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器学习复习重点

机器学习复习重点

机器学习复习重点
机器学习复习重点

机器学习复习重点

判断题(共30分,每题2分,打√或×)

1、如果问题本身就是非线性问题,使用支持向量机(SVM )是难以取得好的预测效果的。(×)

2、只要使用的半监督学习方法合适,利用100个标记样本和1000个无标记样本的预测效果,同样可以达到利用1100个标记样本使用监督学习方法的预测效果。(×)

3、深度学习中应该尽量避免过拟合。(×)

4、在随机森林Bagging 过程中,每次选取的特征个数为m ,m 的值过大会降低树之间的关联性和单棵树的分类能力。(×)

5、决策树学习的结果,是得到一组规则集,且其中的规则是可以解释的。(√)

6、在FCM 聚类算法中交替迭代优化目标函数的方法不一定得到最优解。(√)

7、在流形学习ISOMAP 中,测地距离即是欧氏距离。(×)

8、贝叶斯决策实质上是按后验概率进行决策的。(√)

9、非参数估计需要较大数量的样本才能取得较好的估计结果。(√)

10、不需要显示定义特征是深度学习的优势之一。(√)

判断题为反扣分题目;答对得2分,不答得0分,答错得-2分;

问答题(共60分)

1、 从样本集推断总体概率分布的方法可以归结为哪几种类型?请分别简要解释之。

监督参数估计:样本所属的类别和各类的类条件概率密度函数的形式是已知的,而表征概率密度函数的某些参数是未知的。

非监督参数估计:已知总体概率密度函数形式,但未知样本所属类别,要求判断出概率密度函数的某些参数。

非参数估计:已知样本所属类别,但未知各类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形式,要求我们直接推断概率密度函数本身。

2、什么是k-近邻算法?

k-近邻算法的基本思想(3分):未知样本x ,根据度量公式得到距离x 最近的k 个样本。统计这k 个样本点中,各个类别的数量。数量最多的样本是什么类别,我们就把这个数据点定为什么类别。

,argmax (),K m n n n

x m k k n ω==是个样本中第类的样本个数

m 为所求类别。

3、 决策树的C4.5算法与ID3算法相比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改进?

1) 用信息增益比来选择属性,克服了用信息增益选择属性时偏向选择取值多的属性的不足;

2) 增加了后剪枝操作。

3) 能够完成对连续属性的离散化处理;

4)能够处理属性存在不同损失的情况;

5)能够对不完整数据进行处理。

4、就您的理解,谈谈什么是集成学习?集成学习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应该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集成学习是使用一系列学习器进行学习,并使用某种规则把各个学习结果进行整合从而获得比单个学习器更好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

集成学习的思路是在对新的实例进行分类的时候,把若干个单个分类器集成起来,通过对多个分类器的分类结果进行某种组合来决定最终的分类,以取得比单个分类器更好的性能。如果把单个分类器比作一个决策者的话,集成学习的方法就相当于多个决策者共同进行一项决策。

必要条件:

被集成的各个基学习器(分类器)性能越高(分类正确率越高)越好。

各个基学习器(分类器)具有互补性,或者说互补性越大越好。

5、就您的理解,谈谈什么是半监督学习?请简要介绍Co-training的基本思想

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是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是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方法。它主要考虑如何利用少量的标注样本和大量的未标注样本进行训练和分类的问题。常用的半监督学习方法有co-training、self-training、S3VMS等。

Co-training 的基本思想:在两个分离的视图上,用有标记的样本训练两个不同的分类器,用这两个分类器分别对无标记的样本进行分类,得到的一定数量的标记样本在后续的训练分类中为对方所用。Co-training的原则是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多的使用无标记数据,他的优点是无需人工干涉,自动的从无标记样本中学习到知识。

6、就您的理解,请分别概述何谓代价敏感性学习、何谓类别不平衡学习。

(1)不同错误的代价或者是后果是不一样的,甚至差别很大。

(2)不追求总的错误率最小,而是尽量避免代价大的分类错误,是代价敏感性学习的基本思想。

(3)在代价敏感性学习的思想下,要使分界面远离分类错误代价大的那一类,或者说尽量减少犯分类代价大的那类错误。

类别不平衡学习:类别不平衡问题是训练样本集其中一类的数量远小于另一类的数量。

在算法和数据方面,有各种解决方案。在数据层面,有各种重新采样的方法,如随机过采样,随机欠采样等。在算法层面,我们可以调整类别的损失,调整决策的阈值等。

7、试简述流型学习方法ISOMAP的基本思想及其优缺点。

保持数据点内在几何性质,即保持两点的测地线距离。

ISOMAP第一次提到了“测地距离”这一概念,将欧氏距离的概念引入到流形中去,将原来的普通算法映射到流形中,用“测地距离”来表示在流形中两点间的真实距离。

ISOMAP的优点: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缺点:适用范围有限,流形必须是内部平坦的;计算每两个点的距离,时间复杂度较大。

8、就您的理解,请概述何谓多标记学习。

对具有多个不同概念标记的对象进行有效地建模。学习系统通过对具有一组概念标记(label set)的训练例进行学习,以尽可能正确地对训练集之外示例的概念集合进行预测。

形式化地说,多标记学习的任务是从数据集{(x1,Y1), (x2,Y2),…,(xm,Ym)}中学得函数f:x

→2y ,其中xi ∈x 为一个示例而Yiy 为示例xi 所属的一组概念标记。

9、就您的理解,谈谈什么是聚类?请简要介绍您所熟悉的一种聚类方法。

聚类是将多个对象按照某种相似度的度量方式分成不同的组(簇)。

K-means 聚类:

算法过程:

选择K 个点作为初始质心

Repeat

将每个点指派到离它最近的质心,形成K 个簇

重新计算每个簇的质心

Until 簇不再发生变化或者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计算题(共10分)

1、有如图所示的神经网络。 Squash function 为:,1()1,1x x f x x ≥?=?

,输入样本121,0x x ==,输出节点为z ,第k 次学习得到的权值为:

1112212212()0,()2,()2,()1,()1,()1w k w k w k w k T k T k ======。

试求第k 次前向传播学习得到的输出节点值()z k ,请给出求解过程和结果。

计算如下:

第k 次训练的正向过程如下:

隐藏层结点的值

2

1111()()(0120)(0)1j j j y f w x f net f f ====?+?==∑

2

)2()0112()()(22122==?+?==∑==f f net f x w f y j j j

输出层结点的值

3

)3()2111()()(21==?+?==∑==f f net f y T f z l i i i

2、为了诊治某种疾病,对一批人进行一次检查,对每个人注射试验针观察反应,统计结果如下:

(1) 这批人中,每1000个人有5个患这种疾病;

(2) 这批人中,每100个正常人有一个试验呈现阳性反应;

(3) 这批人中,每100个该疾病的病人,有95个试验呈现阳性反应。

问:若某人呈现阳性反应,其是否正常?请给出求解过程和结果。

解:设x 表示试验反应为阳性。

类别状态有两种:1ωω=表示正常,2ωω=表示为患者。

由已知条件:1()0.995P ω=,2()0.005P ω=

1(|)=0.01P x ω,2(|)0.95P x ω=

决策过程:

1111122()(|)(|)()(|)()(|)0.9950.001

0.9950.010.0050.95

0.677P P x P x P P x P P x ωωωωωωω=

+?=

?+?=

2(|)10.6670.323P x ω=-=

12(|)(|)P x P x ωω>

将该人判定为1ω(正常人)。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1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 答案: 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写成的工艺文件,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简称工艺规程。 1.3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什么是基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 答案: 基准是指用以确定生产对象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面。 设计基准是指在零件图上标注设计尺寸所采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是指在零件的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 在工序图中,用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在加工中或加工后,用以测量工件形状、位置和尺寸误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在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上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

感谢你的观看配基准。 1.6什么是六点定位原理?什么是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什么是欠定位与过定位?各举例说明。 答案: 六点定位原理:在夹具中采用合理布置的6个定位支承点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就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完全定位:工件的6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唯一位置,称为完全定位。 不完全定位:没有全部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但也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欠定位:根据加工要求,工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达到全部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 过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个定位支承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称为过定位。 (举例在课本page12、13)。 1.10何谓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何谓套装、组装、部装、总装和装配? 答案: 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它是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构成的。 套件是在一个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而构成的。 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构成的。部件在机感谢你的观看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重点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每一 个工序分为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2.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 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 一部分工艺过程。 3.安装:在一个工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 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内容 称为一个安装。 4.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或位 移)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 位置,则把每一个加工位置上的安装内容称 为工位。 5.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 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称 为一个工步。 6.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 成的工步内容,称为一次走刀。 7.在机械加工中完成一个工件一道工序所需 的时间称为基本时间。 8.生产纲领:计划期内,包括备品率和废品率 在内的产量称为生产纲领。 9.生产批量:指一次投入或产出的同一产品或 零件的数量。 10.生产类型可按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 11.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的装夹方法有三种: 直接找正装夹(比较经济,定位精度不易保 证,生产率低,仅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划线找正装夹(生产效率低,精度不高,适 小批生产中的复杂铸件或铸件精度较低的粗加工工序); 夹具装夹(生产率高,易于保证加工精度要 求,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 生产,形状复杂件)。 12.六点定位原理: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 约束点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实现完全 定位。 13.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的 定位。 14.不完全定位:允许少于六点的定位,都是合 理的定位方式。 15.欠定位:工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的定 际生产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16.过定位:工件一个自由度同时被两个或两个 以上约束点重复限制的定位,一般来说也不 合理。 17.用一个短V形块定位可以限制工件2个移动 自由度。两个短V形块或长V形块限制2 个移动、2个转动。短圆柱销限制2个移动。 长圆柱销限制2个移动、2个转动。一个矩 形支承板限制1个移动、2个转动。一个条 形支承板限制1个移动、1个转动。一个支 承钉限制1个移动。采用大端面和短销组合 定位限制5个。 18.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工序基 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19.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应以不加工 面为粗基准。 2)保证加工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应选择该表面的毛坯面为粗基准。 3)便于工件装夹原则。 4)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准不重合误差。 2)基准统一原则,在生产线上使用统一基 准使各工序定位简单一致。 3)互为基准原则,提高加工表面间的相互 位置精度。 4)自为基准原则,使加工余量均匀、提高 精度。 5)便于装夹原则。 20.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 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2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步骤:图纸分析;工艺审 查;确定毛坯;确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 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确定各主要 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确定各工序的 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确定切削 用量;确定时间定额;填写工艺文件。2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夹具、辅具; 是生产计划、调度工人操作和质量检验等的 依据; 车间厂房的设计依据。 2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原则:好(可靠保证 图纸和所有技术条件的实现);快(满足生 产纲领的要求,劳动生产率高);省(加工 成本低);轻(劳动条件好,劳动强度低)。 24.时间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 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时间。 25.工艺顺序的安排原则:先面后孔;先主后次; 先粗后精;先基准后其他。 26.工序集中:工序集中就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 内完成。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较多。高效的自动化机床(主要是加工中 心)27.工序分散:将工艺路线中的工步内容分散在 更多的工序中去完成,因而每道工序的工步 少,工艺路线长。主要有传统的流水线、自 动线、组合机床、大批量生产。 28.加工余量:指毛坯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之 差。 29.入体原则:对被包容尺寸(轴的外径、实体 大加工尺寸就是基本尺寸,上 偏差为零。对包容尺寸(孔的直径、槽的宽 度)其最小加工尺寸就是基本尺寸,下偏差 为零。毛坯尺寸公差按双向对称偏差形式标 注。 30.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计算法;查表法; 31.工序余量的影响因素:上工序的尺寸公差; 上工序产生的表面粗糙度;上工序留下的空 间误差e a;本工序的装夹误差εb。 32.机床夹具基本组成:定位元件;刀具导向元 件;夹紧装置;联接元件;夹具体;其他元 件或装置。 33.夹具的功能: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扩大机床加工范围;减轻工 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34.装夹分为两个步骤:定位和夹紧 35.机床夹具的分类:具、可 调整夹具和成组夹具、组合夹具、随行夹具。 36.夹具上常用的定位元件(特点P261):固定 辅 助支承在工件定位后才参与工作,不起定位 作用)、心轴、定位销、套筒或卡盘、V型 块。 37.一面两孔定位中,定位元件为什么采用短圆 柱销,为什么采用一个短圆柱销和一个短削 边销?削边应从哪个方向削?答:当采用两 个圆柱销与两个定位孔配合时,两销在连心 线方向限制的自由度发生重复,发生过定 位,可能妨碍部分工件的装入,所以在设计 制造两销时,将一个销的直径进行削边,以 补偿孔销间中心距误差,使工件满足装卸条 件,同时又不增大转角误差,所以削边应在 两销连心线方向进行。 38.定位误差:由于工件在夹具上(或机床上) 定位不准确而引起的加工误差。包括基准不 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P268 39.在采用调整法加工时,定位误差实质:工序 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40.工件夹紧力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1.夹紧力选用原则:方主要夹紧力方向应 垂直于主要定位面;尽量和切削力、工件重 力方向一致;工件变形尽可能小。作用点: 应正对支承元件或位于支承元件形成的支 承面内;避免支承反力与夹紧力构成力偶; 夹紧力应作用在刚度较好部位,以减少工件 的加紧变形;夹紧力作用点应尽可能靠近加 工表面,以减少切削力对工件造成的翻转力 矩。大小:根据切削力F(刀具课讲)按静力 平衡求得;根据切削力、工件重力的大小、 方向和相互位置关系具体计算 42.常用夹紧机构:斜楔夹紧机构:斜楔夹紧的 1)结构简单,但操作不方便。 2)有增力作用,扩力比 i = FW / FQ ; 3)夹紧行程小, tanα= h/s=tan6°=0.1 , 故 h 远小于 s ; 4)能实现自锁。 其自锁条件为:Φ1+Φ2≥α 式中Φ1——楔块与工件间的摩擦角; Φ2——楔块与夹具体间的摩擦角; α——斜楔升角 螺旋夹紧机构:1)结构简单,多数用在手 动夹紧的夹具中; 2)具有良好的自锁性,夹紧可靠; 3)具有较大的增力比,约为80,远比斜楔 夹紧力大; 4)夹紧行程不受限制; 5)但夹紧行程大时,操作时间长。夹紧动 作较慢,效率低。所以通常使用一些快撤 装置; 偏心夹紧机构: 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作迅速。 缺点:圆偏心轮夹紧力小,行程小,自锁性 能较差,用于切削力小,无振动,工件尺寸 公差不大的场合。铰链夹紧机构;定心夹紧 机构;联动夹紧机构。 43.机械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尺寸 参数的符合程度。 44.加工误差: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对 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45.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 46.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 单因素分析法 研究某一确定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统计分析法 以生产中一批工件的实测结果为基础, 47.影 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有: 48.误差敏感方向:把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那 刃的加工表面的法线方 向。 49.车床的敏感方向水平,刨床垂直,镗床圆周 50.工艺系统刚度:指工件加工表面在切削力法 向分力的作用下,刀具相对工件在该方向上 位移的比值。 51.误差复映: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使加工 表面的原始形状误差将以缩小的比例复映 到已经加工的工件表面。 52.误差复映系数: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修 正误差的能力。 (a)工件的刚性较差,机床、刀具的刚度很大 (b)机床的刚性较差,刀具、工件刚度很大 (c)镗孔时,镗杆的刚性较差, 53.引起工艺系统变形的热源:内部热源(指切 削热和摩擦热,产生于工艺系统内部,其热 量主要是以热传导的形式传递)和外部热源 (工艺系统外部的、以对流传热为主要形式 的环境温度和各种辐射热)。 54.热的传递方式:导热传热、对流传热、辐射 55.控制热变形的措施: 1)减少发热和隔热 2)用热补偿方法减少热变形(均衡温度场) 平面磨床补偿油沟 3)采用合理的机床部件结构及装配基准 4)加速达到热平衡状态 5)控制环境温度 56.切削热:是切削加工过程中最主要的热源。 57.加工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常值系统误差和 和随机误差。 常值系统误差是加工原理误差 58.工艺系统:在机械加工中机床、夹具、刀具 完整的系统。 59.工序能力:指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时,加工误 差正常波动的幅度。 60.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一)合理采用先进工艺与设备 (二)消除或减小原始误差 (三)转移原始误差 (四)均分原始误差 (五)均化原始误差 (六)就地加工(自干自) (七)自动测量补偿、恒温控制等 二、误差补偿技术 1.在线检测 2.偶件自动配磨 3.积极控制起决定作用的误差因素 61.加工表面质量:包括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和 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62.研究表面加工的目的是:要掌握机械加工中 各种工艺因素对加工表面质量影响的规律, 以便应用这些规律控制加工过程,最终达到 提高加工表面质量、提高产品使用性能的目 的。 63.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包括表面粗糙度、表 表面缺陷。 64.表面层的力学物理性能产生的变化有:加工 表面层的冷作硬化;表面金属的金相组织变 化;表层金属的残余应力。 65.冷作硬化: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 形,使晶格扭曲、畸变,晶粒间产生滑移, 晶粒被拉长,使表面层金属的硬度增加,强 度提高的现象。 66.影响切削加工表面冷作硬化的因素(PP T第 四章.第三节) 67.工件材料的塑形越大,冷硬倾向越大,冷硬 程度越严重。 68.(PP T第四章.第三节) 69.磨削淬火钢时,在工件表面层的瞬时高温将 使表层金属产生回火烧伤、淬火烧伤、退火 烧伤等三种金相组织变化。 70.磨削烧伤:对于已淬火的钢件,很高的磨削 温度往往会使表面金属层的金相组织产生 变化,使表层金属硬度下降,使工件表面呈 现氧化膜颜色,这种现象称为磨削烧伤。 71.减少残余应力的措施:增加消除内应力的热 程;改善零件结 构,提高零件的刚性,使壁厚均匀等均可减 少残余应力的产生。 72.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分为强迫振动和自 激振动。

机械制造工程学考试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制造:可以理解为制造企业的生产活动,输入的是生产要素,输出的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 2、制造技术:是完成制造活动所需的一切手段的总和。包括运用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操作可以利用的物质和工具,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等。 3、铸造:将液态金属浇注到具有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 4、充型:将液态合金(金属)填充铸型的过程。 5、自由锻:自由锻镀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合金在两个抵铁之间产生自由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及尺寸的锻件。 6、模锻:模锻是在高强度金属锻模上预先制出与锻件形状一致的模膛,使坯料在模膛内受压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由于模膛对金属坯料流动的限制,因此锻造终了时能得到和模膛形状相符的零件。 7、胎模锻:胎模锻是在自由锻设备上使用胎模生产模锻件的一种方法。胎模锻一般用自由锻方法制坯,然后在胎模中最后成形。 8、焊接:焊接是用加热或加压力等手段,借助于金属原子的结合与扩散作用,使分离的金属材料牢固地连接起来。 9、进给量:工件或刀具转—周(或每往复一次),两者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称为进给量,其单位是mkr(或mmK双行程)。 10、背吃刀量:刀具切削刃与工件的接触长度在同时垂直于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方向上的投影值称为背吃刀量。 11、积屑瘤:在切削速度不高而又能形成带状切屑的情况下。加工一般钢料或铝合金等塑性材料时,常在前刀面切削处粘着一块呈三角状的埂块,它的硬度很高、通常是工件材料硬度的2—3 倍,这块粘附在前刀面的金属称为积屑瘤。 12、刀具的磨钝标准:刀具磨损到一定限度就不能继续使用了,这个磨损限度称为刀具的磨钝标准。 13、后刀面磨损:由于后刀面和加工表面问的强烈摩擦,后刀面靠近切削刃部位会逐渐地被磨成后角为零的小棱面,这种磨损形式称作后刀面磨损。 14、边界磨损:切削钢料时,常在主切削刃靠近工件外皮处(图2—36中的N区)和副切削刃靠近刀尖处的后刀面上,磨出较深的沟纹,这种磨损称作边界磨损。 15、刀具寿命:刃磨后的刀具自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难为止所经历的总切削时间,称为刀具寿命,用T 表示。 16、刀具的破损:在切削加工中,刀具有时没有经过正常磨损阶段,在很短时间内突然损坏,这称为刀具破损。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 0 分) 1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或同时对 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尺寸链:相互联系,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和尺寸封闭图形。 3.基准: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4.过定位:几个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5.形状精度:加工后零件各表面的实际形状与表面理想形状之间的附和精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 小题,每空1 分,共 2 0 分) 6.牛头刨床的主运动是(刨刀)的直线往复移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 间歇移动。 7.工时定额是完成某一(零件)或(工序)所规定的时间。 8 .刨削和插削都是(间断)切削,刀具易受到(冲击),因此(切削速度)不宜太高。 9.电火花加工是在一定的(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作进行加工的方法。

I 0 .切削用量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V )(F )和(ap )的总称。 II .装夹是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而固定位置) 的过程,它包括(定位)和(夹紧)两部分内容。 12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三个方面。 三、不定项选择(本大题共 1 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 0 分) 1 3 . 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B 、C )加工有影响。 A 、车销内外圆 B 、车销端面 C 车销螺纹 1 4 . 制定零件工艺过程时,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C ) A 、设计基准 B 、工序基准 C 、定位基准 D 、测量基准 1 5 .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 B 、D ) A 、设计基准 B 、工艺基准 C 、装配基准 D 、定位基准 E 、测量基准 16 .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 B )来保证 A 、基准重合 B 、互为基准 C 、自为基础 D 、基准统一 17 .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 的过程为( C ) A 、生产过程 B 、工艺过程C、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12要点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十二) 一、是非题(共20分,每题2分) 1.六点定位原理只能解决工件自由度的消除问题,不能解决定位的精度问题。() 2.在夹具中对一个工件进行试切法加工时,不存在定位误差。() 3.自位支承和辅助支承的作用是相同的。() 4.加工长轴外圆时,因刀具磨损产生的工件形状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 5.装配精度与装配方法无关,取决于零件的加工精度。() 6.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远离加工部位,以防止夹紧变形。() 7.斜楔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只取决于斜角,而与长度无关。() 8.工艺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和辅助过程两个部分。() 9.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一定是装配精度。() 10.圆偏心夹紧机构自锁性能好、生产效率高。() 二、填空(共30分,每空1分) 1.磨削烧伤的形式主要有: 、和。 2.生产类型分为、、。 3.利用分布曲线研究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时,最主要的二个参数是、和。 4.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通常有、、。 5.在选择精基准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 6.工序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方向,而毛坯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分布。 7.为减少毛坯形状造成的误差复映,可用如下三种方法,分别是:、、。 8.工艺系统是指机械加工中由、、和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 9.分组选配法装配对零件的要求不高,而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 10..为了提高生产率,用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表面的工步,称为。

11.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 而在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小。 三、解释概念(共20分,每题5分) 1.工艺系统刚度 2.加工精度 3.原始误差 4.定位基准 四、工艺分析题(共10分) 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Φ20010-.mm,若此工序尺寸按正态分布,均方根差σ=0.025mm,公差带中心小于分布曲线中心,其偏移量△=0.03mm(如图),试指出该批工件的常值系统性误差及随机误差,并计算合格品率和废品率?

机械制造工程学a卷嘉兴学院

机械制造工程学A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参数有μ和σ两个,其中σ大小反映了C的影响程度。 A、常值系统性误差B、变值系统性误差C、随机性误差D、以上都不对 2.从概念上讲加工经济精度是指B。 A 、成本最低的加工精度 B、正常加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C、不计成本的加工精度 D 、最大生产率的加工精度 3.车削短而粗的轴时,使工件加工后产生D的圆柱度误差 A、喇叭形B、锥形C、腰鼓形D、马鞍形 4.阶梯轴的加工中“调头继续车削”属于变换一个C A、工序B、工步C、安装D、走刀 5.相对滑移是衡量A的滑移程度. A、第一变形区B、第二变形区C、第三变形区D、以上全部 6.根据加工要求,工件需要限制的自由度而没有限制的定位,称为 A 。 A、欠定位B、完全定位C、不完全定位D、过定位 7..某机床型号为Z3040×16/S2,它的主参数是B。 A、16 B、40 C、400 D、160 8.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支承板相当于的支承点数是B。 A、2个 B、3个 C、4个 D、无数个 9.在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小的是 A。 A、 a p 、B、f C、v D、无法确定 10.关于进给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进给运动只能有一个B、进给运动只能由刀具完成 C、进给运动只能由工件完成D、进给运动可有一个,也可以有几个 二、判断题(用√表示对,用╳表示错。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 ╳ )1. 加工前毛坯或零件本身的误差(加工余量不均、材质软硬不同等)、工件的定位误差、机床的热平衡后的温度波动以及工件内应力所引起的加工误差等,都属于系统误差。 ( ╳ )2. 工艺系统刚度等于系统各环节的刚度之和。( √ )3. 在车床上加工外圆时,主轴的径向跳动将引起工件的圆度误差,对于端面加工没有直接影响。( ╳ )4. 有原理误差的加工方法不是一种好的加工方法。 (√ ) 5. 刀具前角是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在正交平面中测量。 (√ ) 6.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日渐成为制造业的主流生产方式。 ( ╳ ) 7. 工件在机床上夹紧后,就限制了所有的自由度 ( ╳ ) 8.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是属于零件制造工艺中的材料去除方法。 ( √ )9. 即使组成产品的所有零件都合格,不一定都能装出合格产品. ( ╳ )10. 零件上的全部加工表面应安排一个合理的加工顺序,这对保证零件质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在安排加工顺序时应遵循先基准面后其它、先精后粗、先次后主、先孔后面原则。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 1. 根据零件制造工艺过程中原有物料与加工后物料在重量(或质量)上有无变化及变化的方向(增大或减少),可将零件制造工艺方法分为材料成形法、材料去除法和材料累加法 三类。 2. 刀具的磨损发生在切削和工件接触的前刀面和后刀面上,刀具的磨损形式主要可分为 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边界磨损三种。 3. 机械加工质量包含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及机械加工表面变质层三项内容。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汇总 全 复习资料

粗基准概念:以未加工的表面为定位基准的基准。 精基准概念:以加工过的表面为定位基准的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1基准重合原则2统一基准原则3互为基准原则4自为基准原则5便于装夹原则6 精基准的面积与被加工表面相比,应有较大的长度与宽度,以提高其位置精度。 粗基准的选用原则: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2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3便于工件装夹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1、若必须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非加工表面间的位置要求,则应以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2、若各表面均需加工,且没有重点要求保证加工余量均匀的表面时,则应以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避免有些表面加工不起来。3、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无浇、冒口及飞边等缺陷。4、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以免产生较大的位置误差。) 生产纲领: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与进度计划。备品率与废品率在内的产量 六点定位原理:用来限制工件自由度的固定点称为定位支承点。用适当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法则称为六点定位原理(六点定则) 组合表面定位时存在的问题 :当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定位时,由于工件的各定位基准面之间以及夹具的各定位元件之间均存在误差,由此将破坏一批工件位置的一致性,并在夹紧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甚至不能夹紧 定位误差:由于定位不准确而造成某一工序在工序尺寸或位置要求方面的加工误差。 产生原因: 1工件的定位基准面本身及它们之间在尺寸与位置上均存在着公差范围内的差异; 2夹具的定位元件本身及各定位元件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尺寸与位置误差; 3定位元件与定位基准面之间还可能存在着间隙。 夹紧装置的设计要求: 1夹紧力应有助于定位,不应破坏定位; 2夹紧力的大小应能保证加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置变动与振动,并能够调节; 3夹紧后的变形与受力面的损伤不超出允许的范围; 4应有足够的夹紧行程; 5手动时要有自锁功能; 6结构简单紧凑、动作灵活、工艺性好、易于操作,并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 斜楔夹紧机构:(1)斜楔结构简单,有增力作用。(2)斜楔夹紧的行程小。(3)使用手动操作的简单斜楔夹紧时,工件的夹紧与松开都需敲击 螺旋夹紧机构:该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夹紧可靠、扩力比大以及行程不受限制等优点,故应用广泛。缺点就是动作慢、效率低。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念: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与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就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1就是组织车间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据其进行生产准备。车间一切从事生产的人员都要严格、认真地贯彻执行工艺文件,才能实现优质、高产、低耗。 2就是生产准备与计划调度的主要依据。有了工艺规程,在产品投产之前就可以进行一系

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而欠定位则不允许。(√) 机床的热变形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毛坯误差造成的工件加工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 磨削淬火钢时,影响工件金相组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磨削热。(×) 加工长轴外圆时,因刀具磨损产生的工件形状误差属于常值系统性误差。(×) 采用合适的切削液是消除积屑瘤、鳞刺和减小表面粗糙度值的有效方法。(√) 喷丸加工,工件表面产生拉应力。 ( ×) 所有金属表面的精加工均可采用磨削加工方法得到。(×) 误差复映系数ε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加工次数的多少。(×) 常值系统性误差不会影响工件加工后的分布曲线形状,只会影响它的位置。(√) 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的定位称为(完全定位) 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预期(大小)(长短)(数量)(组合)有关 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表面质量) 工艺系统是由(机床)、(夹具)、(刀具)、(工件)构成的完整系统。 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型运动)或(近似的切削刃轮廓)的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机床主轴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分解(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倾角摆动)。 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有(直接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所组成 产品的装配精度,一般包括(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相互配合精度) 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称为(D)。 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C工艺规程;D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C)。 A工步;B工位;C工序;D安装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B) A设计基准;B工艺基准;C装配基准;D定位测量基准 零件的生产纲领是指( C )。 A.一批投入生产的零件数量B.生产一个零件所花费的劳动时间C.零件的全年计划生产量D.一个零件从投料到产出所花费的时间 在生产中批量愈大,准备与终结时间摊到每个工件上的时间就愈( A ) A、少; B、多; C、无关 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持套筒外圆镗孔时,若三爪卡盘与机床主轴回转中心有偏心则镗孔时影响:( D) A、孔的尺寸变大 B、孔的尺寸变小 C、孔的不圆度误差 D、孔与外圆的不同轴度误差工艺系统刚度等于工艺系统各组成环节刚度( D ) A.之和 B.之和的倒数 C.倒数之和 D.倒数之和的倒数 机床部件的实际刚度( D )按实体所估算的刚度。 A 大于B等于 C 小于 D 远小于 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成( B ) A正比B反比C指数关系D对数关系

机械制造工艺学-重点习题解答

“机械制造工艺学”重点习题解答(2015-5-31) 2-10 何谓毛坯余量?何谓工序余量?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毛坯余量即加工总余量——毛坯尺寸与零件尺寸之差。 工序余量——相邻两工序基本尺寸之差。 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有:上工序的尺寸公差Ta ,上工序产生的表面粗糙度Ry 和表面缺陷层Ha ,上工序留下的空间误差ea ,本工序的装夹误差εb 四个部分。 2-13 在图4-73所示的工件中,0.02510.05070L --=mm ,020.02560L -=mm ,0.153020L +=mm ,不便直接测 量,试重新给出测量尺寸,并标注该测量尺寸的公差。 解:尺寸链如左图所示,图中L3为封闭环,L1, L2, L4 为组成环,且 L1 为减环,L2, L4 为增环。 求L4的基本尺寸,由L3=(L2+L4)-L1 得 L4=L3+L1-L2=20+70-60=30mm 由ES3=ES4+ES2-EI1 得 ES4=ES3-ES2+EI1=0.15-0+(-0.05)=0.1mm 由EI3=EI4+EI2-ES1 得 EI4=EI3-EI2+ES1=0-(-0.025)+(-0.025)=0mm 故测量尺寸应为0.14030L +=mm 。 2-14 图4-74为某零件的一个视图,图中槽深为+0.305m m ,该尺寸不便直接测量,为检验槽深是否合 格,可直接测量哪些尺寸?试标出它们的尺寸及公差。 解:[第一种方法] 测量键槽的槽低到外圆最远素线的距离,尺寸链如左图(a)所示; 槽深L0为封闭环,外径L1为增环,测量尺寸L2为减环。 L2的公称尺寸为:L2=L1-L0=90-5=85 由ES0=ES1-EI2 得 EI2=ES1-ES0=0-0.3=-0.3

《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狭义的制造技术重点放在机械加工和工艺装配上。 2、常用的铸造工艺方法有砂型铸造,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等。 3、焊接方法的种类很多;按焊接过程的特点可分为三大类:熔化焊,压力焊,钎焊。 4、电弧焊焊接电弧由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三部分组成。 5、自由锻分手工锻造和机器锻造两种,手工锻造只能生产小型锻件,机器锻造是自由锻的主要生产方式。 6、自由锻工序可分成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及精整工序三大类。 7、自由锻的基本工序中最常用的是锻粗、拔长、冲孔等三种工序。 8、金属从浇注温度冷却到空温要经历三个互相联系的收缩阶段: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不同的合金收缩率不同。在常用合金中,铸钢收缩最大,灰口铸铁最小。 9、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表现为合金的体积缩小,它们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缺陷的基本原因。 10、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裂纹和变形等缺陷的主要原因。 11、外圆车削的背吃刀量就是工件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12、切削过程中,切削层金属的变形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区域。 13、切屑沿前刀面排出时进一步受到前刀面的挤压和摩擦,使靠近前刀面处的金属纤维化、基本上和前刀面平行,这一区域称为第二变形区。 14、在一般切削速度范围内,第一变形区的宽度仅为0.02mm—0.2mm,切削速度越高、其宽度越小,故可近似看成一个平面,称剪切面。 15、切削过程中,阻滞在前刀面上的积屑瘤有使刀具实际前角增大的作用(参见图2-19),使切削力减小,使加工表面粉糙度增大。 16、在无积屑瘤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层公称厚度hD越大,变形系数Ah越小。 17、加工塑性金属时,在切削厚度较小、切削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的工况条件下常形成节状切屑切屑;在切削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大、刀具前角较小时常产生节状切屑切屑,又称挤裂切屑;在切屑形成过程中,如剪切面上的剪切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断裂强度,切屑单元从被切材料上脱落,形成粒状切屑;切削脆性金属时,由于材料塑性很小、抗拉强度较低,刀具切入后,切削层金属在刀具前刀面的作用下,未经明显的塑性变形就在拉应力作用下脆断,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崩碎切屑。 18、研究表明,工件材料脆性越大、切屑厚度越大、切屑卷曲半径越小,切屑就越容易折断。 19、切削力来源于两个方面:克服切削层材料和工件表面层材料对弹性交形、塑性变形的抗力;克服刀具与切屑、刀具与工件表面间摩擦阻力所需的力。 20、为了便于测量和应用可将切削合力F分解为Fc、Fp和Ff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 21、目前常用的测力仪有电阻式测力仪和压电式测力仪。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样卷

浙江科技大学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A 卷 考试科目 机械制造工艺学 考试方式 闭 完成时限 120分钟 拟题人 吴瑞明 审核人 批准人 2020年 1月 5 日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019 年级 机制、材料成型 专业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加分人 复核人 得分 签名 命题: 一、单选题。正确答案填入表格,填表格外无效。(15×2分,共3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C D D C A C 序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D B A 1.装夹工件时应考虑 。 A 专用夹具 B 组合夹具 C 夹紧力靠近支撑点 D 夹紧力不变 2.基准是 。 A 在工件上特意设计的测量点 B 工件上与机床接触的点 C 又称为机床原点 D 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关系的点,线,面 3.在下面孔的加工方法中,加工精度最高的方法是 。 A 钻孔 B 铰孔 C 扩孔 D 锪钻 得分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4.在下面几种车床导轨误差中,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小的是。 A 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误差 B 导轨在水平面内的误差 C 两导轨之间的平行度误差 D 主轴回转精度 5.对于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的大孔孔系的精加工(例如车床主轴箱箱体孔系的精加工),应该采用加工工艺。 A. 扩孔 B. 钻孔 C. 镗孔 D. 铰孔 6.分组装配法适用于的机器结构。 A 大量生产,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多 B 小批生产,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多 C 大量生产,装配精度要求不高,组成环少 D. 大量生产,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少 7.在下列夹具元件中,不限制自由度的是。 A 可调支承 B 自位支承 C 辅助支承D气动支承 8. 磨削薄板时,由于工件的热变形,工件的,加工误差就越大。 A 材料热膨胀系数小 B 长度和厚度小 C 长度大并且厚度小 D 长度和厚度都大 9. 工件装夹时,决不允许的情况发生。 A 欠定位 B 过定位 C 产生夹紧变形D不完全定位 10.减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主要措施。 A 减少误差复映和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B 消除残余应力和工艺系统热变形 C提高系统刚度,减少载荷及其变化

机械制造工艺学总结

机 械 制 造 工 艺 学 学 习 报 告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13机械本2 姓名:黄宇 学号:20130130815

机械制造过程是机械产品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之间各相互关联的劳动过程的总和。它包括毛坯制造、零件机械加工、热处理、机器的装配、检验、测试和油漆包装等主要生产过程,也包括专用夹具和专用量具制造、加工设备维修、动力供应(电力供应、压缩空气、液压动力以及蒸汽压力的供给等)。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机械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涂装等。其中与原材料变为成品直接有关的过程,称为直接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而与原材料变为产品间接有关的过程,如生产准备、运输、保管、机床与工艺装备的维修等,称为辅助生产过程。 主要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机床夹具设计原理、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表面质量、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机器装配工艺基础、机械设计工艺基础、现代制造技术及数控加工工艺等部分。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是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包括零件加工和装配两方面,其指思想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达到高生产率、经济型。课程的研究重点是工艺过程,同样也包括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工艺是使各种原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为机械制造工艺 工艺系统:在机械加工时,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单因素分析法、统计分析法 加工表面质量: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和表面层材料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质 几何形貌: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纹理方向表面缺陷。表面材料力学的物理化学性能:表面层金属的冷作硬化、表面层金属金相组织变化。冷作硬化:机械加工中因切削力产生的塑性变形使表层金属硬度和强度提高的现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1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包括技术准备)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生产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检查等的依据 3.新建或扩建车间,其原始依据也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1)可靠地保证零件图样上所有技术要求的实现 (2)必须能满足生产纲领要求 (3)在满足技术要求和生产纲领要求前提下,一般要求工艺成本 最低 (4)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 通过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学习我对我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知道了工件的装夹与夹具的基础、机械工艺规程的制定典型模具与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还有刀具的相关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机械制造工程学》-专科考试B

山东大学- 年度第学期期末考试 (机械制造工程学)( B卷) 本试卷适用班级:机电成专级命题教师:李凯岭共印份数:120 一、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每题2.5分,共25分) 1. 定位误差:用夹具安装加工一批工件时,由于定位不准确而引起该批工件有关尺寸、位置误差(指在调整法加工中工件定位时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可能位移)。 2. 积屑瘤:是指在加工中碳钢时,在刀尖处出现的剖面呈三角状,小块且硬度为工件材料的2到3倍的金属粘附物 3. 刀具耐用度:刀具刃磨后,从开始切削到达磨损限度所经过的切削时间称为刀具耐用度 4. 磨削烧伤:当被磨工件的表面层的温度达到相变温度以上时,表面金属发生金相组织的变化,使表面层金属强度硬度降低,并伴随有残余应力的产生,甚至出现微观裂纹的现象。 5. 内联系传动链:传动链的两个末端件的转角或位移量之间如果有严格的比例关系要求,这样的传动链成为内联系传动链。 6.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被称为工序。 7.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或半成品的状态(形状、尺寸、材料性质等),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 8. 欠定位: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被限制的定位,成为欠定位。 9. 误差敏感方向:加工表面的法线方向称为误差敏感方向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 金刚石刀具最适合加工的工件材料是有色金属和非金属;不适合加工铁族金属材料。 12. 切削脆性金属时,得到崩碎切屑。 13. 切削热主要由刀具、工件、切削和周围的介质传出。 14.切削液主要有水溶液、切削油和乳化液三类。 15.基准重合原则是指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重合。 16.工序分散指的是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中进行,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很少; 工序集中指的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中完成,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较多。 17.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的正火、_退火、调质等热处理工序,是为了改善工件的切削性能。

(完整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Comment [u1]: 这几种属于传统的切 削加工,特种加工包括:电火花成型加工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超声波加工等 1 1.制造工艺过程:技术准备,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一般称为制造工艺过程。 2.机械加工由若干工序组成。工序又可分为 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3.按生产专业化程度不同可将生产分为三种类型:单件生产,成批(小批,中批,大批)生产,大量生产。 4.材料去除成型加工包括 传统的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 5.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有 车削,钻削,镗削,铣削,磨削,刨削。 6.工件上三个不断变化的表面 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切削表面), 已加工表面。(详见P58) 7.切削用量是以下三者的总称。 (1)切削速度,主运动的速度。 (2)进给量, 在主运动一个循环内刀具与工件之间沿进给方向相对移动的距离。(3)背吃刀量 工件上待加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件的垂直距离。8.母线 和 导线 统称为形成表面的 发生线。9.形成发生线的方法 成型法,轨迹法,展成法,相切法。10.表面的成型运动是保证得到工件要求的表面形状的运动。 11.机床的分类:(1)按机床万能性程度分为:通用机床,专门化机床,专用机床。 (2)按机床精度分为:普通机床,精密机床,高精度机床。(3)按自动化程度分为:一般机床,半自动机床,自动机床。(4)按重量分为:仪表机床,一般机床,大型机床,重型机床。 (5)按机床主要工作部件数目分为:单刀机床,多刀机床,单轴机床,多轴机床。(6)按机床具有的数控功能分:普通机床,一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等。 12.机床组成:动力源部件,成型运动执行件,变速传动装置,运动控制装置,润滑装置,电气系统零部件,支承零部件,其他装置。 13.机床上的运动:(1)切削运动(又名表面成型运动),包括: 1、主运动 使刀具与工件产生相对运动,以切削工件上多余金属的基本运动。 2、进给运动 不断将多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华农2010年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试卷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9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机械制造工艺学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07机制()班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评阅人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下面表格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在每一工序中确定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 A.设计基准B.装配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 2、工件材料的塑性越大,冷作硬化倾向(),冷作硬化程度() A.越小,越轻微B.越小,越严重C.越大,越轻微D.越大,越严重 3、分组选配法是将组成环的公差放大到经济可行的程度,通过分组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 的一种装配方法,因此它适用于组成环不多,而装配精度要求高的()场合。 A.单件生产B.小批生产C.中批生产D.大批大量生产 4、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 A.钻孔B.车孔C.镗孔D.磨孔 5、基准是()。 A.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关系的点、线、面 B.在工件上特意设计的测量点 C.工件上与机床接触的点 D.工件的运动中心

6、零件配合性质的稳定性与()的关系较大。 A.零件材料B.加工表面质量C.载荷大小D.接触刚度 7、大批量生产强度要求较高的形状复杂的轴,其毛坯一般选用()。 A.砂型铸造的毛坯B.自由锻的毛坯 C.模锻的毛坯D.轧制棒料 8、如果使扁形镗杆能够产生消振作用,需要()。 A.选择合适的削扁值和刀头相对削扁方向的位置B.选择合适的镗杆长度 C.选择合适的削扁值D.选择合适的刀头相对削扁方向的位置 9、冷态下塑性变形经常在表层产生()。 A.拉应力B.不定C.压应力D.金相组织变化 10、机床夹具中需要考虑静平衡要求的是哪一类夹具()。 A.车床夹具B.钻床夹具C.镗床夹具D.铣床夹具 11、常用的夹紧机构中,自锁性能最可靠的是()。 A.斜楔B.螺旋C.偏心D.铰链 12、工件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一次装夹车削外圆及端面,加工后检验发现端面与外圆不垂直,其 可能原因是()。 A.车床主轴径向跳动B.车床主轴回转轴线与纵导轨不平行 C.车床主轴轴向窜动D.三爪卡盘装夹面与车削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 13、薄壁套筒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以外圆定位车内孔,加工后发现孔有较大圆度误差, 其主要原因是()。 A.刀具受力变形B.刀具热变形C.工件热变形D.工件夹紧变形14、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度不足造成在工件轴向截面上的形状是()。 A.矩形B.鼓形C.梯形D.鞍形 15、机械加工时,工件表面产生波纹的原因有()。 A.塑性变形B.切削过程中的振动C.残余应力D.工件表面有裂纹16、在切削加工时,下列哪个因素对表面粗糙度没有影响?() A.刀具几何形状B.切削用量C.工件材料D.检测方法 17、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是()。 A.要保证的装配精度B.精度要求最高的环 C.尺寸最小的环D.基本尺寸为零的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