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对小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综合考察。将数学知识整合起来以问题方式进行测试,是考察小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标准。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之间是融会贯通和相互渗透的,知识点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强化应用题教学是保证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的关键。但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分析

1.应用题题目和生活联系不紧密

通过对小学数学题教学现状分析,发现应用题题型和教学解析方面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未能将应用题题目和小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面对晦涩难懂的语言,在理解题意方面存在较大难度,不利于应用题教学水平的提升。此外,教师应用题教学模式不先进,按照灌输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小学生应用题掌握能力不足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教师和学生活动方式十分单一

新课程改革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理念提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分析,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没有得到改观,师生互动方式十分单一,学生主体地位未全面体现出来。应用题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课堂教学效率十分低下,互动交流机会甚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将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作为教学重点,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被动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整个课堂学习气氛十分压抑,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模式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各项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对策分析

1.强化学生解题思路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通过正确的审题、标注、画图、梳理,最终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小学生的解题能力,锻炼学生应用题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这对于小学生应用题能力提升有着显著的影响。例如从天津港到黄骅港水路长度为200千米,同时从天津港和黄骅港个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一个船每小时行驶28千米,一个行驶21千米,问经过多长时间两艘船能够相遇。对于类似这样的题目,教师应该培养学生

认真审题的习惯,将应用题中关键词、全部数据以及相对、每小时、相遇等关键词标准出来。然后针对相遇问题画出图示,对该题目的思路和结构进行梳理和总结,最终将解题步骤规范的写下来并计算出结果。对于任何一种类型的应用题,大致都是这种解题步骤。

2.联系生活,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实际生活中学习到数学知识。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能力不足,偏向于形象思维和感性认知,对于他们来说,只有那些他们熟悉、能够感受到的内容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相反的,如果应用题教学内容远离他们实际,学生意识中并没有多少概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不能完全发挥出来。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应该注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然后将这些知识应用带生活中数学问题上。例如教师在讲解两步骤计算应用题时,可以将某人是带了50元,买了7支笔,每支笔3元,还剩下多少钱的案例转化为班级中某一个同学考试得了第一名,爸爸给了他50元去买学习文具,一共要买了7个练习册,每个10元,爸爸给的50元够不够买呢?通过对问题进行改变,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与传统的题型相比,能够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生活,并主动应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难题。

3.应用画图解题法,明晰题目结构

小学应用题教学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弄清楚应用题的结构。然后再确定采用哪种解题方法解决。因此,在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解决应用题,特别是解决两步以上的应用题,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应用题教学中,画图可以简化解题步骤,丰富解题思维。对于小学应用题解析必须要学会掌握画图技巧。借助图形或者表格对题目中关键数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真正让学生自主解题,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例如学校一共饲养了10只小鸭子,养了5只小鸡问小鸭子比小鸡多多少只?对于这样的题目为了更加清晰的表达题目思路,可以教会学生用圆圈代表小鸭子的数量,用竖线代表小鸡的数量,通过画图让学生自己去对比和计算,最终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小学阶段的数学应用题大同小异,采用画图解题方法能够让学生对题目一目了然,做到解题详细,条理清晰。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化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化 宁波市实验小学周静珠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在应用题教学中,通过教学目标的整体化、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以及练习设计的人性化来阐述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作用和途径。 [关键词] 应用题教学生活化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彩阐述。然而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教师想了很多办法,花了很大力气让学生去学习、去研究,而结果学生往往学习得不太令人满意,遇到实际问题也很难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应用题题材陈旧、脱离实际、学生不喜欢;方法模 式化,只就题论题、就题解题;教学目标单一,学生所学到的仅仅是机械的、呆 板的解题策略。这种只重视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只从数学知识的角度分析应用题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应用题教学必须展示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即如何重视在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如何运用数学来满足实际问题中的特殊需求,从而把应用题教学生活化。 把我们的应用题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 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下面笔者就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㈠教学目标整体化 《数学课程标准》不仅提出了知识技能目标,而且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提出了过程性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应用题教学的目标不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会解答应用题的一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活动中增强应用意识,获得基本思想方法,了解数学的价值,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以及必要的运算技能。“必要”一词清晰地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从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来看,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要通过计算去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 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 计算教学:是指教师以教材为依托,通过有效地运用策略及方法、帮助学生剖析算理、引导建构算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计算练习,最终形成自我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活动和过程。 策略:根据学习目标对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加以综合思考、精心策划和有效调控的技能。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与方法。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完善对事物的理解。

2、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3、陶行知教育理论 课堂教学应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只有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的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四、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1、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设法发展和巩固儿童对克服困难,特别是智力性质的困难的乐观主义信念,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在集体中创造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竞赛的环境。”因而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环境或氛围来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2、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造”。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让学生参与探索计算原理和方法过程就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必须注意算理的剖析,引导学生循”理”入法(即依据算理,理解算法,以”理”驭法(即依据算理,掌握算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并促进运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3、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张晓霞对计算教学进行了长达多年的研究。他认为: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历来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的。教学中既要重视笔算教学,也要重视口算教学。口算和笔算各有特点,互有区别,但它们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笔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新蔡县棠村镇中心学校赵悦红 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多年,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我有诸多体会,与诸位同仁浅谈交流如下:教学改革至今日,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应用题占用大量教学时间,却还是成为导致学生学习分化的主要内容,应用题也仍是学生眼中的“头痛题”。问题出在哪,本人通过大量的听课调研,发现我们大部分教师在应用题教学时采用的模式是:倒入式,即先从问题入手,找出问题所需的条件,根据已知条件,再分析哪些条件还需要解决,如何解决等。 这样“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学活动封闭,应用题题材内容的组织呈现是定向的,教学活动是定向的,教师仍普遍采用一问一答的讲解;二是教学目标封闭,往往以“会解题”为首要目标,注重解题技能,解题技巧的训练,忽视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三是题材内容封闭,往往是人为编造,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时代气息,缺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沟通.学生仅仅是模仿解题,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思考想象的机会,更没有主动探究,创新思维的时间与空间.教学过程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追求答案的唯一性。 我们大家都知道,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人的终身教育的起始站,学习数学不应仅仅是为了获取有限的知识和技能。我们的教学更要注重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本领,获得终身受用的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学力,即让学生学会学习,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由此,“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是我们

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基于以上认识,本人在教学指导中,逐步建立“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新模式”,其基本操作流程为: 下面以"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教学为例,对这一操作流程予以阐释。 一、呈现材料,提出问题 这一教学环节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提供(或师生共同提供),呈现与问题有关的材料,并提出相关问题;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我们知道,教材中的应用题较多的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形式化”常规习题,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使得许多学生在它面前自信心受到伤害,长此以往学生不但对应用题产生恐惧心理,也会丧失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所发生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喜欢充满乐趣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以有必要对教材中应用题的选材,作一下改编。教材的编写是面向各地学生的,但不一定适合当地的实际,我们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书本上的应用题改编成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呈现给学生。这种情境可以是一幅生活图景,也可以是图表,对话,文字叙述,甚至漫画等形式呈现数量关系.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激发他们对应用题的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7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摘要:所谓“有效教学”就是使学生在课堂中接受教材内容的效益达到最大化,“有效”就是在教师讲解之后或者一段时间内,学生得到了进步或者发展,可以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水平.有效教学课堂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更加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之前陈旧的教育思想理念已经不适合用来教育新一代的学生,所以,新的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在新课程改革中,数学的有效教学得到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如何使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成功理解教材内容是数学有效教学的目的所在,数学有效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个人成绩,而且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较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呢?对此,我浅谈一下个人见解: 一、创设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有一颗好奇的心,提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教材内容课题,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圆的认识”第一节课中,为了使学生更加理解“圆”这个图形的概念,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课件,在课件中播放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圆,例如,“硬币”“钟面”“自行车轮”等常见事物,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圆。用“钟面”引导学生“圆心"的概念,找到圆心确定一条半径就可以画出一个正圆形。提出问题“为什么自行车轮子要用圆形?而不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呢?”学生自主思考,将圆形与其他图形相对比,以此得出答案结果,这样贴近生活的教学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数学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二、正确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实际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把教材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这个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不确定的因素往往容易在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出现,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只有做到正确地处理,才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与和谐,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1.尊重学生的问题 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思维比较分散,容易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也许教师的一个词就可以使学生联想出许多与之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教师不可能预设的到,那么,对于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呢?我认为,所有的解决方案都要建立在尊重学生问题的前提下进行。由于学生受年龄、心理的影响,也许提出的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并不十分切合,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运用正确的处理手段,在既不影响课堂教学,又不打击学生对于提问主动性的情况下,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兴趣. 2。为学生留一些空间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李黎 关键词:概括繁琐解题思路、步骤检验事倍功半粗心大意验算素质教育一丝不苟题海战术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的题目训练来达到目的,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新课改以来,在计算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术”。改革后,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小学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我对每次的测试卷进行分析,在计算这个大题里,有关计算的内容所占的比例很大。在所有失分的题目中,因计算而失分的题在总失分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只是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其实是多方面能力缺失的综合表现,忽视不得。因为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如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方面引起高度重视。 二、小学数学计算的实用价值 1.计算在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的作用。 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各个领域都有巨大变化,这充分说明小学数学中计算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收益的事情,同时,教师如何切实有效地实施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2.学习计算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 计算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由低到高、简单到复杂的逐步发展过程。在数与计算中有很多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小学数学计算的启蒙教育教学要阐明它的产生和发展,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俗话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3.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30类)汇编大全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这本资料主要研究以下30类典型应用题: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 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 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 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根据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筛选,以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目的。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进行数学教学创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标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课堂教学和学生知识学习的需要,进行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创新成为了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领域的变革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方法的创新最重要是教师要以新型的教育理念来武装头脑,因为教育改革并不是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切都完全否定,而是根据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筛选,以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目的。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进行数学教学创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的养成。 一、小组教学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在學校教育中,大多会采用班级集体授课的方式,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班级整体性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着对于学生关注度不足的问题,这就导致了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从而影响到了班级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之间一直处于一个相互孤立和知识的被动接收地位,这不仅不利于课堂知识的深入讲授,还会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的发挥,从而也就影响到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把握程度。所以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调动起班级学生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比如,在数学课程“扇形统计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带领班级学生进行本课知识的充分学习。在知识讲授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讲授清楚具体的数学知识点,也要着重给班级学生强调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做到知识学习的全面性。然后,教师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分成若干的学习小组,让班级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具体知识内容进行课后练习题扇形统计图的制作。在学生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要求每一个学习小组都推选出一名组长,组长确定本小组知识学习的具体环节及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情况,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各司其职。最后,在班级中的各个学习小组都完成扇形统计图的绘制之后,教师要要求每个小组依次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学习成果的发言,让学生具体说出自己小组扇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与分工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给予班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讲解和学习指导。 二、游戏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学论文 我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多年,我的体会是语文教学比数学教学更让学生感兴趣,辅导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比辅导语文成绩差的学生更得有耐心。应用题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难学,教师难教,费时费力,收效不大”的现象,多年来,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 应用题的核心是它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无论多复杂的应用题,都是若干个简单应用题的有机组合,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因而,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好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它们是解答复杂应用题的基础。教学时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熟悉数量关系上,应花时间强化训练,为今后提高理解能力奠定基础;其次,从解答简单应用题到解答两步应用题是一次重要的推进。两步应用题解答时所需的两个条件,其中一个是未知的,问题和条件是一种间接的关系,要培养学生懂得寻找中间问题,让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说说要求出问题必须先求什么;再次,三步及三步以上的应用题,是两步应用题的深化,它的分析推理过程与两步应用题基本相同。 二、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 培养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要注意思路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本结构和变化规律,从而提高解题能力。为了让学生对所解答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透彻,教学复合应用题时,可先准备一些连续的简单的应用题。如: (1)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75元。每个书架多少元? (2)每个书架25元,学校买了5个,共要用多少钱? 通过简单应用题(1)和(2)的分析、比较,学生很容易看出题(1)的问题“每个书架多少元?”是题(2)的已知条件“每个书架25元”。如果把题(1)中的已知条件“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75元”代替题(2)中的“每个书架25元”,便可得出“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书架要用多少钱?这样,利用一个个简单应用题组成所求的复合应用题,寻找出中间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中间问题与基本数量关系的联系,从而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复合应用题一般可以从条件上或从问题上分析其数量关系。当学生对找中间问题较熟悉时,可进一步训练学生从问题入手,写出要求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或从条件入手,由已知的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由于解题思路不同,解答的方法也不同,解题的步数也可能不一样,使学生尽量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解答应用题,避免学生盲目地运用加、减、乘、除法,随便去套题中的数字。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经典题型(一) 1、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某人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80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70米。问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分钟? 2、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小明上学走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1.5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多少倍? 3、一只小船从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6千米。那么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4、一条电车线路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分别是甲站和乙站,每隔5分钟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发出开往乙站,全程要走15分钟。有一个人从乙站出发沿电车线路骑车前往甲站。他出发的时候,恰好有一辆电车到达乙站。在路上他又遇到了10辆迎面开来的电车。到达甲站时,恰好又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开出。问他从乙站到甲站用了多少分钟? 5、甲、乙两人在河中游泳,先后从某处出发,以同一速度向同一方向游进。现在甲位于乙的前方,乙距起点20米,当乙游到甲现在的位置时,甲将游离起点98米。问:甲现在离起点多少米?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问: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7、李华步行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出发到20.4千米外的冬令营报到。0.5小时后,营地老师闻讯前往迎接,每小时比李华多走1.2千米。又过了1.5小时,张明从学校骑车去营地报到。结果3人同时在途中某地相遇。问:骑车人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8、快车和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相遇。已知慢车从乙地到甲地用12.5小时,慢车到甲地停留0.5小时后返回,快车到乙地停留1小时后返回,那么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需要多少时间? 9、某校和某工厂之间有一条公路,该校下午2时派车去该厂接某劳模来校作报告,往返需用1小时。这位劳模在下午1时便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途中遇到接他的汽车,便立刻上车驶向学校,在下午2时40分到达。问:汽车速度是劳模步行速度的几倍? 10、已知甲的步行的速度是乙的1.4倍。甲、乙两人分别由A,B两地同时出发。如果相向而行,0.5小时后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小时? 11、猎狗发现在离它10米的前方有一只奔跑着的兔子,马上紧追上去。兔跑9步的路程狗只需跑5步,但狗跑2步的时间,兔却跑3步。问狗追上兔时,共跑了多少米路程?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报告(7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摘要:所谓“有效教学”就是使学生在课堂中接受教材容的效益达到最大化,“有效”就是在教师讲解之后或者一段时间,学生得到了进步或者发展,可以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水平。有效教学课堂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对教学容精心设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更加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之前旧的教育思想理念已经不适合用来教育新一代的学生,所以,新的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在新课程改革中,数学的有效教学得到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如何使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成功理解教材容是数学有效教学的目的所在,数学有效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个人成绩,而且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较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呢?对此,我浅谈一下个人见解: 一、创设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有一颗好奇的心,提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教材容课题,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容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圆的认识”第一节课中,为了使学生更加理解“圆”这个图形的概念,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课件,在课件中播放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圆,例如,“硬币”“钟面”“自行车轮”等常见事物,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圆。用“钟面”引导学生“圆心”的概念,找到圆心确定一条半径就可以画出一个正圆形。提出问题“为什么自行车轮子要用圆形?而不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呢?”学生自主思考,将圆形与其他图形相对比,以此得出答案结果,这样贴近生活的教学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数学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二、正确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实际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把教材知识容传授给学生,这个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不确定的因素往往容易在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出现,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只有做到正确地处理,才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与和谐,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1.尊重学生的问题 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思维比较分散,容易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也许教师的一个词就可以使学生联想出许多与之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教师不可能预设的到,那么,对于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呢?我认为,所有的解决方案都要建立在尊重学生问题的前提下进行。由于学生受年龄、心理的影响,也许提出的问题与课堂教学容并不十分切合,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运用正确的处理手段,在既不影响课堂教学,又不打击学生对于提问主动性的情况下,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兴趣。 2.为学生留一些空间

例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例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由于应用题与小学数学所有基础知识紧密相关,类型较多,且方法灵活,所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基于以上认识,我将结合一些例题,来谈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一、应用题的来源应具备情感化、生活化和主题化。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在导入或新授环节考虑了题材的生活化,但在练习中体现较少,或者说学习内容的生活化没有很好的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其实从课的导入,新授,练习及发展都可以统一在一个生活化的主题之下。另外,许多老师教学应用题时,将课题命名为“应用题”,这个名称在学生的大脑中并无多少概念,过于空洞,应更为形象与具体。比如,《游动物园中的问题》、《森林探险》等,相对于平均数问题,归一问题,工程问题等课题而言,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与接受,有吸引力,利于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利于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对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强调,也利于学生形成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主动得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发展良好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学了分数应用题之后,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有一天,老师带了600元钱到家具公司买家具,便看见那里的家具都在降价。忽然,老师看见一套家具组合,老师很喜欢。衣柜200元,梳妆柜的价钱是衣柜的4/5,床的价钱比衣柜贵1/5。请你帮老师预算一下,老师带的钱够不够?又例如,在教学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之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思考题让学生想办法由自己调制成一种盐与水的浓度为1:4的溶液。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与其说是在解答应用题,还不如说是在做身边的一件事情,他们不再是为了单纯的解题而解题,而是在尝试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学生一定会兴趣倍增,积极性提高。 二、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应多样。 现实世界千姿百态,蕴含信息的方式也就多种多样,因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问题更多的则是以表格、图文形式出现的,纯文字叙述的问题很少。所以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就势必也需要在教学中创设一个类似于真实的生活的情境。而以前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呈现方式比较单一,大多为文字叙述的结构也比较简单,总是若干个条件加上一个问题,所有的条件都用上后,正好解答出问题; 解题的技巧性强,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类比、推理等思维能力的帮助则不是很大。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标》中则明确指出:“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要。”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突破教材在内容呈现方式上的局限性,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将“纯文字化” 的表达模式有机地与表格、漫画、情境图、数据单、情景剧表演等有效地结合起来,广泛地采用于教学之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3篇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3篇 二、运用简便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科学性 三、多种方式组合,锻炼学生思维 四、注重算理与算法的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由于数学往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所以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多重视对一个正确结果的追求,而忽视了具体计算过程的重 要性。致使学生也将目光放在计算出正确答案上,而不在乎是怎么 算的。这样会使学生在算法的运用上以及计算方法的提炼上很难提高,有时还会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不利于以后的继续学习。 所以教师要重视将算理和算法的结合,在对算理有一定的良好理解 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算法。例如在进行200÷5这样的例题 教学时,很多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是40,算法就是先将200看成20, 除5之后再在结果上加上一个0。这种算法固然结果是正确的,但 是从算理上来看未必正确,应该让学生明白把200看成20的算法在 算理上是不可取的,因为将200看做20,未必就真成了20。而是将200看成是20个10,用每个20除5,得到4个十,4个十就是40。这样在之后的教学中也可以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结合,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是对就知识的一种巩固和提高。另外,通过 对各种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理解能力,在以后更 深入的学习中可以对计算方法进行适时的优化。从而最终提高教学 的有效性。 五、多样化的练习方法,巩固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其将课堂 中的数学有效的利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需要教师

小学数学 经典应用题

小学数学经典应用题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 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 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7. 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 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 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 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13. 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14. 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习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结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找回0.45元。求一支铅笔多少元? 15. 根据一辆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可求6辆客车比6辆卡车多载的人数,即多用的(8-6)辆卡车所载的人数,进而可求每辆卡车载多少人和每辆大客车载多少人。 16. 某筑路队承担了修一条公路的任务。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米就能提前3天完成。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17. 某鞋厂生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入12个纸箱和4个木箱。如果3个纸箱加2个木箱装的鞋同样多。每个纸箱和每个木箱各装鞋多少双? 18. 某工地运进一批沙子和水泥,运进沙子袋数是水泥的2倍。每天用去30袋水泥,40袋沙子,几天以后,水泥全部用完,而沙子还剩120袋,这批沙子和水泥各多少袋? 19. 学校里买来了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了90元钱。每个保温瓶是每个茶杯价钱的4倍,每个保温瓶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 20. 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后,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精编WORD版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 教学策略的研究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方案 ——崇凝镇线王小学数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教学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洗礼,数学教学焕发着充沛的活力。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我校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还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控制为主,学生参与率较低,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旨在使我校数学教学在科学的先进理论指导下得以优化,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并在认真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揭示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努力追求教学理论上的自觉和实践上的高效、优质,为大面积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提供经验。 (二)、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 1.本课题实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通过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探索,从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整体优化,提高自身的素质。 2.本课题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数学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是联系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有助于改变数学教学理论研究与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作者:紫云自治县水塘镇羊场小学邓春版面:第A3版制作:韦明芳时间:2014-08-12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数学教学 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的难点。现阶段,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不能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解题方法模式化和套路化等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效率较低。为此,要根据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应用题教学的意义 小学应用题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且应该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审题、辨析、整理条件、分析推理、列式解答以及检验等许多环节,日积月累逐步培养起来的。所以,应用题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 二、点燃学生生活中的智慧火花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入到数学教学中来,并且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适当地增减和修改不符合本班教学的应用题,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富有生命力,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例如,教师在讲解“求两数的和应用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首先数数本

班里面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然后让学生计算班级里面总共的人数。又如在“连减应用题”讲解中,教师可以首先设置相应的题目,假如桌子上面有 20 个杯子,之前被同学拿走了5个,又被拿走了10 个,那么现在桌子上还有几个杯子呢?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可以点燃学生生活中的智慧火花,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数学应用题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理念。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了解学生接受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规律,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与水平。要通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应用题教学中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老师要把握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规律 应用题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应用”。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脱离书本去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题意识,使学生能够把应用题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清楚地了解应用题的教学规律是必要的。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便是使小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量词,使学生能够用数字正确地把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形容出来,正确地认识数字与现实事物之间的关系。其次,便是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洞悉问题之间的关系,理解题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论述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论述 摘要: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数学的计算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计算能力对学生不同阶段学习数学、物理等课程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要注重小学生数学计算的教学,此阶段掌握了计算的方式与规律,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当前有的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令人担忧。本文就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计算 引言: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对学习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数学需要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对于数学当中的解题、步骤、结果,都需要通过计算来认证,在以后数学阶段中涉及到的几何知识,对于周长、面积与体积等都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因此计算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1.加强口算教学,打实计算教学的基础 在小学教学中,计算方式有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口算、笔算、估算等,而口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1]。因此,加强口算是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式。小学计算的内容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基本型、熟练型以及拓广型。对于基本型的计算,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因为基本型口算是最为基础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达到基本计算的脱口而出,这样才能为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口算的技巧不是在短期的时间内能够达到,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习惯,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提升。可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口算,教师在提升学生口算能力时,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比如,在2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在游乐园内,有位阿姨卖气球,总共有20个气球,现在卖出去了5个,那么还剩下几个气球没有卖出去呢?大多数学生对游乐场与气球感兴趣,就会投入到计算气球的口算当中,这时候学生能够很快算出答案,这就对学生的口算能力有所提升。 2.突出算理教学,确保计算教学的重点 算理也是计算当中的重要部分,也可以表示为计算规则的具体化。在计算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算,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计算的意义。多数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更容易使学生理解算理。比如,在除法的计算教学中,可以使用“猴子分桃”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理解其中的含义。有4篮的桃子,每个篮子当中有10个桃子,另外有8只猴子,那么每只猴子能够分的几个桃子呢?教师可以对其进行竖式的形式教学,学生通过计算明白除法的算理,使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除法运算。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中运用计算。 3.注重估算的训练,提升学生计算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