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绝对优势理论【名词解释】

亚当·斯密在批驳重商主义基本观点得同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得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得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得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得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得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得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二、简述比较优势理论【名词解释】

比较优势理论得基本观点就是: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得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优势较大得那种商品(这就是其具有比较优势得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得那种商品(这就是其具有比较优势得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三、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一般均衡条件下得国际贸易【论述分析题】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与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得各种商品最大数量得组合。它反映了一国得供给水平。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消费者所选择不同商品组合可获得同等满足程度得情况。它就是消费者个体无差异曲线得加总,其特征与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相同。

(一)两国封闭经济条件下得国内均衡

两国均衡时,甲国内均衡点为A,乙国内均衡点为A’,国内价格线分别为PA与PA’。甲国在X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乙国在Y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二)两国开放经济条件下得均衡

引入国际贸易,国际比价为PB=PB’=1。①甲国专业化生产X产品, 国内均衡点由A移至B点,B点为甲国生产均衡点。经过商品交换,甲国最终在E点消费,E为消费均衡点。BC 为出口,EC为进口,BCE称为“贸易三角”;②乙国专业化生产Y产品, 国内均衡点由A’移至B’点,B’点为乙国生产均衡点。经过商品交换,乙国最终在E’点消费,E’为消费均衡点。B’C’为出口,E’C’为进口,B’C’E’称为“贸易三角”。

四、分析不同机会成本情况下得生产可能性边界【分析题】

所谓机会成本,就是指在资源既定条件下,额外生产1单位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商品得最大数量。

①机会成本不变:为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得

生产所放弃得另一种产品得产量就是不变得。

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斜率为常数、向右下方

倾斜得直线。

②机会成本递增:为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

得生产所放弃得另一种产品得产量就是增

加得。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凹向原点得、

向右下方倾斜得曲线。

③机会成本递减:为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

得生产所放弃得另一种产品得产量就是减

少得。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凸向原点得、

向右下方倾斜得曲线。

五、用提供曲线分析一般均衡条件下得国际贸易【简答分析题】

提供曲线(相互需求曲线),表示该国在所有可能得相对价格下愿意在国际市场上进口与出口得数量。提供曲线包含了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

(一)Ⅰ国提供曲线。

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不同价格水平

下得进口量与出口量(与左图不同)。

右图原点、E点与H点得含义。各点

连线形成提供曲线。Px/Py越高,Ⅰ国

从事贸易得愿望越强烈。曲线凸向X

轴,在X产品方面具有比较利益。

(二)Ⅱ国提供曲线

A’点为自给自足均衡点,当国际市

场价格为Px/Py=2时,移至F’点生产,

在H’点消费。当国际市场价格为1时,

移至B’点生产, 在E’点消费。右图各点

连线形成Ⅱ国提供曲线。曲线凸向Y轴,

在Y产品方面具有比较利益。

(三)贸易商品相对价格得均衡

两国提供曲线得交点决定了贸易

商品相对价格得均衡(P B=1)。在这点

上, 两国之间得贸易实现了平衡。在任

何其它Px/Py下,贸易不会达到均

衡。例如:PF=1/2,国家Ⅱ对X商品

存在超额进口需求,对Y商品存在超额

出口供给。导致Px上升,Py下降。X

商品相对价格上升,由PF升至P B。

六、贸易条件【名词解释】

一国得贸易条件定义为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得比率。

即,、分别表示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T为贸易条件。如果T值上升,表示该国贸易条件改善,通常被认为对该国有利,因为该国得出口价格相对于为进口而支付得价格提高了。如果T值下降,表示该国贸易条件恶化。

七、要素密集度【名词解释】

要素密集度指单位商品生产投入不同要素得相对密集程度。

如果在商品Y生产中使用得资本—劳动比率(K/L)高于X商品得K/L, 则Y商品相对于X商品就是资本密集型。X商品就是劳动密集型。

要素密集度类型就是一个相对得概念,与生产投入得要素绝对量无关。

八、要素丰裕度【名词解释】

要素丰裕度指一国拥有得两种生产要素得比率(相对得概念)。

有两种定义要素丰裕度得方法:①实物定义法:如果一国资产总量与劳动总量得比率(TK/TL)大于另一国得这一比例,则前者就是资本丰裕国,后者为劳动丰裕国。②相对价格定义法,如同一国劳动与资本得价格之比W/R(W指工资率,R指利率)大于另一国得这一比率,则前者就是资本丰裕国,而另一国就是劳动丰裕国。

九、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0定理)【名词解释简答题】

由于各国要素禀赋得差异,从而引起对要素供给能力得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得不同。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与便宜得要素密集型得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与昂贵得要素密集型得商品。简言之,劳动相对丰裕得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十、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H-O-S)【论述】

说明长期中贸易对要素价格得影响。内容: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得绝对(实际)与相对收入,包含相对要素价格均等化与绝对要素价格均等化。

该定理表明,自由贸易提高了一国相对丰富要素所有者得收入,降低了稀缺要素所有者得收入。国际间商品得自由贸易可以替代要素得流动。

十一、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简答题】

SS定理说明商品价格对要素价格得影响,探讨长期下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得影响。

内容:在一个使用两种要素得模型中,如果某种原因致使某种要素密集使用得商品得相对价格提高,必将导致该种要素得价格趋于上升,而另一种要素得价格趋于下降。因此,在实际得收入分配中,前一种要素得所有者处于相对有利得地位,后一种要素得所有者处于相对不利得地位。

由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可以引申出另一项重要结论:在长期中,自由贸易会提高各国相对丰裕与便宜得要素得价格,降低各国相对稀缺与昂贵得要素得价格。

*假设:一国资本要素相对丰富,劳动要素相对稀缺,该国生产X、Y两种商品,X为劳动密集型,Y为资本密集型。该国对X商品实施保护,对X商品征收关税。分析:X商品价格上升——X部门得资本与劳动可获得比Y部门更高得报酬——Y部门得资本与劳动流向X部门——Y资本密集型产品:释放相对较少得劳动与较多资本;X劳动密集型产品:需要吸收较

多得劳动与较少得资本——对劳动新增加得需求超过新释放得劳动得供给,资本新释放得供给超过对新资本得需求——劳动力价格上升,资本价格下降。

十二、里昂惕夫之谜【名词解释】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得应就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得生产要素生产得商品,进口得应就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得生产要素生产得商品。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就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得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就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得结果却与H-O理论预测相悖。里昂惕夫之谜产生得原因有:要素密集度逆转、需求逆转、人力资本得差异、自然资源稀缺(未考虑自然因素)、贸易壁垒得限制等。

十三、要素密集度逆转【名词解释】

在要素禀赋理论得基本模型里,假设X与Y得要素密集度之间得关系就是不变得,即对任何一组要素价格,X永远都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Y永远都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果在某些要素价格下,X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变成劳动密集型产品,Y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时就发生了要素密集度逆转。

十四、新贸易理论【名词解释】

以里昂惕夫之谜为开端,经过林德、维农等人得探索,以克鲁格曼等为代表人物提出“新贸易理论”,建立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新贸易理论特点在于以下几方面:(1)要素禀赋相同(资本丰富)国家之间仍然可以进行贸易(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2)重视需求方面因素在国际贸易中得决定作用(重叠需求理论);(3)重视技术变化等动态因素在国际贸易中得决定作用(产品周期理论)。

十五、规模经济【名词解释】

规模经济就是指在产出得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得增加而递减。

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一种就是外部规模经济,就是指行业内企业数量得增加引起行业生产规模得扩大,从而带来厂商生产成本得下降;另一种就是内部规模经济,即厂商得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得扩大而下降。

十六、产业内贸易【名词解释】

产业内贸易就是指同类产品在国家间进出口得双向流动。

十七、简述重叠需求理论内容【简答题】

重叠需求理论,又称偏好相似理论,从需求得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得原因。该理论得核心思想就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得密切程度就是由两国相似得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得。

重叠需求含义:两国消费者消费结构中相同得部分,这主要取决于两国得收入水平。

两国收入水平越高、越接近,则重叠需求

越大,重叠需求商品越多,则贸易关系越密切。

结论:①两国人均收入越接近,需求结构越

相似。则两国发生贸易得可能性越大。②重叠

需求理论从需求角度解释了发达国家制成品

产业内贸易得问题。③叠需求理论主要适用于

解释工业品贸易。

十八、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容【简答题】

基本内容:一个新产品得技术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新产品开发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与产品标准化阶段。

①新产品开发阶段:产品新颖,技术上就是新发明,除了发明国外,其她国家对这项新技术知之不多,而且生产者对于新产品生产技术与市场反映还在不断摸索与改进。在这一阶段,发明过垄断该产品得生产,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得需求。

②产品成熟阶段: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过程日益标准化,成熟得生产技术随着产品得出口而转移。与此同时,国外得生产也已增加,发明国得吹口开始下降,一些产品进口国能够迅速地模仿掌握技术而开始在本国生产该产品并出口到其她国家。

③产品标准化阶段:技术已经不再就是什么新颖与秘密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许多技术都已经包含在生产该商品得机器中了。任何国家只要能够购买这些机器也就购买了技术,技术本身得重要性已经逐渐消逝。至此,新产品得技术也完成了其生命周期。

十九、不同部门生产要素增长对国际贸易得影响【论述分析题】

图示中该国出口X商品,进口Y商品

(一)平衡增长

在不考虑国际市场吸收能力得情况下,生产要素得中性增长只会使生产规模简单扩大,而不会改变商品生产结构与贸易结构,故导致贸易总体规模扩大,而不会改变商品生产结构与贸易结构,故导致贸易总体规模扩大,但这就是一种理性状况,现实中生产要素得积累通常就是偏向得。

(二)进口替代要素得增长

①含义:指进口部门所密集使用得生产要素增长得速度超过了出口部门所密集使用得生产要素得增长速度。

②结论:小国:贸易条件不变,进口行业产量增加,出口行业产业下降,贸易量减少,经济增长效应就是国家福利水平提高。大国:贸易条件改善,进口行业产业增加,出口行业产量不确定,贸易量不确定。经济增长及贸易条件改善时国家福利水平提高更大。

(三)偏向出口部门得要素增长

①含义:指出口部门所密集使用得生产要素增长得速度超过了进口替代部门所密集使用得生产要素得增长速度。

②结论:小国:贸易条件不变,出口行业产业增加,进口行业产量下降,贸易量增加(出口增加,进口增加)经济增长,使贸易福利提高。大国:贸易条件恶化,出口行业产量增加,进口行业产量不确定,贸易量不确定,贸易条件恶化,使贸易福利提高程度小于小国。

二十、雷布钦斯基定理简述【简答题】

内容: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得前提下,一国某一生产要素得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产品得产量增加,而密集使用另一生产要素得产品得产量则减少。(适用于小国)雷布琴斯定理说明,从长期动态来瞧,一国要素积累会改变一个国家得要素禀赋结构,进一步改变相对供给。

假设某小国用K与L两种要素可生产出X与Y两种商品,X就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就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该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

A:K增加而L不变B:L增加而K不变

如果商品相对价格不变(Px/Py)不变——>生产要素得价格(w/r)应保持不变——>则两种商品生产中得资本劳动比率(K/L)保持不变。

现在假设劳动力(L)增加,在两种商品K/L、不变条件下,为时增加得劳动力全部被利用——>减少Y商品得产量——>释放足够得资本(K)与少量得劳动,以生产X商品——>商品X得产出以更大得比例增加,同时商品Y产量下降。

二十一、简述关税对小国得经济效益分析【分析论述题】

假设:B国为贸易小国;进口商品为X。

小国面临得世界出口供给曲线就是完全弹性得,

就是平行于横轴得直线。

对X商品征收从价税t单位

征税后:

①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

②生产者剩余:增加a

③政府关税收入:增加c

④社会福利净损失:b+d

二十二、简述关税对大国得经济效益分析【分析论述题】

假设:A国为贸易大国,Y为其

进口商品。

大国面临得世界出口供给曲线

就是向上倾斜得。

对X商品征收从价税t单位

征税后:

①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

②生产者剩余:增加a

③政府关税收入:增加c+e(国内消费者承担c,出口国承担e)

④社会福利净损失:e-(b+d)

在大国情况下,关税得净福利效果就是不确定得,它取决于贸易条件效应与关税保护成本得对比。

二十三、最优关税【名词解释】

最优关税就是指一国福利最大化时得关税水平。

二十四、有效保护率【名词解释】

有效保护率就是指由于征收关税所导致得某类制成品国内增加值得变动率。

二十五、非关税壁垒【名词解释】

非关税壁垒就是指除了关税以外得所有限制进口得措施,它们包括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及其她非关税壁垒。

二十六、进口配额对一国经济效益得分析【分析题】

进口配额就是最重要得非关税贸易壁垒,它

就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进口商品

得总量实行直接限制。

实行进口配额后:

①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

②生产者剩余:增加a

③政府、进口商:增加c

⑤社会净福利:减少b+d

二十七、出口补贴对一国经济效应得分析【分析题】

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y)就是一国政府为了促进出口,在出口商品时给予出口企业得现金补贴或财政上得优惠。

(一)出口补贴对小国得经济效应

①消费者剩余:减少a+b

②生产者剩余:增加a+b+c

③政府补贴:减少b+c+d

④净福利:减少b+d

(二)出口补贴对大国得经济效应

①消费者剩余:减少a+b

②生产者剩余:增加a+b+c

③政府补贴:减少b+c+d+e

⑤净福利:减少b+d+e

由此可见,大国实行补贴得净损失要大于小国。

二十八、试述持续性倾销发生得原因【简答题】

(1)市场就是不完全竞争得

(2)国内外市场就是相互隔离得,出口商品不能回流国内;

(3)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具有不同得需求价格弹性。商品得国内需求弹性较小,而国外需求弹性较大。

二十九、简述经济一体化得几种形式(联系区别)【论述题】

概念:经济一体化即区域经济一体化。两个或两个以上得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得经济合作组织。

根据经济联合得紧密程度不同,经济一体化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与完全得经济一体化。

(一)自由贸易区:就是指由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得国家或经济体组成得经济一体化组织。

特点:A、成员国之间零关税B、不实行统一得对外关税(二)关税同盟:就是指在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她贸易壁垒,同时所有成员国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得对外关税或其她贸易措施。

特点:A、成员国之间零关税B、实行统一得对外关税

(三)共同市场:就是指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商品得自由流动,而且还实现了服务与生产要素得自由流动。

特点:A、成员国之间零关税B、实行统一得对外关税

C、允许成员国之间得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四)经济联盟:就是指在共同市场得基础上,成员国之间进一步协调甚至统一它们得经济政策。

特点: A、成员国之间零关税B、实行统一得对外关税

C、允许成员国之间得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D、采取统一得财政、货币与汇率政策

(五)完全得经济一体化:就是经济一体化得最高阶段。就是指成员国在建立经济联盟得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等方面得协调,乃至最终实现统一得经济一体化形式。

特点:A、成员国之间零关税B、实行统一得对外关税

C、允许成员国之间得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D、采取统一得财政、货币与汇率政策

E、采取统一得政治、法律制度

三十、简述关税同盟得静态效应【分析论述题】

(一)贸易创造

贸易创造就是指当一国加入关税同盟后,一些原来在本国国内生产得产品现在被同盟内成员国得更低成本得进口产品所替代,从而使同盟内部贸易规模扩大并增进成员国福利得贸

易效应。

①结成关税同盟前,A国对B国征收税率为

t得关税,A国以PB+t得价格从B国进

口商品

②结成关税同盟后,A国以PB得价格从B

国进口商品

③净福利增加:b+d

④贸易量增加:Q3Q1+Q2Q4

(二)贸易转移

贸易转移就是指关税同盟建立后,一国进口由非成员国低成本得产品转向成员国高成本得产品时所引起得资源配置效率与福利水平得降低。

A、B两国组成关税同盟

①消费者剩余:增加a+b+c+d

②生产者剩余:减少a

③政府收入:减少c+e

④净福利效应:(b+d)-e

(b+d)为贸易创造得福利效应,e表示贸

易转移得福利效应。

(三)对她国影响

以上考虑得就是关税同盟对A国福利得影

响。

对B国福利影响:组成关税同盟后,出口增加,生产扩张,所以对B国有利;

对C国福利影响:在A、B组成关税同盟前,C国就是A国得供给者,但现在因贸易转移,其出口减少,所以C国福利必然因其贸易规模缩减而下降。

(四)几点结论:

①A国供需弹性越大(平坦),贸易创造得福利效应越大。

②组成关税同盟前,关税水平越高,则组成关税同盟后贸易创造得福利效应就越大,而

贸易转移得福利效应就越小。

③ B C两国得成本越接近,则贸易转移得福利损失就越小。

④贸易创造得关税同盟增加成员国及非成员国福利;贸易转移导致得成员国福利变化

不确定;非成员国福利恶化。

三十一、国际收支【名词解释】

国际收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她国居民从事国际经济交易得系统记录。

三十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名词解释】

又称国际收支帐户,就是按复式簿记原理,系统记录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从事对外经济交易得统计文件。

三十三、简述国际收支表得组成部分【简答题】

(一)经常项目

①货物

②服务: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等

④收益:职工报酬、投资收益(直接或证券投资得股息或利息等)

⑤经常转移:包括侨汇、无偿捐赠、赔偿等项目(单方面转移)

出口记为“+”,进口记为“—”。

(二)资本与金融项目

①资本项目:

·资本转移:固定资产所有权得资产转移(单方面转移)、债务豁免等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得收买与放弃: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

权等得交易

②金融项目:

·直接投资:投资兴建新工厂或购买一定比例(≥10%)股票

·证券投资:股票与债务凭证(中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短期)与衍生金融工具) 得交易

·其她投资:短期与长期贸易信贷,在银行存款等

资本流入本国,记为“+”,资本流出本国,记为“—”。

(三)储备资产

一国货币当局用于平衡国际收支或其她用途得资产

·黄金储备

·外汇储备(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国债)

·特别提款权: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偿分配给各成员国,用于归还基金组织得贷款及会员国政府间偿付国际收支赤字得一种账面资产。也称“纸黄金”。

☆在基金中得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

储备资产减少记入贷方(+)、增加记入借方(—)。

(四)错误与遗漏净额( net errors andomissions)

为平衡国际收支平衡表借贷方总额而人为设计得项目。

错误与遗漏净额记账与前面总余额相反。

三十四、固定汇率制【名词解释】

将汇率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并保持其变动幅度相对固定得汇率制度。

三十五、浮动汇率制【名词解释】

指政府对汇率得确定与变动不加干预,任其在外汇市场上根据供求状况自行调节得汇率制度。

三十六、论述购买力平价理论【论述题】

购买力平价得基本思想就是:货币得价值在于其具有得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得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得购买力得对比,也就就是汇率与各国得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得联系。购买力平价理论主要包括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两种。

(一)绝对购买力平价:

汇率决定于货币得购买力之比。两国货币之间得汇率为两国可贸易商品得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国内购买力之比。即:

E=P / P*

(P与P*分别表示两国得价格水平,就是一个基准商品与服务篮子得加权平均价格,可用物价指数来表示,反映一国实际购买力。)

绝对购买力平价反映了某一时点上两国汇率与价格水平之间得关系。

(二)相对购买力平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与汇率变动之间得关系,在任何一段时间内,汇率变化得百分比等于同一时期内两国国内价格水平变化得百分比(即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

经济学含义:两国货币汇率变动取决于两国物价水平变动,即如果本国物价上涨幅度超过外国物价上涨幅度,则本币贬值;相反,本币升值。

三十七、论述利率平价理论内容【论述题】

利率平价理论则从金融市场角度分析汇率与利率之间得关系。

它包括抵补得利率平价与非抵补得利率平价两种。

(一)抵补得利率平价:

设本国金融市场上一年期存款利率为i,外国金融市场上得利率为,

①本国金融市场,则每单位本国货币到期时得本息为:

②在当前,每1单位本国货币,可在金融市场上即期兑换1/e单位得外国货币。期满时本

息为: 由于一年后得即期汇率就是不确定得,为规避风险,投资者可以在即期购买一年后交割得远期合约,设此合约上得远期汇率为。这样,该笔投资就不存在任何得汇率风险,一年后得收益为

③只有当两种投资方式得收益率相同时,市场才处于均衡状态。即:

④上式即为抵补得利率平价得一般形式,它得经济含义就是汇率得远期升、贴水率等于

两国货币利率之差。若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本币远期贬值;若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远期升值。

(二)非抵补得利率平价:

①假设,投资者预期一年后得即期汇率为,那么在外国金融市场投资得本息与为,如果与在本国金融市场投资得收益存在差异,那么投资者会通过套利行为使两者一致。这样,当市场出现均衡状态时,有:

整理可得:

为汇率远期变动率。上式即为非抵补得利率平价得一般形式,其经济含义为:预期得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②在非抵补得利率平价成立时,如果本国得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意味着市场预期本币在远期将会贬值;反之,预期本币远期升值。

三十八、马歇尔-勒纳条件【论述题】

研究内容:在什么条件下,货币贬值才能引起贸易收支得改善。

研究思路:①贬值引起得进出口商品价格得变化。

②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得商品数量得变化。

内容:

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得需求弹性与进口商品得需求弹性之与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即: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得条件就是:ηx+ ηm>1。若ηx+ ηm<1 则本币贬值

会使国际收支恶化;若ηx+ ηm>1则本币贬值不影响国际收支

三十九、J曲线效应【论述题】

①当汇率变动后,进出口额得实际变动情况还要取决于进出口商品得供给对汇率变化

得反应程度。

②即使再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得情况下,货币贬值也不会立即改善贸易收支,而会有一

段时滞。

③在货币贬值后初期,贸易收支得逆差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有所扩大。

④货币贬值后经常项目初期恶化,长期改善得时滞效应称为J曲线效应。

产生原因:①货币贬值以前签订得贸易合同较少受货币贬值得影响(3个月)

②货币贬值后签订得贸易合同要受到时滞得影响。

认识时滞——>决策时滞——>生产时滞

四十、简述国际收支吸收论得内容【论述题】

吸收论得基本理论: 吸收论从宏观经济学得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得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节国际收支得相应政策主张。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可以表达为:

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Y = C(消费)+(私人储蓄)+T(政府税收)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要加上进出口因素,则有:

Y =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X(出口)

移项后有:

左边即为贸易余额,以来表示;右边中得C+I+G就是国民收入中用于国内支出部分,即国内吸收,用A来表示,则上式变为:

这表明,一定时期国际收支得差额就是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差。当国民收入大于国内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顺差;当国民收入小于国内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逆差;当国民收入等于国内吸收时,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经济学专题考试试卷十】Externalities

Chapter 10 Externalities TRUE/FALSE 1. Markets sometimes fail to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 ANS: T DIF: 2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Market failure MSC: Interpretive 2. When a transaction between a buyer and seller directly affects a third party, the effect is called an externality. ANS: T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Definitional 3. Buyers and sellers neglect the external effects of their actions when deciding how much to demand or supply. ANS: T DIF: 2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Interpretive 4. In a market characterized by externalities, the market equilibrium fails to maximize the total benefit to society as a whole. ANS: T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Definitional 5. In a market with positive externalities, the market equilibrium quantity maximizes the welfare of society as a whole. ANS: F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Interpretive 6. Barking dogs cannot be considered an externality because externalities must be associated with some form of market exchange. ANS: F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Applicative 7. The social cost of pollution includes the private costs of the producers plus the costs to those bystanders adversely affected by the pollution. ANS: T DIF: 1 REF: 10-1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Definitional 8. Organizers of an outdoor concert in a park surrounded by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are likely to consider the noise and traffic cost to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when they assess the financial viability of the concert venture. ANS: F DIF: 1 REF: 10-1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Negative externalities MSC: Applicative 9. When a driver enters a crowded highway he increases the travel times of all other drivers on the highway.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negative externality. ANS: T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Interpretive 10. When firms internalize a negative externality, the market supply curve shifts to the left. ANS: T DIF: 2 REF: 10-1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Negative externalities MSC: Analytical 663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考试形式:闭卷 考核对象(专业或班级):贸易经济、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 学、保险学 学号:姓名: 说明:所有答案请答在规定的答题纸或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册上的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计20分,每小题1分)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2.如果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与另一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则() A、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上升 B、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下降 C、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上升 D、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下降 3.如果机会成本是递增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国际贸易将导致()。 A、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且生产成本下降 B、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产品生产成本不变 C、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D、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4.()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需求重叠理论 D、绝对优势学说 5.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绝对优势学说 D、规模经济理论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自由放任主义 2.绝对技术差异论和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 A.斯密和魁奈 B.斯密和李嘉图 C.奥林和赫克歇尔 D.奥林和魁奈 3.对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在质疑基础上开辟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新道路的经济学家是() A.斯托尔帕 B.萨谬尔逊 C.里昂惕夫 D.俄林 4.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分配的影响来看,国际贸易有利于() A.生产进口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B.生产进口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C.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D.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5.提出雁形模式动态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弗农 B.赤松要 C.小岛青 D.俄林 6.从本质上看,出口补贴( ) A.同时有利于出口品的生产者集团和消费者集团 B.有利于出口品的生产者集团,不利于消费者集团 C.不利于出口品的生产者集团,有利于消费者集团 D.同时不利于出口品的生产者集团和消费者集团 7.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市场结构特点和政策重点分别是() A.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自由放任政策 B.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自由放任政策

C.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政府干预政策 D.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政府干预政策 8.关税同盟的建立对参加国和世界的福利是有积极影响的,其重要特点是() A.对内开放,对外保护 B.对内、对外均开放 C.对内保护,对外开放 D.对内、对外均保护 9.一般而言,卡特尔的市场占有率越高,其对价格的控制能力越强,因而操纵市场的能力() A.也越弱 B.也越强 C.先强后弱 D.先弱后强 10.高估本国货币对外价值表明:外国资本进入国内时折成的本国货币量() A.变少 B.增多 C.不变 D.均不正确 11.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可预见原则 B.贸易自由化原则 C.原产地原则 D.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12.银行即期汇率报价US$1=DM1.7889~1.7899,这期汇水为400~360,则银行远期汇价为() https://www.doczj.com/doc/356040302.html,$1=DM(1.7889-0.04)-(1.7899-0.036) https://www.doczj.com/doc/356040302.html,$1=DM(1.7889-0.036)-(1.7899-0.04) https://www.doczj.com/doc/356040302.html,$1=DM(1.7889-0.4)-(1.7899-0.36) https://www.doczj.com/doc/356040302.html,$1=DM(1.7889-0.36)-(1.7899-0.4) 13.国际收支统计的记帐方法是() A.借贷记帐法 B.复式记帐法 C.收付记帐法 D.流水记帐法 14.在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 A.改善一国贸易收支 B.恶化一国收支 C.影响一国贸易收支 D.不能确定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15.根据国际收支的收入调整论,若对于一开放经济的小国,边际消费倾向c=0.6,储蓄率s=0.3,边际进口倾向m=0.1,如该国出口下降100单位会导致总收入下降() A.500/3 B.250 C.1000/3

国际经济学考试题

试卷 编号: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计20分,每小题1分)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2.如果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与另一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则() A、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上升 B、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下降 C、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上升 D、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下降 3.如果机会成本是递增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国际贸易将导致()。 A、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且生产成本下降 B、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产品生产成本不变 C、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D、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4.()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需求重叠理论 D、绝对优势学说5.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绝对优势学说 D、规模经济理论6.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从技术发明国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要素禀赋理论 C、需求重叠理论 D、规模经济理论 7、社会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 A、一国公民不愿意与别国进行贸易的百分比 B、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相同满意感的商品消费组合 C、为多生产一单位其他产品而必须放弃的本来生产产品的数量 D、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国际经济学 作图题 作图解释整理

国际经济学(作图)整理,最全集合 1.用图示说明罗伯津斯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增加对不同生产部门的影响)。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要素的相对价格也保持不变,要素使用的比例也保持不变。如果假定X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则资本的增加,必然会导致X产品的增加。而Y产品由于投入劳动的减少,造成产品的减少。图形如下: 2.下图是某国出口补贴的图形,其中.Pw为补贴前世界市场价格,Ps为补贴后的出口价格,P s’为补贴后的世界市场价格。请标明在出口补贴情形下的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政府补贴额是多少,并分析出口补贴对一国福利的影响。 本图为大国出口补贴的情形,即由于出口补贴,出口量增加,导致世界市场的均衡价格下降。但国内生产者却能够以较高的价格生产,消费者不得不承受较高的价格。故: 生产者剩余增加,+(a+b+c) 消费者剩余减少,-(a+b) 政府补贴额为,-(b+c+d+e+f+g) 很显然,从静态看,出口补贴导致一国福利下降,使福利减少了(b+d+e+f+g)。同时,也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一国实施出口补贴,很可能是从长远利益考虑。3.用图示表示资本流动的效果及其利益分配 假设:两国只拥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且

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资本报酬较低(资本流出) B 国为资本稀缺的国家,资本报酬较高(资本流入) 在没有资本流动时, A国的GDP=GNP=OaFGA 其中:资本报酬为OaCGA,劳动报酬为CFG B国的GDP=GNP=ObJMB 其中:资本报酬为ObHMB,劳动报酬为HJM 当发生资本流动时, A国资本报酬增加(CNRG),而劳动报酬减少(CNEG),净增(GER),此时GNP>GDP。B国资本报酬减少(THMR),而劳动报酬增加(THME),净增(MRE),此时GNP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完美版,含答案.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0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1分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A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货币主义 2.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不倾向使用的政策是D A.对进口关税设置壁垒 B.对非关税设置障碍 C.对外汇实行管制 D.对本国货币低估对外价值 3.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B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赫克歇尔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C A.日内瓦回合 B.东京回合 C.乌拉圭回合 D.安纳西回合 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C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6.一般而言不属于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是D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外贸公司 D.居民个人 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是D A.官方结算差额 B.商品贸易差额 C.基本收支差额 D.经常项目差额 8.国际收支调整的重要基础理论是C A.调整论 B.货币论 C.弹性论 D.平衡论 9.从总体上看 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将A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不确定 1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c=0.6s=0.3 考虑政府的财政收入部分C A.10/9 B.5/3 C.5/2 D.10/3 11.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D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C.进口附加税 D.国内最低限价 12.最佳关税来源于B A.进口国厂商 B.出口国厂商 C.第三国出口厂商 D.第三国进口厂商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考试形式:闭卷 考核对象(专业或班级):贸易经济、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 学、保险学 学号:姓名: 说明:所有答案请答在规定的答题纸或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册上的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计20分,每小题1分)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2.如果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与另一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则() A、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上升 B、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下降 C、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上升 D、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下降 3.如果机会成本是递增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国际贸易将导致()。 A、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且生产成本下降 B、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产品生产成本不变 C、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D、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4.()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需求重叠理论 D、绝对优势学说 5.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绝对优势学说 D、规模经济理论

国际经济学重点归纳及解析(四)

2014年新阳光教育同等学力备考 国际经济学重要点归纳及解析(四) 一、名词解释 1.费雪效应 2.要素密集度逆转 3.最优货币区 4.马歇尔·勒纳条件 二、简答 1.试分析国际收支状况反映的经济含义 2.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 3.试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内容及政策意义。 4.试用分析一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过程及其政策搭配。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费雪效应: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费雪揭示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关系的一个发现,它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2.要素密集度逆转:指某种商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小麦在非洲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美国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是大机器和高效化肥生产的产品。所以,同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国外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有可能在国内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 3.最优货币区:是指采用单一货币,或几种货币之间汇率永久固定、对外统一浮动的经济区域。最优货币区的条件为:价格与工资弹性、要素市场融合、金融市场融合、商品市场高度融合和宏观经济协调和政治融合。

2014年新阳光教育同等学力备考 4.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即进出口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较大。 二、简答 1. 试分析国际收支状况反映的经济含义。 要点提示:国际收支状况与一个经济体的总体经济状况密不可分,国际收支表的状况也反映着一个经济体的基本经济状况。 (1)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一国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国际可以从经济总体规模和顺差、逆差的角度来反映一个国家的实力地位。一个经济体如果经济规模巨大,与外界经济交易、交流的数量巨大,它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就较高。因为较大的国际收支规模说明,该经济体具有较大的经济资源的吸纳能力和输出能力,经济运行和发展会比较顺利;同时也说明该经济体具有较大的经济产出和吸纳能力,可以消费世界上有益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实现自己的产品;从两个方面使得该经济体融入世界经济,使得该经济体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与竞争的推动力。一般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体国际收支处于较大顺差的情况,一般认为该经济体的经济状况较好,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较强。 (2)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着一国货币与汇率的变化方向。一般来说,当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表现为逆差时,经济交易进大于出,对于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表现为供不应求,于是便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本币对外币汇率的下浮趋势。反之,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表现为顺差时,经济交易出大于进,在国家金融市场上,会出现对于本币的追求,造成本币的供不应求,本币的外汇价会因此而出现上升的趋势。 (3)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着一国的融资能力和资信地位。在国际资金与资本市场上,一个经济体的偿还能力越强,则它的借款能力也就越强,能够借款的渠道也就越多,该经济体在国际资金与资本市场上的资信也就越强。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一个经济体的偿还能力往往取决于该经济体的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与金融帐户收支,以及官方储备的状况。如果一个经济体在这两个项目上有较大的盈余,该经济体在国际资本与资金市场上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借入更多的资金。 (4)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着一国经济结构的情况和变化。一般来说,随着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无形产出在整个国际经济交易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这反映着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随着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往来关系的深化,经济结构中初级产品的地位在不断下降,制成品和无形产出所占比重会有较大的提高,该经济体的对外经济交易的内容也就会出现从以初级产品为主,过渡到以制成品为主,最终过渡到以有形、无形两种产出双向交流并重的局面,这表明经济的发展与成熟。 (5)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影响着一国国内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在世界经济中,一个经济体产出的输出,往往会造成本国资源的流出,国内市场的供给也会因此而相应下降,经济产出输出收回来的外汇,往往又会增加国内的货币供给,有可能加大一个经济体内部的物价上涨的压力,经济体内部货币供给增加、物价上升,一般会

国际经济学重点整理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1.绝对优势是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 各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各国应该将其资源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利益是“非零和”。因此,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 2.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含义: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3.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意义: 1)它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 2)它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思想,即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游戏”, 而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从而部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4.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1)绝对优势说存在这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交易伙 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否则该国便不具有实际参加国际分工的条件,或者在国际贸易中没有任何的利益而只有伤害,这在理论上过于绝对,在实践中也不符合实际的情况; 2)在劳动价值论坚持方面,无法说明X、Y两种商品进行国际交换的内在等价要求是什么、在国际间进行 交换的价值基础是什么。 5.绝对优势学说的图形说明 结论: 在加入国际贸易后,A国和B国的生产点和消费点都出现了分离,且消费点明显提升。说明国际贸易扩大了A国和B国的消费选择范围,提高了各国居民的福利水平。 二、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1.比较优势是指即使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则具有比较优势。 2.每个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3.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4.比较利益就是相对优势,是本身各种优势之间的比较,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应该遵循从事优势生产、放弃劣势生产的原则。 5.机会成本: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 6.比较优势学说的理论模型 前提条件: 1)采用2*2*1的模式,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个要素; 2)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无任何贸易限制; 3)劳动在一国国内完全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完全不能流动; 4)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劳动充分就业,劳动的报酬是一样的; 5)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运输、保险等因素; 6)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也不影响贸易的进行; 比较优势学说的图形说明

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部分)

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部分) 导言 国际金融是研究国际货币和资本运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科学。它涉及国际收支、外汇实务、国际借贷、国际风险、国际货币制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习进行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投资等各项涉外业务活动的基础。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势不可挡,国际金融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国际金融市场将世界各国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一国外汇市场上的风云变幻可能引起多方面的经济波动。这些波动也可能对世界经济造成重要的影响。同样,多种经济活动也会对国际金融形成多方面的影响。学习和研究现代国际金融和实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第1章国际收支 1.1 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 1.1.1 国际收支的含义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即为国际间的外汇收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同其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往所发生的外汇收支的总和。一国的国际收支经常是不平衡的。如果收支大于支出,有了盈余,这个差额就叫国际收支顺差(Surplus);如果支出大于收入,则出现亏损,这个差额就叫国际收支逆差(Deficit).一般在顺差之前,冠以“+”号(多省略);在逆差之前,冠以“-”号,或以红字书写表示国际收支发生了赤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国际收支下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对其他国家的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记录。“居民”一词包括居留在一国的一切人(居住一年以上的)、各种机构和政府机关,实际上在该国从事经营的企业(如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也算居民;逗留时间在一年以上的留学生,旅游者也算所在国居民。而外交人员和外国部队系临时居住性质,不属于居民;国际性机构不属于任何一国居民。 1.2 国际收支平衡表 1.2.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于一国与他国居民之间所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交易系统记录的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簿记的原理编制出来的表格。一切国际金融交易都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借贷双方得到表示。 1.2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每一笔具体的国际经济交易,在甚麽情况下列入贷方?在甚麽情况下列入借方? 处理这一问题的原则是:任何国际金融交易,凡是使本国对外付款的列入借方,凡是使外国对本国付款或负有付款义务的列在贷方。

国际经济学试题-精选稿(教师用-含部分答案)-

国际经济学精选习题集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 第1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划分的基本经济单位是(D) 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 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B) A.国际商品流动 B.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 C.国际收支平衡 D.国际人员流动 3.从国际间经济资源流动的难易度看,流动最容易的是(B)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二、判断分析题 1.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的一门分支科学。 √。大部分国际经济学应用了宏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如无差异曲线、需求曲线、企业产量按照确定等,但是国际经济学理论本身也获得了许多理论性的进步。在此基础上的国际经济学研究又推动了一般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 第2章比较优势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2.从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A)。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自由放任主义 3.绝对成本学说是比较成本学说的(C)。 A.同一形式 B.发展形式 C.特殊形式 D.理论形式

4.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C)。 A.所有产品均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最终将获得全部黄金和白银 B.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 C.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获益 D.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将丧失绝对优势 5.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指出(B)。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计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6.根据比较成本说,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的条件是(B)。 A.创造大量贸易顺差 B.以较低的机会成本进口商品而不在国内生产 C.本国比贸易伙伴国强大 D.本国相对于贸易伙伴具备绝对效率优势 7.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8.如果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进行贸易,则( B )。 A.大国将从贸易中获得大部分利益 B.小国将从贸易中获得大部分利益 C.贸易将仅使小国收益 D.贸易将仅使大国收益 9.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一种主张(A)的传统理论。 A.自由贸易 B.保护贸易 C.国家干预 D.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结合 10.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C)。 A 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 B. A国生产Y产品,B国生

2020年上半年自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D) A.递增 B.递减 C.先递增后递减 D.不变 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B)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比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6.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B)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成本递增 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C)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8.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B)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9.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B) A.日内瓦 B.纽约 C.布鲁塞尔 D.乌拉圭 10.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B)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不确定 11.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D) A.双边套汇 B.多边套汇 C.套利 D.套期保值 12.下述几种货币中,哪一种是实行联合浮动的货币(D) A.英镑 B.日元 C.美元 D.人民币 13.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D) A.进出口 B.利息收支 C.直接投资 D.特别提款权变动 14.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D) A.零 B.小于需求弹性 C.大于需求弹性 D.无穷大

国际经济学 整理

国际经济学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P7)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1)国际关系发生的原因:国家间经济关系日益密切 2)国际经济学考察的是:国家间经济往来的内容及对双方造成的影响3)国际经济学要说明的是:生产要素流动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p7) 1)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 2)国际贸易政策研究 3)国际收支研究 4)外汇理论研究 5)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研究 6)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研究 7)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研究 3.绝对利益学说基本内容(p13) 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4.绝对利益说图解(P15) 从图形中可以看出两个国家的绝对优势,A国的优势在于生产产品X,B 国则为Y。在封闭状态下,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XoYo,B国为 Xo’Yo’,经过专业化分工,A国只生产X产品 B国只生产Y产品,两国是生产点分别为Xo、Yo’,A国出口X产品向B国交换Y产品,B国则相反,消费点为C、C’,两国均受益,世界的福利也因此得到提高。5. 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p21)

(一)假设前提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即A+B=W) A.B两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要素在一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完全不能流动。 劳动价值论成立 交易双方单位生产的劳动成本不变,无规模受益,不考虑运输、保险等成本支出 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 (二)基本内容 比较利益是相对优势,是本身各种优势之间的比较,因而人们要将自身各种优势进行比较后,从事那些自己有更大相对优势的工作。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也应该遵循同样的原则,即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止生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停止生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参与交换的国家可以节约社会成本,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贸易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国际经济学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 A.斯密B.李嘉图 C.奥林D.魁奈 2.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 A.规模报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D.规模报酬不确定 3.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秘书处B.部长会议 C.总理事会D.委员会 4.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主要发生在() A.拉丁美洲地区B.东南亚地区 C.南部非洲地区D.中亚地区 5.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的基础是() A.194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B.1944年《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C.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 D.1976年《牙买加协定》 6.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B.南方共同市场 C.欧洲联盟D.亚洲自由贸易区 7.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几种形式中,一体化程度最低的形式是() A.共同市场B.关税同盟 C.自由贸易区D.经济联盟 8.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讲的关税是指() A.特惠税B.普惠税 C.普通关税D.进口关税 9.由国内需求的异常变动引起的对经济的影响称为() A.内部冲击B.外部冲击 C.出口需求冲击D.供给冲击

10.根据货币贬值的“J曲线效应”,货币贬值后的最初一段时间,贸易收支() A.改善B.恶化 C.不发生变化D.变化不确定 11.根据国际收支调整论的吸收方法,如果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则货币贬值通过贸易条件效应() A.使国内吸收下降小于国民收入下降,贸易收支改善 B.使国内吸收下降大于国民收入下降,贸易收支改善 C.使国内吸收下降小于国民收入下降,贸易收支恶化 D.使国内吸收下降大于国民收入下降,贸易收支恶化 12.随着一国经济发展,资本的流动会使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 A.加快B.趋于平稳 C.保持恒值D.没有变化 13.不能 ..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是() A.垄断优势论B.市场内部化理论 C.生产平价理论D.国际生产综合论 14.美国经济学家巴格瓦蒂认为,在商品、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国际流动中,最困难的是()A.商品流动B.劳动力流动 C.资本流动D.技术流动 15.对于解释战后迅速发展的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贸易具有特别意义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A.重叠需求贸易理论B.嗜好论 C.比较利益理论D.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16.对于存在共同生产要素的两个生产部门而言,一个部门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导致另一部门共同生产要素的流出。同时,共同生产要素流出部门专门生产要素的收入水平将() A.上升B.下降 C.不变D.无法确定 17.国际贸易对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认为商品的进口对一国有利的集团是() A.消费者集团B.生产者集团 C.国外消费者集团D.国外政府机构 18.历史上巴西的咖啡生产和出口曾出现过“悲惨的增长”,其直接原因可能是() A.世界市场对咖啡的需求量下降了 B.世界市场对咖啡的需求缺乏弹性 C.巴西是世界咖啡市场的主要供应者之一 D.巴西咖啡出口的贸易条件恶化了 19.在外汇市场交易的各种货币资产中最多的是() A.以不同货币计值的活期存款B.以不同货币计值的铸币 C.以不同货币计值的纸币D.以银行同业间进行的交易

国际经济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得研究对象就是( ) A、商品与要素在国际间得流动B、 汇率决定 C、国际收支平衡 D、 世界范围内得稀缺资源配置 2、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 ) A、重商主义 B、古典得自由贸易论及其自由贸易得政策 C、现代国际经济理论D、重农主义 3、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得基本经济单位就是( ) A、企业B、个人C、政府 D、国家 4、生产者剩余就是指() A、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上与纵轴围成部分 B、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下与纵轴围成部分 C、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上与纵轴围成部分 D、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与纵轴围成部分 5、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得基本经济单位就是( ) A、企业B、个人C、政府 D、国家 第二章古典得国际贸易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绝对成本说与相对成本说中,机会成本() A、不变 B、递增C、为零 D、递减 2、关于国际贸易中得国际交换比价与国际贸易利益,下列说法不正确得有() A、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 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就可能进行 B、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 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对两个国家都有好 C、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 价之间,则国际贸易给两个国家带来得好处就相等 D、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

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就可增加世界总福利3、下列哪个理论不就是建立在比较利益得思想基础之上得( ) A、亚当斯密得绝对优势理论B、大卫李嘉图得比较优势理论 C、赫克歇尔俄林得要素禀赋理论 D、用规模经济来解释贸易原因得新贸易理论4、“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就是对比较利益理论得高度概括,这一理论就是由经济学家( )提出得. A、亚当?斯密 B、赫克歇尔与俄林 C、大卫?李嘉图 D、大卫?休谟 5、属于“贸易三角”构成部分得几何图形就是( ) A、国际比价线 B、提供曲线 C、生产可能性边界D、相互需求曲线6、在绝对成本说与相对成本说中,机会成本分别就是( ) A递增、递增B不变、不变C递减、递增 D递增、递减 7、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得国际 比价( ) A、在两国贸易前得两种商品得国内比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得两种商品得国内比价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得两种商品得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得任何一个国家得国内比价相同 8、相对技术差异论得提出者就是( )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D、魁奈 9、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得驱动力就是( )A、劳动生产率得差异B、技术水平得差异C、产品品质得差异 D、生产要素成本得差异 10、绝对技术差异论得提出者就是( ) A、斯密B、李嘉图 C、奥林D、魁奈11、“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这句话可以直接说明哪种理论得基本思想( ) A、绝对优势理论 B、相对优势理论C、要素禀赋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中得有关定理,下列论述不正确得有( ) A、进口关税将提高进口竞争商品密集使用得生产要素得实际报酬 B、进口关税将降低出口部门密集使用得生产要素得实际报酬 C、商品得出口将提高出口部门密集使用得生产要素得实际报酬 D、商品得进口将提高进口竞争商品密集使用得生产要素得实际报酬 2、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下列那个不就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得真正原因( )A、商品价格未实现均等化 B、关税、非关税壁垒等障碍 C、运输成本得存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