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纽约的街道

纽约的街道

纽约的街道
纽约的街道

纽约的街道 陈海涛

每个人旅游都有不同的方式,我喜欢逛街。我觉得当你走在异乡的街道,穿过熙来攘往的人群,仔细的端详那些似曾相识的建筑,轻轻的呼吸着街角咖啡店飘出的香味,才能有真正的旅行意义。

此次旅行的目的地是美国,而作为美国价值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莫过于纽约,所以我要说的也就是纽约的街道。在说街道之前有必要对纽约这座城市做个简略的了解。

纽约在纽约州东南角哈得孙河口,濒临着大西洋。它由五个区组成:布朗克斯区(The Bronx)、布鲁克林区(Brooklyn)、曼哈顿(Manhattan)、皇后区(Queens)、斯塔滕岛(Staten Island)。曼哈顿岛是纽约的核心,在五个区中面积最小,仅57。91平方公里。但这个东西窄、南北长的小岛却是美国的金融中心。而位于曼哈顿岛南部的华尔街(Wall Street)是美国财富和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大本营和金融寡头的代名词。这条长度仅540米的街道两旁有2900多家金融和外贸机构,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均设于此。我们首先来逛逛这条如雷贯耳的街道:华尔街。

.华尔街:全球经济晴雨表

华尔街是纽约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长不超过一英里的狭窄街道,宽仅11米,是英文“墙街”的音译。荷兰统治时,

在这里筑过一道防卫墙。英国人赶走荷兰人后,拆墙建街,因而得名。今日,“华尔街”一词已超越这条街道本身,成为附近区域的代称。

在进入华尔街之前有个必经的景点──铜牛。对许多观光游客来说,华尔街上的铜牛依旧是最聚人气的代表。前来观赏“铜牛”的人络绎不绝,争抢位置与“铜牛”照相,我们也不能免俗的上下其手留影存证。

从百老汇街与华尔街的交界处,抬头就可以看到了著名的三位一体教堂(Trinity Church);早在华尔街还是一堵破烂不堪的城墙的时候,它就已经是这附近的标志性建筑了。三位一体教堂的正前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背后是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左右两侧都是高耸的写字楼,只有周围的一小块地方还保存着17世纪的花园和墓地。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华尔街的“财神庙”。这“财神庙“的门面倒像是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6根粗大挥圆的大理石巨柱擎起几立着许多雕像的三角壁,显示出财神庙的非凡气势。从教堂门前穿越百老汇,就算正式进入了华尔街──这条街又短又窄,街口设下了重重路障,街心正在进行翻修,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几个荷枪实弹的警察如临大敌地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他们的头顶是一幅巨大的美国国旗。说了这么多,有个感受:比想象的平凡太多。没有眼花缭乱的电子走马灯,没有大批的西装革履的金融人士,更没有金碧辉煌的摩天大楼,倒是有些咖啡店什么的,飘散着慵懒的气息。导游说,现在的华尔街只是一个旅游胜地,经常有成群结队的外国人带着敬畏的表情到此一游,希望看看“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什么样子;然而看到的只是一个冷清的商业区、几栋陈旧的摩天大楼,以及许多露天茶座或咖啡馆。华尔街上的建筑风格多以镀金年代为基础,附近地区同时

也受到装饰艺术的影响。我们基本上用了半小时就走出了华尔街,我的心里一直在憧憬另一条闻名遐迩的名街──第五大道。我想应该比华尔街有趣得多。

.第五大道:耀眼钻石路

第五大道(Fitth Avenue)是曼哈顿的中央大街,道路两侧林立着世界著名的商业大厦,玻璃墙幕烁烁闪光。百多年来它一直领导着世界时尚潮流,是最高品位的代名词。第五大道──有人称她是“美国之窗”,其地位与日本东京的银座,英国伦敦的牛津大街并驾齐驱。

我们到达第五大道是在逛完中央公园后。街口就是人山人海的苹果专卖店,是个玻璃房子。商铺位于玻璃的地下层。人太多了,我们直接往南继续走了。接着我们又遇见了另一个中国人必逛的Tiffany & Co。走吧,人还是太多。这条街聚集了基本上你所能想像名品店。看到了一家Abercrombie&Fitch便钻了进去。门口站了一对穿着暴露的模特尽情的卖弄着性感,店内充斥着舞曲的重低音。不会吧,服装店基本上就是个迪厅的氛围。虽然吵了点,却别有趣味。

相比华尔街,这里弥漫着纽约生活的气息。不过从第五大道的字眼联想,总觉得应该象香榭里大道。相比之下少了绿化和浪漫,却多了物欲横流的真实。街道两旁就像电影里看到的栉比鳞次的高楼,人行道上人很多。在纽约的此时此地,我终于感觉到美国的真实。他和我们的想象如此接近。人种的大熔炉,黄的,白的,黑的,红的,还有半黄半黑,半黑半白以及说不出是什么的。文化的聚会,西方的,东方的,雅皮的,嬉皮的,古典的,现代的,地下的,流行的。站在街道上东张西望,有着站在世界交汇点的奇妙感受。

接着走吧,天色渐暗,霓虹灯下的第五大道更令人陶醉。中国的夜景工程从来都让你往上看,纽约却是以街道为重心。所有的灯光铺陈着你夜生活的绚丽。和欧洲不同的是不少纽约的商店夜里继续营业。我们找了家餐馆点了冰激淋。豪迈,一球比国内两球还大,甚至从杯里溢了出来。甜食在美国饮食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口味上来说,过甜了些。也难怪街头的胖人无论从质量和数量都远大于国内。

纽约的街道从人行道到行车道是基本平的,车道也不设置逆向隔离,因此从视线上是比较舒服的。从一侧人行道可以很轻易的看到对面的招牌。由于街区规划以建筑为基本单元,人行横道的设置很多,过往的人流交织出如电影画面般的流光溢彩。当走到第13街我们吃饭的日式餐馆,我们结束了第五大道的难忘之旅。

除了中国人最熟悉的华尔街和第五大道,有一条街是不得不说的,那就是百老汇大街,一条纽约最长最绚烂的街道。这里有举世闻名的时代广场。饭后我们来到了时代广场,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时代广场:新年希望象征

1907年1月1日迎接新年的降球仪式在这里首次举行,自此以后时代广场更成为纽约市庆祝新年时的主要地点。当晚数以十万计的人群都会聚集观看由 Waterford Crystal 出品的水晶球从高处降到地面,象征新一年的开始。

时代广场是游客高度聚集的区域。夜晚的霓虹和电子屏异常的精彩。连续几个街区尺度的广告看板让你目不暇接。广场有很多的长椅,人们可以喝咖啡歇歇脚,这也正是广告看板最好的宣传资源。我看到了一个MM的巧克力广告特别的有趣,我甚至看了5分钟,并最终到了商店消费了80美元。在美国,感觉所有人的消费欲望被无限的拉涨,这和装修精美的店面与精彩绝伦的广告绝对有关。

时代广场充斥着众多宣传版中,其中一个著名的是位于广场四座纳斯达克交易所外的纳斯达克标志与股市行情表屏幕。屏幕用了3700万美元制作,屏幕高达120呎(36。6米),于2000年1月揭幕启用。光是租用这个位置,就花费

纳斯达克每年至少200万美元。在广告市场内这其实已经算是一个优惠的价格,因为广告“出现”的次数远超于其它类型的广告所能达到的。我还很自豪的看到了国内的某个品牌的看板,中国企业开始牛啦。

我要了杯星巴克坐在长椅上,邻座的是欧洲游客,正热烈的讨论着什么。我喜欢这样的气氛,大家在空气中传递着旅游的快乐。我想他们是不是在说,隔壁那家伙是日本人吧。

大家一定听说过麦迪逊广场花园球馆,那一定要看看麦迪逊大街(Madison Avenue)。

.麦迪逊大道:时尚集中营

麦迪逊大道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道。该路得名于麦迪逊广场,麦迪逊是指第四任美国总统詹姆士·麦迪逊。

在57街和85街之间的麦迪逊大道被认为是“时尚街”,这一区域聚集了大部分著名的时尚设计师和上流社会发型沙龙。高度发达、奢侈华贵正是这条时尚走廊的代名词,尤以 57 街和 79 街之间的奢华为最。这里有大量经典的意大利、法国和美国时装店,是精品服饰的“集中营”,可以找到世界上所有顶尖的牌子,象CD、Gucci、Zegna、Versace、Herms、LV的服饰、Tiffany & Co的珠宝等等。置身于此,随时都能感受到奢靡繁华的上流社会气质。

虽然奢侈品离我们有距离,但商店装潢却都很有设计感,值得一看。从店招到橱窗到外墙表皮处理都透着不同品牌所传达的意涵。想起东京的表参道,那可是名店加名家的结合,就像是建筑精品展示中心。这里的店都是在老房子的基础上改建,重装修,也是饶有趣味的。我很喜欢一家叫LANA MARKS的店,在5层以下的部分改建。最后就像一个新建筑硬生生的垫在一栋大楼的一角,很有戏剧感。有时看商店的外表就能直观的区分商店所贩卖的商品的品质。麦迪逊大街的很多专卖店本身就像一件高品质商品分布于街道的两侧。街道尺度比第五大道小,人流也少很多,沿街有很多豪宅,大概这也是精品喜欢选择这里开店铺的原因。麦迪逊大道有很多酒吧和餐馆更好的烘托出闲适的气氛。如果说第五大道像上海的淮海路,这里就是新天地了。

曼哈顿街头匆匆一撇,尽管时间不待我深度体验,浮光掠影的纽约文化已在我脑海中深烙。

END

纽约中央公园设计特点与意义

由纽约中央公园谈城市公园与公共空间 作者:丁继军, 杨小军, DING Ji-jun, YANG Xiao-jun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刊名: 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09,35(34) 参考文献(5条) 1.俞孔坚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呼唤人性场所 2001 2.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塑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 2006 3.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 1999 4.王成武;任阿玲城市公共空间对旅游城市发展的意义[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07(19) 5.扬·盖尔交往与空间 2002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左辅强.ZUO Fu-qiang纽约中央公园适时更新与复兴的启示[期刊论文]-中国园林2005,21(7) 2.凌夫纽约中央公园--闹市中的绿洲[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3(11) 3.Witold Rybczynski.陈伟新.MICHAEL Gallagher纽约中央公园150年演进历程[期刊论文]-国外城市规划2004,19(2) 4.江天一世内桃源:纽约中央公园印象[期刊论文]-园林2009(5) 5.汤潇.金经元都市排气阀--纽约中央公园[期刊论文]-城市管理-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1) 6.石扬纽约中央公园掠影[期刊论文]-记者观察(上半月)2003(7) 7.陶宇四十年的心愿——《门,纽约中央公园,1979-2005》创作纪实[期刊论文]-美术观察2006(12) 8.晨曦迷人的纽约中央公园[期刊论文]-知识窗2004(1) 9.杨立彬.Yang Libin试论英、美自然风景园运动之比较[期刊论文]-华中建筑2009,27(7)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3616810545.html,/Periodical_shanxjz200934219.aspx

纽约中央公园分析

分析纽约中央公园 一、现状 纽约中央公园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南起第59街,北抵110街,东西两侧被著名的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园西大道所围合,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自然景观之一,被称为纽约的后花园。 中央公园是美国第一个城市公园,奥姆斯特德及沃克斯都是第一次设计这样的的公共游览场所,自此开创了景观设计学科。城市化进程赋予中央公园更深刻的意义,它从近郊大型公园变成具有精神象征意义的纪念碑。 二、设计思想 1.自然式的理念 奥姆斯特德及其追随者提炼升华了早期英国自然主义景观理论家的分析及其对风景“田园式”、“如画般”品质的强调。 2.景观统一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城乡景观道路系统、居住区、校园、地产开发和国家公园规划设计管理广阔领域的景观体系统一 3.景观公共性与平等 奥姆斯特德倡导城市景观并非是少数人所玩赏的奢侈品,而是公共和开放的,是公众所共享的。 4.注重艺术创造 使人们感观上得到美的享受。因而,每一个小的局部都精心策划。 同时,他们发挥了园地上原有的积极因素,改变消极因素。他们富于想象力的处景手法,至今仍被人们赞誉。 三、设计手法 公园的设计手法采用诸如围合、分割、对景、顺序、视觉走廊等手法。 围合:南起59街,北抵110街,东西两侧被著名的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园西大道所围合,中央公园被周边林立的高楼大厦所围合。 分割:公园被园路分割而形成各种功能分区。

对景:公园景观大体左右对称,湖面景观也成对景。 视觉走廊:沿路各种树种带来一种或多种连续的视觉与空间经验的延续,也是任一视觉或明显的空间体验。 四、评价 1.纽约中央公园掀起了城市公园运动 纽约中央公园为市民营造除了一个安逸舒适的活动场所,使人们可以在繁忙的生活之余享受到世俗的安定。其成功无疑为城市公园运动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2.纽约中央成功创造了开放式城市空间 纽约中央公园出现之前,世界上几乎没有可供人们休憩娱乐的较大的开放空间。中央公园创造了开放式城市公园的传奇。 3.纽约中央公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纽约中央公园使设计师们更加注重市民的精神追求,满足市民的生活渴望。 景观建筑不再是贵族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更加贴近于现实生活的满足人们。 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空间形式和手段。景观的设计逐渐民主化、生活化,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4.超级巨大的城市公园的存在无形中鼓励了周边建筑形态向更高,更密 的形态发展,促使小地块的街区无限蔓延,为纽约带来负面的影响。 五、优点 1.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纽约中央公园的景观虽然都是人工创作,但其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设计师丰富的想象力和惊人的创造力将原本平淡无奇的土地变成了景色宜人的都市绿洲。在公园设计时遵循原有的地形地貌,加以轻微修饰,使人造环境能够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使人有回归自然之感,达到虽由人做,宛若天成的效果。 2.为“人性”设计,以人为本 中央公园的设计更多地适应市民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根据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创造除了休息、交往的宜人空间。林荫大道的设计为乏味枯燥的城市生活增添了一抹绿意,使人们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感受大自然的清新质朴。因此,在设计城市公园的过程中,应更多地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物质

解读纽约中央公园

关于纽约中央公园 一.中央公园的背景 1.社会背景 19世纪50年代,纽约等美国的大城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经济优先的发展理念,不断被压缩的公园绿化等公共开敞空间使得19世纪初确定的城市格局的弊端暴露无遗。包括传染病流行在内的城市问题凸现使得满足市民对新鲜空气、阳光以及公共活动空间的要求成为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1853年中央公园的位置及规模大致确定。1858年中央公园设计竞赛公开举行,奥姆斯特德与沃克斯的方案在35个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央公园的实施方案。中央公园南起59街,北抵110街,东西两侧被著名的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园西大道所围合,中央公园位于纽约曼哈顿岛的地理中央。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公园选址在当时尚处于荒蛮之地的纽约郊外,那里高低不平的土地、裸露的岩石、散布的低收入者的棚户成为当时开发的不利条件(尽管有些裸露岩石被保留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如今,中央公园作为纽约的中心——曼哈顿岛的地理核心,相较于建成初始时价值,无疑,城市化进程赋予它更深刻的意义,它从近郊大型公园变成具有精神象征意义的纪念碑。这一价值的转换也许不再当初的意料之中。 2.设计者的思想 a.自然式的理念 美国广阔的国土、多变的自然地貌使其景观设计有着几乎天生的自然主义追求,奥姆斯特德及其追随者在一系列城市公园系统的规划设计中就倡导自然主义,反对追求庄严和清晰结构的古典主义。英国风景优美的乡绅庄园景象成为当时的美学追求。他提炼升华了英国早期自然主义景观理论家的分析以及他们对风景的"田园式"、"如画般"品质的强调。英格兰鹿园是田园景观的缩影,它具有空间扩展感,庭院修整得非常美丽,修剪过的草坪十分平整,并且延伸消失在远处树木的阴影之中。公园优美的自然式景观与当时大城市恶劣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满足了回归自然的社会需求。 b.景观公共性与平等 奥姆斯特德倡导城市景观并非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公共和开放的,是普通公众身心再生的空间。景观走入普通人的生活,满足普通人的渴求,应当说这是现代社会与民主的给予。现代景观建筑的社会化使得现代景观建筑学有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根基,有了持续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中央公园成为了民主与理想的象征。 c.景观系统 奥姆斯特德提出景观包括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城乡景观道路系统、居住区、校园、地产开发和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管理的广阔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扩大,景观建筑学的实践领域进一步扩展到整个人居环境中。将人类视作一个与其他物种相依存的、本身有着多种文化存在的自然系统中的一分子,现代景观建筑学的视野拓展到了整个人类文化圈与自然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与持续发展上。 二.发展中与初始理念的偏离 1.系统的断裂。 中央公园是一个孤岛,体现为其在城市绿地系统和生态系统两者内部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城市绿地系统带来一系列开放空间,使人们能够在城市里活动自如,并使城市各个部分拥有高效的生活空间,同时便于不同开放空间的资源配置。这也是奥姆斯特德的规划思想之一,而在曼哈顿岛后期的城市化进程中,却未能形成一个开放空间系统,以至中央公园被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