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书本整理 全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书本整理 全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书本整理 全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书本整理 全

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一)

班级()姓名()学号()1、下面的线段各长几厘米?

2、

3、在()里填“米”或“厘米”。

4、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比7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5、找规律填数。

6、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

7、数一数右图中一共有()个四边形。

8、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三角形,最少分几个。9、

或10、

11、

12、4个6比3个6多(),比5个6少()。

13、列式计算

6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是8,商是多少?

2个6相乘的积是多少? 6和2相加的和是多少?

14、5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可能是(),2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可能

是()。

15、有一堆糖,比20块多,比40块少。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每人分得的块

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可能有()块糖?有()个小朋友。

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二)

班级()姓名()学号()1、

2、下面的汽车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3、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4、连一连

4、

5、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一填。

6、

7、

8、

(1)、红红比亮亮矮6厘米,红红身高多少厘米?(2)、明明比红红高,比亮亮矮。明明可能高多少厘米?

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三)

班级()姓名()学号()

班级姓名学号1、农民阿姨摘西瓜,上午摘了38个,下午摘了46个。

(1)、一共摘了多少个?

(2)、运走60个,还剩多少个?

2、食堂里原来有45棵大白菜,吃了37棵。

(1)还剩多少棵?

(2)又买来28棵,现在一共有多少棵?

3、二(1)班栽杨树36棵,松树28棵。其中的31棵是男生栽的。(1)、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

(2)、女生栽了多少棵?

4、

(1)、一共养了多少只鸡?

(2)、卖掉多少只鸡后,鸡和鸭同样多?

7、刘芳与李宁玩飞行棋,李宁已经走了32格,刘芳比李宁少走6格。刘芳走

了多少格?

8、白兔拔了25个萝卜,灰兔比白兔多拔7个,灰兔拔了多少个?

9、冬冬浇了36盆花,小玉比南南多浇4盆,比冬冬少浇12盆,小玉浇了多少

盆?

10、

11、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跳绳和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13、你能按规律再画5个图形吗?

△△○○○△△○○○

(1)、一共画了多少个△?

(2)、一共画了多少个图形?

14、

(1)、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2)、用去5枚后,还剩多少枚?

15、 5辆这样的汽车一共有多少个车轮?

16、王月抛一枚硬币,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每次落下后朝上的一面。正面

朝上的有多少次?反面朝上的呢?

17、妈妈买了3块蛋糕,每块6元,买蛋糕用去多少元?

买巧克力比买蛋糕多用5元,买巧克力用去多少元?

18、

19、

哪个班种的花多一些?

20、小兰家栽了2行桃树,每行6棵。小芳家栽了2行桃树,一行6棵,一行

4棵。哪家栽的桃树多?多多少棵?

21、

三人各要用多少元?

22、每本笔记本4元。

(1)、小红买了3本笔记本,一共要付多少元?

(2)、她付出15元,应找回多少元?

(3)、小军要买6本笔记本,他带20元够吗?

23、

(1)、王阿姨要编20个竹篮,需要多少天?

(2)、王阿姨3天可以编多少个竹篮?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4、12个桃,小猴4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个?

25、16个球,每班分4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26、20根胡萝卜,

(1)、每只兔分5根,可以分给多少只兔?

(2)、平均分给4只兔,每只兔分得多少根?

27、30棵树苗,每行栽5棵,可以栽多少行?

28、6个小朋友做24个灯笼,平均每个小朋友做多少个?

29、学校生物小组种了24盆黄菊花和6盆白菊花,一共种了多少盆菊花?每班

分5盆,可以分给几个班?

30

31、

(1)()两人抬的次数少?(填“男生”或“女生”)(2)女同学一共抬了多少次?男同学呢?

32、42颗山楂串成糖葫芦

(1)每串穿成6颗,一共可以穿成多少串?

(2)平均穿成7串,每串穿多少颗?

33、

一共有49块,能拼几排?

34、

35、(1)7组小朋友做游戏,每组4人,一共有多少人?

(2)28个小朋友做游戏,每4个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3)28个小朋友做游戏,平均分成7组,每组有几人?

36、(1)二年级有5个兴趣小组,每组9人。参加兴趣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2)二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的有45人,每组9人。二年级有多少个兴趣小组?

(3)二年级5个兴趣小组的有45人,每组的人数同样多。每个兴趣有多少人?

37、(1)每个同学发6本练习本,8个同学一共要发多少本?

(2)每个同学发6本练习本,48本可以发给多少个同学?

(3)把48本练习本平均发给8个同学,每个同学发到多少本?

38、(1)21盆花,送给幼儿园3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多少盆?

(2)21盆花,送给幼儿一些后还剩7盆,送给幼儿园多少盆?

39、买1支钢笔的钱可以买7去圆珠笔。妈妈带的钱正好可以买4支钢笔,如

果买圆珠笔,可以买多少支?

如果每支圆珠笔2元,每支钢笔多少元?

40、有35个

41、

(1)8辆小汽车要收费多少元?

(2)7辆面包车要收费多少元?

(3)自己再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42、

43、

买9袋面包要用多少元?买8盒牛奶呢

44、

把24本书平均分给3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本?平均每人分得多少本?

45、妈妈带了6张5元的人民币去买锅,只能买哪一种?

46、

小红买一种食品,正好用去18元。她买的可能是什么?买了多少?

47、 24人到公园划船,每只大船坐4人,每只小船坐3人。选哪种船需要的

只数少?

48、 17个男同学和15个女同学到校外参加义务劳动,每8人一组。参加义务

劳动的一共有多少人?一共分成了几组?

49、

(1)搬一套课桌椅要多少人?

(2)一次搬8套课桌椅要多少人?

(3)27人同时搬,一次可以搬多少套

50、中巴车有22座。面包车比中巴车少6座。大客车比中巴车多23座。面包

车有多少座?大客车呢?

51、(1)一根拔河绳长25米,一根防救生绳比拔河绳长5米。这根消防救生绳

长多少米。

(2)一根绳子长60米,第一次用去32米,第二用去29米,这根绳子短了多少米?

(3)一根绳子长60米,第一次用去32米,第二用去29米,还剩多少米?

52、学校体操队有男生29人,女生35人,一共有多少人?后来8人转到少年

体校训练,现在体操队有多少人?

53、

写出图中表示的条件和问题,并列式计算。

条件:,

问题:?

列式:。

54、路的两边一共插了16面彩旗,摆了14盆花。平均每边插

多少面彩旗,摆多少盆花?

55、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5.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不要混乱。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根小棒。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

()边形,也可能是()边形。 4.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它就有几条边。 三.表内乘法(一) 知识点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用电子图表示出一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如2×6 ∶∶∶∶∶∶,横看是2个6,竖看6个2)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 3 × 4 = 12 (乘数)×(乘数) = (积) 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7.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 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5.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不要混乱。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五)根小棒。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 4.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它就有几条边。 三.表内乘法(一)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 3 × 4 = 12 (乘数)×(乘数)= (积) 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7.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熟练地背诵1-6的乘法口诀,顺着背、倒着背、竖背等多种方法。 9.乘法口诀关系到下册的除法的计算,务必背熟。 10.乘法、乘加、乘减、加减的应用,要求学生首先读题,弄清楚题中条件和问 题之间的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法计算。 四、表内除法 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出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比较熟练地运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2.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分法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几个; 分法2:按每几个一份的分,平均分成几份。 如:有10个苹果,分法1:平均分成5份,每份分得2个;分法2:按每2个一份的分,平均分成5份。 五、米和厘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如: 1米-40厘米=60厘米(100厘米-40厘米=60厘米) 5.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的。 6.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 (1)从刻度0到7是(7 )厘米。 就直接用7-0=7厘米。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括号就填6厘米。 7.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比例 第五单元确定位置 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七单元总复习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可能性 4.制订旅游计划 5.绘制平面图

教学计划 1、学生基本情况:48 人,其中男生25 人,女生23 人,上学期及格人,占%,优秀/ 人,占/ % ,班平均分,其它情况: 六(5)班共有48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经常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100 %,优秀率达到/ %,班平均达到/ (小学对优秀率,班平均不提目标要求) (3)基本技能: ?动手操作能力 ?应用分析能力 (4)单元考试7 次 (5)作业批改:详批/ 次,略批/ 次,查/ 次(详、略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 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1、扇形统计图 2、圆柱和圆锥 3、解决问题的策略 4、比例 5、确定位置 6、正比例和反比例 7、总复习

新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科目数学 班级二(1)班 任课教师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现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 一、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等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

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2.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经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适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 在都是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数的计算、图形等知识和方法,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和整理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已知条件,积累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积累一些测量长度的经验,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3.在拼图形、测量长度,以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一些简单的图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书本全册练习题

1.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夜间 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 2.(1)如果规定向东走为正,那么向东走5m记作m,向西走 8m记作m。 (2)一种袋装食品标准净重为200g,质检工作人员为了了解该品种食品没袋净重与标准的误差,把食品净重205g记为+5g,那么食品净重197g就记为g。 3.(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 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4.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 多少万千瓦时? 5.某城市2012年出境旅游人数为15000人次,比上一年增长两成。 该市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为多少人次?6.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 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额多少万元? 7.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照 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8.2015年11月,王奶奶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年利率为0.35%,王奶奶 存了5000元,2016年9月她能取回多少钱?2017年11月她能取回多少钱? 9.2015年11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 年利率为2.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

一共可以取回多少钱? 10.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 “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妈妈在哪个商场买比较便宜? 11.书店的图书凭优惠卡可以打八折,小明用优惠卡买了一套书,省了 9.6元,这套书原价是多少钱? 12.某县千年秋粮产量为2.8万吨,去年比前年增产三成。去年秋粮产 量是多少? 13.李老师为某杂志审稿,得到300元审稿费。为此他需要按照3%的 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钱? 14.妈妈买了一瓶售价为100元的化妆品,其中消费税大约占售价的25%, 妈妈为此制度消费税大约多少钱? 15.小李家买了一套售价为32万元的普通商品房。他们选择一次性付清房 款,可以按九六折优惠价付款。 (1)打折后房子的总价是多少? (2)买这套房子还要按照实际房价的1.5%缴纳契税,契税是多少元? 16.一个圆柱形茶叶筒的侧面贴着商标纸,圆柱底面半径是5cm,高是20cm。 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1.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乘几个角? 2.小明给小军4个苹果后,两人一样多,小明比小军多几个苹果? 3.哥哥有32张邮票,他送给弟弟5张后,两人邮票一样多,弟弟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4.一根木棒,锯成4段,每锯一次需要5分钟,锯这根木棒要多少分钟? 5.两个书架上共有20本书,从第一个书架上拿4本书放入第二个书架,两个书架一样多,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6.爸爸今年28岁,小华今年6岁,8年后爸爸比小华大多少岁? 7.芳芳今年比小华大3岁,20年后,芳芳比小华大多少岁? 8.下列图形最多可以分出多少个三角形:

9.2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 10.李老师带领4个同学去公园,每张门票4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11.2个乘数都是5,积是多少? 12.题目 ○○○○○○ ()个 ( ) 13.2011年的2月刚好是4个星期,那么这个2月份一共有多少天? 14.画一画,第一行○的个数是第二行的2倍。 第一行:○○○○ 第二行:------------------------- 15.窗台上有两盆菊花,一盆开了3朵,另一盆开了5朵,一共开了几朵? 16.2个3相乘,积是多少? 17.将下列乘加变为乘减 4+4+4+2 5+5+5+5+3 18.画O:3个5,4个2 19.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一套桌椅多少钱? 20.学校有一个正方形花圃,花圃每边都种

上6株花。则最少一共要种多少株花?21.说出下列乘法算式的含义: 3x2 4x5 6x6 22.说出下到除法算式的含义: 12÷3 15÷5 21÷7 23. 加法算式_____ 乘法算式_____ 除法算式_____ 24.你可以填多少数字 口x口=12 囗x囗=6 囗x囗=16 囗÷6=口囗÷口=6 12÷囗=囗 25.有一堆糖,比30块多,比40块少。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有多少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得几块?一共有多少块糖? 26.二年级同学去公园划船,每条小船的租金是3元,限坐4人;每条大船的租金是5元,限坐6人。 (1)若二(1)班租的全部是大船,且正好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教材内容: 1.100以内的加、减法(三) 2.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3.表内乘法(一) 4.表内除法(一) 5.厘米和米 6.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7.观察物体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使学生能列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掌握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应用学过的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的长度,会用如“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2.数学思考: (1)使学生在认识乘法,除法的含义以及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 (2)使学生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确定位置,辨认方向,观察物体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应的视图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用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用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度。 3.问题解决: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方法从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图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

全册说明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编写的。 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 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在前七个 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在第八 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 结构,通过适当的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新授内容仍然分四个领域安排。“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的有关 知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决问题的策略。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六年级(上册) 认识百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要联系实际解决一些求一个 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解决较简单的有关纳税、利息、折扣的问题,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能让学生 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百分数。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着重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作出相应的判断。根据《标 准》的精神,教材适当加强了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 应用题。比例的知识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图 形的放大与缩小,能用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里,教学转化的思 想和方法。转化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能把未知的内容变成已知的内容。所以,转 化是重要的认知策略,也是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对于转化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 已经有较丰富的体验。本册教材继续教学转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应用,通过具体的 转化活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确定位置等内容。圆柱 与圆锥是本册教材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计 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及计算方法等知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小学数学新增加的 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图形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发生大小变换。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三 单元里,结合比例的知识进行教学。确定位置也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在初步认识方向的 基础上,用“北偏东几度”“南偏西几度”的形式量化描述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还要 联系比例尺的知识,用“距离多少”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材严格遵照《标准》的要求,精选传统小学数学里有关形体的知识,增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空间知识,让学 生在获得必需的数学事实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领域先在认识圆和能够应用百分数的基础上教学扇形统计图,再教 学众数和中位数。众数和中位数是数据分析时经常使用的统计量。有些时候,平均数不 能确切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基本特征,就可以考虑用众数或中位数来反映。本册教材里的 统计知识,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提高分析、表达和利用数据的能力。 “实践和综合应用”领域编排了三次实践活动。第一次是利用圆柱的体积知识测量 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以及应用铁块的质量与体积比值一定的规律推算铁块的体积。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全)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 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5.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不要混乱。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五)根小棒。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 4.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它就有几条边。 三.表内乘法(一)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 3 × 4 = 12 (乘数)×(乘数)= (积) 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熟练地背诵1-6的乘法口诀,顺着背、倒着背、竖背等多种方法。 9.乘法口诀关系到下册的除法的计算,务必背熟。 10.乘法、乘加、乘减、加减的应用,要求学生首先读题,弄清楚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法计算。 四、表内除法 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出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比较熟练地运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 2.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分法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几个; 分法2:按每几个一份的分,平均分成几份。 如:有10个苹果,分法1:平均分成5份,每份分得2个;分法2:按每2个一份的分,平均分成5份。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第五单元)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教学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与过去的《大纲》教材相比,本单元加强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理解,重视对正比例关系图像的认识与简单应用,不利用正比例、反比例解答应用题。 全单元编排3道例题、一个练习,教学内容分成两段。 例1、例2,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的图像; 例3,反比例的意义。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细致安排学生的首次感知。 正比例概念和反比例概念都要在充分的感知活动中形成,例1和例3分别是学生首次感知正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关系,教材作了很细致的安排。例1把感知过程设计成四步。 ·写比、求比值、解释比值。例1呈现的表格里是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数据,让学生从中选择几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分别写出比并求出比值,发现所有比的比值都是80,体会这个比值是汽车行驶的速度,这辆汽车的行驶速度始终不变。 ·用数量关系式表示比值一定。写出的各个比的数量关系相同,可以用 式子“ =速度(一定)”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学生对“路程比时间等于速度”很熟悉,而“速度(一定)”是例1数量关系的特点,首次感知正比例关系的要点就在这里。 ·体会相关联的量。正比例是两个相关联量的关系,教材指出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说它们“相关联”,是因为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路程 时间

·揭示正比例意义。在前三步感知活动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当路程和相应的时间的比值总是一定时,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例3首次感知反比例关系,也分四步进行。依次是:观察表格里的数据,笔记本的单价变化,购买的数量也变化,但总价始终不变;用数量关系式表示积一定;理解相关联的量;揭示反比例意义。 2.变换情境,让学生反复感知。 仅有例题的首次感知还不能形成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需要反复感知,积累充分的感性认识。P62“试一试”、练习十三第1题再次感知正比例关系,P65“试一试”、练习十三第6题再次感知反比例关系。 ·选择与例题不同的数量。P62“试一试”里购买铅笔的数量与总价是相关联的量,它们的比值(单价)保持不变。练习十三第1题里碾米机的工作时间与碾米数量是相关联的量,它们的比值(工作效率)保持不变。学生在感知正比例关系的同时,体会这种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 ·提出问题,引导有序地思考。“试一试”和练习题分别设计四个和三个连续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独立、主动经历感知过程。 ·重温发现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几个连续问题里的学习活动依次是:找到相关联的两种量→写出几组对应数量的比并求比值→比较比值的大小,解释比值的意义→用数量关系式表达比值一定→作出成正比例的结论。这些活动与例题保持一致,重温了认识正比例关系的过程,为判断两种量成不成正比例打下了基础。 3.建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 本单元教学要形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概念是一类现象共同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形成概念要对感性认识进行抽象与概括。 ·提取共同特征。各个成正比例的实例中都有两个相关联的量,两种量相对应的数的比值总是一定的。各个成反比例的实例里也有两种相关联的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梳理

一百分数的应用 第一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p1-3) 【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p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分析、比较、类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找准单位“1”的量。 【知识点】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1)掌握两种分析方法 (2)对比两种分析方法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 (1)掌握两种分析方法 (2)对比两种分析方法 3. 能借助线段图分析说明两类问题的异同 4.计算结果除不尽的处理方法 【易错点】 1.如何找准单位“1”和比较量。 2.解决问题。 一款手机原来每部成本320元,现在降低到280元,每部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280÷320=0.875=87.5% 答: 每部成本降低了87.5%。 错解分析:错在把“降低到”理解成“降低了”。原来每部成本320元,现在降低到280元,说明成本降低了320—280=40(元)。应用降低了的40元除以原来的成本价。 正确解答:320—280=40(元)40÷320=0.125=12.5%

第二课时纳税问题 【教学内容】纳税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段纳税 【知识点】 1.纳税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纳税? 2.熟练地运用百分数进行各种税额的计算。 3.分段纳税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易错点】 1. 用百分数进行纳税的计算时,以谁为单位“1”。 2. 分段纳税的有关知识。如课本P6第4题: 2005年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不超过500元的5% 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10% 超过2000元~5000元的部分15% …… 李明的爸爸月收入25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500-1600)×10%=900×10%=90(元) 答:李明爸爸应缴纳个人所得税90元。 错解分析:错在把超过1600元部分(900元)认为符合500元~2000元之间,就要按10%征税,即900×10%就可以求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了。其实超过部分首先有500元是按5%征税的,剩下的400元再按10%征收。 正确解答:2500-1600=900(元) 500×5%=25(元) (900-500)×10% =40(元) 25 +40 =65(元) 答:李明爸爸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5元。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习题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习题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第一单元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75-59=?24+38=?42-23=52+23=63-37= 96-59=75+17=54+37=59+19=?55-47= 二、用竖式计算: 1、63-25=15+15=36+39=35+25=91-25=82-39= 2、32+49-17=?45+26+29=85-37-28=93-75+18= 69+10-36=27+12-28=67+27-37=? 91-25+30= 75-36+10=?72-54+12=65-39-15=59+19-23=? 三、解决问题 1、学校有15只白兔,37只黑兔。 (1)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2)拿走了18只兔子,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子? 2、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0人,到胜利街车站有17人下车。 (1)车上还剩多少人? (2)又上来1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3、大猴子摘了28个桃,小猴子摘了27个桃,两只猴子吃了19个桃,个桃? 4、学校合唱团原来有36人,有17人毕业,又新加入9人,合唱团现在有多少人? 5、文字题 (1)70减去24,差是(),再减去27,得( ) (2)26加上53和是(),再减去39,得( ) (3)在73+18-25中,先算()法,在80-47+33中,先算()法 (4)找规律,再()里填合适的数。 1、5,7,11,17,25,35,( ),( ),(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测试题 一、按要求涂色。 上图是南山街街心花园示意图,请你先将四边形建筑涂成红色,五边形建筑涂成蓝色,六边形建筑涂成黄色,再在花坛右边的圆形处设计一个五边形的售报亭。 二、按要求画线。 分成2个三角形分成3个三角形分成2个四边形 分成3个三角形分成2个三角形分成2个四边形 三、识图题:把平行四边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平行四边形有()。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赵鑫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我将从本册教材在全册教材中地地位及关系,内容与课标地关系、内容结构、目标及重难点和单元课例分析方面进行研读. 一、本册教材在全册教材中地地位及与全册教材地关系.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地整体性,《标准》统筹考虑了九年地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地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地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而本册正处于第二阶段. 本册教材对于教案内容地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地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地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地原理和学生地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地风格与特点.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习地最后一个学期,那么本教材在全套教材中也处于一个总结性地地位,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地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地知识点串成了知识线,又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地数学认知结构,使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案地预定目标,为初中地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本册教材内容与课标之间地关系 六年级下册教材是以《新课标》地基本理念和所现定地教案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教材地基础上编写地.教材一方面努力体现新地教材观,教案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地可行性,使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地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地关系.既注意当前数学教育改革地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地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地教案,体现数学教案改革地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地理解. 2.改进比例地编排,突出比例地概念,丰富联系实际地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3.提供丰富地空间与图形地教案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地发展.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地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所学地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案地衔接.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地培养渗透于数学教案中,用数学地魅力和学习地收获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过程与方法 本学期教案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地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活动,获得基本地数学知识、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数学,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重视学生应用数学地意识和能力.能应用“转换”地策略解决一些简单地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地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地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地特点选择相应策略地能力. 三、本册教材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模块内容.课程内容地学习,强调学生地数学活动,发展学生地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地教案,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地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地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地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地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地内容.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地分析地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地学习,教案用所学地知识解决生活中地简单问题;另一方面本册教材设计了“自行车里地数学”“节约用水”“有趣地平衡”等5个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免费下载(最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下载网址链接: 小学六年级数学填空题篇一 1、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3.82,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 ),是(? )。 2、一种精密零件长4毫毛,把它画在15:1的图纸上,应画(? )厘米。 3、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如果圆锥分高是24CM,圆柱分高是(? )CM。 4、(? )比8吨多50%,120千克比(? )少25%. 5、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这个数读作(? )人,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 6、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1:4,它们周长的比是(? ),比值是(? )。 7、比20米多30%是(? )米。 8、9点时,时钟的分针和时针所成的角是(? )角。 9、一副地图,图上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0、已知x=5是方程,ax-3=12的解,那么方程ay+4=25的解是(? ) 小学六年级数学填空题篇二 1、将3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2、花生仁的出油率为38%,要榨油570千克,需要花生仁(? )千克。 3、已知A=2×2×3×5,B=2×3×7,A、B两数的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有一组数据是16、13、16、10、10、40、10、50、10、5这组数的平均数是(? ),中位数是(? ),众数是(? )。

5、一列数2、 6、10、24···这列数的第101项是(? )。 6、一个两位数除以7商是A,余数是B,A+B的值是(? )。 7、在一个底面直径为20cm的圆柱形水箱中装有半箱水,现把一块大石头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了5cm,这块石头的体积是(? )。 8、一个九位数,位上是6,千万位和百万位上都是4,其余位上都是0,这个数(? ),读作(? )。把它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 9、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7.40这个小数原来是(? ),最小是(? )。 10、11÷7的商环小数记作(? ),小数点后面第2012位上的数字是 (? )。 小学六年级数学填空题篇三 1、2014年春节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261036500人次,261036500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2、0.6小时=(? )分3600mL=(? )L 3、一个圆的半径增加2分米,它的周长增加(? )分米。(用含的式子表示) 4、甲数=2×3×7,乙数=2×5×7则甲数和乙数的公约数是(? ),最小公约数是(? )。 5、一件藏袍售价560元,可获15%的利润,成本是(? )元。 6、已知长方体的棱长之和为48分米,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7、一个圆柱形水桶,高是6.28分米,将它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水桶的底面积(? )平方分米。 8、按规律填数06、25、2.5,1.0.4(? )0.064 9、六(1)班今天来了48人,有2人请假,今天的出勤率是(? )%。 10、一项工程,甲乙合做6天可以完成,甲单独做需要18天,如果由甲乙单独做,需要(? )天可以完成。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说明书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说明书》 学校:清镇市王庄小学 教师:郭开新 时间:2014-2-27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课时数:55课时机动15课时 授课教师:郭开新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使用时间: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教材总体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百分数的使用、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

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使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使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和技能: ①通过学习,学生能使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②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③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众数和平均数。 ④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⑤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觯决问题。 ⑥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复习阶段,主要侧重于指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对于数学也是一样的。那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有哪些?下面是分享给大家的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一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注

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 2、进位加法。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 2、退位减法。 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括号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解决问题: 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现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 一、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等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2.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经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适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 在都是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数的计算、图形等知识和方法,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