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焦耳定律评课

焦耳定律评课

焦耳定律评课
焦耳定律评课

《焦耳定律》

——观评课

虽然观评课是研修的任务,但也非常认真的去欣赏了,甚至某些老师的课看了多遍。纵观这六节课,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只言片墨道不尽。其实我们老

师一堂课过后都会留有遗憾,或是课堂设计不完美,或是知识有遗漏,创新理念不够

新颖等等,下面对《焦耳定律》仅谈一谈看法。

1、课题的引入设计了一个身边的小场景:周六,小明的爸爸出门前嘱咐他好好

写作业,不要看电视。爸爸回来时看到他在认真写作业,电视机也没打开,很高兴。

可很快就发现,小明刚看过电视。小明的爸爸是通过什么现象发现小明看电视了呢?

这一场景很多学生都有亲身经历,学生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了。这个设计比课本用“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其相连的导线却并不热”来提出问题要好一些,因为大部分

学生都经历过与家长类似的斗智斗勇。此引入大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

2、在猜想影响电热大小因素的环节中,学生讨论后依次说出电热与电流、电阻、电压、时间、横截面积、导体的材料等有关的猜想,猜想很全面,但没有让学生根据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的依据做出说明和解释。猜想的依据是设计科学探究实验

的关键,应该不能舍。另外,老师否定电热与电压是否有关时,问道:电路中有电压,电路中一定有电流吗,学生说没有,从而排除电压影响电热的大小。这种排除方法是

否科学呢?值得商榷。电热是一段导体通过电流时电能转化为内能时才会产生的热量。既然产生电热,就一定有电流,那么此段导体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上述有电压没

电流是不符合我们研究的问题的解释的。那么怎样排除探究实验中电压影响电热的因

素呢?有的老师碰到上述现象时,利用欧姆定律中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若我们

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影响因素,就没有必要再研究电热与电压了,这种解释我认

为也有牵强。最科学的解释是用纯电路与非纯电路去解决最好,但又有些过早。所以,物理概念是解决的最好办法,课本中介绍电流的热效应是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

内能的现象,由此可知电热与通过的电流和导体字身的特性——电阻可能会存在一定

的联系。

3、本节课的重点是进行实验探究。不得不佩服宋老师的实验装置的设计能力,

费的心思不少,处理演示实验细致、全面、又干净利落。遗憾的是若把装置改造的简

单些,学生能做分组实验,把结论放给学生去发现,效果更好一些。但正因为老师的

演示实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例题和练习题的有效训练,顺利的解决了难点纯电阻

与非纯电阻电路的区别,学生在习题上掌握的较扎实。

总之,本节课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上看,落实的很好。

初中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说课稿

焦耳定律说课稿 白团中学樊金素 尊敬的各位评委: 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教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焦耳定律》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焦耳定律》教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用1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内容主要有四部分,一是电流的热效应;二是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那些因素有关,三是焦耳定律;四是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热,学生是有生活体验的,但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这是学生所不知的,教材在学生学习了电能、电功率知识后及时地安排了本节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此外教材在学生知道了焦耳定律以后,及时地安排了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以致用”的新的教育理念。本节课也为下一节安全用电的教学做了某些知识准备,本节课在全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和本节课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知道焦耳定律 ●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知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和危害,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识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第二部分。即电流产生热效应跟什么因素有关(也就是焦耳定律),这是知识的重点。如何让学生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如何进行探究实验设计,如何推导公式Q=I2Rt以及Q=W=Pt则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情 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第五章中已学习了欧姆定律,通过本章前两节的教学,学生对电能、电功率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些探索性问题,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探究意识,

初中物理《1焦耳定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9-18-4焦耳定律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3.了解电热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 力。 2.知道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2.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焦耳定律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与内能之间转化的具体体现。教材在电功、电功率之后安排焦耳定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由“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和电热的利用与防止”三部分组成,研究电热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焦耳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教学中,做好实验及分析实验现象是关键。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学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学生学习背景分析 1.学生对焦耳定律较为陌生,但有一定的电流的热效应认识。由于新课程理念与应试教育观念的冲突,学生对探究教学形式还有某些不适应。 2.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能对较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归纳并得出初步结论, 但用图像法收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较为薄弱。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确定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2.难点: 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及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练法、小组合作探究。 五.教学用具和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焦耳定律演示器、电流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等。 六.课时安排 1 课时 七.教学过程

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

《电流的热效应》 教师:毕有才 班级:211班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能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焦耳定律的内容; 3、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4、知道一般电热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用试验的方法探究焦耳定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演示:用“热得快”烧水,不一会儿水就烧开了。 提出问题:是“谁”给了水“热”? 学生思考并回答:“电流”。 提出问题:第一节中电动机提升重物是将电能转化什么能?用“热得快”烧水,是电能转化为什么能? 通过类比第一节电动机做功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学生会得出用“热得快”烧水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教师引导:同学们生活中你一定见过用电器的发热现象,请列举例子。 学生举出生活中电能变成内能的例子。 提出问题:电炉丝接入电路中时,电炉丝和电线中流过相同的电流,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学生回答:可能导线和灯泡的电阻不同 提出问题:假如在照明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的电炉,电线将显著发热,有可能烧坏它的绝缘皮,甚至引起火灾。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可能是通过导线的电流较大的原因。 提出问题:点亮的灯泡过一会儿烫手,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可能是时间变长的原因。 教师直接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进而猜想到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有关。 (二)制定计划

提出问题:怎样判断产生电热的多少?由用“热得快”烧水的实验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得出:可以用液体温度升高的多少来反映产生电热的多少。 提出问题:要想比较不同的电热使液体温度升高的不同,液体应该做怎样的限定? 学生得出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液体的种类、质量都相同。 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导体的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提示:要研究导体产生电流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打算选择哪些器材?画出你的实验电路图。 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步骤通过讨论交流,画出电路图,并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让学生仿照上面的方法,设计研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其他两个因素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实验探究 教师通过串并联电路示教板与学生共同进行实验探究。(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本实验如何判断产生电热的多少?) 学生观察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四)分析与结论 学生分析讨论实验记录,得出: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大,电流的热效应就越显著。进而猜想: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成正比。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焦耳定律,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体现了物理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指导思想。沿着从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得到知识,理解知识。在课堂上一方面要防止学生盲目探究,教师要引导;另一方面要避免直接告诉学生“应该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最后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实践。 在实施课堂教学后,多数学生反映对推导公式不太理解,特别是与电功的计算公式混淆,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要进行辨析理解。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强调电热和电功的不同之处,让学生认识到两者的计算公式是存在区别的。

[(电能,电功教学反思)] 电能 电功教学反思

[(电能,电功教学反思)] 电能电功教学反思 《电能电功》教学反思**县二中** 《电功率》这一章是在前面学习了电路、欧姆定律、功和机械能等知识的基础上,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电学,让学生认识电能,学习电功和电功率这两个重要的电学概念,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探究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节之一。本节课我先从生活实际入手,家里上个月用了多少度电,“度”是哪个物理量的单位,从而过渡到本节课,体现了物理源于生活的理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了解电能的来源与应用。本节课将重点放在了电能与电能的计量,强调了电能的两个单位,并对电能表的各个参数做了详细介绍,结合家庭电路板和自制教具,是学生在理解各参数的基础上,还能应用与实际生活,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物理应用与社会的理念。关于一度电的作用,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观看了解一度电在实际生活中都能干些什么,从而培养学生节能意识,进行情感教育,这个环节在本节课教学中感觉很流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关于电功,为了让学生理解电流做功,教学中我借助玩具小汽车做了两个对比实验,第一次人推动小车做功,第二次闭合小汽车开关,电流推动小汽车做功,边实验边引导追问,从而得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整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教学过程流畅,思路清晰,讲练结合,自制教具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多媒体课件应用充分,恰当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今后去改进、完善: 1、由于课堂多次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板书设计过于简单,这种失误,往往只注意了课件的精美,而忽略了板书。 2、课堂提问使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导致有些学生一节课回答了好几次问题,而有些学生一次也没有回答问题。 3、在学习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过分地强调了结论的得出,由于时间有限而忽略了过程。 这些都是我以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感谢您的阅读!

高中物理《焦耳定律(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焦耳定律》 [学习目标] 1.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流做功的实质.(重点) 2.理解电功和电热的区别,能够区分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难点) 3.电功率和热功率的理解.(重点) 4.能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焦耳定律(难点) 引课准备: 生活中见到过各种各样的用电器,都有那些常用的?引导学生回答,多媒体展示(电视机,空调,录音机,血压计,洗衣机等等),它们虽然功能不一样,但是呢它们也有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们消耗电能,能够利用电能来做功。电流做功的实质是什么呢? (教学设计) 一、电功和电功率 如图所示,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由于这段电路两端有电势差,电路中就有电场存在,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I. 时间t 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 为: q=It 在这个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 W=qU 将q 代入得:W=UIt 在这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流所做的功,

简称电功。 1.电功 (1)定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通电时间三者的乘积. (2)公式:W=IUt. (3)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4)意义:描述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多 少.2.电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 功.(2)公式:P=IU. (3)单位:瓦特,符号是W. (4)意义:描述电能转化为其他能的快慢或者是电流做功的快慢 例1、一个电动机,线圈电阻是0.4 欧,当它两端所加电压为220V 时,通过的电流是5A, 1、这台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生活中的用电器,电能转化成什么形式的能量要看具体的电学原件 的性质,那么,根据用电器性质,完成下题。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18.4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知道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电流的热效应及焦耳定律内容 教学难点:实验过程 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焦耳定律演示器、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1、回顾:我们之前学过的两条定律是什么定律?导出课题:第4 节焦耳定律;2、介绍物理学家:焦耳 (二)、了解学习目标: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知道焦耳定律、会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三)自主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1.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2.焦耳定律的内容是什么?3.怎样利用和防止电热? (四)跟踪学习: 一、电流的热效应

想一想:1.你们家里有哪些用电器?2.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3.它们有什 么共同特征? 读图并回答;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小结: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二、焦耳定律 想想议议: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 却几乎不发热? 问题和猜想: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在电流相同、电阻不同时,产生电热的效果如何呢? 演示实验1① 电阻串联时电流相同。② U 型管连接的容器加热后,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压力变大,液面升高。 回答:①看到了什么现象?②说明了什么结论? 结论:在电流相同时、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 量越多。 探究:在电阻相同,电流不同时,产生电热的效果如何呢? 演示实验2① 此时,右边电流小。②并联分流的电阻要放在盒子外面,因为 并联的电阻分去一半的电流。不让它产生的热量影响盒内的温度。 回答:①看到了什么现象?②说明了什么结论? 结论: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 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问题:①是那个物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确定了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电阻 通电时间是的关系?这个关系的内容是什么?把这个规律叫做什么定律?②如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焦耳定律》

选修3-1 第二章 2.5焦耳定律 一、教材分析 焦耳定律是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本节在电学中是重要的概念之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功的概念,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理解电功的公式,能进 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和焦耳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进一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焦耳定律、电热功率的概念、公式。 【教学难点】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学好这节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A.重点:理解电功和电功率和焦耳定律。B.难点:帮助学生认识电流做功和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的教学难点,防止学生乱套用公式。C.关键:本节的教学关键是做好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在得出了焦耳定律以后介绍焦耳定律公式及其在生活、生产上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等效法、类比法、比较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 灯泡(36 V,18 W)、电压表、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投影仪、投影

片、玩具小电机 七、课时安排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教师:用电器通电后,可以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并说明其能量的转化情况。 学生:(1)电灯把电能转化成内能和光能; (2)电炉把电能转化成内能; (3)电动机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4)电解槽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教师: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及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本节课我们学习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1、电功和电功率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是什么? (2)电流的定义式是什么? 学生:(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W=qU q (2)电流的定义式I= t 教师:投影教材图2.5-1(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由于这段电路两端 有电势差,电路中就有电场存在,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 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I,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 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是多少? 学生: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It。 教师:这相当于在时间t内将这些电荷q由这段电路的一端移到另一端。在这个过程中,电场力做了多少功?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qU=IU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 焦耳定律教案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是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内能转换中的体现,本节在电学中是重要的概念之一。运用功能关系的思想,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能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2.知道利用电热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是有用的。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 焦耳定律的计算。 电炉、电熨斗、热得快等电热器,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引入: 星期天,小明的妈妈出门前嘱咐小明别看电视,得先完成作业,可是小明等妈妈一走,就看起了电视,直到妈妈回来前才开始做作业。妈妈问小明为何没有做完作业,小明说作业太难,可是小明妈妈只用了一招就知道小明说了谎,请问,他妈妈是怎样做的?

学生:她摸了摸电视机的的散热窗,发现那儿还热着呢。 教师:你有类似的经历吗,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二、知识讲解: 提问:生活中,许多用电器通电后,都伴有热现象产生。请举例说明。 教师展示电炉、电熨斗、热得快等电热器。 让学生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电热器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一)电流的热效应 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想想议议: 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2、电热的影响因素 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想想议议: (1)浴霸灯泡和电线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相同,灯泡下面非常热,电线却不怎么热,这是为什么? (2)如果将小功率的浴霸灯泡换成大功率的浴霸灯泡,灯泡下面更热,这又是为什么? (3)浴霸灯泡通电的时间更长,会产生更多的热量,这说明了什么? 猜想: 电热的大小可能的影响因素——电阻、电流和时间。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设计实验: 用电阻丝给密封容器里的空气加热,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空气温度的变化,进而比较电热的大小。

公开课焦耳定律导学案

2.5 焦耳定律 【学习目标】 1.理解电流做功和电功率的概念 2.理解焦耳定律,知道焦耳定律在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定律中的应用 3.会应用电功和电热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热功率的公式推导及应用 【难点】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和电热的区别和相关计算 【问题导学】 1.能量转化电炉通电时,能转化为能;电动机通电时,能转化为能;蓄电池充电时,能转化为能;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数量。 2.电功自由电荷在静电力作用下沿静电力的方向做定向移动,结果电荷的电势能,其他形式的能。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三者的乘积。计算式为W= 。 3.电功率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率。用表示电功率,表达式为P= 。 电流在一段电路上做功的功率P等于与这段电路的乘积。 4.焦耳定律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这个关系最初是由实验得到的。 5.表达式 Q= 。 6.热功率的发热量通常称为热功率,表达式为P= 。 【课内探究】 探究一:推导电功和电功率的表达式 1.如图所示,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由于这段电路 两端有电势差,电路中就有电场存在,电路中的自由电荷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I,在时间t内 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是多少? 这相当于在时间t内将这些电荷q由这段电路的一端移 到另一端。在这个过程中,电场力做了多少功?

电功物理意义: 举例说明:不同的电器做功的快慢不同。 2.电功率: (1)定义: (2)定义式:P= (3)单位: (4)P额是个定值,P实是个变值。P额≥P实。 [说明] 电功率物理意义: 探究二:电热、焦耳定律和热功率 1.在金属导体中,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的自由电子频繁地与正离子发生相互作用而使得导体发热,这就是电流热效应,我们把电流产生的热量叫电热(焦耳热) 2.焦耳定律 怎么得出 3.热功率 探究三:电功和电热的比较、电功率和热功率的比较 1.对任何电路,电流做功和电热,各自应如何计算? 2.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和电热,电功率和热功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3.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和电热,电功率和热功率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主题合作学习 讨论: 1.当大家猜想电热与多个因 素有关,实验研究时应用什么方法 去研究? 2.实验时怎样来反映和比较 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提示:左右两透明密闭容器中 装有等质量的空气) 演示实验(一)研究电热与电阻 大小的关系 展示实验装置1: 观察本实验装置,讨论: 1.应控制哪几因素相同? 2.两电阻为什么要串联? 电路接通,进行实验,观察U 形管中液柱的上升情况。利用平板 及投屏软件将实验现象直接投到大 屏幕上。 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到什么结 论? 演示实验<二>:研究电热与电 流大小的关系 展示装置2: 观察本实验装置,讨论: 1.应控制哪几因素相同? 2.右边电阻上为什么要再并联 一个电阻? 电路接通,进行实验,观察U 学生讨论得出: 1.控制变量法 2.通过空气受热膨胀程 度,观察产生热量的多少; 实 验中,通过观察两个U形 管中染色水柱液面高度的 变化来判断产生热量的多 少。 观察装置讨论得出: 1.实验时要控制电路中 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改 变电阻。 2.电阻串联,可以使流 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和通电 时间相同。 观察记录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 论: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 时,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 生的热量越多。 学生观察实验装置讨论得 出: 1.实验时要控制电阻和通 电时间相等,改变电流。 2.使右边容器中的电阻丝 中的电流与左边容器中的 电阻丝不等(左边电流大于 右边电流)。 观察记录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 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 热量越多。 培养学生 利用控制变 量的方法来 设计实验。 培养学生 利用转换法 把不易观察 的量转换为 易观察的现 象。 通过分析实 验装置的合 理性来培养 学生的设计 实验的能力。 会根据实 验现象得出 结论,利用控 制变量法准 确的描述结 论。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焦耳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动手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认识物理与技术联系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焦耳定律并会应用 【教学难点】 电流做功和电热的区别和联系 【课前准备】 自制电热效应演示器,焦耳定律演示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引入新课问: (l)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学生回答:发烫。是电流的热效应。 再通过课本图1,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18.4焦耳定律 (二)进行新课 1、电流的热效应 实验:出示自制的电流热效应演示器(电阻丝),在电阻丝内放一根火柴,然后接入学生电源两极,由一名学生拿着导线,火柴很快点燃。 师:这是电流的什么效应? 生:热效应 师:电流通过任何导体都要发热,这是电流的热效应。为了更好地利用电流效应为我们服务,人们就要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即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今天我们学习研究这个问题,即焦耳定律。 2、焦耳定律 ①介绍如图1的实验装置,告诉学生RA>RB,RB=RC,通电后,IA=IB,IB<IC(从电流

表的示数可知道I的数值)。 ②问: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 ③问: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观察什么?向学生讲述:当电流通过电阻丝A、B、C时,电流产生的热量就使三个瓶中的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瓶塞上面原来一样高的液柱就会逐渐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液面就会上升得越高。我们可以通过三个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④教师演示实验,记录下在同一时刻三管中煤油液面的高低情况:hC>hA>hB。 ⑤师生共同归纳,教师指出,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焦耳定律。 ①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公式:Q=I2Rt 指出:焦耳定律适用于任何用电器的热量计算,对只存在电 例题: 例2:某导体的电阻是2欧。当1安的电流通过时,l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 例3:一只“220V45W”的电烙铁,在额定电压下使用,每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你能用几种方法解此题? 3、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讨论:(先由学生说,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归纳) ①课文前面“?”中的为什么“觉察不出和灯相连的电线发热”。 分析:因为电线和灯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是一样大,又因为灯的电阻比电线的大得多,所以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灯产生的热量比通过电线产生的热量大得多。因此,灯泡热量发光,而电线却感觉不到热。 ②课文前面“?”中的和电炉相连的电线为什么显著发热? 分析:照明电路的电压是一定的,由P=UI可知,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电炉时,通过的电流大,在电线的电阻相同的情况下,跟电炉相连的电线中通过的电流比跟灯泡相连的电线中通过的电流大得多。所以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通过跟电炉相连的电线产生的热量比通过跟灯泡相连的电线产生的热量大得多。因此跟电炉相连的电线显著发热,有可能烧坏它的绝缘皮,甚至引起火灾。 ③讨论课本本节中的“想想议议”,让学生自己说。 讨论小结:应用公式解释判断问题时,必须注意条件。 (三)学习小结 1、焦耳定律内容、公式、单位 2、公式的适用范围 3、焦耳定律的简单应用 (四)课堂练习 1、标有“220V 40W”电热器安装在220V的电路中,工作100s后,所消耗的电能是J,通过电热器的电流是A,产生的热量是J。 2、下列电器中,不属于电热器的是() A.电饭锅B.电熨斗C.电风扇D.电烤炉 3\家庭电路使用的电炉,电炉丝与导线是串联的,当电炉丝发热发红时,连接导线却不热,

《焦耳定律》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焦耳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理解焦耳定律,记住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电流热效应的广泛性,知道改变电热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学习控制变量法,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流大小的关系,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电流、时间的关系,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电热的利用和防止,认识科学的应用价值。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主动运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焦耳定律。 2.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电流、时间的关系。 【教学器材】 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流表、自制电热切割器、导线(若干)、泡沫、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功能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我们生活中的电器设备有好多是电能转 化内能的,我们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电流 的热效应。本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电流的热效 应。(板书:电流的热效应) 2.请学生列举一引起生活中利用电流热效 应工作的电器。 3.教师引出探究课题:同学们说得都非常 好。老师这也有一个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工具 ——电热切割器,它的主要结构就是一段阻值较 大的电热丝。那么,你们知道电流通过电热丝产 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吗? 学生举例:白炽 灯、电热器、电暖气 学生猜想:可能跟 I、R、t有关。 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分析、总结电流热效应的决定因素1.探究 Q、R 的关系 1.现在,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在 探究Q与R的关系时我们需要几个电阻?阻值 相同吗?同时,实验时还要保证I、t 相同。这 里,应用到了那种物理方法? 2.老师已经提前帮大家串联好了两个阻值 不同的电热丝,请同学们拿起桌面上串联的电热 丝,银白色的是阻值较大的镍镉合金丝,另一根 金黄色的是与它同长度、同横截面积但阻值较小 的铜丝。同学们只需要把它们直接挂在切割器的 两端就可以了。 提示学生:(1)学生电源电压12 V;(2) 实验时电流不能超过2 A ,否则电热丝会因过 热而冒烟,污染环境;(3)实验操作时电热丝 温度很高,小心烫伤;(4)实验时可以通过看 切割泡沫的难易程度来比较电热的大小。 3.教师巡视、指导。 4.引导学生分享实验成果。 1.学生回答:控 制变量法。 2.学生设计电路。 3.学生做实验。 4.学生派小组代 表分享实验成果。 培养 学生分析 问题、解 决问题及 动手操作 的能力。 2.探究 Q、I的 关系 1.教师巡视、指导。继续探究Q与I的关 系,即应该保证R、t不变改变电流的大小。那 如何改变电流的大小呢? 2.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思考后回 答:改变滑动变阻器的 阻值。 2.学生画出电路 图并做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焦耳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焦耳定律。 知道理解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流、电阻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焦耳定律。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焦耳定律演示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讨论热量的来源,以此引入新课 电热水器提供热水电暖气提供热量电熨斗熨烫衣物电烤箱烘烤食品 二、探究新知 (一)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生活中,许多用电器通电后,都伴有热现象产生。请举例说明。 电暖气电饭锅电热孵卵器电热毯等。

知识拓展 电流的三大效应 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的化学效应想想议议 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1、可能与导体电阻大小有关 电阻越大,电流热效应越大 2、可能与电流大小有关 电流越大,电流热效应越大 3、可能与通电时间长短有关 通电时间越长,电流热效应越大 设计实验 讨论1、当一个物理量被猜测与多个因素有关,应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控制变量法 讨论2、用什么方法和器材去观察那些不可见的物理量? 利用物理量产生的效应来观察不可见的物理量的方法叫转换法。 实验原理: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容器中各有一段电阻丝,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从而得出电热的多少。 实验装置:

高中物理《焦耳定律(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5.焦耳定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2.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了解公式Q=I2Rt、P=I2R、Q=U 2t R 、P= U R 的适应条件; 3.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4.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和焦耳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2.通过有关实例,让学生理解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进一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 教学重点 1.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电热功率的概念、公式; 2.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教学难点 主要在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方法 等效法、类比法、比较法、实验法。 教学手段 灯泡、电压表、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投影仪、投影片、玩具小电机。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导体内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电场力对 定向移动的电荷做功吗? (做功,而且做正功) (2)电场力做功将引起能量的转化,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举出一些大家熟悉的例子? (电灯把电能转化成内能和光能;电炉把电能转化成内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电解槽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及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本节课我们学习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重点研究电路中的能量问题。 [新课教学] 一、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 我们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等于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数量。 所谓电流做功,实质上是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静电力在做功。自由电荷在静电力作用下沿静电力的方向做定向移动,结果电荷的电势能 2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4节 焦耳定律的综合应用教案与反思精

第2课时焦耳定律的综合应用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利用电能、电功率焦耳定律的表达式进行综合计算。 2.能用焦耳定律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分析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和讨论,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重点 利用电能、电功率、焦耳定律的表达式进行综合计算。 教学难点 1.利用电能、电功率、焦耳定律的表达式进行综合计算。 2.利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出示课件,展示问题: 过春节的时候,爸爸送给小涵一个如图所示的电动玩具汽车,一段时间后,小涵在玩耍时不小心将玩具车的电动机卡住无法转动了,且很快就闻到了焦糊味道,你能够解释这种现象吗?这节课我们就为大家来解决这个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焦耳定律的综合计算 活动1:出示课件,展示问题:首先让学生讨论、分析出思路,然后再交流,得出答案。 典例1 (2014?眉山)某校师生自制一台电烘箱而设计的简化电路图及技术参数如下,R1和R2均为电热丝且电阻值恒定. 额定电压220 V 正常工作电流高温 档 5A 低温 档 2A 根据师生们的设计,求: (1)电烘箱在高温档正常工作时每分钟可产生的热量. (2)电热丝R1的阻值. (3)电烘箱在低温档时正常工作时,R2的功率. 思路导引: (1)利用公式P=2U R 是否可以分析电路图中低温档和高温档的电路图。(2)能否正确的选择出公式进行计算。 格式:

《电流的热效应》教学反思

《电流的热效应》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有效性 《电流的热效应》是北师大版教材九年级第十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焦耳定律,是规律教学的一节典范课例,焦耳定律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实验规律。针对本节实验规律课的特点,我积极准备了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实验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 一、演示实验,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焦耳定律 ①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经验,分析电热I与电流强度Q、电阻R和通电时间t有关。 ②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当电流I、时间t相同时,研究电热Q与电阻R 的关系.当电阻R、时间t相同时,研究电热Q与通电时间t的关系。 ③通过演示实验找出Q与I、R和t的关系.这个演示实验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实验的可见度.我们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实物投影仪将温度计液柱的升降情况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到温度计液柱的变化.由实验得出结论:当I与t一定时,R越大,Q越大;当R与t一定时,I越大,Q越大;当I与R一定时,t越大,Q越大。 ④根据演示实验结论,分析得出焦耳定律,这种方法应注重渗透控制变量法,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总结焦耳定律。 二、看视频,小组交流生活实例,理解电流热效应对生活的影响 我利用大量视频资料例举电流的热效应在科研、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焦耳定律。课堂上各学习小组交流讨论生活中电流热效应实例,例如:电热毯,电取暖器,电饭煲,电驱蚊香,电热水器等等,气氛十分热烈,而后学生们有讨论了电流热效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例如电视机、计算机、电风扇等用电器工作时,都不可避免地发热。这样既会浪费能源又会由于升温使用电器采用设置散热孔、散热片或在发热部位安装电风扇等方法散热。 三、利用焦耳定律解题,帮助学生理解焦耳定律

《探究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15.4《探究焦耳定律》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材分析】 焦耳定律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与内能之间转化的具体体现。教材在电功、电功率之后安排焦耳定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由“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和电热的利用与防止”三部分组成,研究电热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焦耳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教学中,做好实验及分析实验现象是关键。 同时,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实验时的不确定因素导致难于掌控时间和教学内容太多,我把本节内容教学设计为2课时,第1课时内容:电流的热效应和焦耳定律。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学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本节的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相同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 电阻成正比。 (2)知道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条件下,相同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跟通 过导体的电流有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电流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 验设计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是有用的,激发学 生学习物理、热爱科学的兴趣。 (2)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确定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难点: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及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电流的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资源准备】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焦耳定律

5 焦耳定律 教学设计(一)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焦耳定律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高中阶段将从电场力做功及能量转化和守恒等角度来研究焦耳定律,这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节课所涉及的能量观点,是研究电学问题和其他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另外,这一节的内容在实际中有广泛而重要的运用,不但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而且是学习电工的基础。所以,本节课不但是物理知识的传授课,更是物理方法和思想的渗透课。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联系实际,以便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际问题中的原理。 教学目标 1.理解电功的概念,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理解电功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4.通过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和焦耳定律,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5.通过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进一步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电功和电热的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这个教学重点,具体实施教学时,会出现这样几个教学难点:电流做功的表达式的推导,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区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问题解决式,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电场力的知识,推导电流做功的表达式。 2.密切联系实际,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确各种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情况。 3.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确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在能量转化时的区别。 课前准备 教学媒体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滑动变阻器、小电风扇、电压表、电流表、电源、电键、导线。 知识准备 电场力对运动电荷做功的求法、欧姆定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事件1] 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 问题导入: 问题1:用电器通电后,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说明其能量的转化情况。 参考示例:电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电炉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解槽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即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即有多少电能减少,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增加。

初中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的综合应用教案

第2课时 焦耳定律的综合应用 知识要点 1.焦耳定律的综合计算 明确每一个公式的使用条件 2.焦耳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用焦耳定律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分析相关的问题 新课引入 出示课件,展示问题: 过春节的时候,爸爸送给小涵一个如图所示的电动玩具汽车,一段时间后,小涵在玩耍时不小心将玩具车的电动机卡住无法转动了,且很快就闻到了焦糊味道,你能够解释这种现象吗?这节课我们就为大家来解决这个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焦耳定律的综合计算 活动1:出示课件,展示问题:首先让学生讨论、分析出思路,然后再交流,得出答案。 典例 1 (2014?眉山)某校师生自制一台电烘箱而设计的简化电路图及技术参数如下,R 1和R 2均为电热丝且电阻值恒定. 正常工作电流 根据师生们的设计,求: (1)电烘箱在高温档正常工作时每分钟可产生的热量. (2)电热丝R 1的阻值. (3)电烘箱在低温档时正常工作时,R 2的功率. 思路导引: (1)利用公式P=2 U R 是否可以分析电路图中低温档和高温档的电路图。 (2)能否正确的选择出公式进行计算。 格式: 解:(1)高温档时,只R 1接入电路,由机器铭牌可知,电流为5A ,电压为220V , 则Q=W=UI 高t=220V×5A×60s=66000J ; (2)高温档时,由欧姆定律得:R 1= 220=5U V I A 高温=44Ω;

(3)低温档时,两电阻为串联,低温档总功率: P=UI低=220V×2A=440W, R1的功率P1=I低2R=(2A)2×44Ω=176W; 所以P2=P-P1=440W-176W=264W. 拓宽延伸:(2014?厦门)如图是小林家里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图,两根加热管电阻相同.电热水器功率有高、中、低三档.当S1断开,S2接b时,其功率为低档,大小为1000W. (1)请指出电热水器的高、中档功率分别是多少瓦.(不必写出推导过程) (2)小林选用某功率档加热水箱里的50L水,水温升高40℃用了40min,求此过程电热水 【点拨】(1)当S1断开,S2接b时,两加热管电阻串联;当S1闭合,S2接a时,加热管电阻并联;当S1闭合,S2接b时,电路为一根加热管电阻的简单电路;根据电阻的串并和 P= 2 U R 求出电热水器的高、中档功率;(2)知道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质量, 根据Q吸=cm△t求出水吸收的热量,根据W=Q吸=Pt求出不计热量损失时的加热功率然后确 定加热档位,再根据W=Pt求出消耗的电能,利用η= Q W 吸×100%求出过程电热水器的效率。 归纳总结:在分析用电器的多档位问题时,主要明确,高温档是功率最大,低温档时功率最小,但用电器无论是处于高温档还是低温档,用电器接入电路的电压是一定的,故将分析档位问题转化为分析电阻问题.再结合欧姆定律、电功率的有关计算公式展开分析,得出答案. 探究点二利用焦耳定律解释生活现象 活动1:出示课件,展示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阐明每一个小组的解题思路。 典例2 小明家搞装修,为了美观,想把所有电线都埋藏在墙壁里(俗称走暗线).小明在查阅有关资料时了解到:埋藏在墙壁里的电线,要整条铺设,不能在墙壁里中途接驳.请你运用电学的相关知识解释其道理.(提示:导线接驳处的电阻增大) 思路:由焦耳定律知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电阻大小和通电时间成正比.导线接驳处与其他导线串联在电路中,通电时间是相同的,而导线接驳处电阻比较大,由焦耳定律可知电阻大的产生的热量越多,据此分析。 解答:在家庭电路中,导线接驳处因接触不良,该处的电阻较大,因为导线接驳处与其他导线串联在电路中,所以通过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相等,由公式Q=I2Rt可知接驳处产生的热量较多,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甚至引起火灾。 归纳总结:利用焦耳定律来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时,首先从题意中获取信息,找出题意中的变量和定量,结合公式Q=I2Rt展开分析。 板书设计 第2课时焦耳定律的综合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