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教案》word版

《政治经济学教案》word版

《政治经济学教案》word版
《政治经济学教案》word版

政治经济学

导论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其任务是揭示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学习导论要掌握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内容、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经济规律及其特点等,为更好学习这门科学奠定基础。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要有维持生活的物质资料,除此之外,还必须有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所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的条件。政治经济学既然是以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而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理解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首先就要从研究物质资料生产开始。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过程,是人类利用劳动资料,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变劳动对象的存在形态,以满足自身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1.人的劳动,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改造客观物质对象,获得生产或生活资料,使其满足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

2.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和条件。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直接将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其次,还包括为加工劳动所需要的其他物质条件,如管道、容器、运输工具、道路、建筑物等,劳动对象,是人的劳动作用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

3.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经过人们加工过而天然存在的自然界的物质,如地下埋藏的矿石、原始森林等,这些物质都是自然界固有的。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如纺织厂的棉花、炼钢厂的生铁等,这类经过人们劳动加工过的劳动对象叫原料。科学技术越发展,劳动对象的范围就越大,生产力水平就越高。

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统称为生产资料,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物质条件,而人的劳动则是主观条件。生产过程就是人们借助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的过程。任何劳动产品都是这三个简单要素互相结合和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又必然会发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就不能进行生产活动。所以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在进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力。生产力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表明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程度。

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的。人的因素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其中生产工具起重要作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生产工具有了改进,人的劳动技能才随之普遍提高。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集中表现,也是划分各种经济时期的重要标志。

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从来不是单个人孤立进行的,脱离社会孤立一个人的生产是不现实的。因此,一讲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在社会生产中,除了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以外,必然还发生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

三、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关系首先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但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再生产的总过程。这个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所以社会生产关系又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中所形成的关系。这四个环节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

在这个辩证关系中,生产起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起促进或制约的作用。

总之,人们在社会生产各个环节中所发生的相互关系,构成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决定意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指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和支配的问题,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的社会性质,也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才能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这表现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能促进和推动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发展甚至会破坏现有的生产力。

上述情况表明,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和变革都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的。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研究生产关系,在联系生产力的同时,还必须要联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是人们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关系,它的总和构成社会制度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相对应的范畴。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经济制度,即在这一阶段上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方面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观点和思想体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或迟或早地也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新的上层建筑能够保护和促进新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而旧的上层建筑则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或延缓旧的经济基础的瓦解,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可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如此重要。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一、经济规律及其客观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并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通过对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生产关系的考察,阐明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也就是经济规律。所以揭示客观经济规律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1.什么是经济规律?所谓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既不能创造经济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经济规律。因此,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并不否认人们的自觉性,相反,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二、经济规律的特点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虽然都具有客观性,但相比之下,经济规律还有一些特点:

第一,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离开人们的经济活动,就不会有经济规律。而自然规律则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

第二,大多数经济规律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们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生作用。这是由于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变化了,这些经济规律也就会随之消失,所以经济规律具有历史的性质。这与自然规律与天地长存也是不同的。

第三,在阶级社会中,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因为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会直接涉及到人们的经济利益,不同的阶级对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会有不同的态度。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总是要利用经济规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腐朽的反动阶级则要加以反对。发现和利用自然规律,一般不涉及人们的利害关系。

三、经济规律的类型及经济规律体系

1.经济规律可分三类:(1)各个社会形态共同存在的经济规律。(2)几个社会形态中共有的经济规律。(3)某一个社会形态中特有的经济规律。

各个社会形态的特有经济规律是特定生产关系的本质联系,共有经济规律表现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的联系。特有经济规律使我们能够辩别出各个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共有经济规律又使我们洞察人类社会各个阶段的联系性。政治经济学首先研究个别社会的特有经济规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揭示出各个社会所共有的经济规律,阐明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2.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有多种经济规律发生作用,既有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也有几个社会形态起作用的经济规律,还有某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这些经济规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在经济规律体系的特有经济规律中,有一个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生产发展的方向。

第三节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及意义

一、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1.唯物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揭示其本质及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2.科学的抽象法。科学的抽象法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的统一,它是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进行的。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应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理论必须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理论是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只有对照现实经济运动过程,才能加深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二是要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用来研究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通过实践来检验所学的理论。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1.有助于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2.有助于正确制定和自觉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和政策。

3.有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对各种错误思想的识别能力。

4.学习政治经济学也有助于学好其他经济学科。

第一章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本章通过对商品和货币,以及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分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学习和掌握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为学习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其他一系列原理打下理论基础。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从分析商品入手的。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细胞,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普遍、最常见的经济现象;商品内部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萌芽;从分析商品内在矛盾入手,进而层层深入,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逻辑层次的矛盾运动;简单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从分析商品开始,就可以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是如何产生的,认识它的历史性质。

第一节商品的价值创造

一、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首先是一个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物品,这种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论什么社会,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本身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然而,使用价值却是商品必须具有的因素,对别人毫无用处的废品是不可能成为商品的。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商品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就是商品的价值。可见,在商品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就是商品的价值。所以,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内在于商品,自己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中,才能获得表现。交换价值是价值外在的、具体的形式。

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们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两个方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其同一性表现在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缺少任何一方,也不能成为商品。

矛盾性表现为:二者相互分离、相互排斥。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生产商品是为了得到价值,要实现价值,必须让渡出使用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要得到使用价值,必须付出价值。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的两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包括劳动的目的、对象、手段、操作方法和结果等五个方面。要生产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就要进行不同种类的劳动。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创造不同质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社会生产关系无关。无论在任何社会制度下,人类为了生存,总需要有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使用价值,因而就必须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不过,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必须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出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关系的经济范畴。抽象劳动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历史范畴。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它们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并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矛盾的,存在着差别。

4.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三、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指在简单商品经济生产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私人性质和社会性质。私人劳动必须转化为社会劳动,但又不能直接转化,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间接地实现这个转换。

正是由于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才产生了商品交换的客观需要,生产商品的劳动由于交换的需要,才被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从而商品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总是根据自己的估计安排生产,生产的商品往往不符合社会需要。即使使用价值符合社会需要也有可能耗费的劳动时间不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私人劳动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或不能全部得到承认,从而不能转换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也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不出去,价值不能实现。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各种矛盾的总根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通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出来,并支配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当商品交换成功时,私人劳动就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价值得到实现,商品生产者就不会赔本而能获利,可以继续进行生产。相反,如果交换不成功,就会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以至破产倒闭。

以上分析表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也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四、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所谓简单劳动,是指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每个正常的生产者都能从事的劳动。所谓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生产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同的。复杂劳动被看作是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产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同简单劳动产品相交换。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会影响商品价值总量的变化。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形成的价值量是不变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越多,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第二节价值形式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一、简单的价值形式

商品既然有两个因素,也就具有两种表现形式。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形式,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叫做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例如,1只羊和2把斧子相交换,1只绵羊的价值就表现在2把斧子上了,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1只绵羊=2把斧子

左边的商品绵羊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斧子上,因此叫做相对价值形式。右边的商品斧子则处于被动地位,是绵羊价值的表现材料,与绵羊价值是等价的,因而叫做等价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成为价值形式;对立性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一种商品只能处于一种形式上,不能既处于相对的价值形式,又处于等价形式上。一种商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另一种商品只能处于等价形式上。

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示在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上。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凝结了抽象劳动,都具有价值这种共同的质的规定。如果没有这种共同的质,它们就不能发生交换关系,交换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等价的关系。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使用价值,它的价值表现在另一个商品上。而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则只是当作价值,它的使用价值成了价值的表现材料。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变成了两个商品外部的对立。

简单价值形式是最原始的价值形式,对价值的表现还很不完全、不充分。随着交换的发展,价值的表现会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交换已逐渐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于是,价值的表现也由简单价值形式发展到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80斤谷子

=50尺布

一只绵羊=2把斧子

=6分黄金

=其他种种商品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比如绵羊可以同许多种商品相交换,从而该商品的价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了。在这里作为等价物的是许多不同的商品。每一种其他商品体,都成了绵羊的价值镜。因此,绵羊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才第一次得到真正的体现,因为它能和各种具体劳动创造的不同商品相等。同时,从而使商品的价值量真正成为商品交换比例的调节者,商品的价值量能够得到更准确地反映。

可见,扩大价值形式比简单价值形式对价值的表现充分了,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但是,扩大的价值形式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商品的价值表现是未完成的,表现系列是无止境的,只要出现一种新商品,特殊等价物的系列就会延长,商品的价值还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无数的特殊等价物并列着,彼此相互排斥。

这种情况造成了商品交换的困难,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例如,绵

羊的所有者需要粮食,有粮食的人不需要绵羊却需要布,而布的所有者既不需要羊也不需要粮,他需要斧子。假如斧子的所有者需要绵羊,则绵羊的所有者要用绵羊先换成斧子,再用斧子换成布,然后才能用布换成粮食。经过一系列的交换活动,才换得自己需要的商品。如果斧子的所有者还不需要绵羊,困难会更大,甚至交换不成。这表明,扩大的价值形式必须向更完全的价值形式发展。

三、一般的价值形式

随着交换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有一种商品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所有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其他一切商品都愿意和它交换,通过它表现自己的价值。这种商品就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从而使物物的直接交换,逐渐发展为通过媒介物的交换。这样,所有的商品已经取得一个统一的一般等价物形式,因此,这种价值形式就称为一般价值形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80斤谷子=

50尺布=

2把斧子= 1只绵羊

6分黄金=

其他各种商品=

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价值形式相比,并非简单的等式颠倒,而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价值形式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一般价值形式克服了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推动了商品的交换的发展。

但是,一般价值形式也还有不足之处,这就是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在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同的,这就阻碍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说明交换中仍然存在着困难和矛盾。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一般价值形式进一步发展为货币形式。

四、货币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因而商品交换的范围更加扩大,这就要求一般等价物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而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到某种商品上时,就成为了货币。于是,一般价值形式过度到了货币形式,用公式表示为:

80斤谷子=

50尺布=

2把斧子= 6分黄金

1只绵羊=

其他各种商品=

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不同的只是一般价值形式中,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没有固定到某种商品上。而在货币形式中,已经固定到了某种商品上,后来逐渐固定地由贵金属或白银来承担了。

黄金或白银之所以能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成为货币,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并不是它们天然就具有货币的属性。金银能独占一般等价物这一职能,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只是它们的自然属性最适合作货币材料。

第三节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

一、商品交换的矛盾

商品交换的矛盾是指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同一性表现为,每一种商品都具有

使用价值和价值,其对立性表现为在交换过程中,只有先实现了商品的价值,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交换的矛盾是商品生产矛盾的表现,即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矛盾的解决才能解决商品生产的矛盾。

商品交换矛盾的解决,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交换的两极分成了买和卖两个行为,即产生了买卖的分离。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同时也导致了买卖两个行为在时间、空间上的非同步性。。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首要职能。所谓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流通手段,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在商品流通中,商品所有者卖出商品换回货币之后,不再购买别的商品,而是将货币保存起来,这时他手中的货币便成为储藏货币,这就是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

4.商品的买卖最初都是用现金支付的,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出现了赊购赊销延期支付的现象,商品买进后过一定时期再支付欠款,这时货币执行的就是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最初只是用于清偿债务,后来又用于支付租金、利息、工资等。

5.世界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三、货币流通规律

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的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这个规律的内容,就是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量,它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流通速度。前两项的乘积就是商品的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

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速度(同一单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有了支付手段职能后,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可以互相冲销,这就会使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发生变化。因为本期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暂时不支付货币,而前期赊销本期到期的债务需要货币支付,互相冲销的部分也不需要货币了。因此,在货币具有支付手段职能后,上述货币流通的公式应改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次数同一单位货币平均流通互相抵销支付总额

到期支付总额

赊销商品价格总额

销售商品价格总额-

+

-

第四节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及其实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可见它的内容包括价值的决定和价值的实现,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反映着商品经济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实行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价格和价值相符。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每一次交换中,商品价格和价值都不发生背离。实际上,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是不一致的。因为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还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由于购买者之间竞争加剧,价格就会涨到价值以上;相反,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由于售卖者之间竞争加剧,价格就会跌到价值以下。只有供求平衡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才会一致。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供求之间经常是不平衡的。因此,商品价格与价值也经常是背离的,而价格与价值一致,却是偶然的、暂时的。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

2.价值规律能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促使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第二章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本章将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阐明剩余价值理论,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从而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在今天,它仍然是我们剖析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依据。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区别的,这可以从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看出来。

1.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公式是:

W(商品)——G(货币)——W(商品)。

即商品生产者卖出自己生产的商品,换回货币,再用这些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资本流通公式是:

G(货币)——W(商品)——G(货币)。

就是说资本家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购买特定商品,然后再出卖商品,换回货币。

两种流通在形式上存在明显的区别,表现在:流通的顺序相反,起点和终点不同,流通中作为媒介的东西不一样。商品流通是先卖后买,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作为流通媒介的是货币。资本流通是先买后卖,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作为流通媒介的是商品。

在两种流通形式上的区别背后,隐藏着两种流通的本质区别。主要是:

第一,两种流通的目的不同。

第二,两种流通的内容和实质不同。

第三,两种流通的运动界限不同。

资本流通公式G——W——G′,反映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各种资本运动的共同特征,适用于一切形式的资本,因此是资本的总公式。

2.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从形式上看同价值规律是相矛盾的。因为按照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流通中不会发生价值增殖。而资本总公式却表明经过买卖两个阶段,货币在流通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3.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必须说明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才能进一步阐明货币是怎样转化为资本。

首先,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其次,离开流通过程,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在流通以外,商品

生产者只是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以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价值,而不能创造出剩余价值。所以,在流通以外,价值不可能增殖,货币也不可能转化为资本。

以上分析可见,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根据这个条件,我们来分析价值增殖从哪里发生。

首先,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在这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在实现它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其次,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W——G 阶段上,因为商品出卖只能使价值从商品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最后,价值增殖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劳动力的买和卖

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在任何社会,劳动力都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但是,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才成为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能够把它作为商品出卖;二是劳动者既无生产资料,也没有生活资料,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两个基本条件是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形成的。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它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维持、恢复和延续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这就需要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时间,可以转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时间。它包括三部分:(1)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2)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3)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用以培训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不同于其它商品的地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特点。一般商品被使用或消费时,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上去。劳动力商品却不是这样,它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劳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来源

一、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劳动过程必然与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劳动过程的要素属于资本家所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过程,因而具有以下特点:(1)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下为资本家的利益而劳动;(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值过程

先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分析。假设,资本家让工人生产10斤棉纱,需消耗棉花10斤,价值10元,磨损机器设备和其他劳动资料的价值2元,每天劳动力价值3元,工人6小时劳动就能创造出来,再假定工人生产10斤棉纱需要6小时劳动。当工人经过6小时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把10斤棉花纺成棉纱时,棉花的物质形态改变了,原来

的使用价值已不存在。但是,它的价值却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新产品棉纱中,成为棉纱价值的一部分。同样,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磨损部分的价值,也转移到棉纱中。这种转移是由工人的具体劳动实现的。在工人以具体劳动生产棉纱的同时,又支出了一定量的抽象劳动,这一定量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新价值。工人6小时劳动创造新价值3元。这样,10斤棉纱的价值,就等于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12元,加上新创造的价值3元,共15元。这和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付出的价值相等。这一结果,对资本家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为实现其资本价值增殖的目的,资本家必然会把价值形成过程变成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家购买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就取得了劳动力一天的使用权。虽然工人每天劳动6小时,就可以把劳动力价值生产出来。但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要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6小时以上。假定资本家让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那么,工人就会生产20斤棉纱,消耗棉花20斤,价值20元;机器设备等磨损也增加一倍,价值4元;劳动力一天价值仍为3元。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24元,12小时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6元。结果,20斤棉纱的价值共30元,而资本家预付的价值是生产资料价值24元和劳动力价值3元共27元,两者之间的差额3元就是剩余价值。可见,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从而使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的劳动力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

通过上述分析,就最终解决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二、总体生产劳动者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所谓生产劳动是指直接和间接参与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随着劳动过程本身分工协作的发展,生产劳动和生产劳动者的概念也必然扩大。在现代企业中,从事生产劳动,不一定都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只要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参与形成共同劳动产品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直接或间接参与生产劳动的人都是生产劳动者。他们是由分工协作关系构成的生产劳动者总体,或称为总体生产劳动者。生产过程就构成总体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总体生产劳动者的直接和间接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三、资本的本质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总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执行着不同的职能。根据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使用价值形态发生了变化,加工生产成新产品,而它的价值则随之转移到新产品中。这种转移并未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只是生产资料的旧价值在新产品中再现,所以叫不变资本(c)。

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消费掉了。这部分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的使用,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使原来的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第三节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一、剩余价值率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价值包含三个构成部分: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过来的部分,用c表示;新价值中补偿可变资本的部分,用v表示;新价值中的剩余价值部分,用m表示。

由于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变动的结果,因此要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必须抽去不变资本,只考察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则m′=m∕v。

由于可变资本是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因此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这种形式表示,即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和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量有密切联系。剩余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另一个是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计算剩余价值量的公式就是:M=m/v×V=m′×V。因此,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量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雇佣更多的工人;二是提高剩余价值率,从每个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由于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可变资本总量受到资本额的限制,因此提高剩余价值率成为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量的主要途径。

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此外,个别企业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

资本家之所以能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是因为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但是工作日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变动。工作日不能缩短到与必要劳动时间相等的程度,因为这样就不能生产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经济就会失去基础。但是,工作日也不能无限延长,它受两方面的制约:一是生理的界限;二是社会道德的界限。因此,工作日的长度有很大的伸缩性。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是通过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这些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由于生活资料的价值中包括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所以,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还要提高与生活资料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可能是所有企业齐头并进的,而是首先从个别企业开始。个别企业的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因为个别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时,工人的劳动等于加强的劳动,因此在同样的时间内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或少数资本家获得的,并且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竞争的外在压力,必然促使其他资本家竞相采用先进技术,一旦先进技术被普遍采用,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商品的社会价值随之下降,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会消失,原来的超额剩余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四、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1.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是延长

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量。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只有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才能产生剩余价值,同时,只有在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前提下,才能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2.两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剥削工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大机器工业出现以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逐渐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主要方法。

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2.原因: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第四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资本家支付的也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这是因为:

第一,任何商品,在出卖之前必须有独立的存在。而劳动在工人和资本家发生买卖关系时并不存在,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只有在劳动过程开始时才存在,而这时劳动已不属于工人,而属于资本家了,因此,工人也就不能再把它出卖了。

第二,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和价值的内在尺度,但它本身没有价值。无意义的同义反复。

第三,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就会否定价值规律,或者否定剩余价值规律。

2.工人作为商品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力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即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劳动不是商品,而劳动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则可以成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可见,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3.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采取工资的形式,抹煞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界限和对立,使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两种: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1.计时工资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例如,月工资、周工资、日工资、小时工资,等等。它们是工人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小时价值等等的转化形式。

考察计时工资的实际状况,不能只看工资额,必须把工资同工作日的长短、劳动强度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反映工人受剥削的真实程度。要反映工人受剥削的真实程度,就要考察计时工资的单位价格,即每小时劳动力的价格。马克思在剖析这个问题时,借用了“劳动价格”这个概念。“劳动价格”即工人劳动力一小时的价格,用公式表示就是:劳动价格=劳动力日价值(日工资额)/工作日小时数

对计时工资现实运动的分析,可以看到计时工资运动的一般规律,即在劳动量已定的情

况下,计时工资总额的多少取决于劳动价格;在劳动价格已定的情况下,计时工资的多少取决于劳动量。计时工资运动规律作用的后果是:劳动价格越低,工人要想获得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工资额,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劳动量,延长工作日;工作日越长,每个工人劳动的越多,劳动力的供给就会增加,资本家又可以乘机压低劳动价格。

2.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它同计时工资一样,本质上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计件工资的单价,即每件产品的工资标准,是以计时工资的日工资额除以工人每天生产的产品数量来确定的。因此,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但是,计件工资又具有计时工资不同的特点,是更适合资本主义剥削的工资形式。这表现在:

第一,计件工资可以直接控制工人劳动的质量。产品质量合格,工资才能得到完全的支付。而资本家往往借口产品质量不合格克扣工人工资。

第二,计时工资是刺激工人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的手段。

第三,计件工资本身具有控制工人劳动质量和劳动强度的作用。

第四,实行计件工资会导致工人内部的竞争,破坏工人的团结,削弱工人阶级对资本家联合斗争的力量。有利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三、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相对工资和工资的国民差异

考察工资量的变化,不能只是看工人得到多少货币工资,而且要看这些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这就需要区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额,即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能实际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它能确切地反映工人的实际生活状况。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物价及其它有关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受物价水平、服务费用、税收负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二者的变动又往往是不一致的。如果名义工资不变,物价上涨,实际工资会下降;物价下降,实际工资会提高。如果名义工资增加和物价上涨同时发生,实际工资的变化就取决于两者变化速度的对比。在名义工资增长速度与物价上涨速度相等时,实际工资不变;在名义工资增长速度快于物价上涨速度时,实际工资会增加;在名义工资增长速度慢于物价上涨速度时,实际工资会下降。因此,考察工资水平及其变化,必须把名义工资同物价水平及其它有关因素联系起来研究实际工资的变动。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实际工资的变动是有起有伏,时高时低的。但从较长时间看,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引起实际工资上升的因素在起作用。另一方面,还存在引起实际工资下降的因素。

考察工资水平的变动,还要分析相对工资的变动。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工资所反映的工人的经济地位。

相对工资是工人的工资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相比较的工资。工资和剩余价值是工人新创造的价值的两部分,在新价值已定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部分增加,工资部分就减少。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由于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相对工资呈下降趋势。

在不同国家,工资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别。各个国家同一时期工资水平存在的差别叫做工资的国民差异。研究工资问题,还必须注意到工资的国民差异。工资是由劳动力价值决定的,影响劳动力价值和价格的各种因素,由于各国的具体条件不同而不同,这就形成了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三章资本的积累过程

前面分析了资本如何产生剩余价值,本章考察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进而揭示资本

积累的本质及其对无产阶级状况的影响;同时,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人口规律,从而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

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一、生产和再生产

人类社会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有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料,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为此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的。这种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看,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来划分,可以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就是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进行的再生产,即生产出来的新产品,只能够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扩大再生产则是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即生产出来的新产品,除能补偿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物质资料外,还有剩余的物质资料,可以用于追加的生产要素,从而生产规模在扩大的基础上进行。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简单再生产。但是,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分析,要从简单再生产开始。

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单纯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即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扩大原有的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假定生产周期为一年,资本家在当年年初预付的资本为10000元,其中,不变资本为8000元,可变资本为2000元。再假定剩余价值率为100%,则年终生产过程结束后,其产品价值为:8000c+2000v+2000m=12000。2000元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这样,下一年投入生产的资本及生产的产品价值,仍然和上一年一样,生产是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这就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分析简单再生产,就是要把资本主义生产当作一个不断重复进行的过程,从而可以消除从一个孤立的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所产生的某些假象,发现其新的重要特点,从而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

1.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

2.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还可以看出,不仅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3.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中,还可以看出,雇佣劳动者始终是资本的附属物。

以上特点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中,不仅再生产出新的物质资料,而且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一方面不断再生产出资本家,另一方面又不断再生产出雇佣劳动者。因此,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是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