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安全测试

网络安全测试

网络安全测试
网络安全测试

实验五网络安全测试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由于安全意识不到位及系统配置不够专业,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端很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为了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管理员需要及时发现服务器、客户端所存在的安全漏洞,并进行迅速修复。

网络安全扫描工具

TCP端口和UDP端口,就像计算机的多个不同的门,通过任何一个门可到达系统。换句话说,无论攻击方法多么高明,均必须使用TCP或UDP端口。因此,将系统中的危险端口,或者非必要端口关闭,可以再一定程度上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

1、TCP和UDP连接测试:netstat

2、网络邻居信息探测工具:nbtstat

3、网络主机扫描:HostScan

4、漏洞检测:X-Scan

5、端口监控工具:Port Reporter

实验步骤:

1、TCP和UDP连接测试:netstat

Netstat是windows内置的一个工具,功能非常强大,可以查看本地TCP、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UDP、IP协议的使用情况,查看系统端口的开放情况,显示活动的TCP连接、计算机侦听的端口、以太网统计信息、IP路由表、IPV4/IPV6统计信息。

步骤1:查看实际网络连接、每个端口的状态,以及路由表的状态信息等。

说明:proto表示协议名称,Local Address表示本地计算机的IP地址和正在使用的端口号。如果不指定-n参数,则会显示IP地址和端口的名称对应的计算机名。如果端口尚未建立,端口会以*号显示。Foreign Address表示连接远程计算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State表示连接的状态。

步骤2:查看本机活动的连接情况

命令:netstat –a

功能:查看当前系统中所有活动的TCP连接,以及计算机侦听的所有TCP和

UDP端口。如图所示。

命令:netstat –n

功能:查看当前系统中与本地计算机连接的IP地址及所有使用的端口。

步骤3:显示以太网统计信息

命令:netstat –e

功能:显示以太网统计信息,如发送和接收的字节数、数据包数。

步骤4:显示路由表信息

命令:netstat –r

功能:显示本机的路由表信息。

步骤5:显示Protocol所指定的协议的连接命令:netstat –p tcp

功能:列出所有TCP协议的连接状态。

步骤6:按协议显示统计信息

命令:netstat –s

功能:显示本机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发生的错误数等。通过使用该参数可以及时发现当前网络存在的问题,解除故障隐患。

步骤7:显示活动进程的ID

命令:netstat –o

功能:显示当前活动连接的进程ID。可以方便查找木马程序所在,从而结束木马驻留在本地计算机中的进程。

步骤8:其他用法

命令:netstat –e –s

功能:同时显示以太网统计信息和所有协议的统计信息。

命令:netstat –s –p tcp udp

功能:仅显示TCP和UDP协议的统计信息。

命令:netstat –o -5

功能:每5秒显示一次活动的TCP连接和进程ID。

命令:netstat –n –o

功能:以数字形式显示活动的TCP连接和进程ID。

命令:netstat /?

功能:显示所有参数和功能。如图所示。

2、网络邻居信息探测工具:nbtstat

该工具功能为显示基于TCP/IP的NetBIOS协议统计资料、本地计算机和远程计算机的NetBIOS名称表和NetBIOS名称缓存。

步骤1:显示指定NetBIOS计算机名的NetBIOS名称表。

命令:nbtstat –a ying

功能:显示名为ying的远程计算机的名称、类型、状态和网卡的MAC地址。

步骤2:显示指定IP的远程计算机的NetBIOS名称表。

命令:nbtstat –a 192.168.1.28

功能:显示IP为192.168.1.28的远程计算机的名称、类型、状态、MAC等信息。

步骤4:显示本地计算机的NetBIOS名称表

命令:nbtstat –c

功能:显示本地计算机的名称、类型、主机IP地址、运行时间等信息。

3、漏洞检测—X-Scan

X-Scan采用多线程方式对指定IP地址段(或单机)进行安全漏洞检测,支持插件功能。扫描内容包括:远程服务类型、操作系统类型及版本,各种弱口令漏洞、后门、应用服务漏洞、网络设备漏洞、拒绝服务漏洞等二十几个大类。

步骤1:设置X-Scan

(1)设置检测范围

“设置”—“扫描参数”,在“指定IP范围”文本框中输入想要扫描的IP 地址。单击“示例”按钮就可以知道输入IP地址的格式。

(2)全局设置

扫描模块:根据扫描的情况进行选择,最右边是对当前选择扫描选项的

说明。

并发扫描:可以设置并发扫描的主机数量和最大并发进程数量,也可以单独为每个主机的各个插件设置最大线程数。

扫描报告:输入生成报告的文件名和选择文件类型。

其他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插件设置

端口相关设置:扫描端口范围设置。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相关设置。

NETBIOS(网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相关设置:设置需要检测的NETBIOS信息。

攻击脚本相关设置:输入合适的超时时间,和合适的超时秒数,并选中“安全扫描(跳过破坏性脚本)”。

CGI(通用网关界面)相关设置:对CGI不熟悉的情况下,建议采用默认设置。

字典文件设置:列表框中列出了“字典类型”。

当对所有扫描选项进行了设置后,可以把当前的设置保存为一个配置文件。今后使用可以载入该配置文件。

步骤2:开始扫描并查看结果

(1)开始扫描

扫描时间与选择扫描的主机数量和检测内容有关。

(2)扫描结束后,“X-Scan Report”的网页扫描报告会自动打开。其中有扫描的详细漏洞信息和解决方案。

(3)在主窗口中,可以查看扫描到主机的各种信息。包括普通信息、漏洞信息和错误信息。

(4)使用X-Scan的自带工具。

物理地址查询

ARP query(地址解析协议)

Whois(追踪明细)

Trace route

Ping

提高:

1、网络主机扫描--HostScan

网络主机扫描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网络扫描软件,包括IP扫描、端口扫描和网络服务扫描。它可以扫描任意范围的IP地址(0.0.0.0~255.255.255.255),查看正在使用的网络主机。扫描可以扫描已发现主机的端口,范围可以从1到65535,获得已经打开的端口信息,通过对端口进行分析可以确定该端口是否安全。网络服务扫描可以扫描打开的端口,返回端口后台运行的网络服务信息。

2、网络扫描工具—SoftPerfect Network Scanner

SoftPerfect Network Scanner 是一款扫描软件,可以扫描局域网中的共享资源、网卡的MAC地址(网络设备的位置)、开放的端口,以及开放了SNMP功能的计算机,管理员可以方便了解网络的各种状况。

3、端口监控工具—Port Reporter

计算机系统中存在很多端口,这些端口相当于计算机的不同的门,通过任何一个端口均可进入计算机。因此,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端口被病毒或木马利用,都将会影响系统和软件的正常使用。事实上,微软很早就提供了一款免费的端口监控软件:Port Reporter,可以监控系统端口。

4、安全检测软件--MBSA

Microsoft Baseline Security Analyzer(MBSA)工具是一个强大的系统检测工具,该软件包含大部分的微软软件检测器,除了检测漏洞外,还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及补丁下载地址。允许用户扫描一台或多台基于Windows的计算机。

几种常见的测试模型汇总

几种比较常见的测试模型汇总: V模型 V模型最早是由Paul Rook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旨在改进软件开发的效率和效果。V模型反映出了测试活动与分析设计活动的关系。从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非常明确的标注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测试,并且清楚的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V模型指出,单元和集成测试应检测程序的执行是否满足软件设计的要求;系统测试应检测系统功能、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达到系统要求的指标;验收测试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用户需要或合同的要求。 但V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仅仅把测试作为在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是针对程序进行的寻找错误的活动,而忽视了测试活动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等活动的验证和确认的功能。 W模型(也叫双V模型)

W模型由Evolutif公司公司提出,相对于V模型,W模型增加了软件各开发 阶段中应同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W模型由两个V字型模型组成,分别代 表测试与开发过程,图中明确表示出了测试与开发的并行关系。 W模型强调: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同样要测试,也就是说,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W模型 有利于尽早地全面的发现问题。例如,需求分析完成后,测试人员就应该参与到对需求的验证和确认活动中,以尽早地找出缺陷所在。同时,对需求的测试也有利于及时了解项目难度和测试风险,及早制定应对措施,这将显著减少总体测试时间,加快项目进度。 但W模型也存在局限性。在W模型中,需求、设计、编码等活动被视为串行的,同时,测试和开发活动也保持着一种线性的前后关系,上一阶段完全结束,才可正式开始下一个阶段工作。这样就无法支持迭代的开发模型。对于当前软件开发复杂多变的情况,W模型并不能解除测试管理面临着困惑。 X模型 X模型是由Marick提出的,他的目标是弥补V模型的一些缺陷,例如:交接、经常性的集成等问题。 X模型的左边描述的是针对单独程序片段所进行的相互分离的编码和测试, 此后将进行频繁的交接,通过集成最终合成为可执行的程序。右上半部分,这些可执行程序还需要进行测试。已通过集成测试的成品可以进行封版并提交给用户,也可以作为更大规模和范围内集成的一部分。多根并行的曲线表示变更可以在各个部分发生。 X模型还定位了探索性测试(右下方)。这是不进行事先计划的特殊类型的测试,诸如“我这么测一下结果会怎么样?”,这一方式往往能帮助有经验的测试人员在测试计划之外发现更多的软件错误。 但V模型的一个强项是它明确的需求角色的确认,而X模型没有这么做,这大概是X模型的一个不足之处。而且由于X模型从没有被文档化,其内容一开始需要从V模型的相关内容中进行推断,因为它还没有完全从文字上成为V 模型的全面扩展。

网络安全知识测试题

网络安全知识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题,共计50分) 1、以下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机病毒只具有破坏性,没有其他特征 B.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不具有传染性 C.破坏性和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两大主要特征 D.计算机病毒只具有传染性,不具有破坏性 2、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表现在()。 A.能造成计算机部分配置永久性失效 B.影响程序的执行或破坏用户数据与程序 C.不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D.不影响计算机的运算结果 3、下面有关计算机病毒的说法,描述正确的是()。 A.计算机病毒是一个MIS程序 B.计算机病毒是对人体有害的传染性疾病 C.计算机病毒是一个能够通过自身传染,起破坏作用的计算机程序 D.计算机病毒是一段程序,只会影响计算机系统,但不会影响计算机网络 4、计算机病毒具有()。 A.传播性、潜伏性、破坏性 B.传播性、破坏性、易读性 C.潜伏性、破坏性、易读性 D.传播性、潜伏性、安全性 5、计算机病毒不具有( )特征。 A.破坏性 B.隐蔽性 C.传染性 D.无针对性 6、网络病毒不具有( )特点。 A.传播速度快 B.难以清除 C.传播方式单一 D.危害大 7、( )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它通常寄生于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中,盗窃用户信息,并通过网络发送给黑客。 A.文件病毒 B.木马 C.引导型病毒 D.蠕虫 8、“信息安全”中的“信息”是指()。 A、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数据 B、计算机网络

C、信息本身、信息处理过程、信息处理设施和信息处理都 D、软硬件平台 9、工信部为综合治理网络环境所确定的"三谁原则"不包括()。 A、谁主管,谁负责 B、谁获利,谁负责 C、谁经营,谁负责 D、谁接入,谁负责 10、以下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用消毒软件杀灭病毒以后的计算机内存肯定没有病毒活动 B.没有病毒活动的计算机不必杀毒 C.最新的杀毒软件,也不一定能清除计算机内的病毒 D.良性病毒对计算机没有损害 11、目前使用的防杀病毒软件的作用是()。 A.检查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并消除已感染的任何病毒 B.杜绝病毒对计算机的侵害 C.检查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并清除部分已感染的病毒 D.查出已感染的任何病毒,清除部分已感染的病毒 12、( )是一种可以自我复制的完全独立的程序,它的传播不需要借助被感染主机的其他程序。他可以自动创建与其功能相同的副本,并在没人干涉的情况下自动运行。 A.文件病毒 B.木马 C.引导型病毒 D.蠕虫 13、( )是指保证系统中的数据不被无关人员识别。 A.可靠性 B.可用性 C.完整性 D.保密性 14、“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对方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个故事最能说明()。 A.身份认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B.网络上所有的活动都是不可见的 C.网络应用中存在不严肃性 D.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15、信息安全领域内最关键和最薄弱的环节是( )。 A.技术 B.策略 C.管理制度 D.人 16、在以下人为的恶意攻击行为中,属于主动攻击的是()。 A.数据篡改及破坏 B.数据窃听 C.数据流分析 D.非法访问 17、对利用软件缺陷进行的网络攻击,最有效的防范方法是()。 A.及时更新补丁程序 B.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 C.安装防火墙 D.安装漏洞扫描软件

计算机网络安全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1. 计算机网络:以相互共享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方式而连接起来的,各自具备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 机密性:指保证信息不能被非授权访问。 3. 完整性:指维护信息的一致性。 4. 可用性:指保障信息资源随时可提供服务的能力特性。 5. 软件“后门”:是软件公司设计编程人员为了自便而设置的,一般不为外人所知。 6. TCP传输控制协议,定义了如何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分组和在I NTERNET上传输。 7. IP:专门负责按地址在计算机之间传递信息,每组要传输信息当中都含有发送计算机和接收计算机的IP地址。 8. 逻辑通信: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9. 路由器:是网络实现互连的设备,用于连接构造不同的局域网或广域网。 10. URL是一种定位网上资源的方法即统一资源定位器。 11. T ELN ET:远程链接协议。 12. MAILTO发送电子邮件的邮件协议。 13. 拓扑结构:通常指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物理连接方式的一种抽象表现形式。 14. 分组交换:每一天计算机每次只能传送一定数据量,这种分割总量、轮流服务的规则称为分组交换。 15. 客户机程序:是用户用来与服务器软件进行接口的程序。 16. 服务器程序:是在主机服务器上运行的程序,可以和不同的客户机程序进行通信。 17. 防火墙技术:是一种允许接入外部网络,同时又能够识别和抵抗非授权访问的安全技术。 18. 检测:指提供工具检查系统可能存在黑客攻击、白领犯罪和病毒泛滥。 19. 反应:指对危及安全的事件、行为、过程及时做出响应处理。 20. 恢复:指一旦系统遭到破坏,尽快恢复系统功能,尽早提供正常的服务。 21. 黑客:利用技术手段进入其权限以外的计算机系统。 22. 踩点扫描: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对所要攻击目标进行多方面了解,包括任何可得到的蛛丝马迹,但要确保信息的准确,确定攻击时间和地址。 填空题: 23. 电路交换机主要设备是电路交换机,它由交换电路部分和控制电路部分构成。 24. 电路交换方式适用于传输信息量大,通信对象比较固定的 25. IP协议成为不同计算机之间通信交流的公用语言,维护—IN TERENT正常运行 26. TCP协议控制软件来提供可靠的无差错的通信服务。 27. 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安全是一门交叉学科,广义上信息安全涉及多方面理论和应用知识。 28. 信息安全研究从总体上可分为安全密码算法、安全协议、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应用安全五个层次。— 29. 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抗否认性和可用性。 30. 影响计算机网络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可能是—能是无意的,可能是人为的,也可能是非人为的。 31. 黑客行动几乎涉及了所有的操作系统,黑客利用网上的任何漏洞和缺陷,修改网页非法进入主机、进入银行、盗取和转移资金,窃取军事机密,发送假冒电子邮件等,造 成无法挽回的政治经济和其他方面损失。——— 32. 网络病毒较传统的单机病毒具有破坏性大、传播性强、扩散面广、针对性强、传染方式多、清除难度大等特点。 33. 访问控制是内部网安全理论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扌人员限制、数据标识、权限控制、控制类型和风险分析。 34. 信息加密目的是保护网内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 35. 按收发双方密钥是否相同来分类,可将这些加密算法分为常规密码算法和公钥密码算法。 36. WWW是一个将检索技术与超文本技术结合起来,全球范围的检索工具,WWW通过超级链接的强大功能,引导你到想要去的地方,取得所需资源。 37. TCP/IP协议就是一种标准语言,起到了彼此沟通的桥梁作用。 38. 所谓分层是一种构造技术,允许开放系统网络用分层方式进行逻辑组合,整个通信子系统划分为若干层,每层执行一个明确定义的功能,并由较低层执行附加的功能,为 较高层服务。———— 39. 不同系统对等层之间按相应协议进行通信,同一系统不同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 40. 物理层建立在物理通信介质基础上,作为系统和通信介—,用来实现数据链路实体间透明的比特流传输。 41. 物理层有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四个特性。 42. 物理层既可以采取传输方式帀可以采取异步传输方式,系统采取配置同步适配器板或异步适配器板来完成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 43. 会话层就是为了有序地、方便地控制这种信息交莎提供控制机制。——— 44. 表示层目的是处理有关被传送数据的表示问题,由于不同厂家计算机产品使用不同信息表示标准,若不解决信息表示上差异,通信的用户之间就不能互相识别。 45. 解决差异的方法是,在保持数据含义前提下进行信息表示格式转换,为了保持数据信息的含义,可在发送前转换,也可在接收后转换,或双方都转换为某标准的数据表示 格式。 46.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网络管理、文件传输、事务处理等服务,网络应用层是OSI最高层,为网络用户之间通信提供专用的程序。 47. 传输层是网络体系结构中高低层之间衔接的一个接口层。 48. SNMP使够通过轮询,设置一些关键字和监视某些网络事件来达到网络管理目的的一种网络协议,在SNMP应用实体间通信时,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降低了系统 开销,但不能保证报文的^确為达。 49. SMIP管理模型有组织模型、功能模型和信息模型组成。 50. FTP是一种文件传输协议,唯一的要求是必须都遵守FTP协议,并且能够通过网络实现互联,如果WWW能使我们方便地阅读和查询INTERNET中的信息,那么FTP能为我 们将信息迅速"快捷地发送到网络服务器中去,这也是制住网页所使用的主要技术之一。 51. 远程登录服〒TELNET提供远程连接服务的终端仿真协议,可以使一台计算机登录到INTERNET上另一台计算机上,可以使用另一台计算机上的资源。TELNET提供大量命令用于建立终端与远程主 机进行交互式对话,可使本地用户执行远程主 52. 电子邮件通过INTERNET与其他用户进行联系的快速、简洁、高效、廉价的现代通信工具。 53. 星形拓扑结构网络中,所有计算机都把信息发往处于中心点的集线器(HUB,该集线器再把信息转发给所有计算机或指定地址的计算机。 54. 在INTERNET S所有数据都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传送的这种利用每台计算机每次只能传送一定数据量的方式来保证各台计算机平等地使用共享网络资源的基本技术称为“分 组交换” 55. IP协议成为不同计算机之间通信交流的公用语言,维护着INTERNET正常运行。 56. TCP协议和IP协议是分开使用的,但它们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设计的,且在功能实现上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57. INTERNET四个基本原理是分组交换原理、IP原理、传输控制协议TCP原理和客户机与服务器原理。 58. 从消息层次来看,包括网络的完整性、保密性和不可否认性。 59. 网络层次包括可用性和可控性。 60. 网络安全研究大致可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安全管理研究。 61. 网络控制技术主要包括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安全协议。 62. 外部防火墙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建立起一个保护层从而防止“黑客”侵袭,其方法是监听和限制所有进出通信,挡住外来非法信息,并控制敏感信息被泄露。 63. 安全协议可以实现身份鉴别、密钥分配、数据加密、防止信息重传和不可否认等安全机制。 64. 信息保障核心思想是对系统或数据的保护、检测、反应和恢复四个方面的要求。 65. 黑客行为特征:热衷挑战、崇高自由、主张信息的共享、反叛精神。 66. 黑客基本上分成三类:黑客、红客、蓝客。 67. 动机复杂化:黑客的动机目前已经不再局限于为国家、金钱和刺激已经和国际的政治变化、经济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68. 黑客行为发展趋势:手段高明化、活动频繁化、动机复杂化。 69. 要成为一名好的黑客,需要具备四种基本素质:“ FREE”精神、探索与创新精神、反传统精神、合作精神。 70. 扫描目的是利用各种工具在攻击目标的IP地址或地址段的主机上寻找漏洞。 71. 扫描分成两种策略:被动式策略和主动式策略。

测试工具大全(含十几种测试工具).

安卓应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大汇总(转) 2012-08-31 王盛元 大部分是商业工具,最后几个是开源工具。 安卓应用自动化测试工具之一– PerfectoMobile 该工具的官方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366161293.html, 背景:美国/以色列公司,该工具已有6年历史。 突出特点:测试脚本可以跨平台(Android/iOS/Blackberry...)执行,号称拥有市面上所有智能机。 接下来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该工具: [b]脚本编辑器[/b] 它有两种方式:一、纯Web的脚本制作界面;二、近年新开发的QTP 插件; [b]脚本语言[/b] Web端的是基于关键字的脚本设计器“ScriptOnce”;如果用QTP插件,则是VBScript。 [b]是否支持录制脚本[/b] Web端是鼠标拖拽的方式制作脚本;QTP插件是否可以支持录制就不清楚了。

[b]结果验证[/b] 通过对比界面图像来验证测试结果 [b]价格[/b] Web端对于设备的使用是按小时收费。QTP插件的费用还不清楚。相信不会比QTP贵吧~ :-) -- 安卓应用自动化测试工具之二 - TestDroid 该工具的官方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366161293.html, 背景:芬兰公司,近两年刚起步,去年年底开始做云平台。 突出特点:测试脚本可以录制,并转成Robotium/MonkeyRunner脚本。 接下来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该工具: [b]脚本编辑器[/b] 其实就是Eclipse插件。 [b]是否支持录制脚本 & 脚本语言[/b] 可以用录制的方式产生脚本,并生成Robotium or MonkeyRunner的脚本语言。但这个前提是一定要有被测应用的源代码。官方文档虽然说不用源码也能测,只是抓不到R-Class级别的对象。但笔者试了一下没有源码的apk,好像文本框的顺序还无法辨认。

监控工具和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指导书)

项目三监控工具和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 实训目的: 1.监控工具Real Spy Monitor的正确安装。 2.监控工具Real Spy Monitor的使用,并掌握其常用的功能设置。 3.掌握网络测试工具的安装及测试工具的使用。 实训设备: 1.学生机32台P4计算机,1人一组,4个交换机。 2.计算机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2000/XP/2003。 实训步骤: 正确启动计算机,在系统磁盘区建立以学号和姓名为文件夹,从指定的共享文件夹中将实习指导书和其他内容复制到学生所在的计算机上。 任务一监控工具的使用 一.监控工具Real Spy Monitor的安装: 点击安装文件Real Spy Monitor.exe,并按下一步,简单的操作即作 安装汉化软件金山快译FTShare.exe,可以进行简单汉化,但不准确 二.添加使用密码: 安装完Real Spy Monitor时,弹出注册页面,点击Continue按钮 在一下“SetPassword对”话框中,因为是第一次使用,没有旧密码是可以更改,只需要在“New Password”和“Confirm”项中输入相同的密码即可。 三.设置弹出热键 在界面中点击:“Hotkey Choice”图标,即出现选择快捷键对话框 选择你喜欢的快捷组合即可完成。 因为在进行监控计算机时是较彻底将自己隐藏,在“任务管理器”等也看不到该程序运行;要将该程序调出,也只能使用快捷键来完成。 四.监控浏览过的网站 点击界面窗口中的“Start Monitor”按扭运行隐藏监控功能,将弹出一个密码输入对话框,输入密码。 接下来使用IE浏览器随便浏览一些网站后,调出操作界面,点击按钮“Website Visited”、“Windows Viewed”等的变化。 五.键盘输入内容监控: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就是要保护网络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 2、信息安全的大致内容包括三部分: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操作系统安全。 3、网络攻击的步骤是:隐藏IP、信息收集、控制或破坏目标系统、种植后门和在网络中隐身。 4、防火墙一般部署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 5、入侵检测系统一般由数据收集器、检测器、知识库和控制器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网络攻击的发展趋势是(B)。 A、黑客技术与网络病毒日益融合 B、攻击工具日益先进 C、病毒攻击 D、黑客攻击 2、拒绝服务攻击(A)。 A、用超出被攻击目标处理能力的海量数据包消耗可用系统、带宽资源等方法的攻击 B、全称是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C、拒绝来自一个服务器所发送回应请求的指令 D、入侵控制一个服务器后远程关机 3、HTTP默认端口号为(B)。 A、21 B、80 C、8080 D、23 4、网络监听是(B)。 A、远程观察一个用户的计算机 B、监视网络的状态、传输的数据流 C、监视PC系统的运行情况 D、监视一个网站的发展方向 5、下面不是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是(D)。 A、DES B、AES C、IDEA D、RSA 6、在公开密钥体制中,加密密钥即(D)。 A、解密密钥 B、私密密钥 C、私有密钥 D、公开密钥 7、DES算法的入口参数有3个:Key、Data和Mode。其中Key的实际长度为(D)位,是DES算法的工作密钥。 A、64 B、7 C、8 D、56 8、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指(B)。 A、网络中设备设置环境的安全 B、网络中信息的安全 C、网络中使用者的安全 D、网络中财产的安全 9、打电话请求密码属于(B)攻击方式。

五种防火墙操作管理软件评测

目前,在市面上存在着可以使防火墙具有更高效率、带来更多效益的工具,Skybox和RedSeal 就是这些产品厂商中的个中翘楚。 任何一个在复杂企业环境中运行过多种防火墙的人都知道,捕捉错误的配置、避免防火墙规则(rule)相冲突、识别漏洞,以及满足审计与规则遵从(compliance)有多么的困难。 在此次测试中,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五款防火墙操作管理产品:AlgoSec公司的防火墙分析器(Firewall Analyzer),RedSeal公司的网络顾问(Network Advisor)和漏洞顾问(Vulnerability Advisor),Secure Passage公司的FireMon,Skybox公司的View Assure和View Secure,以及Tufin公司的SecureTrack。 我们发现,这些产品的核心功能基本相似:能够检索防火墙(以及其他网络设备)的配置文件、存储并分析数据。如果安全策略遭到了破坏,它们可以查看历史变更记录、分析现有的防火墙规则、执行基于规则的查询,重新改变规则次序,并发出警报。它们还可以自动审计规则遵从,并生成相关报告。 此外,它们还能利用真实网络的即时快照版本进行建模与网络攻防测试。Algosec、RedSeal和Skybox还能提供所在网络的相关图表和拓扑视图。 总的来说,RedSeal和Skybox在此次测试中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它们除了具备全部的基本功能外,还能支持多个厂商的漏洞扫描产品。这些漏洞扫描产品可以对网络存在的风险进行评分,并在整个网络范围内进行脆弱性分析。除了这两款产品,其他的产品同样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Algosec的防火墙分析器有一个直观的界面和预定义的标准审计和分析报告。该软件安装方便,同时还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数据收集向导(wizard)。 RedSeal的网络顾问和漏洞顾问可以让用户了解自己的网络配置在防御来自互联网的威胁方面做得如何。该软件可以生成漏洞报告以显示网络存在的缺点,还包含了一些预先配置的规则遵从管理报告,有PDF和XML两种格式。 Secure Passage的FireMon可以对网络设备配置进行实时的分析,并通过规则遵从自动分析来保持最新状态。它还有一个专门的向导,可使得输入设备信息能一并发送到大型网络中。 Skybox的View Assure and View Secure能够按照小时、天、星期、月或年来自动收集配置文件信息。它内置了一个售票系统(ticketing system),支持访问变更票(access change tickets)和策略破坏票(policy violation tickets)。 Tufin的SecureTrack拥有一个假设(What-If)分析的特性,以在策略实施之前对它们可能引起的变化进行测试。预定义的分析/报告选项是以行业最佳实践为基础的。 下面将分别详细介绍所测试的五款产品: AlgoSec防火墙分析器 我们测试了基于Linux的AlgoSec防火墙分析器软件包,该软件包拥有:分析引擎、收集引擎、Web服务器、针对本地和远程管理的GUI,以及用户、策略存储和系统日志数据库。 该分析器的引擎按照预定义或自定义的规则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查询,然后生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同时,Web服务器将把警报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防火墙管理人员。 该安装程序包支持32位红帽企业级Linux 4和5,以及Centos 4和5。在测试中,我们把该程序作为一个VMware应用设备安装在了戴尔600SC服务器上。一旦VMware Player加载到了防火墙分析器上,它就会启动并以超级管理员用户(root)进行登录,然后再打开防火墙分析器浏览程序。当浏览器的路径设置为https://hostaddress/时,会出现Algosec的管理界面,点击login(登录)将会启动管理应用程序客户端。 防火墙分析器有三种数据收集方法:通过访问管理选项卡上的向导;AlgoSec提供的半自动脚本;

实验6 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

实验6 TCP/IP网络工具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ping、netstat、ipconfig、tracert命令,了解其命令的具体含 义。 二.实验内容: 在DOS命令符提示框中练习各种命令 三.实验步骤: 1、ping命令 Ping命令用于检测网络的连接性、可到达性以及名称解析的一个重要的TCP/IP 命令。 选择“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命令,进入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后利用以下步骤进行测试:(记录每一步的结果!) (1)ping 127.0.0.1——若测试成功,表明网卡、TCP/IP协议的安装、IP地址、子网掩码的设置正常;若测试不成功,表示TCP/IP的安装或运行存在问题。(2)ping 本机IP——若测试不成功,表示本地配置或安装存在问题 (3)ping 局域网内其他IP——若测试不成功,表示连接有问题。 (4)ping 域名——若出现故障,则表示本机DNS服务器的IP地址配置不正确或DNS服务器有故障。如:ping https://www.doczj.com/doc/366161293.html, (5)执行带参数的ping命令 ①–t ②–a ③-n count ④-l size ⑤-f 注意:记录每种情况的结果! 2、ipconfig命令(记录结果!) (1)ipconfig/all:显示所有的IP (2)ipconfig/release:释放本地IP地址。 (3)ipconfig/renew:重新获得IP地址。 3、netstat命令(记录结果!) netstat命令用于测试计算机与网络之间详细的连接情况。 (1)netstat –a:显示一个所有有效连接信息列表,包括已建立的连接(Establishd),也包括连接请求(Listening)的那些连接。 (2)netstat –n:显示所有已建立的有效连接。以数字格式显示地址和端口号(3)netstat -e:显示关于以太网的统计数据 (4)netstat -s:能按照各个协议分别显示其统计的数据 (5)netstat -r:可以显示关于路由表的信息,类似于route print命令看到的信息 4、tracert命令(记录结果!)

计算机网络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 非法接收者在截获密文后试图从中分析出明文的过程称为(A A. 破译 B. 解密 C. 加密 D. 攻击 ) 2. 以下有关软件加密和硬件加密的比较,不正确的是(B B. 硬件加密的兼容性比软件加密好 C. 硬件加密的安全性比软件加密好 D. 硬件加密的速度比软件加密快 3. 下面有关 3DES 的数学描述,正确的是(B A. C=E(E(E(P, K), K), K) C. C=E(D(E(P, K), K), K) 4. PKI 无法实现(D A. 身份认证 5. CA 的主要功能为(D A. 确认用户的身份 B. 为用户提供证书的申请、下载、查询、注销和恢复等操作 C. 定义了密码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原则 D. 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 6. 数字证书不包含( B A. 颁发机构的名称 C. 证书的有效期 A. 身份认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C. 网络应用中存在不严肃性 A. 用户名+密码A. 社会工程学 B. 卡+密钥 B. 搭线窃听 ) B. 让其他计算机知道自己的存在 D. 扰乱网络的正常运行 ) B. TCP 面向流的工作机制 D. TCP 连接终止时的 FIN 报文 ) C. 地址绑定技术 ) D. 报文摘要技术 ) B. 证书持有者的私有密钥信息 D. CA 签发证书时所使用的签名算法 ) B. 网络上所有的活动都是不可见的 D.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 D. 卡+指纹 ) C. 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C. 窥探 D. 垃圾搜索 ) C. 数据的机密性 D. 权限分配 ) B. 数据的完整性 ) B. C=E(D(E(P, K), K), K) D. C=D(E(D(P, K), K), K) ) A. 硬件加密对用户是透明的,而软件加密需要在操作系统或软件中写入加密程序 7. “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对方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个故事最能说明(A 8. 以下认证方式中,最为安全的是( D 9. 将通过在别人丢弃的废旧硬盘、U 盘等介质中获取他人有用信息的行为称为(D 10. ARP 欺骗的实质是(A A. 提供虚拟的 MAC 与 IP 地址的组合 C. 窃取用户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 11. TCP SYN 泛洪攻击的原理是利用了(A A. TCP 三次握手过程 C. TCP 数据传输中的窗口技术 12. DNSSEC 中并未采用( C A. 数字签名技术A. 格式化硬盘 B. 公钥加密技术 13. 当计算机上发现病毒时,最彻底的清除方法为(A B. 用防病毒软件清除病毒

无线网络检测工具WirelessMon使用说明

无线网络检测工具WirelessMon使用说明 2009-11-24 12:38 WirelessMon是一款允许使用者监控无线适配器和聚集的状态,显示周边无线接入点或基站实时信息的工具,列出计算机与基站间的信号强度,实时的监测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以便让我们了解网络的下载速度或其稳定性。 安装过程我就不废话了,很简答,完成后,打开wirelessmon主界面,可以通过select network card右边的下拉菜单选择对应的无线网卡,需要注意的是,既然叫做WirelessMon,就只能对无线网络进行Monitor,无法支持有线网络速度测试。 在中间右边区域看到当前环境下周边的无线网络信号基本情况,这里主要显示的是无线信道相关信息,包括有几个2信道,有几个6信道等等,下面还有个切换按钮可以在与g模式之间更换,估计绝大多数人用的无线网络都是b/g的,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未来的趋势切换。 在下方大面积区域我们能够看到当前环境周边扫描到的无线网络基本信息,包括状态是否可用,SSID信息,使用的发射频段,是否加密传输,RSSI信号强度,目的无线网络基本传输速度模式,无线路由器或AP的MAC地址,无线网络组成模式(点对点还是点对多点),连接的时间基本信息等,通过这个区域的信息我们可以清晰详细的了解四周无线网络的组成状况。 点击查看/下载大图(34K) 我的无线路由器可以设置信号强度,这是把路由器设置成最小28mW发射功率时候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到信号是-52dBm/47%。

点击查看/下载大图(30K) 在同一位置,设置成最大281mW时候的信号监测数据,可以明显看到信号边强,有-38dBm/65%了。不过建议各位不要超过100mW,要不然多少对人体有伤害,DD-WRT默认就是最小的28mW,就我这里来说,28mW也够用了。 点击查看/下载大图(27K) 除了上面提到的无线信号扫描功能外,wirelessmon还提供了信号强度检测、监测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与图标生成等功能,点主界面左侧的graphs,横坐标是时间坐标,而纵坐标可以由我们来选择参数,包括signal strength percentage,signal strength(DBM),received rate,sent rate,total data rate等等,以便让我们了解网络的下载速度或其稳定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模拟试卷1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题库1 第一部分选择题 1、TELNET协议主要应用于哪一层() A、应用层 B、传输层 C、Internet层 D、网络层 2、一个数据包过滤系统被设计成允许你要求服务的数据包进入,而过滤掉不必要的服务。这属于()基本原则。 A、最小特权 B、阻塞点 C、失效保护状态 D、防御多样化 3、不属于安全策略所涉及的方面是()。 A、物理安全策略 B、访问控制策略 C、信息加密策略 D、防火墙策略 4、对文件和对象的审核,错误的一项是() A、文件和对象访问成功和失败 B、用户及组管理的成功和失败 C、安全规则更改的成功和失败 D、文件名更改的成功和失败 5、WINDOWS主机推荐使用()格式 A、NTFS B、FAT32 C、FAT D、LINUX 6、UNIX系统的目录结构是一种()结构 A、树状 B、环状 C、星状 D、线状 7、在每天下午5点使用计算机结束时断开终端的连接属于() A、外部终端的物理安全 B、通信线的物理安全 C、窃听数据 D、网络地址欺骗 8、检查指定文件的存取能力是否符合指定的存取类型,参数3是指() A、检查文件是否存在 B、检查是否可写和执行 C、检查是否可读 D、检查是否可读和执行 9、()协议主要用于加密机制 A、HTTP B、FTP C、TELNET D、SSL 10、不属于WEB服务器的安全措施的是()

A、保证注册帐户的时效性 B、删除死帐户 C、强制用户使用不易被破解的密码 D、所有用户使用一次性密码 11、DNS客户机不包括所需程序的是() A、将一个主机名翻译成IP地址 B、将IP地址翻译成主机名 C、获得有关主机其他的一公布信息 D、接收邮件 12、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强DNS安全的是() A、使用最新的BIND工具 B、双反向查找 C、更改DNS的端口号 D、不要让HINFO记录被外界看到 13、为了防御网络监听,最常用的方法是() A、采用物理传输(非网络) B、信息加密 C、无线网 D、使用专线传输 14、监听的可能性比较低的是()数据链路。 A、Ethernet B、电话线 C、有线电视频道 D、无线电 15、NIS的实现是基于()的。 A、FTP B、TELNET C、RPC D、HTTP 16、NIS/RPC通信主要是使用的是()协议。 A、TCP B、UDP C、IP D、DNS 17、向有限的空间输入超长的字符串是()攻击手段。 A、缓冲区溢出 B、网络监听 C、端口扫描 D、IP欺骗 18、使网络服务器中充斥着大量要求回复的信息,消耗带宽,导致网络或系统停止正常服务,这属于()漏洞 A、拒绝服务 B、文件共享 C、BIND漏洞 D、远程过程调用

基于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实验报告

肇庆学院计算机学院

实验内容: 详细阅读实验指导的命令的说明,完成以下操作: 1、在Windows XP环境下,进入命令行运行模式; 2、运行命令ipconfig/all,记录TCP/IP配置信息; 3、运行命令ipconfig/release,释放DHCP配置参数和当前使用的IP地址后,记录IP地址和子网掩码; 首先把本地连接属性里面的Iternet协议属性的常规选项改成“自动获得IP地址”和“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地址”,按确定。

可知ip地址和子网掩码都是0.0.0.0。 4、运行命令ipconfig/renew,更新IP配置参数,记录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p地址为:192.168.1.57,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5、运行命令arp –a显示ARP缓存表的内容,记录其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6、添加一个静态的ARP表项,将本机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写出执行的命令并记录显示结果; 输入arp查看arp命令的格式和用法。然后再添加静态的ARP表项 7、使用ping命令向210.38.176.3发送10次请求,发送的数据包大小为1000B,写出执行的命令并记录显示结果;

8、使用tracert命令跟踪本机到达目的站点https://www.doczj.com/doc/366161293.html,的路径,并且不进行名字解析,只显示中间节点的IP地址,写出执行的命令并记录显示结果; 9、用pathping命令显示连接到https://www.doczj.com/doc/366161293.html,的路由信息,写出执行的命令并记录显示结果; 10、使用nslookup 查询IP地址210.38.176.3对应的域名,查询https://www.doczj.com/doc/366161293.html,的IP地址,写出执行的命令并记录显示结果;

网络安全知识测试题

网络安全知识测试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网络安全知识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题,共计50分) 1、以下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机病毒只具有破坏性,没有其他特征 B.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不具有传染性 C.破坏性和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两大主要特征 D.计算机病毒只具有传染性,不具有破坏性 2、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表现在()。 A.能造成计算机部分配置永久性失效 B.影响程序的执行或破坏用户数据与程序 C.不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D.不影响计算机的运算结果 3、下面有关计算机病毒的说法,描述正确的是()。 A.计算机病毒是一个MIS程序 B.计算机病毒是对人体有害的传染性疾病 C.计算机病毒是一个能够通过自身传染,起破坏作用的计算机程序 D.计算机病毒是一段程序,只会影响计算机系统,但不会影响计算机网络 4、计算机病毒具有()。 A.传播性、潜伏性、破坏性 B.传播性、破坏性、易读性 C.潜伏性、破坏性、易读性 D.传播性、潜伏性、安全性 5、计算机病毒不具有( )特征。 A.破坏性 B.隐蔽性 C.传染性 D.无针对性 6、网络病毒不具有( )特点。

A.传播速度快 B.难以清除 C.传播方式单一 D.危害大 7、( )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它通常寄生于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中,盗窃用户信息,并通过网络发送给黑客。 A.文件病毒 B.木马 C.引导型病毒 D.蠕虫 8、“信息安全”中的“信息”是指()。 A、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数据 B、计算机网络 C、信息本身、信息处理过程、信息处理设施和信息处理都 D、软硬件平台 9、工信部为综合治理网络环境所确定的"三谁原则"不包括()。 A、谁主管,谁负责 B、谁获利,谁负责 C、谁经营,谁负责 D、谁接入,谁负责 10、以下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用消毒软件杀灭病毒以后的计算机内存肯定没有病毒活动 B.没有病毒活动的计算机不必杀毒 C.最新的杀毒软件,也不一定能清除计算机内的病毒 D.良性病毒对计算机没有损害 11、目前使用的防杀病毒软件的作用是()。 A.检查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并消除已感染的任何病毒 B.杜绝病毒对计算机的侵害 C.检查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并清除部分已感染的病毒 D.查出已感染的任何病毒,清除部分已感染的病毒

网络综合布线理论测试题_4(答案)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理论抽测题2 组别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用色标来区分不同的线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常用的四对双绞线电缆有四种本色,它们是 ( )。 (C) A. 蓝色、橙色、绿色、紫色 B. 蓝色、红色、绿色、棕色 C. 蓝色、橙色、绿色、棕色 D. 白色、橙色、绿色、棕色 2. 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不使用任何物理连接,而是通过空间传输的一种技术是 ( )。 (D) A.双绞线 B. 光缆 C. 有线传输介质 D. 无线传输介质 3. 安装铜缆布线系统任务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敷设铜缆,二是,通过完成这两项子任务,应使之成 为一条畅通的通信链路。 (A) 4. 根据TIA/EIA568A规定,多模光纤在1300mm的最大损耗为 ( )。 (A) A. 1. 5dB B. 2. 0dB C. 3. 0Db D. 3. 75dB 5. 下列电缆中可以作为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线缆的是 ( )。 (A) A. 特性阻抗为100Ω的双绞线电缆 B. 特性阻抗150Ω的双绞线电缆 C. 特性阻抗120Ω的双绞线电缆 D. 62. 5/125μm的多模光纤光缆 6. 使用网络时,通信网络之间传输的介质,不可用 ( )。 (D) A. 双绞线 B. 无线电波 C. 光缆 D. 化纤 A. 端接铜缆 B. 裁剪铜缆 C. 测量电气性能指标 D. 安装信息模块 7. 水平电缆方案中应使用( )插座连接通信出口处的5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A) A. RJ45 B. TIA74 C. UTP55 D. EIA45 8. 屏蔽每对双绞线对的双绞线称为 ( )。 (D) A. UTP B. FTP C. ScTP D. STP 9. 线缆上每隔两英尺有一个长度计录,标准包装每箱线长 ( )。(D) A. 100m B. 105m C. 300m D. 305m 10. 在综合布线时,最大暴露双绞线长度为 ( )。 (A) A. 40~50mm B. 30~40mm C. 25~40mm D. 25~45mm 11. 5类双绞线(CAT5)的最高传输速率为 ( )。(A) A. 100Mbit/s B. 155Mbit/s C. 250Mbit/s D. 600Mbit/s

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

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 在进行各类网络实验和网络故障排除时,经常需要用到相应的测试工具。网络测试工具基本上分为两类:专用测试工具和系统集成的测试命令,其中,专用测试工具虽然功能强大, 但价格较为昂贵,主要用于对网络的专业测试。对于网络实验和平时的网络维护来说,通过熟练掌握由系统(操作系统和网络设备)集成的一些测试命令,就可以判断网络的工作状态和常见的网络故障。我们以 Windows XP 为例,介绍一些常见命令的使用方法。 1 Ping网络连通测试命令 1.1 Ping 命令的功能 Ping 是网络连通测试命令,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工具。用这种工具可以测试端到端的连 通性,即检查源端到目的端网络是否通畅。该命令主要是用来检查路由是否能够到达,Ping 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向计算机发送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ICMP )从源端向目的端发 出一定数量的网络包,然后从目的端返回这些包的响应,以校验与远程计算机或本地计算机 的连接情况。对于每个发送网络包,Ping 最多等待 1 秒并显示发送和接收网络包的数量, 比较每个接收网络包和发送网络包,以校验其有效性。默认情况下,发送四个回应网络包。 由于该命令的包长非常小,所以在网上传递的速度非常快,可以快速的检测要去的站点是否可达,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到响应,则程序返回从包发出到收到的时间间隔,这样根据时间间隔就可以统计网络的延迟。如果网络包的响应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没有收到,则程序认为包丢失,返回请求超时的结果。这样如果让Ping 一次发一定数量的包,然后检查收到相应 的包的数量,则可统计出端到端网络的丢包率,而丢包率是检验网络质量的重要参数。 一般在去某一站点是可以先运行一下该命令看看该站点是否可达。如果执行Ping不成功,则可以预测故障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网线是否连通 网络适配器配置是否正确 IP 地址是否可用 如果执行Ping 成功而网络仍无法使用,那么问题很可能出在网络系统的软件配置方面,Ping 成功只能保证当前主机与目的主机间存在一条连通的物理路径。它的使用格式是在命 令提示符下键入: ping IP 地址或主机名,执行结果显示响应时间,重复执行这个命令,可以 发现 Ping 报告的响应时间是不同的。 如果网络管理员和用户的Ping 命令都失败了, Ping 命令显示的出错信息是很有帮助的, 可以指导进行下一步的测试计划。这时可注意 Ping 命令显示的出错信息,这种出错信息通常分 为三种情况: (1) unknown host(不知名主机),该远程主机的名字不能被DNS(域名服务器)转换成ip 地址。网络故障可能为 DNS 有故障,或者其名字不正确,或者网络管理员的系统与远程 主机之间的通信线路有故障。 (2)network unreachable (网络不能到达),这是本地系统没有到达远程系统的路由,可 用 netstat-rn 检查路由表来确定路由配置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