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爱玲、鲁迅那些文豪笔下的咖啡文化

张爱玲、鲁迅那些文豪笔下的咖啡文化

张爱玲、鲁迅那些文豪笔下的咖啡文化
张爱玲、鲁迅那些文豪笔下的咖啡文化

张爱玲、鲁迅那些文豪笔下的咖啡文化

生活·艺术·咖啡○啡学院最早提供咖啡的,是英国药剂师J. Lewellyn在1853年于花园弄(今南京东路)1 号开的老德记药店。它虽叫药店,但也经营糕点和洋食。

这口感酸苦的奇妙棕色液体一开始被称为“咳嗽药水”,随着西餐的推广和普及,到后来竟成了时髦之物。

1909年朱文炳的《海上竹枝词》中,就已有描写咖啡的诗句:

“考非何物共呼名,市上相传豆制成。色类沙糖甜带苦,西人每食代茶烹。” 同年,上海基督教会的美国传教士高丕第夫人出版了中国最早的西餐烹饪书《造洋饭书》,其中也提到了咖啡,并说明洋人饭后饮咖啡助消化。到了1946年时,上海已经开了近两百家咖啡馆。

在没定下“咖啡”这个官方名字前,早年的译名五花八门,什么“考非”、“加非”、“高馡”,《造洋饭书》中甚至还翻成了“磕肥”,估计是为了吸引专注于控制身材的姑娘们吧。“猛火烘磕肥,勤铲动,勿令其焦黑。烘好,乘热加奶油一点,装于有盖之瓶内盖好,要用时,现轧。”——《造洋饭书》咖啡的调味方式随地域产生变化,如意式浓缩、法式欧蕾、美式黑咖、港式鸳鸯、爱尔兰咖啡酒、希腊法拉沛…… 而在上

海,也衍生出了独特的味道。

在没有各种咖啡器具的年代,讲究的上海人都晓得用最原始的方法煮咖啡:用纱布包着咖啡粉,放在钢盅锅子里用开水煮。更地道些,还会再用滤纸过滤一遍煮好的咖啡,喝起来口感更纯粹。一些人偏爱往咖啡里加炼乳,有点类似越南咖啡。还有加上一勺掼奶油的,就是红宝石卖的那种。甚至也有人用麦乳精“调一调”,再配两块咸苏打饼干。

张爱玲最爱的,则是牛奶咖啡:“别人看我翻海明威的小说,以为我和他一样喜欢美式,其实这是误解,我喜欢喝奶咖,最好放低脂奶,这样奶腥气少些。” 自清末民初以来,经历了各种改革与变迁,咖啡文化都不曾淡出过上海滩。即便是资源匮乏的年代,老上海人家里的炉灶上,也仍然会煮着咖啡。

“三年困难时期上海仍有咖啡,为利激销售,买一听上海牌咖啡可发半斤白糖票;在咖啡店堂吃咖啡可额外获得四块方糖和一小盅鲜奶。那个时候父母似更热衷无糖无奶的黑咖啡,然后像摆弄金刚钻样小心地将带回来的方糖砌成金字塔形。如是,我和哥哥就常有熬得稠稠的白糖大米粥喝。”——程乃珊,《咖啡的记忆》

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海派文学的概念,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新感觉派与鸳鸯蝴蝶派,都和咖啡有着相似之处——厚重的苦味焦虑,略微的酸涩忧伤,加之一点缥缈的甘甜后味。

民初“鸳蝴派”大家周瘦鹃《生查子》词中就有:“更啜苦加非,绝似相思味。” 海派文人与咖啡馆,似乎是同一时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上海滩。老上海的咖啡馆可不是单纯喝咖啡的地方,而更像是城市中的“公共空间”。

作家马国亮在《咖啡》一文中,说起他在上海一家咖啡馆里,无意听到两位女士谈话的经历——“她们谈的是文艺、国民党、政治,什么都谈,她们说完了郭沫若,又说鲁迅、郁达夫、汪精卫、蒋介石…” 在咖啡香、爵士乐的环绕下,进行多元化的思想交流,在当时似乎变成了知识分子间的一套习俗。1928年8月8日,《申报》登了一篇软广告,叫做《上海咖啡》,文中写道:“…我在那里遇见了今日文艺界上的名人,冰庐,鲁迅,郁达夫等。并且认识了孟超,潘汉年,叶灵凤等,他们有的在那里高谈着他们的主张,有的在那里默默沉思,我在那里领会到不少教益呢…” 说到知识分子们青睐的老上海咖啡馆,坐落在北四川路上的“公啡”不可不提。当年鲁迅先生与“左联”领导成员和地下党代表便经常在此秘密接头商谈,鲁迅日记上有多次去到类似“1930年6月5日午后同柔石往公啡喝加啡”的记录。

尽管他自称不爱喝这种“洋大人喝的东西”,还曾以此讽刺小说家张资平:“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而已。” 咖啡馆不仅仅作为灵感发源

之地,更是成为了文学创作的背景。要问当年哪些作家写过上海的咖啡馆,可是数都数不完的。

田汉1921年创作的独幕话剧《咖啡店之一夜》,是最早在新文学作品中抒发“咖啡馆情调”的。其他还包括徐讦的《吉卜赛的诱惑》、林徽音的《花厅夫人》、温梓川的《咖啡店的侍女》、张若谷的《咖啡座谈》等等。时过境迁,曾经在南京路、霞飞路、北四川路、亚尔培路上的那些老咖啡馆,几乎都已随历史消逝如烟云,今天的我们只能通过文人笔下的字句来想象与追忆了。

全国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研究真题及答案00812

全国自考2010年4月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诗集《草莽集》的作者是【】A. 闻一多B. 朱湘C. 徐志摩D. 戴望舒答案:B 2. 《梦之谷》是下列哪个作家的作品【】A. 萧乾B. 废名C. 师陀D. 汪曾祺答案:A 3. 翠翠是沈从文哪部小说的主人公【】A. 《长河》B. 《牛》C. 《丈夫》D. 《边城》答案:D 4. 鲁迅小说《示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A. 看客形象B. 农民形象C. 知识分子形象D. 卫道士形象答案:A 5. 七月派最重要的小说家是【】A. 东平B. 路翎C. 柏山D. 贾植芳答案:B 6. 曾树生是巴金哪部小说的主人公【】A. 《家》B. 《憩园》C. 《寒夜》D. 《第四病室》答案:C 7. 《再别康桥》的作者是【】A. 闻一多B. 徐志摩C. 何其芳D. 废名答案:B 8. 《烦恼人生》的作者是【】A. 池莉B. 王蒙C. 邓友梅D. 宗璞答案:A 9. 下列哪部小说是陆文夫创作的【】A. 《红豆》B. 《在悬崖上》C. 《美丽》D. 《小巷深处》答案:D 10. 《金锁记》塑造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是【】A. 白流苏B. 曹七巧C. 葛薇龙D. 曼桢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鲁迅小说被收入《故事新编》的有【】A. 《非攻》B. 《理水》C. 《奔月》D. 《铸剑》E. 《起死》答案:A^B^C^D^E^ 2. 下列诗集属于戴望舒的有【】A. 《我底记忆》B. 《石门集》C. 《望舒诗稿》D. 《灾难的岁月》E. 《三秋草》答案:A^C^D^ 3. 下列属于师陀创作的小说有【】A. 《谷》B. 《无望村的馆主》C. 《桃园》D. 《结婚》 E. 《马兰》答案:A^B^D^E^ 4. 《围城》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有【】A. 方鸿渐B. 赵辛楣C. 唐晓芙D. 孙柔嘉E. 白流苏答案:A^B^C^D^ 5. 老舍塑造的正派市民形象有【】A. 赵四B. 张大哥C. 李子荣D. 钱默吟E. 丁二爷答案:A^C^D^E^ 6. 茅盾创造的时代女性形象有【】A. 孙舞阳B. 章秋柳C. 慧女士D. 赵惠明E. 梅女士答案:A^B^C^D^E^ 7. 京派小说家的风格有【】A. 浓厚的传奇性B. 深沉的抒情性C. 微笑的悲剧D. 强烈的社会批判E. 歌颂英雄行为答案:A^B^C^ 8. 巴金描写封建性大家庭的小说有【】A. 《激流三部曲》B. 《憩园》C. 《寒夜》D. 《火三部曲》E. 《第四病室》答案:A^B^ 9. 艾青作品中属于"土地"系列的诗篇有【】A. 《死地》B. 《复活的土地》C.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D. 《我爱这土地》E. 《火把》答案:A^B^C^D^ 10. 下列作品属于张爱玲的有【】A. 《传奇》B. 《十八春》C. 《流言》D. 《秧歌》E. 《结婚十年》答案:A^B^C^D^ 三、填空题 1. 《第七连》是的作品。答案:东平(或“丘东平”) 2. 代表闻一多诗歌最高成就的诗集是《》。答案:死水 3. 《蚀》三部曲包括《》、《动摇》、《追求》。答案:幻灭 4. 胡风提出了“战斗精神”理论。答案:主观 5. 《断章》的作者是。答案:卞之琳 6. 《生活是多么广阔》的作者是。答案:何其芳 7. 《果园城记》的作者是。答案:师陀8. 倪吾诚是王蒙小说《》的主人公。答案:活动变人形 9. 郭小川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表现形式“”。答案:新辞赋体 10. “百花文学”因毛泽东“”方针而得名。答案:双百(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名词解释 1. 《阿Q正传》答案:《阿Q正传》:鲁迅先生最重要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塑造了阿Q 这一典型形象,(2分)他的精神胜利法是对中国国民性的高度概括。(2分) 2. 七月派小说答案:七月派小说:七月派是抗战时期在胡风影响下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2分)小说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东平、路翎等,其中以路翎成就最高。(2分) 3. 政治抒情诗答案: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是指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在既定的意识形态规限内,(2分)以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为题材,凸现政治内容,抒发政治激情,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的一批抒情诗歌。 五、简答题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易经》及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班级:1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班级代号:119441 姓名:赵林旺 学号:1109634006

泰卦 在《易经》的卦序中“泰”列第十一卦,是由“坤”卦演化而来。在“坤”宫第四卦为“泰”卦所在的位置,“泰”卦达到了阴爻与阳爻的平衡。泰卦上坤下乾,天下地上,乃天地交通、阴阳和畅之象,故名泰卦。泰大通也。内乾“健”而外坤“顺”,这其中以阳刚主导于内,则阴柔听命于外,这样的一种格局就很吉祥,而六爻上下交流自然感应所以亨通。泰卦以上下大通为象,阴居上而求乎下,阳居下而应乎上,上下相应相通。泰者,君子之道大行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故亨通无碍也。然泰久必否,此为天理之必然也,故处泰之道,当居安思危,常守正固,修人事以胜之,则可保其泰也。世之小人不可胜尽,必欲迫而逐之,使之穷而无归,其势必至于争,争则胜负之势未有决焉,故独安夫“泰”,使君子居中,常制其命;而小人在外,不为无措,后君子之患无由而起,此“泰”之所以为最安也。 卦意:第11卦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坤)相叠,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万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变者泰(通)。事业:坚持由小而大,循序渐进的原则,事业已达到顺利的境地,更应小心从事,居安思危,积极寻求、开拓新的事业,方可继续前进,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必遭失败。 经商:顺利。务必注意市场动向,开拓新的领域,展开新的竞争。为此,密切与他人的合作,争取各方面的帮助,但需谦虚谨慎,警惕巧言令色的小人。 求名:具有成功的条件,但一定得更加努力,刻苦追求,最忌聪明反被聪明误。外出:一帆风顺。 婚恋:美满姻缘。谈恋爱却不可不认真对待。 决策:吉祥如意。适应能力强,各项事业能成功。能谋善断,长于人际关系,能团结他人共创业绩,灵活机动,很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向新的领域迈进。但在人生途中必须兢兢业业,尤其不可麻痹大意,在择朋选友方面更应慎重,切防小人倒运。 “泰”的解释为互通,天地相交,万 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 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 变者泰(通)。“泰”,通畅、平安的意 思,这是泰卦总体形势的特征。 《序卦传》说:“履而泰,然后安,故 受之以泰。泰者,通也。”泰卦紧接着履 卦发展而来。履卦的卦象上天下泽,乾阳 在上,兑阴在下,象征辨别上下之分的等 级秩序,所以说“履者礼也”,履卦的总 体形势就是遵守这种等级秩序的规定,循礼而行。泰卦的卦象与履卦恰恰相反,乾阳在下,坤阴在上,看来是颠倒了上下之分的等级秩序,违背了循礼而行的原则,但也正是由于这种表面形式上的颠倒违背,才使得总体形势通畅平安,形成“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和谐。所谓“履而泰,然后安”,“而”是连词,一方面表示由履而泰是一种前

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兰文化课程论文题目: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细水长流,博大精深,一直以来都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和精神慰藉。在这博大精深中蕴含着历代哲人仁者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感悟感激,以及心灵的寄托与安放。陶瓷兵俑巧夺天工;万物生息奥妙无穷;在人类与自然无声的交流中,上下五千年的荣光因此而生。 一木一心声,一花一世界。然而不是所有的花都能成为一种不朽的文化。“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享有“花中君子”、“王者之香”称号的兰花确是中华岁月长流里千万花丛中最令人心神俱震的奇葩。 兰花是一种珍贵、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长在深山野林,“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高洁清雅,枝叶典雅,花朵幽香清新。她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一种文化。 兰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因她的清逸典雅,入诗入画入乐,直至入了人心,成为亘古磨不灭的精神。 于是,默默演奏着生命乐歌的花之君子,步入了得志亦或失心的诗人的生命。“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齐白石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忽忆往时坊巷里,绍兴音唤卖兰花。”叶圣陶于兰中看到了往事旧尘;“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鲁迅于芳香中表明沉思;“幽兰奕奕待冬开,绿叶青葱映画台”“浅淡梳妆

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千古流传的吟咏只因将兰当成了知音,只因她一朵欲待绽放的花蕾便成就了中华文化中浓重的一笔。 兰是一种艺术,她静静舒展的叶瓣惊艳了艺者的眸子,铺就一张灿若银辉的画卷。国画重在神似,在对兰花的描写中同样着意于兰的神韵与秉性。不同的画家画兰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写意画中,画家笔下的兰花多用水墨来表现兰花的美丽叶态和花质的素洁,追求天生素质、大朴大雅的神韵。兰花还象征着高尚的友情,比喻同心同德、亲密无间、有意长存,也可以比喻夫妻间情投意合。 兰字多是对美人的称谓,兰花亦是美丽的象征,若是巧用几抹颜色点缀在叶中,更是有一番风韵。一幅好的兰花作品经高手处理后的兰叶似翩翩飘动,灵动自有清韵在,比自然中的更为美丽。 入诗入画,如诗如画,在乐者的耳中,她似轻捷跳动的音符,心神起舞,心驰神往。回眸一曲《兰花草》,惊鸿一瞥《俏兰花》。那醉人的音律,扣人心弦,翩若君子,皎若皓月。成为中华洪流中涓涓的一汪清泉,透彻人心,熠熠生辉。 被人历代吟咏的,除了朗朗上口的诗句,优美的画卷,涓涓的乐声,最为重要的是那丛中屹立的清洁高傲,那是君子之清,君子之骨。 中国兰文化的奠基人以“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的精神气质,象征不为贫苦、失意所动摇,仍坚定向上的人格。爱国诗人养兰、赞兰,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气节。中国现代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从小钟爱兰花,他与兰花的深厚情缘,为兰文化增添了风

【课外阅读】张爱玲眼中的鲁迅先生

【课外阅读】张爱玲眼中的鲁迅先生 把张爱玲和鲁迅联系起来,做或明或暗的比较评价,说来也是个老话题了。在这方面,1940年代的无行文人胡兰成和1960年代的海外汉学家夏志清,均曾留下过色调驳杂的印记。不过,这一话题真正进入中国大陆的学术领域,并引起广泛关注,无疑是在张爱玲“热”形成之后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从那时到现在,不断有学者和评论家将探索的目光投放于张爱玲和鲁迅之间,或梳理从“呐喊”到“流言”的文学进程;或解析由“孤独”到“苍凉”的精神落差;或认定张爱玲是“女的鲁迅”,“只有张爱玲可以同鲁迅媲美”;或断言张爱玲延续着鲁迅的方向,张爱玲作品“被腰斩”则意味着鲁迅“传统之失落”。平心而论,诸如此类的说法,并不缺少推陈出新的高蹈和烛幽发微的精妙,只是作为不同作家的文学对读,它们殆皆集中在了以客观阐发为主旨的“平行研究”的层面,而无形中回避或者忽略了另一个更为质实也更为细致的视角——“影响研究”(为简明扼要的说明问题,这里姑且借用比较文学的一对术语)。后者需要从特定的材料出发,通过实证性的分析,搞清楚张爱玲究竟以怎样的心态、在何种程度上接受和理解着鲁迅?套用一下张爱玲别出心裁的句式,也可以这样说:“张看”鲁迅包含了怎样的主体评价?而她最终又看到了鲁迅什么?显然,对于准确有效的张鲁比较与评价而言,这是一项无法省略的基础性和前提性的工作。 正如许多人所知道的,张爱玲一向有着非常个人化的、明显区别于一般的阅读兴趣。譬如,她对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萦怀终生,对鸳鸯蝴蝶派小说的高度痴迷,对市井小报、流行读物的津津乐道等等。不过,所有这些,都不曾妨碍和取代她对“五四”以降中国新文学作家与作品的关注和接受。事实上,在这方面,张爱玲同样投入了很高的热情和足够的精力,不仅实现了相当充分的资源占有,而且很自然地将自己的一些阅读感受与文本评价,融入了笔下无拘无束的“私语”“流言”乃至《红楼梦》研究,进而形成了与新文学作家自由而坦率的对话或潜对话。不是吗?她毫不掩饰对老舍作品的称赏,一再表示偏爱小说《二马》和《离婚》。她也无意遮盖对张资平小说的反感,公开承认“我不喜欢张资平”。对于丁玲,她分明注入了发展的眼光,认为:《梦珂》“文笔散漫枯涩,中心思想很模糊,是没有成熟的作品。《莎菲的日记》就进步多了——细腻的心理描写,强烈的个性,颓废美丽的生活。都写得极好。”对于冰心和白薇,她则流露出“童言无忌”式的不恭,明言“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如此这般或褒或贬、或扬或抑的文学评价,还程度不同地涉及到了胡适、刘半农、俞平伯、张恨水、曹禺、路易士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作家与新文学难以切割的因缘。

鲁迅与中国诙谐文化传统中的愚人主题(一)

鲁迅与中国诙谐文化传统中的愚人主题(一) 内容提要:愚人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因素在鲁迅作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构成鲁迅作品的诙谐风格的一种重要元素,本文认为,鲁迅作品中的愚人形象因素与中国诙谐文化传统中的愚人主题具有深刻的关联。这一传统主题中的佯愚面具与乡愚形象具有巨大的消解与颠覆功能,鲁迅充分地利用并发挥了这些功能,使这些愚人因素与愚人眼光成为一种诗学手段,在批判与颠覆传统主流伦理观念及历史叙述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在鲁迅作品的诙谐风格与喜剧性氛围中,愚人与傻子所引发的笑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当然与鲁迅创作的中心主题——对于愚昧麻木的国民精神的批判有关,但是,同样必须指出的是,鲁迅作品中的众多愚人形象因素与中国诙谐文化传统中的愚人主题有着潜在的微妙的联系,可以说,鲁迅作品中的“愚人之笑”发自中国诙谐文化传统的深处,与我们的传统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一、佯愚与优谏传统 在中国诙谐文化传统中,愚人及与之相关的一切,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一席地位。 在先秦诸子的论着中,时可见到这些才智之士对或真实或虚构的愚人与愚行的叙述与嘲讽。诸如刻舟求剑、郑人买履、守株待兔等等以愚人与愚行为题材的寓言故事更是流传至今,已构成了中华文化思维传统的重要成份。先哲们用这些故事提示人们警戒自己智慧与思维的缺陷与局限。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些愚人与愚和行并不是被嘲笑与讥讽的客体对象,而是人们自身的愚蠢与无知的象征,他们如同一面扭曲的镜子,照出的是人们自身的另一种夸张却未必虚假的面影。因此,与其说这些寓言愚人是被笑者,不如说他们是笑者——他们是化装,是面具,是智者用来戏仿人类的愚蠢与无知的面具,甚至是一种具有操作与实践意义的化装表演式的言说方式。《庄子》可以说是这其中的典型。《庄子》“寓言十九”,多为“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正是“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厄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以与世俗处。”(在《庄子·说剑》中庄子治剑服说赵王的故事正是一种化装演说的典型表现。)这种蕴含于愚人意象(面具)中的智慧既提炼自一个更加广阔、深厚的文化整体——广大民众的日常生存智慧,又必将转而重新融入人们的文化与生存智慧之中,并对后者进行进一步提升与加强。 如果说诸子寓言中的愚人故事只是文字性的化装演说的话,那么史书中时时可见的有关俳优以滑稽进谏的记载则可以看作是这种文字性化装演说的现实版本,——甚至可能是这些文字性化装演说的现实源头。 《史记·滑稽列传》中的记载可以说是相当典型的: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穣穣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淳于髡以愚人寓言进谏的方式与诸子散文中寓言说理的文字化装表演几乎是同出一辙。所不同的是,淳于髡的言说更加现实地面对当权者的潜在压力,因而在向对方出示愚人意象(也是愚人之镜)的同时又为自己戴上了一个恭顺的假面具。而同传所载的优旃则干脆是为自己戴上了愚人面具,直接以自己为镜来反映当权者的愚蠢: 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

周树人与周作人纠纷之原再探

周树人与周作人纠纷之原再探 鲁迅做为中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文坛上一颗耀眼夺目的眼球。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赞扬,“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文化先进的方向。 但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些不敢去触及的地方,鲁迅先生也是如此。鲁迅先生一生中最大的两处伤痛,一是与朱安的不幸婚姻,二是与弟弟周作人之间的纠纷。 据相关资料记载,1923年以前。鲁迅与弟弟周作人的关系是很好的,甚而让人看了羡慕到眼红的地步。当鲁迅在南京水师学堂读书时,周作人还在小学。鲁迅先生用钱节俭,把大部分钱都用在买书上,然后就把适合弟弟读的书寄回家去。到后来,鲁迅到日本留学,周作人便在京师学堂读书,由于经济原因,鲁迅先生放弃了自己再深造的机会,毅然回国当教员以补贴周作人上学之费用,再后来,周作人也当了教员,鲁迅便让他与妻子羽太信子搬到八道湾同往,若有时间,鲁迅常会帮作人审看教案,抄写摘录。有一次,周作人患了场大病,鲁迅便急的到处向友人借钱,甚至于比自己生病时还紧张….. 我想周作人的心就算是石头做的,也应对大哥的如此厚情感动钦佩吧,然而,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毕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恰如所料的起来。在1923年7月18日,周作人突然递给鲁迅先生一封信:“鲁迅先生,我作日才知道一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承担受得起,也不想责难——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以后的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八日,作人。”从此,骨肉情深的兄弟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一封绝交信两人的心灵间划出了一道深深的沟壑!然而,事情的糟糕程度远不止如此。据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写道:“周作人曾拿起一重烟炉向鲁迅掷去,幸而被别人接住,才不致于打破鲁迅的头。”更可恶的是,周作人把鲁迅“赶”出了八道湾,这有何异于“鸠占雀巢”!后来周作人就在文学上对鲁迅进行严厉的批评,最为严重的一次文学攻击,便是周作人知道鲁迅“闲置朱安,再娶许广平”后对鲁迅进行的一连串的臭骂。 为什么原本感情深厚的兄弟最后竟成了仇人呢?难道7月18日那封信只是一种突然么?对此,很多研究鲁迅的学者众说纷纭。而在鲁迅的作品中几乎找不到他与弟弟周作人的相关事迹(唯有一篇《诸弟记》)。 我觉得每件事都会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周作人7月18日给鲁迅那封信绝非一种突然。这种矛盾应是很早就开始了,而那封信则是这种矛盾不断演变储存。最后爆发出来一种手段。而这种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因素错综的结果。 常言道:“习惯决定一切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想这种矛盾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鲁迅的周作人的性格与价值取向。鲁迅的性格中透露出的是一种刚毅,一种傲骨,而周作人的性格浮现出的是软弱是屈服。这一刚一柔,本身便是一种极大的反差。鲁迅所走的是中国共产主义道路,即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而周作人是国民党的“御聘文人”,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为国民党买命的走狗。当时,两党对峙,就是想让他俩不矛盾都不行。 而这种性格的不同,使羽太信子成了造成两人的纠纷的核心因素。羽太信子是个具有强烈民族歧视观念的日本女人,当时日本是军事强国,而中国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自然的羽太信子尊重她的国家,藐视中国的一切。就连日常的生活用品都是日本货。甚而,常让朋友从日本销“新鲜”的物品拉使用。若是有什么病也是请日本医生看,其费用花俏之大自是不必多说。而且羽太信子有是个贪婪无度,野心勃勃,挥霍浪费的两面人物。她在鲁迅面前装得规规矩矩,从不当面多呵一声,但到了周作人那里便尽是说鲁迅的坏话,进行恶意的诋毁。她所想的就是怎么样把这些“中国人”赶出去,让自己独占八道湾,而上面已说过周作人性格软弱,只为求得“若雨斋”一桌之清静,是个典型的“怕老婆”。所以,羽太信

冰心与中国现代文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讲稿 冰心与中国现代文化 李玲 1921年那个除夕的夜晚,年轻的冰心对父亲说她的理想是“看守灯塔”。她说:“灯台守的别名,便是‘光明的使者’。他抛离田里,牺牲了家人骨肉的团聚,一切种种世上耳目纷华的娱乐,来整年整月的对着渺茫无际的海天。”“我晚上举着火炬,登上天梯,我觉得有无上的倨傲与光荣。”(《往事二之八》)冰心希望在海军部工作的父亲能帮助她谋到灯台守这个职位,她要“牺牲自己,服务社会”。可惜,按规定灯台守是男性从事的工作。父亲安慰她说:“清静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原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的很!”(《往事二之八》)冰心没有谋到现实中看守灯塔的工作,但是,她却用一生的创作为我们点燃、看守了一座“爱”的灯塔。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 点缀得香花迷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掉,也不是 悲凉。?(《寄小读者·通讯十九》) 这些早年写给小读者的美丽词句,正是冰心一生的自我写照。 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冰心并不是不知道人生有荆棘、不知道人生有痛苦,而恰恰是感觉到了荆棘、痛苦的存在,她才要用爱和同情来温暖人生。这里就涉及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自己需要不需要这种温暖和慰藉?我们应该不应该给予别人这种温暖和慰藉?这种爱与同情在我们的生命到底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 也许有人要说,感觉到了荆棘,感觉到了痛苦,就应该迅速拔去荆棘、去除痛苦的根源,那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爱和同情并不能解决问题。然而,我要说,人不是纯粹理智的动物,拔去荆棘、去除痛苦的根源固然重要,但心灵的呵护也同等重要。首先,拔去荆棘、去处痛苦的根源需要坚强的心理力量才能完成,这种心理力量要靠爱与同情来涵养;其次,拔去荆棘、去除痛苦的根源之后,人的心灵仍然需要爱与同情来排除那荆棘与痛苦留下的阴影;再次,人生的某些困境,诸如个体生命有限、人总有一天要死之类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法解决的,那么,爱与同情的温暖对于人生来说就分外重要了。 鲁迅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最执著于拔去荆棘、去除痛苦的作家。他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挚爱,往往通过憎的方式来表达。鲁迅渴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就特别憎恨我们民族精神中病态的东西。他一生都怀着“爱愈深,其恨愈切”的痛苦心情,从各种角度揭示民族的精神病痛,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他揭露中国历史文化和历史制度有“吃人”的一面,他批判国民的“精神胜利法”,他批判庸众对别人的生命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态。然而,鲁迅这样一个执著于批判的作家,他的作品同时也从正面表达了对爱与同情的强烈渴求。他一生都感激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爱,一生都怀念自己与少年闰土的无间友谊,故乡迎神赛会上富有人情味的“无常”也让他一想起来就感到特别温馨。这些“好的故事”,一直是他的精神支撑。这正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爱与同情对于富有情感的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作家冰心存在的意义。 冰心正以歌唱爱这种鲜明的文化立场,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最初建构。中国现代文化现代性的核心内涵,就是关爱生命、尊重生命。这种重视生命价值的现代性追求,从两方面

鲁迅与张爱玲

鲁迅与张爱玲

————————————————————————————————作者:————————————————————————————————日期:

鲁迅与张爱玲-汉语言文学 鲁迅与张爱玲 李丽 摘要:鲁迅与张爱玲分别是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登峰造极的作家,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作家,但他们作品的思想内涵存在着一致性,笔者正是从这一共性出发探索共性中的个性。由此可见,张爱玲继承并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两位作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关键词:鲁迅张爱玲异同 前言 尽管鲁迅与张爱玲是分属于两个时代、两个阵营的作家,似乎毫不相干,然而文学界将鲁迅与张爱玲放在一起并非新鲜事,1944年,著名翻译家傅雷认为《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胡兰成在《评张爱玲》中说:“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个伟大的寻求着。”他们之间或多或少的联系,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共性与个性呢? 一、从对女性命运的观照来看,礼教与自身 鲁迅与张爱玲是两位极为关注女性命运的作家,都不同程度地道出了女性生存境遇的艰难与所受的不公正待遇。而就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探讨上,两位作家的意见并不一致,鲁迅将女性的悲剧命运归咎于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戕害,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勤劳、善良、朴实,却在糊里糊涂中成了旧礼教的牺牲品。使祥林嫂饱受磨难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困苦,更重要的是受到封建礼教文化制度影响的精神摧残。“从一而终”是祥林嫂固守的封建思想,为此被迫改嫁时她撞得头破血流,甚至到庙里捐门槛来试图解脱这个“罪孽”,让千

人踩、万人踏,种种荒唐行为的背后,无不表露着那个时代的女性在长期封建礼教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自我否定的自虐倾向。《离婚》中的爱姑不正是在封建势力的代言人“七大人”的威逼下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他的一切不公正的安排吗?而张爱玲将其归咎于女性自身对男性不自觉的依附,正如张爱玲在《谈女人》中所言:“女人当初之所以被征服,成为父系宗法社会的奴隶,是因为体力比不上男子。但是男子的体力也比不上豺狼虎豹,所以在物竞天择的过程中不曾为禽兽所屈服呢?可见单怪别人是不行的。”[1](P65)因为“是何等样人,就会遇见何等样事”,其中“总免不了有些主动的成分在内”。《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初到香港求学“我念我的书”“要行得正,立得正”。可是,在姑母家看了一橱子“金翠辉煌”的衣服之后,在“看看也好”自我宽慰掩饰之下,她渐渐堕落了,无法从生活环境的栅栏里拔出来,她恳求梁太太能够“在旁随时的指拨帮衬”[2](P49),成了“整天忙着,不是替乔琪乔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3](P50)的交际花。而这源自她那内心深处的一股渴望,即乔琪“引起的她那不可理喻的蛮暴的热情”,是基于女性自身对男性不自觉的依附性。因此,即使社会制度天翻地覆,葛薇龙的故事仍会继续。 二、从对国民性的批判角度来看,大我与小我 1971年在旧金山与水晶先生的谈话中,张爱玲曾说:“鲁迅很能暴露中国人性中的阴暗面和劣根性,这一传统等到鲁迅一死突告中断,很是可惜。”这表明张爱玲对鲁迅国民劣根性的认同。同样是对国民性的批判,可两位作家的立足点却不同。鲁迅是站在整个社会文化、民族的立场上来揭露国民性格中的冷漠、奴性、愚昧等,是民众的呐喊,是启蒙的话语,表现的是“大我”,如鲁迅笔下的具有“中国人品性的结晶”的最底层农民——阿Q,面对生存的困境,备受欺

诸葛亮与中国传统文化

诸葛亮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中,诸葛亮是最为声名煊赫的。人们不仅把他作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给予高度评价,而且注重他的思想、品德、意志、作风和智慧,把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具象化的典范,寄托了无限的崇敬。诸葛亮能够成为一位千古传颂,有口皆碑,中外知名的人物。这是一种少有的文化现象。研究这种现象形成和发展,是一项极为有益的工作。 一诸葛亮对传统文化的承袭与发展 诸葛亮出生在东汉末年的乱世时代。随着东汉帝国的瓦解,名教、经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兵家、法家、道家、纵横家、农家、墨家的思想又活跃起来,出现了思想解放的新局面。这种局面,为诸葛亮青少年时代博学诸子典籍,广泛吸取文化遗产,提供了条件。 东汉末年,全国到处一片荒废残破,而荆州一地却是例外。“自中平以来,荆州独全;及刘表为牧,民又丰乐”(《三国志·刘表传》注引《搜神记》)。诸葛亮就是在这个时候(兴平元年,194年)跟随叔父玄来到荆州首府襄阳,投靠刘表。这时的襄阳,人才济济,教育事业尤其是私学兴盛,学术空气浓厚,思想开放,经世致用成为思想学术界的大趋势。这样的学习环境,不仅使诸葛亮能够广泛地师从有造诣的名士,而且使他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观察时事,形成独到的,深邃的见解,成为“识时务”的俊杰,以至在他出山的时候,就能够拿出《隆中对》这样的千古奇策。 总览诸葛亮的言论著述和政治实践,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思想中儒家思想占主要成分。他毕生为统一中国而奋斗不已的行动,正是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实践。他以儒家的忠信仁义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后出师表》说得很明白:“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讨贼,才弱敌强也;然不讨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他明知必败,仍要坚持。在这里,道德是第一位的。成败利钝则是次要的。这种根深蒂固的封建大一统思想和忠信仁义的道德标准,使他坚定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致“志决身歼”,完成了他悲剧般壮美的一生。当李严劝诸葛亮宜受九锡时,他回答说:“今讨贼未效,知已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三国志·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对于义利的取舍,他是舍利取义的。 诸葛亮思想中儒家思想占主要成分,但这并不是说,他排斥其他各家思想。作为一个政治素养端粹,有主见,有报负的政治家,他的心目中不存在学派的界限,而是吸取各家之长,摒

被精神凌迟的“母性”——鲁迅与张爱玲两性视觉下的悲剧美

[被精神凌迟的“母性”——鲁迅与张爱玲两性视觉下的悲剧美] 被精神凌迟的“母性”——鲁迅与张爱玲两性视觉下的悲剧美 彭维芬 鲁迅向来被描述成一个“斗士”,有着金刚怒目伟丈夫的刚烈,“硬骨头精神”的鲁迅——时代的斗士,民族的英魂,中国的脊梁,他一直被放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被精神凌迟的“母性”——鲁迅与张爱玲两性视觉下的悲剧美。张爱玲则是民国时期临水照花人,这小女子在乱世中自慰、自卑,游离于时代之外。似乎很少人把鲁迅和张爱玲这两个如此悬殊的人联系在一起。 胡兰成第一个把鲁迅与张爱玲放在一起比较,他说“鲁迅之后有她(张爱玲)”;夏自清、傅雷、于清等,也都把鲁迅与张爱玲作概括的比较评点。夏自清另具慧眼,认为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再如梁云的《论鲁迅与张爱玲的文化关系》,汕头大学的王福仁在非正式场合称张爱玲为“女鲁迅”,“五四以来,作家以数量有限的作品而能赢得读者持续支持者,除鲁迅外唯张爱玲而已”…… 本文以鲁迅与张爱玲小说中的母性形象为切入点,分别探索鲁迅与张爱玲两性视角下的母性,从“女儿性”——“妻性”——“母性”如何一步步被异化、物化以至于被精神凌迟。 “集体无意识”的母性 世上有一种爱,最无私,最伟大,最高尚,最纯洁、真诚,不会掺入半点瑕疵,这就是母爱。古往今来,人们给它赋予许多最美的词汇。 鲁迅说过一句话: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儿性的混合。女儿性是女人与生俱来的特性,每个女人都是从天真活泼刁蛮任性的孩提时代过来的;母性是深藏在女人骨子里的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岁月的磨砺慢慢地显现出来,表现为一种博大的奉献精神…… 张爱玲虽未全盘否定母爱的天性,但却以苛刻语气嘲讽道:“自我牺牲的母爱是美德,可是这种美德是我们的兽祖先遗传下来的,我们的家畜也同样具有的,我们似乎不能引以为傲。”对神圣伟大的“母爱”,鲁迅与张爱玲都有着颠覆性的消解。张爱玲最终是为了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人跳不出“饮食男女”这世俗的圈子和“素朴的底子”,其基本的策略就是把一切神圣绝对的观念都淹没在世俗的功利的算计之中:鲁迅则以男性的视角,清醒地体悟到浑茫的母爱,这份麻木、盲目的舐犊之情是母性的天性,但在穷困的乱世中也只能有着无限的悲凉。 两性视角下的母性 胡兰成又说:“鲁迅是尖锐地面对着政治,所以讽刺、谴责。 张爱玲不这样,到了她手上,文学从政治走回人间,因而也成为更亲切的,时代在解体,她寻求的是自由、真实而安稳的人生。”这种评价是把鲁迅看做从男性视角外向男权社会,带有

羽太信子与周作人的悲剧人生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位巨匠,和其胞兄鲁迅一起同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其在文学上的成就可以说是不亚于鲁迅。但是,周氏二兄弟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鲁迅在逝世后,尤其是解放后,其地位简直被神化了,而周作人却由于在抗日战争时期附敌当了汉奸而遭世人唾弃,晚年生活也是在“穷、病、闹”中悲惨度过的。可以说,周作人的人生,是悲剧的人生。产生这一悲剧的根源,当然跟周作人自己软弱怯懦和苟且偷生的性格有主要的关系。但是,周作人的妻子——日本女人羽太信子,对周作人的人生悲剧也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羽太信子,周作人可能不会去依附日本人当汉奸,没有羽太信子,更没有周作人晚年的“穷、病、闹”。 一、羽太信子的奢侈无度和日本身份是周作人当汉奸的原因之一 历史在必然的同时有很多偶然。假如周作人没有当汉奸,那么他一定也会跟他的大哥鲁迅一样功德圆满,一定会备受世人崇敬。但是这毕竟是假设。真实的历史是:周作人自1939年始“下水”当汉奸,抗战胜利后受到审判,1945年至1949年一直被关押在监狱,解放后,在困苦和屈辱中度过,1955年还被北京市法院判决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67年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下寂寞的死去。 周作人当汉奸无疑是他悲剧人生的开始。关于周作人为什么要当汉奸的原因,学术界看法颇多。有人说是周作人自己骨头软没有民族气节。有人说是他和鲁迅失和后,故意为了塑造自己和鲁迅相对立的形象,这样一来,习久成真,鲁迅革命,他偏反革命,终于使自己滑入当汉奸的下场。有人说是迫不得已的,情有可原的;有人说是一念之差,偶尔失足的。还有人说是并非投降日寇,而是中国共产党人让他留在北平,深入敌人心脏搞地下工作的。还有人说,周作人本来也是准备南下的,但是舍不得多年苦心积累的藏品,所以留在了北京。 ①总之,说正说反的都有。但一般都忽略了他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对他当汉奸一事的影响。 1937年,北平陷落前后,学术文化界人士纷纷南下,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也宣布南迁。但是南下的队伍中始终没有看见周作人。周作人的很多朋友和关心中国文化前途的有识之士,都纷纷写信给他,或者在报纸上撰文,盼望周作人南下,据说,原本他也与诸同事好友计议着南迁。如果真是那样,也许逃难的颠簸竟可以抵消他此后一生的坎坷与羞耻——他可以就此躲过了任伪职当汉奸的机会,可以堂堂皇皇地做一辈子教授。但是,为何周作人最终还是没有南下呢,最终以至于沦落为汉奸呢?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周作人的性格喜欢安宁平和,不想颠簸流离地逃难。受到日本人胁迫时(1939年元旦有特务刺杀周作人,但子弹正好打在腹部的铜钮扣上才没有丧命)缺少骨气,苟且偷生做了汉奸。 2、周作人对抗战胜利缺乏信心。他对当时形势有错误的估计,他曾经对别人谈过:我是学海军的,我很知道海军的作用,而中日之间海军的数量是很悬殊。我们这样一个海军,去对付日本那样一个海军,是对付不了的。所以他认为中国是必败的。 3、周作人早年留学日本的经历以及他妻子是日本人,使他对日本文化有特殊的感情,他一直把日本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4、羽太信子的拖累。 前三个原因,论述的人很多,这里我只论述第四点。我列举以下几个论据来说明: 1、羽太信子是贪图享乐的人,一直过惯了奢华的生活,自然不肯颠沛流离地加入到难民的队伍中。况且,占领北京的是来自她祖国的军队。 据周建人讲:“她(羽太信子)并非出身富家,可是气派极阔,架子很大,挥金如土。(在北京兄弟失和前)家中有管家齐坤,还有王鹤拓及烧饭司务,东洋车夫,打杂采购的男仆数人,还有李妈、小李妈等收拾房间、洗衣、看小孩等女仆二三人。……更奇怪的是,她经常心血来潮,忽然想起要吃饺子,就把饭菜退回厨房,另包饺子。被褥用了一、两年,还是新的,却不要了,赏给女佣人,自己全部换过。这种花样,层出不穷。”②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课后题答案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祝福》收录在《彷徨》第一篇 2.《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D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2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3《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4《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C 2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正传》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B 3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4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 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 B、《阿Q正传》 C、《狂人日记》 D、《药》 我的答案:C 2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张,忧愤深广 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 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 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 我的答案:B 3鲁迅小说完成了语言上的革命,小说的语言是纯粹的白话文。× 鲁迅的《呐喊》《彷徨》(五):爱情题材的小说 1《伤逝》收录在()。 A、《呐喊》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答题答案汇总

—————————————————————————————见仁见智百姓日用——初议周易文化之影响(一) 1 (B)创制了八卦。 A、盘古 B、伏羲 C、蚩尤 D、黄帝 2 “《易》之于人,正则获吉,邪则获凶”是(D)对《易》的评价。 A、孔子 B、庄子 C、许慎 D、孔颖达 3 《周易》一直被神秘面纱笼罩,其原因不包括(B)。 A、奇特玄妙的卦形符号 B、梅花易数的难解 C、简古奇奥的卦爻辞文字 D、古远的传承 4 “易,变易也,卦殊其义,爻异其旨”出自(C)。

A、周文王 B、孔子 C、赵汝楳 D、孟子 5 《周易》真正的精髓在于其(C)。 A、朴素唯物论 B、占卜易数 C、哲理思想 D、文学成就 见仁见智百姓日用——初议周易文化之影响(二)1 “三羊开泰”这一成语与《周易》中的(C)有关。 A、九辟挂 B、十辟挂 C、十二辟挂 D、十六辟挂 2 “甲乙丙丁”属于(A)。 A、十天干 B、十二天干 C、十地支

D、十二地支 3 夏历是以(C)为正月。 A、建子月 B、建丑月 C、建寅月 D、建卯月 4 坤卦象征(B)。 A、天 B、地 C、君 D、亲 5 “一阳来复”与节气(D)有关。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见仁见智百姓日用——初议周易文化之影响(三)1 古代的图示,一般(B)在上方。

A、东 B、南 C、西 D、北 2 “后天八卦方位”也称(B)。 A、伏羲八卦方位 B、文王八卦方位 C、仲尼八卦方位 D、炎帝八卦方位 3 从方位而言,“坤”是(C)之卦。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4 用五行的观点看,从春到夏是(A)。 A、木生火 B、火克金 C、金生水 D、水生木

鲁迅的创作受到中国传统文艺的影响

鲁迅的创作受到中国传统文艺的影响,论述鲁迅在传统文艺上的继承与创新。继承在哪?突破在哪?发展在哪? 继承: 1、“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鲁迅本人及其文章都有魏晋名士风采,他的叛逆、异质、激愤的性格似乎有稽康,徐渭等人的特点,在他的杂文中也有表现。 2、他的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继承传统史传、传奇等白描手法。 3、他的带有批判讽刺类的小说及杂文有《儒林外史》、晚清谴责小说的讽刺个性。 4、《野草》中融有大量的意象就直接取自庄子、离骚、和佛经。 5、《朝花夕拾》中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描写带有传统戏曲与民间传说的影响。 6、《故事新编》古今杂糅的手法,古既是取自古代神话、传说、史书记载 如果要说鲁迅的小说从中国传统小说里学习了什么的话,也只有从他高度评价《儒林外史》这个角度来看,从《孔乙几》里面很可以见到影响,一方面是对旧式知识分子的怜悯和讽刺,另一方面是在刻画人物方面并非象西方小说那样大段大段的描写,而是抓住最具特点的地方寥寥几笔传写精神。另外他曾专门研究小说史,也曾编辑过《唐宋传奇集》,他用笔的精练是否受了唐宋传奇的影响呢? 中国现代小说的文体,是吸收外国小说的文体艺术而对传统的拟话本加以改革形成的,鲁迅先生是这一改革的伟大旗手。 我个人的观点是:其一,先生深受中华古典文学的滋养;其二,从文风而言,先生传承了魏晋南北朝沉郁的风格;其三,先生深受俄国文学影响;其四,先生最好的文章是杂文,先生的杂文是先生战斗精神最有力的体现,我们所最应该继承的不也是先生这种精神吗? 批判: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评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诞生于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年代。在伟大的思想解放浪潮中, 他敢于探索前人未曾探索过的课题, 敢于提出前人所未曾提出过的见解, 敢于解剖, 敢于批判。 1 、对儒、道、佛等传统文化的深刻剖析与批判 鲁迅从当时的社会现状中认识到, 进入近代以来的中国之所以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同国人苟且的心态是分不开的。儒、道合力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使中国缺少反抗之音。而潜移默化下的中国社会, 则是精神受奴役而不自觉, 麻木愚昧而不觉悟, 甚至麻木到不以苦 为苦, 对别人的痛苦只是隔膜和冷漠,在小说中鲁迅对儒家思想培养出来的“愚人”是极力加以批判的。因为: 首先, 儒家思想提倡“克己复礼”, 以外在于人的“礼”压制内在于人的欲望本能。但是, 这种外在规约仅仅是暂时性的压制了人的欲望本能,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其次, 在儒家思想的复杂的等级关系中, 人是父之子, 妻之夫, 君之臣, 但惟独没有“己”。儒家思想重视的是各种关系对人的制约, 而不是独立个体的培养。《祝福》中的祥林嫂完全生活在封建礼教习俗的规约之中, 没有丝毫自主性, 是一具十足的形尸走肉。正是这种个体心灵的

张爱玲、鲁迅那些文豪笔下的咖啡文化

张爱玲、鲁迅那些文豪笔下的咖啡文化 生活·艺术·咖啡○啡学院最早提供咖啡的,是英国药剂师J. Lewellyn在1853年于花园弄(今南京东路)1 号开的老德记药店。它虽叫药店,但也经营糕点和洋食。 这口感酸苦的奇妙棕色液体一开始被称为“咳嗽药水”,随着西餐的推广和普及,到后来竟成了时髦之物。 1909年朱文炳的《海上竹枝词》中,就已有描写咖啡的诗句: “考非何物共呼名,市上相传豆制成。色类沙糖甜带苦,西人每食代茶烹。” 同年,上海基督教会的美国传教士高丕第夫人出版了中国最早的西餐烹饪书《造洋饭书》,其中也提到了咖啡,并说明洋人饭后饮咖啡助消化。到了1946年时,上海已经开了近两百家咖啡馆。 在没定下“咖啡”这个官方名字前,早年的译名五花八门,什么“考非”、“加非”、“高馡”,《造洋饭书》中甚至还翻成了“磕肥”,估计是为了吸引专注于控制身材的姑娘们吧。“猛火烘磕肥,勤铲动,勿令其焦黑。烘好,乘热加奶油一点,装于有盖之瓶内盖好,要用时,现轧。”——《造洋饭书》咖啡的调味方式随地域产生变化,如意式浓缩、法式欧蕾、美式黑咖、港式鸳鸯、爱尔兰咖啡酒、希腊法拉沛…… 而在上

海,也衍生出了独特的味道。 在没有各种咖啡器具的年代,讲究的上海人都晓得用最原始的方法煮咖啡:用纱布包着咖啡粉,放在钢盅锅子里用开水煮。更地道些,还会再用滤纸过滤一遍煮好的咖啡,喝起来口感更纯粹。一些人偏爱往咖啡里加炼乳,有点类似越南咖啡。还有加上一勺掼奶油的,就是红宝石卖的那种。甚至也有人用麦乳精“调一调”,再配两块咸苏打饼干。 张爱玲最爱的,则是牛奶咖啡:“别人看我翻海明威的小说,以为我和他一样喜欢美式,其实这是误解,我喜欢喝奶咖,最好放低脂奶,这样奶腥气少些。” 自清末民初以来,经历了各种改革与变迁,咖啡文化都不曾淡出过上海滩。即便是资源匮乏的年代,老上海人家里的炉灶上,也仍然会煮着咖啡。 “三年困难时期上海仍有咖啡,为利激销售,买一听上海牌咖啡可发半斤白糖票;在咖啡店堂吃咖啡可额外获得四块方糖和一小盅鲜奶。那个时候父母似更热衷无糖无奶的黑咖啡,然后像摆弄金刚钻样小心地将带回来的方糖砌成金字塔形。如是,我和哥哥就常有熬得稠稠的白糖大米粥喝。”——程乃珊,《咖啡的记忆》 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海派文学的概念,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新感觉派与鸳鸯蝴蝶派,都和咖啡有着相似之处——厚重的苦味焦虑,略微的酸涩忧伤,加之一点缥缈的甘甜后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