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温控措施.doc

混凝土温控措施.doc

混凝土温度控制1概述

温控措施要求

(2) 常温混凝土为低温季节不采用预冷措施拌制的自然温度混凝土,也称自然入仓温度混凝土;预冷混凝土为高温季节或较高温季节采用预冷措施拌制的低温混凝土。

(3)应根据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气温资料、施工方法等及设计允许最高温度推算出浇筑块所需的浇筑温度及出机口温度,并建立相应的关系,报监理人审批后执行。4月及10月浇筑贴坡混凝土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需达到7~10℃,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12~14℃。

(4) 为减少预冷混凝土温度回升,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和仓面浇筑坯覆盖前的暴露时间,混凝土运输机具应加保温设施,并减少转运次数,使预冷混凝土自出机口至仓面浇筑坯被覆盖前的温度满足浇筑温度要求。

15.14.5.3 合理的层厚及间歇期

(1)混凝土浇筑分层按设计要求进行,贴坡混凝土浇筑层厚一般采用1.5~2m,加高混凝土浇筑层厚采用2~3m。若需变动,应经监理人书面批准。

(2) 大体积混凝土层间间歇应满足表15-7的要求,墩、墙浇筑层厚3~

4m ,层间间歇时间4~9天。

注:低温季节浇筑取下限值。

(3)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施工进度要求和有关层厚及间歇期要求,规划好各部位混凝土浇筑具体层厚及间歇期。

(4) 对施工计划中预计为长间歇停浇面,应在仓面布设防裂钢筋。

15.14.5.4 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进度

主体建筑物施工程序和进度安排,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 混凝土在设计规定的间歇期内连续均匀上升,不得出现薄层长间歇。

(2) 贴坡混凝土安排在10月至次年4月施工。

(3) 贴坡混凝土相邻坝段之间高差不宜大于4~6m。

15.14.5.5 混凝土表面保护

(1)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满足以上温控要求外,还应满足表面保护要求。

(2) 应根据设计表面保护标准确定不同部位、不同条件的表面保温要求。尤其应重视基础约束区,贴坡部位及其它重要结构部位的表面保护。应重视防止气温骤降及寒潮的冲击。所有混凝土工程在最终验收之前,还必须加以维护及保护,以防损坏。

浇筑块的棱角和突出部分应加强保护。

各部位主要保温要求如下:

1)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应选择保温效果好且便于施工的材料,保温后表面等效放热系数:一般部位混凝土?≤2.0~

3.0w/m2·℃;对永久暴露面、棱角部位、溢流面、闸墩等重要部位?≤1.5~2.0w/m2·℃。

2) 对于除过流部位之外的新浇混凝土上、下游永久暴露面,浇完拆模后立即设施工期的永久保温层。施工期的永久保温指保温至本标工程完工前。?值取15.14.5.5(2) 1)中下限值。

3) 每年入秋(9月底),应将竖井、廊道及其他所有孔洞进出口进行封堵。

4) 当日平均气温在2~3天内连续下降超过(含等于)6℃时,2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