为1与2的组合。(2)由题意知变量是温度不同对酶的影响,所以应为1与3的组合。

达标测试

1.C [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来的特殊酶,不是从耐酸、耐碱、耐高温的微生物中直接获得的。]

2.A 3.D

4.D [探讨不同种类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污渍的选择也应该多样化;也可以针对污渍相同,布料不同的情况进行实验。但实验过程中温度应保持不变,一般采用当地的常温,冬天温度太低,应用水浴的方法,使温度达到25~35℃。]

5.D [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会破坏毛料衣物结构;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因此加酶洗衣粉不能用开水浸泡,否则会导致洗衣粉中的酶变性失活;低温能抑制酶的活性,但是不会使酶失活;由于皮肤的结构中有蛋白质成分,碱性蛋白酶洗衣粉也会损伤皮肤,洗完衣物后需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双手。] 6.C [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水温、水质、水量、洗衣粉用量、衣物质料、大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时间等。同时还应注意洗涤成本,洗衣粉用量应适宜。]

7.C [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具有较强的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能力;在酶的作用下,能将污渍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溶性的小分子,因此能有效地去除油渍、汗渍或血渍,同时也说明酶具有高效性;衣服的洗涤,不能只考虑洗涤效果,还要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和洗涤成本等。]

8.B [加酶洗衣粉所含的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的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肽;所含有的碱性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污迹容易脱落。普通洗衣粉含磷,含磷污水的排放可造成水体污染。加酶洗衣粉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及其分解产物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了保护酶的活性,加酶洗衣粉的酶被特殊的化学物质层层包裹,遇水后才被溶解,这样酶就不跟洗涤剂直接接触,它才能在洗衣粉中保持稳定。考虑洗涤成本及酶活性,用加酶洗衣粉的水温在25~35℃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酶的活性都降低,温度过高时甚至失活。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应注意衣服的承受能力,如毛料

和丝织品不宜用含蛋白酶的洗衣粉,因为毛料和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损坏衣服。]

9.(1)50~60℃

(2)奶渍蓝墨水奶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加酶洗衣粉主要含有蛋白酶和脂肪酶,能使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水解,而很难使蓝墨水的成分水解

(3)不能羊毛、蚕丝等织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从而使织物受到破坏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加酶洗衣粉在50~60℃条件下洗涤效果最好;加酶洗衣粉对奶渍有较强的去污力,说明加酶洗衣粉中有蛋白酶,而羊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如果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会对衣物造成破坏。

10.(2)用天平称取等量洗衣粉4份,分别倒入1 000 mL 的烧杯中,并对烧杯进行编号为1~4号分别在1~4号烧杯中加入5℃、15℃、25℃、35℃的自来水各500 mL,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把4块大小相同且滴加等量植物油的白棉布分别放入4个烧杯中,用玻璃棒以相同的速度进行搅拌来实现洗涤过程

(3)4号烧杯中的白棉布的洗涤效果最好

(4)夏季的水温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最好

解析题干中的“提示”是设置变量的线索,“验证”两字为该实验定性,排除了探究实验结果的发散性,也就限制了“结果分析”和“实验结论”的唯一性。

第14课时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目标导航 1.说出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作用原理;了解利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实例。

2.说出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的优点;了解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方法及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一、固定化酶的应用和固定化细胞技术

1.高果糖浆的生产

(1)高果糖浆的生产原理

①原料:________(由淀粉转化来的)。

②原理:葡萄糖――→果糖。

(2)使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过程

将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在颗粒状的载体上→放入底部有许多小孔的反应柱中(酶颗粒________通过筛板上的小孔,反应液能____________)→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流经反应柱→与________________接触,转化成________→果糖从反应柱下端流出。

(3)使用固定化酶生产高果糖浆的优点

与一般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既能与________接触,又能与________分离,同时还可以被________利用。

2.固定化细胞技术

(1)概念:利用________或________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2)常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①________:是指将酶或细胞包裹在多孔的载体中,如将酶包裹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高分子凝胶中,或包裹在醋酸纤维素等半透性高分子膜中(适用于较大的细胞)。

②________结合法:是指将酶分子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纤维素、琼脂糖、离子交换树脂等载体上的固定方式(适用于酶的固定)。

③________吸附法:是指将酶吸附到固体吸附剂表面的方法。固体吸附剂多为活性炭、多孔玻璃等(适用于酶的固定)。

3.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营养物质。

(2)固定化细胞由于保证了细胞的完整性,因而酶的环境改变小,所以对酶的活性影响最小。

二、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技术

1.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1)酵母细胞的________

活化就是让由于缺水而处于休眠状态下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酵母菌活化需要1 h左右,酵母细胞活化后体积变大。

(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的________溶液。

(3)配制____________溶液:将0.7 g海藻酸钠放入50 mL小烧杯中,加入10 mL水,用酒精灯小火加热(或者间断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反复几次,直至完全溶化,用蒸馏水定容至10 mL。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高,将很难形成凝胶珠;如果浓度过低,则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目少,影响实验效果。

(4)海藻酸钠溶液与____________混合: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已经活化的酵母细胞,进行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再转移至注射器中。冷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

(5)________酵母细胞: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CaCl2溶液中,观察液滴在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的情形。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约30 min),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

2.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

(1)将固定好的__________________(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2~3次。

(2)将150 mL质量分数为10%的____________转移到200 mL 的锥形瓶中,再加入固定好的酵母细胞,置于25℃下发酵24 h,可以看到产生了大量气泡,同时会闻到酒香。

提醒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涉及实验的成败。海藻酸钠在水中溶解的速度慢,需要通过加热,促进其溶解。溶解海藻酸钠,最好采用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的方法。例如,加热几分钟后,从石棉网上取下烧杯冷却片刻,并不断搅拌,再将烧杯放回石棉网上继续加热,如此重复几次,直至海藻酸钠完全________。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

知识点一固定化酶的应用和固定化细胞技术

1.关于固定化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并将酶依附着载体围绕反应物旋转的技术

B.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C.固定化酶中的酶无法重复利用

D.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2.下列关于固定化细胞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理吸附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吸附牢固

B.包埋法的优点是操作复杂,条件温和,对细胞无毒性

C.物理吸附法容易对酶活性产生影响

D.凝胶包埋常用的凝胶种类有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明胶和聚丙烯酰胺等

知识点二制备固定化细胞

3.有关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首先用蒸馏水把干酵母、CaCl2、海藻酸钠配制成溶液,但配制CaCl2溶液需要加热

B.配制海藻酸钠的溶液成糊状

C.配制酵母细胞溶液,要用玻璃棒搅拌,使酵母细胞混合均匀

D.酵母细胞溶液首先要和CaCl2溶液混合

4.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步骤的叙述,恰当的是( )

A.应使干酵母与自来水混合并搅拌,以利于酵母菌活化

B.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

C.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D.将与酵母细胞混匀的海藻酸钠溶液注入CaCl2溶液中,会观察到CaCl2溶液中有球形或椭球形的凝胶珠形成

一、选择题

1.酶的固定方法不包括( )

A.将酶吸附在载体表面上

B.将酶相互连接起来

C.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里

D.将酶制成固体酶制剂,如加酶洗衣粉中的酶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方法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B.固定化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C.由于细胞个体大,而酶分子很小,因此细胞多采用物理吸附法固定

D.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应采用固定化酶

3.关于酵母细胞活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酵母细胞活化就是由无氧呼吸变成有氧呼吸

B.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C.酵母细胞活化所需要的时间较短

D.酵母细胞活化反应体积增大

4.下列关于对固定化酶中用到的反应柱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反应液和酶均可自由通过反应柱

B.反应液和酶均不能通过反应柱

C.反应液能通过,酶不能通过

D.反应液不能通过,酶能够通过

5.下列关于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的措施,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加热中不能搅拌

B.由于海藻酸钠溶解速度快,所以不用加热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一章学案和习题1

商丘市一高2010-2011学年下学期 高三生物 选修1 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编制:秦伟 审定: 备课组长: 使用时间: 总第 期 1 1.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一组生物是 ( ) A .噬菌体、细菌 B .变形虫、草履虫 C .蓝藻、酵母菌 D .放线菌、圆褐固氮菌 2.酒厂用酵母菌酿酒时,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 .降低温度 B .隔绝空气 C .加缓冲液 D .加新鲜培养基 3.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和果醋后 ( ) A .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变化 B .能量增加,有机物种类不变 C .能量不变,有机物种类变化 D .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不变 4.细胞结构是原核细胞、生长繁殖过程不需氧、体内不含有氧呼吸酶的微生物是 ( ) A .酵母菌 B .醋酸菌 C .乳酸菌 D .变形虫 5.在醋酸菌利用葡萄酒生产葡萄醋的过程中,因为培养环境的改变,醋酸菌也可能出现变异现象,这种变异来源是 ( ) A .染色体变异 B .基因突变 C .基因重组 D .等位基因分离 6.(多选)若在制作葡萄酒时,在发酵液中同时生成了葡萄醋,可能的原因是 ( ) A .密封不严,有氧气进入 B .有空气中的醋酸菌进入 C .发酵罐消毒不彻底 D .发酵液灭菌不彻底 7.(多选)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涉及的操作过程有 ( ) A .发酵装置的消毒 B .接种菌种 C .通人氧气量和酸碱度的控制 D .发酵过程高温加热 8.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 .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 C .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D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9.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其代谢类型是 ____________,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 , 在不灭菌的情况下,如何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0.酵母菌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类真菌. (1)从细胞核的结构看,酵母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 (2)酵母菌常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生殖,在基因工程中,也常用酵母菌作为转入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染料使染色体着色,发现一酵母菌细胞核中有17条染色体,该酵母菌是______倍 体.在自然环境中,酵母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 ___成分. (4)酵母菌体内遗传物质主要在 上,而醋酸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在________上. 11.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____________,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__时关闭,在___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排气口在酒精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_产生的______,在醋酸发酵时排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与(4)题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在果汁中就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 1.1答案 1—8 DBACB ABCD ABC B 9、酵母菌 异养兼性厌氧型 C 6H 12O 6 2C 2H 5OH+2CO 2+能量 将混合菌置于缺氧,酸性环境下,利用酵母菌兼性厌氧的特点,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无法适应这一环境受到抑制 10、真菌 出芽 酵母菌繁殖快 遗传物质相对少 单 分解者 细胞核 拟核 11、(1)醋酸发酵 (2)洗去浮尘 反复冲洗 (3)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泵入空气(氧) (4)酵母菌 CO 2 ( 含氧量少的)空气、CO 2 (5)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 C 6H 12O 6+2O 2―→2CH 3COOH +2CO 2+2H 2O , C 2H 5OH +O 2―→CH 3COOH +H 2O (6)不能。因为酒精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且醋酸菌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 (7)18 ~25 ℃ 30 ~35 ℃ 作 业 班级: 学号 : 姓名: 高三生物 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知识点归纳

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剂效果 一、实验原理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3.在本课题中,我们主要探究有关加酶洗衣粉的三个问题: 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是在什么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最好。 三是添加不同种类的酶的的洗衣粉,其洗剂效果有哪些区别。 二、实验步骤 1.探究用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洗涤的效果的不同 ①在2个编号的烧杯里,分别注入500mL清水。 ②取2块大小相等的白棉布,用滴管在每块白布上分别滴上等量的墨水,分别放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 ③将2个烧杯分别放入同等温度的温水中,保温5分钟。 ④称取5克加酶洗衣粉和5克普通洗衣粉2份,分别放入2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均匀搅拌。保温10分钟。 ⑤观察并记录2个烧杯中的洗涤效果 2.探究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最佳温度条件 ①在3个编号的烧杯里,分别注入500mL清水。 ②取3块大小相等的白棉布,用滴管在每块白布上分别滴上一滴食用油、鸡血、牛奶,分别放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 ③将3个烧杯分别放入50摄氏度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温5分钟。 ④称取5克加酶洗衣粉3份,分别放入3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均匀搅拌。保温10分钟。 ⑤观察并记录3个烧杯中的洗涤效果。 3.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效果 污染物蛋白酶洗衣粉脂肪酶洗衣粉复合酶洗衣粉普通洗衣粉 油渍 汗渍 血渍 观察并记录四种洗衣粉分别洗涤三种污染的洗涤效果。 三、注意事项 1.变量的分析和控制 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的时间等。在这些因素中,水温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而其他因素应在实验中保持不变。选择什么样的水温进行实验需要实验者根据当地一年中的实际气温变化来确定水温,通常情况下,冬季、春季、秋季和夏季可分别选取5 ℃、15 ℃、25 ℃和35 ℃的水温,因为这4个水温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对现实也有指导意义。 2.洗涤方式和材料的选择。

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卷(含答案)26454

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35x2=70) 1.关于果酒的制作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先去烂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掉污物 B.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 ℃最好 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 D.需要不断地充入氧气 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中,一直保持厌氧环境 B.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C.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 D.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 3.对制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的控制中,错误的是 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的空间 B.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应反复多次冲洗 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除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12d D.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 4.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 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 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B.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 6.与醋酸发酵有关的微生物是 A.一种细菌和另一种细菌 B.丝状真菌和细菌 C.酵母和细菌 D.酵母和丝状真菌 7.下列对腐乳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期发酵,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 B.豆腐块分层摆放,逐层加盐,层数加高盐量不变 C.卤汤中的酒量应控制在12%左右 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要用沸水消毒,装瓶后密封,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8.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A.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 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 C.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 D.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 9.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毛霉可利用其体内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推荐)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1、2重点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⑴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⑵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再变为。 反应式为:。 (三)、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挑选葡萄→冲洗→→→ ↓↓ 果酒果醋 (二)、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1、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2、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3、发酵瓶为什么要留有1/3的空间? 4、装置的使用:在进行酒精发酵时应关闭口,在进行果醋发酵时,充气口应连续充气,输入 专题一课题2 腐乳的制作 (一)制作腐乳的实验流程: (二)毛霉的生长:

1.腐乳制作时,温度应控制在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自然条件下毛霉的菌种来自 中的。 一、腐乳的制作过程 1、前期发酵——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1)前期发酵的作用是什么? (2)前期发酵的温度为什么为15~18 ℃? 2、后期发酵——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专题一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原理 (1)在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发生反应后,与结合形成色染料。 (2)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测定方法:比色法 3.测定步骤 配制溶液→→制备样品处理液→ 3、制备样品处理液 称取泡菜榨汁→加入蒸馏水、提取液、氢氧化钠过滤→加入氢氧化铝乳液问题2:提取剂、氢氧化钠、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 5、测定结果: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 (2)消毒:是指使用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微生物,(不包括和)常用的方法有:、、 灭菌:是指使用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常用的方法有、、, 此外,实验室里还用或进行消毒。 三、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步骤: →→→→倒平板 四、纯化大肠杆菌 (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和。 五、菌种的保存 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对菌种进行保藏。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我们可以采用法;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法。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尿素只有被分解成之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体内能合成。 2.设置对照: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完整word版)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5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word导学案

专题5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一、基础知识 (一)凝胶色谱法 1、凝胶色谱法也称做,是根据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球体,这些小球体大多数是由构成的,如葡聚糖或琼脂糖。 3、在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速度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移动速度;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移动,路程,移动速度。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 (二)缓冲溶液 1、缓冲溶液的作用是。 2、缓冲溶液通常由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的。 3、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pH下进行的,为了 ,必须保持体外的pH与体内的。 (三)电泳 1、电泳是指。 2、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 。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的电极移动。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分子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3、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是和,在凝胶中加入SDS,电泳速率完全取决于 ,因此,在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通常使用。 二、实验操作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和。(一)样品处理 1、红细胞的洗涤: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采集的血样要及时分离红细胞,分离时采用离心(500r/min),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将下层暗红色的 倒入烧杯,再加入(质量分数为),缓慢搅拌 min,离心,如此重复洗涤三次,直至,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2、血红蛋白的释放:在和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将搅拌好的混合溶液离心(2000r/min)后,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第一层为无色透明的,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第3层是红色透明液体,这是 ,第4层是的暗红色沉淀物。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滤纸过滤,除去脂溶性沉淀层,于分液漏斗中静置片刻后,分出下层的。 (二)粗分离:透析 取1mL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0mmol/L的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经典练习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经典练习 1、(2014新课标2,39,15分)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然后,将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 是 。 (3)示意图A和B中,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

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的利用率。 【答案】 (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2)灼烧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B (4)溶解氧营养物质 2、(2014理综,10,11分)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⑴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___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_______________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制成___________保存备用。 ⑶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补充知识】发酵 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 (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需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酒精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等。 一.基础知识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 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6O 2 →6CO 2+12H 2O+能量;无氧时, 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 6H 12O 6→2C 2H 5OH+2CO 2+能量。 酶 酶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20℃左右,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18~25℃。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也可以在 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为C 2H 5OH+O 2→CH 3COOH+H 2O 。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30~35℃。 4.菌种来源: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或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二.实验设计 1.流程图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 果酒 果醋 2.制作实例 (1)实验材料葡萄、榨汁机、纱布、醋酸菌(或醋曲)、发酵瓶(如右图)、气泵、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等。 (2)实验步骤 酶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8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导学案(全册)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 的制作 【学习目标】 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重点难点】 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果醋。 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预习案】 任务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有氧时,进行,大量繁殖,反应式为;无氧时,能进行,反应式为。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左右,且为有氧条件; 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缺氧酸性条件。(原因:)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4.葡萄酒呈深红色的原因: 任务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分解成,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将乙醛变为,反应简式为。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 任务三、实验设计 流程图 葡萄发酵发酵 任务四、操作提示 (一)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______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_______,然后再除去_______。 (二)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1.榨汁机要清洗_______,并_______。 2.发酵瓶要清洗_________,用体积分数________的酒精消毒。 3.装入葡萄汁后,_________充气口。 (三)控制好发酵条件 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______的空间。 2.制作葡萄酒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时间控制在_________d左 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3.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_℃,时间控制在_______d 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_______。 任务五、课题延伸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检验。在________条件下,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__。 检测时,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的浓度为3mol/L的 _______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滴。 【探究案】 探究点一 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探究点二 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探究点三 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归纳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生物选修一专题一单元测试

2018-08选修一专题一单元测试 生物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可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B.都是利用微生物胞内酶催化获得最终产品 C.果酒、果醋发酵的培养基呈液态而腐乳发酵培养基呈固态 D.都可以通过人工接种菌种提高产品质量 2.在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中,不用的试剂是() A.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B.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 C.双缩脲试剂 D.氯化镉和氯化钡溶液 3.图为果醋和果酒的发酵装置,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发酵前要用70%的酒精清洗 B.排气口能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C.发酵瓶出料口可以用来取样 D.为得到较多的产物,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 4.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果醋时,必须向发酵装置不断补充无菌空气,以保证醋酸菌的生长及发酵 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C.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须添加酵母菌菌种 5.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 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 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 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 D.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 6.下列关于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主要菌种都是原核生物 B.制作过程都不必严格无菌操作 C.所用的装置都需要密封 D.所用的菌种都需要人工接种 7.如图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装置在不改变任何条件前提下,就可以先进行 果酒的制作,后进行果醋的制作 B.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 高而增加盐量 C.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制 作果醋时应适当升温 D.装置乙的排气口是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8.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 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A.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B.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新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精品教学案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学习目标: 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尝试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4、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 1、说明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 2、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自主学习: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酵母菌的生物学特征 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兼性厌氧型。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为:。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反应式为:。 ⑶繁殖方式:酵母菌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孢子进行有性生殖。但多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菌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进入休眠状态,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3、果酒制作时需控制温度在。 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一、果醋制作的原理 1、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 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需氧型。 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膜。好氧细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 ⑶繁殖方式:二分裂 细菌没有核膜,只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细菌细胞分裂时,DNA分子附着在细胞膜上并复制为二,然后随着细胞膜的延长,复制而成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子细胞,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细菌的二分裂。 2、果醋制作的原理 ⑴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⑵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再变为。 反应式为:。 3、果醋制作时需控制的条件 ⑴环境条件:充足。⑵温度: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4、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 三、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果酒果醋 四、发酵装置的设计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示意图 1、设计思路 ⑴因为果酒制作初期需要氧,果醋整个制作过程都需氧,所以需要带开关的充气口,以调控对气体的需求。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四酶的研究和应用知识点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只供学习与交流 高中生物选修一 4.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 成可溶性的半乳醛酸,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果汁变得澄清。 2.果胶酶是一类酶总称,包括果胶分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等。 3.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 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在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 中,酶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小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来表示。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温度、PH、酶的抑制剂等。 5.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中,自变量是温度;根据单一 变量原则,应确保各实验组相同的变量(无关变量)有:底物的量及浓度、 酶的用量和浓度、混合物的pH、水浴时间、实验器材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 证只有温度一个变量对果胶酶的活性产生影响。在实验中将果泥和果胶酶分 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保证了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 6.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只须将上述实验的温度梯度改成 pH梯度,并选定一个适宜的温度进行水浴加热。反应液中的pH可以通过体积分数为0.1%的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进行调节。此实验中不同的pH梯度之间进行相互对照。 7.在〔探究果胶酶的用量〕的实验中,果胶酶的用量是建立在最适温度和最 适pH基础之上的。此时研究的变量是果胶酶的用量,其他因素都应保持不变。实验时可以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也可以只配制一种浓度的果胶酶溶液,然后使用不同的体积即可。 8.果胶酶将果胶分解为可以通过滤纸的小分子物质,因此苹果汁的体积大小 反应了果胶酶的催化分解果胶的能力。在不同的温度和pH下,果胶酶的活性越大,苹果汁的体积就越大。 4.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四类。 2.普通洗衣粉中含磷,污水排放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微生物和藻类大 量繁殖造成水体污染。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 使洗衣粉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前者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容易从 衣物上脱落,所以蛋白类纤维织物(羊毛、蚕丝等)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来洗 涤。脂肪酶可以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可溶 性麦芽糖和葡萄糖,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以达到去污的目 的。 4.衣物的洗涤不仅要考虑到洗涤效果,还要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洗涤成本 等因素。 5.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比如探究普通洗衣 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何不同时,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洗 衣粉,其他条件应完全一致;同时等量的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处理相同

生物选修一精粹最全最完整最标准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一轮复习知识梳理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发酵 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 (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需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酒精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等。 一、基础知识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酶 O+6O→ 6CO+12HO+能量;无氧时,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6H12O6+6H22 22 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6H12O6 → 2C酶 2H5OH+2CO2+能量。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20℃左右,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18~25℃。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简式为C2H5OH+O2 → CH3COOH+H2O。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30~35℃。 4.菌种来源: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或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

1、流程图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果酒果醋 2、装置: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 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排气口要 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其目的 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的目的是 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 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该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三、课题延伸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检测时,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的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一、基础知识 腐乳制作的原理 1.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3.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4.条件控制:温度:控制在15~18°C,,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学案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学案 [导学诱思] 1.凝胶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也称做,是根据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凝胶实际上是一些由构成的多孔球体,在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速度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移动速度;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移动,路程,移动速度。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 2.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作用是。缓冲溶液通常由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的。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pH下进行的,例如:血浆的pH是,要在实验条件下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过程,必须保持体外的pH与体内的基本一致。 3.电泳 电泳是指。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的电极移动。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分子以及分子本身的、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是和,在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通常使用。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以及等因素。 4.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和。5.样品处理 血液由和组成,其中红细胞最多。红细胞具有 的特点。红细胞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其作用是 ,血红蛋白有个肽链组成,包括,其中每条肽

链环绕一个,磁基团可携带。血红蛋白因含有呈现红色。 红细胞的洗涤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采集的血样要及时采用分离红细胞,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将下层暗红色的倒入烧杯,再加入,缓慢搅拌,低速短时间离心,如此重复洗涤三次,直至,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血红蛋白的释放在和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将搅拌好的混合溶液离心后,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第一层为无色透明的,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第3层是红色透明液体,这是,第4层是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滤纸过滤,除去之溶性沉淀层,于分液漏斗中静置片刻后,分出下层的红色透明液体。 透析取1mL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0mmol/L的中,透析12h。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的。 6.凝胶色谱操作 第一步要制作,第二步要,因为,所以装柱前需要根据色谱柱的内体积计算所需要的凝胶量。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存在。因为气泡会,降低分离效果。第三步是。 [疑难点拨] 1.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凝胶色谱法也称为分配色谱法,它是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之一。所用的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这些小球体大多数是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当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流经时,各分子在色谱柱内进行两种不同的运动,即垂直向下的运动和无规则的扩散运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只能分布在颗粒之间,通过的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分子比较容易进入凝胶内的通道,通过的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因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先流出,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分子后流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最后流出,这种现象又叫分子筛现象。此外,凝胶本身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相对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1-4旁栏思考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旁栏思考题 1.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答: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答: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二)[资料]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题 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 答: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的作用是排出发酵产生的CO2,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其作用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瓶。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课题二腐乳的制作 (一)旁栏思考题 1.你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 答: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 答:盐能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 3.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 答: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4.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皮”对人体无害。(二)练习 1.答: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增加盐的用量,在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铺厚一些,以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课题三制作泡菜 (一)旁栏思考题 1.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答: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2.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答: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你认为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答: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繁殖。 (二)练习 2. 答:果酒的制作主要利用的是酵母菌的酒精发酵,果醋的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将酒精转变为醋酸的代谢,腐乳的制作利用的主要是毛霉分泌的蛋白酶等酶类,泡菜的制作利用的是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传统发酵技术都巧妙地利用了天然菌种,都为特定的菌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最终的发酵产物不是单一的组分,而是成分复杂的混合物。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一)旁栏思考题 1.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 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2.请你判断以下材料或用具是否需要消毒或灭菌。如果需要,请选择合适的方法。 (1)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2)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 (3)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答:(1)、(2)需要灭菌;(3)需要消毒。(二)倒平板操作的讨论 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提示: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

(整理)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过关检测

精品文档 专题二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总50分) 1.关于微生物的营养,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提供无机盐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2.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气、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A.接种针、手、培养基B.高压锅、手、接种针 C.培养基、手、接种针D.接种针、手、高压锅 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作酵母菌碳源的是() A.含碳有机物B.蛋白胨C.含碳无机物D.花生粉饼等天然物质 4.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5.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B.根据微生物中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 C.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 D.根据微生物对抗菌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生素 6.某混合样品微生物R含量极少,要得到大量的R比较理想的方法是采用() A.天然培养基B.稀释涂布平板法 C.利用适合R生长但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选择培养基 D.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寻找,再培养 7.不同种类的细菌菌落表现为不同的特征。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 ①菌落的大小②菌落的形状③菌落的隆起程度④菌落的颜色⑤菌落的透明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 8.在寻找目的菌株时,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下列不属于厌氧细菌生存环境的是() A.土壤深层B.人或动物体内寄生C.真空D.池塘淤泥 9.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其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A.比实际值高B.比实际值低C.和实际值一致D.比实际值可能高也可能低10.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一般选104、105、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 102、103和104倍稀释,其原因是() A.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B.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 C.细菌在土壤中含量比真菌高D.随机的,没有原因 11.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C.用液体培养基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营养物质 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12.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的,这些物质是() A.指示剂或化学药品B.青霉素或琼脂C.高浓度食盐D.维生素或指示剂 13.蓝藻常利用的碳源、氮源依次为() A.二氧化碳、氨基酸B.氨基酸、葡萄糖 C.二氧化碳、硝酸盐D.葡萄糖、蛋白胨 14.在温度条件适宜的热带雨林,纤维素分解菌分解落叶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关于微生物的代谢速 度与高等动、植物相比快得多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表面积与体积比很大B.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迅速 C.适宜条件下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非常快D.微生物内酶的种类比其他生物多 15.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16.高温灭菌的的原理是() A.每种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一定的B.微生物对于高温环境不适应 C.高温破坏了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影响其生命活动D.高温降低了环境中氧的浓度 17.在斜面培养基上接种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无名指夹住在菌种试管和待接种的斜面试管,管口并齐,使斜面向上 成水平状态②右手拧松棉塞,但不取下 ③在火焰边用右手无名指和小指夹两个棉塞,将它们取下,同时左腕转动,灼烧管口一周 ④将接种环伸入管内,让环先接触培养基上未长菌的部位,使环冷却,然后轻轻挑取少量菌体 ⑤右手拿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 ⑥在火焰旁边迅速将沾有菌体的接种环伸到培养基的底部,由里向外轻轻画蛇形细线 ⑦抽出接种环,再用火焰灼烧管口,并在火焰上方将棉塞塞上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⑤③④⑥⑦C.①③②④⑤⑥⑦D.②③①④⑤⑦⑥ 18.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致病力,常引起骨髓炎等,还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下述实验结束后的 做法错误的是() A.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B.带菌培养基须经高压蒸气锅灭菌后才能倒掉 C.带菌培养基须经加热后才能倒掉D.接种后双手须经肥皂洗净,再用75%的酒精棉球擦试19.尿素是尿素分解菌的氮源,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 A.葡萄糖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多越好B.尿素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少越好 C.尿素分解菌有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尿素为无机氮 D.尿素分解菌无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的尿素为化合态氮 20.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在某稀释浓度下某同学做了若干个平板并统计每 个平板的菌落数,最接近样品中菌体数真实值的是() A.菌落数最多的平板B.菌落数量最少的平板 C.菌落数量适中的平板D.取若干个平板菌落数量的平均值 21.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筛选出多种具有较高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其中有真菌和细菌,试分 析此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下列哪种生物类似() A.硝化细菌B.蓝藻C.蚯蚓D.兔子 22.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 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