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脏瓣膜的应用解剖

心脏瓣膜的应用解剖

心脏瓣膜的应用解剖
心脏瓣膜的应用解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外科张喆

写在课前的话

透彻了解心脏瓣膜的解剖是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的前提。外科医生需要有扎实的心脏解剖知识,才能够安全、顺利完成手术。

一、心脏瓣膜的基本结构

人体心脏共有四组瓣膜,分别是: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这些瓣膜通过密切的联系精巧的组合在一起。如果我们从头侧观察,会发现主动脉瓣位于心脏的中心,二尖瓣位于主动脉瓣的左下方,居于四个瓣膜中最后方。肺动脉瓣位于主动脉瓣的前方偏左侧,三尖瓣位于主动脉瓣右下方,二尖瓣的右侧,见下图。

心脏瓣膜的组织结构非常具有特点,它是心内膜向心腔突入的薄片样结构,由表面覆盖的内皮细胞及内部的结缔组织构成。左图所显示的是二尖瓣的组织切片,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纤维层和海绵层。

右图为主动脉瓣的组织切片,它具有纤维内核,并由内皮覆盖于它的主动脉和心室部分。

(一)房室瓣

我们通常所讲的房室瓣,是指位于左右心房、心室交界处的二尖瓣与三尖瓣,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结构特点,均由三部分组成:瓣叶、腱索、乳头肌。瓣叶由腱索支持,而腱索本身则插入在乳头肌中,或直接附着于心室肌内。三者中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瓣膜的功能障碍,即狭窄或关闭不全,或二者同时存在。房室瓣附着部分则被称为瓣环。

(二)动脉瓣

动脉瓣是指主动脉瓣与肺动脉

瓣,它们由于没有附着的腱索装置来

确保瓣叶完全闭合,因此相对房室瓣

而言结构简单。此图所显示的是主动

脉瓣的上方观,五角星处为瓣叶相邻

处在外周窦管交界的附着处。

(三)中心纤维体

支持瓣叶的纤维结构主要位于主动脉瓣的中部,因此,两个主动脉瓣叶与一个二尖瓣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的纤维延续。此纤维延续区域的两端固定了跨过左室转轴的主动脉、二尖瓣装置、纤维组织,在心室的附着处增厚,并形式了右纤维三角和左纤维三角。随后,右纤维三角的膜性和膜性间隔的纤维共同组成了纤维支架中最坚固的部分,也就成为了中心纤维体。

在上图我们可以观察到,左心室所见到的中心纤维体,白点的三角显示了主动脉瓣半月性附着部之间的瓣叶间的纤维三角,值得注意的是右冠瓣叶和无冠瓣叶之间的纤维三角与

下方的膜性间隔,即蓝点区域的相联系,而膜性间隔本也与右纤维三角红点区域下相延续,

共同构成了中心纤维体。膜冠瓣叶和左冠瓣叶之间的三角与主动脉和二尖瓣,也就是白线的

区域之间的纤维延续以及左纤三角相联系。

心脏共有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等四组瓣膜,各瓣膜有何内在解剖特点?

二、各瓣膜的内在解剖特点

(一)二尖瓣

二尖瓣的两个瓣叶的周长相差

很大,通常将它们分别称为前瓣和

后瓣,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们实

际上是处于前上和后下两个位置,

因此为说明它们的形态与位置,也

将它们称为主动脉瓣叶与壁瓣叶。

此图从二尖瓣上方观察,与外

科医生在手术当中所看的角度是相同的。在二尖瓣两个瓣叶相邻之间存在着若干独立的小区

域,即五角星所标注的部分。需要注意的是:相邻区的末端不到达房室交界区。这种解剖关

系对于我们以后所要讲解到的二尖瓣成形手术是非常重要的。

(二)二尖瓣叶分区

二尖瓣的主动脉瓣叶在瓣环上的附着仅占瓣环周长的1/3,呈半圆形。壁瓣叶附着于其

余的2/3瓣环上,整体呈长四边形。Carpentier对壁瓣叶上的扇区及其相对部分的主动脉瓣

叶用字母和数字命名,目前这种表示方法已在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左图就是他对于瓣叶的分区命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忽略了瓣膜相邻区域末端可能存在潜在分区。因此,Kumar将这部分独立区域划分出来,即右图中五角星部分。所有这些分类方法都是人为的,二尖瓣可存在着显著的变异,我们所要重点掌握的是壁瓣叶上众多皱褶对于瓣膜的紧密闭合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二尖瓣腱索

二尖瓣的腱索对于一个瓣膜的功能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它支持瓣叶的腱索通常发自乳头肌并且附着于瓣叶的游离缘或粗糙区,也有部分直接发自于心室壁,位于相邻区域末端的腱索将两侧的瓣叶附着于相临的乳头肌尖端。但需注意:腱索的附着程度可能有很大变化。右图所显示的是支持两个瓣叶游离缘的腱索同

时附着在一个乳头肌上。

(四)乳头肌

二尖瓣的乳头肌通常都粗大成对,并且位

于左心室游离壁的前下和后上方,没有一个乳

头肌是发自于室间隔,这与右心室内三尖瓣的

附着部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二尖瓣在左心

室以内以其自然位置切开后,我们就可以观察

到乳头肌在心尖和左室游离壁中1/3交界处相

互靠近,这张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前下乳头肌和后上乳头肌的起源是非常接近的。

(五)三尖瓣

三尖瓣,顾名思义是具有三个主要的瓣叶,分别被称为前瓣叶、隔瓣叶和下瓣叶。

(六)Koch 三角

对于三尖瓣的结构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Koch 三角这个概念,下图为解剖标本的手术位观,我们可以看到在虚线的交汇处即Koch三角的顶端。传导系统就是从这个三角的顶端通过,因此对于手术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三尖瓣乳头肌

三尖瓣的瓣叶由大小不一的乳头肌所支持。

此图所显示的是从漏斗部方向所观察到的右心室,

可以看到内侧乳头肌,也称为Lancisi肌或圆锥乳

头肌,它发自隔缘肉柱的后方,支持前上瓣叶的上

部。隔瓣叶远端为数根从瓣叶游离缘直接抵达室间

隔的腱索所附着,正如我们刚才所讲到的,这一特

征可用于区分二尖瓣与三尖瓣。

(八)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由三个半月形的瓣膜所组成,这些

瓣叶在心室收缩时向主动脉窦内开放,而在心室舒

张时则对合在一起,由其所支持的血柱静水压使其保持在闭合位置上。下图显示了理想化的主动脉瓣叶,从三维角度看,它呈三叶王冠形,王冠底部为一个虚拟的环,即窦管交界。同时,瓣叶的半月形附着线跨过另外一个环,即解剖心室-动脉交界。这是其上方的动脉干纤维壁与下方对动脉瓣起支持作用的心室结构的分界标志。

(九)瓣窦部

对于主动脉瓣能否发挥正常

的功能,位于主动脉起始部位的

瓣窦部意义重大。在主动脉窦中

有两个瓣窦尤为重要,因为它们

发出了左侧和右侧的冠状动脉主

干。在此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左

右冠状动脉的开口,通常情况中它们都位于窦管交界之下的瓣窦内。根据冠状动脉的起源,主动脉瓣被描述成右冠瓣、左冠瓣和无冠瓣。在这张图片中主动脉瓣叶已经被切除,图中所显示了白色三角就是两个瓣窦底部的室间隔肌肉,蓝色箭头所提示的是部分左冠窦和无冠窦下方二尖瓣的纤维延续。

(十)主动脉瓣

这张图片为主动脉和右冠瓣

和无冠瓣瓣叶之间的三角区域放

大图,白色虚线部分显示的是膜

性间隔,它的心室间的部分,房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 一、心脏的位置 心脏是整个血液循环中推动血液流动的泵。心脏的位置位于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胸椎第5-8椎体前方的胸腔中纵隔内,2/3部分居左侧胸腔,1/3部分在右侧。 二、心脏内部解剖 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有瓣膜及四个腔。心尖部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心底部由大动脉、静脉组成。心脏的四个腔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的瓣膜是二尖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动脉瓣。瓣膜的功能是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张时出现血液反流。在左右心房及心室间有肌性房间隔和室间隔,使左右心之间互不相通。右心房血液的流入口有上、下静脉;右心房的血液出口为肺动脉;左心房血液的流入口为肺静脉;左心室的血液流出口为主动脉。 心包可分为几层:纤维心包,是最外层的坚韧结缔组织囊;内膜,也称浆膜,包括脏层和壁层。脏层紧贴心脏,也称为心脏的心外膜层,壁层位于脏层和纤维心包的中间。心包腔(脏层心包和壁层心包中间的腔膜)内可容纳10-30ml 的心包液,这些液体可起到润滑及减轻心脏收缩时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

三、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激动,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是正常人心脏的起搏点,其后自律性高低排列依次为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 四、冠状动脉解剖及冠脉血液循环 (一)冠状动脉解剖:营养心脏的血管称冠状动脉,共有左、右两支,分别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动脉瓦式窦内。左冠状动脉又有两个分支:前降支和回旋支。前降支沿途发出三组分支,左室前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的中下部,也称对角支)、右室前支、室间隔前动脉。回旋支发出左室前支(主要分布于左室前壁的上部,其中分布于心室钝缘的动脉支称钝缘支)、左室后支及左房支。右冠状动脉的分支有:右室前支、右室后支、左室后支、后降支、右心房支。 (二)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供应心肌部位

心脏解剖

心脏解剖心脏周围组织及心脏解剖学发展展望 一、心脏解剖 一)、心脏位置与外形:心脏位于胸腔内,属中纵膈,外裹心包,前面大部分被肺与胸膜覆盖,只有下部一小三角区域借心包与胸骨体下半与第4~5肋软骨相邻。心脏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一般如自己拳头大。可归纳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四沟。一尖即心尖。一底即心底。两面:前面与胸骨体与肋软骨相连,称胸肋面,下面位于膈上,称膈面。三缘: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房外侧缘构成,左缘圆钝,斜向左前下,下部由左心室构成,上部由左心耳构成。下缘接近水平,由右心室与心尖构成。四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交汇处称房室交叉点,为左右心房与左右心室在膈面的临界区域,临床常用作手术标志。 二)、心脏各腔结构:右心房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右房室口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 右心室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右房室口三尖瓣及其相应的腱索与乳头肌肺动脉瓣及其相应的腱索与乳头肌室上嵴动脉圆锥 左心房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肺静脉入口左房室口 左心室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左房室口二尖瓣及其相应的腱索与乳头肌主动脉瓣及其相应的腱索与乳头肌主动脉窦 三)、心壁的构造:由内向外分三层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 四)、心脏的支架结构:以主动脉瓣环为中心的四个瓣环的纤维三角与连接主动脉瓣环与肺动脉之间的圆锥韧带组成心脏支架结构,心肌及瓣膜均附着在纤维支架上。详见如下:1、右纤维三角:就是主动脉后瓣环、二尖瓣环、三尖瓣环之间的纤维连接区,主要由胶原纤维与纤维软骨组成,内有房室束通过。2、左纤维三角:位于主动脉环与左房室环之间的纤维结构区,小且薄。3、圆锥韧带三角:位于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之间。 五)、房间隔与室间隔:房间隔较薄,并以卵圆窝处最薄。卵圆窝位于右心房后内侧壁(或房间隔)下部。室间隔下部较厚由肌性部分构成,称室间隔肌部,上部近心房处卵圆形区域缺乏肌层,菲薄呈膜状,称室间隔膜部,室缺多发于此。 六)、心脏瓣膜:1、三尖瓣:分为膈瓣、前瓣、后瓣。前瓣最大,就是维持三尖瓣功能的主要部分,后瓣最小。此外,圆锥乳头肌由室上嵴下缘发出其腱索,分布在膈瓣-前瓣交界附近,就是右心室内手术的主要标志。2、肺动脉瓣:三个半月形袋装瓣膜,每个瓣膜游离缘中央都有半月板结。3、二尖瓣:并非完全分割的瓣叶,而就是一条连续的宽窄不等的膜性组织。4、主动脉瓣:三个半月形膜片,每个瓣与相应主动脉壁构成向上开口的袋装凹陷称主动脉窦。 七)、心脏传导系统:1、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根部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 2、房室结:位于冠状窦口前上方,房间隔下部,心内膜深面。手术中应以冠状窦口为标志,避免损伤。 3、结间束(His束):房室结前部发出的一组排列整齐的平行传导纤维,经右纤维三角在三尖瓣膈瓣附着处,穿过瓣环中点偏前方达室间隔膜部后下缘偏于左心室侧走行。室缺修补术中应予注意。 4、左右束支及蒲肯野纤维:由房室束分出左右束支,左束支走行于室间隔左侧心内膜下,呈扇形分出前后两组分支。左束支分部分散,较少发生完全阻滞。右束支为一单束,在室间隔右侧心内膜下向前下方行走,达右心室前乳头肌底部。右室高度扩张时,右束支易受损害而发生传导阻滞。左右束支经反复分支,最后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状结构,称蒲肯野纤维,并与心肌纤维吻合。 八)、心脏的冠脉循环:1、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左冠状动脉窦,经左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达左冠状沟,分为左前降至与左回旋支。尚有一部分人自两支之间发出对角支。左前降至沿前室间沟下行,途中分别向左右分出左室前支、右室前支、室间隔支。最后绕过心尖,终于后室间沟下1/3处。左回旋支沿前室间沟下行,绕过左缘至膈面,多以左室后支终于左室膈面。其间发出左房前支、左缘支。左优势型的心脏,窦房结、

正常人体解剖学试题二十三.doc

人体解剖学试卷(23) 一、单项选择题(只选一个答案,多选,不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 1.与骨增长有关的是( ) A.骨髓 B.关节软骨 C.骺线 D.骺软骨 E.以上都不是 2.胸骨角( ) A.平对第2肋软骨 B.平对第3肋软骨 C.位于颈静脉切迹上方 D.参与组成胸锁关节 E.以上都不对 3.肩关节( ) A.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B.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C.关节盂大而深 D.只能作屈伸和收展运动 E.无以上特点 4.胸锁乳突肌( ) A.为颈部浅层肌 B.止于下颌角 C.止于枕骨 D.收缩时使颈前屈 E.受臂丛的分支支配 5.腹股沟韧带,正确的是( ) A.附着于两侧髂前上棘 B.由腹内斜肌腱膜组成 C.参与组成腹直肌鞘 D.构成腹股沟管下壁 E.以上均错 6.下列哪块肌肉不属于前臂肌( ) A.旋前圆肌 B.喙肱肌 C.指浅屈肌 D.拇长展肌 E.旋后肌 7.口腔( ) A.是消化管起始部 B.分固有口腔和口腔前庭 C.上壁为腭与鼻腔毗邻 D.向后经咽峡通咽 E.以上都对 8.肝( ) A.右侧肋弓下可达3cm B.右上界可达乳头水平 C.前缘于剑突下可达35cm D.全部为腹膜覆盖 E.以上都不对 9.鼻旁窦的开口,错误的应是( ) A.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B.筛窦前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C.额窦开口于中鼻道 D.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E.筛窦后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10.有关胸膜,错误的说法是( ) A.是一层光滑的浆膜 B.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移行 C.脏、壁胸膜共同围成胸膜腔 D.壁层胸膜受躯体感觉神经支配 E.脏胸膜在肺尖上方围成胸膜顶 11.肾,错误的应该是( ) A.肾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B.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 C.右肾蒂较左肾蒂长 D.内侧缘中部有肾门 E.肾属腹膜外位器官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心脏的解剖 (一)心脏结构 上、下腔静脉口→右心房→三尖瓣→右心室→肺动脉瓣→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二尖瓣→左心室→主动脉瓣 △心壁静脉→冠状窦口→右心房 (二)心脏传导系统 窦房结→心房肌(收缩)→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室间隔→左、右束支→心室内膜→普肯耶纤维(网)→心室肌(收缩) △心肌纤维具有自动节律性兴奋的能力——心脏有节律跳动的原因。 (三)冠状动脉 1.左冠状动脉 (1)左主干 (2)左前降支 (3)左回旋支 2.右冠状动脉 心脏的生理 (一)心肌动作电位 1.除极过程(0相) 2.复极过程①1期(快速复极初期)②2期(平台期)③3期(快速复极末期)④4期(静 息期) (二)压力容积曲线变化 血液通过二尖瓣进入左心室,左心室容积↑,二尖瓣关闭,左心室容积不变,但是心室肌收缩,使得左心室内压力快速↑,在二尖瓣关闭之后主动脉瓣开放前这段时间内,左心室容积不变压力快速↑的时期称为等容收缩期,当室内压>动脉压时,主动脉瓣开放,大量血液从左心室进入主动脉,这时心室肌依旧收缩,使得左心室内压力依旧↑,在压力达到最大值之前,有70%的血液快速射入主动脉中,这70%血液射入的时期称为快速射血期,在快速射血期期间不仅心室内压力↑,主动脉内压力也随之↑,所以主动脉压力最高时是在快速射血期末,左心室继续收缩,心室内压和主动脉压开始↓,射血速度也变缓,有30%的血液射出,当室内压<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关闭,这30%血液射出的时期称为慢速射血期。无论快速射血期还是慢速射血期心室容积都在一直缩小,只是缩小的速度一个快,一个慢。 主动脉瓣关闭之后二尖瓣开放之前,由于心室肌开始舒张,所以心室容积不变但室内压力快速↓,当室内压<肺静脉压时,二尖瓣开放,大量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心室舒张期分为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 例1.心肌静脉血通过下列哪项进入右心房 A 后侧支 B 对角支 C冠状窦口 D左主干 E钝缘支 例2.心脏有节律跳动的原因是 A 心肌纤维具有自动节律兴奋的能力。 B 窦房结内含有起搏细胞,是心脏正常的起搏点。 C 兴奋可通过过渡细胞传至心房肌,使心房肌收缩。 D 浦肯野纤维分布于心室肌。 E 房室结将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传至心室引起心室收缩。

心脏解剖分析

1.血液从左心房开始,经过什么部位最后回到左心房?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 2.心室收缩期包括哪两个时期? 等容收缩期以及快速、减慢射血期。 (1)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 月辨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虽然心室收缩,但心 室容积没有改变,故称等容收缩期,约0.05s左右。

(2)射血期等容收缩期间室内压升高超过主动脉压时,半月瓣被冲开,等容收缩期结束,进入射血期。射血期最初1/3左右时间内,由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很大(约占每搏输出量的2/3),流速亦很快,心室容积明显缩小,室内压继续上升达峰值,这段时期为快速射血期,历时0.1s。随后,心室内压开始下降,射血速度逐渐减慢,称为减慢射血期,此时心室内压虽已略低于主动脉压,但因血液具有较大动能,依其惯性逆着压力梯度继续流入主动脉,心室容积继续缩小。此期为0.15s。 3。心室舒张期包括哪两个时期? 包括等容舒张期和快速、减慢充盈期。 (1)等容舒张期心室肌开始舒张后,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月瓣关闭;此时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依然处于关闭状态,

心室又成为封闭腔。心室肌舒张,室内压急速大幅度下降,但容积并未改变。自半月瓣关闭直到室内压下降低于房内压,房室瓣开启时为止,这段时期称为等容舒张期,历时约0.06-0.08s (2)充盈相当心室压降到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启,心室充盈开始,血液顺着房—室压力梯度快速流人心室,称此期间为快速充盈期,历时约0.11s 左右。这期间流入心室的血液约占总充盈量的2/3。随后,血液以较馒的速度继续流人心室,心室容积进一步增加,称为减慢充盈期,历时约0.22s。然后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 4。心室收缩期什么瓣膜关闭或打开,在什么时候关闭或打开? 等容收缩期,半月瓣关闭,到快速射血期时打开。 什么是半月瓣?奔奔有图告诉你。

心脏解剖学题库1-1-8

心脏解剖学题库1-1-8

问题: [单选]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哪个() A.心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表面有4条沟 B.心尖位置大致在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稍内一点 C.心的前面位于胸骨和肋骨的后面,故此面亦称胸肋面 D.前、后室间沟在心尖左侧的汇合处稍凹陷,称心尖切迹 E.后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相交处称房室交点

问题: [单选]下列关于心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右心房前、后两部以界沟为界 B.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一卵圆形凹陷,为卵圆窝 C.右心室被室上嵴分成右心室流入道(窦部)和流出道(漏斗部) D.左心室腔以二尖瓣后尖为界,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 E.左心室流出道,又称主动脉前庭

问题: [单选]下列关于冠状血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前降支,也称前室间支,是右冠状动脉主干的直接延续 B.前降支穿入室间隔内分布于室间隔的前23称为前室间隔支 C.右冠状动脉一般在房室交点附近或右侧,分为后室间支和右旋支 D.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者约占60%,起源于左冠状动脉者约占40% E.右心室漏斗部前部的血液供应来自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第一分支(圆锥支),有时左、右分支吻合成环,称为Vieussens环 出处:山东11选5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3615323267.html,;

问题: [单选]关于心表面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前室间沟为分隔左、右心室的标志(前面) B.B.后室间沟与冠状沟交汇区称房室交点 C.C.近心底处有一完整的环形浅沟称冠状沟 D.D.后室间沟为分隔左、右心室的标志(后面) E.E.冠状沟将右上方的心房和左下方的心室分开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特征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特征: <一>心脏的结构 (1)心脏内部组成 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有瓣膜及四个腔。 心脏的四个腔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瓣膜包括:右心房室之间为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为二尖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为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为主动脉瓣。 主要血管包括:右心房血液的流入口有上、下静脉;右心房的血液出口为肺动脉;左心房血液的流入口为肺静脉;左心室的血液流出口为主动脉。

(2)血液流向 右心室(静脉血通过前上方肺动脉瓣)→肺动脉(在左右肺静脉口气体交换后)→左心房(通过二尖瓣)→左心室 <二>心脏传导系统(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

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 窦房结(起搏cell)通过过渡cell→心房肌(引起收缩)通过结间束下→房室结(发出房室束)→心室收缩 ↓ 1.左束支→ 2.右束支→沿心内膜下行(普肯纳纤维)→分布心肌

<三>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共有左、右两支,分别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又有两个分支:前降支和回旋支。 前降支沿途发出三组分支,左室前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的中下部,也称对角支)、右室前支、室间隔前动脉。 回旋支发出左室前支(主要分布于左室前壁的上部,其中分布于心室钝缘的动脉支称钝缘支)、左室后支及左房支。 右冠状动脉的分支有:右室前支、右室后支、左室后支、后降支、右心房支。 <四>心脏的生理 (1)动作电位: ①除极过程(0相) 复极过程㈠1期(快速复极初期)㈡2期(平台期)㈢3期(快速复极末期)㈣4期(静息期) (2)压力容积曲线变化 一、心室收缩期二、心室舒张期

心脏瓣膜的应用解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外科张喆 写在课前的话 透彻了解心脏瓣膜的解剖是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的前提。外科医生需要有扎实的心脏解剖知识,才能够安全、顺利完成手术。 一、心脏瓣膜的基本结构 人体心脏共有四组瓣膜,分别是: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这些瓣膜通过密切的联系精巧的组合在一起。如果我们从头侧观察,会发现主动脉瓣位于心脏的中心,二尖瓣位于主动脉瓣的左下方,居于四个瓣膜中最后方。肺动脉瓣位于主动脉瓣的前方偏左侧,三尖瓣位于主动脉瓣右下方,二尖瓣的右侧,见下图。 心脏瓣膜的组织结构非常具有特点,它是心内膜向心腔突入的薄片样结构,由表面覆盖的内皮细胞及内部的结缔组织构成。左图所显示的是二尖瓣的组织切片,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纤维层和海绵层。

右图为主动脉瓣的组织切片,它具有纤维内核,并由内皮覆盖于它的主动脉和心室部分。 (一)房室瓣 我们通常所讲的房室瓣,是指位于左右心房、心室交界处的二尖瓣与三尖瓣,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结构特点,均由三部分组成:瓣叶、腱索、乳头肌。瓣叶由腱索支持,而腱索本身则插入在乳头肌中,或直接附着于心室肌内。三者中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瓣膜的功能障碍,即狭窄或关闭不全,或二者同时存在。房室瓣附着部分则被称为瓣环。

(二)动脉瓣 动脉瓣是指主动脉瓣与肺动脉 瓣,它们由于没有附着的腱索装置来 确保瓣叶完全闭合,因此相对房室瓣 而言结构简单。此图所显示的是主动 脉瓣的上方观,五角星处为瓣叶相邻 处在外周窦管交界的附着处。 (三)中心纤维体 支持瓣叶的纤维结构主要位于主动脉瓣的中部,因此,两个主动脉瓣叶与一个二尖瓣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的纤维延续。此纤维延续区域的两端固定了跨过左室转轴的主动脉、二尖瓣装置、纤维组织,在心室的附着处增厚,并形式了右纤维三角和左纤维三角。随后,右纤维三角的膜性和膜性间隔的纤维共同组成了纤维支架中最坚固的部分,也就成为了中心纤维体。 在上图我们可以观察到,左心室所见到的中心纤维体,白点的三角显示了主动脉瓣半月性附着部之间的瓣叶间的纤维三角,值得注意的是右冠瓣叶和无冠瓣叶之间的纤维三角与

正常人体解剖学完整

正常人体解剖学 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外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平对第2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2.鼻旁窦:鼻腔周围的颅骨,有些含气的空腔,与鼻腔相通,称鼻旁窦。共四对,包括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 3.翼点:在颞窝区内,额,顶,蝶,颞四骨的会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较薄,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4.骨膜: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骨膜内层上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骨的发生、生长、改造和修复时功能最为活跃。 5.椎间盘:连接在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由外周的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构成。有连接和缓解冲击的作用。 6.骨盆界线:是大、小骨盆的分界,又为小骨盆的上口,由骶骨的岬、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共同围成。 7.浅筋膜: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有脂肪、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淋巴和淋巴管等。临床皮下注射,即将药物注入浅筋膜内。 8.腱鞘:为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多位于手足摩擦较大的部位。结构分外层的纤维层和内层的滑膜层,滑膜层又分为包于肌腱表面的脏层和紧贴纤维层内面的壁层。腱鞘可起约束肌腱的作用,并可减少肌腱在运动时与骨面的摩擦。 9.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临床上通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一段叫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空肠到肛门的一段叫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和大肠。 10.咽峡:是口腔与咽的分界处,由腭垂、两侧腭舌弓和下方的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通道 11.轮廓乳头:在舌上面的粘膜表面,有7~11个体积最大的突起,排列在界沟的前方,乳头中央隆起,周围有环状沟,内含味蕾,司味觉。 12.十二指肠大乳头:在十二指肠降部肠腔的左后壁上有一条纵行的粘膜皱襞,其下端的乳头状突起,叫十二指肠大乳头,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胆汁和胰液由此流入十二指肠内。 13.麦克伯尼点: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位置,位于脐和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阑尾炎时,该处有明显的压痛。 14.肝门:是指位于肝下面左右两条总够之间的横沟,叫肝门。是门静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神经和淋巴管出入的地方。 15.腹膜:是薄而光滑,呈半透明状的浆膜。由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被覆于腹腔和盆腔内面及其脏器的表面。腹膜具有分泌、吸收、支持、保护、修复及防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题及答案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 一、运动系统 1.骨的分类和构造? 答:按骨的形态,一般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 2.第1颈椎、第2颈椎、第7颈椎的名称? 答:第1颈椎称寰椎,第2颈椎称枢椎,第7颈椎称隆椎。 3.试比较颈椎、胸椎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颈椎与胸椎均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构成; 不同点颈椎有横突孔,胸椎有肋凹。 4.何谓椎孔、椎间孔、胸骨角? 答:椎孔椎弓与椎体围成的叫椎孔; 椎间孔相邻两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凸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胸骨角。5.列出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名称及数目? 答:脑颅骨共8块。有额骨、枕骨、蝶骨和筛骨各1块,顶骨和颞骨各2块;面颅骨共15块。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各1块,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及颚骨各2块。 6.鼻旁窦有几对?位置如何?开口何处? 答:鼻旁窦有4对,包括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它们皆与鼻腔相通。 额窦位于额骨,开口于中鼻道 上颌窦位于鼻腔两侧的上颌骨,开口于中鼻道 筛窦位于筛骨,按其所在部分可分前、中、后三群小房。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蝶窦位于蝶骨,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7.关节的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各有哪些? 答:主要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关节半月板等 8.肩、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如何?肩关节脱位的方向? 答:肩关节: 组成: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组成 结构特点:肱骨头大、关节盂旁有关节唇、关节囊薄而松弛、前后上 部有肌腱纤维加强,下方易脱臼、囊有肱二头肌腱通过运动形式:曲伸、外展、旋、旋外、环转 膝关节: 组成:股骨外侧髁和胫骨外侧髁、髌骨组成 结构特点:关节囊松弛、有半月板、有翼状襞、有很多滑膜囊 运动形式:收外展旋旋外 9.膈肌的裂孔和通过的结构怎样? 答:主动脉裂孔:有降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食管裂孔:有食管和左、右迷走神经通过 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过 10.试述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答:位置颈部两侧 起止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的乳突

正常人体解剖学重点及部分答案

林双竹 2006511043 一、运动系统练习题 1.名词:红骨髓、椎间孔、胸骨角、翼点 红骨髓:内含大量的红白细胞、呈红色、有造血功能 椎间孔:上位椎孔的椎上切记与下位椎孔的椎下切记形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形成的横向前方的突起 翼点:在颞窝区,颞蝶枕顶四块骨会合处 2.运动系统组成和主要功能? 组成:骨、骨连接、骨骼肌 主要功能:运动、支持、保护 3.试比较颈椎、胸椎、腰椎的异同点? 颈椎有横突孔 胸椎有肋凹 腰椎无横突孔,无肋凹,椎体较大,刺突为一长方形古板,水平伸向后 4.上、下肢骨由哪些骨组成? 5.列出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名称及数目? 脑颅骨共计8块其中额、枕、蝶、筛各一块顶颞各两块 6.鼻旁窦有几对?开口何处? 蝶窦:上鼻甲后方的蝶筛隐窝 额窦:中鼻道 上颌窦:中鼻道 筛窦:中鼻道、下鼻道 7.关节的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各有哪些? 关节:关节面 关节囊:关节膜、滑膜、关节腔 8.脊柱和胸廓的组成如何?胸廓上口围成? 9、椎间盘的位置、构造、功能和临床意义? 10.肩、髋、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如何? 肩关节: 组成: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组成 结构特点:肱骨头大、关节盂旁有关节唇、关节囊薄而松弛、前后上部有肌腱纤 维加强,下方易脱臼、囊内有肱二头肌腱通过 运动形式:曲伸、内外展、旋内、旋外、环转 髋关节: 组成:股骨头和髋臼组成 结构特点:关节窝深,易发生下方脱臼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 运动形式:曲伸、内外展、旋内、旋外、环转 膝关节: 组成: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髌骨组成 结构特点:关节囊松弛、有半月板、有翼状襞、有很多滑膜囊 运动形式:内收外展旋内旋外 11.骨盆是怎样构成的?下口的围成如何?男女有何不同?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 一、心脏的位置 心脏是整个血液循环中推动血液流动的泵。心脏的位置位于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胸椎第5-8椎体前方的胸腔中纵隔内,2/3部分居左侧胸腔,1/3部分在右侧。 二、心脏内部解剖 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有瓣膜及四个腔。心尖部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心底部由大动脉、静脉组成。心脏的四个腔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的瓣膜是二尖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动脉瓣。瓣膜的功能是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张时出现

血液反流。在左右心房及心室间有肌性房间隔和室间隔,使左右心之间互不相通。右心房血液的流入口有上、下静脉;右心房的血液出口为肺动脉;左心房血液的流入口为肺静脉;左心室的血液流出口为主动脉。 心包可分为几层:纤维心包,是最外层的坚韧结缔组织囊;内膜,也称浆膜, 包括脏层和壁层。脏层紧 贴心脏,也称为心脏的心 外膜层,壁层位于脏层和 纤维心包的中间。心包腔 (脏层心包和壁层心包中 间的腔膜)内可容纳 10-30ml的心包液,这些

(一)冠状动脉解剖:营养心脏的血管称冠状动脉,共有左、右两支,分别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动脉瓦式窦内。左冠状动脉又有两个分支:前降支和回旋支。 前降支沿途发出三组分支, 左室前支(分布于左心室前 壁的中下部,也称对角支)、 右室前支、室间隔前动脉。 回旋支发出左室前支(主要 分布于左室前壁的上部,其 中分布于心室钝缘的动脉支 称钝缘支)、左室后支及左房 支。右冠状动脉的分支有: 右室前支、右室后支、左室 后支、后降支、右心房支。 (二)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供应心肌部位 供应心肌 冠状动脉主要血 管 前降支心脏前壁、左室前侧壁、室间隔的前2/3 回旋支左室侧壁、后侧壁、高侧壁 右冠状动脉右心室、左心室下壁、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

冠状动脉解剖学

冠状动脉解剖学 左冠状动脉 1.左主干: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上部的中央,向左或后伸展,长度5~40毫米,然后分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有时尚发出第三支血管,即中间支。 冠状动脉解剖学 左冠状动脉 2. 左前降支:沿肺动脉前行至前间沟,下行至心尖或绕过心尖。其主要分支包括: (1)间隔支动脉 室间隔穿支:几乎成直角发出,第一室间隔穿支较粗大,越接近心尖部越细小,且与前降支成角越锐利。 (2)对角支:成锐角发出,位于左心室表面,一般有2-6支,相互平行,自近端至心尖,逐渐变细小。偶然一支粗大的角支可以与前降支相似或更粗大。 右室前支左圆锥支 冠状动脉解剖学 左冠状动脉 3.左回旋支:绕向后于左心耳下到达左房室沟。其分支包括: 1)钝缘支:1-4支,绝大多数情况下第一钝缘支较粗大,其分支后的左回旋支明显变细。 约10%的回旋支到达后室间沟,下行至心尖,称为后降支。 回旋支尚发出分支供应房室结,50%的窦房结动脉分支来源于左回旋支,还可发出左心房支提供大多数心房血供。左室前支左室后支 冠状动脉解剖学 右冠状动脉 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右冠窦中部,也可发自近主动脉瓣或右冠窦-主动脉交接处。下行至右房室沟,绝大多数以一支传导血管至后室间沟。其分支包括: 圆锥支:为第一分支,约半数发自于右冠状动脉开口前方1-2cm处,沿右心室圆锥部到达肺动脉瓣。 窦房结动脉:约50%的心脏窦房结动脉 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近端右上方, 与圆锥支径路相反。 以后分支常成直角发出, 供应右心室前侧壁或右心房。 锐缘支:较粗大,行向心尖,供应室间隔。 远端分为2支: (1)后降支:于室间沟内下行至心尖; (2)左室后支:进入心肌呈U型,然后下行至心尖时发出 1~2·分支供应左心室后部。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注释:Ao(Aorta主动脉)MT(main Trunk左主干)Rc(Right coronary右冠状动脉)LAD(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左前降支)LCx(Left Circumflex artery左回旋支)Diag.(Diagnoal branch对角支) LMB(Left Marginal Branch左钝缘支) Spyder View(“蜘蛛位”) PLA(Posterior Left ventricle artery左室后支)PDA(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后降支) 四、关于冠心病的基本知识:1、斑块形成分四个阶段:脂质沉积;纤维斑块;粥样斑块;复合性斑块。2、梗塞分心内膜下梗塞和透壁性梗塞,VCT表现为肌壁变薄,密度降低。3、梗塞的并发症:室壁瘤、室间隔穿孔、左室乳头肌梗塞等。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的心梗和ST段无抬高的心梗)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它是以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或糜烂而继发血栓形成所致,其取决于斑块的稳定性,而非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狭窄程度决定了病人有无临床症状。 五、关于斑块:1、定义:面积大于1平方毫米,至少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位可见。斑块的典型结构为覆盖有胶原纤维帽的细胞外脂肪核。2、VCT检查的意义在于发现不稳定性斑块,及时采取措施,有助于减少冠心病事件发生。不稳定性斑块称为易损斑块,其影响因素包括:脂核(较大,大于40%或呈液性);纤维帽的厚度;局部炎症和新生血管;点状钙化;正性重构(即斑块向壁外生长,保持管腔原有大小。易致斑块破裂);出血等。VCT对脂核、点状钙化和正性重构发现较好,对其他不如血管内超生(IVBS)。3、IVBS 是观察冠脉斑块的金标准:分软斑块、中间斑块和钙化斑块。VCT对应CT值为:-42~47HU;61~112HU;126~736HU。4、VCT的斑块分类为软斑块(软组织密度,有时可见其内脂肪密度的脂核,代表易损斑块);混合性斑块(钙化和软组织均有,可以钙化为主或以软斑块为主);钙化斑块(指面积大于1平方毫米,CT值大于130HU)5、血管分叉处易形成斑块,原因是血流变化,此处内膜易受损伤。 6、关于钙化:易受累顺序:LAD37%,RCA25%,LCX22%,LM16%。常用钙化计分表示。钙化计分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心脏解剖

照例,这个不是亮点,下面才是虫哥要告诉大家的心得----正确的心脏空间观。 正确的心脏空间观犹如正确的人生观,行走江湖,人生观错了,他就很容易走上歪门邪道,同样,在心脏解剖中没有正确的心脏空间观,就会在心脏断层解剖、超声解剖、血管造影解剖上走很多弯路。所以在虫哥说图篇的开始不惜浓墨重彩为大家解读一个正确的心脏空间观----心脏空间观说到底也很简单,一句话------从正确的视觉角度理解心脏视觉成像。

LAO30°不会出现RAO 45°的血管成像,心脏断层平面不会出现四腔前面的形态,心脏前后位不会出现左前斜位成像。说来简单但是事实上人是经常犯思维定式的错误。 小明的爸爸有3个儿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老三叫什么?-------三毛!错,他叫小明!这就是思维定式。同样左、右在我们思维潜意识里被赋予的对称的概念----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左眼、右眼,对称是吧,而中和间被赋予居中的概念—鼻中隔,中央沟,正中线。 心脏分为左房、右房,左室、右室,当中有房间隔、室间隔-----这个就潜意识里给我们对称的暗示,但是从正面视觉角度上看心脏的左房右房,左室右室,表现的相当不给力,不但形态上不对称,连位置都不对称。无图无真相,那好上图--------

选择一个屌丝,脱光,取实名注册菜刀一把,在双乳头连线的高度,与水平面呈30度角度,手起刀落(记住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就是如下视觉效果。 这个就是心脏最漂亮切面---心脏四腔切面,关于四腔切面虫哥说图第四篇心脏超声切面解剖会详细提到,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室间隔所在平面应该与矢状面(xy轴平面)呈45度左右角度。如果从正面上观察这个屌丝的心脏,室间隔几乎是横在我们面前遮挡住整个左心室,只留下少许心尖部能看到,在我们正面看到应该是整个右心室,而左心房它完全是在心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

@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 一、心脏的位置 心脏是整个血液循环中推动血液流动的泵。心脏的位置位于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胸椎第5-8椎体前方的胸腔中纵隔内,2/3部分居左侧胸腔,1/3部分在右侧。 二、心脏内部解剖 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有瓣膜及四个腔。心尖部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心底部由大动脉、静脉组成。心脏的四个腔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的瓣膜是二尖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动脉瓣。瓣膜的功能是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张时出现

血液反流。在左右心房及心室间有肌性房间隔和室间隔,使 左右心之间互不相通。右心房血液的流入口有上、下静脉; 右心房的血液出口为肺动脉;左心房血液的流入口为肺静 心包可分为几层:纤维心包,是最外层的坚韧结缔组织囊; 内膜,也称浆膜,包括脏 层和壁层。脏层紧贴心脏, 也称为心脏的心外膜层, 壁层位于脏 层和纤维心包 的中间。心包 腔(脏层心 包和壁层心包中 间的腔 膜)内可容纳10-30ml 的 心包液,这些液体 可起到 脉 主幼脉 - 上腔筋脸 右肺静麻 務購心包(塑层〉 下腔ijm 肺动称干 心包横枣 左肺静肘 心包斜窦 纵鬻肠腰 纤维诡

润滑及减轻心脏收缩时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 三、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主要功能 是产生并传导激动,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心肌细胞具有兴 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 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心 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是正常人心脏的起搏点,其后自律 性高低排列依次为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 四、冠状动脉解剖及冠脉血液循环 纤维。 Bachmann 氏 東 S1室间束 L 蒲肯野氏纤维 中帚 前 乳头 下腔移脉一 三 尖腎环 弓鸟、^强束(艇剌 勞路纤檢 www.jibingnet.c 左侧 左東支 氏克 甸乳头 91 右删 二尖 fi(W ) 渭肖界氏纤数 后乳头at .主册 二歸游讦 —上腔im —左心耳

心脏解剖学题库1-2-10

心脏解剖学题库1-2- 10

问题: [单选]下列关于心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右心房前、后两部以界沟为界 B.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一卵圆形凹陷,为卵圆窝 C.右心室被室上嵴分成右心室流入道(窦部)和流出道(漏斗部) D.左心室腔以二尖瓣后尖为界,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 E.左心室流出道,又称主动脉前庭

问题: [单选]下列关于冠状血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前降支,也称前室间支,是右冠状动脉主干的直接延续 B.前降支穿入室间隔内分布于室间隔的前23称为前室间隔支 C.右冠状动脉一般在房室交点附近或右侧,分为后室间支和右旋支 D.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者约占60%,起源于左冠状动脉者约占40% E.右心室漏斗部前部的血液供应来自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第一分支(圆锥支),有时左、右分支吻合成环,称为Vieussens环

问题: [单选]关于心表面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前室间沟为分隔左、右心室的标志(前面) B.B.后室间沟与冠状沟交汇区称房室交点 C.C.近心底处有一完整的环形浅沟称冠状沟 D.D.后室间沟为分隔左、右心室的标志(后面) E.E.冠状沟将右上方的心房和左下方的心室分开(单身相亲 https://www.doczj.com/doc/3615323267.html,/)

问题: [单选]关于心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前部为腔静脉窦,后部为固有心房 B.外面以界沟为界分为前、后两部 C.为心腔中最靠右侧部分 D.腔静脉窦内壁光滑,有上、下腔静脉的开口 E.界沟内面正对界嵴,从界嵴向前发出梳状肌

问题: [单选]关于心壁的构造哪项是不正确的() A.A.房间隔只有一层心内膜 B.B.心内膜还与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内膜相续 C.C.心内膜与主动脉、肺动脉等血管内膜相续 D.D.心内膜双层折叠可形成心瓣膜 E.E.最内层为心内膜

【临床应用】心脏影像解剖

【临床应用】心脏影像解剖 心脏解剖概述 1.心脏是中空肌性器官,大致呈锥形,斜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在中线右侧,在中线左侧,前方正对胸骨体和第2-6对肋软骨,后方平第5-8胸椎体,两侧与胸膜腔和肺相邻,上为出入心脏的大血管,下坐横膈。内部被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两半,每半又上下分为心房和心室,故心脏有四个腔: 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同侧心房和心室借助房室口相通,心房接受静脉,心室发出动脉,各口均有瓣膜开启与关闭。2.心脏具有1尖(apex)、1底(base)、2面(surface)、3缘(border)、4沟(groove)。-心尖由左心室构成,圆钝,朝向左前下方。-心底主要由左心房和小部分右心房构成,朝向右后上方;-两面包括胸肋面和膈面,胸肋面朝向前上方;膈面几呈水平,毗邻横膈。-三缘包括下缘、右缘和左缘,下缘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右缘由右心房构成,左缘大部由左心室构成,仅上方小部分由左心耳构成。-四沟包括冠状沟(房室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和房间沟,3.成人从心底到心尖约12cm,最阔横经8-9cm,前后径6cm,心底朝向右后方,心尖朝向左前方。心型多数呈斜型,少数可呈直型或横型。X线片胸部正侧位片心脏断层解剖 1.心脏长短轴与人体体轴间无平行或垂直的关系,室间隔向左前下倾斜,呈一螺旋凸扭状态,无一种切面在横、冠、矢三种体轴方位上显示其心室长短轴上的全部结构。 2. 8种基本解剖切层(体轴横断位、体轴冠状位、体轴矢状位、平行房室沟垂直于室间隔的心室短轴位、左前斜垂直室间隔的心室短轴位、垂直室间隔流出道部的左室长轴位、右前斜平行室间隔的心室长轴位、平行心脏膈面且垂直室间隔流入道部的心室长轴位),是MRI关于心脏断层影像的最基本解剖切面。 3.基本切面: 即体轴横断位、四腔心、以四腔心切面为基准的室间隔长轴位与短轴位,后三个位置均互相正交。体轴位是最常用、最初始的图像,心脏以外的血管系统,也以体轴三位为最基本切面。心脏断层结构扫描方法有关心脏影像观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