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明火作业须知2012

船舶明火作业须知2012

船舶明火作业须知2012
船舶明火作业须知2012

文件编号: I-SS-42 版本修改: 2012/0 生效日期: 2012-04-16

编写:安监部审核:殷焕宇批准:曹致俊

船舶明火作业须知

1适用范围

1.1本须知适用于航行、停泊、装卸和航修船舶。

2明火作业区域环境考查

2.1本须知中的危险区域系指可能产生和积聚可燃气体、粉尘或装卸易燃易爆货物的场所。

2.2需要进行明火作业的地点、场所作业审批前必需进行作业环境考查,确认安全。

2.3不属危险区域的开敞甲板,以作业点为中心,10米为半径向上2米,向下至平台或甲板

的柱形空间。

2.4危险区域的开敞甲板,从作业点向首尾延伸15米,以船舶宽度为界,向下至平台或甲

板,向上2米的柱形空间。

2.5不属危险区域的舱室内,以作业点为中心,5米为半径的空间。

2.6危险区域的舱室内,考查作业舱室及毗邻的舱室。

3明火作业的基本条件

3.1可燃气体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1%,相对风速小于13.8米/秒。

3.2明火作业前,必须确认符合环境考查条件要求。施工现场须清除易燃易爆物品,备妥足

够有效的消防器材,并处随时可用状态,同时应有防止火花扩散的安全措施。

3.3明火作业前,应拆除距焊割边缘0.5m内的一切可燃物,如因结构原因无法拆除,应采

取足够有效的安全措施。

3.4在隔热舱壁或间架板上进行明火作业前,必须拆除距焊割边缘0.5米内的一切可燃物,

对0.5米以外的可燃物,应采取防止焊割热传导的措施及有效遮盖。

3.5可以拆除的管子等机件,应移至电焊间或安全地点焊补,对无法拆除的油管、污水管等,

应进行有效清洗,使管内可燃气体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1%,或采取充惰性气体、水

或拆开管子接头,对作业点两端进行有效隔堵。

3.6长期封闭的舱室或空间狭小通道作业前,必须通风,使空气中含氧量保持在18-21%,

并且人员进入后无明显不适感。作业时间应保持连续通风。

3.7明火作业前,必须查清作业面的背面及四周,确认无易燃、易爆物品。

3.8明火作业现场必需配备合适的灭火器材。

3.9明火作业的设备质量必须符合要求,使用前,必须确认设备技术状况良好。

3.10明火作业操作者必须持有主管机关认可的合格证书。

3.11明火作业前,必需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特别要查明管系背面及四周情况,确认安全,

方可作业。

3.12明火作业时,必须由对船舶结构有一定了解并熟悉明火作业安全知识的人员对现场及周

围区域进行监护。作业完毕,必须彻底清理现场,在确认无残留火种时,监护人员方可

撤离。为防止发生复燃,监护人员撤离后,船上值班人员应定时对作业处所进行巡检。

4测爆

4.1燃油、滑油、污油舱(柜)以及与其相连通且无法拆卸的管系,如需明火作业,必须清

除舱内油、气,由船舶检验部门或其认可的机构检验,确认符合消防安全并出具检验合

格证书。

4.2测爆合格的舱室或处所明火作业必须在4小时内完成,否则应重新测爆认可,作业前和

作业中应有专人对施工区域及有影响的处所,随时复测可燃气体浓度。

5以下条件禁止进行明火作业

5.1对明火作业地点考查确认不符安全条件的。

5.2对明火作业地点无法考查或对其能否保证安全有怀疑的。

5.3进行加油、涂刷油漆等有火灾危险的工作场所。

5.4盛有或残存易燃易爆油、气的容器和管道、未经泄压至正常气压的压力容器。

5.5正在装卸易燃易爆危险货物或产生易燃易爆粉尘货物的船舶,禁止明火作业。

5.6甲板上浪或舱室高温作业导致工作服潮湿,因绝缘电阻下降不能进行焊工作业。

6明火作业审批

6.1船舶在港口需进行明火作业,必须向本港口海事部门报备。

6.2明火作业仅限审批获准项目,不得擅自扩大明火作业范围,超过作业时限。

6.3船舶在港口以外水域进行明火作业,须由部门长提出申请,经船长批准,并按“明火作

业风险控制措施检查表”(见附录1)所列内容逐项检查确认。

6.4船长在审批前要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确认符合安全作业条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方

可批准作业。

7附录

7.1附录1:明火作业风险控制措施检查表(FI-SS-42—A)

FI-SS-42—A

上海远洋运输有限公司

明火作业风险控制措施检查表

船名:

1、本次明火作业的组织者已拟定了周密的作业风险控制方案F

已按规定的申请程序提出申请并获准作业F

2、本次明火作业的船位:作业时间:

作业地点/内容:

操作者姓名:特种作业操作证编号:看火者姓名:

3、经对作业地点的考查,确认没有禁止进行明火作业的条件存在F

4、本次明火作业的地点为非封闭处所,否则,已启动了检测处所内空气和进入该处所的程序并采

取了适当的预防措施F

5、已对现场进行了清理并已查明管系及作业点背面情况F

6、作业现场已配备了合适有效的灭火器材F

7、作业人员已穿妥防护服装和防护面罩F

作业现场已挂警示牌F

8、燃油、滑油、污油舱(柜)等高等级区域的明火作业,已清除舱内油气,经船检机构检验合格

并出具了检验合格证书,船长已阅知该检验合格证书F

9、作业的组织者已注意到经测爆合格的舱室或处所的明火作业必须在4小时内完成,否则需重新

测爆认可的安全要求F 10、作业者应认真检查焊接气割设备、容器和安全装置并严格遵守“十不烧规定” F

组织者(签名):部门长(签名):

船长(签名):日期:

注:F内填“√”表示已检查确认,填“—”表示不适用本次作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