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圆压轴题

中考数学圆压轴题

中考数学圆压轴题
中考数学圆压轴题

1推理运算如图,AB 为O e 直径,CD 为弦,且CD AB ⊥,垂足为H .

(1)OCD ∠的平分线CE 交O e 于E ,连结OE .求证:E 为?

ADB 的中点;

(2)如果O e 的半径为1,CD =,①求O 到弦AC 的距离; ②填空:此时圆周上存在 个点到直线AC 的距离为

12

. 2 如图6,在Rt △ABC 中,∠ABC =90°,D 是AC 的中点,⊙O 经过A 、B 、D 三点,

CB 的延长线交⊙O 于点E .

(1) 求证AE =CE ;

(2) EF 与⊙O 相切于点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若CD =CF =2cm ,求⊙O 的直径; (3)若n CD

CF

= (n >0),求sin ∠CAB .

3 已知:如图,在半径为4的⊙O 中,AB ,CD 是两条直径,M 为OB 的中点,

CM 的延长线交⊙O 于点E ,且EM

>MC .连结DE ,DE =

(1) 求证:AM MB EM MC ?=?; (2) 求EM 的长;

(3)求sin ∠EOB 的值.

4 如图,已知⊙O 的直径AB =2,直线m 与⊙O 相切于点A ,P 为⊙O 上一动点 (与点A 、点B 不重合),PO 的延长线与⊙O 相交于点C ,过点C 的切线与直线 m 相交于点D .

(1)求证:△APC∽△COD.

(2)设AP =x ,OD =y ,试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 (3)试探索x 为何值时,△ACD 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5 如图,在以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AB 经过圆心O ,且与小圆相交于点A 、

与大圆相交于点B .小圆的切线AC 与大圆相交于点D ,且CO 平分∠ACB . (1)试判断BC 所在直线与小圆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试判断线段AC 、AD 、B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8cm 10cm AB BC ==,,求大圆与小圆围成的圆环的面积.(结果保留π)

6 在Rt △ABC 中,BC =9, CA =12,∠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与点D , DE ⊥DB 交AB 于点E . (1)设⊙O 是△BDE 的外接圆,求证:AC 是⊙O 的切线; (2)设⊙O 交BC 于点F ,连结EF ,求

EF

AC

的值.

7 如图,点A ,B 在直线MN 上,AB =11厘米,⊙A ,⊙B 的半径均为1厘米.⊙A 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自左向右运动,与此同时,⊙B 的半径也不断增大,其半径r (厘米)与时间t (秒)之间的关系式为r =1+t (t ≥0).

(1)试写出点A ,B 之间的距离d (厘米) 与时间t (秒)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A B

D

E

O C

H A B

N

M

(2)问点A 出发后多少秒两圆相切?

8 如图,在△ABC 中,∠BAC =90°,BM 平分∠ABC 交AC 于M ,以A 为圆心, AM 为半径作⊙A 交BM 于N ,AN 的延长线交BC 于D ,直线AB 交⊙A 于P 、K 两点,作MT ⊥BC 于T .

(1)求证:AK =MT ; (2)求证:AD ⊥BC ;

(3)当AK =BD 时,求证:

BM

AC

BP BN =.

9 如图,为的直径,于点,交于点,于点. (1)请写出三条与有关的正确结论; (2)当,时,求圆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0 如图,已知的直径垂直于弦于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 于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且.

(1)试问:是的切线吗?说明理由; (2)请证明:是的中点; (3)若,求的长.

11 如图11,⊙P 与⊙O 相交于A 、B 两点,⊙P 经过圆心O ,点C 是⊙P 的优 弧上任意一点(不与点A 、B 重合),连结AB 、AC 、BC 、OC 。 (1)指出图中与∠ACO 相等的一个角;

(2)当点C 在⊙P 上什么位置时,直线CA 与⊙O 相切?请说明理由; (3)当∠ACB=60°时,两圆半径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说明你的理由。

12 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且AB =AC ,点D 在弧BC 上运动,过点D 作DE ∥BC ,DE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连结AD 、BD .

(1)求证:∠ADB =∠E ;(3分)

(2)当点D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DE 是⊙O 的切线?请说明理由.(3分) (3)当AB =5,BC =6时,求⊙O 的半径.(4分)

1 (1)OC OE =Q ,E OCE ∴∠=∠ ················· (1分) 又OCE DCE ∠=∠,E DCE ∴∠=∠.

OE CD ∴∥. ···························· (2分) 又CD AB ⊥,90AOE BOE ∴∠=∠=o

P B

C

D T N M

A

K (第27题

A

D

F E O

C

B

G

(第10题图)

B

A

(第12题图)

E ∴为?

ADB 的中点. ························· (3分) (2)①CD AB ⊥Q ,AB 为O e 的直径,3CD =,

1322

CH CD ∴=

=. ························· (4分) 又1OC =

,3

3

2sin 1CH COB OC ∴∠===. 60COB ∴∠=o , ··························· (5分) 30BAC ∴∠=o .

作OP AC ⊥于P ,则11

22

OP OA =

=. ················· (6分) ②3 ································· (7分) 2 证明:(1)连接DE ,∵∠ABC =90°∴∠ABE =90°,

∴AE 是⊙O 直径. ·················· (1分) ∴∠ADE =90°,∴DE ⊥AC . ·············· (2分) 又∵D 是AC 的中点,∴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

∴AE =CE . ····················· (3分) (2)在△ADE 和△EFA 中,

∵∠ADE =∠AEF =90°,∠DAE =∠FAE ,

∴△ADE ∽△EFA . ·················· (4分)

AE AD

AF AE =

, ∴AE

AE 26=

. ·················· (5分)

∴AE =23cm . ···························· (6分) (3) ∵AE 是⊙O 直径,EF 是⊙O 的切线,∴∠ADE =∠AEF =90°, ∴Rt△ADE ∽Rt△EDF . ∴DF

DE

ED AD =. ··············· (7分) ∵

n CD

CF

=,AD =CD ,∴CF =nCD ,∴DF =(1+n )CD , ∴DE =n +1CD . ···· (8分) 在Rt△CDE 中,CE 2=CD 2+DE 2=CD 2+(n +1CD ) 2=(n +2)CD 2

∴CE =2+n CD . ·························· (9分) ∵∠CAB =∠DEC ,∴sin∠CAB =si n∠DEC =CE CD

=21+n =2

2++n n . (10

3 解:⑴ 连接AC ,EB ,则∠CAM =∠BEM . ……………1分

又∠AMC =∠EMB , ∴△AMC ∽△EMB . ∴

EM MB

AM MC

=

,即AM MB EM MC ?=?.………3分 (2) ∵DC 为⊙O 的直径,

∴∠DEC =90°,EC

7.== ………………………4分

∵OA =OB =4,M 为OB 的中点,∴AM =6,BM =2. …………………………………5分 设EM =x ,则CM =7-x .代入(1),得 62(7)x x ?=-.

解得x 1=3,x 2=4.但EM >MC ,∴EM=4. …………………………………………7分 (3) 由(2)知,OE =EM =4.作EF ⊥OB 于F ,则OF =MF =

4

1OB =1. ………………8分

在Rt △EOF 中,EF =,15142222=-=-OF OE …………………………9分

∴sin ∠EOB =

4

15

=OE EF . ……………………………………………………………10分 4 (1)∵PC 是⊙O 的直径,CD 是⊙O 的切线

∠PAC =∠OCD =90°,显然△DOA ≌△DOC ··················· 1分 ∴∠DOA =∠DOC ······························ 2分 ∴∠APC =∠COD ······························ 3分

APC COD ∴△∽△

···························· 4分 (2)由APC COD △∽△,得

AP OC

PC OD

=

·················· 6分 12x y ∴=,2

y x

∴= ···························· 7分 (3)若ACD △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则6030ADC ODC ∠=∠=o o

, ······· 8分 于是2OD OC =,可得2y =,1x ∴= 故,当1x =时,ACD △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 10分

5 解:(1)BC 所在直线与小圆相切,

理由如下:过圆心O 作OE BC ⊥,垂足为E , AC Q 是小圆的切线,AB 经过圆心O ,

OA AC ∴⊥,又Q CO 平分ACB OE BC ∠⊥,. OE OA ∴=.

BC ∴所在直线是小圆的切线. (2)AC BD BC += 理由如下:连接OD .

AC Q 切小圆O 于点A ,BC 切小圆O 于点E , CE CA ∴=.

Q 在Rt OAD △与Rt OEB △中,

90OA OE OD OB OAD OEB ==∠=∠=o ,,,

Rt Rt OAD OEB ∴△≌△(HL ) EB AD ∴=. BC CE EB =+Q ,BC AC AD ∴=+.

(3)90BAC ∠=o

Q ,8106AB BC AC ==∴=,,.

BC AC AD =+Q ,4AD BC AC ∴=-=.

Q 圆环的面积2222πππ()S OD OA OD OA =-=-g

g 又2

2

2

OD OA AD -=Q , 2

2

4π16πcm S ∴==g .

说明:若第(1)、(2)题中结论已证出,但在证明前未作判断的不扣分.

6 (1) 证明:由已知DE ⊥DB ,⊙O 是Rt△BDE 的外接圆,∴BE 是⊙O 的直径,点O 是BE 的中点,连结OD , 1

∵90C ∠=o ,∴90DBC BDC ∠+∠=o . 又∵BD 为∠ABC 的平分线,∴ABD DBC ∠=∠. ∵OB OD =,∴ABD ODB ∠=∠.

∴90ODB BDC ∠+∠=o ,即∴90ODC ∠=o ················ 4分 又∵OD 是⊙O 的半径,

∴AC 是⊙O 的切线. ·············· 5分 (2) 解:设⊙O 的半径为r ,

在Rt△ABC 中, 22222912225AB BC CA =+=+=, ∴15AB = ··················· 7分 ∵A A ∠=∠,90ADO C ∠=∠=o ,∴△ADO ∽△ACB .

AO OD AB BC =.∴15159r r

-=.

∴458r =.∴454

BE = ············· 10分

又∵BE 是⊙O 的直径.∴90BFE ∠=o .∴△BEF ∽△BAC

∴4534154

EF BE AC BA ===.

7 解:(1)当0≤t ≤时,函数表达式为d =11-2t ; …………………………1分 当t >时,函数表达式为d =2t -11. ……………………………………2分 (2)两圆相切可分为如下四种情况:

①当两圆第一次外切,由题意,可得11-2t =1+1+t ,t =3; …………………4分

②当两圆第一次内切,由题意,可得11-2t =1+t -1,t =311

; ……………6分

③当两圆第二次内切,由题意,可得2t -11=1+t -1,t =11; ………………8分 ④当两圆第二次外切,由题意,可得2t -11=1+t +1,t =13.

所以,点A 出发后3秒、311

秒、11秒、13秒两圆相切. ……………………10分

8 证明:(1)∵BM 平分∠ABC ,∠BAC =90°,MT ⊥BC ,

∴AM =MT .又∵AM =AK ,∴AK =MT . (2)∵BM 平分∠ABC ,∴∠ABM =∠CBM . ∵AM =AN ,∴∠AMN =∠ANM

又∵∠ANM =∠BND ,∴∠AMN =∠BND . ∵∠BAC =90°,∴∠ABM +∠AMB =90° ∴∠CBM +∠BND =90°,∴∠BDN =90°.

∴AD ⊥BC

(3)∵BNM 和BPK 为⊙A 的割线,∴BN ·BM =BP ·BK ,∴BM

BK BP BN =

∵AK =BD ,AK =MT ,∴BD =MT

∵AD ⊥BC ,MT ⊥BC ,∴∠ADB =∠MTC =90°,∴∠C +∠CMT =90° ∵∠BAC =90°,∴∠C +∠ABC =90°,∴∠ABC =∠CMT 在△ABD 和△CMT 中,

??

?

??∠=∠=∠=∠CTM ADB MT

BD CMT ABD

∴△ABD ≌△CMT ,∴AB =MC

∵AK =AM ,∴AB +AK =MC +AM ,即BK =AC ∴BM

AC BP

BN =

9 解:(1)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均可.例如:

①BC BD =;②OF BC ∥;③BCD A ∠=∠;④BCE OAF △∽△;⑤2

BC BE AB =g ;⑥2

2

2

BC CE BE =+;⑦ABC △是直角三角形;⑧BCD △是等腰三角形. ············· 3分 (2)连结OC ,则OC OA OB ==.

30D ∠=o Q ,30A D ∴∠=∠=o ,120AOC ∴∠=o . · 4分

AB Q 为O e 的直径,90ACB ∴∠=o .

在Rt ABC △中,1BC =,2AB ∴=

,AC = ·· 5分

OF AC ⊥Q ,AF CF ∴=.

OA OB =Q ,OF ∴是ABC △的中位线.

11

22

OF BC ∴==.

1112224

AOC S AC OF ∴=

==g △. ·················· 6分 2133AOC S OA π

=π?=扇形.

························· 7分

34

AOC AOC S S S π∴=-=

-△阴影扇形 ···················· 8分

10 (1)解:是的切线 ·························· 1分 理由: 即.

是的切线. ································ 2分 (2)第一种方法: 证明:连接,如图(第19题图1) ,

A F O

B

A

且过圆心 ,

是等边三角形. ·················· 3分

····································· 4分 在中,

点为的中点 ································ 5分

第二种方法:

证明:连接,如图(第19题图2) 为的直径 又

····································· 3分

且过圆心

····································· 4分

点为的中点. ······························· 5分 (3)解: 又

····································· 6分 ····································· 7分

····································· 8分 11 (1)∠BCO ;

(2)连接OP ,并延长与⊙P 交于点D , 若点C 在点D 位置时,直线CA 与⊙O 相切 理由:连接AD ,OA 则∠DAO=90°, 即OA ⊥DA

所以DA 与与⊙O 相切

即点C 在点D 位置时,直线CA 与⊙O 相切 (3)当∠ACB=60°时,两圆半径相等 理由:∠ADB=∠ACB=60° 又因为∠ADO=∠BDO 所以∠ADO=30° 因为∠DAO=90° 所以OA=

2

1OD 即OA=PO

所以当∠ACB=60°时,两圆半径相等

D F

E O

C B

G

(第19题图2)

A

12 解:(1)在△ABC 中,∵AB =AC ,

∴∠ABC =∠C . ············ 1分

∵DE ∥BC ,∴∠ABC =∠E ,

∴∠E =∠C . ············ 2分

又∵∠ADB =∠C ,

∴∠ADB =∠E . ············ 3分

(2)当点D 是弧BC 的中点时,DE 是⊙O 的切线. ··········· 4分 理由是:当点D 是弧BC 的中点时,则有AD ⊥BC ,且AD 过圆心O . ······· 5分

又∵DE ∥BC ,∴ AD ⊥ED .

∴ DE 是⊙O 的切线. ············ 6分 (3)连结BO 、AO ,并延长AO 交BC 于点F , 则AF ⊥BC ,且BF =

2

1

BC =3. ········· 7分 又∵AB =5,∴AF =4. ············· 8分 设⊙O 的半径为r ,在Rt△OBF 中,OF =4-r ,OB =r ,BF =3, ∴ r

2

=32+(4-r )2

······· 9分

解得r =

825, ∴⊙O 的半径是8

25. ·········· 10分 23、解:(1)△CDA ≌△DCE ,△BAD ≌△DCE ; ··············· 2分

(完整版)吉林省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推荐文档

2003 年---2011 年吉林省中考数学压轴题 28.(2011 年吉林省)如图,梯形ABCD 中,AD∥BC,∠BAD=90°,CE⊥AD 于点E,AD=8cm,BC=4cm,AB=5cm.从初始时刻开始,动点P,Q 分别从点A,B 同时出发,运动速度均为1cm/s,动点P 沿A-B--C--E 的方向运动,到点E 停止;动点Q 沿B--C--E--D 的方向运动,到点D 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s,△PAQ 的面积为ycm2,(这里规定:线段是面积为0 的三角形) 解答下列问题: 9 (1)当x=2s 时,y= cm2;当x= s 时,y= cm2. 2 (2)当5≤x≤14 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 (3)当动点P 在线段BC 上运动时,求出y= S 梯形ABCD 时x 的值. 15 (4)直接写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使PQ 与四边形ABCE 的对角线平行的所有x 的值. 28.(2010 年吉林省)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BC,AE⊥BC 于点E.DF⊥BC 于点F.AD=2cm,BC=6cm,AE=4cm.点P、Q 分别在线段AE、DF 上,顺次连接B、P、Q、C,线段BP、PQ、QC、CB 所围成的封闭图形记为M,若点P 在线段AE 上运动时,点Q 也随之在线段DF 上运动,使图形M 的形状发生改变,但面积始终为10cm2,设EP=xcm,FQ=ycm.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当x=3 时y 的值; (2)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当x 取何值时,图形M 成为等腰梯形?图形M 成为三角形? (4)直接写出线段PQ 在运动过程中所能扫过的区域的面积.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方法大全及技巧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湖北竹溪城关中学明道银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一) 数学综合题关键是第24题和25题,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一)函数型综合题:是先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求解前已知函数的类型),然后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初中已知函数有: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常值函数,它们所对应的图像是直线;②反比例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双曲线; ③二次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抛物线。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此类题基本在第24题,满分12分,基本分2-3小题来呈现。 (二)几何型综合题: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没有求出之前不知道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是什么)和求函数的定义域,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求x的值等和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

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f(x)的形式。一般有直接法(直接列出含有x和y的方程)和复合法(列出含有x和y和第三个变量的方程,然后求出第三个变量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代入消去第三个变量,得到y=f(x)的形式),当然还有参数法,这个已超出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等方法。求定义域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限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x的值。几何型综合题基本在第25题做为压轴题出现,满分14分,一般分三小题呈现。 在解数学综合题时我们要做到: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件不能忘,化动为静多画图,分类讨论要严密,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二) 具有选拔功能的中考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解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二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三要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策略,供初三同学参考。 1、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中考数学填空压轴题大全

中考数学填空压轴题大 全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

2017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之填空题4 1.(2017贵州六盘水)计算1+4+9+16+25+……的前29项的和是. 【答案】8555, 【解析】由题意可知1+4+9+16+25+……的前29项的和即为:12+22+32+42+52+…+292.∵有规律:21(11)(211)116+?+== ,222(21)(221) 1256 +?++==, 2223(31)(231)123146+?+++== ,……,2222(1)(21) 123146 n n n n ++++++==…. ∴222229(291)(2291) 123296 +?+++++= (8555) 2.(2017贵州毕节)观察下列运算过程: 计算:1+2+22+…+210.. 解:设S =1+2+22+…+210,① ①×2得 2S =2+22+23+…+211,② ②-①,得 S =211-1. 所以,1+2+22+…+210=211-1. 运用上面的计算方法计算:1+3+32+…+32017=______________. 【答案】201831 2 -, 【解析】设S =1+3+32+…+32017,① ①×3得 3S =3+32+33+…+32018,② ②-①,得 2S =32018-1. 所以,1+3+32 +…+3 2017 =2018312 -.

3.(2017内蒙古赤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y )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点 P '(-y +1,x +2),我们把点P '(-y +1,x +2)叫做点P (x ,y )的终结点.已知点P 1的终结点为P 2,点P 2的终结点为P 3,点P 3的终结点为P 4,这样依次得到P 1、P 2、P 3、P 4、…P n 、…,若点P 1的坐标为(2,0),则点P 2017的坐标为. 【答案】(2,0), 【解析】根据新定义,得P 1(2,0)的终结点为P 2(1,4),P 2(1,4)的终结点为P 3(-3,3),P 3(-3,3)的终结点为P 4(-2,-1),P 4(-2,-1)的终结点为P 5(2,0), P 5(2,0)的终结点为P 4(1,4),…… 观察发现,4次变换为一循环,2017÷4=504…余1.故点P 2017的坐标为(2,0). 4.(2017广西百色)阅读理解: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的方法. (1)二次项系数212=?; (2)常数项3131(3)-=-?=?-,验算:“交叉相乘之和”; (3)发现第③个“交叉相乘之和”的结果1(3)211?-+?=,等于一次项系数-1,即:22(x 1)(2x 3)232323x x x x x +-=-+-=--,则223(x 1)(2x 3)x x --=+-,像这样,通过十字交叉线帮助,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十字相乘法,仿照以上方法,分解因式:23512x x +-=______. 【答案】(x +3)(3x -4). 【解析】如图. 5.(2017湖北黄石)观察下列各式: …… 按以上规律,写出第n 个式子的计算结果n 为正整数).(写出最简计算结果即可) 【答案】 1 n n +,

2019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9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分)若零上8℃记作+8℃,则零下6℃记作℃. 2.(3分)分解因式:x2﹣2x+1=. 3.(3分)如图,若AB∥CD,∠1=40度,则∠2=度. 4.(3分)若点(3,5)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则k=. 5.(3分)某中学九年级甲、乙两个班参加了一次数学考试,考试人数每班都为40人,每个班的考试成绩分为A、B、C、D、E五个等级,绘制的统计图如图: 根据以上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则D等级这一组人数较多的班是. 6.(3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30°,AD=4,BD=4,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7.(4分)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8.(4分)2019年“五一”期间,某景点接待海内外游客共688000人次,688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68.8×104B.0.688×106C.6.88×105D.6.88×106 9.(4分)一个十二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A.2160°B.2080°C.1980°D.1800° 10.(4分)要使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A.x≤0 B.x≥﹣1 C.x≥0 D.x≤﹣1 11.(4分)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8的半圆,则该圆锥的全面积是()A.48πB.45πC.36πD.32π 12.(4分)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x3,﹣x5,x7,﹣x9,x11,……,第n个单项式是()A.(﹣1)n﹣1x2n﹣1B.(﹣1)n x2n﹣1 C.(﹣1)n﹣1x2n+1D.(﹣1)n x2n+1 13.(4分)如图,△ABC的内切圆⊙O与BC、CA、AB分别相切于点D、E、F,且AB=5,BC=13,CA =12,则阴影部分(即四边形AEOF)的面积是() A.4 B.6.25 C.7.5 D.9 14.(4分)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a,则a的取值范围是()A.a<2 B.a≤2 C.a>2 D.a≥2 三、解答题(本大共9小题,共70分) 15.(6分)计算:32+(x﹣5)0﹣+(﹣1)﹣1. 16.(6分)如图,AB=AD,CB=CD.求证:∠B=∠D.

中考数学压轴题十大类型经典题目75665

中考数学压轴题十大类型 目录 第一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动点问题 1 第二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函数类问题7 第三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面积问题13 第四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三角形存在性问题19 第五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四边形存在性问题25 第六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线段之间的关系31 第七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定值问题38 第八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几何三大变换问题44 第九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实践操作、问题探究50 第十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圆56 第十一讲中考压轴题综合训练一62 第十二讲中考压轴题综合训练二68

第一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动点问题 一、知识提要 基本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讲精练 1. (2011吉林)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BAD =90°,CE ⊥AD 于点E , AD =8cm ,BC =4cm ,AB =5cm .从初始时刻开始,动点P ,Q 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运动速度均为1cm/s ,动点P 沿A -B -C -E 方向运动,到点E 停止;动点Q 沿B -C -E -D 方向运动,到点D 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 s ,△P AQ 的面积为y cm 2,(这里规定:线段是面积为0的三角形)解答下列问题: (1) 当x =2s 时,y =_____ cm 2;当x =9 2 s 时,y =_______ cm 2. (2)当5 ≤ x ≤ 14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动点P 在线段BC 上运动时,求出15 4 y S 梯形ABCD 时x 的值. (4)直接写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使PQ 与四边形ABCE 的对角线平行的所有x 的值.

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配答案

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配答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2016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配答案)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13蕲春县模拟)如图,点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BE平分∠DBC交DC 于点E,延长BC到点F,使FC=EC,连接DF交BE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OH交DC于点G,连接HC.则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①OH=BF;②∠CHF=45°;③GH=BC;④DH2=HEHB. A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 2.(2013连云港模拟)如图,Rt△ABC中,BC=,∠ACB=90°,∠A=30°,D1是斜边AB的中点,过D1作D1E1⊥AC于E1,连结BE1交CD1于D2;过D2作 D2E2⊥AC于E2,连结BE2交CD1于D3;过D3作D3E3⊥AC于E3,…,如此继续,可以依次得到点E4、E5、…、E2013,分别记△BCE1、△BCE2、△BCE3、…、△BCE2013的面积为S1、S2、S3、…、S2013.则S2013的大小为() A .B . C . D . 3.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45°,AE⊥BC于点E,BF⊥AC于点F,交AE于点G,AD=BE,连接DG、CG.以下结论: ①△BEG≌△AEC;②∠GAC=∠GCA;③DG=DC;④G为AE中点时,△AGC的面积有最大值.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 4.如图,正方形ABCD中,在AD的延长线上取点E,F,使DE=AD,DF=BD,连接BF分别交CD,CE于H,G下列结论:

2017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第七版精选)

k 第一部分 函数图象中点的存在性问题 1.1 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 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顶点为M 的抛物线y =ax 2+bx (a >0)经过点A 和x 轴正半轴上的点B ,AO =BO =2,∠AOB =120°. (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 (2)连结OM ,求∠AOM 的大小; (3)如果点C 在x 轴上,且△ABC 与△AOM 相似,求点C 的坐标. 图1 2.如图1,已知抛物线211(1)444 b y x b x = -++(b 是实数且b >2)与x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A 位于点B 是左侧),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 (1)点B 的坐标为______,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 (2)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PCOB 的面积等于2b ,且△PBC 是以点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 明理由; (3)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 ,使得△QCO 、△QOA 和△QAB 中的任 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看作相似的特殊情况)?如果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3.如图1,已知抛物线的方程C1: 1 (2)() y x x m m =-+-(m>0)与x轴交于点B、C,与y 轴交于点E,且点B在点C的左侧. (1)若抛物线C1过点M(2, 2),求实数m的值; (2)在(1)的条件下,求△BCE的面积; (3)在(1)的条件下,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H,使得BH+EH最小,求出点H的坐标; (4)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C1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以点B、C、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E相似?若存在,求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4.如图1,已知梯形OABC,抛物线分别过点O(0,0)、A(2,0)、B(6,3). (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解析式及顶点M的坐标; (2)将图1中梯形OABC的上下底边所在的直线OA、CB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上平移,分别交抛物线于点O1、A1、C1、B1,得到如图2的梯形O1A1B1C1.设梯形O1A1B1C1的面积为S,A1、B1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x2-x1,并求出当S=36时点A1的坐标; (3)在图1中,设点D的坐标为(1,3),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线段BC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以与点P相同的速度沿着线段DM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M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Q两点的运动时间为t,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直线PQ、直线AB、x轴围成的三角形与直线PQ、直线AB、抛物线的对称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中考数学压轴题(五)平移问题

平移问题 平移性质——平移前后图形全等,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 一、直线的平移 1、(2009武汉)如图,直线43y x = 与双曲线k y x =(0x >)交于点A .将直线43y x =向右平移9 2 个单位后,与双曲线k y x =(0x >)交于点B ,与x 轴交于点C ,若2=BC AO ,则k = . 2、(09年四川南充市)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33)A ,. (1)求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把直线O A 向下平移后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6)B m ,,求m 的值和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第(2)问中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C 、D ,求过A 、B 、D 三点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4)在第(3)问的条件下,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E ,使四边形O ECD 的面积1S 与四边形O ABD 的面积S 满足:12 3 S S =?若存在,求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提示:第(2)问,直线平行时,解析式中k 值相等。 ‘ 3、(2009年日照)某仓库为了保持库内的湿度和温度,四周墙上均装有如图所示的自动通风设施.该设施的下部ABCD 是矩形,其中AB =2米,BC =1米;上部CDG 是等边三角形,固定点E 为AB 的中点.△EMN 是由电脑控制其形状变化的三角通风窗(阴影部分均不通风),MN 是可以沿设施边框上下滑动且始终保持和AB 平行的伸缩横杆. (1)当MN 和AB 之间的距离为0.5米时,求此时△EMN 的面积; (2)设MN 与AB 之间的距离为x 米,试将△EMN 的面积S (平方米)表示成关于x 的函数; (3)请你探究△EMN 的面积S (平方米)有无最大值,若有,请求出这个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提示:第(2)问,按MN 分别在三角形、矩形区域内滑动分类讨论; 第(3)问,对(2)问中两种情况分别求最值,再比较得最值。 C

最新广东中考数学填空题压轴题突破

填空题难题突破 备考提示:近几年广东中考填空题中难度较大、考查最多的均为求面积的题目,2016年出现了考圆的综合题,这类几何综合题也值得重视起来,几何图形规律题(常以三角形、四边形为背景)也是需要适当练习. 1.(2017广东,16,4分)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5,BC=3,先按图(2)操作:将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边AB上的点E处,折痕为AF;再按图(3)操作,沿过点F的直线折叠,使点C落在EF上的点H 处,折痕为FG,则A、H两点间的距离为. 2.(2016广东,16,4分)如图,点P是四边形ABCD外接圆上任意一点,且不与 四边形顶点重合,若AD是⊙O的直径,AB=BC=CD.连接PA,PB,PC,若PA=a,则点A 到PB和PC的距离之和AE+AF=. 3.(2015广东,16,4分)如图,△ABC三边的中线AD、BE、CF的公共点为G,若S△ABC=12,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___. 4.(2014广东,16,4分)如图,△ABC绕点A按顺时针旋转45°得到△AB′C′,若∠BAC=90°,AB=AC=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____.

5.(2013广东,16,4分)如图,三个小正方形的 边长都为1,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和是____.(结果保留π) 6.(2012广东,10,4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2,AB=4,∠A=30°.以点A 为圆心,A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E,连接CE,则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结果保留π) 7.(2011广东,10,4分)如图1,将一个正六边形各边延长,构成一个正六角星形AFBDCE,它的面积为1,取△ABC和△DEF各边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如图2中阴影部分,取△A1B1C1和△D1E1F1各边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A2F2B2D2C2E2,如图3中阴影部分,如此下去,……,则正六角星形A4F4B4D4C4E4的面积为 ____ 强化训练: 1.如图,AD是△ABC的中线,G是AD上的一点,且AG=2GD,连接BG,若S△ABC=6,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中考数学压轴题十大类型经典题

D C B A P Q K E D C B A (2011吉林)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BAD =90°,CE ⊥AD 于点E ,AD =8cm ,BC =4cm ,AB =5cm .从初始时刻开始,动点P ,Q 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运动速度均为1cm/s ,动点P 沿A -B -C -E 方向运动,到点E 停止;动点Q 沿B -C -E -D 方向运动,到点D 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 s ,△PAQ 的面积为y cm 2,(这里规定:线段是面积为0的三角形)解答下列问题: (1) 当x =2s 时,y =_____ cm 2;当x =9 2s 时,y =_______ cm 2. (2)当5 ≤ x ≤ 14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动点P 在线段BC 上运动时,求出15 4=y S 梯形ABCD 时x 的值. (4)直接写出在整个.. 运动过程中,使PQ 与四边形ABCE 的对角线平行的所有x 的值. (2007河北)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 =DC =50,AD =75,BC =135.点P 从点B 出发沿折线段BA -AD -DC 以每秒5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 匀速运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B 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长的速度匀速运动,过点Q 向上作射线QK ⊥BC ,交折线段CD -DA -AB 于点E .点P 、Q 同时开始运动,当点P 与点C 重合时停止运动,点Q 也随之停止.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是t 秒(t >0). (1)当点P 到达终点C 时,求t 的值,并指出此时BQ 的长; (2)当点P 运动到AD 上时,t 为何值能使PQ ∥DC ? (3)设射线QK 扫过梯形ABCD 的面积为S ,分别求出点E 运动到CD 、DA 上时,S 与t 的关系式; (4)△PQE 能否成为直角三角形?若能,写出t 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备用图 (2008河北)如图,在Rt ABC △中,∠C=90°,AB =50,AC =30,D ,E ,F 分别是AC ,AB ,B C 的中点.点P 从点D 出发沿折线DE -EF -FC -CD 以每秒7个单位长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 从点B 出发沿BA 方向以每秒4个单位长的速度匀速运动,过点Q 作射线QK AB ⊥,交折线BC -CA 于点G .点P Q ,同时 出发,当点P 绕行一周回到点D 时停止运动,点Q 也随之停止.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是t 秒(0t >). (1)D F ,两点间的距离是 ; (2)射线QK 能否把四边形CDEF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能,求出t 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云南省中考数学压轴题及答案

题目篇 (2014年昆明) 23. (本小题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0(32≠-+=a bx ax y 与x 轴交于点A (2-,0)、B (4,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 从A 点出发,在线段AB 上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 点运动,同时点Q 从B 点出发,在线段BC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向C 点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当△PBQ 存在时,求运动多少秒使△PBQ 的面积最大,最多面积是多少 (3)当△PBQ 的面积最大时,在BC 下方的抛物线上存在点K ,使2:5S PBQ CBK =△△:S ,求K 点坐标。 (2013年昆明)23.(本小题9 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C 在y BC 边上,且抛物线经过O 、A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点D 的坐标; (3)若点M 在抛物线上,点N 在x 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N (2012年昆明)23.(本小题9交x 轴于点P ,交y 轴于点A 与直线相交于A 、B 两点. ⑴ ⑵ 过点A 作AC AB ⊥交x ⑶ 除点C

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1年昆明)25、如图,在Rt△ABC中,∠C=90°,AB=10cm,AC:BC=4:3,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向点B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A 方向向点A运动,速度为2cm/s,当一个运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运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1)求AC、BC的长; (2)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秒),△PBQ的面积为y(cm2),当△PBQ存在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当点Q在CA上运动,使PQ⊥AB时,以点B、P、Q为定点的三角形与△ABC 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 (4)当x=5秒时,在直线PQ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BCM得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最小周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0年昆明)25.(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O(0,0)、A(4, 0)、B(3, 23 )三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以OA的中点M为圆心,OM长为半径作⊙M,在(1)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过点P作⊙M的切线l ,且l与x轴的夹角为30°,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注意:本题中的结果可保留根号) (云南省2010年)24.(本小题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示系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A(-1,0)、B(4,0),点C在y轴的负半轴上,且∠ACB=90° (1)求点C的坐标; (2)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南昌中考数学压轴题大集合

一、函数与几何综合的压轴题 1.(2004安徽芜湖)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CD 都垂直于x 轴,垂足分别为B 、D 且AD 与B 相交于E 点.已知:A (-2,-6),C (1,-3) (1) 求证:E 点在y 轴上; (2) 如果有一抛物线经过A ,E ,C 三点,求此抛物线方程. (3) 如果AB 位置不变,再将DC 水平向右移动k (k >0)个单位,此时AD 与BC 相交 于E ′点,如图②,求△AE ′C 的面积S 关于k 的函数解析式. [解] (1)(本小题介绍二种方法,供参考) 方法一:过E 作EO ′⊥x 轴,垂足O ′∴AB ∥EO ′∥DC ∴ ,EO DO EO BO AB DB CD DB '''' == 又∵DO ′+BO ′=DB ∴ 1EO EO AB DC '' += ∵AB =6,DC =3,∴EO ′=2 又∵ DO EO DB AB ''=,∴2 316 EO DO DB AB ''=?=?= ∴DO ′=DO ,即O ′与O 重合,E 在y 轴上 图① 图②

方法二:由D (1,0),A (-2,-6),得DA 直线方程:y =2x -2① 再由B (-2,0),C (1,-3),得BC 直线方程:y =-x -2 ② 联立①②得0 2 x y =?? =-? ∴E 点坐标(0,-2),即E 点在y 轴上 (2)设抛物线的方程y =ax 2+bx +c (a ≠0)过A (-2,-6),C (1,-3) E (0,-2)三点,得方程组42632a b c a b c c -+=-?? ++=-??=-? 解得a =-1,b =0,c =-2 ∴抛物线方程y =-x 2-2 (3)(本小题给出三种方法,供参考) 由(1)当DC 水平向右平移k 后,过AD 与BC 的交点E ′作E ′F ⊥x 轴垂足为F 。 同(1)可得: 1E F E F AB DC ''+= 得:E ′F =2 方法一:又∵E ′F ∥AB E F DF AB DB '?= ,∴1 3DF DB = S △AE ′C = S △ADC - S △E ′DC =1112 2223 DC DB DC DF DC DB ?-?=? =1 3 DC DB ?=DB=3+k S=3+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方法二:∵ BA ∥DC ,∴S △BCA =S △BDA ∴S △AE ′C = S △BDE ′()11 32322 BD E F k k '= ?=+?=+ ∴S =3+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证法三:S △DE ′C ∶S △AE ′C =DE ′∶AE ′=DC ∶AB =1∶2 同理:S △DE ′C ∶S △DE ′B =1∶2,又∵S △DE ′C ∶S △ABE ′=DC 2∶AB 2=1∶4 ∴()221 3992 AE C ABCD S S AB CD BD k '?= =?+?=+梯形 ∴S =3+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2. (2004广东茂名)已知:如图,在直线坐标系中,以点M (1,0)为圆心、直

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

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13?蕲春县模拟)如图,点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BE平分∠DBC交DC于点E,延长BC到点F,使FC=EC,连接DF交BE 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OH交DC于点G,连接HC.则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①OH=BF;②∠CHF=45°;③GH=BC;④DH2=HE?HB. A.1个B.2个C.3个D.4个 2.(2013?连云港模拟)如图,Rt△ABC中,BC=,∠ACB=90°,∠A=30°,D1是斜边AB的中点,过D1作D1E1⊥AC于E1,连结BE1交CD1于D2;过D2作D2E2⊥AC于E2,连结BE2交CD1于D3;过D3作D3E3⊥AC于E3,…,如此继续,可以依次得到点E4、E5、…、E2013,分别记△BCE1、△BCE2、△BCE3、…、△BCE2013的面积为S1、S2、S3、…、S2013.则S2013的大小为() A.B.C.D. 3.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45°,AE⊥BC于点E,BF⊥AC于点F,交AE于点G,AD=BE,连接DG、CG.以下结论:①△BEG≌△AEC;②∠GAC=∠GCA;③DG=DC;④G为AE中点时,△AGC的面积有最大值.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如图,正方形ABCD中,在AD的延长线上取点E,F,使DE=AD,DF=BD,连接BF分别交CD,CE于H,G下列结论: ①EC=2DG;②∠GDH=∠GHD;③S△CDG=S?DHGE;④图中有8个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5.(2008?荆州)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BCD=90°,AD∥BC,BC=CD,E为梯形内一点,且∠BEC=90°,将△BEC绕C点旋转90°使BC与DC重合,得到△DCF,连EF交CD于M.已知BC=5,CF=3,则DM:MC的值为() A.5:3B.3:5C.4:3D.3:4 6.如图,矩形ABCD的面积为5,它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O1,以AB,AO1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1O1,平行四边形ABC1O1的对角线交BD于点02,同样以AB,AO2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2O2.…,依此类推,则平行四边形ABC2009O2009的面积为() A.B.C.D. 7.如图,在锐角△ABC中,AB=6,∠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 A.B.6C.D.3 8.(2013?牡丹江)如图,在△ABC中∠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连接PM,PN,则下列结论:①PM=PN;②;③△PMN为等边三角形;④当∠ABC=45°时,BN=P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9.(2012?黑河)Rt△ABC中,AB=AC,点D为BC中点.∠MDN=90°,∠MDN绕点D旋转,DM、DN分别与边AB、AC交于E、F两点.下列结论: ①(BE+CF)=BC; ②S△AEF≤S△ABC; ③S四边形AEDF=AD?EF; ④AD≥EF; ⑤AD与EF可能互相平分,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精选

我选的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精选 【001】如图, 已知抛物线2 (1)y a x =-+a ≠0)经过点(2)A -,0, 抛物线的顶点为D ,过O 作射线OM AD ∥.过顶点D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射线OM 于点C ,B 在x 轴正半轴上,连结BC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射线OM 运动,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s .问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DAOP 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3)若OC OB =,动点P 和动点Q 分别从点O 和点B 同时出发,分别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和2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OC 和BO 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它们的运动的时间为t ()s ,连接PQ ,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BCPQ 的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值及此时PQ 的长.

【002】如图16,在Rt△ABC中,∠C=90°,AC = 3,AB = 5.点P从点C出发沿CA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到达点A后立刻以原来的速度沿AC返回;点Q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伴随着P、Q的运动,DE保持垂直平分PQ,且交PQ于点D,交折线QB-BC-CP于点E.点P、Q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点P也随之停止.设点P、Q运动的时间是t秒(t>0). (1)当t = 2时,AP = ,点Q到AC的距离是; (2)在点P从C向A运动的过程中,求△APQ的面积S与 t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t的取值范围) (3)在点E从B向C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QBED能否成 为直角梯形?若能,求t (4)当DE经过点C 时,请直接 ..写出t 图16

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及答案(整理版)

20XX 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 1、(黄石市20XX 年)(本小题满分9分)已知⊙1O 与⊙2O 相交于A 、B 两点,点1 O 在⊙2O 上,C 为⊙2O 上一点(不与A ,B ,1O 重合) ,直线CB 与⊙1O 交于另一点D 。 (1)如图(8),若 AC 是⊙2O 的直径,求证:AC CD =; (2)如图(9),若C 是⊙1O 外一点,求证:1O C AD ⊥; (3)如图(10),若C 是⊙1O 内一点,判断(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 2、(黄石市20XX 年)(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二次函数 2248y x mx m =-+- (1)当2x ≤时,函数值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求m 的取值范围。 (2)以抛物线 2248y x mx m =-+-的顶点A 为一个顶点作该抛物线的内接 正三角形 AMN (M ,N 两点在抛物线上) ,请问:△AMN 的面积是与m 无关的定值吗?若是,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若抛物线 2248y x mx m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均为整数,求整数m 的值。

3、(20XX 年广东茂名市)如图,⊙P 与y 轴相切于坐标原点O (0,0) ,与x 轴相交于点A (5,0),过点A 的直线AB 与 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 ,与⊙P 交于点C . (1)已知AC=3,求点B的坐标; (4分) (2)若AC=a , D 是O B的中点.问:点O 、P 、C 、D 四点是否在同一圆上?请说明 理由.如果这四点在同一圆上,记这个圆的圆心为1O ,函数 x k y = 的图象经过点1O ,求k 的值(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4、庆市潼南县20XX 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是直角三角形,∠ ACB =90,AC =BC ,OA =1,OC =4,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A ,B 两点,抛物 线的顶点为D . (1)求b ,c 的值; (2)点E 是直角三角形ABC 斜边AB 上一动点(点A 、B 除外),过点E 作x 轴的 垂线 交抛物线于点F ,当线段EF 的长度最大时,求点E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①求以点E、B、F、D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②在抛 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EFP 是以EF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若存在,求出所有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第3题图 χ y

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大集合

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大集合 【一】函数与几何综合的压轴题 1.〔2004安徽芜湖〕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CD 都垂直于x 轴,垂足分别为B 、D 且AD 与B 相交于E 点.:A (-2,-6),C (1,-3) (1) 求证:E 点在y 轴上; (2) 假如有一抛物线通过A ,E ,C 三点,求此抛物线方程. (3) 假如AB 位置不变,再将DC 水平向右移动k (k >0)个单位,如今AD 与BC 相交于E ′点, 如图②,求△AE ′C 的面积S 关于k 的函数解析式. [解]〔1〕 〔本小题介绍二种方法,供参考〕 方法一:过E 作EO ′⊥x 轴,垂足O ′∴AB ∥EO ′∥DC ∴,EO DO EO BO AB DB CD DB ' '''== 又∵DO ′+BO ′=DB ∴1EO EO AB DC ' ' += ∵AB =6,DC =3,∴EO ′=2 又∵DO EO DB AB ' '=,∴2 316 EO DO DB AB ''=?=?= ∴DO ′=DO ,即O ′与O 重合,E 在y 轴上 方法二:由D 〔1,0〕,A 〔-2,-6〕,得DA 直线方程:y =2x -2① 再由B 〔-2,0〕,C 〔1,-3〕,得BC 直线方程:y =-x -2② 联立①②得 2 x y =?? =-? ∴E 点坐标〔0,-2〕,即E 点在y 轴上 〔2〕设抛物线的方程y =ax 2+bx +c (a ≠0)过A 〔-2,-6〕,C 〔1,-3〕 E 〔0,-2〕三点,得方程组426 32a b c a b c c -+=-?? ++=-??=-? 解得a =-1,b =0,c =-2 ∴抛物线方程y =-x 2-2 〔3〕〔本小题给出三种方法,供参考〕 由〔1〕当DC 水平向右平移k 后,过AD 与BC 的交点E ′作E ′F ⊥x 轴垂足为F 。 同〔1〕可得:1E F E F AB DC ''+=得:E ′F =2 图①

初三中考数学选择填空压轴题

中考数学选择填空压轴题 一、动点问题 1.如图,C 为⊙O 直径AB 上一动点,过点C 的直线交⊙O 于D 、E 两点, 且∠ACD=45°,DF ⊥AB 于点F,EG ⊥AB 于点G,当点C 在AB 上运动时,设AF=x ,DE=y ,下列中图象中,能表示 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大致是( ) 2.如图,A ,B ,C ,D 为圆O 的四等分点,动点P 从圆心O 出发,沿O —C —D —O 路线作匀速运 动,设运动时间为x (s ).∠APB=y (°),右图函数图象表示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则点M 的横坐标应为 . 3.如图,AB 是⊙O 的直径,且AB=10,弦MN 的长为8,若弦MN 的两端在圆上滑动时, 始终与AB 相交,记点A 、B 到MN 的距离分别为h 1,h 2,则|h 1-h 2| 等于( ) A 、5 B 、6 C 、7 D 、8 4.如图,已知Rt △ABC 的直角边AC =24,斜边AB =25,一个以点P 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在△ABC 内部沿顺时针方向滚动,且运动过程中⊙P 一直保持与△ABC 的边相切,当点P 第一次回到它的初始位置时所经过路径的长度是( ) A. 563 B. 25 C. 112 3 D. 56 5.在ABC △中,12cm 6cm AB AC BC D ===,,为BC 的中点,动点P 从B 点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B A C →→的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那么当t = 秒时,过D 、P 两点的直线将ABC △的周长分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2倍. 6.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将长为2的线段QR 的两端放在正方形的相邻的两边上同时滑动.如果Q 点从A 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A→B→C→D→A 滑动到A 止,同时点R 从B 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B→C→D→A→B 滑动到B 止,在这个过程中,线段QR 的中点M 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 A .2 B .4π- C .π D .π1- 7.如图,矩形ABCD 中,3AB =cm ,6AD =cm ,点E 为AB 边上的任意一点,四边形EFGB 也是矩形,且2EF BE =,则AFC S =△( )2 cm . A .8 B .9 C .8 3 D .9 3 8.△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BAC =60°,D 是的中点,AD =a,则四边形ABDC 的面积为 . 在 梯 形 ABCD 中, 9.如图, 90614AD BC ABC AD AB BC ∠====∥,°,,,点M 是 BC 上一定点,且MC =8.动点P 从C 点出发沿线段 A B C Q R M D A D C E F G B D P

2019年最新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及答案

2018年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 1.(2018?贵阳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0,﹣4),C(2,0)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M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的横坐标为m,△AMB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3)若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是直线y=﹣x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够使得点P、Q、B、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的坐标. 2.(2017?枣庄)如图,直线y=x+2与抛物线y=ax2+bx+6(a≠0)相交于A (,)和B(4,m),点P 是线段AB上异于A、B的动点,过点P作PC⊥x轴于点D,交抛物线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是否存在这样的P点,使线段PC的长有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求△PAC为直角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 3.(2017?酒泉)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点A(0,4),B(1,0),C(5,0),其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M.(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对称轴;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AB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连接AC,在直线AC的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NA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2017?阜新)如图,抛物线y=﹣x2+bx+c交x轴于点A(﹣3,0)和点B,交y轴于点C(0,3).(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点P在抛物线上,且S△AOP=4S BOC,求点P的坐标; (3)如图b,设点Q是线段AC上的一动点,作DQ⊥x轴,交抛物线于点D,求线段DQ长度的最大值. 5.(2017?济宁)如图,⊙E的圆心E(3,0),半径为5,⊙E与y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 的上方),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直线l的解析式为y=x+4,与x轴相交于点D,以点C为顶点的 抛物线过点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判断直线l与⊙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动点P在抛物线上,当点P到直线l的距离最小时.求出点P的坐标及最小距离. 6.(2017?荆门)如图,在矩形OABC中,OA=5,AB=4,点D为边AB上一点,将△BCD沿直线CD 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边OA上的点E处,分别以OC,OA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求OE的长及经过O,D,C三点抛物线的解析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