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院执行工作调研报告六篇

法院执行工作调研报告六篇

法院执行工作调研报告六篇

篇一

为配合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法院关于全省法院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9月12日至15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公丕祥同志率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代表赴省高院及南京、徐州、无锡等地专题调研全省法院执行工作情况,听取了省高院及徐州、无锡两市法院、检察、公安、国土、住建、银监等单位和部分基层法院的情况汇报,并在省高院执行指挥中心和南京市、徐州市铜山区、无锡市新吴区等地法院执行指挥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在无锡调研时,还结合省人大内务司法专业代表小组活动,专门邀请了6位专业代表小组的代表一同参加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省法院执行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省各级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目标,加强研究,精心部署,多措并举,全力攻坚,执行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各级高度重视,执行工作保障力度明显增强。全省各级高度重视解决执行难问题,加强组织领导和机制建设,为执行

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一是构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格局。省委、省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多次到省法院视察,对法院执行工作进行指导。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机制的实施意见,规定了68项联动惩戒措施,涉及的联合实施单位有55家之多。13个省辖市均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了基本解决执行难推进会议,多个市县出台了支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实施意见。徐州市在全国率先由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联动工作的决定,并且每半年到一年对决定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经过努力,我省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二是完善执行工作体制机制。全省法院积极推进审执分离执行体制改革,着力完善执行工作体制,优化执行资源配置。我省明确了中级、基层法院执行局的建制规格按照副局级配备,纳入省市领导职数预审库。调整优化三级法院执行局职能,确立执行局在纵向上行使司法监督和行政管理职能,在横向上建立跨地区案件协调执行工作机制。南京市各级法院将创新执行机制作为执行改革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立审执协作保全、执行案件移送破产、执行案件律师调查令、执行队伍分类管理等多项工作机制,有效推进了执行工作。三是加强执行人员队伍建设。全省各级法院普遍调整充实了执行人员,

执行队伍整体力量得到增强。截至今年3月份,全省法院在编执行人员数量比上一年度增加了700多人,占全省法院在编人员总数的比例提高了3个百分点。同时,对执行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建立法官主导下的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分工协作的团队办案模式,充分发挥成员个体的积极性和团队整体的效能,提升了执行队伍的办案能力和效率。

(二)聚焦重点难点,执行工作攻坚力度明显加强。全省法院牢牢把握执行工作的强制属性,聚焦重点难点着力攻坚,切实加大执行工作力度。一是加大集中执行力度。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强化运用搜查、拘传、拘留等手段,常年组织开展集中执行活动。仅今年1-8月,全省法院就开展集中执行活动3524次,出动执行人员60716人次,拘留11086人次,罚款1029万元。徐州市铜山区法院组织开展“集中执行日日行”系列活动,采取“一月一次大执行,一周四次小执行”的执行模式,每天至少有一个执行组在集中执行,做到集中执行常态化。二是加大执行攻坚力度。坚持突出重点,着力攻坚,努力解决影响执行工作全局的老大难问题。对于同一被执行人涉及关联未结案件,明确由案件主要集中法院的所在地中级以上法院执行,其中涉及案件特别多的,省法院主动提级执行。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案件即终本案件,严格对照终本案件结案标准,组织开展回头看,对不符合

终本条件的案件予以恢复执行。对符合“执转破”条件的案件,开展执行案件移送破产专项活动,努力化解久执难结的执行案件。三是加大打击拒执罪力度。制定试行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对公安、检察、法院等单位加强在办理拒执罪中的协作提出具体要求。省高院专门将今年8月定为“拒执罪集中宣判月”,并将一批拒执罪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布。无锡市两级法院今年1-8月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执罪人数58人,依法判决10件11人,另7起案件因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而免于刑事处罚,无锡中院还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情况,营造打击拒执罪的声势。四是加大执行宣传力度。全省各级法院一手抓执行活动,一手抓宣传攻势,充分运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各类平台,加大执行工作宣传力度。XX年以来,在徐州、无锡、苏州、盐城等地组织了多次全媒体网络直播法院“抓老赖”活动,累计吸引4100多万网民围观,340多万人参与网络评论,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该做法获得最高人民法院充分肯定并且向全国推广。

(三)深化平台建设,执行工作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全省各级法院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全面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着力打造集案件管理、指挥调度、网络查控、信用惩戒、司法拍卖、决策分析、技术支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数据化、

信息化、实体化平台,极大地推动了执行工作。一是网络查控能力大幅提升。三级法院指挥中心不仅全部启用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总对总”查控系统,还在省内积极构建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化的“点对点”查控系统,并全部迁移到XX“法院云”的“执行云”平台,查控信息源涵盖工商、国土、房产、人口、民政、车辆、地税、公积金、养老金、支付宝、余额宝、保险理财产品等17个领域,所有信息源均可以在云上实现共享,所有查控指令都能在云上快速受理反馈。二是案件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执行指挥中心科学调整查控端口,根据查控结果,按照有无财产可供足额执行的标准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提高案件执行效率。投入使用终本案件管理系统,录入系统的案件由执行指挥中心集中管理,系统定期自动发起财产网络查询,一旦发现财产立即提示恢复执行。省法院指挥中心建立了举报电话指挥调度系统,自动接报、自动存储、自动对接执行案件管理系统、自动识别并且自动向就近法院下达执行指令。三是信用惩戒能力大幅提升。省法院执行指挥中心通过网络对接方式,将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嵌入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人行、工商、住房建设等联动单位的工作平台,进行自动比对、自动拦截、自动锁定,自动启动对被执行人贷款、投资、担任企业高管、参加招投标等活动的限制。四是司法拍卖效率大幅提升。我省法院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法院全部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