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出日落点观察

日出日落点观察

日出日落点观察
日出日落点观察

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國民小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澎湖縣花嶼國小是國內唯一三級離島學校,夏季炎熱、冬季強風寒冷,離馬公約五十公里,地處荒涼、人煙稀少,然人文地理景觀豐富,利用其特殊景觀做教學活動,可融入地方特色,做一環境教育教學。

主要內容

模組之教學架構圖

模組之教學示例及流程、教學目標與策略

實作活動及閱讀資料:1. 漲、落潮潮差的測量

2. 日出、日落點觀察

3. 製作風箏

4. 最涼的地方

設計者:南師實小王世杰

第三階段

(90年6月)黃曉婷

鄭竣庭網址:http://210.70.37.5/teacher/w53270/home.htm 壹、設計理念與構想

1.本模組設計以自然與生活科技為主軸,融入了花嶼的

地理景觀與自然生態為議題。

2.在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第三階段(國小五、六年級)

學生,對於大自然界的現象已應能運用所習能力,並

運用其豐富的生活經驗為題材,進行有意義的探究。

3.課程的內容依照澎湖地區夏季特有的環境因子做為引

導學生學習的主題,充分利用自然事物,配合認知、

理解的能力分析做讓程搭配,使得創新教學九年一貫

的課程能運用在偏遠的角落,融入地方特色做教學活

動。

4.本迷你模組示例內容,無論是課程架構或活動的內

容,都是依照花嶼國小九年一貫的學校本位課程,配

合著當地特有的人文地理,做融入式的教學,期能使

學習者在學習與探究的過程中,瞭解社區的景物與大

自然界的奧妙,培養愛鄉土環境的情操,並對花嶼的

生態保育奠下一個良性的抉擇。

5.本迷你模組教學設計雖然以花嶼的夏天做為主要議

題,且參與上課的學生人數又少,但卻符合澎湖地區

特有的學校學習生態。故而此一模組設計只是一個例

子,它融合了STS教學精神,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日常生活經驗為中心,期則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中,在離島可以找到另一條教學的路徑或參考的例子。

貳、模組架構:

模組名稱:花嶼夏之戀

適用年級:國小

參、模組架構說明

肆、「花嶼夏之戀」教學模組活動項目一覽表

伍、科學智能評量細目表

技能

□本表續下頁

2-3-3-4

本質

智能

思考□陸、花嶼夏之戀模組教學活動設計一覽表

柒、活動說明

一、器材:竹竿或銀合歡枝幹、線或膠帶、剪刀或其他。

二、時間:80分

三、節令:不拘

四、能力指標:

2-3-1-1提出問題、研商處理問題的策略、「學習」操控變因、觀察事象的變化並推測可能的因果關

係。學習資料整理、設計表格、圖表來表示資

料。學習由變量與應變量之間相應的情形,提

出假設或做出合理的解釋

5-3-1-1能依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做最佳抉擇

6-3-1-1對他人的資訊或報告提出合理的求證和質疑

6-3-2-3面對問題時,能做多方思考,提出解決方法

五、教學目標:

●提出可藉由竿插來進行潮汐落差的測量

●根據提出的想法,共同討論可行性

●互助合作解決實地測量可能遭遇的問題

六、教學內容要點:

●測量漲落潮差的方法

●利用簡單工具實地進行測量潮差

●測量所得數據資料圖形化

一、器材:透明板塑膠板(120cm x 60cm)、白板筆

二、時間:40分鐘

三、節令:不拘

四、能力指標:

2-3-4-1長期觀測,發現太陽升落方位(或最大高度角)在改變,夜晚同一時間四季的星象也不同,但

它們有年度的變化規則

5-3-1-2知道細心、切實的探討,獲得的資料才可信

6-3-2-3面對問題時,能做多方思考,提出解決方法

五、教學目標:

●能說出不同季節太陽的變化

●找出觀測太陽位置的方法及控制因素

●以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實地測量

六、教學內容要點:

●實地測量日出、日落太陽位置

●討論日出與日落的變化

●探討觀測太陽的方式

一、器材:銀合歡枝幹,線,塑膠袋,雙面膠。

二、時間:80分

三、節令:不拘

四、能力指標:

2-3-5-3瞭解力的大小可由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的程度來度量

3-3-0-5察覺有時實驗情況雖然相同,也可能因存在著未能控制的因素之影響,使得產生的結果有差異6-3-3-2體會在執行的環節中,有許多關鍵性的因素需要考量

五、教學目標:

●知道風力及線的拉力構成風箏的平衡

●判斷風向與施放風箏之方向

●設法在問題中找出造成的可能原因

●自行改良風箏達到更好的飛行效果

六、教學內容要點:

●找出平衡點

●製作風箏

●改良風箏問題

一、器材:溫度計若干。

二、時間:40分鐘

三、節令:不拘

四、能力指標:

1-3-5-2用適當的方式表述資料(例如數線、表格、曲

線圖)

2-3-1-1提出問題、研商處理問題的策略、「學習」操

控變因、觀察事象的變化並推測可能的因果關

係。學習資料整理、設計表格、圖表來表示資

料。學習由變量與應變量之間相應的情形,提

出假設或做出合理的解釋

6-3-3-1能規畫、組織探討的活動

五、教學目標:

●能提出以統計的方式解決「最涼的地方」的問題,並

繪製合適的統計表格

●將數值資料轉化為圖表形式並解讀圖表代表的意思

●互助合作完成實際測量工作

六、教學內容要點:

●統計表格製作以及實地觀測

●數值表格轉化為圖表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