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常识》第三课 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素材 (2)

上海市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常识》第三课 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素材 (2)

上海市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常识》第三课 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素材 (2)
上海市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常识》第三课 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素材 (2)

第三课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

一、要点讲解

1.社会生产的三大产业

复习时要了解,社会生产中众多产业部门和行业,被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狭义的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活动的各行各业的总称,又被称为广义的服务业。

复习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三大产业划分的标准是“按照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行各业的性质”;二是第一、二产业是两个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最基本的部门,第三产业则主要提供服务;三大产业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产品的产值一起被统计进入国内生产总值。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起着基础的作用:

(1)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2)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农产品原料,为工业品提供重要市场,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富余劳动力,为国家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可见,人民生活的改善,国民经济的增长,最终都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

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复习时要明白工业不是第二产业的全部,而是第二产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的水平,工业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1)工业为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原材料。其中以提供物质技术装备的作用最为重要。

(2)工业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用工业品生产对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要。

(3)工业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4.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复习时要知道,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这一点是从第三产业通过提供各种服务,促进各经济部门的结合,推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从而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来理解。

(2)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它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行业并存,能吸纳大量的和不同层次的各类人员,是我国当前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量的主要途径。

(3)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第三产业中的文化产业,有助于人们提高文化、道德修养和技术水平,陶冶情操。

5.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产业结构指的是在产业总体中各产业的比重和这些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复习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产业结构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从而引起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发展的趋势是:

(1)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要注意是“比重”的下降,而不是绝对值的减少。发达国家的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普遍下降到3%以下。

(2)新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发达国家的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多下降到30%以下。

(3)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

6.我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复习时要懂得,产业结构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的,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这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当前,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努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谋求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推进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2)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注意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这就要走一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要提高两个比重: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注意三条路径:既要改造传统服务业;又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还要积极发展国际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

总之,我们要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意味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丰富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内涵也从一个转变扩展为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7.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复习时看懂即可,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现代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富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二,现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大批富余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

第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人口主导力量。

8.就业的重要性及我国政府的就业政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