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医学史 参考试题八 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 参考试题八 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 参考试题八 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 参考试题八 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八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师

2、大方脉

3、麻沸散

4、伊尹

5、广惠司

6、南丁格尔奖

7、太医局

8、陈藏器

9、温病10、涪翁

二、填空

1、早在1700多年前,华佗就创制并应用了中药全身麻醉剂____,施行了腹部手术。

3、张元素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和____,李杲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王好古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

4、宋代董汲所撰《____》是一部较全面的脚气病专著。

4、西周时期专门用来治疗疮疡的外用腐蚀药称为____。

5、河间学派是____形成的先导。

6、《外台秘要》作者代____,书中首次记载了用____法鉴别诊断黄疸病的轻、进退。

7、南朝陶弘景所撰《____》是继《____》之后我国药物学的又一次总结。

8、《本草发挥》的作者____。

9、王清任的代表著作是____。

10、唐代医家孙思邈被后世誉为____,其代表著作为《____》和《____》。

三、单项选择

1、属于《神农本草经》在药物学上的重大发现是()

A.海藻疗瘿B.泽泻久服不饥C.紫苏久服轻身D.水银久服神仙不死

E.车前用全草

2、下列各项中利用动物垂体激素的是()

A. 用全兔脑制作药物以催生

B. 人工体外转胎术

C. 利用狂犬脑浆免疫狂犬病的方法

D. 外科缝合曲针

E. 人工提炼纯白结晶乌头碱

3、对疾病认识的最早记载见于( )

A. 甲骨文

B.《山海经》

C.《周礼》

D.《尚书》

E.《易经》

4、解放前夕中国各地办起的中医药杂志已有( )

A.400多种

B.100多种

C. 200多种D .50多种E. 500多种

5、在金元医家中,被李时珍誉为“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的医家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李杲E.朱震亨

6、下列哪一项不是张从正学术思想的内容()

A. 从寒凉立论

B. 主张病由邪生,攻邪已病

C. 将五运六气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

D. 善用汗、吐、下三法

E. 主张“治病当论药攻,养生当论食补”

7、我国医学教育最早兴起于()

A.隋B.唐C.南北朝D.宋E.明清

8、下列哪部书最早记载了天花病证()

A.《诸病源候论》B.《肘后备急方》C.《外台秘要》D.《备急千金要方》

E.以上均不是

9、《本草述》的作者是( )

A.刘若金

B.李时珍

C.吴仪洛

D.汪昂

E.赵学敏

10、属于咽喉科著作的医籍是( )

A.《银海精微》

B.《重楼玉钥》

C.《原机启微》

D.《审视瑶函》

四、多项选择

1、反映我国在公元三世纪以前掌握240种以上药物的古籍是()

A.《诗经》

B.《山海经》

C.《神农本草经》

D.《五十二病方》

E.《治百病方》

2、近代成立的中医药学术团体有( )

A.上海医务总会

B.全国中医学会

C.全国医师联合会

D.华夏医学会

E.一体堂宅仁医会

3、“六气致病说”包括哪些内容( )

A. 阴淫寒疾,阳淫热疾

B. 喜则气缓,惊则气乱

C. 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D. 怒则气上,恐则气下

E. 风淫末疾,雨淫腹疾

4、1522年《韩氏医通》里提出的“六法兼施”的内容包括望形色和( )

A.问情状

B.切脉理

C.论病原

D.治方术

E.闻声音

5、《外台秘要》的文献学价值有()

A.征引书目皆标明版本B.采摭前贤方书皆标明出处

C.记述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病证及治疗

D.保留了唐以前大量散佚医方E.搜集整理大量的民间单、验方

五、简答题

1、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专书是什么?基本内容有哪些?

2、近代西方传教士在我国翻译出版的西医著作有哪些?

3、王清任的学术成就有哪些?

4、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对儿科学有何贡献?

5、中医学起源与地域特征的关系如何?

六、论述题

如何评价《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师:《周礼?天官》中的记载,总管医药行政,下设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还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和各地疫情。

2、大方脉:为北宋官方卫生机构医学分科之一,是专治成人疾病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内科。

3、麻沸散:为东汉名医华佗创制的中药全身麻醉剂,对后世影响颇大,历代的中药麻醉,都是在他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惜已失传。

4、伊尹: 是商代宫廷里的一个厨师,善于烹调,相传他根据烹调经验创制了汤剂。

5、广惠司:是元代的医疗机构,多修制御用的回回药物,后在其下属专设有回回药物院。

6、南丁格尔奖:为纪念国际护理学先驱南丁格尔而设立的世界最高护士奖。

7、太医局:为北宋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曾将著名的“三舍法”推广到医学教育中。

8、陈藏器:唐代医家,著有《本草拾遗》10卷,他所创的“十剂”分类,丰富了方剂学的基本法则。

9、温病:是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包括传染性与非传染性两类,而主要是前者。

10、涪翁:是东汉时期活动于四川涪水附近的民间医学家,在针灸学和诊断学方面很有造诣,著有《针经》、《诊脉法》传于世,早佚,其再传弟子郭玉是东汉和帝时太医丞。

二、填空

1、麻沸散

2、脏腑辨证说遣药制方论脾胃内伤论阴证论

3、《脚气治法总要》

4、五毒

5、温病学派

6、唐王焘观察小便

7、《本草经集注》《神农本草经》

8、徐用诚

9、《医林改错》10、药王《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三、单项选择

1、A

2、A

3、A

4、A

5、B

6、A

7、C

8、B

9、A 10、B

四、多项选择

1、CD

2、ABCD

3、ACE

4、ABCDE

5、BD

五、简答题

1、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专书是什么?基本内容有哪些?

元朝中曾任饮膳太医十余年的忽思慧又名和思辉,著有《饮膳正要》。他总结了多年宫廷御膳的经验,又参考了诸家本草和方书中营养卫生知识,于1330年撰成《饮膳正要》。全书的主旨在于“食补”,从本草中选出无毒副作用,可以久食的补药,与饮食配合,调和五味,供御膳用。书中对日常食物如米谷、禽兽、菜果等性味、功用论述详细。还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一般饮食卫生法则。如夜晚不可多食,主张睡前刷牙,食后漱口等。此外还论述了各种点心、菜肴的配制成分及烹调方法,食物中毒的防治法,妊娠妇女与乳母的饮食宜忌等。是古代一部有价值的食谱。

2、近代西方传教士在我国翻译出版的西医著作有哪些?

近代西方传教士在我国翻译出版西医著作最早的是英国传教士医生合信。1851年他编译了《全体新论》一书,此外还先后编译了《西医略论》(1857年)、《内科新书》、《妇婴新说》(1858年)等书。美国教会医生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编译了《内科全书》(1883年)、《病症名目》、《西药名目》(1899年)等20余种医书。英国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年)也译有《化学卫生论》、《西药大成》、《内科理法》等。英国德贞(Dudgeon)还译有《全体通考》、《西医举隅》、《英国官药方》等。1859年,美国传教士在上海建立了“美华书馆”,出版了许多译成中文的医书。从19世纪50年代到辛亥革命前,约有100余种外国人译著的西医书籍在我国流传。

传教士除翻译医书外,还编辑中外文医刊。如1806年创办了《广州新报》(1884年改名为《西医新报》),1887年汉口圣教会主办了《盖文月刊》也介绍西医知识,1888年创办了《博医会报》等。这些译著和期刊对传播西医知识起到了一定作用。

3、王清任的学术成就有哪些?

王清任(1768~1831年),认识到要掌握好医学,首先要对人体脏器组织和功能有正确的了解,于是开始对解剖学细加研究。通过长期观察,王清任绘制了人体内脏图形并以文字叙述脏器的生理结构,加上自已多年的临床经验,于1830年撰成《医林改错》上、下卷。书中正确第一次描述了膈肌。他指出古人关于“肺有24孔”、“脾闻声则动”、“尿从粪中渗出”等解剖、生理学方面的错误,并加以纠正;他还明确肯定了脑主宰思维记忆的功能,如描述了主动脉和静脉及其分支,气管两个分支插入两肺,总胆管及其开口,视神经等等。

当然他观察到的和书中描述的一些情况也存在错误,主要是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科学水平及其工作条件恶劣等多方面制约,这些限制使他不可能达到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境界。然而,历史的评价不应局限在结果的正确与否,而应重在他所表现出来的探索方向,因为这才能给我们以更深刻的多方面启迪。

4、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对儿科学有何贡献?

该书在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生理上“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病理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治疗上,主张以“柔润”为原则,反对“痛击”、“大下”和蛮补,强调补泻要同时调理,以善其后。根据这些原则,创制了一些儿科专用方剂。如治痘疹初起的升麻葛根汤,治疗小儿心热的导赤散,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异功散,以及治肾阴不足的六味地黄丸等,皆有较好的疗效,为后世医家所常用。对于痘疹(天花)、水痘、麻疹等发疹性儿科传染病,已能进一步鉴别,并详载其证候及治法。总之,该书颇有创见,因此对后世儿科的理论与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5、中医学起源与地域特征的关系如何?

我们国家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部的山岳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是天然的屏障;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环抱着东部和东南部;蒙古高原雄踞北部。这使我们的先民在早期难以与外界交往,所以古代文明才长期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富有河流水源以及亚热带气候和平原地理,使我们很早就发展起了农业为主的经济活动。而这一切都对包括医药学在内的科技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医学之所以形成了以阴阳五行理论思想为骨架,以突出的自然倾向为理论技术特征,以强烈的直接实用取向为动力,以不可分析分割的整体认识为规范的学术体系,无一不以这种地理环境和农业经济为基础条件。中医学的顺应自然,与天地日月相应相参的观念,调整气血的针刺疗法,利用自然竹板木片为骨科固定器材的技术,以及至今仍以自然物产为主的药物等等,都是中医特有的。追溯其终极根源,只能从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环境因素去寻求答案。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仅支配人们创造出不同的物质文明,也同时支配人们创造了不同的精神文明和相应的文化产品。

六、论述题

如何评价《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

在《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既是哲理,又是最基本的医理。既用以说明普遍问题,也用以说明具体问题。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极为丰富的以阴阳论述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则的内容。如论阴阳的生理关系是:“阳化气,阴成形”,病理关系则是:“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是诊断的首要原则。而“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又是必须遵循的治疗大法。至于说:“阳为气,阴为味”,则是对药理的最基本说明。

五行学说在《内经》中也有丰富的论述,把五行的性质与相互关系赋予五脏,从而用以说明五脏的生理和病理,指导诊断和治疗。同时也以五味归属五行,说明药物功能。

应该怎样评价阴阳五行学说呢?我们认为,既要承认其合理性,也要指出其局限性,同时也要认识到其中唯心及形而上学成分。

其合理性在于阴阳学说肯定了阴阳矛盾的普遍性,揭示了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了阴阳矛盾相互转化运动趋向,同时也认识到了事物间促进与制约(生与克)的普通联系。其局限性在于,论述阴阳矛盾有普遍性时没区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论述阴阳对立统一时没认识到对立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论述阴阳矛盾转化时不了解转化的本质和过程;论述事物生克运动时缺少发展观内容,往往陷入循环论。而其中人副天数,阳尊阴卑,五行单向生克则带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性,更应引起注意。

总之,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缺少理论的完备性,所以在具体解释事物时,难以彻底揭示客观规律,时时会出现牵强附会的结果。

核医学试题和答案(备考必备)

影像核医学总论 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核医学 6.阳性显像 2.临床核医学 7.单光子显像 3.放射性药物 8.分子影像学 4.放射化学纯度 9.放射性核素治疗 5.平面显像 10.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三、填空 1.核医学在内容上分为和两部分。 2.诊断核医学包括以和为主要内容的诊断法和以为主要内容的诊断法。 3.放射性药物包括放射性药物和放射性药物。 4.99Yc m核性能优良,为发射体,能量为,物理半衰期为。 5.临床应用的放射性核素可通过、、和获得。 6.核医学显像仪器主要包括、、和。 7.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能够选择性聚集在特定脏器、组织或受检病变部位中主要机制有:、、、、和等。 8.根据显像的部位、影像的采集及显示时间、方式、核射线的种类,放射性核素显像可分为:、、、、、、和。 9.放射性核素治疗具有、、、等优点,已成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法方法。 10.放射性核素治疗常用的方法有:、 , 、等。 11.医学中常用的核素发生器有:和等。 12.分子影像能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人体的、、及变化,实现了在分子水平上对人体内部生理或病理过程进行无创、实时的,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选择题 (一)A型题 1.放射性核素治疗主要是利用哪种射线 A.α射线 B.γ射线 C.射线 D.X射线 E.正电子 2.放射性核素显像最主要利用哪种射线 A.α射线 B.γ射线 C.射线 D.X射线 E.俄歇电子 3.以下哪一项不是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特点 A.较高特异性的功能显像 B.动态定量显示脏器、组织和病变的血流和功能信息 C.提供脏器病变的代谢信息 D.精确显示脏器、组织、病变和细微结构

化工原理吸收习题及答案

吸收一章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A = k y (y-y i) N A = K y (y-y e) 2、吸收速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因此,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相对运动速率,可以_______________来增大吸收速率。 双膜的扩散速率减少气膜、液膜厚度 3、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_________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_。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则操作线向________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 e)_________。 大于上方增大远离增大 4、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 = 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2 = 0.006,则最小液气比为_________。 1.80 5、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_____,操作线将_________平衡线。 减少靠近 6、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表示。 相平衡液气比 7、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_________,N OG将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 不变增加 8、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增大增大 9、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关系物料衡算传质速率。 10、填料的种类很多,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西环鲍尔环矩鞍环阶梯环波纹填料丝网填料 11、填料选择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面积大、空隙大、机械强度高价廉,耐磨并耐温。 12、在选择吸收剂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所选用的吸收剂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 良好的选择性,即对吸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惰性组分不溶解。 13、填料塔的喷淋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塔截面上单位时间内下流的液体量(体积)。 14、填料塔内提供气液两相接触的场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料的表面积及空隙 15、填料应具有较_____的__________,以增大塔内传质面积。 大比表面积 16、吸收塔内填装一定高度的料层,其作用是提供足够的气液两相_________。 传质面积 17、菲克定律是对物质分子扩散现象基本规律的描述。 18、以(Y-Y*)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为N A=K Y(Y﹣Y﹡)。 19、、吸收操作是依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得以分离。 20、某气体用ABC三种不同的吸收剂进行吸收操作,液气比相同,吸收因数的大小关系为A1﹥A2﹥A3,则气体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

诊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诊断学基础 科室: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发热: 2.主诉: 3.黄疸: 4.脑膜刺激征: 5.心脏杂音: 二填空:(每空0.5分) 1、生命体征包括、、、。 2、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恶性肿瘤。 3、触觉语颤增强主要见于肺实变、肺压迫性不张。 4、正常胸部叩诊音有清、鼓、浊、实四种。 5、法洛四联症的四种畸形包括、、、。 6、意识障碍可出现、、、等表现。 7、引起血尿的主要原因有、、、、出血性疾病。 8、胸骨右缘第2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提示,胸骨左缘第2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提 示,胸骨左缘第2肋间及其附近触及连续性震颤提示动脉导管未 闭,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提示室间隔缺损,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提示二尖瓣狭窄。 9、输尿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区:、、。 10、胸腔穿刺术的常用穿刺点有肩胛线或腋后线 78肋、腋中线 67肋或腋前线 第5肋间。 11、24小时咯血量在以内为小量咯血,为中等量,为大咯血。 12、腹膜刺激症是指腹部、、。 13、、不同部位的腹痛代表相应部位的病变,如肝胆疾病位于右上腹、胃部疾病位于 上腹、小肠疾病位于脐部、阑尾病变位于右下腹。 14、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有端坐、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 吸困难、。 15、患者呕吐大量宿食且常晨起发作提示幽门梗阻、,呕吐物有粪臭味提示肠梗 阻,伴有头痛、喷射性呕吐见于颅高压。 16、根据水肿产生原因,全身性水肿分为心、肾、肝、营养不良性。 17、匙状指又称反甲,多见于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

18、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电图改变分为病理性Q波缺血、损伤、坏 死。 19、浅反射包括角膜、腹壁、提睾、足趾。 20、贫血诊断三部曲:确定有无贫血、确定贫血程度、明 确贫血类型和原因。 21、病理性血糖增高见于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应激性高血糖、 药物影响。 22、当腹水量超过 3000-4000 时即可检查到液波震颤,超过 1000 时即可检查到 移动性浊音。 三单选:(每题1分) 1.以下哪三对颅神经支配眼球运动 A 动眼神经、外展神经、滑车神经 B 三叉神经、面神经、动眼神经 C 外展神经、滑车神经、视神经 D 滑车神经、外展神经、视神经 E 视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 2.以下哪种为复合感觉 A 位置觉 B 痛觉 C 温度觉 D 实体觉 E 触觉 3. 门脉高压时,腹壁浅静脉的血流方向为 A: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 由上至下 B: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上至下,脐以下血流 由下至上 C: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 D: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上至下,脐以下血流 由上至下 E: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 由下至上 4. 上腹部出现明显胃蠕动波,常见于下列 哪种疾病 A:急性胃炎 B:胃黏膜脱垂 C:胃癌 D:胃溃疡 E:幽门梗阻 5. 腹部柔韧感最常见于

核医学考题及答案

1.核医学: 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2.物理半衰期:实际工作中描述放射性核素衰变速率的参数,指放射性核素由于衰变减少一半所需要时间。 3.生物半衰期:简称血浆半衰期,是指药物自体内消除半量所需的时间,以符号T1/2表示。 4.放射性活度:处于某一特定能态放射性核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记作A,A=dN/dt=λN,表示放射性核的放射性强度。 5.有效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进入机体后,聚积在组织和器官中,因放射性同位素本身的衰变和生物的排除作用,而使体内放射性同位素的数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6.超级骨显像:放射性显像剂在全身骨骼分布呈均匀的对称性的异常浓聚,骨骼影像非常清晰,而肾区却无放射性显像剂分布,膀胱内:放射性分布很少,软组织内亦无放射性显像剂分布,这种影像 7.肾图:静脉注射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而不被重吸收的示踪剂,立即启动专用的肾图仪连续记录示踪剂到达双肾,被肾脏浓聚和排出的全过程,并以TAC表示,称为放射性肾图,简称肾图。 1.SPECT、PET的原理、特点、临床应用是什么?SPECT的原理:利用引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发出的γ射线经碘化钠晶体产生荧光,荧光光子再与光电倍增管的阴极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光电效应。 特点:SPECT的图像是反映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断层分布图。放射性药物能够选择性聚集在特定脏器、组织或病变部位,使其与邻近组织之间的放射性分布形成一定程度浓度差,而放射性药物中的放射性核素可发射出具有一定穿透力的γ射线,SPECT在体外探测、记录到这种 临床应用: PETCT原理:PET利用正电子发射体的核素标记一些生理需要的化合物或代谢底物如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受体的配体及水等,引入体内后,应用正电子扫描机而获得的体内化学影像。它以其能显示脏器或组织的代谢活性及受体的功能与分布而受到临床广泛的重视,也称之为“活体生化显像”。(目前最常用的PET显像剂为18F标记的FDG(18F-FDG 氟化脱氧葡萄糖),是一种葡萄糖的类似物。) 特点PET采用正电子核素作为示踪剂,通过病灶部位对示踪剂的摄取了解病灶功能代谢状态,可以宏观的显示全身各脏器功能,代谢等病理生理特征,更容易发现病灶; 临床应用1》肿瘤方面:1.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良恶性鉴别 2.确定各类恶性肿瘤的分期和分级3.治疗效果评估和预后判断4.早期鉴别肿瘤复发,对肿瘤进行再分期5肿瘤原发病灶的寻找6放疗生物靶区定位;2》癫痫定位3》痴呆早期诊断4》脑受体研究5》脑血管疾病6》药物研究7》高级健康体检2.甲状腺静态显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结节类型:1》热结节(结节显像剂分布增高)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先天一叶缺如的功能代偿。 2》温结节(结节显像剂分别无异常) 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 3》凉结节(结节显像剂分布降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瘤囊性变、大多数甲状腺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内 出血或钙化; 4》冷结节(结节几乎无显像剂分布)同凉结节。 3. 简述心肌灌注及代谢显像的基本原理、适应证及临床价值。 原理:正常或有功能的心机细胞可选择性摄取某些显像药物,其摄取量与该区域冠状动脉血流量成正比,与局部心肌细胞功能或活性密切相关。静脉注入该类显像剂后,正常心肌显影,而局部心肌缺血、损伤或坏死时,摄取显像剂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则出现局灶性显像剂分布稀疏或缺损,据此可判断心肌缺血的部位、程度、范围,并提示心肌细胞的存活性。 适应症:,(首选运动负荷实验适应症,不宜或不能完成者考虑用药物负荷试验替代) 1.、运动负荷试验适应症:①胸痛症候群的病因诊断②心肌缺血的范围程度及预后估价③心肌梗死的预后的评价④心脏病内科和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⑤心脏疾患的心脏功能储备的估测。 2.、药物负荷试验适应症: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接受心脏运动负荷试验,如年老体弱者或患有关节炎,周围血管疾病、主动脉疾病、过度肥胖、肌肉病变、严重肺部疾患、病窦综合征等情况时,需要评价心脏的储备功能和诊断冠心病史,药物负荷试验是最佳选择。支气管哮喘、收缩压小于12Kpa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适用于多巴酚丁胺试验。 临床价值: (1)冠心病心肌缺血①心肌缺血的诊断②冠心病危险度分级③冠心病的预测④冠心病治疗效果的评价(2)心肌梗死①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②急性胸痛的评估③指导溶栓治疗④早起估计预后 ⑶存活心肌的判断①疗效预测②预后估计 ⑷其他心脏疾病①心肌病②充血性心力衰竭③糖尿病心肌损害④微血管性心绞痛 4. 简述肺灌注显像和肺通气显像的原理、适应证和临床应用。P130 原理:经静脉注射大于肺毛细血管直径的放射性颗粒后,这些颗粒与肺动脉血混合均匀并随血流随机地一过性嵌顿在肺毛细血管或肺小动脉内,其在肺内的分布与局部肺血流量成正比,通过体外测定肺内放射性分布并进行肺显像即可反映肺血流灌注情况,故称为肺灌注显像。 适应证: ①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疗效判断,结合肺通气显像及下肢深静脉核素显像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②肺叶切除手术的适应证的选择和术后肺功能预测 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减容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手术部位和范围的确定 ④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以及先天性肺血管病变者,了解肺血管床受损程度及定量分析,药物 与手术疗效的判断,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⑤判断ARDS和COPD患者,肺血管受损程度与疗 效判断 ⑥肺部肿瘤、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患者,观察其 病变对肺血流影响的程度与范围,为选择治疗方法 提供适应证以及对疗效的判断 ⑦先天性心脏病右向左分流及左向右分流合并肺动 脉高压的定量分析 ⑧全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大动脉炎)可疑累及 肺血管者。 ⑨原因不明的肺动脉高压或右心负荷。 临床应用:1.肺血栓栓塞症 2.肺减容手术 前后功能评价与预测 3 .COPD评价 5.简述全身骨显像的原理、适应症、临床应用。P143 原理:骨骼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有机物包 括骨细胞、细胞间质和胶原,占骨骼组成的1/3。无 机物由占骨骼组织干重2/3的矿物质组成,其中主 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晶体。利用骨的这一特性,将 放射性核素标记与磷酸盐上,形成99mTc-MDP或 99mTc-PYP,经静脉注射后与骨的主要无机盐成分羟 基磷灰石晶体发生离子交换、化学吸附以及与骨组 织中有机成分相结合而使带有放射性核素的化合物 沉积于人骨组织内,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仪器获得 放射性核素显像剂在骨骼内的分布情况而形成骨骼 的影像。骨骼各部位摄取显像剂的多少主要与骨的 局部血流灌注量、无机盐代谢更新速度、成骨细胞 活跃的程度有关。 适应症: (1)有恶性肿瘤病史,早期寻找骨转移灶,治疗后 随诊。 (2)评价不明原因的骨痛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3)已知原发骨肿瘤,检查其他骨骼受累情况以及 转移病灶。 (4)临床怀疑骨折。 (5)早期诊断骨髓炎。 (6)临床可疑代谢性骨病。 (7)诊断缺血性骨坏死。 (8)骨活检的定位。 (9)观察移植骨的血供和存活情况。 (10)探查、诊断骨、关节炎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 (11)评价骨病变治疗后的疗效。 临床应用: ㈠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①肺癌②乳腺癌③前列 腺癌④神经母细胞瘤⑤胃癌⑥鼻咽癌⑦甲状腺癌 ㈡原发性骨恶性肿瘤的诊断①成骨肉瘤②软骨肉瘤 ③尤文肉瘤④多发性骨髓瘤⑤骨巨细胞瘤 ㈢良性肿瘤的诊断①骨样骨瘤②纤维性骨结构不良 ③骨软骨瘤④骨囊肿 ㈣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①化脓性骨髓炎②骨与关节 结核 ㈤骨坏死的诊断①股骨头缺血性(无菌性)坏死② 儿童股骨头骨软骨病 ㈥骨创伤的诊断①骨折②应理性骨折 ㈦骨移植的监测 ㈧骨代谢性疾病的诊断①骨质疏松②骨质软化症③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④孤星骨营养不良综合征⑤ Paget病 ㈨关节疾病的诊断①类风湿关节炎②肺性肥大性骨 关节病 6. 超级骨显像的定义是什么?临床意义 放射性显像剂在全身骨骼分布呈均匀的对称 性的异常浓聚,骨骼影像非常清晰,而肾区却无放 射性显像剂分布,膀胱内放射性分布很少,软组织 内亦无放射性显像剂分布,这种影像称为超级骨显 像,或过度显像。临床意义:常见于恶性肿瘤广泛 性转移(肺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时多 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为主)的患者。 7.简述肾动态显像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 原理:静脉注射经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上皮细 胞摄取、分泌而不被再吸收的显像剂后,启动r照 相机或SPECT进行连续动态采集,可获得显像剂经 腹主动脉、肾动脉灌注,迅速浓聚于肾实质,随尿 液逐渐流经肾盏、肾盂、输尿管并进入膀胱的全过 程系列影像。应用感兴趣区(ROI)技术对双肾系列 影像进行处理,得到显像剂通过肾脏的时间-放射性 曲线,(TAC)。通过对系列影像及TAC的分析,可为 临床提供有关双肾血供、实质功能和尿路通畅性等 方面的信息。 临床应用: 1》判断肾实质功能; 2》上尿路梗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 4》移植肾的监测; 5》其他方面应用,如肾血管疾病和明显功能 受损。 8.临床上有哪几种常见的异常肾图?其临床意义是 什么? 异常肾图类型肾图异常定性观察包括两方 面, 一是分侧肾图曲线的自身异常, 二是两侧肾图曲线对比的异常。 常见的异常类型:1》急剧上升型,单侧多见 于急性上尿路梗阻,双侧多见于急性肾性肾衰竭和 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所致的上尿路引流障碍;2》高水 平延长线型,多见于上尿路不全梗阻和肾盂积水并 伴有肾功能损害;3》抛物线型,主要见于脱水、肾 缺血、肾功能损害和上尿路引流不畅伴轻、中度肾 盂积水;4》低水平延长线型,常见于肾功能严重损 害,慢性上尿路严重梗阻,以及急性肾前性肾衰竭, 偶见于急性上尿路梗阻;5》低水平递降型,可见于 肾脏无功能、肾功能极差、先天性肾缺如、肾摘除 或对位落空等;6》阶梯状下降型,多见于尿反流和 因疼痛、精神紧张、尿路感染、少尿或卧位等所引 起的上尿路不稳定性痉挛,此型重复性差;7》单侧 小肾图,多见于单侧肾动脉狭窄,也可见于游走肾 坐位采集者和先天性小肾脏。 9.简述131I治疗甲亢的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P259 原理: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物质之一,甲亢 患者甲状腺滤泡细胞的NSI过度表达对I131的摄取 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I衰变发射的β射线在组 织内平均射程为1mm,所以β粒子的能量几乎全部 释放在甲状腺组织内,由于β射线在组织内有一定 射程,可以利用放射性“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而 保留一定量的甲状腺组织,达到治疗目的,使甲状 腺功能恢复正常。 适应症:①graves甲亢患者②对甲状腺药物过 敏、或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或用抗甲状腺药物治 疗后多次复发、或手术后复发的青少年及儿童graves 甲亢患者。③graves甲亢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的患 者④graves甲亢伴房颤的患者⑤graves甲亢合并桥 本病,内科治疗效果差,摄碘率增高的患者。 禁忌证:①妊娠和哺乳者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③严重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10.简述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适应证、禁忌 证和疗效评价。P263 适应症:①所有DTC患者术后有残留甲状腺组 织,其摄I131率大于1%,甲状腺显像甲状腺床有残 留甲状腺组织显影者,均应使用I131去除残留甲状 腺组织。 ②DTC患者经手术切除原发灶,I131去除残留 甲状腺组织以后,复发灶或转移灶不能手术切除, 经I131显像显示病灶浓聚I131,一般状况良好的患 者 ③残留甲状腺组织已被完全去除的DTC患者, 如其他检查方法(X线、B超)未发现体内有DTC病 灶,I131显像阴性,但Tg水平升高(>10μg/L), 高度提示体内有较弥散的微小DTC病灶,使用I131 治疗的指征。 禁忌证:妊娠和哺乳患者;术后伤口未愈合患 者;WBC在3.0×103/L以下的患者;肝、肾功能严 重损害的患者。 疗效评价:㈠I131去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 织①去除治疗效果评价②随访③重复治疗④影响去 除疗效的因素㈡I131治疗DTC转移病灶①随访②重 复治疗㈢治疗反应及处理 1.放射性药物131碘、18F-FDG、99TC、89Sr(Srcl2) 名称、特点、临床应用? 2. 体外放射分析的定义、基本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p49-61 定义:核医学体外分析技术是利用放射分析 方法或派生的相关技术在体外进行机体机体内物质 种类和含量的监测。主要用来测定患者血清或体液 中的激素、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物浓度等。 基本原理:同于RIA(放射免疫分析)利用放射 性标记的抗原和非标记抗原同时与限量的特异性抗 体进行竞争性免疫结合反应。 特点:1. 灵敏度高 2.操作简便,成 本低,血清、血浆、体液,组织匀浆等不加提纯可 直接测量。 3.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基本原理及主要临床用途是什 么? 基本原理:脑血流灌注显像剂能通过血脑屏障 被脑细胞所摄取,摄取的量与局部脑血流量成正相 关,在体外通过SPECT或PET进行断层显像,即可 得到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图像。(脑血流灌注显 像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脑显像方法之一,广泛应用 于脑血管性疾病,癫痫、痴呆和精神性疾病等的诊 断、疗效监测和脑功能研究中。) 临床应用:1脑血管疾病 2癫痫 3阿尔茨海 默病4帕金森病和亨廷顿病5脑肿瘤6脑功能研究7 脑外伤8脑死亡9颅内感染性疾病10精神疾病11 脑积水、脑脊液漏、脑脊液分流术后疗效观察12药 物成瘾 4.放射卫生防护的目的和基本原则是什么?p31 目的: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效应,限制随机效应 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原则:①实践的正当化(即确定放射性项目是 否是应该进行的)②放射防护最优化(不免一切不 必要的照射,在项目可行条件下使受辐射最低,最 小代价,获最大尽利益)③个人剂量限值(受照射 人员所接受的剂量当量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 5.简述甲状腺吸碘率测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方法:1受检者准备,停服含碘的食物、药物 以及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一定时间后方可进行此 项检查。2受检者空腹口服I131溶液或胶囊 74-370kBq,服药后继续禁食1小时。在服药后2、4、 24小时分别测量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计数,用以下 公式计算甲状腺摄碘率。 临床意义:1 甲亢的诊断和治疗 2 甲减的 诊断 3甲状腺肿的诊断 4甲状腺炎的诊断 5有效 半衰期地测定 6. 消化道出血显像的临床意义如何?有何优缺点? 202 临床价值:㈠消化道出血诊断胃肠道小量出 血,一般出血定位较难,尤其是小肠出血更难。核 医学可以提供有效方法,出血速度0.05~0.1ml/min 的消化道出血即能被放射性核素消化道出血显像探 测出,只要出血量达到2~3ml即可被探测。 ㈡病例分析①病史②点评 缺点:特异性差,不能做出病因诊断。 7.常用的骨转移癌放射性核素治疗药物有哪些?其 原理是什么? 目前常用药物有:89SrCL2、153Sm-EDTMP(乙 二胺四甲撑膦酸)、186Re-HEDP(羟基亚乙基二膦 酸)、188Re-HEDP等。 原理:常用药物都有趋骨性,骨组织代谢活跃 的部分浓聚更多的放射性药物。转移性骨肿瘤病灶 部位由于骨组织受到破坏,成骨细胞的修复作用极 其活跃,所以浓聚大量的放射性药物。由于不是肿 瘤细胞直接浓聚放射性药物,是肿瘤部位骨组织代 谢活跃形成的放射性药物浓聚,所以是一种间接地 浓聚机制。转移性骨肿瘤病灶浓聚大量的放射性药 物,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发射B射线,辐射作用 引起肿瘤组织内毛细血管扩张,水肿,细胞结构不 清;核染色淡或固锁,炎细胞浸润;进一步肿瘤细 胞核消失或空泡形成,坏死或纤维化形成。实验观 察和临床资料都说明,体内辐射作用能致死肿瘤细 胞而发挥治疗作用。 8.简述骨转移癌核素治疗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 p271 目的:能明显缓解疼痛,是有效的止痛治疗。 适应症:①转移性骨肿瘤并伴有骨痛患者②核 素骨显像示骨转移性肿瘤病灶异常放射性浓聚③恶 性骨肿瘤因种种原因未能手术切除或手术后有残留 癌肿,且骨显像证实有较高的放射性浓聚的患者④ 白细胞不低于3.5×103/L,血小板不低于80×103 /L。 禁忌证:①6周内进行过细胞毒素治疗的患者 ②化疗和放疗后出现严重骨髓功能障碍者③骨显像 病灶无明显放射性浓聚④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⑤妊 娠和哺乳者.

2019最新诊断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最新诊断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共25分) 1.当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一般位于: A.第5肋间水平 B.第6肋间水平 C.第7肋间水平 D.第9肋间水平 E.第10肋间水平 2."声影"是指超声检查到结石时所显示的声象,它是指: A.结石本身产生的强烈反射回声B.结石周围的折射现象 C.结石后方出现的无回声区D.结石合并梗阻的液性暗区 E.以上都不是 3.在餐后几小时进行振水音检查方有意义:

A.2~3小时 B.4~5小时 C.6~8小时 D.9~10小时 E.12小时以上 4. 正常脾脏的大小为: A.叩诊左腋前线第9-11肋 B.叩诊左腋中线第9-11肋 C.叩诊左腋后线第9-11肋 D.平卧时刚触 E.左侧卧位刚触及 5.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时的体征,以下那项错误: A.腹壁板样强直 B.明显压痛,反跳痛 C.肝浊音界缩小 D.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E.可伴休克。 6.左心衰竭肺淤血时咯血的特点: A.铁锈色血痰 B.砖红色胶冻样血痰 C.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D.粘稠暗红色血痰 E.浆液泡沫样痰 7.上消化道出血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时,粪便的颜色特点为:A.柏油样 B.暗红色 C.便后有鲜血滴出 D.脓血便 E.以上都正确 8.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腹泻属于 A.分泌性腹泻 B.高渗性腹泻 C.吸收障碍性腹泻

D.运动性腹泻 E.混合性腹泻 9.黄疸同时伴有明显皮肤搔痒者,首先考虑: A.自身溶血性贫血 B.胆总管结石 C.急性肝炎 D.肝脓肿 E肝硬化 10.四对付鼻窦哪一对在体表不能进行检查: A.上颌窦 B.蝶窦 C.额窦 D.筛窦 E.以上均不对 11.300-450的半卧位时颈外静脉充盈超过以下水平称颈静 脉怒张:即锁骨上缘至下颌骨距离的下: A.上1/3 B.中点 C.下1/3 D.下2/3 E.上2/3 12.奇脉检查阳性者是患者在吸气时桡动脉搏动呈下列改变: A.不变 B.减弱或消失 C.增强 D.先增强后减弱 E.先减弱后增强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慢波 4、胃肠激素 5、脑-肠肽 6、容受性舒张 7、胃排空 8、分解运动 9、胆盐的肠-肝循环 二、填空题 1、消化有两种主要方式:和。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和三种形式。其中慢波的起步点是。 3、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 4、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和。 5、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最重要的消化液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6、胃的功能之一是容纳和储存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食糜。与之相关,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 7、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和。 8、内因子是由胃的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 9、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和三个时期。 10、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等,消化淀粉的酶是,消化脂肪的酶是。 11、胆汁的成分包括胆盐、磷脂、胆固醇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其主要作用是。 12、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回肠能主动吸收和。

三、选择题 1、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富有伸展性 B、具有像心脏一样规则的自律性 C、具有紧张性收缩 D、兴奋性低 E、对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2、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说,正确的是:() 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 B、收缩速度较慢 C、伸张性小 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 E、有稳定的自发节律性 3、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种刺激反应不敏感() A、机械牵张 B、电和切割 C、温度变化 D、酸碱等化学物质 E、缺血和平滑肌痉挛 4、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种功能() A、消化食物 B、内分泌 C、免疫 D、吸收营养 E、维持酸碱平衡 5、消化管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蠕动 D、分节运动 E、集团蠕动 6、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叙说,正确的是:() A、胃肠各段的频率相同 B、起步点是纵肌与环肌之间的Cajal细胞 C、依赖于支配神经的存在 D、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 E、可促发肌肉收缩 7、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内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l—外流 E、K+外流 8、迷走神经兴奋时将引起()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多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E、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多 9、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A、胃肠运动加强 B、胃排空减慢 C、胆囊舒张 D、消化腺分泌减少 E、括约肌收缩 10、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 A、水多,碳酸氢盐少,胰酶含量多 B、水和碳酸氢盐少,胰酶含量多 C、水和碳酸氢盐多,胰酶含量少 D、水和碳酸氢盐多,胰酶含量少 E、水和碳酸氢盐少,胰酶含量少 11、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诊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诊断学试题 单选(每题1分) 1.关于问诊内容不确切的是 A.首先从一般项目问起 B.主诉是描述主要症状、体征加时间 C.现病史不是描述病情演变全过程 D.既往史是指过去所患疾病 E.诊治经过可以忽略 2.稽留热是指 A.体温在39-40℃,持续3天 B.体温在39-40℃,24h波动不超1℃ C.体温高达39℃,每日波动2℃以上 D.体温高达39-41℃,持续2天 E.体温高达39℃,持续1周 3.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皮肤黏膜出血,因为它能导致 A.血管壁异常 B.血小板功能异常 C.血小板数量异常 D.凝血功能障碍 E.以上都不是 4.下列不符合肾源性水肿特点的是 A.可见于各型肾炎及肾病 B.从眼睑及面部开始 C.发展迅速 D.比较坚实,移动度较小 E.可伴有高血压 5.金属音调咳嗽多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支气管肺癌 B.声带炎 C.喉结核 D.百日咳 E.喉癌 6.国人最常见咯血原因为 A.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B.肺脓肿 C.肺结核 D.肺栓塞 E.慢性肺心病 7.带状疱疹的特点不包括 A.水泡状 B.沿神经分布 C.可超过体表中线 D.伴有疼痛 E.成簇存在 8.当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超过多少可出现发绀 A.10g/L B.15g/L C.20g/L D.30g/L E.50g/L 9.下列哪项不是左心衰引起呼吸困难特点 A.活动时加重 B.仰卧位时加重 C.多伴有肝淤血 D.患者常采取端坐呼吸体位 E.可出现心源性哮喘 10.心悸伴有消瘦、出汗多见于哪种情况 A.高血压 B.胃溃疡 C.心绞痛 D.甲亢 E.贫血 11.幽门梗阻导致呕吐的典型特点为 A.伴有腹痛 B.餐后较久或数餐后呕吐 C.含有胆汁 D.呕吐量小 E.呕吐物内含有血液 12.临床上最常见呕血原因为 A.急性胃粘膜病变 B.胃癌 C.消化性溃疡 D.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E.胆道出血 13.隐血便时提示出血量在多少以上 A.3ml B.5ml C.10ml D.30ml E.50ml 14.空腔脏器痉挛引起的腹痛性质为 A.闷痛 B.胀痛 C.绞痛 D.钝痛 E.烧灼痛 15.下列哪种腹泻最易导致重度脱水 A.高渗性腹泻 B.分泌性腹泻 C.渗出性腹泻 D.动力性腹泻 E.吸收不良性腹泻 16.急性便秘多见于 A.结肠肿瘤 B.痔 C.肠梗阻 D.肠易激综合征 E.溃疡性结肠炎 17.全身黄疸,粪便白陶土色常见哪种疾病 A.急性肝炎 B.肝硬化 C.溶血性贫血 D.胆囊炎 E.胰头癌 18.下列哪种关节痛不属于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导致的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增生性关节炎 C.干燥综合征 D.过敏性紫癜 E.系统性红斑狼疮 19.无痛性血尿多见于 A.前列腺增生 B.膀胱癌 C.膀胱结核 D.前列腺炎 E.膀胱结石 20.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正常的是 A.膀胱炎 B.子宫肌瘤 C.糖尿病 D.膀胱肿瘤 E.神经源性膀胱 21.以下可导致肾前性少尿的是 A.消化道大出血 B.急性肾炎 C.急性间质性肾炎 D.输尿管结石 E.前列腺肥大

核医学试题、试卷及答案(1)

核医学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25题1分/题) B1关于核医学内容不正确的是: ASPECT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B核医学不能进行体外检测 CPET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D核医学可以治疗疾病 E99m Tc是常用的放射性药物 B2 脏器功能测定、脏器显像以及体外放射分析等其共同原理是: A 动态分布原理 B 射线能使物质感光的原理 C 稀释法原理 D 物质转化原理E示踪技术的原理 E3 图像融合的主要目的是 A判断病灶大小和形态B 病灶区解剖密度的变化 C 病灶区解剖形态的变化 D 提高病灶的分辨率 E 帮助病灶的定位 C4 体内射线测量通常测量 A α粒子 B β粒子 C γ粒子Dβ+粒子 E 中子 C5 核医学射线测量探头中通常包括 A 射线探测器和脉冲幅度分析器 B 自动控制和显示系统C、射线探测器和前置放大器D前置放大器和脉冲幅度分析器 E 脉冲幅度分析器和计数率 D6 1uci表示 A、每秒×1010次核衰变 B、每秒×107次核衰变 C、每秒×105次核衰变 D 、每秒×104次核衰变E、每秒×103次核衰变 B7 决定放射性核素有效半衰因素是 A 粒子的射程 B 物理半衰期和生物半衰期 C 淋洗时间间隔 D 断层重建方式 E 测量系统的分辨时间 A8 甲状腺I显像时用那种准直器: A高能通用平行孔准直器B低能通用平行孔准直器 C低能通用高分辨率准直器D、针孔准直器E任意 B9 放射性核素肝胶体显像病人准备包括 A清洁口腔B 无需任何特殊准备C 空腹过夜 D 隔夜灌肠E 术前饮水 E10 哪项描述肾静态显像原理是不正确的 A 肾静态显像的显像剂为99m Tc(Ⅲ)二羟丁二酸 B DMSA主要聚集在肾皮质,注药后10分钟肾摄取达高峰 C 在1h肾摄取血中DMSA的4%-8%,其中50%固定在肾皮质 D 静脉注射1h后,12%DMSA滞留于肾皮质内并保留较长时间,30%-45%排出体外 E 注药后3-4h进行显像,以避免显像剂中排泄快的那一部分在肾盏肾盂和集合管内的放射性对皮质显影的干扰 B11 肾图a段描述正确的是 A a段为聚集段,即静脉注射示踪剂后急剧上升段Ba段为出现段,此段放射性主要来自肾外血床,80%来自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摄取,它的高度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血流灌注量 C、a段为排泄段 D、此段放射性主要来自肾内血床 E、10%来自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摄取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本

佳木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考试卷 专业班级康复治疗学专升本科目诊断学 班级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Kayser—Fleischer:环角膜边缘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的色素环,环的外缘较清晰,内缘较模糊,称Kayser—Fleischer环,是铜代谢障碍的结果,见于肝豆状核变性。 2. 肝颈静脉回流征:当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加明显,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 Kussmaul呼吸:当有重度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快的呼吸,使机体代偿性地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以调节血中的酸碱平衡,该呼吸称为Kussmaul呼吸或深长呼吸。 4. 三凹征:当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时,气流进入肺中畅,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加强,肺内负压明显增高,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5. 类白血反应:是指机体受某些疾病或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和(或)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细胞,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发热的临床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 常见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以及不规则热。 3. 胆汁淤积性典疸患者,检查时可见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色变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 4. 问个人史中的居住地时,应注意是否到过疫源病和地方病流行地区。 5. 手的感觉以指腹和掌指关节的掌面的皮肤最为敏感,故多用此两个部位进行触诊。 6. 营养状态通常根据皮肤、皮下脂肪、肌肉发育、毛发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7.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等作用。 8. 出现异常支气管呼吸音的原因有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腔、压迫性肺不张。 9. 常用于计数胸椎的标志是第七颈椎棘突 10. 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移位,右位心时,心尖搏动位于右侧第五肋间即正常心尖搏动的镜相位置。左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向左移 2-3cm ;右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向右移 1.0-2.5cm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体温持续在39.0~40.0℃以上,数天或数周,24h内波动范围<1℃称之为( A ) A、稽留热 B、间歇热 C、回归热 D、波状热 E、驰张热 2. 一青年男性,饱餐后突发剧烈中上腹部刀割样疼痛,板状腹,最可能的诊断是(C )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胆囊炎 C、消化性溃疡 D、急性胃炎 E、以上都不是 3. 某患者生气后突发呼吸困难,呼吸60次/分,伴手足抽搐,最可能的诊断是( E ) A、自发性气胸 B、肺梗死 C、支气管哮喘 D、心源性哮喘 E、癔病 4. 中枢性发绀见于( B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习题集及答案42554

五、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277题) 一、选择题 ( 共85题) 1.2分(1010) 在紫外-可见光度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 ) (1)消失(2) 精细结构更明显 (3)位移 (4)分裂 2。 2 分(1019) 用比色法测定邻菲罗啉-亚铁配合物时,配合物的吸收曲线如图1所示,今有a、b、 c、d、e滤光片可供选用,它们的透光曲线如图2所示,你认为应选的滤光片为 ( ) 3。 2 分 (1020) 欲测某有色物的吸收光谱,下列方法中可以采用的是( ) (1) 比色法 (2) 示差分光光度法 (3) 光度滴定法 (4)分光光度法 4。2分 (1021) 按一般光度法用空白溶液作参比溶液,测得某试液的透射比为10%,如果更改参 比溶液,用一般分光光度法测得透射比为 20%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则试液的透 光率应等于( ) (1)8% (2) 40% (3) 50% (4)80% 5. 1 分(1027) 邻二氮菲亚铁配合物,其最大吸收为 510 nm,如用光电比色计测定应选用哪一种 滤光片?( ) (1)红色(2) 黄色 (3)绿色 (4) 蓝色 6. 2 分(1074)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n→π*,π→π*,σ→σ*跃迁的化合物是( ) (1) 一氯甲烷 (2) 丙酮(3) 1,3-丁二烯(4) 甲醇 7. 2 分(1081)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 ( ) (1) 试样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 (2) 试样在λ1和λ2处吸收之差 (3) 试样在λ1和λ2处吸收之和 (4)试样在λ1的吸收与参比在λ2的吸收之差 8. 2分 (1082) 在吸收光谱曲线中,吸光度的最大值是偶数阶导数光谱曲线的( ) (1) 极大值 (2) 极小值 (3) 零(4) 极大或极小值 9。 2 分 (1101)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 ) (1) 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2) 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

临床核医学试题

临床核医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素显像与其它医学影像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A. 图像质量不同 B. 价格不同 C. 显示器官及病变组织的解剖结构和代谢,功能相结合的图象 D. 计算机不同 2. 属于分子水平的核医学显像设备是: A. SPECT B. PET C. γ照相机 D. 液体闪烁计数器 3. TIA的诊断,灵敏度最高的是: A. CT B. MRI C. 脑灌注显像 D. 脑脊液显像 4. 甲状腺显像利用的是 A. γ射线 B. β射线 C. α射线 D. γ射线和β射线 5.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第一次肾上腺皮质显影增强,第2次与第1次显像比较无明显变化,考虑为: A. 肾上腺皮质增生 B. 肾上腺皮质腺瘤 C. 肾上腺髓质增生 D. 嗜铬细胞瘤 6. 既往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病人疑有心肌梗死出现时,既能明确诊断又能了解梗死部位和范围的检查方法是: A. 心电图 B. 冠状动脉造影 C. 亲心肌梗死显像 D. 心肌酶学检查 7. 胃食管反流测定显像中,胃贲门处时间-放射性曲线出现几个尖峰提示有胃食管反流存在: A. 1个 B.2个 C. 3个 D. 4个以上 8. 肝胆动态显像剂Tc-99m-HIDA主要是由肝脏的什么细胞摄取: A. 多角细胞 B. 星型细胞 C. 吞噬细胞 D. 白细胞 9. 核素显像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最恰当的方法是: A. 肝胶体显像 B. 肝阳性显像 C. 肝血池显像 D. 肝胆动态显像 10. 以下哪项不是肺灌注显像的适应证: A. 肺动脉床极度受损 B. 肺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 C. 移植肺监测 D. 原因不明的肺动脉高压 二、多项选择题: 1. 甲状腺癌术后I-131去处后的注意事项包括:ACD A. 多饮水,及时排尿 B. 服用大量碘剂,预防甲状腺危象 C. 含服维生素C片 D. 补充甲状腺素 2. 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最佳的方案:ABCD A. 手术 B. 外照射 C. I-131治疗 D. 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3. 关于随机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随机效应研究对象是群体 B.主要有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 C. 是辐射效应和遗传效应 D.不存在具体阈值 4. 肾移植后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基础肾显像异常表现为:ABCD A. 峰时延长 B. 半排时间延长 C. 排泄功能指数及ERPF降低 D. 皮质放射性滞留 5. 正常的Tl-201显像图中会见到哪些脏器:ABC A. 心脏 B. 肝脏 C. 肾脏 D. 脑 6. 放射免疫显像可用于诊断哪些肿瘤:ABCD A. 消化道肿瘤 B. 膀胱癌 C. 卵巢癌 D. 肺癌 7. GA-67显像可以用于诊断哪些骨骼疾病:ABC A. 骨髓炎 B. 骨和软组织炎的鉴别 C. 关节化脓性炎症 D. 骨质疏松 8. 核素显像诊断肝血管瘤常用的方法有:CD A. 肝胶体显像 B. 肝血池显像 C. 肝胶体与肝血池联合显像 D. 肝血池显像与CT图像融合 9. 理想的心肌灌注显像剂应具备的条件:BD A. 心肌代谢的底物 B. 首次通过心肌组织的摄取高 C. 不受其它药物影响 D. 心肌摄取量与心肌局部血流量呈正比 10. 下列哪些情况由于TBG浓度的影响,是得TT3,TT4测定值不能完全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ABCD A. 妊娠 B. 传染性肝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