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1Unit1知识点精讲

必修1Unit1知识点精讲

必修1Unit1知识点精讲
必修1Unit1知识点精讲

必修1

Unit1

1.be good to对...好/热情

Be good for be good at do good to sb对某人有好处

Eg; Are you good to your friends?你对你的朋友们好吗?

Taking exercise is good for your health.锻炼对你的健康有好处。

Many boys are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很多男孩擅长打篮球

Eating more fruit will do good to you.多吃水果对你有好处。

2.add up加起来

Eg: Add up your score and see how many points you get.

【词汇变形】addition另外,除此之外additional 额外的

In addition to 除...之外

3.score得分v. 分数,比分n.

Eg: The score of the football match is 3 to 1.

Scores of visitors come to see the sights of Beijing every year.

He scored a goal in the final minute of the game.

She scored full marks in the exam.

4.point 分数,要点,意义n 指着v

【词组】to the point简明恰当off the point 离题

there is no point in doing sth做某事没意义

point at指着point to指向point out 指出

5.upset 心烦意乱的adj. 使心烦v

【固定搭配】be upset with sb 对某人生气be upset about sth 因某事沮丧/不安

be upset to do对做某事感到不安

Eg: Your friend comes to school very upset. 你的朋友来上学时心情很不好

I hope I have n’t said anything to upset you.但愿我没有硕果让你不高兴的话

I upset the soup all over the table.我把汤打翻在桌子上了。

6.ignore 忽视,不理睬v

【词汇变形】ignorance 无知n. ignorant 无知的

Eg; He said hello to her, but she ignored him completely.

He ignored my advice and failed in the game.

You should not ignore your mistakes if you want to make progress.

7.calm 使平静v 平静的adj.

【词汇变形】calmness 平静

Eg: You will ignore the bell and go somewhere quiet to calm your friend down.

Moved by what she said, he could hardly calm down.

It was clam weather, so we went camping and set a campfire near the camp.那是个无风的天气,因此我们去露营,并在营帐旁生起了营火。

It is important to keep calm in an emergency.

8.concern 使担忧v 担心,关心n

【词汇变形】concerned 担心的,关注的adj concerning 关于prep

【词组】be concerned about/ for 担心/关心

Be concerned with 涉及;与...有关

As far as sb.be concerned 在某人看来,就某人而言

Eg: You will tell your friend that you are concerned about him/her and you will meet after class and talk then.

As far as he is concerned, to increase the farmers’ income is of greater importance than anything else.

9.reason

【词组】for some reason 出于某种原因the reason for(doing) sth(做)某事的原因the reason for...is/was that... ...的原因是

eg:Make a list of reasons why friends are important to you.

He told me the reason for leaving home in a hurry.

The reason for her success was that she worked very hard.

The reason why he was late for class was that he got up late.

10.go through经历,遭受,检查,仔细察看,通过,穿过,完成,做完

【词组扩展】get through用完;接通电话;顺利通过look through浏览;快速

查看live through经历(灾难或其他困境)而幸存

Eg: During adolescence, teenagers go through great physical changes.在青春期,青少年经历着巨大的生理变化。

The teacher has gone through all the papers of the students.老师已经批阅了学生的所有试卷。

The signals go through glass, doors and walls.信号可以穿过玻璃、门和墙壁。

It took us only a few minutes to go through customs.通过海关检查只花了我们几分钟的时间。

Peter starts looking through the mail as soon as the door shuts.彼得一关上门就开始快速查看起邮件来。

11.hide away 躲藏,隐藏

Eg: She and her family hid away for nearly twenty-five months before they were discovered.她和她的家人躲了将近25个月才被发现。

As he didn’t want his sister to share his chocolate, he hid it away somewhere under the bed.因为他不想和妹妹分享巧克力,他把它藏在床底下的某个地方了。

12.set down写下,记下;使...下车;制定,规定

set about(doing)sth 着手做某事set aside 留出;把...置于一旁

set off出发set out出发;开始工作set up建立Eg: I don’t want to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n a diary.我不想在日记里写一些流水账。

The standards were set down by the governing body.这些标准是由管理机构制定的。

The driver set her down at the station.司机在车站停车让她下去。

Do you know how to set about going on the work?你知道怎样着手进行这项工作吗?

13.a series of一系列in series 连续地 a TV series电视连续剧

Eg: The students have to take part in a series of exams.

She was sitting in the sofa, watching the TV series.

14.on purpose故意by design 故意地by accident/chance意外地,偶然地

Eg: I stayed awake on purpose until half past eleven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look at

the moon by myself.为了独自好好看看月亮,我故意醒着直到十一点半。Rockets were probably invented by accident about 2,000 years ago.

By chance I came across an article about a doctor called Lin Qiapzhi, a specialist in women’s diseases. 很偶然地,我看到了一篇关于林巧稚医生的文章。她是妇科专家

15.in order to为了... so as to 可与in order to 互换,但so as to不能用于句首。Eg: We got up early in order to/ so as to catch the early bus.

We got up early in order that/so that we could catch the early bus.

16.dare 敢于v. 既可做实义动词,又可做情态动词,作情态动词时,通常只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

Eg:But as the moon gave far too much light, I didn’t dare (to)open a window.

The boy dares to live alone when his parents are not in.

I didn’t dare( to )tell him that he failed in the exam.=I daren’t tell him that he failed the exam.

17.happen 发生,碰巧

Happen to do 碰巧要做

Eg:Another time five months ago, I happened to be upstairs at dusk when the window was open.还有一次,就在五个月以前的一天傍晚,我碰巧在楼上,当时窗户是开着的。

18.face to face面对面shoulder to shoulder肩并肩back to back背对背side by side肩并肩step by step逐步地hand in hand手牵手arm in arm臂挽臂

Eg: It’s better to talk with our friends face to face.最好和我们的朋友面对面地交谈。

The couple walked along the street side by side.这对夫妻肩并肩沿着大街走。

They like to walk arm in arm.她们喜欢臂挽着臂走路。

19.no longer不再no longer= not...any longer不再

Eg: Why did Anne no longer just like looking at nature out of the window? 为什么安妮不再仅仅喜欢去看窗户外面的大自然了呢?

She no longer works here.= She doesn’t work here any longer.

20.power 力量;能力;权力n.

【词组扩展】have the power to do sth 有做某事的能力come to power 执政,掌权be in power执政,掌权

【词汇变形】powerful有影响力的powerless无影响力的

21.强调句:It is/ was+被强调部分+that/who+其他成分

Eg: I wonder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 so long that I’ve grown so crazy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

22.settle 定居v

【词组扩展】settle down定居下来settle down to doing 安心做某事

【词汇变形】settler 移民n settlement定居点n.

Eg: After they got married, they settled (down) in Boston.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is the best way to settle the problem.毫无疑问这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They settled down to a serious discussion over coffee.他们喝着咖啡,开始认真讨论问题。

23.suffer from遭受...的折磨

【词汇变形】suffering 痛苦,苦难n. sufferer 受苦难者;患病者

Eg: She suffered from loneliness, but she had to learn to like it there.她遭受孤独的折磨,但在那里她必须学会喜欢它。

His leg was broken and he suffered great pain.他的腿受伤了,疼痛难忍。

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was extreme.人们极其痛苦

24.recover from从...中恢复

【词汇变形】recovery 恢复n.

Eg; It took a long time for her to recover from a bad cold.

She couldn’t see anything suddenly but quickly recovered her sight.

The doctors are confident he’ll make a full recovery.医生们确信他会完全康复。

25.get tired of 对...厌烦get tired from 因...而疲惫

Eg: I’ve got tired of looking at nature through dirty curtains and dusty windows,”Anne said to her father.

26.find it+ adj+ to do

Think, make, believe, consider, feel也有此用法

Eg: She found it difficult to settle and calm down in the hiding place, because she was concerned about whether they would be discovered.她发现很难在藏身处安顿并平静下来,因为她担心他们是否会被发现。

I found it necessary to get a map while traveling.

We thought it a pity that she missed the chance.

27.have trouble with 和某人有矛盾,在某事上有麻烦

【词组扩展】have trouble /difficulty/ problems with sth做某事有困难

have trouble /difficulty/ problems (in) doing sth做某事有困难

Eg: I am having some trouble with my classmates at the moment.

I often know what I want to say but have trouble expressing it in words.

I had the greatest difficulty(in) persuading her to give in.

28.get along with与...和睦相处

get along with sb 同某人相处融洽

get along /on with sth(谈及或问及工作情况)进展,进步

get around 传播,流传get down to(doing) sth开始做某事

get together 相聚get away度假,休假

get out of sth 摆脱(责任或义务);逃避

get up起身;起床;站起

get over 克服,完成

Eg: I’m getting along well with a boy in my class.

In addition, we should learn how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

When word about this got around, people quickly headed for the spot.消息一传开,人们都往这地方赶来。

It’s time you got down to some practice or the other students will leave you behind.你该开始认真地做些练习了,不然,你就要落在别的同学后面了。

29.fall in love 谈恋爱fall in love with sb 爱上某人

30.exactly正是如此;正是这样;精确地exactly speaking 确切地说

31.grateful感激的

be grateful to sb for sth. 因某事感激某人

be grateful to do sth因做某事而感激

be grateful that...感激...

I would be grateful if... 如果...,我将不胜感激

Eg: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could give me some advice.

I’m really very grateful to you for your advice.

He was grateful to have someone to talk to.

He was grateful that she didn’t tell his parents about it.

32.join in 参加

join sb 跟某人一起

join the party/ the army/ the club入党/参军/参加俱乐部

join sb in doing sth加入某人做某事

join in (sth/doing sth)加入(某事/做某事)

Eg: She listens but she never joins in.她只是听,但从来不发表任何意见。

I even joined the local fishing club and started attending the monthly meetings.我甚至加入了当地的钓鱼俱乐部,并且开始参加每月一次的会议。

My family joined me in sending our regards to you.我的家人和我一同向您表示问候。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人称变化、时态变化、宾语从句要用陈述句语序。

1.直接引语是陈述句,变成间接引语时,由连词that 引导。例如:

She said, "I am very happy to help you."→

She said that she was very happy to help you.

2. 直接引语是一般/选择疑问句,变成间接引语时,由连词whether或if 引导。例如:

He asked me, "Do you like playing football?"→

He asked me if/whether I liked playing football.

注意:大多数情况下,if和whether 可以互换,但后有or not,或在动词不定式前,或放在介词后作连接词时,一般只用whether。例如:

She asked me whether he could do it or not.

3. 直接引语是特殊疑问句,变成间接引语时,由相应的疑问词who, whom, whose, how, when, why, where 等引导。例如:

My sister asked me, "How do you like the film?"→

My sister asked me how I liked the film.

4. 直接引语是祈使句,变成间接引语时,把动词原形变成动词不定式,并在动词不定式前加tell, ask, order 等的宾语。例如:

The captain ordered, "Be quiet."→

The captain ordered us to be quiet.

注意:此种情况的否定句,在动词不定式前加not。

My teacher asked me, "Don't laugh."→

My teacher asked me not to laugh.

5. 一些注意事项

(1)间接引语一般要用陈述句的语序,即主、谓、宾的顺序。例如:

He asked Lucy, "Where did you go?"→

He asked Lucy where she went.

Tom said, "What do you want, Ann?"→

Tom asked Ann what she wanted.

(2)直接引语是客观事实、普遍真理等,变成间接引语时,时态不变。例如:

They told their son, "The earth goes round the sun."→

They told their son that the earth goes round the sun.

(3)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指示代词、时间状语、地点状语等要作相应的变化。例如:

He said, "I haven't seen her today."→

He said that he hadn't seen her that day.

注意:如果转述时就在原来的地方,就在说话的当天,就不必改变指示代词、时间状语、地点状语等。

语法小结:

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注意:变化时句子一定为陈述句语序。)

一、人称的变化

①直接引语中主语第一人称或者被第一人称所修饰,人称要与“讲话人”的人称一致。

②直接引语的第二人称,或者被第二人称所修饰,人称要与“听话人”的人称一致。

③直接引语中的第三人称不变化。

“一随主,二随宾,第三人称不更改”。

二、时态的变化

直接引语——间接引语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

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

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

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

过去完成时——过去完成时

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

时态不变化的情况:

①直接引语是客观真理。

②直接引语是过去进行时,时态不变。

③直接引语中有具体的过去某年、某月、某日作状语,变为间接引语时,时态不变。

④直接引语如果是一般现在时。表示一种反复出现或习惯性的动作,变间接引语,时态不变。⑤如果直接引语中的情态动词没有过去时的形式(例:ought to,had better, used to)和已经是过去时的形式时,(例:could, should, would, might)不再变。

高中数学知识点精讲精析 不等关系

13.1 不等关系 (一)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1. 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不等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 数轴上的任意两点中,右边点对应的实数比左边点对应的实数大。 3. 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 和b ,在三种关系中有且只有一种关系成立。 4. 这组关系告诉我们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可以通过判断它们的差 的符号来确定。 5. 若a 、b ∈R +,则 这组关系告诉我们比较两个正实数的大小,可以通 过判断它们的商与“1”的大小关系来确定。 (二)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是证明不等式和解不等式的基础,证明这些性质必须是严格的,不能盲目地乱用。保证每一步推理都有理论根据,否则可能导致推理错误。 1. 等式两边同乘以同一个数仍为等式,但不等式两边同乘以同一个数a (或代数式),结果有三种: (1)当a >0时,得同向不等式。 (2)当a =0时,得等式。 (3)当 a <0时,得异向不等式。 a b,a b,a b =><

2. 不等式性质,有同向不等式相加,得同向不等式,并无相减。若 或.这个结论常用,不妨记为:“大数减小数大于 小数减大数。” 3. 不等式性质,有均为正数的同向不等式相乘,得同向不等式,并无相除。若 ,这个结论也常用。不妨记为:“大正数除以小正 数大于小正数除以大正数。” 4. 不等式性质有 .不能忽略a 、b 均为正数 这个条件,即由 是不一定成立的。 5. 由 成立。但不一定成立。反过来也不一定成立。事实上。 (三)均值不等式 1. 对于任意实数a ,b 都有 ,当且仅当a = b 时等号成立。 2. 对于任意正实数a ,b ,当且仅当a = b 时等号成立。 3. 对于任意正实数a, b 都有 ,当且仅当a = b 时等号成立。 4. 的几何解释: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AB 上任意一点,DE 是过C 点垂直于AB 的弦。若AC =a, BC =b 则AB =a + b ,⊙O 的半径 , Rt △ACD ∽Rt △BCD ,,。 a b,c d a c b d >>?->- c b d a ->-a a b 0,c d 0d >>>>? >b c d c b a > 或n n a b 0a b (n N,n 1)>>?>∈>n n a b a b (n N,n 1)>?>∈>11a b 0a b >>? <11a b a b >?<11a b a b 11 a b ab 0a b >>? < 且22a b 2ab +≥a b 2+2 a b ab 2+??≤ ? ??a b 2+a b r 2+= 2 CD AC CB ab =?=CD =

经济学基础知识考试要点知识分享

经济学基础知识考试 要点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 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 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概念 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②经济规律 分为三种: 1.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可以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 基本原理 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但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③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必修一(高一英语)unit1-5课文原文及其译文

必修一 Unit1 Anne’s Best Friend Do you want a friend 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 like your deepest feelings and thoughts? Or are you afraid that your friend would laugh at you, or would no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going through? Anne Frank wanted the first kind, so she made her diary her best friend. Anne lived in Amsterdam in the Netherlands during World War Ⅱ. Her family was Jewish so nearly twenty-five months before they were discovered. During that time the only true friend was her d iary. She said, ”I don’t want to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n a diary as most people do, but I want this diary itself to be my friend, and I shall call my friend Kitty.” Now read how she felt after being in the hiding place since July 1942. Thursday 15th June, 1944 Dear Kitty, I wonder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 so long that I’ve grown so crazy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 I can well remember that there was

高中数学知识点精讲极限和导数

第十二章 极限和导数 第十四章 极限与导数 一、基础知识 1.极限定义:(1)若数列{u n }满足,对任意给定的正数ε,总存在正数m ,当n>m 且n ∈N 时,恒有|u n -A|<ε成立(A 为常数),则称A 为数列u n 当n 趋向于无穷大时的极限,记为)(lim ),(lim x f x f x x -∞ →+∞ →, 另外)(lim 0 x f x x +→=A 表示x 大于x 0且趋向于x 0时f(x)极限为A ,称右极限。类似地)(lim 0 x f x x -→表示x 小 于x 0且趋向于x 0时f(x)的左极限。 2 极限的四则运算:如果0 lim x x →f(x)=a, 0 lim x x →g(x)=b ,那么0 lim x x →[f(x)±g(x)]=a ±b, lim x x →[f(x)?g(x)]=ab, 0 lim x x →).0()()(≠=b b a x g x f 3.连续:如果函数f(x)在x=x 0处有定义,且0 lim x x →f(x)存在,并且0 lim x x →f(x)=f(x 0),则称f(x)在x=x 0处连续。 4.最大值最小值定理:如果f(x)是闭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那么f(x)在[a,b]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5.导数:若函数f(x)在x0附近有定义,当自变量x 在x 0处取得一个增量Δx 时(Δx 充分小),因

变量y 也随之取得增量Δy(Δy=f(x 0+Δx)-f(x 0)).若x y x ??→?0lim 存在,则称f(x)在x 0处可导,此极限 值称为f(x)在点x 0处的导数(或变化率),记作'f (x 0)或0'x x y =或 x dx dy ,即 00) ()(lim )('0 x x x f x f x f x x --=→。由定义知f(x)在点x 0连续是f(x)在x 0可导的必要条件。若f(x)在 区间I 上有定义,且在每一点可导,则称它在此敬意上可导。导数的几何意义是:f(x)在点x 0处导数'f (x 0)等于曲线y=f(x)在点P(x 0,f(x 0))处切线的斜率。 6.几个常用函数的导数:(1))'(c =0(c 为常数);(2)1 )'(-=a a ax x (a 为任意常数);(3) ;cos )'(sin x x =(4)x x sin )'(cos -=;(5)a a a x x ln )'(=;(6)x x e e =)'(;(7))'(log x a x x a log 1 = ;(8).1)'(ln x x = 7.导数的运算法则:若u(x),v(x)在x 处可导,且u(x)≠0,则 (1))(')(')]'()([x v x u x v x u ±=±;(2))(')()()(')]'()([x v x u x v x u x v x u +=;(3))(')]'([x u c x cu ?=(c 为常数);(4))()(']')(1[ 2x u x u x u -=;(5)) () ()(')(')(]')()([2 x u x v x u x v x u x u x u -=。 8.复合函数求导法:设函数y=f(u),u=?(x),已知?(x)在x 处可导,f(u)在对应的点u(u=?(x))处可导,则复合函数y=f[?(x)]在点x 处可导,且(f[?(x)])'=)(')](['x x f ??. 9.导数与函数的性质:(1)若f(x)在区间I 上可导,则f(x)在I 上连续;(2)若对一切x ∈(a,b)有0)('>x f ,则f(x)在(a,b)单调递增;(3)若对一切x ∈(a,b)有0)('x f ,则f(x)在x 0处取得极小值;(2)若0)(''0

【北京工业大学804经济学原理】16年真题精讲课程讲义

北京工业大学804经济学原理(真题精讲课程内部讲义)

目录 1.1真题分析 (2) 1.2 真题剖析 (2) 1.2.1 2016年真题 (2) 1.3 真题剖析要点总结 (20) 1.3.1 常考题型分析总结 (20) 1.4历年真题汇总 (20) 1.4.1 2016年真题 (20)

1.1真题分析 通过真题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考试重点。每年的考点在历年试题中几乎都有重复率,因此,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把握,可以掌握今年考试的重点。另外,可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学习,把握出题者的思路及方法。每种考试都有自己的一种固定的模式和结构,而这种模式和结构,通过认真揣摩历年真题,可以找到命题规律和学习规律。因此,本部分就真题进行详细剖析,以便考生掌握命题规律、知悉命题的重点、难点、高频考点,帮助考生迅速搭建该学科考试的侧重点和命题规则。 历年真题自行领取 时间: 工作日上午8:30-11:30 下午1:30-4:30 地点:北京工业大学经管楼(白楼)五层研招办,凭身份证签到领取。 综合来说,北京工业大学804专业课这三年的题型变化不大,主要有名词解释、简答、计算和论述等题型,难度略有增加,名词解释、简答两类题型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计算和论述两类题型侧重于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在复习时,对于了解的知识点,复习的时候应根据曼昆教材进行理解性记忆。尤其以名词解释和简答两类题型,考察的都是基础知识点;对于熟悉的知识点,复习的时候,能正确理解题目所涉及知识点,熟练写下。其中计算题需要下功夫掌握熟悉题型的解题方法;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复习的时候,可以粗略过几遍,保持记忆持久性。论述题需要知识点的积累,因此一定要掌握书中涉及的知识点。 1.2 真题剖析 1.2.1 2016年真题 【点评】本年份真题包括以下4种题型: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三、计算题,1、2小题各10分,3小题20分;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总分150分答题时间:三小时 和往年考试题目对比,题型变化几乎没有,难度有所上升。 一、名词解释 【题目】1、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技术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技术经济学 第一章 技术经济活动的四大要素:活动主体、活动目标、实施活动的环境、活动的后果。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经济效果原理、预见性原理、可比性原理、全局性原理、适用性原理。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确定目标、系统分析、穷举方案、评价方案、决策。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一节现金流量及分类 1.现金流量及定义 定义:特定经济系统在某一时点发生了使用权或所有权专一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数量。 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①投资利润 ②率通货膨胀率 ③风险因素 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意义: 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在不同时间点上对投资项目所投入的资金和获得的收益,它们的价值是不同的,为了获得经济效果的正确评价,就必须把不同时间点的资金换算成同一时点上的资金,然后在相同的时间基础上进行比较。 2.现金流量图:大小、方向、时点。 3.影响现金流量的经济活动:投资、筹资、经营。

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就是实际发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所构成的资金运动。 现金流量=(年销售收入—销售成本)X(1—税率)+年折旧费 利息: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放弃使用资金所获得的补偿)。 利率:在一个计息周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与借贷资金之比。 单利:仅以本金计算利息,所支付的利息与占用资金的时间、本金、利率成正比。 复利:用本金和前期累计利息总额之和进行计息。 第三节资金的时间价值 1.定义:利率大于0时,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本质:资金作为生产要素,再生产、交换、流通和分配的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2.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在规定的最小计息周期数的计息利率。 名义利率:利息期的实际利率与计息期此说的乘积 第四节等值 资金等值有两点值得注意: ①等值是以特定的利率为前提②在利率相同的情况下, 资金等值与资金数量、资金发生时间、利率三个因素所有关。 第三章经济评价方法 第二节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经济学基础知识考试要点

经济学基础知识考试要点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 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 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16、保护价格也称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17、需求富有弹性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18、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高中数学知识点精讲精析 数学符号

3 数学符号 1.数学符号的来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lu”(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来表示,十七世纪初叶,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是由拉丁字线“r”变,“——”是括线。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形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

2013公共基础知识题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讲精练五

考试交流群:331227626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2013公共基础知识题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讲精练 五 推荐阅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2013事业单位招聘 1.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抽象劳动 B.具体劳动 C.脑力劳动 D.体力劳动 2.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A.移动电话的型号和技术水平 B.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 C.为购买移动电话消费者所付出的货币 D.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 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4.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 )。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与商品的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5.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6.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7.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 )。 A.创立了劳动价值论 B.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

考试交流群:331227626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 C.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 D.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 8.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A.剩余价值学说 B.生产价格理论 C.劳动二重性学说 D.劳动力商品理论 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 A.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 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 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10.劳动生产率是指( )。 A.具体劳动的生产率 B.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D.具体劳动或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参考答案 1.【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本题是考查价值和抽象劳动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2.【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物的有用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货币的产生,使一切商品的价值有了一个固定的、相对同一的表现形式,也使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外在地表现为货币(代表价值)和商品(代表使用价值)的矛盾。在货币形式下,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式各样的商品,它们以使用价值的形式存在,在交换中,它们要求转化为价值;而另一极则是货币。

经济学基础相关知识点知识讲解

经济学基础 名词解释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 1、资源的稀缺性 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2、市场经济 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3、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4、宏观经济学 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 5、经济学 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第二章供给与需求 1、需求量 买者在给定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物品的数量. 2、供给量 卖者在给定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某种物品的数量. 3、均衡价格 当商品达到供求均衡时所对应的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 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 5、供给价格弹性 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 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2.无差异曲线 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4、预算线

在消费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5、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货币额和实际支付的货币额之间的差额.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分析 1、等产量曲线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2、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3、等成本线 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4、企业生产的隐成本 企业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5、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 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品时所增加的成本. 第五章市场理论 1、边际收益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益的增加量. 2、垄断竞争 由许多生产和销售相似而不同的产品的企业所组成的市场结构. 3、寡头市场 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组织. 4、不完全竞争市场 泛指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第八章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国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动的市场价值. 2、名义GDP 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实际GDP 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4、GDP折算数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5、通货膨胀 一国价格水平持续而普遍的上涨. 6、失业率 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

高中数学知识点精讲精析 独立性

2.3独立性 1.相互独立事件:事件A (或B )是否发生对事件B (或A )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独立重复试验:若n 次重复试验中,每次试验结果的概率都不依赖于其他各次试验的结果,则称这n 次试验是独立的。 2.公式 (1)两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积,即P (A·B )=P (A )·P (B ); 推广:若事件A 1,A 2,…,A n 相互独立,则P(A 1·A 2…A n )=P(A 1)·P(A 2)·…·P(n )。 (2)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P n (k)=C P k (1-P)n-k 。 1. 设有一个均匀的正四面体,第一,二,三面分别涂上红,黄,兰一种颜色,第四面涂上红,黄,兰三种颜色。现以A,B,C 分别记投一次四面体底面出现红,黄,兰颜色的事件,问A ,B ,C 事件相互独立吗? 【解析】 所以A,B,C 两两独立,但 因而A,B,C 不相互独立。 2. 设有四张形状,大小,质量完全一样的卡片,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12,121,211,222,现从四张卡片中任抽一张,以随机变量X,Y ,Z 分别表示抽到卡片上的第一,二,三位数字,问X ,Y ,Z 事件相互独立吗? 【解析】 k n 41)()()(,21)()()(==== ==BC P AC P AB P C P B P A P )()()(8141)(C P B P A P ABC P =≠=

所以X,Y ,Z 两两独立,但 因而X,Y ,Z 不相互独立。 41 )1,1()1,1()1,1(2 1 )1()1()1(= ==============Z Y P Z X P Y X P Z P Y P X P )1()1()1(810)1,1,1(====≠====Z P Y P X P Z Y X P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与答案分析详细讲解

第1章导论:经济学基本知识 第1章导论:经济学基本知识 1.1知识要点 本章的目的是引领初学者走进经济科学的殿堂,并解释经济学是怎么产生的,经济学研究什么,用什么方 过对本 法来研究经济学,经济思维是怎么回事??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需要弄清的问题。通 理解和认识。章的学习,可以对这门学科有个整体、框架性的认识,能结合具体的例子和实际生活现象加深 1、经济学的产生源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稀缺性导致人们把资源用在一种用途时会有机会成本,人们在理 足 性人的原则下权衡成本和收益做出经济选择。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以满 人类需要的科学就是经济学。 (1)稀缺性: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资源总是稀缺的。 (2)机会成本:某种资源用于一种经济活动而放弃的用于其他经济活动而创造的最大价值。 (3)理性人假定:在经济分析中,需要假定进行经济决策的主体(居民户、厂商、政府)都遵循一定行为 准则,这一行为准则是既定目标的最优化。 2、资源配置和利用在不同经济制度中有着不同解决方式。世界上主要有三种经济制度: (1)计划经济制度,即生产和消费都由政府计划部门决定的制度; (2)市场经济制度,即资源配置和利用都由市场价格决定; (3)混合经济制度,即计划与市场有不同程度结合的制度。 3、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具体的研究方法。 辑上加(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法不带价值判断,所表述的问题可以用事实、证据,或者从逻 以证明或证伪;规范分析法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分析问题的理论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2)最优化与均衡分析。最优化分析指借助最优化理论分析个体面临决策的时候,从各种可能中选择达到某一目标的最佳行为;均衡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经济个体各自在作最优决策时,他们之间是如何互相影响、互相约束而达到一定的平衡的。 (3)边际分析:指增加最后一单位自变量时所带来的因变量的变动量。 一般可以(4)经济模型。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经济现象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它 采用语言文字、几何图形、数学符号三种表示方式。一个实证的经济模型主要包含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四部分。建立一个经济模型的步骤是:明确定义、作出假设、提出假说、进行预测。经济学所建立的理 论(或模型)是从一系列假设中推导出来的。 (5)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前者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采用个量分析方法,是通过研究市场经济 在 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一系列有美 联系得理论。后者研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采用总量分析方法,是以国民收入决定为核心来说明资源如何 才能充分利用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 4、我们一般把运用成本和收益比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称为经济学的思维。 1.2习题解答 【关键概念复习】 在B栏中寻找与A栏中术语相应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在术语前边。 AB 4稀缺1.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 优使用价值。 1宏观经济学2.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是经济品的次 5微观经济学3.不带价值判断(的研究),所表述的问题可以用事实、证据,或者从

高中数学知识点精讲精析 对数

3.4对数 3·4·1 对数及其运算 1.对数及其运算: ①对数:一般地,如果的b 次幂等于N ,即,那么数b 就叫作以a 为底的N 的对数,记作: 其中a 叫作对数的底数,N 叫作真数. 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称为常用对数,N 的常用对数记作:lgN ; 将以自然常数e=2.71828…… 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N 的自然对数记作:lnN. ②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则 1) ; 2) ; 3) 2 3. 重要公式: ⑴负数与零没有对数; ⑵01log =a ,1log =a a ⑶对数恒等式N a N a =log 例1 计算 (1)5log 25, (2)4.0log 1, (3)2log (74×5 2), (4)lg 5100 解:(1)5log 25= 5log 25(2)4.0log (3)2log (74×25)= 2log 74+ 2log 5 2 (0,1)a a a >≠N a b =b N log a =0,1,0,0,a a N M >≠>>()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log log R n M n M a n a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 ???

= 2log 7 22 ?+ 2log 5 2 = 2× (4)lg 5100= 5 2lg1052log10512==例2 用x a log ,y a log ,z a log 表示下列各式: 3 2log )2(; (1)log z y x z xy a a 解:(1)z xy a log =a log (xy )-a log z=a log x+a log y- a log z (2)3 2log z y x a =a log (2 x 3log )z y a - = a log 2 x +a log 3log z y a -=2a log x+z y a a log 3 1log 2 1-例4计算: (1)lg14-2lg 37+lg7-lg18 (2)9lg 243lg (3)2 .1lg 10 lg 38lg 27lg -+ 说明:此例题可讲练结合. (1)解法一:lg14-2lg 3 7 +lg7-lg18 =lg(2×7)-2(lg7-lg3)+lg7-lg(2 3×2) 解法二: lg14-2lg 37+lg7-lg18=lg14-lg 2 )3 7(+lg7-lg18 =lg 01lg 18)3 7(7 142 ==??评述:此题体现了对数运算性质的灵活运用,运算性质的逆用常被学生所忽视. 253lg 23lg 53 lg 3lg 9lg 243lg )2(2 5===10 23lg ) 10lg(32lg )3lg(2.1lg 10lg 38lg 27lg ) 3(2 2 13 2 13 ?=+= -+2 3 12lg 23lg ) 12lg 23(lg 23 =-+-+=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笔记知识讲解

1.市场 --模型/内生变量/外生变量 --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买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需求曲线:一条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 --竞争市场 --均衡:即人们的行为不会有变化/均衡价格 --比较静态学:两个静态均衡的比较 --帕累托有效:帕累托改进:一般来说,帕累托效率与交易收益的分配没有多大关系,它只与交换的效率有关,即所有可能的交换是否都进行了/管制一般不会产生帕累托有效配置 --差别垄断者,一般垄断者,房屋管制,竞争市场四种分配方法的比较 --短期/长期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方法。 02.预算约束 --预算约束;消费束 --预算集: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时可负担的起的消费束 --复合商品:用美元来衡量 --预算线:成本正好等于m的一系列商品束。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也可以计量消费商品1的机会成本 --当我们把价格中的一个限定为1时,我们把那种价格称为计价物(numeraire)价格。此时其他价格变成以计价物价格衡量的real price。也可将m限定为1。这种变化不会改变预算集 --数量税;从价税;数量补贴;从价补贴;总额税;总额补贴;配给供应 --P37例子:食品券计划 --完全平衡的通胀不会改变任何人的预算集,因而也不会改变任何人的最佳选择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 03.偏好 --我们把消费者选择的目标称为消费束 -->表示严格偏好;~表示无差异;>=表示弱偏好 --消费者偏好三条公理

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高考知识点总结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部门的分配;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由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7)国家的宏观调控: ①原因:由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且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 ②主要目标: ③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8)企业的作用、公司类型: (9)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含义: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重要性:企业经济效益是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综合国力 途径:①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②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坚持

2018-2019年最新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精讲班精讲讲义精心总结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学习重点: 1.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2.市场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3.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行机制; 4.各种弹性的含义、计算公式和类型,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知识点一:市场需求 (一)需求的含义 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 一是购买的欲望; 二是购买的能力,即有支付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市场需求是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例题·单选题】(2015年)影响商品需求的最关键因素是()。 A.商品价格 B.消费者收入 C.预期 D.消费者偏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例题·多选题】关于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B.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C.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提前购买 D.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随之降低 E.消费者的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推迟购买,选项C说法有误。 【例题·单选题】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A.呈同方向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