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与水力学考研考点精编(含历年真题解析)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与水力学考研考点精编(含历年真题解析)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与水力学考研考点精编(含历年真题解析)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与水力学考研考点精编(含历年真题解析)

目录

Ⅰ 序言 (3)

Ⅱ 考前必知 (5)

Ⅲ 复习方略 (9)

Ⅳ 考试分析 (11)

Ⅴ 复习指南 (19)

《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19)

《普通化学》 (28)

Ⅵ 核心考点解析 (38)

《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38)

第一章 绪论 (38)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44)

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 (57)

第四章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 (67)

第五章 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路 (75)

第六章 明渠均匀流 (85)

第七章 明渠非均匀流 (88)

第八章 堰流和渗流 (95)

第九章 因次分析和模型试验 (102)

《普通化学》 (106)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106)

第二章 水基分散系 (126)

第三章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134)

第四章 结构化学 (158)

第五章 单质及无机化合物 (182)

第六章 有机化合物 (191)

第七章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06)

第八章 生命、环境、能源与化学 (210)

Ⅶ 往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 (214)

往年真题试卷 (215)

同济大学199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215)

同济大学200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217)

同济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220)

同济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223)

同济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226)

同济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228)

往年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230)

同济大学199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30)

同济大学200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36)

同济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43)

同济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52)

同济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59)

同济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65)

Ⅰ序言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与水力学考研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以下简称《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是联合专业课老师根据学校指定教材精心研发和编写的考研全程备考精品教辅,既从宏观视角构建学科知识框架,又从微观层面对核心考点、历年真题进行全面解析,可节省考生梳理教材的大量宝贵时间和精力,使考生复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主要内容

考前必知:包括历年报录情况、学费与奖学金等,信息面全、可靠性高,考生可对专业课的考研情况了如指掌。

复习方略:详细阐述考研专业课高分复习策略,推荐最有价值的相应复习参考书目,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的最佳复习方略。

考试分析:包括考题难度分析、考试题型解析、考点章节分布、最新试题分析、考试展望等,使考生在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迅速掌握复习重点、难点内容。

复习指南:包括复习提示、知识框架图。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与方法;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有助于考生通晓各章节的主体内容和结构,快速形成学科体系、强化记忆。

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该内容相当于笔记,但比笔记更权威、更系统、更全面、重难点也更分明。

往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往年真题,能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能有效指明复习方向,并且往年真题也常常反复再考。该内容包含往年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每一个题目不但包括详细答案解析,而且对考查重点进行了分析说明。

二、主要特色

立足教材,夯实基础。以指定教材为依据,全面梳理知识,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让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学科基础知识有全面、扎实、系统的理解、把握。

注重联系,强化记忆。复习指南分析各章节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各章节的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帮助考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串联零散的知识点,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存储,提取和应用。

深入研究,洞悉规律。深入考研专业课考试命题思路,破解考研密码,为考生点拨答题技巧。

三、使用说明

1、全面了解,宏观把握。

备考初期,考生需要对《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中的考前必知列出的历年报录情况等考研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合理估量自身水平,结合自身研究兴趣,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为考研增加胜算。

2、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基础阶段,考生应借助《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中的考试分析初步了解考试难度、考试题型、考点分布,并通过最新年份的试题分析以及考试展望初步明确考研命题变化的趋势;通过认真研读复习指南、核心考点解析等初步形成基础知识体系,并通过做习题来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知识点,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过好基础关。

3、强化复习,抓住重点。

强化阶段,考生应重点利用《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中的复习指南(复习提示和知识点框架图)来梳理章节框架体系,强化背诵记忆;研读各章节的核心考点解析,既要纵向把握知识点,更应横向对比知识点,做到灵活运用、高效准确。

4、查缺补漏,以防万一。

冲刺阶段,考生要通过巩固《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中的核心考点解析,全面研究往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通过分析,提炼出命题思路和要点,有效把握专业课往年出题方向、常考章节和重点章节,做到主次分明、有所侧重地复习,并加强应试技巧。

5、临考前夕,加深记忆。

临考前夕,应重点记忆核心考点解析中的五星级考点、浏览知识点框架图,避免考试时因紧张等心理问题而出现遗忘的现象,做到胸有成竹走向考场。

Ⅱ考前必知

一、历年报录情况

注:2014年报录情况以专业为主,不分学院。

二、学费与奖学金

(一)学费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工程管理硕士(125600)、MBA(125100)、MPA(125200)、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软件工程硕士(085212)、金融硕士(025100)、会计硕士(125300)和翻译硕士(055101、055102、055109)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费标准另行公布,其它硕士研究生学费为8000元/学年。

(二)奖学金

对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有完善的奖助体系(工程管理硕士(125600)、MBA(125100)、MPA(125200)、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软件工程硕士(085212)、金融硕士(025100)、会计硕士(125300)和翻译硕士(055101、055102、055109)不纳入奖助体系中),对于纳入奖助体系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入学时全部都可以获得每年8000元的全额学业奖学金,该奖学金用以抵充学费。对纳入奖助体系的硕士研究生还可获得助学金。另外,纳入奖助体系的全日制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助教和助管的岗位,获得额外的资助。所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可参加有关专项奖学金评定。

2014硕士研究生奖助方案

Ⅲ复习方略

在考研场上,竞争异常激烈,一分一毫都不可不计较!专业课150分所占比重更大,特别是对于一些自主划线的名校,由于命题较难,专业课成为拉开成绩、排名的法宝,当总成绩相近的情况下,专业课成绩更高的考生更容易受到青睐。如何在高手林立的战场上运筹帷幄并确保这一科目辉煌的战绩,这是关系考生能否胜出的关键!由于本专业课知识点固定,所以考生从暑假开始复习是比较恰当的。另外,考生对本专业课的复习务必以课本为主。

第一阶段打基础,夯实基本功(8月初-9月底)

1.主要目标:系统认知教材的内容,争取获得总体认知,同时彻底解决课后习题。

2.复习建议:

(1)根据自个人实际,量化复习内容。

(2)找齐教材,重点认知教材知识框架和学科命题特点,初步获得感性认知。

(3)强调积极主动地亲自参与,并整理出笔记。特别是结合老师整理的历年真题,思考两本书的命题点。同时找出自己认为掌握的不扎实的内容。

从历史惯例看,新考试大纲一般在9月中下旬正式对外公布。之前,有的考生认为考纲没有公布,动手复习应该是较为盲目的,有点做无用功的样子。实际上,同济大学市政工程专业的考纲大体上是稳定,普通化学知识点繁多,而水力学部分涉及的公式较多,这就需要考生反复研究课本,化繁为简,才能在考场上融会贯通。想要在专业课上取得高分,要求考生在这个阶段高度重视,不要在原则问题上犯常识性错误。首先认识重要的已考点和未考点,找出其命题的趋势。

第二阶段系统复习,全面提升(10月初-10月底)

1.主要目标:全面理解知识点及其应用,提炼知识要点并加以重点记忆、练习。

2.复习建议:

考生应侧重于知识点的深化理解和系统把握。对于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要加深理解,注重实际运用;另外,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有:一是提炼要点和精华,进行重点记忆,二是加大练习量,通过做课后习题加强、巩固记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第三阶段查缺补漏,模拟训练(11月初-12月15号)

1.主要目标:热身备战,进行实战模拟,检查复习效果,增加临场经验。要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强化弱项。

2.复习建议:

(1)查漏补缺,在回顾的过程中,找出被遗漏的、理解不够深入的考点,进行消化和强化,以确保自己掌握的知识涵盖了考试大纲所有的知识点;

(2)梳理和串联知识点,检查和理顺知识脉络,增强对于知识点之间、章节之间逻辑联系把握;

(3)加强理解记忆重点、难点和空白考点;

(4)加大习题训练力度,增加题感,分析今年真题的出题思路(分析填空题、选择题的命题倾向和特点,把握计算题的大体套路),使自己分析问题的角度与答题思路同命题者的预期相一致;有选择的做其它名校的专业课试卷(武汉大学、河海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切忌大量模拟,搞“题海战术”,要将模拟和复习有机结合起来。

(6)加大对真题答题规范的研究。因为专业课成绩的重要性,为避免不必要的丢分,再次强调研究真题主要是针对整张试卷和计算答题规范的把握。按照规范,计算题的得分点不要落掉,不需要写的,我们争取不写。这样的话,一方面我们可以节省时间,另一方面可以规范我们的思路,只有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考试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惊慌失措。由于真题有限,所以我们应该重复这个训练过程,直到我们对自己满意了为止。

第四阶段强化记忆,保持状态(12 月中旬-考前)

1.主要目标:强化记忆,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2.复习建议:

好好整理前面阶段各种错题,对一些基本概念,公式加深记忆。认真回顾所做过的真题、习题、模拟题,保持状态,准备上考场。

考研使用教材:

819普通化学与水力学科目考研指定参考书目:

(1)《普通化学》(第一版),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级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柯葵,朱立明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Ⅳ考试分析

一、考试难度

1.考试难度

本专业课2013年之前参考书目为《普通化学》,2013年开始新加入《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考试内容变为《普通化学》和《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从近几年的真题来看,考试的难度适中。对于《普通化学》这门课,主要是围绕着前四章展开的,第一章和第三章是重点也是难点,大部分的计算题都出自这两章。第二章主要涉及概念类型题目,偶尔出现几道小计算题。运用知识对未知元素或者某种现象进行相关推理作为第四章的重点,多次出现在历年真题中。相似化合物之间酸碱性,耐热性等的比较则是第五章考查热点。剩余几个章节主要是以填空或选择题形式考查基本概念。《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这门课,由于是2013年刚刚添加进来,所以考试的总体难度不大。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这门课各种类型计算题占绝大部分,考生应熟练的掌握。

通过近几年的真题分析,我们发现在专业课的命题上,有如下规律:

(1)专业课总分150分,《普通化学》以及《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75分,每年的考试难度都比较稳定,《普通化学》主要分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四题计算题。而《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一般分为填空题,选择题,五道计算题。2017年普通化学部分题型范围: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问答题。2017年水力学部分题型范围: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

(2)在每一年的专业课试卷中,知识点分布基本比较均匀。第四章和第五章会经常用于出简答题,计算题大题主要是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计算,第三章的酸碱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和电化学平衡计算,第二章和第四章则常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其余章节多为一些基本概念题,以填空题形式或简答题形式来考查。水力学题量相对较少,主要是计算题,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全面给掌握各种公式,计算套路。掌握计算题答题规范,该得的分不能丢,水力学的复习一定要细致,并且多做多练。

(3)重要的已考点考研专业课试卷中,很多考点会反复出现,一方面提醒考生这是重点,一方面可以帮助考生记忆重要知识点,灵活掌握各种答题方法。所以对于反复考查的知识点,一定不要局限于答案,而要对答案进行变化。

(4)反复变化的出题方式近年考研试题中,有些考点反复考查,但是却经常会变换题型来考查。第一章,经常对反应方向的判据这一知识进行出题,吉布斯自由能,反应上频繁的出现在专业课试卷中,每年都以不同的方式提问,但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同的。所以,在结合历年真题复习的过程中,针对每个知识点,考生应该要想想该知识点是否会有可能以其他方式考查以及如何解答。判断题考查的往往是容易混淆的地方,所以在复习时,应该将所学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网络,这样不但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有利于提高应试能力。

(5)从多年的历年真题分析看,很多题目都是课后习题的变形。这就是说,在专业课

的复习过程中,应基于课本,课后习题是最好的练习题。要做到课后习题基本会做,课本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都已掌握,这样,无论题目如何变化,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2.出题风格

同济大学819普通化学与水力学科目专业课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偏向于对基础知识点的考查。而且每一年的题目基本都是稳定的,涵盖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以及计算题,所以考查的题型比较广泛,每年考查的知识点相似,便于考生掌握重要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最初要全面的复习参考数目的知识点,后期应该结合专业课真题复习,历年经常出现的题目应作为重点知识点进行复习。

二、考试题型

普通化学的考试题型主要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以及计算题。水力学部分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以及计算题。

1.填空题

每年的专业课试卷中,普通化学部分的填空题一般有20个空左右,每空1分,共20分左右。水力学部分的填空题一般有5个空,每空1分,共5分。这部分的题目较为基础,不论是普通化学还是水力学,主要是一个基本概念的变身或者是区分一些性质,一些简易的计算以填空题形式出现;如果专业课复习的比较细致,比较全面的话,这部分基本是不会出错的。这也是给考生们一个信号,应重视基础,重视课本的知识点复习,概念要清晰。

2.判断题

判断题考查的是非常基础的知识,但是判断题看似简单,却暗藏杀机。考生如果没有对知识点进行透彻把握,就会在遇到判断题时出现混淆,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对相关概念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

3.选择题

普通化学部分,每年不一定涉及到这一题型,如果当年没有选择题,则分数会被划于填空题部分。该部分一般有10小题,每题1分。主要的还是一些基本概念或者性质的比较。例如标准平衡常数,反应方向的判定,热稳定性和溶解性的比较等等,这部分题目一般为定性分析,考生需要对原理予以掌握,再对选项进行分析。水力学部分的选择题一般有10个空,每空2分,共20分。主要是为一些小计算题或者定性分析。例如雷诺数的计算与比较,串并联的选择,管道出口水头损失系数的计算等等。这就要求考生们,应对课本上可出计算题,但又不可能以计算大题形式出现的知识予以把握,并且勤加练习。

4.简答题

本题型只有普通化学部分才会涉及,一般为3题左右,每题4分,共12分左右。该部分题型一般为解释现象或者配平方程式。对于前者,考生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对于溶解性比较,就需要知道金属离子极化力使共价键成分增多导致溶解度下降,对于离子极化力要有充分的认识,考生可以通过网络对相关知识进行扩展。对于后者,考生应当掌握一些重要化学方程式,例如硫化物的溶解,废金属化合物的水解等等。

5.计算题

普通化学,水力学这两部分都涉及计算题,也是整份卷子中,分值最多的部分。前者大概占35分左右,后者大概占50分左右。两部分的计算题题型每年都固定,都是固定考点,这些已经在复习指南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例如,溶液中的酸碱平衡,电化学,而水力学中,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长管水力计算等都是比较适合出计算题的知识点。

三、考点分布

下面参照历年真题,将考点的分布按年份进行整理。

《普通化学》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水基分散系

第三章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第四章结构化学

第五章单质及无机化合物

第六章有机化合物没有固定的考查重点,每年只有1—2填空或者选择题,考生只要了解普通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种类及其特性即可。

第七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第八章生命与化学每年只有1—2道填空题,掌握基本概念即可。

第九章环境与化学每年只有1—2道填空题或者简答题,重点掌握当代重大的环境问题,现代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即可。

第十章能源与化学每年只有1—2道填空题,掌握基本概念即可。

《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第三章体动力学基础

第四章动阻力和水头损失

第五章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流

第七章明渠均匀流

第八章明渠均匀流

第九章堰流

第十章因此分析和模型试验

第十一章渗流

四、试题分析:以2013年为例

同济大学819普通化学与水力学科目2013年的专业课考试题目难度适中,紧扣课本,充分考查了考生对指定教材的熟悉及掌握程度。今年专业课在普通化学的基础上新增了水力学,这使得整张试卷概念类题型减少,计算类题型增加,但整体难度是有所下降的。今年的专业课试卷是平稳过渡,未来可能会逐步增加水力学部分的难度。

首先,从题量上来说,2013年基本与前几年保持一致。其次,从题型上来说,普通化学与水力学基本保持一致,普通化学仍然是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而水力学是以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题的形式出现。稳定的题型,便于考生们做定向的应试训练。

再次,从考研的侧重点上来看,普通化学部分仍然是以前四章为考查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后六章的知识会少量出现在填空题,选择题当中。计算题题型和考查重点与往年相比,保持稳定。第一章仍然以热力学和动力学为考试的重点,在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中都有

出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填空题部分本章内容考查的比往年更加灵活,有些题目不再是课本上直接的内容,需要自己的一些灵活的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考生们往往容易忽略一些看似简单的知识点,但这往往是命题老师经常考的。第二章考查了水基分散系,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偶尔会有问答题,重要题型为稀溶液通性的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本章基本概念较多,考生们在复习水基分散系的时候,务必仔细认真,对课本角落里的一些知识点也要予以把握。第三章考查了溶液中的化学平衡,本章主要是以计算类题型考查知识点,在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当中都有涉及。尤其是计算大题,考查了一道电化学计算题和一道多重平衡计算题,题目比较有难度,但解题套路明显,考生只要在复习阶段多加练习,理解各种公式并灵活应用。第四章的考题有难度,需要考生对各种原理,变化规律,分子结构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本章考题主要出现在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当中。对未知元素各项参数的推导,解释物理现象等都是往年的考查重点,今年也不例外。其余六章基本为一些概念题,题量也较少,但对于第五章,考生要会写书上列出的方程式。

水力学部分题量较少,填空题部分主要为一些基本概念,名词解释或者一些简单计算,章节的重要性没有普通化学部分区分的那么明显,基本上每章都是重点。所以考生在复习阶段一定要对整本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选择题部分为简单计算和某些水流状态的定性分析。计算题是水力学部分的重点,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题目有难度并且分值高。但是每种题目是有固定的套路的,所以考生一定要掌握课本例题和课后习题,并且勤加练习,加快解题速度,这样在考场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计算题总共五题,第一题考查了作用在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第二题考查了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的应用,解题思路就是课本例题。第三题考查了虹吸管,属于长管计算。第四题考查了明渠均匀流的水力计算。第五题考查了临界坡度,题目直接来自课本例题,本题较有难度,如果考生在复习阶段没有很好地研究本道例题,得出正确答案有一定困难。

因此,从整体看,这份专业课试卷的难度适中,偏向于考查基础知识的应用,不存在难题和怪题。

综上,2013年的考研真题比较平稳,重点仍考查考生对指定教材的熟练程度,考查考生对课本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考查的知识点,题型也基本与过去相似。

五、考试展望

今年,我们认为,同济大学819普通化学与水力学科目考研真题会呈现以下趋势:

(一)每个章节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基本是和近三年相似,课本上的基本概念,一些常用的公式,定义仍然是考试的热点。考生复习的过程中,可参照第三节所列出的各章节知识点分布,掌握考试重点。水力学部分要以课本为主,考研大纲为准。

(二)从题型上来看,普通化学仍是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以及计算题为主,水力学仍会以填空,选择,和计算的方式来考查。题量以及题型会保持稳定。

(三)从涉及的考点来看,今年仍与前几年一样,涉及以下考点,见下表所示。

Ⅴ复习指南

《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作为全书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流体力学的连续介质假设,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作用在液体上的力。重点阐述了流体固有的力学性质——粘性,这些基本知识是学习流体力学理论的基础。

在历年的考题中,本章的考查重点是基本概念,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重要题型为连续介质假设的概念、主要物理性质、粘性的计算和单位、粘性随温度的变化,其中牛顿内摩擦定律中相关参数的关系、变化和计算是整个流体力学课程的基础,务必引起足够重视。

复习上,建议考生掌握连续介质基本假设、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注意区分动力粘性系数和运动粘性系数、区分表面力和质量力、掌握粘性系数和质量力的单位和量纲、对于气体和液体粘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要非常清楚。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绪论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流体概念

流体质点

连续介质基本假设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惯性

压缩性和膨胀性

表面张力

气蚀

作用在液体上的力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一、本章复习提示

流体静力学是研究流体处于静止或相对静止状态下的力学规律。由于流体处于静止状态,其表面力只存在法向应力即压强,因此,本章将重点阐述压强的特性、压强的分布规律以及流体对各种形状壁面作用力的计算方法。

本章是历年考研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都会涉及。尤其是计算题部分,五道题中必有一题考查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的计算。选择或者填空题会涉及静水压强的量测。测压管水头、作用在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压力体、压强的两种计算基准等相关概念也是选择、填空的常考题目。

复习上,建议考生首先要掌握重要的名词概念,了解静止流体压强特性,压强的表示方法。对于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通过大量做题,熟练掌握各种不同曲面的计算方法。这些都是历年考试的核心考点。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流体静力学

静止流体中压强的特性、等压面

液体对壁面的作用力作用在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作用在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压力体

重力作用下静止流体

中的压强分布规律

静止流体压强的表示方法

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式测压管水头

压强的两种计算基准

压强的三种度量单位静水压强的量测方法

同济大学朱慈勉结构力学第10章结构动.知识题目解析

同济大学朱慈勉 结构力学 第10章 结构动..习题答案 10-1 试说明动力荷载与移动荷载的区别。移动荷载是否可能产生动力效应? 10-2 试说明冲击荷载与突加荷载之间的区别。为何在作厂房动力分析时,吊车水平制动力可视作突加荷载? 10-3 什么是体系的动力自由度?它与几何构造分析中体系的自由度之间有何区别?如何确定体系的 动力自由度? 10-4 将无限自由度的振动问题转化为有限自由度有哪些方法?它们分别采用何种坐标? 10-5 试确定图示各体系的动力自由度,忽略弹性杆自身的质量。 (a) (b) EI 1=∞ EI m y ? 分布质量的刚度为无穷大,由广义坐标法可知,体系仅有两个振动自由度y ,?。 (c) (d) 在集中质量处施加刚性链杆以限制质量运动体系。有四个自由度。 10-6 建立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有哪些主要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0-7 单自由度体系当动力荷载不作用在质量上时,应如何建立运动方程? 10-8 图示结构横梁具有无限刚性和均布质量m ,B 处有一弹性支座(刚度系数为k ),C 处有一阻尼器(阻尼系数为c ),梁上受三角形分布动力荷载作用,试用不同的方法建立体系的运动方程。

解:1)刚度法 该体系仅有一个自由度。 可设A 截面转角a 为坐标顺时针为正,此时作用于分布质量m 上的惯性力呈三角形分布。其端部集度为.. ml a 。 取A 点隔离体,A 结点力矩为: (3) 121233I M ml a l l mal =???= 由动力荷载引起的力矩为: ()()2121 233 t t q l l q l ??= 由弹性恢复力所引起的弯矩为:.21 33 la k l c al ? ?+ 根据A 结点力矩平衡条件0I p s M M M ++=可得: ()3 (322) 1393 t q l ka m al l c al ++= 整理得:() . .. 33t q ka c a m a l l l ++= 2)力法 . c α 解:取AC 杆转角为坐标,设在平衡位置附近发生虚位移α。根据几何关系,虚功方程 为:() (20111) 0333 l t q l l k l l l c m x xdx ααααααα-?-?-?=? 则同样有:() . .. 33t q ka c a m a l l l ++=。 10-9 图示结构AD 和DF 杆具有无限刚性和均布质量m ,A 处转动弹簧铰的刚度系数为k θ,C 、E 处弹簧的刚度系数为k ,B 处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为c ,试建立体系自由振动时的运动方程。 t )

同济大学土木学院结构工程考研经验.

同济的土木考材料力学加结构力学,复习之前先到同济的官网上把考纲下下来,打印出来。官方说法是材力7结力3,其实个人觉得应该是6比4或者5比5的样子。材力如果是张英世老师教的话,大家基础应该还不错,问题不大。复习方法是先在图书馆借本同济的指定教材,同时借本材力的辅导书,用过一本西安交大的辅导书,觉得不错,一本同济的习题集,稍稍偏难。看完一章就做辅导书上的习题,书后的习题就不用做了,因为没有解析。做题不用钻牛角尖,很难很怪的题就不要做了,要做有普遍意义的题。关键是要学习一般的解题思路,常用的公式熟记。看完书做完辅导书就做同达和求进的辅导班的资料以及真题,这两份资料实际上才是最重要的。 总而言之材力问题不大,大家这样复习然后做历年真题和辅导班的资料,如果感觉做起来问题不大就可以了。做材力还有一个诀窍,先把所有的式子都用字母表示,然后进行运算,最后的结果尽量先用字母表示,总而言之就是能不代数字就不代数字,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运算量,提高准确率。 结力才是大家考研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大家的结力需要从头学起。虽然材力所占的比重比结力大,但实际上在大家在结力上所花的时间会远远大于花在材力上的时间,大约3到4倍的样子。先说说我复习结力的过程吧,最开始复习结力时怎么都找不到感觉,看过觉得啥都没看懂,所以就一直放着,想等他们只考结力的人看完了给我讲,结果发现他们进度也很慢,大概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觉得不能再拖了,于是放下其他所有科目一心看结力,大概看了一周左右的时间终于找到了感觉,当时真觉得是顿悟了,然后再往后面看都觉得霍然开朗了。大家首先看同济的指导教材,朱慈勉编的两本结构力学,看懂前面的概念和例题,后面的习题不用做了,因为没解析,同时借本结力的参考书,做后面的习题。结力的参考书用了很多本,都是在图书馆借的,也说不出哪本好哪本坏。做完这些之后就做辅导班的资料和历年真题,这两份资料非常重要,做个三遍左右吧。其实像数学和材力结力这种课关键还是在于多做,不要以为题海战术就一定很笨,当然多并不是蜻蜓点水般这个资料也做那个资料也做,泛泛的多,而是要把重要的资料做得精做得熟做得透,自然知识点就会掌握的很牢固,解题技巧,速度和准确度也在做题的过程中培养起来了。

同济大学朱慈勉结构力学第10章结构动习题答案

最新版 同济大学朱慈勉 结构力学 第10章 结构动..习题答案 10-1 试说明动力荷载与移动荷载的区别。移动荷载是否可能产生动力效应? 10-2 试说明冲击荷载与突加荷载之间的区别。为何在作厂房动力分析时,吊车水平制动力可视作突加荷载? 10-3 什么是体系的动力自由度?它与几何构造分析中体系的自由度之间有何区别?如何确定体系的 动力自由度? 10-4 将无限自由度的振动问题转化为有限自由度有哪些方法?它们分别采用何种坐标? 10-5 试确定图示各体系的动力自由度,忽略弹性杆自身的质量。 (a) (b) EI 1=∞ EI m y ? 分布质量的刚度为无穷大,由广义坐标法可知,体系仅有两个振动自由度y ,?。 (c) (d)

在集中质量处施加刚性链杆以限制质量运动体系。有四个自由度。 10-6 建立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有哪些主要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0-7 单自由度体系当动力荷载不作用在质量上时,应如何建立运动方程? 10-8 图示结构横梁具有无限刚性和均布质量m,B处有一弹性支座(刚度系数为k),C处有一阻尼器(阻尼系数为c),梁上受三角形分布动力荷载作用,试用不同的方法建立体系的运动方程。 解:1)刚度法 该体系仅有一个自由度。 可设A截面转角a为坐标顺时针为正,此时作用于分布质量m上的惯性力呈三角形分布。其端部集度 为 .. ml a。 取A点隔离体,A结点力矩为: .... 3 121 233 I M ml a l l mal =???= 由动力荷载引起的力矩为: ()() 2 121 233 t t q l l q l ??= 由弹性恢复力所引起的弯矩为: . 2 1 33 la k l c al ??+ 根据A结点力矩平衡条件0 I p s M M M ++=可得: () 3 ... 322 1 393 t q l ka m al l c al ++= 整理得:() . ..3 3 t q ka c a m a l l l ++= 2)力法 t)

同济大学 朱慈勉版 结构力学 课后答案

第六章 习 题 6-1 试确定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 (b) (d) (f) (g) 所有结点均为全铰结点 2次超静定 6次超静定 4次超静定 3次超静定 去掉复铰,可减去2(4-1)=6个约束,沿I-I 截面断开,减去三个约束,故为9次超静定 沿图示各截面断开,为21次超静定 刚片I 与大地组成静定结构,刚片II 只需通过一根链杆和一个铰与I 连接即可,故为4次超静定

(h) 6-2 试回答: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与力法基本结构的选择是否有关力法方程有何物理意义 6-3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超静定梁,并绘出M 、F Q 图。 (a) 解: 上图= l 1M p M 其中: EI l l l l l l l EI l l l l EI 81142323326232323332113 11=??? ????+??+???+??? ??????=δEI l F l lF l lF EI l p p p p 8173323222632 31-= ??? ???-??-?=? 0817******* =-EI l F X EI l p p F X 2 1 1= p M X M M +=11 l F p 6 1 l F p 6 1 p Q X Q Q +=11 2l 3 l 3 题目有错误,为可变体系。 + lF 2 1=1 M 图

p F 2 1 p F 2 (b) 解: 基本结构为: l 1M l l 2M l F p 2 1 p M l F p 3 1 ???? ?=?++=?++00 22 221211212111p p X X X X δδδδ p M X M X M M ++=2211 p Q X Q X Q Q ++=2211 6-4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其内力图。 (a) 3m 6m 6m l 2 l 2 l 2 l l 2 Q 图 12

07-08-1同济大学结构力学试题Ⅱ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 2007 — 2008 学年第 一 学期 命题教师签名: 审核教师签名: 课号:030235 课名:结构力学Ⅱ 考试考查:考试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重考( )试卷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是非题 (10分) <若认为“是”,在括号内画标记“O ”,若认为“非”,则画“X ”> 1.(4分)图示体系(a )的固有频率是体系(b )固有频率的二倍。 ( ) (a) (b) 2.(3分)位移法可以用于计算超静定结构和静定结构的内力。 ( ) 3.(3分)图示等截面杆件,A 端的转动刚度l EI S AB =。 ( ) 二、选择题(12分)<选择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1.(4分)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杆端BD ( ) (A )1/11; (B )1/12; (C )4/11; (D )3/13。 2.(4分)以下 是正确的,它反映了多自由度体系主振型的正交性: ( ) (A )0)(T )(=i i MA A (B )0)(T )(=j i A C A (C )0)(T )(=i i A K A (D )0)(T )(=j i A K A 3.(4分)图示结构各杆长度和刚度相同,则A 结点的弯矩分配系数AC μ为: ( ) (A )101 (B )104 (C )71 (D )7 4 l 3m 3m

三、填空题 (10分)<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 1.(5分)图示杆件A 端的转动刚度S AB = 。 2.(5分)图(a )所示梁的自振频率316ml EI = ω,则图(b )体系的自振频率为 。 (a ) (b ) 四、计算分析题(共68分)<把主要算式和答案写在题旁的空白处> 1.(13分)试用先处理法列出图示结构的结构刚度方程,忽略杆件的轴向变形。已知各杆EI = 常数,结构和单元坐标系如图。 梁式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为 2.(13分)试用力矩分配法求解图示结构C 支座发生沉降300/31l =? 时的弯矩图,并求出B 结点的转角。设各杆EI =常数。 l 2l 2l 2l 2l 4l l 3l 4l e e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 ?????????????------=46266126122646612612222323222323k

同济大学期末结构动力学自测题

结构力学自测题(第十单元) 结构动力计算 姓名 学号 一、是 非 题(将 判 断 结 果 填 入 括 弧 :以 O 表 示 正 确 ,以 X 表 示 错 误 ) 1、图 a 体 系 的 自 振 频 率 比 图 b 的 小 。 ( ) l /2 l /2 l /2 l /2 (a) (b) 2、单 自 由 度 体 系 如 图 ,W =98.kN ,欲 使 顶 端 产 生 水 平 位 移 ?=001.m ,需 加 水 平 力 P =16kN ,则 体 系 的 自 振 频 率 ω=-40s 1 。() ? 3、桁 架 ABC 在 C 结 点 处 有 重 物 W ,杆 重 不 计 ,EA 为 常 数 ,在 C 点 的 竖 向 初 位 移 干 扰 下 ,W 将 作 竖 向 自 由 振 动 。 ( ) A 二、选 择 题 ( 将 选 中 答 案 的 字 母 填 入 括 弧 内 ) 1、图 示 体 系 的 运 动 方 程 为 : A .m y E I l y P si n()+=35163θ t ; B .y P m y E I =-si n() θ t 3; C .m y E I l y P si n()+=33θ t ; D .m y E I l y P si n()+=385163 θ t 。( ) l l m 0.50.5 2、在 图 示 结 构 中 ,若 要 使 其 自 振 频 率 ω增 大 ,可 以 A .增 大 P ; B .增 大 m ; C .增 大 EI ; D .增 大 l 。 ( ) l t ) 3、已 知 一 单 自 由 度 体 系 的 阻 尼 比 ξ= 12.,则 该 体 系 自 由 振 动 时 的 位 移 时 程 曲 线 的 形 状 可 能 为 : D. C. B. A. 4、图 a 所 示 梁 ,梁 重 不 计 ,其 自 振 频 率 () ω=76873 EI m l /;今 在 集 中 质 量 处 添 加 弹 性 支 承 ,如 图 b 所 示 ,则 该 体 系 的 自 振 频 率 ω为 : A .( ) 76873 EI ml k m //+; B .( ) 76873 EI ml k m //-; C .( )76873 EI ml k m //-; D .( )76873 EI ml k m //+ 。 ( ) l l /2 /2 l l /2 /2 (a) (b) 5、图 示 两 自 由 度 体 系 中 ,弹 簧 刚 度 为 C ,梁 的 EI = 常 数 ,其 刚 度 系 数 为 : A .k EI l k C k k 113221221480====/,, ; B .k EI l C k C k k C 11322122148=+===-/,, ; C .k EI l C k C k k C 11322122148=+===/,, ; D .k EI l k C k k C 11322122148====/,, 。( ) l /2 l /2 6、图 示 结 构 ,不 计 阻 尼 与 杆 件 质 量 ,若 要 其 发 生 共 振 ,θ 应 等 于 A . 23 k m ; B .k m 3; C .25k m ; D .k m 5 。 ( ) t sin θ 7、图 示 体 系 竖 向 自 振 的 方 程 为 : y I I y I I 11111222211222=+=+δδδδ,, 其 中 δ22等 于 : A .()112/k k +; B .1121//k k +; C .()k k k 212/+; D .12/k 。( ) m 1 2 m 8、图 示 组 合 结 构 ,不 计 杆 质 量 ,其 动 力 自 由 度 为 : A .6 ; B .5 ; C .4 ; D .3 。 ( ) 9、图 示 梁 自 重 不 计 ,在 集 中 重 量 W 作 用 下 ,C 点 的 竖 向 位 移 ?C =1cm ,则 该 体 系 的 自 振 周 期 为 : A .0.032s ; B .0.201s ; C .0.319s ; D .2.007s 。 () 10、图 示 三 个 主 振 型 形 状 及 其 相 应 的 圆 频 率 ω,三 个 频 率 的 关 系 应 为 : A . ω ωω a b c <<; B .ωωωb c a <<; C .ωωωc a b <<; D .ωωωa b c >> 。 () (a) (b) (c) ω a ω b ω c 三、填 充 题( 将 答 案 写 在 空 格 内 ) 1、图 示 体 系 不 计 阻 尼 ,θωω=2(为 自 振 频 率 ),其 动 力 系 数 μ 。 2、单 自 由 度 无 阻 尼 体 系 受 简 谐 荷 载 作 用 ,若 稳 态 受 迫 振 动 可 表 为 y y t =??μθst sin ,则 式 中μ 计 算 公 式 为 , y s t 是 。 3、多 自 由 度 体 系 自 由 振 动 时 的 任 何 位 移 曲 线 ,均 可 看 成 的 线 性 组 合 。 4、图 示 体 系 的 自 振 频 率 ω= 。 l l

同济大学朱慈勉 结构力学 第10章 结构动..习题答案

同济大学朱慈勉 结构力学 第10章 结构动..习题答案 10-1 试说明动力荷载与移动荷载的区别。移动荷载是否可能产生动力效应? 10-2 试说明冲击荷载与突加荷载之间的区别。为何在作厂房动力分析时,吊车水平制动力可视作突加荷载? 10-3 什么是体系的动力自由度?它与几何构造分析中体系的自由度之间有何区别?如何确定体系的 动力自由度? 10-4 将无限自由度的振动问题转化为有限自由度有哪些方法?它们分别采用何种坐标? 10-5 试确定图示各体系的动力自由度,忽略弹性杆自身的质量。 (a) (b) EI 1=∞ EI m y ? 分布质量的刚度为无穷大,由广义坐标法可知,体系仅有两个振动自由度y ,?。 (c) (d) 在集中质量处施加刚性链杆以限制质量运动体系。有四个自由度。 10-6 建立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有哪些主要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0-7 单自由度体系当动力荷载不作用在质量上时,应如何建立运动方程? 10-8 图示结构横梁具有无限刚性和均布质量m ,B 处有一弹性支座(刚度系数为k ),C 处有一阻尼器(阻尼系数为 c ),梁上受三角形分布动力荷载作用,试用不同的方法建立体系的运动方程。

解:1)刚度法 该体系仅有一个自由度。 可设A 截面转角a 为坐标顺时针为正,此时作用于分布质量m 上的惯性力呈三角形分布。其端部集度为.. ml a 。 取A 点隔离体,A 结点力矩为:.... 3121233 I M ml a l l mal =???= 由动力荷载引起的力矩为: ()()2121 233 t t q l l q l ??= 由弹性恢复力所引起的弯矩为:.21 33 la k l c al ? ?+ 根据A 结点力矩平衡条件0I p s M M M ++=可得: () 3 (3221393) t q l ka m al l c al ++= 整理得:() . .. 33t q ka c a m a l l l ++= 2)力法 . c α 解:取AC 杆转角为坐标,设在平衡位置附近发生虚位移α。根据几何关系,虚功方程 为:() (2) 01110333 l t q l l k l l l c m x xdx ααααααα-?-?-?=? 则同样有:() . .. 33t q ka c a m a l l l + +=。 10-9 图示结构AD 和DF 杆具有无限刚性和均布质量m ,A 处转动弹簧铰的刚度系数为k θ,C 、E 处弹簧的刚度系数为k ,B 处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为c ,试建立体系自由振动时的运动方程。 t )

同济大学结构动力学简答题

同济大学结构动力学期末考试 1.What are the step-by-step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structural dynamic response? (有哪些方法) Interpolation of excitation method Central difference method Newmark’s method Wilson-method State space method 2.Degree of freedom: (1)The number of independent displacement required to define the displaced positions of all the masses relative to their original positions is called the number degrees of freedom(DOFs) (chopra) (2)The number of displacement quantities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to represent the effects of all significant inertia force is called the number of freedoms of a system. Roy R. Craig 3.Effect of damping in vibration: a)Natural frequency of damped system b)Natural Period of damped system c)Existence of damping will reduce the natural frequency d)For normal structure e)The displacement amplitude decays exponentially with time

同济大学结构力学自测题(第五单元力法)附答案

结构力学自测题(第五单元力法) 姓名学号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 O 表示正确,以X表示错误) 1、图示结构用力法求解时,可选切断杆件 2、4后的体系作为基本结构。 () 12345 a b a b 2、图示结构中,梁AB的截面EI为常数,各链杆的E A 1 相同,当EI增大时,则 梁截面D 弯矩代数值M D增大 。() ` C 3、图 a 所示结构,取图 b 为力法基本体系,线胀系 数为α,则?1= t t l h -32 2 α( )。 () l o +2t 1 X (a)(b) 4、图示对称桁架,各杆EA l,相同,N P AB =2。() 5、图 a 所示梁在温度变化时的M图形状如图 b 所示,对吗 ( )

(a) (b) 0C 图 -50C +15M 二、选 择 题 ( 将 选 中 答 案 的 字 母 填 入 括 弧 内 ) 【 1、图 a 所 示 结构 ,EI = 常数 ,取 图 b 为 力 法 基 本 体 系,则 下 述 结 果 中 错 误的是: A .δ230= ; B .δ310= ; C .?20P = ; D .δ120= 。 () l l l l /2(a) P (b) 2、图 示 连 续 梁 用 力 法 求 解 时 ,最 简 便 的 基 本 结 构 是 : A .拆 去 B 、C 两 支 座 ; B .将 A 支 座 改 为 固 定 铰 支 座 ,拆 去 B 支 座 ; C .将 A 支 座 改 为 滑 动 支 座 ,拆 去 B 支 座 ; D .将 A 支 座 改 为 固 定 铰 支 座 ,B 处 改 为 完 全 铰 。 () } 3、图 示 结 构 H B 为 : A . P ; B .-P 2 ; C .P ; D . -P 。 () 4、图 示 两 刚 架 的 EI 均 为 常 数 ,并 分 别 为 EI = 1 和 EI = 10,这 两 刚 架 的 内 力 关 系 为: ( ) A .M 图 相 同; B .M 图 不 同; C .图 a 刚 架 各 截 面 弯 矩 大 于 图 b 刚 架 各 相 应 截 面 弯 矩; D .图 a 刚 架 各 截 面 弯 矩 小 于 图 b 刚 架 各 相 应 截 面 弯 矩。 \

同济大学朱慈勉 结构力学 第6章习题答案

6- 37 同济大学朱慈勉 结构力学 第6章习题答案 6-1 试确定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 (b) (c) (d) (e) (f) (g) 所有结点均为全铰结点 2次超静定 6次超静定 4次超静定 3次超静定 去掉复铰,可减去2(4-1)=6个约束,沿I-I 截面断开,减去三个约束,故为9次超静定 沿图示各截面断开,为21次超静定 刚片I 与大地组成静定结构,刚片II 只需通过一根链杆和一个铰与I 连接即可,故为4次超静定

6- 38 (h) 6-2 试回答: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与力法基本结构的选择是否有关?力法方程有何物理意义? 6-3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超静定梁,并绘出M 、F Q 图。 (a) 解: 上图= l 1M p M 01111=?+p X δ 其中: EI l l l l l l l EI l l l l EI 81142323326232323332113 11=??? ????+??+???+??? ??????=δEI l F l lF l lF EI l p p p p 8173323222632 31-=??? ???-??-?=? 0817******* =-EI l F X EI l p p F X 2 1 1= p M X M M +=11 l F p 6 1 l F p 6 1 2l 3 l 3 题目有错误,为可变体系。 + lF 2 1=1 M 图

6- 39 p Q X Q Q +=11 p F 2 1 p F 2 (b) 解: 基本结构为: l 1M l l 2M l F p 2 1 p M l F p 3 1 ???? ?=?++=?++00 22 221211212111p p X X X X δδδδ p M X M X M M ++=2211 p Q X Q X Q Q ++=2211 6-4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其内力图。 (a) l 2 l 2 l 2 l l 2 Q 图 12

同济大学结构力学自测题(第八单元矩阵位移法)附答案

结构力学自测题(第八单元) 矩阵位移法 姓名 学号 一、是 非 题(将 判 断 结 果 填 入 括 弧 :以 O 表 示 正 确 ,以 X 表 示 错 误 ) 1、用 矩 阵 位 移 法 计 算 连 续 梁 时 无 需 对 单 元 刚 度 矩 阵 作 坐 标 变 换。( ) 2、结 构 刚 度 矩 阵 是 对 称 矩 阵 ,即 有 K ij = K ji ,这 可 由 位 移 互 等 定 理 得 到 证 明 。() 3、图 示 梁 结 构 刚 度 矩 阵 的 元 素 K EI l 11324=/ 。 () l l 附: ?????????????????????????????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A l EA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A l EA 460260612061200000260460612061200000222323222323 4、在 任 意 荷 载 作 用 下 ,刚 架 中 任 一 单 元 由 于 杆 端 位 移 所 引 起 的 杆 端 力 计 算 公 式 为 :{}[][]{}F T K e e e =δ 。() 二、选 择 题 ( 将 选 中 答 案 的 字 母 填 入 括 弧 内 ) 1、已 知 图 示 刚 架 各杆 EI = 常 数,当 只 考 虑 弯 曲 变 形 ,且 各 杆 单 元 类 型 相 同 时 ,采 用 先 处 理 法 进 行 结 点 位 移 编 号 ,其 正 确 编 号 是 : (0,1,2) (0,0,0) (0,0,0) (0,1,3) (0,0,0) (1,2,0) (0,0,0) (0,0,3) (1,0,2) (0,0,0) (0,0,0) (1,0,3) (0,0,0) (0,1,2) (0,0,0) (0,3,4) A. B. C. D. 2 1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 ) 2、平 面 杆 件 结 构 一 般 情 况 下 的 单 元 刚 度 矩 阵 []k 66?,就 其 性 质 而 言 ,是 : () A .非 对 称 、奇 异 矩 阵 ; B .对 称 、奇 异 矩 阵 ; C .对 称 、非 奇 异 矩 阵 ; D .非 对 称 、非 奇 异 矩 阵 。 3、单 元 i j 在 图 示 两 种 坐 标 系 中 的 刚 度 矩 阵 相 比 : A . 完 全 相 同 ;

同济大学朱慈勉结构力学第10章结构动..习题答案

同济大学朱慈勉结构力学第10章结构动??习题答案 10-1试说明动力荷载与移动荷载的区别。移动荷载是否可能产生动力效应? 10-2试说明冲击荷载与突加荷载之间的区别。为何在作厂房动力分析时,吊车水平制动力可视作突加荷载? 10-3什么是体系的动力自由度?它与几何构造分析中体系的自由度之间有何区别?如何确定体系的 动力自由度? 10-4将无限自由度的振动问题转化为有限自由度有哪些方法?它们分别采用何种坐标? 10-5试确定图示各体系的动力自由度,忽略弹性杆自身的质量。 (a) mi m2 __ 八一 (b) 分布质量的刚度为无穷大,由广义坐标法可知,体系仅有两个振动自由度 (c) (d) 在集中质量处施加刚性链杆以限制质量运动体系。有四个自由度。 10-6建立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有哪些主要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0-7单自由度体系当动力荷载不作用在质量上时,应如何建立运动方程? 10-8图示结构横梁具有无限刚性和均布质量m,B处有一弹性支座(刚度系数为k),C处有一阻尼器(阻尼系数为c),梁上受三角形分布动力荷载作用,试用不同的方法建立体系的运动方程。

El= 3 m 21 --- 3 解:1)刚度法 该体系仅有一个自由度。 可设A截面转角a为坐标顺时针为正,此时作用于分布质量m上的惯性力呈三角形分布。其端部集度为ml a 由动力荷载引起的力矩为: -q | ?| =-q |2 2%) 3 3*) 由弹性恢复力所引起的弯矩为: 頁 cal2 根据 A结点力矩平衡条件M ] ? M p? M $ =0可得: 3map哼Fs1—斗 —..ka 3ca ma ■ 3I I 2)力法 解:取AC杆转角为坐标,设在平衡位置附近发生虚位移 -q. fa --l ot k -I G-I O( Vot e- 3 t 3 3 10-9图示结构AD和DF杆具有无限刚性和均布质量m,A处转动弹簧铰的刚度系数为k e,C、E处 弹簧的刚度系数为k,B处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为c,试建立体系自由振动时的运动方程。 q(t) C 取A点隔离体,A结点力矩为: M i =-m a I 2l 2 3 =〕mal 整理得: :?。根据几何关系,虚功方程为: 则同样有: ka 3ca ma 3I I

同济大学结构力学练习题(附答案)

6- 37 第 6 章 习 题 6-1 试确定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 (b) (c) (e) (g) 所有结点均为全铰结点 (h) 题6-1图 6-2 试回答: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与力法基本结构的选择是否有关?力法方程有何物理意义? 6-3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超静定梁,并绘出M 、F Q 图。 (a) (b) 题6-3图 6-4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其内力图。 (a) (b) 题6-4图 4a 2a 4a 4a 3m 6m 6m 2l 3 l 3 l 2 l 2 l 2 l l 2

6- 38 6-5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M 图。 (b) (c) (d) 题6-5图 6-6 试用力法求解图示超静定桁架,并计算1、2杆的内力。设各杆的EA 均相同。 (a) (b) 题6-6图 6-7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组合结构,求出链杆轴力并绘出M 图。 (a) (b) 题6-7图 6-8 试利用对称性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M 图。 6 6m 3m 3m 6m 6m a a a 1.5m 6m 3m 6m 3m l l a a a a

6- 39 (a) (b) (c) (d) (e) (f) ( BEH 杆弯曲刚度为2EI ,其余各杆为EI ) (g) (h) 题6-8图 6-9 试回答:用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时应如何恰当地选取基本结构? 6-10 试绘出图示结构因支座移动产生的弯矩图。设各杆EI 相同。 (a) h l l l l 3m 4m 5m 4m 60kN A B C D EI=常数 l l A B C D EI=常数 q q l l l D E A B EI=常数 q q C F a a a 2a 2 a a a a a a 6m 6m 9m ? 2 l 2 l 2 l l

同济结构力学3-6章习题

第 3 章 习 题 3-1~3-3 求作多跨静定梁的M 、V 图。 题3-1图 题3-2图 题3-3图 3-4 要求所有支座弯矩和跨度中点的弯矩的绝对值都相等,试确定铰C 、D 、G 和H 的位置a 及伸臂长度b (设跨长l 为已知)。 题3-4图 3-5~3-13 求作M 、V 、N 图。 题3-5图 题3-6图 题3-7图 题3-8图 2m 2m 2m 2m A 2m 2m 2m 6m 2m 4m 2m 2m 4m 2m 2m 2m 4m 2m 2m b l a l -2a a l a l -2a a 4kN · m 3m 3m 2kN 4m 10kN 40kN ·m 4m 2m C 6m 2kN A C

题3-9图 题3-10图 题3-11图 题3-12图 题3-13图 3-14~3-16 求作M 图。 题3-14图 题3-15图 题3-16图 6m 4m 2m 4m B 4m 3m 3m 3m 2m 2m 4m 2m 2m 2m 2m 2m 1kN/m 2m 2m 2m 2m 3m 3m 2m 2m 2m

f =4m q 3-17 求图示三铰拱的支座反力。 题3-18图 3-18 D 截面的弯矩M D 、剪力F Q D 及轴力F N D 。 3-19 已知图示三铰拱的拱轴方程为,试求截面D 的弯矩M D 、剪力F Q D 及轴力 F N D 。 题3-19图 3-20图示有拉杆三铰拱的拱轴方程为及E 点左、右截面的剪力 、 和轴力 、 3-21~3-22 求合理拱轴。 题3-21图 3-23 试指出桁架中的零杆。 (a) (b) (c) (d) )(42x l x l f y -= (42l x l f y = L Q E F R Q E F L N E F F 4m 4m 100kN/m 4m 4m 8m q

试题 -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5 学年—— 2006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学号姓名成绩 一、简答题(6%×7=42%) 1.简述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答: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商、制造商、物流者和分销商等各种经济活动,有效开展集成管理,以正确的数量和质量,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进行产品制造和分销,提高系统效率,促使系统成本最小化,并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服务水平。 2.简述获取供应链战略匹配的基本步骤。 答:获取供应链战略匹配的3个基本步骤如下: (1)理解顾客。首先,公司必须理解每一个目标顾客群的顾客需要,它能帮助公司确定 预期成本和服务要求。 (2)理解供应链。供应链有很多种类型,每一种都设计用来完成不同的任务。公司必须 明确其供应链设计用来做什么。 (3)获取战略匹配。如果一条供应链运营良好,但与预期顾客需要之间不相匹配,那么, 公司或者重新构建供应链以支持其竞争战略,或者改变其竞争战略,以适应供应链。 3.总体计划的制定应权衡哪些因素?相应的总体计划战略内涵是什么? 答:通常来说,计划者要进行的基本权衡有如下几个: ?生产能力(规定时间、加班时间和转包生产时间) ?库存 ?库存积压或失去的销售额

在三种成本之间权衡,可以得到以下三种总体计划战略: (1)追逐战略——当需求变动时,通过改变机器的生产能力或雇用或解雇劳动力,使生 产率和需求率保持一致。适用于库存成本高而改变生产能力和工人人数的成本低的情形。 (2)工人人数或生产能力的弹性时间战略——将利用率作为杠杆。劳动力和生产能力不 变,通过运用不同的加班量或弹性时间表来达到生产与需求的一致。适用于库存成本很高或改变生产能力的代价较小的情形。 (3)水平战略——将库存作为杠杆。在这种战略中,机器生产能力和劳动力人数保持着 一个稳定的产出率,通过保持相应的库存量来应对需求的变化。这种情形下生产与需求不协调,导致库存水平高、积压产品多,适用于库存成本和积压产品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形。 4.在某一时期进行商业促销,这个时期的需求量通常会上升。请问上升的需求量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答: (1)市场增长——指新老客户对该促销产品的消费的增加; (2)抢占市场分额——指顾客用某公司的促销产品来代替对另一家公司的相同产品的 购买; (3)提前消费——指顾客将未来的消费转到当前进行消费。 5.回购合同是如何有助于生产商提高其自身收益以及整条供应链受益的? 答:回购合同的含义是生产商通过承诺以低于进货的价格买回销售季节结束时所有剩余商品,从而增加零售商进货的数量。 这一措施的作用是,增加零售商每件剩余产品的残价,从而提高零售商的订货量。虽然生产商承担了一些库存积压的费用,但是有可能从中受益,因为从平均来看整条供应链最终会受出更多的产品。 6.试述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答:不同的运输方式包括:水运、铁路、联运、货车、空运、管道运输和包裹运输。 水运最廉价,速度也最慢。空运和包裹运输速度最快,价格也最贵。铁路和水运适合低价值的大批量送货,这类货物在运送速度方面没有太高的要求。航空和包裹运送适合小规模、高价值产品的紧急运送。联运和满载运输比铁路要快但价格也要高一些。LTL运送适合于对包裹运送来说太大,但却小于货车最大装载能力的货物的运送。

同济大学结构力学自测题(第六单元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附答案

1 结构力学自测题(第六单元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 姓名 学号 一、是 非 题(将 判 断 结 果 填 入 括 弧 :以 O 表 示 正 确 ,以 X 表 示 错 误 ) 1、图 示 结 构 ,?D 和 ?B 为 位 移 法 基 本 未 知 量 ,有 M i l ql AB B =-682?// 。 ( ) l D ? 2、图 a 中 Z 1, Z 2 为 位 移 法 的 基 本 未 知 量 , i = 常 数 , 图 b 是 Z Z 2110== , 时 的 弯 矩 图 , 即 M 2 图 。 ( ) a b l ( )( ) 3、图 示 超 静 定 结 构 , ?D 为 D 点 转 角 (顺 时 针 为 正), 杆 长 均 为 l , i 为 常 数 。 此 结 构 可 写 出 位 移 法 方 程 111202i ql D ?+=/ 。 ( ) 二、选 择 题 ( 将 选 中 答 案 的 字 母 填 入 括 弧 内 ) 1、位 移 法 中 ,将 铰 接 端 的 角 位 移 、滑 动 支 承 端 的 线 位 移 作 为 基 本 未 知 量 : A. 绝 对 不 可 ; B. 必 须; C. 可 以 ,但 不 必 ; D. 一 定 条 件 下 可 以 。 ( ) 2、AB 杆 变 形 如 图 中 虚 线 所 示 , 则 A 端 的 杆 端 弯 矩 为 : A.M i i i l AB A B AB =--426???/ ; B.M i i i l AB A B AB =++426???/ ; C.M i i i l AB A B AB =-+-426???/ ; D.M i i i l AB A B AB =--+426?? ?/。 ( ) ?A B 3、图 示 连 续 梁 , 已 知 P , l ,?B , ?C , 则 : A . M i i BC B C =+44?? ; B . M i i BC B C =+42?? ; C . M i Pl BC B =+48?/ ; D . M i Pl BC B =-48?/ 。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