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大特点概括全球购物中心发展趋势

5大特点概括全球购物中心发展趋势

5大特点概括全球购物中心发展趋势
5大特点概括全球购物中心发展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购物中心登上历史舞台开始,按照这种商业项目的开

发主体、开发理念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购物中心自身位置、规模、功能组合、专业化程度等特征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可以将中国的购物中心发展历程概括

为探索、尝试、发展和繁荣的四个阶段。而在全球大环境下,购物中心同样经

历了从满足顾客日常需求的传统购物场所向综合性购物场所演化的过程。在未来,不变的看法是购物中心将成为以顾客体验为重,拥有自身特点的定制化购

物中心。

未来消费趋势

全球层面Z世代已长大。Z世代指的是1990年至2010年间出生的人群,他们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短讯、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品的巨大影响,消费观念与前人有很大差异。另外,全球智能化生活的演进已改变无数人

的生活,比如APPLE PAY、HUAWEI PAY等闪付方式的出现,金钱的概念已变成

了数字的变动;线上购物享受足不出户购遍全球的生活方式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因此,全球的购物中心都在加强互动体验的购物环境,更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高品质生活的概念宣导等,目的是吸客与留客。

中国层面由于二胎政策的放宽,婴童类或者亲子类业态在购物中心的比重越来越大,儿童与青少年的消费影响力日益增强,是商家瞄准的重要目标。而“环保”这个词语在近几年已深入人心,衍生词“绿色”“健康”更是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大家的消费观念也向这一领域靠拢。

网上有资料对分布于美、欧及亚太地区的80个购物中心进行分析,规模涵盖城市型、超区域型、区域型、社区型四大类型,总结出以下观点:1、约80%的购物中心把“个性化的主题定位”、“独特体验的建筑设计”、“个性化和独特体验的业态品牌”作为主要发力点。2、约30%的购物中心把“面向新一代的定位和品牌”、“注重健康的建筑设计和品牌”、“体现便捷服务的商业模式和

科技应用”作为次要发力点(如下图)。

3、国内与国外购物中心的异同点无论购物中心身在何处,都呈现出相似的大趋势。国内项目优势主要体现在“个性化的主题定位”,而海外项目优势体现在“独特而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和“便捷+服务的科技应用”两方面。从预计2020年前后开业的几个国内项目传出的消息中得知,“环保和科技”主题

也是国内购物中心发展的主流方向。

国外购物中心

国内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被喊了好几年,如今已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传统购物中心已纷纷升级迭代,或转变自身架构,或寻求其他领域实力品牌合作,这一系列的动作仍有规律可循:1、主题定位主题定位是购物中心贴的一个具有高辨识度的标签,彰显着购物中心的特征属性及核心竞争力,主题化创新满足的是新一代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国内外新建标杆购物中心80%以上都有主题定位。如泰国Central Festival的动物城主题,土耳其Kanyon的峡谷主题,广州K11的艺术人文主题,重庆新光的天空之城主题。

泰国Central Festival的动物城主题

长春新城吾悦广场的赛车主题

2、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

目前已开发的项目都致力于脱颖而出,拥有引人注目的外观和标志性的建筑,再加上后期包装,打造高辨识度,加深顾客印象,以期获得人气。

而顾客群对购物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风格独特、色彩丰富,又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并且一次获得购物、社交、休闲、娱乐的全方位感官体验。

泰国Emporium和Em Quartier商场的绿植瀑布

北京中粮万科半岛的有氧公社

3、业态品牌

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应对购物中心越来越同质化的困境,当今的购物

中心在业态品牌上下足了功夫,主要发力点在创新业态、全国/区域首店上,带

给顾客新鲜的体验。

创新业态:2015-2017年中国购物中心创新业态年均数量占比从15%上升到20%。消费结构升级使体验式消费孕育了更多的创新业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新奇

体验的需求。

LINE COFFEE,从一个IP形象起家,如今已实现餐饮、零售全方位发展

首进/新兴品牌: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带给消费者独特体验,购物中心在开业或调整时会引入大量区域/全国首进品牌及新兴品牌。

马术、艺术展、运动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时下最时髦的购物中心拥有风洞和潜水池,让我们这些陆地人民也能玩上极限项目,看起来“NOTHING IS IMPOSSIBLE(没有什么不可能)!”完全可以转做购物中心的广告词了。

4、商业模式

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开始探索新模式的创新,包含跨界融合与线上线下融合两方面,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并带来便捷服务体验。

5、科技应用

自从“黑科技”这个词语出现在我们生活之后,或赞美或调侃,事事都可贯入这个抬头,那“黑科技+商业”有何不可呢?国际标杆购物中心一直在科技应用上不断投入,以满足消费者个性、便捷、独特体验需求,其应用主要体现在大数据分析、虚拟体验和手机智能应用三个方面:

用上“黑科技”的购物中心,不仅能以此来提高顾客的便捷购物,还可以利用

大数据来分析顾客的消费行为,把潜在顾客转化为忠实顾客,这就是“精准营销”的作用。

通过APP等平台加深对消费者的理解与互动,增加客流。

通过WIFI覆盖、POS系统、网络系统、人脸识别等技术理解城市人群消费特征、提供便捷便利服务环境,刺激消费者到达并产生好感形成到达习惯。

另外,最大化消费数据价值的挖掘、增加消费粘性。

通过线上云捕捉消费记录,精准推送,同时通过线上的主题团购、线上商城、

积分兑换等促进消费,提升客单价。

结语

上述数据揭示的购物中心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精准定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客群已出现细分,一个成功的商业项目一定是有一个

清晰的项目定位,以价值观细分顾客,吸引特定人群,讲出一个动人的故事。

2.个性设计

消费者比以往更懂设计,他们希望经常光顾的购物中心能够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审美和个性相契合。

3.体验至上

未来的购物中心是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更新的周期会越来越短,主题活动或

者营销活动会举办的越来越频繁,让消费者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4.混合跨界

越来越多的商业项目开始融合更多的业态,医疗综合体、旅游综合体、教育综

合体已进入全面开花阶段,成功案例也已与大家分享过。

5.高效零售

随着购物中心线上线下融合的OMO模式及会员制的普及,应用大数据实现顾客

标签管理、精准营销变得触手可及,也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

大型购物中心的投资策划与开发

大型MALL购物中心的投资决策策划与开发 一、国内外shopping mall 发展现状 购物中心最早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约有100年的历史。shopping mall 是指城市市区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是指郊区的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的定义如下: 1.购物中心的策划、建立、经营都在统一的组织体系下运作; 2.适应管理的需要,产权要求统一,不可分割; 3.尊重顾客的选择权,为顾客提供一次满足购物的服务; 4.拥有足够数量的相邻而又方便的停车场; 5.拥有良好的购物环境,对客户健康无损害,提供娱乐、休闲等特色综合服务。 6.统一的商业形象,以统一经营政策进行营运。 7.有创造新商圈或更新地区的贡献。 购物中心的建筑特征 1.商业空间步行化2.商业空间室内化3.公共空间社会化 购物中心的本质特点是统一管理和分散经验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对购物中心实行统一的集中管理,购物中心的日常运行、保安、清洁、维修进货和促销活动等都是有组织地进行,公共空间实行统一管理,供所有的零售商与购物者共享。经营者不参与管理,定期向管理者交纳管理费用,而所有者与管理者部参与经营,租金收入和经营状况并无

直接关系。 购物中心在发达国家发展日趋成熟,已经朝着生态化、娱乐个性化等方向发展。日本大阪率先发展生态型购物中心,其中Namba工程是独具特色的生态购物中心,建筑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建筑师设计了一个带有自然地貌特点的人造峡谷式的公园式购物中心,该峡谷的植物覆盖2~8层建筑上面,露天的坡道从2层逐渐走到8层,坡道两边可以进入不同层上的商店、餐饮与娱乐场所,并有天桥连接峡谷两端,此绿色方案得到业主与当地政府的喜爱与批准。 我国商业发展一直滞后,90年代后期,零售业与批发业发生剧烈变革,传统百货公司在竞争中纷纷惨败,超级市场开始登上舞台。购物中心在9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国内。 90年代中期北京万通新世界购物中心和阳光四季购物中心以及上海迪美购物中心, 90年代末期,深圳首家MALL购物中心—铜罗湾百货在华强北开业,它是利用工业厂房改建的物业;2002年上海正大广场由泰国正大集团附属公司上海帝泰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5亿美元兴建,总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集购物、餐饮、娱乐和休闲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堪称“现代商业巨型航母”。正大广场位于享有“东方曼哈顿”之称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核心地带,目前共有350家商铺签约,出租率超过80%。 购物中心在我国发展很快,但是对购物中心精髓理解不深,投资的许多购物中心缺乏精心规划,运作管理方式依旧是传统的百货管理方

购物中心概念及开发变化趋势

概念 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Shopping Mall)是指一群建筑,是组合在一起的商业设施,按商圈确定其位置、规模,将多种店铺作为一个整体来计划、开发和经营,并且拥有一定规模的停车场,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集合体。 从严格意义上讲,购物中心不是一种商业业态,而是一种有计划地实施的全新的商业聚集形式,有着较高的组织化程度,是业态不同的商店群和功能各异的文化、娱乐、金融、服务、会展等设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有计划地聚集在一起。它通常以零售业为主体。与自发形成的商业街相比,购物中心在其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中,均是作为一个单体来操作:一般是物业公司建楼、出租场地,专业商业管理公司实行统一招租、管理、促销,承租户分散经营。 购物中心的种类 根据国际购物中心协会对购物中心的分类,按规模对购物中心类型进行分类可分为邻里型购物中心、社区型购物中心、区域型购物中心、超级区域型购物中心 按业态特色对购物中心进行分类,可分为能量中心、奥特莱斯、生活休闲型、娱乐中心由商

务部主导、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受委托组织起草的《购物中心等级划分规范》于2015年3月开始实施,将购物中心划分为都市型购物中心、社区型商业、地区型商业和奥特莱斯。 发展: 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产生于二十世纪初,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盛行,掀起了商业经营方式的新浪潮,并逐渐以其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综合性经营模式与完美的环境配套设施而风靡欧、美、日及东南亚国家。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没有购物中心,常见的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供销社、百货大楼。 90 年代中期,随着上海港汇商城、广州天河城、北京国贸中心的陆续建成开业,开始拥有了一批业态复合度较高、规模面积也较大且经营也较成功的真正的购物中心。2003年底,中国省会以上城市购物中心总体数量为236家,2011年底,全国大型购物中心数量达到2795家。国内购物中心正呈现蓬勃发展势头,近年来每年新建数量近300家。

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和中国企业供应链变革

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和中国企业供应链变革 世能达物流赵崎–副总经理 议程 2006年中国进出口简况 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和中国企业供应链变革 一体化的供应链能做什么? 信息技术的发展案例 2006年中国进出口简况 据统计,2006年1-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760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出口9690.8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进出口顺差1774.7亿美元,增长74%*。 主要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主要贸易伙伴及出口市场仍然以欧美和亚太的发达国家及地区为主,容易受到诸如贸易(技术)壁垒、政策变化及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主要出口商品分类: 1、出口商品仍然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及低附加值的最终产品 2、容易受到原材料价格和人力资源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2、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

4、需要物流及供应链的全面支持 累计出口商品总额 1 机电产品 2 高新技术产品 3 服装及衣着附件 4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 5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6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 7 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 8 钢材 9 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讯设备的零附件 10 鞋类 全球供应链的基本特征 逐步提高的外包外购水平 遍布全球的原料和零件供应商 全球性的配送、销售网络 逐步整合的全球供应链 全球供应链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状况 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 如何推动自主品牌的建立和发展? 如何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反应速度? 如何协调与供应商的关系? 如何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生产率? 如何优化信息系统? 应对措施 需要将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运作融入到全球供应链的大框架内需要加大科学技术(如RFID)及科学方法(如精益物流)的应用需要更好的平衡成本和服务水平等因素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 自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以来,“互联网+”随即成为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本文探讨了“互联网+”本质和发展趋势,并就“互联网+”对企业大学的发展影响做出预测。 一、“互联网+”的核心本质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社会,并给人类的、生活、等带来巨大的变化。它协助我们突破时空限制,以更低的成本,更自由、高效的开展交流合作。在此背景下,很多纷纷将传统活动搬上互联网以突破时空限制,形成传统业务的标准化、信息化,于是便出现了“+互联网”模式。该模式将互联网作为传统业务网络延展的工具,为人类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网上银行(营业厅)、网络营销、网络学习、网络管理(信息化)等。 导师介绍: 郭枫阳——思维管理专家。原小米、LG高级讲师。 “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升级。该模式下,互联网不再是被动的工具,而是主动整合传统产业链,推动升级转型进而打造高效的生态系统:互联网+媒介打造了广告业,成就了百度;互联网+传统买卖打造了电子商务,成就了淘宝、京东,互联网+银行打造了网络银行,成就了支付宝。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互联网+”将变得越来越智能,进一步打造智能生态系统。除此之外,“互联网+”下的个体不会只是被动整合,他们往往会主动参与整合,甚至成为分享利润的创造者,产消一体化的趋势将越发明显,生态系统将愈发智能、高效。 综上所述,本质上,“互联网+”可充分发挥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和打造智能生态系统等特点,以客户需求(分析、获取和满足)为核心,以标准化为基础,以化为手段,以打造智能生态系统为目标,整合各种资源优化价值链(价值流)进而形成最优标准(模式),从而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以最低的成本、整合最优资源并以最高的效率和最便捷的方式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二、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 1、从成本中心到价值创造中心 成本中心的理念下,欠缺效果意识,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要做但效用不高的体系建设、课程开发、培训项目等规范性工作中,所起得的效果有限。 随着企业对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大学将从传统的成本中心升级为价值创造中心。企业大学管理者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强调资源配置的效用,力争将

购物中心管理的行业特征及发展趋势doc6(1)

购物中心管理的行业特征及发展趋势 购物中心在欧美走过半个世纪以后,成为中国商业发展的一个热点。自1996年广州天河城正式开业以来,在中国沿海和一些经济发达城市陆续出现了购物中心这一最高级的零售形态。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统计,预计到2003年末,中国开业购物中心约200多个,总建筑面积达3000万平米。但笔者认为,到目前如期开业的购物中心远没有达到这一数量。由于融资渠道、规划设计、商业定位、政府规制等原因,特别是对购物中心这一最高级零售形态的本质规律的认识出现偏差以及对购物中心管理经验的缺乏,导致大量购物中心中途夭折,或勉强开业而与初衷完全背离。本文以统一物业产权的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MALL)为样本,阐述购物中心管理的行业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一、购物中心管理的行业特征 与分散产权的住宅物业管理相对应,商业物业通常包括了购物中心、商场、办公楼、酒店等直接用于商业经营的建筑。从管理的角度讲,购物中心的管理包含的内容最多,也最复杂。即有最基础的通常意义上的物业管理内容,具备物业管理行业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具有非常明显的商业规划、商业管理企业的行为特点。??首先,购物中心管理具有基本的物业管理行业特征,但在管理的对象,操作的复杂程度等方面与分散产权的住宅物业、甚至其他商业物业相比都有很大的差别。同时,购物中心管理在基本物业管理的基础上,结合了综合商业零售管理的内容。以天河城购物中心为例:天河城由广东天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00%产权,由天河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全程管理。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4.4万平米、建筑面积16万平米,其中8层为商业经营场地、约1

0万平米,地下2层为停车场,年营业额约50亿元人民币。场内包括9000冷吨的空调机组、62部手扶电梯和28部垂直电梯、2000门容量的程控电话系统和全自动消防保安系统。场内经营租户320家,员工约8000人。04年全年,客流量1亿2千万人次,车流150万辆次,商品、物资进出量50万吨。全年设备、设施保养项目超过21000项,维修项目超过25000项。平均每天客流量32万人次。设备维护、清洁、园林绿化、租户管理、顾客服务与管理、安全保卫等等这些工作,都是最基本的物业管理行业的内容,但其管理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同等规模的其他商业物业,更是住宅小区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说,购物中心管理具有基本的物业管理行业特征,购物中心管理公司首先是物业管理企业。??但仅就纯粹的物业管理而言,购物中心管理也因服务对象的需求差异,行为特征的泾渭分明等因素,具有其鲜明的特点:服务对象包括业主、租赁商户和顾客。业主聘请物业管理公司,是希望创造良好的能持续改善的购物和营商环境,合理的商业业态组合及持续及时的调整,以不断提高购物中心的商业价值,合理控制日常营运成本。相对于住宅物业管理费的消费属性,购物中心物业管理费的支出是典型的投资行为。物业管理费虽然由租赁商户支付,但由于业主将租赁费和管理费捆绑核定,实际上管理费标准由业主核定并转移支付给管理公司。由于实际的需要以及业主的投资行为,购物中心管理费的标准远高于其他商业物业;租户对物业管理公司的要求首先是能够创造吸引顾客的综合环境,以增加经营收益,租户本身对环境的要求和体验反倒退居次要地位,由于租金和管理费对租户而言同属费用项目,租户更加关心的是两者之和的高低,对管理费的高低不是很敏感;顾客是典型的通常意义的消费者,要求的是良好的购物、休闲环境,完善、合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良好的商业信誉等,由于其非业主的身份,和流动性大,短期消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供应链管理是迄今为止企业物流发展的最高级形式。虽然供应链管理非常复杂,且动态、多变,但众多企业已经在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当前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正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1、时间与速度 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时间与速度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在IT行业,国内外大多数PC制造商都使用Intel的CPU,因此,如何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安装Intel最新推出的CPU就成为各PC制造商获得竞争力的自然之选。总之,在供应链环境下,时间与速度已被看作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一个环节的拖沓往往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转。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它们之间物流、信息流的紧密连接,以达到对最终客户要求的快速响应、减少存货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水平的目的。 2、质量与资产生产率 供应链管理涉及许多环节,需要环环紧扣,并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任何一个环节,比如运输服务质量的好坏,就将直接影响到供应商备货的数量、分

销商仓储的数量,进而最终影响到用户对产品质量、时效性以及价格等方面的评价。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信奉物流质量创新正在演变为一种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制造商越来越关心它的资产生产率。改进资产生产率不仅仅是注重减少企业内部的存货,更重要的是减少供应链渠道中的存货。供应链管理发展的趋势要求企业开展合作与数据共享以减少在整个供应链渠道中的存货。 3、组织精简 供应链成员的类型及数量是引发供应链管理复杂性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供应链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减少物流供应商的数量,并且这种趋势非常明显与迅速。比如,跨国公司客户更愿意将它们的全球物流供应链外包给少数几家,理想情况下最好是一家物流供应商。因为这样不仅有利于管理,而且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统一的标准服务,更好地显示出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整套优势。 4、客户服务方面 越来越多的供应链成员开始真正地重视客户服务与客户满意度。传统的量度是以“订单交货周期”、“完整订单的百分比”等来衡量的,而目前更注重客户对服务水平的感受,服务水平的量度也以它为标

论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论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 和发展趋势 目录 一、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二、关键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三、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 - - - - - - - - - - -2 四、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 - - - - - - - - - - - - 3 五、供应链的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六、现代供应链的特征和类型- - - - - - - - - - - - - - - - 5 七、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6 八、供应链管理的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6 九、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方法的比较- - - - - - - - - 7 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 - - - - - - - - - - - - - - - - - -8 十一、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 - - - - - - - - - - - - - - 9 十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 - - - - - - - - - - - - -11 十三、结束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供应链管理发展过程与趋势

供应链管理发展过程与趋势 陈克松,张若云 (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学院,上海200237) 【 摘要】供应链管理理念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大型公司的一种普遍的运营实践模式,也是一种新的商业管理模式。 文章通过整理部分文献对供应链概念及管理理论进行概括,揭示这些思想和理论对当今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 关键词】价值链;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 中图分类号】F124;F7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1-0030-022006年第1期(总第71期) 沿海企业与科技 COASTALENTERPRISESANDSCIENCE&TECHNOLOGY No.1,2006 (CumulativelyNo.71) 一、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的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供应链管理(SCM)最早的出处是源于Michael.Porter在1980发表的《竞争的优势》书中关于“ 价值链”的概念。KraljicPeter和ShapiroRoyD于1983年和1984年在《 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中首先使用了供应管理这个说法,但并没有给其明确的定义,其后,SCM的概念、基本思想和相关理论在美国迅速发展。1986年物流管理委员会(CLM)对SCM作了定义,SCM是一种关于企业外部顾客和供应商的物流管理。在CLM的定义中,将供应链管理视为物流管理的一种形式,可能是由于物流管理也是企业的一个功能模块,它也有关于资源和信息流管理的广义的定义,这些都和供应链交互着。美国WillianC.Copacino在1997年发表的文章中将SCM定义为管理从物料供应者一直到产品消费之间的物料和产品的流动技术,在这个定义中明确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技术。企业往往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业务流程内各个环节的改进上,但是SCM强调的是将注意力放在从物料供应一直到产品交付的整个业务流程的流动和相互连接上。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供应链管理的定义虽然没有得到统一,但是其基本作用和概念框架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 1996年成立于美国的供应链协会认为SCM是为了生产和提供最终产品,包括从供应商到顾客的一切努力。而在1998年10月CLM也宣布重新定义物流的概念。CLM明确地表示物流管理是SCM的一部分,定义如下:物流是供应链中的一部 分,它是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从最初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整个过程流程的计划、实施和监控,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这两个定义首先让人们清楚物流与供应链之间的关系,也明晰了各自的发展方向。1998年日本学术团体SCM研究会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定义供应链管理如下:将整个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业务看作一个完整的、集成的流程,以抬高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价值为目标,跨越企业边界所使用的流程整体优化的管理方法的总称。这里给出的一个更全面更广泛的定义是在全球供应链管理论坛上提出来的:供应链管理是对从最终用户到上游产品、服务和信息的提供者,一切能为消费者和股东创造价值的关键流程的整合,从这点我们可以明确供应链管理主要有由供应、制造、分销和客户组成的网路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 二、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供应链的结构设计、重构与实施是一个研究的集中点, DouglasM.Lambert和MarthaC.Cooper指出对于SCM结构的 设计没有指导性的方法思想,大多数企业都是随波逐流。他们认为SCM的成功实施需要建立一种理论,开发出标准化的工具和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对研究人员和管理者都有参考意义的标准化模式。1994和1997年HauL.Lee与MarshallL. Fisher发表文章提出自己的供应链设计思想,他们都认为应 该围绕市场产品需求设计供应链,设计目标应该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1993年DavidHole提出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上 占据领导地位或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必须领导市场变化、参与产品开发,这样就需要重构供应链。DenisR.Towill(1996)、 MargueritaM.Sasser(1997)和G.N.Evans(1995)等提出了各自的重构模型。 1992年HauL.Lee指出高质量、实时的双向的涉及需求 和供应的信息是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当涉及到供应链中信息传递问题时就不能不提Bullwhip效应,具体是指供应链中的零售商向供应商的定货量与其实际的销售量不一致。一般地,发给供应商的定货量,其方差大于销售给买方的(即需求扭曲),这种扭曲会以放大的趋势向供应链的上游蔓延,这一效应是Forrseter于1996年提出来的,所以也称为 Forrseter效应。产生这一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对 市场需求新的分析和处理、理性对策、批量定货、价格波动。而最直接的原因是SCM理性成员所运用的优化行为的结果,由 于成员间信息不能共享或传递失真,使得各成员的优化行为相对整个SCM来说不是最优的决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中信息的传送也得到不断的优化,AndreaVinelli(1996)和CiprianoForza(1997)在其提出的快速反应策略中强调了IT的重要作用,这里所说的快速反应是美国著名咨询公司KSA在1985年提出的一种关于流通领域快速反应的一种策略,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点也表明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1994年Klaus与Muller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的概念、功能做出了定义和前面CLM的定义基本相同,同时Alan与Martin还提出了精益物流技术以适应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1992年HauL.Lee等人对供应链中的物流成本作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总成本法来计算成本,很多学者都强调供应链中财物和成本问题的重要性。 在整个供应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供应链成员之间 【收稿日期】2005-09-24 【 作者简介】陈克松(1983-),男,江西人,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30--

未来购物中心发展的四大趋势

未来购物中心发展的四大趋势 电商冲击之下,购物中心以其大体量、多业态、优体验表现出了强大竞争力,被视作线下零售的“避风港”。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跟风发力,大干快上,我国购物中心“大跃进”正在上演,百货店式的“千店一面”、同质化竞争恐在所难免。老笑预测,未来购物中心发展或呈四大趋势。 发展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 购物中心发展的准入门槛将更高。此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购物中心由地产商开发建设、自持自营。而随着经济景气指数下降,品牌商的发展更趋审慎、保守,招商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又由于同业竞争加码、电商冲击加剧,购物中心营运难度也将更高。过去那种房子建起来了就不愁商家入驻、不愁效益回报的美好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未来,由知名零售企业建设经营的购物中心将成为市场的主流,而房地产企业主导的很可能成为最先倒下的一批。 各地政府热衷于开发城市综合体,引进购物中心。但显然,万达广场、大悦城、万象城等知名购物中心品牌拥有更多优势、更大机会,它们不仅拿地的价格更便宜,享受的政策更优惠,而丰富的经验、成熟的管理体系也将使项目更快地走上发展正轨。 根据公开的数据,截止2014年底,我国购物中心已近4000家,但成功经营不足10%,未来这一局面还将更加严峻。一是房地产业持续不景气,住房、商铺难卖,按照国际经验,“外街商铺”开发或不被允许,“以售养租”的模式将变得更难;二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角逐,竞争加剧,分流严重,客源争夺更趋激烈,盈利压力进一步加大,行业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不排除未来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购物中心形态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或成必然趋势,万科这样的地产巨头依靠“砸钱”、高薪挖人或还有点机会,但一般地产企业的“机会之窗”已然关闭。 经营主题化、差异化 我国购物中心8成以上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许多地方布局已趋饱和甚至过剩,空白点非常有限,“僧多粥少”的局面已然形成。激烈竞争必然导致购物中心发展走差异化的道路,依靠主题化、个性化才能突出重围。 如上海X11购物中心突出艺术、文化主题,而杭州一些购物中心则强化轻奢、快时尚潮牌、品牌集合店经营,凸显年轻、时尚、潮流特色,万达演变升级为专注文化旅游,走科技、演绎、秀场的道路,实质上是旅游文化主题购物中心。还有的主打儿童教育、娱乐牌,有的以自然、生态为主要卖点,引有机蔬菜种植、动物养殖进店吸引关注。未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也不排除以中老年为主要客群、主打保健、养生、医疗为特色配套的购物中心。

企业供应链发展趋势探讨

浅谈企业供应链 走近供应链 信息时代使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已不再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如何解决经济的规模化和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矛盾,提高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主要课题。供应链是化解这一矛盾的“精确制导武器”。在当今的世界,单靠一个企业的力量已经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企业间的竞争开始演变成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我国企业必须有所准备。 一、什么是供应链 1、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是企业供应链的简称,也称网络企业,是指由同行业中具有上下游合作关系的企业组织所形成的企业群体;广义的供应链概念,则包括了从供应商到制造商、经销商和顾客的整个围,集合其共同的技术和资源,成垂直整合的团队以发展和配销产品,完成整个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企业供应链强调企业之间的整合,强化专业分工关系,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企业供应链是在市场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一背景下的企业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企业必须注重顾客价值的走向,了解顾客的需求,能够快速做出反应,这是促进企业供应链形成的基本动因。新的市场环境向企业提出了如何解决快速反应和不确定性的问题:如企业的成功依赖于迅速适应顾客多变需求的能力;经营成本更多地来自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即全球供应和货源的取得、不可预测的需求、起伏的价格策略、较短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日益减少的品牌忠诚度。 2、供应链的驱动力 供应链经济是80年代末才被人们使用的新概念。企业通常是以规模经济和围经济(专业

化和多样化)来提升竞争力的,立足于企业本身,独享经济成果。供应链经济则不同,只有当企业积极与其他企业联合,注重利用企业外部的资源才有获取的可能。例如某行业中有100家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如果这些企业各自独立开展经营,都拥有齐全而且相近的功能,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都有限。如果经营企业在研究开发等环节上联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上进行分工,每个企业都专门生产某种或某几种零部件相互供给,这样就带来许多好处:一是每个企业的成本都降下来了;二是不需要以往那么多的设备;三是每个企业都可以享受到研究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规模效益;四是每个企业的部管理活动变得简单化。所以说,最理想的供应联经济效果,是建立在整体下分工的规模经济和围经济基础上的整合。 供应链经济是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一种经济。伴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顾客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对生产企业的要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重视新产品开发,开展非价格竞争,及时快速供货。在此环境下,供应链经济可以解决规模经济效果与消费需求多样化之间固有的矛盾。由规模经济向围经济和供应链经济过渡,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在市场全球化的进程中,竞争形式出现了新变化,那就是企业群体与企业群体之间、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例如在汽车制造业,美国的福特与日本的马自达联手,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与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联合,美国的克莱斯乐与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公司结盟。不仅如此,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还共同组建了网络供应市场。群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构成了新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哪一家企业不寻求建立或加入供应链联盟,仍然单枪匹马闯天下,将会失去竞争优势。 3、供应链的特点 (1)相互依赖性。在信息时代,工业时代的企业规模优势不再是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因为它赖以存在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科技发展、信息网络的形成和顾客需求的变化,以及竞争形式的改变,都大大削弱了大型企业控制环境的能力。富于创新并极富灵活性的高科技企业和小型企业越来越多,逐渐对大企业构成巨大的威胁。众多大型企业认识到寻求外部合作伙伴的必要性,在部实施业务流程和组织再造以消除大企业病、增

浅谈联想全球供应链设计

2010阳明学院物流专题作业 题目:浅谈联想全球供应链设计 学院阳明学院 班级2010经济与管理类10班 学号106010546 姓名田耿

1.供应链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的生产概念发展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譬如,日本丰田公司的精益协作方式中就将供应商的活动视为生产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加以控制和协调,这就是向前延伸。后延是指将生产活动延伸至产品的销售和服务阶段。因此,供应链就是通过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这样一些活动而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从而使企业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 形象一点,我们可以把供应链描绘成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生产企业构成树根;独家代理商则是主杆;分销商是树枝和树梢;满树的绿叶红花是最终用户;在根与主杆、枝与杆的一个个结点,蕴藏着一次次的流通,遍体相通的脉络便是信息管理系统。 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与生物学中的食物链类似。在“草一兔子一狼一狮子”这样一个简单的食物链中,如果我们把兔子全部杀掉,那么草就会疯长起来,狼也会因兔子的灭绝而饿死,连最厉害的狮子也会因狼的死亡而慢慢饿死。可见,食物链中的每一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破坏食物链中的任何一种生物,势必导致这条食物链失去平衡,最终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我国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WORD. 格式. 我国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发展 趋势

班级: 07040601 学号:01 姓名:刘宁

我国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供应链管理(suppIy Chain Manegement )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重要的流通组织形式和市场营销方式。本文从概念入手对供应链管理及战略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供应链管理发展的现状及趋势。【Abstrac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uppIy Chain Manegement) is the product of mass production, it is important to the circulation organization form and way of marketing 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the concep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发展现 状 趋势 【Keyword 】suppIy Chain suppIy Chain Manegement Developement tendency 所谓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供应链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重要的流通组织形式和市场营销方式。它一市场组织化程度高、规模经营的优势,有机地连接生产和消费,对生产和流通有这直接的导向作用。 供应链管理就是在商品供给的链条中,企业间就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管理活动,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形成战略联盟,通过信息的共有化、需求预测的共有化等等,来实现物流机能的分担,实现商品流通全过程的效率最大化。 供应链管理时人们在认识和掌握了供应链各环节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激励职能,对场频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效率,迅速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供应链管理是在现代科技促进产品积极丰富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理念,它涉及各种企业及企业之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跨行业的管理,企业间作为贸易伙伴,为追求共同经济利用的最大化而共同努力。

中国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及发展趋势_秦敏

114 《商场现代化》2007年2月(中旬刊)总第494期 一、企业大学产生的背景和定义 企业大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27年通用汽车成立GM学院,但被学术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只是近十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是信息技术及全球化带来的复杂竞争环境的压力;二是企业内部“人才过时”的问题。为了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具备有多方面的才能、能够自主且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员工。企业大学的观念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倍受重视,是企业为了应付不断变化的商务环境,加强竞争优势的一个战略。 企业大学的定义,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未达共识。李察?迪积(Richard Dealtry)在2000年定义为“一个组织性的专业管理流程,在演变的商务环境中,不断注入一种尊重知识,以才领导的企业文化。” 另一位企业大学专家麦克?艾伦(Mark Allen)在2002年提出“一所企业大学是一个教育的实体,是作为一个战略工具,借着不同活动来启发及培养个人和组织的学习、知识及智慧,以协助公司达成任务。”前者的定义侧重于营造一个学习型文化的氛围,把企业塑造为“学习型组织”。后者的定义融合了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的新管理观念。尽管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企业大学与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的理念相关。从深层次上讲,三者之间的本质意义是一致的,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Prince 和Stewart在2002年他们发表的论文中也提出了企业大学是有知识管理、组织性学习及学习型组织结合而成的观点。 二、企业大学与传统培训部门的区别 企业大学既不同于普通高校教育也不是传统培训部门的升级,而是一种战略层次下的全新组织形态。企业大学与一般高校的不同之处就是“企业”二字,企业大学中的教学、培训都要围绕企业这个核心展开。企业大学在许多层面上与传统的培训部门有很大的差异。 1.企业大学是积极、主动地探索企业的学习需求,针对企业战略建立学习战略方案。企业大学不仅关注改善员工工作绩效,更重视组织整体绩效的提升。传统培训部门只提供行政服务,一般根据主管和员工的培训要求被动式做出反应。 2.企业大学属于战略层次,独立经营,确定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及贯彻性,帮助企业实现战略和目标。这对于跨国公司的管理尤其重要,企业大学能够集中资源和管理,避免培训资源的重复及分裂,确保战略、目标和文化的统一。而传统培训部门属于战 术层次,通常依附人力资源部,集团公司内部各个分公司培训资源分散。 3.企业大学提倡“终身学习”的持续流程,提供全方位的“硬性技能”和“软性技能”课程,如领导能力、创意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课程。培训部门的课程形式固定、单一,通常课程设计的对象为一般员工,内容深度有限,培训局限于提高工作岗位技能。 4.企业大学的建立和执行需要CEO、高层经理、商业单位及员工全面支持与认同,相反,培训部门几乎不进行内部行销,直接指定员工来接受培训,认同和配合程度较低。 5.企业大学关注企业的整体性,即整个企业工作绩效和核心胜任力的提升,而传统培训部门以提升个人技能为主。 总而言之,企业大学是积极性、专业性及长期性的独立个体,用企业品牌和大学的称号,显示企业对投资人才资本的长远承诺。 三、中外企业大学发展的现状 目前,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80%的企业已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大学。按照新企业大学研讨研究报告,在过去的十年美国企业大学以每两年400所的速度增加,至今有2000多所的企业大学。2002年美国公司花费在企业培训费用每年大约560亿美元,英国160亿英磅。在中国企业大学也在蓬勃发展,除了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可口可乐、惠普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国内企业大学,海尔、联想、伊利集团、TCL、泰康人寿保险、华为、康佳、金蝶、实德、力诺、金大地、UT斯达康、吉利、蒙牛、武汉小蓝鲸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企业大学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专家预测,5年之内,国内的企业大学还会有相当大的增长。 一般跨国企业平均花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费用是总薪金的10%。根据2005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41.30%的国内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以下;39.13%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5%;15.22%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5%至10%;4.35%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0%以上。调查显示企业基层员工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整体高于中层和高层,基本技能培训是基层员工首选培训内容(占85.11%),管理技能培训是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培训课程(分别为78.72%和74.47%)。由此而得,国内多数企业虽然认识到了培训的必要性,但在对员 中国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及发展趋势 秦 敏 项国雄 江西师范大学 [摘 要] 企业大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日益成为企业用来整合战略资源的工具。本文从企业大学的概念、与传统培训的区别来论述,针对目前国内外企业大学的现状,分析了中国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以及企业大学面临的挑战,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企业大学 定义 经营模式 发展趋势

5大特点概括全球购物中心发展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购物中心登上历史舞台开始,按照这种商业项目的开 发主体、开发理念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购物中心自身位置、规模、功能组合、专业化程度等特征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可以将中国的购物中心发展历程概括 为探索、尝试、发展和繁荣的四个阶段。而在全球大环境下,购物中心同样经 历了从满足顾客日常需求的传统购物场所向综合性购物场所演化的过程。在未来,不变的看法是购物中心将成为以顾客体验为重,拥有自身特点的定制化购 物中心。 未来消费趋势 全球层面Z世代已长大。Z世代指的是1990年至2010年间出生的人群,他们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短讯、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品的巨大影响,消费观念与前人有很大差异。另外,全球智能化生活的演进已改变无数人 的生活,比如APPLE PAY、HUAWEI PAY等闪付方式的出现,金钱的概念已变成 了数字的变动;线上购物享受足不出户购遍全球的生活方式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因此,全球的购物中心都在加强互动体验的购物环境,更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高品质生活的概念宣导等,目的是吸客与留客。

中国层面由于二胎政策的放宽,婴童类或者亲子类业态在购物中心的比重越来越大,儿童与青少年的消费影响力日益增强,是商家瞄准的重要目标。而“环保”这个词语在近几年已深入人心,衍生词“绿色”“健康”更是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大家的消费观念也向这一领域靠拢。 网上有资料对分布于美、欧及亚太地区的80个购物中心进行分析,规模涵盖城市型、超区域型、区域型、社区型四大类型,总结出以下观点:1、约80%的购物中心把“个性化的主题定位”、“独特体验的建筑设计”、“个性化和独特体验的业态品牌”作为主要发力点。2、约30%的购物中心把“面向新一代的定位和品牌”、“注重健康的建筑设计和品牌”、“体现便捷服务的商业模式和 科技应用”作为次要发力点(如下图)。

对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趋势研究(最终版)

对中国购物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通过从数量和建筑面积、购物中心的种类两方面来分析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现状,然后结合目前的中国国内消费环境以及和电商之间的竞争关系的演变,对中国购物中心的未来发展之路进行研究,得出中国购物中心的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为经营主题化、差异化,运营百货店化、精细化和体验新奇化、智能化。关键字:购物中心趋势发展 目录 1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现状分析 (2) 1.1数量与建筑面积 (2) 1.2 购物中心的种类 (2) 1.3发展阶段 (3) 2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环境分析 (5) 2.1消费环境 (5) 2.2电商的竞争 (6) 3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的趋势分析 (6) 3.1经营方式主题化、差异化 (6) 3.2营运方式百货店化、精细化 (7) 3.3体验形式新奇化、智能化 (7) 4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产生于二十世纪初,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盛行,掀起了商业经营方式的新浪潮,并逐渐以其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综合性经营模式与完美的环境配套设施而风靡欧、美、日及东南亚国家。中国的购物中心建设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最早的项目是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天河城购物中心,随后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相比前几年的高歌猛进、加速扩张,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在受到电商冲击、商业项目过剩等综合因素影响下,从2015年开始频频出现延期开业、倒闭等令人揪心的现象,不少商业地产集团也开始谨慎扩张或者缩减投资计划,但这并不妨碍中国购物中心业的发展,全国商业地产存量市场依然庞大。 1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现状分析 1.1数量与建筑面积 据搜铺网商业地产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6年一季度,全国一二三线城市已开业购物中心3547家(不含港澳台),总建筑面积达3亿多平方米,总经营面积达2亿多平方米。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全球最大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发布《2015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目前,中国购物中心的在建面积位居世界首位,全球购物中心在建量最大的十个城市中有九个在中国。 从开发总量来看,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截止到2016年一季度,已开业购物中心数量达到575家,总计建筑面积达5469.74万平方米,总计经营面积达3401.76万平方米,平均单个购物中心的体量达9.51万平方米;成都、武汉、重庆、苏州等32个二线城市拥有已开业购物中心1505家,总计建筑面积达16070.8万平方米,总计经营面积达10258万平方米,平均单个购物中心的体量达10.6万平方米;南通、常州、泉州等62个三线城市已开业购物中心1469家,总计建筑面积达13744万平方米,总计经营面积达9380.6万平方米,平均单个购物中心的体量达9.35万平方米。 1.2 购物中心的种类 根据国际购物中心协会ICS C对购物中心的分类,按规模对购物中心类型进行分类可分为邻里型购物中心、社区型购物中心、区域型购物中心、超级区域型

供应链管理下企业库存管理的发展趋势

供应链管理下企业库存管理的发展趋势目录 摘要 (1) 前言 (1) 一、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2) (一)供应链的含义…………………………………………………………………… (二)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1)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2)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历程…………………………………………………………… 二、库存管理 (2) (一)什么是库存管理…………………………………………………………………

(二)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三、现在供应链中企业所出现的问题和现状 (3) (一)忽视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 (二)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 (4) (三)产品的过程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上库存的影响………………………… (四)企业内部物流决策机制违背库存控制基本思想………………………… (五)企业内部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阻碍企业的物流运作与控制的合理化………………………………………………………………………………… (六)企业内部库存控制技术条件与环境相当落后 (5) 四、供应链管理下企业库存管理的策略 (5) (一)()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系统 (5) (二).联合库存策略。 (5) (三)多级库存优化策

略 (6) 论文小结………………………………………………………………………………… 谢辞…………………………………………………………………………………… 参考文献……………………………………………………………………………… 摘要 供应链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向,也是国内企业赋有潜力的应用领域。通过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和优化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将成为企业步入国际化市场的必由之路。实行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佳策略,而库存管理则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以实现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的供应链管理目标。 关键字: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 前言 在国际上,物流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