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战略-学习型企业的构建策略

企业战略-学习型企业的构建策略

企业战略-学习型企业的构建策略
企业战略-学习型企业的构建策略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国内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必须坚持“拿来主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依托已有的组织管理优势,借鉴成功经验,确立科学、有效的本土化构建策略。

关键词:组织管理模式学习型组织本土化策略

被喻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的“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不仅是当代组织管理理论的重要概念,而且也在组织实务上,指引企业组织追求长期的生存和成功。研究企业组织如何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全面提升竞争力,延长组织寿命,成为世界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Peter M.Senge (彼得·圣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通过对4000家企业的研究,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精髓,提出了以“五项****”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念。随后,哈佛商学院戴维·加文教授的五种学习类型、马恰德的组织学习系统理论、德格斯的《长寿公司》以及井口吕野中的创新制胜理论,进一步激起了对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研究热潮,大批优秀企业也积极推进组织学习或导入学习型组织项目,作为国内IT业领头羊的lenovo(联想),从小作坊转变为一家大规模的集团公司,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在于其具有特色的组织学习。显而易见,学习型组织逐渐成为组织管理模式变革的方向。

学习型组织是某一组织或某一群体成员在共同愿景指引下,持续进行组织学习的组织。综合中外文献,对于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学习方面:持续不断的学习、团队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理念;组织方面:良好的组织文化、进步的文化、开放的文化、免除恐惧、支持的气氛等等;在个人方面:成就动机、专业能力提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系统思考等等;环境方面:资讯流通、感应环境、资源的利用等。学习型组织理论带给企业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但并不是一剂灵丹妙药。如何将这一组织管理模式成功地引入本土企业,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把学习转化为****,实现学习与工作的整合。国内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必须坚持“拿来主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依托已有的组织管理优势,借鉴成功经验,确立科学、有效的本土化构建策略。

创设人性化的学习情境

哈佛商学院戴维·加文认为:“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首要的步骤是培育一个有助于学习的环境。”创设人性化的学习情境,XX学者称之为人性化的情境企划(scenario planning),组织成员一起商讨组织未来的情境可能会如何,在每个人所想出的可能性中,其实就披露了个人对组织的优缺点,以及对整体大环境的看法,并且透过情境企划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组织发展愿景。情境企划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开放,在一个互信开放气氛中,企业成员才能经验分享和沟通,人人愿意提供智慧、能力,增进彼此的学习成长,勇于面对革新,使企业成为不断改进创新的“学习型组织”;互动,学习需要双向沟通,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更需要互动,互动的核心是组织与员工的相互塑造,目的是激发组织内部每个成员的活力,进而使整个组织保持整体创新能力;反思,反思性学习包括有意识地学习以及努力寻找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它的实质就是学习者的反省认知,并对学习者的行为有着极强的内在动力性。

扁平化的组织设计

传统的企业组织通常是金字塔式的,多层次的组织结构使得企业决策管理层臃肿,效率低下。学习型组织不是一个垂直化的阶层组织,它是以地方为主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地方为主”的意思是:决策权往组织的结构下层移动,增大管理幅度,促进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使工作班组跟最终决策者靠近,尽可能的让当地决策者面对所有的课题。因此,也有人将这种变革称之为“中层****”。只有当组织是一个扁平的、不分等级的结构,并在职工工作过程中只有最少的公式化控制时,企业才能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产生巨大而持久的创造力。

企业领导角色重新定位

学习型组织的立足点不仅在于企业的客体,而且在于企业中影响企业战略的管理者。

C. Marsh曾分析三种不同领导型态角色:第一种是回应者,强调与员工维持良好关系,倾向于倾听、回应员工的需求,很少提要求,也很少倡导理念和企业的长远性目标;第二种是管理者,重视任务的要求而非良好的同事情谊,总是将具体的任务和明确的标准化、例行化工作程序规定得清清楚楚;经常很辛苦的加班,研定并处理行政管理的事务,也会经常直接涉入企业员工的各项工作当中;第三种是倡导者,强调企业长期性目标和愿景的倡导与建构,会将对员工的期望清楚地表达出来,重视员工学习成就的提升。这三种企业领导角色中,以倡导者的角色最能实践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学习型组织的推动是透过“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的组织交互作用中逐渐发展,在这里所指的“从上到下”并不是一种权威、命令;而是强调组织中的管理阶层也应身体力行地推动学习型组织,如果组织发展只是单方面的或局部的进行,并不能称之为学习型组织。

前瞻性的组织学习机制

形成行之有效的组织学习机制,不仅要有必要的组织机构与物质保证,而且要不断深化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组织理念、考核晋升制度以及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等,从文化、观念、制度上给予足够的支持。网络式的企业组织结构中,组织学习部门应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最重要任务不是向员工传授、灌输知识,而是教育员工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对顾客、合作商、代理商的培训,用共同的理念把大家结成一个“企业生态群落”,构成联盟形态的学习型组织。Rover公司建立学习型组织第一步是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专司学习管理的机构——学习事业部(Rover Learning Business,简称RLB),RLB的主要职责是促进全公司X围内的学习。联想在不断向别人、向自己的经验学习的同时,在组织内部也形成了几种朴素但行之有效的组织学习机制,包括开会、教育与培训、议事制度、委员会与工作小组等,为企业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组织基础。

汲取本土管理文化的营养

学习型组织发韧于西方管理学界和企业界,但其中仍渗透着东方文化的思想。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曾这样讲道:我们将不会忘记,数千年来,世界从中国学会了商业应该怎样进行,而且我确信当我们通用电气公司在中国和全球发展时,仍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99’世界管理大会金质贡献奖获得者、同济大学教授X声雄强调以“中国特色”为主导思想,Peter M.Senge在《第五项****》中整段地录用了我国老子有关“管理四层次”的论述,并把老

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视为管理的最高境界。比尔·盖茨曾认真细读《孙子兵法》,并据此写出了“微软的经营之道”,他在把微软创建成学习型企业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通过自我批评学习”的微软组织学习的第一理念。日本企业在大力推行学习型组织强调的“地方(基层)为主”的管理思想时,积极吸取《鞍钢宪法》中“两参一改三结合”中的“工人参加管理”的理念,改变为“自主管理”,在企业中广泛开展。因此,国内企业在汲取国外企业管理先进经验的同时,更应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吸取本土文化的精华和已有管理成果,创建出一大批既有“中国功夫”,又有“国际威力”的学习型企业。

参考资料:

1.邱昭良,学习型组织:即将到来的组织****,决策借鉴,1998(3)

2.苏刚,构建现代企业的学习型组织,XX师专学报,2002(3)

3.(美)戴维·加文等,哈佛商业评论:知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1999

4.****,企业组织创新过程中的学习机制及知识管理,科研管理,1999(3)

5.冯奎,学习型组织: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XX经济,2000

6.赵昌文、童利忠,企业再造与管理变革,光明日报,2000

更多相关文档

·跨国公司如何应对交易中汇率波动风险(4348字)·商务口译中的跨文化差异(3282字) ·如何规制格式合同(3346字)·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股利税”的改革方向(6447字)

·我国商业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6048字)·论高技术企业成长与公司治理结构演变(8753字)

·公司治理的均衡分析(6662字)·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研究(7869字)

·解析公司治理模式:跨文化视角(6304字)·转型期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分析(8189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

收藏到书签里:Email:hxdoc126.

站长统计

td width=50% >·我国商业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6048字) ·论高技术企业成长与公司治理结构演变(8753字) ·公司治理的均衡分析(6662字) ·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研究(7869字) ·解析公司治理模式:跨文化视角(6304字) ·转型期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分析(8189字) ·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机制改进(5546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

收藏到书签里:Email:hxdoc126.

站长统计

股利所得征收较低税率的个人所得税。一方面股利所得税税率设置较低,可以促进上市公司派发股利,避免企业内部滋生“自由现金流”的代理问题;另一方面,对股利的个人所得适当“双重征税”,可在税收上鼓励中国的债权人治理机制和机构投资者发挥治理作用。财税[2005]102号文件是政府对处于低迷时期的证券市场的激励措施,又恰好符合改善公司治理的需求。笔者建议,应以法律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即对个人的股利所得适用10%的法定税率。

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于投资者的法律保护还不是很完善。为了妥善解决我国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代理问题,可借鉴美国的做法,在税法上对“金字塔”集团中控股股东分离现金权与控制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以缩小其可获取的“控制权私利”。当前我国对公司间股利所得的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主要是出于避免“双重征税”及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的考虑。笔者建议,应使其成为一项有力的调节公司治理的政策。具体的做法是,对于公司属于短期投资的股票的红利所得,由于不形成对被投资公司的实际控制,仍旧适用股利所得直接冲减投资成本、不征收所得税的处理方式。而对于公司法人因长期股票投资而来自另一公司的股利所得,是否征税及适用税率要依据其持股比例来确定。当公司持有另一公司股份不满20%的,股利所得应完全计人公司应税所得;持股比例在20%-80%的,可以对股利所得直接抵扣50%后,再计人公司的应税所得;而对于持股比例在80%以上的,则股利所得完全免税。

更多相关文档

·我国商业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6048字)·论高技术企业成长与公司治理结构演变(8753字)

·公司治理的均衡分析(6662字)·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研究(7869字)

·解析公司治理模式:跨文化视角(6304字)·转型期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分析(8189字)

·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机制改进(5546字)·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3380字)

·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的分析(5284字)·发达国家“股东中心论”在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中的借鉴(5676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

收藏到书签里:Email:hxdoc126.

站长统计

献魍哦樱敲雌笠等肆ψ时镜耐哦尤赫岽蟠蠹忧浚岵糠窒魅跽莆战洗蟊壤扇ǖ淖时舅姓叩目刂迫ǎ踔猎谄笠抵卫砉讨衅鹬鞯甲饔茫贾缕笠等Ψ植伎占浞⑸

啤?nbsp;

二是高技术企业股权相对分散,企业成为在成熟市场上的公众公司,公司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的治理体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各权利主体的职责明确,相互制衡。如果企业经营良好,盈利稳定增长,企业的经理阶层权力竞争力较大,拥有较大的企业控制权。除非经理的生命周期发生急剧变化,如由于疾病或其他意外事故使得经理生命受到极大伤害。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好,企业出现严重亏损,经理人员的权力大小取决于企业治理制度安排。因为,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股东喜欢用脚投票,在“搭便车”现象严重的情况下,股东这种选择是优的,是一种常态。即使企业出现亏损,也不一定影响到管理阶层的权力竞争力。不过,当企业的潜在大股东显化的情况下,如平时不参与企业治理的机构投资者在无法顺利出逃的情况下,出于保护自己财产免受过分损失的目的,出面组织投资者联盟;又如企业采用某些治理机制(委托投票权、累计投票制、外部董事制度等),股东权力竞争力有可能超过经理的权力竞争力。另外,此时的企业规模增大,核心技术逐步成熟,技术管理日趋规X化,导致企业的一般人力资本价值降低,其权力竞争力下降,除极少数关键技术人员会保有一定的参与企业治理的能力外,其他的人力资本已经退出企业的治理。[11]

四、结语

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较好处理相关利益者的矛盾和利益,特别是明确所有者与经营者及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形成既相互支持理解,又相互制约监督的关系,是企业相关者的利益趋同,企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当今世界,哪一家企业重视公司治理问题,它就能降低融资成本,吸引更多更稳定的国内外投资者,还可以避免重大经营决策失误,维持更好的财务状况,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轨道。可见,公司治理已成为一个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治理的复杂性更多地与企业规模和环境变化程度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讲,企业规模越大,治理的复杂性越高。因为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治理的协调性要求越高。同样,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程度也是影响企业治理的重要因素。

更多相关文档

·公司治理的均衡分析(6662字)·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研究(7869字)

·解析公司治理模式:跨文化视角(6304字)·转型期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分析(8189字)

·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机制改进(5546字)·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3380字)

·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的分析(5284字)·发达国家“股东中心论”在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中的借鉴(5676字)

·论机构投资者对我国公司治理的无效性(5454字)·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浅议(5793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

收藏到书签里:Email:hxdoc126.

站长统计

border="0" align="center"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懿嗤幕啤4诱飧鲆庖迳纤担卫斫峁雇梢浴翱寺保卫砘剖遣磺嵋妆弧翱寺钡模踔聊7缕鹄炊际掷选U饩筒荒呀馐臀裁粗泄泻芏嗥笠蛋凑展獾哪持止局卫斫峁垢闹屏耍闯俪偈詹坏街卫砑ㄐАO匀唬⒅卫砘频娜挝窀杈蕖;灰桓鼋嵌壤纯矗卫砘埔残枰卫斫峁棺魑教ǎ卫砘品⒒幼饔玫拇笮≡诤艽蟪潭壬弦惨览涤谡飧銎教ǖ母叨取5艿睦纯矗局卫砘莆抟墒恰傲榛辍保卫斫峁怪皇且桓觥翱恰倍选R虼耍泄笠翟诮杓颐巧肀叩恼庑┢笠担绻驹诨蹲势笠担┑墓局卫硎保绕湟险嫜芯科涔局卫砘疲业娇梢晕颐墙杓筒慰嫉牟糠掷垂乖熳约浩笠倒局卫淼摹傲榛辍保钪招纬捎行У墓局卫硖逑怠?nbsp;

自考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重点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 第一章: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导论 一. 中小企业:是指所处行业的发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经济规模都比较小的 经济单位。 二. 中小企业界定特点:1.从业人数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普遍选用的标准 . 2. 很多 国家在界定中小企业时,又对中小企业进一步的规模细分 . 3. 各国中 小企业的界定标准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并非固定不变 . 三. 日本对中小企 业的定义事实上是采用职工人数和资本金双重标准来界定的 ,是典型量 的界定模式,而美国对中小企业的定义是质与量的结合 ,量的界定标准上,美国较细致. 四. 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标准特点 :1.行业范围幅度缩小2.界定 标准大量简化 3. 认定标准的主体角色转变,行政色彩削减. 五. 企业战略管理:是使企业能够达到其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过程 ,是一门跨功能决策的艺 术与科学。 六. 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1.整体性2.长期性3.权威性4.环境适应性 七. 企业战略的过程:1.战略分析: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的地位 2. 战略选择:战略制定,评价和选择 3.战略实施:采取措 施发挥战略作用 4. 战略评价和调整:检验战略有效性 八. 战略管理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 1. 企业战略为企业提出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2. 企业经营战略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3. 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4. 能够使企业不断创新 九. 中小企业 阶段发展战略 1. 创业期 2. 成长 期:A.成长型战 略B.竞争型战略 4.衰退期 十.常用的战略:1.专业一经营战略2.特色经营战略3.联合经营战略4.自主创新战略 ,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 展 ,使企业处于主动和优势地 位 ,有利于开拓国际和国内市场 B.依附战略C.局部市场战略 3.成熟期:A.名牌战略B.—体化战略 A.资源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作业及答案1

企业战略管理作业1 单项选择题 第1题战略作为定位是从()分析的角度为自己寻找一个有利位置。 A、内部环境 B、宏观环境 C、外部行业 D、与其他企业的关系 答案:C 第2题战略管理是()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 A、中层管理者 B、一般员工 C、低层管理者 D、企业高层管理者 答案:D 第3题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A、适应性 B、灵活性 C、针对性 D、稳定性 答案:A 第4题战略的好坏,不仅仅在于制定的是否合理,还在于企业能否正确()战略。 A、理解 B、实施 C、分析 D、发展 答案:B 第5题()的决策问题是在选定的业务范围内或在选定的市场——产品区域内如何进行竞争。

A、企业总体战略 B、职能部门战略 C、市场营销战略 D、经营单位战略 答案:D 第6题战略必须在企业经营活动之前制定,以备人们使用,这说明战略应该是一种()。 A、行为模式 B、计划 C、定位 D、计谋 答案:B 第7题企业必须要明确在自身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或在市场中的位置,这说明战略就是要确定企业的()。 A、定位 B、类型 C、形象 D、关系 答案:A 第8题强调“将事情做好”战略层次是()。 A、企业总体战略 B、职能部门战略 C、市场营销战略 D、经营单位战略 答案:B 第9题战略经营单位的概念首先是于20世纪70年代在()中发展起来的。 A、日本丰田公司 B、美国福特公司

C、美国通用电器公司 D、西门子公司 答案:C 第10题在下列业务中,战略经营单位的经理人员不能够自行决策是()。 A、一般员工的招聘 B、关键设备的采购 C、业务单位的广告策略 D、业务单位的生产计划 答案:B 多项选择题 第11题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安索夫提出的战略这条共同经营主线是由哪四个要素组成?() A、产品和市场范围 B、生产制造 C、增长向量 D、竞争优势 E、协同作用 答案:A|C|D|E 第12题战略管理是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的管理,它融合了很多学科的知识,包括()。 A、政治学 B、法学 C、社会学 D、经济学 E、电学 答案:A|B|C|D 第13题企业制定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指的是()的问题 A、生存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浅析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浅析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浅析 战略管理是确立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设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但总体来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战略管理缺陷。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战略管理理念。首先,缺乏理论的指导。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界和理论界存在着一种认识论上的偏差,认为战略管理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和管理方法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的。 2、战略制定能力不强。部分中小企业限于经营者自身素质较低且未接受过系统的管理理论培训,未能掌握战略制定的原则、思路和专门方法,缺乏制定战略规划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而无力制定企业战略。 3、定位不准,脱离实际。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还谈不上有真正的企业的战略定位,它们所制定的一些规划没有从发展的趋势进行考察,在指导思想、内容和实施上都缺乏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深刻把握,以此定位的发展战略根本无法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 如何加强中小型企业的战略规划,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新华商智总裁实战教育顾问机构的马老师,长期针对中小型企业战略管理进

行研究,提出了四点措施: 一、开展培训,提高认识 首先,必须对战略管理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认识。中小企业管理者应该意识到战略管理并非仅限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也需要制定自己的战略。对于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制定战略不仅仅需要依靠管理者的战略意识,更需要通过他们敏锐和精准的眼光,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设定恰当的目标。其次,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战略管理技能。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有计划地组织管理者到国内外先进企业考察学习,也可以采取多种途径送他们到其他系统学习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可以聘请战略管理专家来企业现场对经营者进行针对性地培训,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更新管理着的思维方式,提升其企业战略管理技能。 二、抓住关键,掌握方法 当前,战略管理实践中较为适用的有swot战略分析法,它是一个以企业所处环境为切人点的'分析工具,由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四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组合而成。通过swot分析,中小企业可以充分认识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拥有的内部条件,从中发现自身拥有的的优势和劣势,认识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 三、结合实际,制定战略 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相对于大企业来说既缺乏资本又缺乏技术,因而它们在制定战略时必须充分注意所选战略与企业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试题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试题 企业管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根据我国新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在住宿和餐饮业中,下列关于中小企业职工人数描述最准确的是() A. 2千人以下 B.3千人以下 C. 5百人以下 D.8百人以下 2 ?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不包括() A.整体性 B.长期性 C.稳定性 D.权威性 3?下列那一个选项不属于战略分析中的外部环境分析()A.买方 B.供应方 C.企业人员素质 D.潜在进入者 4. 在大多数企业中存在两类管理者:一类是综合管理者,另一类是() A.战略制定者 B.智能型管理者 C.专业性管理者 D.技术型管理者 5. 一个自足的事业部,为某一特定的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是指()

A行政单位 B.职能单位 C.市场单位 D.业务单位 6 ?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战略措施的类型是() A产品开发战略 B.公司治理战略 C.业务经营战略 D.行业选择战略 7 ?创业期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不包括() A资源战略B.依附战略C.名牌战略D.局部市场战略 8成熟期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不包括() A. —体化战略 B.名牌战略 C.国际化经营战略 D.局部市场战略 9.根据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有限等特点而指定的一种战略,是指() A特色经营战略 B.联合经营战略 C.专一经营战略 D.特许经营战略 10?在创业早期,创业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A.使人权益资本 B.内部筹资 C.发行股票 D.发行债券 11 .《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限定人数在()

A. 1 到50 B.2 到50 C. 3 到50 D.4 到50 12 ?在我国,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可以从事下列哪个行业() A.军工业 B.邮电通信业 C.交通运输业 D.铁路运输业 13?合伙企业成立的法律基础是() A.合伙协议 B.合伙合同 C.劳动合同D?三方协议 14.某大学生创业时想开一个零售店,他在创业之初最适应选择的企业形式是() A.个体户 B.合伙企业 C.有限责任公司 D.股份有限公司 15?下列不属于内源融资形式是() A.留利资金融资 B.沉淀资金 C?内部筹资 D.债务性融资 16.间接融资最典型的方式是() A.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 B.兼并融资 C?引进外资融资 D. 民间融资

企业战略管理作业.pdf

作业一: 题目:在关于隆中对讨论活动的基础上,收集三大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资料,包括经营业务范围、企业实力以及用户数量等,从中选择一家公司,站在企业负责人的角度,对企业的构想提出你的意见。 “隆中对”的要点在于两方面:1、如何立于不败之地(生存问题); 2、如何稳步扩张(发展问题)。随着电信服务市场竞争的加剧,目前中国电信服务市场已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足鼎立之势。现就中国电信的基本战略问题浅析如下: 一、中国电信基本情况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信”)成立于2000年5月17日,注册资本2204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年收入规模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中国电信是中国三大主导电信运营商之一,位列2013年度《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排名第182位,多次被国际权威机构评选为亚洲最受尊敬企业、亚洲最佳管理公司等。作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中国电信为客户提供包括移动通信、宽带互联网接入、信息化应用及固定电话等产品在内的综合信息解决方案。中国电信在国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欧美、亚太等区域的主要国家均设有分支机构,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宽带互联网络和技术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具备为全球客户提供跨地域、全业务的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和客户服务渠道体系。中国电信旗下拥有“天翼领航”、“天翼e家”、“天翼飞Young”等著名客户品牌、以及“号码百事通”、

“翼支付”等多个知名产品品牌。中国电信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截至2014年底,宽带互联网接入用户规模超过1亿户,移动用户规模1.86亿户,固定电话用户规模约1.44亿户。近年来,中国电信紧紧把握住信息通信产业日益呈现的大变革、大融合的发展趋势,秉承“开放、合作、创新”的互联网精神,定位于“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打破传统思维禁锢,全面深化企业改革,持续推进战略转型:优化客户服务方式、扩大价值创造领域,通过市场化运作深层次激发企业活力,通过差异化经营持续打造竞争优势,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增强企业发展动力,推动公司向互联网化运营模式演进,力争用五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型的中国电信。二、中国电信基本战略浅析 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电信作为中国第一家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公司,几十年来的耕耘,打造了中国接入速度最快、最稳定的服务系统,得到了大多数用户的认可,其“中国最佳网络接入服务公司”的市场形象已深入人心,短期内,在网络接入服务方面的优势地位,其竞争对手难以撼动。“网络接入服务”是中国电信能在目前电信服务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因素,抓住这一点并继续做大做强,则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电信应不必过于担心生存问题。基于此,我认为中国电信应以“网络接入服务”为根本,制定相关市场战略。 1、继续加大在网络接入服务上的投入,采取各种措施(费用、服务等)进一步增大中国电信在网络接入服务上的市场份额,提高市

探析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战略管理

探析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战略管理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 ) 【论文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核心竞争力 【论文摘要】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持续长久发展的导航仪,因此,企业要想生存并发展下去,其管理者就要高度重视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更需要关注企业的战略管理。本文先阐述了中小企业的战略特征、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其改善的建议。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知识化、休息化、全球化,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多变化等,使得市场竞争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经营的风险程度和不确定性也与日俱增。因此,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行而有效的战略管理是企业必须重视的方面,同时,树立战略意识,促进战略管理,提高企业的战略管理技能。和大企业一样,战略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特征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按照不同的方式划分的生产

规模较小的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自身具有企业规模小,资金力量单薄,经营品种单一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不可能制定类似于大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小企业的战略一般很少是正式的,有时候采取隐性的、不明确的战略。 1. 战略管理意识不强 中小企业的战略通常是突发形成的,而不是事先设计制定好的;更多的时候,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的制定更容易受企业家个性、价值观和志向的影响;战略计划的制定往往也是非正式的,对中小企业而言,战略计划更多的时候类似于规划的决定过程。 2. 灵活性 长期计划对对中小企业而言,在管理中的作用不是很明显,相反,短期计划的作用更明显。虽然中小企业在战略管理的制定上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具有的一些特点,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由于中小企业的战略期限相对较短,相对于大型企业,它更能够灵活的利用将来的机会或者避免外部的威胁。 二、当前中小企业存在的战略管理问题 1. 轻战略制定,重战术制定 很多企业目前存在这样的现象,即忽略企业的战略使命, 对战略的关注点还停留在眼前的短期利益层面上,导致一些企业错把 竞争战术当作企业的战略。这种“轻战略,重战术”的观念也使得企业在经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考试大纲

附件7: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课程代码:05171)考试大纲 目录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的要求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二章中小企业创业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三章中小企业融资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四章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五章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六章中小企业营销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七章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八章中小企业文化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九章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四、考核要求 第十章中小企业政府扶持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考试计中的地位

二、本课程考试的总体要求 三、关于自学教材 四、自学方法指导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附录:题型举例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的要求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的专业必考的专业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有关现代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是以中小企业在企业经营中面临的战略决策与战略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课程,它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与指导性的特点,是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专业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当代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正确分析和解决目前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战略管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当代中小企业处理战略问题的效率,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中小企业成长与壮大的需要。 本课程重点(或难点)章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第八章、第九章;次重点章为:第四章、第五章;一般章节为:第七章、第十章。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应考者理解和掌握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有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第一章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中小企业的概念、范围与条件,中小企业界定模式的含义,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演变轨迹及特点。了解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和过程,中小企业战略体系的基本理论及特点。理解战略管理者的分类及其主要职责,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了解中小企业战略层次的划分,掌握中小企业阶段战略的选择与常见经营战略的含义。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一)中小企业的涵义、范围与条件 (二)中小企业界定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三)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演变轨迹与特点 第二节企业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 (三)战略管理者 第三节中小企业战略体系及其特点

企业战略管理 课程作业答案 人大 作业 答案

温馨提示:下载后直接按ctrl+f快捷键,查找前面的序号,就可以找到相应作业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99505】业务战略(竞争战略)是(涉及各业务单位的主管以及辅助人员)。 2.【99502】公司使命是(要阐明企业组织的根本性质与存在理由)。 3.【99513】公司目标是一个体系。关于其中的"战略目标",以下表述正确的是:(其目标体系建立目的在于为公 司赢得下列结果:获取足够的市场份额,在产品质量、客户服务或产品革新等方面压倒竞争对手,使整体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提高公司在客户中的声誉,在国际市场上建立更强大的立足点.建立技术上的领导地位,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抓住诱人的成长机会,等。是指企业在其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市场竞争地位和管理绩效的目标)。 4.【99500】企业战略的传统概念(广义定义)强调企业战略的一方面属性:(计划性)。 5.【99508】战略问题是(指那些对企业实现战略、达到目标的能力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内部或外部即将出现的问 题)。 6.【99521】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战略实施"的作用在于(采取措施使战略发挥作用)。 7.【99503】公司的目标是(公司使命的具体化)。 8.【99498】"……战略是公司为之奋斗的一些终点与公司为达到它们而寻求的途径的结合物。"这一定义是由(波 特)提出的。 9.【99509】职能战略是(职能层战略,主要涉及企业内各职能部门)。 10.【99499】战略是"一系列或整套的决策或行动方式"这一定义是由(明兹伯格)提出的。 11.【99504】公司战略(总体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 12.【99517】在企业战略的层次中,业务战略(或竞争战略)主要构成要素:(一是竞争优势,二是资源配置)。 13.【99511】公司使命一般包括公司目的、公司宗旨、公司经营哲学三个方面。其中"公司宗旨"是(旨在阐述公 司长期的战略意向,其具体内容主要说明公司目前和未来所要从事的经营业务范围)。 14.【99520】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战略选择"的作用在于(战略制定、评价和选择)。 15.【99515】公司目标是一个体系。关于其中的"年度目标",以下表述正确的是:(是指企业实施企业战略的年度 作业目标,是战略实施中的一种必要手段)。 16.【99508】战略问题是(指那些对企业实现战略、达到目标的能力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内部或外部即将出现的问 题)。 17.【99570】在宏观环境因素(PEST)中,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 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 18.【99563】波特教授在1990年从企业竞争力的微观角度,提出了钻石模型,从四个方面研究产业集聚。四要素 中不包括:(政府政策)。 19.【99549】"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趋于下降)。 20.【99565】成功关键因素分析中的"成功关键因素"是指(公司在特定市场获得盈利必须拥有的技能和资产)。 21.【99554】波特关于产业的定义:"由一群相似替代品的公司组成"中的"替代品"指(直接替代品)。 22.【99562】产业集群是指:(产业之间纵向或横向联系所形成的结合体)。 23.【99559】库兹涅茨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是指(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结构的演变规律)。 24.【99548】进入障碍指(那些允许现有企业赚取正的经济利润,却使产业的新进入者无利可图的因素)。 25.【99571】在五种竞争力模型中,影响供应者、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的因素不包括(进入障碍与退出障碍) 26.【99615】与价值链有关的概念还有供应链和产业链。三个概念十分相近,但强调的层面并不完全一样。从"价 值链"角度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市场营销三部分职能及其它们相互之间的协调是企

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一、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问题概述 (一)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中小企业就是指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1这类企业目前在我们国家大量存在,并成雨后春笋的态势不断发展壮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逐步居于主要地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战略管理是管理科学中一个较新的分支。战略管理就是制定、实施和评价能保证组织实现目标且超越不同职能的决策方案的艺术与科学。战略管理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主要有市场营销、财务与会计、企业内部管理、生产与运作等多个方面。战略管理通常包括三个方面: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因此构成一个整体的部分缺一不可。 (二)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相关研究概述 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的不断重视,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也越来越系统化完善化,学者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完善。学者们作了大量有关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拉开了对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序幕。在此基础上学者们不断深入,得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些核心思想是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又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原先的经典战略变为了竞争战略,是战略管理史上的一个大跨越。同时这个时期的中小企业发展特别迅速,在竞争战略的引导下,优先考虑内外部环境,使中小企业发展得到了新的契机。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战略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这一阶段的研究要求中小企业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得到最优匹配。同时也从中小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认为影响企业战略制定的因素有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内外部环境的因素。对中小企业战略环境的分析的重要性有所提高,注重行业整体分析。 二、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 (一)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良好的态势,增长速度迅猛,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每年因经济危机亏损面临倒闭的中小企业也不再是少数,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仍面临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企业缺乏战略管理 1江宁,《我国中小企业的定义和现状》,《经济论坛》,2007年第19期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 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企业已经进入战略制胜时代。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战略管理缺失是其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数99%以上,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缺失,使企业难以构建明确有效的发展方向,致使企业在市场上举步维艰。因此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企业倒闭。有研究表明,尽管倒闭的原因种种,但基本症结却是缺乏战略管理的技能,或没有开展战略管理。几乎对所有的失败案例的研究都发现,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严重缺乏。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在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了增强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成因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 1.缺乏战略思想,短期行为严重 大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战略定位的重要性,其成立和运行仅出于对地方资源的即时利用或短期出现的市场需求,缺乏长远的目标。另一部分企业,则认为环境或市场变化太快,制定战略没有意义,不知道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2.错把计划当战略,盲目扩张发展 诸多中小企业没有战略,但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计划。有的企业错把计划当战略,耽误了企业发展。计划和战略有着根本不同。计划是对于未来活动的具体安排,而战略定位表现为一种观念,它确定公司的现有方位,探索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促使企业自由地思考。计划是对战略的具体实施。也有些企业战略失败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是战略严重缺乏基础,盲目扩张,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 3.定位不准,脱离实际 我国许多不成功的中小企业在创业以及经营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仍无法明确自己的定位,总是跟在别人后面,结果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一有风吹草动,很容易被竞争挤出局。另外有些企业,虽制定了发展战略,但只是凭主观想象,结果其定位严重偏离企业自身的实际,难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二、中小企业战略缺失的原因 1.缺乏战略管理意识和能力,短期行为严重 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往往只对企业短期行为进行规划,没有针对长期计划进行战略整合,这个常表现为中小企业管理者是在发现市场中目前紧缺什么,就马上聚集资金兴办企业投入生产,寄希望于在顺势的市场环境下得到巨额利润,但是这样的企业通常缺乏战略定位,没有系统的对企业目标和企业发展进行规划,所以企业一般在市场顺势结束之后,也就容易倒闭、破产,这种企业就是近年来被称为“流星企业”。2.战略脱离企业实际,流于形式 中小企业在制定企业战略时,通常不会真正进行市场环境调研、不会对消费者需求以及产品分布层进行分析,仅仅是通过管理者自身对于市场的定位而订立的企业战略,这样的企业战略中看不中用,没有实质性作用不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企业不可能从这样的企业战略下得出企业管理、企业经营的方向。 3.战略定位与实施不当 很多中小企业出于对源于短期的市场需求,它们所制定的一些规划,没有从发展的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作业1参考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作业1》参考答案 1. 企业近期请某广告公司设计了三个广告创意方案,需要从中选择一个。 答:不属于战略层次的问题,理由,企业的广告设计只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一个部分,广告创意的好坏只是表现在促销效果上,但绝不会影响到企业发展的根本,和企业的长远目标也没有什么联系,实施部门也只是一个业务部门,所以只是经营管理的一部分,不是企业战略层次的问题。 2. 购买设备的意向已定,协议已签,急待履约。 答:这也不是企业战略层次应研究的问题。企业在购买设备前可能会涉及到决策和战略,但在决策后的履约合同仅只是一个实施过程,并未涉及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这也能从战略的概念和特征上去理解。 3、营销部总结近几年营销渠道的营销效果,建议从电视广告中撤出来,同时将公益赞助广告渠道作为营销的一个主渠道。 答:这只是营销策略,它只是营销部对以后的营销方案做了修改,所以不是战略应该研究的问题。 4、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各国都在酝酿开发新能源。其中用酒精作为汽油的替代产品是其中的一个方案。企业打算同某发动机企业联合开发不挥发的用于动力的酒精。 答:企业打算同某发动机企业联合开发不挥发的用燃油的液体酒精,这也是企业战略层次要研究的问题。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了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所以企业提出了该方案,该方案具有长远性、全局性和纲领性,所以这也是企业战略层次应研究的问题。由于该方案的主体是企业,是由企业提出来的方案,因此属于战略层次中的公司战略。竞争是市场经济不可回避的现实,面对竞争,企业战略需要进行内外环境分析,酒行业中酒精是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设计合适的经营模式,形成特色经营,增强企业的对抗性和战斗力,推动企业长远、健康的发展。 5、鉴于中档酒市场需求量大,营销部门建议本企业也加入中档酒行列,开发中档酒。答:由于市场上的中档酒需求量变大,营销部门建议开发中档酒,其主体是营销部门,由营销部门提出的一个方案,其针对市场的需求量提出了适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案,具有长远性的规划,“今天的努力是为明天的收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兼顾短期利益,企业战略着眼于长期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思考,确立了远景目标,并谋划了实现远景目标的发展轨迹及宏观管理的措施、对策。其次,围绕远景目标,企业战略必须经历一个持续、长远的奋斗过程,除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外,制定的战略通常不能朝夕令改,具有长效的稳定性。所以它是企业战略层次应研究的问题。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有哪些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有哪些 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实施战略的组织保证。为适应战略的需要,要使企业成为适合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动态组织,设计开发出相应的战略所需要的组织结构模式。 1、集中优势、以专取胜战略。 它是根据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等特点而制定的一种战略。中小企业势力较弱,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但是可以集中优势,通过选择能够有效发挥企业长处的细分市场进行专业化经营,把有效的资源集中在目标市场,提高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做好产品更新改造工作,形成企业特色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2、寻找空白、快速取胜战略。 这是根据中小企业的灵活、适应性较强的特点而制定的一种战略。中小企业应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快”的原则,通过寻找市场的各种空隙,凭自身快速灵活的优势,一举进入空白市场,进则扩大空隙,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退则迅速撤离,寻找新的空白。这就是中小企业的“小而灵,小而快”的战略。这种战略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灵敏、准确的信息系统。在组织上要保持战略决策在实施决策过程中的有效性,以便决策尽快转化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3、与众不同、特色取胜战略。 它是根据中小企业比较容易拉近顾客而制定的一种经营战略。中小企业规模小,一般不能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而保持成本水平的领先地位,来取得竞争中的主动地位。中小企业经营的范围窄,比较容易接近顾客,能通过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具

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吸引消费者,处于有力竞争地位。这就是中小企业的特色经营的战略。这种战略必须处理好经营特色与成本方面的关系。 4、横向合作取胜战略。 这种战略是根据中小企业资金薄弱,生产技术水平较差,难以利用规模效益的特点而制定的一种经营策略。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关系,相互补缺,通过业务集中,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减少分散经营状态下的内耗,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中小企业联合竞争的战略。该战略视中小企业之间的联合程度可分为松散型联合和紧密型联合。 5、纵向协作、承包取胜战略。 它是根据中小企业力量有限,产品单一的特点而制定的一种经营战略。中小企业在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时,不是着力于开发新产品,而是依附于大企业的生产系统,接受一个或数个大企业的长期固定的订货,成为主要的一个加工承包单位。中小企业在大企业的监督和指导下,为其生产某种零件或某种服务,最终在大中企业之间形成密切而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使中小企业的专业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也为它们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基础,可大大减少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今后中小企业将越来越多地作为大企业的合作伙伴而存在和发展。这种战略必须处理好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承包条件以及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 6、大小联姻、特许取胜战略。 所谓特许是得到一个总公司承认的中小企业或独立经营者,以总公司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相结合为核心的所有结构或经营结构。特许经营对中小企业或中小独立经营者的最大优势是破产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作业评讲(2)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作业评讲(2) 责任教师杨波 作业一:选择一个你比较熟悉的企业,对其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写一个600字以内的分析报告(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要求在以下内容中至少说明3个方面。 讲评:本次作业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教材第二章“外部环境分析”的内容,重点考察对宏观分析模型“PEST模型”、行业竞争的“六力竞争模型”和“SWOT模型”的掌握。从历次作业完成情况看,绝大多数同学都比较认真,能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作业,表现在能够对本课程所涉及的有关概念、原理、模型进行简单的阐述,按照教材所介绍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分析。很多同学都能从各种渠道收集一些资料并进行认真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但也有一些同学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将这些问题作一个分析,希望引起以后的同学注意。 第一:作业的重点在于“分析”,很多同学的分析较弱,少数同学只是介绍了什么是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如何重要,外部环境分析有哪些内容等原理,而没能结合自己所选的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第二:作业重在谈“自己”的观点,一部分同学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更有部分同学走“捷径”,将网上找到的企业的分析报告直接“拿来”。这样作虽然方便且作业的语言非常流畅,但对于本人如何掌握该课的方法不利,希望以后学习本课的学生不要图这种“方便”。还有些同学不能从自己身边的最熟悉的企业入手,如有的同学本人在重庆,写得却是远在青岛或日本某企业的例子等。还有的同学没有认真审题,作业要求写的是“企业”,有点同学却写成“事业单位”了。 第三:外部环境分析的重点是要预测企业今后一段时间的环境及其可能发生的变化。许多学生分析的却是企业的现状及过去的情况。 第四:分析的重点在于找到对本企业影响最大的关键因素,很多同学只是面面俱到地罗列,今后几年对企业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是什么没有分析,这是一个致命弱点。 第五:通过分析一定要得出结论,即本企业有什么机会,有什么威胁,许多同学也没有作到这一点,即只分析,没结论。同时对于多业务的公司或企业,还应当根据不同的业务作相应的分析,找出具体业务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 第六:对于竞争对手的分析太泛,第一是没有根据不同的业务分别列出竞争对手,第二是对于竞争对手没有进行排队,指出哪些是主要的竞争对手,第三是没有对竞争对手今后一段时间可能采取的竞争手段进行分析。 第七:对企业的市场细分情况、目标市场找的不准,分析不够。

浅析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目录 引言 1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1.1战略成本管理的涵义 (01) 1.1.1战略成本管理的界定 (01) 1.1.2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01) 1.2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步骤 (02) 1.2.1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 (02) 1.2.2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步骤 (03) 2我国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 2.1我国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意义 (05) 2.2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06) 3我国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剖析 3.1我国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现状 (07) 3.2我国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08) 3.2.1战略成本管理认识不足 (08) 3.2.2成本管理局限于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本管理 (09) 3.2.3成本管理人才专业性不强 (10) 3.2.4中小企业管理者对成本管理重视不够 (10) 4加强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对策思考 4.1改善和加强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思考 (10) 4.2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前景展望 (12)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浅析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引言 作为企业中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规模和条件限制造成了管理上的种种局限性,多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成本管理存在一定的弊端。要参与到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洪流之中,现存的成本管理体制亟待改善。战略成本管理需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竞争性,以使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做到最优,中小企业引入战略成本管理势在必行。将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从外部环境看来是跟上了行业价值链和竞争价值链发展,在竞争之中抢占一席之地;从内部要求来说,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紧密相连,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局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适应全局的需要,促进全局的重要策略。 归根结底,战略成本管理和中小企业管理体系是分支和总体的关系,具有战略性的成本管理有利于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目标,进而促进企业整体管理目标的实现,最终达到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 1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1.1战略成本管理的涵义 1.1.1战略成本管理的界定 战略成本管理即战略管理和成本管理的有机结合,是在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下,企业为了获得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所作出的变革,变传统的节约成本为通过关注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制定战略计划进行根本性、长远性和全局性的谋划,将成本计划提升到战略高度。 1.1.2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战略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战略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要求企业取得持久竞争优势,需要注重两点:○1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确立企业竞争战略;○2所选择的成本管理制度必须与企业竞争战略相配合。 (2)全局性,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必须结合其自身的内部条件和相关的外部环境,结合内外情况从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到行业价值链,再到竞争对手

企业战略管理作业

企业战略管理》作业1 学完第一章内容后一周内完成。 某企业经营烟酒业务,其厂址在华北某市,销售市场在华北、东北、华东及西北各省。产品以高档酒为主,企业最近有如下几件事需要解决:1.西南某制酒企业在西北市场在春节期间开展买二赠一促销活动,本企业西部市场负责人请示总经理审批春节期间的促销活动。2.鉴于中档酒市场需求量大,营销部门建议本企业也加入中档酒行列,开发中档酒。3.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各国都在酝酿开发新能源。其中用酒精作为汽油的替代产品是其中的一个方案。企业打算同某发动机企业联合开发不挥发的用于动力的酒精。4.与一家商场就货款问题发生争议,对方已诉至法院。5.购买设备的意向已定,协议已签,急待履约。请问:以上事件中哪些是企业战略层次应该研究的问题,哪些不是,请一一列举理由。 答案 解析:第1,4,5属于非企业战略层次问题,第2,3属于战略层次问题。 第2,3问题的解决涉及市场的定位和新产品的开发问题,体现长期性、长远性、纲领性、抗争性、风险性特性。 请一一列举理由如:第一问涉及促销活动问题。在春节期间,西南某制酒企业开展了买二赠一促销活动,由本企业西部市场负责人向华北的负责人提出的方案,本次促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企业战在西部市场的生存和发展,使企业能西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销售份额和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采用"降价"促销成为了吸引消费者增加购买;西部市场不是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核心,更重要的是为了生存为目标,将目光盯在现有的市场、现有的产品、现有的业务上,被动地参与价格大战,拼命地保卫市场占有率。这属于非企业战略层次问题。 《企业战略管理》作业2 学完第二章后一周内完成。 1.单项选择题 (1)甲为一进出口公司,就其外部环境而言,最主要的宏观影响因素是(A )。A.政治法律因素B.经济因素 C.人文社会因素 D.科技因素 (2)对于旅游企业来说,下列因素中属于宏观因素的有( D )。A.某旅游点发生地震 B.旅游景点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C.国家允许国人出境旅游 D.国内居民用于旅游的消费支出增长明显 (3)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最明显的竞争特征是:( B )。A.价格 B.规模经济 C.转换成本 D.库存成本 (4)原油生产公司对石油化工企业而言,决定他们讨价还价能力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A.交易量B.产业集中度C.转换成本D.卖方产品标准化程度 (5)对于中国移动通讯公司来说,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A )。A.中国联通B.中国电信 C.中国网通 D.中国铁通 (6)你认为手机行业最主要的特征是(A)A.产品高度标准化B.规模经济不太明显C.产品技术更新比较缓慢D.行业的进入/退出壁垒都高 (7)迪斯尼公司在美国本土、日本和英国所开的迪斯尼乐园都比较成功,赚取了大量的利润。可是在法国的迪斯尼乐园自开业以来年年亏损,其原因是忽视了( C )A.政治法律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技术因素 答案1、单项选择题: (1)A(2)D(3)B(4)A(5)A(6)A(7)C 2.选择一个你比较熟悉的企业,对其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写一个600字以内的分析报告。(1)该企业的名称、住址、主要业务内容。 (2)该企业的市场细分情况。该企业在行业市场细分中所占的位置。

企业战略管理离线作业答案(必)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企业战略管理学》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黄吾康学号:711115052005 年级:11秋工商管理学习中心:萧山学习中心115 ————————————————————————————— 一、通过战略的起源与演变,谈谈你对战略价值的理解。 答:在我国,战略一词自古有之,它是一个军事方面的概念。它起源于兵法,指将帅的智谋,后来指军事力量的动用;在西方,战略则起源于战术,原指将帅本身,后来指军事指挥中的活动。 在现代,人们将“战略”一词引申到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中来,其涵义也逐步演变成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 在西方,战略管理的思想最早来源于科学管理先驱泰罗和工业管理先驱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其强调了管理中“计划”的重要性,强调规划、计划对于管理的重要意义。 战略价值: (1)战略是领导者在努力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的基础上,做出统领人们行为的主导方向决定——指向性。(2)战略是关系事物和人们行为发展的全面和整体的概括——全局性。 (3)战略是对事物和人们行为发展做出的前瞻性决策——前瞻性。 二 1、企业管理型态发展到今天以战略为中心的阶段,其内在必然性是什么? 答:21世纪是只是经济的时代,是工业经济形态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也是通常所说的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形式。企业管理发展到今天以战略为中心是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态,为了在现代企业竞争中突围。当代国际竞争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人力资源的素质在竞争中作用突显;只是创新、技术创新在产业和企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作用;企业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提高。企业所处的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企业将自己的竞争模式从静态转变为动态,以便对各种变化作出正确而迅速的反应,而这也需要企业站在战略的高度去看待企业的发展,培养适合企业的人才,发掘可行的市场。 2、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有哪些? 答: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有: 1)、战略思想,即指导经营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思想,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群众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各种重大关系和重大问题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对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群众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统率作用、灵魂作用和导向作用。 2)、战略目标,指企业以战略思想为指导,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分析,战略期内要达到总水平,经营战略的实质性内容,构成战略的核心,正确的战略目标是评价和选择经营战略方案的基本依据。 3)、战略重点,指那些对于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性作用而又具有发展优势或自身需要加强的方面,企业资金、劳动和技术投入的重点,决策人员实行战略指导的重点。 4)、战略方针,指企业为贯彻战略思想和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所确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导规范和行动方略,起着指导作用、指针作用和准则作用,包括综合性方针和单项性方针;目的性方针和手段性方针。 5)、战略阶段,根据战略目标的要求,规定的战略期内,所划分的若干阶段。6)、战略对策,又称经营策略,指为实行战略目标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和重要手段,具有阶段性、方针性、具体性、多重性的特点。 3、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有哪些? 答: 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