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二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二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二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二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一节会计要素

一资产要素

定义: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特征:1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2为企业拥有的或由企业控制的

3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分类: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

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一)流动资产的核算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

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存货等。

1.设置的账户

(1)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产,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货币资金按其存放地点和用途不同.分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现金。

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包括人民币和外币。为了总括反映企业库存现金的收支和结存情况,应设置“库存现金”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现金的增加;贷方登记现金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库存现金的实有金额。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包括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为了总括反映和监督银行存款的收入、付出和结存情况,需设立“银行存款”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增加;贷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银行存款的结存金额。

为了总括反映和监督其他货币资金的收支和结存情况,应设置“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其他货币资金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其他货币资金的减少数;期来借方余额表示其他货币资金的结余金额。为了详细反映其他货币资金的收支情况,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下应分别设置“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2)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按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以及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结转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持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本科目可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性质,分别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

(3)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待结未结的应收和预付款,包

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应收票据的取得和收回情况,应设置“应收票据”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贷方登记到期收回或未到期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收回的收收票据的票面金额。企业收到应收票据时,应按票据面值入账。对带息的应收票据.应于期末(按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应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同时冲减财务费用。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加、减少及结存情况,应设置“应收账款”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种应收款项;贷方登记已收回或已结转坏账损失或转作商业汇票结算方式的应收款项;期未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收到的各种应收款项。企业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

科目的,其预收的账款也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为了反映和监督预付账款的支出和结算情况,企业应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向供货单位预付的货款;贷方登记企业收到所购物品应结转的预付账款;期未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向供货单位预付的货款。可以将预付货款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不另设“预付账款”科目,但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仍然要将“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的金额分开列示。为了反映和监督其他应收款项结算的情况,企业应设置“其他应收款”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种其他应收款项;供方登记企业收到和结转的各种其他应收款项;期未借方余额反映应收未收的各种其他应收款。

(4)应收利息及股利

应收利息及股利是指企业因对外债权或股权投资而应收取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包括应收利息、应收股利。

为了反映和监督应收利息的取得和结算情况,企业应设置“应收利息”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应收取的各种利息;贷方登记企业已结算的各种利息;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应收末收的各种利息。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取得的现金股利及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企业应设置“应收股利”

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方登记企业已收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期未借方余额反映应收未收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5)存货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包括企业持有的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为了反映企业的存货情况。企业应设置“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等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这些科目借方登记该项存货的增加;贷方登记该项存货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该项存货期末库存额。

“周转材料”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周转用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包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企业(建筑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

2.会计核算举例

通过具体的经济业务,掌握并会运用各流动资产账户核算的内容。

(二)非流动资产的核算

非流动资产主要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1.设置的账户

(1)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应设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

贷方登记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少;期未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企业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或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本科目可按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2)固定资产

为监督和管理固定资产,企业应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进行总账核算。

“固定资产”科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借方登记企业由于购建、投资人投入、盘盈、接受捐赠等增加的固定资产;贷方登记由于出售、报废、抵债等而减少的固定资产;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累计折旧”科目是固定资产的抵减账户。该科目贷方登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增加;借方登记已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转销;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差额为现有固定资产的净值。

(3)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是指正在建设尚未竣工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为核算企业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的价值,企业应设置“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各项在建工程的实际支出;贷方登记完工工程转出的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的成本。本科目可按工程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4)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为了核算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企业应设置“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科目进行总账核算。

“无形资产”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成本。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购入或自行创造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以及投资者投入的各种无形资产价值;贷方登记企业向外单位投资转出、转让出售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成本。本科目可按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累计摊销”科目是无形资产的抵减账户,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该科目贷方记录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的增加;借方登记已提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的转销;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现有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本科目可按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无形资产”和“累计摊销”的差额为现有无形资产的净值。

(5)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企业应设置“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反映长期待摊费用的形成,贷方反映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各项尚未摊销完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本科目可按费用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2.会计核算举例

通过具体的经济业务,掌握并会运用各非流动资产账户核算的内容

二负债要素

定义: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会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特征:1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3负债的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会流出企业

分类: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利润)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一)流动负债的核算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等。

1.设置的账户

(1)短期借款

为反映短期借款的借人和偿还情况,企业应设置“短期借款”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取得借款的本金额;借方登记偿还借款的本金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偿还的借款本金额。短期借款利息属于筹资费用,应记入“财务费用”科目,并通过“应付利息”科目反映借款利息的预提和结算情况。

(2)应付及预收款项

应付及预收款项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待结未结的应付、预付款.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等。

企业应设置“应付票据”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发生的应付票据的票面金额;借方登记偿还的应付票据的票面金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偿还的应付票据的票面金额。企业发生应付票据时,应按票据面值入账。对带息的应付票据,应于期末(指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按应付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提利息费用,计提的利息费用应增加应付票据的账面价值,同时形成财务费用。

企业应设置“应付账款”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而发生的应付账款;借方登记偿还的应付账款。或开出商业汇票抵付应付账款的款项.或已冲销的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偿还的应付账款。

企业应设置“预收账款”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预收货款的金额和购货单位补付货款的金额;借方登记企业向购货方发货后冲销的预收货款金额和退回购货多付货款的金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已预收货款但尚未向购货方发货的金额。预收账款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收账款”科目.所发生的预收货款可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企业应设置“其他应付款”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各种应付暂收款项;借方登记实际缴纳的款项以及偿还和转销的各种应付、暂收款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款项和应付未付的其他款项。

(3)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职工工资、资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产生的义务。

(4)应交税费

应交税费是指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应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也通过本科目核算。为了反映税金的计提及缴纳情况.企业应设置“应交税费”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当月应缴纳的各种税费;借方登记实际缴纳的各种税费;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多交的税费,贷方余额表示尚未缴纳的税费。

(5)应付利息及股利

企业应设置“应付利息”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企业应支付的各种利息;借方登记企业实际支付的各种利息;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应付未付的各种利息。

企业应设置“应付股利”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应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2.会计核算举例

通过具体的经济业务,掌握并会运用各流动负债账户核算的内容。

(二)非流动负债的核算

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将于1年内到期偿还的非流动负债,应列为流动负债单独反映。

1.账户的设置

(1)长期借款

为了核算长期借款的借入、归还,企业应设置“长期借款”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借人的长期借款本金;借方登记企业归还的长期借款和借人长期借款时本金与实际收到金额的差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期末尚未归还的长期借款。本科目可按贷款单位和贷款种类,分别“本金”、“利息调整”等进行明细核算。

(2)应付债券

企业应设置“应付债券”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应付债券的本金和利息;借方登记归还的债券本金和利息;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尚未归还的债券本金和利息。本科目呵按应付债券的性质,分别设置“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进行明细核算。

2.会计核算举例

通过具体的经济业务,掌握并会运用各非流动负债账户核算的内容。

三所有者权益要素

定义: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即净资产)。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特征:1所有者权益不需要定期偿还

2所有者权益无优先清偿权

3有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权利

分类:1投入资本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2留存收益

A盈余公积

B未分配利润

(一)设置的账户

1.实收资本

为了反映和监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除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其他各类企业应设置“实收资本”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实收资本的增加;借方登记实收资本的减少;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期末实收资本实有额。本科目可按所有者进行明细核算。股份有限公司应设置“股本”科目,用于核算公司在核定的股本总额及核定的股份总额范围内实际发行股票的数额。该科目贷方登记公司按核定的股份总额范围内实行发行的股票票面总额;借方登记公司按照法定程序经批准减少的股本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公司期末股本实有额。

2.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为了核算企业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情况.企业应设置“资本公积”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资本公积的增加;借方登记资本公积的减少;期末贷方余额反映资本公积结余金额。根据资本公积的来源不同,本科目可按“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二)会计核算举例

通过具体的经济业务,掌握并会运用各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核算的内容.

四收入要素

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特征:1从企业的日常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中形成的

2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代收款项

分类:1按照收入的性质分类

2按照经营业务的主次分类

A主营业务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一)设置的账户

1.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经营目标从事经营性活动实现的收入。为了核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企业应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实现的销售收入;借方登记销货退回;期末应将余额从本科目韵借方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结转后无余额。该科目可按主营业务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2.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为完成经营目标从事经营性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为了核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成本,企业设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销售各种产品、提供各种劳务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销售退回转出的成本;期末应将余额从本科目的贷方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结转后无余额。该科目可按主营业务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3.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经营目标从事的与经营性活动相关的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用材料进行非货币性交换或债务重组等实现的收入。为了核算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企业应设置“其他业务收入”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实现的各项其他业务收入;借方登记其他业务收入的各种减少;期末应将余额从本科目的借方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结转后无余额。该科目可按其他业务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4.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是指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为了核算为取得其他业务收入而发生的相关成本,企业应设置“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其他业务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其他业务成本的各种减少;期末应将余额从本科目的贷方转人“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结转后无余额。该科目可按其他业务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5.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为了核算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负担情况,企业应设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按规定税率或费率计算应负担的各种税金及附加;贷方登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各种减少;期末应将余额从本科目的贷方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结转后无余额。该科目可按产品或劳务的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二)会计核算举例

通过具体的经济业务,掌握并会运用收入类账户核算的内容。

五费用要素

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特征:1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

2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3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4导致经理利益的流出,但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分类:1按照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

2按照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

(一)账户的设置

如某费用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归集。则形成生产成本;如果费用不能按某一特定对象归集而与一定期间相关,则形成期间费用。

生产成本又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这些费用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企业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发生的应由多种产品或劳务共同负担的费用,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丁和其他间接费用,这些费用先行归集,然后按一定的分配方法计人产品生产成本。

期间费用是指与特定商品或劳务无直接关系,容易确定其归属期间但难以判别其归属对象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这些费用必须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1.生产资本

为了核算产品成本,企业应设置“生产成本”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记录为生产产品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分配转入的间接费用;贷方记录完工验收入库的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的实际生产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末在产品成本。本科目可按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

2.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原材料、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为核算产品生产的间接费用,企业应设置“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本期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贷方登记期末分配转入“生产成本”科目借方的间接费用;期末无余额。

3.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企业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各项费用(如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为了核算和监督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企业应设置“管理费用”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的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管理费用的各种减少;期末应将余额从本科目的贷方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结转后无余额。

4.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为了反映和监督财务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企业应设置“财务费用”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财务费用;贷方登记财务费用的各种减少;期末应将余额从本科目的贷方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结转后无余额。

5.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为了反映和监督销售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企业应设置“销售费用”科目进行总账核算。该科目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贷方登记销售费用的各种减少;期末应将余额从本科目的贷方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结转后余额。(二)会计核算举例

通过具体的经济业务,掌握并会运用费用类账户核算的内容

六、利润要素

定义: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记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特征:1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

2利润是考核企业经营成果的尺度

分类:1营业利润

2利润总额

3净利润

第二节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额)

资产+新增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二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一)会计等式两边的金额同时增加

(二)会计等式两边的金额同时减少

(三)会计等式左边的金额一增一减

(四)会计等式右边的金额一增一减

第三节设置会计科目

一意义

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

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是构成会计报表的主要项目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要求

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结合

适合经济发展,保持相对稳定

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按经济内容分类

1资产类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2负债类科目,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缴税费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实收资本、本年利润

4成本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5损益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

(二)按会计科目的级次(或隶属关系)分类

1总分类科目也称总账科目、一级科目,是提供总括的会计核算资料的科目,如应

收账款、固定资产

2明细分类科目

也称明细科目,是提供详细的、补充说明总账科目科目资料的科目、二级科目、三级科目、

会计科目的设置,要遵循以下六条原则:

(1)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

(2)既要满足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符合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既要适应经济业务发展的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

(4)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5)应具有可操作性。

(6)应简明、适用,并要分类、编号。

第四节会计账户

一会计账户的含义

具有一定结构和格式,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地载体。

二会计账户的格式

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名称

2日期,即记录既经济业务的日期

3凭证字号,即登记账户依据的记账凭证的种类和顺序号

4摘要及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

5金额,及经济业务的增加金额、减少金额和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一定时期内登记的增加金额合计

本期减少发生额:登记的减少金额合计

期末余额:一定时期结出的余额

下期的期初余额:本期的期末余额转入下期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通常采用简化的T字形账户表示,即只保留记录增减发生额的左右两方,其他内容省略,余额在某一方的下面表示

三会计账户的分类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总分类账户:称总账账户、总账、只反映货币指标、提供总括、综合的价值核算资料

明细分类账户:称明细账户、明细账。是根据总账账户所核算的内容,按详细类别

来设置的,提供比总账更详细、具体的会计核算资料。

二、会计账户

通常把账户反映增加数和减少数两个基本部分。通常把账户反映增加数和减少数的这两部分基本结构简化为左、右两方。至于账户的哪一方登记数额的增加,哪一方登记数额的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结构。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这四个部分是会计账户的金额要素。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联系和区别

1.二者的联系:

(1)会计科目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2)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

(3)会计科目的分类于账户的分类相同

2、二者的区别: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能够用来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反映某种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本章应用举例:

1、下列属于成本类科目的是()

A、生产成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制造费用

D、销售费用

答案:AC

2.下列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是()

A.制造费用

B.生产成本

C.主营业务成本

D.管理费用

答案:CD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练习题答案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练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属于企业负债类账户的是()。 A.应收账款 B.预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所得税费用参考答案: C 2.引起负债内部两个项目此增彼减而负债总额不变的经济业务是()。 A.用短期借款偿还应付账款 B.收到投资者货币投资 C.收到外单位前欠货款 D.用银行存款支付投资者利润 参考答案:A 3.会计科目是()。 A.会计报表的名称 B.会计报表的项目 C.会计档案的名称 D.会计要素的名称参考答案:D 4.下列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是()。 A.以存款购买一批材料 B.以存款支付前欠货款 C.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D.购买设备一台,货款未付 参考答案:D 5.“坏账准备”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属于( )账户。 A.资产类 B.负债类 C.所有者权益类 D.费用类 参考答案:A 6.下列哪个项目是资产()? A.应付职工薪酬 B.预收账款 C.应付利息 D.预付账款 参考答案:D 7.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一项负债减少,而另一项负债增加的是()。 A.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B.以银行存款归还银行借款

C.向银行借款偿还应付账款 D.将银行借款存入银行 参考答案:C 8.如果某项经济业务只引起资产类内部项目或负债类内部项目之间增减变动的, 其结果是()。 A.不影响资产或负债总额 B.使资产或负债总额发生等额变动 C.只影响资产总额变动 D.只影响负债总额变动 参考答案:A 9.下列费用中,不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是()。 A.车间办公费 B.生产设备的折旧费 C.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D.生产设备的修理费 参考答案:C 10.会计科目是对()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经济业务 B.会计账户 C.会计分录 D.会计对象 参考答案:D 11.账户是根据()开设的,用来连续、系统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 A.资金运动 B.会计对象 C.会计科目 D.财务状况 参考答案:C 1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A.未分配利润 B.权益 C.流动负债 D.长期负债 参考答案:B 13.下列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是()。 A.用银行存款购买电视机一部 B.以现金支付前欠货款 C.收回应收账款存 入银行 D.购买材料一批,货款尚未支付 参考答案:D 14.以银行存款交纳所得税费用,所引起的变化为()。 A.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权益减少 B.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 C.一项负债减少,一项资产增加 D.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资产增加 参考答案:B

会计基础—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是事先通过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和监督中具有重要 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题): (一)会计科目是反映会计对象的方法 (二)会计科目是进行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会计科目是编制会计报表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会计科目作为反映会计要素的构成及其变化情况,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 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遵循下列原则: 1.合法性原则。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应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如 应收账款明细科目的设置)。 【例1】(多选题)下列有关会计科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B.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和监督中具有重要作用 C.编制会计报表是以会计科目的内容为重要依据的 D.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是事先通过会计制度规定的 [答疑编号54020101] 『正确答案』ABCD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会计科目(提供总括信息)和明细分类会计科目(提供详细会计信息)。

(一)总分类会计科目的设置 总分类会计科目也称为一级会计科目。它总括反映会计对象的基本内容。 把一个会计主体应设置的总分类会计科目分成几个类别加以说明,那么会计要素是分类的一个 重要标准。一个制造业的会计主体的全部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 损益类五类:(各科目核算内容:教材32页) 以下以制造业小企业为例,说明企业应设置的基本的总分类会计科目。 1.资产类科目有: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材料、 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等 对于预付款项较多的小企业,可以增设“预付账款”科目。 2.负债类科目有: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利润、应交 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等。 对于预收款项较多的小企业,可以增设“预收账款”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4.成本类科目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5.损益类科目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 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 参照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如表2-1所示(教材36页)。 (二)明细分类会计科目的设置 明细分类科目也称为明细科目,它是按照总分类科目的内容,按更详细的类别或项目来设置的。 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习题)解析讲解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等式 一、判断题。 1.会计恒等式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解析:-会计恒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是记账规则。 2.账户的格式分为左右两方,左方表示增加,右方表示减少。(×)解析: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 eg:借贷记账法。] 3.*预提费用账户的余额一般在贷方,如果在借方则表示待摊费用。 (√) 解析:预提费用账户的贷方登记预提的数额.借方登记费用的发生数额,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已经预提但尚未发生或支付的数额。如借方有余额就表示待摊费用。 4.会计科目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增减金额、余额等。(×) 解析:会计科目没有结构。 5.“营业外收入”账户属于收入类账户。(×) 解析:“营业外收入”属于损益类账户。 6.累积折旧是资产类账户,固计提折旧应计入该账户的借方。(×)解析:应计入贷方。

7.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解析: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基本分类,形成项目。 8.为了适应企业管理精细化要求,要求每一个总账科目下都应设置 明细类科目。(×) 解析: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下都设明细分类账户。 9.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的账簿是明细分类账。 (×)解析:是现金日记账。 10.构成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其价值在领用时,计入企业的“销 售费用’账户。(×) 解析:计入“生产成本”账户。 11.“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登记节约差异额。(×) 解析:借方登记超支差异额。 二、选择题。 1.*以下各项中,能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A) A分配现金股利借:利润分配(减少)贷:应付股利(增加) B发放股票股利 C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借::资本公积贷:实收资本 D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借:盈余公积贷:? 其余选项都是在所有者权益内部科目发生增减变化,因此所有者权益总额没有发生变化。故本题应选择A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题后有答案)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会计科目的是( D)。 A.股本B.预收账款C.所得税D.存货 2.待摊费用账户属于(B)。 A.调整账户B.集合分配账户C.计价对比账户D.跨期摊提账户3.下列各账户中,属于反映资本积累的账户是( A )。 A.利润分配 B.生产成本 C.实收资本 D.固定资产 4.下列关于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 A.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详细程度不同B.会计账户与会计性质相同,口径一致 C.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不一样D.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概念相同5.“盘存账户”是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一种账户,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类账户的是(B )。 A.应收账款 B.银行存款 C.本年利润 D.利润分配 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会计科目的是( D )。 A.短期借款B.预收账款C.所得税D.现金流量 7.下列关于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B.会计账户具有一定的结构 C.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不一样D.会计账户比会计科目有更丰富的内涵8.管理费用不包括下列( B )内容。 A.企业办公费 B.销售网点业务费 C.业务招待费 D.行政人员工资9.制造费用账户按照账户的用途与结构分类,属于( C )。 A.调整账户 B.跨期摊配账户 C.集合分配账户 D.集合配比账户 10.下列账户中,( C )账户属于备抵调整账户。 A.生产成本B.预收账款C.坏账准备D.在建工程 11.在会计核算方法中,( A )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初始环节。 A.填制会计凭证B.复式记账C.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D.登记会计账簿12.某企业2003年度利润总额为80 000元,年末结账后资产总额220 000元,负债总额80 000元,资本公积20 000元,盈余公积10000元,未分配利润10 000元,则实收资本为( D )元。 A.80 000 B.120 000 C.42 000 D.100 000 13.“本年利润”账户是( D )。 A.调整账户 B.跨期摊配账户 C.集合分配账户 D.计价对比账户 14.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累计折旧”账户属于( C )。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备抵调整账户 D.附加调整账户15.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负债类的是(B )。 A.待摊费用 B.预提费用 C.应收账款 D.利润分配 16.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区别在于( D)。 A.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不同 B.记录资产和负债的结果不同 C.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D.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3.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会计科目的是(C )。 A.商品进销差价B.在途物资C.货币资金D.所得税. 9.账户是根据( C )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A.会计对象B.会计要素C.会计科目D.会计账簿

第二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借贷记账法

第二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借贷记账法 第一节:会计科目 小问题:固定资产与现金都属于资产,如果要你选择一项资产,你会选择什么?目前贵公司资金短缺,但急需购入原材料,你可以选择利用商业信用赊购或向银行贷款,你会选择 什么?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会引起各项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由 于企业的经营业务错综复杂,即使涉及同一种会计要素,也往往具有不同性质和内容。例如,固定资产和现金虽然都属于资产,但他们的经济内容以及在经济活动中的周转方式和所引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又如应付账款和长期借款,虽然都是负债,但他们的形成原因和偿付期限 也是各不相同的。再如所有者投入的实收资本和企业的利润,虽然都是所有者权益,但它们 的形成原因与用途不大一样。为了实现会计的基本职能,要从数量上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不但需要取得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总括数字,而且要取得一系列更 加具体的分类和数量指标。因此为了满足所有者对利润构成及其分配情况、负债及构成情况 了解的需要,为了满足债务人了解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有关指标并判断其债权人的安全情 况的需要,为了满足税务机关了解企业欠缴税金的详细情况的需要,还要对会计要素作进一 步的分类。这种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设置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中 编制、整理会计凭证和设置账簿的基础,并能提供全面、统一的会计信息,便于投资人、债权人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掌握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情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会计科目作为反映会计要素的构成情况及其变化情况,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 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实用,因此在设计会 计科目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一)设置会计科目要符合国家的会计法规体系的规定。国家的会计法规体系-体现 了国家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因此,设计会计科目首先要以此为依据,做设置的会计科目, 应尽量符合《会计法》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等规定,以便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 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 (二)设置会计科目要结合所反映会计要素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设置会计科目 必须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以分门别类地反映和监督各项经营业务,不能有任何 遗漏,即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能覆盖企业所有的要素。比如,有些公司是制造工业产品,根 据这一业务特点就必须设置反映和监督其经营情况和生产过程的会计科目,如“主营业务收 入”、“生产成本”;而农业企业就可以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金融 企业则应设置反映和监督吸收和贷出存款相关业务,可以设置“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等 科目。此外为了便于发挥会计的管理作用,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 些会计科目的明细科目。 (三)设置会计科目要全面反映企业经济业务内容。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对会计对象的 具体内容做进一步分类时,为了全面而概括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会计科目的设置 要保持会计指标体系的完整,企业所有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都能通过所设置某一会计 科目进行核算。 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从法律来源上划分为下列三个层次:一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制定的会计法律, 如《会计法》,它是一部规范我国会计活动的基本会计法规;二是由国务院(或财政部)制定的会计行政法规,如《企业会计准则》,它是按照基本法规的要求制定的专项会计法规,是制定会计制度的依据;三是由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第二章会计科目

第二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名词解释 1.会计科目: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及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和监督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分门别类地为经济管理提供会计核算资料,就需要设置会计科目。 2.会计科目的内容:是指在制定会计制度时,要规定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和登记方法。 3.账户:根据管理需要和信息使用者的具体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再分类,并给每一类别标准的名称和相应的结构。 4.记账方法:将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的变动的发生额登记在相关账户中所使用的方法。 5.单式记账法:对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会计要素的变动金额,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 6.复式记账法: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 7.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8.账户对应关系是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笔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成为对应账户。、 9.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10.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11.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12.过账:根据已编制的记账凭证,将每项经济业务涉及的借方账户和贷方账户发生额,分别登记到分类账簿中开设的相应账户的过程称为过账。 13.试算平衡: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的一种方法。通常是采用编制总分类账发生额或余额试算平衡表进行的。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总的讲就是按照借贷平衡的原理进行的。 简答题 1.资产的确认要具备三个条件: 1)资产是一种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2)资产要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3)资产必须是可用货币计量的。 2.资产的分类 企业的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它资产。 3.会计等式也叫做会计核算的平衡公式,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等式是根据资产等于权益(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建立的,反映了会计基本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企业产权的归属关系,它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帐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依据。公式来表示为:资产=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计等是的影响包括四种情况: 1)经济业务发生引起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2)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数额相等。3)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双方增加的金额相等。 5.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双方减少金额相等 . 资产+费用=负

会计基础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会计要素 (一)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三大会计要素即 核算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资产 (1)资产的定义(新准则):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包括各种财产、各种债权、各种权利。 (2) 资产的特征(新准则): 1)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2)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3)资产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资产的确认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4)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2)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等。 固定资产(新准则):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无形资产(新准则):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本身没有交换价值,不可转让,一经发生就已消耗,但能为企业创造未来收益,并能从未来收益的会计期间抵补的各项支出。 其他资产:特种储备物资、银行冻结存款、冻结物资、诉讼中的财产。 【例题2-1】某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对该厂来说属于(A)。 A. 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其他资产 D.长期投资 2.负债 (1)定义 负债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是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一种经济责任。 (2)负债的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3)清偿负债须在未来通过转让资产或提供劳务来履行债务责任 【例】甲公司计划于2010年6月7日从工商银行借款100万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