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学大事年表2

生物学大事年表2

生物学大事年表2
生物学大事年表2

生物学大事年表

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4世纪~前2世纪中国已有植物、动物和昆虫方面的物候知识(见《夏小正》)。

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Asistotle,公元前384~322)描述了500多种动物,并对其中的一些作过解剖和胚胎发育观察。著有《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等,是最早的动物学文献。他的学生狄奥弗拉斯特(Theophrastus,约公元前371~前287),对数百种植物进行了描述和分类,著有《植物志》和《植物的本源》等书。

出现于战国(公元前476~前222)晚期的《黄帝内经》,对人体内脏器官的部位、大小及功能已有较深的认识;对男女的生长发育过程及生理特点也有较切实的描写。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尔雅》,将植物大别为“草”和“木”两大类,并将相似的物种排在一起,以示同类;将动物分为虫、鱼、鸟、兽4大类,亦将其中相似的物种排在一起,以示同类。

公元前2世纪~公元3世纪草创于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而成书于东汉(公元25~220)的《神农本草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本草书,共记述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

罗马学者普林尼(Plinius the Elder,23~79)著《博物志》37卷,记述了当时所知的有关自然(包括生物)的知识。罗马医生盖伦(C.Galen,约129~200)集古代医学之大成,在比较解剖和实验生理的研究上有重要贡献。

公元4世纪晋人嵇含著《南方草木状》,记述了80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并首次记载了广东人利用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防治柑桔害虫的生物防治法。

公元5世纪晋末至南朝(宋)戴凯之著《竹谱》(约成书于5世纪中后期),用4字一句的韵文记述了我国南方竹类70多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植物专著。

公元6世纪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成书于533~540年间),总结了秦汉以来中国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的经验,含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如植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某些作物的性别以及人工选择等。

公元7世纪唐代苏敬等著《新修本草》(659年),有药图25卷,图经7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动、植物图谱。

公元8~10世纪唐代段成式著《西阳杂俎》、段公路著《北户录》、刘恂著《岭表录异》等书,载有大量动物形态、习性、生态和生活史方面的知识。

公元11世纪宋代沈括(1031~1095)著《梦溪笔谈》,全书共609条,其中有关生物的记述数十条,涉及生物的形态、分类、分布、生态和化石等方面的知识。

公元12世纪宋代出现了《洛阳牡丹记》(欧阳修)、《荔枝谱》(蔡襄)、《扬州芍药谱》(王观)、《菊谱》(刘蒙)、《蚕书》(秦少游)、《橘录》(韩彦直)等多种动、植物的专著。

公元13世纪德国学者大阿尔伯特(AlbertusMagnus,约1200~1280)研究了古希腊的生物学知识,补充了一些新的观察结果,著有《论动物》和《论植物》等书。

1247 南宋医学家宋慈(1186~1249)著《洗冤集录》4卷,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医学著作,其中记有不少人体解剖的知识。

公元15~16世纪明朱橚著《救荒本草》(1406)、王磐著《野菜谱》(1524),皆为当时的地方植物志。

意大利学者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研究人体解剖,并绘画出精确的人体解剖图。

1543 比利时医生维萨里(A.V esalius,1514~1564)出版了《人体的构造》一书,纠正了盖伦的一些错误,奠定了近代解剖学的基础。

1553 西班牙人塞尔维特(M.Servetus,1511~1553)发现了肺循环。

1578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写成《本草纲目》,书中共收药物1892种,图1110幅。该书有丰富的动、植物知识。

1583 意大利学者塞萨平诺(A.Cesalpino,1519~1603)根据植物的习性、形态、花和营养器官的性状进行分类。在《植物》(1583)一书中对约1500种植物作出描述与分类。

1609 意大利学者伽利略(Gallileo Galilei,1564~1642)制造了一台复合显微镜,并用以观察了昆虫的复眼。

1623 瑞士学者鲍欣(G.Bauhin,1560~1624)出版《植物界纵览》一书,用“属”和“种”进行分类,在属名后接以“种加词”来描述每个物种。

1628 英国解剖学家哈维(W.Harvey,1578~1657)出版《动物心血运动的解剖研究》(即《心血运动论》)一书,发现了血液循环。

1651 哈维出版《论动物的生殖》,提出了胚胎发育的后成论观点。

1660 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M.Malpighi,1628~1694),描述了蛙肺联结动脉和静脉的毛细血管,证实了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

1665 英国物理学家胡克(R.Hooke,1635~1703)观察软木切片时,发现了他称之为“Cell”(细胞)的小室。此结果刊登于同年出版的《显微图志》上。

1668 意大利医生雷迪(F.Redi,1621~1697)以蝇卵生蛆的实验,首次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1677 荷兰显微学家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1632~1723)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了广泛观察,发现了许多微生物,以及动物和人的精子。

1682 英国植物学家格鲁(N.Grew,1641~1712)出版了含有植物生理研究成果的《植物解剖学》一书。

1690 英国博物学家雷(J.Ray,1627~1705)首次给物种下了定义,并依据花和营养器官的特征进行分类。1686~1704出版了3卷《植物历史》,试图以一个更接近于自然的系统进行分类,处理了约18000种植物。

1694 德国学者卡姆累斯(R.J.Camerarius,1665~1721)发表了《植物的性别》,在授粉实验的基础上,指出有花植物存在着性别。

1735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vonLinne,1707~1778)出版了《自然系统》,把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按纲、目、属、种归类,实现了动、植物分类阶元的统一,并全面使用了双名法。

1749 法国博物学家布丰(https://www.doczj.com/doc/3a6859947.html,tedeBuffon,1707~1788)开始出版《博物志》,内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1759 德国胚胎学家沃尔弗(C.F.Wolff,1734~1794)在《发生论》中,根据对鸡胚的观察,阐述了胚胎发育的渐成特性。主张后成论,反对先成论。

1761~1767 德国植物学家科尔勒特(J.G.K?lreuter,1733~1806)进行了植物杂交试验,指出父本、母本双方,对子代的特征有同样的贡献。

1771 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1733~1804)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可恢复因蜡烛燃烧而“损坏了”的空气。

1773 荷兰医生因根豪斯(J.Ingenhousz,1730~1799)证明,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光照下才能起到使空气变“好”的作用。

1780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https://www.doczj.com/doc/3a6859947.html,voisier,1743~1794)确认呼吸是一种缓慢的燃烧过程。

1782 瑞士学者塞内比尔(J.Senebier,1742~1809)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1783 意大利学者斯帕兰扎尼(L.Spallanzani,1729~1799)用实验进一步否定自然发生说。

1791 意大利解剖学家伽瓦尼(L.Galvani,1737~1798)证明用静电刺激神经,能引起与其连接的肌肉收缩,首次发现了神经传导现象。

1796 英国医生詹纳(E.Jenner,1749~1823)用牛痘接种法预防天花,开创了人工免疫新领域。

1802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J.B.deLamarck,1744~1829)和德国博物学家特雷维拉努斯(G.Tre-viranus,1776~1837),分别使用了“生物学”(Biology)这个术语。

1804 瑞士化学家索绪尔(N.T.Saussure,1767~1845)指出,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以阳光为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形成有机物和放出氧的过程。

1805 法国比较解剖学家居维叶(G.Cuvier,1769~1832)提出“器官相关定律”,认为根据牙齿或部分骨骼化石,就能推断它们属于何类动物。推动了古生物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

1809 法国学者拉马克(J.B.deLamarck,1744~1829)出版《动物的哲学》,提出了系统的进化思想,认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物种进化的机制。

1812 居维叶出版了《地球表面的激变》一书。在书中提出了灾变论。

1824 意大利天文学家、显微镜制造者阿米奇(G.B.Amici,1786~1863)最早揭示了花粉在受精中的作用。

1827 出生于爱沙尼亚的德国动物学家贝尔(K.E.vonBaer,1792~1876)出版《动物的发育》,是一部比较胚胎学著作。

1828 德国化学家乌勒(F.W.Wohler,1800~1882)发表《论尿素的人工合成》,第一次以非生命物质为原料,合成由生物产生的有机物——尿素。

1830 中国医学家王清任(1768~1831)所著《医林改错》出版。他根据对尸体的观察绘制脏腑图,指出膈肌之上只有心和肺,其余内脏均在膈肌之下;记述了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还指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等。

1831 英国植物学家布朗(R.Brown,1773~1858)在兰科植物细胞内发现了细胞核。

1838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chleiden,1804~1881)发表《植物发生论》,提出细胞是植物的结构单位。

1839 德国解剖学家施旺(T.Schwann,1810~1882)出版《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与施莱登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

1843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F.vonLiebig,1803~1873)出版《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推翻了“腐植质”营养学说,创立了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

1848 德国生理学家杜布瓦雷蒙(E.H.DuBoisReymond,1818~1896)发表《关于动物的电研究》,测定了动物的肌肉和神经处于活动状态时产生的电流。中国吴其浚(1789~1847)著《植物名实图考》(38卷)出版,此书是19世纪重要的植物学著作。

1849 德国植物学家霍夫迈斯特(W.Hofmeister,1824~1877)发表《显花植物胚的发生》一文,对植物胚的起源提出了令人信服的正确认识。

1852 法国生理学家贝纳德(C.Bernard,1813~1878)发现了肝脏内糖原的形成;提出了内环境恒定是生命的特征之一。所著《实验医学研究导论》一书,促进了现代实验生理学的发

展。

1856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洞穴里,发现了欧洲早期智人阶段的人类化石,定名为尼安德特智人(Homosapiensneanderthalensis)。

1858 德国病理学家微尔和(R.Virchow,1821~1902)发表《细胞病理学》,认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对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与华莱士(A.R.Wallace,1823~1913),在“伦敦林奈学会会报”上发表了阐述生物进化的联合论文《论物种形成变种的倾向;兼论自然选择法所引起的变种和物种的存续》。

1859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

1861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L.Pasteur,1822~1895)证明发酵过程与微生物活动有关;并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也不能自然发生。

1863 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T.H.Huxley,1825~1895)出版《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提出“人猿共祖”的观点。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И.M.Ceчeнoв,1829~1905)出版了《大脑反射》一书,开创了大脑活动的研究。

1864 英国解剖学家欧文(R.Owen,1804~1892)描述了1861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索伦霍芬(Solnhofen)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的始祖鸟化石。

1865 德国学者萨克斯(J.vonSachs,1832~1897)发表《植物实验生理学手册》,对植物生理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1866 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Mendel,1822~1884)发表《植物杂交试验》,报道了关于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发现了两个基本的遗传规律。但当时并未引起注意。

德国海克尔(E.H.Haeckel,1834~1919)出版《普通形态学》,提出生物发生律,为进化论提供了证据。

1868 瑞士生理化学家米歇尔(J.F.Miescher,1844~1895)通过水解脓细胞,首次分离出“核质”(即核酸)。

1871 达尔文的《人类起源及性选择》一书出版,推动了人类起源的研究。

约1875 德国植物学家斯特拉斯伯格(E.Strasburger,1844~1912)阐述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875 德国动物学家赫特维希(O.Hertwig,1849~1922)根据显微镜观察,认为受精过程是雄性原核与雌性原核的融合。

1876 德国微生物学家科赫(R.Koch,1843~1910)通过炭疽杆菌的研究,证明特定的微生

物会引起特定的疾病,同时建立了细菌的培养技术。

1877 德国植物学家佩弗(W.Pfeffer,1845~1902)发表了他多年工作的成果——《渗透作用的研究》。

1882 德国细胞学家弗莱明(W.Flemming,1843~1905)阐述了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德国微生物学家柯赫(R.Koch,1843~1910)发现了结核菌及其传染性;1896年发明诊断结核病的结核菌素。190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83 英国学者高尔顿(F.Galton,1822~1911)创用“优生学”(engenics)一词,定义为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学问。

比利时胚胎学家贝内登(E.van Beneden,1846~1910)研究马蛔虫(Ascaris megalocephala,2n=4)卵的成熟分裂,证明配子只含有半数染色体(即n=2),通过受精,又恢复为2n=4。

俄国微生物学家梅契尼科夫(И.И.Meчников,1845~1916)发现细胞吞噬现象,首次提出细胞免疫理论——细胞吞噬学说;德国免疫学家艾利希(P.Ehrlich,1854~1915)首次提出体液免疫理论——“侧链说”。1908年他们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86~1888 德国微生物学家赫尔利盖(H.Hellriegel,1831~1895)与维尔法思(H.Wilfarth)证明豆科植物有固氮的能力。

1887~1915 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H.G.A.Engier,1844~1930)与柏兰特(K.A.E.Prantl)合作出版《植物自然分科志》一书,其基本的分类系统至今仍为世界不少学者所采用。

1888 荷兰微生物学家别依耶林克(M.W.Beijerinck,1851~1931)从豆科植物中分离出根瘤菌,证明了根瘤菌与固氮有关。

德国解剖学家瓦尔德耶尔(W.Waldeyer,1836~1921)把细胞分裂时中央出现的棒状结构定名为染色体(chromosome)。

1890 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T.Boveri,1862~1915)确认性细胞染色体减数的普遍性。提出各个染色体有不同的特性。

1891 德国动物学家亨金(H.Henking,1858~1942)阐明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的减数分裂过程。

1892 俄国微生物学家伊凡诺夫斯基(Д.И.Ивановский,1864~1920),发现了第一个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A.Weismann,1834~1914)提出种质连续说;认为后天获得性状不能遗传;强调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唯一机制。

1897 德国化学家布希纳(E.Buchner,1860~1917)发现用无细胞的酵母提取物仍能进行发酵,证明离开了活细胞的酶仍有活性。

德国细菌学家勒夫莱尔(F.Loeffler,1852~1915)等证明,口蹄疫病是由过滤性病毒引起的;还发现病毒只能在活细胞内繁殖。

1898 俄国植物学家纳瓦申(C.Г.Hавашин,1857~1930)发现被子植物双受精现象。在以后的几年间被证明,这是被子植物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意大利细胞学家高尔基(C.Golgi,1843~1926)发明了神经细胞染色法,并在神经细胞中发现了高尔基体。

1899 美国生物学家洛伊布(J.Loeb,1859~1924)通过刺激海胆卵实现了人工单性生殖。

1900 荷兰德弗里斯(H.deVries,1848~1933)、德国科伦斯(C.Correns,1864~1933)和奥地利切尔马克(E.Seysenegg-Tschermak,1872~1962)三位遗传学家,通过各自的实验证实了孟德尔规律的科学价值。此后,孟德尔就被公认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

1901 美籍奥地利人兰德茨泰纳(https://www.doczj.com/doc/3a6859947.html,ndsteiner,1868~1943)发现了人的A、B、O血型。为此,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 英国生理学家贝利斯(W.M.Bayliss,1860~1924)和斯塔林(E.H.Starling,1866~1927)从小肠粘膜提取液中,发现了能促进胰腺分泌的“肠促胰液肽”。根据这种物质的生物活性,将其命名为激素。

德国化学家费舍尔(E.Fischer,1852~1919)和霍夫迈斯特(F.Hofmeister,1850~1922)分别提出蛋白质原子结构的肽键理论。

美国细胞学家麦克朗(C.E.McClung,1870~1946)发现性染色体。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И.П.Пaвлов,1849~1936)多年来以慢性实验代替急性实验,研究了活体动物消化腺的正常活动。1904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1903 美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T.Boveri,1862~1915)和美国细胞学家萨顿(W.Sutton,1877~1916)发现雌、雄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与孟德尔遗传因子的行为是平行的。认为染色体是遗传因子的载体。遗传学上的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因而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德国化学家科塞尔(A.Kossel,1853~1927)经过25年的努力,在阐明核酸的成分、结构、及其生理功能上作出重大贡献。191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1909 英国遗传学家贝特森(W.Bateson,1861~1926)先后创用了“遗传学”、“等位基因”、“纯合体”、“杂合体”、F1、F2,以及“上位基因”等名词术语。

1903 西班牙组织解剖学家卡哈尔(S.R.Y.Cajal,1852~1934)改进了高尔基的染色法,并系统地观察了中枢和周围神经,提出了神经元学说。1906年高尔基和卡哈尔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5 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E.B.Wilson,1856~1939)和斯特蒂文特(A.H.Sturtevant,1891~1971)以细胞学的事实,确定了染色体同性别的关系,并提出XX为雌性,XY为雄性。

1906 英国生理学家谢灵顿(C.S.Sherrington,1857~1952)出版《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提出神经元和突触活动的概念。1932年与英国学者艾德里安(E.D.Adrian,1889~1977)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 美国生理学家哈里森(R.Harrison,1870~1959)建立用悬滴法的组织培养技术,推动了实验生物学的发展。

1908 法国医生卡雷尔(A.Carrel,1873~1944)将血管缝合、器官移植和组织培养方法应用于生物学研究。191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数学家哈迪(G.H.Hardy,1877~1949)和德国医生温伯格(W.Weinbery,1862~1937)分别运用数学论证了遗传平衡定律(即哈迪-温伯格定律),为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09 丹麦遗传学家约翰森(W.Johannsen,1857~1927)创立“纯系学说”,在《遗传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遗传学概念。

英国医生加罗德(A.E.Garrod,1857~1936)出版了《代谢的先天缺陷》一书,表明代谢途径亦受孟德尔遗传因子的控制。

1910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T.H.Morgan,1866~1945)发现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联,指出白眼基因位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从而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以后用果蝇进行实验,又发现了连锁与互换规律。1926年出版了《基因论》。193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1 美国生物化学家芬克(C.Funk,1884~1967)从米糠中分离提纯出有活性的维生素B 结晶。

1912 英国生物化学家霍普金斯(F.G.Hopkins,1861~1947)用实验肯定了维生素的存在,并提出“营养缺乏症”的概念。荷兰学者艾伊克曼(C.Eijkman,1858~1930)用试验证实糙米含维生素B1,有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的作用。为此,霍普金斯与艾伊克曼1929年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生物化学家瓦尔堡(O.H.Warburg,1883~1970)设计了可以精确测定组织耗氧速度的测压计,揭示出正铁血红素在生物氧化呼吸链中起着呼吸酶的作用。他的工作为研究生物氧化奠定了基础。193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4 美国生物化学家肯德尔(E.C.Kendall,1886~1972)提取并获得了甲状腺素结晶。

1915 英国微生物学家特沃尔特(F.W.Twort,1877~1950)和法国学者德荷雷莱(F.H.D′Herelle,1873~1949)发现了噬菌体。

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维尔斯塔特(R.M.Willst?tter,1872~1942)发现叶绿素分子中镁离子同4个氮原子相连。191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 美国营养学家麦克勒姆(E.V.Mc Collum,1879~1967)发现了维生素A。1922年又发现了维生素D,并证明它与软骨症有关。

1918 德国胚胎学家施佩曼(H.Spemann,1869~1941)发现在胚胎生长过程中的组织诱导效应,开创了实验胚胎学的研究。193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2 英国生物化学家希尔(A.V.Hill,1886~1977)和德国生化学家迈耶霍夫(O.Meyerhof,1884~1951)分别研究了肌肉收缩中的化学过程。为此共获19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加拿大生理学家班廷(F.G.Banting,1891~1941)及其助手贝斯特(C.H.Best)在麦克劳德(J.J.R.Macleod,1876~1935)的指导下,分离提纯出胰岛素,并成功地应用于治疗糖尿病。1923年班廷与麦克劳德共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1923 瑞典物理化学家斯维德伯格(T.Svedberg,1884~1976)发明了超速离心机,推动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1924 德国组织化学家孚尔根(R.Feulgen,1884~1955)和罗森贝克(H.Rossenbeck,1895~)发明了专染核酸的“孚尔根染色法,”一直沿用至今。

苏联生物化学家奥巴林(A.И.Onaрин,1894~1980)出版了《生命起源》,提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

1925 德国生物化学家迈耶霍夫(O.Meyerhof,1884~1951)发现,从肌肉中提取出来的一组酶可使肌糖原转变为乳酸。

英国生物化学家凯林(D.Keilin,1887~1963)发现细胞色素在细胞呼吸中起氧化还原作用。

1926 英国生理学家、药学家戴尔(H.H.Dale,1875~1968)证明引起神经冲动的乙酰胆碱是广泛存在于神经末端的化合物。德国生理学家洛维(O.Loewi,1873~1961)用实验证明迷走神经受刺激,可产生一种使心脏跳动减速的物质,并证明此物质的性质类似乙酰胆碱。1936年他们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7 美国遗传学家马勒(H.J.Muller,1890~1967)报告了X射线对果蝇的人工诱变试验,为辐射遗传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46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苏联学者维尔纳斯基(B.И.Bернaдскии,1863~1945)作了题为《生物圈》的演讲,引起了人们对“生态危机”的重视。

1928 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A.Fleming,1881~1955)发现青霉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弗洛里(H.L.Florey,1898~1968)和钱恩(E.B.Chain,1906~1979)提纯了青霉素,并在实验和临床上证实了青霉素的疗效。1945年,他们3人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9 德国生物化学家费斯克(C.H.Fiske,1890~?)、萨巴罗(Y.SubbaRow,1896~1948)和罗曼(K.Lohmann,1898~?),分别独立地从肌肉提取液中分离出ATP。后来罗曼又阐明了ATP的化学结构。

美国生物化学家科里夫妇(C.F.Cori,1896~?;G.T.Cori,1896~1957)发现了肌糖原、血乳酸、肝糖原及血糖之间转化的循环过程。阿根廷豪赛(B.A.Houssay,1887~1971)发现脑下垂体前叶对糖代谢的影响是通过控制胰岛素的生成而实现的。1947年,他们3人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化学家布特南特(A.Butenandt,1903~)提取出雄性激素结晶。

荷兰微生物学家范.尼尔(C.B.van Niel,1897~?)发现细菌光合作用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区别在于供氢体不是水,而是硫代硫酸盐、硫化氢、氢气或还原性有机物。这一发现扩大了光合作用的概念。

中国人类学家斐文中(1904~1983)在北京西南房山县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

美籍苏联化学家列文(D.A.Levene,1869~1940)发现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1930 英国统计学家、遗传学家费希尔(R.A.Fisher,1890~1962)的《自然选择的遗传原理》出版,首次以数学形式论证了遗传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关系。

1932 德国物理学家克诺尔(M.Knoll,1897~1969)和鲁卡斯(E.Ruska,1906~)发明电子显微镜。

德国生物化学家克雷布斯(H.A.Krebs,1900~1981)与亨斯莱特(K.Henslelt,1908~1973)共同发现尿素合成的鸟氨酸循环。后来,克雷布斯又提出代谢的公共途径“柠檬酸循环”假说,并得到了证实。他与美国生物化学家李普曼(F.A.Lipmann,1899~1986)共同阐明了糖有氧氧化的三个阶段。为此,他们两人共获195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3 英国豪沃思(N.Howorth,1883~1950)首次合成维生素C。

匈牙利学者冯森特-齐尔吉(A.von Szent-Gyorgyi,1893~?)发现苹果酸、琥珀酸和延胡索酸在组织氧化过程中的作用。

美国遗传学家佩因特(T.Painter,1889~1969)发现果蝇幼虫唾腺细胞的巨染色体,并用作实验材料,推动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

1934 挪威生物化学家弗林(J.A.Folling,1888~1973)发现患苯丙酮尿症的病人智力低下,是由于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所致。

1935 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W.M.Stanley,1904~1971)等首次提纯出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晶体,确认病毒能在细胞中“再生”。1946年,斯坦利与萨姆纳(J.B.Sumner)、诺索普(J.H.Northrop)共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生物化学家迈耶霍夫.埃姆登(G.Embden,1874~1933)和帕纳斯(J.K.Parnas,1884~1949)等人阐明了糖酵解过程的全部12个步骤。因此,糖酵解过程又称为迈耶霍夫-埃姆登-帕纳斯途径。

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1871~1955)首先使用“生态系统”(ecosystem)一词,强调应把生物与其环境统一起来考虑。

匈牙利放射化学家赫韦希(G.D.Hevesy,1885~1966)制得人工放射性磷P32,并用于生物化学研究。194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7 美国遗传学家杜布赞斯基(Th.Dobzhansky,1900~1975)出版了《遗传学与物种起源》一书,标志着综合进化论的诞生。

1940 英国植物生理学家希尔(R.Hill,1899~?)发现向离体叶绿素悬液中加入适当的电子受体,在光照下能放氧,称为“希尔反应”。

英国生物化学家马丁(A.J.P.Martin,1910~)和辛格(R.L.M.Synge,1914~)建立色层分析法,后又发展为纸层分析法,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1952年他们共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1 美国遗传学家比德尔(G.W.Beadle,1903~)和生物化学家塔特姆(E.L.Tatum,1909~1975)共同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开辟了生化遗传学的研究。

1942 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R.L.Lindemann,1915~1942)发表有关“食物链”和“营养金字塔”的研究报告,创立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为生态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43 美国细胞学家克劳德(A.Claude,1899~1983)分离出核糖体,并用电镜研究了各种细胞器,为从亚细胞层次研究生理学奠定了基础。1974年,克劳德与比利时学者杜弗(C.R.deDuve,1917~),美国学者帕拉德(G.E.Palade,1912~)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动物学家符瑞西(K.von Frisch,1886~1982)发现蜜蜂的舞蹈动作可引导其他蜜蜂到新的蜜源去采蜜的先天性行为。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德尔布吕克(M.Delbruck,1906~1981)确认受噬菌体感染的细菌是研究自我复制的理想材料。美国学者卢里亚(S.E.Luria 1912~)首次制得噬菌体颗粒的电镜照片。他们共同在噬菌体敏感菌的培养物中发现了耐噬菌体的细菌突变体。其后美国学者赫

希(A.D.-Hershey,1908~)和德尔布吕克又各自发现了噬菌体存在着遗传重组。赫希1952年又通过实验证明,进入细菌的只是DNA,而不是蛋白质。为此他们3人共获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4 美国细菌学家埃弗里(O.T.Avery,1877~1955)、麦克劳德(C.M.Macleod)和麦卡蒂(M.Mc-Carty)报告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不同品系的肺炎双球菌之间的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美国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B.McClintock,1902~1992)根据玉米粒色遗传的不稳定性、有的甚至出现花斑的事实,认为基因可以转移,并称之为“控制因子”。但直到在大肠杆菌、果蝇等的染色体及多种细菌质粒中发现了转座子之后,她的发现才被承认,并获198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斯曼(S.A.Waksmann,1888~1974)发现并分离出能抗结核菌的抗生素——链霉素。195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生物化学家李普曼(F.A.Lipmann,1899~1986)发现了作为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桥梁”的辅酶A。为此,与克雷布斯共获195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5 瑞典化学家奥伊勒(U.vonEuler,1905~)和美国阿克塞尔罗德(J.Axelrod,1912~)阐明去甲肾上腺素贮藏在交感神经细胞间的触突小体内,证明了神经传导的化学递质说。

1970 年他们2人与英国的卡茨(B.Katz,1911~)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6 美国微生物学家莱德伯格(J.Lederberg,1925~)与塔特姆(E.L.Tatum,1909~1975)发现细菌的有性繁殖,又发现细菌的基因重组和转导现象,推动了分子遗传学的发展。1958年他们与比德尔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9 美国化学家肯尼迪(E.P.Kennedy,1919~)和勒宁格尔(A.L.Lehninger,1917~?)报告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内发生,而酵解作用则在细胞质中进行。

美国化学家鲍林(L.C.Pauling,1901~)等人在研究非洲人镰形红细胞贫血症时,用电泳法检出有异常血红蛋白存在,推测它们必为某种基因所控制。

1950 美国化学家鲍林提出蛋白质大分子立体结构中的α螺旋构型。1954年获诺尔贝化学奖。

美国生物化学家查哥夫(E.Chargaff,1905~)等发现,在DNA大分子中,腺嘌呤和鸟嘌呤分别同胸腺嘧啶和胞嘧啶的分子量相等,为DNA双螺旋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1951 英国动物学家廷伯根(N.Tinbergen,1907~)发表《本能的研究》,总结了多年观察分析雌、雄三棘鱼求偶行为的研究成果。1973年他与德国弗里希(K.von Frisch,1886~1982)、奥地利洛伦茨(K.Lorenz,1903~)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2 英国生理学家霍奇金(A.L.Hodgkin,1914~)、赫胥黎(A.F.Huxley,1917~)研究了

神经细胞膜上的兴奋和抑制,发现了离子变化的机制。1963年,他们与埃克尔斯(J.C.Eccles,1903~)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细菌学家莱德伯格和津德尔(N.D.Zinder,1928~)描述了沙门氏菌中基因的转导作用。

美国噬菌体学家赫尔希(A.D.Hershey,1908~)和蔡斯(M.Chase,1927~)用S35和P32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然后感染细菌,再次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953 美国米勒(https://www.doczj.com/doc/3a6859947.html,ler,1930~)在实验室内模拟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的放电,合成了氨基酸等有机物,为用模拟实验研究生命起源开辟了道路。

美国生物学家沃森(J.Watson,1928~)和英国晶体结构分析家克里克(F.H.C.Crick,1916~)合作,提出DNA结构的双螺旋模型,完满地解释了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功能,开创了分子遗传学的新时代。1962年他们与英国学者维尔金斯(M.H.F.Wilkins,1916~)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4美国生物化学家阿侬(D.I.Arnon,1910~)发现离体叶绿体利用光能驱动ADP与Pi 形成ATP,并称之为光合磷酸化作用。

美国化学家卡尔文(M.Calvin,1911~)完成了植物光合作用中的“碳同化”(即CO2被还原成糖和其他磷酸酯)途径的研究。后来这一途径被称为“卡尔文循环”。1961年卡尔文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5美国生物化学家奥乔亚(S.Ochoa,1905~)等发现了在核酸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多核苷酸磷酸化酶。以后又用此酶实现了RNA的人工合成。

1956美国生物化学家科恩伯格(A.Kornberg,1918~)发现了DNA多聚酶,为研究DNA 的离体合成提供了重要条件。1959年他与奥乔亚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生物化学家萨瑟兰(E.W.Sutherland,1915~1974)发现了环腺苷酸(cAMP),以后又阐明了cAMP是激素在细胞内起作用的“第二信使”。197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国学者汤飞凡(1897~1958)、张晓楼、黄元桐、王克乾分离出世界上第一株沙眼衣原体,获1981年国际沙眼防治协会“沙眼金质奖章”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二等奖。

美国学者伽莫夫(G.Gamov,1904~1968)提出由3个核苷酸组成三联密码、对应1个氨基酸的设想,认为应有64个密码子。

美国生物化学家英格拉姆(V.Ingram,1924~)指出正常血红蛋白与镰细胞血红蛋白之间的差异,仅在β肽链的N端第6位上的谷氨酸被缬氨酸所取代,从而导入了“分子病”的概念。

英国遗传学家克里克(F.H.Crick,1916~)提出表示DNA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中心法则”。

美国生物化学家梅塞尔森(M.Meselson,1930~)和斯塔尔(F.Stahl,1927~)用实验对

DNA双螺旋结构的半保留复制模型加以证明。

1959 美国细胞生物学家麦克奎林(K.McQuillin)、罗伯茨(R.B.Roberts)和布里顿(R.J.Britten)证明大肠杆菌中的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部位。

英国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分析家佩鲁茨(M.F.Perutz,1914~)和肯德鲁(J.C.Kendrew,1917~)完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晶体结构分析。1962年他们共获诺贝尔化学奖。

第一本《中国植物志》出版。这是80卷中的第二卷,秦仁昌编写的蕨类植物。

1960 中国生物化学家邹承鲁(1923~)等完成了胰岛素A、B两链的折合研究,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失而复得。解决了胰岛素人工合成的关键问题。

美国生物化学家穆尔(S.Moore)和斯坦因(W.H.Stein)完成了核糖核酸酶(RNase)124个氨基酸的测序工作,并研究了该酶的活性构象。1972年,他们与美国学者安芬森(C.B.Anfin-sen)共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勒沃夫(A.Lwoff,1902~)通过溶原菌的研究发现,原噬菌体是一种能和细菌染色体相结合并一起复制的结构,是一类具有调节基因活性的基因。

1961 法国生化遗传学家莫诺(J.Monod,1910~1976)与分子遗传学家雅各布(F.Jacob,1920~)共同提出操纵子概念,揭示了原核细胞基因调控的一般规律。1965年,他们与勒沃夫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学者斯佩里(R.W.Sperry,1913~)研究裂脑人,表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高度专化,一侧半球学会的信息不会传递给另一侧,美国另一学者哈贝尔(D.H.Hubel,1926~)和加拿大学者威塞尔(T.N. Wiesel,1924~)用微电极在猴脑里试验,探明了视觉中枢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视觉的电生理过程。他们3人共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2 美国生物化学家尼伦伯格(M.W.Nirenberg,1927~)和马太(H.Matthaei)首先发现UUU是苯丙氨酸的遗传密码,以后奥乔亚等人参加此项工作。到1963年测出了20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加上柯拉纳(H.G.Khorana,1922~)的努力,到1969年,全部64个遗传密码都已测出。

1964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科学协会理事会(InternationalCouncilofScientificUnions,ICSU)制定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Program,IBP)开始执行,至1974年结束,其宗旨是合理利用生物资源,探索生物资源的再生规律。其后教科文组织又制定人与生物圈计划(Manand Biosphere,MAB),目的在进一步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1965 美国生物化学家霍利(R.W.Holly,1922~)等完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全部77个核苷酸的测序工作。1968年,霍利与尼伦伯格、柯拉纳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纽经义、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汪猷和北京大学化学系邢其毅

等共同协作,用化学法合成了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一种蛋白质。

1968 瑞士生物学家阿尔怕(W.Arber,1929~)提出限制性内切酶的构想。

日本群体遗传学家木村资生(Motoo Kimura,1924~)提出“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1969 美国化学家梅里菲尔德(R.B.Merrifield,1921~)用固相法人工合成含有124个氨基酸的、具有酶活性的牛胰核糖核酸酶。198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生物化学家埃德尔曼(G.Edelman,1929~)和英国化学家波特(R.Porter,1917~)各自独立地搞清了一种免疫球蛋白的氨基酸顺序,并查明了抗原抗体的结合部位。1972年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学者马古利斯(L.Margulis)提出真核细胞起源的“内共生学说”。

美国学者魏泰克(R.H.Wittaker)将他1954年提出的四界系统修正为五界系统,包括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1970 美国微生物遗传学家史密斯(H.Smith,1931~)提取出可以在特定点切割DNA的限制性内切酶。美国学者内森斯(D.Nathans,1928~)成功地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了猿猴病毒SV40的基因分子,并绘制成切割图谱。1978年,阿尔伯、史密斯和内森斯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巴尔蒂摩(D.Baltimore,1938~)和特明(H.Temin,1934~)各自独立发现逆转录酶,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对遗传学中的“中心法则”提出了重要补充。他们与美国杜尔贝克(R.Dulbacco,1914~)共获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1972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伯格(P.Berg,1926~)将猿猴病毒SV40的DNA与λ噬菌体P22的DNA体外重组成功。

1973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科恩(S.N.Cohen)等将抗四环素质粒与抗链霉素质粒在体外拼接成嵌合质粒;将此种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能表达出两种质粒的遗传信息。这是基因工程的第一个成功实例。

1975 英国化学家桑格(F.Sanger,1918~)建立并不断改进DNA的测序法,1977年完成了对噬菌体φχ174全部5386个碱基序列的分析。

丹麦学者耶诺(N.K.Jerne,1911~)创立了天然抗体选择学说及免疫系统的“网”学说,从而阐明了抗体产生的机制。英籍阿根廷免疫学家米尔斯坦(https://www.doczj.com/doc/3a6859947.html,stein 1927~)和德国柯勒(G.K?her,1941~)发明了用化学手段纯制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从而可以大量生产具有专一特性的单克隆抗体。为此米尔斯坦、柯勒和耶诺共获198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6 美国生物化学家吉尔伯特(W.Gilbert,1927~)发明对DNA碱基序列的快速化学分析法。他与美国学者伯格(P.Berg,1926~)、英国学者桑格(F.Sanger)共获1980年诺贝

尔化学奖。

1977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伯耶(H.W.Boyer)等利用重组DNA方法,将人工合成的丘脑下部生长素抑制释放因子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结果基因得到表达,在大肠杆菌中能大量制造出这种释放因子。

1978 美国女科学家亚洛(R.Yalow,1923~)和医生伯尔森(S.A.Berson,1918~1972)长期合作,建立放射免疫分析法,能测定血液中的微量多肽类激素、甾体激素、环化腺苷酸(cAMP)等,为激素的研究和临床内分泌紊乱症的诊断提供了灵敏的工具。2人共获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一本《中国动物志》出版。这是郑作新等编写的鸟纲第四卷鸡形目。

1980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克卢格(A.Klug,1926~)1964年建立了X射线晶体衍射同电子显微镜相结合的分析方法;1980年取得了染色体中DNA和组蛋白复合体的结构模型(核小体)。198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博特斯坦(D.Botstein)等发表一篇文章论述“限制性内切酶DNA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RFLP)技术的用途,同年即用于研究人的基因图谱。现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1981 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所王德宝(1918~)为首的一批科学工作者(包括上海有机化学所、北京大学、生物物理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这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RNA大分子。

美国化学家切赫(T.R.Cech)等在四膜虫(Tetrachymena)中发现了一种具有酶功能的RNA 分子,这种分子能把基因内的插入顺序剪切掉再重新拼接起来。为此,切赫与加拿大的奥尔特曼(S.Ortman)共获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

1982 美国帕尔米特(R.Palmiter)等把小鼠的DNA片段与大鼠生长素的结构基因相连结,构成一种新质粒,再将此种质粒注入小鼠受精卵中,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假孕雌小鼠的输卵管内,生下的21只小鼠中有6只生长发育迅速,成为第一批人工创造的转基因动物——巨型小鼠。

美国泰宾(G.J.Tabin)等及雷迪(E.P.Reddy)等分别发现,人类癌基因的某种点突变(导致一个氨基酸的变异)就有可能致癌,如T24人膀胱癌基因的突变。

1983 法国赫雷拉-埃斯特雷拉(A.Herrera-Estrella)等开始利用Ti质粒(Tumor-inducingplasmid)作载体转化植物细胞,经过再生整株,已相继培养出抗烟草花叶病毒、抗黄瓜花叶病毒等转基因植物。

1984 德国格林(W.J.Gehring)等在果蝇中发现了同形异位基因群,它们都含有高度保守的180个核苷酸的DNA序列,此种序列称为同形异位框(homeobox)。后来发现,其他高等真核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存在着同形异位框。

1985 美国Cetus公司的马利斯(K.B.Mullis)和塞基(R.K.Saiki)发明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应用PCR技术,在2~4小时内即可使单个DNA分子扩增106倍以上。此法简便、灵敏,在分子生物学检测与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德国化学家米歇尔(H.Michel)于1982年成功地提取出植物类囊体膜上的色素蛋白复合体——光合作用反应中心。晶体分析家迪塞霍费(J.Deisenhofer)和休伯(R.Huber)于1985年完成了用X光衍射法进行的结构分析。3位科学家的工作阐明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光合系统Ⅱ)的三维结构,使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又深入一步。为此,他们共获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

1986 意大利科学家莱维-蒙塔尔奇尼(L.Levi-Montalcini,1909~)与美国学者科恩(S.Cohen,1922~)因发现了生长因子而荣获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52年,莱维-蒙塔尔奇尼从小鼠的唾液腺中发现了一种对交感神经的发育和功能表现有突出影响的多肽,称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1959年,科恩又从小鼠的唾液中提取出一种能直接刺激表皮生长和角质化的多肽,称为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后又探明了生长因子的化学成分、结构及生理功能,为癌症、烧伤和骨损伤等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1987 伯克(D.T.Burke)、卡尔(G.F.Carle)和奥尔森(M.V.Olson)用人造酵母染色体(YACS)作为载体,将大片段外源DNA克隆引入酵母细胞。显示YACS可能成为克隆DNA大片段的工具。

日本学者利根川进(Susumu Tonegawa)解释了少量免疫细胞基因为何能产生出如此多样的抗体,获198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8 怀特(P.Whyte)、巴克柯维茨(K.J.Buchkovich)、霍罗维茨(J.M.Hororwitz)等发现,癌基因的活化,或一种抗癌基因的钝化是肿瘤发生的前提。

1989 美国两个实验室用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STM)首次拍摄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照片,进一步证实了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提出的模型。

美国学者毕晓普(J.M.Bishop,1936~)和瓦姆斯(H.E.Varmus,1939~)用内切核酸酶和转染技术首次分离出肉瘤病毒的癌基因,并探明它的真谛,共获198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0 美国制定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计划,拟用15年时间对人体基因组约30亿个碱基顺序的10万个基因进行测序和作图。这是一项国际性项目,已有美、英、法、日、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参加。

美国学者默里(J.Murry,1919~)和托马斯(T.Thomas,1920~)分别用X线照射及硫唑嘌呤和氨甲喋呤克服肾移植和骨髓移植中的免疫排斥成功,共获199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1 德国细胞生理学家埃尔温.内尔(ErwinNeher,1944~)和贝尔特.萨克曼(BertSskmann,1942~)发明和应用了膜片钳技术(把一小片膜从细胞上取下来研究各种物质在膜上的离子通道),首次证实了在细胞膜上存在着离子通道,获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发现不但是神经科学和细胞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且有助于通过药物来治疗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

1992 美国生物化学家埃德蒙.费希尔(EdmondFisher,1920~)和埃德温.克雷布斯(EdwinKrebs,1918~)被授予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可逆蛋白质磷酸化作用”方面的发现。1958年,他们曾从肌肉中提纯并鉴定出第一种蛋白激酶,能使肌肉中的糖原分解。他们证实,这种酶通过两个途径促使糖原分解:一是抑制糖原合成酶使之失去活性;二是激活磷酸化酶激酶,后者再激活糖原磷酸化酶促使糖原分解。以后的研究表明,蛋白激酶催化蛋白质磷酸化反应的过程(亦称蛋白质磷酸化)是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基本代谢调节机制。蛋白激酶与cAMP协同,共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因此,费希尔和克雷布斯的发现,对基因理论、细胞生物学及现代医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1993 英国罗伯茨(R.J.Roberts)和美国夏普(P.A.Sharp),因1977年各自独立地发现了割裂基因(split gene)而同获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实验证明,真核生物的基因内部是不连续的,基因中的编码区被一些非编码区所割裂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公元1840年~公元1910年 公元1840年 ? 德国化学家J.Liebig (J.李比希)出版了《Organic Chemistry in Its Application to Agriculture and Physiology》一书。这本著作可以看作是最早的一部生物化学著作。以此推翻了植物的“腐殖质”营养学说,创立了矿物质营养学说。 公元1844年 ? 美国牙科医生威尔斯首次使用了麻醉剂,建立麻醉医学, 引导医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公元1848年 ? 认识到淀粉酶的分解作用,并通过淀粉酶将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公元1848年 ? 德国电生理学家 E.H.杜布瓦-雷蒙测定了动物的肌肉与神经处于活动状态时产生的电流。 ? 中国植物学家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记述了植物1714种,每物附图,绘图精审,有的可据以定科或目。它基本上按李时珍的系统进行分类,不同的是取消苔草类,增加群芳类。是19世纪中国的一部重要的植物学专著。 公元1849~1859年 ? 法国生理学家 C.贝尔纳发现并验证了肝脏内的糖原生成作用,血管舒缩神经,胰液消化作用,箭毒与一氧化碳及其他毒物作用的性质,提出“内环境稳定”的概念。 公元1850年 ? 德国生理学家 H.von亥姆霍兹发现了肌肉收缩时形成的一种酸(乳酸);同时还测定了神经传导速度。 公元1851~1855年 ? 法国化学家 J.B.布森戈证实植物中的氮来自土壤中硝酸盐;而碳源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公元1852~1855年 ? 德国生物学家R.雷马克与德国病理学家R.C.菲尔肖分别认识到细胞分裂的普遍性。 公元1857年 ? 法国微生物学家L.巴斯德证实乳酸发酵是由活的微生物引起的。提出发酵的“活力论”。公元1858年 ? 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R.L.C.(R.C.菲尔肖)所著的《细胞病理学》出版,提出了“一切细胞来自细胞”的观点,发展了细胞学说。实际上,上述观点,早在1855年他就提出来了。? 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与A.R.华莱士联合发表阐述生物进化思想的论文,《论物种形成变种的倾向,兼论自然选择法所引起的变种和物种的存续》。 公元1859年 ? 英国生物学家Darwin,C.R.(C.R.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第一次用大量事实和系统的理论论证了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即著名的进化论,阐明了从猿到人的进化观点,是生物学的一次大革命。 公元1861年 ? 德国生物学家M.舒尔策研究证实,植物与动物的生活物质和最低等生物的“肉浆”是同

高一历史必修二大事年表

中国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 距今七八千年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实行井田制。 春秋末期开始用铁农具与牛耕,已经 能制造钢剑。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以法律形式 确立,商鞅首倡“重农抑商”北魏实行均田制。 宋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推广稻麦复种制。 明朝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杭 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明朝中后期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时期徽商晋商是最有实力的商帮清初实行“闭关锁国”,阻碍了资 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清后期到中华民国时期(1840—1949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发展,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也受到西方影响。 1877年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19c60~90y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维 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以自强和求富为旗号,刺激 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 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 军覆没,洋务运动失败。1898年戊戌变法 19c80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 的铁路;外国开始在上海设 立电话公司。1905年 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 中国电影开始起步。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1915年新文化运动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天 津航线开通。 外国 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打破世界相对独立的状态,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奠定基础;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到达“好望 角”(非洲最南端) 1492年意大利哥伦布航队到达美洲。1497~1498年葡萄牙达伽马首次直航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控制,获得独 立,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17世纪荷兰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有 “海上马车夫”之称,成立东 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17世纪中期英《航海条例》,打败荷兰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 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日不 落”殖民帝国 15~19世纪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巨大损 失和灾难。 “圈地运动”。 黑奴贸易:欧洲(枪支、杂物)→非洲(奴隶)→北美洲(烟草、甘蔗) 1765-184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18C60Y 哈格里夫斯——珍妮机 1785年瓦特(英)——改良蒸汽机1814年富尔顿(美)——轮船。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9c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860-1900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电 动机、电灯,内燃机,化学 工业,钢铁工业) 1866年西门子(德)——发电机。 19c70~80y 内燃机问世 1876年贝尔(美)——电话(无线电报)1879年爱迪生(美)——电灯 1885年德国戴姆勒,本茨发明汽车,现 代汽车工业开始。 1903年莱特兄弟(美)——飞机

世界史大事年表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89第二国际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义诞生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22.12苏联成立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5.9.2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联合国建立 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1948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1955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60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非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20世纪60年代初-1973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3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苏联解体 1992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欧洲联盟建立 二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1、时间、人物、朝代都城 2、少数民族的首领与政权 契丹族契丹阿保机 581年杨坚隋朝长安党项族西夏元昊 618年李渊唐朝长安女真族金阿骨打 960年赵匡胤北宋东京 1127年赵构南宋临安3、重要城市及相关内容 1206年铁木真蒙古国斡难河畔冰裂纹瓷器浙江哥窑 1271年忽必烈元朝大都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临安 1368年朱元璋明朝南京闻名世界的宋朝大商港广州 1636年皇太极清朝北京北宋都城东京 4、作者与作品 5、作品及地位 《过零丁洋》文天祥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梦溪笔谈》沈括我国第一部以农民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 《资治通鉴》司马光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 《窦娥冤》关汉卿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 6、重要城市及地位 7、朝代、都城及古今地名 明代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唐朝长安西安 清代后来居上的丝织业中心:南京北宋东京开封 明清全国的制瓷业中心:景德镇南宋临安杭州 8、年代与事件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618年隋朝灭亡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589年陈朝被灭 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907年唐朝灭亡 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元朝在全国的统治605年开通大运河 9、人物历史上的称呼与人物的代表作10、人物与相关事件 诗仙吴道子《早发白帝城》张玄素敢于直言,进谏二百多次 诗圣李白“三吏”、“三别”唐太宗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画圣杜甫《送子天王图》魏征反对唐太宗在洛阳修建宫殿 武则天任用“房谋杜断” 11、容易忽视的政权的建立12、容易忽视的事件与人物 10世纪初北宋建立设殿阁大学士乾隆帝 960年南宋灭亡转战东南沿海抗倭明太祖1206年契丹国建立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皇太极1276年蒙古国建立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戚继光 三.重要问题的回答 1、简述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1)北宋时辽宋议和,订立澶渊之盟;宋与西夏连年交战后议和,西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2)南宋时,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2、简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1)南方农业有较大发展。水稻跃居宋朝粮食作物首位。棉花种植地推广到长江流域。茶树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完整版)81024

一、世界史大事年表总结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89第二国际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义诞生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22.12苏联成立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5.9.2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联合国建立 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1948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1955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60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非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20世纪60年代初-1973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3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苏联解体 1992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欧洲联盟建立 二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杜甫大事年表(适合初中语文)

xx大事年表 xx先天元年 (712)甫生。 xx开元十九年 (731)公年二十,游xx。 开元二十三年 (735)公自吴越归,赴京兆贡举,不第。 开元二十四年 (736)公24岁xx去xx省亲 开元二十五年(737——740)公游齐赵。时写下《望岳》。 开元二十九年(741——744)公年三十,在东都(洛阳)。 天宝四载 (745)公归xx。 天宝五载 (746)公归xx。 天宝十载 (751)公年四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 xx之,命待制集贤院。 天宝十四载 (755)授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往奉先。时写《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后安史之乱(755.9——763.2)发 xx宗至德元载 (756)五月,自奉先往白水依舅氏崔少府。 六月,又自白水往鄜州。7月闻肃宗灵武即位,自羸服奔行在,遂陷贼中,被带回长安。《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至德二载 (757)四月,脱贼,谒上凤翔,拜左拾遗。疏救房,上怒,诏三司推问。宰相张镐救之,获免。八月,墨制放还鄜州省家。十月,上还西京(长安),公扈从。 xx元年 (758)任左拾遗。六月,出为华州司功。冬晚,离官,间至东都。乾元二年 (759)春,自东都回华州。(路过新安、石壕、潼关。写成“三吏”“三别”)七月,弃官西去,度陇,客秦州。十月,往同谷。十二月,入蜀,至成都。 上元元年 (760)公在xx,xx浣xx。 xx宝应元年 (762)公居成都草堂。七月,送严武还朝。 未几,西川兵马使徐知道反,因入梓州。冬,复归成都,迎家至梓。十二月,往射洪南之通泉,皆梓属邑。 xx元年 (763)公在梓州。是岁,召补京兆功曹,不赴。

生物学大事年表

生物学大事年表 公元前5~前3世纪中国古医书《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成书于公元前475~前221年间,对人体内脏的部位、大小、长短及功能已有一定认识,并指出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生活条件及精神状态有密切关系。对男女的生长发育过程及生理特征也有比较切实的描述 中国古书《尔雅》将植物区别为草本和木本,并将相近的物种排在一起,以示同类;将动物分为虫、鱼、鸟、兽、畜,亦将其中相近的物种排在一起;还使用了“鼠属”、“牛属”、“马属”等名称 公元前460~前370年希波克拉底等建立希腊医学并提出了健康与病态理论,认为人体中的黑胆汁、黄胆汁、血液和粘液是否处于平衡和有无特殊变化,决定着人的健康与性格 公元前384~前322年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描述了500多种动物并予分类,将动物分成有血动物和无血动物。前者又分成有毛胎生四足类、鸟类、鲸类、鱼类、蛇类、卵生四足类;后者又分成软体类、甲壳类、有壳类、昆虫类,他还对一部分动物做了解剖和胚胎发育的观察。著有:《动物志》、《动物的结构》、《动物的繁殖》和《论灵魂》,是最早的动物学研究成果 公元前372~前287年希腊学者狄奥弗拉斯特阐明了动物和植物在结构上的基本区别,描述500多种野生和栽培植物,著有《植物志》和《论植物的本源》等 公元23~79年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著《自然志》(又称博物志)37卷,概述了当时所知的自然知识和技术 公元129~200年罗马医生加伦把希腊解剖知识和医学知识系统化,创立人体生理解剖学 公元533~公元544年中国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全面地总结了秦汉以来中国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如粟的品种分类,作物与环境的某些关系、一些作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一些作物的性别以及人工选择的某些成就等 公元1452~1519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列奥纳多·达·芬奇由于艺术创作的需要,研究了人体解剖、肌肉活动、心脏跳动、眼睛的结构与成像以及鸟类的飞翔机制等。绘制了前所未有的精确的解剖图,首次提出一切血管均起始于心脏 公元1530~1536年德国植物学家O.布龙费尔斯撰写并出版《草本植物志》,摆脱前人书本知识的束缚,根据自己的观察,对植物做了生动逼真的描述 公元1543年比利时医学家A.维萨里所著《人体的结构》出版,首次否定加伦关于血液通过心脏中膈细孔而运行的论点,并作了其他修正,创立近代人体解剖学 公元1583年意大利医生、植物学家A.切萨皮诺以果实为基础提出植物分类系统,完成巨著《植物》一卷公元1596年中国药物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52卷刻印出版。它记述了丰富的动植物知识,订正前人之误,明确规定部、类、种三级分类程序。分植物为草、谷、菜、果、木五部,分动物为虫、鳞、介、禽、兽、人六部。每部(除人之外)之下又各分若干类。类之下分种。对生物的形态、结构描述之仔细和以此为基础的较准确的分类,均超过了前人 公元160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G.伽利略制造一台复合显微镜,并用于观察昆虫的复眼 公元1628年英国医生、解剖学家W.哈维所著《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出版,建立血液循环理论 公元1660年意大利解剖学家M.马尔皮基观察到蛙肺里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毛细血管,证实了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 公元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R.胡克在显微镜下观察软木切片,发现蜂窝状小室,称之为“细胞” 公元1668年意大利医生F.雷迪通过蝇卵生蛆的对比实验,为反对自然发生说提供了第一个证据 公元1677年荷兰显微镜学家A.van列文虎克用自制的、当时分辨率最高的显微镜进行了广泛观察,发现了由种种活着的“小动物”组成的微生物世界,发现了人的精子 公元1682年英国植物学家N.格鲁编著的《植物解学》出版,其中也包括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成果 公元1686年英国博物学家J.雷所著《植物史》第一卷出版,以后继续出版第二、三卷,在其中讨论了种的定义

初中历史大事年表(全)精编版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 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距今约30000年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距今约7000~5000年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 距今约5000~4000年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时期 夏(约前2070~约前1600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商(约前1600~前1046年) 约公元前1600年,汤朝灭夏,商朝建立 西周(前1046~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771年戎族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前770~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战国(前475~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前221~前207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西汉(前202~9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9年西汉灭亡 东汉(25~220年) 公元25年东汉建立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三国(220~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东汉灭亡。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西晋(266~316年) 266年西晋建立,魏亡。 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先秦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山顶洞人进入民族公社时代距今七千至五千年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距今约四五千年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春秋后期孔子在世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前202年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公元9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壁之战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魏国建立266年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灭亡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420年宋朝建立,南朝开始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朝开始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高一历史必修二大事年表

中国 令狐采学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距今七八千年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西周实行井田制。 春秋末期开始用铁农具 与牛耕,已经 能制造钢剑。 男耕女织的 小农经济 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 制以法律形 式确立,商鞅 首倡“重农 抑商” 北魏实行均田制。宋朝出现世界上最 早的纸币交 子推广稻麦 复种制。 明朝丝织业进入鼎 盛时期,苏杭 是著名的丝 织业中心。明朝中后期江南出现资本 主义萌芽。明清时期徽商晋商是最 有实力的商 帮 清初实行“闭关锁 国”,阻碍了 资本主义萌 芽的滋长。清后期到中华民国时期(1840—1949年)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发展,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也受到西方影响。 1877年中国第一条有 线电报线架 设

19c60~90y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维护封建统 治的自救运 动),以自强 和求富为旗 号,刺激了中 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是中 国近代工业 的开端。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 争。北洋水师 全军覆没,洋 务运动失败。1898年戊戌变法 19c80初清政府修筑从 唐山到胥各 庄的铁路;外 国开始在上 海设立电话 公司。1905年 电影《定军 山》首映成 功,中国电影 开始起步。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 架飞机。 1915年新文化运动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 航线北京— 天津航线开 通。 外国 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葡萄 牙、西班牙),打破世界相对 独立的状态,为世界资本主义 市场奠定基础;西欧商品经济 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 到达“好望角” (非洲最南端) 1492年意大利哥伦布航队到 达美洲。 1497~1498年葡萄牙达伽马 首次直航印

大事年表|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二)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20世纪初~今)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年25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 1919年1月-6月,巴黎和会。 1921年11月-1922年2年华盛顿会议。 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年12月,苏联成立。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年9月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件。 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开始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7年7月7日,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12月,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4年6月6日,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5年2月,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7月-8月,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年10月,联合国建立。 1947年8月,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 1954年7月,《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1955年4月,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9年,中美建交。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 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形成。 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新课程高考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最新版)

一、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 1、距今约5000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 2、中国奴隶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 3、夏朝开始“家天下”制度开始 4、周武王率兵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朝 5、周朝实行分封制(对象、权利和义务、意义、代表性诸侯国:燕、鲁、宋、齐) 6、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宗法制(特点) 7、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先后灭六国结束长年战乱 8、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 9、水利:大禹治水、战国时期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 10、纺织:新石器时代,发现了陶纺轮、骨针等,纺织原料是麻和葛、丝 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周礼》记载,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动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作“国有六职” 11、冶金: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铜器,商周青铜器发达,春秋时期出现人工冶铁,战国推广,出现锻铁、铸铁、炼钢、淬火技术 12、陶瓷:原始时代有彩陶,龙山文化有蛋壳黑陶,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原始青瓷 13、经济政策: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14、春秋时期文化:孔子(思想、教育、文化)、老子(辩证法) 15、战国时期文化: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庄子、韩非子、墨子 16、战国时期出现指南针(司南) 17、商周时期,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是用木炭,春秋战国已经具有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18、《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西周——春秋) 19、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楚辞(《离骚》) 20秦代李斯是著名篆书家 秦汉时期 1、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始皇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推广郡县制(概况、特点) 2、前220年派屠睢征岭南(开凿灵渠、设置郡县) 3、前215年派蒙恬北击匈奴(夺河套、攻阴山、修直道、筑长城) 4、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5、前213-前212年,焚书坑儒 6、汉武帝削落相权措施:频繁换相、提拔身份低微人士形成中朝(内朝) 7、前106年汉武帝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政治 8、西汉时期选官实行察举制 9、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出现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东汉时出现耦犁(二牛抬杠) 10、水利:汉代关中的水利取得显著成效,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11、西汉崔寔《四民月令》反映了汉代田庄的生产,四民是指士、农、工、商 12、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工官”制度 13、汉代时期,中国被称为“丝国”(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禅衣) 14、冶金:汉武帝时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 排鼓风 15、东汉末期墓葬中出土有青瓷器 16、秦代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中央设置亭楼。四周 建有门墙 17、商业:王莽在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南阳、成都)设“五均”官,控制市 场物价,汉代的都市还有:蓟(北京)、江陵(湖北江陵)、寿春(安徽寿县)、合肥、吴(苏州)、番禺(广州) 18、汉武帝时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思想巩固,儒家思想逐渐被确立为 正统思想 19、汉武帝创建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

高中历史必修一大事年表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政治史)中国世界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 尧舜禹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B.C770—B.C476 B.C475—B.C221 B.C230—B.C221 实行禅让制 禹建立夏朝 夏启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 ①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 ②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 建立东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遭到破坏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 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594 公元前6世纪末 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449年 公元前443-429年 希腊城邦出现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 定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 主政治。 ①罗马共和国建立。 ②公民法出现 《十二铜表法》颁布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伯利克里) 秦汉(公元前221—220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15年汉初 汉武帝时期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形成 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郡国并存,丞相位高权重 实行中朝制度、察举制、 刺史制度 公元前27年(汉武 帝时期) ①罗马帝国建立 ②万民法产生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实行。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开始隋唐(581—907年) 隋唐时期隋炀帝时期唐朝中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并完善。 科举制形成。 地方设置节度使,藩镇割据 局面形成。 6世纪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 宋朝元朝设置同平章事,增设“参知 政事”以削弱相权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 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 13世纪后半期 13世纪末 英国议会制度开始萌芽 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开始兴起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提纲

世界历史年代大事表 世界历史上册(特别要注意世纪与年代的换算与记忆,) 世界古代史--上古时代(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约三四百万年前,人类形成。最早的一支是来自非洲的“南方古猿”,正在形成的人前3500年,非洲尼罗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国家 前3500年,亚洲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国家 前3000年,古埃及国家统一 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国家 前2070年,中国夏朝建立 前2000年~前12世纪,希腊爱琴文明出现及发展(西方文明之源) 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前8世纪,雅典和斯巴达文明出现 前8世纪,罗马国家建立 前509年~前27年,罗马共和国时代 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佛教 前6世纪,波斯帝国建立 前5世纪早期三次希波战争 前5世纪后期,伯利克里改革(中国战国时期) 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前3世纪~前2世纪,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三次布匿战争,罗马胜利 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中国两汉时期,中国把当时的罗马叫做大秦) 1世纪,基督教诞生(耶稣上帝)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 476年,罗马帝国灭亡。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迟了近千年) 世界古代史--中古时代(封建社会) 5世纪,大和民族统一日本 5世纪后期,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期兰教诞生 630年,穆罕默德攻战麦加城, 632年,阿拉伯国家统一(中国唐朝) 646年(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实行大化改新 8世纪,查理·马特改革,西欧实行封建采邑制,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 9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确立 10世纪,西欧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13世纪,意大利马可·波罗到达中国元朝大都(北京) 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建立 1453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被土耳其灭亡 世界近代史(1640年-1917年) 14世纪,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产生,人文主义精神广为流传 14世纪~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7~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清朝开始)

世界史大事年表编年史

世界史大事年表 一、古代史(1500年左右之前的世界史)西方文明的源头 前8C中叶,古希腊城邦兴起 前594年,梭伦改革开始,雅典民主政治开始 前509-前27年,罗马共和国时代 前509年,克利斯提尼改革开始 前457年,伯利克里推行民主改革 前449年,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成文法诞生 前5C-前4C,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先后出现。 前338年,古希腊城邦为马其顿灭 前286,古罗马确立阿奎利亚法,是民事侵权法开端。 前27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创立元首制,称奥古斯都。395年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东罗马帝国亡 公元529年,《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编撰,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二、近代史(1500年左右——20世纪初的世界史)工业文明时代 1492,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1497,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1517,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宗教改革序幕。 1519-1522,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1543,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提出“日心说”,标志自然科学的开端。 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国王的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588,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17世纪,荷兰取代西、葡成为头号贸易强国,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8,光荣革命,玛丽和威廉共同继承王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1689,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政体逐渐形成。【中俄《尼布楚条约》】1721,英国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主持内阁,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1776,英属北美发表《独立宣言》;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 1787,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制定1787年宪法。 1789,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正式颁布宪法;7·14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 ~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 1765,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开始。 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8-19世纪之交,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 18世纪末19世纪初,新古典主义美术。 1807,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 1804~1814,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 1840左右,机器制造业诞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必修二历史大事年表

历史大事年表(必修二) 距今七八千年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掌握了冶铜技术 商朝出现原始瓷器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西周井田制盛行 西周晚期铁器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并逐步推广 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西汉赵过推广耦犁,推行代田法 东汉杜诗发明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出现成熟的青瓷;出现耧车北魏实行均田法 北朝出现成熟的白瓷 南北朝使用灌钢法 隋唐出现曲辕犁,创制了筒车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五大名窑 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元朝出现成熟的青花瓷 明朝出现彩瓷、五彩瓷 明朝中后期江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时期出现徽商、晋商商帮 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出现粉彩瓷、珐琅瓷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航队到达美洲 1497-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讨伐英国遭惨败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在工厂正式投入使用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蒸汽汽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原始时代 距今约3500~3000万年——原上猿出现距今约1400~700万年——出现距今约300、400万年——人类的诞生 距今约200、300~1万年—— 距今约170万年——生活在 距今约100万年前——火的使用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中国华北地区 约公元前3~前1万年——原始宗教出现 约18万年前——人类文明进入晚期 约公元前1.2万~前4000年——开始 约公元前8000~前2000年——开始,的兴盛 约公元前8000~前4000年—— 古典文明 约公元前4000~前3100年——进入,文字的出现 约公元前3100年——统一埃及 约公元前3100~前2686年——埃及进入 公元前2686年——的出现 公元前2686~前2181年——埃及进入 约公元前2700年前后——的出现 公元前2040~前1786年——埃及进入 公元前1786—前1567年——埃及进入第二中间期,入侵 约公元前4300~前3500年——两河流域铜石并用时代,出现 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苏美尔文明时期,形成早期的和宗教中心约公元前3100~前2800年——苏美尔文明进入捷姆迭特·那色时期,公元前2800~前2371年——苏美尔文明早王朝时期,改革 公元前2371年——建立, 公元前2191年——库提人入侵灭亡 公元前2113年——的建立 公元前2006年——的入侵 公元前1894年——的统一 公元前1792~前1750年——强盛时期,颁布 公元前1595年——入侵 约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建立帝国 公元前626~前539年——时期,的建造,的诞生 公元前1020年——犹太人称王 约公元前4000~前2000年——的兴盛和衰落

杜甫大事年表(适合初中语文)

杜甫大事年表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 )甫生。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 )公年二十,游吴越。 开元二十三年(735 )公自吴越归,赴京兆贡举,不第。开元二十四年(736 )公24岁离京去兖州省亲 开元二十五年(737——740 )公游齐赵。时写下《望岳》。开元二十九年(741——744 )公年三十,在东都(洛阳)。天宝四载(745 )公归齐州。 天宝五载(746 )公归长安。 天宝十载(751 )公年四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天宝十四载(755 )授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往奉先。时写《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后安史之乱(755.9——763.2)发 肃宗至德元载(756 )五月,自奉先往白水依舅氏崔少府。六月,又自白水往鄜州。7月闻肃宗灵武即位,自羸服奔行在,遂陷贼中,被带回长安。《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至德二载(757 )四月,脱贼,谒上凤翔,拜左拾遗。疏救房,上怒,诏三司推问。宰相张镐救之,获免。八月,墨制放还鄜州省家。十月,上还西京(长安),公扈从。 乾元元年(758 )任左拾遗。六月,出为华州司功。冬晚,离官,间至东都。

乾元二年(759 )春,自东都回华州。(路过新安、石壕、潼关。写成“三吏”“三别”)七月,弃官西去,度陇,客秦州。十月,往同谷。十二月,入蜀,至成都。 上元元年(760 )公在成都,卜居浣花溪。 代宗宝应元年(762 )公居成都草堂。七月,送严武还朝。未几,西川兵马使徐知道反,因入梓州。冬,复归成都,迎家至梓。十二月,往射洪南之通泉,皆梓属邑。 广德元年(763 )公在梓州。是岁,召补京兆功曹,不赴。广德二年(764 )严武再镇蜀,春晚,遂归成都草堂。六月,武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 永泰元年(765 )正月,辞幕府归草堂。四月,严武卒。五月,离蜀南下,自戎州至渝州。六月至忠州。秋,至云安,居之。 大历元年(766 )春,自云安至夔州,居之。秋,寓西阁。大历二年(767 )公在夔州。春,迁居赤甲。三月,迁西。秋,迁东屯。未几,复自东屯归西。 大历三年(768 )正月,去夔出峡。三月,至江陵。秋,移居公安。冬晚,之岳州(今湖南岳阳市)。 大历四年(769 )正月,自岳州之潭州(今湖南长沙市)。未几,入衡州(今湖南衡阳市)。夏,畏热,复回潭州。

高中生物学中涉及的生物科学重要成就的年谱

高中生物学中涉及的生物科学重要成就的年谱 点击数:21次录入时间:2010-5-24 16:36:00 编辑:wanghui2066 一、描述性生物学阶段(~1900) 我国在7000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 我国在5000年前就开始养蚕。 距今约1400年前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编撰了《齐民要术》一书,是一部内容丰富、规模巨大的农业生产技术著作。 我国早在宋朝真宗时期(998-1022),就已经采用接种人痘——即将轻症天花病人脓疱中的浆液(简称痘浆)接种于健康人的方法来预防天花。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天花的蔓延。 1578年,我国明朝李时珍编写成《本草纲目》一书,包含着丰富的动植物知识。 1675年,荷兰学者列文虎克(A.VanLeeuwenheek,1632-1723)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了雨水、井水、河水等,首次发现其中有许多微小的生物在活动。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1733-1804)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也不容易窒息而死,进而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成分。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L.Spallanzani,1729-1799)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这样肉块就可以不受胃的物理性消化的影响,而胃液却可以流入笼内。一段时间后,取出小笼子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从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1796年,英国医师爱德华?詹纳(EdwardJenner,1749-1823)用针尖沾上感染了牛痘的挤牛奶女工手上的痘浆,然后划到一个男孩左臂的皮肤上。六个星期以后,又在这个男孩的右臂接种了天花痘浆,但是这个男孩并没有感染开花。由此证明,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1800年左右,英国著名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J.Dalton,1766-1844)写了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 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Schleiden,1804-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1810-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T.Schwann,1810-1882)从胃液中提取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后来知道就是胃蛋白酶),从而解开胃的消化之谜。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LouisPsateur,1822-1895)发现了发酵原理,即发酵是微生物活动的结果。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J.vonSachs,1832-1897)用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绿色植物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