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导学案及知识点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导学案及知识点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导学案及知识点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导学案及知识点

5《守株待兔》导学案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图片,猜寓言。

逐一出示相关图片(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拔苗助长、守株待兔)

2.出示:

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今天我们来学习《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看看古人想通过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目标引领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读“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待、宋”等9个生字。(指导书写“株、耕”)

2.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出韵味。

3.能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2.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想着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三、字词运用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shǒu zhū dài sòng gēng chù jǐng shì qí

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

2.认识多音字。

待 dài 等待

dāi待一会儿

3.形近字比较。

株(一株)待(等待)颈(颈部)其(其他)

珠(珠海)侍(侍卫)项(项目)期(期望)

4.交流注释中字词的意思。

株:树桩。

走:跑。

因:于是。

释:放下。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希望。

四、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

五、初读感知

1.问题引领:

(1)齐读课题,再说说题目中“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又是什

么意思?

(2)你能借助注释说说课文句子的意思吗?

2.学习提示:

(1)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3)四人为一个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注释说说课文句子的意思。

3.梳理小结:

株:树桩。

“守株待兔”在文中的意思是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六、精读领悟

1.问题引领:

(1)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是什么意思?

2.学习提示:

(1)两人一组,每人一句话接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说说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指名学生规范、有条理地回答问题,教师适当点拨,并及时鼓励、表扬。)

(3)反复朗读,理解句子。

第一天过去,第二天,这个种田人还是——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一个星期过去,一个月过去了,可是这个种田人依然——释其耒而守

株,冀复得兔。

像这个种田人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满脑子都是兔子出来撞死,对于他这种想法,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吗?(不劳而获)

3.梳理小结: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的意思是:从此,那个农民放下手中农具,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兔子。“释”的意思是:放下。

4.问题引领:

(1)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2)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学习提示:

(1)四人小组交流。

(2)指名学生规范、有条理地回答问题,可以借用书本语言,但在表达故事寓意时要注意引导“跳出”书本,联系生活。

(3)教师适当点拨,并及时鼓励、表扬。

6.梳理小结:

(1)因为那个种田人做白日梦,总想着不劳而获,荒废了自己的农田,不懂得灵活变通。

(2)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人应该主动努力,不可以一味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要自己劳动,不要贪小便宜。

七、巩固提高

1.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兔走.触株——古义:(跑)今义:(步行)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古义:(于是)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而身.为宋国笑——古义:(自身)今义:(身体)

④身为.宋国笑——古义:(被)今义:(为了)

2.解释句中“而”字的意思。

A折颈而.死(然后)

B因释其耒而.守株(然后)

C而.身为宋国笑(却)

3.题目中“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又是什么意思。

株:树桩。

守株待兔:在文中的意思是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偶然发生的事,这样的事是不会天天发生的,所以宋人再也没有得到兔子。

八、比较阅读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边走呀?”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chán)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1.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误?

2.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人或事吗?你当时有什么想法?

九、检测反馈

1.解释加点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兔走触株.株——(树桩)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放下)

③冀.复得兔冀——(希望)

④因释其耒.而守株耒——(种田用的农具)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3.翻译下面句子。

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于是,那个农民放下手中的农具,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兔子。

③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兔子不可能再次得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4.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因为那个种田人做白日梦,总想着不劳而获,荒废了自己的农田,这种愚蠢又贪婪的做法令人发笑。

5.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想着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十、佳作欣赏

十一、板书设计

十二、微课设计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耻笑。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人应该主动努力,不可以一味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要自己劳动,不要贪小便宜。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重点知识 一、课文背诵:1课、2课、3课、5课(1、2、3段)、11课(18段)、13课(5、6、7、9、10段)21课(8段)、25课、29课 二、课后题1、第7页(背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意思: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是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意思:因为有了春风,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2、55页。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默写)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3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课外】1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3时间就是生命。 3、95页描写月亮的诗句(默写)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课外】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三、语文园地:(园地一)1、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思相反。(会背会默写)动静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是非爱憎【课外】高低南北买卖轻重真假黑白生死曲直前后 2、量词填空。(15页) 3、1描写花草的词语:群芳吐艳姹紫嫣红落英缤纷郁郁葱葱 课外:万紫千红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2描写日月的词语:喷薄欲出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皓月当空 3描写山峦的词语: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层峦叠翠苍翠欲滴 (园地二)1写比喻句。(31页背诵)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课外】1小弟弟的脸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2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3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2、反义词(背诵) 清对浊廉对贪功对罪正对偏奖对罚优对劣善对恶勤对懒

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语文下册S版词语、句子复习 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铁皮水沟推开叶脉滑落跌倒敲打秘密撒种演奏播种品尝乳汁淅淅沥沥篷顶叮叮咚咚马蹄飘洒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凉丝丝的甜蜜蜜的你推我挤 近义词仿佛——似乎集合——聚拢飘洒——飘散品尝——品味突然——忽然高兴——喜悦 反义词集合——分散喜欢——讨厌高兴——难过 凉丝丝——暖烘烘伸——缩 2.瀑布 瀑布仰望,屏障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千丈青山一道白银仰望叠叠比喻珍珠 近义词比喻——比方景象——景色仰望——仰视 反义词伟大——渺小仰望——俯视白——黑先——后 3.古诗两首 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竹外桃花三两枝,晓:早晨。应怜屐齿印苍苔,应:大概。怜:爱惜。 春江水暖鸭先知。小扣柴扉久不开。小扣:轻轻地敲。

正上河豚欲上时。一枝红杏出墙来。 4*柳笛和榆钱 近义词故乡——家乡温驯——温顺奉献——贡献美妙——美好混合——混杂甜美——甜蜜芬芳——芳香停留——停止 遮蔽——遮挡常常——经常想方设法——千方百计 反义词故乡——异乡温驯——暴躁浑厚——尖厉奉献——索取芬芳——腐臭甜美——苦涩停留——前进遮蔽——显露 想方设法——束手无策 语文百花园一 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风化雨春雷滚滚 春色满园春满人间春潮涌动春意盎然 5.翠鸟 苇秆颜色绣花腹部褐色衬衫清脆疾飞泛着微波 等待逃脱弓箭饲养渔翁小溪小巧玲珑锐利 蹬开射箭摇晃荡漾花纹一动不动注视陡峭 句子: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射出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对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最新人教版2019年春五年级下册语文:配套教案设计 第八单元 导学案

词语盘点(第八组) 主备人:审核: 编写时间:学校: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会读写“读读写写”里的12个词语和9个成语。 2、学会认识、理解“读读记记”里的22个词语与9个成语并掌握其用法。 学习重难点: 1、重点:识记词语 2、难点:掌握词语用法 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1、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八,请大家读一读第八组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 2、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对于我们来说有一定难度的词语,他们一定会丰富我们每个同学的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词语盘点里的词语。 二、自学体验: 1、把词语读准确。 2、用笔画出你最爱读错或写错的词语。 3、在小字本上写写这些词语。 4、对于不懂的词语,动手查一查工具书。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就自主学习的情况,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2、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容易记错的词语以及认记词语的好方法。 四、归纳提升 1、老师提出对词语盘点里的词语的识记要求。 2、学生读记词语。 3、老师巡回指导纠错。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应接()()()()一笑花团()()()紫()红 耐人寻()()()交叉()()自如()()有礼

熟视()()含情()()大饱()()()()起舞 冲()()阵手忙()()目不()()()头()脑 2、解释下列词语并掌握其用法。 尴尬: 渗透: 聆听: 湛蓝: 操纵自如: 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熟视无睹: 六、反思总结: 口语交际.习作八 主备人:审核: 编写时间:学校: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口语交际,并能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2、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学生学会提问,学会交流,学会书面表达。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2、难点: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学习时数:四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谈话导入,引出话题:让学生回顾单元主题,激发对交流话题的兴趣。 二、自学体验: 1、默读提示语,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聊聊热门话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拼音 1.易错音 融(róng)化崇(chóng)高沾湿(zhān shī)疲倦(juàn)姿势(zīshì) 随(suí)着鸳鸯(yāng)记录(lù)款款(kuǎn)丝绸(chóu)益(yì)虫 2.多音字 正(正在)(正月)尽ì(尽头)ǐ(尽管) 晕ū(晕头转向)ù(晕车)杆ā(旗杆)ǎ(枪杆)散ǎ(散文)à(散步)挨ā(挨着)á(挨打)骨ǔ(骨头)ū(花骨朵儿) 二、精品生字归类屋 1.易考字 花瓣露水仿佛姿势聚拢芦芽小溪鸳鸯随便吹拂形成横掠偶尔沾了一下飞倦纤细几痕 2.形近字组词 录(记录)绿(绿色)凡(凡人)几(几个) 膜(膜翅)模(模样)偶(偶尔)寓(寓言) 崇(崇高)宗(祖宗)泛(广泛)乏(缺乏) 减(减少)咸(咸水)纤(纤细)迁(迁走) 瓣(花瓣)辨(辨别)佛(仿佛)拂(吹拂) 掠(掠过)惊(吃惊)倦(疲倦)卷(试卷) 三、精品词语大盘点

1.近义词 乌黑—黝黑轻快—轻巧活泼—开朗聚拢—聚集 伶俐—聪明纤细—纤弱光彩夺目—光辉灿烂清早—早晨饱胀—饱满本领—本事仿佛—好像挨挨挤挤—密密麻麻琢磨—思考灵敏—机敏曾经—以前如果—假如 款款—慢慢收拢—合拢 2.反义词 乌黑—雪白轻快—沉重活泼—严肃横—竖偶尔—经常高—低清早—傍晚饱胀—干瘪破裂—完整雪白—乌黑特别—一般漂亮—丑陋益虫—害虫捏住—放开讨厌—喜欢灵敏—笨拙挨挨挤挤—稀稀拉拉 3.好词运用 (1)量词短语 一(本)书一(个)形象一(段)距离一(对)复眼一(只)独角仙一(朵)荷花一(阵)微风两三(片)花瓣儿 (2)动词 横掠飞过摔晕吹拂聚拢荡漾休憩随风飘动 (3)修饰性短语 (完整)的形象 (褐色)的口水 (款款)地落下来 (碧绿)的大圆盘(黄色)的小莲蓬 (雪白)的衣裳 (剪刀)似的尾巴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光彩夺目)的图画 (旷亮无比)的天空 (4)四字词语 波光粼粼光彩夺目挨挨挤挤翩翩起舞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案第一组 【单元导读】 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者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奉献着智慧和才干,使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神奇的西部,反映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瞎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学法提示:◆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方面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增加对西部

的了解。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 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写作特色等。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②按空间变换顺序来写;③按景物类别来写;④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弄清文章写作顺序能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要边读边做批注。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捕捉自己在读文过程中的感觉、感想、感悟,以及引发的共鸣并信手记录在旁。②质疑式:即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等用相关符号标出,或与作者有不同见解便在旁注明自己的观点。③比对式:可抓住文中情感变化的线索进行对比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可用词语替换或变化句式对比分析原作遣词造句的效果,可琢磨上下段表达技巧的异同对比分析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也可用在题材上、体裁上、观点上相同或不相同的课内外文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清晰呈现文章特质、规律及观点,进而加深理解,提高认识。④补白式:即顺着行文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抓住文本中的空白处联想和填充,进行补写、续写、扩写等。⑤“学贵有疑”,同学们在读书时除了要善于思考,还要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自己深度思考,这样自己对课文才会有更新的理解。

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导学案 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导学案,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这篇导学案是怎样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导学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出塞》、《题临安邸》、《示儿》。(重点) 3.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重、难点) 知识链接 王昌龄(698-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开元进士,被称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其诗尤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出塞》被尊称为唐代七绝的压轴之作。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他的诗有九千多首留存下来,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自主学习 1.比一比,再组词。 秦( ) 邸( ) 熏( ) 汴( ) 杭( ) 泰( ) 抵( ) 墨( ) 咔( ) 抗(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读古诗时语速要放慢,注意句内停顿,一般而言,七言诗是2、2、3的节奏,即 “××/××/×××”。) 合作探究 一、学习《出塞》体会唐代的军旅生活。 1.自由朗读古诗

注意以下字音:还(huán) 将(jiàng) 教(jiào) 2.查阅注释,理解诗意。(温馨提示:关,边关。还,回家。首句时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明月,边关]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秦,汉],应理解为“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 3.联系“万里长征人未还”,想象一下:那些边关战士面对明月,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在同一明月下的战士的家人们可能在做些什么? 4.后两句诗表示了对飞将军的怀念,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二、学习《示儿》感受诗人深厚赤诚的爱国之情。 1.反复吟诵古诗,感知诗意。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万事空:。但:。九州:。 诗句的意思: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点

一、词语部分 (一)听写词语 聚拢增添荡漾演奏莲蓬舞蹈蜻蜓饱胀衬衫裸露舒适特殊饲养窟窿盘缠后悔劝告寓言裂开打猎燕子大雁安慰犹豫将来照顾议论稚嫩享受迅速唾沫掩盖血型麻烦庄稼存在预防繁殖悬挂年龄晚霞漆黑售卖端正屏幕蔬菜纠正冶炼灌溉渠道燃烧掠过骤降湛蓝熟悉欧洲悲惨叮嘱羡慕疲倦裁剪射箭舒缓替换奔腾仿佛黎明缺少队伍探索竭尽全力迫在眉睫翩翩起舞无影无踪恋恋不舍审视纠正 (二)多音字 zháo (着火)(着急) diào (调动)(调课) jiǎ(假装)(假说) 着zhe (看着) 调假 zhuo(着落) (着手) tiáo (调皮)(调整) jià(放假)(假期) Sì(似乎)(相似) jiàng(将士)(将领) zhāo(朝阳)(朝霞) 似将朝 shì(似的) jiāng(将来)(将军) cháo(朝代)(朝向) piào (漂亮) chóng(重复)(重逢) chǔ(处境)(处理) 漂piǎo (漂白) (漂染) 重处 piāo(漂浮)(漂流) zhòng(重量)(重要) chù(住处)(处所) chòng(冲劲)(冲着) hái (还有)(还是) dǎo (倒闭)(摔倒) 冲还倒 chōng(冲水)(冲锋) huán(还手)(归还) dào (倒背如流)(倒是) piàn(便宜)(便价) mò(淹没)(沉没) shān (扇动)(扇风) 便没扇 biàn(方便)(便利) méi (没有)(没事) shàn (扇子)(扇贝) mú(模子)(模样) gěi (送给)(递给) shě(取舍)(舍得) 模给舍 mó(模范)(模型) jǐ(给予) shè(宿舍)(房舍) jiāo(教书) (教书匠) xiào(学校)(校园) xì(关系)(系列) 教校系 jiào(教学) (教育) jiào(校对)(校正) jì(系鞋带)(系上) chāi (出差)(差事) luò(落后)(落实) cān (参加)(参选) 差chà(相差)( 差得远) 落là(丢三落四) 参chēn(参差不齐) cī(参差) lào(落下)(落枕) shēn(海参)(人参) chā(差别) (差异) juàn(羊圈)(牛圈) fèng(缝隙)(裂缝) xuē(削减)(削弱) 圈缝削 quān(圆圈)(圈套) féng(缝补) xiāo(削皮)(削笔) zài(运载)(载货) 载 Zǎi(记载)(刊载) 形近字 倦(疲倦)(困倦) 稻(稻田)(水稻) 载(运载)(载货) 蜻(蜻蜓) 圈(羊圈)(圆圈) 蹈(舞蹈)(手舞足蹈) 裁(裁剪)(裁员) 睛(眼睛) 悔(后悔)(悔恨) 既(既然)(既而) 响(音响)(响亮) 默(默写)(沉默)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我会认“渲、勒”等4个生字.会写“襟、貌、渲”等14个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 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自主预习 1、你见过草原吗?请谈谈你对草原的了解. 2、我一起跟着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走进草原.感受草原. 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境界”等词语. 3、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长句.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堂检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无边的()迂回的()静寂的() ()的空气()绿毯()的歌声 2、这篇文章按照顺序.通过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写了草原美.赞美了草原人民美. 板书设计 1、草原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景美人美 归纳反思

第1课草原(课时二)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2、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展开想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重点难点1、感受人美、景更美.2、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自主预习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合作探究 一、通过读1、2自然段:走进草原.欣赏风光美. 1、 1、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 空气()、天空()、草原(). 2、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 3、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4、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 二、默读2——5自然段:走近蒙古族.体验人情美. 草原的美景令人向往.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是令人难忘.从、激情相见、、、深情话别.这些方面.我能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批注自己的感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重点知识汇集

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重点知识汇集 一、课文背诵: 1课、2课、3课、5课(1、2、3段)、 11课(18段)、13课(5、6、7、9、10段) 21课(8段)、25课、29课 二、课后题 1、第7页(背诵)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意思: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是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意思:因为有了,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2、55页 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默写)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课外】 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时间就是生命。 3、95页描写月亮的诗句(默写)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课外】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三、语文园地

园地一 1、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思相反。(会背会默写) 动静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是非爱憎 【课外】 高低南北买卖轻重真假黑白生死曲直前后 2、量词填空。(15页) 3、描写花草的词语:群芳吐艳姹紫嫣红落英缤纷郁郁葱葱 课外:万紫千红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描写日月的词语:喷薄欲出旭日东升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 描写山峦的词语: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层峦叠翠 苍翠欲滴 园地二 1、写比喻句。(31页背诵) 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课外】 小弟弟的脸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北极星橡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2、反义词(背诵) 清对浊廉对贪功对罪正对偏奖对罚优对劣善对恶勤对懒 是对非宽对窄升对降曲对直有对无 3、古诗名句(背诵默写)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2015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2015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人教 版) 编号:№1 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1 草原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要求能准确认读),会写“毯、渲、勒、吟”等14个生字、“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要求书写正确、美观)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自己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3、主要方法:朗读、勾画、识记,培养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自主学习 1、我来读一读。 方法:反复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在课文中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音节写在课后的生字上面,再读三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请查字典。 2、我来记一记。 方法: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利用编故事、猜谜

语、换偏旁等多种方法牢记生字,特别注意个别字不要多笔少画。如:吟、涩、襟。 3、我来写一写。 方法:把本课的生字和学习目标中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两遍,加深印象。 4、我来说一说。 通过课前预习,我知道《草原》这篇散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了内蒙古草原自然风光很美:(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了解了蒙古族的一些民族风情:(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作答) 喜欢的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读读背背】 1、(花草):群芳吐艳姹紫嫣红落英缤纷郁郁葱葱 (日月):喷薄欲出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皓月当空 (山峦):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层峦叠翠苍翠欲滴 2、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3、表达朋友友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邢俊臣)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5、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勤学好问学而不厌坚持不懈业精于勤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废寝忘食竭尽全力锲而不舍脚踏实地 6、有关气象的谚语: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读读记记】 1、盛在荷叶上的露珠,在微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滚动。槐花落在荷叶上,露珠就更加起劲地跳跃起来。 地上全是绿茸茸的小草,草里夹着一些蓝色的、紫色的、鹅黄色的野花,像一块地毯铺在水边。 碧清的水流撞在岩石上,发出铃铛摇动般的脆响。叮咚叮咚……大自然乐器奏出的音乐,在幽静的山谷里回旋飘荡。 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二月春风似剪刀。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3、有关时间的谚语: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课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课文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hé)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 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jìng)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 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 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cōng)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 条狗,一下子绊(bàn)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 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 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 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 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 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 咽(yàn)了一口唾(tuò)沫(mo),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 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 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1、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 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当时的情况。从这句话可看出地球上很找到水,每一滴水都是非常宝贵的。这为后面的故事做 了铺垫,也更能衬托出小姑娘美好的品质。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三首导学案精

1.古诗三首导学案 单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奚琨婷 (第1学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教学目标] 1.按要求掌握生字。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古代少年们童年生活的情景。 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3课时 谈话导入 1.童年是纯真的、难忘的。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写着美丽的故事。这些画卷体现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三首》真实再现了古代少年儿童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看看诗中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板书课题,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 一.基础大闯关:(自主学习) 1、读诗题,理解题意:四时田园杂兴(xìng)(“兴”在在文中的意思是兴致;“杂兴”的意思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诗中表示的

是一年四季。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 2、了解诗人: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主要作品:《石湖诗集》《石湖词》《吴郡志》等。 3、能把诗读正确·流利,读出节奏! 金戈铁骑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 四时田园杂兴(xìnɡ)(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gònɡ)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4、.理解词义。 昼:耘田:绩麻: 各当家:未解:供: 傍:桑阴: (学法点拨:学习生字,借助注释或查工具书,弄懂部分词语和诗意。) 5.熟读古诗,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参考答案:白天出去给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家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汉语拼音我最棒 1.易错音 融(róng)化 崇(chóng)高 沾湿(zhān shī) 疲倦(juàn) 姿势(zī shì) 随(suí)着 鸳鸯(yāng) 记录(lù) 款款(kuǎn) 丝绸(chóu) 益(yì)虫 2.多音字

二、精品生字归类屋 1.易考字 花瓣 露水 仿佛 姿势 聚拢 芦芽 小溪鸳鸯 随便 吹拂 形成 横掠 偶尔 沾了一下 飞倦 纤细 几痕 2.形近字组词

三、精品词语大盘点 1.近义词 乌黑—黝黑 轻快—轻巧 活泼—开朗 聚拢—聚集 伶俐—聪明 纤细—纤弱 光彩夺目—光辉灿烂 清早—早晨 饱胀—饱满本领—本事 仿佛—好像 挨挨挤挤—密密麻麻琢磨—思考 灵敏—机敏 曾经—以前 如果—假如 款款—慢慢 收拢—合拢 2.反义词 乌黑—雪白 轻快—沉重 活泼—严肃 横—竖 偶尔—经常 高—低 清早—傍晚 饱胀—干瘪 破裂—完整 雪白—乌黑 挨挨挤挤—稀稀拉拉 漂亮—丑陋 益虫—害虫 捏住—放开 讨厌—喜欢 灵敏—笨拙 特别—一般 3.好词运用 (1)量词短语 一(本)书 一(个)形象 一(段)距离 一(对)复眼 一(只)独角仙 一(朵)荷花 一(阵)微风 两三(片)花瓣儿

(2)动词 横掠 飞过 摔晕 吹拂 聚拢 荡漾 休憩 随风飘动 (3)修饰性短语 (完整)的形象 (褐色)的口水 (款款)地落下来 (碧绿)的大圆盘 (黄色)的小莲蓬 (雪白)的衣裳 (剪刀)似的尾巴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光彩夺目)的图画 (旷亮无比)的天空 (4)四字词语 波光粼粼 光彩夺目 挨挨挤挤 翩翩起舞 (5)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的 (白)的 (黄)的 (青)的 (绿)的 四、文本佳句大荟萃 1.仿写句子 (1)排比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荷花》) 仿写:下课了,同学们到操场上玩耍。有的踢球,有的跳绳,有的跑步。 (2)比喻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 一、读准字音 1、易错字音 鸳鸯(yāng) 蒌蒿(hāo) 河豚(tún) 伶俐(líng) 掠过(lüè) 沾水(zhān) 闲散(sǎn) 纤细(xiān) 莲蓬(péng) 姿势(zī) 琢磨(zuó) 衬裙(chèn) 益虫(yì) 摔晕(yūn) 捏住(niē) 2、多音字 sì(似乎) qiān(光纤) sàn(散步) āi(挨挨挤挤) gū(花骨朵儿) shì(似的) xiān(纤细) sǎn(闲散) ái(挨打) gǔ(骨头) 二、认清字形 1、形近字 崇(崇高) 乏(缺乏) 减(减少) 奏(奏乐) 宗(宗旨) 泛(广泛) 喊(呼喊) 凑(凑合) 拂(吹拂) 聚(聚会) 形(形状) 掠(掠过) 佛(仿佛)骤(骤然) 型(题型)凉(冰凉)

偶(偶尔)沾(沾水) 卷(试卷)瓣(花瓣) 遇(遇到) 站(站立) 倦(疲倦)辫(辫子) 蓬(莲蓬) 资(资本) 仿(仿照)矩(规矩) 篷(篷车) 姿(姿态) 访(访问)距(距离) 绸(丝绸) 害(害怕) 约(大约) 斑(斑马) 稠(稠密) 瞎(瞎说) 药(吃药) 班(班级) 2.词语听写 融化燕子鸳鸯惠崇芦芽短小梅子小溪泛尽减少凑成吹拂集合聚集形状掠过偶尔沾水疲倦纤细痕迹花瓣莲蓬胀裂姿势仿佛跟随舞蹈停止乌黑剪刀活泼春日轻风洒落春光湖面电线荷花清香赶紧圆盘花骨朵儿眼前画家本领了不起飘动 三、词语积累 1、近义词 俊俏—俊美轻快—轻捷活泼—活跃鲜艳—艳丽聚拢—聚集偶尔—有时姿势—姿态仿佛—好像朴素—朴实洁白—雪白琢磨—思考特别一非常2、反义词 轻快—沉重偶尔—经常纤细—粗壮 展开—合拢雪白—乌黑走近—远离 朴素—华丽灵敏—迟钝讨厌—喜欢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教学片段

《剃头大师》教学片段 ◆对比朗读,感受童年的天真无邪。(教学重点) 分别出示描写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相关句子,指名对比朗读。 对比一:①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 ②其实,不给钱我也愿意(替小沙剪头发)。 师: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为什么即使小沙不给钱“我”也愿意给小沙剪头发? 生1:因为“我”觉得给小沙剃头肯定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生2:小沙那么害怕剃头,居然主动央求“我”给他剃头,他那么信任“我”,“我”多荣幸啊!“我”一定要替他剪头发。 师:是呀,“我”可不能辜负了小沙对自己的信任哪!哪怕不给钱——(学生接读“我也愿意”)再看这一处。 对比二:①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②“嗬!”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 师:为什么店里的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就骂人家是“害人精”,而“我”剪下小沙的头发时,他却如此高兴? 生1:因为小沙怕去理发店理发,而且老师傅那把老掉牙的推剪,常常会咬住他一绺头发不放,让他吃尽苦头。 生2:老师傅眼神差,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生3:那种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感觉,就像受刑一样。而“我”给小沙剪头发一点儿也不疼,所以小沙很高兴。 师:说得有道理。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读出小沙高兴的心情? (生读) 师:你觉得“嗬”这个字应该怎么读? 生1:我觉得要读出既惊讶又兴奋的语气,音调要往上扬。

生2:“我”居然真把头发剪下来了!这让小沙觉得很不可思议!要读出对“我”的敬佩。 师:是呀,所以在读“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这一句时,要把“真把”读好,既要带点疑问,又要带点惊讶的语气。谁来挑战一下? (生读) 师:对了。这就是当时小沙内心的一种感觉。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你还看出什么来了? 生:我觉得小沙特别可爱。他一点儿也不担心“我”这个从来没剃过头的人会不会把他的头发剃得不成样子,只是担心他的耳朵还在不在。 师(笑):确实很可爱,还很天真。对比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小沙特别相信“我”,愿意把头交给“我”随便“处置”。 生2:我发现小沙很天真,很可爱。 师:给小沙剃头的“我”呢?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我也觉得特别可爱。 师:可见,孩子之间充满了信任,童年是多么的纯真无邪呀! 赏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在语文课上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读,不仅仅是我们培养的目标,更是一种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课文后面有一个思考题“老剃头师傅和 ‘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为引导学生思考、解答这一问题,本环节的设计,有意识地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的方式,感受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时,小沙的不同表现。再抓住这一不同表现进行反复诵读感悟。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抓细微处朗读、思考的好习惯,又可以深入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人物情感。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导学案

第一组 【单元导读】 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者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奉献着智慧和才干,使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神奇的西部,反映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瞎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学法提示: ◆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方面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增加对西部的了解。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写作特色等。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②按空间变换顺序来写;③按景物类别来写; ④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弄清文章写作顺序能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3.要边读边做批注。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基础知识] (一)字: 1 字音:本册“我会写300字,我会认200字”,要求学生读音必须正确,会选择正确读音。例如:沾水(zhān zhàn)凑成(còu zòu)吹拂(fúfó) 骤降(zhòu jù)濒临(pín bīn)淹没(mòméi) 2 字形:(1)其中“我会写300字”能用钢笔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2)会区分“同音字、形近字”,能用“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组词。 3 字义: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就各不相同。因此,学生要学会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①光线②只,单③一点儿不剩④荣誉⑤身体露着⑥景物⑦平滑 (1)妈妈不光为我做饭洗衣,还教我读书。( 2 ) (2)我很快就把碗里的饭吃光了。( 3 ) (3)明亮的灯光,洒在我的作业本上。( 1 ) (4)奥运健儿为国争光。( 4 ) (5)我光着一只脚就急忙赶来了。( 5 ) (6)临阵磨枪,不快也光。(7 ) (7)明媚的春光,永远值得人们留恋。(6 ) 抽:①吸②(植物)长出③减缩,收缩④打⑤取出一部分 (1)小麦抽穗了。( 2 ) (2)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 4 ) (3)我从书架上抽出我最喜爱看的书。( 5 ) (4)这件衣服洗后,抽了一厘米。( 3 ) (5)爸爸一写材料就不停地抽烟。( 1 ) 深:①久,时间长。②颜色重。③距离大,跟“浅”相反。 1.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 ) 2.水是那样深,又是那样清。( ) 3.夜已经很深了,我们还不想离开珍珠泉。( ) 准:①一定,确实。②正确。③允许,许可。 4.我准确无误地背诵了《燕子》这篇课文。( )

5.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 ) 6.郊游的方案得到了老师的批准,同学们可高兴啦! ( ) 手:①人体的一部分。②某种技能特别好的人。③拿着。④小巧而便于拿的。 1.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 2.他左手拿弓,右手拿箭。( ) 3.今天老师发给我们一本《知识手册》,让我们好好学习。( ) 4.我们人手一册《小学生行为规范》。( ) 直:①不弯曲。②使直,把弯曲的伸开。③一个劲儿地。④爽快,坦率。I 1.我直起腰,擦了擦头上的汗。( ) 2.这条公路笔直地伸向远方。( ) 3.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 ) 4.马大婶心直口快,乐于助人,在这一带非常有名。( ) 益:①增加②更加③利,有好处 1.我们的祖国日益( )强大。 2.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延年益( )寿。 3.好的学习习惯会令我们终生受益( ) 盛:①兴旺⑦丰富,华美③热烈,大规模的 1.泼水节那天,傣族人民身着民族盛( )装,载歌载舞,欢度自己的节日。 2.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各国体育健儿们将会在这个盛( )会上向人们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 3.春天到了,百花盛( )开,大地一片生机。 闹:①不安静②害,引发⑨吵,扰乱④搞,弄 1.妈妈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又哭又闹。( ) 2.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 ) 3.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 4.节日的夜晚,大街上热闹极了。( ) (二)词: 1 听写:书后词语表中的生词、以及生字所组的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功夫下在平时,每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梳理

期末专项知识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 增.(zēng)添沾.(zhān)水丝绦.(tāo)衣裳.(shɑng) 饱胀.(zhàng) 仿佛.(fú) 掠.(lüè )过翩.(piān )翩起舞腹.(fù)部饲.(sì)养翠.(cuì)鸟苇秆.(gǎn) 骤.(zhòu)然舒.(shū)适濒.(bīn)临湛.(zhàn)蓝 咆.(páo)哮裸.(luǒ)露葱郁.(yù) 特殊.(shū) 窟.(kū)窿半晌.(shǎng)愈.(yù)合拉弦.(xián) 悲惨.(cǎn)审.(shěn)视假若.(ruò) 日月如梭.(suō)安慰.(wèi) 虽.(suī)然石匠.(jiàng) 代替.(tì) 服侍.(shì) 承.(chéng)认嫉.(jí)妒祝.(zhù)贺 迅.(xùn)速制.(zhì)止输.(shū)血唾.(tuò)沫 涌.(yǒng)出是否.(fǒu)轻柔.(róu) 稚拙.(zhuō) 生存.(cún) 比较.(jiào) 悬.(xuán)挂网络.(luò) 繁殖.(zhí) 努.(nǔ)力水藻.(zǎo)敞.(chǎng)开 家庭.(tínɡ)趁.(chèn) 变窄.(zhǎi)摊.(tān)手 凝.(níng)视漆.(qī)黑栩.(xǔ)栩如生牙齿.(chǐ) 驮.(tuó)着标.(biāo)准烛.(zhú)影乞.(qǐ)巧 屏.(píng)风渠.(qú)道开凿.(záo) 女娲.(wā) 缺.(quē)少纯.(chún)青石跪.(ɡuì)下扑腾.(tenɡ) 徒.(tú)弟冶.(yě)炼 二、易写错的字

稻:右下部是“臼”,不是“白”。 漾:右下部是“永”,不是“水”。 倦:右下部是“”,不是“巳”。 紫:下部是“糸”,不是“系”。 蜓:右边是“廷”,不是“延”。 秆:部首是“禾”,不是“木”。 衬:部首是“衤”,不是“礻”。 舒:右边是“予”,不是“矛”。 葱:中间是“匆”,不是“勿”。 裸:部首是“衤”,不是“礻”。 黎:右上角是“”,不是“勿”。 窟窿:两字的部首是“穴”,不是“宀”。叼:末笔是提,不是撇。 雁:里面有两个“亻”,不要漏写。 晌:左边是“日”,不要写成“口”。忧:右边是“尤”,不是“龙”。 暑:上部是扁“日”,不是“目”。 承:当中是三横,不要少写。 赢:注意下面是“月、贝、凡”。 稚:右边是“隹”,不是“住”。 享:下部是“子”,不是“了”。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一).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进度 目录 第一单元: 第一课:龙的传人…………………………………………………………………………11 ~ 17

第二课:大人们这样说……………………………………………………………………18 ~ 22 第三课:叶公好龙…………………………………………………………………………22 ~ 26 第四课:语文天地…………………………………………………………………………27 ~ 38 第二单元: 第一课:神奇的书…………………………………………………………………………38 ~ 49 第二课:忆读书……………………………………………………………………………42 ~ 48 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48 ~ 53 第四课:语文天地…………………………………………………………………………53 ~ 60 第三单元: 第一课:古诗二首…………………………………………………………………………60 ~ 67 第二课:牛和鹅……………………………………………………………………………68 ~ 72 第三课:语文天地…………………………………………………………………………73 ~ 83 第四单元: 第一课:用目光倾听………………………………………………………………………84 ~ 88 第二课:信任………………………………………………………………………………88 ~ 96 第三课:修鞋姑娘…………………………………………………………………………97 ~105 第四课:语文天地…………………………………………………………………………105~122 第五单元: 第一课:凡卡………………………………………………………………………………123~127 第二课:种子的梦…………………………………………………………………………127~132 第三课:语文天地…………………………………………………………………………133~140 第六单元: 第一课:古诗二首…………………………………………………………………………141~144 第二课:幸福在哪里………………………………………………………………………144~148 第三课:劳动的开端………………………………………………………………………149~153 第四课:语文天地…………………………………………………………………………153~162 第七单元: 第一课:囚歌………………………………………………………………………………162~166 第二课:晏子使楚…………………………………………………………………………167~173 第三课:为了他的尊严……………………………………………………………………174~179 第四课:语文天地…………………………………………………………………………180~188 第八单元: 第一课:普罗米修斯的故事………………………………………………………………188~195 第二课:奇异的激光………………………………………………………………………195~200 第三课:灯光………………………………………………………………………………201~206 第四课:语文天地…………………………………………………………………………207~212 第九单元: 第一课:西门豹治邺………………………………………………………………………213~217 第二课:活见鬼……………………………………………………………………………217~221 第三课:语文天地…………………………………………………………………………222~229 第十单元: 第一课:阅读大地的徐霞客………………………………………………………………230~236 第二课:少年旅行队………………………………………………………………………236~243 第三课:语文天地…………………………………………………………………………243~248 《神奇的书》 教学基本建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