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氯酸钠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亚氯酸钠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亚氯酸钠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亚氯酸钠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亚氯酸钠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可能的事故类型:

1.1.1 液体产品泄漏危害性分析

亚氯酸钠固体为白色结晶体,因常含有二氧化氯而带有黄绿色。有无水物和三水物两种形式,其转移温度为38℃,稍有吸湿性,在常温下较为稳定。工业亚氯酸钠因含有水和其他杂质,加热至130~140℃,甚至于更低的温度便会分解放出氧气。溶入水和醇,尤其在水中溶解度很大。亚氯酸钠的碱性水溶液对光稳定;酸性水溶液易放出二氧化氯气体,容易引起爆炸性分解。与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或铵的化合物、氰化物、金属粉末混合后有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危险。。

1.1.2 原料突发泄漏情况类型

a) 储罐泄露,罐内料液过多,有可能造成外溢;

b) 管道泄漏,需使用过量清水冲洗,有可能造成原料废水外溢;

c) 突发大暴雨出现水淹情况,造成原料外溢;

d) 发生自然灾害,造成产品储罐损坏,导致原料外排。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装置:液体产品储罐、管道。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设备损坏时四季可发生,设施正常时在雨季可能发生外溢。

1.4 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人畜饮水安全;

1.5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大暴雨、火灾、地震;

2 应急组织人员的构成和职责(车间级)

2.1 部门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

现场指挥:XX

应急处置分队长:XX

应急处置人员:车间全体人员

2.2相关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车间人员:围堵泄露废水进入事故应急池,避免外排,将原料废水抽入事故应急池。

办公室人员:负责指挥装运沙土进行围堵

配电室:负责接通备用泵电源

其他人员:在人员紧迫时进行增援

3 应急处置

3.1 应急处理报告程序:

发生事故时,值班人员及时向分队长汇报,分队长及时组织人员处置救援,并向应急处置队长汇报,应急队长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态指挥人员进行处置救援,并及时汇报现场指挥,现场指挥到达现场后,指挥组织人员进行处置救援,并根据事态决定是否向公司领导汇报,启动公司应急预案。救援过程由现场指挥长统一指挥,各部门、救援分队相互配合完成救援处置工作。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应急处置装备

为了有效控制事态,提高应急能力,对突发事故采取提前预防,建有容量为10m3事故应急池一个。

3.2.2 处置方法

a)原料突发泄漏:采用围堰筑堵的方法围堵住泄漏的原料,若发生火灾用沙土或大量的水喷雾淹没原料作灭火处理,可使用消

防水或生产工艺水施救,产生的污水围堵进入事故应急池。

b)操作失误造成原料外泄:

将外泄原料围堵入事故池,及时查清原料泄漏原因,加强巡检。

c)突发暴雨,水灾:

将泄漏的原料引入事故应急池,疏通沟道,不让雨水流入池内。

d)发生自然灾害,造成贮罐、围堰损坏:

先围堵住外排沟道出口,然后将泄露的原料引入事故应急池。3.2.3在进行原料泄漏控制时必须安排人员对污水的流向进行检查,如

果发现有进入水体的情况,须及时报告并再组织人员对受污染的水体进行围堵或隔绝,防止事态扩大。

3.2.4 相关应急救援人员和联系电话

XX(生产厂长)XX

XX(安全员)XXX

4 注意事项

a)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抢险救援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必须穿水鞋、戴浸塑手套,若雾气浓度大,必须使用空气呼吸器。

b)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水鞋、戴耐酸乳胶手套正常有效并能正确使用;

c)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防范污水外泄漏、防止触电、防止污水中亚氯酸钠对人的伤害;

d)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参加救援人员必须两人一组,互相监督,站在上风口施救;

e)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作业人员为熟悉本岗位操作人员并有安全作业证,作业前检查防护情况;

f)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清点人数并确认其身体情况、检查是否有污水泄漏出去、清理现场、检查设备;

g)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确认污水是否进入外部区域和水体。

液氮泄漏应急预案

液氮泄漏应急预案 1 目的 为提高**科技生产装置安全、环保、平衡的生产管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最大程度地管理好装置的安全、环保、文明生产、预防和减少爆炸、化学危险品泄漏、人员窒息及其造成损害、保障企业的员工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特制此应急预案。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科技所属液氮储气槽。 3 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17号令》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以及《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导则》、《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4 应急处理遵循的原则 4.1 先救人后救物; 4.2 重大火灾先报警后灭火; 4.3 可燃气泄漏着火,不应立即扑灭火灾,应先进行隔离以防爆炸; 4.4 大量可燃、有毒液体、气体泄漏应首先控制现场各种火源、清理、汇报、反映、疏散周围人员; 4.5物料倒空一般是先倒液后泄压;

4.6 现在中毒窒息抢救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先做好自身防护; 4.7 现场做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只要无脉搏跳动,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5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5.1 危险源 危险源主要有低温液氮等 5.2 危险源是无色无臭无毒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助燃,侵入身体的途径为吸入,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氧气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液化氮气具有低温特性,人体接触低温的氮气引起冻伤。泄漏的氮气很容易挥发,操作中如遇氮气、液氮管路泄漏,要限制泄漏区域范围作为警戒区,防止在氮增浓环境下,人员进入发生缺氧窒息。 6 应急组织管理机构 6.1 应急组织管理机构 为了使应急状态有组织、有领导、有指挥、特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总指挥:** 安全应急组长:**; 生产应急组长:**; 设备维修组长:**;

盐酸液碱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安全事故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的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企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本着“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此预案适用于仓库罐区、车间发生盐酸泄漏而引起的工作人员及周围人员的身体伤害及因此可能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应急指挥组织机构: 1、盐酸液碱泄漏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单位统一组织领导和各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单位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①组长: ②副组长: ③成员: 四、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1、在发生盐酸泄漏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2、根据事态发展,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协助组织行动。 3、组织此类事故应急演练。 应急救援队伍及职责: 1.抢险抢修组: 组长:维修班班长 成员:维修班成员 职责:负责现场抢险、抢修或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2.抢险救护组: 组长:办公主任 成员:各科室成员及厂内驾驶员 职责:及时运送及抢救受害人员,伤员的现场医疗,负责内部人员疏散隔离。 3.抢险清理组: 组长:车间主任 成员:车间员工

职责:负责现场泄露酸的清理和处理工作。 五、应急预案的启动: 1、盐酸发生泄漏后,被喷洒或者是溅到身上的人员应立即用紧急冲洗装置冲洗并尽快撤离现场,并向值班室及指挥小组报告事故基本情况。 2、指挥小组成员接到报告后,迅速做出判断,是否启动本预案,如需要,立即启动。 3、应急救援原则:坚持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以人为本的原则,及时有效的实施救援和安全转移,减少事故损失。 4、必要时要停产及时疏散其他相关人员,避免给周围人员造成伤害。 5、各应急救援小组要各负其责进行抢险救援行动。 六、应急救援注意事项: 1、救援人员一定要做到自我防护,应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护用具、防毒面具等。 2、现场救援要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 七、应急救援结束后,要将救援工作情况做出总结并汇报到安环科。 附:盐酸安全救护常识 1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盐酸;分子式:HCL 2健康危害 对皮肤黏膜组织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质浑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可有胃穿孔、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彻底清洗皮肤。 眼镜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呼吸困难时吸氧,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引用足量温开水,催吐。就医。 4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应戴防护面具,穿防酸碱工作服。小量泄漏时用砂土、干燥石混合,也可用大量水冲洗;大量泄漏时,构筑围提或挖坑收容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厂处置。

气瓶间气体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气瓶间气体泄漏应急处置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气瓶间救援,须有人监护。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以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操作的管理: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的管理: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 装入钢瓶内。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的管理: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盐酸泄漏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山东XX石油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急预案 演练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演练方案 一、演习题目: 盐酸储罐管线泄露 二、演习时间: 2012年6月30日上午9:30 三、演习地点: 一车间 四、演习部门和单位: 安全科、生产科、保卫科、办公室、一车间 五、演习机构 总指挥:郭丽强 副总指挥:翟忠吉 应急人员:徐延新、翟志国、刘玉成、赵珊等 六、演习指挥部设置: 按照当时风向,指挥部设置在演习地点上风向(设置标示牌)。 七、演习目的: 1、检验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发现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持续改进。 2、检验设备泄漏事故状态下,职工应急处置能力。 3、提高职工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和全员应急意识。 八、演习依据: 《山东xx石油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急预案》 九、演习规则: 演习规则是指为确保演习安全而制定的,演习安全既包括演习参与人员的安全,也包括公众和环境的安全。确保演习安全是演习策划过程中的一项

极其重要的工作。 1、参与演习的所有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危险区域,不得指挥他人进入危险区域。 2、演习过程中不得把假想事故、情景事件或模拟条件错当成真,特别是在可能使用模拟的方法来提高演习真实程度的地方。 3、演习不应在极端的气候条件进行,不应为了演习需要的情景而污染环境或造成其他危险。 4、参演的应急响应设施、人员不得预先启动、集结,所有演习人员在演习事件促使其做出响应行动前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5、演习过程中若发生真正紧急情况时可立即终止、取消演习的程序,迅速、明确地通知所有演习人员从演习转到真正的应急救援工作。 十、演习准备: 1、现场模拟准备:在模拟事故现场悬挂红旗做泄露标记。 2、现场指挥部、观摩区、紧急撤离等指示牌。 3、堵漏工具、空气呼吸器、防护服等应急物资。 4、演习人员统一着工作服,佩戴防毒面具。 十一、演习步骤:

易燃气体泄漏应急预案

浙江南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易燃气体泄漏应急预案 1、接到企业反映有易燃气体泄漏可能时,应详细询问发出异味的位置,立即报到客户服务部。员工在区内巡视时嗅到有易燃气体异味时,立即报到客户服务部。 2、客户服务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通知工程主管前往现场观察。客户服务部通知中心经理,中心经理在园区也应赶到现场,若不在园区则随时保持联系。 3、接报后10分钟内工作人员在未到达现场前,应将随身携带的手机、对讲机或任何可接收或 发射信号的仪器关闭。 4、秩序主管到达现场拉好警戒线,避免外来人员进入。 5、工程服务部人员到现场后应立即关闭总阀,并迅速离开现场一定距离后将具体漏气位置告知 客户服务部,由客户服务专员打电话报然气公司前来抢修。 6、若泄漏点在企业户内,客户要求物业服务中心提供协助时工作人员按如下程序操作: 6.1首先关闭总阀,到达现场后,切勿按动门铃、防盗按钮、灯开关,切勿使用火柴、打火机,切勿开启排气扇或其他电器用品。 6.2室内气味很重时应迅速打开所有窗门,关闭该户气体阀门,并迅速离开现场一定距 离后通知客户服务部报供气公司前来抢修。 6.3如有人员昏迷,应迅速开窗、门通风,不要随意移动昏迷者,并迅速离开现场一定 距离后由中心经理报120急救中心前来抢救。 6、然气公司前来抢修后客户服务部与其沟通询问是否需要停气。 7、中心经理或工程主管指派专人在现场,直到然气公司抢修完毕危险解除后方可离开。 8、因易燃气体泄漏引起爆炸或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时,物业服务中心应在事发24小时内联系公 司投保的保险公司进行保险理赔。 备注:若企业无人或在夜间发现易燃气体泄漏,必须第一时间联系项目负责人,并联系企业对接人,同时派人保护好现场。

有关亚氯酸钠试题汇总(重要)

17、(10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 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 (用文字说明)。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 (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lO2 (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 。 (4)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 (5)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 (选填序号)。 a.Na2O2b.Na2S c.FeCl2 (6)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 (选填序号)。 a.蒸馏b.蒸发c.灼烧d.过滤e.冷却结晶 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操作名称)。 答案⑴4mol/L(2分) ⑵b(1分) ⑶2NaOH+2ClO2+H2O2 =2 NaClO2+2H2O+O2(2分);防止H2O2分解(2分) ⑷连续测定吸收塔内溶液的pH(3分) ⑸a (1分) ⑹b、e、d(2分),重结晶(2分)

盐酸泄漏应急预案

能源管控中心余热发电 盐酸泄漏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安全事故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的祖师应急救援, 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企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本着“自救为主、统 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此预案适用于余热发电车间发生盐酸泄漏事故而造成的工作人员及周围 人员的身体伤害及伤亡,以及集团的财产损失。 三、组织机构 盐酸泄漏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单位统一组织领导和各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副组长:单京方、吴雪龙 成员:王书中、刘杰、梁双明、仝建国 四、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组长:全面指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具体的指挥工作,当组长不在现场时,副组长行使组长职责。 1 、指挥事故应急处理,确定在场员工每人职责,担负营救、抢修、维持秩序、后勤服务等工作。 2、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转移、撤离、疏散、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 3、划定事故现场的警戒范围,防止事故危害扩大。 4、必要时向有关部门请求应急救援,并协助有关部门应急救援工作。 五、应急预案的启动 1、由于盐酸为强酸性腐蚀物品,并且在高浓度下对人体有烧伤的可能,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因此,盐酸发生泄漏后,被盐酸喷洒或者是溅到身上的人员应立即用紧急冲洗装置冲洗,再以%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并尽快脱离现场,并向值班室及指挥小组报告事故基本情况。如果溅到眼内,必须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并送医务室急救。 2、指挥小组成员接到汇报后,迅速做出判断,是否启动本预案,如需要,立即启动。 3、应急救援原则:坚持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以人为本的原则,及时有效的实施急救

应急救援预案有毒气体泄漏

有毒气体泄漏应急预案 1.我厂有毒气体泄漏的危险状态识别 1.1我厂目前存在的有毒气体主要包括:原料气、酸气、过程气中含有的硫化氢气体,过程气、尾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气体。 1.2有毒气体危害识别 硫化氢气体:为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可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燃烧范围为4.3%~45.5%,燃点292℃。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和窒息性刺激气体。人吸入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吸入70~150 mg/m3/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入300 mg/m3/1小时,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吸入760 mg/m3/15~60分钟,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吸入1000 mg/m3/数秒钟,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死亡。急性硫化氢中毒发病迅速,可发生轻度意识障碍,常先出现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高浓度硫化氢后以脑病表现为显蓍,出现头痛、头晕、易激动、步态蹒跚、烦躁、意识模糊、谵妄、癫痫样抽搐可呈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等,可突然发生昏迷,也可发生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后心跳停止。接触极高浓度硫化氢后可发生电击样死亡,即在接触后数秒或数分钟内呼吸骤停,数分钟后可发生心跳停止;也可立即

或数分钟内昏迷,并呼吸聚停而死亡。死亡可在无警觉的情况下发生,当察觉到硫化氢气味时可立即嗅觉丧失,死亡前一般无先兆症状,可先出现呼吸深而快,随之呼吸聚停。 二氧化硫气体:又名亚硫酐,无色有强烈辛辣刺激味的不燃性气体。溶于水、甲醇、乙醇、硫酸、醋酸、氯仿和乙醚,易与水混合,生成亚硫酸 (H2SO3)随后转化为硫酸。属中等毒性气体,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硫可引起喉水肿、肺水肿、声带水肿及(或)痉挛导致窒息。吸入二氧化硫后会很快出现流泪,畏光,视物不清,鼻、咽、喉部烧灼感及疼痛,咳嗽等眼结膜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较重者可有声音嘶哑、胸闷、胸骨后疼痛、剧烈咳嗽、心悸、气短、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及上腹部疼痛等,严重者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甚至呼吸中枢麻痹,如当吸入浓度达到5240mg/m3时,立即引起喉痉挛、喉水肿,迅速造成死亡。 1.3危险状态识别 1、轻微危险状态 硫化氢:微量泄漏,不影响泄漏区域外其它正常生产操作和员工健康。二氧化硫:少量泄漏,能通过调整不影响其它生产操作和员工健康。 2、一般危险状态: 硫化氢:少量泄漏或泄漏的警戒区域能控制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二氧化硫:中量泄漏,警戒区域能控制在一个稳定的范围

盐酸泄漏应急预案

盐酸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安全事故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企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本着“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订本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此预案适用于水厂发生盐酸泄露而引起的工作人员及周围人员的身体伤害及因此可能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盐酸泄漏应急指挥组织机构 1、盐酸泄漏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单位统一组织领导和各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单位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①组长: ②副组长: ③成员: 四、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1、在发生盐酸泄漏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2、根据事态发展,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协助组织行动。 3、组织此类事故应急演练。

应急救援队伍及职责: 1、抢险抢修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现场抢险、抢修或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2、抢险救护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及时抢救受害人员,负责联系伤员的现场医疗及运送,负责内部人员疏散、隔离。 3、抢险处理组: 组长: 成员: 职责:抢险救援结束后,处理组人员要保护事故现场,对相关人员进行检查,防止再次事故的发生。 五、应急预案的启动: 1、盐酸发生泄漏后,被盐酸喷洒或者是溅到身上的人员应立即用紧急冲洗装置冲洗并尽快脱离现场,并向值班室及指挥小组报告事故基本情况。 2、指挥小组成员接到汇报后,迅速做出判断,是否启动本预案,如需要,立即启动。

3、应急救援原则:坚持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以人为本的原则,及时有效的实施急救和安全转移,减少事故损失。 4、必要时要停产及时疏散其它相关人员,避免给周围人员造成伤害。 5、各应急救援小组要各负其责进行抢险救援行动。 六、应急救援注意事项: 1、救援人员一定要做到自我防护,应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护用具佩戴好防毒面具等。 2、现场医疗急救要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 七、应急救援结束后,要将救援工作情况做出总结。 附件:现场救护方案 由于盐酸为强酸性腐蚀物品,并且在高浓度下对人体有烧伤的可能,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因此,被盐酸喷洒或者是溅到身上必须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以0.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同时离开泄漏现场。如果溅到眼睛内,必须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并送医务室急救。 一、泄漏控制 A、泄漏控制时的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穿防酸服、防酸碱雨鞋,戴全防护面罩。 2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

亚氯酸钠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亚氯酸钠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可能的事故类型: 1.1.1 液体产品泄漏危害性分析 亚氯酸钠固体为白色结晶体,因常含有二氧化氯而带有黄绿色。有无水物和三水物两种形式,其转移温度为38℃,稍有吸湿性,在常温下较为稳定。工业亚氯酸钠因含有水和其他杂质,加热至130~140℃,甚至于更低的温度便会分解放出氧气。溶入水和醇,尤其在水中溶解度很大。亚氯酸钠的碱性水溶液对光稳定;酸性水溶液易放出二氧化氯气体,容易引起爆炸性分解。与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或铵的化合物、氰化物、金属粉末混合后有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危险。。 1.1.2 原料突发泄漏情况类型 a) 储罐泄露,罐内料液过多,有可能造成外溢; b) 管道泄漏,需使用过量清水冲洗,有可能造成原料废水外溢; c) 突发大暴雨出现水淹情况,造成原料外溢; d) 发生自然灾害,造成产品储罐损坏,导致原料外排。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装置:液体产品储罐、管道。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设备损坏时四季可发生,设施正常时在雨季可能发生外溢。 1.4 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人畜饮水安全;

1.5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大暴雨、火灾、地震; 2 应急组织人员的构成和职责(车间级) 2.1 部门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 现场指挥:XX 应急处置分队长:XX 应急处置人员:车间全体人员 2.2相关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车间人员:围堵泄露废水进入事故应急池,避免外排,将原料废水抽入事故应急池。 办公室人员:负责指挥装运沙土进行围堵 配电室:负责接通备用泵电源 其他人员:在人员紧迫时进行增援 3 应急处置 3.1 应急处理报告程序: 发生事故时,值班人员及时向分队长汇报,分队长及时组织人员处置救援,并向应急处置队长汇报,应急队长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态指挥人员进行处置救援,并及时汇报现场指挥,现场指挥到达现场后,指挥组织人员进行处置救援,并根据事态决定是否向公司领导汇报,启动公司应急预案。救援过程由现场指挥长统一指挥,各部门、救援分队相互配合完成救援处置工作。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应急处置装备

盐酸应急预案

**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盐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安全事故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的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企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本着“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此预案适用于车间发生盐酸泄漏而引起的工作人员及周围人员的身体伤害及因此可能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盐酸泄漏应急指挥组织机构: 1、盐酸泄漏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单位统一组织领导和各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单位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组长:冯振快 副组长:高美霞 组员:孙宏阁崔吉利赵峰阿古拉李永明 四、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1、在发生盐酸泄漏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2、根据事态发展,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协助组织行动。 3、组织此类事故应急演练。 应急救援队伍及职责: 1、抢险抢修组: 组长:维修班班长 成员:维修班成员 职责:负责现场抢险、抢修或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2、抢险救护组: 组长:车间主任 成员:车间成员及厂内驾驶员 及时运送及抢救受害人员,联系伤员的现场医疗,负责内部人员疏散隔离。 五、应急预案的启动: 1、盐酸发生泄漏后,被盐酸喷洒或者是溅到身上的人员应立即用紧急冲洗装置冲洗并尽快撤离现场,并向值班室及指挥小组报告事故基本情况。 2、指挥小组成员接到报告后,迅速做出判断,是否启动本预案,如需要,立即启动。 3、应急救援原则:坚持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以人为本的原则,及时有效的实施救援和安全转移,减少事故损失。

合成工段高压气体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编号:AQ-BH-01531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合成工段高压气体泄漏应急救 援预案 Emergency rescue plan for high pressure gas leakage in synthesis section

合成工段高压气体泄漏应急救援预 案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合成工段是合成氨厂生产中心,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不毒等特点。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如果因生产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造成大量高压气体向外泄漏,有可能发生重大火灾、爆炸和人员中毒等严重后果,其破坏性非常严重,甚至会影响整个合成氨的生产及周边环境。故在合成工段生产中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操作指标和安全规程,严格管好设备及压力容器,防止高压气体外泄。如发生高压气体意外泄漏,必须有一套有效的防范应急救援预案,以防止事态的扩大和减少事故损失。 合成工段危险源的确定(一) 1.合成氨的生成N2+3H2=2NH3+Q 2.合成反应主要参数温度475-515℃;压力28MPa,

3.合成塔内主要气体成分(体积比) H2:70%;CH4:18%;N2:2.0%;NH3:2.0% 4.合成塔内主要气体的物化性质 H2:爆炸极限4%—75%;最小引燃(爆)能量0.019mmJ CH4:爆炸极限5%—15%;最小引燃(爆)能量0.28mmJ NH3:爆炸极限15.7%—27.4%;最小引燃(爆)能量0.77%mmJ (本系统内是液态氨,如外泄,每1t液氨蒸发后可变成1316L 氨气)NH3对人体的呼吸道、皮肤、眼睛都有较强的刺激性和灼伤性。 5.合成系统内危险物总量(按目前各厂通用ф800合成塔估算) 标准中ф800氨合成塔,在28MPa,反应压力下,其有效容积约为2—2.5m3的H2、CH4、N2、NH3及约5—6t液氨(不包括氨冷器)。 如果在较短时间内,系统内高压气体大量释放到空间,气体体积立即扩大280倍数,约在10分钟之内充满空间,形成重大火灾和爆炸危险因素。加之液氨大量外泄,蒸发为气态氨后,占据空间更

亚氯酸钠生产基本知识

亚氯酸钠生产基本知识 一、概述: 亚氯酸钠在氯在含氧酸中占距中间位置,由此决定了它的的各种物性。亚氯酸钠的活泼性和化学稳定性都介于NaClO和NaClO3之间,在氯酸盐系列产品中,具有独特的重要的位置。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有美国、日本等国的一些公司相继投入工业化生产,产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基本都在年产亚氯酸钠4000吨以上。如美国的Vulcam公司,年生产能力达10000吨,还有加拿大的Sterlins 公司、法国的Atochem公司的生产能力也都是5000吨,目前世界上亚氯酸钠年总产量在25000~30000吨,主要分布于亚欧、中北美。亚氯酸钠产品分固体和液体两种。不管固体还是液体,其中都含有少量的碱,对固液两个品种,国家经贸委在2002年1月批准并颁布了《工业亚氯酸钠化工行业标准HG3250-2001》,标准规定了工业亚氯酸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对两种产品的主含量要求规定,固体产品亚氯酸钠含量不小于78.0%,液体产品亚氯酸钠含量不大于50%。 我国亚氯酸钠生产起步较晚,参与研制单位不多。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氯用于漂白、消毒杀菌,会有残留物,氯能与一些有机物以及氨等生成有害于人类健康的物质,甚至会致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颁布法律法规,禁止氯漂,提倡使用新型漂白剂,二氧化氯已成为氯的首选替代产品,其应用领域也在逐渐地扩大,不仅用于纸桨、织物漂白,饮用水的消毒杀菌,工业及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等,还可用于水果蔬菜保鲜、水产养殖等,这些都促进了我国亚氯酸钠的发展。虽然有些地方不是直接应用亚氯酸钠,而是用二氧化氯,但是多数地方二氧化氯是用亚氯酸钠来制取的,所以说亚氯酸钠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 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氧化剂,其用途主要用于纸桨和各种纤维的漂白,如棉、麻、蚕丝、芦苇、粘胶纤维等合成纤维,最大优点是不伤害织物。亚氯酸钠也可用于某些食品的漂白,象砂糖、面粉、淀粉、油膏、蜡和油脂等等,同时也用于皮革业的脱毛,某些金属的表面处理,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亚氯酸钠用于饮用水消毒杀菌的优越性,不但效果好,而且不残留气味,

盐酸泄漏应急预案

盐酸泄漏应急预案 神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1月5日

1 事故特征 危险性分析 盐酸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危险点源 车间盐酸储酸罐。 盐酸泄漏的可能性 1.3.1 酸罐及酸管道接口处可能局部泄漏。 盐酸泄漏的危害性 1.4.1 小量泄漏,导致操作人员皮肤烧烫伤。 1.4.2 大量泄漏,盐酸雾导致操作人员中毒、窒息、烧烫伤等,并造成周边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事件及事态描述 1.5.1 一级泄漏:小量泄漏点维修或操作人员均可处置,滴在皮肤或其它部位盐酸有大量清水冲洗即可,泄漏残酸加碱中和处理。 1.5.2 二级泄漏:一般较大泄漏需停产、外协整治;受伤人员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立即去医院治疗;泄漏盐酸加碱中和处理。 1.5.3 三级泄漏:特大泄漏事故,需公司或119、120援救;对受伤人员送医院急救、住院治疗,对大量泄漏物进行围堵、加碱中和。 2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任现场应急抢险总指挥)车间主任—刘建明 副组长:(任现场应急抢险副总指挥)车间安全员—弓吉龙 抢险组:设备管理员—张玺 调度—马喜柱、吕瑞平、李鹏飞 发酵值班人员 救护组:(车辆调度)周腾 报警组:现场总指挥或其他负责人、安全员等。 应急处置工作职责 2.2.1 指挥人员职责:组长—负责发布和解除应急抢险指令,险情判别排查;组织现场各小组进行抢险、疏散、救助及通讯、联络;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抢救工作经验教训。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实施应急抢险救援

盐酸泄漏应急预案

编号:AQ-BH-02675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盐酸泄漏应急预案 Emergency plan for hydrochloric acid leakage

盐酸泄漏应急预案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1、不正常现象 空气中有大量的酸雾产生,有刺鼻的氯化氢气味。 2、后果及危害 (1)操作过程中未及时发现导致漫液,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造成环保事故。 (2)大量的酸雾在飘散过程中,对接触人员的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3、处理措施 (1)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一次水冲洗,冲洗水稀释后排至吸收废酸回收地缸。 (2)大量泄漏:吸收岗位操作工及时反应,迅速联系转化岗位作临时停车处理,同时迅速撤离出泄漏污染区至,并电话通知班长,要求岗位外来施工人员向上风向撤离。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

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依据泄漏实际情况开关循环泵、调节相关阀门、储槽液位,简短处理之后联系机修工到现场应急抢修。班长安排人员构筑围堤将泄漏物引至吸收地缸,严禁泄漏物质流入外排水沟,再用地缸泵转移至废酸槽内回收处置。 4、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巡回检查注意各设备的运行状况,早发现早处理。 (2)加强对酸区的隐患工作,小量的跑冒滴漏必须及时处理。 (3)岗位上必须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及物质。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盐酸泄漏应急演练

日照市凌云海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动力车间盐酸泄漏应急救援演练 一、演练的指导思想 为了预防和控制盐酸在生产中不慎泄漏,造成现场工作人员灼伤皮肤,破坏环境。保证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应急救援能迅速响应,有效的控制事故的发展,保护现场人员和周围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演练预案。二、演练内容 在动力车间生产过程中出现盐酸泄漏,造成人员、环境伤害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三、演练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为确保演练工作顺利进行,成立演练指挥小组,小组组成人员及职责如下: 1、预案演练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组长:动力车间经理郑贵勇 职责:对本次演练负全面责任,并负责本次演练的人力、资源的配备工作。 副组长:万志国、吴吉军、高华光 职责:协助组长做好组织演练工作,以及人力、资源的调配工作。 2、参加应急救援的演练人员 一组:抢险救护组组长:田海伟

成员:化水、电器车间人员 二组:抢险抢修组组长:刘江 成员:检修车间人员 三组:抢险处理组组长:张伟 成员:锅炉车间人员 职责:做好演练的组织、行动、通讯联络、资源配置、人员调配等具体工作。 3、参加演练人员 ①预案领导小组成员 ②其他观摩人员 四、演练要求 1、演练事件定于2010年月日上午9:30开始,各参演人员必须于2010年月日上午9:00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器材准备 ①消防带一盘,消防枪一个 ②耐酸碱水靴4双 ③通讯手机3部 ④防毒面具6个 ⑤维修其他工具若干 3、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 ①参加演练的所有人员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做好抢险、抢救、规范、迅速并要注意自身安全,确保演练成功。

盐酸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盐酸泄漏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盐酸在存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盐酸泄漏,应立即通知当班值班长、工段长及车间相关管理人员,并及时营救和安全疏散周围人员,实施紧急处置措施。 一、参加盐酸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人员应熟知盐酸的理化性质、毒性特征、中毒急救等必要信息,并按本措施进行泄盐酸漏处置。 二、盐酸泄露通常发生在以下部位: (1)罐体泄漏 (2)阀门处泄漏 (3)管线泄漏 三、应急处置措施 (1)迅速进行人员撤离疏散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耐酸碱水鞋。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泵转移至槽车,回收。隔离区域内,非事故处理人员不得入内。进入隔离区域内的救助人员,应佩戴防毒全面罩,穿耐酸碱防护服。 (2)泄漏源侦查 工艺运行人员加强巡检,应尽早发现泄漏源。若大量泄漏及时到构筑围堰的雨水阀处看其是否关闭,若没关闭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盐酸流入下水道或其他工作区域。(正常情况下雨水阀应处于关闭状态) (3)对泄漏源进行处理 1.罐体泄漏。 1.1罐体渗漏处理方法: 罐体内的剩余盐酸用完后,把罐体内注满清水进行置换,进行无害处理后,对罐体进行维修维护。 2.阀门处泄漏 2.1阀门处滴漏或渗漏时值班人员通知班长组织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后进行处理。 2.1.1首先停泵。 2.1.2关闭罐体出口阀门后,对管线内的盐酸进行放空并做无害处理。对于泄漏到地面上的盐酸用大量清水清洗并排入废水处理系统。 2.1.3阀门损坏更换阀门。 2.1.4阀门法兰连接处泄漏,若螺栓松动紧一下螺栓或更换橡胶垫。 2.1.5处理完后,按正常步骤开泵检测阀门处是否还泄漏,如果再次泄漏,按照上述方法继续处理直至不泄露为止。 3.管线泄漏 3.1管线泄漏时值班人员通知班长并及时停泵。 3.2穿戴好防护用品后,关闭罐体出口阀门,对管线内的盐酸进行放空并做无害处理。对于泄漏到地面上的盐酸用大量清水清洗并排入废水处理系统。 3.3联系机修人员,对管线进行维修。 3.4处理完后,按正常步骤开泵检测管线是否还泄漏,如果再次泄漏,按照上述方法继续处理直至不泄露为止。

盐酸泄漏事故说明及现场处置方案

10.9号制粉车间溶铟工序-盐酸挥发事故说明 一:事件经过 2018.10.09号下午14:15分左右投入24公斤铟花,开盐酸罐阀门加入盐酸,阀门打开时,盐酸缓慢加入,未发现异常,2分钟后,再未变动阀门的情况下,盐酸加入速度突然增大,玻璃釜内反应剧烈,之后关闭盐酸阀门,打开玻璃釜上口排压,制粉车间大量盐酸烟雾,打开空调、强排风排气,之后上报李总,在李总指挥下,穿戴防毒面具,进入车间检查,3-5分钟内,车间烟气散去,安全排查,确认安全;2小时后,继续加入盐酸溶铟。 二:紧急措施 1:关盐酸阀门 2:打开溶解釜盖排压 3:开空调、强排风 4:上报领导,排除隐患 5:后续安全隐患排查 三:事故原因 1:玻璃釜内加入铟花过多(24Kg); 2:盐酸阀门开启过大。

盐酸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一、泄漏处理 1. 少量泄漏 采用不可燃的吸收物质围圈覆盖并收集泄漏物(如沙子、泥土)将泄漏物放在空置的容器中等待处理。 2.大量泄漏 采用围堤、覆盖、收容等方法,并采用以下措施: (1)立即上报领导:启动水源应急预案。 (2)现场处置: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的发展,并将受伤人员救出危险区,组织人员撤离,消除事故隐患,打开空调及强排风。 (3)紧急疏散:事发当值人员要建立警戒区,将与事故无关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 (4)组织急救: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并将伤员救出危险区,送至医院就医,防止发生继发性伤害。 3. 泄漏处理时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须的个人防护器具。 (2)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现场。 (3)应急处理时不要单独行动。 二、灼伤处理方案 1、化学性皮肤烧伤处置 (1)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腐蚀的衣服、鞋袜。 (2)灼伤处先用布擦拭干净,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 (3)视灼伤情况送医院治疗。 2、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 用大量水漱口,吞服大量生鸡蛋清或牛奶(禁止服用小苏打等药品),就医。

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应急预案

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应急预案 编制人: 校对人: 审核人: 审批人: XXXXXX项目部 XXX年XXX月

1目的 为有效控制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发生后的影响,做到反应迅速、组织有序、措施得当,切实维护员工安全、保护公司环境及内部生产稳定。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易燃易爆气体发生泄漏事故的控制。 3 职责 3.1 行政部负责制定“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应急预案”。 3.2 各易燃易爆气体使用部门应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3 公司“应急响应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公司内部的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救援工作。 3.4 公司“应急抢险小组”实施救灾行动。 3.5 行政部负责组织预案的演练;监督各部们安全工作,视情况通知公安消防部门。 4工作内容 4.1 一旦发生液化气和乙炔等气体泄漏初期,现场负责人员应按相应的MSDS措施立即关闭这些气体的阀门,切断气源等。 4.2 出现大量泄漏事件时,现场人员在采取措施初步堵住泄漏的同时,立即通知公司应急响应领导小组。 a. “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接到泄漏报警后,及时调动“应急抢险小组”按预案实施; b. 应急抢险小组应立即前往现场查看情况,划定警戒区域,紧急疏散人员有序地撤离,远离事故现场,禁止一切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警戒区域。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事故源状态作出初步判断,并有效进行处理。 c. 行政部负责做好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同时确保警戒区域内禁止烟火和明火,禁止操纵现场电源控制开关(防爆开关除外)以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d. 若出现伤者做好抢救准备立即送医院治疗、救治。 4.3 当易燃易爆气体泄漏遭遇明火造成火灾时,应按《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执行。

盐酸泄漏环境应急预案

编号:AQ-BH-02666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盐酸泄漏环境应急预案Environmental emergency plan for hydrochloric acid leakage

盐酸泄漏环境应急预案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1、事故前不正常现象 地面出现鼓泡和腐蚀,空气中有刺鼻的氯化氢气味和烟雾。 2、可能导致的后果 操作过程中未及时发现导致漫液,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污染造成环保事故。 3、处理措施 (1)岗位操作工发现泄漏及时报告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进行隔离,严格限制人员出入,用现场的消防水进行稀释吸收,控制冲洗水不能流入地沟,要回收至事故池。 (2)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简单处理之后联系机修工到现场应急抢修。 (3)小量泄漏可以用大量水冲洗,冲洗水回收至事故池。

(4)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事故池内,回收处置。 4、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巡回检查注意各设备的运行状况,早发现早处理。 (2)定期对盐酸槽及管道测试厚度,确保设备不带病运行。 (3)定期举办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员工的救援技能,提高员工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能力。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置措施 1、气体类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置基本程序 (1)防护 根据泄漏气体的毒性及划定的危险区域,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防护等级划分标准、防护标准见表5-1、表5-2 表5-1 防护等级划分标准 毒性/危险区重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轻度危险区 剧毒一级一级二级 高毒一级一级二级 中毒一级二级二级 低毒二级三级三级 微毒二级三级三级 表5-2 防护标准 级别形式防化服防护服防护面具 一级全身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 全防型滤毒罐 二级全身封闭式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 全防型滤毒罐 三级呼吸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2)询情 ①遇险人员情况。 ②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形式、扩散范围。 ③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火源等情况。 ④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意见。 (3)侦检 ①搜寻遇险人员。 ②使用检测仪器测定泄漏物质、浓度、扩散范围。 ③测定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 ④确定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 ⑤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⑥确定攻防路线、阵地。 ⑦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 (4)警戒 ①根据询情、侦检情况确定警戒区域。 ②将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并设立警戒标志,在安全区视情况设立隔离带。 ③合理设置出入口,严格控制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物资,并进行安全检查、逐一登记。 (5)救生 ①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

②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③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和现场急救。 ④将伤情较重者送医疗急救部门救治。 (6)控险 ①启用单位喷淋、泡沫、蒸气等固定、半固定灭火设施。 ②选定水源,铺设水带,设置阵地,有序展开。 ③设置水幕或屏封水枪,稀释、降解泄漏物浓度,或设置蒸气幕。 ④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7)堵漏 ①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 ②若易燃气体泄漏,所有堵漏行动必须采取防爆措施,确保安全。 ③关闭前置阀门,切断泄漏源。 ④根据泄漏对象,对不溶于水的液化气体,可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堵漏方法见表5-3。 (8)输转 ①利用工艺措施倒罐或放空。 ②转移较危险的瓶(罐)。 部位形式方法 罐体砂眼使用螺丝加黏合剂旋进堵漏 缝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金属堵漏锥堵漏 孔洞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金属堵漏锥堵漏 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 管道砂眼使用螺丝加黏合剂旋进堵漏 缝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金属封堵套管、电磁式堵漏工具组、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堵漏 孔洞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 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 阀门使用阀门堵漏工具组、注入式堵漏胶、堵漏夹具堵漏 法兰使用专用法兰夹具、注入式堵漏胶堵漏 (9)救护 ①现场救护。 a.将染毒者迅速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区; b.有条件时应立即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人染毒; c.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跳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氧气; d.立即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②使用特效药物治疗。 ③对症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