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勘)eup

[重庆]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勘)eup

[重庆]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勘)eup
[重庆]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勘)eup

xxxx道路及配套工程(K0+000~K0+891.690)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一阶段详勘)

xxxx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

xx年六月

xxxx道路及配套工程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一阶段详勘)

院长:

总工程师:

审核:

项目负责:

技术负责:

提交报告单位:xxxx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

提交报告时间:xx年六月

自审意见

一、本次勘察依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执行。勘察工作目的、任务明确,勘察工作质量达到规范、委托书要求。

二、本次勘察根据执行的规范、工程特点,结合工程区地质条件布置工作量,布孔、孔深及取样部位恰当。

三、勘察工作查明了工程区的地层岩性结构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对场地的稳定性及道路建设适宜性评价正确,提出的建议合理、可行。

四、各类岩土样、原始资料和数据的采取较齐全,统计方法恰当,符合有关勘察规范的规定,提供的参数正确、可靠。

五、对道路分段评价合理,对路基边坡作出了详细评价,符合道路沿线实际情况,提出的工程措施建议可行。

六、报告文字简明,论述清楚,图件清晰美观,已按xx市xx区建筑勘察设计质量审查中心审查意见修改,可提交业主、设计、施工等使用。

审核:

xxxx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

xx年六月

目录

1前言 (2)

1.1 工程概况 (2)

1.2 勘察目的任务 (2)

1.3 勘察依据及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3

1.4工程勘察等级 (3)

1.5 勘察工作经过 (3)

1.6 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3

2勘察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 .. 5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 (5)

2.2 气象水文 (5)

2.3 地形地貌 (5)

2.4 地质构造 (5)

2.5 地层岩性 (6)

2.6基岩顶界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6

2.7水文地质条件 (6)

2.8 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 (7)

2.9地震及地震效应评价 (7)

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8)

3.1岩土测试成果的可靠性分析 8

3.2试验指标统计结果 (8)

3.3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9)

3.4岩土体土、石工程分级 (10)

3.5岩土参数选用及建议 (10)

4工程地质评价 (11)

4.1场区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11)

4.2道路分段工程地质评价 (11)

5拟建道路挖填施工建议 (15)

6拟建构筑物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15

7结论与建议 (15)

附表

1、勘探点数据一览表附表1-1

2、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试验成果统计表附表2-1

3、泥岩、砂岩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试验成果统计表附表3-1~3-2

4、拟建道路7-7剖面路堤边坡稳定性计算表附表4-1

5、拟建道路9-9剖面左侧路肩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表附表4-2

附图

1、图例 01张

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500) 01张

3、道路工程地质纵剖面图(1:500) 03张

4、道路工程地质横剖面图(1:200) 19张

5、钻孔柱状图 67张

附件

1、岩、土试验报告

2、勘察合同

3、技术委托书

4、勘察工作方案

5、测量资料

6、立项批复文件

7、设计纵断面

8、外业见证报告及岩心照片

1前言

受xxxx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代建方)的委托,我院承担xx市北部新区xx片区xxxx道路及配套工程(K0+000~K+891.690)的工程地质勘察(详细勘察)工作。本次勘察目的旨在查明拟建道路的岩土工程条件和问题,为拟建道路设计、施工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1.1 工程概况

本次勘察道路即xx市北部新区xxxxxx道路及配套工程(K0+000~K0+891.690)大致呈东西走向,起点里程桩号K0+000,起点坐标X=79503.125、Y=54740.795,止点里程桩号K0+891.690,止点坐标X=79641.390、Y=55528.349,全长891.690m,设计路面起点高程为202.449m,止点高程为242.562m,设计坡率1.50%,6.00%、3.00%、5.90%、1.50%,路幅设计宽度17m。为城市次干路Ⅰ级道路。

1.2 勘察目的任务

本次勘察对xxxx道路及配套工程(K0+000~K0+891.690)进行详细勘察,其目的是通过地面工程地质调查、工程钻探和岩、土试验等方法,查明拟建道路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工程地质现象等工程地质条件,为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供的工程地质依据。具体的任务是:

1、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

2、查明沿线地段的地质构造、岩土的类型、性质及其分布,基岩风化层厚度及风化破碎程度,岩体结构面性质及特征、与临空面的关系,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及地基承载力指标;

3、实测沿线地下水位,并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下水类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和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论证地表水、地下水对路基及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地下水、土层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调查了解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其密实度;

5、查明沿线地段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

6、选择道路路基持力层;对道路分段进行地震效应评价;

7、对于陡坡路堤及路堑:论证路堤及路堑边坡稳定性,对坡顶、坡脚相邻建筑物的影响,评价有关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及使用条件,提供稳定性处理措施、方案、建议及设计方案优选,提出人工边坡最优开挖坡角及坡形建议。

8、对拟实施道路沿线现有边坡及因工程实施可能形成的人工边坡的稳定性作出分析,对可能失稳的边坡及相邻地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勘察、试验、观测和分析计算,提出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确定边坡类型和可能的破坏形式,并作出稳定性评价;

9、提出支挡结构设计所需的设计计算参数,并对支挡结构的设计可采用的形式提出建议。

10、查明路基处理方案影响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组成、分布、强度、压缩性、透水性和地下水条件,提出地基处理方案建议,提供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岩土特性参数,预测地基处理对周边环境和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1.3 勘察依据及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

本次勘察工作主要依据:

1、勘察合同书

2、勘察任务委托书

3、委托方提供的本工程道路系统平面图及设计纵剖面图

本次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

—交通部标准(JTG C20-201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交通部标准JTG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交通部标准JTJ013-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交通部标准JTGE41-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交通部标准JTJ004-8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参考标准:

—国家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版

—国家标准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1.4工程勘察等级

按国家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规定,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据此确定本次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5 勘察工作经过

我院于2013年3月接受业主委托,根据设计道路方案,对xx市北部新区xxxxxx 道路工程进行勘探布置工作,拟建道路总长891.690m,共布置钻孔67个(经甲方和设计认可),于2013年4月9日进场开始施工,2013年5月28日结束外业工作,完成钻孔67个,随即转入室内岩土测试及资料整理, 2013年6月13日完成室内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

1.6 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1.6.1勘察工作布置原则及完成工作量

此次勘察工作布置根据甲方提供的道路设计平面图及纵断面图,主要按规范沿道路轴线布置钻孔,高填深挖部位钻孔间距适当加密,一般路基段钻孔间距适当放宽,每个地貌单元和不同地貌单元交界部位均有钻孔控制,微地貌和地层变化较大部位予

以加密,钻孔线距40~60m ,沿道路中线布置纵剖面;在挖、填方路段控制代表性横剖面,每一横剖面上布置2~3个钻孔,填方路段钻孔控制在填方路堤边坡放坡范围,挖方路段钻孔控制在挖方路堑边坡1.5~2倍边坡高度及其影响范围内。本次勘察共布置钻孔67个。本次勘察完成工作量见表1.6-1。表1.6-1 勘察工作量统计表

1.6.2 勘察质量评述

本次勘察各项工作均严格按规范、规程操作。 1、工程地质测绘

对拟建道路两侧100m 范围内进行1:500的工程地质测绘,着重调查地形、地貌特征,调查各岩土层的分布及岩性特征,了解土层的形成条件、颜色、颗粒组成、结构、特征;了解岩石的出露情况、岩石成分、结构、厚度、风化程度及产状要素以及裂隙发育的规模和特征;调查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形成条件、规模、性质及发展情况;调查地表水流的分布及其流量、水位等,调查地下水的类型及补排关系。图上地质点、地质界线误差不超过2mm 。2、工程测量

利用委托方提供的测量控制成果,对勘探点进行定测、对剖面线实测,剖面比例尺1:200。钻孔孔位和勘探剖面均采用全站仪实测,高程采用黄海高程系统,坐标采

用xx 市独立坐标系统。各孔终孔后采用仪器进行钻孔坐标及高程定测,高程误差小于0.05m ,平距误差小于0.25m ,质量和精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钻孔位置及剖面测量由我院测量人员采用NTS-302W 全站仪实测。控制点及成果由甲方提供;坐标系为xx 独立坐标系,黄海高程。如下表:钻孔及剖面测量工作的精度均达到规范要求。 3、勘探 (1)钻探

根据委托和规范要求,结合场地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拟建道路设计标高,将拟建道路分为一般路基和路堤、路堑段。一般情况下,钻孔钻入设计路面标高下稳定岩土层3~5m 。并钻穿垃圾土、杂填土、软土、近期回填土和可液化土层;在挖方地段达到路面设计标高以下3~5m ,边坡坡顶钻孔应穿过最深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层以下不小于3~5m ;在高填路堤段钻孔深度以能满足稳定性分析计算要求为准,达到潜在滑动面以下3-5 m 。采用XY-100型钻机,采用回转岩芯钻探方法,对土层采用无水钻进(干钻),遇大块石辅以小泵量清水钻进,当块石钻穿后及时停水,基岩采用小泵量清水钻进。回次进尺土层不超过1.0m ,在岩层中不超过2.0m 。土层采取率>65%,强风化层采取率70~85%,中风化层采取率80~84%。(2)取样及室内试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