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历史中考题(本)附答案

山西历史中考题(本)附答案

山西历史中考题(本)附答案
山西历史中考题(本)附答案

2013年山西中考文综

历史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共十五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2、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有()

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度③、科举制④、军机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及外商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是()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4、“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

5.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和影响是()

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

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6.右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遵义会议

D.红军会宁会师

7.推动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

向全民族抗战的关键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8.下图反映的是哪一年军事行动的进军路线()

A.北伐战争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9.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10.“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11.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周恩来总理这个愿望的实现是在()

A.1953年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候

B.1955年4月,亚非会议上

C.1971年10,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签署的时候

12.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有过辉煌的上古文明。下面属于上古文明内容的是()①金字塔②《汉谟拉比法典》③种姓制度④雅典民主政治⑤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13.“描写了人类战胜邪恶,达到真善美境界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故事,抨击了天主教教会的各种罪恶,赞美了现实生活,强调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以上表述反映的是()A.《神曲》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B.《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中反对种族压迫的思想

D.《命运交响曲》中同命运进行抗争的精神

14.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中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

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序号人物事迹评价

①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合众国之父”

②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南美“解放者”

③章西女王抗击西班牙侵略印度民族英雄

④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国民族英雄

A.① B.② C.③ D.④

1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哪一项是法西斯彻底失败的主要原因()

A.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B.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的联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8分)

16.在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中,各国家、各民族都曾爆发过大规模的革命。根据下面各题给出的条件,完成填空。(4分。写错字不得分)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是 _______(1分)(2)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革命是 _____________。(1分)

(3)颁布了《人权宣言》,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的革命是____________。(1分)

(4)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是___________。(1分)

17.阅读下表,回答问题。(4分)

晚清财政收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份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

1849 3281 969 .。。。。4250

1885 3071 3923 。。。。。7708

(1)表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分)

三、材料题(本题共10分)

18.材料一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北宋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材料四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头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依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4分)说明了什么?(1分)

(2)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1分)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3)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2分)

四、分析说明题(本题共12 分)

19.材料一该法规定了各个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出自罗斯福新政颁布的什么法令?(1分)为什么说该法令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础?(2分)

(2)简述我国改革和开放的过程。(3分)归纳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2分)

(3)为什么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2分)

(4)从两个成功的改革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五、探究题(本题共15分)

20.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在讨论“什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时,产生了分歧,大家各抒己见。于是分头收集资料,查找相关的历史知识。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任务一梳理知识

知识点:农铁具蒸汽机机器电机电车电灯内燃机汽车

(1)按照表中的提示,完成下表。(7分)

按时间分类按属性分类知识点时间知识点属性

①(1分)春秋战国农铁具④(1分)

蒸汽机机器②(1分)⑤(2分)科技创新、发明

(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机器电车

电灯汽车

因科技发明而产生的

生产、生活工具

任务二解决问题

(2)通过探究,同学们形成了一下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观点(1分)?请根据“任务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4分)甲: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乙:科技的发明与应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3)同学们形成这两种观点的原因是什么?(1分)

任务三思考感悟

(4)围绕这次探究活动,谈谈你的感受(2分)

2013年山西省历史中考答案:1——15 BCABD ABABC CAACD

16,(1)辛亥革命(1分)(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分)(3)法国大革命(1分)(4)十月革命(1分)

17,(1)答:农业税收入略减(1分)工商杂税收入增加(1分)总收入增加(1分)

(2)答:洋务运动的推进;工商业迅速发展;近代企业产生。(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18,(1)答:发展:城市(镇)兴起(1分)商业繁荣(1分)纸币产生(1分)海外贸易兴盛(1分)

说明:宋代商业繁荣;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中心南移。(1分。答出其中一点

即可)

(2)答:地位:经济中心(1分)意义:瓦解封建制度(1分)孕育早期资产阶级(1分)

(3)答: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9,(1)答:法令:《产业复兴法》(1分)4 核心与基础:该法令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1分)克服生产的无

政府状态,调节了生产,防止了生产过剩。(1分)

(2)答: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1分)(答出“从农村到城市”给1分)

开放:设置深圳等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开辟经济特区,最后向内地发展。(1分,必须答出两点才可得分。错别字不扣分)

特点:全面改革;态度坚决;稳步推进;逐步深化。(2分。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

意思相近亦可)

(3)答:罗斯福实行“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使美国渡过了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1分。答出一点意义即可。意思相符亦可)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1分。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意思

相近亦可)

(4)答: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稳步推进,循序渐进,改革措施要抓住主要矛盾,核心内容。改革措施要有长期性和延续性,不能朝令夕改。改革必须关注民生,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改革者必须具有优秀的品质和创新意识。(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意思相近亦可)

20,(1)新发明、新创造知识脉络表

按时间分类按属性分类

知识点时间知识点属性

①(1分)铁农具春秋战国铁农具④(1分)生产工

具(答出生产工具

的意思即可)

蒸汽机机器②(1分)工业革

命或18世纪下

半期

⑤(2分)蒸汽机、

电机、内燃机(答出

其中两点即可)

科技创新、发明

③(2分)电机、电车、电

灯(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

可)内燃机、汽车(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第二次工业革命机器电车

电灯汽车

因科技发明而产生

的生产、生活工具

任务二解决问题

(2)答:赞成甲同学的观点。(1分)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推动了社会变革(或商鞅变法)。②蒸汽机、机器的发明,形成了工厂制度,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电机、内燃机、电车、汽车等新发明,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因此,每一次劳动工具的改进,都促进了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生产工具的改革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中工具改革的史实给1分,

作用给1分)赞成乙同学的观点。(1分)

阐述方法一:①冶铁技术的提高,铁农具的应用,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起了推动作用。②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大机器生产,把人类带入到“蒸汽时代”。③电机的发明,出现了电灯、电车等,把人类带入到“电气时代”。④内燃机的发明,出现了汽车、飞机,开创了人类交通新时代。(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中科技发明的史实1分,应用或作用1分)

阐述方法二:①冶铁技术的提高,铁农具的应用,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起了推动作用,但没有近代科学理论,所以生产工具的改进长期没有大突破。②近代历史中,由于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两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了大量科技的发明创造,如蒸汽机、内燃机、电机等。这些发明迅速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中,出现了机器、电车、汽车等新发明,在这一个多世纪中,人类文明实现了飞跃,由“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因此,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分。科技发明的史实1分,应用或作用1分)

(3)答:甲同学是探究生产工具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乙同学是探究科技发明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4)答: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注意了解基本史实,学思结合;注意对历史概念的把握理解;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探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等。(1分)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是()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 873 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 103 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4.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5.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6. 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 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历史中考试卷及答案

机密★考试结束前 2016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下列人物与炎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盘古 B.蚩尤 C.黄帝D.禹 2.以下古代政治制度,与“烽火戏诸侯”这一典故相关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出现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4.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5.下列不犀亍《辛丑条约》内容的是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 许中国人居住③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

厂 A.①④ B.②③ C.③④D.①② 6.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的探索历程。其中学习西方“器物”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8页) 7.图1中的新闻标题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 发动对蒋兵谏。从图中获取的最有效历史信息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爆发 c.七七事变爆发 D.五四运动爆发 图1 1936年12月13日出版的 《西北文化日报》 8.从“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关门打狗”、“东北全境解放”等关键词中,判断该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9.北京大学是中国学子心中的一座学术圣殿。它的前身是 A.太学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燕京大学 10.下列对抗美援朝战争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 卷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

沪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说明:1. 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10页。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 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科目代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 上;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第二卷密封线内。不得 在答题卡和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3. 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它答案,凡 答案写在第一卷上不给分;非选择题(26---31)答案必须写在第二卷题 目指定的位置上。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古代君主中没有被称为皇帝的是 A. 商纣王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唐太宗 2.释迦牟尼的塑像被尊奉在 A. 教堂里 B. 佛寺里 C. 道观里 D. 清真寺里 3.代表我国古代纺织业最高水平的是 A. 丝绸 B. 麻布 C. 棉布 D. 尼龙 4.下列几个行业中,受到我国古代统治者重视的是 A. 商业 B. 手工业 C. 农业 D. 制造业 5.下图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张骞 B. 班固 C. 鉴真 D. 玄奘 6.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 八国联军 B. 英法联军 C. 美英联军 D. 德法联军 7.1919年5月4日,在天安门广场响起的口号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历史试卷 第1页(共18页) 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 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丢尽。为此,秦孝公 ( ) A .实行分封制 B .任用商鞅变法 C .推进大一统 D .推行汉化政策 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 A .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 .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 .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 .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 A .康熙帝 B .雍正帝 C .乾隆帝 D .道光帝 6.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 ( ) 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大运河 ④赵州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要素。综合下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 )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物竞”“天择”等词,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 ( ) A .魏源 B .严复 C .康有为 D .陈独秀 9.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北伐战争 D .解放战争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1839年6月 地点:广东虎门 人物:林则徐 意义: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 族尊严。

2010年山西省历史中考试题

2010年山西省历史中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战国初期,三国分晋的卿大夫是 ①韩②赵③楚④魏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 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 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3. 元朝以前,就有许多汾州人、并州人迁至今新疆地区,与蒙古族、维吾尔族共同劳动生活。这说明 A.北方战乱导致山西人迁往边疆 B. 蒙古族、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友善 C.元朝以前新疆与中原地区联系紧密 D. 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共同开发了边疆 4.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 重庆谈判 5. 下图是“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提出实业救国 B. 日本给北洋政府经济援 助 C.北洋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 D.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6.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提高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采取的正确措施有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该改革法》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如今,上海浦东已经成为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提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8. 近年来,我国海军多次完成亚丁湾护航任务。这充分表明 A.中国海军活动范围扩大 B. 中国政府重视外交活 动 C.中国海军武装力量强大 D. 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9. 15、16世纪,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封闭和孤立状态的重大事件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 郑和下西洋 C. 新航路开辟 D. 三角贸易 10. 下列历史知识的关联,不正确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B.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 言》 C. 苏俄新经济政策—1936年宪法 D. 美国罗斯福新政—《国家 工业复兴法》 11. 列宁曾说:“公社被镇压了,但鲍狄埃的《国际歌》却把它的思想传遍了全世界。公社的思想是指 A.无产阶级革命思想 B.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C. 人文主义思想 D. 天赋人权的思想 12. 对下图相关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为此,秦孝公 A.实行分封制 B.任用商鞅变法 C.推进大一统 D.推行汉化政策 ()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蕃位于题4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 ()6.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①都江堰②长城③大运河④赵州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页脚内容1

页脚内容2 时间:1839年6月 地点:广东虎门 ()7.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题7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8.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论”、“物竞”、“天择”等 词语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陈独秀 ()9.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10.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 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11.观察题11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曹汝霖等免职令拒签和约的报道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12.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 3、揭开中华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B铁木真C努尔哈赤D皇太极 5、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其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要们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B《人民宪章》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国际歌》的诞生 7、我们能够享受电灯带来的光明最应该感谢 A瓦特B爱迪生C莱特兄弟D卡尔本次 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9、下列会议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 10、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B欧洲联盟的成立C欧洲共同体成立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二、非选择题(第11题7分,第12题6分,第13题各7分,第14-15题各6分,第16题8分,共40分) 11、【彰显辉煌历史】(7分) 汉朝和唐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据此回答: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举两例)(2分)(2)“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创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胜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2分)(3)汉唐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合同为一家”,请举出一例.(2分)(4)举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2分) 12、【试看资产阶级革命】(6分) 当看到资本主义曙光之时,资产阶级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迎来了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什么?(1分) (2)在此期间美国爆发了一场什么战争?关键性的领导人是谁?(2分)(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时间:1839年6月 地点:广东虎门 人物:林则徐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 )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 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 )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为此,秦孝公 A.实行分封制 B.任用商鞅变法 C.推进大一统 D.推行汉化政策 ( )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 )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 进步。吐蕃位于题4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 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 ( )6.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 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大运河 ④赵州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7.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题7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 )8.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论”、“物竞”、 “天择”等 词语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陈独秀 ( )9.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 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 )10.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 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 )11.观察题11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 曹汝霖等免职令 拒签和约的报道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初二历史上中考试题

八年级历史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6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时,将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第??卷相应的答案表格内。考试结束后,只交第??卷。 第?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案表中) 1.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学习了《鸦片战争》一课后,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形成四种意见。正确的是() A.清朝首次被西方列强打败 B.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C.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D.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马克思称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以下哪一点最能说明() A.以战争为侵略手段 B.要求增开商埠 C.洗劫焚烧圆明园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4.鸦片战争后,一艘日本船进入中国广州,从船上卸下机器设备,日本人在中国开设了工厂,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A.绝对可能 B.绝对不可能 C.有可能 D.须经清政府同意才行 5.下列侵华战争中,列强攻入北京的有(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关天培抗英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林则徐虎门销烟 7.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国力强盛 B.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C.清政府军备废弛 D.清政府的腐败 8.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之处是() ①都规定了割地②都有赔款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胡适——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10.他们天真地想:“有了这些洋玩意,就可以富国强兵了!”而实际上这场运动自强不强,求富未富;但不管怎样,总算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对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场运动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电视剧《慈禧西行》反映了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从北京到西安的逃亡历程。该剧拍摄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洋务派兴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 A.维护封建统治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镇压人民反抗 D.抵抗外国侵略 1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万国公报》的创办 D.光绪帝下诏变法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沪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说明:1. 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10页。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 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科目代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上;将考场、 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第二卷密封线内。不得在答题卡和试卷上作任何 标记。 3. 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它答案,凡答案写在第一卷上不给 分;非选择题(26---31)答案必须写在第二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古代君主中没有被称为皇帝的是 A. 商纣王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唐太宗 2.释迦牟尼的塑像被尊奉在 A. 教堂里 B. 佛寺里 C. 道观里 D. 清真寺里 3.代表我国古代纺织业最高水平的是 A. 丝绸 B. 麻布 C. 棉布 D. 尼龙 4.下列几个行业中,受到我国古代统治者重视的是 A. 商业 B. 手工业 C. 农业 D. 制造业 5.下图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张骞 B. 班固 C. 鉴真 D. 玄奘 6.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 八国联军 B. 英法联军 C. 美英联军 D. 德法联军 7.1919年5月4日,在天安门广场响起的口号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8.“八年血战,千万忠魂,才打出这建国的康庄,这真不辜负我们全民抗战,不负我们血染沙场。”这段歌词反映的史实是 A. 北伐战争 B. 十年内战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9.下列战役中,不属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是 A. 平津战役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台儿庄战役 10.脍炙人口的名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诞生于 A. 古代阿拉伯 B. 古希腊 C. 古罗马 D. 古印度 11.下列人物中属于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是

广东省2014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字迹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体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为此,秦孝公 A.实行分封制 B.任用商鞅变法 C.推进大一统 D.推行汉化政策 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吐蕃位于题4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

福建省2018中考试卷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2018中考试卷历史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考古发现,半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A.种植水稻B.种植粟 C.建造干栏式房屋D.使用青铜器 2.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西周、王、侯、制度。他研究的内容是()A.分封制B.郡县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3 .图1所示内容中的“圣人”的指() A.老子B.孔子 C.墨子D.韩非子 4.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图2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D.张骞通西域 5.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此举()A.促进了民族交融B.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 C.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D.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 6.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 A.遣唐使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D.唐招提寺 7.1271年,他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改国号为元。“他”是() A.耶律阿保机B.完颜阿骨打 C.铁木真D.忽必烈

8.图3所示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D.左宗棠收复新疆 9.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辖,设置了() A.宣政院B.台湾府 C.驻藏大臣D.伊犁将军 10.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功绩是() A.领导虎门销烟B.拟定《海国图志》 C.抗击沙俄入侵D.指挥黄海海战 11.“1894年,洋务企业资本达263443元,占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材料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领域是() A.政治B.经济 C.思想D.外交 12. 引发表1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3.图4所示南通大生公司股份凭据上的时间是公元() A.1921年B.1922处 C.1931年D.1932年

2018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山西省2018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答案解析 第I卷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图片所示商周时期铸造的青铜酒器、乐器、舀水器等:反映出当时青铜器的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图片中青铜制品对研究先秦时期的文化、青铜制造业有很大帮助,反映出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图示青铜器外形多样、外现精美,反映出当时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所以B,C,D三项由图片信息均能体现,但不符合题意,排除,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由图片无法体现,但符合题意,故选A项。 【考点】商周时期青钢铸造业的发展。 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均由中央任命,不再按照血缘关系袭表继承,故选C项;禅让制、分封制均与材料中“由中央任命的官吏取代了世袭的诸侯”不符,故A,B项排除;科举制与题意无关,D项排除, 【考点】郡县制。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诗句“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可知,这一现象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特征。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以及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A,C,D三项均可排除。故选B项。 【考点】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特征。 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这属于公元前3世纪晚期,而不是早期,A项排除;按照干支纪年法,1894年是甲午年,而不是戊戌年,C项排除;民国三十八年是公元1949年,而不是1950年,D项排除。贞观八年属于年号纪年,表述正确,故选B项。 【考点】年代计算与纪年方法。 5.【答案】D

【解析】图片所示四个明代(秦、汉、元,清)均为中国古代统一集权量不断强化趋;A项项除,四个朝代分别通过几次战争,实现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B项错误;图片反映的内容与 中外交往无关C项排除。材料中秦朝至清朝疆域图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与发展,故选D项。 【考点】中国古代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国与发展。 6.【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所给信息:慈禧表示后悔进攻外国使馆区,并在1501年是在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战败的背景下提出的。结合医学知识可知,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这 说明清政府已完全论为“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C 三项所述与材料不符,排除,故选D项。 【考点】人国联军侵华。 7.【答案】A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文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的爱国运动,而“公车上书”并没有体现反封建性质,因此④并不是一者的共同之处,排除。故选A项。 【考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使得解放军进人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区域,减 轻了华北解放军的压力,揭开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序幕,平型关大捷、百团大 战均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与材料内容不符,A,B项排除;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政府在中国 大陆的统治,D项表述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项。 【考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全国人大确立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大通过,故A,C,D三项表述 不符合史实;均可排除,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合协商会议上颁布了《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上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选B项。 【考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0.【答案】D

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山西省2013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文科综合(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B) 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2.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有(C) 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度③科举制④军机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是(A)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仰商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4.“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B)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 5.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和影响是(D) 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 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6.右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A)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遵义会议 D.红军会宁会师 7.推动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全民族抗战的关键的历史事件是(B)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8.下图反映的是哪一年军事行动的进军路线(A) A.北伐战争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9.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

2014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2014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图l所示文字是永州市江永县某地妇女创造和使用的—种文字,它是() 图1 A.女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2.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被誉为国之重宝的青铜器出土于湖南() A.永州 B.宁乡 C.郴州 D.衡阳 3.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 ...包括() 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4.有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思想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 A.最后完工的时间相同 B.具有浓厚的军事防御功能 C.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D.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优越性 6.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乾隆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为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在新疆地区设置了() A.吉林将军 B.伊犁将军 C.盛京将军 D.黑龙江将军7.明清小说以章回为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下列章回目录选自《红楼梦》的是() A.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 B.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谑娇音 C.诸葛亮舌战群懦,鲁子敬力排众议 D.粱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逵 8.美籍华人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A.革命史观 B.社会史观 C.生态史观 D.近代化史观

2015历史中考试题和答案

2015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秦始皇统一文字 C.元世祖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D.元世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14.关中地区曾是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中心区域,后来由于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而丧失其主要地 位。中国的统治中心最终迁离此区域是在【B】 A.汉末三国的战乱时期 B.唐朝灭亡后的战乱时期 C.南宋定都临安后 D.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建立政权时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召开过一系列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对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有【A】①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③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 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D】 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7.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C】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18.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D】 A.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增长长期停滞 C.农业集体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大

最新版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

历史试卷 第1页(共10页) 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山西省2019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历 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5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 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观察下面有关甲骨文的图示,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 ) A .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C .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 D .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 )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中央集权制 3.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唐诗 宋词 《出塞》 【作者】王昌龄 《满江红》 【作者】岳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A .匈奴、契丹 B .匈奴、女真 C .吐蕃、女真 D .吐蕃、契丹 4.《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 )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达官贵人的需要 C .城市商业的繁荣 D .海外贸易的兴盛 5.“中国皇帝座下同意,英国臣民及家人仆从,从今以后获准居住广州、厦门、福州府、宁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镇,以进行通商贸易,不受阻挠和限制……”材料描述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6.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上的十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等), 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 )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D .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民英雄纪念碑 7.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下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 ) A .工业门类齐全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地区分布均衡 D .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 在 --------------------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淮安市2014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

江苏省淮安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 思想品德、历史试题 (历史部分)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开卷考试。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3—24题是历史试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3.《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常,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A.水稻B.小麦C.粟D.玉米 14.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 B C D 15.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被称为古典小说的高峰。书中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它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下列人物出自这部作品的是 A.窦娥B.孙悟空C.李逵 D.林黛玉 16.“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材料所述应是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 17.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在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真思考后,把思想解放视为“救国之要道”。于是他们 A.开展维新变法运动B.创办《申报》 C.掀起新文化运动D.掀起洋务运动 18.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抵抗。1927年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抵抗包括 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北伐战争④战略大决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9.“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A.鸦片战争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D.九·一八事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