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格障碍课件

人格障碍课件

预防学生自杀讲义

预防学生自杀讲义 一、自杀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1、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国际标准: 每年自杀发生率<10人/10万人低自杀率国家 每年自杀发生率10人/10万人—20人/10万人中度自杀率国家 每年自杀发生率>20人/10万人高自杀率国家 中国大学生每年自杀发生率为20人/10万人 2、全球自杀死亡率欧洲最高,北美居中,亚洲较低,南美洲最低 俄罗斯(2001年) 39.7人/10万人 中国(1989年) 23人/10万人 埃及 1人/10万人 日本(2003年)死34427人,1天/94人结束自己的生命 韩国(2002年)死13055人,1天/36人结束自己的生命 3、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40秒/1人自杀身亡(1950年——60年1分钟/1人身亡),自杀未遂者则为1000万——2000万人(10——20倍)。 4、中国每年(1995年——1999年)约有28.7万人自杀身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发生率为23人/10万人,2分钟/8人自杀身亡。自杀成为死亡五大重要原因的第五个原因(心脑血管、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自杀死亡)。 5、中国15——24岁人群心理行为碍障率为16——25.4%(1/3) 15——24岁自杀者占自杀总人数的26.64%(25——34岁18.94%) 15——24岁中30—50%的人曾有一次或多次自杀的念头(2005年) 6、自杀者自杀前考虑自杀的时间: 37%的人不超过5分钟 60%的人不超过2小时 60%的人2天前有一个急性诱发事件,一般是人际关系矛盾(30%) 62%的人1—8周前曾寻求医疗帮助,80%的人曾向外界表达自杀意图 63%的人曾患有各种精神疾病,但接受诊治的人不到1% 58%的自杀者服用农药或鼠药身亡,而75%的死者家中存放有这些药物自杀者的亲朋好友中47%曾出现过自杀行为。 二、自杀死亡一般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孤独——逃避现实,寻求解脱 第二阶段:我矛盾——发出信号,寻求帮助(说破生死,我爱我) 第三阶段:我轻松——平静轻松,视死如归 三、引起自杀的原因 (1)源于本能(趋死是人的本能)

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10-30T16:17:27.3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7期供稿作者:杨仕芬[导读] 云南省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人格掌握患者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对于此类患者,需要采用系统、科学的心理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早日走出困境,这对于促进治疗工作的顺利完成大有裨益。杨仕芬 云南省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 665000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与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人格障碍患者纳入本研究,在患者入院后,询问相关情况,分析患者人格障碍的发生原因、心理特征,分析患者的心理情况,并调查其家庭状态、躯体状态等相关资料,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在护理工作完成后,30例患者的多疑与敏感心理得到显著的缓解,24例 患者孤独心理显著消除,本组患者在入院期间均未出现暴力与冲动行为,29例患者睡眠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人格掌握患者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对于此类患者,需要采用系统、科学的心理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早日走出困境,这对于促进治疗工作的顺利完成大有裨益。关键词:人格障碍患者;心理;护理体会人格障碍及个体行为与人格严重失常,该种疾病发病原因并未由于脑部损害、脑部疾病以及其他损害形式导致,人格障碍患者属于特殊群体,其护理措施与其他疾病的护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智力衰退、人格改变、意识障碍,其治疗时间相对较短。对于此类患者,重点在于心理护理,只要帮助患者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即可有效提神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人格障碍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为19~53岁,平均年龄为(33.9±2.8)岁,在职业类型上,8例为个体户、9例职员、15例患者农民。在婚姻情况上,6例未婚,15例已婚,11例离异。在文化程度上,初中14例,高中8例,大专7例,本科3例。 1.2 心理评估方式对于本组患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心理评估方式:1. 2.1 调查法在患者入院后,询问相关情况,分析患者人格障碍的发生原因、心理特征,分析患者的心理情况,并调查其家庭状态、躯体状态等相关资料。 1.2.2 观察法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动作、表情、语言与行为变化情况,分析患者的意志状态、行为特点以及思维情况。 1.2.3 交谈法在患者入院之后,与其开展一对一的交流,在做好语言沟通的同时注意非语言沟通,根据患者的声音、眼神、表情和姿势来了解其心态变化情况。 1.3 本组患者人格与心理特征1.3.1 A类人格此类患者易怒、敏感、自负、多疑、孤僻、疏远、内向,大多存在社交焦虑症,语言离奇,认知与感知歪曲。 1.3.2 B类人格此类患者冷漠、无情,行为冲动、不承担责任、婚姻关系与人际关系不稳定,易怒,行为冲动,容易受到他人的暗示,幻想自己取得巨大的成功,嫉妒,缺乏同情心,骄傲自大,认为别人嫉妒自己[1]。 1.3.3 C类人格此类患者感觉自卑,认为自己没有社会地位,回避一切的社交活动,回避与人的接触,过分屈从自己,感觉自己无力过好生活,不敢提出合理要求,过分注重计划、秩序、规则和细节,做事不认真,难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2 护理措施2.1 生活护理与安全护理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为其介绍医院的相关环境,让患者对自己的治疗与休养环境有初步的了解,为患者营造出安全、舒适的环境,鼓励患者多参与医院举行的体育活动、文艺活动以及作业劳动[2]。 2.2 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热情、主动的为患者服务,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为合理范围内,主动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此外,加强心理疏导,让患者充分尊重他人的人权与人格,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主动了解患者的优势,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2.3 特殊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为限制条款,提升患者的自控力,避免出现冲动行为,在出现愤怒与焦虑的情绪时,引导患者用正确的方式舒缓自己的情绪,一旦患者发生暴力倾向,要及时进行引导,按时患者控制好行为;如果发生冲动倾向,用坚定的语气劝导患者,合理隔离和约束,必要情况下,可以为其应用镇静药物,对于冲动和暴力行为,坚决禁止,耐心疏导患者[3]。 2.4 睡眠护理本组患者多存在睡眠障碍,护理人员要寻找出睡眠障碍的诱因,为其创造出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病房空气的清新,在夜间巡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到态度轻柔,在必要情况下,可以为患者应用辅助药物。 3 结果

多重人格形成原因浅析

多重人格形成原因浅析 多重人格作为一种罕见的精神疾病,因其发作原理在医学上依然没有很好的解释,之能从心理学层面进行剖析,所以常常被电影制作人哪来作为电影情节的基本元素。这学期看了不少有关多重人格的犯罪电影,也对多重人格的形成有了自己的一点点想法,我也不是学心理学的学生,所以也只能泛泛而谈罢了。 人格分裂,从百度上搜到的定义是: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是一种心因性身份的障碍,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中,把多重人格界定为“在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的亚人格,每一个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这些人格彼此之间是独立的、自主的,并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而存在”。 对于多重人格形成的原因,从历史上出现的仅有的100来例和电影中所描述的来看,多重人格的形成往往与主人公在价值观意识逐渐成熟但有不够成熟的少年或者青年时期,遭遇过严重的精神上的打击而造成的,如遭受虐待、家庭的不幸、亲眼目睹杀人而又无法承受杀人的场景等。所以我认为多重人格都是被“打”出来的,都是由于精神世界收到了外界的巨大打击,无法承受,而分裂成了多个人格,就像一面“人格”镜子被“打”碎了一样,本来一面镜子只能反映出一个自己,但是被打碎了过后,每一面小镜子都能反映出一个自己,但是又由于镜子不一样,镜子里面的自己和原来完整的镜子中的自己会有一定的不一样。而且镜子中的每一个自我都有一定的几率成为主要的自我,因为从自己只能从镜子中看到自己,而自己又无法分辨哪一个是真实的自我。而且每个人的“人格镜子”厚度不一样,人格越成熟,镜子越厚,越不容易被打碎。而一个人在童年青少年时期,尚处于人格形成和成熟时期,这个阶段“人格镜子”是正在渐渐加厚的阶段,这一段的镜子的外界保护逐渐被褪去,所以这一阶段的镜子是最容易被打碎的。

论人格障碍者犯罪的成因分析

摘要:有学者认为,精神疾病将是21世纪的流行病,人类已由躯体疾病的时代进入精神疾病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节奏相应加快,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的心理压力日益加重。长期精神压力所引起的紧张状态容易导致心理疾病,人格缺陷,贻害身心健康,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近年来,因心理变态而诱发的刑事犯罪案件大量增加,就说明了这一问题。但我国目前从事心理层面进行预防犯罪的工作尚处在萌芽阶段,若对犯罪人员的人格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强化犯罪人员的识别,实施有效的监管,提高监管质量,对犯罪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矫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新犯罪的概率。 关键词:人格障碍犯罪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 人格异常,即人格障碍的心理学问题,在心理学界做过很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内容涉及人格异常的种类划分,产生的原因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等等。在这些问题上,不同流派的心理学者由于研究取向上得不同,在对人格异常进行解释和划分时就有很大的差异。现在人们对心理异常(psychological disorder)的定义主要是依据美国精神卫生协会(1994)所给的界定,即心理异常是个体所表现出得一种痛苦的行为或经验,这种行为或经历导致个体痛苦的程度加深或功能完全丧失,甚至死亡等。心理异常包括很多方面,包括思维异常、情绪异常和人格异常等。人格异常(personality disorder)则是指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持久的经验和行为模式,这种经验和行为模式与他所处文化期望的经验和行为有很大的差异(larsen&buss,2002,p.569)。可以使用人格特质判断个体是否具有人格异常。 人格障碍,也被称为人格异常、变态人格等,是一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发展内在不协调的状态。对环境无法适应,或者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到正常的社交和其它职业活动,且自身感到痛苦。主要体现人格结构和其他组成部分在均衡发展上产生的障碍,但思维活动属正常范围。因此可有与现实状况不相协调的情绪爆发,导致行为粗野,乃至违反社会道德,超越法律约束,触犯刑律。具有人格障碍的人既不疯癫,也无智力缺陷,但他们的人格存在缺陷,比如情绪不稳定、不近人情、性格怪癖、人际关系不适应,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等等。 二、人格障碍者犯罪的特点 一般而言,人格障碍者的智能良好,各方面与正常人一样,但同时,他们并不能如正常人一样始终用理智驾驭自己的行为,并合乎情理的处理日常事务。甚至有时在很少诱因或偶然机动驱使下就可以实施后果严重的犯罪行为。受其人格障碍病理作用的影响,相对常态心里犯罪而言,人格障碍者犯罪就显现出以下的特点: 第一,就作案动机而言,人格变态者多受偶然机动,情感冲动所驱使,作案前较少预谋或没有预谋,作案情节离奇怪诞,难以用常理解释,作案手法极为隐蔽。而正常人犯罪则相反,总是经过走密集化和长期预谋、充分准备,自认为有把握时才实施犯罪。 第二,从作案目的看,人格变态者作案目的不明显,往往自顾眼前,不顾结果,动机目的短浅。如“偷窃狂”只是为了从偷窃中获得乐趣,对是否获得财物的大小或者多少则是次要的。 第三,人格障碍者作案手段残忍,不计后果,但手段不隐蔽,易于暴露,自我保护性差,既害人又害己。被抓获后一般不逃避罪行,供认不讳。而一般人犯罪,即使是实行犯也会有简单的保护措施,抓获后千方百计为自己开脱,少有如实供述的。 第四,人格障碍者作案多为攻击性、爆发性犯罪。由于病理性的猜疑,极易进行保护性的伤害、凶杀、毁物、纵火等危害性较大的犯罪行为,作案手段残忍,胆大妄为,不顾后果。 第五,犯罪活动一般单独进行(除性变态两三人互为犯罪对象外),共同违法犯罪极少发

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1-2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鉴别诊断 【考查要点】 1.学会对神经症与心理不健康状态、其他常见精神障碍的鉴别; 2.掌握常见其他精神障碍的诊断要点并能准确识别; 3.了解常见人格障碍的特点,识别人格障碍。 【内容详解】 第一单元与神经症相关的鉴别诊断 一、工作程序 (一)熟练掌握神经症的临床简易评定方法 以下介绍许又新教授提出的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 1.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 (1)在精神科工作中,神经症与正常心理的分界线并不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到精神科就诊的病人,几乎都是症状比较重且患病比较长的。但是,在内科或基层保健室里,这个问题就会经常发生。这里,关键在于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弄清楚心理冲突的性质。从现象或事实的角度来说,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之分。 ①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 二是它有明显的道德性质,不论你持什么道德观点,你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

而另一方是不道德的,上述的例子便是如此。 ②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相应的两个特点: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或者使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 二是它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2)对心理冲突的揭示和分析需要精神病学知识和技巧,一般通科医生可以用比较简单而容易掌握的方法来进行评定。这包括三方面: ①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②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度,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③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 如果总分为3,可以认为还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要补充说明的是,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 2.神经症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对每一位可疑的神经症病人都必需进行常规的身体和神经系统检查,这也是内科和神经

浅谈关于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理论分析

关于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理论分析 0904 高艺 一、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表现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以及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且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类人一般较孤独、沉默、隐匿,不爱人际交往,不合群。既无什么朋友,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显得与世隔绝。他们虽然因此而痛苦,但并不能意识到自身的问题。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一2一R)中对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特征表述为: 1.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要、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 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患者症状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分裂样人格障碍。 从以上的诊断标准可以看出,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主要表现出缺乏温情,难以与别人建立深切的情感联系。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一般很差。他们似乎超脱凡尘,不能享受人间的种种乐趣,如夫妻间的交融、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等,同时也缺乏表达人类细腻情感的能力。故大多数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独身。即使结了婚,也多以离婚告终。一般说来,这类人对别人的意见也漠不关心,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均无动于衷.过着—种孤独寂寞的生活。其中有些人,可以有些业余爱好,但多是阅读、欣赏音乐、思考之类安静、被动的活动,部分人还可能一生沉醉于某种专业,做出较高的成就。但从总体来说,这类人生活平淡、到板,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难以适应多变的现代社会生活。 这类人的性欲淡漠也颇为突出,他们可称“不近女色”的模范。内心世界极其广阔,常常想入非非,但常常缺乏相应的情感内容,缺乏进取心。他们总是以冷漠无情来应付环境,以“眼不见为净”的方式逃避现实,但他们这种与世无争的外表不能压抑内心的焦虑和敌意的痛苦。 分裂样人格的人可以适应人少的工作,如图书馆书库、山地农场林场等,他们更容易从事宗教和过隐居生活,但很难适应人员众多的场合和需要交际的工作。 分裂样人格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另一个词:精神分裂症。一般认为,分裂样人格容易诱发精神分裂症,但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明。有些学者研究表明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有分裂样人格,而另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对分裂样人格患者持续观察15—20年后,极少有变为精神分裂症的,分裂样人格的血清中也并无较一般正常族群更多的精神分裂症病患特征。因此分裂样人格与精神分裂症和遗传的关系尚待证实。 二、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理论分析 来访者基本情况:张晨,男,19岁,独子,父母为事业单位干部,家庭和睦。 咨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愿去学校,不愿见同学。 这是一个职高的学生。距对口单招的最后一次模考还有一个星期了,同学们都进入了最紧张激烈的复习中。张晨(化名)已连续三天没到校上课了,他的父亲找到了我们中心,告诉我说:孩子不打算参加考试了,也不准备再到学校去了,家长怎么劝说都毫无用处,甚至家人几乎无法开口,因为他拒绝和人谈心,拒绝别人的任何劝说,且脾气暴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任何人都不愿见。班主任打电话去也被粗暴地回绝了。班上唯一能与他谈得来的同学,随意地打个电话,只当是同学间随意平常的问候。结果电话打过去还没来得及把话说完,就被他粗暴地挂断了。家长对孩子已无计可施,只能求助于我们“中心”。 父母主述说,孩子一直很内向,没有什么朋友,喜欢一人独处。他的叔叔在大学期间也曾休学在家,当时的表现与此极相似。 研主任主述.该学生是个肯吃苦耐劳,听话懂事,内向,不善言辞的人。他从来没有迟到、无故旷课过,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分离性身份障碍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分离性身份障碍 一、概述 分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既往被称 为多重人格障碍,患者身上存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身份或人格,每一种都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自我体验,有独特的与自身、他人和世界的关系模式。在患者日常生活中,至少有两种分离的身份能够发挥作用,并反复对个人的意识和心理进行控制,所有其他的分离性症状都可出现在患者身上:如遗忘、神游、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等,故症状异质性非常大。这些症状不能用其他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解释,并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中的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人群中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患病率约为 2%,女性多见,有报道85%~97%的患者发病与个体经历严重童年创伤密切相关,身体虐待和性 虐待最为常见。 二、临床特征与评估 (一)临床特征 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记忆的分离 患者有一段时间记忆缺失,这种缺失不是遗忘,因为当患者进入

到另一种身份时可能回忆起在其他身份中缺失的记忆片段;由于这种缺失不完整,进入一种身份时可能会受到另一身份相关片段记忆的干扰,患者为此感到非常困惑。 2.分离性身份的改变 患者常在不同或相同的时间体验不同的精神活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对独立的人格特征及行为,不同或相同时间的不同人格特征彼此独立,可交替或同时出现。儿童青少年分离性身份障碍的表现可能是有一个生动的或自主想象与虚构的同伴陪伴,虚构的同伴可通过听幻觉控制孩子的某些行为。 3.其他症状 患者常伴有抑郁心境,一些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患者同时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患者常有频繁、快速的情绪波动,但常由创伤后和分离症状所引起,与双相障碍中抑郁躁狂交替发作不一致。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的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烦躁不安、心境障碍等。 在分离性身份障碍中常见强迫性人格特征,也可并发强迫症状,如患者重复检查以确保没有人进入自己的房间,强迫洗涤来消除被虐待时肮脏的体验,重复计数来分散被虐待的焦虑等。 (二)临床评估 在临床检查中,下述问题有助于发现分离性身份障碍: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让患者描述事件。要确保在此期间没有中毒事件的发生。 1.你是否感到在不同环境中自己的举止行为差异很大,像不同的两个人?觉得你不止是一个人?好像还多出了一部分或多出了另一面?

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心理分析

心理咨询师介绍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心理分析 学文教育提示: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任何复习考试的心态都很重要,要对自己有信心。 人格障碍可能是一个不经常听说的一个名词。什么是人格障碍呢?人格障碍,是心理功能的缺损,主体缺少对冲动的自我管理能力,表现出情感和行为的不自觉和失控制状态,临床表现为情感和意志行为的异常。所以,人格障碍者较少有“自我意识到的心理冲突”(说得有些绝对,因为是跟神经症病人相比),却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冲突。 人格障碍的诊断,要求年龄在18岁以上。 人格及其障碍的形成 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是在幼年心理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出生后的6个月至18个月甚至36个月之间,或者说是在出生后半岁至1岁半或至三岁之间,即马勒说的“分离-社会化阶段”。在这期间,母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婴儿心理功能的形成。 先回顾一下“共生期”的特点。 婴儿出生后的1-6个月,为“共生期”。此时母亲与婴儿在身体接触上和心理上是融为一体的,母亲给婴儿的良好照顾,可使婴儿体验到幸福感和无所不能感。 再看“分离-个体化”阶段 6个月开始,随着婴儿心理功能的发展,他逐渐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婴儿原来的“无所不能感”受到打击,出现了自身“弱小感、无能感”,即他能够体会到,离开妈妈,自己就难以存活。这时在婴儿内心就出现了对分离的恐惧感,即“分离焦虑”,同时伴随着“分离-社会化”的心理发展进程。 在这个进程中,如果孩子能够继续得到母亲的良好照顾,他会继续内化母亲的良好形象,在内心形成“好妈妈”的客体表象。在现实妈妈暂时离开的时候,孩子就靠心中的“好妈妈”表象来支撑自己的“弱小感”、“无能感”,冲淡由分离导致的恐惧感。所以,好妈妈是孩子内心的安全岛。孩子如同飞机,好妈妈如同航空母舰,飞机从航母上起飞,无论飞多远,只要飞行员内心知道有航空母舰的存在,内心就会感到踏实。 好妈妈的特点: 1、积极关注而不是忽视孩子。主动注视孩子,对孩子作出各种表情动作来呵护孩子。 2、接纳孩子的一切,并对孩子的所有变化和行为保持敏感,作出即刻反应。当孩子笑了的时候,妈妈也马上笑起来。当孩子哭了的时候,妈妈也皱起眉头,以关切的目光看着孩子,心里想着“刚给你喂过奶了,你怎么还哭?哦,一定是尿了,难受了”然后就去检查尿布或换尿布。 3、好妈妈前后一致、始终如一地爱她的孩子,而不是忽冷忽热地变化无常。好妈妈的前后一致性,让婴儿获得确定感,安全感。进而让孩子产生自信、自尊和对他人的基本信任。 4、对孩子具有共情的能力。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需求,如果孩子要拧着身子从妈妈的怀抱里下来去玩“玩具”或去找小朋友玩耍,妈妈会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放开孩子去玩耍,而不是抱住不放,剥夺孩子自主决定、独立成长的机会。

人格心理学导论第一章讲义解读

人格心理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psychology 柴民权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第一章什么是人格 1. 人格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的地位 人格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是基础性学科,这种基础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1理论基础性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支撑和研究资源,如心理咨询、人力资源、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例如:人格心理学理论与心理咨询中的人格障碍理论 又如:人格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内向—外向性理论研究,为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知和人际关系部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1.2 实践基础性 人格心理学实践的基础性表现在: (1)是诸多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的基础,对人性的假设和人格的理论决定了这些心理咨询和治疗如何看待患者,使用何种方法治疗患者。 如:精神分析流派往往将心理看做是无意识冲动和自我的约束之间的战场,心理障碍的原因是我们压抑无意识导致的心理资源耗竭和错误的防御机制,因此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治疗往往强调释放无意识冲动,解放心理资源,所用方法也围绕如何探明无意识冲动的内容 (2)在教育、组织管理、传播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实践价值 (3)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帮助我们自我探索、自我完善 1.3 人格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人格心理学的专业期刊JPSP等,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等国内著名心理学期刊中也有大量的人格心理学研究

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分会是美国心理学会(APA)的主要分会之一 2. 人格心理学的定义和内容 2.1 人格是什么? 人格(personality)由拉丁文persona引申而来 Persona是古希腊演员所带的面具,面具(mark)反映的是不同的戏剧角色,以及不同角色所具有的行为模式 心理学沿用了人格的原始概念,其中包含着两层内涵:(1)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表现的种种言行,即外在的人格品质;(2)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内隐人格成分,即人格的内在特征 人格: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它包括两部分内容: 1. 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研究者通常认为它们指的是个体差异。人格是稳定的,我们可以跨时间,跨情境地来审查这些稳定行为方式。只要人格存在,而且行为不仅是对我们所处情境的反应的话,我们就预期,在人们的行为方式中有某种稳定性。 2. 内部过程。他是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着人怎样行为、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2.2 人格心理学关注什么? (1)人性论:善vs 恶 (2)人格结构: 人格是一种稳定的特质,存在一些基本单元,构成了人格的结构心理学家提出了多种人格结构说,例如三因素说、五因素说、16因素说等 (3)人格动力 即人格的内在驱动特征,是行为的动力来源,不同的人格理论家试图说明什么在驱动和影响行为,如何影响并如何表现在行为中,如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或驱力,罗杰斯认为是自我实现的天然趋向,而传统行为主义认为是环境刺激(4)人格发展与变化 主要研究人格发展的历程和发展机制的问题,以及人格发展阶段如何划分、人格量变与质变的特点、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优发展期等。我们在不同的人格理论流派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如弗洛伊德的五阶段论、埃里克森的期阶段论等 (5)人格成因 指人格形成中的影响因素问题。这一领域主要关注哪些因素影响人格形成和

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

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浅谈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 年8月收治的35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34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 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人格障碍患者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2-5085(2014)12-0140-01 人格亦称个性,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每个人都 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人格的形成与先天的生理特征及后天的生活环境均有较密 切的关系。人格通过自我意识的协调和控制而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有别于他人 的差异性[1]。人格障碍是指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从童年、少年或青春期开始, 延续到成年期的显著偏离常态的人格,表现为一种显著与个人表现的文化背景相 偏离的持久的内心经历和行为模式,又称为人格异常、病态人格、变态人格等。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人格障碍患者35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 者1例,年龄22岁~45岁。 1.2结果:35例人格障碍患者经过治疗后康复率高,已经有34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满意出院,1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继续留院接受治疗。 2 治疗 由于人格障碍的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有经验表明,药 物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2.1药物治疗 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患者,其心理过程障碍的特点不同,可予以适量的药物 对症治疗。 2.1.1以认知障碍、偏执、古怪为主要表现的,如偏执型、分裂样人格障碍, 可只用抗精神病药物。 2.1.2以情感不稳定、冲动攻击为主要表现的,如社交紊乱型、情绪不稳型人 格障碍,可选用心境稳定药、抗抑郁药和抗躁狂药[2]。 2.1.3以焦虑、强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如焦虑(回避)型、强迫型人格障碍, 可选用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 2.2心理社会干预 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虽然很困难,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或者说是唯一可能有 效的手段。由于大多数人格障碍能够以最基本的方式应付日常生活,一般人包括 自身并不认为自己是患者,没有主动求医的愿望。在强制治疗时,容易出现抵制 治疗、欺骗医务人员的现象,以致事倍功微[2]。人格障碍最关键和最重要的问题 是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即社会化障碍。因此,心理社会干预的着眼点在于重建 其心理和社会环境,创造对其关心、爱护和不受歧视的氛围,鼓励其积极参加公 益性事业活动,培养其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的情趣,逐渐改造其不良人格。 2.2.1个别心理治疗治疗者首先要通过深入了解患者,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其信任,以便于沟通。然后,逐渐帮助其认识个性的缺陷,并指出缺陷是可 以改变的,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启发其自我认同感和人际同情心,检讨自己的缺

强迫型人格障碍诊治案例分析

强迫型人格障碍诊治案例分析 张某,男,十九岁,待业。自己来心理门诊,自述情况如下:“我家在农村,父母均为农民。在家我排行老大,下有一弟一妹。从小我就很懂事,知道父母很辛苦,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一点儿时间也不许自己浪费,成绩一直名列班上前几名,初一后还任班干部,深得老师喜欢。初一后半学期,父亲节约开支给我买了块表,作为奖励。 初二上半学期,我开始害怕将表弄丢了,结果果真在一次早操中将表丢了,我深知父母挣钱不容易,内心极度内疚,常常有意识地到寝室和马路边努力寻找,希望能够发现,但始终没找到,也不敢告诉父母,成绩也开始下降。” 说到此处,他有些颓丧。这是强迫型人格障碍初始阶段表现出的特征,如在此阶段能及时发现注重自我调整,是能够得到纠正的,但是他没能意识到也不知具体怎么做。 “后来我家添置了沙发,平时我喜欢坐在沙发上看书。一次母亲说别坐坏了,以后不准坐在沙发上看书。从此我果真再也不敢坐沙发,后来发展到看见椅子也害怕了。初中我勉强读完,其后一直待业在家,成天为看病四处奔波,父母为此花去了不少钱,我更觉得不好受。 我最苦恼的,还是小便失禁,老想去厕所,但又自觉不该去。越想控制则想去厕所的念头说强烈。尤其是吃饭之后想去厕所,拼命克制自己不去,结果吃了饭就吐,按胃病治了很久也未奏效。如此症状持续了3年,什么事也做不了,真是苦不堪言。 近段时间以来,我老是想着自己是否渴了或者饿了,椅子该不该坐,泡在盆里的衣服是现在洗还是过一会儿洗,见到点灯就要反复检查点灯开关,出了门要反复看是否关好锁好等等。与他人交往时,我总害怕别人笑话我,认为别人的眼睛都在看自己。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段时间的氯丙咪嗪等药,饭后不再呕吐,能克制一点自己害怕的想法和行为,但停服不久则症状再次出现。医生,我的病还能治吗?”末了,他显示出一种急于知道结果的紧张感。 分析诊断:精神医学中把强迫型人格分为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和强迫情绪三种。后来强迫情绪从中分离出来,被成为恐怖症。即指对特定的人、物或场景有按捺不住的恐惧、紧张心理。如某人对教室、课桌的恐惧,心里明知不对却不能克制。究其根源,其实大部分是对早期生活体验的异化(如惧怕教室、惧怕课桌,其根本原因是惧怕教室中的某个人或同桌同学等),才导致这种焦虑性的强迫观念产生。事实上,它是一种象征性的解除焦虑的心理防卫机制。通过对来访者进行心理评估,发现他并无精神病态,调查其家族成员,也无精神病史。因此他表现出的是有别于精神因素引起的恐怖症,于是心理医生决定从心理方面寻找原因,并诊断为强迫型人格障碍。 施治方案:根据来访者表现出的症状及自述特征,心理医生判断他的强迫行为主要由心理方面的因素引起,时间持续也较长。便决定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治疗,第一阶段采用认知领悟疗法,旨在减

[障碍者,成因,人格]论人格障碍者犯罪的成因分析

论人格障碍者犯罪的成因分析 摘要:有学者认为,精神疾病将是21世纪的流行病,人类已由躯体疾病的时代进入精神疾病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节奏相应加快,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的心理压力日益加重。长期精神压力所引起的紧张状态容易导致心理疾病,人格缺陷,贻害身心健康,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近年来,因心理变态而诱发的刑事犯罪案件大量增加,就说明了这一问题。但我国目前从事心理层面进行预防犯罪的工作尚处在萌芽阶段,若对犯罪人员的人格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强化犯罪人员的识别,实施有效的监管,提高监管质量,对犯罪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矫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新犯罪的概率。 关键词:人格障碍犯罪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 人格异常,即人格障碍的心理学问题,在心理学界做过很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内容涉及人格异常的种类划分,产生的原因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等等。在这些问题上,不同流派的心理学者由于研究取向上得不同,在对人格异常进行解释和划分时就有很大的差异。现在人们对心理异常(psychological disorder)的定义主要是依据美国精神卫生协会(1994)所给的界定,即心理异常是个体所表现出得一种痛苦的行为或经验,这种行为或经历导致个体痛苦的程度加深或功能完全丧失,甚至死亡等。心理异常包括很多方面,包括思维异常、情绪异常和人格异常等。人格异常(personality disorder)则是指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持久的经验和行为模式,这种经验和行为模式与他所处文化期望的经验和行为有很大的差异(Larsen&Buss,2002,P.569)。可以使用人格特质判断个体是否具有人格异常。 人格障碍,也被称为人格异常、变态人格等,是一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发展内在不协调的状态。对环境无法适应,或者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到正常的社交和其它职业活动,且自身感到痛苦。主要体现人格结构和其他组成部分在均衡发展上产生的障碍,但思维活动属正常范围。因此可有与现实状况不相协调的情绪爆发,导致行为粗野,乃至违反社会道德,超越法律约束,触犯刑律。具有人格障碍的人既不疯癫,也无智力缺陷,但他们的人格存在缺陷,比如情绪不稳定、不近人情、性格怪癖、人际关系不适应,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等等。 二、人格障碍者犯罪的特点 一般而言,人格障碍者的智能良好,各方面与正常人一样,但同时,他们并不能如正常人一样始终用理智驾驭自己的行为,并合乎情理的处理日常事务。甚至有时在很少诱因或偶然机动驱使下就可以实施后果严重的犯罪行为。受其人格障碍病理作用的影响,相对常态心里犯罪而言,人格障碍者犯罪就显现出以下的特点: 第一,就作案动机而言,人格变态者多受偶然机动,情感冲动所驱使,作案前较少预谋或没有预谋,作案情节离奇怪诞,难以用常理解释,作案手法极为隐蔽。而正常人犯罪则相反,总是经过走密集化和长期预谋、充分准备,自认为有把握时才实施犯罪。

C类群人格障碍的分型、特点及症状标准

一、前言

二、强迫性人格障碍

及工作?

三、 回避性人格障碍 回避性人格障碍又称为焦虑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广泛的社交抑 制,不恰当感和对不好评价过分敏感的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害怕与 人交往。其实,回避性人格障碍内心渴望和别人交往。前面谈到一个 人格障碍,就是 分裂样人格障碍( schizoid),schizoid也不和人 交往,他们是不屑于和人交往,而回避性人格障碍是想和别人交往, 又怕别人不接受他。 (一) 回避性人格障碍的心理症状 回避性人格障碍一贯自我敏感、不安全感、自卑,对遭到排斥和批评过分敏感。不断追求被别人接受和受到欢迎。除非得到保证他人接受自己不受到批评,否则拒绝和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惯于夸大生活中存在的危险。 达到回避某些活动的程度。因“稳定”和“安全”的需要,生活方式受到限制。 (二)回避性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 认为自己社交上很笨拙,没有吸引力,不如别人。表面上看,他们和schizoid都是心理的内向者,不与人交往,其实不然,schizoid的本质是冷僻,根本不希望和人交往。回避性人格障碍是渴望和人交往,又害怕批评和拒绝,因而回避这些交往。如果大家保证不批评和拒绝,他肯定乐于和别人交往。Schizoid 是不屑于和人交往,不批评、不拒绝或者批评、拒绝,反正我不理你。回避性人格障碍和schizoid都被认为是类群,其实这两个类群本质上截然相反。 由于害怕别人的羞辱和嘲笑,他们压抑自己与别人的亲近, 在生疏的人际情景他们容易显得拘谨和过度的腼腆。总的说来,回避性人格障碍者是渴望与人交往又害怕与人交往的人。 (三) 症状标准 回避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一共七条,这七条中间一致性很高,每一条都需要和另外六条鉴别,也就是这七条都是从心理感受的角度来描述回避性人格障碍,而社会恐惧从行为模式的特点上来描述,所以社会恐惧和回避性人格障碍的区别分不清楚。回避性人格障碍是学院派的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回避性人格障碍的症状特点: 1. 由于害怕批评,得不到赞许或遭到拒绝而回避需要有人际接触的职业活动。 2. 除非肯定被人喜爱,否则不愿与人们打交道。 这个和第一条很接近,第一个讲的是职业行为,第二个是和人打交道。 3. 由于害怕别人的羞辱和嘲笑而压抑自己与别人亲近。 这点不管是职业活动和打交道都需要,这里谈到的主题是和别人的亲近行为。 4. 在社交场合对遭到批评或拒绝感到忧心忡忡, 他们很看重别人的批评和拒绝。 5. 由于不适当感而在生疏的人际情景中感到拘谨。 这个和前些都有很接近的地方,但是它描述的是拘谨。

大学生人格障碍问题分析

大学生人格障碍问题分析 通过本学期的心理课学习,我深刻感受到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不仅仅是一门冷僻的科学,更是我们生活的调节剂,在方方面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的作用。鉴于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问题频发的现象,本篇文章我想对此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如有不恰当处望指正。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讲到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性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这种行为根深蒂固、持续不变,而且明显偏离正常人的行为模式。偏离严重者,本人会感到痛苦或使其他人受到损害,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 书中也分析了人格障碍的成因:(一)生物学因素、(二)心理发育影响、(三)不良社会生活环境影响。 我认为后面两点才是主要因素,毕竟大千世界中罪犯是少数的,遗传不良基因更是少数的;而心理发育和社会环境说到底就是一个人成长生活的环境。基因是我们生来被赋予的,是上天对我们的审判,但是很多基因的展现需要环境的催化,试想一个生活在象牙塔的少年怎么会有反社会的想法呢?不论他是不是罪犯的孩子。在我看来,一个人生长的环境决定了他后半辈子的人生,不论是人格还是其他的方方面面都被环境塑造。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案例,在她的生活中理论得到了证实。 我有一位同窗不久的同学小丁,她是一个非常善良却十分腼腆的小姑娘。初见她时,我能感受到这个剪着男孩酷酷发型的同学身上散发的温暖与善意,并没有感觉到她有任何的异常。但渐渐深入接触后,我发现她太过沉默寡言,在学校里经常独行,同时我发现她随身带着一把开过刃的匕首。一开始我对此感到不能理解和莫名的恐惧,直到有一天她给我讲了她的故事。她是一个从小就性格豪放却又胆小沉默的女生,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家里多了一个弟弟,父母对她的关注度并不高,以至于她小学高年级阶段一直被班级女生集体针对、欺负,父母却一无所知。她说那时候她的手臂上经常有其他女生的扭痕、抓痕,但她不好意思也不敢告诉老师和父母。这样的经历伴随着她进入了初中校园,初中三年因为她的短发和孤僻,人群中从来没有她的身影,班级同学见她好欺负总是调侃取笑她,而她一直都是默默忍受,直到初三她发现了只要在嘈杂的人群中她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打人甚至是杀人,只有疼痛才能让她情绪稳定下来。就这样,她开始走上了自残这条路,而我看到的匕首就是她自残的工具,在那天我看到了她手臂上的道道血痕。后来的后来,她因为疼痛已经压制不了情绪而主动离开了学校,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悲凉。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心理发育过程中受到的精神创伤对人格塑造的重大影响,儿童时期大脑的发育尚未成熟,强烈的精神刺激和创伤,容易形成心理素质薄弱的自我,容易发生恐惧、固执、极端、孤僻等心理障碍,从而给人格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小丁正是因为儿时长时间的虐待孤立导致她不由自主地想要伤害眼前的人、情绪强烈混乱不稳,同时因为成长阶段父母的忽视,让她错过了自我矫正的最佳阶段。 本课程还教授了如何进行人格障碍的自我矫正:(一)反向观念法、(二)习惯纠正

心理学中的人格分裂

心理学中的人格分裂:或与儿童期创伤有关 人格分裂是什么? 人格分裂(Multiple Personality),学术的名字叫做解离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多数人对人格分裂的最初印象来自科幻小说《化身博士(Jacky and Hyde)》。这部经久不衰的小说描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天才医生杰克,因为服下自己研制的新药,变身残暴的浪荡子海德,从而引出的一系列的惊悚故事。这之后无数的恐怖片编剧,也纷纷拿人格分裂当做吸引好奇看客的最佳看点。 事实上,人类对人格分裂的认识比小说、电影的诞生时刻,要古老得多。在旧石器时代萨满教的洞穴绘画中,代表个人身份的动物形体变化似乎也隐喻了某些原始社会人格分裂的现象。19世纪以前,和其他精神障碍的人一样,人格分裂因其难以捉摸而被认为是“灵魂附身”或被施了“巫术”的表现,最盛行的治疗方法是招魂术,超心理学和催眠术。在当时,使用催眠术的方法,法国的精神病学家诱导出了很多的“第二人格”,人格分裂便在这一时期广泛涌现。这一发现挑战了以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为首的观念联想理论对意识的理解。观念联想学派认定,人的记忆是相互关联的结网,由于联想的存在,人们可以从一事件追忆到与之相关的回忆。然而通过催眠术诱导出的人格,其性情都可与原本人格大相径庭,且互相之间都没有记忆的痕迹。这催促精神病学家们继续追索,分裂人格和人类意识之间潜藏的奥秘。 19世纪开始,出现了上百例的有关人格分裂患者的记录。其中,玛丽·雷诺兹是史上第一个为公众所关注的人格分裂症患者。玛丽1785年出生于英格兰一个虔诚信仰宗教的家庭,幼时的她性格忧郁羞涩,对待宗教信仰和祈祷冥思忠贞不二。青少年时,玛丽并没有任何异样的表现。但在19岁的一天,她突然声称自己双眼失明,也再听不到周遭的声音。3个月后,经过一段长达20个小时漫长的睡眠,玛丽好像是从一场长梦里惊醒,身体各部分机能都恢复到正常的状况,不过,她完全回忆不起这3个月及之前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情。由于忘记了先前学到的东西,玛丽不得不重新开始学习阅读、计算和写作,甚至,这一次玛丽的笔迹也与之前大有不同。同时,周围人对这阶段玛丽的描述是“轻快,敏捷,喜欢有人陪伴,喜爱自然”,这种性情也和她大病之前有所不同。5星期后,玛丽再次陷入沉睡,再次醒来又丧失了所有的记忆,她就带着这个人格一直生活了16年。直到30多岁的一天,她又重新回到19岁的那个玛丽,并带着这一个玛丽活到61岁。 大量案例出现后,人们也开始纷纷推测人格分裂的原因,有人认为癫痫是分裂人格的罪魁祸首。当时美国陆军的一名外科医生本杰明·拉什大量收集了军队中分裂人格案例进行研究。之后他写作了美国第一本精神病教科书《思维疾病的医学调查和观察》,并因对精神病学的卓越贡献被成为是“美国精神病学之父”。拉什持另一种观点,认为产生多重意识的原因是大脑左右半球的分裂造成的。然而因为缺乏详尽的家族史及病情的观察和记录,这些早期的原因推测在之后都被证明“站不住脚”。 弗洛伊德:人格分裂和儿童期的创伤有着密切联系 19世纪到20世纪,有关多重人格的记载卷帙浩繁,但没有哪个故事比克里斯汀·塞兹摩尔更出名了。克里斯汀幼时经历坎坷,曾在3个月内连续经历了一次恐怖的死亡和两次虽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