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头痛的诊断思路及常见几类ppt

头痛的诊断思路及常见几类ppt

头痛的诊断思路及常见几类ppt
头痛的诊断思路及常见几类ppt

头痛病人的临床诊断

头痛病人的临床诊断 发表时间:2011-05-27T14:10:34.2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沈文财 [导读] 头痛病因众多,多以病因结合发病机制来分类,诊断时首要根据临床特点来决定的。 沈文财 (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中心卫生院 157606) 【中图分类号】R7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6-0107-01 【关键词】头痛病人临床诊断 头痛病因众多,多以病因结合发病机制来分类,诊断时首要根据临床特点来决定的。 1.原发性头痛 (1)偏头痛青年女性多见,多有家族史,特征为突然发作性头部剧烈疼痛,可自行或药物缓解,间歇期无症状,易复发。 1)有先兆的偏头痛临床较少见,多有家族史,常在青春期发病,呈周期性发作,发作过程分4期。①先兆期:在头痛发作前10~20分钟出现视觉先兆,如闪光、暗点、黑矇,少数可出现烦躁、眩晕、言语含糊、口唇或手指麻木等;②头痛前期:颅外动脉扩张引起的搏动性头痛,多位于一侧的前头部,也可为双侧或两侧交替;③头痛极期:头痛剧烈,范围可扩散,伴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畏光,症状持续数小时或1~2天,数日不缓解者,称为偏头痛持续状态;④头痛后期:头痛渐减轻,多转为疲劳感、思睡,有时见兴奋、欣快,1~2天后消失。 2)无先兆的偏头痛临床最多见,先兆症状不明显,头痛程度较有先兆的偏头痛轻,持续时间较长,可持续数日。 3)特殊类型偏头痛临床上很少见。①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常见于青年女性,与经期有密切关系,先兆症状累及脑干、小脑和枕叶,类似基底动脉缺血的表现,如视力障碍、眩晕、耳鸣、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等,数分钟至半小时后出现枕部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甚至出现短暂意识障碍;②眼肌瘫痪型偏头痛:头痛以眼眶和球后部为主,头痛减轻后出现同侧眼肌瘫痪,常表现为动眼神经麻痹,数小时至数周内恢复;③偏瘫型偏头痛:头痛发作的同时或过后出现同侧或对侧肢体不同程度的瘫痪,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脑电图可见瘫痪对侧半球出现慢波。 (2)丛集性头痛青壮年男性多见,多无家族史。特征为无先兆的突然一侧头痛,起于眶周或球后,向同侧颅顶、颜面部扩散,伴同侧结膜充血、流泪、鼻塞、面红。多在夜间睡眠中突然发生,每次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每天一至数次,并规律地在相同的部位和每天相同的时间出现,饮酒、精神紧张或服用血管扩张剂可诱发,丛集期持续3~6周。间隔数月或数年后再发。 (3)紧张型头痛是慢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是由于精神紧张或因特殊头位引起的头颈部肌肉的持久性收缩所致。可发生于枕部、双颞部、额顶部或全头部,有时还可扩散至颈、肩及背部,呈压迫、沉重、紧束样钝痛,颈前后屈伸可诱发,局部肌肉可有压痛和僵硬感。头痛虽然可影响日常生活,但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通常持续数日至数月,常伴紧张、焦虑、烦躁及失眠,很少有恶心、呕吐。 2.继发性头痛 (1)颅内压变动性头痛由于颅内压改变,牵引颅内疼痛敏感结构(主要是血管)引起头痛。颅内高压性头痛大多为全头痛,在晨间和疲劳后加剧,咳嗽、喷嚏、低头、屏气用力时,促使头痛加重,幕上占位性病变常以额颞部头痛为多,幕下占位性病变以后枕部头痛为著。颅内低压性头痛常见于腰穿后,偶见于脱水、禁食、腹泻后,部分病人原因不明,为额部或枕部持续性胀痛、钝痛,直立时加剧,平卧后减轻或消失,卧床和补盐可使症状消失。 (2)颅脑损伤性头痛多为受伤部位的头皮、脑膜神经受损或压迫,如颅骨骨折、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等。 (3)感染引起的头痛中枢神经系统或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均可出现头痛,多为枕部痛,后转为全头痛,性质为钝痛或搏动性,活动后加剧,下午和夜间较重,体温、血象和病原学检查常可提供感染的证据。脑膜炎的头痛可因直立或屈颈而加剧,卧位时减轻,随炎症消退而缓解。 (4)头部邻近器官组织病变的头痛头部附近的器官病变也可引起头痛,常有扩散性疼痛,如眼部病变多在眶及额部疼痛,鼻、鼻窦及咽部所致多为额部或额颞部疼痛,严重牙痛也扩散至同侧额颞部。 (5)全身性疾病的头痛发热、中毒、缺氧、高血压、高碳酸血症均可通过增加脑血流,甚至扩张脑血管而引起头痛,同时具有全身各系统机能障碍的征象。常为持续性全头部搏动性疼痛,早晨较重,低头或屏气用力时加剧。 (6)脑血管病变导致的头痛见于脑出血、颅内动脉瘤、脑动脉炎、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可伴有相应的定位体征。颞动脉炎常呈持续性和搏动性颞部疼痛,平卧位时加剧,常有视力损害,颞动脉明显扩张、隆起、压痛。 (7)精神性头痛神经症、抑郁症等,经常出现头痛,部位不定,性质多样,呈钝痛、胀痛,易受环境和情绪的影响,持续数周甚至数年,常伴记忆力、注意力及睡眠等精神方面的症状。 参考文献 [1]邵书凤.头痛216例临床观察. 临床医学2001年3期. [2]王利群,周翠玲,张延霞,赵延贤. 神经科门诊头痛病人200例临床分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3]通络汤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观察.中医药研究2007年08期. [4]张秋波. 以头痛或牙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各附1例报告). 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5期.

头痛题库2-1-8

头痛题库2-1-8

问题: [单选]与体位有关的头痛是() A.有先兆的偏头痛 B.无先兆的偏头痛 C.丛集性头痛 D.紧张性头痛 E.低颅压性头痛

问题: [单选]20岁女患者,发作性头痛1年,在头痛前有短暂而轻微的视力模糊和闪光,继之偏侧搏动性头痛,常伴恶心和呕吐,持续3-6h后缓解。应当诊断为() A.典型偏头痛 B.紧张型头痛 C.普通型偏头痛 D.丛集性头痛 E.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问题: [单选]有关典型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发作前多出现先兆,以视觉先兆多见 B.双侧头痛可排除偏头痛 C.最常见的先兆为躯体感觉先兆 D.头痛发生在先兆后,通常间隔1小时以上 E.头颈部活动可使头痛减轻 偏头痛并不是指单侧头痛,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典型偏头痛为有先兆的偏头痛,最常视觉为视觉先兆,头痛发生在先兆后,间隔小于60分钟,头颈部活动可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减轻。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大多数头痛发作时间为2小时至1天。 https://www.doczj.com/doc/361178639.html,/ 好玩的手游

问题: [单选]偏头痛病人服用麦角胺咖啡因治疗,正确的服法是() A.头痛初期服用,每次2片,以后每日2次,每次2片 B.头痛初期服用,每次1片,半小时后若无效可再服1片 C.头痛初期服用,每次1片,以后每日3次,每次1片 D.头痛剧烈时服用,每次2片,每周总量不超过8片 E.头痛剧烈时可加用到4片

问题: [单选]关于偏头痛发病机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女性发作多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B.可能有家族遗传因素影响 C.与体内5-羟色胺(5-HT)代谢异常有关 D.可能与颅内外血管功能调节障碍有关 E.可能与皮质锥体细胞功能障碍有关

头痛诊断思路讲义

头痛的诊断思路 铜陵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潘华 概述:头痛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人都亲身体验过。头痛的病因复杂,分类繁多,按国际头痛学会的分类法,头痛分为13类,共120余种[1],尽管临床所见头痛绝大部分为功能性或精神性因素所引起,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但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脑瘤等引起的头痛却是丝毫不容忽视的。头痛的病因诊断常出现困难,尽管目前CT、MRI、EEG 等手段已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稍有考虑不周,仍容易误诊误治。以下我们尝试对头痛的诊断思路作一讨论。 一、头痛的解剖基础及发病机理 头痛系头部的痛敏结构受到某种物理的、化学的包括某种生物性的刺激,产生了异常的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通过相应的神经通路传达到大脑而被感知。 1、颅内、外痛敏组织及神经传导 (1)颅内部分: ①部分硬脑膜:小脑幕上,前颅凹及中颅凹处硬脑膜的痛觉由Ⅴ传导,可引起同侧眼眶及前额部痛;小脑幕下和后颅凹的硬膜主要由c1-3神经传导,引起枕部及后颈部痛;ⅨⅩ也传导部分后颅凹硬膜的痛觉,可引起耳及喉部痛。 ②颅内血管:颈内动脉的颅内段.Willis环.大脑的前、中、后动脉,硬脑膜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主干、上矢状窦、直窦、乙状窦等均属痛敏组织。其中幕上动脉由Ⅴ传导,这些部位的痛感向眼眶、前额和颞部放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主干的痛觉则由c2~3 传导,痛感反映在枕下部。 ③ⅤⅦⅨⅩ的神经根及颅内的分支受刺激:其中Ⅴ的痛感反映在前头部、面部;Ⅶ反映在耳部;ⅨⅩ反映在枕区。而颅骨、脑实质(除中脑导水管周围的灰质)、软脑膜、蛛网膜(除脑底大血管周围的蛛网膜)、室管膜、脉络膜丛对疼痛均不敏感。 (2)颅外部分: ①颅外动脉:眶上动脉、额动脉、颞浅动脉、枕及耳后动脉的动脉壁均含有丰富的痛觉末梢神经。当这些动脉扩张、牵拉、扭转、炎症时,均可引起局部疼痛,并可扩散及反射到更大范围。前头部动脉痛感由Ⅴ传导,后头部动脉所致痛觉由c2~3传导。 ②颅外肌肉:头颈部的肌肉持续收缩和血流受阻,引起各种代谢产物的堆积(如乳酸),产生疼痛。颞部肌肉由Ⅴ传导,颈后肌肉由c2~3传导。 ③颅外末梢神经:常见的有眶上神经(Ⅴ 1)、耳颞神经(Ⅴ 3 )、枕大神经、枕小神 经、耳大神经等(c2~3分支)。 ④其他组织:头皮、皮下组织、帽状腱膜、骨膜、关节面、耳、鼻、口腔、牙等。面部、眼、鼻腔、副鼻窦、口腔等部位的痛觉,分别由Ⅴ 1~3 传导;软颚、扁桃体、咽、舌、耳咽等部位的痛感由Ⅸ传导;外耳道、部分耳廓由Ⅶ的中间神经和Ⅹ传导,并可扩散到前头部及后枕区。 (3)头面部疼痛的神经传导:

头痛病(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头痛病(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头风、头痛病的诊断标准。 (1)主要症状: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部位为单侧、前额或全头的疼痛;程度为轻、中、重度;疼痛性质为搏动痛、刺痛、绞痛、烧灼痛、隐痛、触痛等;疼痛时间不等,可以数小时、数天或呈慢性疼痛。 (2)辨经:分为阳明、少阳、太阳和厥阴头痛。太阳经头痛,以后头部疼痛为主,下连于项部;阳明经头痛,以前额部及眉棱骨疼痛为主;少阳经头痛,以头侧疼痛为主,并连及耳部;厥阴经头痛,以巅顶疼痛为主,或连及目系。 2、西医诊断:依据2004年HI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ICHD~II)原发性头痛(偏头痛)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伴先兆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 (1)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A:至少5次发作符合标准B~D B: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未治疗或治疗不成功); C:头痛至少具备以下特点中的2条: ①单侧:②搏动性;③疼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④日常体力活动可以加剧或造成避免日常体力活动(如散步或爬楼梯) D:在头痛期间至少具备以下中的1条:1、恶心和/或呕吐;2、畏光和畏声。 E:不归因于其他疾患 (2)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A:至少二次发作符合标准B B:至少有下列4种特征中的3种 ①出现一种以上提示脑功能障碍的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 ②至少一种先兆症状逐渐发展超过4分钟以上,或两种以上症状连续出现 ③没有单个先兆症状持续60分钟以上 ④先兆与随后的头痛间歇小于60分钟(头痛也可能在先兆之前或同时开始) (二)证候诊断:参照脑病科头痛病(偏头痛)证候诊断标准。 (三)疾病的分期 1、发作期:偏头痛发作或先兆症状出现。 2、缓解期:偏头痛缓解。 二、治疗方案 (一)取穴: 1、主穴:百会、神庭、头维(双侧)、率谷透角孙(患侧)、凤池(患侧)、太阳(双侧)、内关(双侧) 2、辨经加减穴: 太阳头痛加昆仑(双侧)、后溪(双侧); 阳明头痛加合谷(双侧)、内庭(双侧); 少阳头痛加外关、阳陵泉(双侧); 厥阴头痛加太冲、丘墟(双侧)。 3、辨证加减穴: 气血两虚:三阴交、足三里(双侧); 脾肾两虚:气海、太溪(双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