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化和吸收练习题.doc

消化和吸收练习题.doc

消化和吸收练习题.doc
消化和吸收练习题.doc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预习提纲:

1. 食物中的、和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的作用而进行的。

2.口腔中有酶,胃液中有酶,肠液、胰液中有消化、和

的酶。胆汁也是一种消化液,但是胆汁中没有,对脂肪有消化作用。3.口腔是系统大开始部位,里面有、和导管的开口。

和在口腔中不被消化,只有淀粉在的作用下,部分转变

成,

还需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口腔只具有初步消化的作用。

4.消化系统是有和组成的,消化腺可以分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

5.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等物质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 ,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小肠的和特点,大大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是人体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运往全身。

知识闯关

( ) 1.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哪一组?

A、唾液和胃液

B、唾液和肠液

C、肠液和胆

汁D、肠液和胰液

( )2.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摄氏度温水中, 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唾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唾液、胰液

( )3. 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将主要影响以下哪种物质的消化?()

A、豆腐

B、米饭

C、肥肉

D、瘦肉( )4.某严重肠梗阻患者,由于组织坏死,切除了近4米的小肠,手术后其消化功能仍正常,这是因为 A、口腔和胃有消化功能 B、胰腺仍能分泌胰液

C、大肠也有吸收功能

D、保留了十二指肠

( )5.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A、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 )6.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结构与吸收机能相适应的特点()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壁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壁内有肠腺

7.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

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由此你会联想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在制定这项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四种处理____必要(填“有”或“不”)

8.下图中的曲线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

脂肪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

(l)曲线甲表示________的消化。

(2)曲线丙表示________消化。

(3)曲线乙的消化从______开始。

(4)这三种营养物质在[ ]________中都可以被消化,

(5) C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D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轻松练习

趣味导读

取一小块馒头或是一小块面包放在口中咀嚼,咀嚼一会儿后你有什么发现吗?你也许发现了馒头或面包咀嚼一会儿会变甜,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智能点拔

试管编号注入浆糊加清水加入唾液振荡摇匀放在37 ℃水中恒温冷却后加碘液现象

1 2亳升2亳升0亳升10分钟2滴

2 2亳升0亳升2亳升10分钟2滴

(1)1号试管内的浆糊(淀粉),未加,淀粉未被酶分解,

所以淀粉遇碘显色。

(2)2号试管内因为加了,酶在适宜的温度下

将分解成了,所以,加液

后。

例3.下图是人体消化道某部位的结构图,请依图回答:

(1)你能说出这是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吗?

(2)在这个部位中有几种消化液?各是什么?

(3)皱襞与绒毛有什么作用?

画龙点睛

1.消化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2.唾液腺有,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流入口腔。

3.小肠开始一部分长度相当于十二个手指并在一起的宽度,叫。

4.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比较大,结构较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

5.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

的以外,胃、小肠器官中还有许多种。

课外阅读

暴饮暴食的危害

典型例题

1.血液中没有() A.氨基酸 B.脂肪酸 C.麦芽糖 D.维生素2.小明患了急性肠胃炎,腹泻严重,这时进行治疗的方案有以下几种,请选择()A.口服葡萄糖B.口服生理盐水 C.静脉注射生理盐水D.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3.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温水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唾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胰液、唾液

4.三个试管内有相同量的鲜牛肉,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温水中,分别加入不同的消化液,消化最快的一组是() A.胃液、肠

液 B,胰液、胃液 C,胰液、肠液 D,唾液、胰液

习题精选

消化和吸收试题

一.选择题

1.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A 唾液腺 B 胰腺 C 胃

腺 D 肝脏

2.下列营养物质中,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的是()

A 无机盐和维生素

B 蛋白质和糖类

C 脂肪和糖

类 D 脂肪和蛋白质

3.被胆汁促进消化的物质是() A 淀粉 B 脂肪 C 蛋白

质 D 维生素

4.饭后不能立即从事剧烈的体育运动,是因为()

A 对消化有抑制作用

B 会使平滑肌疲劳

C 影响小肠的吸

收 D 会患肝炎

5.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转变成() A 脂肪酸 B 氨基酸 C 葡萄

糖 D 甘油

6.位于腹腔右上部的器官是()A 胃 B 盲肠 C 肝

脏 D 心脏

7.小肠绒毛不能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A 氨基酸

B 麦芽糖

C 维生素

D 脂肪酸

8.肝脏有病的人,应少吃的食物是() A 蔬菜 B 饭 C 瘦

肉 D 油煎蛋

9.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 小肠

B 大肠

C 胃

D 口腔

10.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 A 蛋白质 B 糖类 C 脂

肪 D 维生素

11.下列中哪项不是物理性消化()

A 牙齿咀嚼

B 舌的搅拌

C 胃肠蠕动

D 唾液淀粉

酶对淀粉的消化

12.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A 尿素 B 葡萄糖 C 脂肪酸 D 氨基酸

13.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入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是()

A 唾液、胃液、肠液

B 胃液、胆汁

C 胰液、肠液、胆汁

D 肠液、胰液

14.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结构与消化机能相适应的特点()

A 小肠长约5—6

米 B 粘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

C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 小肠壁内有肠腺

15.由消化道壁吸收的营养物质,首先进入的是()

A 循环系统

B 消化系统

C 呼吸系

统 D 运动系统

16.肥肉在人体内消化后的终产物是()

A 二氧化碳和水

B 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C 脂

肪 D 甘油和脂肪酸

17.下列哪种消化液对蛋白质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A.唾液 B.胃液 C.胰

液 D.肠液

18.酶的化学成分是()

A 糖类

B 蛋白质

C 脂类

D 核酸

19.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其病理是() A 胃不能及时排空

B 摄入的食物未能被消化

C 消化酶活性受影响

D 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20.下列消化系统的器官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

A 食道

B 胃

C 肝脏

D 咽

21.下列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小肠的是()

A 肠腺

B 胰腺

C 肝脏

D 以上都是

22.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二.填空简答题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流入的部位

2.人体摄取的食物中,能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3.为了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分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温度PH值滴加碘液后颜色变化

1 2ml淀粉糊,2ml蒸馏水37℃7 变蓝色

2 2ml淀粉糊,2ml唾液37℃ 7 不变色

3 2ml淀粉糊,2ml唾液45℃ 7 变蓝色

4 2ml淀粉糊,2ml唾液37℃ 1.8 变蓝色

(1)试管1和2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2和3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_____和_____比较,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要受pH值的影响。

(4)试管2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现在,常有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鲜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请分析回答:

(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最早开始消化的场所是。(2)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3)早餐中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4)早餐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5)为什么说上述的早餐食谱较为合理?

5.构成消化系统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6.口腔中的牙在消化食物时有什么作用?如果把米饭在口腔中慢慢地咀嚼,你会觉得有甜味吗?为什么?

考点31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一、选择题

1.(2011义乌)8. 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烧的病人消化不良,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减弱了消化酶的活性

B.大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身体平衡

C.静脉能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器官

D.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2.(2011苏州)1

3. 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B. 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C.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3.(2011苏州)1

4. 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一组消化终产物是

A.蛋白质、淀粉、脂肪 B.氨基酸、麦芽糖、甘油、脂肪酸

C.二氧化碳、水、尿素 D.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

4. (2011苏州)20.某兴趣小组欲“观察猪的小肠绒毛”,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

B.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C.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D.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浓盐水中观察

5.(2011济宁)6、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①蛋白质②无机盐③淀粉④脂肪⑤维生素

A①②③ B③①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6.(2011湘潭)24.食品添加剂可以限量使用,但一些非食用添加物质经常混入其中,容易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可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是

A.炒菜时添加少量味精 B.腌制豆角时添加适量的食盐

C.果汁中添加塑化剂 D.果冻中添加胡萝卜汁

7.(2011巢湖)2. 下列食物成分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 蛋白质

B. 糖类

C. 脂肪

D. 维生素

8.(2011郴州)16.在消化道中,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起始位置分别是

A.口腔、胃、小肠B.胃、小肠、大肠 C.胃、小肠、口腔 D.口腔、小肠、胃9.(2011潍坊)11.“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要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这是由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和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10.(2011菏泽)5.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氨基酸

D.脂肪酸和甘油

11.(2011聊城)4.右图曲线表示某种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这种物质是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水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慢波 4、胃肠激素 5、脑-肠肽 6、容受性舒张 7、胃排空 8、分解运动 9、胆盐的肠-肝循环 二、填空题 1、消化有两种主要方式:和。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和三种形式。其中慢波的起步点是。 3、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 4、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和。 5、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最重要的消化液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6、胃的功能之一是容纳和储存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食糜。与之相关,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 7、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和。 8、内因子是由胃的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 9、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和三个时期。 10、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等,消化淀粉的酶是,消化脂肪

的酶是。 11、胆汁的成分包括胆盐、磷脂、胆固醇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其主要作用是。 12、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回肠能主动吸收和。 三、选择题 1、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富有伸展性 B、具有像心脏一样规则的自律性 C、具有紧张性收缩 D、兴奋性低 E、对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2、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说,正确的是:() 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 B、收缩速度较慢 C、伸张性小 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 E、有稳定的自发节律性 3、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种刺激反应不敏感() A、机械牵张 B、电和切割 C、温度变化 D、酸碱等化学物质 E、缺血和平滑肌痉挛 4、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种功能() A、消化食物 B、内分泌 C、免疫 D、吸收营养 E、维持酸碱平衡 5、消化管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蠕动 D、分节运动 E、集团蠕动 6、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叙说,正确的是:() A、胃肠各段的频率相同 B、起步点是纵肌与环肌之间的Cajal细胞 C、依赖于支配神经的存在 D、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 E、可促发肌肉收缩 7、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内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l—外流 E、K+外流 8、迷走神经兴奋时将引起()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多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E、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多 9、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体合作能力、思维能力。(2)通过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向学生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消化系统的组成”,主要介绍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做铺垫;第二部分主要讲述食物的消化过程,通过学生实验:了解口腔对淀粉的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作用,通过分析与讨论:了解胃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通过演示实验:了解胆汁对脂肪的消化作用,最后,总结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第三部分是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学重点:(1)三大营养物质(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2)小肠内壁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 教学难点:(1)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2)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的控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举出生活中可见的例子:有些人经常吃一些营养含量高的食物也吃不胖,有些人天天粗茶淡饭都胖,是什么原因? 【教师活动】出示PPT,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阅读资料,产生疑问并自己能提出问题:

1 食物有哪些营养成分? 2 食物是通过哪些器官消化的? 3 消化后的营养物质最终到了哪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生活动】根据以掌握的知识自己试图找到答案,即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经过消化道消化后,最终进入血液,成为组成人体的一部分。 【教师活动】食物是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 【板书】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二)探究过程 I【教师活动】想要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应该先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 【板书】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出示消化系统图示。学生辨认各器官的名称及位置,通过预习说明各部分的生理功能。 【学生活动】学生看图互相交流讨论,结合自己身体指出各消化器官所在位置。 【板书】二、食物的消化 【学生活动】让学生咀嚼馒头,尝尝味道。由馒头变甜这一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正确提出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完善实验计划。 (3)据课本提示制定实验计划。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制定计划: a.取馒头,对馒头进行处理。 b.漱口,取唾液 c.取试管,做编号,做相关处理,加入馒头与清水或唾液。放在37度的温水中。 d.滴加碘液 分组实验: 各小组同时讨论: 1、为什么是放在37度的温水中? 2、在馒头消化的过程中,牙齿、舌、唾液各起怎样的作用?

《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中考典型题目汇总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一、选择题 1.(2011义乌)8.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烧的病人消化不良,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减弱了消化酶的活性 B.大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身体平衡 C.静脉能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器官 D.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答案:A 2.(2011苏州)1 3. 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 ...的是 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B. 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C.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答案:A 3.(2011苏州)1 4. 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一组消化终产物是 A.蛋白质、淀粉、脂肪 B.氨基酸、麦芽糖、甘油、脂肪酸 C.二氧化碳、水、尿素 D.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 答案:D 4. (2011苏州)20.某兴趣小组欲“观察猪的小肠绒毛”,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 B.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C.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D.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浓盐水中观察 答案:B 5.(2011济宁)6、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①蛋白质②无机盐③淀粉④脂肪⑤维生素 A①②③B③①④C①②④D①④⑤ 答案:B 6.(2011湘潭)24.食品添加剂可以限量使用,但一些非食用添加物质经常混入其中,容易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可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是 A.炒菜时添加少量味精B.腌制豆角时添加适量的食盐 C.果汁中添加塑化剂D.果冻中添加胡萝卜汁 答案:C 7.(2011巢湖)2. 下列食物成分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 蛋白质 B. 糖类 C. 脂肪 D. 维生素 答案:D 8.(2011郴州)16.在消化道中,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起始位置分别是 A.口腔、胃、小肠B.胃、小肠、大肠C.胃、小肠、口腔D.口腔、小肠、胃 答案:D 9.(2011潍坊)11.“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要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这是由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和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生理学:消化和吸收(名词解释)

1.消化(digestion)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结构复杂、分子量大,不能直接被吸收,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加工、处理,即将大块的、不溶于水和大分子的食物变成小块、溶于水和分子较小的物质,这个过程称为消化。 2.吸收(absorption) 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3.慢波(slow wave) 是指胃肠平滑肌膜电位出现的节律性去极化波,又称基本电节律 4.胃肠激素(gut hormone) 由存在于胃肠粘膜层、胰腺内的内分泌细胞和旁分泌细胞分泌,以及由胃肠壁的神经末梢释放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 5.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 指即存在于脑中又存在于胃肠,呈现双重分布的肽类激素。 6.胃肠激素的营养性作用(trophic action of gut hormone) 是指一些胃肠激素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代谢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7.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8.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是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可与维生素B12相结合,保护其不被消化液破坏,并促进维生素B12在回肠被吸收。 9.蠕动(peristalsis)为纵形肌和环行肌协调起来形成的一种推进性运动,在食团的前方出现一个舒张波,紧靠食团的后方出现一个收缩波,舒张波和收缩波同时向前推进。 10.微胶粒和混合微胶粒(micelle and mixed micelle)微胶粒和混合微胶粒:胆盐因起分子结构的特点,当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可聚合成微胶粒;脂肪分解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等渗入到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称为混合微胶粒。11.乳糜微粒(chylomicron)乳糜微粒: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被吸收后,在肠上皮细胞内的内质网中大部分重新合成为甘油三酯,与细胞中生成的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 12.分节运动(segmentation)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的运动,在食糜所处的一段肠管上,环行肌在许多点同时收缩,把食糜分割成许多节段;随后,原来收缩处舒张,原来舒张处收缩,如此反复进行,使食糜不断分开,又不断混合。 13.胆盐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bile salt) 排入到小肠中的胆盐约有95%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在进入肝脏作为胆汁的原料,并刺激胆汁分泌,这个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中考典型题目汇总.doc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一、选择题 1.( 2011 义乌) 8. 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烧的病人消化不良,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减弱了消化酶的活性 B.大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身体平衡 D.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答案: A 2.(2011 苏州 )1 3. 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B.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答案: A 3.(2011 苏州 )1 4. 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一组消化终 产物是 A.蛋白质、淀粉、脂肪 B .氨基酸、麦芽糖、甘油、脂肪酸 C.二氧化碳、水、尿素 D .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 答案: D 4.(2011 苏州 )20 .某兴趣小组欲“观察猪的小肠绒毛”,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 B.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C.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D.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浓盐水中观察 答案: B 5.( 2011 济宁) 6、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①蛋白质②无机盐③淀粉④脂肪⑤维生素 A ①②③B③①④C①②④ D ①④⑤ 答案: B 6.(2011 湘潭 )24. 食品添加剂可以限量使用,但一些非食用添加物质经常混入其中,容易危 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可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是 A.炒菜时添加少量味精B.腌制豆角时添加适量的食盐 C.果汁中添加塑化剂D.果冻中添加胡萝卜汁 答案: C 7.( 2011 巢湖) 2. 下列食物成分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蛋白质 B.糖类 C. 脂肪 D. 维生素 答案: D 8.(2011 郴州 )16.在消化道中,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起始位置分别是 A .口腔、胃、小肠B.胃、小肠、大肠C.胃、小肠、口腔 D .口腔、小肠、胃 答案 :D 9.( 2011 潍坊) 11.“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要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这是由于唾液中 的淀粉酶在高于和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 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生理学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一、填空题 1. 消化可分为① ______ 消化和②_________ 消化两种方式。 2.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① ________ 、②_________ 和③ _______ 等三种形式。慢波的起步 点是④细胞。 3. 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胃肠道运动① _________ ,腺体分泌②;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胃肠道运动③, 腺体分泌④ ______ 。另外,消化管壁内还有完整的、可以独立 完成反射活动的整合系统,称为⑤ __________ 。 4. 胃肠激索的作用主要有① ________ 、②________ 和③________ 。 5. 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① ________ ,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② ________ ;最重要的消化 液是③ ;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部位是④ ___________ 。 6. 胃的功能是① _____ 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② _________ 。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③ _______ 、 ④_______ 和⑤_______ 。 7. 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① __________ 、②________ 、③ ________ 和④_________ 。 8. 内因子是由胃的① ______ 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② __________ 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③ ________ 。 9. 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① _______ 期、②________ 期和③期三个时期。 10. 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① _______ 和②_________ ,消化淀粉的酶是③ ________ ,消化脂肪的酶是④ _______ ,此外,还有碱性物质⑤ ________ 。 11. 胆汁成分包括① _________ 、②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 ④_______ ,其主要作用是⑤ _______ 。 12. 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① ________ 途径,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② __________ 途径。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③ __________ 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④ ________ ,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甘油、脂肪酸和⑤ __________ 。回肠能主动吸收⑥ ______ 和⑦________ 。 13. 肝脏参与体内① 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 _______ 和⑤________ 等功能,其中以⑥ ______ 功能最为重要。 二、选择题 [A型题] 1. 胃肠道平滑肌节律性收缩的频率主要取决于() A. 慢波的幅度 B. 慢波的频率 C. 动作电位的幅度 D. 动作电位的频率 E. 平滑肌本身的节律 2. 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的起步点为() A. Cajal 细胞 B. 浆膜层 C. 黏膜层 D. 纵行肌 E. 环行肌 3. 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主要依赖于()

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案.doc

第 2 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明确消化系统的功能。 (2)了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了解酶的概念及酶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明确消化面积的大小与消化速度的关系;学会开 展模拟实验的方式和方法。 (2)完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催化分解作用的操作,学会通过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3、德育目标: (1)通过观察对比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承认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消化系统的组成 2、酶的特点 难点:1、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掌握控制变量和设计“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的实验三.实验器材: 烧杯、方糖、水、试管、1%淀粉溶液、碘液、温度计、酒精灯

四、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环节 【问题】平时我们所持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等 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已有【问题】吃进去的多,而排泄出来的少,那么它们都到哪去了呢 引言知识引出心内容,便于消化吸收 学生接受。 【讲述】并不是所有营养物质都需要消化后才能吸收。(举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呢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 【读图】:结合多媒体图片以及课本中人的消化系统图片,要求学 消化系统的组成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观察图片解决相关 问题,提高学生识图能 力。 a.构成消化系统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b.它们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c.人体有哪些消化腺各自分泌什么消化液 d.它们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在哪里 (完成课本上的表格),教师总结。 新 1.基本知识学习:

三大营养物质消化与吸收总结--生理

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及吸收概述 基础医学院2014级生理学习小组曹冲 2016.02

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这些生理的完成有利于整个胃肠道协调的生理活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

脂质的消化与吸收 脂质消化主要场所:小肠上段。 含有胆汁酸盐的胆汁、含脂质消化酶的胰液分泌后进入十二指肠。 脂质消化的过程: 食物中的脂类------→微团---------→产物 脂质的乳化: 脂质不溶于水,不能与消化酶充分接触。胆汁酸盐具有较强的乳化作用,能降低脂-水相间的表面张力,将脂质乳化成细小微团,使脂质消化酶吸附在乳化微团的脂-水界面,极大地增加消化酶与脂质接触面积,促进脂质消化。 消化酶作用: 消化酶包括:胰脂酶、辅脂酶、磷脂酶A2、胆固醇酯酶。 甘油三酯---------------2-甘油一酯 + 2 FFA (游离脂肪酸) 磷 脂---------------溶血磷脂 + FFA 胆固醇酯---------------胆固醇 + FFA 胆汁 乳化 胰液 消化酶 辅脂酶 磷脂酶A2 胰脂酶 胆固醇酯酶 乳化作用 乳化后的脂肪 胃 甘油三酯 脂肪酶 水 单酰甘油+游离脂肪酸 微粒 胆盐 黏膜细胞 1-2um 20-50um 油相 胶粒相 粘性-各向 同性相

生理学 消化和吸收

第七章消化和吸收 [A型题] 1.消化道平滑肌的自动节律性是: A. 肌源性的 B.神经源性的 C.肌源性和神经源性的 D. 非神经源性和肌源性的 E.尚不清楚 2.对消化道最不敏感的刺激是: A. 化学刺激 B.温度刺激 C. 牵拉刺激 D.温度和牵拉刺激 E.电刺激 3.切断胃肠神经支配后,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 A.立即消失 B.显著升高 C.立即减弱 D. 先减弱后消失 E.依然存在 4.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与平滑肌收缩的关系是: A.慢波可直接引起平滑肌收缩 B.慢波可直接引起平滑肌发生动作电位,再引起肌肉收缩 C. 只要平滑肌受到刺激,慢波便可引起肌肉收缩 D.只要平滑肌受到刺激,慢波基础上出现动作电位时,才能引起肌肉收缩 E.平滑肌收缩的强度与慢波的大小相一致 5.胃肠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产生可能由于 A.N扩跨膜扩散 B. Ca2+跨膜扩散 C.生电性钠泵的活动 D. K+跨膜扩散 E.Cl—跨膜扩散 6.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内流 B.Cl—外流 C.N沪内流 D.N/与K+内流 E.Ca2+内流 7.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液是由什么离子激发的: A.Na+ B.K、 C.Ca2+ D.Cl- E.K+和N/

8.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下列哪种肌肉收缩增强: A.胃肠平滑肌 B.胆道口括约肌 C. 回盲括约肌 D.肛门内括约肌 E.肛门外括约肌 9.胃肠壁的内在神经丛对胃肠活动具有: A.兴奋调节作用 B.抑制调节作用 C.局部调节作用 D,感觉调节作用 E.无任何影响 10.壁内神经丛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别是: A.交感节前纤维,副交感节后纤维 B.交感节前纤维,副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 C.交感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 D.交感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 E.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 11.肌间神经丛中含有丰富的: A.交感节前神经元 B.交感节后神经元 C.副交感节前神经元 D.副交感节后神经元 E.交感和副交感节后神经元 12.切断支配小肠的迷走神经,可以导致小肠: A.紧张性和蠕动不受影响 B.紧张性和蠕动减弱 C.紧张性和蠕动消失 D. 紧张性减弱,蠕动消失 E.紧张性消失,蠕动减弱 13.吞咽反射由口腔到咽的动作是一种: A.不随意运动 B.随意运动,麻醉后不消失 C. 不随意运动,麻醉后消失 D.不随意运动,麻醉后消失 E.随意运动,麻醉后梢失 14.噙团进入胃内,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A.立即中止 B.持续几分钟 C.持续1—2h D.继续发挥作用,直至胃酸浸入食团至pH为6,0才中止 E.继续发挥作用,直至胃酸浸入,食团至pH为4,5才中止 15.下列物质中,可引起唾液腺血管舒张的是: A.阿托晶;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消化与吸收

生理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慢波 4、胃肠激素 5、容受性舒张 6、胃排空 7、分节运动 8、胆盐的肠-肝循环 二、填空题 1、消化有两种主要方式:和。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和三种形式。其中慢波的起步点是。 3、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 4、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和。 5、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最重要的消化液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6、胃的功能之一是容纳和储存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食糜。与之相关,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 7、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和。 8、内因子是由胃的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 9、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和三个时期。 10、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等,消化淀粉的酶是,消化脂肪的酶是。

11、胆汁的成分包括胆盐、磷脂、胆固醇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其主要作用是。 12、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回肠能主动吸收和。 三、选择题 1、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富有伸展性 B、具有像心脏一样规则的自律性 C、具有紧张性收缩 D、兴奋性低 E、对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2、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说,正确的是:() 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 B、收缩速度较慢 C、伸张性小 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 E、有稳定的自发节律性 3、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种刺激反应不敏感() A、机械牵张 B、电和切割 C、温度变化 D、酸碱等化学物质 E、缺血和平滑肌痉挛 4、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种功能() A、消化食物 B、内分泌 C、免疫 D、吸收营养 E、维持酸碱平衡 5、消化管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蠕动 D、分节运动 E、集团蠕动 6、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叙说,正确的是:() A、胃肠各段的频率相同 B、起步点是纵肌与环肌之间的Cajal细胞 C、依赖于支配神经的存在 D、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 E、可促发肌肉收缩 7、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内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l—外流 E、K+外流 8、迷走神经兴奋时将引起()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多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E、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多 9、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A、胃肠运动加强 B、胃排空减慢 C、胆囊舒张 D、消化腺分泌减少 E、括约肌收缩

北师大版生物七下《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

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明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3、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说明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说明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1、举例说出消化系统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认识酶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描述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内的主要变化; 4、描述小肠结构特点,解释为什么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模式:观摩式、启发式.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人体内的营养成分包括哪些? 归纳总结,引入新课:我们人体内的这些营养成分如何从食物变成人体内的营养物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下来,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从课本第9页阅读到第13页. 板书: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系统 1、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 2、消化腺:唾液腺、胃肠、胃腺、肝脏和胰腺 (学生阅读完,让学生回答消化管和消化腺的组成,然后教师再用多媒体将课本人体消化示意图展出,向学生解说消化管各器官的位置和消化腺所处的位置和作用. 老师讲解过程中、强调:1、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通道. 2、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

板书:(二)食物的消化 1、口腔内的消化 2、胃内的消化 3、小肠内的消化 用多媒体演示“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实验(也可按课本内容进行说明),总结出消化的概念.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演示实验,我们了解了消化的概念.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做着这样的活动. 例如我们平时吃饭,如果我们咀嚼一团白饭,时间久了,会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然后用多媒体播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 教师总结物质的消化过程: 淀粉酶(口腔)麦芽糖酶(小肠)葡萄糖 蛋白质酶酶(胃初步消化,小肠)氨基酸 脂肪胆汁脂肪微粒酶甘油?脂肪酸 讲解过程中,教师强调:1、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位置和消化液名称 2、小肠里有多种消化液是小肠为主要消化器官的原因之一 3、胆汁不含消化酶 习题训练: 1、下列消化腺中,最大的消化腺是() A、唾液腺 B、肝脏 C、胰腺 D、胃腺 2、淀粉能在人的口腔中转变为麦芽糖,是因为人的唾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A、水 B、酶 C、淀粉 D、麦芽糖 3、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A、唾液腺 B、胆囊 C、肝脏 D、胰腺 4、胃位于腹腔的()肝脏位于腹腔的()阑尾位于腹腔的()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五分钟检测题 (1)下列选择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胰液 B、肠液 C、胆汁 D、唾液 (2)人体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是() A、肝脏 B、胃 C、小肠 D、口腔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练习题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如图是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②能分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A.胃B.小肠 C.大肠 D.肝脏 3.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小肠吸收的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除胆汁外,都含有消化酶 D.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4.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 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 5.如图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1是胆囊,贮存的胆汁能乳化脂肪 B.2是小肠,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3是肝脏,属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 D.5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胰岛素 6.能促进脂肪消化,但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来自如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7.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最终消化为() A.氨基酸B.葡萄糖C.甘油 D.脂肪酸 8.如图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甲、乙、丙、丁、戊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图中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A.a B.b C.c D.a、c都是 9.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 ()A.消化 B.吸收 C.排泄 D.消化和吸收

第一章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选择题)

第一章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选择题) 1.米饭、面条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人体的主要功能物质,它是(A)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2.南南为自己设计了一份午餐:米饭、煎蛋、鸡汤。要使这份午餐营养更合理,还要添加(A) A.炒青菜 B.烤鱼 C.荔枝肉 D.焖虾 3.(2012年盐城)下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是(A)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4.青少年应多吃富含蛋白质、钙、磷丰富的食物。对照下列营养学家建议的成人食谱图,你认为青少年最应相对增加的食物类型为(B) A.Ⅰ、Ⅱ B.Ⅱ、Ⅲ C.Ⅳ、Ⅴ D.Ⅲ、Ⅳ 5.甲乙丙丁四种水果榨取的果汁分别逐滴滴入同浓度、 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所用 果汁滴数如下表,则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水果是(B) 果汁甲乙丙丁 滴数12 5 8 12 A.甲 B.乙 C.丙 D.丁 6. “毒胶囊”是某些不良企业利用皮革废料加工制成药用胶囊。但合格的药用胶囊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哪个器官免受药物的刺激(B)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7.小敏进行了认识唾液淀粉酶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1号2号3号4号 实验过程 ①注入物质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 ②水温处理37℃10℃60℃37℃ ③加入物质震荡1ml蒸馏水1ml唾液1ml唾液1ml唾液 ④滴入碘液并观察现象变蓝变蓝变蓝变蓝

这个实验能说明唾液淀粉酶(B) A.催化作用受PH影响 B.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 C.具有专一性 D.具有高效性 8.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C) A.食道 B.胃 C.小肠 D.大肠 9. 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在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钻了两个“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营养液。该营养液中主要供能物质是:(B) A.水 B.葡萄糖 C.维生素 D.氯化钠 10.在试管内加入2ml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的“X消化液”1mL,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5min,发现植物油消失了。则“X消化液”成分最可能是:(C)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胃液、胰液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常吃素的人却没有患夜盲症是因为某些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维生素A B.淀粉制成的药物胶囊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 C.牙龈出血的人应多吃水果和蔬菜 D.胆囊炎患者应少吃油脂类食品 12.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C)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氨基酸 D.脂肪酸和甘油 13.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14. 某兴趣小组欲“观察猪的小肠绒毛”,正确的操作方法是:(B) A.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 B.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生理学第五章 消化和吸收

第五章消化和吸收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机械性消化 4.化学性消化 5.胃肠激素 6.容受性舒张 7.胃排空 8.胆盐的肠肝循环 9.内在神经丛 10.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二、填空题 1.食物的消化有_____和_____两种形式。 2.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相比较,兴奋性_____,收缩_____。 3.消化器官的绝大部分都受_____和_____神经双重支配。 4.支配消化器官的副交感神经主要是_____神经。其兴奋可使胃肠运动_____,胆囊,括约肌 _____,消化腺分泌_____。 5.胃肠道的内在神经丛由_____神经丛和_____神经丛组成。 6.胃肠道粘膜内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称为_____。 7.促胃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胃液_____;使胃窦_____;促进消化道粘膜及胰岛素的_____。 8.引起促胃液素释放的主要化学因素是在小肠上部和幽门的_____和_____。 9.促胰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促进_____和_____中HCO3-的分泌。 10.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_____。 11.缩胆囊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引起_____收缩和_____分泌。 12.引起缩胆囊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小肠上部的_____。 13.内因子是胃腺_____细胞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_____,它能保护和促进_____的吸收。 14.可使胃蛋白酶原激活的物质是_____和_____。 15.胃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 16.胰腺导管细胞分泌_____和_____;胰腺腺泡细胞分泌_____。 17.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_____和_____含量很少,而_____的含量较丰富。 18.促进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 19.胆汁的主要作用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其主要作用包括_____、_____。 20.小肠运动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食物能够透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循环而被吸收。( ) 2.基本电节律能引起平滑肌收缩。( ) 3.消化道运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完成对食物的机械性消化,它对化学性消化和吸收也有促进作用。( ) 4.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通常取决于消化道中食物的量,并不依赖摄入食物的性质。 ( ) 5.蠕动波的移行方向均朝向肛门( ) 6.排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腰骶部。( ) 7.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胃。( ) 8.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消化腺是胰腺。( ) 9.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吸收的速度是相同的,吸收速度并不取决于该部分消化道的组织结构以及食物的组成及在该部分停留时间。( ) 10.胃肠激素在化学结构上都是蛋白质。( ) 11.唾液分泌的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实现的。( ) 12.三种营养物质在胃中排空速度的快慢顺序是脂肪、糖、蛋白质。( ) 13.蛋白质具有强烈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 ) 14.小肠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 15.脂肪吸收不良可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不良。( ) 16.维生素的吸收主要在小肠进行。( ) 四、各项选择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教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2课时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道的组成和消化酶的作用;牙齿的结构和功能胃和肠的结构特点;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小肠绒毛;用对比实验来研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法建议: 关于吸收的概念可以从“细胞需要营养,而人体的营养是由消化系统摄取的,这些营养如何从消化系统到达肌体各部分的细胞呢?”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出。 关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可由学生讨论得出,并通过观察小肠实物或利用录像让学生对小肠表面大,小肠绒毛壁薄,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适于吸收的特点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关于吸收的过程是比较抽象的,建议先看录像《消化吸收》后半段,里面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然后再归纳总结。其中脂肪酸和甘油的吸收途径是容易弄错的,因此要特别强调一下。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问题:1.食物经过消化最终形成哪些物质? 2.真正需要这些营养的是什么? 这些在消化道中的营养成分怎样才能到达需要它们的每个细胞呢?细胞又如何利用它们呢?这就是我们要在第一节学习的内容--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只有进入循环系统,才能被运送到机体各部分需要它们的细胞处,这一过程就是"吸收"。 哪些物质能进入循环系统被吸收呢?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消化管内消化成小分子后被吸收,而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 在消化道的哪些部分营养成分可以进入循环系统呢?那些部位得具备什么特点呢?先由学会讨论,再总结。(学生应该能想到:面积大,结构薄,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人体的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口腔和食道几乎无吸收养分的能力,胃粘膜仅可吸收酒精和少量的水。这也就是喝酒伤胃的原因。大肠则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因此营养物质主要是依靠小肠来吸收的。 小肠为什么能完成这一主要功能呢?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其内表面有皱襞,因此具有相对大的表面积,其实小肠的表面积决不只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大。环行皱壁的存在使小肠面积增大了三倍,而皱壁里还有些更微小的结构呢! 实验:观察小肠绒毛或用录像取代。 观察到小肠绒毛后,讨论小肠绒毛的存在对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何意义? 由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吸收面积增大了三十借。在小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的向肠腔一侧,还有一些指状突起,叫微绒毛。由于微绒毛的存在,使面积比5~6米长的圆柱体面积增大了六百倍。小肠的表面积为2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排球场这一特点决定着小肠吸收的快,吸收量也多。 此外,(利用挂图或书上的图)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可渗入内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经循环输送至全身各处的细胞,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 营养物质的吸收途径是不同的,脂肪酸和甘油要进入毛细淋巴管。而其余营养成分进入毛细血管。

生理学习题《消化与吸收》

《消化与吸收》自测题 1.刺激交感神经对胃肠道的影响是: A.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抑 制B.胃肠运动增强,分泌增强C.胃肠运动抑制,分泌抑制D.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 E.胃肠运动抑制,分泌调节不一定 2.消化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蠕动 B.蠕动冲 C.集团运动 D.分节运动 E.容受性舒张 3.下列哪项不属于胃肠激素? A.抑胃肽 B.胃泌素 C.血管活性肠肽 D.内因子 E.胆囊收缩素 4.促胃液素(胃泌素)不具下列哪项作用: A.促进胃酸分泌 B.促进胰液分泌 C.抑制胆囊收缩 D.促进胃的蠕动 E.对胃粘膜具有营养作用 5.下列哪种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A.胃腺的主细胞 B.胃腺的壁细胞 C.胃腺的粘液细胞 D.胃粘膜内的G细胞 E.小肠粘膜的I细胞 6.唾液中所含的消化酶能消化食物中的: A.糖类B .维生素C.脂肪酸D.脂肪E.蛋白质 7.胃液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A.盐酸 B.胃蛋白酶 C.粘液 D.胃淀粉酶 E.内因子 8.胃蛋白酶原的激活主要依赖:

A.肠激酶 B.蛋白质分解产物C.盐酸D.胃泌素E.胰泌素 9.下列哪项不属于胃液的作用? A.杀菌 B.激活胃蛋白酶原 C.使蛋白质变性 D.使淀粉初步消化 E.促进VitB 12的吸收 10.对胃粘液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有润滑作用 B.与HCO 3一起形成“粘液一碳酸氢盐屏障”C.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D.可防止Na+离子从粘膜向胃腔弥散 E.胃粘膜上皮细胞可分泌粘液 11.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可出现巨幼红胞性贫血,其主要原因是下列哪项减少? A.内因子 B.粘液 C.盐酸 D.胃泌素 E.胃蛋白酶原 12.在胃液中具有激活胃蛋白酶原.促进铁和钙吸收的成分是: A.内因子 B.粘液 C.盐酸 D.H 2CO 3E.胃蛋白酶原 13.胃液中所含的消化酶能消化食物中的:.A.糖类B.维生素C.脂肪D.蛋白质 E.脂肪酸 14.主要刺激胃酸分泌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促胰液素 C.促胃液素 D.胆囊收缩素 E.乙酰胆碱 15.胃特有的运动是: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分节运动 D.蠕动 E.多袋推进运动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知识点及答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知识点) 1、是物质,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吸收。 2、是物质,必须 消化成物质才能吸收。 3、消化系统的功能是。 4、消化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 5、消化道:。 6、消化腺两大类:①大消化腺(消化道外): 。 ②小消化腺(消化道壁上): 。 7、口腔:(1):唾液腺:①唾液腺分泌:。 ②唾液中含有:。 ③作用:。 ④属于:。 ⑤淀粉的起始消化部位:。 ⑥化学性消化开始的部位:。 (2)舌:①:作用:。 ②:属于消化 ③:模拟实验中搅拌是模拟了。 (3)牙齿:①作用:。 ②属于消化 ③:模拟实验中馒头碎屑是模拟了。 ; . 物理性消化 8、消化方式; 。 化学性消化:。9、胃:(1)胃呈囊状,。 (2)胃功能:。 (3)胃壁内有胃腺: ①胃腺分泌; ②胃液内含; ③属于:。 ④蛋白质的起始消化部位是。 10、小肠:(1)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 (2)小肠长度:。 (3)肠壁内有肠腺:①肠腺分。

③属于 消化; (4)脂肪的起始消化部位是 。 (5)小肠内的消化液有 。 (6)胰液中含有消化 的酶。 (7)、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消化液有 。 11、肝脏:①肝脏分泌 ,肝脏是人体 的消化腺。 ②胆汁不含 ;属于 消化。 ③胆汁作用是 ,把 。 12、营养物质的消化: (1)、三大营养物质消化的顺序 ,它们各自开始消化的部位 是 ,彻底消化的部位是 。 (2)、淀粉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有 ;蛋白质消化需要的消化液 有 ;脂肪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有 。 (3)、淀粉消化的小分子物质是 ,淀粉最终以 的形式被吸收。 (4)、蛋白质消化的小分子物质是 ,蛋白质最终以 形式被吸收。 (5)、脂肪消化的小分子物质是 ,脂肪最终以 的形式被吸收。 (6)、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叫 。 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过程叫 。 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的过程叫 。 (7)、 是消化的主要部位(主要器官)。 (8)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① 。 ② 。 脂肪 甘油+脂肪酸 脂肪微粒 蛋白质 胃、小肠 氨基酸 胃液、肠液、胰液 淀粉 葡萄糖 口腔 麦芽糖 肠液 唾液 小肠 胰液 胆汁 小肠 小肠 胰液 肠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