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六合门点穴治疗基础理论

(整理)六合门点穴治疗基础理论

(整理)六合门点穴治疗基础理论
(整理)六合门点穴治疗基础理论

原文地址:六合门点穴治疗基础理论作者:龙儿

1、肚子疼:点少府。

2、急救、通脊醒神:点人中穴。

3、两肋痛:点按蠡沟。

4、眼病:点按金门、申脉。

5、胸闷气短:拧脚面皮肤。

6、抽筋:哑门。

7、眼皮跳:鼻尖。

8、胃病:中脘。

9、口干:承降。10、便秘:调腹部和大肠经.

11、网球肘病、心脏病:尺泽、曲泽、少海、小海,左手按右手。

12、颈椎病:外耳廊、锁骨内源向里按直到肩井穴。

13、治疗不孕症和肩膀肌肉僵硬、酸痛:膀胱俞相关穴位。

14、降血压:耳门、大脚趾和二脚趾跟部四周、每个从下到脚指尖、神阙。15、腰背疼:尾中、承扶、天枢、神阙、人中治腰疼。16、肩周炎:青灵、大包,肩反射区(涌泉上旁开二寸)17、痛经:少府、三阴交、腹部调理。18、晕车:翳风、劳宫、内关、外关。19、手关节炎:太渊、劳宫、手部疏通。

20、偏头痛:至阴、头部疏通(胆经)。21、头晕:劳宫,头昏:太冲、行间。22、崴脚:跗阳、跗阳上下有硬的地方。23、咽炎:中府、云门、合谷、尺泽、鱼际、太溪。24、腱鞘炎:劳宫穴,大拇指腱鞘炎,锁骨尖。25、咳嗽:鱼际、合谷、中府、云门。26、糠尿病:全身调理。

27、鼻炎:通天穴(四神聪旁)涌泉、太渊、鱼际。

28、抑郁症:心、肝、脾、胃是重点,全身调理。29、遗精滑精:腰阳关、关元、膀胱、百会。30、早泄:全身调理。31、怕冷手脚凉:丰隆、解溪、条口、足三里。32、乳腺增生:足三里、解溪、丰隆、乳中、乳根。33、癫痫:肝、胆的病全身调理。34、牛皮癣:脾的病全身调理。

35、老花眼:金门、申脉、行间、大脚趾根部外侧。

36、痛风:丰隆腿部疏通。禁吃蜂蜜和甜食。37、半身不遂:主穴地基,全身调理。38、失眠:神门、大陵、风市。39、腿神经麻痹,四肢不灵活:环跳。40、治发烧:用力捏耳尖、或用力向外搓或用针扎耳尖部放血,扎3---5毫米,放血要干净。

41、感冒浑身疼、中暑:三阴交,头疼:至阴,咽喉痛:中府、云门、合谷,流涕:百会、合谷、鱼际。42、膝部疏通:治膝关节疼痛。关节炎:阴陵泉、阳陵泉、膝部疏通、腿部疏通。43、治疗腿沉:点按胯骨轴里三寸,按时有针扎的感觉,然后,点按气冲、急脉、冲门推一下,快速放手。44、女人气血虚:建里、膻中、汽海、太渊。45、腕关节疼痛、解酒:太渊。

46、耳鸣:耳门、耳中、太溪、照海、足耳二穴。47、牙痛:牙总穴、足内外踝尖穴。48、膺痛(前胸、

后背):人中、商阳、绝骨、蠡沟。49、恶心呕吐:内关、中泉、中脘、足三里、内庭、太冲、公孙。

50、肾虚、遗精、滑精、阳痿:太渊、太溪、太冲、腰阳关、关元、白环枢。52、心绞痛、流鼻血(流鼻血时中魁两边会跳):用中魁、劳宫。53、手指疼、麻:用劳宫。54、中暑:用三阴交。

55、咽喉干痛、梅核气:太溪。56、面瘫:谦证、天鼎。57、面肿(脸肿):人中、太溪、公孙。58、三叉神经痛:至阴。59、跑得快:郗门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正坐或仰卧,仰掌取穴)太渊、地机、委中、委阳、飞杨60、四缝穴:(扎针)治胸闷、治痒肌、小孩儿自闭。61、宫寒痛经:八髎、少府、耳穴、悬种、中脘、建里、三阴交。62、出气声大怕冷:百会、百劳、大椎、(定喘)大椎旁一寸、至阳、膈节、膈关。

63、泄泻(拉肝子):人中、太溪、公孙、石门。64、眼结:左右肩尖、背膺、申脉、昆仑。65、风眼:中渎、风市、申脉、(耳壳)目1、目2。66、耳聋:医风、百会、囟会、风府、哑门、四间。67、耳痛:内耳、足二耳穴、百会、耳门、络却、阳溪、阳谷、前谷、后溪、腕骨、中渚、液门、商阳、肾俞、羽翼。68、百会:主升阳;涌泉:主降一切。

1、肚子疼:点少府。

2、急救、通脊醒神:点人中穴。

3、两肋痛:点按蠡沟。

4、眼病:点按金门、申脉。

5、胸闷气短:拧脚面皮肤。

6、抽筋:哑门。

7、眼皮跳:鼻尖。

8、胃病:中脘。

9、口干:承降。10、便秘:调腹部和大肠经.

11、网球肘病、心脏病:尺泽、曲泽、少海、小海,左手按右手。

12、颈椎病:外耳廊、锁骨内源向里按直到肩井穴。

13、治疗不孕症和肩膀肌肉僵硬、酸痛:膀胱俞相关穴位。

14、降血压:耳门、大脚趾和二脚趾跟部四周、每个从下到脚指尖、神阙。15、腰背疼:尾中、承扶、天枢、神阙、人中治腰疼。16、肩周炎:青灵、大包,肩反射区(涌泉上旁开二寸)17、痛经:少府、三阴交、腹部调理。18、晕车:翳风、劳宫、内关、外关。19、手关节炎:太渊、劳宫、手部疏通。

20、偏头痛:至阴、头部疏通(胆经)。21、头晕:劳宫,头昏:太冲、行间。22、崴脚:跗阳、跗阳上下有硬的地方。23、咽炎:中府、云门、合谷、尺泽、鱼际、太溪。24、腱鞘炎:劳宫穴,大拇指腱鞘炎,锁骨尖。25、咳嗽:鱼际、合谷、中府、云门。26、糠尿病:全身调理。

27、鼻炎:通天穴(四神聪旁)涌泉、太渊、鱼际。

28、抑郁症:心、肝、脾、胃是重点,全身调理。29、遗精滑精:腰阳关、关元、膀胱、百会。30、早泄:全身调理。31、怕冷手脚凉:丰隆、解溪、条口、足三里。32、乳腺增生:足三里、解溪、丰隆、乳中、乳根。33、癫痫:肝、胆的病全身调理。34、牛皮癣:脾的病全身调理。

35、老花眼:金门、申脉、行间、大脚趾根部外侧。

36、痛风:丰隆腿部疏通。禁吃蜂蜜和甜食。37、半身不遂:主穴地基,全身调理。38、失眠:神门、大陵、风市。39、腿神经麻痹,四肢不灵活:环跳。40、治发烧:用力捏耳尖、或用力向外搓或用针扎耳尖部放血,扎3---5毫米,放血要干净。

41、感冒浑身疼、中暑:三阴交,头疼:至阴,咽喉痛:中府、云门、合谷,流涕:百会、合谷、鱼际。42、膝部疏通:治膝关节疼痛。关节炎:阴陵泉、阳陵泉、膝部疏通、腿部疏通。43、治疗腿沉:点按胯骨轴里三寸,按时有针扎的感觉,然后,点按气冲、急脉、冲门推一下,快速放手。44、女人气血虚:建里、膻中、汽海、太渊。45、腕关节疼痛、解酒:太渊。

46、耳鸣:耳门、耳中、太溪、照海、足耳二穴。47、牙痛:牙总穴、足内外踝尖穴。48、膺痛(前胸、

后背):人中、商阳、绝骨、蠡沟。49、恶心呕吐:内关、中泉、中脘、足三里、内庭、太冲、公孙。

50、肾虚、遗精、滑精、阳痿:太渊、太溪、太冲、腰阳关、关元、白环枢。52、心绞痛、流鼻血(流鼻血时中魁两边会跳):用中魁、劳宫。53、手指疼、麻:用劳宫。54、中暑:用三阴交。

55、咽喉干痛、梅核气:太溪。56、面瘫:谦证、天鼎。57、面肿(脸肿):人中、太溪、公孙。58、三叉神经痛:至阴。59、跑得快:郗门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正坐或仰卧,仰掌取穴)太渊、地机、委中、委阳、飞杨60、四缝穴:(扎针)治胸闷、治痒肌、小孩儿自闭。61、宫寒痛经:八髎、少府、耳穴、悬种、中脘、建里、三阴交。62、出气声大怕冷:百会、百劳、大椎、(定喘)大椎旁一寸、至阳、膈节、膈关。

63、泄泻(拉肝子):人中、太溪、公孙、石门。64、眼结:左右肩尖、背膺、申脉、昆仑。65、风眼:中渎、风市、申脉、(耳壳)目1、目2。66、耳聋:医风、百会、囟会、风府、哑门、四间。67、耳痛:内耳、足二耳穴、百会、耳门、络却、阳溪、阳谷、前谷、后溪、腕骨、中渚、液门、商阳、肾俞、羽翼。68、百会:主升阳;涌泉:主降一切。

1、肚子疼:点少府。

2、急救、通脊醒神:点人中穴。

3、两肋痛:点按蠡沟。

4、眼病:点按金门、申脉。

5、胸闷气短:拧脚面皮肤。

6、抽筋:哑门。

7、眼皮跳:鼻尖。

8、胃病:中脘。

9、口干:承降。

10、便秘:调腹部和大肠经.

11、网球肘病、心脏病:尺泽、曲泽、少海、小海,左手按右手。

12、颈椎病:外耳廊、锁骨内源向里按直到肩井穴。

13、治疗不孕症和肩膀肌肉僵硬、酸痛:膀胱俞相关穴位。

14、降血压:耳门、大脚趾和二脚趾跟部四周、每个从下到脚指尖、神阙。

15、腰背疼:尾中、承扶、天枢、神阙、人中治腰疼。

16、肩周炎:青灵、大包,肩反射区(涌泉上旁开二寸)

17、痛经:少府、三阴交、腹部调理。

18、晕车:翳风、劳宫、内关、外关。

19、手关节炎:太渊、劳宫、手部疏通。

20、偏头痛:至阴、头部疏通(胆经)。

21、头晕:劳宫,头昏:太冲、行间。

22、崴脚:跗阳、跗阳上下有硬的地方。

23、咽炎:中府、云门、合谷、尺泽、鱼际、太溪。

24、腱鞘炎:劳宫穴,大拇指腱鞘炎,锁骨尖。

25、咳嗽:鱼际、合谷、中府、云门。

26、糠尿病:全身调理。

27、鼻炎:通天穴(四神聪旁)涌泉、太渊、鱼际。

28、抑郁症:心、肝、脾、胃是重点,全身调理。

29、遗精滑精:腰阳关、关元、膀胱、百会。

30、早泄:全身调理。

31、怕冷手脚凉:丰隆、解溪、条口、足三里。

32、乳腺增生:足三里、解溪、丰隆、乳中、乳根。

33、癫痫:肝、胆的病全身调理。

34、牛皮癣:脾的病全身调理。

35、老花眼:金门、申脉、行间、大脚趾根部外侧。

36、痛风:丰隆腿部疏通。禁吃蜂蜜和甜食。

37、半身不遂:主穴地基,全身调理。

38、失眠:神门、大陵、风市。

39、腿神经麻痹,四肢不灵活:环跳。

40、治发烧:用力捏耳尖、或用力向外搓或用针扎耳尖部放血,扎3---5毫米,放血要干净。41、感冒浑身疼、中暑:三阴交,头疼:至阴,咽喉痛:中府、云门、合谷,流涕:百会、合谷、鱼际。42、膝部疏通:治膝关节疼痛。关节炎:阴陵泉、阳陵泉、膝部疏通、腿部疏通。

43、治疗腿沉:点按胯骨轴里三寸,按时有针扎的感觉,然后,点按气冲、急脉、冲门推一下,快速放手。44、女人气血虚:

建里、膻中、汽海、太渊。

45、腕关节疼痛、解酒:太渊。

46、耳鸣:耳门、耳中、太溪、照海、足耳二穴。

47、牙痛:牙总穴、足内外踝尖穴。

48、膺痛(前胸、后背):人中、商阳、绝骨、蠡沟。

49、恶心呕吐:内关、中泉、中脘、足三里、内庭、太冲、公孙。

50、肾虚、遗精、滑精、阳痿:太渊、太溪、太冲、腰阳关、关元、白环枢。

52、心绞痛、流鼻血(流鼻血时中魁两边会跳):用中魁、劳宫。

53、手指疼、麻:用劳宫。

54、中暑:用三阴交。

55、咽喉干痛、梅核气:太溪。

56、面瘫:谦证、天鼎。

57、面肿(脸肿):人中、太溪、公孙。

58、三叉神经痛:至阴。

59、跑得快:郗门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正坐或仰卧,仰掌取穴)太渊、地机、委中、委阳、飞杨

60、四缝穴:(扎针)治胸闷、治痒肌、小孩儿自闭。

61、宫寒痛经:八髎、少府、耳穴、悬种、中脘、建里、三阴交。

62、出气声大怕冷:百会、百劳、大椎、(定喘)大椎旁一寸、至阳、膈节、膈关。

63、泄泻(拉肝子):人中、太溪、公孙、石门。

64、眼结:左右肩尖、背膺、申脉、昆仑。

65、风眼:中渎、风市、申脉、(耳壳)目1、目2。

66、耳聋:医风、百会、囟会、风府、哑门、四间。

67、耳痛:内耳、足二耳穴、百会、耳门、络却、阳溪、阳谷、前谷、后溪、腕骨、中渚、液门、商阳、肾俞、羽翼。

68、百会:主升阳;涌泉:主降一切。

[转载]刺血心得手抄本(2012-06-23 22:39:48)转载▼标签:转载原文地址:刺血心得手抄本作者:老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小时,则100%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

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二、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

三、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应刺血后心穴。

四、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五、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

七、慢性肾炎:(1)儒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2)肾脏周围。(3)脐周围刺血。(脐中间不能刺)

八、肝炎刺血:阳交,足三里,曲泽,阳陵泉,三阴交。

九、肝硬化腹水:用肝炎的穴位加:肾俞,腰俞,条口穴(上0、5外0、5寸),肝俞。

十、痔疮特效穴:(1)龊交穴,(嘴里面)找到白粒点,1—3次即愈。(2)对肛门红肿溃烂者刺血委中,其痛即减。

十一、失眠:(1)神门,行间,足三里。(2)大椎,神道,中脘,刺后拨罐。

十二、颈椎病:压痛点,天宗,肩贞,尺泽穴。

十三、凡胸部内伤必须要刺血:大椎,肩井,然后才是伤部。

十四、肩周炎:肾关穴,(阳陵泉下1、5寸)尺泽穴,1次见效。

十五、急慢性咽喉病:大椎,耳尖,耳背静脉,少商,曲池,太阳,血出痛减。

十六、阳萎病:(1)肾俞,复溜刺出血,关元,膀胱俞拨罐15分钟。(2)刺血三阴交,命门,拨罐肾俞,血海。

十七、高血压:太阳,大椎耳尖,耳背静脉曲池,刺血后血压即降,注意:刺血后一小时内不能喝水,否则效差。

十八、哮喘病:(1)大椎,肺俞,风门,膏盲,列缺刺血。中府,大椎拨罐15分钟。

十九、高血脂病:大椎,太阳,腰俞,委中,曲池。

二十、风湿心脏病:阳交,尺泽,太阳。

二十一、眼睛羽状一肉:少泽,至阴,耳尖,大椎,隔天一次,十天一疗程。

二十二、中耳炎:外踝关节刺血。

二十三、癫间:方1、太阳,曲泽,委中,阳交。方2、少商,人中刺血。肝俞,大椎拨罐15分钟。方3、后颈骨低部找出痛点及内关穴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二十四、精神病:太阳,曲泽,委中,术冲,阳交,丰隆,心俞,刺血后拨罐。

二十五、背诊要点:脊背不应有血管突出,如有则为病灶,久病的人背部必有黑痣。

刺血的不传之秘

久治不愈的疾病,当用什么方法都无效时,就应在双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漆关节,找那些恕张的血管刺血,可有意想不到之效。这是本人的经验。

刺血一般不要在晚上,应在上中午为好。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 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 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 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 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 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 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 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 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 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 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 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 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 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 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 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 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 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 么问题了。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导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确立了辨证诊治的纲领;《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病、症、证的概念(懂得区分)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正气——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及适应环境与抗病、康复能力。可分:阳气、阴气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可分为阳邪、阴邪。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胜(盛)——指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①阳偏胜(阳盛):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烦躁,面红目赤 阳胜则阴病——兼津伤:咽干口渴,尿少便结 ②阴偏胜(阴盛):阴胜则寒——实寒证:恶寒肢冷,舌淡脉紧 阴盛则阳病——兼阳虚:神疲踡卧,尿清便溏 (2)阴阳偏衰(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虚者补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 昼夜晨昏的变化 地域环境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什么是情绪取向婚姻家庭治疗

什么是EFT(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情绪取向治疗) 2015-03-07EFT010 在百度搜索“情绪取向”,结果多是语焉不详的短文或书籍介绍;搜索“EFT”,得来的不是保健品、网络游戏、电子仪器就是情绪释放技术(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我们EFT人应补此疏漏。在此回答“什么是情绪取向治疗(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EFT)”。格式便合着百度词条的模样,写完一并发词条。 情绪取向治疗(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EFT) 中文名:情绪取向治疗、情绪焦点治疗 外文名:Emotionally FocusedTherapy 创始人:Dr. Sue Johnson和Dr. Greenberg 类型:心理治疗学派 作用:伴侣治疗、家庭治疗、个体心理治疗 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 Dr. Sue Johnson 概述: 情绪取向治疗(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简称EFT)由Dr. Sue Johnson和Dr. Greenberg两位博士共同发展而成的心理治疗技术,适用于改善伴侣关系及亲子关系。 EFT认为情绪是引发行为反应的重要关键,而安全感是关系维系的基础,倘若两人之间的安全感受到威胁,人们会感到痛苦或不知所措,产生互相伤害的行为。因此EFT相信,改变人们的情绪反应,行为模式将会跟着改变。基于此哲学观点,EFT治疗师帮助伴侣和家庭成员停止令人痛苦的互动模式,并且重新塑造人们的情绪经验,以建立相互滋养与支持的情感关系。 EFT被认为现今治疗效果显著且有效的心理治疗取向之一,众多实务研究发现:经过8-20次晤谈的伴侣,70-75%的伴侣痛苦程度下降,90%的伴侣关系明显改善,而此取向适用对象亦相当广泛,例如:受抑郁症、慢性病、创伤所苦的伴侣,以及多元文化家庭。 EFT提供了三阶段9步骤的操作模式,清晰地描述治疗过程中的步骤及关键点。在三阶段9步骤的操作模式中,包含肯定、同理反映、重新界定、同理的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绪论 一:概念 1、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①整体观念②辨证论治 4、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5、整体观念:指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6、中医“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7、辩证论治——病、证、症 ①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②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③症: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1、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2、隋唐时期——中医基础补充时期代表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3、“金元四大家” ①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火热论,《河间六书》 ②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病由邪生,《儒门事亲》 ③李东垣(李杲)——补土派——内伤脾胃学说,《胃脾论》 ④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相火论,《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 ①叶桂(叶天士)——《温热论》 ②薛雪(薛生白)——《温热条辨》 ③吴瑭(吴鞠通)——《温病条辨》 ④王士雄——《温热经纬》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基础知识试卷(第一套)

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基础知识试卷(第一套) 一、单选题(每题0.5分,80道题,共40分。每小题4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符 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中最广泛、最普遍的社会关系,它是()。 A.是经济的产物 B.是原始人类的产物 C.是社会的产物 D.是法制的产物 2.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是()提出的。 A.妇女权益保障法 B.1980年婚姻法 C.2001修改后的婚姻法 D.1950年婚姻法 3.“女性头发长见识短”的看法属于()范畴。 A.自然现象 B.社会性别 C.政治性别 D.生理性别 4.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根本目的不包括()。 A.消除性别的不平等 B.消除性别歧视 C.实现社会性别平等 D.实现无差别的一切平等 5.社会性别主流化在工具和方法的使用上强调()。 A.观察方法 B.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C.社会性别分析方法 D.政策研究方法 6.我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根本意义在于()。 A.推动男女两性平等的和谐发展 B.解决我国妇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C.建立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 D.优化妇女发展环境 7.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婚姻的第一位的基础应是()。

A.当事人的志同道合 B.爱情 C.共同的经济地位 D.忠贞专一 8.对恋人之间的婚前性行为应以()为主。 A.引导、教育 B.打击、压制 C.鼓励、倡导 D.听之任之 9.老龄化问题主要是()的研究课题。 A.家庭社会学 B.家庭理财 C.婚姻家庭心理学 D.家庭教育 10.家庭社会学的功能分析论主要关注()。 A.矛盾性 B.冲突性 C.一致性 D.变革性 11.家庭结构包括()。 A.代际结构 B.居所结构 C.经济结构 D.从属结构 12.单身家庭是指()。 A.单身父亲或母亲和孩子组成的家庭 B.有单身成员的家庭 C.无子女夫妻离婚后各自组成的一个人的家庭 D.未婚或离婚后且无子女的一个人的家庭 13.核心家庭是指()。 A.同辈亲属组成的家庭 B.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C.新婚夫妇组成的家庭 D.没有长辈亲属参与的家庭 14.多数情况下,离婚对当事人的影响()。 A.妻子的创伤超过丈夫 B.丈夫的创伤超过妻子 C.双方的创伤其实是一样的 D.双方的创伤是暂时和被夸大的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与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第一章【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气的根本属性是: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 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 A.生殖之精 B. 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气 B.气 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 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 以上均是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动静 B. 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9.阴阳比较完 整而简要的概念是: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 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10.阴阳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生和变化的: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14.“无阳则阴无以生,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15.根据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1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脾 C.肝 D.肺 E. 肾17.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阳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8.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19.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 (七版教材) 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 4.整体观念的概念 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 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 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 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 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 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阴阳的基本概念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 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 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 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 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 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 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 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 18.五行的基本概念 19.五行的特性 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 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 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 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6.母子相及的涵义 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学说的形成 3.藏象学说的特点 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 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 8.心的生理特性 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 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 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 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 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 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 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 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 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 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 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 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 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 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25.肾藏精的涵义 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 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 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 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 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 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 32.肾主骨生髓通脑 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 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 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 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 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 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 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 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

完整版,经典版,无删减版本 中医著作第一部:中医基础理论(第1楼)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第2楼)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3楼)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 (第4楼)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5楼)第一节气一元论 (第6楼)第二节阴阳学说 (第7楼)第三节五行学说 (第8楼)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第9楼)第三章脏象 (第10楼)第一节五脏 (第11楼)第二节六腑 (第12楼)第三节奇恒之府 (第13楼)第四节形体官窍 (第14楼)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15楼)第六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第16楼)第四章精、气、血、津液 (第17楼)第一节精 (第18楼)第二节气 (第19楼)第三节血 (第20楼)第四节津液 (第21楼)第五节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第22楼)第五章经络 (第23楼)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第24楼)第二节十二经脉 (第25楼)第三节奇经八脉 (第26楼)第四节经别、络脉、经筋、皮部 (第27楼)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 (第28楼)第六节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29楼)第六章体质 (第30楼)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 (第31楼)第二节体质的形成 (第32楼)第三节体质的分类 (第33楼)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34楼)第七章病因 (第35楼)第一节外感病因 (第36楼)第二节内伤病因 (第37楼)第三节病理性因素 (第38楼)第四节其他病因 (第39楼)第八章病机 (第40楼)第一节发病机理 (第41楼)第二节基本病机 (第42楼)第三节内生五气病机

(第43楼)第四节脏腑病机 (第44楼)第五节经络病机 (第45楼)第六节疾病的传变 (第46楼)第七节疾病的转归 (第47楼)第九章养生与防治 (第48楼)第一节养生 (第49楼)第二节预防 (第50楼)第三节治则 (第51楼)[附]五运六气 (第52楼)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53楼)第二节标本中气 (第54楼)第三节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 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 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 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 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 中医基础理论旨在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它在整个 中医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各分支 学科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 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如 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 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 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 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 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 展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 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名词解释 1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2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3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4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相关临床资料以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5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6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 7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8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9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10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源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11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12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13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4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有广义、狭义和一般意义的精三个层次。 16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7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18气化: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9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0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21人体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22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3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个脏的合称。 24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

第一章绪论 5)阴阳得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就是指一事物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重、极、甚都就是阴阳相互转化得内在因中医理论体系得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定义 人体就是一个有机得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得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就是关于事物与现象得完整性、统一性与联系性得认识,贯穿于中医得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体整体联系得统一性 a、形态结构得统一性 b、生命物质得统一性 c、机能活动得统一性 2)人与外环境之间得统一性 a、人与自然得统一性 b、人与社会得统一性 整体观念得意义 1)整体生理观 2)整体病理观 3)整体诊断观 4)整体防治观 5)整体观现实意义:a、强调人与自然得与谐统一;b、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c、强调人命至重 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与论治两方面,就是中医察识与治疗疾病得基本法则。 辨证,就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得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得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得证候。 论治,则就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得治疗法则。 (2)“症”、“病”、“证”得区别联系: 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得单个得独立得具体表现,包括症状与体征。 2)病:就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得特点及规律所作得概括。 3)证:指证候,就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得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四要素得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得关系:症就是证得依据,证得本质即就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得症状与体征反映出来得。证就是病得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得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得辨识。 第二章:中医学得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 精与气得基本概念 (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就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得极细微物质,就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得本原,有时就是指气得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就是指精,就是人体生命得构成本原,就是一种有形得液态物质。 (2)气:就是无形而运行不息得极细微物质,就是构成宇宙得本原。在中医学中,气就是推动与调控人体生命活动得动力来源,就是无形得运行不息得精微物质。 精气学说得主要内容 精气就是构成宇宙得本原。 精气得运动与变化: 1)气机:指气得运动。 2)气化:指气得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得过程。 (3)精气就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得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 概念 阴阳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得某些事物与现象对立双方得属性得概括。阴阳学说就是研究事物阴阳得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得发生、发展与变化得古代哲学思想,就是古代朴素得宇宙观与方法论。 阴阳得基本特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凡运动得,外在得,上升得,温热得,明亮得,兴奋得属于阳得范畴。 凡静止得,内在得,下降得,寒冷得,晦暗得,抑制得都属于阴得范畴。 阴阳得属性 1)阴阳得普遍性 2)阴阳得相关性 3)阴阳得相对性 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阴阳得无限可分性 事物或现象得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得基本内容 1)阴阳交感 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得过程。就是万物化生得根本条件。 2)阴阳对立制约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