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育人案例

优秀育人案例

优秀育人案例
优秀育人案例

中职班主任优秀育人案例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学校中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工作每天每时每分都要开展,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任现职以来的5年班主任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偶发事件需要处理,这些偶发事件的处理考验了班主任在建班育人中有效处理事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育人案例。

案例一、发挥特长,增强信心

2010级黄某某同学,是令所有科任老师头痛的学生,纪律散漫,无心向学,经常惹是生非,还参加学生帮会组织,是全校师生皆知的双差生头号分子。我刚任该班班主任时,他留着长长的烫发,还染了颜色,对此,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多次到该学生家家访后,了解到他是一个留守儿童,由于特殊的生活和家庭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在他身上集中凸显。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我有针对性地跟他谈人生、谈理想,在学习和生活上亲近他、关心他,并经常表扬和提出期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耐心教育下,他很乐意地将长发剪掉并染回了黑色。我还发现他脑子灵活,意志坚强,爱好体育运动,便让他当班体育委员,鼓励他参加学校的运动队。他深受鼓舞,从此发奋图强,成为了尊师守纪,文明有礼,勤奋向上的好学生。在2010年的校运会中他分别取得了男子800米和男子实心球第一名。

分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充分挖

掘他们的潜力。对于黄欢由这类喜欢惹事生非的后进生,作为班主任,我平时只能多与家长沟通,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挖掘学生的特长和优点。在沟通时班主任要多给予学生正面肯定,少做负面谴责,对学生的偏差行为,我尽量客观陈述事实,不加情绪化地批评。这有这样,家长才能从思想和行动上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职责,孩子的问题才能圆满解决,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案例二、接纳任何一个孩子,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

我在担任13机电1班主任的第一天,老师们就告诉我:“陈某某在你们班,他可是个不好对付的角色,你要注意啊。”其实,不用他提醒,我对这个大名鼎鼎的陈某某也是早有耳闻:品行不端,说话也是不干不净;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唯我独尊,大大咧咧,不服管教。

开学的第一天,教室里的几十位学生中,我一眼就看出了陈某某,站无站相,坐无坐相,走无走相,衣服穿得歪歪斜斜,纽扣不扣,里面衣服大,外面衣服小;站一站晃几晃,身子晃,腿晃,头晃,手臂乱摆,目光是游移不定,一看就知道不是个好孩子,整个一个社会小痞子,小混混。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我假装对他以往的历史,一概不知,先让自己从心理上认可他,把他放在与其他同学同等的位置平等地看待,一切从头开始。一开始,我就不露声色地关注着他,他的眼神、动作、着装,的确是与众不同。他警觉的目光不时地观察和提防着老师,好像在琢磨着老师会怎样的和他过不去。但当他投我以警惕的目光时,我投给他的是信任、期待、友好、温和的目光,我想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信,老师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当他目

光游移不定,坐姿不正时,我会主动帮他纠正坐姿,微笑着鼓励他,长大要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从现在起就要时刻注意自己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同时,抓准时机利用休息时间及时总结评价表扬鼓励。他感受到了老师的友好和关爱。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行为习惯有很大提高。衣着整齐了,语言文明了,口头语少了,集体观念增强了,与同学关系融洽了。学习方面也有很大进步,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成绩进步了。

分析:作为班主任对待问题学生必须坚持疏导、鼓励、情感交融与严肃纪律相统一原则。重要的是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要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要欣然地接纳,要对他充满积极的期待。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心理沟通放在第一位,更多地走进的学生的内心真实世界,成为他们可以交心的朋友。这样,老师的真诚、友善的表扬和批评才能被他乐意接受。

案例三、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

2013级的杨某某同学,纪律散漫,无心向学,经常惹是生非并沉迷网络,是在当地派出所挂号的“双差生”。我刚任该班班主任时,他留着“锅盖”头,经常穿着“破洞”的牛仔裤,是个非常另类的学生。经过一番的调查,我得知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很辛苦,打零工挣钱,溺爱自己的儿子,起早贪黑没时间也不会教育孩子。他不太听从母亲的管教,与社会不良人员有过来往。在家缺少父爱,与母亲缺少交流。父爱的缺失导致他的人格出现缺陷和打扮的另类。得知学生的这些情况后,我就像一个父亲一样,对他进行了耐心的教育,采取

别人嫌弃我喜爱,别人忽视我重视,别人冷漠我关注,别人薄待我厚待的方法对他进行悉心的教育,使他从思想、行动上彻底改变。一个学期下来,他再没有出现过一次打架。

分析: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杨富龙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我国近代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我们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关注学生,用行动去感化学生。对于那些学困生,特别是有一定坏习惯的学生,教师应给她们更多的关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他们,让他们逐渐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案例四、创造契机,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

班主任要创设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不管学生身上有多少缺点毛病。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班主任就要发挥学生的长处,树立起自信心。阮某某同学,成绩一直处于班中倒数前几名,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中,他主动找到我说他要报名参加,我没有拒绝他。其他同学听说我同意阮世刘同学参加演讲,纷纷来向我“告状”,说阮某某的成绩太差,不适合演讲,到时拿不到奖也就算了,

如果拿个倒数第一出来,我们班岂不是很没面子!很多学生都说出了他们的担忧。作为班主任,我不能以学生平时成绩的好坏去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我力排众议,决定让阮某某同学参加演讲比赛。其实对他能不能拿奖,我心中也没谱。那次的比赛,很出乎我们的意料,阮某某竟然获得了学校演讲比赛三等奖。由于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阮世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进步。

分析: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精彩的可能性,关键在于我们班主任要学着欣赏美,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并在最合适的时候,用最恰当的方式,让他们表现自我。优秀生固然表现优秀,令老师欣慰,但后进生同样有他们的优点,作为班主任要善于了解这些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征,兼顾两者的培养,要因势利导,做好育人工作。

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总之,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班主任必备的修养;以爱为根基的情感激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